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何其芳的诗歌与古典诗歌的传统

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何其芳的诗歌与古典诗歌的传统

一、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何其芳诗歌与古典诗歌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袁婧怡[1](2021)在《何其芳诗歌中的“抒情”研究》文中提出

崔严之[2](2020)在《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文中指出朦胧诗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强大的存在,仅以现代派的纯艺术手法便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特殊且复杂,在诗学资源的获取上体现出中西交汇、“互文”的特征,其中最核心和最本质的是象征诗学。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既勾连过去,又直逼未来,为新诗的不断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可能性。朦胧诗接受了传统象征诗学中儒道文化精神的浸染、庄子寓言的象征意蕴以及唐诗的隐喻遗风,实现了对古典文化的贯通。象征中的象征主义出现的晚近一些,起源于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一出现便引起全球的关注与效仿,在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新诗在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五十年代被迫暂停,造成三十年的文化断裂。新时期的朦胧诗再一次喷发巨大能量,在不同时空里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相呼应,在象征抒写上与戴望舒的意象化抒情、何其芳的通感式语言、艾青的形象性思维真正对接,凸显出朦胧诗隐含的象征情结与其审美意识的苏醒,推进象征主义内核中“纯诗”理论与“意象”的建设。朦胧诗对西方象征主义进行融汇和转化,对波德莱尔“契合”理论、非个人化等象征主义经典的接受,对后期象征主义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洛尔迦的纯粹唯美的借鉴,促成了批判、怀疑精神的张扬与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形成朦胧诗的象征意蕴。食指形成“窗含西岭千秋雪”诗歌写作风格,抒情色彩浓郁,结构方式工整,语言精练而有意味,拥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白洋淀诗群“三剑客”中芒克将小情思大升华,在反抗与皈依、抗争与绝望中守护自由的生命意志;根子用冷漠傲视世人的姿态呼唤出庄严的内心;多多则发起对文化和语言的挑战,叛逆于日常道德,用理性剖析时代以救赎人性,口语的节奏造出语义的奇特。朦胧诗的“今天派”更是在创作中讲求精炼、暗示与含蓄,把隐喻当成一种现实需要。北岛的诗歌想象奇特,情感丰盈庄严,富含象征意味,并且要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建立一个充满人道与正义的诗性世界,以反抗的姿态迎接与建立更加美好的未来蓝图。顾城用孩子的趣语,孩童的稚气,建造着纯真梦幻的诗歌世界,其中一些意味深长的禅机理趣,直击人们心灵深处,希望通过美的寻找与表现来对付黑暗的现实、泯灭的自我、虚无的人性,张扬传统的文明与自然,用幻想来疗救痛苦的人类与自身心灵的巨创。舒婷用个性化感觉的意象形成诗歌内部审美的张力,其中一些对女性的思考,体现着舒婷的人本主义智慧,以她独特的言说方式展开她的力量,将世界与生活的秘密溶解在那些情绪体验上。总之,他们都是智力的空间的锻造者,用诗歌搭建自己的世界,不断化解那个时代裹挟的苦闷,对经验的历史和超验的精神领域有着深刻的体悟与生命的理解。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三代诗在技法上抛弃了象征,使朦胧诗建构的象征世界在此时期轰然倒塌,象征开始没落,遗留下的是一个象征的废墟或象征的荒原。尤其在诗歌修辞话语的转换和象征体系的解构方面,各种支离破碎与不确定性、非原则性、非人性的结局也将“象征”推向了另外向度的文化体系中。

任嘉春[3](2020)在《初中语文诗歌节奏感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歌是语文学习的主导文类之一。在部编版教材中,诗歌选文占据着较大比重,是语文学习的重点。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在形式上最根本的特点,诗歌的学习可以从诗歌的节奏这一切口进行。把握诗歌节奏,离不开对诗歌的熟读涵泳。经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发现,在一线语文教学中,95%的老师们都认可诗歌节奏对诗歌教学的巨大作用,但真正能在课堂中有效教授诗歌节奏的却寥寥无几。尽管一部分老师能够通过讲授诗歌朗读技巧来带领学生体会诗歌节奏,但是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教和学的矛盾冲突在实际教学中明显存在。诗歌节奏的形成与语言元素呈现出周期性反复的规律有关。