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标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标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一、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体质指标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洪雪娇[1](2020)在《八段锦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八段锦锻炼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康复的疗效,进而探讨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对冠心病CHF患者的康复的安全性评估、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脏康复模式,并为八段锦在心脏康复中的运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课题采取随机对照平行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厦门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常规药物、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行八段锦运动处方的心脏康复。康复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康复前和康复8周后的6MWT、VO2 peak、Peak METs、NT-proBNP、LVEF及MLHFQ。记录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数据的变化观察疗效,所得到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课题最终有效统计资料共67例,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34例,总脱落率4.29%。2.基线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构成、年龄、慢性心衰病程、NYHA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及基础用药情况方面,经过相关检验,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肺功能方面:在6MWT、VO2 peak、Peak METs、NT-proBNP、LVEF方面,两组康复前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后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方面:MLHFQ分值,两组康复前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后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方面:本课题研究中,两组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1.以八段锦应用于冠心病CHF患者的康复是安全有效的。2.以八段锦作为冠心病CHF患者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能够改善心肺功能,显着提高运动耐量、N端前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峰值摄氧量及峰值代谢当量。3.以八段锦作为冠心病CHF患者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能够显着改善疾病主观感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罗婷婷[2](2020)在《八段锦对1级高血压不伴有靶器官损害患者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将1级高血压不伴有靶器官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八段锦为干预手段,通过观察干预前后血压、动态血压、中医证候积分、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评价八段锦对1级高血压不伴有靶器官损害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平行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宣教+散步,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配合八段锦,观察周期为12周。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动态血压、中医证候积分、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观察疗效。所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0例,其中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脱落2例,总脱落率4.28%。2.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性别、年龄、BMI、家族史、饮酒、吸烟、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全天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中医证候积分、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诊室血压疗效:干预12周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诊室血压均较干预前下降,两组的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诊室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32.4%,观察组总有效率84.8%,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动态血压疗效:干预12周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全天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较干预前下降,两组的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夜间平均舒张压较干预前下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全天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中医证候疗效:干预12周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较干预前上升,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较干预前下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3.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8%,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干预12周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两组的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本课题研究期间未出现不良事件以及不良反应。结论:1.八段锦可以降低1级高血压患者的诊室血压。2.八段锦可以有效降低1级高血压患者的全天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及夜间平均血压。3.八段锦可以改善1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4.八段锦可以改善1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5.八段锦对1级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赵兰[3](2020)在《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干预原发性高血压低危患者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分组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来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记录通过12周的运动干预训练后,受试人员的血压值、体重值、静态心率值、血脂值、动脉弹性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然后分析实验结果来讨论不同运动方式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值所能产生的效果,增加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值改善的研究范围,使更多的广大群众选择通过运动来改善自身身体情况。研究方法:招募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中前来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门诊就诊的患者。选择其中首次病程诊断为原发性1级高血压低危患者进行招募工作,共选定招募对象为51例。划分为甲组、乙组、丙组三组,每组有17例受试者。甲组为对照组,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乙、丙两组为干预组,乙组进行有氧运动,丙组进行抗阻运动。乙、丙两组每周参加3次训练,每次训练1小时,共12周。运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安静血压、静态心率等指标,收集实验前后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输入所需数据,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经过12周的运动干预后甲乙两组、甲丙两组进行组间比较,乙、丙组的运动后静息心率、安静收缩压、安静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甲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脉弹性功能均高于甲组(P<0.05),且乙、丙两组分别与进行运动干预前相比较,静息心率、安静收缩压、安静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脉弹性功能均有所升高(P<0.05)。乙丙两组组间比较,运动干预后,乙、丙组的运动后静息心率、安静收缩压、安静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变化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大动脉弹性指数和小动脉弹性指数降低值均高于丙组(P<0.05)。研究结论:1.采用有氧运动或抗阻运动来当做运动干预手段对原发性1级高血压低危患者的血压值降低是非常有效的。2.进行有氧运动对于动脉弹性的恢复能力高于进行抗阻运动。3.在运动干预过程中进行有氧运动相较于抗阻运动更能有效的恢复和维持降低血压的效果,可能更加能够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危险性。

