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思路

奈曼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思路

一、奈曼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乌义汉[1](2021)在《内蒙古奈曼旗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峰[2](2021)在《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以奈曼旗为例》文中认为以奈曼旗2000、2006、2012和2018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ENVI5.3和Arc GIS10.2的支持下,运用监督分类法对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空间分析模型、空间变化率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从空间结构变化和利用程度变化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时空演替规律;并基于4期遥感数据计算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SI)和热度(LST)4个生态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RSEI生态指数模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与评价;最后通过对不同生态环境变化等级下的土地利用转移规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对生态环境变化的作用强度进行研究,系统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生态响应。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2000-2018年奈曼旗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中沙漠化土地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耕地、林草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耕地和林草地空间变化呈扩展型,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均呈衰退型;耕地和林草地与同期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幅度逐年增长,空间变化率指数逐年增加,沙漠化土地空间变化率指数均逐年下降;土地利用程度呈高度空间自相关,在空间上的聚集区域固定,高-高值聚集在南部黄土区,面积逐年减少,低-低值聚集在中部沙区,面积减少幅度较小。(2)绿度和湿度对奈曼旗生态环境质量起正面作用,干度和热度起负面作用;2000-2018年间RSEI均值增长0.2326,涨幅76.49%;生态环境质量差和较差的区域面积共减少了1654.06km2,优等级的区域面积增长高达1048.17km2,其中差和较差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沙区;研究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域面积均大于退化区域,改善面积在2000-2006年间达到峰值,面积高达5327.60km2,占总面积的65.77%,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沙区;奈曼旗生态环境整体呈改善趋势,并趋于稳定,但局部仍会出现退化现象。(3)沙漠化土地、林草地和耕地变化对奈曼旗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为显着,其中当沙漠化土地向林草地和耕地大量转移时,改善最为显着;当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重度和极重度沙漠化土地大量转移时,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在今后想要继续改善奈曼旗生态环境状态,需继续加大沙漠化治理,以及对林草地和耕地进行保护。

张甜[3](2020)在《保护式开发模式下奈曼旗荒漠化治理企业的激励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上千年的累积性作用,我国荒漠化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加剧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化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我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均为荒漠化治理付出巨大且富有创造性的努力。奈曼旗是科尔沁沙地的典型区域,数十年来,奈曼旗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为治理当地荒漠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取得了显着效果。但是,奈曼旗地区的荒漠化形势依然较为严峻,仍需继续开展卓有成效的治理工作。奈曼旗的荒漠化治理模式可分为保护式治理、保护式开发治理和开发式治理这三种治理模式,其中保护式开发治理模式既能实现政府和社会公众所追求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目标,同时也可以实现微观经济主体所追求的经济效益目标,因而成为当地荒漠化治理的首选模式。但是,由于制度、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奈曼旗地区的荒漠化治理成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提升当地荒漠化治理成效,需要完善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激励措施,促使追逐自身利益的企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当地的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去。因此,当地政府应当通过加强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生态效益资金补奖以及税收减免力度、提高对环境生态资源资产的货币价值认可程度、延长企业经营权的许可年限、完善对企业的综合服务体系等措施,让企业治理荒漠化的经营行为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进而降低企业经营行为的外部性,保护企业的荒漠化治理行为及治理成效,使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乌吉斯古楞[4](2020)在《西辽河平原区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西辽河平原位于西辽河流域东部,松辽平原西部,平原区土质肥沃,被誉为“内蒙古粮仓”,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些年,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区域内出现了诸多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本区域的耕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为避免耕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开展区域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择西辽河平原典型农业区-内蒙古通辽市为研究区域,基于PSR模型构建耕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预警指标数据的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2-2017年通辽市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确定警情等级。在此基础上,结合评价结果分析该区域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并引入障碍度诊断模型,找出制约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最后运用GM(1.1)模型预测2018-2022年通辽市耕地生态安全警情演变趋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时间尺度上,2002-2017年通辽市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程度由“重警”下降至“轻警”状态;警情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0.3823上升到2017年的0.6346,十六年间共增长0.2523,其中耕地生态安全压力系统指数波动下降,状态和响应系统指数逐年增长。空间尺度上,2002-2017年全市各旗(县)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明显的好转趋势,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程度由中部地区向周边地区逐渐降低,耕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总体来说,通辽市耕地生态安全警情指数不断上升,但耕地生态环境仍面临一定的威胁,需要进一步加大耕地生态保护力度。(2)2002-2017年间制约通辽市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单位耕地化肥负荷、单位耕地农药负荷、人均水资源量、耕地灌溉保证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2002-2017年通辽市耕地生态安全各子系统障碍度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别,其中压力子系统障碍度整体上最高且波动上升,2017年压力子系统障碍度占总系统障碍度的50%以上;其次为状态子系统障碍度,呈波动下降趋势;响应子系统障碍度指数最小且波动下降。(3)2018-2022年通辽市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程度逐渐下降,警情指数稳步增长,到2022年警情指数将达到0.7910,年均变化幅度0.0261。压力子系统指数由2017年的0.1152下降至2022年的0.0852;状态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指数由2017年的0.2345和0.2850增长至2022年的0.2683和0.5032。(4)通过分析2002-2017年通辽市耕地生态安全警情演变趋势,结合研究区耕地现状提出以下排警对策与建议: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提高耕地保护意识、加大耕地的投入、加强耕地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相协调、建立耕地生态安全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

