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一、慢性肾衰患者甲状旁腺素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齐芮[1](2021)在《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尿毒清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让临床运用有据可循。方法:用计算机检索的中外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资源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日期为建库以来至2021年1月1日;手工检索学位论文,《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等检索有关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如发生分歧由导师进行判断。并将筛选出的文章应用改良版的Jadad量表与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用Rev Man 5.4软件对纳入的文献中的实验指标:血钙浓度、血磷浓度、甲状旁腺素浓度、血钙磷乘积、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血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KT/V、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中,共观察患者1683名,其中服用尿毒清颗粒结合西医治疗的试验组842名,未使用尿毒清颗粒的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841名。其中有19篇研究对象为血透患者,有2篇研究对象为腹膜透析患者,有2篇研究对象为慢性肾衰3-4期非血透患者,故先分为3个亚组进行试验数据的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血透组:研究血透患者血钙浓度变化的有17篇文献,试验组提高血钙浓度的MD=0.22,95%CI(0.13,0.31),Z=4.81(P<0.00001),试验组在升高血钙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血透患者的血钙浓度;研究对血磷浓度的影响有18篇文献,结果显示试验组降低患者血磷浓度MD=-0.29,95%CI(-0.34,-0.23),Z=10.77(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磷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磷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甲状旁腺素浓度变化的17篇,试验组降低血甲状旁腺素浓度SMD=-1.58,95%CI(-1.9,-1.27),Z=9.87(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甲状旁腺素浓度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抑制血透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研究血透患者血钙磷乘积变化的有3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钙磷乘积的M D=-0.35,95%CI(-1.08,-0.37),Z=0.95(P=0.3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血透患者血肌酐浓度变化的有8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肌酐浓度的[MD=-36.09,95%CI(-45.41,-26.76),Z=7.59(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肌酐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肌酐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尿素氮浓度变化的有7项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尿素氮浓度的M D=-5.69,95%CI(-6.46,-4.92),Z=14.51(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尿素氮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尿素氮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有2篇文献试验组提高血肌酐清除率MD=2.34,95%CI(1.1,3.58),Z=3.69(P=0.0002),试验组在提高血肌酐清除率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血透患者的血肌酐清除率;(2)腹膜透析组:共有2篇文献,试验组对于提高血钙浓度[MD=0.30,95%CI(0.17,0.43),Z=4.26(P<0.0001)]、降低血磷浓度MD=-0.49,95%CI(-0.66,-0.33),Z=5.75(P<0.00001)、降低甲状旁腺素浓度,[MD=-2.63,95%CI(-4.2,-1.06),Z=3.29(P=0.001)]、提高白蛋白浓度[MD=6.06,95%CI(2.07,10.05),Z=2.98(P=0.003)],结果显示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在对于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提高血钙、降低血磷、降低甲状旁腺素、提高白蛋白上有明显疗效;(3)CKD3-4期非透析组:共有2篇文献,其中试验组对于降低血磷浓度的[MD=-1.61,95%CI(-2.89,-0.33),Z=2.46(P=0.01<0.05)]、降低血尿素氮浓度的MD=-1.98,95%CI(-2.58,-1.38),Z=6.49(P<0.00001)、提高肾小球滤过率MD=3.47,95%CI(0.82,6.12),Z=2.57(P=0.01<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CKD3-4期非透析组降低血钙浓度、降低尿素氮浓度、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方面有明显疗效;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适合临床应用;但由于本次研究纳入文献质量较低,样本量较小,存在偏倚风险。

