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三大障碍

突破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三大障碍

一、突破大学培育创新人才的三大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刘美辰[2](2020)在《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以北京地区“211”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旨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为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而服务的重要举措;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链,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行业特色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服务行业、引领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行业领域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本研究借助建构主义理论和协同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9所北京地区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相关的“211工程”行业特色型高校为研究对象,对这9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和梳理,包括对行业背景、课程开设、竞赛举办、基地建设、师资配备等各方面现状的描述与归纳,总结出行业特色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分析存在的行业整体低迷带来冲击、教育理念偏差、课程设置有待优化、师资力量亟待加强等不足之处,针对这一类高校的特点,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提出对策与建议,从构建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完善创新创业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有效改进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应对接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教育和孵化平台的建立,加快转化科技创新成果,为行业输送优秀人才,为服务国家、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育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赵佳[3](2020)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将构建国富民强的国内大局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国际大势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的发展创新。在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任务,并作出了具体的工作布局,引领了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未来方向。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包含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统一的美好夙愿,更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提供了为之奋斗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有利于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完善。深入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有利于不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尝试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力争对当前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启发。全文共七章,拟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特征、定位、目标,原则、内容、战略,成就、经验、挑战,功能、价值、展望等具体方面,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进行系统的全景式梳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基本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二章展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主张其建立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吸收、对中国传统和平思想继承、对国外现代和平思想借鉴的合力基础上。第三章解读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重点强调其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与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使命的历史定位,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心目标。第四章发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阐明其如何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推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创新,以及如何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事业进行实践创新。第五章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以增强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运行现状与发展环境的直观理解,及对其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宏观审视。第六章探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强化理解当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现实基点、历史必然及未来走向,实现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第七章为结束语。主要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这一宏观命题进行回顾、探讨、思考。

周云[4](2019)在《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在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剖析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方面的现状,探究并分析已有成果,并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依托,选择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研究样本,结合我国目前与创业孵化相关政策环境,以教育生态为准则,采用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视角出发,探索应当如何科学的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并从实践角度出发来评估现有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阐明了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归纳了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本研究相概念;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外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剖析了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不足。最后本论文提出了关于创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创业实战和创业指导在内的“四位一体”的系统化建设建议,即从教育生态系统视角出发,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从科技创新出发,构建创新驱动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从整体与长远发展考虑,构建科学、协调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创新理念和机制,保持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活力。