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码和 ISO

六西格码和 ISO

一、六西格玛与ISO(论文文献综述)

王尔旭[1](2021)在《精益、六西格玛与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挑战,为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我国政策多次强调,要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但是,我国制造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运用精益、六西格玛及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没有清晰的定论,因此,理清其中的作用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并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了精益、六西格玛和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理论,同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把握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关于精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并提出9个假设,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并结合我国实际,形成调查问卷,最终获得了209份关于我国制造业的有效问卷。接下来,运用SPSS 22和Amos 22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并检验了研究假设。得到以下结论:1.精益、六西格玛和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的运营绩效和财务绩效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2.精益、六西格玛的应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3.质量管理体系在精益、六西格玛正向促进企业运营绩效和财务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认为,精益、六西格玛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通过促进企业运营绩效和财务绩效的提升,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制造业应支持这三类管理方法的常态化运行;只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不妨开展精益实践或六西格玛项目,消除浪费、提升质量的同时,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自身的运行;在与精益、六西格玛共同使用时,也应注重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中介作用,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总之,本研究为我国制造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带来一些管理启示,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内乃至国际竞争力。

姜莉[2](2020)在《基于六西格玛的灯具组装过程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海外市场产品本地化、不可测的社会因素导致订单下滑以及制造成本增加等困境接踵而来,S公司作为LED照明灯具的制造型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对S公司的产品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质量的提升早已不仅仅带来性能、外观的保证,质量也扛着制造成本、公司品牌的重担。本文通过对质量管理发展和趋势的介绍,结合S公司实际采用的主要质量管理方法,阐述了六西格玛在当今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接着详细介绍了六西格玛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然后对S公司灯具的制造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针对S公司在组装过程中经常漏料的问题,采用六西格玛DMAIC(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ment,Control)的质量管理模式,开展了降低S公司DPPM的改善项目。此改善项目在定义阶段使用柏拉图分析了改善前灯具组装过程中的各种质量问题,以S公司2020年的目标为客户需求,分别定义了项目范围、改善内容以及项目目标,同时预估了财务收益,并成立了项目小组、制定了项目计划。在测量阶段,对测量系统进行了属性一致性评估,并对漏料问题的过程能力做了分析,应用柏拉图分析了漏料的三种主要类型。在项目分析阶段,运用假设分析对影响因子逐一排查验证,利用因果关系矩阵和柏拉图确定了不良率的关键影响因子,同时利用鱼骨图对复杂的关键因子进行了进一步详细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可能的改善措施。在项目改善阶段,对各关键因子进行详细的过程改善,然后进行改善后的PFMEA分析和过程能力分析。在项目的控制阶段,通过对改善后过程能力的追踪,检验了改善结果和财务收益,并更新控制计划,制定标准化文件等以使项目成果得到保持和巩固。通过六西格玛DMAIC的应用,S公司组装过程中因漏料导致的产品不良率得到了极大地降低和控制,因此也降低了S公司的组装制造成本,保证了S公司的品牌信誉。S公司DPPM改善项目的成功不仅说明了六西格玛DMAIC的质量管理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也为其他质量改善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经验。

龚雪[3](2020)在《β-磷酸三钙/聚乙烯醇人工角膜支架生产工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β-磷酸三钙(β-TCP)/聚乙烯醇(PVA)人工角膜产品是一种三类无菌植入型医疗器械产品,可通过植入人眼治疗角膜盲患者。根据医疗器械相关法规要求,医疗器械在生产和应用前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具有持续可靠的稳定性和达到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生产质量标准。为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可靠,企业必须对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实行生产工艺验证,并且满足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认证(即医疗器械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目前,β-TCP/PVA人工角膜产品尚未经过系统的生产工艺验证。为了完成β-TCP/PVA人工角膜产品生产工艺验证,本课题以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办法为指导,对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产品生产工艺过程进行系统的开发、管理和控制,同时评价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的长期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运用六西格玛管理办法对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的生产工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的关键质量特性为含水率(≥70%)和力学性能(≥0.65MPa);2)破坏性拉力测量系统研究变差(%Gage R&R)值为18.65%,容差(%P/T)数值为22.51%,两个的数值均在规定的要求范围内(10%~30%);3)利用显着性方差分析(P<0.050),确定了生产工艺中的关键输入变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冻温度,冷冻时间,解冻时间和循环次数;4)通过全因子试验得到最优的工艺参数——加热温度95℃±5℃,加热时间3h±0.25h,冷冻温度-30℃±5℃,冷冻时间5.5h±0.5h,解冻时间75min±15min和循环次数13次±1次;5)采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和计算实际工序能力指数(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CPK)对最优生产工艺参数下的生产过程进行受控分析,确定对过程产生异常波动的因素,发现其含水率、力学性能的均值-极差控制图没有出现特殊原因造成的差异,且CPK值均大于1。