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层规范看“震旦”一词的使用与中国前寒武纪的时代划分

从地层规范看“震旦”一词的使用与中国前寒武纪的时代划分

一、从地层规范观点论“震旦”一词的使用与中国前寒武纪的时代划分(论文文献综述)

肖洪[1](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耿元生,旷红伟,杜利林,柳永清,赵太平[2](2019)在《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论古/中元古代的界限》文中指出国际前寒武纪地层表中始终把古/中元古代的界线置于1. 6Ga,我国则一直将这一界线置于1. 8Ga。存在认识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对1. 8Ga前后时期地质事件及其性质的理解与认识的差异或偏颇。本文通过阐述1. 8~1. 6Ga期间地质事件及其性质,重点分析和讨论古/中元古代(界)界限的划分及相关地质事件的标志与意义。大量的地质资料显示,超大陆从1. 8~1. 75Ga开始裂解,形成一系列的陆内盆地,如北美(劳伦古陆)的Thelon盆地、澳大利亚北部的Leichhardt超级盆地、南美巴西圣弗兰西斯科盆地、华北南缘的熊耳裂谷盆地以及扬子地块西南缘的东川盆地等。在这些盆地形成的早期沉积了冲积扇相、河流相的碎屑岩,之后伴有较广泛的火山岩喷发,中晚期从河流相、湖相碎屑岩沉积过渡到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反映一个拉伸裂解的过程。在复原的哥伦比亚超大陆内,广泛分布有1. 78~1. 72Ga的非造山花岗岩,包括AMCG组合(斜长岩、纹长二长岩、紫苏花岗岩和花岗岩)、环斑花岗岩、A型花岗岩等,以及广泛分布的基性岩墙群。这些岩浆岩都反映了拉伸裂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在1. 8~1. 6Ga,不论是沉积事件还是岩浆事件,绝大部分与超大陆的拉伸裂解有关,并未显示造山作用、大陆固结和克拉通化的特点,用固结纪来概括这一阶段地质事件的性质并不合适。哥伦比亚超大陆上的许多盆地在1. 6Ga左右经历了一次广泛的抬升,使沉积作用短时间间断,之后原有盆地继续发展,接受了更广泛的沉积,这种沉积作用可以一直延续到1. 4~1. 3Ga左右。与裂解有关的岩浆事件也以幕式方式从1. 78Ga一直断续持续到1. 4~1. 32Ga左右。从1. 8Ga(或1. 78Ga)到1. 4~1. 3Ga,不论是盆地的沉积事件还是与裂解有关的岩浆事件,基本是连续的。以1. 6Ga作为年代界线划分古/中元古代,人为地隔断了连续的沉积事件和岩浆事件,显然与"尽可能少地截断沉积作用、火成侵位或造山运动的主要序列"的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原则相悖。连续的裂谷盆地沉积事件和非造山岩浆事件可以追溯到1. 8Ga(或1. 78Ga)。因此,我们建议将古/中元古代的界线置于1. 8Ga或1. 78Ga。考虑到裂谷作用的本质是在已有超大陆或克拉通的基础上盖层的发育过程,因此我们建议将~1. 8Ga或1. 78~1. 4Ga都归入盖层系。

王训练[3](2018)在《地史学研究的简要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地球科学进入地球系统科学时代,地球系统科学逐渐成为地球科学重要的指导思想,对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产生了巨大影响。文中分别论述了传统地球科学时代和地球系统科学时代地史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分5个阶段(启蒙阶段(18世纪末以前)、狭义地史学(地层学)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70年代)、近代地史学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中叶)、现代地史学阶段(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和当代地史学或系统地史学阶段(21世纪以来)),简要回顾了地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地史学研究的成就;认为21世纪地史学研究首先要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不仅要重视地史学与地球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而且要重视地史学与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其次要重视地球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将各种地质现象纳入地球圈层之间以及地球与其他有关星球之间相互作用记录与产物这个体系中认识,还要关注地史时期全球环境变化规律的研究,使地史学研究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服务,实现地史学由地球科学向地球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跨越。

董学发[4](2016)在《浙江陈蔡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 ——对华南大地构造研究的启示》文中提出浙江东南部呈“天窗”式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分别由八都岩群、陈蔡群、龙泉群、龙游岩群组成,该套变质岩系在区域上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部的浙南闽北、赣中南和云开大山等地。地质界普遍认为这套变质岩系属古老华夏陆块的组成部分,并将之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就浙江省而言,认为八都群属基底下构造层,而陈蔡群等属基底上构造层。主流观点还认为由这套变质岩系组成的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于新元古代早中期发生对接碰撞,随后不久随着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华南整体进入裂谷发展时期,早古生代的陆内造山运动使两陆块又重新遇合最终形成统一华南板块。但是另外一些学者对浙江陈蔡群进行认真考察后认为,陈蔡群总体为一套无序地层,是由大量岩块和基质组成的俯冲增生杂岩。由此开启了新一轮华南前泥盆纪大地构造研究争论的序幕。为了解决以上争议,本文对陈蔡群及其对应“地层”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分别选择诸暨、龙游和龙泉三地出露的所谓“上构造层”变质岩系为对象开展研究,并以诸暨陈蔡地区为重点进行解剖。通过详实野外调查、重点区编图等方法,并以区内出露的大量基性及镁质变质岩岩块为重点,开展详细的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诸暨地区出露的俯冲增生杂岩主要由洋岛-海山、大洋中脊、洋内弧、增生弧、古陆壳等五类岩块和火山-复理石、沉积-复理石两类基质共同组成,各岩块与基质之间均呈构造接触。洋岛-海山岩块岩石组合为斜长角闪岩+大理岩,原岩相当于玄武岩+碳酸盐岩。其中斜长角闪岩的结晶年龄为857Ma,变质年龄为421Ma,大理岩的变质年龄为425~440Ma。斜长角闪岩的原岩系列以碱性玄武岩系列为主,地球化学上具有高钛、碱、∑REE、较高的(La/Yb)N,不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Hf、Ti的特征,总体与现代洋岛碱性玄武岩类似。陈蔡大洋中脊岩块主要由角闪石岩+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岩组成,具有变余堆晶结构。岩石低钾高钛,属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REE低,轻稀土亏损。岩石的Nb/La、Hf/Ta、Hf/Th均与N-MORB类似。岩石的变质年龄为432Ma。洋内弧岩块岩石组合为(辉石)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岩石的主要地球化学指标介于火山弧玄武岩与N-MORB之间,稀土元素分布类似N-MORB和T-MORB,但微量元素具有特征的Nb、Ta负异常。岩石的变质年龄为441Ma。增生弧岩块类型包括橄榄辉石岩岩块和变酸性-中酸性侵入岩岩块。前者贫Si、K、Na,富Fe、Mg,岩石可能系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岛弧低钾拉斑玄武岩近似。后者岩石组合为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十二长花岗岩+奥长花岗岩,属TTG+GQM组合,各岩体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体成岩年龄为850~780Ma,变质年龄为435Ma。陈蔡古陆壳残块主要由变粒岩、浅粒岩、石英岩、片麻岩等组成,岩石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普遍大于18Ga,锆石变质增生边的年龄为441Ma。火山-复理石基质岩石组合为斜长角闪岩+浅粒岩+石英岩,岩石变形强烈。该组合中的斜长角闪岩原岩为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类似陆缘弧玄武岩,表明该套岩石主要形成于近弧盆地中。沉积-复理石基质则由片麻岩+变粒岩+浅粒岩+片岩组成,岩石经历强烈韧性变形,发育各种变形组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套岩石原岩碎屑主要来自大陆边缘或大洋弧。基质岩石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601Ma,锆石变质增生边的年龄为420~440Ma。研究表明,龙游地区出露的俯冲增生杂岩主要是由各类超基性岩岩块、基性-镁质变质岩岩块、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岩块以及变复理石基质组成。超基性岩岩块岩性包括蛇纹石化橄榄岩、辉石橄榄岩、角闪橄榄岩等。各岩体成因不尽相同,有的属构造侵位的地幔橄榄岩,有的为地幔超基性岩浆直接结晶形成,有的为玄武岩岩浆分离结晶形成,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都与岛弧亲缘。个别橄榄岩的变质年龄约415Ma。基性及镁质变质岩岩块是龙游增生杂岩中的主要岩块类型,岩性以不同粒度的斜长角闪岩为主,原岩属基性-超基性火成岩。不同岩块地球化学特征差异较大,基于稀土分配模型,可将该类岩块分为"N-MORB"、"T-MORB"和"E-MORB"三种类型。其中‘’N-MORB"型岩石原岩可能主要形成于洋内弧环境,"T-MORB"型岩石原岩主要形成于过渡型大洋中脊及火山弧环境,而"E-MORB"型岩石的原岩则主要形成于富集型大洋中脊、陆缘弧和板内环境。个别岩块的变质年龄为424Ma。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块岩性为榴闪岩,岩石中发育典型退变结构,通过残留矿物的温压估算获得其温压条件分别为668~821℃和2.6~3.3Gpa,表明岩石经历了超高压变质阶段。岩石的原岩形成年龄为829Ma,变质年龄为451~454Ma。龙游增生杂岩的基质主要为各类含碳富铝的片麻岩、变粒岩和片岩,岩石韧性变形强烈。地球化学研究揭示,这些基质主要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基质最年龄碎屑锆石的年龄为661Ma,变质边的年龄为442Ma。研究表明,龙泉地区出露的俯冲增生杂岩主要由超基性岩岩块、变基性岩岩块、石英岩岩块、大理岩岩块和基质组成。