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县天然常绿阔叶林研究Ⅰ.区域动态与转型

明溪县天然常绿阔叶林研究Ⅰ.区域动态与转型

一、明溪县天然常绿阔叶林研究Ⅰ.面积动态和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韩豪[1](2020)在《闽楠天然林种群特征及其天然更新研究》文中指出为能更好地促进闽楠天然林更新和种群稳定,本文以闽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贵州台江登鲁村闽楠天然群落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分析闽楠天然种群特征,探究闽楠种群空间分布规律,揭示闽楠幼苗更新特征,旨在为闽楠天然林的经营、保护,人工林培育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同时,综合分析闽楠幼树幼苗自然更新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阐明其自然更新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促进自然更新经营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这对闽楠天然林经营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闽楠种群年龄结构呈倒“J”型分布,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1、2龄级,成年个体少;闽楠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幼龄级死亡率较高;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死亡率较稳定;闽楠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后期稳定和末期衰退的动态特征;闽楠种群受到外界干扰会表现出高敏感性的特征。(2)闽楠幼苗、中树在所有尺度上均表现出集群分布;幼树在大尺度范围表现出集群分布,小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大树在所有范围尺度上表现出随机分布。大树与幼苗在小尺度上表现为负相关,大尺度上表现正相关;大树与幼树、大树和中树在小尺度上分别表现为正相关、无关联,大尺度均表现为负相关;中树与幼树,以及中树和幼苗在所有尺度上都表现出负相关;幼树与幼苗在小尺度上表现为正相关,大尺度表现为负相关。(3)幼龄植株更新数量在Ⅰ龄级最多,随着年龄的增加,幼龄植株更新数量呈下降趋势;更新苗密度、高和地径的变异程度极小,但其变化范围有所差异,更新密度的变化范围比苗高和地径的变化范围小;在距离母树较远位置的更新苗密度较低,平均地径较大、苗较高;闽楠更新苗主要以聚群分布完成更新过程。(4)最近母树距离与更新苗平均密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平均苗高、地径呈显着的正相关;在所有环境因子中,腐质层厚度与平均密度有显着的正相关;坡度与平均苗高、地径呈显着负相关;枯落物厚度与平均密度呈显着负相关;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林下地表温度与苗高、地径、密度都没有显着相关性;其中透光率与更新苗平均密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平均苗高、平均地径达到了极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透光率是影响幼苗更新最为关键的因子,其次是腐质层厚度。(5)闽楠种群的竞争主要来自种内竞争;基株受邻干扰的有效距离为3-6m,基株个体的有效范围随着径级的增加逐渐缩短。竞争强度与随胸径符合幂函数关系,随着胸径增大邻体干扰强度减弱。(6)闽楠幼苗更新受生物学特性、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人工促进天然林的更新和加强闽楠天然种群的保育迫在眉睫。因此,建议考虑以下3点种群保护措施:一是进行科学、合理的人为干扰,提高林下透光率,去除相对数量的竞争木,增加幼龄个体存活率,为其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二是开展闽楠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掌握闽楠生物生态学特性随年龄、环境变化的规律性,适时调节闽楠种群的种间和种内关系,维持不同年龄阶段闽楠对环境资源的生存需求;三是对现有闽楠天然种群实施就地保护,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严禁乱砍滥伐,加强法律宣传和濒危植物保护宣传,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李锦烨[2](2019)在《明溪县天然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线路布设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以天然阔叶林、海拔梯度、物种丰富度等为评价指标,综合筛选出明溪县各乡镇1/4含天然林资源的行政村,运用ArcGIS平台和相关影像资料,探索天然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区域线路布设方法,并通过实地复核确定路线布设方案。结果表明,针对所选24个行政村和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林区域,布设天然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样线275条,线路长502.4 km,预设标准地80个,实地复核显示,该调查线路布局较合理,线路通达性能良好,便于实施相关调查操作,该方法有利于天然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的开展。

国瑞[3](2019)在《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培育健康森林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新理念。闽楠(Phoebe bournei)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珍稀渐危物种。论文以江西省境内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在对森林健康的内涵及森林经营理论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闽楠天然次生林的生长特性及经营目标,构建其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经营对策,为闽楠天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及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闽楠天然次生林的现状分析,确定其经营目标是培育复层、异龄、混交的林分,同时具有比较发达的灌木层和草本层以及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这样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和活力性,是健康闽楠天然次生林的理想结构。(2)综合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了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活力性、结构性、稳定性、持续性4个方面的共16个指标,明确了各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3)对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健康、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的标准地数量分别为4、18、7、1,分别占总标准地数量的13.33%、60.00%、23.33%、3.33%。总体上来说,闽楠天然次生林呈亚健康状态。(4)根据评价结果,从提高林分活力、优化林分结构、增强林分稳定性、维持林分持续性、加强健康经营宣传、注重管护与监测等方面提出了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经营的主要对策。