2、参照人工晶状体的相关标准,模拟人眼生理环境,对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进行理化性能稳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人工角膜支架的关键质量特性、支架的色度及细菌菌落总数等指标评价不同辐照剂量的实际灭菌效果和产品的质量情况,发现15KGy是最佳的辐照剂量;2)辐照灭菌后的支架在45℃水温下模拟眼内环境5年的水解试验,120天水解试验后含水率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下降(含水率下降至73%,断裂伸长率下降至313.66%),而拉伸强度升高至0.9MPa,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OES)测试显示水解液中均有微量Ca2+和Ca元素的析出,但支架性能仍在可控范围内,能满足人工角膜的性能要求;3)55天的加速老化光照反应后支架的含水率降至60%,断裂伸长率降低至281%,拉伸强度增大至0.87MPa,IC和ICP-OES测试发现支架受紫外光照射的影响会有微量的Ca2+和Ca元素析出,但支架性能仍在可控范围内,能满足人工角膜的性能要求。3、根据《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GB/T16886的要求,对改进后的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动物皮内反应试验和眼刺激试验4项生物学试验,并通过SPSS和MINITAB统计软件分析差异。结果表明: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的体外细胞毒性为1级,无急性全身毒性,无皮内反应和无眼刺激反应,说明改进后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生物相容性优异,符合GB/T16886的要求。

杨惠贞[4](2020)在《DMAIC模型在D公司汽车电机质量改进的应用》文中认为从2019世界500强部分汽车企业及零部件公司排名榜单来看,大众和丰田两家汽车集团虽然保住了TOP10的席位,但排名分别下滑了2位和4位,其他汽车企业排名也出现了纷纷下滑态势。由此看来,全球汽车市场的疲态逐渐蔓延到零部件以及其下游供应商的领域。与此同时,汽车企业为了满足日趋严厉的国家法律法规之监管,以及消费者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他们不断向其下游供应商转移由此带来的成本和风险。这些不利因素无疑给作者国汽车制造业带来更严峻的挑战,这同时也意味着企业需要加速提升自身质量管理水平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以及从全新的角度,对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进行研究并制定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质量管理模式,应对艰巨的市场环境挑战。本文以D公司的汽车电机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汽车电机的销售是D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汽车电机产品噪音测试工位不良率过高,容易造成不良品漏发到客户端,引起客户的投诉。同时大量不良品产生的报废成本也增加了公司制造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因此,D公司决定组建质量改进团队,采用六西格玛管理DMAIC改进模型,解决汽车电机的质量问题。首先利用排列图分析制程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电机噪音,通过CTQ找出了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通过对测量系统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然后进一步运用头脑风暴法,因果图,因果矩阵,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等工具,识别出影响电机噪音的可能原因。通过DOE试验设计的验证了制程参数之间的关联性之后,制定了相对应的改进行动,通过对制程参数的优化,工序设计的改良,以及结合各部门的共同合作,各项改进行动得到有效的执行。最后,通过性能能力参数和双样本t检验的分析结果,证明改进行动的实施效果良好。当项目完成后,汽车电机产品的噪音不良率从1%降低到0.3%,整体的产品良率从98.5%提高到99.6%,每年节省约200万人民币不良品报废成本,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客户对客诉处理的满意度。通过这次六西格管理DMAIC改进模型的推广,丰富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增加了顾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进一步为D公司其他的质量改进项目提供了案例示范和经验。

何玉敏[5](2020)在《基于DMAIC的R公司三坐标测量机技术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R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工程科技公司,产品涉及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等行业,并在工业测量领域处于世界领导地位。其研发的五轴测量系统更是全球首创,备受瞩目。R公司工业测量业务的发展在近十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随着汽车行业的寒冬来临,竟出现了首次企业收益的负增长。随着汽车行业一系列缩减成本的政策调整,R公司开始采取CMM技术改造项目的特殊形式,用更加经济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以此来应对市场的变化。但在具体项目过程中,出现众多质量问题和缺陷,项目过程中客户投诉近百起。这不但导致项目进度滞后达68天,项目成本增加近25%,而且使得客户对R公司极不满意。这些问题不但影响当前的项目进展及客户关系,也影响着后续项目开展,以及其他汽车厂、相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业务拓展。所以,三坐标测量机(CMM)技术改造项目的质量管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CMM技术改造项目的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R公司改造项目的背景、组成,并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其次,应用DMAIC对项目质量问题进行了界定、测量和分析。在界定阶段,确定项目目标和计划,利用排列图法对质量问题记录和客户投诉进行了分析归纳,得出了项目存在CMM测量能力不足、精度验收不合格、夹具故障、维护保养和其他问题,其中测量能力不足、精度验收不合格、夹具故障占91%。在测量和分析阶段,分别针对测量能力影响因素如震动、温度变化、设备布局进行了实验设计和分析。对测量系统有效性分析(MSA)的前置进行了方差分析法(ANOVA)的实验设计和计算。对精度验收流程造成的问题以及工件夹具的缺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再次,在DMAIC对项目质量的改进和控制阶段,通过基于工艺和工序改进的实验设计和方案解决了影响设备测量能力的三个缺陷:震动、温度变化、设备空间布局。通过测量精度验收流程的改进大幅减少了精度验收周期。通过工件夹具的质量缺陷改进活动大幅减少了故障率。结合SPC控制以及标准文件的制定,项目完成后,设备测量精度提升20%。缸体、缸盖、曲轴的测量效率分别提升了128%、159%、131%。论文的研究工作不但提升了R公司项目交付质量,而且会为今后的项目开展提供大量经验和帮助。通过DMAIC的持续改进活动,众多项目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但提高了项目质量,降低了项目成本,缩短了项目周期,而且使企业在项目质量管理方面获得了大量经验,形成了符合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逐渐成熟的项目团队以及项目质量管理指导文件可以帮助企业在今后的项目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在汽车行业成功的树立了CMM技术改造项目案例,优秀的项目交付质量可以为业务开展带来巨大的助力。此外,也可以为行业内CMM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参考,互相指正,取长补短。

