一起收购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案的调查与体会

一起收购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案的调查与体会

一、一起收购、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案的查处与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代娜[1](2021)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流程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山东省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

司瑞石[2](2020)在《风险认知、环境规制与养殖户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主要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国家,生猪饲养量和出栏量占全球总量5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地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步伐加快、区域布局优势凸显、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生猪产业为保障畜禽产品有效供给和肉源性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生猪标准化养殖程度较低,疫情疫病防控能力较弱,各类疾病导致生猪死亡率较高,病死猪淘汰量高达6000万头/年。2013年原农业部在全国19个省、212个县(区)启动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中央一号文件多次要求推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进程。为此,政府主要采取监管处罚、补贴补助、宣传引导和契约承诺等规制措施推动生产环节养殖户实施无害化处理。然而,我国无害化处理设施覆盖面较窄、处理程序不规范、监管水平不够高、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严峻,病死猪丢弃、浅埋、出售等不当处理行为时有发生。病死猪不当处理不仅危害地域生态和生产安全,还可能危及食品和公卫安全。因此,如何推动养殖户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行为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农户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风险认知与环境规制为养殖户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行为提供全新视角。按照无害化处理过程,养殖户无害化处理行为包括无害化报告行为、无害化决策行为、无害化实施行为和无害化处理效果四个序次部分。本研究基于河北、河南和湖北514户生猪养殖户数据,在总结与分析养殖户无害化处理行为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生态、生产、食品和公卫安全四个方面刻画风险认知,从命令型、激励型、引导型和自愿型规制四个方面测度环境规制工具,构建风险认知和环境规制指标体系,在对风险认知和环境规制测度的基础上,运用数理模型和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探讨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无害化决策行为、无害化实施行为和无害化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养殖户无害化处理的对策建议,并为政府推进无害化处理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养殖户无害化处理行为现状分析,研究发现:在无害化报告行为中,各省份报告户占比序次为:河南>河北>湖北,不同规模养殖户报告占比序次为:规模养殖户>专业养殖户>散养户;48.25%的养殖户能够及时报告病死猪信息。在无害化决策行为中,各省份选择无害化处理的养殖户占比序次为:湖北>河北>河南;不同规模养殖户占比序次为:规模养殖户>专业养殖户>散养户。在无害化实施行为中,各省份委托处理户占比序次为:河北>河南>湖北;委托处理率均值次序为:河北>河南>湖北;各省份资源化处理率均值序次为:河北>河南>湖北;不同规模养殖户占比序次为:规模养殖户>专业养殖户>散养户。在无害化处理效果中,客观处理效果(无害化处理率),指标均值为0.7224。主观处理效果(生态、生产、食品、公卫安全)的指标均值分别为3.1318、4.4650、4.3969和3.5448。总体上看,各省份无害化处理率的序次为:湖北>河南>河北;湖北养殖户的主观处理效果同样较好;专业和规模养殖户的客观处理效果较好,但不同规模养殖户的主观处理效果差异较大。(2)通过对风险认知与环境规制测度与解析,研究发现:不同省份养殖户风险认知水平异质性较强,湖北养殖户风险认知水平最高,河南养殖户次之,河北养殖户最低。不同规模养殖户的风险认知水平存在显着差异,专业养殖户的风险认知水平最高,散养户次之,规模养殖户最低。不同省份环境规制强度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河南养殖户受环境规制强度最高,湖北强度次之,河北强度最低。不同规模养殖户受环境规制强度存在显着差异,规模养殖户受环境规制强度最高,专业养殖户次之,散养殖户最低。(3)通过分析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和公卫安全风险认知对养殖户报告决策存在正向激励作用,生态和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对报告时效发挥积极促进作用。环境规制能够约束养殖户做出无害化报告决策,但对报告时效的影响效应较弱。激励型和引导型规制正向调节风险认知对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的影响。同时,现代通讯设的备普及对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发挥积极促进作用;风险认知和环境规制对不同规模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的影响效应具有较强异质性。(4)通过分析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安全风险认知能够推动养殖户做出无害化处理决策。命令型和引导型规制能够约束养殖户做出无害化处理决策。同时,自愿型规制正向调节风险认知对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的影响。风险规避在风险认知影响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中发挥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26.75%;命令型和激励型规制对风险规避程度高组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具有显着促进作用。风险认知和环境规制对不同规模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的影响效应具有较强异质性。(5)通过分析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实施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态和公卫安全风险认知能够推动养殖户实施委托处理行为;命令型和自愿型规制能够约束养殖户实施委托处理行为,同时自愿型规制能够增强风险认知对养殖户委托处理行为的影响效应。风险认知和环境规制对组织参与和不同规模养殖户委托处理行为的影响效应具有较强异质性。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认知积极促进养殖户实施资源化处理行为;环境规制对养殖户资源化处理行为存在正向约束作用。同时,命令性、引导型和自愿型规制在风险认知对养殖户资源化处理行为的影响中起到增强性的调节作用。在考虑养殖规模和技术属性异质时,风险认知和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差异。(6)通过分析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态、生产和公卫安全风险认知水平越高,养殖户更倾向于提高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率。环境规制能够显着提高养殖户无害化处理率,但不同维度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差异。环境规制在风险认知对养殖户无害化处理率的影响中并未发挥“增强剂”作用。然而,这种调节效应存在遮蔽效应,引导型规制正向调节风险认知对养殖户无害化处理率的影响。风险认知高组比低组养殖户无害化处理率提高了17.86%,环境规制高组比低组养殖户无害化处理率提高了16.22%。风险认知和环境规制对无害化主观处理效果(生态、生产、食品和公卫安全)的影响具有较强异质性。(7)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加强养殖户安全风险教育,提高风险认知水平;完善病死猪信息报告体系,提高报告的时效性;强化无害化处理监管制度,增强监管的持续性;完善无害化处理激励制度,激发处理的自觉性;优化无害化处理引导制度,提高技术的适用性;完善无害化处理自治制度,增强契约治理效果。