王晓晨[4](2019)在《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研究 ——以3个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特别保护区、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峨嵋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9个不同类型的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各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植物区系、生态位、种间联结性等方面的生态学特征。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物种组成上,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由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组成。乔木层以壳斗科(Fagaceae)的水青冈属(Fagus)、青冈属(Cycloballanopsis)、锥属(Castanopsis)植物作为建群种,灌木层主要为杜鹃花科(Ericaceae)、山茶科(Theaceae)、山矾科(Symplocaceae)等常绿树种,物种组成丰富。混交林群落季相分明,以革质叶、纸质叶的中高位芽植物为主。2.物种多样性上,各混交林群落在物种多样性指数上均低于同纬度基带常绿阔叶林。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示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武夷山样地混交林和峨嵋峰样地混交林的各多样性指数表现较相似,总体上高于梵净山样地混交林。3.科区系水平上,各样地混交林群落以热带分布为优势,峨嵋峰样地占比68.18%,武夷山样地占比56.25%,梵净山样地占比51.72%。其次为温带分布。属区系水平上,各调查样地混交林区系成分较为相似,以温带成分为主,与热带分布相互交错,反映出热带和亚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区系特点。4.群落相似性上,3个保护区内混交林群落的Jaccard指数、Ochiai指数、Sorensen指数在属种水平上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峨嵋峰样地群落与武夷山样地群落表现出极高的相似性。科一级水平上,各保护区样地群落的相似性指数更为接近,物种组成成分相似。5.各样地混交林的乔木优势种中,光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1.10),突出建群种的地位。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ervis)也属于广生态位树种,生态位宽度值(1.05),表现出较宽的生态幅。总体上,梵净山混交林乔木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整体较低,各优势种对资源的偏好差异较大。6.优势种种间关联性上,武夷山样地及峨嵋峰样地的乔木优势种种间呈不显着正相关,梵净山样地的乔木优势种种间呈不显着负相关。各优势种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种间联结关系较为松散。在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物种间的种对联结与其生态位重叠特点表现较一致。

吴庆锥[5](2019)在《福建明溪丝栗栲优势群落的结构稳定性》文中提出分别设置天然次生林(TCK)、轻度干扰林分(TCR)、强度干扰林分(TCQ)3种处理,通过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径级结构、主要树种的重要值、种群年龄结构与类型、丝栗栲的混交度与角尺度等,探讨了福建省明溪县天然丝栗栲优势群落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TCK处理林分表现出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呈现进展演替趋势,为成熟种群类型;优势树种丝栗栲的混交度均值为0.61,林木为强度混交,角尺度均值为0.528,林木呈团状分布,林木径级结构呈倒"J"型分布,后备资源优势明显。随着干扰强度增大,TCR、TCQ处理优势树种丝栗栲的混交度、角尺度降低,林木为中度混交,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后备资源优势受到削弱,群落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将威胁常绿阔叶林的生长进程,甚至导致群落出现逆行演替趋势。

葛琳[6](2018)在《福州城市绿地空间及其冷岛强度时空变化与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绿地空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载体,同时具备生态保护、健康休闲、资源利用等多项功能,如同城市的一条条“绿脉”,成为城市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近年来,福州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绿地环境面临着巨大的胁迫。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福州业已成为中国“十大火炉城市”之一,季节性高温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选取1994年和2013年的卫星遥感影像,利用ERDAS2014、ArcGIS10.2、ENVI5.1等工具软件,对福州绿地空间演变及其冷岛强度时空变化进行系统分析。根据下垫面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转化特征,划分地类不变区和绿地演变区;其中,绿地演变区包括绿地扩张区、绿地损失区、绿地交换区。在此基础上,对绿地演变格局进行景观分析。构建基于VCX指数的时空演变分析法,定量、矢量化不同绿地空间的生态演变及其冷岛强度变化。最后,结合中高分辨率影像对福州城市中心区进行基于目视解译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划分,分析绿地空间冷岛效应特性,对城市主要绿地空间的冷岛效应强度构建定量化表征模型,进一步探究冷岛效应的驱动影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1994-2013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明显。未发生变化的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裸地、湿地、水体分别为6387.50 km2、670.81 km2、248.79 km2、19.59 km2、16.94 km2、143.04 km2。林地面积减少了 361.13km2,年均减少 18.05 km2,变化强度为0.23%;草地面积减少了 153.48 km2,年均减少7.67 km2,变化强度为0.38%;湿地面积也有所下降,共减少了9.69 km2,年均减少0.48 km2,变化强度为1.67%;建设用地面积则大幅上升,共增加了 852.63 km2,年均增加42.63 km2,变化强度为1 1.59%,建设用地扩张势头迅猛。(2)建设用地的扩张主要表现为两类:1)以鼓楼区、台江区为中心向仓山区、晋安区南隅、闽侯县东南隅辐射的城市中心区扩张;2)以各县区行政中心向外辐射的城市周边区扩张。新增建设用地的61%是由绿地空间转化而来,其中林地面积达458.58 km2,占新增建设用地的3 8%,草地面积279.23 km2,占新增建设用地的23%。城市范围扩大带来的建设用地迅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对城市绿地空间产生了胁迫。(3)绿地空间扩张面积为351.92 km2,损失面积为846.93 km2,交换面积为1963.59 km2。绿地损失面积远超绿地扩张面积。其中,绿地损失比率达到7.70%,绿地扩张比率仅3.20%。地类不变区的景观复杂性较高,绿地交换区次之,绿地损失区略小于交换区,绿地扩张区的景观复杂性最低。地类不变区、绿地扩张区景观破碎度较低,地类不变区中林地具有面积优势,绿地损失区表现出较多的人为干预,呈现出集约化的扩张模式和较强的方向性。(4)1994年,研究区整体以低温区和次低温区为主。绿地空间主要处于低温区,建设用地主要位于中温区。2013年,次低温区成为主导温度等级。绿地空间多位于次低温区。建设用地处于中温区和次高温区。高温区及次高温区在原有基础上持续向外扩张,方向与城市扩张方向吻合。(5)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冷岛效应的贡献不同。1994年,林地、草地、湿地以及水体对研究区具有降温效应,其中,林地降温贡献最高,达到1.82℃,其余分别为1.1℃,0.57℃和0.42℃;建设用地、裸地则有升温作用,贡献分别达到-7.12℃和-5.25℃,远低于绿地空间所产生的降温贡献。2013年,对研究区产生降温效应的则为林地、水体和湿地,分别为1.11℃、0.37℃和0.07℃;草地则表现出了升温作用,说明草地对冷岛效应影响的方向并不固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以及裸地的升温效应均呈现出了增强的态势,绿地空间的冷岛效应出现减弱。(6)不同绿地演化类型具有不同的温度变化响应。其温度变化强度从大到小为,绿地损失>绿地扩张>绿地交换>地类不变区。在VCX时空坐标系中,绿地损失及交换区的原始像点位于VCX指标空间内的右下角,具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和较低的相对地表温度,绿地扩张区原始像点则位于左上角处。随着绿地演变,绿地扩张及交换区植被覆盖度每增加0.1,对应像点逐步向右下角推进,分别有1.81℃和1.63℃的降温响应;绿地损失区植被覆盖度每减小0.1,对应像点快速向左上角攀升,造成5.78℃的升温响应。绿地扩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冷岛效应,但绿地扩张带来的温度减小不能抵消绿地损失造成的温度升高。(7)城市中心区的绿地空间具有显着的冷岛效应,其随着离绿地空间几何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最大降温值和最大降温距离分别为10.81℃和450.77m。绿地面积越大,其降温效果越显着。

