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山西林业经济的思考

发展山西林业经济的思考

一、关于发展山西林业经济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魏肖杰[1](2021)在《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结构升级和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产业集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典型地理特征,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组织形式,其对于我国林业产业持续、高效和均衡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机制性影响。论文聚焦我国林业产业地理集聚,分析其集聚特征及集聚机制,研究林业产业集聚对产业经济增长及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地区林业产业政策制定、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通过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梳理,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对林业产业集聚及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了研究思路和路线框架,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方法手段,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等模型工具,较深入地研究了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特征、机理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得到了较丰富和系统的研究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省域层面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文中分别采用行业集中度(CR)、空间基尼系数(G)和区位熵系数(LQ)等指标对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发现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同时区位熵系数还揭示各省域林业产业集聚的演变特征各异;采用莫兰指数I(Moran’s I)验证了我国省域间林业产业集聚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Moran散点图显示这种空间相关性在逐渐增强。(2)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存在互动机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各地林业产业集聚内部结构存在差异,依据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基于三次产业集聚度的面板数据VAR模型,分别从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同时对比分析了三大地区之间的互动机制差异。(3)空间因素深刻影响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通过将空间因素纳入林业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证分析,使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理论框架更趋完善,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各类空间计量模型中,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滞后系数非常显着,关键影响因素如产业基础和劳动力成本等的空间溢出影响也非常明显,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都为地区间开展林业产业区域合作提供了依据支持。(4)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影响。文中通过理论分析阐明林业产业集聚将通过汇聚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经济增长要素,同时利用其集聚外部性效应,带来林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实证分析发现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呈现倒U型特征,存在集聚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化的趋势,但目前还处于左半边区域,通过提高产业集聚度来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广阔的空间;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关联同样深刻影响了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表现,而且林业产业集聚是林业经济增长收敛的关键条件因素。(5)林业产业集聚通过其三种外部性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林业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文中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并分析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林业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向好;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林业产业集聚的三种外部性,即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分别通过林业综合技术效率和林业技术进步指标,从产业内技术进步和创新、产业间技术交流和创新、企业竞争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等三个方面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机制类型。依据所得的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地区林业产业集聚;(2)加强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3)因地制宜,发挥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4)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提升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5)加强林业产业的跨地区空间合作,形成林业产业集聚的新态势。

邹成成[2](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高爽[3](2020)在《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关系与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背景下,森林质量差、林地细碎化、森林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亟待解决,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现象近年来呈扩大趋势,这种合作行为顺应了新时代林业发展战略,有助于国有林场完成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目标,提高林地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水平,支持乡村经济振兴。国有林场与社区是两类不同的森林经营主体,差异化的比较优势使双方资源互补实现共赢,但利益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却时常令合作陷入困境,如何提高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的可持续性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建立健全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协调机制。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分析了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的合作现状,界定了利益相关者。然后,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了利益相关者诉求和利益关系,并研究了利益失衡现象及原因。最后,利用博弈论模型分析国有林场与社区之间的博弈策略与对策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协调机制,并进行案例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利益相关者包括国有林场、社区、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利益诉求,合作能够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2)合作过程中出现了社区违约、国有林场积极性不高、县政府厚此薄彼、普通农户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有必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解决利益失衡问题。(3)通过博弈论模型分析得出,若想实现整体和个体的利益最大化,国有林场和社区应该积极履约,并且由国有林场主导森林经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资源互补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社区利益优先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有助于协调利益关系,使合作具有可持续性。