潘晓芳[3](2019)在《生猪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动物检疫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动物检疫工作的成效既关系到动物疫病的控制,又关系到肉、奶、蛋的生产和消费。为强化畜产品质量管理,生产安全优质的肉食品,保障人民群众的食用安全,让百姓吃上放心肉,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越来越重要,对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结合自身在屠宰检疫工作中多年的经验和体会,对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

朴成敏[4](2019)在《中韩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食品安全是有关民生的重大问题,需要对此予以充分重视。我国1979年刑法并没有对于食品安全犯罪进行专门的规定,直至1997年刑法的修改,在刑法分论第三章第一节之中规定了食品安全犯罪。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定刑,并增设了食品监管渎职罪,随后,通过司法解释进一步将刑法规定具体化,加强了司法适用。虽然通过刑法的修改、刑法修正案及司法解释的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依然在立法理念、立法技巧以及刑法处罚上存有不足之处。韩国作为我们的邻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非常的重视,通过法律的规制与有效的政策使国家的食品安全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准。韩国于1962年制定食品安全相关的刑事法律,通过食品监督员制度以及食品安全检查制度,能够有效的预防犯罪的发生,通过对于食品安全犯罪的内容具体化,能够有效的打击犯罪。立法模式上,通过《刑法》、《食品卫生法》以及法律实行令与法律实行规则,构建立体式的体系,对于食品安全的防控起到良好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犯罪的发生,对于我们国家刑事立法完善而言,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现状,分析食品安全犯罪在我国刑事立法的现状,通过对韩国的《食品卫生法》的研究,深入探讨韩国对于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的现状与法律实施的情况。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我国现有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借鉴韩国的立法中优异的部分,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本论文的框架如下:第一部分论述了食品安全犯罪相关的基本理论。通过对于食品安全犯罪进行准确的定义,以及阐述“广义”上的食品安全犯罪和“狭义”的食品安全犯罪,对基本概念有正确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于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与危害性的分析,论证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论述了食品安全犯罪在我国的立法现状。从现有的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出发,对于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完整的阐述,以加深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现状的了解,同时对于目前我国立法中不足之处进行探讨。第三部分论述了韩国的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的现状。通过对于韩国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的深入探讨,对其沿革与实施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对其立法理念,立法技巧以及处罚规定等进行评价,得出其立法上对于食品安全犯罪预防和打击有益之处。第四部分通过比较中韩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三个方面以得出合理的结论。通过中韩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中的立法理念、立法技巧以及处罚规定的比较,进行总结与评价。最后,通过对于中韩食品安全犯罪立法理念、立法技巧以及处罚规定上的比较,并对韩国立法中优异的部分进行借鉴,得出了一个合理的结论:即,我国需要在立法技巧、立法理念以及刑罚处罚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郭秀荣[5](2018)在《一起经营贮藏病死猪肉案的查处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是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一起经营贮藏病死猪肉案的查处情况进行了深入阐述。