超基性岩岩性为橄榄岩、辉橄岩,岩石m/f为5.16-7.16、Mg#(83.93-87.86)相对较低,岩浆可能起源于受流体交代的地幔楔。岩石轻稀土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亏损,岩石地球化学具有“SSZ”型蛇绿岩的特点。变基性岩岩块以斜长角闪岩为主,原岩可能相当于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部分岩石稀土总量低,轻稀土亏损,地球化学类似N-MORB;另一部分岩石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及高场强元素Nb、Ta富集,地球化学与OIB类似。通过区域对比,这些变基性岩的原岩可能主要形成于756~853Ma的新元古代,而变质时代为340-380Ma的晚古生代早期。石英岩岩块岩石化学成分以硅、铁为主,其稀土总量及Ti/Nb均与化学沉积的硅质岩相似,岩石沉积成岩年龄为799Ma。大理岩岩块原岩为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岩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其属于海相沉积环境。龙泉增生杂岩的基质以各类变粒岩、片岩为主,局部剖面显示出明显的粒序变化,反映了原岩为一套复理石建造,岩石变形特别强烈。基质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631Ma,变质年龄可能早于410~420Ma。以上研究结果揭示,诸暨、龙游、龙泉三地的变质岩系在露头上确实呈无序岩片状,无明显可区域延伸的“标志层”,总体呈现出“岩块+基质”的岩石分布面貌,岩块与基质之间常以韧性断层为界。对大量原岩为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的基性及镁质变质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也表明,它们具有非常复杂多变的地球化学特征,大多数形成构造环境与大洋地壳或俯冲带背景有关。岩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各类岩块多形成于新元古代早中期,最老的岩块形成于古元古代,而基质的形成时代主要在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无论是基质还是岩块,它们在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普遍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变质作用。不同时代的岩块在空间上并无分带特征,而是无序混杂。这与所谓具有稳定特征的“下构造层”八都岩群明显不同。以上研究表明,诸暨、龙游、龙泉等地原认为属华夏陆块上构造层的变质岩系实属一套俯冲增生杂岩一陈蔡俯冲增生杂岩。区域对比发现,除了浙江东南部,在华夏造山带的边缘和腹地的武夷山地区、赣中南地区和云开大山地区都有俯冲增生杂岩发育的证据。它们共同构成了华夏巨型俯冲增生杂岩带。陈蔡俯冲增生杂岩的重新厘定对华南前泥盆纪地质构造格局和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研究认为华南东南部晚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期间不存在克拉通性质的统一古陆,华南板块不是由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于新元古代早中期对接碰撞形成;而是由多个微陆块(或地块)、岛弧、增生杂岩在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通过拼贴增生形成,所以华南加里东期造山带本质上属增生型造山带,不是陆内造山带。除此之外,陈蔡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对浙江区域找矿和深部找矿也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孙琦森[5](2016)在《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与贵州西部交界位置,处于小江断裂、紫云垭都断裂和弥勒师宗断裂所围成的近似三角形构造范围中。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针对滇东北及其相邻地区石炭纪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开展以层序地层为主的综合地层学研究,建立并完善适用于全区的地层划分系统;建立区内石炭系-二叠系下统马平组年代格架与海平面变化旋回曲线关系,进而深刻认识研究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地层发育的特征与沉积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地球化学等手段,在地层年代格架的基础上,编制滇东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进一步揭示研究区沉积演化过程与特征。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重新整理划分研究区内岩石地层,并总结岩石地层穿时性规律。研究区及周边邻区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发育较完全,涉及区域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研究区22条剖面进行详细野外观测,重新厘定区内石炭纪的岩石地层单位,建立了统一的地层划分方案,即将石炭系原来的三分(上统、中统、下统)调整为二分(上统、下统),原石炭系岩关组下部的革老河组划分到泥盆系中,原石炭系顶部马平组为跨系地层;将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划分为6个岩石地层单位,即:汤耙沟组、万寿山组、大塘组、摆佐组、威宁组、马平组。同时总结石炭系-二叠系底部穿时性的规律,万寿山组和大塘组在盆地边缘出现向上穿时的现象,摆佐组在盆地中部出现向下穿时的现象。(2)对各个地层的岩石学特征、显微镜下微相特征、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和空间展布规律进行分析。(1) Sr/Cu比值法研究表明会泽地区环境整体表现为逐渐干热,雨碌地区环境整体表现为先干热后温湿而毛坪地区环境变化比较明显,整体为先是干热气候后为温湿气候;(2) Sr/Ba比值法研究表明会泽和雨碌地区整体为咸水环境,毛坪地区水体盐度变化较大,整体处于微咸水到半咸水环境,个别时期水体盐度有明显升高的变化;(3)V/(V+Ni)比值法和U/Th比值法综合分析表明本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还原条件下的沉积环境,整体为贫氧环境(缺氧环境),威宁期水体中氧含量较低,水体中含氧量呈先下降后略上升的趋势,推测海平面属于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总结出区内不同时期的沼泽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台内浅滩相、台地边缘斜坡相分布格局,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新识别出台沟相和生物礁相。(3)在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底部,共识别出SQ14、SQ15、 SQ16、 SQ18、SQ19共5个三级层序,相当于晚古生代25个三级层序中的SQ14-SQ19。由于受到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抬升,海平面下降,风化剥蚀的影响,缺失SQ17。同时识别出石英砾石层(SQ14与SQ15和SQ15与SQ16界面)、沉积相变面(如SQ18与SQ19界面)、古风化壳(如SQ16与SQ18界面及它们的相关面)。通过古生物特征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年代地层格架和层序地层格架。反映了三级层序的基本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具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由于受到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抬升、海平面下降及风化剥蚀的影响,确实SQ17层序。(4)根据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结合生物组合特征、沉积体系及体系域等研究成果,以单因素作图、多因素分析的方法,选择三级层序为单元绘制5幅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并对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进行了分析。①汤耙沟期,研究区继续表现为海退,大部分地区暴露在海平面之上,沉积范围极小,主要为沿北西南东向的开阔台地相沉积,在红路脚和二官营两处为局限台地相沉积,矿山厂与者兴上两地为古岛;②从万寿山期开始,整个研究区进入一个大范围、长时间的海进阶段,主要沉积陆源碎屑物,该时期气候温湿,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特别是高大乔木,该时期地层多出现煤层。该时期以滨海沼泽相、混合潮坪相和局限台地相沉积为主,沼泽相主要分布在万寿山组研究区东北部毛坪-白腊厂一带和西南部初奈一带,岩关阶时期的开阔台地相地区变为了局限台地相,范围有所缩小,其余的广大地区为混合潮坪相,此时在威宁阻基出现一处古岛。③大塘期基本继承了万寿山期的沉积格局,海平面继续向西北方向扩张,康滇古陆和扬子古陆范围缩小,开阔台地大为发育;④摆佐期-威宁期,海平面达到石炭纪-早二叠纪时期的最大值,海侵范围在区内也达到最广。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此时研究区内海底地形复杂,整体表现为由西到东海水逐渐变深,东部深水台盆位置为区内最深,台盆相、台地相、礁滩相等沉积模式均有体现,并以威宁-水城地区东南方向的深水台盆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分布,从古陆向台盆方向出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三个相带,在这三个相带中阻基、二官营、桃园表现为孤立台地沉积环境;⑤达马平期的海退阶段始于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运动,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陆地开始抬升,出现明显的海平面下降的现象;由于黔桂运动第二幕构造运动影响较大,陆地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抬升,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海陆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沉积环境由之前的海相环境转变为了陆相环境。⑥在威宁期,沉积相带分布变化不大,在靠近古陆地区出现了浅滩相,阻基与桃园古岛消失,二官营孤立台地依然存在。⑦在小独山阶-紫松阶时期,海平面下降,北部海改地以北地区暴露在海平面以上,矿山厂大竹园、二官营、初奈-秧田冲一带为浅滩相,台盆消失变为开阔台地,大部分地区由于海平面的下降变为局限台地相。(5)根据构造控盆、盆控相理论,结合古地理及构造演化查明了盆地演化过程。研究区受到紫云-罗甸-南丹裂陷带构造的控制,导致盆地内部地形及古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该构造带在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处于较明显的拉张陷落期。研究区盆地演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拉张陷落期。继泥盆纪海退之后,该裂陷带再次拉张,地壳因拉张而再度沉陷,研究区处于同构造带上,亦保持了北西向展布。受此影响,在威宁地区出现了地壳拉张陷落,形成威宁台沟,在大塘组顶部出现的玄武岩说明此时该构造带正处于拉张期。此时期海侵扩大,区内主要由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缘斜坡和台沟相组成。②第二阶段为拉张静止的断陷填充期。由于受到外界构造影响,加之海平面下降,断陷台沟被沉积物充填,使得函内沉积区范围减小,台沟表现不明显,台内浅滩相和生物礁相发育。区内主要由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颗粒台内浅滩、生物礁及台沟相组成。

