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灵Ⅰ号治疗高脂蛋白血症110例

降脂灵Ⅰ号治疗高脂蛋白血症110例

一、降脂灵Ⅰ号治疗高脂蛋白血症110例(论文文献综述)

熊进[1](2019)在《“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肝细胞等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对高脂饮食诱导下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肝组织细胞等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其余三组大鼠予以高脂饲料喂养造模,4周后所有大鼠尾部静脉取血并检测血脂四项的含量,统计分析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对针刺组和西药组行干预治疗期4周,治疗期间,各组饲料不做变动;针刺组每天予“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针刺治疗;西药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灌胃;干预治疗4周后取材。检测各组大鼠TC、TG、LDL-C、HDL-C等的含量,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细胞的结构形态等。结果:(1)大鼠生存状态:各组大鼠在实验期间均无异常死亡情况发生;空白对照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自如,双目有神,警惕性强,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饮食饮水正常,二便形色气味正常,毛发色白有光泽;模型组大鼠精神状态不佳,多卧少动,双目无神,警惕性不强,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纯,摄食及饮水量减少,大便较黏腻小便有异味,毛发暗淡无光泽;经4周干预治疗后,针刺组和西药组大鼠的生理状态(精神状态、活动情况、摄食饮水情况、大小便、毛发色泽等)较模型组得到了良性的改善;且针刺组大鼠在大便和毛发色泽方面较西药组有更佳的改善。(2)干预治疗结束后,针刺组的体重和外周血糖与模型组对比出现下降,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经干预治疗后,针刺组和西药组的血脂四项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改善,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总胆固醇含量下降比西药组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比西药组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在2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HE染色肝组织,模型组肝细胞排列不整齐,部分肝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内可见大量体积较大的呈空泡状的脂滴;而空白对照组、针刺组、西药组大鼠的肝细胞排列相对整齐,细胞大小、形态也基本相同,西药组仍可见少量脂滴结构存在。结论:(1)“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与西药阿托伐他汀钙片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精神状态、活动情况、摄食饮水情况、大小便、毛发色泽等;均能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四项的水平;均能有效的改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对肝组织细胞的结构也具有良性调整作用。针刺法在降低总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方面,疗效优于西药组。针刺不仅能降低大鼠血脂水平,还可降低大鼠体重和血糖水平。(2)“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疗效显着,可为临床运用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支撑。

王燕萍[2](2017)在《化痰降浊方干预高脂血症痰浊证ApoE-/-小鼠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痰浊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通过血脂检测及定量分析肝脏AMPKα、SREBP-1c、PPARα及其下游相关代谢酶的基因、蛋白表达量,探究化痰降浊方对高脂血症痰浊证ApoE-/-小鼠的降脂作用及对肝脏脂质合成、脂质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一)高脂血症痰浊证ApoE-/-小鼠动物造模及化痰降浊方干预选用6周龄雄性ApoE-/-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适应性喂养2周后根据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2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期为4周。造模结束后(第6周末)采血进行血脂四项检测,判断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是否建立。实验组小鼠根据血清TC水平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阳性对照组。6组小鼠根据体重进行药物灌胃4周。灌胃结束后(第10周末)小鼠空腹采血、取材,检测血脂水平及肝脏、主动脉脂质沉积情况。(二)化痰降浊方干预高脂血症痰浊证ApoE-/-小鼠肝脏脂质代谢作用动物处死后,采集6组小鼠的肝脏新鲜样品保存。随机选取6组小鼠的若干个肝脏样本进行检测,通过定量分析探究化痰降浊方对ApoE-/-小鼠肝脏SREBP-1c介导的脂质合成、PPARα介导的脂质氧化作用的影响。1.采用Q-PCR技术检测6组肝脏标本的SREBP-1c及其下游生脂酶基因ACC、FAS、SCD-1,PPARα及下游脂质过氧化基因CPT-1的基因表达量;2.采用Western Blots技术检测SREBP-1c及其下游生脂酶ACC,PPARα,AMPKα、p-AMPKα及下游靶蛋白p-ACC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一)高脂血症ApoE-/-小鼠动物造模及化痰降浊方干预结果1.基线分析结果:(1)初始分组后体重基线:适应性喂养后,对照组体重(18.49±1.29)g,实验组体重(17.95±1.42)g,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基线具有可比性。(2)实验组随机分组情况: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实验组按照TC水平随机分成5组,5组TC、TG、LDL-C、体重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随机分组较理想,各组具有可比性。2.高脂血症造模情况分析:造模期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血脂水平、饮食与饮水量、体重比较。(1)血脂四项检测结果:实验组TC增高1倍,TG增高2倍,LDL-C增高了15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脂血症造模成功。(2)小鼠的饮食量结果:实验组饮食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小鼠存在明显的厌食症状。(3)小鼠的饮水量结果:实验组的饮水量轻微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小鼠的体重结果:实验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体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化痰降浊方降脂作用评价:(1)给药后一般情况:①6组的饮食量、饮水量结果:高脂饲料喂养的5组小鼠饮食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水量也下降,其中以中药低、高剂量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中、低剂量组饮食量下降,中药高剂量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饮水量减少,其中中药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高脂喂养的5组小鼠饮食量下降,存在明显厌食症状。