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今事物的碰撞中——论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在古今事物的碰撞中——论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在古今东西的碰撞中——浅谈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龙[1](2018)在《李叔同文艺观及文学创作的德性伦理之维》文中认为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展史中,李叔同—弘一法师(1880-1942)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在多个领域首开新文化艺术之先河,是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革新家。本文以这位20世纪早期中国文艺界奇才为研究对象,以德性伦理学为观照视角,梳理李叔同—弘一法师德性修养与艺术造诣相得益彰的传奇人生,析厘其以儒释会通为主导,融贯东西、通摄古今的德性伦理内涵,并深入其诗、词、歌词、散文等各类体裁形态的文学文本,佐以征引文论、钩沉史料,展开以主题论、意象论、文体论等为主体框架的论证格局,力求系统详尽地挖掘彰显其德性伦理思想内涵见之于文学观念与文学实践的具体表现,并在对李叔同德性伦理文学思想与艺术成就、贡献影响等方面作以评价的同时揭示出其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新型伦理重建、文学艺术发展以及文学伦理学建构等各层面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本论文共分6章。第1章绪论部分总体概括出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与意义,其后分别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层面梳理了国内李叔同研究、德性伦理研究以及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历史脉络与重要文献情况,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相关研究领域目前现存问题及本论文的特色创新之处。第2章首先考察研究课题的时代与理论背景,将研究对象李叔同置于所处特定文化历史背景之下,提取出李叔同生平经历中德性伦理修养的主题红线;其次延顺着相关研究在关键概念上存在模糊与分歧的研究理路,以理论视角切入,围绕论文的核心概念“德性伦理”,依次从“德性”到“德性伦理”作以溯源探析和爬梳精义,概括出德性伦理是与规范伦理和元伦理等相对而言的一种伦理思想类型;其研究的核心范畴是“德性”,核心问题是“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其特征是以行为者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品德养成;继而在东西方德性伦理传统的参照辨析中提出,区别于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德性伦理,儒学和佛学是建构中国德性伦理的重要形态和理论来源,李叔同的德性伦理思想即以其为主枢。以上述理论厘定为依据,论文对李叔同儒佛会通以为主干、博通东西方诸家文化以为辅翼的圆融德性伦理思想结构展开分析:一方面,儒家文化的丰厚积淀一以贯之地导规、影响着李叔同的一生。具体表现为仁爱为本的礼信之道、程朱理学的陶铸滋养等德性教化濡染以及在西学冲击下对儒学的文化坚守;另一方面,作为一代佛学宗师,弘一法师的佛学德性伦理思想与其佛教修持体系相应相彰,其表现为:以华严为总摄中成就包纳百川的如海德量;以戒律为修要中建树高山仰止的巍巍戒德;以净土为归宿中彰显映天彻地的广大慈德;以艺术弘化为方便中成办羽翼相资的德艺事业。如上儒佛两家即为李叔同德性伦理思想之主轴干枢,透过儒佛融通之历史文化渊源、理论基础、以及李叔同从“心性认识论”到“德性功夫论”的体用不二的具体融通表现,可以照见他会通儒佛思想以为主干,同时遍摄东西方诸家多元文化为其辅翼的德性伦理思想格局,其主要表现为道家文化的相容互补以及西方文化的融会调和。奠基根植于前述广博通达的德性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上,论文第3章就李叔同的核心文艺观念“先器识而后文艺”作以研析。“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观点理念是对李叔同文艺观的精要概括,论文详析了其征引缘起与内涵,并结合史料实例阐论李叔同将其作以为人为艺之宗旨圭皋,并总结出李叔同的文艺观对于德性诗教传统的坚守与继承。此后的第4章、第5章分别从主题论、意象论、文体论的角度进一步阐析上述文艺观在李叔同文学创作中的具体呈现。第4章分别从主题论角度阐论李叔同德性文学创作中的“家国情怀”、“圆善之境”与“悲情嬗变”。“家国情怀”涉及其德性伦理情思之发生起点与升华折点,深契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也深刻影响了李叔同的文学抒写。