李通[7](2016)在《福建省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起点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在国家战略的带动下逐渐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福建省地形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点,山地丘陵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8.91%,平原比例不到10%,优质建设用地资源不足。传统“摊大饼”式的建设用地无序扩张无法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因此,需要根据福建省地型特点,探索新的建设用地扩展和优化配置方式。本文基于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特点,提出“山海原”一体化建设用地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技术。其中,建设用地“上山”规划是指将适宜的低丘缓坡改造为建设用地。“下海”规划是指部分沿海滩涂改造为建设用地。“挖潜”规划是指将利用效率较低的现有建设用地进行重新改造。再结合人文因素、生态灾害因素两类建设用地空间适宜性条件,创建“山海原”一体化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求解,获取福建省建设用地最优配置布局。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包括:(1)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范围。基于福建省地形地貌数据、社会经济数据、规划数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效率评价模型等方法,探索福建省建设用地“上山”“下海”“挖潜”规划的潜力空间。探索到的“上山”规划面积大约359万公顷;“下海”规划面积0.59万公顷;“挖潜”规划面积共约7.6万公顷。(2)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空间适宜性。利用福建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2005)、统计年鉴数据(2015)、土地变更数据(2014),通过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GIS技术,构建综合人文指数和生态灾害安全指数并获取其空间分布,引导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人文指数引导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综合生态灾害安全指数抑制建设用地优化配置。(3)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基于以上获取的立体规划面积和适宜性条件,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模型。模型考虑了建设用地需求量、建设用地供给量、建设用地空间适宜性等条件。通过分析各个模拟结果与空间适宜性的相关性,获取福建省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最优结果。其中,“上山”规划开发的面积为146.9万公顷;“下海”规划开发面积为0.4万公顷;“挖潜”开发面积为5.2万公顷。

陈荔娴[8](2015)在《福建省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研究》文中认为三明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生态系统、珍稀物种受到较好的保护。基础设施、科研监测、资源建库、人员配备等方面与自然保护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要求尚有差距,急需优化三明市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划。本文对三明市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近、远期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发挥其生态和社会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设现状与问题:(1)三明市自然保护区规模仍然较小,总面积为85719.67hm2,平均面积为792.70hm2。(2)基础设施和防火、防盗、防有害生物入侵“三防”体系建设滞后;科研监测能力薄弱,11个自然保护区中仅有5个保护区设有监测站点,且监测站点数较少。(3)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2013资金缺口达427.1万元;(4)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科技人员只占员工总人数的14.19%;(5)行政执法有待加强;(6)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与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重叠;(7)与社区、农民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不易协调解决,仅有3个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关系得到缓解和改善,局部地区较为尖锐,引发或加剧各种生态问题;(8)缺少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9)科研基础较差,仅有5个自然保护区有物种数据库;(10)宣教功能不足,宣教基础设施差异大,有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尚未建立宣教中心或博物馆;(11)综合效益发挥能力不强,社区经济发展较弱。2、规划分期近期目标(2015年——2020年):(1)晋升1个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增加14个了望塔,增加科研用房1835m2,以满足科研监测、管理工作的需要;(3)重视人才梯队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预计截至2020年,每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员工人员配置达到10人,科研人员占40%,员工培训达310人次;(5)5个自然保护区完成本底调查,5个保护区建设宣教保护中心或博物馆,建立物种数据库6个;(6)建立并完善科研监测布局,共计完成建设75个监测站点,对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实行网络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7)优化宣传教育平台,扩大宣教范围超过20万人次,把自然保护区打造成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生态文明宣教示范基地;(8)完善数字化管理平台,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管理;(9)综合开发森林资源,带动林农致富;(10)改善与社区居民关系。远期目标(2020年——2030年):(1)建设自然保护区网和国家公园,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2)完成森林廊道建设;(3)晋升2个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预计截至2030年,每个省级保护区正式员工配置达15人;(5)综合开发森林资源,发掘森林文化内涵,适度开展森林旅游活动,增加自然保护区经济效益,带动生态旅游产业链发展;(6)逐步提高宣教能力,预计至2030年,宣教人次达30万人次;(7)出台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改善与社区居民的关系。对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前瞻性和预见性,可为进一步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具体规划提供依据,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