语言的相互组合形成诗歌的顿歇,有连有停、有急有缓,诗歌的节奏便由此产生。将诗歌节奏感教学引入课堂,是理解诗意、体悟诗情、加强诗歌记忆效果的有效手段。基于教学现状,论文从诗学、语言学、修辞学、情感表达角度具体阐述了诗歌节奏感教学的具体可行性措施。诗歌讲究押韵,韵脚字的同一韵母在诗句中有规律的重复,节奏由此不断绵延加强。同时,诗中一些双声词、叠韵词和叠音词的使用,也会造成音素的回旋,增强诗歌节奏感。在现代诗歌中,往往还会使用诸如排比、反复、顶真等辞格,增强诗句语势,表现诗人情志,突出诗歌节奏。节奏感的教学,可以借鉴诗学、语言学、修辞学的相关理论,通过熟读涵泳来体会习得。读诗是语文诗歌教学的必经环节,把握诗歌节奏是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最关键的一步。此外,诗人也常常借诗传情达意,诗歌中蕴藏的感情也会透过诗歌的节奏表现出来,即所谓的“声情统一”原则。这些都是诗歌节奏感教学的理论依据,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诗歌学习中要关注能体现节奏的诗句,培养其对诗歌节奏的敏感度。于学生而言,有些理论知识可能超出其接受程度,教师可借助具体的诗歌例子来向学生阐明深奥的理论知识,帮助他们意会诗歌的节奏美,并通过熟读涵泳加强体会。

王永[4](2019)在《谫议何其芳“现代格律诗”理论》文中研究说明自胡适以降,中国新诗一直"尝试"用新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和融通现代人复杂细腻的情感与变动不安的生命体验。这是一种未完成的探索,始终具有实践性、试验性的品格。其中,根源于中西文化冲撞和"传统"与"现代"相角力的关于新诗的"律化"与"自由化"之争,一直伴随着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百年路途。20世纪30年代,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高举"新格律"的大旗,"第一次聚集起来诚心诚意地试验作新

孔秋芳[5](2019)在《中国新诗的“现代派”嬗变:古典的与新潮的》文中认为现代诗派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流派,20世纪30年代以后形成的现代诗派,从诗境、诗思、诗歌语言、艺术形式等多个方面发展新诗艺术,在推动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上,表现出了更为主动与理性的接受趋向,以自身独特的创作追求促成中西诗艺的融合,建构出了具有民族时代特色的现代性诗歌。现代派诗歌的出现,使中国新诗在30年代中期发展到了成熟的境地,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基础与核心是象征主义,现代派诗人以其诗歌中的象征色彩而闻名。现代诗派对西方象征主义实施中国化改造,他们一方面从异域的诗学体系中汲取营养,面对西方诗歌强大的艺术影响力,中国现代派诗人以适应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条件为选择依据,辩证地吸收西方话语资源。另一方面,现代诗派在新诗创作中充分调动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经验储备,浸染中国古典情愫。在双重经验交错的新起点上,现代派运用象征、意象等审美传达策略,将中国古典诗学与西方诗学联结,建构出了合乎理想的诗歌艺术,促成了新诗审美观念的现代化转型。

王鑫[6](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史诗源[7](2018)在《论何其芳诗歌的现代性》文中指出何其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对其诗歌的研究角度众多,其中早期诗歌以及延安前后诗歌变化的研究较多,作品创作分析和变化原因也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观点。系统研读何其芳的作品后会发现,当下的研究仍存在一些空缺从而可以寻找新的突破口对其诗歌创作有进一步的探索。本文从现代性这个角度出发,立足何其芳各个人生阶段的诗歌创作深入剖析其诗歌作品,以具有重要影响的时间和风格转变征兆节点作为早中后诗歌的分期,通过对各个时期诗歌的具体分析来寻找不同时期的现代性特征,并对相应现代性特征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三个时期在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之间徘徊,由早期强烈的审美现代性、中期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混杂再到后期现代性的隐退可以反观何其芳整个人生的处境和情感变化。个性自我的追求、怨恨情绪的积淀、都市文明和乡土文化纠葛构成早期诗歌现代性的基础,前往延安成为其诗歌现代性内涵丰富的契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处境和个人心境使得现代性在何其芳的诗歌中呈现复杂的或隐或现。以现代性为突破口会发现一直为学界所谈论的“何其芳现象”命题存在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通过对这个具有重要评判力量的命题进行再思考为何其芳诗歌创作变化寻求新的研究空间。通过对何其芳整个人生过程中诗歌创作的研究为了解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的文学成长道路提供具体的范例。