张迪[6](2020)在《基于六西格玛DMAIC改进的划片刀弯曲刚度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等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持续增长。伴随着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兴起,对半导体相关产品的需求持续攀升,推动着中国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晶圆划片刀主要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开槽与切断,主要切割材料有硅片、砷化镓、玻璃、陶瓷、石英、半导体复合材料等。Z公司划片刀产品存在断刀率高、切缝容易发生蛇形弯曲、槽形倾斜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市场推广缓慢。本文以划片刀产品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将划片刀产品刀刃的弯曲刚度提升作为质量改进的任务目标,以六西格玛DMAIC五步分析法作为系统流程,先通过与国外竞争对手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明确Z公司划片刀产品的问题现状,再通过鱼骨图、因果矩阵和FMEA分析划片刀弯曲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使用DOE实验设计、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找出电镀工艺参数最优解,并按照寻优参数进行优化改进。本文利用过程能力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等方法对Z公司改进前后的划片刀弯曲刚度进行对比,并对改进效果进行量化评价。最后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制定标准化工艺文件,并通过SPC控制图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成果的固化和改进的持续。本文通过对造成划片刀弯曲刚度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改进,找出了解决划片刀弯曲刚度及批量化生产稳定性控制的工艺及方法,最终实现Z公司划片刀产品弯曲刚度达到6.0gf/10μm以上的指标要求,且与DISCO公司同规格产品划切质量效果无差别。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深入讨论了六西格玛DMAIC分析方法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及推广,逐步探索出适合划片刀生产企业六西格玛实施的模式,提升了划片刀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阐明了在该行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划片刀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可参考性的价值。

杨柳[7](2020)在《Y公司P产品的品质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Y公司是一家流程型化工制造企业,其主营产品P产品的产能在国内居于龙头地位。过去我国P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国内产业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并未形成产业化。为打破欧美国家对P产品市场的垄断优势,Y企业通过引进波兰技术并经过20多年的自主研发和装置改造,P产品逐步实现了系列化的要求,但是产品应用仍然属于中低端市场。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内汽车领域对P产品的实际需求日益增长,Y公司为了迈入汽车行业,满足P产品的高端行业用户的需求以及实现盈利的持续增长,需要P产品的迅速转型,即从传统的中低端市场转向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高端市场,而P产品转型的关键是产品质量。当前,Y公司需要有一套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保障在汽车零部件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和P产品品质的整体提升。本文首先对Y公司的p产品质量问题和产品品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当前公司P产品的品质不足。然后根据质量管理方法,对P产品开展质量持续改善工作,宏观方面通过兼容性质保手册来推进Y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微观方面主要通过六西格玛活动和汽车标准的培训与学习来实现,摸索出一套适合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最后,P产品通过一系列对策以及具体的实施,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并通过效果评价进行了验证,最终顺利进入汽车零部件市场。本文的工作对解决Y企业的P产品品质改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能够为化工行业的类似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俊龙[8](2019)在《六西格玛管理在T企业钢制焊接气瓶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针对六西格玛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在钢制焊接气瓶的质量改善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钢制焊接气瓶是压力容器的一种,是质量要求极为严格的特种设备,而焊缝质量的好坏与钢制气瓶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T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钢制焊接气瓶水压试验一次合格率低,浪费时间和材料去修补不合格的产品,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在原有的质量管理方法不能解决该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引入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因此,如何利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分析和解决T企业的气瓶水压一次合格率低的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T企业的研究背景和目前的质量管理现状,包括质量管理制度、流程、组织架构以及亟待需要得到提高的产品质量,按照六西格玛的DMAIC流程思维,先界定了需要解决的主要质量问题是由焊接引起,然后运用相关的质量管理工具确定了导致焊接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再结合Minita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在T企业组织团队进行了试验设计(DOE),通过试验得出了可以将焊接缺陷有效降低的最优焊接参数模型配置,最后将得到的参数模型进行实际应用,把得到的焊接一次合格率数据与改进前数据进行比对,来确认改进的效果。改进效果的显着提高,证明了该焊接工艺参数模型建立的有效性。同时明确了T企业质量管理问题改进的方向,制定了关于质量管理的体系、制度、技术和工序流程的优化方案。经过DMAIC的流程优化,使T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形成了以过程控制为主的质量管理制度。本文最后总结了此次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实施的难点及不足,分析了六西格玛方法为企业质量管理带来的良好变化,展望了六西格玛方法会获得更多应用的前景。通过本文的研究,使T企业的质量管理完成了从产品终检为主到以过程控制为主的转变,制定了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方针,并且针对钢制焊接气瓶的生产工艺,建立了埋弧自动焊接最优化的工艺参数配置模型,基本达到了本次研究的目的。