在中国传统“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文化理念传承濡染下,李叔同的文学创作中深切寄托抒发了一以贯之、渐臻升华的家园意识、家国情怀;“圆善之境”体现了李叔同专精致力于德性伦理修养的大家风范,在其德养修为与演讲录、散文、诗文等文学作品中,处处彰显其克己修身、反躬忏过的高风亮节;“悲情嬗变”是考察李叔同德性伦理情感之“深悲”特质于其终生文学创作影响的深到视角。伴随着李叔同在俗时期的人生历程,其悲情意识及诗文创作呈现出从“人生际遇之悲”到“家国离乱之悲”、“文化危亡之悲”乃至“生命归宿之悲”的嬗递轨迹,由一己生命之感伤悲愁,渐臻深广至悲国悯民、心忧国学命脉、苦诣求索安身立命之道,由此可折射其处于家国民族危亡的历史文化转型期不懈求索的文化启示与精神价值。第5章分别从意象论与文体论的角度进一步开掘李叔同文学创作中的德性伦理蕴涵。在李叔同的文学作品中意象的善用往往与其终生所持的“器识为先”的德艺观念,与其彼时彼地的德性伦理生存体验融为一体,在其文学意象中贯注德性伦理情思的蕴涵。论文以其文学创作文本中较富于代表性的血花意象、劲木意象、菊花意象等意象佐以阐明。李叔同胸臆中的德性伦理情思深绵隽永,往往需用精当相应的文学体制格式才能曲尽幽微,彬彬粹美。论文就李叔同创作的仿词体、骈体、仿骚体、纪传体等文学作品分析其德性伦理内蕴见之于文学文体特征的影响与表现。最后一部分结语部分首先回顾全文,对李叔同的转身离俗、佛学造诣、艺术成就、尤其是德性人格光辉,作以评价总结;其后对本研究课题的时代价值、现实价值、理论价值等作以多向度求解,分别从当下中国社会新时代伦理建构、文学艺术的健全发展以及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文化自觉等角度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作以全面观照。

马楠[2](2018)在《民国时期中国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画这一西方画种自明末进入中国始,一直面对一个如何与本土视觉艺术融合并且进行再创造的课题,其难度在于东西两种源远流长的视觉文化传统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民国时期是对这个融合与再创造的课题深入研究、努力实践的重要阶段,其方法之一是将传统水墨画题材用之于类似的油画题材进行创作,换言之,艺术家以中国人物、山水、静物题材与油画人物、风景、静物题材融合,并且将传统的诗情画意引入这种融合中。进行这种研究与实践的民国油画家众多,徐悲鸿、刘海粟、李毅士、王悦之、林风眠、关良、丁衍庸、常玉、潘玉良、颜文梁等为其中佼佼者。他们凭借深厚的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修养,负笈欧美、东瀛研习西画,汲取其艺术技巧和美学思想,进而研究两种视觉艺术的异同,探索融合之道,传统题材经过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的油画语言演绎和阐释,被赋予了时代意义,走出了油画本土化的独特道路。本文一共六章。第一章是纵与横的历史梳理,讨论民国时期传统题材融入油画的过程,包括学院中身兼艺术家与艺术教育家双重身份的油画家在融合方面的艺术与教育实践,洋画运动中传统题材与现代主义油画语言的融合,以及抗战期间救亡图存背景下油画向传统题材的回归。第二章至第五章为具体的融合实践的研究,手法上分为写实与表现,题材上则从中西人物画的异同、风景与山水的异同、静物与花鸟的异同结合前述十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讨论,并独辟一章专门讨论艺术家将文人画特有的诗情画意传统引入融合实践。第六章则试图对这种融合进行理念上、学理上的概括和梳理,包括传统题材元素的符号化运用、意象性表现语言的多样化、图形色彩的书写性特征和东方平面化装饰图式的构成倾向。本文试图通过这样的历史梳理以及学理和个案的研究走出改变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传统水墨题材及其美学与西洋美术一—文艺复兴美术与现代主义——融合的系统研究阙如状态的第一步。

朱礼欣[3](2011)在《当代中国重彩画的语言表现与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笔重彩画是中国绘画的原发状态,在其形成、发展、成熟、变革的漫长岁月中形成了一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学观点、审美取向及表现手法的艺术体系。“重彩”是中国画的一种语言形式,人们很容易把它简单的看做一种绘画材料和形式的转换,更有甚者直指这是日本画的中国化。不可否认中国现代重彩画是在多方文化的交汇碰撞中获得了新的发展进步的契机,但是它的性质是回到了中华美术的大传统上来,与历史上的汉唐壁画的辉煌相辉映。本文就针对当代中国重彩画的语言表现与材料作了一系列尝试性的分析与梳理。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中国传统重彩画的语言表现及材料使用状况。传统的重彩绘画赋彩,在古代民间绘画、敦煌壁画、青绿山水等美术作品中有其独特的处理方法。如汉代喜爱黑红两色,视觉张力强。唐代喜好富丽、金碧辉煌、大青大绿,具高贵绚烂之美。而宋明清以后,因受文人画审美情趣的影响,赋色清雅淡薄,以黑白二色为主,微施轻朱浅绿,轻扫花青淡赭。但在绘画形式方面,壁画、民间艺术色彩浓烈,装饰感强,卷轴绘画趋淡雅。第二部分重点探析了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重彩画的发展及国外绘画样式和材料运用给中国重彩画带来的影响。