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以此来逐渐提升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提出具备可行性与科学性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王磊[5](2019)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民营经济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党的十九大就鼓励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论述,为民营经济指明发展方向,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如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在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尚不规范,研究内容也不够深入和具体,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研究从而寻找理论依据并阐述了民营经济及高质量发展的定义、性质及内涵,剖析了民营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与宏观制度变迁历程相互之间的辨证关系,指出了宏观经济制度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探讨了制度障碍和制度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前,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整体不高、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不强、市场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安全等五大困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上还存在现代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障碍,在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上还存在意识形态、社会认知偏见、企业家精神等障碍。本文结合案例民营企业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实践,借鉴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公平市场竞争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正式制度创新,以及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消除社会认知歧视与偏见、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等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创新建议,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何丽丽[6](2018)在《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我国经济出现疲软,增长趋势开始下滑,在这重要时期,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了包括高端装备创新等一系列工程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是支持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的关键力量。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亟需切实落地。“中国制造2025”将福建泉州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这个决策体现了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合理评价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出制约其绩效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障碍克服对策,不仅能全面提升福建省研究对象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而且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关键一步。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合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特点,构建了基于过程绩效和产出绩效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因素的判别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投入因素、创新管理因素、成果转化因素和创新潜力因素。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了福建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企业、电子设备制造企业这三大类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然后,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2016年间上述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入障碍度模型进一步测算各个障碍因素的障碍度,并通过对单项指标障碍度排序及分类指标障碍度的趋势分析等,识别出制约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障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发展不均衡,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水平最好,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水平最低。制约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从创新投入、成果转化不足转向了创新管理及创新潜力问题。其中,创新管理类问题包括了购买引进不足,消化吸收及技术改造能力差;创新潜力类问题包括市场竞争力差,成长能力弱,产学研合作不够等。最后,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给予针对性的障碍克服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将进一步丰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理论的研究内容,并为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相关技术创新管理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刘雷[7](2018)在《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间”使我们不断深思教育与创新的内在紧密关系,对于研究生这个具有较高学科专业水平的群体来说,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能否增强综合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培养侧重点来划分,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主要分为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学术学位硕士和博士)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硕士和博士)两个不同的方面,本论文着重评价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当前,更多的文献研究相对集中在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系统的探讨。当前,相对于工商企业创新能力的加速发展,我国偏重知识结构培养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知识、专利、科研等方面创新能力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科研成果质量低,科研创新不明显,知识技术创新与产业生产服务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衔接,产学研机制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准确、有效的评价,以针对性地加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深入探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通过推行“双一流”建设,使研究生教育由过去量的扩张转向质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欠缺是现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须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须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把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律,更新社会创新观念,深化改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体制,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须加强社会调研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创新,改善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为研究生教育创造开放创新的研究环境,建立研究生教育激励机制革新,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有效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首先,本论文从创新、创新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出发,运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创新能力理论研究的成果,结合“双一流”建设对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根据文献对创新能力的研究归纳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并针对性的优选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方法。其次,本论文从内在、外在两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及影响因素经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即研究生教育制度因素、研究生培养过程因素、研究生科研与学位论文因素、教育质量评价因素。