苏文博[6](2014)在《2012年全球前寒武纪新年表与中国中元古代年代地层学研究》文中提出在简要介绍2012年全球地质年代表(GTS2012)有关前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新方案的核心内容基础上,评述了新方案以全球关键事件为基础的"自然主义年表"特点及其合理性,探讨其在全球界线层型(GSSP,‘金钉子’)研究及中元古代划分方案上存在的可能缺陷与问题。认为GTS2012新方案其实为中国学者在未来国际前寒武纪、特别是中元古代年代地层学研究等,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会。在厘定华北和扬子地块中元古代年代地层格架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地幔羽-大火成岩省及超大陆演化等研究,尝试提出新的中国及全球中元古代年代地层划分参考方案。同时笔者建议,当前阶段中国学者可参照GTS2012有关前寒武纪全球界线层型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流程,通过积极开展相关地层的高分辨测年及稳定同位素漂移等综合研究,确认上述地幔羽-大火成岩省事件的沉积记录,并建立起区域性的中国中元古界各"系(纪)"底界界线层型。这将在促进中国中元古代地层学研究的同时,为未来中国学者在全球前寒武纪、特别是中元古代年代地层划分等相关研究领域赢得更多话语权。

曾志方[7](2013)在《湖南大义山锡矿田构造控矿作用与成矿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义山锡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属北西向邵阳—郴州锡多金属成矿带的南东段,是湖南省内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以李四光教授所命名的“大义山式构造”和“大义山式花岗岩”特殊的北西向构造型式而确立了该区在南岭地区地质找矿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区内锡多金属矿受构造控制明显,研究区内构造控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近年来取得的勘查成果基础上,结合勘查实践,从区域地质特征入手,以白沙子岭、狮形岭及铜盆岭等典型矿区为代表,采用区域成矿综合研究、成矿构造数值模拟及矿石气液包裹体与氢、氧、硫、铅同位素测量等手段,研究了矿田构造控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机理,总结了区内成矿规律,对区内勘查工作的部署有直接的指导作用。1、研究和总结了区域及矿田地质特征区内出露震旦—第四纪地层,其中与锡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泥盆—石炭纪碳酸盐岩。区域性北西向邵阳——郴州走滑断裂带具多期次构造活动,具有控岩、控相和控矿作用,控制了大义山岩体、大义山式断裂带及与其相关的锡多金属矿的展布。断裂带发生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发生强烈左旋活动,定型于燕山晚期。大义山岩体沿断裂带呈多期多阶段被动侵位,依岩石谱系单位自早至晚划分为中三叠世双凤庵、早侏罗世关口、中侏罗世汤市铺、晚侏罗世泥板田等4个超单元及16个单元,在空间上沿邵阳—郴州走滑断裂带呈北西向展布,侵位时代属于印支期(278-210Ma)至燕山期(185~154Ma,148~128Ma),并呈自南东往北西渐次变新的特点,岩性自早至晚主要为角闪石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等。其中与区内锡矿关系密切的为汤市铺超单元晚次介头单元细粒花岗岩。2、研究了区内主要锡矿化类型特征及空间分布区内主要发育云英岩脉型、岩体型和矽卡岩型等锡矿类型。云英岩脉型受大义山式断裂带控制,呈带、呈组集中分布,多与岩体型锡矿相伴产出,主要分布于猫仔山、藤山坳、狮形岭、花山岭等矿区。岩体型锡矿受成矿岩体上凸构造控制,呈透镜状产于汤市铺超单元介头单元顶部,代表性矿床主要有台子上、白沙子岭、师茅冲等。矽卡岩型锡矿依产状分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和层间矽卡岩两个亚型,受岩体接触带构造控制,主要有铜盆岭、鼎新窿、新生等矿床。区内矿化受邵阳——郴州走滑断裂带控制呈北西向展布,自东向西分为东、中、西三个矿化带,其中东带产于大义山岩体东接触带,矿化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中带分布于大义山岩体内,主要分布云英岩脉型和岩体型;西带分布于大义山岩体西接触带,以中低温矿化类型为主。在垂向上,自下而上分布有岩体型、云英岩脉型及矽卡岩型锡矿化。3、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了矿田内构造形成机制和控岩控矿作用,认为该构造带控制了大义山复式花岗岩体及与其相关的锡多金属矿的展布。从模拟结果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大义山地区在区域构造活动背景下,呈NW走向的区域走滑断裂的左行压扭作用控制了大义山岩体及大义山锡矿田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特征。最大主压应力的异常区控制了该区域节理裂隙的发育及其分布方向,剪切应力的异常高值区域控制了次级断裂和节理裂隙的发育,以及后续矿脉的发育。该区域的局部应力场特征也控制了研究区岩石裂隙和孔隙中流体的压力,进而控制了流体的运移规律,即成矿流体由高应力区向低应力区运移和聚集。由于流体压力的降低,更有利于流体中所溶解矿质的沉淀和析出。4、解剖典型矿床,研究了主要锡矿化类型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区内锡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以白沙子岭、狮形岭及铜盆岭等典型矿床,重点研究了区内岩体型、云英岩脉型及矽卡岩型等三个主要锡矿化类型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白沙子岭矿区主要发育岩体型和云英岩脉型两个矿化类型,岩体型锡矿不仅与成矿岩体介头单元演化有关,而且与构造作用密切相关,云英岩脉型锡矿脉分布其顶部。狮形岭锡矿床主要发育云英岩脉型锡矿,在空间上呈雁列产出。铜盆岭锡矿床以矽卡岩型锡矿为主,主要分布于岩体接触带的垂凹部位。研究了白沙子岭、狮形岭及铜盆岭主要锡矿化类型的流体包裹体,氢、氧、硫、铅等同位素特征。岩体型和云英岩脉型锡矿石中矿物流体包裹体类型较简单,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主要分布于中高温范围(180~300℃),并存在130~140℃,160~200℃,250~290℃等3个峰值区。岩体型锡矿石包裹体流体盐度变化范围为1.40%~11.22%,平均值为4.61%。云英岩脉型锡矿石包裹体流体盐度变化范围为1.40%~10.22%,较岩体型矿石略高。两类矿石包裹体流体盐度较低且变化范围相对较大,ω(NaCleq)一般均<10%,属低盐度流体。成矿流体可能存在中高温、低—较高盐度和高温、低盐度2种流体源,即A-的流体;B-的流体。云英岩脉型和岩体型矿体具有相似的成矿流体源。岩体型锡矿石流体包裹体均一压力相差较大,为(67~537)×105Pa,平均170×105Pa。云英岩脉型锡矿石包裹体均一压力为(89~637)×105Pa,平均277x105Pa,较岩体型矿石高。岩体型矿石δ34S值为0.3‰~2.8‰,平均1.59‰;云英岩脉型矿石δ34s值为0.1‰-0.7‰,平均0.40%‰。矿石中硫的来源相对单一。矽卡岩型锡矿石中δ34S值出现负值,为-0.2~+2.4‰,平均0.06%‰,但硫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小,略偏离零值,组成较稳定,可能为混合来源硫。白沙子岭矿区的岩体型锡矿石与铜盆岭矿区的矽卡岩型锡矿石等3类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在铅同位素构造模式图中,铅同位素数据落在造山带与上地壳之间,表明铅的来源可能是岩浆来源的造山带与地层中铅相互作用的结果。岩体型锡矿石δD为-79‰,δ18OH2O为6.64‰。云英岩脉型锡矿石δD为-128‰~-54‰,δ18OH2O为3.64‰~5.34‰。矽卡岩型锡矿石δD为-68‰~-48‰,δ18OH2O为3.64‰~5.34‰。氢氧同位关系图显示,区内成矿流体主要有:正常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型两种。5、研究了大义山矿田成矿机理由氢、氧、硫、铅同位素示踪,结合成岩成矿时代和成矿空间分布特征等表明,区内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其次有少量的地层物质参与。构造和成矿热力系统是驱动流体运移的主要动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内成矿地质模式。6、总结了区内成矿规律,指出了区内找矿方向成矿规律主要有:(1)等间距分布规律。区内东、中、西三个矿化带中矿床(点)呈等间距分布,间距一般为5-7km。(2)水平与垂向分布规律。区内锡矿化在水平方向上,自东往西分为东、中、西三个矿化带;在垂向上,自岩体往围岩依次发育岩体型、云英岩脉型、构造蚀变带型锡矿及接触带矽卡岩型、似层状矽卡岩锡矿等类型。(3)成矿界面倾斜规律。矿田内中矿化带主要发育云英岩脉型和岩体型锡矿,其矿化富集具有明显的矿化界面。矿田内自北西往南东矿化标高依次降低,中矿化带由北西部花山岭矿区的500-700m标高逐渐变为南东部猫仔山矿区的100-300m标高。东矿化带由北西部鼎新窿矿区的400~500m标高逐渐变为南东部万金窝矿区的-100-200m标高。通过对大义山地区构造控矿作用和成矿机理的研究,总结了今后找矿的方向,提出了藤山坳北部一带、铜盆岭——塔下一带等多个有利找矿靶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次研究发现了岩体型锡矿是在成矿构造-岩浆动态复合控制作用下形成;(2)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区内锡矿的控矿作用和形成机制。