石琳先[4](2020)在《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分析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现在及今后的合作造林提供借鉴参考,拓展合作思维,拓宽合作范围,提升合作效果,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了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的数据资料,包括了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合作造林工程历年的造林设计等,并对合作区参与农民及林业干部职工做问卷调查,运用Excel、Spss23.0等工具进行统计分析。从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工程、合作造林模式、利益相关者、农民及可持续性等5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合作造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提出合作造林的创新发展方向及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①一方面社会大环境有利于国有林场进行合作造林,另一方面杨树局薛家庄林场有能力走出去进行合作造林,同时地方的造林需求,为合作造林的开展提供了可能。②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目前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国有林场自主合作,自己投资造林;二是局县合作,林局和地方谈合作事宜,安排国有林场造林。两种模式各有不同的优劣势,相比之下,模式一适合小规模的合作造林,而模式二适合大规模的合作造林。③合作造林中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多种利益关系交错,合作造林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合理进行利益分配。并结合合作造林对利益相关者的损益分析,扬长避短,尽可能保障相关者的利益。④合作区农民是合作造林的重要参与者、受益者,他们对合作造林的了解关系对合作造林的认可。而受教育程度、参与度影响他们对合作造林的了解。他们参加合作造林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要发挥文化的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同时发扬右玉精神,使其积极地投身到林业事业中;合作造林发挥了一定的扶贫功能,但却十分有限,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通过营造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等多种林业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⑤合作造林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管护经营、科技投入、利益相关者、农民参与度、政策、合作协议及资金问题的影响,要提升其可持续性,需要增加合作造林的资金投入、科技投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组织管理能力,并且积极引导农民参与。⑥通过借鉴其他一些经验做法,提出合作造林的创新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在理念上吸收“参与式”社区林业的理念,使工程覆盖区的农民积极参与进来;在模式上,借鉴“购买式造林”模式、多元化投资模式、托管模式,从中吸取经验,使合作造林实现创新发展。

常文峰[5](2020)在《毛泽东林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不仅是红色的理论家和革命家,也是绿色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毛泽东林业思想,是科学严谨、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化的历史产物和实践结晶。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的理论背景下;以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全球生态问题整体呈现易发、频发与高发趋势的现实背景下,进一步挖掘毛泽东林业思想,不仅对于推动我国新时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改善全球生态困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理论渊源看,毛泽东林业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凝聚着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孕育的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同时借鉴了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从历史演进看,毛泽东林业思想经历了开始萌芽、初步发展、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四个阶段。基于对毛泽东林业思想整体特征的勘察,本文进一步从林业经济观、林业治理观、林业民生观、林业国际观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林业思想的丰富内涵,同时认为毛泽东林业思想从物质观、实践观、辩证观和历史观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为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概而言之,深入研究毛泽东林业思想,既可以丰富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又可以为绿色发展开辟新的战略构想和实践途径,还可以为实现美丽中国、清洁世界的美好愿景勾勒现实进路。

韩莹[6](2021)在《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时空分异及其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聚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邻近地区的相关产业逐渐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群,不仅有利于企业和相关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林业产业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推动林业产业集聚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转型升级的关键任务。在国家大力倡导林业产业发展背景的大环境下,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地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林业产业集聚通过发挥产业间的集聚效应能够有效地推动林业经济增长。因此,分析林业产业集聚水平的发展状况,探究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对未来林业产业集聚及其经济效应的发展方向和相关对策制定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以及林业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剖析了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作用机理。其次,运用区位熵和产业集聚增长指数对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及变动趋势进行测度,以分析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水平的发展状况,综合两者测度结果对我国各省域林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比较省域间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发展差异。再次,对我国林业产业集聚与林业经济增长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运用Moran’s I指数、Moran’s I散点图,从全局以及局部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省域之间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和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固定与随机效应检验、Wald与LR检验,证明选择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空间作用效果最佳。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在空间效应分解下林业产业集聚及其控制变量对林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及其经济效应发展的相关对策。

武晗[7](2020)在《山西样本:习近平生态扶贫观的区域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省生态扶贫实践是习近平生态扶贫观的区域践行,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的高度认可。生态扶贫的山西样本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以生态建设为驱动的融合式扶贫和以生态产业化为核心的全域式扶贫。研究运用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的方法,分别选取了吕梁黑茶山和忻州市右玉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山西省生态扶贫实践中形成了项目核心、产业驱动、制度创新的有益经验,坚持把生态环境修护放在减贫工作的首要位置,使生态建设与扶贫任务协同推进,在一个战场打赢这两场战役。立足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以绿色共享发展理念为标尺,研究发现山西省生态扶贫还存在制度设计不完善、市场化运作方式不充分、社会参与程度低等不足。新时代山西省生态扶贫工作的持续发展应立足现代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现代经济体系基础之上,以生态经济项目为抓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核心,以生态经济制度体系为基石,构建绿色共享发展的长效机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扶贫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生态扶贫是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在美丽中国新时代的“联姻”,是绿色发展与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统一。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挖掘、整理习近平生态扶贫观,就是在提炼社会主义生态扶贫的“中国经验”和展示现代国家生态治理的“中国魅力”。

