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DMA网络及关键技术

OCDMA网络及关键技术

一、OCDMA Network and Key Technology(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阳[1](2021)在《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射频通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容量需求,下一代移动通信面临着频谱资源短缺的巨大挑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是一种以可见光为信息载体的光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宽频谱、大容量、广覆盖、高安全和低能耗等优势,有潜力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架构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和传统无线通信技术一样,多用户接入带来的多址干扰和同步问题会直接影响VLC系统的性能和实用化进程。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技术通过在码域对用户进行区分,能有效减少多址干扰,也可以通过增加扩频码集零相关区长度增强对用户信号同步的容忍度,是多用户接入应用的绝佳选择。此外,针对VLC系统兼容照明的情形,在考虑通信性能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照明性能、传输效率、复杂度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减少多址干扰,同时满足其它各种系统性能需求,是VLC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理想同步、准同步和多速率的多用户VLC系统的性能提升,探索了多种新型CDMA扩频码集,并成功进行系统验证和应用拓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1)针对多用户系统通信和照明复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面向VLC系统的调光控制CDMA方案,并进行了系统验证。该方案通过引入映射模块和调光模块对传统的CDMA方案进行改进,在保证系统传输效率的同时,实现调光控制。基于该CDMA方案,本文进一步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搭建了实时多用户VLC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以低复杂度实现多用户传输,并使系统具有较优的照明性能。(2)针对多用户系统多径效应引起的同步破坏问题,本文构造了两种适用于准同步(Quasi-synchronous,QS)CDMA-VLC系统的新型扩频码集,并进行了系统验证。两种新型码集分别为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Optical Zero Correlation Zone)码集和基于迭代扩展的OZCZ码集,它们在零相关区内保持良好的相关特性,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不同极性的码集进行扩频和解扩。结合新构造的码集,本文进一步搭建了单通道和双通道QS-CDMA-VLC系统,结果表明,系统在调光值、总比特率、传输时延容忍度和误码性能方面均能得到较大提升。(3)针对多用户系统中多样化流量需求的问题,本文首次建立了多速率QS-CDMA-VLC系统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系统模型的OVSF-OZCZ(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OZCZ)码集。该码集具有可变扩频因子和零相关区特性,可同时满足多用户传输的多速率和准同步需求。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新构造的码集可作为多速率QS-CDMA-VLC系统的候选码集,支持未来大规模异构设备的多业务需求。(4)本文进一步采用ARM和FPGA一体化开发平台,实现了基于CDMA技术的可见光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同时具备照明、通信和定位功能。结果表明,通过应用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码集,系统在减少多址干扰、提升定位精度、保证照明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李燕龙[2](2020)在《水下LED成像MIMO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水下航行器与浮、潜标之间短距离大容量数据传输问题,以光成像MIMO技术为基础,根据海水中可见光的传输特性及LED器件特性,研究了成像MIMO-ACO-OFDM通信技术。本文对水下光LOS链路信道特征基于蒙特卡罗方法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对成像MIMO信道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建模分析,并分析了空间相关性对信道容量和误码率性能影响,研究了降低空间相关性技术,还提出了LED调制中抑制削波畸变和非线性失真方法,在多节点到AUV的MISO链路中研究了基于压缩感知联合检测的码域非正交多址传输技术。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包括:(1)针对水下LED可见光信道和大容量传输问题,本文利用水下光成像MIMO通信系统传输信号,使得LED阵列空分复用性能优于非成像MIMO系统。成像MIMO系统除了利用成像透镜分离信号,空间传播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在LOS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建模分析。当物距固定时,随着LED间距增加空间相关性变弱,当LED间距固定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物距增加,空间相关性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不变。由于水下短距离光通信是平坦信道,采用注水法和等功率法推导了不同空间相关条件下的信道容量和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空间相关性减小和LED光源阵列数量的增加,成像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变大,BER逐渐减小。当信道条件数下降到约1时,成像系统的BER在SNR为20 dB时达到10-6数量级,与非成像MIMO系统相比,在相同BER下获得12 dBSNR增益。当信道SNR较低时,通过注水方法获得的信道容量略高于通过等功率分配获得的信道容量,当SNR高时,通过注水方法获得的信道容量与等功率分配方法两者相同。(2)针对水下成像光MIMO系统阵列空间相关性问题,提出了基于SVD功率分配(SVD-baesd Precoding)、接收信号集最小欧式距离最大化(MMED)、格基约减检测(LLL-ZF)的成像MIMO-ACO-OFDM系统降相关算法。通过功率分配,使得子信道增益的差异性变小,从而降低空间相关性,在相同的误码率条件下,基于SVD功率分配预编码算法比未经过功率分配的方法信噪比提升了7dB增益。为了最大化接收信号集的最小欧式距离,在非负光信号和总功率的约束下对预编码矩阵进行优化求解。通过使用最优功率分配预编码矩阵对信号进行预编码和ML检测,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SVD-baesd Precoding算法相比,MMED算法在相同信道下可获得约5 dB的SNR增益,进一步提高了水下成像MIMO光通信系统的BER性能。(3)通过与传统的ZF、MMSE、OSIC、ML检测算法复杂度相比,基于接收信号集最小欧式距离最大化预编码提升了误码率性能,但算法复杂度较高。针对传统算法复杂度高误码率性能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格基约减的低复杂度LLL-ZF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光MIMO信道矩阵格基规约,改善了原信道矩阵的正交性,并结合ZF检测算法,与基于接收信号集最小欧氏距离最大化预编码算法相比,提升了3dB的SNR增益,且大幅降低了复杂度。