陈露[8](2013)在《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中体现了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和传统人文状态,兼具生境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原生态性。保护区气候、植被、土壤的垂直带性明显,是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物种的基因库和避难所。当地居民在宗法、习俗、建筑、歌舞、语言等方面的传统保存良好,与自然生境一起构成浑然一体的山地人文-地域系统。随着国际社会关注、边境商贸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这一生态多样性和复杂性地区的地学景观及成景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旅游承载力和适宜的旅游开发模式,成为喜马拉雅地区旅游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论文基于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地质构造、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已有研究,利用国内外旅游地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和研究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系统和景观成因,全面讨论了地学景观的成景环境、成景过程和景观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学研究。根据保护区南北坡地域环境差异显着的特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旅游活动适宜空间格局,计算了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最后,提出了旅游开发模式。通过以上研究,论文获得以下结论:(1)以区域构造格局作为空间尺度划分依据,详细清理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资源,自上而下分为四级系统:Ⅰ级,地学景观体系域;Ⅱ级,地学景观体系;Ⅲ级,地学景观区;Ⅳ级,地学景点。在此基础上,识别出3个Ⅰ级地学景观体系域,5个Ⅱ级地学景观体系,17个Ⅲ级地学景观区。结合地质遗迹景观和旅游景观分类方法,识别出分属6种类型的52处地学景点。景观资源以“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和“高原山地生态旅游圣地”为特色,通过定量评价方法,五级景观资源2处,四级景观资源4处,三级景观资源5处。(2)从地层层序角度探讨了保护区在主要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状况,按地质历史时期,恢复并建立起保护区以及喜马拉雅地区沉积环境。大时间尺度的成景过程有三个阶段:1)成景地层形成阶段;2)山谷定型阶段;3)构造抬升阶段。而在三个阶段中,又各有多个成景期。成景地层形成阶段历经古生代—中中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体系和晚中生代—早新生代周缘前陆盆地沉积体系,有4期城成景期:(1)基底形成期(前寒武纪);(2)稳定陆表海沉积期(寒武纪—泥盆纪);(3)大陆裂谷—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期(石炭纪—侏罗纪);(4)周缘前陆盆地期(白垩纪—古近纪)。山谷定型阶段确定了喜马拉雅山体格架,经历了喜山运动第2幕和第3幕(始新世-中新世)。构造抬升阶段与新构造运动的时间一致,约2Ma自上新世末至第四纪,是在第二阶段山谷定型的基础上对山体加高加深,带有大尺度的剥蚀、夷平等景观改造作用。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成景机理是由喜马拉雅造陆、造山地质演化过程决定的,景观形态是第四纪时间序列演化的地表响应。白垩纪前陆表海及前陆盆地沉积环境提供成景地层所需时间和空间;始新世以来欧亚板块碰撞为喜马拉雅造山提供动力源;第四纪风化剥蚀等外营力作用过程产生各种单体景观。(3)针对保护区空间跨度大、地域地理条件差异显着的特点,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遥感和全球定位技术对大空间尺度的地理特征分析能力,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将保护区分为北坡区域和南坡区域,从地形、土地类型和山地垂直带三个人地系统影响因子,分别分析了适宜旅游活动的空间特征。采用地理学、资源学、社会经济学、旅游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基于建模方法学研究,建立了保护区旅游容量测算模型。通过计算游客容量发现,目前保护区旅游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建立科学、高效地旅游发展模式将是珠峰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实际问题。(4)梳理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南坡的山地垂直带谱,借鉴RS、GPS、GIS有关空间分析方法,从山地垂直带海拔和坡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坡山地的耕地和草地空间分布垂直带性特征显着,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已超过上限,提高珠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生活水平,缓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降低对土地产出的依赖程度。(5)在前述有关地学景观和旅游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珠峰自然保护区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类型、方式和区域,建立了以“高原山地生态旅游”为特征的旅游开发模式,并探讨了探险旅游开发模式和朝圣旅游开发模式。

罗文行[9](2012)在《东昆仑中段辉石岩的成因与构造—热演化史》文中认为东昆仑造山带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前寒武纪基底形成之后,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洋陆转换又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物质记录和构造形迹。晚三叠世东昆仑进入陆内演化阶段,物质记录较少,但是有限的陆相沉积及其构造变形(如八宝山组磨拉石建造中发育的褶皱-冲断构造)说明,东昆仑存在强烈的燕山运动。40Ar/39Ar等热年代学研究结果也显示东昆仑地区侏罗-白垩纪时期有过强烈的构造热事件。由于物质记录的缺乏,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不同封闭温度的热年代学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由于热年代学并不反映地质体形成的时间,而是形成之后又经历某一温度环境的时间,而不同方法有不同的封闭温度,特别是裂变径迹(FT)方法中“部分退火带”的概念,使我们可以用来揭示“老地质体的近代史”,为缺乏物质记录的地质时期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辉石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岩石,化学成分上属于基性岩,而在矿物组成上属于超镁铁质岩。辉石岩是上地幔除橄榄岩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在近地表出现的辉石岩可以通过构造侵位、岩浆捕获甚至岩浆直接侵位形成。构造侵位形成的如蛇绿岩带、镁铁质杂岩体等,其岩石组合中一般有辉石岩的成分;玄武岩中经常会有各种捕掳体,其中也不乏辉石岩成分的;但是在地幔部位形成辉石岩岩浆直接上升侵位形成辉石岩体的非常少见。本文研究的辉石岩就是这样一种特殊产状的辉石岩体,侵位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与元古代基底变质岩系接触部位。该辉石岩岩浆源区来自地幔,侵位于中、上地壳,后来又抬升剥露到地表,经历了漫长的垂向运移路径和丰富的构造演化历史,是难得的理想研究样品。本论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和构造解析的基础上,采集了大量样品,对辉石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裂变径迹热年代学以及显微构造和岩石物理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比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辉石岩的成因及与其相关的壳幔相互作用,分析和模拟了辉石岩侵位之后的热历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辉石岩构造-热演化史。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岩石主要由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角闪石组成,另有少量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和铁质不透明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为后期退变质矿物。鉴于岩石在矿物组成上与某些镁铁质(基性)麻粒岩非常相似,需要判定岩石究竟是辉石岩还是基性麻粒岩,而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其中的斜方辉石是变质成因的还是岩浆成因的,如果是变质成因的,则岩石为基性麻粒岩,如果是岩浆成因的则岩石为辉石岩。通过电子探针数据的成因矿物学分析,确定岩石中斜方辉石为岩浆成因的,因此该样品为辉石岩,而非基性麻粒岩。(2)该辉石岩化学成分上表现为高MgO高CaO低Al203特征,微量元素表现为Rb、Th富集而Nb、Ti的亏损,锆石U、Th含量非常富集,176Hf/177Hf比值较低,而εHf(t)均为负值,这些特征表明其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通过岩相学、稀土元素等特征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认为该辉石岩的岩浆中有富Si熔体的加入,而富Si熔体只能是来自地壳的成分,因此推断辉石岩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壳幔相互作用。(3)野外详细的构造解析发现辉石岩的侵位要晚于其围岩花岗闪长岩,因为围岩发生糜棱岩化而辉石岩没有明显的韧性变形,推断二者为侵入接触关系。LA-ICPMS方法测得锆石21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年龄明显分为两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62.6±5.3Ma(A组)和261.2+3.0Ma(B组)。有部分锆石在CL图像上可以看到明显的核幔结构,核部为变质锆石,幔部为具有韵律环带的岩浆锆石。从锆石分析点的信号曲线上可以看出明显的分段现象,也表明同一颗粒中存在不同期次生长的锆石。结合岩体野外产状、岩相学、地球化学并对照区域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B组锆石年龄(261.2±3.0Ma)是该岩体侵位时代的最佳估计,A组锆石年龄(462.6+5.3Ma)可能是岩体侵位于下地壳时捕获的白沙河岩群麻粒岩相变质岩中的锆石,随着岩浆冷却结晶在这些变质锆石的基础上生长了岩浆锆石。