国常宁[9](2015)在《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认为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科学合理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体系则能够有效促进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并为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因此对其的价值评估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分类、评估技术选择及具体区域测算等方面,但对其定价的理论基础较少涉猎,对其定价方法也缺乏系统化研究,更未能建立相应的全面客观的价值评估体系。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复杂系统的综合集成法为主要原则,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及其构成、定价方法比较与模型设定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系统化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价值评估体系。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除了要以相应的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之外,还要依托全社会保护意识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及时转变及统计口径的适时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概念进行了清晰地界定,介绍了其内涵、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重点探讨了不同视角下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标准,剖析了我国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现象的现状,阐述了定价过程中的种种分歧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完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构成、构建健全市场价格体系的具体思路。一直以来,由于传统的资源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就重新开展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应用价值与价格理论探讨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在经济学上的真正含义,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分析了以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的具体原理,深入剖析了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并就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本文认为为保障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统一完善的资源市场定价机制,并通过价格手段来引导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及相关定价缘由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价值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其理论视角和分析层次的差异,使得任何理论都无法单独构筑出统一有效且各方认可的价值评估体系。同时,总结了现有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模型,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疏理,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通过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点及其基础价值理论和定价模型的综合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将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可行性,全面阐释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丰富内涵及其组成部分,并分别从资源再生产、代际均衡及生态环境损失等角度提出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的具体构成,从而构建出完善可行的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根据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构成分析,并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计量方法有机结合,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通过引入平均增量成本的概念对边际成本作出广义上的定义,并用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系统建设期巨大的投资费用平均分摊到每年所增加的蓄积量上的方式求得边际生产成本;从代际公平的角度出发,用结合了供求关系调整的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推导出边际使用者成本的计算模型;又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损失的视角重新归纳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边际外部成本,通过Logistic模型和因子分析确定造成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非参数模型计算出相应的平均支付意愿。最后,本文以闽江流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测算结果为1766.36元/m3(蓄积)。其中,边际生产成本为48.98元/m3(蓄积),边际使用者成本为954.39元/m3(蓄积),边际外部成本为762.99元/m3(蓄积),这既表明了现阶段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功能完善、作用巨大,又验证了将边际机会成本方法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由此可见,本文开展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既包括了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内涵及其价值的全面介绍,又涵盖了对价值与价格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及市场失灵理论等传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基础的深入思考,同时还在此基础上结合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定价方法体系,并结合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不但精确高效,而且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并最终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开发。

白健[10](2015)在《闽江流域生态格局及生态控制线划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地球生态系统科学来说,大气、水、生物、地质、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又是其综合作用的主要体现之一。作为衡量生态质量状况好坏的重要指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人类生存及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建设开发行为日益加剧和无序蔓延,生态安全面临巨大压力。对生态状况的定量化、空间化动态监测,及生态安全“底线”和生态资源“基线”的研究成为重点和热点。本文对闽江流域2000-2010年生态状况、生态服务功能从“整体~县域”两个维度,进行动态分析,并在分析结果中,以2010年数据为例,划定闽江流域生态控制线。具体分析了闽江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闽江流域生态格局质量、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碳汇服务功能、水土保持服务功能,基于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生态碳汇服务功能、水土保持服务功能划定闽江流域2010年生态控制线,对闽江流域整体生态情况进行综合性、空间化、定量化的分析和划分。