李春江[5](2020)在《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辽河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而西辽河又是辽河的两大支流之一,它由南源西拉木伦河和北源老哈河汇流而成,流经开鲁、通辽、科左中旗、双辽等地区。历史上西辽河灾害频发,它的有效治理对西辽河乃至整个辽河流域的防洪、农田灌溉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国家力量在西辽河治理过程中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国家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领群众广泛参与到西辽河治理过程当中,使西辽河治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本文主要论述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在农田水利建设和水文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水利方面包括由治水向利水的过渡、综合性枢纽工程体系的形成、改造沙区,改良土壤等四个方面。水文方面则包括水文机构的设立、水文站网的恢复、发展及防汛体系的确立等。此外,对这一时期的西辽河治理作出评价,为以后的西辽河治理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李洁[6](2020)在《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提出建立于自然循环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在全球的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户作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主体,其所追求的高效益、低风险的生产目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干扰严重,该问题在生态脆弱的农牧交错带尤为凸显。这样碳失衡的生产方式不但不利于全球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更不利于农户长久的增产增收。随着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探寻有利于农业碳中和的生产方式势在必行。而农业碳中和实现的关键在于源头的控制与治理,源头管控的关键在于生产者行为的规范,因此,开展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对于实现农业碳中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农户生产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作为典型调研区域,从心理主观与外界客观两个角度,对有关的农业碳中和农户生产行为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旨在厘清农户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并为制定促进农户实施农业碳中和生产行为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从理论角度对农户生产行为特性、生产行为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类型展开分析。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与基础理论发现,农户在生产决策过程中不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与投入成本的最小化,也会追求公平、互惠、利他与满意等目标,同时尽可能规避不确定条件下所带来的风险,因此农户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有限理性人,其生产行为是经过价值判断后才会采取的行动。借助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保护动机理论模型以及技术接受理论模型,结合农业碳中和的实现途径,利用生态环境演变的MA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农业碳中和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形成机理框架,即农户生产行为的实施决定于其生产意愿,而意愿的产生则取决于两点,一是农户对于现有行为存在威胁的认知与感知程度,另一个是农户对于将要采取的生产行为所持有的行为效果、自我能力以及主观规范的评价。因此,农户行为认知、农户行为主观评价、农户生产意愿组成了心理主观因素,受到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共同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作用。其次,依托于理论分析所构建的农户生产行为分析框架,本文从实证角度,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开展验证性与探索性的分析与探讨。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对农户行为认知水平、农户行为主观评价状况、农户生产意愿以及农户行为的采纳现状作出分析,发现农户现阶段呈现出认知水平有限、主观行为评价不够积极、生产意愿较高、行为采纳水平一般的特点。利用SEM结构方程模型,对自我行为评价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农户生产意愿的形成机理展开研究。发现农户的行为效果评价对自我能力评价水平以及自我能力评价水平对主观规范均有积极的显着影响。农户生产意愿的形成机理与理论分析框架中的描述一致,农户的严重性与易感性认知水平,以及农户的行为效果评价、自我能力评价与主观规范对于生产意愿均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其中严重性认知影响最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多元层级回归法以及Logit-ISM模型,探讨了外界客观因素对农户行为认知、农户行为主观评价、农户生产意愿以及行为实施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社会特征均会对上述内容产生不同的影响;农户信息获取能力、环境责任感以及生产习惯越强,意愿向行为转化效率越高;出现农资购买困难、突发性的灾害以及农户行为评价消极三种状况时,会直接导致行为与意愿的悖离;农户较高的风险厌恶特点会阻碍农户生产行为的发生。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激励理论内容构建了农户行为优化的机制与体系。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制度的缺乏与体系的不健全是造成行为采纳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利用规范性研究的方法,结合激励理论内容,提出了以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成本与收益均衡以及因地制宜为原则的生产行为优化机制,即内部激励机制、外部激励机制、内部约束机制与外部约束机制。依据机制内容构建了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农户成长培训体系以及制度与法律体系。

斯琴朝克图[7](2019)在《蒙东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文中指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稀缺性客观地要求人们选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实现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等多元目标。因此,土地利用变化是反映人类发展的一面镜子。乡村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地域分工特征,受到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变化的驱动,以及制度和政策的强烈影响,包括土地制度、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和“三农”政策等。因此,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探讨特定区域在特定时期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的互动结果与互动机制,对于理解认识乡村人地关系变化规律、提出调控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蒙东地区是基于东北地区而衍生出的概念,属于经济地域范畴。人文地理学界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蒙东与东北三省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及其在东北振兴中的作用,对其土地利用变化特别是乡村发展转型的研究关注不多。但实际上,从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角度看,蒙东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有集中连片贫困区分布,而且自然地理格局复杂,理应成为乡村地理学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为此,本文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蒙东地区39个旗县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不同区域土地利用与乡村发展耦合协调的模式及相应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与理论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该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拟解决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梳理了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实证研究部分,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组成。其中,第三章概述了蒙东地区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并对其进行了区域划分。第四章基于三生空间理论,并结合区域特点对蒙东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归并,分析了土地利用数量形态演变的过程和格局,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探讨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第五章运用乡村综合发展指标体系评价了蒙东地区乡村发展状况,分析了乡村发展的变化、转型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化,并探讨了乡村发展变化的自然与社会影响因素。