(4)针对水下光信道时延扩展带来的ISI问题,本文对新型水下可见光调制技术DCO-OFDM/OQAM系统原理和时频滤波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DCO-OFDM/OQAM系统中的M-OSLM峰均比抑制算法,以解决系统复数信号转正实信号时削波带来的失真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通过M-OSLM算法抑制削波畸变,DCO-OFDM/OQAM系统在水下多径时延扩展信道比DCO-CP-OFDM系统在同等BER下SNR改善了3dB。针对最优直流偏置优化问题,建立了可见光DCO-OFDM/OQAM系统有用信号和直流偏置的功率分配优化模型,以匹配LED的线性调制区间,使得接收有效信噪比达到最大。结果表明,通过求解优化模型,在最优功率分配比下,有效信噪比达到了最大,误码率最小。本文搭建了基于FPGA的水下绿光DCO-OFDM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在一定同步性能下的带宽拓展性能,提升了频谱效率,为下一步搭建成像MIMO系统奠定了基础。(5)针对在水下多传感器对AUV采集数据时大容量传输问题,基于OCDMA架构,研究了基于码域的非正交码片映射多址通信技术以提升系统平均吞吐量,根据多节点检测中连接节点数大、一定时间内活跃节点少和信号稀疏的特点,利用压缩感知理论,设计了码片映射码分多址的非正交多址传输系统,通过压缩感知技术联合检测上行非正交多址传输系统中活跃节点和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够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可靠地检测出活跃节点和数据,同时还可以实现过载,在活跃节点较为稀疏情况下,过载率可达300%,大幅提升了水下多节点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平均吞吐量。

李翔[3](2020)在《OCDMA-PON系统中地址码编码方案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人们对各式各样网络服务需求的急剧增加,进一步提高光纤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变得刻不容缓,而作为信息传送体系“最后一公里”的接入网技术则成为了提高通信网络整体性能的重要突破口。其中,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凭借其成本低廉、易于升级和管理等优势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相比于其他PON技术,光码分多址无源光网络(OCDMA-PON)具有可随机接入、对业务透明、软容量和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其势必会成为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的最佳选择之一。OCDMA-PON系统的性能和成本与光地址码的选取、编解码器的设计及系统噪声抑制等光码分多址(OCDMA)关键技术密切相关,其中光地址码的选取是OCDMA-PON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对成本较低且能消除多址干扰(MAI)的频谱幅度编码(SAC)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出一种具有零互相关特性的一维SAC地址码——双重多对角码(DW-MD)。DW-MD码继承了多对角码(MD)和双重码(DW)的优点,它不仅能够有效抑制SAC系统中的相位感应强度噪声,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双“1”结构减少系统所需的滤波器数量。高斯近似的方法被用来推导该地址码在接收机噪声干扰下的误码率(BER)公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MD码相比,DW-MD码能够在不牺牲系统性能的情况下,使得系统所需的滤波器数量减少近一半。最后,利用OptiSystem对采用DW-MD码和MD码的SAC系统进行了仿真。当使用非理想的高斯型滤波器作为编解码器时,DW-MD码的眼图更加清晰端正,且BER值比MD码低8~14个数量级。(2)从传统变重码和检测技术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一种多服务质量(QoS)方案。变重码方案基于DW-MD码码重越大,对应用户误码率性能越好的原理来提供不同的QoS;而检测技术方案则是通过改变频谱直接检测(SDD)技术检测功率的大小来提供不同的QoS。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的结果均表明两种多QoS方案具备可行性。两种方案各有所长:前者性能稍好,相对节约频谱资源且适用范围较广;而对后者而言,系统中低级别用户的QoS升级更加便捷并且不会影响其它用户的性能,它更适用于低级别用户占比较低的情况。(3)针对一维SAC系统中用户容量受到光源带宽限制的问题,基于一维DW-MD码设计了具有固定码重和可变码重的二维频谱/空间地址码。推导出的BER公式及数学分析结果表明二维频谱/空间地址码能够大幅提高系统容量。最后,利用OptiSystem仿真平台得到了二维变重系统中两个不同等级用户的眼图和BER值,验证了二维变重DW-MD码具有提供多QoS的能力。

俞晓飞[4](2020)在《基于GTX的二维光码分多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光码分多址技术(OCDMA)具有保密性强、随机接入、软容量、综合服务强等诸多优势,然而现有基于全光信号处理的OCDMA系统研究存在系统成本高、差拍噪声和多址干扰等问题。目前电域处理编解码的技术成熟能有效抑制多址干扰,采用电域编码(或电光组合编码)处理OCDMA系统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电光组合编解码的二维OCDMA系统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DSPK调制解调技术及OCDMA系统的经典编解码器技术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根据上述原理设计了一种DPSK-OCDMA编解码方案,在Optisystem软件中搭建了2用户3通道、速率达到5Gbit/s的仿真模型,并基于FPGA平台完成了该系统的仿真验证实验。仿真结果表明DPSK-OCDMA系统成功实现编解码功能,验证了该编解码系统的可行性。2、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详细阐述了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的编解码原理并对系统实现方案中OCDMA编解码、时钟修正同步、帧封装解封装与GTX传输等模块的设计及作用进行了说明。基于Xilinx Virtex-7 FPGA对系统各子模块级联综合,进行了二维OCDMA系统编解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正确实现对用户信号的编解码功能。3、设计了一种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实验方案,其中3路用户端采样时钟为250MHz,经GTX高速收发器由低速并行信号转换为系统线速率为10Gbit/s的高速串行信号。进行了4通道并行传输总量为40Gbit/s,光纤传输距离为10KM的二维OCDMA编解码实验,并采用GTX传输通道的误码率测试方案。从实验结果分析,该系统能够正确解码出目标用户信号,且4通道单口速率为10Gbit/s,比特数累计为1.008E13bit,误码率为9.916E-14,性能良好。