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景观数据,对生态系统类型与构成分析、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分析、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分析、森林类型质量分析,认为闽江流域十年来整个生态系统没有发生剧烈变化,基本保持稳定,整个生态系统转换强度较小,但土地覆被类型有持续转差的趋势。人类占用空间有小量增加。森林类型面积占比由较大增长,增长幅度达到0.69个百分点,森林覆盖度有降低的趋势,但整体依然处于高级别状态,森林整体破碎度在降低,景观趋于完整。2.基于InVEST模型的Biodiversity模块,测定闽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运用模型结果中的生境质量指数和生境稀缺度指数评估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闽江流域整体处于良好水平,略微下降,2000年、2005年、201 0年闽江流域生境质量指数得分为27.90、27.82、27.79,十年间下降了 0.39%,10-05期间较05-00期间下降速率降低了 62.50%;台江、鼓楼、仓山、长乐地区是生境质量较低的地域,其生境质量指数得分十年间均值为0.15、0.23、0.33、0.53;道路、居住地、工业用地、采矿场四种地类对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干扰是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森林地类整体生境质量十年间保持稳定,生境稀缺度指数下降了89.80%,生境质量指数十年间均值为0.99,占地面积增加了 0.09%。3.基于净初级生产力计算闽江流域的碳汇总量和碳汇通量,2000-2005碳汇总量减少33.32%,2005-2010碳汇总量增加了 98.71%,十年来总体增加了 32.71%。通过碳汇通量区分了碳汇与碳源区域,碳源区域面积十年来减少了 1866.032km2,减少幅度达2.92个百分点,碳汇区域面积十年来增加了5301.34 km2,面积占比增加幅度达8.29个百分点。4.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计算闽江流域2000年、2010年水土保持服务功能,2000年平均保持量为1477.8 t/km2,2010年平均保持量为1477.98 t/km2,整体有上升趋势,变化幅度只有0.01%,处于稳定状态。5.以2010年闽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碳汇功能、水土保持功能为基准,划定闽江流域生态控制线。将闽江流域从空间上分为一般重要、较重要、中度重要、高度重要、极重要五个等级,各自的面积分别为 188.69 km2、9247.44 km2、18852.5 km2、22085.56 km2、13438.94 km2;面积占比分别为 0.30%、14.47%、29.50%、34.55%、21.03%。

二、明溪县天然常绿阔叶林研究Ⅰ.面积动态和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溪县天然常绿阔叶林研究Ⅰ.面积动态和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闽楠天然林种群特征及其天然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种群特征研究
        1.2.2 森林天然更新特征研究
        1.2.3 森林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1.2.4 邻体干扰对天然更新的影响研究
        1.2.5 闽楠天然群落特征及更新研究现状
        1.2.5.1 闽楠群落特征研究
        1.2.5.2 闽楠天然群落更新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及立题依据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闽楠天然种群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2.2.2 数据测定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闽楠种群年龄结构及动态变化分析
        2.4.2 闽楠种群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分析
        2.4.3 闽楠种群的生存分析
        2.4.4 闽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
    2.5 小结与讨论
        2.5.1 小结
        2.5.2 讨论
第三章 闽楠幼苗更新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3.1.2 数据测定
    3.2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龄级的更新苗数量分布特征
        3.3.2 闽楠更新幼苗生长与数量特征
        3.3.3 闽楠母树距离与更新苗分布特征
        3.3.4 闽楠更新苗空间分布特征
    3.4 小结与讨论
        3.4.1 小结
        3.4.2 讨论
第四章 闽楠幼苗幼树更新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4.1.2 测定方法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闽楠更新苗生长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3.2 不同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4.4 小结与讨论
        4.4.1 小结
        4.4.2 讨论
第五章 邻体干扰对闽楠种群更新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5.1.2 指标计算和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对象木与竞争木的基本概况
        5.2.2 闽楠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竞争
        5.2.3 闽楠不同生长阶段邻体干扰有效距离
        5.2.4 闽楠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的关系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5.3.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闽楠天然种群特征
        6.1.2 闽楠幼苗更新特征研究
        6.1.3 闽楠幼苗更新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6.1.4 邻体干扰对闽楠种群更新的影响
        6.1.5 闽楠天然种群人工促进更新的措施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明溪县天然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线路布设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地概况
2 调查方法与线路布设
    2.1 材料收集
    2.2 调查方法
    2.3 调查区域
        2.3.1 重点调查区域
        2.3.2 一般调查区域
        2.3.3 标准地调查
    2.4 调查线路布设原则
3 结果与分析
    3.1 确定调查区域
    3.2 调查线路布设
        3.2.1 调查线路布设密度
        3.2.2 不同林分调查线路布设
        3.2.3 调查线路海拔区间分布
        3.2.4 标准地预设情况
    3.3 调查线路合理性分析
    3.4 调查线路通达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3)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森林健康概念的产生及内涵
        1.3.2 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1.3.3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
        1.3.4 森林经营理论
        1.3.5 森林健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6 闽楠天然次生林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土壤
        2.1.4 森林资源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标准地设置与调查
        2.2.2 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3 层次分析法
3 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3.1 指标选择原则
