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红河大学学报》总目录

2004年《红河大学学报》总目录

一、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刘欢[2](2021)在《哈尼梯田遗产区典型民俗村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多尺度特征与优化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阐明乡村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机制,才能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支持。本文选择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核心区中典型村寨箐口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影像解译获得其2000年、2008年和2016年的16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图,基于ArcGIS10.5软件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及土地利用扩展强度,以此分析其时空格局特征,利用Markov-FLUS模型模拟和预测箐口村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提出村寨可持续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的多尺度时空演变。从村寨尺度上来看,土地利用变化整体较快,2000-2016年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达20.47%,又以2008-2016年间变化最快,高达31.62%;其中,林地、园地呈现减少趋势,其他类型用地处于持续增加状态。从建设-旅游用地尺度上看,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迅速,其扩展强度指数为0.09,主要由林地和耕地转入;旅游用地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其扩展强度指数为0.06,由建设用地和林地转入为主。从“蘑菇房”单个尺度上看,外部风貌上体现在屋顶为平顶加茅草,外墙为砖混和黄漆,同时窗户量增多;内部变化体现在内部空间变宽敞,习俗上简化后只保留神龙等祭祀用地。(2)土地利用情景模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箐口村实际情况从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向、坡度、距交通道路的距离、距水田的距离、距林地的距离、距建设用地的距离、距旅游用地的距离、户均人口数、人均GDP等十个驱动因子,作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参与模拟研究。结合Markov和FLUS模型模拟箐口村土地利用变化,对模拟结果进行模拟精度检验高达86%,说明两个模型结合适用于村域尺度研究。本研究模拟了三种情景,即当前状态、耕地保护和多情景,在当前状态情景下存在建设用地增多、耕地和林地减少等问题,于是提出耕地保护情景下的土地利用优化模拟,耕地面积减少明显,但林地面积减少突出,最后通过设置耕地、林地和旅游用地限制区提出多情景模拟,结果显示建设用地增加较少,耕地和林地减少较少,与前两种情景相比多情景模拟更适于箐口村的发展。(3)旅游开发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箐口村的土地利用变化以旅游开发为背景,在研究期间内分为两个阶段且开发主体不同,发展阶段由政府主导,成熟阶段由公司主导政府辅助,正因为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土地利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从保障耕地和林地的最低红线、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旅游用地的保护与开发、增强村民地方感这五个方面入手。

龙倮贵,费晓辉[3](2021)在《红河彝族创世史诗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认为红河有地理文化区域下的红河和行政区划下的红河。前者系指红河水系广大区域,后者就是当下行政区划下的红河州所辖的13个市县。纵观目前整理和出版的红河彝族创世史诗,既有口传类创世史诗,也有彝文类创世史诗,其数量相对可观,可谓红河是彝族创世史诗的富矿之地。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红河彝族创世史诗持续保护传承现状令人堪忧。文章以非遗保护视角,在客观阐述红河彝族史诗发掘与抢救、整理与出版现状的同时,分析其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其原因,并提出红河彝族创世史诗持续保护传承的对策措施,使红河彝族创世史诗在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大花园大展自身的风姿。

左洁[4](2020)在《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倡导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鼓励高校“依校定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实现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理工类院校着眼于本校理工特色,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以问卷和结构性访谈的方式对选定的两所理工类院校(“南邮”和“南航”)英语专业相关师生,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研究:一、英语专业指导性文件从《大纲2000》到《国标》,为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何种启示?二、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现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现状如何?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校本课程实施效果怎样?基于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首先对两份英语专业指导性文件(《大纲2000》和《国标》)进行了要素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国标》放宽了高校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权限,强调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倡议将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拓展到专业核心课程和培养方向课程等;同时,《国标》还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呼吁各高校创新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并对英语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其次,笔者通过对两校英语专业培养文件的梳理,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在校本课程设置体系建设、语言能力与本校理工特色知识的学习步调、“英语+专业方向”培养特色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发现为其后的访谈研究等提供了初步的调研基础。接着,本文采取问卷和访谈法,借助校本课程实效性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对两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与效果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一方面,从两校的的对比调研来看,在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认识与态度上,两校英语专业存在显着性差异;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学生在学习效果、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和对未来发展的帮助等方面均高于南邮英语专业。另一方面,两校英语专业师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评价一般;校本课程目标不够清晰,课程内容艰深,缺乏情境呈现和实际运用的机会和平台;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校本课程课堂氛围与教师跨学科专业素养较为满意,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模式,以及与企业对接的实践教学有待普及;当前校本课程的评估手段不合理,对阶段性测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形成性评价重视不够;校本课程教师队伍中“双师型”师资明显不足等。最后,我们就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尝试对提升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效性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革新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理念;构建英语专业校本课程体系,凸显理工特色;寻求校本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建立动态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整合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教师队伍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研究涉及面广,各校校本课程开发和运用都会经历一个不断自我评价、自我修正的过程。因此,本文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以期为未来的校本课程研究提供启示。