第六章首先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乡村综合发展指数与土地利用变化程度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第三部分:结论与讨论部分,即第七章内容。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阐述了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研究发现:(1)从各地类数量变化来看,25年间蒙东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草地的减少,以及耕地、林地、水域、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增加。(2)蒙东地区土地利用转换区域差异明显,且块状集中与点状分散并存。(1)半农半牧区的土地利用转换主要表现为草地转出和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转入;(2)牧区的土地利用转换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转入;(3)农区土地利用转换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入和未利用土地转出;(4)另外,水域、城镇用地、工矿用地等地类的转换呈现“点状”分散分布的空间特征。(3)蒙东地区不同地类的驱动因子“一致性”与“差异性”并存。蒙东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因子较为复杂,且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地类各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其中经济密度、人口城镇化率、人均粮食产量等三个因子在各时期对各地类均产生影响。此外,(1)生产用地(耕地、草地和工矿用地)的主要驱动因子包括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城镇化率、农业总产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等四个因子;(2)生活用地(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要驱动因子包括经济密度、人口城镇化率、乡村人口密度等三个因子;(3)林地作为生态用地,它的驱动因子包括经济密度、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城镇化率、年末总人口等四个因子。(4)蒙东地区乡村稳步发展,空间集聚特征逐步弱化且区域差异逐步缩小。19902015年,蒙东地区乡村综合发展指数总体上呈稳步增加态势,其中在19902000年间缓慢增加,在20002015年间快速增加。从空间格局上看,19902015年间蒙东地区乡村发展转型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高值区或低值区集聚分布的特征,其中热点和次热点区主要集中在牧区和农区,而且次热点区分布于热点区周围;冷点和次冷点区主要分布于半农半牧区,次冷点区同样分布于冷点区周围。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热点区转向次热点区,次热点区和次冷点区转向温和区,冷点区转向次冷点区转变的趋势,“冷热点”聚集性特征在逐步弱化,表明各县域间的乡村综合发展水平在不断地缩小。(5)19902015年,蒙东地区各地类变化与乡村发展相关关系差异显着。(1)耕地、城镇用地、未利用土地等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所有时期均与乡村发展呈现显着相关关系。其中耕地呈现负相关关系,同时相关系数绝对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城镇用地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相关系数绝对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城镇化推进乡村发展在不断提升;未利用土地呈现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绝对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林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在部分时段上与乡村发展呈现显着相关关系;林地分别在1990年和1995年呈现正相关关系;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别在1990年、1995年和2000年,呈现负相关关系;工矿用地分别在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相关系数绝对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带动了乡村发展转型,且带动力在逐步增强。(3)草地和水域在所有时期均呈现出非相关关系。(6)19902015年,蒙东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具有显着的梯度分布规律。(1)从不同乡村区域分布来看,耦合度与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大致趋同,表现为牧区和农区耦合度和协调度的高值区比重大,半农半牧区耦合度和协调度的低值区比重大。(2)从时间维度来看,耦合度水平呈现由低水平耦合向高水平耦合逐步演进趋势;协调度水平由整体的中度失调逐步转变为低度协调。(3)从耦合度均值变化来看,耦合度均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1990年基本处于低水平耦合时期,乡村发展转型的速度快于土地利用变化,两系统发展不平衡;19952005年基本处于拮抗时期,乡村发展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两个系统的发展相互抗衡,处于无序状态;20102015年基本处于磨合时期,乡村发展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两个系统趋于有序发展状态。(4)从协调度均值变化来看,协调度均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1990年基本处于中度失调时期;19952000年处于低度失调时期;20052015年处于低度协调时期。可见,蒙东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的协调度逐年提升,逐渐向有序与协调的方向发展。最后,本文根据牧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的耦合协调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1)牧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较高,且呈现稳步增长状态。因此,牧区各旗县的乡村发展应在注重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牧区优势资源发展生态经济;(2)农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变化明显,尤其是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以后,协调度明显提高。因此,农区各旗县的乡村发展应鼓励农户非农就业,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发展高效的现代化农业;(3)半农半牧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较低,且增加趋势缓慢。半农半牧区地处农牧交错地带,耕地质量低,草场资源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因此,半农半牧区各旗县的乡村发展应注重生态建设,对退化严重的耕地和草场进行还林、还草,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补贴力度并为农户提供直接经济补贴。同时,发展适宜当地条件的种养结合的家庭经济,种植业辅助畜牧业,通过牲畜改良以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户收入、改善农户生计。

闫龙[8](2018)在《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既是我国一条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更是关系着黄河、海河流域、京津冀生态安全的屏障。半干旱区水文循环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格局,其自然生态是受地下水支撑的草原植被,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景观变化反映了地下水空间分布的格局演变。草原生态代表着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是支撑这个区域的生态基础,草原生态安全不仅仅关系到牧区本身,也极大影响整个区域的生态质量和安全稳定。由于在沙半干旱区地草原进行灌溉农业开发,形成了独有的农牧交错带,西辽河平原属于草原农牧业此消彼长的典型地区。随地下水开采强度增大、灌溉面积扩大,西辽河平原在最近的十年间耕地面积已超过了草原。这种生态格局的逆转,导致区域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大幅下降,水土资源面临枯竭、可再生能力下降,对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留下重大隐患。首先,西辽河平原草地面积不断被压缩,目前草原面积已不足西辽河平原面积的33%,直接导致许多适应小生境的植被消亡,草原植被物种多样性下降。其次,大规模井灌导致地下水位整体下降,灌区周边的草原也受到影响,出现草原植被演替。这显然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需要研究能够保障生态安全的农牧区新型生态格局,提出耕地草地合理比例,这是影响深远的重大生态安全问题。在《农业部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要“针对目前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生态良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自然植被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退化区恢复与治理”。因此亟待建立一套以保证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为目标的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方法,并以西辽河平原为例分析农牧区生态格局结构比例。