        3.1.1 整体性原则
        3.1.2 尺度性原则
        3.1.3 可操作性原则
        3.1.4 简明性原则
        3.1.5 导向性原则
        3.1.6 科学性原则
    3.2 定位与目标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各指标内涵和基准值的确定
        3.4.1 活力性指标
        3.4.2 结构性指标
        3.4.3 稳定性指标
        3.4.4 持续性指标
    3.5 指标权重计算
    3.6 数据无量纲化
    3.7 森林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3.8 小结和讨论
4 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分析
    4.1 指标计算
    4.2 结果分析
        4.2.1 无量纲化结果分析
        4.2.2 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4.3 小结和讨论
5 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经营主要对策
    5.1 提高林分活力
    5.2 优化林分结构
    5.3 增强林分稳定性
    5.4 维持林分持续性
    5.5 加强健康经营宣传
    5.6 注重管护与监测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研究 ——以3个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研究概况
        1.1.1 概念及植被类型
        1.1.2 自然分布
        1.1.3 群落结构
        1.1.4 研究进展
    1.2 群落生态学研究
        1.2.1 物种多样性
        1.2.2 种子植物区系
        1.2.3 群落相似性
        1.2.4 生态位
        1.2.5 种间联结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
        2.1.2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3 福建峨嵋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前期资料收集
        2.2.2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3 数据分析
        2.2.4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
        3.1.1 物种组成
        3.1.2 群落结构
        3.1.3 群落科属特征
        3.1.4 群落优势度
        3.1.5 群落结构的垂直变化
    3.2 物种多样性
        3.2.1 各群丛物种多样性
        3.2.2 各群丛总体物种多样性
        3.2.3 各样地物种多样性
    3.3 植物区系
        3.3.1 科的分布区类型
        3.3.2 属的分布区类型
        3.3.3 区系特点及地理成分
    3.4 群落相似性
    3.5 优势种生态位
        3.5.1 生态位宽度
        3.5.2 生态位重叠
    3.6 种间关联性
        3.6.1 乔木层总体关联性
        3.6.2 各样地乔木优势种种对间关联性
第4章 结论
    4.1 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
    4.2 物种多样性
    4.3 种子植物区系
    4.4 群落相似性及稳定性
    4.5 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
    4.6 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性
第5章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福建明溪丝栗栲优势群落的结构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丝栗栲优势群落物种组成
    3.2 丝栗栲优势群落种群年龄结构及类型
    3.3 优势树种丝栗栲的混交度与角尺度
    3.4 群落径级结构
4 讨论与结论

(6)福州城市绿地空间及其冷岛强度时空变化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绿地空间研究
        1.2.2 绿地冷岛效应研究
        1.2.3 冷岛强度影响研究
        1.2.4 当前研究不足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概述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水文特征
        2.2.2 地貌特征
        2.2.3 气候特征
        2.2.4 植被特征
    2.3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数据源及预处理
    3.1 数据源
        3.1.1 遥感影像
        3.1.2 DEM数据
        3.1.3 其他数据
    3.2 预处理
        3.2.1 几何校正
        3.2.2 辐射校正
        3.2.2.1 辐射定标
        3.2.2.2 大气校正
        3.2.3 波段融合
        3.2.4 影像裁剪
        3.2.5 图像增强
第四章 城市绿地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4.1 遥感影像分类
        4.1.1 分类体系
        4.1.2 分类原理
        4.1.3 分类方法
        4.1.4 分类后处理
    4.2 分类精度评价
        4.2.1 分类精度评价方法
        4.2.2 分类精度评价指标
        4.2.3 抽样点数确定
        4.2.4 分类精度评价结果
    4.3 动态演变分析
        4.3.1 时空演变情况
        4.3.2 动态强度情况
    4.4 演变格局分析
        4.4.1 绿地演变划分
        4.4.2 景观指数选取
        4.4.3 绿地演变格局
第五章 城市绿地空间冷岛强度分析
    5.1 温度反演方法
        5.1.1 多光谱影像处理
        5.1.2 亮度温度反演
        5.1.3 地表温度反演
    5.2 温度反演结果
        5.2.1 地表温度标准化分级
        5.2.2 标准化地温演变分析
    5.3 绿地温度响应
        5.3.1 绿地空间降温效应
        5.3.2 绿地变化温度响应
        5.3.3 基于VCX指数的时空演变分析
第六章 城市绿地空间冷岛强度影响分析
    6.1 城市绿地空间提取
    6.2 绿地空间冷岛特征
        6.2.1 综合性绿地空间
        6.2.2 专类绿地空间
        6.2.3 社区绿地空间
        6.2.4 带状绿地空间
    6.3 绿地冷岛强度驱动影响分析
        6.3.1 冷岛强度的空间分级
        6.3.2 冷岛强度和距离的耦合关系
        6.3.3 冷岛强度的驱动影响分析
        6.3.4 城市绿地空间规划策略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福建省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技术概述
        1.2.2 建设用地空间扩张研究
        1.2.3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空间适宜性研究
        1.2.4 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文章组织结构
2 研究区及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与生态状况
        2.1.2 社会和经济状况
        2.1.3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
    2.2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2.2.1 土地信息数据
        2.2.2 DEM数据
        2.2.3 社会经济数据
        2.2.4 城市规划数据
        2.2.5 野外调查数据
        2.2.6 评价单元处理
3 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空间研究
    3.1 建设用地“上山”规划空间研究
        3.1.1 建设用地“上山”规划方法
        3.1.2 福建省建设用地“上山”规划实现
    3.2 建设用地“下海”规划空间研究