②终末体重结果: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终末体重下降,其中中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化痰降浊方具有降低小鼠体重的作用。③肝脏湿重结果:高脂喂养的5组小鼠肝脏湿重增加,其中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肝脏湿重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高脂喂养小鼠肝脏湿重明显增加,化痰降浊方可改善这一症状。(2)给药后血脂水平情况:高脂喂养的5组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稳定。中药高中低剂量组TC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中低剂量组TG水平升高,其中,中药低剂量组小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LDL-C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化痰降浊方降低血脂水平作用不明显。(3)肝脏HE染色结果:6组小鼠肝脏肝小叶结构不清或消失,肝细胞胞质内含大量脂肪空泡,核居于正中,肝血窦扩张,可见大量红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具体表现为:对照组内肝脏脂肪变性较轻,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大面积坏死,成片状,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中药组小鼠肝脏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肝小叶结构愈见明显,坏死面积减少,脂肪变性减轻,多见肝血窦内充血。阳性对照组小鼠肝脏存在部分坏死,坏死区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肝血窦扩张充血。结果提示化痰降浊方可减轻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改善肝脏损伤及坏死。(二)化痰降浊方对ApoE-/-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1.化痰降浊方对ApoE-/-小鼠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定量检测6组小鼠肝脏SREBP-1c及其下游生脂酶ACC、FAS、SCD-1的基因、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脏SREBP-1c基因表达量升高,蛋白表达量略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游生脂酶基因ACC、FAS表达量升高,SCD-1表达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高脂喂养ApoE-/-小鼠肝脏内SREBP-1c介导的脂质合成过程无升高。中药低剂量组小鼠肝脏SREBP-1c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REBP-1c蛋白表达量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ACC、FAS基因表达量也出现升高,SCD-1基因表达量出现轻微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小鼠肝脏内SREBP-1c、ACC、FAS、SCD-1基因表达量下降,SREBP-1c、ACC蛋白表达量略微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化痰降浊方具有降低ApoE-/-小鼠肝脏内生脂基因表达的趋势。2.化痰降浊方对ApoE-/-小鼠肝脏脂质氧化的影响:定量检测并分析化痰降浊方对肝脏PPARα及下游脂质过氧化酶CPT-1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肝脏PPARα蛋白表达量、CPT-1基因表达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高脂喂养ApoE-/-小鼠肝脏脂质氧化作用有升高趋势。中低剂量组PPARα基因、蛋白表达量,CPT-1基因表达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PPARα、CPT-1基因表达量、PPARα蛋白表达量随着中药剂量增大而逐渐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化痰降浊方具有抑制ApoE-/-小鼠肝脏内PPARα介导的脂质氧化的趋势。3.化痰降浊方对ApoE-/-小鼠肝脏AMPK α磷酸化的影响:定量检测6组小鼠肝脏内AMPKα、p-AMPKα、p-ACC蛋白表达量,分析化痰降浊方对AMPKα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组AMPKα、p-AMPKα、p-ACC蛋白表达量略微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中低剂量组p-AMPKα蛋白表达量、p-AMPKα/AMPKα比值升高,p-ACC蛋白表达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化痰降浊方具有促进AMPK α磷酸化的趋势。结论:(一)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4周能造成严重的高脂血症,所造模型为混合型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小鼠具有明显肥胖症状,化痰降浊方可减轻这一症状。(二)化痰降浊方可以保护肝脏,减小肝脏坏死面积、减轻肝脏损伤程度,降低肝脏脂肪变性范围。(三)化痰降浊方具有降低ApoE-/-小鼠肝脏内生脂基因表达的趋势,可能能够抑制肝脏内脂质合成;同时具有促进AMPKα磷酸化的趋势,可能能够促进脂质代谢,从而调节脂质代谢紊乱。(四)化痰降浊方直接降低血脂水平作用不明显,是否具有促进PPARα介导的脂质氧化过程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尹倚艰[3](2012)在《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析。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渊源,乃奠基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脾胃论》,完善于《临证指南医案》,使脾胃理论日臻完善;②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基础,从脾胃转枢、脾统四脏、脾胃升降、脾胃纳化、脾胃润燥五个方面阐述了中焦脾胃在机体脏腑阴阳、气血津液中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③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精髓,概括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十八字基本思想;④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用药特点,主要有善从药物的脾胃归经选药、善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选药、善从辨证与辨病的关系上用药以及善从药量及给药方式上用药四个方面;⑤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应用,列举了胃脘痛、泄泻、便秘等脾胃病以及湿疹、痛风、胸痹、不寐、产后痹、眩晕、头痛、自汗症、咳嗽等内科杂病验案,彰显了调理脾胃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⑥学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之体悟与运用,体现在临证施治、遣方用药、治未病与脾胃调护等临床实践中。第二部分,路志正教授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Lp(a)、ApoB升高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I降低。本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同时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通常为他汀或贝特类药物,此类药虽调脂效果较好,但同时存在很多弊端,如对肝功有一定的损害、部分病人会发生横纹肌溶解等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血脂指标容易反弹、疗效难以持久等。