李合[4](2019)在《基于步频控制的步行锻炼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及血管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科学合理的有氧运动在发挥防治心血管疾病潜在风险因素方面的独特作用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积极推荐的方法。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处方设计,在遵循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应该考虑到可操作性。但目前的运动处方普遍存在运动强度难于落实或无法推广等问题,限制了运动处方作用的发挥。步行作为简单易行的运动,不局限于时间、地点及技术,因此被广泛用于防治高血压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首选运动项目。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损害和动脉硬化是造成心、脑、肾、眼、下肢等靶器官损害的早期共同血管病变基础,血压的有效控制和血管功能的改善或病变延缓,可以降低远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对于高血压患者有重要的预防作用和临床治疗价值。本研究利用微型节拍器控制受试者步频进行为期12周的步行锻炼,探讨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动脉僵硬度的影响,为有氧运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的确定:受试者来源于宝山区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四个社区(永清一村社区,永清二村社区,海江二村社区,青岗路社区),由社区医生根据居民健康档案及居民参与意愿,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成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另招募血压正常的成年女性健康受试者30人。根据课题前样本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其它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46名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中危),23名血压正常的健康受试者(低危)。依据随机原则,将46名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3人,一组为运动训练组(ETG组),参与12周的步行干预;另一组为阳性对照组(PCG组),不参加步行干预。23名血压正常的健康受试者作为阴性对照组(NCG组),不干预其生活方式。依据脱落标准,NCG和ETG组分别流失3人,PCG组流失1人。2.运动方案的制定方法:采用Astrand测试方案测定受试者最大摄氧量;采取最大摄氧量的45%到50%作为干预期间的运动强度,用步频进行量化监控;ETG组佩戴微型节拍器按照规定的步频进行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45-60分钟的步行锻炼,连续12周。3.检测指标的测定方法:指标包括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围度、体脂率);日常体力活动指标(每日步行量、每日久坐时间、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每天体力消耗);脂代谢指标(TG、TC、LDL-c、HDL-c);运动能力指标(最大摄氧量、心率);血压(安静和运动状态);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相关舒张指标:NO、eNOS;相关收缩指标:ET-1、Renin、AngⅡ;相关血管内皮损伤指标:EMPs、SOD、hs-CRP);动脉僵硬度指标(AI指数、baPWV)。运动干预前后,采用围度测量法测定身高、体重、腰围等;采用ActiGraph GT3X+监测受试者日常体力活动;采用InBody720测定受试者体脂率;采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测定安静血压、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的运动血压;采用动脉粥样检测仪测定baPWV;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测定TC、TG、HDL-c、LDL-c;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T-1、eNOS、NO、Renin及AngⅡ;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管内皮颗粒CD62E(+)EMPs浓度。4.数据的处理方法:采用Spss20.0数据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各组干预前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干预后的组间比较以干预前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采用G*Power进行干预前样本量的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经过12周基于步频控制的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身体形态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腰围、WHR、BMI、体脂率显着性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PCG组与ET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ETG组腰围、WHR、体脂率均显着高于NCG组;ETG组各身体形态指标均显着优于PCG组(P<0.05)。与运动干预前比较,ETG组腰围、WHR、BMI、体脂率显着性下降(P<0.05),臀围较运动前显着性升高(P<0.05)。2.日常体力活动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每天步行量、中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每天能量消耗显着性的高于PCG组和ETG组(P<0.05),久坐时间显着性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PCG组与ETG组每天步行量、中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久坐时间及每天能量消耗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ETG组每天步行量、久坐时间与NCG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和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显着高于NCG组(P<0.05);ETG组每天步行量、日能量消耗、中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显着高于PCG组(P<0.05),久坐时间、小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显着低于PCG组(P<0.05)。与运动干预前比较,ETG组每天步行量、中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每天能量消耗均显着性升高(P<0.05),每天久坐时间显着性下降(P<0.05)。3.运动能力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o2max显着性的高于PCG组和ETG组,安静心率则显着性的小于该两组;PCG组和ETG组的o2max和安静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ETG组安静HR、o2max与NCG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ETG组o2max显着高于PCG组(P<0.05),安静HR显着低于PCG组(P<0.05)。与运动干预前比较,ETG组o2max显着性升高,安静心率显着性降低(P<0.05)。4.脂代谢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TC、TG显着性的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HDL-c显着性高于该两组(P<0.05),LDL-c与PCG组和ET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CG组和ETG组的TC、TG、HDL-c及LDL-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ETG组TC、TG、LDL-c显着性低于PCG组,HDL-c显着性的高于PCG组(P<0.05);ETG组的LDL-c显着低于NCG组(P<0.05),TC、TG、HDL-c与NCG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TC、TG、LDL-c均显着性降低(P<0.05),HDL-c显着性升高(P<0.05)。5.运动血压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在三种运动状态(安静、低强度、高强度)的SBP、DBP均显着性的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PCG组和ETG组之间的SBP和DB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ETG组的SBP、DBP在三种运动状态均显着低于PCG组(P<0.05),但均显着高于NCG组(P<0.05);PCG组的SBP和DBP在三种运动状态下仍然显着高于NCG组(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在三种运动状态的SBP均显着下降(P<0.05),DBP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管内皮功能指标:1)血管内皮释放的舒张因子:运动干预前,NCG组的NO、eNOS浓度显着高于PCG组和ETG组(P<0.05);PCG组和ETG组的NO、eNOS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PCG组NO、eNOS浓度显着低于NCG组和ETG组(P<0.05);ETG组的NO、eNOS浓度与NC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的NO和eNOS浓度显着性升高(P<0.05)。