通过文献梳理与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创新知识技能、创新思维、提升创新素质能力、创新内部动机四个组成部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有属性是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成果能力。以此为理论基点,按照文献中对创新能力相关指标提及频率次数的排序结果,结合物元可拓模型对传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改善和拓充,本论文确定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即:掌握创新知识能力、综合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过程能力、提升创新素质能力、产出创新成果能力。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针对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反映“双一流”建设创新人才关联性不显着的缺陷,运用物元可拓理论分析方法建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关注研究生掌握知识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过程能力对其最终创新能力的影响,契合了新时代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需要。最后,设计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问卷,根据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分析了不同高校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到不同地区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差异现状,并就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科学、理性的解析才能收悉客观、真实的结果,本论文通过严谨的评价研究,针对性地思索出了有效提升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和具体路径。本论文认为,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构成要素划分是具科学性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具合理性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构建是有效和可行的。它能为全国不同地区高校改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许泽浩[8](2017)在《颠覆性技术的选择及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TRIZ理论与SNM理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颠覆性创新产生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和创新实践,已成为后发企业在竞争中寻求后发优势的重要方法,也成为发展中国家改变国际产业竞争格局的新路径。我国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国内拥有大量的低端市场和尚未开发的新市场,具有实施颠覆性创新的战略需求和先决条件。颠覆性创新将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法宝。但颠覆性创新本质是技术的创新,新技术的成长将面临众多的影响因素,因此颠覆性技术的识别和选择,以及成长过程的培育管理成为极其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本文着力探索识别和选择颠覆性技术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就颠覆性技术产生的环境、时机,颠覆性技术创新方向以及新技术颠覆性创新潜力评价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针对颠覆性技术的特征和成长的全过程提出培育和管理对策。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颠覆性创新的内涵、特征和类型、动因和障碍、机理和路径进行总结和梳理,同时找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随后运用战略生态位管理(SNM)理论,将颠覆性技术成长全过程分为技术的选择、市场的选择、市场的建立、市场的扩大和范式的形成五个阶段,并分析了颠覆性技术五个成长阶段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成长的一般规律,从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时期推演颠覆性技术成长的规律,构建颠覆性技术成长路径的演化模型。一方面研究颠覆性技术成长的机理,为后面技术选择的研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找到颠覆性技术成长的“死亡之谷”,为技术的管理培育提供思路。第二,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及理论论证认为颠覆性技术产生于其原技术的成熟期,因此只要分析原技术的成熟期特征即可了解颠覆性技术产生的背景和环境。为此,本文借助技术成熟度的时间-专利曲线、时间-销售曲线、时间--性能曲线和时间-专利等级曲线,掌握原技术发展时期和特征,以判断颠覆性技术的产生背景和时机。第三,根据技术进化定律,技术创新发展总是按照规律进化,颠覆性技术虽然以不同于维持性创新的轨迹进化,然而其产生时却总具有主流性能的低端和产生新的功能属性等特征。借助系统功能分析,通过分析新技术和原技术的功能结构和技术子系统,可以锁定新技术的创新子系统,分析其功能系数并确定其重要程度,进而在梳理原技术相应子系统进化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市场需求等判别新技术创新子系统的创新方向。第四,根据技术冲突原理,技术总是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不断进化的。颠覆性技术产生于市场需求与技术进化之间的冲突,而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也将不断解决自身的冲突。本文通过分析新技术在开展低端颠覆性创新时主流性能创新进化的速度,以及分析新技术在开展新市场颠覆性创新时新属性能否成长颠覆性创新属性,以判断新技术颠覆性创新的潜力。第五,本文全过程运用了电动汽车技术的实证分析,通过构建内燃机汽车的时间-专利曲线、时间-销售曲线、时间-性能曲线和时间-专利等级曲线,认为当前汽车产业已发展至成熟时期;通过分解分析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结构,锁定驱动电动机和电池为创新子系统,在判别内燃机汽车发动机进化方向的基础上,得出电动汽车技术围绕能源和绿色环保的进化方向符合颠覆性创新的方向;通过研究电动汽车能源可持续性、能源污染小、噪音低等解决内燃机与市场冲突的新特性,以及电动汽车在功率、续航里程、充电时长和性价比等市场需求的主流性能创新进化的现状,在专家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及严格运算,本文认为电动汽车开展颠覆性创新的能力非常强。第六,通过研究“死亡之谷”与“生态位”的关系,提出为颠覆性技术构建生态位的管理对策。本文认为生态位之间需要产生交集,“技术生态位”应覆盖“技术的选择”、“市场的选择”和“市场的建立”阶段,“市场的选择”应覆盖“市场的选择”、“市场的建立”和“市场的扩大”阶段,“范式生态位”应覆盖“市场的建立”、“市场的扩大”和“范式的形成”,以有效帮助技术顺利跨越的“死亡之谷”。本文还针对电动汽车当前发展的技术、市场和范式上的障碍提出构建生态位的管理建议。最后,本文针对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从技术的选择、市场的选择、市场的建立、市场的扩大和范式的形成五个阶段分别提出管理对策,针对政府实施颠覆性创新从技术生态位、市场生态位、范式生态位的构建提出政策建议。

陈平[9](2013)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分析》文中指出自2005年“钱学森之问”提出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教育专家和社会学者等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界纷纷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寻找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拔尖人才培养之路。研究型大学无疑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人才兴国的历史重任。因此,将研究型大学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联系起来,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主要任务设计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笔者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出发点,从制度分析的视角,探寻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首先,分析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现实状况;其次,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理制度环境;然后深入研究横亘在现实状况与合理制度之间的制度因素;最后结合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政策、遵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坚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则,探索出可行的制度改革路径,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本研究重点对横亘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现实状况与合理制度间的制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制度分析理论中制度变迁的意识形态理论、均衡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分别解释了阻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三大障碍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传统的文化观,导致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所需的培养制度变迁和改革受到意识形态的阻碍;我国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由上而下的制度变迁方式,政府在教育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与大学人才培养所需的大学自主权问题存在冲突、大学内部管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冲突,成为阻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最主要的制度障碍;制度本身由于运行的惯性、沉没成本和转换成本、实施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也是造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现实差距的原因。