杜宇[8](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劳动力要素之一,其转移、流动,是劳动力因素随着空间、地位、结构的变化而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是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各项难题的起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基础。本文以31个省市为基本核算单位,估算农村劳动力可输出及输入量,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系统地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将其分为内外两大类,因内部动力的人力资本提升属于长期投资效应,现期应大力提升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时,更应为农村劳动力有量有质地转移提供良好的外部动力。因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按农村劳动力转移地不同模式,评价社会公平推动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外部动力以及考核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综合动力,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1)构建乡村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可输出农村劳动力数量,构建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输入农村劳动力数量。这两个劳动力平衡模型中的一个关键变量为农业劳动力实际需求数量,通过比较了学术界主要的估算方法的优劣,最终确定采用工日法估算该变量。在此基础上,估算了 31个省市2009~2016年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量,按照国家统计局区域的划分整合数据,与《农民工监测报告》中相应区域的农民工输出、输入量进行比较,验证估算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净输入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了基本类别:高度净输入区域、中度净输入区域以及净输出区域。(2)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结合31个省市估算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量、输入量、净输入量,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为五类模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净输入(或净输出)对每类转移模式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贡献。(3)首先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内外动力,通过实证分析确定这两类动力所应包含的关键因素。内部动力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其关键因素有思想观念、受教育水平、劳动素质与能力、敬业精神与就业收入水平五项,但因城乡人力资本的投资差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农村教育投资困境导致我国现期农村劳动力能力禀赋低,因此应建立良好的外部动力环境,激励农村劳动力自发的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外部动力包括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其中社会公平推动包括就业收入公平、教育文化公平、医疗卫生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四个关键因素。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中,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有显着贡献的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所各自包含的区域面临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通过实证分析,确定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效率和经济潜力四项因素;确定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口集聚和技术集聚四项因素;确定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城乡基础实力、城乡关联强度、城乡统筹能力和城乡竞争潜力四项因素。(4)考虑到教育本身为长期投资效应,以及我国现期农村教育困境,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在短期内没有详实的数据做论证评价,因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做评价分析。首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26项指标,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次,我国市场经济确立是1992年,从这以后农村劳动力成规模性的开始流动,因此对1992~2016年的社会公平状态进行评价。最后,对31个省市和农村劳动力有显着经济贡献的三类转移模式分别作了社会公平状态的评价。其中,包含第I类超大规模与超强人口集聚模式的北京、上海、天津,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与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中的山东这8个省市的社会公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余23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值,可见我国社会资源过于集中在经济发展好的区域。(5)经济发展拉动评价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三类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中,第II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45个指标、第III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7个指标、第IV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3个指标。②对三个模式各自的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进行评价,外来人口导出模式中除经济结构外,其余三个维度对经济起正向效应;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模式,人口集聚和资本集聚发展相对缓慢,资本集聚在四个维度中先下降在缓慢上升,近几年趋于平稳,产业集聚变化幅度最大;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四个维度的指数都有增长,但都没有超过0.5,涨幅有限。③对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增长潜力分析中,从4个维度中选取关键变量构建模型,对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明显上升。对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区域进行经济增长潜力分析,考虑要素集聚具有空间相关性,因此构建三个空间计量模型;又因该模式中8个省份差别较大,因此继续细分了四个小模式,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四个要素集聚都对经济产生增长效应;海南山西体现为资本集聚和人口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该模式中其余5个省份体现为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对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潜力分析中,首先对33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6个公因子,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6个公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经济、社会共同推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二者之间的发展度、协调度的耦合关系来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根据发展度和协调度的不同组合划分出耦合程度的四种状态,即(高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系统相悖、(低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低水平耦合、(低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虚假耦合、(高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协调耦合。分析表明,外来人口导入模式从1992~2003年的(高发展-高协调)的协调耦合发展至(高发展-低协调)的系统相悖状态;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型模式从(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发展到(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状态。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则从(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变化为(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状态。

林宣佐[9](2019)在《基于绩效评价的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森林碳汇是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已将其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发展森林碳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在经济、社会、环境、法律等多重压力下,我国仍面临着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社会效益不明显、二氧化碳排放居高不下、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法律法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权衡森林碳汇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主体诉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支持政策,促进我国森林碳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通过对森林碳汇、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等概念的分析,加深对森林碳汇及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的认知与解读。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三重底线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在分析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现状基础上,从问题意识着眼,阐释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存在问题的内容与根源,解读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基本趋势。通过对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充实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整体进程分析与具体进程解读。在借鉴国外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经验与启示的基础上,认为虽然不同国家的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其支持政策结构仍存在较强的相似性。通过归纳总结,本研究将国外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归纳为经济支持政策、社会支持政策、环境支持政策三类。