卢卓[5](2020)在《OCDMA系统二维变码重地址码和SAC地址码构造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具有安全性高、保密性强、和提供多服务质量(QoS)等特点,该技术可实现不同用户之间异步共享整个信道。其中,语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应用可根据不同服务质量有效接收,这可通过可变码重或可变码长的编码技术来实现。由于高服务质量要求的用户要使用较高码重的码字进行信息传输,变码重地址码能帮助实现灵活多样的服务质量。该技术尚未商业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未找到性能优良的地址码。因此,本论文主要内容是构造性能优良,且能提供多服务质量的光地址码及码字性能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时域/频域OCDMA系统的新型二维变码重地址码,以二次全等跳频码(QCHC)为跳频序列,严格可变码重光正交码(SVWOOC)为扩时序列。该码字可支持多QoS需求,波长跳频序列达到跳频码最大码容量,且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选择码重。分析了不同参数下的误码特性,跳频序列相同时,增大码重数能更有效降低误码率(BER)。在相同扩时序列下,该码字比同类2D-VWOOC的误码率低39个数量级。在OptiSystem仿真中,当系统传输速率为14Gbps时,用户码重为4比码重为2的误码率低7个数量级,且可获得清晰端正的眼图。2.设计了一种适用于OCDMA系统的二维变码重光正交码,以正交拉丁方阵(MOLS)为跳频序列,以一维严格变码重光正交码为扩时序列。该码字跳频序列突破波长数素数幂限制,码字容量大且能支持不同用户差异化QoS需求。分析了不同参数下的码字性能,码重数相同时,增加波长数能更有效降低误码率。在相同扩时序列下,与同类二维变码重光正交码相比码容量较大,相比其他同类码字误码率低917个数量级。在OptiSystem仿真中,当系统传输速率为16Gbps时,码重为4比码重为2的误码率低2个数量级,拥有良好的误码性能。3.研究了一种基于谱幅编码光码分多址(SAC-OCDMA)系统的一维等码重地址码——一维多对角线(1D-MD)码,对其误码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码字具有零互相关特性,可忽略非相干强度噪声影响。在相同有效功率及误码率下,码重越大可支持用户数越多;设计了两种基于SAC-OCDMA系统的一维变码重地址码,第一种是一维基于映射技术的变码重光正交码(1D-MTVWOOC),该码字码容量大,最大互相关为1,且能消除多址干扰(MAI)影响。基于互补减法(CS)检测技术在该系统中进行误码仿真分析及不同噪声的误码性能对比。用户数相同时,该码字误码率随有效功率增加而降低,且相同有效功率下,码重大比码重小的码字误码性能更优。当有效功率较小时,热噪声成为影响误码率的主要因素,当有效功率较大时,相位感应强度噪声(PIIN)成为影响误码率的主要因素;第二种是一维基于幻方矩阵的零互相关变码重光正交码(1D-MSVWOOC),该码字构造可采用两种方法。方法一:先构造奇数阶幻方矩阵,然后采用映射技术构造新型变码重光正交码。方法二:可根据数学推导直接生成所需的码字序列。该码字可根据不同码重用户数的需求提供对应的奇数阶矩阵,且同步SAC-OCDMA系统中确保最大互相关为0,能消除MAI影响。在直接检测(DD)技术下,能抑制PIIN影响。分析了该码字性能,相同有效功率下,码重大的码字误码性能较好,且误码率随有效功率增加而减小。4.研究了两种基于SAC-OCDMA系统的二维等码重地址码。第一种是二维多对角线(2D-MD)码,分析了不同有效功率的误码性能。当用户数为80时,有效功率为-10dBm比-20dBm的2D-MD码误码率低9个数量级;第二种是二维单重零互相关(2D-SWZCC)码,分析了PIIN、散粒噪声和热噪声对码字误码性能的影响,及不同速率、不同有效功率和不同用户数与误码率的关系。当传输速率相同时,用户数越大,有效功率的变化对误码率的影响越小,有效功率越大,用户数的变化对误码率的影响越大。当有效功率较小时,热噪声是影响系统误码性能的主要原因,当有效功率较大时,影响系统误码性能的主要原因是PIIN。

张建佳[6](2020)在《基于空间分集的FSO/CDMA系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人们在过去的几年对自由空间光(Free Space Optical,FSO)通信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是因为其潜在的巨大传输容量远高于无线射频技术所提供的容量。然而一方面大气湍流引起的衰落(通常称为闪烁)和强路径损耗会限制FSO系统的传输可靠性,而空间分集因其高分集增益、易于实现、能够有效地对抗多径衰落的影响得到了广泛应用。另一方面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FSO系统面临安全隐患。而数据层算法加密技术容易被破解,混沌光保密通信技术对硬件的要求过高,量子光通信技术的传输速率低下,因此光码分多址技术(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CDMA)被认为是一种提高物理层安全性的良好候选方案。因此本文将空间分集技术与OCDMA技术应用于FSO通信系统中,从理论和实验上评估系统的可靠性与物理层安全性。研究工作主要如下:1)基于Gamma-Gamma分布建立了一种新的准同步空间分集FSO/CDMA搭线信道模型。考虑大气湍流、大气衰减、多址干扰、热噪声、散粒噪声、背景光噪声等因素对搭线信道模型的影响,理论分析了该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并采用保密容量以及截获概率作为安全性评估指标分析了其物理层安全性能。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推导出搭线信道模型的截获概率的封闭表达式,定量分析了传输距离、传输功率和窃听位置对搭线信道模型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对比了空间分集系统与未分集系统的合法用户误码率,还比较了准同步与非准同步搭线信道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从而得出准同步空间分集FSO/CDMA系统可以同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结论。此外,本文还利用Optisystem光学仿真软件对该FSO/CDMA搭线信道模型进行模拟。2)建立并验证了10Gb/s的单用户与双用户的空间分集FSO/CDMA搭线信道实验系统,采用基于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on Switch,WSS)和光纤延时线(Optical Delay Line,ODL)的二维可重构光编解码器来实现实验系统的光编解码。在单用户系统实验中,首先测量了采用空间分集技术与未分集情况下的合法用户误码率,并观察解码眼图,证明了空间分集技术能提高FSO系统的可靠性。其次测量了单用户条件下编码系统与未编码系统的窃听者误码率及其眼图,通过比较得出,经过OCDMA编码后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得到了提高。在双用户系统实验中,首先测量了不同空间分集以及不同湍流情况下两个合法用户的误码率,证明了合法用户可以恢复出原始信号,实现了可靠传输,增加了系统的传输容量。观察了编码后波形以及解码眼图,表明双用户情况下窃听者无法直接通过能量检测恢复出原始信号。其次测量了单用户与双用户在相同条件下各自的窃听者眼图与误码率,证明双用户FSO/CDMA搭线信道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黄倩[7](2019)在《基于OCDMA的混合FSO/光纤搭线信道物理层安全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由空间光(Free Space Optics,FSO)通信因其灵活性、低成本和高容量而备受关注,在光纤通信基础设施部署不切实际时,FSO通信被认为是提供高速通信服务的更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此外,未来的光网络将是混合的,由不同的光纤和FSO链路组成,以便支持不同网络类型的高速服务。因此,混合FS0/光纤网络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FSO通信容易遭受窃听,同时窃听者可以通过弯曲光纤来获取少量光信号,因此这种混合光网络存在安全隐患。然而数据层上的加密不能保证绝对安全,量子通信技术虽然可以保证系统的绝对安全,但是仅适用于低速率传输。于是物理层加密被提出,能够确保安全通信,其中光码分多址(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CDMA)技术可以防止光纤通信系统被窃听,提高物理层安全性。因此本文将OCDMA技术应用在混合FSO/光纤网络中,从理论和实验上评估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本课题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空间光通信的物理层安全与光编码方法研究”(NSFC61671306)和深圳市学科布局项目“基于光编码物理层安全的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JCYJ20160328145357990),主要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1)建立基于OCDMA的混合FS0/光纤搭线信道,以条件保密中断概率作为性能指标,评估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当窃听者在FSO链路上窃听时,根据条件保密中断概率的封闭表达式,分析保密速率、传输距离、窃听比例、窃听位置以及干扰用户数对系统物理层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保密速率、传输距离以及窃听比例的增大,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下降。