其可能的成因模式是:古特提斯洋岩石圈于中二叠世向北大规模俯冲过程中,俯冲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富Si熔体与富集地幔楔的橄榄岩交代反应形成的辉石岩岩浆底侵到东昆北下地壳麻粒岩相变质岩中并捕获了麻粒岩相变质锆石,之后继续上升就位于白沙河岩群变质岩系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体接触部位,但是在辉石岩岩浆底侵过程中没有引起下地壳发生大规模熔融,从而形成独立侵位的小型岩体。在辉石岩的整个形成过程中,从岩浆起源到上升侵位,都存在壳幔物质的交换、混合等壳幔相互作用,壳幔相互作用在该辉石岩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辉石岩在后期的抬升剥露过程中发生了退变质和蚀变改造。(4)辉石岩虽然在露头和手标本上看不出定向构造,但是矿物显微组构的EBSD分析显示,其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却有较强的结晶学优选方位(CPO),尤其是斜方辉石,其中以[001]轴和(010)面上的极点分布具有明显的优选方位,[001]轴和(010)面极点分布都呈不太完整的大圆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辉石岩中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矿物广泛发育有自由位错、位错弓弯、位错列、位错壁(亚颗粒边界),局部还有位错网等位错亚构造。相比之下,斜方辉石中自由位错较多。总的来看,辉石岩中位错构造既有较低温条件下的自由位错、位错缠结现象,也有标志高温塑性流变的位错弓弯和不完整的位错环构造,说明辉石岩经历了很宽的温度范围,而且受热不均匀。位错密度的统计结果与镜下显微构造特征指示辉石矿物组构和位错构造是在辉石岩冷却后期受到较小构造应力而发生位错蠕变造成的,很可能就是在岩体侵位之后抬升期剥露过程中产生的显微构造。(5)常温常压条件测试结果显示,辉石岩具有明显的电性和波速的各向异性,与辉石岩中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具有较强的结晶学优选方位是一致的。利用EBSD测试数据估算的波速特征也显示辉石岩具有一定的各向异性特征,说明辉石岩波速各向异性是由组成岩石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结晶学优选方位控制的。主要组成矿物中结晶学优选方位的存在,可能是这种宏观上不具有定向构造的岩石,但物性上具有明显各向异性特征的微观机制。(6)通过辉石岩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年代学和热史模拟研究,发现辉石岩侵位以来经历了大约5个阶段的构造-热演化历史。第一阶段从大约260Ma到205Ma左右,岩体快速冷却至大约40℃,冷却速率约2.9℃/Ma,假设东昆仑地区地温梯度为35℃/km的话,辉石岩在这一阶段抬升了大约4.6km,平均抬升速率为84m/Ma。第二阶段从大约205Ma~200Ma之间很短的时间内,辉石岩发生增温事件,从40℃左右增加到大约80℃,这可能是受到附近构造热事件如断裂活动、岩浆侵位等的影响所致。第三阶段从200Ma到130Ma左右辉石岩发生冷却,从80℃降低到50℃左右,平均冷却速率为0.4℃/Ma。第四阶段从大约130Ma到约5Ma,辉石岩缓慢冷却,温度降幅非常低,仅仅是从50℃降低到43℃左右,平均冷却速率为0.06℃/Ma。第五阶段是5Ma以来的快速冷却,冷却速率大约8.6℃/Ma,根据地温梯度换算为平均抬升速率为246m/Ma。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和第五阶段辉石岩都是快速冷却抬升。第一阶段的冷却抬升与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后向北的持续挤压导致东昆北地块的隆升有关。第五个阶段的迅速抬升剥露是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整体强烈隆升和局部断陷活动差异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7)封闭温度较高的锆石U-Pb年代学与封闭温度较低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FT)方法结合,基本完整的揭示了辉石岩的侵位、抬升、冷却、剥露的构造-热历史和动力学过程。这充分表明,裂变径迹(FT)等构造热年代学方法是研究老地质体近代史的有效手段,而来源于地幔的辉石岩漫长的垂向运移路径,二者的结合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在更广时空背景里的构造-热历史。

赵博[10](2014)在《钦杭成矿带南岭与浙西成矿元素富集规律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浙西和南岭的元素富集成矿规律之异同。文章紧扣元素是成矿作用的“基因”这一重要的成矿学命题展开讨论,认为元素有质和量两种不可分割的地球化学属性;质和量在时间、空间、地质-地球化学作用上又有三种表达;成矿能量(储量)是元素成矿作用的总体现,成矿潜力(分维数)用于描述成矿能量的集中趋势,成矿强度、效率、规模是成矿能量之面面观。从中提出了“带方向”分形谱等创新模型,初步实现了分形与控岩-控矿构造之间的挂钩;又借鉴了经济学中“效率”的概念,认为分形谱右半段的开口度表示“投入”,左半段开口度表示“产出”,二者之比即为成矿效率(指数)。总开口度为强度指数。浙西和南岭是钦-杭成矿带上两个重要的成矿集中区,然而两区相比,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及其矿种等都有明显的差异。本文的技术路线是:利用已有的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并结合大地构造、岩浆活动和沉积成岩等因素,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对两区的元素成矿规律进行对比、探索造成异同的原因。结果显示:两区存在“对比悬殊、交集少、互补多”之成矿规律。首先,“对比悬殊”符合二八定律。南岭仅Hg、Au、La等的成矿效率小于浙西,其余元素的成矿效率较之于浙西占压倒性优势。南岭的区域断裂密度、断裂交汇点、花岗岩类出露面积、矿床的规模和储量、高产热花岗岩等控矿因素也具有浙西无法比拟的优势。浙西位于钱塘坳陷带,沉积盖层较厚,深部构造引擎产生的能量不易传递至表壳,或不易引发“引潮共振”,导致该区矿化不佳。其次,“交集少、互补多”是成矿作用对两区区域地质背景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但意味着钦杭带作为一个整体的成矿景观丰富且有序。浙西矿床多赋存在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地层中,南岭矿床多赋存在晚古生代;浙西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为区域性的NE向断裂带与NW向次级断裂的交汇处,南岭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为NE-NNE向、其次为EW向。浙西受洋壳俯冲影响显着,该区在150-140Ma时发生了俯冲角度的加大暨构造背景的转换,先后出现了与高温I型(赣东北)、低温I型、S型和铁质A型岩体有关的岩浆-成矿事件。该区的Fe、Au、Ag、H g、Cu、Mo、Zn等亲MT型元素大多具有可观的成矿潜力。南岭中生代的岩浆-成矿-成矿事件可能与岩石圈转型有关,花岗岩类以S型(BELIF花岗岩)为主、I型为辅,该区的亲IL型花岗岩元素如Be、Bi、W、Sn、Nb、Ta、U、Pb等具有极高的成矿潜力。这些规律对两区找矿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从地层规范观点论“震旦”一词的使用与中国前寒武纪的时代划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地层规范观点论“震旦”一词的使用与中国前寒武纪的时代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烃源岩评价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1.6.2 技术路线
    1.7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2.3 地层划分
        2.3.1 下马岭组
        2.3.2 高于庄组
        2.3.3 金州系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2.3.6 骆驼岭组
        2.3.7 地层划分方案
    2.4 构造演化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2.5 地层层序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2.6 古生物化石
        2.6.1 高于庄组
        2.6.2 团山子组
        2.6.3 串岭沟组
        2.6.4 常州沟组
    2.7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3.2 样品分布
    3.3 有机质丰度
        3.3.1 高于庄组
        3.3.2 洪水庄组
        3.3.3 下马岭组
        3.3.4 其它地层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3.4.1 干酪根元素
        3.4.2 镜质体反射率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3.5.1 高于庄组
        3.5.2 洪水庄组
        3.5.3 下马岭组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4.2 正构烷烃
        4.2.1 分布特征
        4.2.2 “UCM”鼓包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4.3.1 化合物鉴定
        4.3.2 分布特征
        4.3.3 生物来源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4.6 二环倍半萜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4.7.2 C_(24)四环萜烷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4.8.1 化合物鉴定
        4.8.2 化合物分布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4.8.4 结构特征
        4.8.5 水体盐度影响
        4.8.6 藻类生源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4.9.1 规则藿烷
        4.9.2 重排藿烷
        4.9.3 伽马蜡烷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4.10.1 分布特征
        4.10.2 甾烷的探讨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4.12 甲基菲参数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4.15.1 样品类型
        4.15.2 样品丰度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4.16 烃类的原生性
        4.16.1 空白实验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5.1.1 油苗的分布