徐照光[9](2019)在《知识驱动的产品质量问题解决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购买力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成了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消费升级带来的从价格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变以及个性化消费的普及对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产品种类的丰富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进而对制造企业生产制造体系及质量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不仅如此,《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求制造业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包括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并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因此,制造企业亟需不断地提升企业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水平,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不断发展,知识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管理中的知识管理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学者们也从各个角度对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现有的研究鲜有关注知识发现技术在质量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为此,本研究以质量问题解决为研究对象,以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为理论基础,以知识发现中的技术和方法为手段,来研究如何从质量问题解决数据中挖掘质量问题知识,并将其反馈到质量问题解决流程中,以提高质量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效用,进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构建了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研究框架。首先,分析和探讨了质量问题解决相关概念及质量问题解决流程。接着以系统的视角构建了质量问题解决系统结构模型,并深入研究该模型中的要素与关系。结合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知识分类,将质量问题与载体的关系表示为know-what知识,因果关系表示为know-why知识,问题与解决方案的关系表示为know-how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的理论框架和应用框架,并研究该方法实施的保障条件。第二,质量问题解决的know-what知识挖掘。基于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框架,分析质量问题和载体依附性关系,即质量问题解决中的know-what知识获取方法。根据产品质量问题解决的特点,提出以组件-失效模式矩阵来表示know-what知识。由于组件和失效模式之间的关联隐含在质量问题文本中,且失效模式的描述不一,进而研究了基于Apriori算法和WordNet的标准失效模式集构建方法,并设计了组件-失效模式矩阵挖掘算法。最后,基于汽车座椅模块数据进行了实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第三,质量问题解决的know-why知识挖掘。基于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框架,分析质量问题解决中原因分析环节需要的know-why知识。提出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从问题和原因数据中挖掘因果关系,即know-why知识,并利用数字化鱼骨图来表示该因果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将原始的问题和原因分别进行聚类,并将原因数据分类到鱼骨图的“大要因”,如“人”、“机”、“料”、“法”和“环”。基于聚类结果和分类结果,获得类问题的抽象数字化鱼骨图和具体数字化鱼骨图。最后,通过在某汽车企业真实数据集上的实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第四,质量问题解决的know-how知识挖掘。基于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框架,深入研究了从大量的质量问题解决文本中挖掘问题和解之间的关联,也即know-how知识的问题,并提出典型临时措施和方案的发现与推荐方法。以问题和临时措施的kinow-how知识挖掘为例,根据临时措施文本的特点,研究了基于动词聚类和名词聚类的两阶段聚类方法,来提取典型临时措施。接着构建问题类-临时措施类知识模型,来表示解决问题的know-how知识。最后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展示了典型临时措施知识推荐的过程。第五,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方法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方法以及know-what,know-why和know-how的知识挖掘方法在汽车制造业的实际应用。构建了汽车质量管理中的决策支持原型系统,本文称之为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系统(Knowledge-Driven Quality Problem-Solving System,KDQPSS)。最后,从模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到应用及评价,来验证上述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正是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的重要体现。从宏观的角度而言,本文的研究深化和推进了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从微观层面而言,本文提供的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框架,为管理者充分利用质量数据来生成质量问题解决知识,进而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提供了一般性的思路和方法。提出的从文本数据中挖掘质量问题和载体关联知识的方法,一方面能为质量问题提供统计信息,另外一方面新创建产品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DFMEA)时,能直接从该矩阵中获得相应的组件和失效模式的数据。提出的一种利用数据挖掘中聚类和分类的方法来挖掘因果关联,并据此自动创建鱼骨图的框架和方法,大大提高了传统的基于个人经验的原因分析方法,并将传统的鱼骨图的创建过程变为自动生成的过程。提出的从质量文本中挖掘问题与解决方案的关联并向典型问题推荐合适解的知识的方法,可以为问题解决团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依据。

