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熟和健康的十个标志

心理成熟和健康的十个标志

一、心理成熟健康的十大体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荣梅[1](2016)在《事务所类型对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费用粘性作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受到上市公司的普遍关注,它是指营业收入上升时费用增长的幅度大于营业收入下降时费用下降的幅度。费用粘性的存在,降低了公司利润预测准确性,影响了管理者决策行为和成本控制效率,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费用粘性真的存在吗?它又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它与治理机制的关系密切吗?这些问题激发了我们对费用粘性的研究。对于费用粘性的成因,目前受广大学者普遍认同的是管理层“机会主义观”,即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不对称,代理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牺牲委托人的利益,违背委托人的意愿。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外部审计恰好充当了外部治理的角色,外部审计质量越高,越能有效监督代理人的行为,降低机会主义动机,从而对费用粘性起到约束作用。这或许可以为上市公司从外部治理机制入手降低费用粘性从而提高管理和经营效益提供借鉴。根据以往文献,本文基于两权分离基础上的代理问题产生的费用粘性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费用粘性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然后探讨公司治理机制,如外部审计机制在缓解双方的潜在代理矛盾与冲突,进而约束费用粘性产生等方面的作用。最后,在前述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前提下,本文展开实证分析,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非综合类上市公司为全样本,并将外部审计划分为三类,采用多种实证方法对下面四个问题进行分析验证:(1)上市公司费用粘性是否真实存在;(2)不同事务所类型对费用粘性的影响;(3)当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不同时,外部审计是否在约束费用粘性程度方面有明显的不同;(4)外部审计(国际四大、国内十大)对费用粘性的影响是否会因为地区差异而存在显着不同。结论显示:由于代理问题和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上市公司的费用整体上具有向下刚性,即“粘性”特征。外部审计在监督管理层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不同的事务所类型对费用粘性的约束作用有所不同,国际四大比本土十大以及非十大体现出了更高的审计水平,抑制作用更强,且外部审计对费用粘性的约束在股权集中程度不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股权集中度低时作用更强。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结构、市场化指数差异逐渐减少,外部审计抑制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并没有显示明显的差异。据此,本文基于完善公司治理、优化股权结构角度,为上市公司提供政策建议,以期缓解双方代理矛盾、有效制约管理层自利行为,使费用管理逐步趋于合理、公司整体健康发展。

孙永军[2](2011)在《基于规模视角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话题,而规模作为审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倍受关注。国外的众多研究表明,规模对审计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在我国,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争议较大,主要是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市场的特点而提出的,因此也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支持。同时,面对全球化和国际化引发的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重新审视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尤其当面临“做大做强”、“做精做专”战略的落实时需要深入研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途径和各自的特色优势。现行的研究弱化了审计质量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统一的内涵,对审计质量内涵与要素体系存在认识和检验上的不足;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除了相对横向静态化的对比还应关注其纵向动态推动的作用,以往研究很少涉及规模变化时个体所审计质量行为选择倾向领域;同时,我国的特殊市场环境下的审计师技术优势、人才积累等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差别化以及协调化发展缺乏进一步深化研究。本文从规模角度对审计质量过程和结果进行统一,构建审计质量影响因素体系,在当前制度背景和理论基础之上,实证检验了规模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差异和途径以及规模变更中同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措施取向。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是导论。本章主要提出选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列示研究内容、研究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第2章是研究文献回顾。本章回顾了审计质量与要素、审计质量衡量以及规模与审计质量的一般研究和具体研究的相关文献,明确了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规模与行业专长、规模与审计收费、规模与行业监管的关系,认为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是辩证统一、紧密结合的关系。第3章是规模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本章认为审计质量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是形式要素与实质要素的统一,审计质量主要体现在审计固有特征、要求和满意程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审计过程与结果的审计质量要素体系;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了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原理,通过规模经济理论提出投入与产出效益、技术进步与人才积累是规模推动应有的两个方面,同时,审计质量的形成需要声誉理论的信号甄别和“深口袋”理论的强制性法律威慑。此外,“有限理性理论”下的审计师行为选择为审计质量管理漏洞和监管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依据。第4章是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差异实证检验。本章运用面板数据Logistic回归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差异。第5章是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变化前后审计质量实证检验。本章通过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变化后的审计质量调整倾向、客户增减选择、审计质量控制取向三个方面,运用面板数据的Logistic模型和线性模型检验了审计质量的变化。第6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主要概括了研究的基本结论并指出了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未来研究建议,提出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存在相关关系并且影响显着,但规模对审计意见类型和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并不一致。盈余管理程度总体上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呈现反向显着相关性,说明规模越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盈余控制程度会有显着提高;但规模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当存在审计收费时不具有显着性;当剔除审计收费影响时,规模对审计意见类型则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并且大所更倾向于标准意见类型的审计意见。在排除某些原因后,本文认为审计师意见类型选择的“意见购买”现象依然存在。2.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方面存在差异且各有利弊。如教育程度和经验水平对本土“非十大”的意见类型具有更强的控制性,而“十大”和“四大”则体现出与预期不一致的现象。不论小所还是大所的审计质量仍需要加强管理,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未必高。3.规模形成的人才积累优势与技术优势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形成中普遍体现不足。“大而不强”、“大而不专”的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并不是规模越大,其行业专长和人才优势更强。因此,需要理顺激励与引导机制;改革人才引入机制;改革监督管理手段以及评价机制。4.审计师的低水平有限理性行为和有差异的行业监管与处罚在受到不同利益干扰时会抵消规模带来的质量成长。需要提高行业监管与处罚的公平性和威慑性、加强对地方利益以及分所质量检查和管理、增强声誉机制与品牌机制的自身约束力、增强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有限理性的引导、激励与评价。5.规模差异引发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差异趋势明显,但我国市场机制并未体现差异性,以现有规模进行“做精做专”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6.同一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变化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具有一定的调整倾向,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一是对审计意见类型的选择调整不显着,但较为一致地倾向规模变更后的高审计收费并采取标准意见类型的报告;二是盈余控制的调整倾向较显着,但对客户的财务风险的控制程度并不相同,仍然存在重大的潜在客户风险问题。此外,规模变更中的主导所并未一致地倾向非标准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规模变更后主导所对盈余管理的控制迹象相对于非主导所而言并没有更强的倾向性。