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其他国家对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经验与启示。通过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体系,意在面对我国森林碳汇的发展现实与未来趋势,确立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所相关的更为全面细致与切实有效的分析和论证。运用综合绩效评价分析、灰色关联模型的因素分析、区域聚类分析、DID模型等方法,在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评估领域进行初次尝试,为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政策绩效定量评估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通过对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实施绩效进行的实证分析,从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不同层面对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不足和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估,对不同层面支持政策需要改进的关键点进行深入剖析,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的各类因素,认为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运行系统,会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因素相互作用和协调下,才能不断地推动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支持政策的优化方向,进而为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佐证。为了更好地发挥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的作用,需要优化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通过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保障措施的细则完善,从经济支持政策、社会支持政策、环境支持政策和法律支持政策角度分别给出了建议与措施。这一系列保障措施的架构,虽然与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构建形成了互相支撑,但是具体施行效果有待未来实践中的检验。对于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整体研究而言,本文的相关分析也可以提供更为有益的参考。

曹博[10](2019)在《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肩负着增加生态资源资本存量,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增进基本民生福祉的重要任务。自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中国林业已经走上了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之路,林业生产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存,依托国家财政扶持与林权制度改革提升林业发展水平与林业生产效率的格局已经形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破解林业经济增长需求与森林资源保护相互矛盾困境的重要方式就是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探明影响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核心因素和提升途径成为我国林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正是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将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纳入研究视野,同时设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作为林业生产活动的产出要素,测算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探究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区域差异与时序变化,寻求影响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本文首先根据已有文献对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总结,结合林业生产特性界定了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概念。其次选择生产前沿面理论作为要素配置效率理论基础,选取距离函数作为生产前沿面理论与实际要素配置效率测算的中介工具,考虑林业生产活动的双效益产出特点,从宏观层面上测算了全国各省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了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与时序变化。再次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6年中国各省份整体林业生产要素配置呈现非有效状态,各省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水平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最高(均值为0.899),其次为西部地区(均值为0.599),再次为中部地区(均值为0.512),最后为东北地区(均值为0.486)。(2)2000-2016年各省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呈现小规模下降趋势,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对于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起到重要贡献作用,规模效率对于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逐年弱化,即规模经济收益逐渐递减。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表明全国各省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均处于非有效状态,未来林业发展途径应从优化投入产出要素配置状态和增加科技投入,依托技术进步两个方面实现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3)财政扶持与林权改革被证实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行业收入对于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没有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结构占比越高越容易抑制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越高,自然资源禀赋对于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约束作用正在逐渐丧失,林权改革并未对财政扶持与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关系起到积极调节作用

二、关于发展山西林业经济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发展山西林业经济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1.4.2 产业集聚及林业产业集聚
        1.4.3 林业产业集聚空间范围界定
        1.4.4 林业经济增长及其效率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理论
        2.1.1 静态视角的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2.1.2 动态过程视角的产业集聚演进研究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2.2.3 内生经济增长研究
        2.2.4 经济增长效率测度研究
    2.3 理论评述及研究启示
第三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概况及测度
    3.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3.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及比较
        3.2.1 产业集中度(CR_n)
        3.2.2 空间基尼(G)系数
        3.2.3 区位熵(LQ)系数
    3.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3.1 林业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判断
        3.3.2 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研究
    4.1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的初步考察
        4.1.1 林业产业集聚度内部结构分析
        4.1.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度的区域差异
    4.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4.2.1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的直观考察
        4.2.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4.3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4.3.1 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4.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5.1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理分析
        5.1.1 产业集聚的基本逻辑
        5.1.2 构建林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5.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5.2.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6.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其空间差异
        6.1.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描述分析
        6.1.2 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6.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6.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6.3.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6.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7.1 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和分析