且Eve距离FSO链路发送端越远,系统越安全。当Eve非匹配解码时,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更好,此时增加干扰用户数可以提高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另外,当窃听者在光纤链路上窃听时,考虑最小条件保密中断概率为零的情况,定义并研究系统的安全传输距离和截获距离。当FSO链路传输距离一定时,若光纤链路传输距离小于安全传输距离,则Eve在光纤链路任意位置窃听,都能保证系统的绝对安全;相反,则在截获距离内设置监测设备防止Eve窃听,从而保证系统的绝对安全。2)首次搭建1OGb/s基于OCDMA的混合FS0/光纤搭线信道实验系统,采用基于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on Switch,WSS)和光纤延时线的二维可重构光编解码器来实现实验系统的光编解码,通过测量合法用户在不同接收功率下的误码率,分析系统的可靠性。然后在保证合法用户可靠传输的情况下,通过测量在不同窃听位置和窃听比例下的窃听者的误码率,得出系统的截获距离。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接收功率下,合法用户可以实现可靠的传输。同时,随着窃听比例的增加,系统的截获距离增大。例如当窃听比例为re=0.01时,截获距离为Le=Okm;当窃听比例为re=0.02时,截获距离为Le=5km。

何嘉贤[8](2019)在《基于光码分多址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误码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多种多媒体服务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被开发殆尽的传统射频由于无线通信频谱资源的匮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人们对高速率高质量数据通信的需求。为了解决当前这严峻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身于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研发当中。同时随着通信系统中并发用户数量的增加,解决用户多址接入问题成为了无线光通信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相对于无线光通信系的传统多址接入技术,光码分多址技术由于具有抗干扰性能好、用户随机接入与信道利用率高等优点而广泛地应用在无线光通信系统的理论研究当中。虽然人们对光码分多址技术的研究已经有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但在研究应用光码分多址技术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时,很少考虑到视距传输信道中的多径色散对系统通信性能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室内可见光信道对光码分多址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可见光通信与光码分多址技术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并介绍、论述了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整体架构与信道模型,然后针对该信道模型在MATLAB仿真平台中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然后详细介绍了光码分多址技术的系统原理以及一些基础理论。接着针对现有的光地址码构造算法,结合贪婪算法与遗传算法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快速光地址码构造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可行性的验证。根据理论分析与验证结果可知,该算法相比于传统的光地址码构造算法具有更高的码字多样性和更快的收敛速度,能够为以后的光地址码研究提供基础支持。最后,本文针对室内可见光信道的干扰特性提出一个新型干扰模型,然后推导了系统的误码率公式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对系统整体的误码率与仅考虑多径干扰的误码率的比较结果表明,光码分多址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室内可见光可视信道中由多径效应产生的码间干扰。受限于个人能力与时间的不足,本论文在某些研究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改进之处。首先,受限于遗传算法所使用的适应度函数,本论文中所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光地址码构造算法只有在生成码字参数为(N,ω,λa,1)时才能获得最优的光正交码码集。在构造最大互相关值大于1的光正交码时,需要重新设计适应度函数。其次,本文推导的误码率公式没有考虑到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主要针对以上两点对本课题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周省邦[9](2017)在《基于OCDMA的局端光收发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光码分多址(OCDMA)具有可随机接入、频谱利用率高、安全性强、成本低、能克服电子瓶颈等优势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眼球,成为光纤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成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光通信网络最有希望的多址复用技术,也被视为下一代无源光网络(PON)的最佳候选方案之一。缺少可实际应用的高性能光地址码、多址干扰(MAI)以及编解码器成本高、实施困难、重构困难仍是目前OCDMA系统的几大主要技术瓶颈,同时也使得OCDMA系统在PON应用中难以体现竞争力。这使得OCDMA-PON仍处于实验阶段,阻碍了其商业化的进程。因此,寻找一种成本低廉、可重构性好、传输性能优良的OCDMA编解码器成为OCDMA商用化的一个迫切需求。本文主要围绕OCDMA局端收发机的编解码器理论算法、软硬件架构及网络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实践,以期寻求OCDMA-PON进一步实用化的思路。1.分析研究了目前OCDMA技术和PON的发展现状,给出一种基于局端电光可重构编解码、远端集中固定全光编解码的PON方案,进一步提出一种新的电光OCDMA二维编解码器方案及算法,给出了编解码算法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速率为5Gbits/s、两用户的系统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及性能。该方案相对实施简单、重构简单易控,可降低设备的成本和复杂度,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OCDMA系统实用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设计了一种基于OCDMA的局端光收发机软硬件架构,完成了该软硬件架构的搭建开发,并基于该架构完成了速率为312.5Mbits/s、两用户的局端光收发机系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用户信号在该系统中解码后能被零误码地准确恢复,进一步验证了局端光收发机架构、编解码算法的可行性及性能。理论上,该编解码器进一步加入抑制多址干扰算法并采用高性能地址码后,系统并发用户量也会得到巨大的增加。通过分析,该方案下的OLT单端口下行速率可达128Gbits/s,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3.分析研究了网络管理及网络管理模型的组成要素,从体系结构、信息模型和通信模型等方面结合OCDMA-PON对SNMP协议进行了管理站与OLT交互通信的分析,并在参考OMCI基础上设计OLT与ONU之间的通信方式;对OCDMA-PON中的OLT进行网络管理模型的分析和研究,给出了 OCDMA-PON的网络管理系统架构,并给出本文设计的初步软件架构,分析管理站、OLT、ONU之间通信的交互过程,最后给出了 OLT系统软件和ONU系统软件的总流程。4.详细介绍了 OLT和ONU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方法及步骤,分析研究并详细阐述了在OCDMA OLT上的网络管理系统的交互通信实现方法:完成了针对OCDMA-PON的管理信息库(MIB)的设计;实现了在管理站和局端OLT间的SNMP协议交互通信;实现了 SNMP与OMCI的协议转换功能模块;实现了 OMCI协议的帧编解码和帧响应的功能模块。总体上完成了管理站、OLT和ONU之间的Get/Set交互通信。