李庆[6](2017)在《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常德市是以生猪、家禽养殖为主的传统养殖大市,对病死畜禽主要采取掩埋、沼气池、化粪池等方法处理,污染地下水和空气,极易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是通过调查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寻找一条有效解决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途径,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方法是文献分析法、统计调查法、分析比较法,对常德市动物防疫体系、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常德市动物防疫体系比较健全。常德市市本级和9个区县市都设有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兽医实验室。有乡镇动物防疫站215个、专职动物防疫员编制664人,共聘用村级防疫员3881人,财政补助人均每年2000-3500元。2.常德市每年存在大量病死畜禽。常德市从2013年到2015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每年死亡生猪713万多头;其他生猪散养户年估算死亡10万头左右,全市年死亡生猪在20万头以上;同时还存在家禽、牛、羊等病死畜禽。3.常德市病死畜禽以养殖场(户)分散的掩埋、沼气池、化粪池方式为主。据调查统计,2013年,全市牲畜50头以上、禽类1000羽以上、其它动物100只(羽)以上养殖场(户)共15380家,共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4063座(个),占养殖场(户)总数的26.4%。其中化尸池1518个,焚烧炉30座,填埋井2515个,分别占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总数的37.4%、0.7%、61.9%。全市没有一家专门的无害化处理企业。结论: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以养殖场(户)分散的掩埋、沼气池、化粪池方式为主,存在处理不彻底、不安全、二次污染等弊端,只有建成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及长效运行机制,才能有效规范病死畜禽的处置。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对策:1.创新处理运行模式。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集中收集、统一处置”的原则,采用企业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行模式,通过招商引资,由企业投资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县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中心和固定收集点,并负责全市病死畜禽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2.抓好体系建设。建设2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10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中心、300个病死畜禽固定收集,构建覆盖全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3.优化处理工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收集中心、固定收集点选址和内部布局应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处理工艺采取化制、焚烧等方法。4.落实保障措施。各级政府部门要精心组织、广泛宣传、严格监管、保险联动、规范处置、政策扶持。本课题重点调研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数量、方式、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符合常德市实际的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对策,为常德市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申畅,韩申,蔡艺生[7](2017)在《论食品药品类犯罪的侦查困境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食品药品类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发案量大、涉案物品种类多且金额巨大,集团化犯罪模式突显,多利用网络销售平台,犯罪数额难以确定,犯罪主体文化程度较低的特点,在侦查工作中出现取证难和审讯难两大困境。必须完善行刑衔接制度、落实侦查提前介入、提高证据保全能力、侦查人员审讯能力和侦查人员执法能力,加强跨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常态化协作机制,以有效打击食品药品类犯罪。

吉秀兰[8](2017)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彻底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解决病死畜禽环境污染问题,有效控制畜禽疫情传播扩散,应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降低执法成本,变堵为疏,阻断病死畜禽流向餐桌。病死畜禽在耐高温益生菌的催化发酵作用下,可被快速加工成优质有机肥,保证了食品安全,彻底实现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孙宇彤[9](2016)在《辽宁省食品安全规制中“食药警察”模式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结构调整带来的一系列公共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更为强烈,以食品领域违法犯罪活动为代表的民生类涉假犯罪日益猖獗,给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极大困扰,也给政府部门进行食品安全规制再添新忧。公安机关作为刑事司法机关,担负着食品安全规制职责,严厉打击食品等领域涉假刑事犯罪,责无旁贷。为加大打击力度,提高涉假犯罪成本,强化行刑衔接,公安机关“食药警察”专业警种模式呼之欲出。由于我国公安机关“食药警察”之前并无先例,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能分工、案件侦办,以及与各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协作机制建设等方面,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面临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压力。2011年5月,辽宁省公安厅顺势而为,成立了“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并在全省范围内迅速组建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机构,这是全国省级公安机关中,首个成立的打击食品药品等领域涉假犯罪的“食药警察”专门机构。辽宁省公安食药侦队伍,成立最早,投入最大,三级机构健全,堪为“食药警察”模式的典型代表,在基础理论与实战打击方面均有积极的总结借鉴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辽宁省食品安全规制中“食药警察”模式案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食药警察”专业警种模式建立的方法和路径,将对公安食药侦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推进食品公共安全规制的创新思考上升为社会规制理论的组成部分,为从中央到地方推广建设一支覆盖全国、打击食品等领域涉假犯罪的“食药警察”专门执法队伍提供参考,以此遏制当前形势下涉假犯罪势头,最终实现打击犯罪、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推动公共安全治理良性发展的效果。