        7.1.1 测度方法
        7.1.2 测度指标的描述分析
        7.1.3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7.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7.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7.3.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
        7.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2)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础概念
        2.1.1 绿色发展
        2.1.2 森林旅游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2.2 相关理论
        2.2.1 绿色发展理论
        2.2.2 “两山”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5.4.1 聚类分析结果
        5.4.2 聚类结果分析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5.5.1 空间分布分析
        5.5.2 时间趋势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6.5 本章小结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7.6 本章小结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2.1 产品创新方面
        8.2.2 技术创新方面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3.1 经济环境方面
        8.3.2 社会环境方面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4.1 绿色供需方面
        8.4.2 政策制度方面
        8.4.3 人才选育方面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关系与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合作经营森林相关研究
        1.3.2 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相关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国有林场
        2.1.2 社区
        2.1.3 利益关系与协调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扎根理论
        2.2.3 博弈论
3 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现状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3.2 合作经营森林发展历程
    3.3 合作经营森林概况
    3.4 合作经营森林最新进展
4 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利益相关者界定及利益诉求分析
    4.1 利益相关者界定
    4.2 利益相关者诉求分析
        4.2.1 国有林场利益诉求分析
        4.2.2 社区利益诉求分析
        4.2.3 地方政府利益诉求分析
        4.2.4 林业部门利益诉求分析
5 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关系与协调分析
    5.1 利益关系分析
        5.1.1 国有林场与社区利益关系分析
        5.1.2 其它利益关系分析
        5.1.3 利益关系小结
    5.2 利益关系失衡分析
        5.2.1 社区不履约及原因分析
        5.2.2 国有林场不积极及原因分析
        5.2.3 县政府政策倾斜及其原因分析
        5.2.4 普通农户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及原因分析
    5.3 利益关系协调
        5.3.1 资源互补
        5.3.2 利益共享
        5.3.3 社区利益优先
        5.3.4 政府引导
6 官庄国有林场与上里村合作案例分析
    6.1 合作经营主体概况
    6.2 合作经营模式介绍
    6.3 利益相关者诉求分析
    6.4 利益关系分析
    6.5 利益关系协调分析
    6.6 案例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介绍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多功能林业理论
        1.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1.3.3 参与式林业理论
        1.3.4 国内合作造林现状
        1.3.5 国外合作造林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环境与人口经济
    2.2 林业发展状况
    2.3 国有林局林场概况
        2.3.1 杨树局
        2.3.2 薛家庄林场
    2.4 地方造林现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与分析
    4.1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工程简介
        4.1.1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概况
        4.1.2 杨树局与右玉县合作造林工程概况
        4.1.3 2019年薛家庄林场参与的杨树局与右玉县合作造林工程
    4.2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模式分析
        4.2.1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模式
        4.2.2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模式优劣势比较分析
    4.3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不同利益相关者分析
        4.3.1 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4.3.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4.3.3 利益相关者的损益分析
    4.4 基于农民视角的合作造林分析
        4.4.1 样本的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4.4.2 样本的相关性分析
        4.4.3 思考与启示
    4.5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可持续性分析
        4.5.1 合作造林可持续性的内涵
        4.5.2 合作造林的目标
        4.5.3 合作造林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4.5.4 合作造林可持续性提升对策
5 借鉴与探索: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的创新发展
    5.1 理念创新:“参与式”社区林业
    5.2 模式创新
        5.2.1 “购买式造林”模式
        5.2.2 多元化投资模式
        5.2.3 托管模式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5)毛泽东林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毛泽东林业思想理论渊源及历史演进
    2.1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自然观
        2.1.2 古为今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2.1.3 洋为中用:西方文明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2.2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历史演进
        2.2.1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萌芽
        2.2.2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形成
        2.2.3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成熟
        2.2.4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继续发展
第3章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林业经济观
        3.1.1 林业经济化:林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多元平衡
        3.1.3 统筹发展农林牧副渔:农林牧副渔协同推进
    3.2 林业治理观
        3.2.1 制度护林:林业事业的制度保障
        3.2.2 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重要法宝
        3.2.3 永续发展:林业建设的长远目标
    3.3 林业民生观
        3.3.1 绿化河山: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3.3.2 大地园林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
        3.3.3 造福人民:林业事业的价值旨归
    3.4 林业国际观
        3.4.1 积极参与林业国际合作:为全球林业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3.4.2 汲取世界林业科技成果:放眼世界推进林业事业可持续发展
第4章 毛泽东林业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理论价值:毛泽东林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1.1 毛泽东林业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4.1.2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奠定基础
    4.2 实践价值:毛泽东林业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4.2.1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4.2.2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绿色发展进行了实践探索
        4.2.3 毛泽东林业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勾勒了美好蓝图
