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小儿手外伤中的应用

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小儿手外伤中的应用

一、臂丛神经阻滞与静脉全麻在小儿手外伤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丁生权,刘勇,马力杰,李勇军[1](2020)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小儿急诊手外伤缝合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急诊手外伤缝合术的麻醉处理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280例择期拟行急诊手外伤缝合术的患儿为对象,均在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按罗哌卡因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140例,1 mg/kg)、B组(140例,2 mg/kg)。比较两组罗哌卡因用量、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分析术中麻醉效果及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罗哌卡因用量显着低于B组(P<0.05),丙泊酚用量显着大于B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显着长于B组(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显着短于B组(P<0.05),有体动反应、加注利多卡因所占比例显着高于B组(P<0.05),手术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麻醉优良率为92.86%,B组术中麻醉优良率为9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室时HR、MBP、RR均显着高于阻滞完成10 min时、切皮时、手术结束时及苏醒时(P<0.05),B组入室时HR、MBP均显着高于阻滞完成10 min时、切皮时、手术结束时及苏醒时(P<0.05);A组上述各时点HR、MBP、RR较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罗哌卡因1mg/kg比较,罗哌卡因2mg/kg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对手术刺激的体动反应少,辅助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剂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安全性较好。

王国亮[2](2020)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在手外伤手术中的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实验将针对手外伤手术中应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措施,进一步分析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实验选取手外伤手术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23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插管措施,观察组则为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分析不同麻醉方案下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从麻醉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为6.7%,对照组为18.5%,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穿刺时间对比中,观察组为(13.5±3.6)min,对照组则为(14.1±2.2)min,组间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在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阻滞效果的对比中,在桡神经和正中神经上差异不大,但是在尺神经上则有明显不同,且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措施进行手术前的麻醉准备,进一步提升手外科治疗的穿刺成功率,确保手术治疗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韩媛媛[3](2020)在《三种不同剂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目前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已经广泛地被用作临床神经阻滞麻醉中局部麻醉药的佐剂,以达到缩短周围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延长周围神经阻滞镇痛时间的目的。但是加入不同应用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BPB)尤其是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BPB)的效果在不同文献中得到的结论表述存在争议,并且随着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剂量逐渐增加,始终没有一个安全界值的临床证据。本文综合国内外高质量文献探讨三种临床常用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副作用风险,从而为优化神经阻滞佐剂用药,以达到更理想神经阻滞麻醉与术后镇痛提供建议或者循证学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谷歌学术、维普网、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中所有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RCT)的文献,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9年9月30日,同时手动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我们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RCT文献的筛选和资料提取,然后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使Cochrane协作网质量评价工具对每个纳入文献在方法学方面进行质量评估,之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后的证据质量评价。我们纳入的文献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时间等主要指标,以及心动过缓、低血压和过度镇静副作用发生等次要指标方面综合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1主要指标本Meta分析共纳入11篇RCT文献,主要指标包括SBPB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镇痛时间。1.1结果显示罗哌卡因中加入右美托咪定用于SBPB可缩短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标椎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1.3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86~-0.73,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50μg与1μg/kg两组剂量佐剂对于缩短SBPB起效时间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50μg组:SMD-1.94,95%CI-3.00~-0.88,P=0.0003;1μg/kg组:SMD-0.96,95%CI-1.74~-0.18,P=0.02),而100μg剂量组组内比较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100μg组:SMD-0.93,95%CI-2.58~0.71,P=0.27)。1.2结果显示罗哌卡因中加入右美托咪定用于SBPB延长了感觉阻滞持续时间(SMD 3.09,95%CI 2.13~4.06,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三组剂量佐剂对于延长SBPB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50μg组:SMD 5.83,95%CI 2.67~8.99,P=0.0003;1μg/kg组:SMD 1.84,95%CI 0.84~2.84,P=0.0003;100μg组:SMD 2.94,95%CI 1.58~4.30,P<0.0001)。1.3结果显示罗哌卡因中加入右美托咪定用于SBPB可缩短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SMD-1.06,95%CI-1.48~-0.64,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50μg与1μg/kg两组剂量佐剂对于缩短SBPB起效时间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50μg组:SMD-1.41,95%CI-2.14~-0.67,P=0.0002;1μg/kg组:SMD-0.95,95%CI-1.63~-0.26,P=0.007),而100μg剂量组组内比较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100μg组:SMD-0.69,95%CI-1.60~0.22,P=0.14)。1.4结果显示罗哌卡因中加入右美托咪定用于SBPB延长了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SMD 2.69,95%CI 1.79~3.58,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50μg与1μg/kg两组剂量佐剂对于延长SBPB运动阻滞时间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50μg组:SMD 6.15,95%CI 3.05~9.26,P=0.0001;1μg/kg组:SMD 1.75,95%CI 0.83~2.68,P=0.0002),而100μg剂量组组内比较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100μg组:SMD 1.46,95%CI-0.27~3.19,P=0.10)。1.5结果显示罗哌卡因中加入右美托咪定用于SBPB延长了镇痛时间(SMD 2.66,95%CI 1.42~3.89,P<0.0001)。亚组分析显示50μg与1μg/kg两组剂量佐剂延长了SBPB镇痛时间,且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50μg组:SMD 4.66,95%CI 0.91~8.42,P=0.01;1μg/kg组:SMD 1.93,95%CI 1.01~2.86,P<0.0001),而100μg剂量组组内比较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100μg组:SMD 1.36,95%CI-3.10~5.83,P=0.55)。2次要指标(副作用)罗哌卡因中加入三种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过度镇静等副作用的发生与不加佐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低血压:风险差(Risk difference,RD)0.00,95%CI-0.02~0.02,P=0.81;心动过缓:RD 0.01,95%CI-0.01~0.03,P=0.48;过度镇静:RD 0.00,95%CI-0.02~0.02,P=0.71)。结论:与单独使用盐酸罗哌卡因相比,加入50μg和1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佐剂用于SBPB可明显缩短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感觉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与镇痛时间,且不增加心动过缓、低血压、过度镇静等副作用风险;而加大剂量至100μg的右美托咪定佐剂除可延长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外,并未发现其他临床效果改善,但也未增加副作用风险。以右美托咪定作为佐剂的特点与优势,推断罗哌卡因中加入小于100μ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即可达到优化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临床应用不一定追求增加右美托咪定的剂量,但是这样的结论还需大量的临床试验验证。