陈富军[10](2015)在《全光分组交换网络中的编解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具有可随机异步接入、软容量、安全性好、频谱资源利用率高、资源分配灵活、高速全光处理、低复杂度等诸多优势,光码分多址技术(OCDMA)在光分组交换(OPS)网络中的应用正受到更多的关注。目前,能够提供多样化服务质量(QoS)传输的可调功率变码重OCDMA系统正在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论文围绕用于光分组交换的OCDMA编解码技术比如变码重地址码设计、系统性能分析、改进的编/解码器以及检测接收装置和OCDMA在OPS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用于OCDMA地址码设计的数学基础和基本原理:基于Galios域,在二次同余码(QCC)基础上,利用循环移位、子序列填充和交换、序列转置等代数变换构造了能够满足各种非相干OCDMA需求的多样化二次同余码(DQCC)。与改进素数码(MPC)相比,DQCC的码字基数增加一倍、码集多样、可变码重、互相关特性好,能满足多样化QoS的需求。而且,具有恒定带内互相关(IPCC)值的改进QCC(MQCC)码字序列能够用于非相干谱幅度编码OCDMA(SAC-OCDMA)系统。为能够提供多样化的QoS传输,分析了DQCC在功率可调双码重OCDMA系统中的性能,评价了在功率和码重同时变化时对系统误码率(BER)性能的影响。为了改进系统性能,基于先进光逻辑与门和异或门设计的双级多阶复合光逻辑门在接收端实现了不同层级功率信号的识别。因此,该复合光逻辑门能有效抑制不同层级功率信号之间的多用户干扰(MAI),改善OCDMA系统的BER性能。为了能够完全消除MAI对OCDMA系统的影响,基于重构等效啁啾(REC)技术设计了用于SAC-OCDMA的具有色散补偿和MAI消除功能的平衡FBG解码器,并利用负二项式分布(NB)模型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建模和评价。同以往的Gaussian近似模型相比,基于NB模型的评价更为接近实际值,能够全面反映功率变化情况下的系统BER性能变化趋势。接着,为了消除地址码序列必须具有固定IPCC值的限制,设计了改进的平衡三支路检测装置。它不但能实现MAI消除功能,而且能够消除SAC-OCDMA对码字设计必须具有固定IPCC值的限制。因此,很多已经提出的地址码可以直接应用于SAC-OCDMA系统,以另一方式解决了严重制约SAC-OCDMA系统的码字设计问题。最后介绍变OPS核心节点和边缘节点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设计了全光多粒度分组交换节点架构。基于DQCC,分析和评价了光码标签在OPS网络中的性能与二项式系数、跳数以及码重个数的关系。提出了利用并行编码结构和延时模块的串行光码标签(SOCL)产生方案,仿真验证了SOCL在OCDMA-OPS中的分组交换实现。

二、OCDMA Network and Key Technolog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CDMA Network and Key Technology(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可见光通信发展概述
    1.3 可见光通信中多址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2 可见光通信及CDMA技术基本原理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构成
    2.2 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
        2.2.1 多址接入技术
        2.2.2 调制技术
        2.2.3 调光控制技术
    2.3 基于CDMA的多址接入技术
        2.3.1 CDMA基本原理
        2.3.2 扩频码集在VLC中的应用
        2.3.3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
    2.4 针对CDMA-VLC系统的研究点
    2.5 本章小结
3 面向VLC系统的调光控制CDMA方案及其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调光控制CDMA-VLC方案
        3.2.1 方案原理
        3.2.2 方案示例
    3.3 仿真系统实现和性能分析
    3.4 基于FPGA的实时系统实现
    3.5 本章小结
4 面向QS-CDMA-VLC系统的新型码集构造及其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OZCZ码集构造基础
    4.3 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码集构造
        4.3.1 构造方法
        4.3.2 特性分析
        4.3.3 构造示例
    4.4 单通道QS-CDMA-VLC系统模型和性能分析
        4.4.1 系统模型
        4.4.2 系统性能仿真和实验分析
    4.5 基于迭代扩展的OZCZ码集构造
        4.5.1 构造方法
        4.5.2 特性分析
        4.5.3 构造示例
    4.6 双通道QS-CDMA-VLC系统模型和性能分析
        4.6.1 系统模型
        4.6.2 系统性能实验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面向多速率QS-CDMA-VLC系统的码集构造及其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多速率QS-CDMA-VLC系统建模
    5.3 OVSF-OZCZ码集构造
        5.3.1 构造基础
        5.3.2 构造方法
        5.3.3 特性分析
        5.3.4 构造示例
    5.4 多速率QS-CDMA-VLC系统性能分析
        5.4.1 性能分析
        5.4.2 数值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CDMA技术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实现
    6.1 引言
    6.2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
        6.2.1 系统模型
        6.2.2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方案
    6.3 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性能分析
    6.4 可见光通定一体化实时系统实现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水下LED成像MIMO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下光通信研究现状
        §1.2.2 水下光通信信道建模研究现状
        §1.2.3 水下可见光成像MIMO通信研究现状
        §1.2.4 可见光MIMO通信阵列降相关研究现状
        §1.2.5 可见光非正交多址通信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下蓝绿光成像MIMO信道及空间相关性建模分析
    §2.1 水下光LOS基于蒙特卡罗方法信道特性分析
        §2.1.1 光在水中传播分析
        §2.1.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水下LOS信道特性分析
    §2.2 水下成像MIMO通信系统建模
        §2.2.1 成像MIMO系统建模
        §2.2.2 空间相关性分析
        §2.2.3 信道容量与误码率性能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像MIMO阵列降相关技术
    §3.1 引言
    §3.2 光MIMO信号检测算法性能分析
    §3.3 基于功率分配的预编码降干扰技术
        §3.3.1 成像MIMO通信系统预编码及解码模型