结语 毛泽东林业思想:新时代美丽中国实践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时空分异及其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产业集聚相关研究动态
        1.3.2 林业产业集聚相关研究动态
        1.3.3 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相关研究动态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研究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聚概念界定
        2.1.2 林业产业集聚概念界定
        2.1.3 经济增长概念界定
        2.1.4 林业经济增长概念界定
    2.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2.2.1 古典区位理论
        2.2.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2.2.3 集聚经济理论
        2.2.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3 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2.3.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4 林业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及其经济效应作用机理
        2.4.1 林业产业集聚基本模式
        2.4.2 林业产业集聚形成条件
        2.4.3 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作用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林业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及发展态势分析
    3.1 林业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分析
        3.1.1 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3.1.2 林业产业集聚发展概况
        3.1.3 林业产业集聚优势
    3.2 林业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
        3.2.1 行业集中度
        3.2.2 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
        3.2.3 空间基尼系数
        3.2.4 区位熵
    3.3 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及变动趋势测度
        3.3.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3.3.2 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及变动趋势测度方法
        3.3.3 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及变动趋势测度结果
    3.4 各省域林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分析
        3.4.1 产业集聚态势模型构建
        3.4.2 各省域林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测算结果
        3.4.3 各省域林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测算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产业集聚与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4.1 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内容
        4.1.1 空间计量经济学介绍
        4.1.2 空间自相关分析
        4.1.3 空间权重矩阵分类及其构建原理
    4.2 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
        4.2.1 全局Moran's Ⅰ指数
        4.2.2 局部Moran's Ⅰ指数
    4.3 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4.3.1 全局空间自相关
        4.3.2 局部空间自相关
    4.4 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
    4.5 本章小结
5 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空间计量分析
    5.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及其方法介绍
        5.1.1 空间滞后模型
        5.1.2 空间误差模型
        5.1.3 空间杜宾模型
    5.2 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5.2.1 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变量选取
        5.2.2 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数据来源
        5.2.3 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模型建立
    5.3 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5.3.1 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检验
        5.3.2 Wald与LR检验
    5.4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对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计量分析
        5.4.1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对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测算结果
        5.4.2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对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林业产业集聚及其经济效应的发展对策
    6.1 依靠集聚现状因地制宜,推动林业集聚协调发展
        6.1.1 依据发展态势因地制宜
        6.1.2 推动林业产业结构优化
        6.1.3 培育林业经济的多样化
    6.2 扩大林业产业集聚规模,增强林业经济溢出效应
        6.2.1 提高森林资源供给能力
        6.2.2 优化林业产业生产链条
        6.2.3 促进林业规模经济发展
    6.3 增加林业人力资源积累,发展林业人才依托建设
        6.3.1 加快人力资本存量积累
        6.3.2 加强林业职工继续教育
        6.3.3 改善林业人员福利待遇
    6.4 扩大林业科学技术效应,推动林业经济持续发展
        6.4.1 拓展林业科学技术途径
        6.4.2 推动科技创新的实践化
        6.4.3 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山西样本:习近平生态扶贫观的区域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习近平生态扶贫观概述
    2.1 习近平生态扶贫观的出场分析
        2.1.1 美丽中国的时代诉求
        2.1.2 绿色减贫的世界趋势
    2.2 习近平生态扶贫观的主要内容
        2.2.1 理念支撑
        2.2.2 主体结构
    2.3 习近平生态扶贫观的时代价值
        2.3.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3.2 新时代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科学指南
        2.3.3 全球贫困治理与生态经济建设的有益参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项目驱动:吕梁林业建设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融合式扶贫
    3.1 融合式扶贫模式的运行机理
        3.1.1 融合式扶贫的现状评析
        3.1.2 融合式扶贫的具体模式
    3.2 吕梁黑茶山林业扶贫的运行业态
        3.2.1 顶层设计:林业扶贫的制度建设
        3.2.2 机制创新: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
        3.2.3 实施评价:生态型经济初步建立
    3.3 造林扶贫的实践不足与制度因应
        3.3.1 项目制治理与长效发展之间的矛盾
        3.3.2 运动式治理与常态化经济建设矛盾
        3.3.3 制度设计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产业驱动:县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全域式扶贫
    4.1 全域式扶贫模式的运行机理
        4.1.1 经济生态化与脱贫的关系
        4.1.2 全域式扶贫的整体性样态
    4.2 右玉模式的生态经济检视
        4.2.1 生态立县政治文化共识形成为基础
        4.2.2 全域性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为核心
        4.2.3 现代国家生态治理制度建设为保障
    4.3 右玉模式的治理特色与发展思路
        4.3.1 强国家型减贫发展模式特色凸显
        4.3.2 培育生态经济内生性产业要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代治理: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扶贫的实践进路
    5.1 山西样本的经验总结与问题发现
        5.1.1 山西样本的有益启示
        5.1.2 山西实践的问题清单
        5.1.3 山西发展的思路建议
    5.2 十八大以来生态扶贫的成功实践
        5.2.1 生态扶贫理念取得共识
        5.2.2 生态扶贫实践全面展开
    5.3 生态扶贫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构建
        5.3.1 现代治理目标的现代化
        5.3.2 现代治理能力现代化
        5.3.3 现代治理体系现代化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1.6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述评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转移劳动力
        2.1.2 农村劳动力转移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研究综述
        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数量研究