        3.2.1 建设用地“下海”规划方法
        3.2.2 福建省建设用地“下海”规划实现
    3.3 建设用地“挖潜”规划空间研究
        3.3.1 建设用地“挖潜”规划方法
        3.3.2 建设用地“挖潜”规划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空间适宜性研究
    4.1 人文影响因素适宜性评价
        4.1.1 指标构建方法
        4.1.2 综合人文指数构建
    4.2 生态影响因素适宜性评价
        4.2.1 指标构建方法
        4.2.2 综合生态指数构建
        4.2.3 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山海原”一体化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研究
    5.1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模型创建
    5.2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求解
    5.3 “山海原”一体化优化配置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8)福建省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三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1.1 三明市地理位置
    1.2 三明市地形地貌
    1.3 三明市气候
    1.4 三明市林业资源情况
    1.5 三明市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章 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分析
    2.1 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2.2 自然保护区资金来源分析
    2.3 科研监测和人员组成分析
    2.4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和旅游管理
    2.5 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工作
    2.6 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后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
    2.7 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威胁
    2.8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情况
    2.9 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
    2.10 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3.1 建设规划思路
    3.2 建设规划原则
    3.3 建设规划依据
    3.4 建设规划期限
    3.5 建设规划目标
    3.6 建设规划布局
    3.7 建设重点
        3.7.1 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
        3.7.2 人才与管理队伍建设
        3.7.3 科研监测体系建设
        3.7.4 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
        3.7.5 数字平台资源库建设
        3.7.6 大样方和监测网络建设
        3.7.7 宣传教育平台建设
        3.7.8 保护区网建设
        3.7.9 国家公园建设
        3.7.10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
        3.7.11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3.7.12 森林旅游开发建设
        3.7.13 社区的发展建设
        3.7.14 经费概算
    3.8 效益分析
        3.8.1 生态效益分析
        3.8.2 社会效益分析
        3.8.3 经济效益分析
    3.9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9.1 政策上的支持
        3.9.2 资金保障
        3.9.3 人员队伍保障
        3.9.4 社区关系保障
        3.9.5 强化科技支撑
        3.9.6 宣教活动保障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视角的选取情况
        1.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的研究情况
        1.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的研究情况
        1.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机制的研究情况
        1.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研究实例
        1.2.6 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其价值
    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相关概念
    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与分类
        2.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
        2.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
    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现状分析
        2.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的现状分析
        2.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分歧及其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
    3.1 传统的资源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流经济学观点
        3.2.1 价值与价格理论
        3.2.2 公共产品理论
        3.2.3 外部效应理论
        3.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
        3.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边际理论分析
    3.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功能
        3.3.2 经济发展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影响
        3.3.3 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比较分析
    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价值理论评析
        4.1.1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2 基于效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3 基于均衡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4 基于生产要素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现有主要计量模型
        4.2.1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定价模型
        4.2.2 发展阶段系数法定价模型
        4.2.3 多目标规划法定价模型
        4.2.4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4.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改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的方法选择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理论及其构成分析
    5.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及其应用