王玘[10](2016)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在NK公司RCA/EDA流程改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精益六西格玛是如今质量管理体系日趋推崇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实际结合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精益生产起源于丰田公司早期的丰田生产方式,认为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浪费,所以必须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应用价值流的分析方法,分析并去除一切无价值的流程,从而达到减少和消除浪费。六西格玛最早在摩托罗拉成功应用,并且在GE公司等国际大公司也得到广泛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建立在科学的统计理论基础之上,以追求“零缺陷”和“完美质量”为目标,一般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改进。本文从两个大方面系统研究和探讨了,一方面,什么是是精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是精益六西格玛应用于软件行业流程改造和管理的实践探讨。本研究选定NK公司在中国成都的软件研发中心为背景的一个流程改造真实事例,依据精益六西格玛流程改造的思想,完整的运用DMAIC流程改进方法,以实现业务和效益上的双重改善。在定义阶段,通过改进项目的立项和目标设定,确定了改进项目的实施范围和时间。在测量阶段,根据数据收集计划和测量系统分析,确保了数据采样和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分析阶段,通过价值流分析,采用帕累托图和鱼骨图分析方法,得到了控制影响分析图,确定了需要改进的问题原因所在。在改进阶段,按照方案选择矩阵确定并试行了改进方案,确保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控制阶段,将改进方案全面实施到整个组织,并通过数据分析,真实的展现了改进前后的差异,并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精益六西格玛已经在很多国际大公司成功运用实施,帮助其企业取得产品质量的提升,甚至一些企业获得了业务和财务跳跃级的跨越。因此,本文的研究对如何使精益六西格玛进一步推广,为更多的企业,包括中国企业提升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二、六西格玛与IS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西格玛与ISO(论文提纲范文)

(1)精益、六西格玛与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精益生产理论
        2.1.2 六西格玛理论
        2.1.3 质量管理体系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精益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六西格玛国内外研究现状
        2.2.3 质量管理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3.1 概念模型
    3.2 研究假设
        3.2.1 精益、六西格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2.2 精益、六西格玛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
        3.2.3 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2.4 质量管理体系的中介作用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设计
        4.1.1 变量测量
        4.1.2 研究范围
    4.2 数据收集方法
        4.2.1 问卷调查法
        4.2.2 问卷发放与收集
    4.3 数据分析方法
第五章 精益、六西格玛和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样本描述
    5.2 项目分析
    5.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4 信度分析
    5.5 效度分析
    5.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7 中介效应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关于精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绩效的讨论
    6.2 关于精益、六西格玛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讨论
    6.3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中介效应的讨论
    6.4 管理启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精益、六西格玛与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基于六西格玛的灯具组装过程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及其章节构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应用概述
    2.1 质量及其意义
        2.1.1 质量的定义
        2.1.2 质量的意义
        2.1.3 质量管理的发展
    2.2 六西格玛的概论与应用研究
        2.2.1 六西格玛的概论
        2.2.2 六西格玛的应用研究
第三章 S公司灯具组装过程与质量问题分析
    3.1 S公司情况介绍
    3.2 S公司灯具的制造过程与质量问题
        3.2.1 灯具制造过程
        3.2.2 灯具组装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3.3 六西格玛质量改善项目化管理的准备
        3.3.1 六西格玛质量改善项目的组织过程
        3.3.2 项目的WBS工作分解
        3.3.3 项目的进度计划及甘特图
        3.3.4 质量改善项目的责任分配
        3.3.5 质量改善项目的沟通管理
        3.3.6 项目的品质管理
    3.4 小结
第四章 DMAIC在质量改善项目的应用
    4.1 六西格玛项目的定义阶段
        4.1.1 灯具组装过程中不良品的问题描述
        4.1.2 灯具组装过程中的客户需求
        4.1.3 项目范围
        4.1.4 项目目标
    4.2 六西格玛项目的测量阶段
        4.2.1 测量系统评估
        4.2.2 当前组装质量能力与过程能力分析
        4.2.3 组装质量问题的分解
    4.3 六西格玛项目的分析阶段
        4.3.1 假设检验分析
        4.3.2 质量问题的分布
        4.3.3 PFMEA分析
        4.3.4 鱼骨图因果分析
        4.3.5 可行性方案研究
    4.4 六西格玛项目的改进阶段
        4.4.1 关键因子的具体改善内容
        4.4.2 改善后防错系统评估
        4.4.3 改善后的PFMEA分析
    4.5 六西格玛项目的控制阶段
        4.5.1 控制措施的制定
        4.5.2 生产过程的监控
    4.6 小结
第五章 六西格玛质量改善项目的成果研究
    5.1 工艺过程改善
        5.1.1 工装、治具改善
        5.1.2 组装过程改善
    5.2 PPM降低
    5.3 制造成本降低
    5.4 质量问题投诉降低
    5.5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外观质量检验人员KAPPA记录表
    附录 B 客户投诉量统计表

(3)β-磷酸三钙/聚乙烯醇人工角膜支架生产工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医疗器械生产工艺验证
        1.1.2 医疗器械生产工艺验证理论
        1.1.3 六西格玛理论结合工艺验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人工角膜
        1.3.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4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生产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的制备方法
        2.2.4 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性能测试方法