针对半干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水文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自然属性为目标的半干旱区草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研究,对科尔沁草原现状的研究是重中之重。首先,科尔沁草原的保护与重建取决于对现有草原植被的深刻认识;其次,作为科尔沁草原的植被标志,必须对现有草原植被群落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第三,作为驱动因子,必须认清地下水位调控管理对草原植被群落格局的决定性影响;最后,以现有草原为基础,提出以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地下水调控为依据的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历史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为了研究西辽河平原的自然属性,对截止到1980年代的西辽河平原区植被物种组成情况各类调查考证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作为自然生态的本底基础。1980年代初,西辽河平原区有各类植物917种,分属于108科,412属。通过对西辽河平原区的植被分布进行GIS上图处理,对群落分布范围、面积、斑块个数、土壤类型、物种组成进行分析。植被面积48930.07km2,物种密度约19种/千km2,形成25个主流群落。西辽河平原植被群落分布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覆盖全境的植物种类仅有128种,占物种总数的14%;而50%的面积上散布了 85.3%的物种。这就意味着随着草原面积的减少,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也几乎同步程度地减少,许多适宜局地生境的物种随之消失。也可推测,如果能够保持一半的草原面积,科尔沁草原的物种多样性能够得到较满意的保障。这也暗示,如果设立恢复天然草原面积使其占地达到50%的目标,通过唤醒土壤中残留种子,或许使某些物种能够得到重生,从而达到增强现有物种多样性的效果。(2)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现状调查研究自1980年代以来,伴随着灌溉面积的发展,科尔沁草原的草地面积由4.89万km2,萎缩到2016年的2.24万km2,其中包含大量人工草地和演替退化草场,原生天然草地面积不足1万km2,并且破碎化严重。现存较为完整连片的6702.89 km2是现状研究的对象。为此进行了多次野外调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物种多样性由917种下降到245种,分属19个群落,种群密度由大约19种/103km2下降到不足12种/103km2。科尔沁草原面积的萎缩使得物种大量消亡灭绝,并且多样性的下降速度高于草地面积减少速度。除了植被群落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比历史与现状植被群落组成,可以发现同一群落在80年代的物种组成与现状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组成群落的植物物种类的减小。结合历史调查分析推测:当天然草地面积缩减到50%,即大约2.45万km2时,是植被多样性急剧减少的转折点。(3)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分析导致原生草原退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灌区开发,土地利用侵占了大量草地;二是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迫使草原植被群落发生改变,出现了演替物种。通过对比80年代和现状年的植被群落情况,从植被群落面积、植被物种多样性演变、植被群落类型演变以及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分析了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的演替,发现了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反映了科尔沁草原面积退化萎缩过程。(4)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路径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以现有天然草地植被群落为基础,通过退耕和恢复地下水潜流场,调升地下水位,以群落强势增长的优势,进行空间拓扑扩张。根据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历史得到的启示,草原面积恢复到2.45万km2以上,可能获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加强。空间拓扑的方法途径:1)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初步建立草地耕地比例关系,提出保持自然属性最低限度总比例原则;2)在对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分析的深刻认知的基础上,调整合并生态面积;3)考虑生态景观的连续性,保证自然生态景观连通、防止破碎化,进一步调整合并生态面积。以地下水补给植被临界埋深对应,分析地下水潜流场支撑生态格局的合理性。(5)地下水支撑的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现有天然草原植被作为草地生态恢复的基因库,以天然草原为基础向外扩张的原则,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源-汇”理论方法开展西辽河平原区农牧生态格局调整优化。运用MODCYCLE模型建立西辽河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模拟得到2001-2014年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流场。通过叠加天然草原扩张区域和西辽河平原地下水位等值线图,以来分析地下水潜流场支撑农牧区生态格局的合理性。按地下水位值<3m、3-4m、>4m将扩张区域地下水条件划分为支撑,基本支撑,不支撑。分析了不同地下水条件下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从而建立一套以保证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为准则的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方法。远期目标显示,经过生态格局调整后天然草原面积可望恢复到22455.75 km2,另有灌溉草地2.1万km2,农田面积13753km2,农牧面积比结构由现状的1.04减小到0.32。(6)调整西辽河平原生态格局的合理性分析利用源汇方法进行现有物种群落空间扩张是以地下水潜流场为驱动力,现有植物群落随地下水位回升以一定规则扩张复制。根据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的物种局地特性,在被现有群落强势扩张“入侵”的区域,物种多样性将会出现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部分物种适应不了新的生境而变异或消亡;二是新恢复的区域其土壤中残留或处于休眠状态的当地物种的种子,在地下水条件恢复后被激发得以重生。最终,新恢复的草地形成一种既不同于现状,也不同于从前的新型群落,植被物种多样性总体上呈现平缓增加的趋势,使得草原的自然属性得到极大提高。(7)提出了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建议提出以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地下水调控为依据的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即“退耕”、“还水”、“还草”:调整农业灌溉面积,恢复地下水位,修复草原生态,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陈云莎[9](2017)在《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的不相协调是目前制约我国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这些问题在我国山区、贫困区和生态屏障区显得尤为突出。通过综合评价区域人口发展的自然环境基底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可以有效调控人口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引导人口在空间上的有序流动与适度集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通辽市为研究区,以乡镇为研究单元,从人居环境适宜性、资源承载力、经济发展水平3个方面构建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值法的综合指数法分别计算了各乡镇的人居环境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等;结合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空间叠置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划分出了通辽市4类人口发展功能区,并用ArcGIS对分区结果进行了可视化表达;最后,针对各类型区人口发展的特点,结合通辽市生态环境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应用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适度人口理论等,详细阐述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原理与方法,明确了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分区方法,解决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理论依据问题。(2)基于通辽市的生态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相关分析模型,解决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方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构建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判别方法体系,解决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技术问题。(3)依据通辽市不同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资源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采用基于ArcGIS的多因素空间叠置分析和基于SPSS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出通辽市4类人口发展功能区,并针对各区域生态环境、人口发展特点,提出了差别化的分区引导策略。