2)血管内皮释放的收缩物质:运动干预前,NCG组的ET-1、Renin、AngⅡ浓度显着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PCG组和ETG组间的ET-1、Renin、AngⅡ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PCG组ET-1、Renin、AngⅡ浓度显着高于NCG组和ETG组(P<0.05);ETG组的ET-1、Renin、AngⅡ浓度与NC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的ET-1和Renin浓度显着性降低(P<0.05),AngⅡ浓度降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的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的EMPs、hs-CRP浓度显着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SOD浓度显着高于该两组;PCG组和ETG组间的EMPs、hs-CRP、SOD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PCG组EMPs、hs-CRP浓度显着高于NCG组和ETG组(P<0.05),SOD浓度显着低于该两组(P<0.05);ETG组的EMPs、hs-CRP浓度显着高于NCG组(P<0.05),SOD浓度与NC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的SOD浓度显着性升高(P<0.05),EMPs、hs-CRP浓度降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动脉僵硬度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的AI、baPWV显着低于PCG组和ETG组;PCG组与ETG组的AI、baPWV无统计学差异。运动干预后,ETG组的AI、baPWV显着低于PCG组(P<0.05),但显着高于NCG组(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的AI、baPWV显着性下降(P<0.05)。8.指标相关性:1)运动血压与身体基础指标相关性:两次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运动SBP与TC、TG、安静SBP、安静DBP、WHR、BMI、体脂率、久坐时间均呈中高度正相关,而与HDL-c、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及体力消耗均呈中度负相关。两次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运动DBP与TC、TG、安静SBP、安静DBP、WHR、BMI、久坐时间均呈中高度正相关,而与HDL-c、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及体力消耗均呈中度负相关。2)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基础指标相关性内皮舒张物质NO及eNOS与TC、TG、安静血压、WHR、久坐时间呈中高度负相关,与步行量、中强度PA时间、体力能量消耗呈中高度正相关。内皮收缩物质ET-1及AngⅡ与TC、TG、安静血压、WHR、久坐时间均呈中高度正相关,与步行量、不同PA时间均呈中高度负相关。内皮损伤指标EMPs及hs-CRP与TC、TG、安静血压、WHR、BMI、久坐时间等呈中高度正相关,与HDL-c、步行量、中强度PA、高强度PA及体力消耗等呈中高度负相关。内皮损伤指标SOD与TC、TG、安静血压、WHR、久坐时间等呈中高度负相关,与步行量、中强度PA时间及体力消耗呈中高强度正相关。3)动脉僵硬度指标与基础指标相关性动脉僵硬度指标AI及baPWV与TC、TG、安静血压、WHR、久坐时间等呈中高度正相关,与HDL-c、步行量、不同强度PA时间及体力消耗等呈中高度负相关。4)运动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僵硬度间指标相关性运动血压中的SBP与血管内皮舒张物质NO、eNOS呈中高度负相关,与收缩物质ET-1、AngⅡ呈中高度正相关;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SOD具有中高度负相关,与EMPs、hs-CRP具有中高度正相关;与动脉僵硬度指标AI及baPWV呈中高度正相关。血管内皮舒血管物质NO、eNOS与缩血管物质ET-1、AngⅡ呈中度负相关;与内皮损伤指标EMPs、hs-CRP呈中度负相关,SOD呈中度正相关;与动脉僵硬度指标AI和baPWV呈中度负相关。血管内皮缩血管物质ET-1、AngⅡ与内皮损伤指标EMPs、hs-CRP呈中高度正相关,SOD呈中度负相关;与动脉僵硬度指标AI和baPWV呈中度正相关。动脉僵硬度AI指数及baPWV两个指标分别与运动血压中及缩血管物质呈中高度正相关,而与舒血管物质、内皮损伤中的SOD呈中高度负相关。研究结论:12周步频控制的步行锻炼,能够使: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日常体力活动好转,脂代谢改善,体脂率下降,腹部脂肪堆积减少,引起高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降低;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安静收缩压下降、脉压差减小,运动血压及其增幅降低,提示可能减少进行剧烈运动时发生心血管急性事件的风险;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损伤降低,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平衡,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降低,减少靶器官的损伤。

陈祖森[5](2019)在《基于L-Arg/NOS/NO通路的八段锦运动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进行24周的八段锦运动干预,检测患者血小板的精氨酸酶Ⅱ(Arginase-Ⅱ,Arg-Ⅱ)蛋白表达、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NOS蛋白表达、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及血压值,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从L-Arg/NOS/NO通路阐明八段锦调控EH患者血压的作用靶点,为八段锦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证据支撑。方法本研究样本为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62例EH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组(八段锦运动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八段锦运动干预,每周运动5d,1次/d,每次练习2遍,一遍13min,两遍之间休息5min,约30min/次,共干预24周。观察记录并分析干预前、干预后每4周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趋势,及干预前、干预24周后两组患者Arg-Ⅱ蛋白表达、NOS活性、NOS蛋白表达、NO水平变化情况,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例患者,最终完成试验的干预组26例,对照组27例。1.基线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疾病史及用药情况:EH家族史、EH病程、EH分级、高血脂病史、并发症、用药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饮茶、饮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期间两组患者的降压药、降脂药、中药汤剂/颗粒服用情况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Arg-Ⅱ蛋白表达、NOS活性、NOS蛋白表达、NO水平、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脉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Arg-Ⅱ蛋白水平(1)组内比较:(1)干预组:干预前与干预24周后Arg-Ⅱ蛋白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0.05);(2)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24周后Arg-Ⅱ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9>0.05)。(2)组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Arg-Ⅱ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0.05);干预前后两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0.05)。3.NOS蛋白水平(1)组内比较:(1)干预组:干预前与干预24周后NOS蛋白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干预后NOS蛋白水平高于干预前水平;(2)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24周后NOS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9>0.05)。(2)组间比较:两组干预24周后,NOS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干预前后两组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干预组NOS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4.NOS蛋白活性(1)组内比较:(1)干预组:干预前与干预24周后NOS蛋白活性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干预后NOS蛋白活性高于干预前水平;(2)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24周后NOS蛋白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0.05)。