        2.2.5 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工艺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定义要求和目标分析
        2.3.2 测量系统结果分析
        2.3.3 关键因素识别结果分析
        2.3.4 关键工艺优化结果分析
        2.3.5 工艺控制和保持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长期稳定性评估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药品
        3.2.3 灭菌技术的剂量确认
        3.2.4 长期理化稳定性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灭菌剂量分析
        3.3.2 长期理化稳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β-TCP/PVA人工角膜支架生物相容性评价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2 实验药品
    4.3 生物相容性试验及评价方法
        4.3.1 无菌样品准备
        4.3.2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4.3.3 急性全身毒性试验
        4.3.4 皮内反应试验
        4.3.5 眼刺激试验
    4.4 试验结果与讨论
        4.4.1 体外细胞毒性
        4.4.2 急性全身毒性
        4.4.3 皮内反应试验
        4.4.4 眼刺激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4)DMAIC模型在D公司汽车电机质量改进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质量管理发展趋势
        1.3.1 国外质量管理发展研究
        1.3.2 国内质量管理发展研究
    1.4 六西格玛管理概述
        1.4.1 六西格玛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1.4.2 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
        1.4.3 六西格玛的统计意义
    1.5 六西格玛管理的方法论
        1.5.1 六西格玛管理改进流程
        1.5.2 六西格玛管理的改进模型
        1.5.3 六西格玛管理中常用的工具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六西格玛DMAIC的实施和策划
    2.1 公司简介
        2.1.1 公司发展历程及组织架构
        2.1.2 公司汽车电机产品介绍
        2.1.3 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介绍
    2.2 实施六西格玛DMAIC的必要性
        2.2.1 电机组装工艺介绍
        2.2.2 电机存在的问题
        2.2.3 实施的必要性
    2.3 实施六西格玛DMAIC的策划
        2.3.1 实施的组织保障
        2.3.2 实施阶段和主要任务
        2.3.3 实施的计划安排
    2.4 Define界定阶段
        2.4.1 界定项目范围
        2.4.2 建立测量指标
        2.4.3 编制和完善项目立项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机质量改进的测量与分析
    3.1 Measure测量阶段
        3.1.1 测量系统验证
        3.1.2 影响因素X初步分析
        3.1.3 关键特性分析
        3.1.4 工序性能指数分析
    3.2 Analyze分析阶段
        3.2.1 潜在变量的识别
        3.2.2 潜在变量的分析
        3.2.3 关键变量的确定
        3.2.4 机模应收状态调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机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控制
    4.1 Improve改进阶段
        4.1.1 改进计划表
        4.1.2 A07制程参数优化
        4.1.3 车刀换刀频率调整
        4.1.4 M01工序设计改良
    4.2 Control控制阶段
        4.2.1 优化后的性能能力监控
        4.2.2 改进措施的标准化和文件化
        4.2.3 质量管理改进的控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MAIC改进模型实施评价和保障
    5.1 项目实施的效果评价
        5.1.1 直接收益分析
        5.1.2 间接收益分析
    5.2 项目实施的保障
        5.2.1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5.2.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计数型测量系统计算方法和接收准则
附录二 测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GRR)方差分析交叉方法(ANOVA)计算方法和接收准则
附录三 过程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评分准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DMAIC的R公司三坐标测量机技术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路线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研究路线
第二章 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质量管理与企业发展的联系
        2.1.1 项目质量管理
        2.1.2 项目质量管理与质量成本
    2.2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DMAIC
        2.2.1 六西格玛的定义和项目选择
        2.2.2 DMAIC模型
        2.2.3 DMAIC质量管理工具
第三章 CMM技术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3.1 CMM技术改造项目的提出
    3.2 CMM技术改造项目的介绍
        3.2.1 项目组成
        3.2.2 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3.2.3 项目设备资源配置
    3.3 CMM技术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3.3.1 项目组织架构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3.3.2 项目质量问题造成项目进度滞后
        3.3.3 项目质量问题造成成本增加
        3.3.4 项目质量问题造成客户满意度降低
第四章 CMM技术改造项目质量问题的界定与分析
    4.1 基于DMAIC的项目质量管理界定阶段
        4.1.1 排列图法确定项目关键质量特性
        4.1.2 项目质量管理目标的建立
        4.1.3 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4.2 基于DMAIC的项目质量管理测量阶段
        4.2.1 测量能力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4.2.2 测量精度验收流程的问题统计
        4.2.3 测量系统有效性分析前置的实验设计和计算
        4.2.4 工件夹具的质量缺陷统计分析
    4.3 基于DMAIC的项目质量管理分析阶段
        4.3.1 质量缺陷的因果图分析
        4.3.2 设备测量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3.3 测量精度验收流程的分析
        4.3.4 工件夹具的质量缺陷分析
第五章 CMM技术改造项目质量管理改进和成果控制
    5.1 基于DMAIC的项目质量管理改进阶段
        5.1.1 测量能力的质量问题改进
        5.1.2 测量精度验收流程的改进