(4)通辽市中部平原区的人居环境适宜性最优,西南部低山丘陵区次之,北部高山区最差;通辽市土地资源情况很不容乐观,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南北盈余、中部超载的状态;草地资源正处于牲畜数量过多而草场质量不断下降的恶性循环;通辽市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是制约通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通辽市重点乡镇的经济带动及辐射能力比较薄弱,经济低迷是各乡镇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5)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区特点如下:①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区主要由人口疏散区以及人口稳定区构成,其次是人口适度集聚区和人口限制区。②通辽市人口限制区以阿日昆都楞镇、巴雅尔吐胡硕镇等山区乡村为主,自然环境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未来应积极推进人口退出计划,以保障生态安全。③通辽市人口疏散区以阿古拉镇、扣河子镇等一般性乡镇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对失衡,未来人口发展应以疏散为主,适度做点状集中。④通辽市人口稳定区以金宝屯镇、保康镇等一般镇和重点镇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对协调,但发展空间不大,未来人口发展应相对集中,适度接纳转移人口。⑤通辽市人口适度集聚区以辽河镇、大林镇等旗县驻地和重点镇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基本协调,人口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未来应提高人口集聚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赵珍珍[10](2017)在《基于多源数据的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全球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例如植被退化、水资源短缺、荒漠化日趋严重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尔沁沙地属于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在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十分频繁,造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急剧发展,成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对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动态监测,为该地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本文以GRACE卫星重力数据、监测点水井数据、Landsat MSS/TM/ETM+/OLI卫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GRACE数据处理方法、CPC水文模型、GLDAS水文模型、监督分类方法、分类后处理变化检测方法、重心迁移模型等为主要方法,以科尔沁沙地1980s~2016年近35年的生态环境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阐明科尔沁沙地的区域特征,探索该地区水资源变化过程,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揭示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阐明科尔沁沙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为分析和评价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奠定背景基础。从自然地理特征分析,科尔沁沙地土质松散;降雨量少,且年内降雨不均和年际降雨量波动性大;年平均气温不断攀升;大风天气频繁。从社会经济特征分析,该地区人口数量稳步上升;牲畜存栏量不断增加;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不同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垦荒和移民政策。(2)建立GRACE数据与GLDAS水文模型、CPC水文模型、监测点水井数据和给水度信息等多源数据联合的科尔沁沙地水资源监测体系,反演科尔沁沙地陆地水储量变化和地下水储量变化,探索当地气象条件和农业模式与科尔沁沙地水储量变化的响应关系。GRACE反演结果表明,2003.07~2010.12年期间,科尔沁沙地陆地水储量和地下水储量均处于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13.2±2.6 mm/yr和-13.5±1.9 mm/yr。该结果分别与CPC水文模型得到的陆地水储量变化结果和监测点水井数据得到的地下水储量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据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分析科尔沁沙地水储量变化的驱动力,发现了干旱和地下水的大量抽取是科尔沁沙地水资源消耗的关键因素。(3)解析长时间序列下的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探明科尔沁沙地不同时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空间转移特征、重心迁移轨迹和迁移速率。从土地利用状况分析,科尔沁沙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植被、水体、建筑用地、沙地和耕地为主,植被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的西北部以及奈曼旗的中东地区;水体主要以西辽河流域为主,全区散布着各种小湖泊、河流等;建筑用地主要分布在各旗县市的城区以及耕地和草地覆盖的区域;沙地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以及库伦旗和奈曼旗北部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两侧以及科尔沁沙地南部地区。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分析,1980s~2016年期间,科尔沁沙地建筑用地和耕地的面积稳步提升;水体面积持续性减少;植被和沙地面积波动性较大,总体上均减少,两者呈现出负相关的变化趋势。从土地利用空间转移特征分析,不同时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间转入转出频繁,植被和沙地的流失量最大,耕地和建筑用地的净增量最大,水体主要转出为耕地。从土地利用重心迁移特征分析,植被和沙地的重心分别向西北和西南方向迁移,迁移速率分别为64.6m/a和148.3m/a;水体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迁移速率为389.3m/a;建筑用地和耕地的重心均向东北方向迁移,迁移速率分别为53.6m/a和148.3/a。通过全面的分析科尔沁沙地近35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4)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能够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景观格局指数集,阐明长时间序列下的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从景观类型水平上分析,1980s~2016年期间,科尔沁沙地建筑用地景观和耕地景观格局变化趋势一致,两者的破碎度减弱、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增强以及优势度提高;植被景观和沙地景观的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和优势度均降低,植被景观破碎度增强,沙地景观破碎度降低;水体景观破碎度降低、斑块形状复杂度增强、优势度降低。从景观水平上分析,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简单化,景观类型失去平衡,耕地景观和植被景观的支配地位越来越高,水体景观的优势度越来越低。

二、奈曼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奈曼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2)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以奈曼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1.2.2 沙漠化土地利用
        1.2.3 生态环境质量
        1.2.4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质量关系
        1.2.5 空间自相关
        1.2.6 科尔沁沙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3.1 遥感数据来源
    3.2 数据预处理
        3.2.1 辐射定标
        3.2.2 几何校正
        3.2.3 图像镶嵌与裁剪
        3.2.4 大气校正
        3.2.5 波段融合
    3.3 土地利用演替规律研究
        3.3.1 土地利用分类
        3.3.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3.3 动态变化空间分析模型
        3.3.4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率指数
        3.3.5 土地利用程度空间自相关
    3.4 RSEI遥感生态指数构建
        3.4.1 绿度指标构建
        3.4.2 湿度指标
        3.4.3 干度指标
        3.4.4 热度指标
        3.4.5 构建RSEI生态指数模型
    3.5 技术路线图
4 土地利用演替规律分析
    4.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4.2.1 转移矩阵分析
        4.2.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速率分析
        4.2.3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率指数分析
    4.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特征
        4.3.1 土地利用程度整体变化
        4.3.2 土地利用程度全局空间自相关
        4.3.3 土地利用程度局部空间自相关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5.1 生态因子主成分分析
    5.2 评价指标分析
        5.2.1 绿度(NDVI)指标分析
        5.2.2 湿度(WET)指标分析
        5.2.3 干度(NDSI)指标分析