黄星星,肖建平,郭观华,杨二秀[4](2020)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应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复合氯胺酮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赣州东方手足外科医院予以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分别对两组予以氯胺酮基础麻醉,试验组另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术前、切皮时、手术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并对比两组术后的麻醉苏醒时间。结果:术前两组患儿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皮时、术中30 min的MAP、HR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切皮时和术中30 min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应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复合氯胺酮麻醉可减少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缩短术后麻醉苏醒时间。

汪春华,罗晓东,吴雄峰,刘金生,龚珺卿,任德胜,谢文[5](2019)在《静脉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00例ASAⅡ级,年龄1-8岁行手显微外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A组:单纯静脉全麻。试验组B组:静脉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儿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变。同时依据术后患儿的反射,肢体活动以及对应激的反应记录麻醉苏醒的情况。结果 B组患儿静脉全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且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静脉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镇痛更加完全,术后恢复迅速,能很好的满足时间较长的小儿手显微外科手术。

岳安林,彭吉国,张倩,张煇悦[6](2018)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单侧手外伤患儿实施静脉全身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儿实施静脉全身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20医院收治的64例单侧手外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4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对A组患儿进行全身麻醉,对B组患儿进行全身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氯胺酮的总用量、术毕至麻醉苏醒的时间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氯胺酮的总用量更少,其术毕至麻醉苏醒的时间更短,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单侧手外伤患儿进行静脉全身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显着,可明显减少其氯胺酮的用量,缩短其术后麻醉苏醒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赵劲松,吕培军,韩娟英[7](2017)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全身麻醉在小儿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手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这一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需行急诊或择期手外伤手术的患儿,共计80名。随机分为单纯实施七氟醚全身麻醉组(S组),实施七氟醚全身麻醉后,超声引导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组(U组)。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使用阿片类药物情况,气胸发生率,术中无意识体动发生率,术后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术后1小时(T0),2小时(T1),4小时(T2),8小时(T3),12小时(T4),24小时(T5)疼痛评分(Wong-Baker评分)等。结果 U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短于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使用阿片类药物、术中无意识体动发生率及术后PONV的患儿例数,S组均多于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术后疼痛方面,S组患者T0,T1,T2,T3Wong-Baker评分高于U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手外科手术风险较小,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患儿的快速康复,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疼痛程度,适合在麻醉医师熟练掌握这一技术的前提下开展。

赵晓莉[8](2017)在《观察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手外伤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文中提出目的带蒂髂腹股皮瓣主要用于手外伤病人的手部软组织的重建。围术期病人的不良情绪,疼痛都会引起血管痉挛、收缩,不利于皮瓣的成活。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烦躁甚至导致蒂部撕脱。本研究通过比较三种麻醉方法对带蒂髂腹股皮瓣修复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为该类手术患者的麻醉选择提供依据。方法90例手外伤后拟行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的患者,年龄18-55岁,ASAI-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麻醉方式分别为:区域阻滞麻醉(RA组)、单纯全身麻醉(GA组)、臂丛复合全身麻醉(GBA组)。手术均由同一组手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完成。术后均应用静脉止痛泵(PCIA),泵中药物为舒芬太尼100μ g、欣贝10mg、胃复安20mg。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大于4分者给予补救镇痛措施。记录患者术中、术后观察指标:低血压,高血压的发生情况、芬太尼的用量、苏醒时间(除去无菌敷料到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除去无菌敷料到拔除气管导管)、患者VAS评分、补救镇痛药物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用SPSS19.0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流动力学比较GA组和GBA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及气管拔管两种机械性刺激时,发生一过性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术中高血压例数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之下,RA组低血压发生人数多,差异不显着(P>0.05)。3.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时间比较GBA组的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GA组,差异显着(P<0.05)。GBA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GA组,差异显着(P<0.05)。4.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比较GA组与GBA组两组患者喉部不适及烦躁症状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中出现穿刺点疼痛及腰背部疼痛者共6人,发生率为20%,该6名患者在应用非甾体类药物凯纷后,均在术后3-4天后好转,7天左右痊愈。与GAB、RA两组比较,GA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A组相比,RA组、GBA组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好,VAS评分低,追加镇痛药物的例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A组与GB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与GA、RA组比较,GBA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满意率最高。结论区域阻滞麻醉、全身麻醉以及臂丛复合全身麻醉均可以用于手外伤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臂丛复合全身麻醉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利于皮瓣蒂部的固定,显示出更好的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是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的首选组合。