重彩画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它的产生发展和衰退。不过在二十世纪早期却出现了一批钟情于重彩的画家,但由于种种原因,重彩画仍没有走出低谷。直到八十年代,在现代文化和新审美观念的撞击下,重彩画艺术终于开阔了视野,以开放的包容性向各个画种学习,对各种新技法、新材料以及画面的形式内容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重彩画终于重新焕发出强烈的生命力,在当今画坛上形成了一股新的绘画力量,令人耳目一新。通过个案分析探讨中国现代重彩画的材料与语言表现。第三部分着重分析论证物质层面的现代性转变带给中国绘画材料技法的新表现。现代重彩绘画在材料使用方面,比传统文人画有了更大的拓展。在继承传统的水墨画材料如毛笔、宣纸、绢等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种棉料、麻布、木板还有画家自制的各种特殊肌理的宣纸等;在颜料使用方面,在传统的国画颜料基础上,增加了丙烯、水粉、水彩、矿物质、金、银、闪光颜料等。只要画家在创造中运用的颜料对画面起到良好的审美效果,都毫不拘束的使用。另外,在运用材料的技法方面,继承了传统工笔重彩的晕染法、兼工带写法、壁画勾填法,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法,如揉纸法、托墨法、正反面晕染法、拓印法、泼彩法等。艺术发展需要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艺术观念的改变和绘画语言的实际探索和积累。现代重彩画的表现形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构建了与当代艺术审美意趣相适应的色彩、材质和肌理美感的视觉艺术的新经验。也使我们突破了以传统制作模式和以水墨形态为主导的表现框架,开拓和扩展了中国当代绘画表现的新途径,丰富了当代视觉艺术的形式语言,使绘画的表达方式更适于反映时代精神和当代生活以促进国际交流。从水色到岩彩的材料转移,催化了中国当代绘画在创作理念、审美追求和形式美感方面的新变化,增强了现代艺术的视觉冲击力,加快了中国绘画由传统表述方式向当代表现转型的进程。

乌彦博[4](2007)在《日本私小说及其对“五四”文学的影响》文中提出私小说是产生于日本近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大江健三郎曾经说过,私小说是日本文学的一个传统;正像一位作家所说的那样:“至少从言文一致运动以来,各种流派如走马灯般此消彼长,来去匆匆,只有私小说万古一系流传至今。到《我是什么》为止,已近八十多个春秋。”这些评论充分说明了私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私小说这一特殊的体裁样式是日本现代作家进行自然探寻并最终实现的独特文学方式,也是现代日本作家民族特性的标志。或者说,私小说早已成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特殊的客观存在,它已融入到日本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难以分离的一部分,它是表达日本民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的一种特殊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私小说不仅是认识日本文学的有效途径,也是理解日本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的一种方式。私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历史可追溯到日本古代平安时期的日记、随笔文学,其纤巧自然的风格、细腻周密的心理描写和较强的写实性,代表了日本文学的某种传统。明治维新后,西方自然主义传入日本并与日本文学传统相结合,本土化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进而孕育催生出私小说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本文在第一部分介绍私小说这一独特文学样式在日本产生的原因,重点探讨它与日本文化的姻缘。私小说把“自我”看作是艺术的本质,认为只要如实表现了“自我”,就有存在的价值,因此私小说不关注外部事件的描写,重在刻画个人心境,抒发自己忧郁、彷徨、感伤、孤独等情绪,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同时私小说结构松散,有散文化的倾向。私小说以自己的独特之处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本文第二部分介绍私小说的艺术特征和品格意义,意在寻求这一文学样式在日本文学与世界文学中的坐标。20世纪20年代,中国很多的进步青年留学日本,受到正在兴起的日本自然主义及私小说的影响,将它带到中国,如郭沫若、陶晶荪、张资平、成仿吾等人;并在当时的文学界形成了与之相关的小说创作流派——自叙小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郁达夫,他的处女作《沉沦》深受佐藤春夫《忧郁的田园》的影响,具有浓郁的私小说风格。本文在第三部分研究私小说对中国“五四”文学产生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准确地把握中国自己的文学。