而在老年人群中此类问题尤为突出。血脂异常属于中医的“痰浊”、“血瘀”、“眩晕”等病证的范畴。以往的研究,认为因虚致实或肝脾失调是其主要病机,人们多从“痰浊”、“血瘀”入手,对老年血脂异常,又多从虚证论治。或祛痰化浊,或活血化瘀,或痰瘀同治,或调理脾胃,或祛邪扶正,总以恢复人体脏腑功能为宗旨,具有疗效满意、作用持久、副作用少及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路志正教授几十年来致力于中医湿病学的研究。路师认为,湿浊与痰饮同质同属,危害相近。所不同乃在于湿分内外,痰无外袭;湿可生痰,渐次所致。故路师论治血脂异常迥异于常规之“痰浊”、“血瘀”之论,着眼于“痰浊”、“血瘀”之先,以调理脾胃、祛湿化浊之法先证用药,截断病势,足见其高明之处。对此,路师言道:调理脾胃可使脏腑充、阴阳和,水谷直转精微而不化生脂浊;祛湿化浊可使脾胃健、运化畅,水液敷布周身而不蕴湿成痰。希冀达到扶正以祛邪,防微以杜渐之目的。祛湿化浊通心方治疗血脂异常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着。本项研究以随机对照法观察了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一个侧面客观体现了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意义与可行性。并对老年血脂异常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湿浊与血脂、祛湿化浊治疗血脂异常的意义以及祛湿化浊通心方组方原则、用药特点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以绞股蓝总甙片为对照,疗程8周,纳入了符合高脂血症西医诊断标准、湿浊痹阻证中医辨证标准、年龄为60~80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各30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脂水平、血脂异常类型、症状积分等方面资料均衡,未见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祛湿化浊通心方)治疗后除高密度脂蛋白(HDL-C)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5.8l±1.70mmol/L.3.05±2.30mmol/L.3.39±1.1lmm01/L,P<0.01或0.05,并优于对照组(绞股蓝总甙片)的6.16±1.91mmol/L.3.03±1.89mm01/L.3.81±0.63mmol/L,P<0.01或0.05;治疗组治疗后LDL-C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胸闷,头昏、头重如裹、头痛、口黏不渴、大便不爽、恶心呕吐、肢体沉重等主要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平均秩分别为23.83、38.10、36.10、34.70、36.77、39.82、33.38、34.17);治疗组在血、尿、便常规、心电图、ALT.AST.Cr等安全性指标方面未见异常。结果表明:祛湿化浊通心方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有效调节血脂异常并部分达标,未见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疗效优于绞股蓝总甙片,值得临床推广。简而要之,第一部分重在理论探讨,为第二部分的立题与实施奠定基础;而第二部分则是临床验证,为第一部分的立论与效用成就辉煌。二者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魏艺[4](2011)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有关高脂血症的近十年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研究,总结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文献的质量,挖掘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文献评价方法,对科研设计和论文撰写提供一定得借鉴,从而指导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中成药、汤剂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开展,提高有关高脂血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质量、规范化和可信度。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进一步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的开展奠定基础。材料方法本研究按照文献收集、文献筛选、数据库建立、数据录入、数据分析等步骤进行。收集并按标准筛选2000-2010年度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文期刊文献,共纳入243篇文献,从4个角度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包括:一般情况分析,试验设计因素分析分析,中医证型,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饮食控制;具体包括: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样本量的估计、随机方法的描述、伦理学论证、对照方法、干预措施、中途退出标准、基线的一致性、统计方法的正确与否、疗效评价标准、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中医证型、症状贡献度、卫生经济学评价、饮食控制情况等进行归纳及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分析:总共得到近十年的高脂血症中医药临床研究共243篇相关文献。发表在中央级杂志的文献23.3%,地方级杂志28.6%,专科杂志48.1%;仅有24(9.8%)项研究有资金支持,其中得到中央科研资金资助的2篇(0.82%),地方科研资金资助的22篇(9.05%),其余的研究资金资助来源不明,显示相关研究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纳入文献中使用的疾病相关关键词以“高脂血症”占90.1%最多,而干预措施相关的关键词很少用到,可见对于关键词的重视度不够;干预措施的类别以纯中医为主的文献占89.7%,中西医结合为干预措施的文献占10.3%;所有纳入文献的干预措施,仅有41篇文献描述基础研究的情况,占总数的16.8%;研究的目的以观察降血脂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多,大约占到93.4%,还有9篇文献在观察降血脂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基础上又补充其他目的,可见纳入文献的研究目的较为一致;纳入的243篇文献代表的研究仅有3篇有临床分期的记录,余文献未描述;纳入文献仅3篇文献有关于伦理的描述,且较为简单,仅提及知情同意书的签署。诊断标准的种类繁多,有5.7%的研究用到了国际诊断标准,62.1%的研究用到了国家标准,还有9.4%的研究用到了国内行业标准,可见诊断标准亟待规范。纳入的243篇文献仅有82篇文献描述了纳入标准年龄高限及低限;仅有131篇文献描述了排除标准;仅7篇文献描述了退出标准,可见所纳入文献对此的关注度明显不够,尤其是退出标准。2.试验设计因素分析:所纳入文献无一篇文献对于样本量估算方法进行描述;17篇文献具体描述了随机方法;仅5篇文献对盲法进行了描述;61篇文献描述基线一致,余文献对于基线的一致性问题未描述;仅11篇文献描述了病例脱落比例,15篇文献描述了洗脱期;9篇文献描述了导入期;有201篇文献对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了详细描述,疗效评价亦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相关文献对于卫生经济学评价的描述较欠缺,大多数文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及统计方法仅用几句话简单描述。治疗组干预措施可谓繁多,简单归纳为中药汤剂研究47篇,包括自拟方剂、传统方剂、现代方剂,中成药研究199篇。对照组干预措施分类阳性对照192篇,安慰剂对照7篇,空白对照22篇;对照组用药约有26种,以脂必妥、血脂康、他汀为代表。3.中医证型:中医症状改善的描述不够客观,亟待进一步规范。纳入的243篇文献中,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型表述达31种之多,需要进一步规范。