肖伊然[5](2020)在《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文中认为文章以华侨农场归难侨的生活现状为切入点,梳理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关注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执行过程及其后续发展。文章以龙海市双第华侨农场为个案研究,以华侨农场历史文献档案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实地接触归难侨群,希望由点到面探究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和归难侨群体的社会融入之路。1960年,双第华侨农场确定为接待安置归侨基地,由公私合营转为国营华侨农场。之后,双第华侨农场共经历了三次领导体制变化。2007年,国家针对华侨农场体制改革长期难以突破困境的背景下,提出“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目标,推动华侨农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特殊的体制模式已不复存在,归难侨群体的场员身份意识逐渐转变为村民、居民。双第华侨农场的体制改革呈现了华侨农场从建制到“消亡”的历史过程,见证了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变迁和归难侨群体社会生活变迁的方方面面。文章从“三融入”体制改革的目的出发,通过体制融入模式、地方治理、归难侨社会保障、侨居工程建设、归难侨生活现状等方面评析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执行状况。双第华侨农场纳入地方规划之后,结合自身实际发展优势,由“环境促工业”的发展观念转变为“不再下达工业指标,建设生态旅游”。并逐步解决归难侨群体的住房问题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地方治理,归难侨群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成效明显,对于全国华侨农场的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华侨农场在后续发展仍然面临着共性问题。在涉及农场干部队伍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国有土地开发利用以及归难侨子女社会融入等方面,需要开展更深入的工作。华侨农场作为制度性产物,成功“融入”的关键仍然依靠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的根源在于体制创新,建立一套保证华侨农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引导华侨农场干部创新观念,提高归难侨群体自身素质,注重华侨农场文化建设等路径,增强华侨农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彻底融入。

刘美玉[6](2020)在《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以M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日益扩增,使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少数民族群体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日趋显现,由于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不尽相同,其在汉民族为主体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会遇到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学习问题。适应大学学习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基础,其适应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自身未来发展,牵扯我国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培养质量,继而影响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朝鲜族作为我国在地域上分布较广、民族教育特色鲜明、家庭结构复杂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中的适应水平必然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因此,关注朝鲜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具有其独特价值和必要性。本论文以处于汉民族为主体环境的M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是:第一,了解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第二,从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毕业高中、家庭用语、家庭居住成员、经济情况七个方面分析不同特征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及维度上的差异;第三,探讨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良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第四,提出改善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对策。本研究以M大学17个学院的朝鲜族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 200位调查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97份。研究工具是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大学生学习适应情况调查问卷》相关内容,并结合研究对象特点进行调整而形成。研究以学习态度与动力、学习方法与能力、学校教学与管理、自我认知与心理、学习环境与社交共十二个维度,来测量M大学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水平。访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院、不同生源地、不同高中背景的16位朝鲜族大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从个人学习背景、入学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教学与管理评价、自我认知、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逐一展开。通过SPSS分析和访谈内容的整理,发现M大学朝鲜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居于一般偏下水平。朝鲜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及各维度在性别、毕业高中、家庭使用语上无显着差异。不同年级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社交关系四个方面。不同家庭所在地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自我认知三个方面差异显着。不同居住成员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社交关系三个方面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校管理、自我认知、学校环境五个方面上存在显着差异。此外,M大学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现象具体表现为:学业成绩重视度不足、缺乏专业兴趣、未来规划模糊、学习内容内化困难、课堂师生互动遇阻、授课方式枯燥,课程时间安排不适应、学习评价不适应、朝鲜语能力对专业学习的影响,汉语能力产生差距感、班级学习风气不佳、人际交往受挫。针对上述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研究者从个人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首先,学生应重视个人职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时刻端正学习态度。其次,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优化授课方式,加强课程反馈机制;辅导员和班导师应按期开展班会等思想建设活动,优化学习风气。最后,学校可以通过语言课程的开设提高朝鲜族大学生的学术语言水平,课时安排应更加科学,创造多样的教学环境。