苏文健[8](2017)在《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理论建构——以张错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华人学者张错自觉将"抒情传统"挪用到现代汉诗研究领域,以此梳理与探察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发展脉络与美学歧异。张错对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理论建构,着力探赜现代汉诗语言内在的演变规律,旨在从语言本体论的角度剖析其自律与他律的辩证关系,并注意在史诗与抒情的颉颃中凸显被压抑的抒情声音。这种论述对现代汉诗的抒情特质、诗学意义等进行重新解诂,重划两岸四地现代汉诗史的版图,彰显现代汉诗研究的海外经验。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理论建构,不仅在学理上接续历史的整体性,彰显批评理论中独特的整体观,而且在心理上消弭文化乡愁的焦虑与身份认同的危机,为追寻与建构"文化中国"提供了一条可能性的路径。

杨柳[9](2017)在《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新诗与中国古典传统的关系问题是涉及新诗合法性、新诗本体、新诗评价标准与新诗未来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传统是一个被延传的“变体链”,它不是单线的、稳定的、被动的,而是复杂多线的、变动不居的,并且作为一种主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上世纪三十年代,一部分现代派诗人基于对晚唐诗歌绮丽含蓄、幽深婉美风格的喜爱,对温庭筠、李商隐诗词在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进行了集体性的讨论与借鉴,为新诗学习古典传统做出了良好示范。此现象后来被学界称为现代派的“晚唐诗热”。以往的“晚唐诗热”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三十年代新诗观念的变革,新诗本质的探寻,以及古典传统、现代诗歌与西方资源三者关系等基本问题。晚唐诗歌流派众多,或承袭元白一派,描写民生疾苦;或如温李一派,表现艳情声色;或延续贾姚一派,作避世苦吟。其中,温李诗词属于中国诗歌流脉中非功利、非理性倾向的一派,强调文学的艺术性、独立性,注重自由想象和内心表现,追求语言艺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晚唐诗风的特征主要有:一、偏离“诗教”传统,社会担当意识削弱,文学功利性降低,主体性增强,注重表现丰富的“内宇宙”。二、一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传统,在情感表现上具有情韵缠绵、感伤忧郁、纵情声色、颓然自放的特征。三、在意象使用和象征手法上超越了感物吟志的比兴传统,以心灵主观化打破时空界限,自由组合诗歌意象,诗意因此晦涩朦胧,远离盛唐平易近人的诗歌传统。四、雕琢文字,锻炼音韵,注重对仗和典事的使用,语言因此典丽精工,具有密丽的形式美和音韵美,追求视觉美感和感官刺激。西方现代主义象征派诗学在三十年代中国新诗诗坛被广泛接受。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都属于追求纯艺术的文学潮流;都致力于创造以意象体系为核心的、以朦胧晦涩为外形的新型诗歌表意模式;都具有颓废、唯美的审美特征;都注重诗歌的色彩、视觉化和装饰性,崇尚精致、炫丽的语言美。北平现代派群体与京派文人群多有重合、互有交流。他们都要求诗歌与现实保持距离,排斥诗歌文学的“工具性”,反对浪漫主义式的滥情宣泄,强调更节制、更敏锐的诗的“感觉”,注重诗歌表现的“情趣”。他们推崇诗歌的含蓄朦胧美,强调诗歌与“谐隐”的关系,重视诗歌想象、象征和梦幻手法的运用。他们都具有“唯美”倾向,相对于意义领悟和价值判断,他们认为诗歌欣赏和批评中的美感体验更为重要。有关现代派诗歌创作与晚唐诗风的联系,废名、卞之琳、何其芳、朱英诞等人都有相关的论述或自白,其中以废名诗论最有代表性。对晚唐“温李”的讨论是废名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废名在晚唐温李的再阐释中发现了新诗“诗的内容”,他推崇晚唐温李诗词中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对晚唐温李诗词中的诗意幻想和典事想象手法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倡晚唐温李诗词中哀伤缠绵的非功利审美形态。晚唐诗风对现代派诗人创作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表层的意象、典故和具体诗句的化用;中层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类似;深层的内在精神、审美和诗歌观念上的相通。戴望舒被看做现代派“诗坛的首领”。他能够较好地将法国象征主义诗风与民族传统相融合,表现出与晚唐诗风深刻的联系。戴诗以象征主义手法打破即景抒情的传统表达方式,以感觉创造幻境,组织起一个相对单纯完整、精致艳丽的古典意象世界;其意象使用具有跳跃性、多重修饰、感觉敏锐和迷离惝恍的特点。戴望舒偏爱使用冷艳凄迷的自然意象、感官化强烈的女性身体意象和琐碎晦暗的人工意象。其诗歌中多表现情爱感伤中的痴情缠绵和自伤自悼,并同时有着商业化影响下从“爱情”通向“情爱”欲望化倾向。