        §3.3.2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3.4 基于接收端信号集欧式距离最大化预编码降相关技术
        §3.4.1 接收端欧式距离最大化建模
        §3.4.2 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编码
        §3.4.3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3.5 基于格基约减降干扰技术
        §3.5.1 矩阵格基表示基本原理
        §3.5.2 格基正交化与问题描述
        §3.5.3 基于格基约减的系统建模与LLL-ZF检测算法
        §3.5.4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OFDM/OQAM调制通信及峰均比抑制技术
    §4.1 引言
    §4.2 DCO-OFDM/OQAM系统及峰均比抑制
        §4.2.1 DCO-OFDM/OQAM系统
        §4.2.2 DCO-OFDM/OQAM系统中M-OSLM峰均比抑制算法及性能分析
    §4.3 非线性失真抑制
        §4.3.1 问题描述与建模
        §4.3.2 求解与仿真分析
    §4.4 基于FPGA的水下可见光验证系统
        §4.4.1 基于FPGA的可见光传输系统设计
        §4.4.2 发射机设计与实现
        §4.4.3 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4.4.4 同步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
        §4.4.5 水下可见光实验系统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下蓝绿光基于压缩感知的非正交多址传输技术
    §5.1 引言
    §5.2 可见光非正交多址传输概述
    §5.3 水下光通信非正交多址传输系统建模
        §5.3.1 系统设置
        §5.3.2 Chips Mapper-OCDMA系统模型
    §5.4 基于压缩感知的非正交多址传输检测算法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3)OCDMA-PON系统中地址码编码方案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2 OCDMA-PON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2.1 PON技术介绍
    2.2 OCDMA-PON介绍
    2.3 OCDMA-PON关键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OCDMA-PON中频谱幅度编码(SAC)方案的研究
    3.1 概述
    3.2 DW-MD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3.3 对比采用DW-MD与MD码的系统仿真
    3.4 本章小结
4 OCDMA-PON中变码重地址码编码方案的研究
    4.1 概述
    4.2 变重DW-MD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4.3 从检测技术角度提出的多QoS方案
    4.4 两种多QoS方案的系统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OCDMA-PON中二维频谱/空间编码方案的研究
    5.1 概述
    5.2 固定码重和变码重二维DW-MD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5.3 二维变重系统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

(4)基于GTX的二维光码分多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OCDMA系统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5 论文各章节组织结构
第2章 DPSK-OCDMA编解码系统设计与仿真
    2.1 DPSK调制与解调
        2.1.1 DPSK调制原理
        2.1.2 DPSK解调原理
    2.2 经典OCDMA编解码概述
        2.2.1 光纤延时线编解码器
        2.2.2 光纤布拉格光栅编解码器
        2.2.3 光纤布拉格光栅加光纤延时线的二维编解码器
    2.3 DPSK-OCDMA编解码系统及仿真结果分析
        2.3.1 DPSK-OCDMA编解码系统的设计
        2.3.2 DPSK-OCDMA编解码系统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2.4 DPSK-OCDMA编解码系统的FPGA仿真实验
        2.4.1 FPGA简介
        2.4.2 DPSK-OCDMA编解码系统模块设计
        2.4.3 DPSK-OCDMA编解码系统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GTX的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的设计
    3.1 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的整体设计
    3.2 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的FPGA实现
        3.2.1 帧封装、时钟修正与数据对齐的设计
        3.2.2 MIZ7035开发板
        3.2.3 Virtex-7 GTX收发器
        3.2.4 8B/10B编码
        3.2.5 高速串行收发方案及GTX参数配置
    3.3 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的板上验证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GTX的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实验与分析
    4.1 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实验
        4.1.1 实验方案
        4.1.2 实验参数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基于IBERT的系统误码率测试实验
        4.2.1 IBERT集成误码率测试器
        4.2.2 误码率测试实验方案
        4.2.3 误码率测试实验参数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5)OCDMA系统二维变码重地址码和SAC地址码构造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多址复用技术
    1.3 OCDMA系统技术
        1.3.1 OCDMA系统结构原理
        1.3.2 OCDMA系统关键技术
    1.4 OCDMA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OCDMA系统国内研究
        1.4.2 OCDMA系统国外研究
    1.5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6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OCDMA系统中二维变码重地址码构造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N-QCHC/SVWOOC构造及性能分析
        2.2.1 QCHC的构造
        2.2.2 SVWOOC的构造
        2.2.3 N-QCHC/SVWOOC的构造方法及结果
        2.2.4 N-QCHC/SVWOOC相关性分析
        2.2.5 N-QCHC/SVWOOC理论及系统仿真结果
    2.3 MOLS/VWOOC构造及性能分析
        2.3.1 MOLS的构造
        2.3.2 MOLS/VWOOC的构造方法及结果
        2.3.3 MOLS/VWOOC理论及系统仿真结果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SAC-OCDMA系统中一维地址码构造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SAC-OCDMA系统中部分非相干检测技术