秦江南[2](202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对中医证型影响及微观辨证》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龄对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并观察MHD患者透析龄、中医证型与各化验指标的关系,为中医临床通过辨证施治MHD患者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5日至2月28日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纳排标准筛选,共收入136名MHD患者,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中医证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身高及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电解质、钙磷、甲状旁腺素、铁蛋白等检查结果。并参照《慢性肾衰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中慢性肾衰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由专业的中医医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评定。同时按照既往实验研究依据将MHD患者按透析龄分为A(≤36个月)、B(>36个月)两组。将上述收集信息纳入Excel表格建立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利用频数分析的方法挖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体中医证型分布规律。通过频数分析与卡方检验的方法挖掘MHD患者不同透析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使用Kruskal-Wallis H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实验室指标的差异。使用SPSS软件Mann-Whitney U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不同透析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使用频数分析与卡方检验的方法比较不同透析龄实验室指标达标率的差异。结果:1.此次研究共收集了136例MHD患者,男性76人,女性60人。平均年龄62.86±12.15岁,平均透析龄41.56±28.91月,透析龄≤36个月为67人,透析龄>36个月为69人。原发病糖尿病肾病共55例,慢性肾炎32例,高血压肾损伤16例,多囊肾13例,高尿酸性肾病6例,狼疮肾4例,不明原因10例。血管通路使用AVF为88例,占64.7%;使用TCC为48例,占35.3%。2.常见中医症状有少尿106例(77.9%)、腰膝酸软72例(52.9%)、倦怠乏力70例(51.5%)、口干口渴66例(48.5%)、畏寒肢冷65例(47.8%)、食少纳呆58例(42.6%)。患者中医证型本虚证以肝肾阴虚证最多,为47例(34.6%);最少为阴阳两虚证,为16例(11.8%)。标实证以湿浊证最多,为58例(42.6%);最少为热毒证,为5例(3.7%)。3.A、B两组中医证型虚证分布存在差异(P<0.05),两组在脾肾气虚证与阴阳两虚证占比上存在差异(P<0.005),A组脾肾气虚证占比高于B组,B组阴阳两虚证占比高于A组。A、B两组中医证型实证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4.中医证型虚证间的实验室指标比较,脾肾阳虚证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低于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证(P<0.05)。其它指标在各证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中医证型实证间的实验室指标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5.A、B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B组阴离子间隙、钙磷乘积、甲旁腺激素水平高于A组(P<0.05),其它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6.患者总体血红蛋白达标率47.1%、铁蛋白达标率61.8%、血钙达标率41.9%、磷达标率35.5%、甲状旁腺激素30.1%、钾达标率92.6%、白蛋白达标率45.6%。A、B两组实验室指标达标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虚证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其次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且阴阳两虚证,随透析龄延长而增加,脾肾气虚证随透析龄延长而减少。而实证以痰浊证为主,且各证型分布不随透析龄增长而变化。2.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衰病人实证有所改善,但对于虚证的疗效并不明显。因此对于MHD患者中医辨证施治可以主要从虚证方面进行干预,来改善患者症状与各实验室指标的达标率。

施蕾[3](2020)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心身因素与预后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心身因素与预后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提高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从2014年至2019年广安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为两个研究。第一个研究为对MHD患者入组、24个月、48个月3个时间节点的证候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第二个研究将患者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的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者心身因素,包括五态人格测验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心率变异性指标、基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与预后相关性。研究结果:入组时140例研究对象中,死亡组以脾肾气虚证为多(15例),肝肾阴虚证为最少(5例),存活组以气阴两虚证为多(22例),阴阳两虚证为最少(14例)。死亡组多兼湿浊证(26例)和血瘀证(18例),存活组多兼湿浊证(36例)和湿热证(31例)。在24个月时,104例研究对象中,死亡组以气阴两虚证为多(8例),肝肾阴虚证为最少(3例),存活组以气阴两虚证为多(24例),阴阳两虚证为最少(3例)。死亡组多兼血瘀证(9例),存活组多兼湿浊证(35例)和湿热证(21例)。在48个月时,75例研究对象中,死亡组以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为多(3例),无脾肾气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存活组以气阴两虚证为多(17例),肝肾阴虚证为最少(9例)。