对于症状贡献度的描述十分欠缺。4.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饮食控制:176篇文献对不良反应进行了描述,其中121篇文献描述为未见明显不良反应;134篇文献对安全性评价进行了描述;有30篇文献对于试验过程中饮食的控制情况进行了描述;可见对于试验过程中饮食的控制问题重视不足。结论基于循证医学的标准,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令人担忧,急需进一步规范。在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应用不够规范,对于高脂血症中医证型及症状贡献的关注度不够。今后应该进一步使用统一的、规范的诊断标准,更加清晰的描述纳入标准。对于伦理的关注度十分不够,今后应该加强临床试验的伦理论证、成立论理委员会、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这些过程在论文的撰写中应该给予明确的详细描述,以提高文献质量,增加试验结论的可信度。对于试验设计因素的描述,随机方法、盲法、样本量的估算方法应该予以重视,需要在文献中较详细描述,从而提高试验的可信度。对照组的用药情况不容乐观,种类繁多,需要进一步规范统一,使试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饮食控制关注度不足,应进一步规范。总之尽管目前高脂血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量较多,但很多研究停留在低水平重复上。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逐步完善中医药对于高脂血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并且提高论文的撰写能力等,完善中药新药临床评价方法。面对现实状况,我们理当冷静思考,借助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以心血管为示范的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研究,进一步规范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提高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治疗,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李伟[5](2011)在《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C57BL-6J小鼠血脂及NO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高脂饮食条件下,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C57BL/6J小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进而证明莱菔子具有降低血脂及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作用,为临床新药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C57BL/6J小鼠用电子秤逐个称重并详细记录,之后依据小鼠体重,由小到大标记后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高、中、低剂量组,血脂康组。每组10只,每笼5只。空白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均喂饲高脂饲料。空白组及模型组按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其余四组分别按90mg/kg.d、60mg/kg.d、30mg/kg.d、0.2g/kg.d灌胃。实验8周后,通过生化检测,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NO的数值。结果:治疗8周后,与模型组比较,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各组及血脂康组均能降低C57BL/6J小鼠的血清TC、TG和LDL-C水平,同时升高HDL-C水平,各治疗组均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高剂量组与血脂康组比较分析,二者在降低TC、TG、LDL-C和升高HDL-C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均能升高小鼠血清NO水平,各组疗效均明显好于模型组,与血脂康组比较,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高剂量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中、低剂量组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能降低C57BL/6J小鼠(高脂饮食)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且还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调节血脂的作用与给药量呈正相关。2.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能升高C57BL/6J小鼠(高脂饮食)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其调节一氧化氮的水平与给药量呈正相关。

李仲普[6](2010)在《血脂安Ⅱ号对高脂血证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从流行病学研究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日益上升的趋势,并已成为人群的主要致死因素之一。因此,冠心病的防治目前成为医学研究的焦点之一。而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强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业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分文献综述与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认识并回顾了近年来在辨病用药、单味药、针灸治疗等方面的进展,探讨了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尚存在的问题。从近十年来降脂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角度出发,归纳了药物治疗进展及调脂治疗的研究方向,确定了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当中的主导地位。可以看出,调脂治疗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本临床研究实验采用随机平行阳性对照、自身前后对照观察设计方案。以血脂安Ⅱ号胶囊作为实验组,以中成药脂必妥为对照组,治疗属痰瘀互结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结果表明:血脂安Ⅱ号胶囊能够有效的对血脂和脂蛋白代谢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不仅能降低血清TC、TG、LDL-C与ApoB水平,而且能升高HDL-C、ApoA水平,总有效率达到93.33%,同时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通过以上临床研究表明,本药是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一个安全、有效的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李萌[7](2010)在《肥甘饮食诱导ApoE-/-小鼠(伏痰)引发高脂血症及对血脂、ICAM-1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是运用中医伏痰邪理论,欲通过ApoE-/-小鼠肥甘饲料喂养导致高脂血症及对血脂、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脂血症的伏痰病因学本质。方法:将ApoE-/-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同样将C57BL/6J小鼠分为2组,共4组,每组10只。分别以正常饲料、肥甘饲料喂养。通过生化检测,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及ICAM-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喂养8周后,与A组小鼠相比较,B、C、D各组小鼠在TC、TG、HDL-C、LDL-C方面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B、C组比较,D组小鼠在TC、TG、LDL-C方面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而在HDL-C方面,D组与B组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C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而在饮食干预下,基因缺失组主动脉ICAM-1表达较其它组变化严重。结论:研究显示,ApoE-/-(先天禀赋不足)可以诱导高脂血症(伏痰)的发生;肥甘饮食无论对ApoE-/-还是对正常小鼠都可以诱导高脂血症(伏痰)的发生;ApoE-/-和肥甘饮食共同干预可以诱导严重的高脂血症(伏痰)的发生,且较单一因素干预更趋明显。

