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副产品的药用加工

桑葚副产品的药用加工

一、桑树副产物的药用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宽,张代芳,陈欲云[1](2016)在《桑叶多糖提取及抑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桑叶多糖,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滤纸片法进行抑菌试验评价桑叶多糖体外抑菌作用。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桑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观察桑叶醇提物和桑叶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证明:超声波提取时间50 min,液固比40:1(m L.g-1),提取温度为70℃,其桑叶浸提液中的多糖得率达到5.50%,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桑叶醇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桑叶多糖对这两种菌则没有抑制作用。

刘楠[2](2016)在《“桑”和“桑”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文中认为本文对“桑”参构语词进行分析,考察其语义特征,同时探讨“桑”参构语词的语义修辞化生成途径和“桑”参构语词中的修辞运用,其中比喻、借代、用典等途径生成作用的参构语词占得比重最多。在广泛搜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分类研究,从文化角度探析“桑”的象征意蕴。“桑”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象征着男女情爱,象征生殖和生命力,象征故乡田园,象征死亡和悲伤,与仪礼和祭祀密切相关,象征时间变化,反映了中国桑文化的独特内涵。

祁广军,乐波灵,韦伟,朱方容,虞崇江[3](2015)在《广西的桑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文中研究表明蚕桑产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优势特色的新兴产业,其中以饲料用桑、药食用桑、生态桑等桑树资源多用途开发利用为代表的桑产业方兴未艾,在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广西的桑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建立研发示范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交流合作与人才引进、扩大舆论宣传等进一步促进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阮家林,柴军霞[4](2013)在《洛南县桑枝加工香菇技术初探》文中提出介绍了利用桑园春季间伐的桑枝条加工生产袋料香茹的工艺技术,探讨了桑枝食用菌的产能,绿色保健功能及市场前景。

马云戬,陈娟,张玉成,刘勋勃,张吉庆,常红旗,刘成杰,赵晓峰[5](2012)在《千阳县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千阳县蚕桑生物资源丰富,单一的栽桑养蚕缫丝生产模式受茧丝价格市场波动的影响,养蚕相对效益较低。探索蚕桑生物资源综合开发途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应用现代高新科技和消费理念,挖掘蚕桑功能性用途,可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周晓舟,林贤普,李钦芳[6](2008)在《刍议广西食用菌发展现状、目标及对策》文中指出文章分析了广西食用菌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提出了发展广西食用菌的对策。要实现到2010年,广西食用菌栽培面积达4.7万hm2,产量100万t,产值70多亿元,农民人均食用菌生产纯收入过100元,人均占有食用菌1.4kg的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品种优良化、培养基质本地化、栽培管理科学化、经营规模多样化、综合利用增值化、人才培训层次化等。

廖森泰,何雪梅,邹宇晓,吴娱明,徐玉娟,唐翠明[7](2005)在《广东桑枝条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正交试验对桑枝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从国家桑树资源圃华南分圃中选择28个代表性品种,分别测定各品种的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桑枝品种总黄酮含量极差较大,范围从2.472mg/g~11.456mg/g;品种间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也各有差异,其中总黄酮含量高的品种,其总抗氧化能力也较强,两者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李月文[8](2005)在《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文中认为本文对桑树的食用、药用、经济价值以及目前桑树综合加工利用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桑果和桑叶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工艺,以促进桑树副产物的开发利用,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提高蚕桑综合效益。