闵桃[7](2020)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与世界记忆工程对接的国家工程,是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认定、管理、保护和开发的系列计划和措施。2000年,受世界记忆工程和国内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影响,在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正式启动。至2018年,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已选出四批142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成功申报12项《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13项《世界记忆名录》,构筑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工程为档案文献遗产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提供了途径和平台,促进了档案文献遗产工作的发展,并有意识地发掘档案文献遗产内涵及价值,塑造文化品牌,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引发社会对档案文献遗产的广泛关注,有关档案文献遗产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直接以工程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少,且工程开展近二十年,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梳理,为即将开展的工程新阶段做准备。故本文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设为题,梳理分析遗产工程过去近二十年的实践活动。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时代背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既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发展的要求,又是世界记忆工程全面实施的体现。第二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实践活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围绕档案文献遗产的确定、保护与利用开展工作,建立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即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认证体系,组织了相关的整理研究项目和宣传、出版、文艺创作等开发利用活动,来保护和传承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活动的分析与展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为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了平台,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定位偏差、组织建设不足、活动内容不平衡等问题,需从工程定位、组织功能、发展规划、合作交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强。

张艳萍,肖洋[8](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云南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回顾和展望》文中认为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云南省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和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也经历了萌生起步、快速推进、规范发展3个阶段。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经验,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汉语国际教育的未来前景,对于全省教育战线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的发展定位,对于提升云南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影响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秋玲[9](2019)在《基于IBC理论的建水紫陶品牌形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建水紫陶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陶瓷工艺类型,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建水紫陶在工艺上以刻坯填泥为主要特色,艺术上以文人艺术为核心审美,其产业发展也在近十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红河州建水县文化产业办公室相关统计情况来看,截止到2018年底,建水紫陶年产值约24.15亿,从业人员已达2.8万人。尽管建水紫陶产业发展迅速,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整体品牌形象,从而导致建水紫陶品牌对外推广不足且影响力大多局限于云南省内、产业发展受限等问题。因此,随着国家对文化旅游产业及传统手工艺扶持力度的加大,建水紫陶品牌形象的设计提升迫在眉睫。随着泛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在品牌传播活动中已经成为控制品牌口碑和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品牌传播学者段淳林教授基于这一现实提出了整合品牌传播(IBC)理论,其核心是根植于某一特定文化价值观,通过媒介整合传播,使公众对品牌形成价值认同,从而促进品牌形象的提升和推广。建水紫陶是我国古代制陶工艺和文人文化融合的智慧结晶,承载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其文化构成奠定了建水紫陶品牌形象和IBC理论结合的价值基础,能够在满足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的前提下,围绕建水紫陶品牌核心价值进行双向沟通的有效传播,从而建水紫陶品牌传播活动更具影响力和持久性。鉴于此,文章以“IBC理论”为基础,对建水紫陶品牌形象设计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与田野考察,切合IBC理论核心和建水紫陶品牌形象现状,以期找到适合建水紫陶品牌形象设计提升的方法。针对建水紫陶IBC品牌形象的设计方法,文章从设计要素、思路和步骤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第一,对建水紫陶消费市场做相关调研,了解最新市场动态,对设计倾向进行预判;第二,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建水紫陶品牌形象进行定位,包括对产品的定位分类和企业的定位,目的是确定建水紫陶的品牌核心价值;第三,落实建水紫陶IBC品牌形象各环节的设计部分,梳理设计程序;第四,结合IBC战略组织传播选择适合基于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建水紫陶品牌形象传播策略,整合最优资源,避免媒介浪费;第五,不断重复上述操作并对各环节进行完善和再定位,最后输出品牌形象。这是建水紫陶IBC品牌形象设计方法的基本操作步骤。同时,文章结合典型案例对建水紫陶IBC品牌形象设计提出了一些实操思路和途径,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设计误区。建水紫陶IBC品牌形象设计核心就是要确立能够和消费者之间产生共鸣的品牌文化价值观,然后将这一价值观植入到和品牌有关的所有环节,包括企业文化、视觉形象等,然后整合媒体进行推广维护。这样的思路不仅能够对企业和个体户的建水紫陶品牌形象设计有所提升,对建水紫陶整体产业的品牌形象提升也是一个引导,不过要想把建水紫陶品牌形象打造成为一张云南对外推广的亮眼名片,首先相关从业人员就必须树立起坚定的品牌战略意识,其次政府部门应该提供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和学习交流机会,最后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力量应该寻找更多合作机会,给建水紫陶品牌形象的设计提升提供无限发展动力。