黄力[3](2001)在《心理成熟健康的十大体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敢于面对现实。性格健康、心理成熟的成年人敢于面对现实,不管现实对他来说是否愉悦。如喜欢驾车者能意识到开车会遇到种种危险,因此他经常检查车闸、车灯和其它部件。而一个不成熟的人却可能想:“我从不会发生意外。”因而忽视任何预防措施。 二、具有独立性。一个头胸健全的人办事凭理智、稳重,并且适当听取合理建议。在需要时,他能作出决定并乐于承担他的决定所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而不成熟的人常常遇事犹豫,希望别人来指点他应该怎样做。 三、发怒能自控。任何一个正常的健康人有时生生气是理所当然的,但他能把握分寸,不失去理智,他会为了一些长久的利益而对眼前的鸡毛蒜皮不加计较。但决不会因一类小事而大发雷霆。

安卫[4](2000)在《性格健康的十大体现》文中提出 一、敢于面对现实。性格健康、心理成熟的成年人会面对现实,不管现实对他来说是否愉悦。如喜欢驾车者能意识到开车会遇到种种危险,因此他经常检查车闸、车灯和其它部件。而一个不成熟的人却可能想“我从不会发生意外。”因而忽视任何预防措施。二、具有独立性。一个头脑健全的人办事凭理智、稳重,并且适当听取合理建议。在需要时,他能作出决定并乐于承担他的决定所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而不成熟的人常常遇

二、心理成熟健康的十大体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成熟健康的十大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1)事务所类型对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学者关于费用粘性成因的研究
        1.2.2 国内外学者关于事务所审计质量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费用粘性理论及存在性假设
        2.1.1 费用粘性的概念、成因及影响因素
        2.1.2 费用粘性存在性假设
    2.2 上市公司事务所类型与费用粘性
        2.2.1 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2.2.2 事务所类型与审计质量关系相关理论
        2.2.3 事务所类型对费用粘性的影响机制以及研究假设
    2.3 股权结构对事务所类型与费用粘性关系的影响
        2.3.1 委托代理、公司内部治理理论
        2.3.2 股权结构的影响机制及研究假设
    2.4 地区差异对事务所类型与费用粘性关系的影响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变量的定义与说明
        3.1.1 被解释变量
        3.1.2 解释变量
        3.1.3 控制变量
    3.2 实证研究模型构建
    3.3 数据与样本
第4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 相关性分析
    4.3 多元回归分析
        4.3.1 费用粘性存在性检验
        4.3.2 外部审计与费用粘性的回归分析
        4.3.3 其他分组回归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相关政策建议
    5.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论文发表及科研参与情况

(2)基于规模视角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文献回顾
    2.1 关于审计质量内涵与影响要素
        2.1.1 审计质量内涵回顾
        2.1.2 审计质量的影响要素回顾
    2.2 关于审计质量的衡量
        2.2.1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
        2.2.2 审计意见类型
        2.2.3 盈余管理程度
        2.2.4 市场感知
        2.2.5 事务所与审计师行业专长
        2.2.6 行业监管与处罚
    2.3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
        2.3.1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一般研究回顾
        2.3.2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具体研究回顾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审计质量的内涵与影响要素
        3.1.2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3.1.3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经济学解释
    3.2 制度背景
        3.2.1 "做大做强"战略需要规模化发展
        3.2.2 "做大做强"战略需要差异化发展
        3.2.3 "做大做强"战略需要协调化发展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差异实证检验
    4.1 研究假设
    4.2 模型设计及变量定义
        4.2.1 模型选择
        4.2.2 变量定义
    4.3 样本与数据
        4.3.1 样本选择
        4.3.2 数据来源
    4.4 实证研究及结论
        4.4.1 不同规模事务所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4.2 不同规模事务所审计质量影响因素(途径)的差异比较
        4.4.3 审计意见类型Logistic回归检验结果
        4.4.4 盈余管理程度线性回归检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变化的审计质量研究
    5.1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变化的审计质量调整倾向分析
        5.1.1 审计质量调整倾向的研究假设与模型选择
        5.1.2 样本与数据
        5.1.3 审计质量调整倾向的实证检验
    5.2 规模变化的客户增减选择实证检验与分析
        5.2.1 规模变化中新增的客户群选择
        5.2.2 规模变化中减少的客户群选择
    5.3 规模变化的质量控制取向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及主要创新和后续研究方向
        6.1.1 研究结论
        6.1.2 主要创新
        6.1.3 研究中的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6.2 政策建议
        6.2.1 深化规模扩大与审计质量提高的协调机制改革
        6.2.2 加强差异化发展制度与机制建设
        6.2.3 加强质量控制相关环节的建设
        6.2.4 加强信息共享机制与监管模式改革
    6.3 本章小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心理成熟健康的十大体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事务所类型对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D]. 王荣梅. 湘潭大学, 2016(03)
  • [2]基于规模视角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D]. 孙永军.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3]心理成熟健康的十大体现[J]. 黄力. 福建农业, 2001(01)
  • [4]性格健康的十大体现[J]. 安卫. 金秋科苑, 2000(12)

标签:;  ;  ;  ;  ;  

心理成熟和健康的十个标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