(2)组间比较:两组干预24周后,NOS蛋白活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0.05);干预前后两组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干预组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5.NO水平(1)组内比较:(1)干预组:干预前与干预24周后NO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干预后NO水平高于干预前水平;(2)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24周后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3>0.05)。(2)组间比较:两组干预24周后,NO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5);干预前后两组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干预组干预后NO水平高于对照组。6.血压比较(1)组内比较:(1)SBP: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每4周的SBP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0.01),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后每4周的SBP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DBP: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每4周的DBP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患者在干预4周、8周、12周后DBP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6周、20周、24周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脉压差: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每4周的脉压差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后每4周的脉压差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比较:干预12周、16周、20周、24周后,两组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SBP、DBP值均低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1)SBP: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SBP在时间、组别以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DBP: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DBP在时间、组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脉压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脉压差在时间、组别以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安全性分析在干预过程中,未发现患者发生与八段锦运动干预措施相关的不良事件,如肌肉痉挛、跌倒损伤等。结论1.八段锦运动具有提高EH患者NOS蛋白表达及活性、促进NO合成的作用。2.八段锦运动具有降低EH患者SBP、DBP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L-Arg/NOS/NO通路中的NOS表达与促进NO生成有关。3.八段锦运动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在EH患者中进行推广。

章丽平[6](2019)在《功能性练习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血压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探讨功能性练习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干预的影响,制订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观察功能性练习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血压、服药剂量、体适能和生活质量的效益,得出有关结论和提出相关建议。为功能性练习在全民健身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添光溢彩。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筛选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在XX师范大学校医院内科室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男性老年患者22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人。对照组保持原有的药物治疗、生活习惯和营养饮食。实验组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以功能性练习作为辅助性非药物治疗。通过16周功能性练习干预治疗后,收集和整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经过16周的功能性练习后,对照组实验前收缩压161.1±6.67mmHg与实验后收缩压156.91±7.15mmHg相比较,收缩压平均差值为4.19±2.09mmHg,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舒张压97.27±3.9mmHg与实验后舒张压94.45±3.36mmHg相比较,舒张压平均差值变化为2.82±1.66mmHg,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实验前收缩压160.55±2.94mmHg与实验后收缩压143±7.78mmHg相比较,平均收缩压差值变化为17.55±1.44mmHg,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实验前舒张压97.55±2.94mmHg与实验后舒张压90.18±3.84mmHg相比较,舒张压平均差值变化为7.36±1.43mmHg,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经过16周的功能性练习后,对照组11名受试者中服药剂量都没有发生变化;实验组11名受试者中,有4名受试者服药剂量没有发生变化,有4名受试者服药剂量减半,有3名受试者不服药。(3)经过16周的功能性练习后体适能变化:(1)30秒坐站测试,对照组30秒坐站平均差值为-1.64±0.21次,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30秒坐站平均差值为2.55±1.57次,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30秒手臂弯举测试,对照组30秒手臂弯举平均差值为-1.91±1.04次,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30秒手臂弯举平均差值为3.64±1.63次,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2分钟踏步测试,对照组2分钟踏步平均差值为-4.91±2.26次,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2分钟踏步平均差值为11.27±8.34次,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4)椅式坐位体前屈测试,对照组椅式坐位体前屈平均差值为-2.72±1.35cm,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椅式坐位体前屈平均差值为2.73±2.2cm,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5)背抓测试,对照组背抓平均差值为-3.36±2.16cm,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背抓平均差值为4.09±2.7cm,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6)8英尺起立行走测试,对照组8英尺起立行走平均差值为1.47±0.55s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8英尺起立行走平均差值为-2.07±1.02s,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7)身体质量指数,对照组身体质量指数平均差值为0.27±0.63,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身体质量指数平均差值为-1.69±0.76,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经过16周的功能性练习后,对照组实验前SF-36总分68.09±3.99分与实验后SF-36总分63.91±3.18分相比较,SF-36总分平均差值为-4.18±1.47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实验前SF-36总分68.27±4.54分与实验后SF-36总分77.19±4.02分相比,SF-36总分平均差值为8.91±4.53分,非常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功能性练习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它能够促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2)功能性练习有利于减少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剂量,能够降低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提高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3)功能性练习能够提高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体适能水平,主要包括上肢与下肢力量增强、有氧耐力提高、上肢与下肢柔韧性提高、灵活性与平衡性提高;(4)功能性练习能够提高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包括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愉悦身心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建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身体功能会逐渐衰退,影响着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然而长期有规律的进行适当的功能性练习,能够有效减缓或保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甚至还会达到增强的效益。目前大部分老年患者对体育运动与医学知识了解的还不够深入,盲目的进行体育锻炼会给自身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老年患者需要在医务人员与体育专业人员密切配合下进行科学运动。