        5.1.2 油苗类型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5.2.3 XL1井雾迷山组
        5.2.4 JQ1井铁岭组
        5.2.5 H1井骆驼岭组
    5.3 油源分析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6.1 地层埋藏史
        6.1.1 地层特征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6.2 热历史重建
        6.2.1 古温标参数
        6.2.2 热流演化史
    6.3 生烃史模拟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7.1 储层特征
        7.1.1 岩石学特征
        7.1.2 储层物性
        7.1.3 填隙物特征
        7.1.4 储层含油性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7.2.2 激光拉曼光谱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7.2.4 成藏时间厘定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7.3.2 重排藿烷系列
        7.3.3 规则甾烷系列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7.3.5 油源对比结果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地史学研究的简要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启蒙阶段 (18世纪末以前)
2 狭义地史学 (地层学) 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70年代)
3 近代地史学阶段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中叶)
4 现代地史学阶段 (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
5 当代地史学或系统地史学 (Earth System History) 阶段 (21世纪以来)
6 当代地史学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4)浙江陈蔡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 ——对华南大地构造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华南前泥盆纪大地构造研究现状
        1.2.2 浙江前泥盆纪研究现状
        1.2.3 俯冲增生杂岩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取得主要成果
        1.4.1 实物工作量
        1.4.2 主要创新性成果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古元古代地层
        2.1.2 晚古生代地层
        2.1.3 中生代地层
        2.1.4 新生代地层
    2.2 火山岩
        2.2.1 侏罗纪火山岩
        2.2.2 白垩纪火山岩
        2.2.3 新近纪火山岩
    2.3 侵入岩
        2.3.1 古元古代侵入岩
        2.3.2 古生代侵入岩
        2.3.3 三叠纪侵入岩
        2.3.4 早白垩世侵入岩
        2.3.5 晚白垩世侵入岩
        2.3.6 新近纪侵入岩
    2.4 变质岩
        2.4.1 区域变质岩
        2.4.2 动力变质岩
    2.5 区域构造
        2.5.1 褶皱构造
        2.5.2 断裂构造
        2.5.3 韧性剪切带
3 诸暨俯冲增生杂岩带
    3.1 陈蔡蛇绿混杂岩带
        3.1.1 洋岛—海山岩块
        3.1.2 大洋中脊岩块
        3.1.3 洋内弧岩块
        3.1.4 增生弧岩块
        3.1.5 古陆壳残块
        3.1.6 火山-复理石基质
    3.2 岭北周复理石带
        3.2.1 地质学和岩石学特征
        3.2.2 地球化学特征
        3.2.3 原岩建造及成岩环境
        3.2.4 年代学特征
4 龙游俯冲增生杂岩带
    4.1 深部结构
    4.2 岩块基本特征
        4.2.1 超基性岩岩块
        4.2.2 基性及镁质变质岩岩块
        4.2.3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块
    4.3 基质特征
        4.3.1 地质学和岩石学特征
        4.3.2 基质地球化学特征
        4.3.3 基质的形成环境
    4.4 年代学特征
5 龙泉俯冲增生杂岩带
    5.1 物质组成特征
        5.1.1 岩块
        5.1.2 基质
    5.2 变质变形特征
    5.3 时代讨论
        5.3.1 成岩时代
        5.3.2 变质时代
6 区域对比及地质意义探讨
    6.1 区域对比
    6.2 大地构造意义
    6.3 成矿意义
7 结论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1.2.3 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1.2.4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5 研究区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 支撑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和主要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史演化
    2.1 概述
    2.2 区域地层
        2.2.1 元古界
        2.2.2 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3 区域岩浆活动
        2.3.1 概述
        2.3.2 岩浆侵入活动
        2.3.3 岩浆喷出活动
    2.4 区域构造
        2.4.1 概述
        2.4.2 区域断裂
        2.4.3 区域褶皱
    2.5 区域古地理演化
        2.5.1 加里东期古地理演化
        2.5.2 海西期古地理演化
        2.5.3 印支期古地理演化
        2.5.4 燕山期古地理演化
        2.5.5 喜马拉雅期古地理演化
第三章 地层划分及地层对比研究
    3.1 概述
    3.2 典型剖面特征
        3.2.1 开阔台地相区典型剖面
        3.2.2 生物礁相区典型剖面
        3.2.3 局限台地相区典型剖面
        3.2.4 台地边缘斜坡相典型剖面
        3.2.5 台沟相典型剖面
    3.3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对比
        3.3.1 地层划分对比
        3.3.2 本文划分方案
        3.3.3 地层穿时性讨论
第四章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4.1 微相分析
        4.1.1 微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4.1.2 岩相及微相分析
    4.2 沉积地球化学分析
        4.2.1 分析原理及方法
        4.2.2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测试
        4.2.3 分析结果
        4.2.4 环境意义
    4.3 沉积相带的时空分布及环境演变
        4.3.1 沉积相带时空分布
        4.3.2 沉积模式
        4.3.2.1 汤耙沟期沉积模式
        4.3.2.2 万寿山期沉积模式
        4.3.2.3 大塘期-摆佐期沉积模式
        4.3.2.4 威宁期沉积模式
        4.3.2.5 马平期沉积模式
    4.4 沉积环境演变
第五章 层序地层识别及其时空格架分析
    5.1 层序界面的类型及识别
        5.1.1 Ⅰ型层序界面及其标志
        5.1.2 Ⅱ型层序界面
    5.2 层序地层特征
        5.2.1 连陆台地层序地层特征
        5.2.2 台内滩层序地层特征
        5.2.3 台沟层序地层划分
        5.2.4 生物礁相层序地层划分
    5.3 海平面变化研究
    5.4 层序地层对比
    5.5 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5.5.1 汤耙沟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5.5.2 万寿山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5.5.3 大塘-摆佐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5.5.4 威宁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5.5.5 马平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第六章 古地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6.1 古地理图编制
        6.1.1 编图思路及方法选择
        6.1.2 层序-古地理图编图方法及内容
    6.2 古地理特征
    6.3 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岩相古地理
        6.3.1 汤耙沟期岩相古地理
        6.3.2 万寿山期岩相古地理
        6.3.3 大塘期-摆佐期岩相古地理
        6.3.4 威宁期岩相古地理
        6.3.5 马平期岩相古地理
    6.4 沉积盆地及古地理演化
第七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2012年全球前寒武纪新年表与中国中元古代年代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GTS2012全球前寒武纪新年表简介
2 前寒武纪新年表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2.1 早期年表的建立
    2.2 新年表的产生
    2.3 新年表方案的缺陷与问题
        2.3.1 中元古代内部划分的缺陷
        2.3.2 前寒武纪“金钉子”研究的潜在风险
3 GTS2012新年表与中国中元古代年代地层学研究
    3.1 华北及扬子地台典型地区中元古代地层划分的厘定
    3.2 关于中元古界年代地层划分的新建议
4 结论

(7)湖南大义山锡矿田构造控矿作用与成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进展