        5.2.4 热度(LST)指标分析
    5.3 遥感生态指数分析
        5.3.1 RSEI变化分析
        5.3.2 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5.3.3 生态环境质量差值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
    6.1 生态环境变化类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6.2 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对生态环境变化的作用强度
    6.3 本章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奈曼旗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驱动因素
        7.1.2 奈曼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7.1.3 研究不足
    7.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保护式开发模式下奈曼旗荒漠化治理企业的激励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介绍
        2.1.1 荒漠化
        2.1.2 保护式开发
        2.1.3 激励措施
        2.1.4 利益连接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科斯定理
        2.2.3 公共产品理论
3 奈曼旗荒漠化基本情况
    3.1 奈曼旗的自然条件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与水文条件
        3.1.3 地貌特征
        3.1.4 土地利用及沙化情况
        3.1.5 自然资源
    3.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3 奈曼旗荒漠化的成因及影响
        3.3.1 奈曼旗荒漠化成因
        3.3.2 奈曼旗荒漠化的影响
4 奈曼旗荒漠化治理的现状分析
    4.1 奈曼旗荒漠化治理的基本模式
        4.1.1 保护式治理
        4.1.2 开发式治理
        4.1.3 保护式开发治理
        4.1.4 三种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4.2 奈曼旗荒漠化治理的政策实施情况
        4.2.1 生态治理政策
        4.2.2 企业参与治理的保障政策
    4.3 奈曼旗荒漠化治理的成效
        4.3.1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成效
        4.3.2 荒漠化治理的经济成效
        4.3.3 荒漠化治理的社会成效
5 制约企业保护式开发治理荒漠化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企业保护式开发治理行为
        5.1.1 企业概况
        5.1.2 企业保护式开发行为的具体表现
    5.2 限制企业进行荒漠化治理行为的因素分析
        5.2.1 制度因素
        5.2.2 市场因素
        5.2.3 技术因素
6 激励企业保护式开发治理行为的完善措施
    6.1 加强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生态效益资金补奖
        6.1.1 利用招商引资项目加大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6.1.2 加大对保护是开发治理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6.1.3 加强对企业保护式开发治理荒漠化经营收入的税收减免力度
        6.1.4 提高对环境生态资源资产的货币价值认可程度
    6.2 借助打造蒙医药之旗的契机鼓励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发展
    6.3 加大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土地长效利用的优惠力度
        6.3.1 延长对企业保护式开发治理荒漠化经营权的许可年限
        6.3.2 降低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土地承包费用
        6.3.3 鼓励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采取多样的土地流转方式
    6.4 完善政府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综合服务体系
        6.4.1 提高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市场服务保障水平
        6.4.2 提高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技术服务保障水平
        6.4.3 完善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利益保障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西辽河平原区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安全
        2.1.2 耕地生态安全
        2.1.3 耕地生态安全预警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承载力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预警理论
3 耕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耕地利用现状
        3.1.4 耕地生态概况
    3.2 耕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PSR模型
        3.2.2 预警指标选取的原则
        3.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4 预警指标解析
    3.3 耕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
        3.3.1 指标标准化处理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3 预警值的确定
        3.3.4 警度的划定
        3.3.5 障碍因子诊断
4 耕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结果分析
    4.1 耕地生态安全警情时序变化分析
        4.1.1 综合警情评价结果分析
        4.1.2 子系统警情评价结果分析
    4.2 耕地生态安全警情空间变化分析
        4.2.1 空间类型变化
        4.2.2 空间格局的演变
    4.3 耕地生态安全预警障碍因素分析
        4.3.1 指标层障碍因子诊断
        4.3.2 子系统障碍因子诊断
5 耕地生态安全警情演变趋势预测
    5.1 GM(1.1)模型
        5.1.1 数据的检验与处理
        5.1.2 模型的建立
        5.1.3 模型检验
    5.2 预测结果与分析
        5.2.1 综合警情预测结果分析
        5.2.2 子系统警情预测结果分析
6 耕地生态安全排警对策与建议
    6.1 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6.2 加大耕地的投入
    6.3 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相协调
    6.4 加强耕地生态建设
    6.5 建立耕地生态安全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新中国建立之前西辽河治理活动及其特点
    1.1 西辽河概况
    1.2 清末民初的治理
    1.3 伪满时期的治理
    1.4 解放战争时期的治理
2 20世纪50-60年代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的西辽河治理
    2.1 从修建防洪堤坝为主的治水向利水过渡(1949-1957)
    2.2 综合性的西辽河枢纽工程体系形成(1958-1960年代末)
        2.2.1 较为完善的水行政管理体系及水文系统形成
        2.2.2 红山、莫力庙等主要水库的建设及联合运作
    2.3 西辽河流域临时性滞洪区的设置
    2.4 注重治沙及土壤改良、改造规划的实施
3 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的评价
    3.1 农田水利建设为主的西辽河国家治理取得了很大成就
    3.2 为辽河中下游的治沙等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础条件
    3.3 西辽河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农业碳平衡
        1.1.2 农业环境问题治理进入新时期
        1.1.3 特殊的农牧交错带,需要探寻相匹配的发展模式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碳中和相关研究
        1.2.2 农业与“碳”相关研究
        1.2.3 碳中和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1.2.4 农牧交错带相关研究
        1.2.5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文章可能的创新
        1.6.2 文章研究的不足
    1.7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碳中和
        2.1.2 农户
        2.1.3 农户生产行为
        2.1.4 农户生产意愿
        2.1.5 农牧交错带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相关理论
        2.2.2 行为人理论
        2.2.3 行为经济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2.2.5 激励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农户生产行为模型构建与调查设计
    3.1 农业碳中和体系构建与驱动机制分析
        3.1.1 农牧交错带的碳中和体系构建
        3.1.2 碳中和农业实现的驱动因素分析
    3.2 农户生产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3.3 碳中和农业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理论模型变量说明