张亚美[9](2017)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围术期镇痛管理的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临床上小儿手外伤手术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为臂丛神经阻滞,以往常采用利多卡因,但患儿麻醉持续时间较短,不利于患儿围手术期镇痛管理,为此,为了延长手外伤患儿的镇痛时间,保证镇痛效果,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腋路给药方法。本次研究比较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围术期镇痛管理。方法:选择30例手外伤患儿,年龄2-6岁,体重7-25公斤,ASAI或II级,术前4周未见呼吸道感染,无手术禁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L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每组15例。患儿面罩吸入8%七氟醚,吸入麻醉成功后插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七氟醚调整为3%。静脉予以抗胆碱药阿托品0.15mg/kg,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0.2mg/kg。后行B超定位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组手外伤患儿臂丛神经腋路注入0.25%罗哌卡因1ml/kg,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手外伤患儿予以0.25%罗哌卡因1ml/kg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手术中,持续吸入2%七氟醚。手术后停用七氟醚。术后记录两组患儿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臂丛神经镇痛持续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构成、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的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为(13.0±3.5)min,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的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为(10.4±2.3)min(P<0.05);罗哌卡因组的苏醒时间为(13.1±8.7)min,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的苏醒时间为(13.5±2.4)min(P>0.05);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的持续镇痛时间为(654.0±31.9)min,罗哌卡因组的镇痛时间为(545.0±21.5)min,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的持续镇痛时间明显大于罗哌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患儿FLACC分值比较具有显着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53.33%,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20.00%(P<0.05).罗哌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罗哌卡因麻醉相比,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能够缩短臂丛神经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不影响苏醒时间。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FLACC评分分值减少,镇痛效果更明显。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于手外伤患儿围手术期镇痛安全性、有效性较高,有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

李勇,谢松江[10](2016)在《分析不同方法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方法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患儿,患儿均需进行手外伤手术治疗,随机将两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儿采取超声引导下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儿麻醉效果。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29例(9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5例(83.33%),观察组并发症4例(13.33%)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10例(33.33%),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伤手术麻醉中效果比较好,能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二、臂丛神经阻滞与静脉全麻在小儿手外伤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臂丛神经阻滞与静脉全麻在小儿手外伤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小儿急诊手外伤缝合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
    2.2 两组术中麻醉效果比较
    2.3 两组术中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2)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在手外伤手术中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三种不同剂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臂丛神经阻滞的技术及辅助药物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MAP、HR比较:
    2.2 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比较:
3 讨论

(6)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单侧手外伤患儿实施静脉全身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全身麻醉在小儿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受试对象及分组:
    1.2 麻醉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8)观察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手外伤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与不足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围术期镇痛管理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围术期安全用药及镇痛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分析不同方法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效果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2]
2 结果
3 结论

四、臂丛神经阻滞与静脉全麻在小儿手外伤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小儿急诊手外伤缝合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J]. 丁生权,刘勇,马力杰,李勇军.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11)
  • [2]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在手外伤手术中的效果[J]. 王国亮. 名医, 2020(15)
  • [3]三种不同剂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Meta分析[D]. 韩媛媛.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4]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 黄星星,肖建平,郭观华,杨二秀. 吉林医学, 2020(02)
  • [5]静脉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汪春华,罗晓东,吴雄峰,刘金生,龚珺卿,任德胜,谢文. 江西医药, 2019(07)
  • [6]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单侧手外伤患儿实施静脉全身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析[J]. 岳安林,彭吉国,张倩,张煇悦. 当代医药论丛, 2018(15)
  • [7]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全身麻醉在小儿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赵劲松,吕培军,韩娟英. 浙江创伤外科, 2017(05)
  • [8]观察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手外伤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D]. 赵晓莉. 山东大学, 2017(09)
  • [9]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围术期镇痛管理的评价[D]. 张亚美.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10]分析不同方法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李勇,谢松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26)

标签:;  ;  ;  ;  ;  

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小儿手外伤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