朱彬彬[8](2010)在《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控制血脂是现代医学防治缺血性中风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回顾了历代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主要成就和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发展等,并对中、西医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总结既往中医对调脂治疗及对证候研究的现状,提出利用现代研究设计及数量统计方法,开展中医“证候”与血脂异常的相关研究,确立客观、规范、统一的证型诊断标准,是建立规范化的中医防治中风病方案的重要途径。对象与方法:本研究属回顾性病例调查、对照研究,以从化市中医院脑科2005年3月-2008年12月连续入院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例为研究对象,共255例,根据研究病例是否合并原发性高脂血症,分高脂组125例,非高脂组130例,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与原则,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原发性高脂血症在缺血性中风人群中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因子分析法及经计算因子得分,得出高脂组和非高脂组证候组合和的各个证候病例分布情况。高脂组得到5个中医证候分类,分别为:脾虚痰阻证(48.80%)、气虚血瘀证(20.00%)、肝阳上亢证(14.40%)、阴虚火旺证(6.40%)、内热腑实证(10.40%)。非高脂组得到6个中医证候分类,分别为:脾虚痰阻证(10.00%)、气虚血瘀证(14.62%)、肝阳上亢证(29.23%)、阴虚火旺证(23.08%)、内热腑实证(11.54%)、痰湿内盛证(11.54%)。从两组证型分布对比可得知,组间证型分布比例有较大差别,高脂组患者脾虚痰阻证型分布比例远较非高脂组患者大,脾虚痰阻证为高脂组较常见的证候类型。结论:1.脾虚痰阻、气虚血瘀、阴虚阳亢证是原发性高脂血症在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的主要证候,其中脾气亏虚,痰浊内盛为主要病机。2.本研究通过对原发性高脂血症在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的中医证型规律研究,获得临床证候分布及其特点,对研究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中医药防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王朋[9](2009)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现代文献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结果:检索相关文献13755篇,纳入合格研究112篇,涉及治法共9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和血脂参数的加权均数差,并计算95%可信区间。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上九法指导应用的方药对高脂血症临床总有效率、血脂参数影响与他汀、贝特类药物对照无统计学差异,对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比较,两组间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和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其作用与他汀、贝特类药物相似,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是安全有效的降脂药。

薛洁[10](2009)在《基于现代理论与技术的调脂中药阿魏胶囊的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现代理论与技术,寻找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生物化学物质基础,研发出末端指标明确的调脂现代中药—阿魏胶囊,同时研究其调脂作用机制。方法:对新疆地区171例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临床辨证分型的方法,寻找高脂血症辨证分型类别,使用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的方法,提取支配高脂血症诊断信息的公因子,并根据中医理论和专家经验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高脂血症证候辨证分型;应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高脂血症的生物化学物质基础;按中药新药申报标准,完成阿魏胶囊的临床前文献研究、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药理研究、毒理学研究;通过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阿魏胶囊的调脂作用机制。结果:1)新疆地区的高脂血症主要分为脾肾两虚精不足证、气血两虚证、肺卫燥证、痰湿蕴肺证、湿热壅滞证、肝肾阴虚血瘀证等;其中气血两虚证最为常见(60例35.09%),其次是肺卫燥证(51例29.82%)和脾肾两虚精不足证(23例13.45%)。6个证型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以脾肾两虚精不足为最重,其次为肝肾阴虚血瘀型。6个证型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血两虚型与年龄(r=0.27,P<0.01)为正相关,与HDL-C(r=-0.21,P<0.01)及体重(r=-0.16,P<0.01)为负相关;肺卫燥证型与HDL-C(r=-0.21,P<0.01)为负相关。脾肾两虚精不足型与年龄(r=0.57,P<0.01)为正相关,体重(r=-0.34,P<0.05)为负相关;湿热壅滞型与年龄成正相关(r=0.22,P<0.01)。有116例(67.84%)高脂血症患者出现至少1项血瘀症状,有130例(76.02%)出现至少1项痰湿症状。伴随疾病以高血压为最多90例(52.63%),其次是冠心病42例(24.56%)。相关危险因素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者107例占62.57%,其次是喜食油荤83例(48.54%)。2)新疆地区高脂血症患者共同的生物化学物质基础改变以TG升高为最主,单纯TG升高为97例(56.73%),TG和TC均升高的混和性高脂血症48例(28.07%)。TG均值为3.23mmol/L,在诊断标准的升高范围内(诊断标准:TG≥2.26mmol/L为升高)。仅有TG的均值在异常范围中,而其他三项血脂生化指标均值在边缘升高或正常范围。3)按新药标准,完成了阿魏胶囊临床前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及资料整理。完成的工作主要有:①阿魏胶囊的处方论证;②确定阿魏胶囊的功能主治为健脾除湿,化瘀泄浊;③制备工艺研究:通过粉碎、水提醇沉、醇提工艺及制剂成型性研究,确定了阿魏胶囊的制备工艺。经过中试验证,证明制备工艺科学、可行。制定了阿魏胶囊的质量标准,确定拳参、厚朴、白茅根的TLC鉴别方法和没食子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对阿魏胶囊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微生物限度检查该样品控制菌经验证,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可采用常规法进行检查;④在两个不同实验室药效学研究结果均显示阿魏胶囊治疗或预防给药,动物血清中TC、TG、LDL-C及HDL-C/TC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阿魏胶囊组动物的TC、TG、LDL-C含量低,但HDL-C/TC比值高。