刘利[9](2005)在《桑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桑叶不仅是家蚕的唯一饲料,而且也是重要的传统中药,在我国及其它一些国家被广为应用。桑叶具有降糖、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对桑叶化学成分进行了不少研究,从中提取分离到了多种黄酮类、生物碱类及苯丙素类化合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桑生产国。我国有15个桑种4个变种,桑树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2004年全国桑园面积约75万公顷,年产桑叶约1500万吨。为推动桑叶的综合利用及其产业化进程,对桑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通过溶剂提取,色谱分离,波谱鉴定,从桑叶中共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 MOA-1)、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 MOA-2)、5,7,2′,4′-四羟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5, 7, 2′, 4′-tetrahydroxyflavone-7-O-β-D-glucopyranoside, MOA-3)、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β-sito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 MOA-5, 18)、β-谷甾醇(β-sitosterol, MOA-6)、苯甲酸(benzoic acid, MOA-7)、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rin, MOA-8)、尿嘧啶(uridine, MOA-9, 15)、丁二酸(butanedioic, MOA-10, 13)、山柰酚-3-O-(6″-O-2-丁烯酰)-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6″-O-2-butenoyl)-β-D-glucopyranoside, MOA-11)、胸腺嘧啶(thymine, MOA-12)、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hydroxy-6-methoxycoumarin-7-O-β-D-glucopyranoside, MOA-14)、D-半乳糖醇(D-galactitol, MOA-16)、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7-di-O-β-D-glucopyranoside, MOA-19)、5,7-二羟基香豆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 7-dihydroxycoumarin-7-O-β-D-glucopyranoside, MOA-23)、3,4-二羟基苯甲酸(3, 4-dihydroxybenzoic acid, MOA-24)。其中化合物MOA-1、2、3、11、19为黄酮类化合物,MOA-8、14、23为香豆素类化合物,MOA-5(18)、6为甾体类化合物,MOA-7、10(13)、24为有机酸类化合物,MOA-9(15)、12为含氮化合物。以上化合物中,MOA-7、9(15)、11、12、16、19、24为首次从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MOA-3为新天然产物;MOA-23为新化合物。 通过甲醇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桑种、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差异。不同桑种总黄酮含量的比较分析为首次进行。结果表明:1) 育71-1秋季叶片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春夏季,并且10月(霜前)含量略高于11月(霜后)。而实钴11-6春、秋叶片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明显。2) 不同桑种桑叶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着。长穗桑(Morus wittiorum Hand-Mazz.)及华桑(Morus cathayana Hensl.)桑叶总黄酮含量极显着的高于其它桑种;白桑(Morus alba Linn.)桑叶总黄酮含量极显着的低于其它桑种。3) 同属华桑的不同桑种质,其桑叶总黄酮含量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含量最高的为保靖4号(含量为71.67 mg/g),含量最低的为德江15号(含量为44.56 mg/g)。除保靖4号含量特别高以外,其余种质总黄酮含量差异没有不同桑种之间那么悬殊。从这些种质的原产地来看,同一原产地的种质总黄酮含量相近。4) 同属白桑的不同桑种质,其桑叶总黄酮含量也存在显着差异,含量最高的为白桑8号(含量为60.78 mg/g),含量最低的为桑莲(含量为34.20 mg/g)。除白桑8号含量较高以外,其余种质的含量都较低,开差也不大。5) 不同桑种总黄酮含量平均值为52.96 mg/g,华桑总黄酮含量平均值为55.38 mg/g,白桑总黄酮含量平均值为44.00 mg/g,再次证明了华桑的总黄酮含量较高,而白桑的总黄酮含量较低。

高素菊[10](2000)在《桑树副产物的药用加工》文中提出为了充分利用蚕桑资源,可对蚕桑副产物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现对桑树三种副产物的药用加工技术介绍如下:一、桑白皮为桑树除去粗皮的根皮。在秋冬季节对老劣低产桑树进行更新改造时挖采桑根,洗净泥土,剪除须根,刮掉根表面黄褐粗皮,露出白皮,剥开皮部,剔去木心,即成桑白皮,再...

二、桑树副产物的药用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树副产物的药用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1)桑叶多糖提取及抑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方法
    2.1 测定桑叶多糖含量和提取得率的方法
    2.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2.3 桑叶样品的处理
    2.4 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单因素试验提取多糖
        2.4.1 超声波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2.4.2 液固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2.4.3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2.5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
    2.6 桑叶多糖体外抑菌实验
        2.6.1 桑叶醇提物与桑叶多糖的准备
        2.6.2 桑叶醇提物与桑叶多糖抑菌作用的比较
3 结果与讨论
    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3.2 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单因素实验结果
        3.2.1 超声波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3.2.2 液固比对桑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3.3.3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3.4 桑叶多糖正交实验结果
    3.4 抑菌实验结果
4 结束语