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访问高校管理者和教育专家,力图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符合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和未来期待的制度改革路径。

杨雪锋,李维昆[10](2013)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主体培育》文中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支撑作用,是未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孕育者,也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契机,也为民营企业带来新的产业机会、市场机会和政策机会。基于民营企业参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诸多约束,一方面,民营企业需要在挖掘自身市场潜质基础上,提炼能力,找准突破方向和进入领域;另一方面,政府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优化产业政策和竞争环境,培育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能力,为新兴产业营造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条件。

二、突破大学培育创新人才的三大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破大学培育创新人才的三大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产业结构调整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1.4 产业结构升级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2.2.1 方向动力
        2.2.2 政策导向
        2.2.3 模式选择
        2.2.4 可行路径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2.3.3 产业竞争原理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3.1.1 产业部门分布
        3.1.2 主导产业选择
        3.1.3 规模水平测度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问题表现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4.2 症因探析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以北京地区“211”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行业特色型高校
        2.1.2 创新创业教育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协同理论
第三章 北京地区“211”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3.1 北京地区“211”行业特色型高校
    3.2 课程类创新创业教学现状
        3.2.1 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
        3.2.2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
        3.2.3 打造网络课程平台
    3.3 依托行业的实践类创新创业教学现状
        3.3.1 举办行业特色创新创业类竞赛
        3.3.2 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3.4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第四章 行业特色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4.1 行业特色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4.1.1 依托行业、引领行业
        4.1.2 校园文化具有“行业基因”
        4.1.3 行业校友资源丰富
    4.2 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
        4.2.1 行业低迷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冲击较大
        4.2.2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4.2.3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
        4.2.4 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第五章 完善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5.1 坚持特色发展,构建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5.1.1 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支持
        5.1.2 高校开放优质资源共享
    5.2 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创新创业教育观
        5.2.1 高校层面破除“观念性障碍”
        5.2.2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5.2.3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未来
        5.2.4 树立专创融合理念
    5.3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个性化创新创业课程
        5.3.1 课程体系层次化
        5.3.2 教学形式多样化
        5.3.3 打造精品课程
        5.3.4 自主编撰教材
        5.3.5 引入企业资源
    5.4 提高教师积极性,组建特色化师资队伍
        5.4.1 强化顶层设计
        5.4.2 注入协同理念
        5.4.3 建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5.4.4 培育青年教师
        5.4.5 健全激励机制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
    1.5 基本概念界定
        1.5.1 和平与和平观
        1.5.2 马克思主义和平观与中国传统和平观
        1.5.3 中国共产党和平观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2.1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
        2.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平思想
        2.1.2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2.1.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2.1.4 习近平关于和平思想的重要论述
    2.2 中国传统和平思想
        2.2.1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和平思想
        2.2.2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的和平理念
    2.3 国外现代和平思想
        2.3.1 亚洲文化传统中的非暴力思想
        2.3.2 西方和平学中的积极和平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
    3.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
        3.1.1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3.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3.1.3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3.1.4 原则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3.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定位
        3.2.1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3.2.2 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