服用阿魏胶囊预防给药动物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动物服用阿魏胶囊,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后,动物的高、中、低切及红细胞压积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正常动物服用阿魏胶囊,腹腔注射Adr后,动物耳廓微循环的A、V血管收缩率及毛细血管网交叉点减少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动物的LPL、HL及HMG-CoA还原酶活性的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阿魏胶囊组HL和LPL的酶活性增加,HMG-CoA酶活性降低;服用阿魏胶囊动物的Apo-A4基因转录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阿魏胶囊组Apo-A4基因的转录水平高。结论:1)新疆地区高脂血症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气血两虚为常见类型,脾肾两虚精不足病情最重,且多伴有血瘀和痰湿症状;由此可以推断痰瘀互结在高脂血症中可能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2)中国血脂异常患者以高TG血症及混和性高脂血症为主,而国外以高TC血症为主。新疆地区高脂血症的生物化学物质基础以TG升高为主。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相符。3)伴随疾病主要是高血压和冠心病。静息生活方式及高脂饮食可能是新疆地区的高脂血症的主要诱因;4)多中心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阿魏胶囊治疗或预防给药,都显示出明显的调脂作用。降血脂方面以降低TG效果最为明显,且具有升高HDL-C/TC的作用。同时阿魏胶囊还能改善血瘀证动物模型的血液流变学,但对无血瘀证动物的血液流变学没有影响。5)阿魏胶囊调节血脂主要机制有提升机体内的HL和LPL的酶活性,加速血液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胆固醇的降解,抑制HMG-CoA酶活性;阿魏胶囊明显的提高或稳定Apo-A4基因的转录水平。6)按中药新药标准完成中药六类新药阿魏胶囊的资料,已获得新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院内制剂临床批件。

二、降脂灵Ⅰ号治疗高脂蛋白血症11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脂灵Ⅰ号治疗高脂蛋白血症11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肝细胞等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与高脂血症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的认识
        1.3 病机的认识
        1.4 辨证分型
        1.5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与高脂血症
        2.1 定义及诊断
        2.2 流行病学
        2.3 病因的认识
        2.4 高脂血症的分类
        2.5 现代医学的治疗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主要试剂、耗材及药物
        1.3 主要仪器
    2 技术路线图
    3 实验方法
        3.1 动物造模及分组
        3.2 针刺干预
        3.3 西药灌胃干预
    4 取材及检测
        4.1 取材
        4.2 一般指标观察及检测
        4.3 血液检测
        4.4 肝组织细胞检测及观察
    5 实验数据与统计学处理
    6 结果与分析
        6.1 大鼠一般指标的情况
        6.2 大鼠血脂四项情况比较
        6.3 大鼠肝组织细胞情况比较
讨论
    1 实验动物及造模方法的选择
    2 对照西药的选择
    3 针刺穴位选择及处方释义
    4 针刺对大鼠肝细胞的影响
    5 针刺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6 存在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插图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化痰降浊方干预高脂血症痰浊证ApoE-/-小鼠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高脂血症的中医研究概况
        一、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中医辨证高脂血症
        三、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
        四、小结
    第二节 高脂血症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血脂蛋白的代谢
        二、高脂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五、诊断标准
        六、高脂血症分类
        七、高脂血症的治疗
        八、小结
    第三节 高脂血症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一、SREBP-1c介导脂质合成通路
        二、PPARα介导脂质氧化通路
        三、CREBH调节肝脏脂质代谢
        四、AMPKα介导的能量代谢对肝脏脂质的影响
        五、脂质代谢通路之间的联系
        六、小结
第二章 实验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说
    三、研究内容
    四、技术路线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化痰降浊方干预高脂血症痰浊证ApoE~(-/-)小鼠降脂作用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结论
    第二节 化痰降浊方干预高脂血症痰浊证ApoE~(-/-)小鼠作用机制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结论
    第三节 实验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调理脾胃法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析
    1.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渊源
    2.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基础
    3.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精髓
    4. 调理脾胃大法的用药特点
    5. 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应用
    6. 学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之体悟与运用
路志正教授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本课题存在不足及目标措施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4)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1. 病因病机研究
    2. 辨证分型及论治
    3. 临床试验研究
    4. 现代医学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小结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的采集
        1.1 纳入文献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3.1 检索词