        5.1.3 工件夹具的质量缺陷改进
    5.2 基于DMAIC的项目质量管理控制阶段
        5.2.1 持续的质量管理过程的测量和控制
        5.2.2 项目质量管理改进成果的文件化
    5.3 项目质量管理的改进成果
        5.3.1 改进后的设备性能指标
        5.3.2 改进后的工作效能提升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六西格玛DMAIC改进的划片刀弯曲刚度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划片刀改进研究现状
        1.2.2 六西格玛DMAIC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六西格玛DMAIC理论简介
    2.1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概述
    2.2 六西格玛DMAIC简介
    2.3 DMAIC常用工具介绍
3 Z公司划片刀质量现状分析及改进目标界定
    3.1 划片刀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3.2 Z公司划片刀质量现状分析
        3.2.1 过程能力分析
        3.2.2 弯曲刚度对比
    3.3 改进目标的界定
    3.4 本章小结
4 划片刀测量系统分析及质量特性影响因素识别
    4.1 弯曲刚度测量方法
        4.1.1 测量参数
        4.1.2 测量步骤
    4.2 测量系统分析(MSA)
    4.3 质量特性影响因素识别
        4.3.1 鱼骨图分析
        4.3.2 因果矩阵分析(C&E)
        4.3.3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
    4.4 本章小结
5 关键工艺过程的工艺参数优化
    5.1 实验模型的建立
    5.2 实验模型的调整
    5.3 回归方程确认并进行寻优
    5.4 本章小结
6 改进措施实施及结果对比
    6.1 改进方案设计
    6.2 改进措施实施
        6.2.1 电镀母液配置
        6.2.2 镍饼除杂
        6.2.3 金刚石除杂
        6.2.4 镀槽防漏
        6.2.5 搅拌器防锈
        6.2.6 车间无尘化处理
    6.3 改进结果对比
        6.3.1 改进后弯曲刚度对比
        6.3.2 改进后实际应用效果对比
    6.4 本章小结
7 标准化控制措施制定
    7.1 标准化措施
    7.2 SPC控制图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Y公司P产品的品质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质量管理体系
        2.1.2 汽车标准体系
        2.1.3 质量手册
        2.1.4 流程型工业和离散型工业
    2.2 理论基础
        2.2.1 质量管理
        2.2.2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
第三章 Y公司P产品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3.1 Y公司及其重点客户基本情况
        3.1.1 Y公司简介
        3.1.2 Y企业组织机构图
        3.1.3 重点客户D公司简介
    3.2 P产品的发展概况
        3.2.1 P产品的应用领域
        3.2.2 P产品的生产状况和发展契机
    3.3 P产品的质量问题
        3.3.1 技术指标未能满足高端客户要求
        3.3.2 客户投诉
    3.4 P产品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3.4.1 工艺技术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3.4.2 质量管理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3.4.3 供应流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第四章 P产品的品质改善对策和实施
    4.1 品质改善的目标
    4.2 公司质量体系的改善活动
        4.2.1 兼容性质保体系手册编制的目的
        4.2.2 兼容性质保体系手册的设计与方案
        4.2.3 兼容性质保体系手册使用注意事项
    4.3 六西格玛小组活动
        4.3.1 定义阶段
        4.3.2 测量阶段
        4.3.3 分析阶段
        4.3.4 改善对策
        4.3.5 控制阶段
    4.4 汽车标准(IATF16949)的引入、学习和预期
        4.4.1 企业引入IATF16949的背景
        4.4.2 开展IATF16949认证工作能够带来的预期改善
        4.4.3 认真开展汽车标准的前期培训工作
    4.5 P产品质量管理改善对策的具体实施
第五章 Y公司P产品的品质改善效果
    5.1 P产品质量问题改善的效果评价
        5.1.1 六西格玛活动的效果评价
        5.1.2 客户投诉降低
    5.2 质量管理和供应流程的改善效果评价
        5.2.1 兼容性质保体系手册的运行效果
        5.2.2 汽车标准的认证和实施后的效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六西格玛管理在T企业钢制焊接气瓶质量改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路线和方法
        1.4.1 研究路线
        1.4.2 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2 基本理论与制度
    2.1 六西格玛
        2.1.1 六西格玛的起源与发展
        2.1.2 六西格玛的理念和特征
        2.1.3 六西格玛的实施步骤和应用工具
    2.2 焊接质量管理制度
        2.2.1 焊接工艺
        2.2.2 焊接检验
    本章小结
3 T企业钢制焊接气瓶简介及质量分析
    3.1 T企业概况
        3.1.1 企业背景
        3.1.2 质量方针和目标
        3.1.3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3.1.4 质量管理流程
    3.2 钢制焊接气瓶简介及生产流程分析
        3.2.1 钢制焊接气瓶简介
        3.2.2 钢制焊接气瓶结构组成
        3.2.3 钢制焊接气瓶生产流程
        3.2.4 钢制焊接气瓶焊接工艺特点
        3.2.5 钢制焊接气瓶检验工序特点
    3.3 钢制焊接气瓶质量分析
        3.3.1 钢制焊接气瓶的质量现状
        3.3.2 钢制焊接气瓶质量管理分析
    本章小结
4 应用六西格玛进行质量改善
    4.1 界定阶段(DEFINE)
    4.2 测量阶段(MEASURE)
    4.3 分析阶段(ANALYZE)
        4.3.1 鱼骨图法分析缺陷产生原因
        4.3.2 FMEA分析缺陷主要影响因素
        4.3.3 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取值水平
    4.4 改进阶段(IMPROVE)
        4.4.1 使用DOE建立焊接工艺参数模型
        4.4.2 使用ANOVA改进焊接工艺参数模型
        4.4.3 验证焊接工艺参数模型
    4.5 控制阶段(CONTROL)
        4.5.1 技术生产工艺优化
        4.5.2 质量管理制度优化
    本章小结
5 应用六西格玛改善后的效果
    5.1 产品合格率改善
    5.2 管理制度的改善
        5.2.1 管理体系的进步
        5.2.2 工序间协作的提升
    5.3 质量与服务意识的改善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知识驱动的产品质量问题解决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结构及研究思路
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2.1 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
        2.1.1 质量管理的概念
        2.1.2 质量管理的发展路线