    3.4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3.4.1 问卷设计流程
        3.4.2 研究区域选取与概况
        3.4.3 数据获取与样本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农户行为认知水平与行为主观评价研究
    4.1 农户行为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4.1.1 认知分类与考察
        4.1.2 农户行为认知现状分析
        4.1.3 农户行为认知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4.2 农户行为主观评价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4.2.1 行为主观评价分类与问题设置
        4.2.2 行为主观评价现状分析
        4.2.3 行为主观评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农业碳中和相关生产意愿形成机理分析
    5.1 农户生产意愿现状分析
        5.1.1 农户生产意愿的测度方式
        5.1.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1.3 农户生产意愿现状描述与分析
    5.2 影响农户生产意愿变量的选取与假说的提出
    5.3 影响农户生产意愿的实证分析
        5.3.1 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5.3.2 计量结果分析
        5.3.3 农户生产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识别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农业碳中和相关生产行为决策机制分析
    6.1 农户碳中和相关生产行为现状分析
        6.1.1 碳中和生产行为测度方式
        6.1.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测
        6.1.3 农户生产行为现状描述与分析
    6.2 碳中和生产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研究
        6.2.1 变量选取与假说提出
        6.2.2 实证检验与结果
    6.3 碳中和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研究
        6.3.1 悖离因素的变量选取与说明
        6.3.2 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4 农户风险偏好对生产行为决策影响研究
        6.4.1 农户风险偏好对生产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6.4.2 农户风险偏好测度
        6.4.3 实证检验与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农户生产行为优化机制与体系的构建
    7.1 构建农户碳中和生产优化机制的必要性
        7.1.1 宣传不到位,农户的认知水平低
        7.1.2 激励机制缺乏,农户碳中和生产意愿一般
        7.1.3 约束机制缺乏,农户逆向选择行为普遍
    7.2 优化机制建立原则
        7.2.1 激励与约束机制并重原则
        7.2.2 成本与收益均衡原则
        7.2.3 因地制宜原则
    7.3 生产行为优化机制构建
    7.4 生产行为优化体系构建
        7.4.1 技术支撑体系
        7.4.2 农户成长体系
        7.4.3 法律保障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农户生产行为是影响农业碳中和实现的关键因素
        8.1.2 农户行为认知与感知水平较低
        8.1.3 农户碳中和生产行为评价水平一般
        8.1.4 农户碳中和生产意愿普遍较高
        8.1.5 行为决策受到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
        8.1.6 碳中和生产行为亟需配套的扶持政策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碳中和生产行为农户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7)蒙东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二、城乡一体化理论
        三、乡村系统发展理论
        四、地域分异理论
        五、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分析
        一、土地利用形态
        二、土地利用转型
        三、乡村发展转型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土地利用变化与转型研究进展
        二、乡村发展转型研究进展
        三、研究进展评述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
        二、地貌特征
        三、气候条件
        四、水文
        五、植被
        六、土壤
    第二节 社会经济情况
        一、人口情况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三、城镇化发展情况
    第三节 农牧区域划分
第四章 蒙东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二节 土地利用数量形态演变特征
        一、土地利用形态演变总体特征
        二、生产用地数量形态演变特征
        三、生活用地数量形态演变特征
        四、生态用地数量形态演变特征
    第三节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一、生产用地空间分布特征
        二、生活用地空间分布特征
        三、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节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机制
        一、耕地驱动机制分析
        二、林地驱动机制分析
        三、草地驱动机制分析
        四、城镇用地驱动机制分析
        五、农村居民点用地驱动机制分析
        六、工矿用地驱动机制分析
第五章 蒙东地区乡村发展转型评价及其时空格局
    第一节 乡村发展评价与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第二节 乡村发展转型格局特征
        一、乡村发展的变化特征
        二、乡村发展的转型特征
        三、乡村发展的空间特征
    第三节 乡村发展转型的驱动因素
        一、自然资源因素
        二、社会经济因素
第六章 蒙东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的耦合协调机制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土地利用程度测算
        二、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第二节 乡村发展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一、乡村综合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二、乡村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三、乡村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四、乡村生态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第三节 乡村发展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特征分析
        一、低水平耦合时期
        二、拮抗时期
        三、磨合时期
    第四节 乡村发展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协调特征分析
        一、中度失调时期
        二、低度失调时期
        三、低度协调时期
    第五节 乡村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一、牧区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二、农区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三、半农半牧区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水文的研究进展
        1.2.2 草原植被群落演替研究
        1.2.3 生态格局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半干旱区水文循环与生态安全原理分析
    2.1 半干旱区基本特点
        2.1.1 半干旱区范围
        2.1.2 西辽河平原概况
        2.1.3 水文循环特点
        2.1.4 生态格局
    2.2 生态安全条件分析
        2.2.1 水分驱动与植被演替
        2.2.2 农牧区的进退
        2.2.3 生态格局改变
    2.3 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稳定性分析
        2.3.1 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稳定的临界条件
        2.3.2 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辽河平原植被调查与历史演替分析
    3.1 植被群落历史调查
        3.1.1 植被物种组成
        3.1.2 植被群落分布
        3.1.3 草原本底特征分析
    3.2 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现状调查
        3.2.1 调查的意义
        3.2.2 采样点选取原则
        3.2.3 天然草原分布
        3.2.4 采样点分布
        3.2.5 数据采集
    3.3 天然草原植被调查结果分析
        3.3.1 植被物种组成
        3.3.2 植被物种多样性演替分析
        3.3.3 植被群落调查
        3.3.4 植被群落空间分布
        3.3.5 天然草原现状特征
    3.4 西辽河平原植被演替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辽河平原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生态水文演替规律分析
    4.1 地下水位变化
    4.2 天然草原面积变化