        1.3.2 电子检索
        1.3.3 手工检索
        1.3.4 其他及综合补充检索
        1.4 文献的筛选和评价
        1.5 技术路线图
        1.6 文献筛选方法
    2. 数据库设计
        2.1 文献提取表格
        2.2 数据录入
        2.3 数据库的形成
        2.4 数据分析的角度
        2.4.1 一般情况分析
        2.4.2 试验设计因素分析
        2.4.3 中医证型
        2.4.4 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描述、饮食控制有无
        2.5 软件的选择
结果分析
    1. 一般情况分析
        1.1 2000-2009年国内中医高脂血症随机对照试验的趋势(核心杂志)
        1.2 期刊来源及期刊级别
        1.3 文献代表的研究资金支持分布
        1.4 文献使用关键词的情况
        1.5 研究的干预措施类别的情况
        1.6 干预措施基础研究情况
        1.7 研究的目的分类情况
        1.8 临床研究的分期
        1.9 临床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关注
        1.10 既往使用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1.11 纳入标准的年龄情况
        1.12 西医诊断条件的使用频数
        1.13 疾病的分型及分度
    2. 试验分析
        2.1 高脂血症临床研究使用导入期及洗脱期情况
        2.2 排除标准及退出标准使用情况
        2.3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疗程,观察点及随访情况
        2.4 样本量问题
        2.5 研究中心及牵头单位
        2.6 病例总数及平均值
        2.7 随机方法的描述
        2.8 盲法
        2.9 基线
        2.10 基础治疗
        2.11 病例脱落问题
        2.12 统计学记录
        2.13 卫生经济学评价
        2.14 治疗组措施
        2.15 对照组措施
        2.16 疗效观察评价指标
    3.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中医证候情况
        3.1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3.2 症状贡献度
    4. 不良事件、安全性评价、饮食的关注
        4.1 不良事件描述
        4.2 安全性评价
        4.3 饮食的关注
讨论
    1. 高脂血症中西医病名探讨
    2.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规范化浅析
    3. 试验设计因素规范化探讨
    4. 中医证型探讨
    5. 提高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RCT试验文献质量的方法探讨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C57BL-6J小鼠血脂及NO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古代医家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2 现代医家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3 中医药对一氧化氮的研究现状
    4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5 现代医学对一氧化氮的认识
    6 莱菔子的研究进展
    7 问题与展望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 C57BL/6J 小鼠血脂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二 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血管活性物质NO 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讨论
    1 莱菔子的现代研究
    2 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本质
    3 高脂血症与疾病的关系
    4 血脂与一氧化氮的关系
    5 结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血脂安Ⅱ号对高脂血证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英汉对照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治疗范围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病例标准
        1.5 排除病例标准
        1.6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1.7 中止试验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观察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学处理
临床观察结果与分析
    1.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2.中医证候疗效
    3.血脂疗效
    4.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比较
    5.安全性比较
讨论
    1.现代医学对脂质代谢紊乱的研究
    2.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3.导师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4.方药组成和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7)肥甘饮食诱导ApoE-/-小鼠(伏痰)引发高脂血症及对血脂、ICAM-1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2 高脂血症治疗的研究
    3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4 高脂血症的动物模型
    5 小结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2 高脂血症的中医学本质——“痰浊”
    3 “伏痰”——高脂血症的中医学新病因
    4 伏痰发病机制
    5 伏痰动物模型的确立
    6 结果分析
    7 结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8)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一、中医对缺血性中风及高脂血症的认识
        (一) 历代中医对缺血性中风认识溯源
        (二)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一) 高脂血症为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二) 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
        (三) 代谢综合征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四)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三、中医证候诊断的研究方法总结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筛选标准
        (二) 病例排除标准
        (三) 分组依据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 研究类型
        (二) 病例资料采集方法
        (三) 调研方案
第三部分:结果
    一、研究病例临床资料分布研究
        (一) 年龄与性别分布特点
        (二) 相关高危因素分布
    二、高脂组中医症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一) 指标初筛
        (二) 共因子提取