        3.2.1 互补减法(CS)检测技术
        3.2.2 与(AND)减法检测技术
        3.2.3 改进与(AND)减法检测技术
        3.2.4 直接解码(DD)检测技术
    3.3 1D-MD构造及性能分析
        3.3.1 1D-MD码的构造
        3.3.2 1D-MD码的系统性能分析
        3.3.3 1D-MD码的系统理论仿真分析
    3.4 1D-MTVWOOC构造及性能分析
        3.4.1 1D-MTVWOOC码的构造
        3.4.2 1D-MTVWOOC码的系统性能分析
        3.4.3 1D-MTVWOOC码的系统理论仿真分析
    3.5 1D-MSVWOOC构造及性能分析
        3.5.1 幻方矩阵的构造
        3.5.2 零互相关1D-MSVWOOC码的构造
        3.5.3 1D-MSVWOOC码的系统性能分析
        3.5.4 1D-MSVWOOC码的系统理论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SAC-OCDMA系统中二维地址码构造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2D-MD构造及性能分析
        4.2.1 2D-MD码的构造
        4.2.2 2D-MD码的系统性能分析
        4.2.3 2D-MD码的系统理论仿真分析
    4.3 2D-SWZCC构造及性能分析
        4.3.1 2D-SWZCC码的构造
        4.3.2 2D-SWZCC码的系统性能分析
        4.3.3 2D-SWZCC码的系统理论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基于空间分集的FSO/CDMA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OCDMA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FSO系统研究现状
    1.4 FSO/CDMA系统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FSO/CDMA系统及其物理层安全
    2.1 OCDMA系统介绍
    2.2 FSO系统及空间分集技术介绍
        2.2.1 FSO系统介绍
        2.2.2 大气信道中的空间分集技术
    2.3 FSO/CDMA通信系统介绍
    2.4 OCDMA与 FSO系统的安全性评估
        2.4.1 OCDMA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2.4.2 FSO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空间分集的FSO/CDMA搭线信道的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空间分集的准同步FSO/CDMA搭线信道
    3.3 性能分析
    3.4 数值计算及分析
    3.5 Optisystem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空间分集的FSO/CDMA搭线信道性能的实验验证
    4.1 单用户FSO/CDMA系统实验
        4.1.1 引言
        4.1.2 单用户系统实验模型
        4.1.3 单用户系统可靠性能分析
        4.1.4 单用户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分析
    4.2 双用户FSO/CDMA系统实验
        4.2.1 引言
        4.2.2 双用户系统实验模型
        4.2.3 双用户系统可靠性能分析
        4.2.4 双用户系统物理层安全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基于OCDMA的混合FSO/光纤搭线信道物理层安全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研究与意义
    1.2 OCDMA技术发展及安全性研究现状
    1.3 混合FSO/光纤网络发展及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OCDMA的混合FSO/光纤网络介绍
    2.1 OCDMA系统介绍
        2.1.1 OCDMA系统结构
        2.1.2 OCDMA系统关键技术
    2.2 OCDMA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
        2.2.1 窃听方式介绍
        2.2.2 安全性评估方法
    2.3 混合FSO/光纤信道介绍
        2.3.1 光纤链路影响因素
        2.3.2 FSO链路影响因素
        2.3.3 光纤耦合技术
    2.4 混合FSO/光纤网络介绍
        2.4.1 混合FSO/光纤网络研究介绍
        2.4.2 基于OCDMA的混合FSO/光纤网络研究介绍
        2.4.3 混合FSO/光纤网络的安全隐患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OCDMA的混合FSO/光纤搭线信道物理层安全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OCDMA的混合FSO/光纤搭线信道
        3.2.1 基于OCDMA的混合FSO/光纤搭线信道分析
        3.2.2 窃听者在FSO链路窃听
        3.2.3 窃听者在光纤链路窃听
    3.3 物理层安全分析及讨论
        3.3.1 条件保密中断概率
        3.3.2 窃听者在FSO链路窃听
        3.3.3 窃听者在光纤链路窃听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OCDMA的混合FSO/光纤搭线信道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OCDMA的混合FSO/光纤搭线信道实验系统
        4.2.1 光发射机
        4.2.2 光编解码器
        4.2.3 大气湍流强度测量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可靠性分析
        4.3.2 物理层安全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光码分多址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误码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可见光通信技术
        1.1.2 光码分多址
    1.2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光码分多址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模型与光码分多址技术
    2.1 室内VLC系统概述
    2.2 室内可见光信道模型
        2.2.1 室内VLC系统的接收方式与调制技术
        2.2.2 室内可见光通信链路模型
        2.2.3 光源特性
        2.2.4 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模型
        2.2.5 反射面模型
        2.2.6 信道特征的描述
    2.3 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仿真与分析
        2.3.1 信道模型仿真实验参数
        2.3.2 信道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2.4 天花板反射信道模型
    2.5 光码分多址基本原理与分类
        2.5.1 光码分多址基本原理
        2.5.2 OCDMA系统分类
    2.6 光地址码
        2.6.1 光地址码的基本性质
        2.6.2 光地址码的分类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基于遗传算法的光正交码构造算法
    3.1 贪婪算法
        3.1.1 光正交码差集合的定义及其相关性质
    3.2 遗传算法
        3.2.1 传统遗传算法的构造算法