贺国祥(Kridchapob Jatikavanich)[7](2019)在《降压按摩操功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降压按摩操”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症候、血压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一氧化氮(NO)的干预情况,为高血压健康管理提供一个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防治提供借鉴,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推广应用本功法。方法:采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用西药降压药物1到2种和中药“心脑喜康”协定方,治疗组加降压按摩操功法。观察时间为6月,时间点分为治疗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后。治疗前后观察生活质量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的时间点分为1月、3月、6月后。血压每2周一次观察患者的诊室和自测血压水平,到1月记录1次。Hcy、Cys-c、NO的观察时间点分为治疗前、治疗3月后和治疗6月后。结果:1.中医证候改善:组内比较,以时间为主效应比较,每个时间点之间的证候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P>0.05)说明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月后(P<0.05)是有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及6个月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短期疗效有一定改善,时间长疗效越明显。2.生活质量改善:组内比较,干预结束后治疗组在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睡眠状况及生气或活力焦虑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睡眠状况及生气或活力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前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睡眠状况及生气或活力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组内和组间的总积分(P都<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血压疗效评价:3.1诊室血压:组内比较,以时间为主SBP和DBP的效应比较,SBP和DBP在每个时间点之间(P<0.001),是均有统计学意义。SBP组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结束后(P>0.05),都无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4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的SBP(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BP组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结束后(P>0.05),都无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5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的SBP(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自测血压:组内比较,以时间为主SBP和DBP的效应比较,SBP和DBP在每个时间点之间(P<0.001),是均有统计学意义。SBP和DBP组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结束后(P>0.05),都无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4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的SBP和DBP(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实验室指标:4.1同型半胱氨酸:治疗3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时间短疗效差异不大。治疗6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6个月后(P<0.05)是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有明显影响,时间长疗效越明显。从Z值分析说明6月时治疗组在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优于对照组。4.2血清胱抑素-C:治疗3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6个月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血清胱抑素-C有明显影响,时间长疗效越明显。从Z值分析说明6月时治疗组在降低血清胱抑素-C水平优于对照组。4.3一氧化氮(NO):治疗3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6个月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说明治疗6个月时降压按摩操对一氧化氮影响不大。5.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率,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88.37%和97.67%;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39.53%和88.37%,说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诊室血压疗效率,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7.44%和88.37%;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39.53%和76.74%。自测血压疗效率,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88.37%和95.34%;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51.16%和88.37%,说明治疗组在降低血压疗效优于对照组。诊室与自测血压的疗效率,诊室血压显效率53.48%,总有效率82.55%;自测血压显效率69.76%,总有效率91.86%,说明自测血压疗效率明显优于诊室血压。6.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比较情况: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是无差异。结论:1.“降压按摩操”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常见临床证候包括眩晕、头痛、不寐、心悸、胸闷、颈板等明显减轻。2.“降压按摩操”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其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睡眠状况及生气或活力四个维度较明显,但时间长在焦虑维度方面一定有作用。3.“降压按摩操”能协同降血压作用。同时诊室血压疗效明显优于自测血压,可能诊室血压干扰因素较多和包括白大衣高血压,因此观察“降压按摩操”疗效,应更注重自测血压。4.长期“降压按摩操”对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胱抑素-C的会一定有影响,但一氧化氮影响不大。

李妍[8](2019)在《申时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应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申时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择时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试进一步阐述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机制。方法:本试验严格遵守高血压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在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康复科及石家庄市中医院心血管科收集90例原发性高血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脱落1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申时(15时17时)针刺治疗,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降压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血清一氧化氮(Nitrious oxide,NO)两个指标的变化,从这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及ET、NO含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5),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68.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为93.33%,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为70.45%,组间比较,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ET含量均减少,NO含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申时针刺能降低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申时针刺能降低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且可改善失眠、夜尿频等症状。3.申时针刺能减少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ET含量,增加NO含量,其降压机制可能与ET的减少NO的增加有关。