余正帆[10](2019)在《朱庭珍《<唐贤三昧集>评点》研究》文中认为生活于清末的朱庭珍(1841—1903),着有《穆清堂诗钞》三卷、《续集》四卷、《筱园诗话》四卷。据其弟子华世尧的相关记载,朱氏生前还做过大量文学评点,这些评点基本散佚,现存《<唐贤三昧集>评点》就是其中一种。除《筱园诗话》外,《<唐贤三昧集>评点》是朱庭珍论诗的另外一种重要着述,当下学术界对朱庭珍诗学的研究大多以《筱园诗话》作为文献基础,较少关注到《<唐贤三昧集>评点》,对《<唐贤三昧集>评点》的研究无疑可以加深我们对朱庭珍诗学的认识。本文分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首先考订朱庭珍的《<唐贤三昧集>评点》的成书过程及内容,将朱氏的评点批语分类,对全书进行基本介绍。第二章从以禅论诗、诗画关系、诗体与才性以及论诗重起结立言四个方面梳理朱庭珍评点的具体特色,探讨其诗学路径。第三章主要考察朱庭珍诗歌评点的诗学思想,首先通过比较朱庭珍和纪昀的诗歌评点,勾勒出纪昀诗学思想对朱庭珍的影响,其次分析朱庭珍盛唐诗界定,梳理其诗学理想,最后分析朱庭珍对《唐贤三昧集》体例的质疑。第四章以清为重点,探索清作为古典诗学的一种重要审美风格的源流,并以此为基点讨论朱庭珍对王士祯诗学的接受与批评。第五章从家学影响、共时地域范围内、历时的理论影响三个方面分析论述朱庭珍的诗学理论。本文试图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探讨,从评点中揭示出朱庭珍对《唐贤三昧集》的认识,梳理朱庭珍对王士祯诗学的批评接受,深化当下对朱庭珍诗学的研究,并勾勒出晚清云南诗坛诗学理论中的地域性因素。