        2.2.2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因素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综述
        2.3.1 国别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3.2 城市化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3.3 个体选择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研究综述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体动力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
        2.4.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评价研究
    2.5 现有研究述评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
        3.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同方法
        3.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的比较
    3.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3.2.1 我国各地区农业实际劳动力需求数量估算
        3.2.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3.3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
        3.3.1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方法
        3.3.2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过程
        3.3.3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
        3.3.4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科学性论证
    3.4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净输入分布
        3.4.1 净输入估算方法
        3.4.2 净输入估算过程
        3.4.3 净输入估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4.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4.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4.2 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4.2.1 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4.2.2 聚类分析的结果
        4.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五类模式
    4.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不同模式区域的比较分析
        4.3.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人口分布比较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比较
    4.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4.4.1 模型构建
        4.4.2 模型检验
        4.4.3 分析结果
    4.5 五类转移模式选择三类进行重点分析的说明
    4.6 本章小结
5.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分析
    5.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构成要素
        5.1.1 内部动力
        5.1.2 外部动力
    5.2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动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5.2.1 内部动力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分析
        5.2.2 外部动力的社会公平推动现状分析
        5.2.3 外部动力的经济发展拉动现状分析
    5.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不同动力的关键因素
        5.3.1 内部动力农村劳动力能力的关键要素
        5.3.2 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的关键要素
        5.3.3 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的关键要素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公平推动评价
    6.1 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数据的来源与指标处理
        6.1.4 指标体系的权重
        6.1.5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2 社会公平推动状态评价
        6.2.1 社会公平推动系统评价
        6.2.2 三种模式社会公平推动的状态评价结果及比较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拉动评价
    7.1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1.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1.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1.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2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2.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2.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2.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3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推动状态评价
        7.3.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3.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3.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1 测算综合动力的模型与方法
    8.2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3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4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5 不同模式下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比较分析
    8.6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9.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9.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
    9.2 政策建议
        9.2.1 提升农村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
        9.2.2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9.2.3 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入地的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9)基于绩效评价的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森林碳汇
        2.1.2 碳汇支持政策
        2.1.3 政策绩效评价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平与效率理论
        2.2.4 三重底线理论
        2.2.5 公共政策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现状及既有问题
    3.1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现状分析
        3.1.1 我国森林碳汇经济政策
        3.1.2 我国森林碳汇社会政策
        3.1.3 我国森林碳汇环境政策
    3.2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分析
        3.2.1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内容
        3.2.2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根源
        3.2.3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应对
    3.3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的趋势分析
        3.3.1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的分析基础
        3.3.2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趋势解读
    3.4 本章小结
4 国外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经验借鉴及启示
    4.1 国外森林碳汇支持政策
        4.1.1 欧盟
        4.1.2 美国
        4.1.3 澳大利亚
        4.1.4 韩国
        4.1.5 日本
    4.2 国外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4.2.1 国外森林碳汇经济支持政策的启示
        4.2.2 国外森林碳汇社会支持政策的启示
        4.2.3 国外森林碳汇环境支持政策的启示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
    5.1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分析框架
        5.1.1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
        5.1.2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分析框架的核心
        5.1.3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分析框架的保障