        3.2.2 传统遗传算法的不足之处
    3.3 新型遗传算法
        3.3.1 新型遗传算法的前置工作
        3.3.2 新型遗传算法的整体流程
        3.3.3 新型遗传算法的可行性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正交码在室内光信道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性能分析
    4.1 室内可见光视距信道模型
    4.2 光码分多址系统干扰模型
        4.2.1 多用户干扰模型
        4.2.2 考虑多径干扰后的干扰模型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OCDMA的局端光收发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OCDMA-PON技术概述
        1.2.1 OCDMA基本原理
        1.2.2 OCDMA关键技术
        1.2.3 OCDMA-PON的概述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OCDMA局端光收发机架构和编解码算法研究
    2.1 OCDMA局端光收发机典型编解码方案
        2.1.1 基于FGB或WG和OFDL的t-λ全光编解码
        2.1.2 基于电域空间编码的频域多阶幅度编解码方案
        2.1.3 传统CDMA光传输
    2.2 局端光收发机方案设计
        2.2.1 OLT局端方案
        2.2.2 ONU用户端方案
    2.3 二维OCDMA编解码器算法设计
        2.3.1 编码算法及数学模型
        2.3.2 解码算法及数学模型
        2.3.3 编解码器的优势和改进分析
    2.4 二维OCDMA编解码算法仿真验证和分析
        2.4.1 在OptiSystem 7.0中的仿真方案及仿真参数
        2.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OCDMA局端光收发机的系统实验研究
    3.1 OCDMA局端光收发机硬件架构设计
        3.1.1 总体架构
        3.1.2 硬件架构子模块
    3.2 OCDMA局端光收发机硬件搭建
        3.2.1 算法处理硬件平台
        3.2.2 系统管理模块硬件平台
        3.2.3 频域编解码模块器件
    3.3 实验方案
        3.3.1 实验原理
        3.3.2 实验参数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OCDMA-PON网络管理系统的交互通信分析与研究
    4.1 网络管理系统概述
        4.1.1 网络管理
        4.1.2 网络管理模型
    4.2 SNMP网络管理模型分析
        4.2.1 SNMP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4.2.2 SNMP网络管理信息模型
        4.2.3 SNMP网络管理通信模型
    4.3 OMCI协议用于OCDMA-PON的改进分析
        4.3.1 OMCI协议传输模型
        4.3.2 OMCI协议消息格式
    4.4 OCDMA-PON网络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4.4.1 OCDMA-PON网络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4.4.2 管理站、OLT与ONU之间的交互通信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OCDMA-PON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5.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5.1.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5.1.2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5.1.3 嵌入式Linux系统搭建
        5.1.4 网络开发环境配置
    5.2 MIB管理信息库设计
        5.2.1 OLT MIB库
        5.2.2 ONU MIB库
    5.3 OLT系统软件实现
        5.3.1 SNMP代理的开发
        5.3.2 OMCI从代理开发
        5.3.3 协议转换的实现
        5.3.4 OLT本地管理程序实现
    5.4 ONU系统软件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全光分组交换网络中的编解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光分组交换技术概述
    1.2 多址复用技术
    1.3 OCDMA编解码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OPS网络中OCDMA编解码技术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2 基于Galois域的DQCC设计
    2.1 OCDMA地址码设计的数学基础
    2.2 基于Galios域的DQCC设计
    2.3 DQCC的特点
    2.4 具有固定IPCC值的QCC及其性能特点
    2.5 本章小结
3 DQCC在OCDMA系统中的性能分析
    3.1 DQCC在硬限幅下的性能分析
    3.2 DQCC在复合光逻辑门下的系统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平衡结构FBG编解码器及其在系统中的性能分析
    4.1 SAC-OCDMA编/解码器
    4.2 带色散补偿功能的FBG编解码器设计
    4.3 SAC-OCDMA平衡编解码器及其性能分析
    4.4 改进的三支路平衡结构解码器方案
    4.5 本章小结
5 非相干OCDMA在OPS中的应用
    5.1 OPS关键技术
    5.2 基于DQCC的OCDMA-OPS性能分析
    5.3 基于DQCC的OCDMA-OPS系统性能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博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的发表或获奖情况
附录3 主要符号缩写对照表

四、OCDMA Network and Key Technology(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陈丹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水下LED成像MIMO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 李燕龙.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3]OCDMA-PON系统中地址码编码方案及其性能的研究[D]. 李翔.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基于GTX的二维光码分多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俞晓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5]OCDMA系统二维变码重地址码和SAC地址码构造及性能研究[D]. 卢卓.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6]基于空间分集的FSO/CDMA系统性能研究[D]. 张建佳. 深圳大学, 2020
  • [7]基于OCDMA的混合FSO/光纤搭线信道物理层安全分析及实验研究[D]. 黄倩. 深圳大学, 2019(09)
  • [8]基于光码分多址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误码率性能研究[D]. 何嘉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基于OCDMA的局端光收发机关键技术研究[D]. 周省邦. 广西师范大学, 2017(11)
  • [10]全光分组交换网络中的编解码技术研究[D]. 陈富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OCDMA网络及关键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