    3.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目标
        3.3.1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3.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
    4.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
        4.1.1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4.1.2 始终坚持以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4.1.3 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4.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内容
        4.2.1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2.2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4.2.3 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4.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战略
        4.3.1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4.3.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4.3.3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4.3.4 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
    5.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
        5.1.1 进一步巩固硬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5.1.2 进一步巩固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基础的保障
    5.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经验
        5.2.1 坚持以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5.2.2 以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5.2.3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5.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面临的挑战
        5.3.1 和平统一方针受到挑战
        5.3.2 “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
        5.3.3 强权政治大行其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
    6.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
        6.1.1 为中国自身的稳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
        6.1.2 为中国的外交决策提供政策参考
        6.1.3 为国际新秩序的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6.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价值
        6.2.1 有效维护中国与世界和平的理论指导
        6.2.2 不断促进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行动指南
    6.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展望
        6.3.1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和平理论引领发展实践
        6.3.2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理论创新
        6.3.3 加强国际话语权竞争,建构国家形象
        6.3.4 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已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创业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
        二、创业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节 本研究运用的相关理论模型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教育生态理论
        三、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四、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
第三章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生成背景和基本概况
    第二节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与特征分析
    第三节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第四节 应用情况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及克服的障碍
        一、主要创新点
        二、克服的障碍
    第六节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一、理论建设不足,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要素缺失
        二、思想认识不清,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各要素定位不均衡
        三、要素联动受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相互割裂
        四、忽视科技创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割裂
第四章 改进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从教育生态系统视角出发,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从整体与长远发展考虑,构建科学、协调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三、创新理念和机制,保持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活力
    四、从科技创新出发,构建创新驱动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探讨与研究之处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与对策建议
        五、评析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依据
    第一节 概念厘清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与范围界定
        二、民营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私有经济
    第二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第三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二、制度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第三章 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一、民营经济的重生和形成阶段(1978-1988)
        二、民营经济的徘徊发展阶段(1989-1991)
        三、民营经济的稳定发展阶段(1992-2001)
        四、民营经济的巩固提升阶段(2002-2007)
        五、民营经济的冲击和成长阶段(2008-2012)
        六、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阶段和前景展望(2013 至今)
        七、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
        一、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二、民营经济发展正式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三、民营经济发展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四、民营经济发展制度变迁的方式
第四章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
    第一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不高
        二、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整体不高
        三、市场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安全
        四、税费社保负担过重、融资难融资贵
        五、经营管理观念和机制不科学
    第二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机制障碍
        一、现代产权制度不健全
        二、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制度不公平
        三、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不畅
        四、财税金融制度不合理
        五、创新激励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第三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障碍