(2)“桑”和“桑”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写作思路
第一章 “桑”及语素“桑”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桑_1”及其参构语词
    第二节 “桑_2”及其参构语词
    第三节 “桑_3”及其参构语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素“桑”参构语词:语义修辞化生成的途径
    第一节 语素“桑”参构语词的语义借代生成
    第二节 语素“桑”参构语词的语义比喻生成
    第三节 语素“桑”参构语词的语义用典生成
    第四节 语素“桑”参构语词的语义其它修辞生成途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桑”的文化象征意蕴
    第一节 象征男女情爱
    第二节 象征生殖和生命力
    第三节 象征故乡田园
    第四节 象征死亡和悲伤
    第五节 桑与仪礼和祭祀
    第六节 象征时间变化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广西的桑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桑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现状
    1. 1 饲料桑开发
    1. 2 食用桑开发
        1.2.1桑叶产品
        1.2.2桑果产品
        1.2.3桑枝食用菌
    1. 3 生态桑开发
        1.3.1石漠化治理
        1.3.2矿区复垦土地修复
        1.3.3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
    1. 4 桑树的其他用途开发
        1.4.1药用开发
        1.4.2可再生利用价值开发
2 推进桑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 1 有利于蚕桑产业的拓展和效益提升
    2. 2 有利于蚕桑产业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2. 3 有利于“生态广西、美丽广西”的建设
3 广西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1 存在的问题
    3. 2 发展对策
        3. 2. 1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 2. 2 通过建立研发示范基地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3. 2. 3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化开发
        3.2.4通过交流合作与人才引进尽快获得产业亟需的研究成果
        3.2.5通过多种媒体的宣传扩大“立桑为业”发展策略的影响力

(4)洛南县桑枝加工香菇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与步骤
    1.1 剪伐枝条
    1.2 粉碎
    1.3 配料装袋
        1.3.1 原料准备
        1.3.2 配料
        1.3.3 装袋
    1.4 灭菌
    1.5 接种
    1.6 发菌
2 出菇管理与采收加工
    2.1 菌袋进棚
    2.2 催好菇蕾
    2.3 香菇管理
    2.4 采收与加工
        2.4.1 采摘标准
        2.4.2 采菇技术
        2.4.3 脱水技术
3 小结与讨论

(5)千阳县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
    1.1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1.1.1 桑树资源
        1.1.2 蚕资源
    1.2 蚕桑资源的综合开发模式
        1.2.1 蚕沙资源再生利用模式
        1.2.2 桑园养鸡模式
        1.2.3 蚕桑休闲园模式
        1.2.4 幼桑园间套地膜马铃薯模式
        1.2.5 桑叶茶开发模式
        1.2.6 丝绸之路蚕业文化开发模式
    1.3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进展
        1.3.1 以蚕沙枕制作为代表的副产品开发蓬勃发展
        1.3.2 以桑叶茶生产为代表的物质资源开发刚刚起步
        1.3.3 以桑白皮、雄蚕蛾为代表的药用领域开发尚属空白
2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分布分散, 质量差异大
    2.2 缺乏技术依托, 资源利用率低
    2.3 宣传力度不够, 市场占有率低
3 蚕桑资源综合开发的优势
    3.1 资源丰富
    3.2 基础牢固
    3.3 前景广阔
4 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思路
    4.1 蚕桑资源循环利用的主体框架
    4.2 以桑叶、桑枝开发利用为核心, 做强蚕桑资源利用
        4.2.1 开发桑叶保健产品
        4.2.2 开发桑枝型材产品
        4.2.3 开发桑椹绿色饮品
    4.3 以蚕沙、蚕蛹开发利用为重点, 做优蚕桑资源利用
        4.3.1 开发安神醒脑之药—蚕沙
        4.3.2 开发营养健身之品—蚕蛹
    4.4 以科普教育、观光展示为突破, 做活蚕桑资源利用

(6)刍议广西食用菌发展现状、目标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食用菌发展现状
2 广西食用菌发展目标
3 广西食用菌发展对策
    3.1 种类品种优良化
    3.2 培养基质本地化
    3.3 栽培管理科学化
        3.3.1 场地环境清洁卫生
        3.3.2 原料加工配制合理
        3.3.3 灭菌接种彻底安全
        3.3.4 生产管理科学到位
    3.4 经营规模多样化
    3.5 综合利用增值化
    3.6 人才培训层次化