刘伟[10](2016)在《益阳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文中提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都关注的焦点问题,如欧洲的马肉风波、台湾的地沟油事件、我国的“三聚氰胺奶粉”和“毒生姜”事件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我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正逐步完善,2015年颁布实施了号称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但是由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农民食品安全知识贫乏、食品安全意识不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不力等,农村仍然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严重威胁着农村食品安全。本文以湖南省益阳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为例,通过运用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理论,并采用翻阅资料、走访、座谈等形式总结了益阳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及取得的工作成效,指出益阳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农村食品行业水平偏低;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力量薄弱;监管经费不足;检验检测能力偏低;群众意识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益阳市农村的实际,提出了发展食品产业,提升行业水平;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部门协作加强监管,推动社会共治;健全投入体系,强化经费保障;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加强制度约束;加强监管环境建设,促进监管工作开展;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等七个方面的对策。

二、一起收购、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案的查处与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收购、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案的查处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风险认知、环境规制与养殖户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6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养殖户
        2.1.2 病死猪
        2.1.3 无害化处理行为
        2.1.4 风险认知
        2.1.5 环境规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风险认知理论
        2.2.3 环境规制理论
        2.2.4 计划行为理论
        2.2.5 态度-情境-行为理论
    2.3 机理分析
        2.3.1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的影响
        2.3.2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的影响
        2.3.3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实施行为的影响
        2.3.4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养殖户无害化处理行为现状分析
    3.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历史沿革
        3.1.1 国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政策演进
        3.1.2 国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政策演进
        3.1.3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政策演进的基本趋向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3.2.1 数据来源
        3.2.2 样本描述
    3.3 样本养殖户无害化处理行为现状
        3.3.1 样本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
        3.3.2 样本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
        3.3.3 样本养殖户无害化实施行为
        3.3.4 样本养殖户无害化处理效果
    3.4 无害化处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3.4.1 无害化报告的时效性比较差
        3.4.2 部分养殖户仍选择不当处理
        3.4.3 委托和资源化处理率还不高
        3.4.4 无害化处理效果还有待增强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风险认知与环境规制的测度与解析
    4.1 风险认知与环境规制的指标体系
        4.1.1 指标设计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2 风险认知与环境规制的测度和结果
        4.2.1 测度方法
        4.2.2 因子分析结果
    4.3 风险认知与环境规制特征分析
        4.3.1 风险认知特征分析
        4.3.2 环境规制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的影响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5.2.1 风险认知对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的影响
        5.2.2 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的影响
        5.2.3 环境规制在风险认知对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5.3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5.3.1 变量选取
        5.3.2 研究方法
    5.4 实证结果
        5.4.1 统计推断
        5.4.2 实证结果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5.1 基于两阶段独立Probit模型检验
        5.5.2 基于递归Logit模型检验
    5.6 进一步讨论
        5.6.1 基于信息报告渠道的调节效应检验
        5.6.2 基于养殖规模异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的影响
    6.1 问题提出
    6.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6.2.1 风险认知对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的影响
        6.2.2 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的影响
        6.2.3 环境规制在风险认知对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6.3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6.3.1 变量选取
        6.3.2 研究方法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统计推断
        6.4.2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的影响
        6.4.3 环境规制在风险认知影响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中的调节效应
    6.5 稳健性检验
    6.6 进一步讨论
        6.6.1 基于风险规避的中介和调节效应检验
        6.6.2 基于养殖规模异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6.7 本章小节
第七章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实施行为的影响
    7.1 问题的提出
    7.2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委托处理行为的影响
        7.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2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7.2.3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委托处理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7.2.4 基于组织参与和养殖规模异质的讨论
    7.3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资源化处理行为的影响
        7.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3.2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7.3.3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资源化处理行为影响结果分析
        7.3.4 基于养殖规模和技术属性异质的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8.1 问题的提出
    8.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3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8.3.1 变量选取
        8.3.2 研究方法
    8.4 实证结果分析
        8.4.1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处理客观效果的影响
        8.4.2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处理主观效果的影响
    8.5 稳健性检验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1.1 养殖户无害化处理行为现状的分析结果
        9.1.2 风险认知与环境规制测度与解析的结果
        9.1.3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报告行为的影响结果
        9.1.4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
        9.1.5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实施行为的影响结果
        9.1.6 风险认知、环境规制对养殖户无害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
    9.2 政策建议
        9.2.1 加强养殖户安全风险教育
        9.2.2 完善病死猪信息报告体系
        9.2.3 加强无害化处理监管制度
        9.2.4 完善无害化处理激励制度
        9.2.5 优化无害化处理引导制度
        9.2.6 完善无害化处理自治制度
    9.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生猪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宰前检疫存在的问题
2 宰后同步检疫存在的问题
3 解决措施
    3.1 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对策、完善检测机制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官方兽医整体业务和职业素质, 技能水平
    3.3 完善屠宰检疫部门硬件设施
    3.4 加大多部门联合执法力度