        一、意识形态方面的制度障碍
        二、社会认知偏见障碍
        三、企业家精神激发与保护不够
第五章 基于安徽某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概述
        一、案例的选取及理由
        二、数据来源
        三、发展历史概述
        四、局限性
    第二节 案例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一、阻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因素
        二、阻碍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因素
    第三节 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正式制度障碍
        一、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市场准入障碍
        二、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产权问题
        三、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制度
        四、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制度
    第四节 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非正式制度障碍
        一、社会认知偏见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二、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的建议
    第一节 国际经验借鉴
        一、产权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二、市场准入和公平市场竞争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三、财税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四、金融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五、创新激励制度的国际经验
        六、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国际经验
    第二节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式制度创新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二、建立健全公平宽松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竞争制度
        三、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五、完善创新激励的体制机制
    第三节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建议
        一、形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二、尽快消除社会认知歧视与偏见
        三、激发保护和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6)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2.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2 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4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和分析框架
    2.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理论概述
        2.1.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2.1.2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范围界定
    2.2 技术创新的理论概述
        2.2.1 技术创新的内涵
        2.2.2 技术创新的过程
        2.2.3 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界定
    2.3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因素的理论概述
        2.3.1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涵界定
        2.3.2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因素的总体分析
    2.4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因素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因素的判别指标体系构建及判别方法选择
    3.1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因素的判别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因素指标的选取
    3.2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因素的判别方法
        3.2.1 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及障碍因素的判别方法概述
        3.2.2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因素的判别方法选择
第四章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因素判别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的收集
    4.2 数据的处理
    4.3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3.1 全局主成分分析
        4.3.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障碍分析
        4.4.1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单项指标的障碍度分析
        4.4.2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分类指标的障碍度分析
第五章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的克服对策
    5.1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的克服思路与原则
    5.2 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障碍的克服对策
        5.2.1 政府层面的对策分析
        5.2.2 企业层面的对策分析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范围界定
    1.5 论文创新点
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概述
    2.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理论
        2.1.1 创新能力的内涵
        2.1.2 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2.1.3 “双一流”建设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内容
        2.2.1 创新能力培养范畴
        2.2.2 创新能力培养要素
    2.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简介
    2.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理论方法
        2.4.1 动态综合评价法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4.3 物元可拓评价法
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构成要素
    3.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3.1.1 招生考试制度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3.1.2 学科建设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3.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3.2.1 课程设置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3.2.2 实验课程和社会调研训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3.2.3 导师队伍建设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3.2.4 教育环境氛围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3.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与学位论文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3.3.1 科研实践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3.3.2 学位论文学术价值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3.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因素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3.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有属性