吕绍昆,邹开文,丁绍平[9](2019)在《有氧运动辅助常规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探讨有氧运动辅助常规药物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本研究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饮食控制等措施,治疗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反映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 (endothelin-1, ET-1)、基质金属蛋白酶28 (matrixmetalloproteinase-28, MMP-28)、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通过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low mediateddilation, 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nitroglycerin-mediateddilation, NMD)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测定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BP和DBP测定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ET-1、NO、hs-CRP、MMP-28的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ET-1、hs-CRP、MMP-28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D、NMD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MD、N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效88.57%、有效11.43%,对照组显效74.29%、有效25.71%,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氧运动辅助常规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血压、减轻高血压状态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

洪怡,周明成,张卫珍,张华,蔡俊峰,黄剑[10](2017)在《运动康复治疗在老年高血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临床上除了采用药物治疗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外,运动康复疗法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高血压的多种运动康复治疗方法,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展望运动疗法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发展趋势,为高血压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体质指标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体质指标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八段锦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脱落病例处理
        2.8 中止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试验类型
        3.2 分组方法
        3.3 干预方法
        3.4 八段锦运动处方的制定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情况指标
        4.2 疗效性指标
        4.3 安全性观察
        4.4 依从性观察
    5 不良反应评价
        5.1 不良反应观察及程度分级
        5.2 评估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
    6 安全性评价
    7 心血管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8 质量控制
    9 统计学处理
    10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病例的分布及完成情况
    2 基础情况比较
        2.1 两组患者性别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2.3 两组患者慢性心衰病程比较
        2.4 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
        2.5 两组患者伴随基础疾病比较
        2.6 两组患者基础用药情况比较
    3 疗效性指标比较
        3.1 6 MWT检测结果
        3.2 VO2 peak检测结果
        3.3 Peak METs检测结果
        3.4 NT-proBNP检测结果
        3.5 LVEF检测结果
        3.6 生活质量比较
    4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
    3 立题思路
        3.1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终末期转归
        3.2 中医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认识
        3.3 中医特色的心脏康复更加适合中国国情
        3.4 八段锦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试验完成情况
        4.2 基础情况分析
        4.3 疗效指标分析
        4.4 安全性分析
    5 八段锦作用机理分析
        5.1 八段锦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5.2 八段锦的现代研究
    6 课题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八段锦对1级高血压不伴有靶器官损害患者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病例中止标准
        1.7 病例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分组方法
        2.2 干预方法
        2.3 依从性保证
    3 观察项目
        3.1 一般性观察项目
        3.2 安全性监测
        3.3 疗效评价相关观察项目
    4 研究质量控制
    5 统计方法
    6 技术路线图(图1-2)
研究结果
    1 试验病例的分布及完成情况
    2 基线分析
        2.1 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诊室血压比较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动态血压比较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5 两组患者干预前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疗效分析
        3.1 诊室血压干预后比较及疗效分析
        3.2 动态血压干预后比较
        3.3 中医证候积分干预后比较及疗效分析
        3.4 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1 高血压现状
        1.2 1 级高血压的控制意义
    2 课题设计思路
        2.1 中医治疗的优势
        2.2 八段锦用于1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思路
        2.3 观察指标的选择
    3 疗效分析
        3.1 基线资料分析
        3.2 诊室血压疗效评价
        3.3 动态血压疗效分析
        3.4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3.5 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价分析
        3.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中英文词语对照表
    附录 B随机分组具体过程
    附录 C知情同意书
    附录 D病例报告表
        D-1.筛选期记录
        D-2.患者基线资料登记表
        D-3.中医证候积分表
        D-4.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表
        D-5.依从性签到表
        D-6.不良事件记录表
        D-7.课题完成情况
        D-8.脱落病历记录表
        D-9.中止研究记录表
        D-10.临床研究数据访视表
        D-11.疗效判定
        D-12.复诊流程表
    附录 E国体版八段锦练习标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干预原发性高血压低危患者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环境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高血压概述
        一、高血压的病症
        二、高血压的发病机理
    第二节 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一、有氧运动的研究现状
        二、抗阻运动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实验研究方案
    第一节 实验对象来源和入选标准
        一、实验对象的来源和分组方法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第二节 实验方案
        一、指标测试仪器和方法
        二、实验方法
        三、紧急处理
        四、统计学处理
第四章 实验结果
    第一节 结果
        一、运动干预前基线测试
        二、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后的收缩压对比
        三、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后的舒张压对比
        四、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后的静息心率对比