二、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点
    1.7 论文的局限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比较研究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3.3.1 基本概念
        3.3.2 基本理论
        3.3.3 研究假设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3.4.1 量表修订
        3.4.2 变量测量
        3.4.3 量表评价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4.1.1 初创阶段
        4.1.2 曲折发展阶段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4.2.1 进修培训制度
        4.2.2 考核制度
        4.2.3 职称晋升制度
        4.2.4 薪酬制度
        4.2.5 聘任制度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4.3.1 宏观制度分析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 结果分析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5.1 数据质量评价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5.8 分析讨论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6.1.1 职称情况
        6.1.2 学术成果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6.4 奖励制度比较
    6.5 薪酬制度比较
    6.6 结果分析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6.6.2 职称晋升受限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6.6.7 奖励“一刀切”
        6.6.8 薪酬偏低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7.2.5 完善薪酬制度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7.2.7 注重制度公平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初始量表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正式量表
附录4:访谈提纲
附录5:项目分析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哈尼梯田遗产区典型民俗村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多尺度特征与优化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及其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2.2 箐口村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人文概况
        2.1.3 旅游发展现状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研究方法
        2.3.2 Markov-FLUS模型
第3章 箐口村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3.1 村寨尺度上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
        3.1.1 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特征
        3.1.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2 建设-旅游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
        3.2.1 建设用地
        3.2.2 旅游用地
    3.3 传统蘑菇房的外貌与内部使用功能的变化
        3.3.1 外部风貌变化
        3.3.2 内部使用功能变化
第4章 基于Markov-FLUS模型的箐口村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模拟
    4.1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制图
        4.1.1 自然因素
        4.1.2 社会经济因素
        4.1.3 政策因素
        4.1.4 影响因素制图
    4.2 FLUS模型的相关参数设置及精度验证
        4.2.1 FLUS模型模拟参数计算
        4.2.2 箐口村土地利用模拟结果与精度验证
    4.3 不同情景下箐口村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模拟
        4.3.1 基于当前状态下的箐口村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4.3.2 基于耕地保护情景的箐口村用地优化模拟
        4.3.3 基于多情景的箐口村用地优化模拟
        4.3.4 三种不同情景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4 旅游影响下箐口村土地利用的持续发展对策
        4.4.1 旅游发展对箐口村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4.2 可持续发展对策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红河彝族创世史诗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红河彝族史诗整理与传承现状
    (一)数字化整理保护传承状况
    (二)申报各级非遗名录保护状况
二 红河彝族史诗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因素
    (一)主观因素
        1.编译出版译本多元多样,但与实际读者和传承人之间呈本末倒置
        2.彝文类史诗已到了绝版孤本
        3.申报命名非遗名录工作滞后
        4.基本没有保护中心或传承基地
        5.保护传承经费严重短缺
    (二)客观因素
        1.保护传承环境逐渐萎缩
        2.保护传承人濒危断层
        3.被传承者越来越老龄化、妇女化和儿童化
三 彝族史诗持续保护传承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持续保护传承的宏观思路
        1.制定整体规划,建立长效机制
        2.广泛布点拉网,坚持常年抢救收集保护传承
        3.运用现代科技,建立数字化和数据库保护传承
    (二)建立健持续传承的人才队伍机制
        1.建立健全持续传承人建设机制,壮大传承队伍
        2.健全持续传承人扶持机制,激发传承人热情
        3.建立健全持续传承人培养机制,以保护传承有序
    (三)建立健全持续保护传承的法律机制
    (四)建立健全持续保护传承的社会机制
    (五)建立持续保护传承的经费投入机制
        1.建立征集保护经费投入机制
        2.建立整理研究出版经费投入机制

(4)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缩略词以及术语英汉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本研究文献回顾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课程
        2.1.2 课程设置
        2.1.3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
        2.1.4 校本课程实效性
    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2.2.1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2.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内容
        2.2.3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趋势
    2.3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2.3.1 国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2.3.2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内容
        2.3.3 国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趋势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2.5 相关理论基础
        2.5.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2.5.2 斯基尔贝克校本课程开发理论
        2.5.3 CIPP评估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分析
    3.1 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
        3.1.1 物理环境分析
        3.1.2 心理环境分析
    3.2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设置
        3.2.1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3.2.2 校本课程定位分析
        3.2.3 校本课程课程设置
        3.2.4 校本课程教学目标
    3.3 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3.4 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与手段
    3.5 校本课程的评估
    3.6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研究
    4.1总体现状
    4.2 南航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现状
        4.2.1 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发展概况
        4.2.2 南航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4.3 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现状
        4.3.1 南邮英语专业发展概况
        4.3.2 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4.4 南航与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对比分析
        4.4.1 英语专业校本特色课程培养目标对比
        4.4.2 英语专业课程结构对比
        4.4.3 英语专业校本特色人才培养侧重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效性研究
    5.1 研究设计
        5.1.1 调查问题
        5.1.2 调查对象
        5.1.3 研究工具
        5.1.4 研究过程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5.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5.2.3 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与路径分析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5.3.1 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
        5.3.2 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
        5.3.3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
        5.3.4 校本课程实施效果与改进意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6.1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6.1.1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理念不明确
        6.1.2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体系未形成
        6.1.3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手段单一
        6.1.4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评估体系不完善
        6.1.5 英语专业教师跨学科素养待提高
    6.2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建议
        6.2.1 革新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教学理念
        6.2.2 构建英语专业理工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6.2.3 寻求校本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
        6.2.4 建立动态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6.2.5 整合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师资队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5)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萌芽阶段(1980-1995年)
        二、发展阶段(1996-2006年)
        三、深入阶段(2007年至今)
    第三节 文献资料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地域
        一、行政区划
        二、自然环境
第二章 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提出和实施
    第一节 华侨农场的缘起
        一、东南亚排华
        二、国内安置
    第二节 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次领导体制变化(1950—1977年)
        二、第二次领导体制变化(1978-1985年)
        三、第三次领导体制变化(1985年至今)
        四、“三融入”体制改革的背景
    第三节 “三融入”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内容
        一、体制融入地方
        二、管理融入社会
        三、经济融入市场
第三章 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具体执行
    第一节 “三融入”之前的双第华侨农场
        一、场员安置
        二、生产与经营管理体制
        三、社会职能管理
        四、场员薪资福利
    第二节 体制融入模式
    第三节 地方治理
        一、发展布局
        二、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 归难侨社会保障
    第五节 侨居造福工程
        一、实施背景
        二、实施过程
    第六节 归难侨生存现状
第四章 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农场干部队伍建设
        一、理顺体制机制
        二、优化农场干部队伍
    第二节 归难侨子女的社会融入
    第三节 土地利用
    第四节 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论文资助项目