        5.1.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
        5.1.2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在自然资源定价中的应用
        5.1.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提出
    5.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可行性分析
    5.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构成分析
        5.3.1 边际生产成本(MPC)构成分析
        5.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构成分析
        5.3.3 边际外部成本(MEC)构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
    6.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目标
    6.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原则
    6.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测度方法及定价模型
        6.3.1 边际生产成本(MPC)
        6.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
        6.3.3 边际外部成本(MEC)
    6.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步骤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
    7.1 闽江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7.1.1 地理位置
        7.1.2 地形地貌
        7.1.3 气候水文
        7.1.4 土壤植被
    7.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服务功能分析
        7.2.1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概况
        7.2.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征
        7.2.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7.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测算
    7.4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使用者成本测算
    7.5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外部成本测算
        7.5.1 涵养水源损失
        7.5.2 土壤流失损失
        7.5.3 养分流失损失
        7.5.4 固碳损失
        7.5.5 吐氧损失
        7.5.6 参与土壤养分循环损失
        7.5.7 社会价值损失测算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尚待研究的问题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调查问卷

(10)闽江流域生态格局及生态控制线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当前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进展
        1.2.2 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进展
        1.2.3 生态控制线划定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思路
        2.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2 技术路线
3 基础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1 卫星遥感数据收集
    3.2 数据检查
    3.3 数据处理
    3.4 土地分类体系
    3.5 土地覆被信息提取
4 闽江流域生态格局质量分析
    4.1 生态系统类型与构成变化
    4.2 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分析
        4.2.1 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2 生态系统类型相互转换特征
    4.3 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分析
    4.4 森林类型格局质量分析
        4.4.1 闽江流域森林类型覆盖度
        4.4.2 闽江流域森林类型净初级生产力
5 闽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十年变化
    5.1 Invest模型参数滤定计算方法
    5.2 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维持功能结果分析
        5.2.1 闽江流域整体生境质量分析
        5.2.2 闽江流域各县域生境质量分析
        5.2.3 闽江流域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生境质量分析
        5.2.4 闽江流域森林类型生境质量分析
6 闽江流域生态碳汇功能十年变化
    6.1 生态碳汇功能计算方法
    6.2 碳汇功能结果分析
        6.2.1 闽江流域整体碳汇量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6.2.2 各县域碳汇通量变化趋势分析
7 闽江流域水土保持功能十年变化
    7.1 水土保持功能计算方法
    7.2 水土保持功能结果分析
        7.2.1 整体水土保持量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7.2.2 各县域水土保持功能十年变化趋势分析
8 闽江流域生态控制线划定
    8.1 生态控制线概念及内涵
    8.2 生态控制线划定方法
    8.3 划定结果
    8.4 合理性分析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2.1 不足
        9.2.2 创新之处
        9.2.3 展望及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明溪县天然常绿阔叶林研究Ⅰ.面积动态和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 [1]闽楠天然林种群特征及其天然更新研究[D]. 韩豪. 贵州大学, 2020(02)
  • [2]明溪县天然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线路布设方案设计[J]. 李锦烨. 林业调查规划, 2019(05)
  • [3]闽楠天然次生林健康评价研究[D]. 国瑞.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6)
  • [4]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研究 ——以3个自然保护区为例[D]. 王晓晨. 厦门大学, 2019(09)
  • [5]福建明溪丝栗栲优势群落的结构稳定性[J]. 吴庆锥.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9(01)
  • [6]福州城市绿地空间及其冷岛强度时空变化与影响研究[D]. 葛琳. 福州大学, 2018(03)
  • [7]福建省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研究[D]. 李通.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8]福建省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研究[D]. 陈荔娴.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 [9]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 国常宁.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 [10]闽江流域生态格局及生态控制线划定研究[D]. 白健.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明溪县天然常绿阔叶林研究Ⅰ.区域动态与转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