        五、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后的体重对比
        六、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后的血脂对比
        七、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后的动脉弹性功能对比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第二节 抗阻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第三节 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的影响
    第四节 抗阻运动对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的影响
    第五节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影响
    第六节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
    第七节 运动干预的安全性和效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第二节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自主感觉劳累分级表(RPE)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步频控制的步行锻炼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及血管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2.1 原发性高血压的危害
    2.2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现状
    2.3 原发性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
    2.4 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机制
        2.4.1 氧化应激
        2.4.2 炎症反应
        2.4.3 血管内皮颗粒
    2.5 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6 有氧运动对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的作用机制
    2.7 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处方
        2.7.1 步频与运动强度
        2.7.2 步频与慢性疾病
    2.8 研究展望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受试者招募
        3.1.2 受试者筛选
        3.1.3 分组方法
    3.2 运动处方制定方法
        3.2.1 运动形式的选择
        3.2.2 运动强度的确定
        3.2.3 运动频率及持续时间
        3.2.4 其它注意事项
    3.3 测试与评价方法
        3.3.1 日常体力活动测定
        3.3.2 形态指标的测量
        3.3.3 运动能力的评定
        3.3.4 安静和运动血压的测量
        3.3.5 脂代谢指标的测定
        3.3.6 血管功能评定
        3.3.7 试验流程图
        3.3.8 数据处理
5 研究结果
    5.1 干预前后受试者身体基础指标的变化
        5.1.1 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
        5.1.2 日常体力活动的变化
        5.1.3 运动能力的变化
        5.1.4 安静血压的变化
        5.1.5 脂代谢指标的变化
    5.2 干预前后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运动血压及其增幅的变化
        5.2.1 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运动血压的变化
        5.2.2 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运动血压增幅的变化
    5.3 干预前后血管功能的变化
        5.3.1 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5.3.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变化
    5.4 各类指标间的相关性
        5.4.1 运动血压与基础指标间的相关性
        5.4.2 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基础指标间的相关性
        5.4.3 动脉僵硬度指标与基础指标间的相关性
        5.4.4 运动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僵硬度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6 讨论与分析
    6.1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身体基础指标的影响
        6.1.1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身体形态的影响
        6.1.2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6.1.3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6.2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6.2.1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安静血压的影响
        6.2.2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的影响
    6.3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
        6.3.1 步行锻炼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6.3.2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6.4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探讨
7 全文总结
8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8.1 创新之处
    8.2 研究不足
9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主要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件

(5)基于L-Arg/NOS/NO通路的八段锦运动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立题依据
    1 研究背景
    2 现代医学对EH的认识
        2.1 定义
        2.2 发病机制
        2.3 L-Arg/NOS/NO通路与高血压
    3 祖国医学对EH的认识
        3.1 病名认识
        3.2 病因病机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 EH防治现状
        4.2 八段锦临床研究现状
        4.3 八段锦运动降压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5 研究目的
    6 课题创新点与实际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的来源与选择
        1.1 招募研究对象
        1.2 研究对象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计算
        2.2 研究对象分组
        2.3 干预方案
    3 评价指标
        3.1 一般性指标
        3.2 疗效性指标
        3.3 安全性指标
    4 数据管理与分析
        4.1 数据管理
        4.2 数据分析
    5 质量控制
        5.1 研究对象入组质量控制
        5.2 研究过程质量控制
        5.3 指标测量的质量控制
        5.4 数据管理的质量控制
    6 伦理考虑与伦理审查
        6.1 伦理考虑
        6.2 伦理审查
    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研究基本情况
        1.1 患者入组及完成试验情况
        1.2 一般基线资料评估结果
    2 疗效指标基线资料评估结果
        2.1 Arg-Ⅱ蛋白水平
        2.2 NOS蛋白水平
        2.3 NOS蛋白活性
        2.4 NO水平
        2.5 血压值
    3 干预期间用药比较和运动情况分析
        3.1 干预期间用药情况比较
        3.2 干预期间八段锦运动出勤率分析
    4 干预效果评价
        4.1 Arg-Ⅱ蛋白水平比较
        4.2 NOS蛋白水平比较
        4.3 NOS蛋白活性比较
        4.4 NO水平比较
        4.5 血压值比较
    5 安全性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基线资料分析
        1.1 一般资料分析
        1.2 疾病史、生活情况及用药情况分析
    2 八段锦运动对EH患者的疗效分析
        2.1 八段锦运动对EH患者L-Arg/NOS/NO通路的影响
        2.2 八段锦运动对EH患者血压的影响
    3 八段锦运动的安全性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功能性练习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基于建设健康中国的需要
        1.1.2 基于老年慢性病现状
        1.1.3 基于功能性练习的理念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原发性高血压
        3.1.2 老年患者
        3.1.3 功能性练习
        3.1.4 慢性病
        3.1.5 体医融合
        3.1.6 体适能
        3.1.7 生活质量
    3.2 原发性高血压研究现状
        3.2.1 国外原发性高血压研究现状
        3.2.2 国内原发性高血压研究现状
        3.2.3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