(6)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以M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总体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对象及特点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实施
        一、研究方法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三、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章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情况
    第一节 学习适应性及各维度描述统计
        一、学习适应性描述统计
        二、学习适应性各维度描述统计
    第二节 学习适应性及各维度差异分析
        一、学习适应性的年级差异分析
        二、学习适应性的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三、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分析
        四、学习适应性的毕业高中差异分析
        五、学习适应性的专业类别差异分析
        六、学习适应性的家庭用语差异分析
        七、学习适应性的家庭居住成员差异分析
        八、学习适应性的父亲学历差异分析
        九、学习适应性的母亲学历差异分析
        十、学习适应性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及特征
        一、学习适应性整体现状
        二、学习态度与动机方面特征
        三、学习方法与能力方面特征
        四、学校教学与管理方面特征
        五、自我认知与心理方面特征
        六、学习环境与社交方面特征
    第二节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态度与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学习方法与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学校教学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自我认知与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学习环境与社交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不良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四章 提高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策略
    第一节 个人层面
        一、重视职业规划,树立学习目标
        二、培养专业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三、提升语言技能,增强学习能力
        四、提高自我认知,加强心理疏导
    第二节 教师层面
        一、突出课程特点,改进授课方式
        二、加强师生交流,重视学习反馈
        三、开展学习活动,培养优良学风
    第三节 学校层面
        一、开设汉语课程,增强朝鲜族大学生汉语水平
        二、合理安排课时,丰富不同学科课程开展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依据
    二、概念解析
    三、学术回顾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缘起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传统
        一、中国古代的档案文献保护措施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文献保护工作
        三、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程
    第二节 世界记忆工程的推动
        一、世界记忆工程概况
        二、世界记忆工程影响
第二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概况
        一、发展历程
        二、工程组织
        三、工程任务
    第二节 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构筑
        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
        二、多层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
        一、整理研究
        二、宣传展览
        三、出版发行
        四、文艺创作及品牌塑造
第三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
        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新平台
        二、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三、档案文献遗产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第二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缺憾与展望
        一、工程缺憾
        二、工程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改革开放40年云南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回顾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汉语国际教育的40年发展历程
    (一) 萌生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二) 快速推进阶段 (2000年至2012年)
    (三) 规范发展阶段 (2013年至今)
二、云南汉语国际教育40年的主要成就
    (一) 留学生规模快速增长
        1.留学生人数增长。
        2.留学生来源地区覆盖面广。
    (二) 留学生奖学金来源增多
    (三) 教育机构不断增加, 教学层次不断提高
        1.教学机构增加
        2.国际汉语推广基地齐全
        3.汉语国际教育层次提高
    (四) 海外本土教师培养工作成效显着
    (五) 教师队伍逐渐增强
    (六) 教学研究纵深发展
        1.对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情况。
        2.研究成果发表平台建设。
        3.相关研究课题立项情况。
三、展望未来前途广阔任务艰巨
    (一) 树立“汉语 +专业/职业”理念, 着力强化学历留学生汉语教育
    (二) 继续发挥“汉语桥”的辐射功能
    (三) 发挥云南省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前沿省份作用