高敏[5](2007)在《闻一多诗学思想初论》文中认为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斗士,是新月派领导文学潮流的代表诗人。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而且是一位重视新诗理论探索的文学批评家。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就认为闻一多不仅是诗人,他也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理论和艺术的一个人。他的新格律诗理论对于中国新诗的“规范化”有着重要的贡献。本论文以他的诗学思想为中心命题,共分为三大部分,系统地进行探讨和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闻一多的诗歌发展道路,通过阐述他关于新诗民族化的理论探索表现了他作为爱国诗人的独特性。文中将闻一多与新月派的另外两个诗人徐志摩和朱湘进行比较,由此来表现他们创作实践中所表现的精神内容上的差异,并且对闻一多和新月派的关系给予新的界定。文章还将闻一多与郭沫若进行比较,阐述了闻一多创作的独特性,并通过对比两者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们在新诗创作观念上的区别,突出了闻一多用理性节制情感的创作原则。这一部分还论述了闻一多关于新诗民族化的理论。他曾批评郭沫若的《女神》有“过于欧化”的缺陷,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诗要有“地方色彩”,即民族特色。他主张横向借鉴但又反对欧化,主张纵向继承,但又反对复旧。他关于新诗民族化的理论具有鲜明的辩证色彩。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闻一多颇为着名的“三美”理论。这一部分开始先论述闻一多诗歌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在新诗诞生之初,就有对新诗的理论探讨,这样的文章虽有一些真知灼见,却大都停留在新诗外部研究,主要是停留在新诗的社会效应与思想伦理价值的判断层次上。有些虽涉及诗本身的审美价值与形式研究,但大都没有使用现代科学理论的思维方式。为了创造“中国式”的新诗,闻一多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首倡诗的“三美”说,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本部分结合闻一多的创作实践对“三美”的主要内涵进行了充分论述,力图澄清学界关于“三美”理论概念的模糊性,并针对此理论所产生的分歧提出了自己的理解。第三部分,闻一多在现代格律诗方面,不仅有理论上的探索,而且还身体力行,将其在创作实践中加以运用。他的诗集《红烛》,还是由自由体向现代格律诗过渡的一个“半格律体”,到了诗集《死水》,就几乎是严整的现代格律诗了。这一部分用“三美”原则对《死水》进行了个案分析,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基础上对现代格律诗作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美学解读。

张文莉[6](2004)在《历史碰撞中的抉择 ——论全球化语境中闻一多新诗的民族化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在这个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适应文学的全球化,但又不忘文学的民族化建构,是我们在历史碰撞中所能做出的最正确的抉择。 现代诗人闻一多的诗作和诗论充分体现了这一抉择,他认为新诗应该是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适应表现自己和创新艺术的需要,闻一多表现了对于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之间契合点的无止境的追求。他根据中国律诗和西方格律诗的内在切合,进行格律重建,创建了新格律诗理论:他发现中国传统诗歌含蓄蕴藉的美学风格与西方象征主义神秘的美学特点的内在相通,从而完成了对新诗抒情方式和美学风格的民族化建构;他还在他的诗作中表现了对于民族历史、生存和命运的深切关注,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民族化的内涵。 在输入世界性视野的同时,竭力从事本土性(民族性)建构,在“全球性”境遇中参酌世界普遍性而创造民族独特性,这是闻一多留给我们的启示。

石燕,朱晨,季红[7](2002)在《在古今东西的碰撞中——浅谈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文中提出在古今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中 ,我们的艺术正处在一个急剧的继承与创新时期。面对纷乱的、峥嵘的多云艺术场 ,我们认为 :艺术的继承应是创新中的继承 ;艺术的创新不能仅仅是一种盲目的模仿西方 ,应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吸收一切营养、拓展与创新。