        3.2.4 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降压机制
        3.2.5 原发性高血压功能性练习的降压机制
    3.3 老年群体特征研究
        3.3.1 老年群体身体特征研究
        3.3.2 老年群体运动特征研究
        3.3.2.1 老年群体参加功体育运动的动机
        3.3.2.2 老年群体参加体育运动的项目
        3.3.2.3 老年群体参加体育运动的场所
        3.3.2.4 老年群体参加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
        3.3.2.5 老年群体参加体育运动的量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实验法
        4.2.3 问卷调查法
        4.2.4 数理统计法
    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5 研究结果
    5.1 功能性练习干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变化
    5.2 功能性练习干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剂量的变化
    5.3 功能性练习干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体适能的变化
    5.4 功能性练习干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
6 分析与讨论
    6.1 功能性练习干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
    6.2 功能性练习干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剂量的影响
    6.3 功能性练习干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体适能的影响
    6.4 功能性练习干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降压按摩操功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背景
1.研究目的
2.观察对象
    2.1 病例来源以及样本量估计
        2.1.1 病例来源
        2.1.2 样本量估计
        2.1.3 随机分组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3.研究设计
    3.1 实验方案
        3.1.1 随机抽样
        3.1.2 西药治疗
        3.1.3 中药治疗
        3.1.4 降压按摩操干预方法
4.观察时间
    4.1 基本资料
    4.2 疗效性指标
5.疗效观察方法
    5.1 治疗前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同期患者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
    5.2 生活质量
    5.3 中医证候
    5.4 血压测量记录方法
        5.4.1 诊室血压
        5.4.2 自测血压或家庭血压
    5.5 实验室指标采集方法
6.评价标准及统计方法
    6.1 降压疗效评价标准
    6.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6.3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6.4 中西医诊断标准
        6.4.1 中医诊断标准
        6.4.2 西医诊断标准
    6.5 实验室指标正常参考值
    6.6 统计方法
7.试验数据和结果
    7.1 基本资料情况
        7.1.1 治疗组和对照组性别构成比比较
        7.1.2 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比较
        7.1.3 治疗组和对照组 BMI 比较
        7.1.4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程比较
        7.1.5 两组嗜盐、吸烟、饮酒、血脂及西药使用等情况比较
    7.2 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7.2.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7.2.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7.3 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7.3.1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积分变化比较
        7.3.2 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积分变化
        7.3.3 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积分
        7.3.4 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积分
    7.4 血压测量结果
        7.4.1 诊室血压
        7.4.2 自测血压
        7.4.3 诊室与自测血压的比较
        7.4.4 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ABPM)比较
    7.5 实验室指标
        7.5.1 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比较
        7.5.2 两组的胱抑素-C (Cys-C)比较
        7.5.3 两组的一氧化氮(NO)比较
8.分析和讨论
    8.1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8.2 中医辨证分型
    8.3 中医证候疗效
    8.4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8.5 血压疗效情况
    8.6 实验室指标情况
        8.6.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情况
        8.6.2 血清胱抑素-C情况
        8.6.3 一氧化氮(NO)情况
    8.7 结语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血压保健按摩操操作规范
附录2 :文献综述 中医养生功法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3 :CRF表
附录4 :自测血压对照表
附录5 :自测血压记录表
附录6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8)申时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刺治疗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运动康复治疗在老年高血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运动康复疗法简介
2 运动康复疗法的作用机制
    2.1 扩张血管, 抑制血小板聚集, 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2.2 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2.3 改善心理应激反应
3 运动康复疗法干预效果
    3.1 运动强度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3.2 运动类型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3.3 运动周期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4 问题及展望

四、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体质指标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八段锦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D]. 洪雪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八段锦对1级高血压不伴有靶器官损害患者的疗效评价[D]. 罗婷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干预原发性高血压低危患者的效果研究[D]. 赵兰. 郑州大学, 2020(03)
  • [4]基于步频控制的步行锻炼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及血管功能的影响[D]. 李合.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5]基于L-Arg/NOS/NO通路的八段锦运动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的机制研究[D]. 陈祖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功能性练习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干预的实验研究[D]. 章丽平.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7]降压按摩操功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D]. 贺国祥(Kridchapob Jatikavanich).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申时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应的临床研究[D]. 李妍. 河北中医学院, 2019(01)
  • [9]有氧运动辅助常规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影响[J]. 吕绍昆,邹开文,丁绍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02)
  • [10]运动康复治疗在老年高血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洪怡,周明成,张卫珍,张华,蔡俊峰,黄剑.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7(06)

标签:;  ;  ;  ;  ;  

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标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