(9)基于IBC理论的建水紫陶品牌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及选题意义
        (一) 研究源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 IBC理论研究现状
        (二) 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三) 移动互联网媒介下的品牌形象设计相关文献述评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建水紫陶品牌形象设计发展简述
    一、清代至民国时期
    二、20世纪中后期
    三、21世纪以来
第二章 当代建水紫陶品牌形象设计的分类
    一、单一品牌
    二、多品牌
    三、背书品牌
    四、联合品牌
    五、非企业的个体品牌
第三章 IBC理论对建水紫陶品牌形象设计的价值研究
    一、IBC理论的体系构架与主要内容
        (一) IBC理论的概念
        (二) IBC理论的核心及运作
        (三) IBC战略组织传播模型构建
    二、引入IBC理论对建水紫陶品牌形象设计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 促进建水紫陶品牌形象社会价值提升
        (二) 使消费者在市场中角色发生转换
        (三) 融合系统设计与IBC理论价值
        (四) 满足当下建水紫陶品牌形象传播需要
第四章 建水紫陶IBC品牌形象设计的方法与路径探析
    一、设计要素
    二、设计思路
        (一) 社会性消费群体价值观沟通
        (二) 品牌形象社会化资产意识转变
        (三) 传播活动控制者角色运用
        (四) 媒体跨界整合构建传播模型
    三、设计步骤
        (一) 市场调研
        (二) 形象定位
        (三) 策略选择
        (四) 品牌CI设计
        (五) 媒体整合
    四、设计注意事项
        (一) 清晰品牌定位避免品牌形象设计紊乱
        (二) 防止文化理解失误引起品牌形象推广反差
        (三) 注重危机公关减少消极品牌形象连锁反应
        (四) 谨防产品质量缺失导致品牌形象陷入信任危机
        (五)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避免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减少
    五、以“凤凰印”为例的建水紫陶IBC品牌形象具体设计实施过程
第五章 对当代建水紫陶产业IBC品牌形象设计的战略建议
    一、政府引导支持和宏观调控
    二、相关行业协会督促规范市场
    三、企业及从业人员树立品牌意识
    四、校企政深度协同发力
结语
附录
    一、插图目录
    二、表格目录
    三、田野考察图片(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10)朱庭珍《<唐贤三昧集>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朱庭珍诗学研究综述
    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第一节 半由人事半天功——学与悟
    第二节 画家不能绘出者,诗能达之——诗与画
    第三节 诗才与体格——体与性
    第四节 诗法批评——诗歌起结与立言
第三章 朱庭珍诗歌评点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论诗知变,宜防其渐”
    第二节 集众妙于一家的诗学理想
    第三节 朱庭珍对《唐贤三昧集》体例的质疑
    第一节 “清”的在诗学史上的演进历程
        (一)由精神修养过渡到审美追求的雏形期——唐诗之前的“清”
        (二)诗歌创作的自觉期——唐诗中的“清”
        (三)复古批评期的理论摇摆——元明诗学中的“清”
        (四)“清”的三次冲击与其理论必然
    第二节 朱庭珍对“清”的防微杜渐
    第三节 朱庭珍对“清”的向往与补充
第五章 朱庭珍其他诗学理论问题讨论
    第一节 以“才学识”论诗的家学渊源
    第二节 晚清云南诗坛理论对朱庭珍的影响
    第三节 朱庭珍诗学“养气”理论辨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哈尼梯田遗产区典型民俗村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多尺度特征与优化模拟[D]. 刘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红河彝族创世史诗保护与传承研究[J]. 龙倮贵,费晓辉. 红河学院学报, 2021(01)
  • [4]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D]. 左洁.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5]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D]. 肖伊然. 华侨大学, 2020
  • [6]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以M大学为例[D]. 刘美玉. 中央民族大学, 2020(12)
  • [7]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D]. 闵桃.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改革开放40年云南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回顾和展望[J]. 张艳萍,肖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9(04)
  • [9]基于IBC理论的建水紫陶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 李秋玲. 云南大学, 2019(03)
  • [10]朱庭珍《<唐贤三昧集>评点》研究[D]. 余正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2004年《红河大学学报》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