    4.3 植被物种多样性演变分析
    4.4 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4.4.1 扎鲁特旗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4.4.2 科左后旗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4.4.3 群落多样性变化分析
    4.5 天然草原退化演替路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5.1 生态格局调整的思路与原则
    5.2 草原生态“修复”的拓扑分析
        5.2.1 天然草原是草原生态修复的基因库
        5.2.2 天然草原扩张
        5.2.3 退化草地扩张
        5.2.4 草原扩张结果分析
    5.3 地下水流场模拟
        5.3.1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5.3.2 模型模拟结果验证
        5.3.3 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流场分布
    5.4 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
        5.4.1 地下水流场目标
        5.4.2 生态格局现状
        5.4.3 近期目标
        5.4.4 中期目标
        5.4.5 远期目标
    5.5 合理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进展
    2.1 研究基础
        2.1.1 相关概念及内涵
        2.1.2 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人地关系研究
        2.2.2 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
        2.2.3 人口发展功能分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和范围
    3.2 自然环境特征
    3.3 生态环境特征
        3.3.1 基本特征
        3.3.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4 经济社会概况
    3.5 人口分布与发展特征
第四章 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分区原理与分析方法
    4.1 基本原理
        4.1.1 人口发展功能区的提出
        4.1.2 总体思路
        4.1.3 分区内涵
        4.1.4 分区原则
        4.1.5 主要任务
    4.2 基本单元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4.2.1 基本单元选择
        4.2.2 指标体系构建
        4.2.3 指标体系内涵
    4.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2 分析方法
    4.4 分区思路
第五章 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区单项影响因素评价
    5.1 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5.1.1 地形起伏度空间分析
        5.1.2 地被指数空间分析
        5.1.3 水文指数空间分析
        5.1.4 气候适宜性空间分析
        5.1.5 人居环境适宜性空间分析
    5.2 相对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5.3 草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5.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4.1 水资源空间评价
        5.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5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第六章 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分区及分区引导策略
    6.1 分区技术流程
        6.1.1 空间叠置技术流程
        6.1.2 系统聚类技术流程
        6.1.3 分区修订原则
    6.2 人口发展功能分区
        6.2.1 基于GIS的空间叠置分区
        6.2.2 基于SPSS的系统聚类分区
        6.2.3 修订后的人口发展功能分区
    6.3 分区引导策略
        6.3.1 人口限制功能区
        6.3.2 人口疏散功能区
        6.3.3 人口稳定功能区
        6.3.4 人口适度集聚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多源数据的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机制研究
        1.2.2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进展
        1.2.3 水资源监测与保护
        1.2.4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环境变化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科尔沁沙地区域特征
    2.1 科尔沁沙地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降水量
        2.1.3 气温和日照时数
        2.1.4 风速
        2.1.5 水资源
        2.1.6 土壤与植被
    2.2 科尔沁沙地社会经济特征
        2.2.1 人口
        2.2.2 社会经济
        2.2.3 农牧业生产
        2.2.4 政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尔沁沙地水资源变化分析
    3.1 科尔沁沙地陆地水储量变化分析
        3.1.1 GRACE卫星及其应用
        3.1.2 GRACE数据来源
        3.1.3 基于GRACE数据反演陆地水储量研究
        3.1.4 尺度因子不确定性分析
        3.1.5 科尔沁沙地陆地水储量变化
    3.2 科尔沁沙地地下水储量变化分析
        3.2.1 基于GRACE和GLDAS水文模型的地下水储量变化研究
        3.2.2 基于监测点水井数据和给水度的地下水储量变化研究
        3.2.3 科尔沁沙地地下水储量变化结果比较分析
    3.3 科尔沁沙地水储量变化成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4.1 Landsat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2 遥感影像分类及变化信息提取
        4.2.1 遥感影像分类
        4.2.2 变化检测
    4.3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状况
    4.4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4.4.1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分析
        4.4.2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4.4.3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空间转移特征分析
    4.5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重心迁移特征分析
        4.5.1 重心迁移模型
        4.5.2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重心迁移特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 景观特征指数的选取
        5.1.1 景观类型水平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5.1.2 景观水平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5.2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1 景观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2 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6.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奈曼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奈曼旗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 乌义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以奈曼旗为例[D]. 刘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保护式开发模式下奈曼旗荒漠化治理企业的激励措施研究[D]. 张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西辽河平原区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乌吉斯古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研究[D]. 李春江. 辽宁大学, 2020(01)
  • [6]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李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7]蒙东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乡村发展转型[D]. 斯琴朝克图.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D]. 闫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12)
  • [9]通辽市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D]. 陈云莎. 西北大学, 2017(02)
  • [10]基于多源数据的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D]. 赵珍珍. 武汉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奈曼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