(4)中韩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2.2 韩国的研究现状
        1.2.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围与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食品安全犯罪一般理论
    2.1 食品安全犯罪的界定
        2.1.1 “广义”的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
        2.1.2 “狭义”的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
        2.1.3 总结与评述
    2.2 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
        2.2.1 犯罪的常态化
        2.2.2 犯罪的集团化
        2.2.3 犯罪的隐蔽化
        2.2.4 犯罪的动态化
    2.3 食品安全犯罪的危害性
        2.3.1 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2.3.2 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2.3.3 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规定
    3.1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立法沿革
    3.2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相关规定
        3.2.1 “1997年”刑法的规定
        3.2.2 司法解释的补充
    3.3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
        3.3.1 立法理念上的不足
        3.3.2 立法技巧尚有欠缺
        3.3.3 刑罚规定不够完善
第四章 韩国食品安全犯罪立法及评价
    4.1 韩国食品安全犯罪立法现状与立法沿革
        4.1.1 食品安全犯罪立法现状
        4.1.2 食品安全犯罪立法沿革
    4.2 韩国《食品卫生法》的立法特征
        4.2.1 立法理念
        4.2.2 立法技巧
        4.2.3 处罚规定
    4.3 总结与评述
        4.3.1 立法效果
        4.3.2 社会效果
第五章 中韩食品安全犯罪立法比较
    5.1 立法理念的比较
        5.1.1 预防性措施的比较
        5.1.2 法律修正上的比较
    5.2 立法技巧的比较
        5.2.1 法规设立的比较
        5.2.2 法规内容的比较
        5.2.3 罪名设立的比较
    5.3 处罚规定的比较
        5.3.1 法定刑设置上的比较
        5.3.2 法定刑适用上的比较
第六章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完善对策
    6.1 立法理念的完善
        6.1.1 前置性规定的完善
        6.1.2 明确保护的法益
    6.2 立法技巧的完善
        6.2.1 明确食品安全犯罪的类型
        6.2.2 明确食品安全犯罪的行为内容
    6.3 处罚规定的完善
        6.3.1 刑罚配置的优化
        6.3.2 罚金刑判罚标准的明确
结论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1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中韩食品安全犯罪立法比较图
附录3 中韩食品安全犯罪相关条文
附录4 食品安全犯罪条文的修正

(5)一起经营贮藏病死猪肉案的查处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概述
    1.1 案件来源
    1.2 查处经过及事实认定
    1.3 适用法律及处罚决定
    1.4 案件结果
2 思考与分析
    2.1 三方面原因使本案得以顺利结案
    2.2 本案启发要解决如下2个问题
    2.3 既要严格执法, 又要客观公正
    2.4 逐步落实报检制度