    3.6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及验证
        3.6.1 开放性调查访谈
        3.6.2 问卷理论基础和结构
        3.6.3 建立问卷初稿项目库
        3.6.4 问卷项目与评分方法
        3.6.5 问卷编制流程图
        3.6.6 问卷测试方法
        3.6.7 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4.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动态性原则
        4.1.3 激励性原则
        4.1.4 可操作性原则
        4.1.5 可比性原则
        4.1.6 导向性原则
    4.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4.2.1 导向功能
        4.2.2 描述功能
        4.2.3 评价功能
        4.2.4 预测功能
    4.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程序
        4.3.1 发散阶段
        4.3.2 收敛阶段
        4.3.3 试验修订
    4.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与模型分析
        4.4.1 设计思路
        4.4.2 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4.4.3 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分析
    4.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与科学性分析
        4.5.1 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4.5.2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4.5.3 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性分析
        4.5.4 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5.1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5.1.1 现状分析
        5.1.2 比较分析
    5.2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问卷分析
    5.3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及人数比较分析
        5.3.1 总体特征
        5.3.2 人数分布
        5.3.3 差异比较
        5.3.4 数据处理分析
    5.4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分析
    5.5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性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5.5.1 综合评价概况
        5.5.2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模型
        5.5.3 计算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5.6 本章小结
6 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思索
    6.1 路径的含义与内涵
        6.1.1 路径的含义
        6.1.2 路径的内涵
    6.2 基本路径
        6.2.1 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理念
        6.2.2 制定促进创新的教育制度体系
        6.2.3 严格控制创新教育过程的实施
    6.3 具体路径
        6.3.1 强化实践创新过程能力的培养
        6.3.2 改变研究生知识体系结构上的缺失
        6.3.3 提高产出创新成果能力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6.3.4 构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6.3.5 建立结果为导向的创新评价机制
        6.3.6 完善创新培养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系列访谈提纲
附录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级指标专家评分表
附录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指标提及频率专家评分表
附录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问卷项目专家评分表
附录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6: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测评调查表
附录7: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分标准专家评分表
附录8: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排序打分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8)颠覆性技术的选择及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TRIZ理论与SNM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1.1.1 颠覆性创新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改变国际产业格局的新路径
        1.1.2 电动汽车是汽车产业实施颠覆性创新的重要抉择
    1.2 颠覆性技术成长的极端艰难性和选择培育的必要性
        1.2.1 颠覆性技术的成长面临新技术的所有障碍
        1.2.2 颠覆性技术的成长比其他新技术更加艰难
        1.2.3 颠覆性技术选择是当前技术战略和技术扶持的前提和难题
        1.2.4 保护空间能帮助颠覆性技术跨越死亡之谷
    1.3 问题的提出
        1.3.1 选择是培育颠覆性技术的首要前提
        1.3.2 培育是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手段
    1.4 概念界定
        1.4.1 颠覆性创新的概念
        1.4.2 颠覆性创新的动态特性与静态特性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结构
    1.7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颠覆性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颠覆性创新的内涵
        2.1.1 产品/技术视角的观点
        2.1.2 市场/企业视角的观点
    2.2 颠覆性创新的特征和类型
        2.2.1 颠覆性创新的特征
        2.2.2 颠覆性创新的类型
    2.3 颠覆性创新的动因和障碍
        2.3.1 颠覆性创新的动因
        2.3.2 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与障碍
    2.4 颠覆性创新的机理和路径
    2.5 颠覆性创新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2.5.1 颠覆性创新研究的现状
        2.5.2 颠覆性创新研究的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
第三章 基于SNM的颠覆性技术演化过程
    3.1 基于SNM的颠覆性技术成长过程
        3.1.1 液压挖掘机的颠覆性创新案例及启示
        3.1.2 液压挖掘机案例的启示
        3.1.3 SNM理论
        3.1.4 颠覆性技术的成长过程
    3.2 颠覆性创新演化过程的关键问题
        3.2.1 技术的选择阶段
        3.2.2 市场的选择阶段
        3.2.3 市场的建立阶段
        3.2.4 市场的扩大阶段
        3.2.5 范式的形成阶段
    3.3 颠覆性技术路径演化模型
        3.3.1 颠覆性技术的婴儿期
        3.3.2 颠覆性技术的成长期
        3.3.3 颠覆性技术的成熟期
        3.3.4 颠覆性技术的衰退期
第四章 基于技术成熟度的颠覆性技术产生环境分析
    4.1 颠覆性技术产生的环境分析
        4.1.1 TRIZ理论的四个技术进化阶段
        4.1.2 颠覆性技术产生于原技术发展的成熟时期
    4.2 技术成熟度与颠覆性技术产生环境分析的步骤
        4.2.1 TRIZ理论的技术成熟度预测曲线
        4.2.2 颠覆性技术产生环境分析步骤
    4.3 基于技术成熟度的电动汽车技术产生环境分析
        4.3.1 时间—专利数曲线
        4.3.2 时间—销售量曲线
        4.3.3 时间—性能曲线
        4.3.4 时间—专利等级曲线
        4.3.5 内燃机汽车产业处于成熟时期
第五章 基于系统功能分析的新技术颠覆性创新方向分析
    5.1 TRIZ理论的系统功能分析
        5.1.1 系统与功能
        5.1.2 技术系统分解与分析
        5.1.3 TRIZ理论的技术进化分析
    5.2 新技术颠覆性创新方向分析的基本步骤
        5.2.1 颠覆性技术的创新方向
        5.2.2 颠覆性技术创新方向分析基本步骤
    5.3 基于技术系统功能分解的汽车技术创新子系统分析
        5.3.1 内燃机汽车基本功能结构
        5.3.2 内燃机汽车技术系统分析
        5.3.3 电动汽车基本结构图分解
        5.3.4 电动汽车的创新子系统及功能系数分析
        5.3.5 电动汽车符合汽车颠覆性创新方向
第六章 基于冲突解决原理的新技术颠覆性创新潜力分析
    6.1 TRIZ理论的冲突解决及应用
        6.1.1 TRIZ理论的冲突及解决原理
        6.1.2 冲突及解决原理的应用探索
    6.2 新技术颠覆性创新潜力分析