    2.2 知识与知识管理研究概述
    2.3 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相关研究
        2.3.1 质量管理体系对知识的要求
        2.3.2 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关系研究
    2.4 智能质量管理
        2.4.1 宏观层面智能质量管理研究
        2.4.2 微观层面智能质量管理研究
    2.5 问题及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
        2.5.1 问题的概念
        2.5.2 问题解决的研究
    2.6 现有研究的评价与对本研究的启示
    2.7 本章小结
3 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研究框架
    3.1 质量问题解决
        3.1.1 质量问题
        3.1.2 质量问题解决的六阶段模型
    3.2 质量问题解决关系分析
        3.2.1 质量问题解决的系统结构模型
        3.2.2 质量问题与载体的关系
        3.2.3 质量问题的因果关系
        3.2.4 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案的关系
    3.3 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理论及应用框架
        3.3.1 理论框架
        3.3.2 应用框架
    3.4 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支撑条件
    3.5 本章小结
4 质量问题与载体的关联知识挖掘
    4.1 问题提出及研究框架
        4.1.1 问题提出
        4.1.2 研究框架
    4.2 标准失效模式构建
    4.3 组件-失效模式矩阵挖掘
        4.3.1 符号和形式化
        4.3.2 假设和算法
    4.4 案例研究
        4.4.1 实验数据
        4.4.2 失效模式标准化结果
        4.4.3 组件-失效模式矩阵构建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质量问题的因果关系知识挖掘
    5.1 问题提出及研究框架
        5.1.1 问题提出
        5.1.2 研究框架
    5.2 问题原因推理流程
    5.3 因果关系知识表示方法
        5.3.1 初始因果关系矩阵模型
        5.3.2 问题类-原因知识及表示
        5.3.3 问题类-原因类知识及表示
    5.4 案例研究
        5.4.1 案例背景
        5.4.2 问题和原因数据预处理
        5.4.3 问题和原因聚类结果
        5.4.4 原因分类结果
        5.4.5 问题类-原因的可视化
        5.4.6 问题类-原因类的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6 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知识挖掘
    6.1 问题提出及研究框架
        6.1.1 问题提出
        6.1.2 研究框架
    6.2 典型临时措施提取
        6.2.1 数据准备
        6.2.2 临时措施文本表示
        6.2.3 临时措施聚类方法
    6.3 问题-临时措施知识模型
    6.4 案例研究
        6.4.1 实验数据
        6.4.2 典型临时措施提取结果
        6.4.3 问题-临时措施关系可视化
    6.5 本章小结
7 知识驱动的质量问题解决方法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7.1 应用背景
    7.2 系统整体框架
    7.3 问题解决知识库设计
    7.4 系统实施及应用
        7.4.1 系统实现
        7.4.2 效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在NK公司RCA/EDA流程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2.1 精益生产管理
        2.1.1 精益生产管理的概念
        2.1.2 精益生产的优势劣势
    2.2 六西格玛管理
        2.2.1 什么是六西格玛
        2.2.2 六西格玛的流程改进模型-DMAIC
    2.3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概述
    2.4 精益六西格玛方法与ISO9001、CMMI比较
    2.5 精益六西格玛方法软件工程结合
第三章 NK公司质量管理概况
    3.1 NK公司介绍
    3.2 NK公司的质量管理现状
第四章 精益六西格玛项目定义和测量阶段
    4.1 定义阶段
        4.1.1 项目名称
        4.1.2 问题描述
        4.1.3 目标设定
        4.1.4 DMAIC项目计划时间表
        4.1.5 DMAIC项目团队成员
        4.1.6 SIPOC
        4.1.7 RCA/EDA流程图
        4.1.8 快速改善(Quick Win)
    4.2 测量阶段
        4.2.1 数据收集计划
        4.2.2 测量系统分析(MSA)
第五章 精益六西格玛项目分析、改进和控制阶段
    5.1 分析阶段
        5.1.1 RCA/EDA流程中价值流分析
        5.1.2 RCA/EDA活动的时间价值分配
        5.1.3 帕累托图
        5.1.4 鱼骨图分析
        5.1.5 控制影响分析
    5.2 改进阶段
        5.2.1 方案选择矩阵
        5.2.2 实行计划
        5.2.3 改进试行结果
    5.3 控制阶段
        5.3.1 改进方案实施计划
        5.3.2 改进后RCA/EDA时间分配
        5.3.3 RCA/EDA有效性控制图(I-MR)
        5.3.4 控制计划
        5.3.5 更新流程文档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RCA/EDA精益六西格玛改进项目财务效益
    6.2 RCA/EDA流程改进项目总结
    6.3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应用总结
    6.4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应用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六西格玛与ISO(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益、六西格玛与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王尔旭. 山西大学, 2021
  • [2]基于六西格玛的灯具组装过程质量管理研究[D]. 姜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β-磷酸三钙/聚乙烯醇人工角膜支架生产工艺与应用研究[D]. 龚雪. 深圳大学, 2020(10)
  • [4]DMAIC模型在D公司汽车电机质量改进的应用[D]. 杨惠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DMAIC的R公司三坐标测量机技术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何玉敏. 东华大学, 2020(01)
  • [6]基于六西格玛DMAIC改进的划片刀弯曲刚度提升研究[D]. 张迪. 郑州大学, 2020(02)
  • [7]Y公司P产品的品质改善研究[D]. 杨柳.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六西格玛管理在T企业钢制焊接气瓶质量改善中的应用[D]. 马俊龙. 暨南大学, 2019(02)
  • [9]知识驱动的产品质量问题解决理论与方法研究[D]. 徐照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在NK公司RCA/EDA流程改造中的应用[D]. 王玘. 电子科技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六西格码和 ISO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