        1.2.1 锡多金属矿床类型划分及成矿作用研究
        1.2.2 成矿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锡矿床研究方法综述
        1.2.4 研究区工作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和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2.1.1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2.1.2 矿田地质构造格局及演化特征
    §2.2 区域深部地质构造特征
        2.2.1 区域重力、航磁异常特征
        2.2.2 中深部构造推断
    §2.3 区域地层及赋矿特征
        2.3.1 区域地层及赋矿特征
        2.3.2 大义山地区地层特征及赋矿特征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4.1 区域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2.4.2 大义山矿田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
        2.4.3 大义山矿田主要地质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章 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
    §3.1 构造—岩浆活动的时空结构
        3.1.1 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与空间分布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3.1.2 岩体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3.2 岩石学特征
        3.2.1 双凤庵超单元
        3.2.2 关口超单元
        3.2.3 汤市铺超单元
        3.2.4 泥板田超单元
    §3.3 地球化学特征
        3.3.1 岩石化学特征
        3.3.2 岩石微量元素特征
        3.3.3 岩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4 岩浆作用与成矿
        3.4.1 大义山岩体的含矿性
        3.4.2 大义山岩体与矿床的时空关系
        3.4.3 大义山岩体与矿床的成因关系
第四章 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4.1 矿化带及主要矿化类型
        4.1.1 矿化带地质特征
        4.1.2 锡矿化类型划分
    §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4.2.1 白沙子岭锡矿床
        4.2.2 狮形岭锡矿床
        4.2.3 铜盆岭锡铜矿床
    §4.3 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4.3.1 大义山式断裂构造带控矿
        4.3.2 岩浆侵位接触构造体系控矿
        4.3.3 岩体上凸构造控矿
    §4.4 矿田构造的形成、演化
        4.4.1 矿田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4.4.2 矿田应力场及构造形成机制数值模拟
第五章 矿床成矿机理
    §5.1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5.1.1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流体性质
        5.1.2 硫、铅、氢、氧同位素特征
    §5.2 成矿物质来源及流体驱动
        5.2.1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体
        5.2.2 构造是流体驱动的动力来源
        5.2.3 成矿热动力系统
    §5.3 成矿机理及成矿模式
第六章 大义山矿田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方向
    §6.1 矿化富集规律
        6.1.1 等间距分布规律
        6.1.2 成矿界面倾斜规律
        6.1.3 水平与垂向分布规律
        6.1.4 主要控矿规律
    §6.2 找矿方向
        6.2.1 主攻矿化类型
        6.2.2 找矿靶区
第七章 结论
    §7.1 取得的主要认识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科学考察简史
        1.2.2 珠峰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进展
        1.2.3 旅游地学研究进展
        1.2.4 承载力研究进展
    1.3 依托项目、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依托项目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4.1 主要成果
        1.4.2 创新点
第2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区位条件
    2.2 自然条件
    2.3 社会人文环境
第3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地质背景研究
    3.1 构造背景
        3.1.1 大地构造概况
        3.1.2 区域构造
    3.2 地层系统
        3.2.1 地层
        3.2.2 地层岩性
    3.3 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
第4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资源系统
    4.1 地学旅游景观资源厘定
    4.2 地学景观资源级别划分
    4.3 地学景观资源系统类型及特征
        4.3.1 拉轨岗日地学景观体系域(A1)
        4.3.2 北喜马拉雅地学景观体系域(A2)
        4.3.3 高喜马拉雅地学景观体系域(A3)
    4.4 配套人文景观体系
    4.5 景观资源特色与开发评价
        4.5.1 景观资源特色
        4.5.2 地学景观资源评价
第5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景观成因研究
    5.1 成景环境分析
    5.2 成景过程
        5.2.1 成景地层形成阶段
        5.2.2 山谷定型阶段
        5.2.3 构造抬升阶段
    5.3 景观成因演化与形成机理
第6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承载力研究
    6.1 旅游空间分析
        6.1.1 北坡区域旅游空间分析
        6.1.2 南坡区域旅游空间分析
    6.2 旅游承载力测算
    6.3 保护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7章 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7.1 旅游业发展分析
        7.1.1 旅游业现状
        7.1.2 旅游产品分类
    7.2 旅游开发模式
        7.2.1 开发原则
        7.2.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7.2.3 探险旅游开发模式
        7.2.4 朝圣旅游开发模式
    7.3 旅游业对环境影响评估
        7.3.1 指导原则
        7.3.2 环境影响评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东昆仑中段辉石岩的成因与构造—热演化史(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实物工作量
    五、取得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 绪论
    §1.1 辉石岩概述
        1.1.1 辉石岩的概念
        1.1.2 辉石岩的产状与分布
        1.1.3 辉石岩的物理性质
        1.1.4 辉石岩的成因和意义
    §1.2 壳幔相互作用与辉石岩
        1.2.1 壳幔相互作用
        1.2.2 辉石岩与壳幔相互作用
    §1.3 东昆仑地区的辉石岩
        1.3.1 东昆仑地区辉石岩的产状和分布
        1.3.2 东昆仑地区辉石岩的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与研究意义
        1.4.1 东昆仑地区辉石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2 本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与区域构造格架
        2.1.1 东昆仑造山带大地构造位置
        2.1.2 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区域构造格架
    §2.2 基本构造单元特征
        2.2.1 东昆北地块
        2.2.2 东昆南地块(增生杂岩带)
        2.2.3 巴彦喀拉地块
    §2.3 重要构造边界特征
        2.3.1 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
        2.3.2 阿尼玛卿构造混杂岩带
    §2.4 东昆仑地区地质构造演化
        2.4.1 前寒武纪基底形成
        2.4.2 原特提斯阶段的洋陆转换
        2.4.3 古特提斯阶段的洋陆转换
        2.4.4 中生代陆内演化
        2.4.5 新生代高原隆升体系
第三章 辉石岩野外地质构造特征与岩石学
    §3.1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3.1.1 研究区位置和范围
        3.1.2 研究区构造形迹
    §3.2 辉石岩野外产出特征
        3.2.1 辉石岩产出特征
        3.2.2 辉石岩围岩特征
    §3.3 辉石岩岩石学特征
        3.3.1 露头与手标本特征
        3.3.2 显微镜下特征
        3.3.3 岩石化学特征
第四章 辉石岩成因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4.1 引言
    §4.2 样品处理与测试分析方法
        4.2.1 样品处理
        4.2.2 测试分析方法
    §4.3 测试结果
        4.3.1 矿物化学
        4.3.2 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
    §4.4 讨论
        4.4.1 是超镁铁质的“辉石岩”还是“基性麻粒岩”?