(7)广东桑枝条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1.1.1 材料
        1.1.2 试剂和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桑枝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
        1.2.2 不同品种桑枝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1.2.2. 1 标准溶液配制
        1.2.2. 2 标准曲线的制作
        1.2.2. 3 样品含量的测定
        1.2.3 不同品种桑枝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1.2.3. 1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1.2.3. 2 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1.2.3. 3 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桑枝总黄酮提取的正交试验结果
    2.2 桑枝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2.3 桑枝总黄酮含量的分类比较
    2.4 不同品种桑枝抗氧化活性测定
3 讨论

(8)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桑树的食用价值
2 桑树的药用功能
    2.1 桑叶的药用
    2.2 桑果的药用
    2.3 嫩桑枝药用
    2.4 桑根皮药用
3 桑树的综合利用
    3.1 桑树木材利用
    3.2 桑枝利用
    3.3 桑皮利用
    3.4 桑叶利用
    3.5 桑芽制茶
    3.6 桑根制茶
4 桑叶的加工利用
    4.1 制取桑叶注射液
        4.1.1 工艺流程。
        4.1.2 配制方法。
    4.2 制造桑叶麻丸
    4.3 桑叶制茶
    4.4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
        (1) 工艺流程:
        (2) 操作方法:
5 桑果的加工利用
    5.1 制取桑果罐头
    5.2 制取桑果果汁
        (1) 工艺流程:
        (2) 操作要点:
    5.3 制取桑果酒
        5.3.1 桑果浸泡原酒
        5.3.2 桑果发酵原酒
        5.3.3 桑果果酒
        (1) 工艺流程:
        (2) 操作方法:
    5.4 制取桑果膏
        (1) 生产工艺:
        (2) 生产要点:
    5.5 制取桑果酱
    5.6 制取桑果脯
    5.7 制取桑果茶
        (1) 工艺流程:
        (2) 生产方法:
    5.8 制取黑桑果。

(9)桑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述
        1.1.1 化学成分的提取
        1.1.2 化学成分的分离
        1.1.3 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1.1.4 化学成分的合成
    1.2 桑树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1.2.1 桑叶
        1.2.2 桑根
        1.2.3 桑枝、桑果
        1.2.4 其它
        1.2.5 组织培养合成桑树次生代谢产物
    1.3 桑树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1 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1.3.2 抗氧化活性
        1.3.3 抗肿瘤活性
        1.3.4 抗菌抗炎活性
        1.3.5 抗凝血活性
        1.3.6 其它活性作用
    1.4 今后研究展望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内容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桑叶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3.1 仪器与实验材料
    3.2 提取分离
    3.3 化合物结构解析
    3.4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第四章 桑叶总黄酮含量分析
    4.1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概况
    4.2 试验方法建立
    4.3 试验方法考察
    4.4 样品含量测定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四、桑树副产物的药用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 [1]桑叶多糖提取及抑菌实验研究[J]. 王世宽,张代芳,陈欲云.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桑”和“桑”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 刘楠.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3]广西的桑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J]. 祁广军,乐波灵,韦伟,朱方容,虞崇江. 蚕业科学, 2015(06)
  • [4]洛南县桑枝加工香菇技术初探[J]. 阮家林,柴军霞. 北方蚕业, 2013(01)
  • [5]千阳县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J]. 马云戬,陈娟,张玉成,刘勋勃,张吉庆,常红旗,刘成杰,赵晓峰. 北方蚕业, 2012(01)
  • [6]刍议广西食用菌发展现状、目标及对策[J]. 周晓舟,林贤普,李钦芳. 广西农学报, 2008(01)
  • [7]广东桑枝条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廖森泰,何雪梅,邹宇晓,吴娱明,徐玉娟,唐翠明. 北方蚕业, 2005(03)
  • [8]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J]. 李月文. 四川林业科技, 2005(03)
  • [9]桑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 刘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10]桑树副产物的药用加工[J]. 高素菊. 农村发展论丛, 2000(01)

标签:;  ;  ;  ;  

桑葚副产品的药用加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