        (三) 非高脂组中医症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第四部分:讨论
    一、原发性高脂血症在缺血性中风人群中临床资料分布分析
        (一) 高脂组与非高脂组得出年龄段分布情况
        (二) 高脂组的伴随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情况
    二、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证侯分布规律分析
        (一) 高脂组与非高脂组得出的症候组合辩证情况
        (二) 高脂组与非高脂组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三) 高脂血症中医证型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人群的分布特点分析及临床应用
    三、结论
    四、问题与展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现代文献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设计
    2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2.1 文献检索
        2.2 检索结果合并
    3 文献的选择
        3.1 文献选择标准
        3.2 文献选择方法
    4 文献分组、编号、登记
        4.1 文献分组
        4.2 文献编号
        4.3 文献登记
    5 文献质量评价
    6 文献信息收集
    7 统计分析方法
        7.1 Q 统计量检验法
        7.2 固定效应模型
        7.3 随机效应模型
        7.4 漏斗图分析
    8 效应指标——相对危险度、加权均数差
结果
    1 调理脾胃方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 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3 其他调理脾胃方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 健脾补肾方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 补益肝肾方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4 疏肝健脾方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5 健脾补肝益肾方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6 补肾方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7 化痰祛瘀方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7.1 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7.2 其他化痰祛瘀方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8 理(益)气活血方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结果
    9 以降脂为原则治疗高脂血症方药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9.1 以提取物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9.2 以原药材治疗高脂血症方药临床疗效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2 有效治法方药筛选
        2.1 有效治法筛选
        2.2 有效方药筛选
    3 安全性分析——不良反应分析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5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5.1 纳入研究质量
        5.2 发表性偏倚
        5.3 临床异质性
        5.4 待评价研究
        5.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6 后续研究
        6.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6.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6.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10)基于现代理论与技术的调脂中药阿魏胶囊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高脂血症证型分布特点及生物化学物质基础研究
    1. 内容与方法
        1.1 文献研究
        1.2 临床研究
        1.3 数据整理和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阿魏胶囊的研制
    1. 内容与方法
        1.1 制剂的中医理论基础
        1.2 配制工艺研究
        1.3 药品标准研究
        1.4 阿魏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1.5 药效学研究
        1.6 急性毒性研究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阿魏胶囊调节血脂作用机制的研究
    1. 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降脂灵Ⅰ号治疗高脂蛋白血症11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固本培元、健脾和胃”针刺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肝细胞等影响的研究[D]. 熊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化痰降浊方干预高脂血症痰浊证ApoE-/-小鼠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燕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3]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D]. 尹倚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4]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D]. 魏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04)
  • [5]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C57BL-6J小鼠血脂及NO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1(04)
  • [6]血脂安Ⅱ号对高脂血证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仲普.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06)
  • [7]肥甘饮食诱导ApoE-/-小鼠(伏痰)引发高脂血症及对血脂、ICAM-1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D]. 李萌.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04)
  • [8]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D]. 朱彬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9]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现代文献的系统评价[D]. 王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10]基于现代理论与技术的调脂中药阿魏胶囊的系统研究[D]. 薛洁. 新疆医科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降脂灵Ⅰ号治疗高脂蛋白血症11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