        6.2.1 颠覆性创新产生的动因及冲突
        6.2.2 低端颠覆性创新发展过程的主要冲突及潜力分析模型
        6.2.3 新市场颠覆性创新发展过程的主要冲突及潜力分析模型
    6.3 电动汽车新技术颠覆性潜力分析
        6.3.1 内燃机汽车冲突及解决原理分析
        6.3.2 电动汽车具备新市场颠覆的潜力
        6.3.3 电动汽车的低端冲突分析
        6.3.4 电动汽车具备开展低端颠覆性创新的潜力
    6.4 电动汽车新技术颠覆性潜力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6.4.1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6.4.2 电动汽车新技术颠覆性创新潜力的评价指标
        6.4.3 电动汽车新技术颠覆性创新潜力评价
第七章 基于SNM的颠覆性技术成长空间构建管理对策
    7.1 颠覆性技术成长空间构建的必要性
        7.1.1 “死亡之谷”与“生态位”内涵及关系
        7.1.2 生态位的构建为新技术成长构建保护空间
    7.2 颠覆性技术生态位的构建选择
        7.2.1 颠覆性技术生态位构建演化模型
        7.2.2 在旧技术生态位中培育新技术生态位萌芽
        7.2.3 培育技术生态位的成长与市场生态位的形成
        7.2.4 培育技术生态位的成熟、市场生态位的成长与范式生态位的萌芽
        7.2.5 培育市场生态位的成熟和范式生态位的成长
        7.2.6 培育范式生态位的成熟
    7.3 电动汽车产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管理对策
        7.3.1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
        7.3.2 技术生态位是电动汽车技术成长的根本内因
        7.3.3 低端市场和新市场是电动汽车技术成长的重要手段
        7.3.4 新的范式生态位是电动汽车技术成长的推动力
第八章 培育颠覆性技术的管理对策及政策建议
    8.1 企业培育颠覆性技术的管理对策
        8.1.1 技术的选择阶段
        8.1.2 市场的选择阶段
        8.1.3 市场的建立阶段
        8.1.4 市场的扩大阶段
        8.1.5 范式的形成阶段
    8.2 政府培育颠覆性技术的政策建议
        8.2.1 技术生态位
        8.2.2 市场生态位
        8.2.3 范式生态位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本文的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的背景
        1.2.2 选题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大学自主权制度的研究
        1.3.2 关于大学内部管理体制行政化的研究
        1.3.3 关于教学管理制度的研究
        1.3.4 关于学术激励机制、学生考评制度的研究
        1.3.5 关于科研、拨款制度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第2章 概念解读及制度分析理论
    2.1 概念解读
        2.1.1 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
        2.1.2 制度、制度障碍的概念
    2.2 制度分析理论
        2.2.1 制度变迁的意识形态理论
        2.2.2 制度变迁的利益均衡理论
        2.2.3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2.3 制度分析理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第3章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现实状况与理性期待
    3.1 现实状况: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分析
        3.1.1 人才测评制度单一
        3.1.2 教学管理制度固化
        3.1.3 学术科研制度缺失
        3.1.4 管理体制行政化
    3.2 理性期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理制度思考
        3.2.1 多元化的人才测评制度
        3.2.2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
        3.2.3 保障学生参与科研的制度
        3.2.4 学术与行政相互制衡的管理制度
第4章 横亘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现实与期待间的制度因素
    4.1 制度变迁的意识形态障碍
        4.1.1 应试教育观
        4.1.2 “一元”文化观
    4.2 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障碍
        4.2.1 大学内部各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
        4.2.2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4.3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4.3.1 组织运行惯性产生路径依赖
        4.3.2 沉没成本和转换成本产生路径依赖
        4.3.3 实施机制不健全产生路径依赖
第5章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突破
    5.1 制度障碍突破遵循的理念
        5.1.1 学术自由
        5.1.2 追求卓越
    5.2 制度障碍突破的原则
        5.2.1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5.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2.3 建设一流大学与培育原创相结合的原则
    5.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实践路径
        5.3.1 完善制度设计
        5.3.2 构建协调机制
        5.3.3 健全实施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调查访谈提纲

(10)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主体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与民营企业的发展机会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2.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环境和市场主体的要求。
    3.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
二、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
    1.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约束。
    2.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外部约束。
三、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力培育机制
    1.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规律, 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能动作用。
    2.完善创新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
    3.加快四大平台建设,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创新载体。
    4.培育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
    5.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四、突破大学培育创新人才的三大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以北京地区“211”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例[D]. 刘美辰.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D]. 赵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4]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周云.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 王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09)
  • [6]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障碍因素研究[D]. 何丽丽. 福州大学, 2018(03)
  • [7]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刘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8]颠覆性技术的选择及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TRIZ理论与SNM理论视角[D]. 许泽浩. 广东工业大学, 2017(07)
  • [9]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分析[D]. 陈平. 湖南大学, 2013(10)
  • [10]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主体培育[J]. 杨雪锋,李维昆.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04)

标签:;  ;  ;  ;  ;  

突破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三大障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