二、在古今东西的碰撞中——浅谈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古今东西的碰撞中——浅谈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李叔同文艺观及文学创作的德性伦理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方法与意义
    1.2 李叔同研究发展历程与文献综述
        1.2.1 始备阶段
        1.2.2 奠基阶段
        1.2.3 新兴阶段
        1.2.4 小结
    1.3 文学伦理学研究状况
        1.3.1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
        1.3.2 文学伦理批评论及批评实践论的建构与不足
    1.4 论文特色创新之处
第2章 转型时代背景下的德性伦理思想
    2.1 历史文化背景
    2.2 理论背景:德性伦理内涵界义
        2.2.1 “德性”溯义
        2.2.2 “德性伦理”内涵概要
        2.2.3 东西方德性伦理传统
    2.3 德性伦理思想之主干:儒佛会通
        2.3.1 儒家德性思想的深厚濡染
        2.3.2 佛门德光的智悲烛照
        2.3.3 儒佛德性伦理的圆融会通
    2.4 德性伦理思想之辅翼:东西方诸家博通
        2.4.1 道家文化的相容互补
        2.4.2 西方文化的融会调和
        2.4.3 小结
第3章 奠植于德性伦理的文艺观
    3.1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之征引与内涵
    3.2 为人为艺之宗旨圭皋
    3.3 对德性文艺传统的坚守
第4章 德性主题的诗化诠绎
    4.1 家国情怀的文学抒写
        4.1.1 “家国情怀”的文化传统
        4.1.2 家园眷思的深怀抒叹
        4.1.3 “家”“国”同构的黍离慨歌
        4.1.4 终生不渝的爱国情愫
    4.2 修身省过的圆善之境
        4.2.1 克己修身
        4.2.2 反躬省忏
    4.3 悲情意识的嬗递超越
        4.3.1 人生际遇之悲
        4.3.2 家国离乱之悲
        4.3.3 文化危亡之悲
        4.3.4 生命归宿之悲
第5章 德性蕴涵的意象呈现与文体抒写
    5.1 文学意象的德性蕴涵
        5.1.1 血花意象
        5.1.2 劲木意象
        5.1.3 菊花意象
    5.2 文学体式的德性抒写
        5.2.1 仿词体
        5.2.2 骈体
        5.2.3 仿骚体
        5.2.4 纪传体
第6章 结语
    6.1 总结与评价
    6.2 本课题研究的多维价值观照
        6.2.1 转型时代的社会伦理重建
        6.2.2 美善兼臻的文学艺术拓进
        6.2.3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民国时期中国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缘起
    二、价值意义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四、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五、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油画中国传统题材探索的历程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新兴美术教育
        一、传统美术“画院”、“师徒制”向美术学校/系的转型
        二、油画家兼美术教育家的美术教学
        三、中西美术教材比较
    第二节 上海洋画运动中传统题材的运用
        一、上海洋画运动的意义
        二、传统题材油画与现代主义风格的互融
        三、西画社团共存的多元化格局
        四、女性人体写生对封建传统礼教的挑战
        五、西洋画传播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回归传统
        一、对民族传统艺术精神价值观的反思
        二、关于“抗战绘画”的中国传统题材与技法的应用
        三、纯粹美术思想的提倡对回归传统的影响
        四、艺术民族化与大众化思潮的倡导
        五、艺术宝库敦煌研究的风潮
        六、中国传统民族题材和形式的初步确立
第二章 写实性、表现性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人物题材
    第一节 中西人物画的同和异
        一、传统中西人物画的比较
        二、近现代中西人物画的传统沿袭与交融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与其作品
        一、写实性油画与中国历史题材的融合——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二、戏曲性的视觉化——林风眠、关良的油画戏曲人物画