卞之琳写诗尤其注重技巧和语言,他从晚唐五代诗风中袭取的也是技巧和语言方面的资源。卞诗在坚持使用现代白话口语的前提下,熔铸古典雅言诗语,从词汇、语法和语义层面改造新诗语言工具,努力创造一种适合现代新诗诗意表达和诗体要求的、与散文白话相区别的新诗白话。卞之琳具有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他和晚唐诗人一样,注重诗歌语言和音韵的精雕细琢,致力于打造精美细巧、色彩斑斓的诗歌意象。他还注重诗歌典故的使用,在新诗中融入古典典事,形成了一种古今交错、情感沟通的诗语风格。何其芳身上的晚唐色彩更为浓厚。他改造古典思妇诗,直接承袭温词,在新诗中塑造了富丽多姿的古典女性形象,又根据自身经历,创造了明丽忧伤的纯洁少女形象。其女性书写中充满了密丽冶艳、脂粉香泽的阴柔美。何其芳还以“梦幻”方式带动诗歌想象,以梦幻逻辑串联诗歌意象、铺陈典事,借鉴李商隐和艾略特诗歌用典的“互文性”方式,创造出了新诗用典的奇观。现代派借鉴晚唐传统可以从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和接受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晚唐与民国三十年代都属于思想较为自由开放、社会动荡不安,但仍能继续维持基本稳定的特殊时期。晚唐是古典诗歌经历高峰过后的转轨期,诸多前近代-现代性因素在此时破土而出;而三十年代新诗艺术发展过程中对精工雅丽、朦胧蕴藉的诗质的寻求,决定了新诗探索者选择晚唐诗歌作为参照。三十年代年轻诗人们获得了重新审视传统的空间,能够辩证地、平等地面对传统,以现代的眼光去发现传统。他们在关注晚唐的过程中体现出非学理、自由化、多面向的特征。现代派受晚唐传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古典与西方的互动、感觉与诗质的关系、技巧与语言的探索、接受与审美的转向四个方面。现代派能够在中西诗歌中发现共同点,以东方品格为本,接纳西方影响,在融通中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们注重“诗的感觉”的书写,开掘人的内心世界,善于表现敏锐的、甚至有些神经质的细微感情;在诗歌中多写日常生活中平凡、细小的事物,力图从平淡中见新奇,诗歌境界由此愈加狭窄化、精致化。现代派对晚唐诗艺术的继承,是对初期白话诗观的全面反思,也是新诗试图从古典传统中获取“现代性”的过程。诗歌梦幻想象手法的运用,独特的意象塑造和组织,含蓄晦涩的传达方式以及精致典雅、绮艳华丽的语言特征是现代派学习晚唐诗歌技巧的具体表现。现代派在学习晚唐的过程中还就诗歌语言的朦胧晦涩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试图影响读者的诗歌接受观,更新读者的审美思维定式。传统是新诗存在的必然基础,新诗却建立在反叛传统的前提之上,新诗的价值正体现在继承传统与反叛传统之间。新诗从其产生、存在和评价三个方面,都与古典传统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现代派借鉴传统有得也有失: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拟古,散发出某种陈腐、空洞、华而不实的气息;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注重词藻的锤炼雕饰、细节的刻画描绘,导致部分与整体的失衡;还有些诗作意象过于跳脱、意脉过于隐藏而使人摸不着头脑,从而丧失了晦涩诗美应该有的魅力。这些都是我们在新诗借鉴传统之路上应该吸取的教训。

舒翎[10](2016)在《论1930年代北平诗坛上的“晚唐诗热”》文中认为1930年代的北平诗坛上涌现了一股“晚唐诗热”,在新诗发展史上引人注目。它集中表现在五四以后的新诗人对晚唐诗人和晚唐诗歌的偏爱与欣赏,这群诗人们不仅在一些文章中多次引用晚唐诗歌作为参照,而且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融入了晚唐诗的痕迹,诗人们不约而同的审美倾向引起了废名等诗学家的重视,废名在其理论着作中,具体结合北平诗人的创作实践与晚唐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古典诗传统与现代新诗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这个有趣的诗学现象,他们从各个方面论证三十年代北平诗坛上出现的“晚唐诗热”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当西方现代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上遍地开花的时候,30年代的北平诗人却纷纷对晚唐诗歌表现出极大的痴迷与青睐,他们积极回望中国古典诗传统,寻求有利于新诗发展的优秀质素,并以极大的创作热情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贡献。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主要阐释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当下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果。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晚唐诗热”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晚唐时期与30年代的北平,分析虽然跨越不同的时代,诗人们却有相通的人生志趣和审美理想,因此现代诗人才会在晚唐诗歌中找到共鸣。