(6)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背景
    2 常德市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3 畜牧业发展现状
    3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内的一些做法
        3.2 国外的一些做法
        3.3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
        3.3.1 深埋(Burial)
        3.3.2 焚烧(Incineration)
        3.3.3 化制(Rendering)
        3.3.4 高温(High-temperature)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1 研究的目的
        4.2 研究的意义
        4.2.1 有利于加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规范化进程
        4.2.2 有利于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动物疫情形势
        4.2.3 有利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4.2.4 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4.2.5 有利于确保食品安全
        4.2.6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4.2.7 有利于落实法律法规精神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1.1 常德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调查
        1.2 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调查
        1.2.1 调查常德市近几年病死畜禽情况
        1.2.2 调查常德市近些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及做法
        1.3 搜集比较国内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
    2 调查方法
        2.1 文献分析法
        2.2 统计调查法
        2.3 分析比较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 常德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现状
        1.1 常德市本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1.2 县(市、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1.3 乡、村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2 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情况
        2.1 近几年常德市病死畜禽情况
        2.2 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及做法
        2.2.1 加强了领导
        2.2.2 明确了责任
        2.2.3 严格了监管
        2.2.4 强化了宣传
        2.2.5 落实了政策
        2.3 存在的问题
        2.3.1 无害化处理经费严重不足
        2.3.2 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健全
        2.3.3 无害化处理效果不理想
    3 讨论
        3.1 常德市动物防疫体系比较健全
        3.2 常德市每年存在大量病死畜禽
        3.3 病死畜禽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迫切需要
        3.4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难题
    4 结论
第四章 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对策
    1 创新处理运行模式
    2 抓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
        2.1 建设2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
        2.2 建设10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中心
        2.3 建设300个病死畜禽固定收集点
        2.4 建设覆盖全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
    3 优化处理工艺
        3.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
        3.2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中心
        3.3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固定收集点
        3.4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
    4 落实保障措施
        4.1 精心组织
        4.2 广泛宣传
        4.3 严格监管
        4.4 保险联动
        4.5 规范处置
        4.6 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介绍

(7)论食品药品类犯罪的侦查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药犯罪概述
     (一) 食药犯罪的概念界定
     (二) 食药犯罪的特点解析
        1. 发案量大、涉案物品种类多且金额巨大
        2. 集团化犯罪模式突显
        3. 利用网络销售平台
        4. 犯罪手法隐蔽, 犯罪数额难以确定
        5. 食药犯罪主体文化程度较低
二、食药犯罪侦查困境与成因分析
     (一) 取证难
        1. 客观证据获取难
        2. 涉案物品检验难
         (1) 检材提取难
         (2) 检验鉴定难
         (3) 送检周期长
         (4) 检验鉴定费用高
        3. 涉案物品保管难
     (二) 审讯难
        1. 侦查人员证据意识薄弱
        2. 犯罪嫌疑人侥幸心理突出
        3. 新刑诉法对审讯的制约加强
三、食药犯罪侦查对策的理性进路
     (一) 完善行刑衔接制度, 落实侦查提前介入
     (二) 强化证据收集意识, 提高证据保全能力
     (三) 提高侦查人员审讯能力
     (四)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提高侦查人员执法能力
        1. 建立专门食药警察制度
        2. 加强学习专业知识
        3. 聘请专家辅助人
     (五) 加强跨部门协作, 建立健全常态化协作机制
四、余论