    5.2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2.1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设计
        5.2.3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5.2.4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方法和模型
        5.3.1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处理
        5.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3.3 综合绩效评价分析
        5.3.4 灰色关联模型的因素分析
        5.3.5 区域聚类分析
        5.3.6 DID模型
    5.4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5.4.1 样本数据的来源与分析
        5.4.2 评价指标权重
        5.4.3 中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测度
        5.4.4 基于省域的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测度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构建
    6.1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框架结构
        6.1.1 森林碳汇经济支持政策子系统
        6.1.2 森林碳汇社会支持政策子系统
        6.1.3 森林碳汇环境支持政策子系统
        6.1.4 森林碳汇法律支持政策子系统
    6.2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主要作用
        6.2.1 森林碳汇的经济导向作用
        6.2.2 森林碳汇市场化促进作用
    6.3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运行方式
        6.3.1 森林碳汇经济支持政策运行方式
        6.3.2 森林碳汇社会支持政策运行方式
        6.3.3 森林碳汇环境支持政策运行方式
        6.3.4 森林碳汇法律支持政策运行方式
    6.4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运行环境
        6.4.1 森林碳汇经济支持政策运行环境
        6.4.2 森林碳汇社会支持政策运行环境
        6.4.3 森林碳汇环境支持政策运行环境
        6.4.4 森林碳汇法律支持政策运行环境
    6.5 本章小结
7 优化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
    7.1 优化森林碳汇经济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
        7.1.1 积极完善森林碳汇交易平台建设
        7.1.2 加大发展森林碳汇宣传推广投入
        7.1.3 建立森林碳汇市场风险管控机制
        7.1.4 创造良好森林碳汇经营金融环境
        7.1.5 加大林业经营目标生态经济补偿力度
    7.2 优化森林碳汇社会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
        7.2.1 实施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人才战略
        7.2.2 促进森林碳汇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7.2.3 完善森林碳汇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
        7.2.4 加大社会民生保障与扶贫减贫力度
    7.3 优化森林碳汇环境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
        7.3.1 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7.3.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抚育力度
        7.3.3 完善森林管理与生态补偿机制
        7.3.4 完善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制度
        7.3.5 建立人为毁林的预防和惩处制度
    7.4 优化森林碳汇法律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
        7.4.1 建立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
        7.4.2 建立森林碳汇产权确权法律体系
        7.4.3 健全森林碳汇交易法律法规体系
        7.4.4 建立森林碳汇市场风险管控法律
        7.4.5 完善森林碳汇扶贫补偿法律制度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理论依据及测算方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效率与生产效率
        2.1.2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2.2 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测算理论依据及测算方法
        2.2.1 生产前沿面理论
        2.2.2 距离函数理论
        2.2.3 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测算方法
        2.2.4 评价方法比较与选择
    2.3 本章小结
3 林业发展现状及生产要素配置现状
    3.1 林业发展现状
        3.1.1 森林资源发展现状
        3.1.2 林业经济发展现状
    3.2 林业发展阶段演变趋势
    3.3 研究区域划分依据及必要性
        3.3.1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性
        3.3.2 林业产业布局特征
    3.4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现状
        3.4.1 资本投入要素配置状况
        3.4.2 土地投入要素配置状况
        3.4.3 劳动力投入要素配置状况
        3.4.4 林业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产出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测算
    4.1 林业生产要素指标体系构建
        4.1.1 决策单元的选取
        4.1.2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基于DEA-BCC模型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静态分析
        4.2.1 CCR模型与BCC模型
        4.2.2 研究区域内省际差异
        4.2.3 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区域差异描述
        4.2.4 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对比分析
    4.3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动态分析
        4.3.1 Malmquist指数模型
        4.3.2 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时序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5.1 影响因素选取的理论依据
        5.1.1 财政扶持对于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
        5.1.2 林权改革对于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
    5.2 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设提出
    5.3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5.3.1 模型构建
        5.3.2 数据来源
    5.4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测算
        5.4.1 回归方程设定
        5.4.2 回归方程显着性检验
        5.4.3 回归方程估计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对策建议
    6.1 林业建设发展与规划布局应考虑区域差异因素
    6.2 推动林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增强林业从业人员素质
    6.3 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全面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关于发展山西林业经济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D]. 魏肖杰.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2]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三明市省属国有林场与社区合作经营森林的利益关系与协调研究[D]. 高爽.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分析及对策建议[D]. 石琳先.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毛泽东林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常文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6]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时空分异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 韩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7]山西样本:习近平生态扶贫观的区域实践研究[D]. 武晗.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8]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D]. 杜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基于绩效评价的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研究[D]. 林宣佐.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0)
  • [10]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D]. 曹博.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发展山西林业经济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