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分析“晚唐诗热”影响下的北平诗人的理论主张和作品来阐释“晚唐诗热”对新诗发展的影响,这部分是论文的重点,新诗建设者从古典诗传统中看到了许多有利于新诗发展的优秀质素,比如,“悟”的思维方式、“兴”的表现手法、“芳草佳人”式的女性化特征、“意境”的精心营造等等,三十年的北平诗人自觉地将这些属于古典诗传统中的优秀质素融入进自己的创作之中,显示了传统对于现代新诗的常青覆盖。论文第三部分主要阐释“晚唐诗热”的启示意义,透过“晚唐诗热”,新诗建设者开始对传统和新诗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他们不断总结现代新诗在探索的道路上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结语部分总结30年代的“晚唐诗热”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二、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何其芳诗歌与古典诗歌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何其芳诗歌与古典诗歌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2)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
2 朦胧诗的象征资源
    2.1 传统象征诗学的借鉴:对古典文化的贯通
        2.1.1 儒道文化精神的浸染
        2.1.2 庄子寓言的象征意蕴
        2.1.3 晚唐诗歌的隐喻遗风
    2.2 国外理论的接受:对西方象征主义的融汇和转化
        2.2.1 象征主义经典的接受
        2.2.2 后期象征主义的借鉴
        2.2.3 批判精神的张扬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2.3 象征抒写的对接:对中国三四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2.3.1 象征抒写的对接
        2.3.2 隐含的象征情结
        2.3.3 审美意识的苏醒
3 象征诗学遗产
    3.1 西方象征主义
        3.1.1 法国波德莱尔:形式的布局
        3.1.2 英国艾略特:普遍的对应
        3.1.3 西班牙洛尔迦:非逻辑现象
    3.2 中国象征主义诗学
        3.2.1 戴望舒:意象化抒情
        3.2.2 何其芳:通感式语言
        3.2.3 艾青:形象性思维
    3.3 象征主义内核
        3.3.1 非个人化
        3.3.2 纯诗理论
        3.3.3 意象建设
        3.3.4 契合特质
4 朦胧诗的象征意蕴
    4.1 食指:“窗含西岭千秋雪”
    4.2 白洋淀诗群
        4.2.1 芒克:自由的生命意志
        4.2.2 根子:庄严的内心嚎叫
        4.2.3 多多:文化语言的挑战
    4.3 今天派诗群
        4.3.1 北岛:英雄的主体自我
        4.3.2 顾城:童话的生命乐园
        4.3.3 舒婷:个性的感觉意象
    4.4 朦胧诗的象征意蕴
        4.4.1 智力的空间
        4.4.2 隐喻的需要
        4.4.3 苦闷的象征
5 象征的荒原
    5.1 朦胧诗的精神蜕变——第三代诗歌
        5.1.1 第三代诗歌五副面孔
        5.1.2 第三代诗与朦胧诗的比较
    5.2 象征的荒原
        5.2.1 修辞话语的转换
        5.2.2 象征体系的解构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初中语文诗歌节奏感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部编版初中教材诗歌选编概况
    第一节 诗歌选文的总体编选情况
    第二节 诗歌编选的具体情况
第二章 诗歌节奏感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诗歌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
    第二节 诗歌节奏感教学的调研现状
第三章 诗歌节奏感的教学实施
    第一节 从诗学角度看节奏感教学
    第二节 从语言学角度看节奏感教学
    第三节 从修辞学角度看节奏感教学
    第四节 从情感表达角度看节奏感教学
第四章 诗歌节奏感教学设计举隅
    第一节 《望岳》教学设计
    第二节 《乡愁》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语文诗歌的节奏感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老师卷)
附录二 初中语文诗歌的节奏感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三 初中学生教材诗歌图片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中国新诗的“现代派”嬗变:古典的与新潮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西经验:新诗的现代性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象征主义的本土化经验