第三章 表现性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山水题材
    第一节 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的同和异
        一、传统风景画与山水画之同
        二、传统风景画与山水画之异
        三、山水画吸收风景画的美学和技巧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风景油画中的表现性——中国表现主义先驱刘海粟
        二、“脉脉之思”——王悦之风景油画之表现性
第四章 表现性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花鸟题材
    第一节 西方静物画与中国花鸟画的同和异
        一、传统静物画与花鸟画之同
        二、传统静物画与花鸟画之异
        三、近现代静物画与花鸟画的同和异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从东方马蒂斯到现代八大山人——丁衍庸静物油画中花鸟题材的表现性
        二、以花卉作为自我的观照——常玉静物油画中的传统花鸟题材意蕴
第五章 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与民国油画的意象
    第一节 西画的“诗画异质”与中国画的“诗画一体”
        一、诗画关系差异的哲学和美学背景
        二、从模仿说探寻西方诗画异质的必然性
        三、从意境论尝试中国诗画融合的必然性
        四、“意象性”——中西诗画关系的异中之同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人物写实技法与古典诗词意蕴的融合——李毅士《长恨歌画意》
        二、意象与诗化——颜文梁写实性风景油画
        三、古典诗词意蕴的表现性——常玉、潘玉良的静物油画
第六章 民国时期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的特征
    第一节 传统题材元素的符号化运用
        一、中国传统人物形象符号的运用和表现
        二、中国传统山水形象符号的运用和表现
        三、中国传统花鸟形象符号的运用和表现
    第二节 意象性表现语言的多样化
        一、东西方意象油画的渊源
        二、民国油画意象性表现语言特征
        三、油画作品中的个性化意象特征
    第三节 图形色彩的书写性特征
        一、西方现代派油画中的书写性
        二、中国画线性笔墨糅入西方油画笔触
        三、书写性与图形的生成
        四、书写性与色彩的挥洒
    第四节 东方平面化装饰图式的构成倾向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装饰美
        二、西方现代派中与东方艺术类似的平面性
        三、运用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平面构成形式
        四、“计白当黑”式平面构图形式
结论
    一、西方媒介中国精神
    二、传统题材的继承对当代架上绘画教育的启示
    三、艺术遗产与文化资源的当代转换
    四、现代美术史的拾遗补缺
    五、写实与表现:发展还是对垒?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3)当代中国重彩画的语言表现与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① 深化人们对重彩画材料与性质的认识
        ② 能够丰富和发展中国画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产生和发展
    2.1 引言
    2.2 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流变历程
    2.3 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工具材料与载体
    2.4 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语言表现
        2.4.1 传统重彩画的构图原理与形式把握
        2.4.2 传统重彩画的色彩运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重彩画
    3.1 引言
    3.2 当代重彩画的发展过程及主要认识
        3.2.1 当代中国重彩画
        3.2.2 日本绘画
        3.2.3 当代中国重彩画与日本绘画的比较
    3.3 重彩绘画材料技法的继承与发展
        3.3.1 重新看待和认识传统材料技法
        3.3.2 创造性的继承和拓展传统
        3.3.3 当代对重彩画材料与技法的探索
    3.4 当代中国重彩画的语言表现
        3.4.1 当代重彩画的构图
        3.4.2 当代重彩画的造型
        3.4.3 当代重彩画的色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文明冲击给当代重彩画造成的影响