        4.4.2 辉石岩起源、岩石成因与壳幔相互作用
        4.4.3 两组锆石U-Pb年龄的含义
        4.4.4 可能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4.5 结论
第五章 辉石岩显微构造和岩石物理
    §5.1 辉石岩矿物显微组构
        5.1.1 样品与分析方法
        5.1.2 斜方辉石(Opx)显微组构
        5.1.3 单斜辉石(Cpx)显微组构
    §5.2 辉石岩矿物位错构造
        5.2.1 测试方法与样品制备
        5.2.2 辉石岩位错及其亚构造
    §5.3 辉石岩物理性质
        5.3.1 岩石物性测试方法
        5.3.2 岩石波速特征
        5.3.3 岩石电性特征
    §5.4 讨论与结论
        5.4.1 讨论
        5.4.2 结论
第六章 辉石岩裂变径迹热史研究
    §6.1 引言
        6.1.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简介
        6.1.2 构造热年代学与东昆仑中-新生代构造研究
    §6.2 东昆仑裂变径迹研究进展及研究区地质特征
        6.2.1 东昆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进展
        6.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6.3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6.3.1 样品采集
        6.3.2实验方法
    §6.4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果及分析
        6.4.1 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6.4.2 裂变径迹分析年龄的多峰值分解拟合
    §6.5 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的热史模拟
        6.5.1 热史模拟方法简介
        6.5.2 辉石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的热史模拟
    §6.6 讨论与结论
        6.6.1 讨论:辉石岩抬升剥露过程
        6.6.2 结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后续工作
    §7.1 主要结论
    §7.2 后续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10)钦杭成矿带南岭与浙西成矿元素富集规律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现状
        1.2.1 两种属性
        1.2.2 三种表达
        1.2.3 成矿特征
        1.2.4 化学演化
    1.3 存在问题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3.1 章节设置与拟解决问题
        1.3.2 对若干问题的说明
    1.4 小结
2 钦杭结合带地质背景
    2.1 钦-杭结合带演化历史简介
    2.2 两区研究范围的选择
3 两区成矿特色对比
    3.1 两区一级构造单元地球化学特征比较
        3.1.1 克拉克值特征比较
        3.1.2 丰度比值特征对比(一)
        3.1.3 丰度比值特征对比(二)
        3.1.4 克拉克值研究的成矿学意义探讨
    3.2 两区水系沉积物化学特征比较
        3.2.1 浙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2 南岭与浙西的对比
    3.3 因子分析对比
        3.3.1 浙西因子分析
        3.3.2 南岭因子分析
        3.3.3 因子团簇的其它特征
    3.4 结论与讨论
        3.4.1 主要认识
        3.4.2 从单位成矿能量到总成矿能量(储量)
4 两区控矿因素对比
    4.1 两区地层特征对比
    4.2 两区岩石建造组合熵对比
    4.3 岩石建造与矿点关系
        4.3.1 矿床赋存在哪些地层?
        4.3.2 地层的赋矿率对比
    4.4 两区构造特征对比
        4.4.1 两区构造几何特征对比
        4.4.2 带方向分形谱及其应用
    4.5 构造控岩与构造控矿
        4.5.1 构造控岩
        4.5.2 构造控矿(一)基本观点
        4.5.3 构造控矿(二):控矿举例
    4.6 花岗岩与成矿浅析
        4.6.1 分形统计分析简介
        4.6.2 花岗岩类的氧逸度总特征
        4.6.3 花岗岩类的地幔物质参与程度
        4.6.4 花岗岩类型与成矿偏爱性
    4.7 结论与讨论
5 两区成矿作用对比
    5.1 南岭的成矿潜力高于浙西
    5.2 对若干元素分形数字特征的思考
        5.2.1 Au-Ag
        5.2.2 W-Sn
        5.2.3 Nb-Ta、Be
        5.2.4 Cu多金属
        5.2.5 Pb-Zn
        5.2.6 Fe-Mn
        5.2.7 As、Sb
        5.2.8 F、B
    5.3 两区矿化信息的比较
        5.3.1 浙西矿化信息
        5.3.2 两区矿化规模对比
        5.3.3 成矿矿化时代对比
        5.3.4 两区矿床成因对比
    5.4 结论与讨论
6 成矿效率与成矿强度
    6.1 基本原理
    6.2 成矿效率的地质意义
    6.3 实际应用
    6.4 成矿效率的驱动力分析
        6.4.1 区域成矿效率的地质意义
        6.4.2 两区的深部动力学机制的某些差异
        6.4.3 从深部构造到表壳成矿的“引潮共振”
        6.4.4 高产热花岗岩与挥发性组分
    6.5 结论与讨论
7 结论与找矿建议
    7.1 研究思路
    7.2 主要认识
    7.3 找矿建议
    7.4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从地层规范观点论“震旦”一词的使用与中国前寒武纪的时代划分(论文参考文献)

  • [1]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论古/中元古代的界限[J]. 耿元生,旷红伟,杜利林,柳永清,赵太平. 岩石学报, 2019(08)
  • [3]地史学研究的简要回顾[J]. 王训练. 地学前缘, 2018(03)
  • [4]浙江陈蔡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 ——对华南大地构造研究的启示[D]. 董学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5)
  • [5]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D]. 孙琦森.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1)
  • [6]2012年全球前寒武纪新年表与中国中元古代年代地层学研究[J]. 苏文博. 地学前缘, 2014(02)
  • [7]湖南大义山锡矿田构造控矿作用与成矿机理研究[D]. 曾志方.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7)
  • [8]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研究[D]. 陈露.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5)
  • [9]东昆仑中段辉石岩的成因与构造—热演化史[D]. 罗文行.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5)
  • [10]钦杭成矿带南岭与浙西成矿元素富集规律的对比研究[D]. 赵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5)

标签:;  ;  ;  ;  ;  

从地层规范看“震旦”一词的使用与中国前寒武纪的时代划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