    第二节 现代诗派的选择与试验
第二章 艺术形象:意象的改造与表达
    第一节 时空流转的意象之变
    第二节 含蓄朦胧的意境之美
    第三节 转向知性化的意象艺术
第三章 现代审美:“纯诗”化的创作理想
    第一节 关于“纯诗”的中西方渊源
    第二节 纯诗情绪流动的“音乐美”
    第三节 现代“纯诗”的审美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论何其芳诗歌的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何其芳诗歌研究综述
        (一)何其芳早期诗歌研究
        (二)何其芳风格转变研究
        (三)何其芳旧体诗和翻译诗歌研究
        (四)何其芳诗歌比较研究
    二、现代性理论背景阐释
        (一)现代性产生及影响
        (二)现代性的内部张力
        (三)现代中国的现代性
    三、研究提出及研究价值、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早期诗歌
    第一节 早期诗歌创作的审美选择
        一、第一阶段的美丽幻想
        二、第二阶段的悲凉幽暗
        三、前后阶段的互通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 审美现代性生成的内部因素
        一、幼年到成年心理的变化
        二、价值目标的缺失
        二、怨恨情绪的推动
    第三节 审美现代性生成的外部因素
        一、乡土文化的审美培养
        二、都市文明的双面影响
        三、中外文学的双重作用
第二章 启蒙现代性视角下的中期诗歌
    第一节 诗风转变征兆与前往延安原因
        一、从诗歌角度看转变征兆
        二、从文章角度看转变征兆
        三、诗风转变与前往延安的原因
    第二节 启蒙现代性特征的产生
        一、启蒙自己与启蒙他人
        二、启蒙现代性产生的心态原因
        三、惠特曼对何其芳诗歌启蒙现代性的影响
    第三节 延安诗歌的矛盾性
        一、无意识和有意识的自我隐藏
        二、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混杂
        三、何其芳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
第三章 何其芳后期诗歌及“何其芳现象”思考
    第一节 多种类型诗歌并存
        一、迎合时代的现代诗
        二、相对自由的旧体诗
        三、突破束缚的翻译诗歌
    第二节 现代性的隐退及原因
        一、诗歌创作现代性的式微
        二、诗歌理论的现代性微显
        三、文革背景下的创作困境
    第三节 关于命题“何其芳现象”思考
        一、命题提出及原因
        二、伪命题的验证
        三、“一个何其芳”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以及会议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8)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理论建构——以张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汉诗的抒情传统:理论识见与批评视野
二语言本体论与现代汉诗的抒情传统
三自律与他律: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双重变奏
四结语

(9)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变动不居的传统
    第二节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群体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研究综述
第一章 晚唐诗歌传统溯源
    第一节 晚唐概念的历史流变
        一、晚唐政治历史概况
        二、晚唐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分期
        三、晚唐诗坛概况与诗歌流派
    第二节 晚唐诗风的代表:李商隐与温庭筠
        一、独辟宇宙的李商隐
        二、开启词派的温庭筠
    第三节 晚唐诗风的评价与特征
        一、晚唐诗歌的历代评价
        二、晚唐诗风的特征
        三、晚唐诗歌传统的功能
第二章 现代派诗歌理论与晚唐诗风
    第一节 接受背景:三十年代新诗理论建构
        一、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的契合
        二、北平诗坛理论建设的共鸣
    第二节 共同关注: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接受
    第三节 理论阐释:废名诗论与晚唐诗风