(8)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状
    1.1 随意丢弃
    1.2 掩埋方法
    1.3 焚烧模式
    1.4 化尸井处理法
2 传统病死畜禽处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国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
    2.2 无害化处理池建设补偿机制难以执行
3 寿光市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的经验做法
    3.1 多措并举, 建立有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新模式
    3.2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艺
    3.3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工作原理
    3.4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使用方法
    3.5 实行财政补贴, 建立政府扶持机制
    3.6 实行全程监管, 建立长效运营机制
    3.7 实行严管重罚,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4 寿光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新模式值得推广
    4.1 政府指定监管部门负责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管理
    4.2 对企业实行特许经营
    4.3 确保处理企业和养殖者的经济利益
    4.4 加强宣传, 确保无害化处理正常开展
5 对病死畜禽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9)辽宁省食品安全规制中“食药警察”模式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键词阐释
        1.2.1 食品安全规制
        1.2.2“食药警察”
        1.2.3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1.2.4 行刑衔接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辽宁省食品安全规制中“食药警察”模式案例概述
    2.1 辽宁“食药警察”机构成立背景
        2.1.1 影响机构成立的经济社会因素
        2.1.2 食品安全犯罪打击形势
        2.1.3 食品安全犯罪特点
    2.2 辽宁“食药警察”模式概况
        2.2.1 机构设置及队伍建设
        2.2.2 职能权限及法律依据
        2.2.3 主要模式及发展历程
        2.2.4 打击战果及形势分析
3 辽宁省食品安全规制中“食药警察”模式案例分析
    3.1 理论依据
        3.1.1 食品安全规制理论
        3.1.2 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3.1.3 假冒侵权犯罪治理理论
    3.2 辽宁“食药警察”模式经验总结
        3.2.1 体制机制创新发展
        3.2.2 队伍建设基础扎实
        3.2.3 综合调研广泛深入
        3.2.4 信息共享扩充案源
        3.2.5 解鉴定难题障碍
        3.2.6 不懈完善行刑衔接
    3.3 辽宁省食品安全规制中“食药警察”模式成功的机理分析
        3.3.1 我国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政策变迁
        3.3.2 食品安全规制的体制机制因素
        3.3.3 法律因素
        3.3.4 内部因素
    3.4 辽宁“食药警察”模式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3.4.1 辽宁“食药警察”模式面临的问题
        3.4.2 辽宁“食药警察”模式面临问题的产生原因
4 推广辽宁省食品安全规制中“食药警察”模式的建议
    4.1 科学规划建设
        4.1.1 政策倾斜及舆论导向
        4.1.2 对上、对外有效沟通
        4.1.3 科学的模式设定
    4.2 规范综合基础工作
        4.2.1 基础信息化建设自成体系
        4.2.2 行刑衔接助推资源共享
        4.2.3 多措并举完善教育培训
        4.2.4 加强警务公开与舆论宣传
    4.3 强化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工作
        4.3.1 创建固定打击模式
        4.3.2 灵活开展专项打击
        4.3.3 集群战役机制建设
        4.3.4 典型案例汇总评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辽宁省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机构组建工作进展情况表
致谢

(10)益阳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理论论述
        1.3.1 农村食品安全概述
        1.3.2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1.3.3 我国食品相关监管部门
        1.3.4 我国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益阳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工作成效
    2.1 益阳市食品行业基本情况
    2.2 益阳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2.2.1 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
        2.2.2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情况
        2.2.3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情况
        2.2.4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各行业情况
    2.3 益阳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
        2.3.1 监管网络全面铺开
        2.3.2 责任制层层落实
        2.3.3 技术能力逐步提升
        2.3.4 专项整治效果明显
        2.3.5 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创建
        2.3.6 农村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较好
第三章 益阳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食品行业整体水平偏低
    3.2 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3.3 监管力量相对薄弱
    3.4 监管经费严重不足
    3.5 检验检测能力偏低
    3.6 群众意识有待提高
第四章 益阳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4.1 大力发展食品产业,提升行业水平
    4.2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4.3 多部门协同合作加强监管,推动社会共治
    4.4 健全投入体系,强化经费保障
    4.5 完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加强制度约束
    4.6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环境建设,促进监管工作开展
    4.7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一起收购、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案的查处与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产品质量安全全流程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山东省的案例分析[D]. 代娜. 青岛大学, 2021
  • [2]风险认知、环境规制与养殖户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行为研究[D]. 司瑞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生猪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潘晓芳. 中国畜禽种业, 2019(06)
  • [4]中韩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比较研究[D]. 朴成敏. 延边大学, 2019(01)
  • [5]一起经营贮藏病死猪肉案的查处与思考[J]. 郭秀荣. 当代畜牧, 2018(23)
  • [6]常德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调查与对策研究[D]. 李庆.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7]论食品药品类犯罪的侦查困境与对策[J]. 申畅,韩申,蔡艺生.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03)
  • [8]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模式研究[J]. 吉秀兰. 当代畜牧, 2017(18)
  • [9]辽宁省食品安全规制中“食药警察”模式案例研究[D]. 孙宇彤.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
  • [10]益阳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D]. 刘伟.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一起收购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案的调查与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