    4.1 引言
    4.2 重新看待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关系
        4.2.1 中国画观念的突破
        4.2.2 多重标准的中国画语言
        4.2.3 东西方艺术的融汇
    4.3 多元化的生存状态催生多样化的艺术面貌
        4.3.1 绘画形式从单一到多元
        4.3.2 绘画题材与表达情感的现代性转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物质层面的现代性转变带给当代重彩画的新表现
    5.1 引言
    5.2 绘画工具与材料的拓展
        5.2.1 绘画颜料的演变
        5.2.2 重建中国画色彩体系
        5.2.3 当代重彩绘画工具
    5.3 材料本身的意义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和后期展望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4)日本私小说及其对“五四”文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私小说产生的原因
    (一) 私小说是自然主义直接诱发的结果
    (二) 私小说的土壤是明治维新后的社会环境
    (三) 私小说的内驱力是日本传统的文化底蕴
        1. 私小说受日本文学私人性传统的影响
        2. 私小说继承了日本文学的写实性传统
        3. 私小说深受日本文学脱社会性的影响
        4. 私小说与审美心理的“缩小意识”有关
二、私小说的特点及意义
    (一) “自我”表现的特点
    (二) 感伤、抒情的风格
    (三) 散文化的结构
三、私小说对“五四”文学的影响
    (一) 私小说为“五四”青年提供了表达心声的武器
    (二) 私小说为“五四”青年自我描写提供了借鉴
    (三) 私小说自我暴露的特点影响了“五四”文学
    (四) 私小说增加了“五四”小说的抒情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闻一多诗学思想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作为爱国诗人的独特性和新诗民族化理论
    (一) 作为爱国诗人的独特性
    (二) 新诗的民族化
二、闻一多对新诗的美学阐释:首倡“三美”说
    (一) 音乐美
    (二) 建筑美
    (三) 绘画美
三、关于三美原则的个案分析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历史碰撞中的抉择 ——论全球化语境中闻一多新诗的民族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新诗格律美的民族化建构
    1 音乐美
    2 建筑美
    3 绘画美
二 新诗神秘美的民族化建构
    1 意象的神秘
    2 梦幻的神秘
    3 向死的神秘
    4 恐怖的神秘
三 闻一多诗歌内容的民族性
    1 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联系
    2 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忧虑
    3 对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余论
注释
参考书目

(7)在古今东西的碰撞中——浅谈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行为艺术——是艺术还是堕落
二、中西传统艺术的继承
三、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
四、创造未来

四、在古今东西的碰撞中——浅谈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叔同文艺观及文学创作的德性伦理之维[D]. 张晓龙. 辽宁大学, 2018(02)
  • [2]民国时期中国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研究[D]. 马楠. 上海大学, 2018(02)
  • [3]当代中国重彩画的语言表现与材料研究[D]. 朱礼欣. 湖北美术学院, 2011(08)
  • [4]日本私小说及其对“五四”文学的影响[D]. 乌彦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03)
  • [5]闻一多诗学思想初论[D]. 高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5)
  • [6]历史碰撞中的抉择 ——论全球化语境中闻一多新诗的民族化建构[D]. 张文莉. 河北师范大学, 2004(04)
  • [7]在古今东西的碰撞中——浅谈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 石燕,朱晨,季红. 嘉兴学院学报, 2002(S1)

标签:;  ;  ;  ;  ;  

在古今事物的碰撞中——论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