        一、超越诗形的“诗的内容”
        二、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
        三、诗意幻想与典事想象
        四、哀伤缠绵的审美形态
第三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上篇)
    第一节 戴望舒:感伤爱情书写与晚唐诗情
        一、清丽流美的古典象征
        二、精致哀艳的意象世界
        三、忧伤寂寥的爱情苦痛
    第二节 卞之琳:古典语言意识与晚唐诗语
        一、融通古今的现代诗语构建
        二、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
        三、典丽精工的晚唐诗语品格
    第三节 何其芳:绮丽梦幻想象与晚唐诗美
        一、女性塑造中的阴柔美
        二、孤寂心灵的梦幻抒情
        三、铺陈典事的互文写作
第四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下篇)(待完成)
    第一节 废名:直觉写作中的禅意诗美与晚唐禅诗
        一、朴讷浑然的直觉写作方式
        二、禅悟思维中构造禅意诗美
        三、禅理意象系统的典事想象
    第二节 林庚:从自由到格律的“晚唐的美丽”
        一、自然静美的展现
        二、清丽疏朗的格调
        三、寂寞迷茫的抒情
    第三节 朱英诞:“真诗无题”追求中的晚唐风调
        一、沉静气质中的渊奥诗思
        二、纤丽物象中的冲淡诗境
        三、“天真”表达中的自然诗美
第五章 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借鉴与融合
    第一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原因与机制
        一、时代背景
        二、主体特征
        三、接受机制
    第二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表现与特征
        一、在与西方诗学的互动中选择传统
        二、在感觉世界的书写中寻找诗质
        三、现代性表现手法与语言艺术的探索
        四、接受方式的转向与多元审美的提倡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的启示
        一、新诗与传统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新诗传统观的形成与更新
        三、现代派借鉴传统的得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后记

(10)论1930年代北平诗坛上的“晚唐诗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晚唐诗热”现象出现的原因探求
    第一节 深厚的中西诗学功底
    第二节 相似的时代境遇和命运遭际
    第三节 相通的人生志趣与审美志趣
第二章 “晚唐诗热”对新诗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悟”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兴”的引发模式
    第三节“芳草佳人”式的女性化特征
    第四节“意境”的精心营造
第三章 “晚唐诗热”的启示意义
    第一节 对新诗和传统关系的重新审视
    第二节 经验及教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何其芳诗歌与古典诗歌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何其芳诗歌中的“抒情”研究[D]. 袁婧怡.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朦胧诗的象征诗学研究[D]. 崔严之.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初中语文诗歌节奏感教学研究[D]. 任嘉春. 喀什大学, 2020(07)
  • [4]谫议何其芳“现代格律诗”理论[J]. 王永. 诗探索, 2019(05)
  • [5]中国新诗的“现代派”嬗变:古典的与新潮的[D]. 孔秋芳. 青岛大学, 2019(02)
  • [6]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论何其芳诗歌的现代性[D]. 史诗源. 东南大学, 2018(05)
  • [8]现代汉诗抒情传统的理论建构——以张错为中心[J]. 苏文健.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9]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D]. 杨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10]论1930年代北平诗坛上的“晚唐诗热”[D]. 舒翎.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何其芳的诗歌与古典诗歌的传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