死亡组多兼血瘀证(5例),存活组多兼湿浊证(30例)和湿热证(21例),两组兼证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发生证候转化,其中本证中,纳入时到24个月期间发生证候转化79例(56.4%),其中死亡14例,24个月到48个月期间发生证候转化42例(40.4%),其中死亡3例;兼证中,纳入时到24个月期间发生证候转化62例(44.3%),其中死亡15例,24个月到48个月期间发生证候转化24例(23.1%),其中死亡3例。其中早期可观察到脾肾气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中没有发生向阴阳两虚证转化,阴阳两虚证向其他证型转化的患者均存活;随着进入血液透析时间延长,更多的患者本证转为阴阳两虚证,共有15例患者,占所有转化35.7%;阴阳两虚证无向脾肾气虚证和肝肾阴虚证转化;更多的患者兼证转为血瘀证,共有10例患者,占所有转化41.7%;死亡的患者均为湿浊证转化为血瘀证;无证型向风动证转化。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血清铁蛋白、血肌酐、血磷、低密度脂蛋白和甲状旁腺素值高;SDNN、LF/HF值、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高密度脂蛋白和血尿酸值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原发病、五态人格测验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RMSSD、TP、HF、LF、VLF、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尿素氮、钙磷乘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钾及血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SDNN、LF/HF、血清白蛋白、血钙、血磷和高密度脂蛋白有统计学意义,SDNN每增加1ms,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0.95倍;LF/HF每增加1,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0.31倍;血清白蛋白每增加1g/L,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0.81倍;血钙每增加1mmol/L,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0.08倍;高密度脂蛋白每增加1mmol/L,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0.07倍;而血磷每增加1mmol/L,发生死亡的风险增加4.43倍。研究结论:1、MHD患者本证诸证演变大致是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而气阴两虚证全程均存在转化;MHD患者兼证诸证演变大致是湿浊证/湿热证→风动证→血瘀证。2、MHD患者本证由阴阳两虚证向其他证型转化的患者预后佳,而兼证由湿浊证转化为血瘀证可能会致不良预后。3、MHD患者五态人格测验及焦虑抑郁评分与患者5年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少阴人格和重度焦虑抑郁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4、MHD患者心率变异性检测中频域指标SDNN及时域指标LF/HF与预后有显着相关性,SDNN值低及LF/HF低,预后差。5、MHD患者年龄越高;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高密度脂蛋白和血尿酸值越低;而血清铁蛋白、血肌酐、血磷、低密度脂蛋白、甲状旁腺素值越高,死亡风险越高。

吴鸣[4](2020)在《百令胶囊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肾功能、中医症状、贫血的影响。方法:此研究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行血液透析且符合纳排标准的合格受试者59例,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为30例和29例。前者行血液透析(HD)+西医基础疗法;后者病人在接受HD+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还用到百令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2.0g),饭后口服,每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待研究结束,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自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变化。结果:1.总有效率(ORR)方面,对照组、治疗组依次是46.7%、75.9%,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在此项指标上表现出明显优势,对比结果显示有显着性差异存在(P<0.05)。2.在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方面,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均显示出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相关指标均较前改善,同时相较对照组,治疗组表现出明显优势。4.在尿酸指标上,对于两组未治疗时与治疗后,未表现出显着不同(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倦怠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夜尿清长,头晕耳鸣等症状,促进此类病人生存品质的提升,使残余肾功能以及贫血表现有所改善。

卢静[5](2019)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滤过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贫血纠正是否优于血液透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WMDisc)、万方数据库(wangfang)、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gov自建立起到2018年11月份的文献。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合并效应量的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eandifference,MD),若数值差异较大时选择标准化均数差(sta-n 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提取文献中的数据后使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血液透析滤过在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方面优于血液透析组(MD=7.15,95%CI[3.16,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2)血液透析滤过在提升患者红细胞压积方面优于血液透析组(MD=3.28,95%CI[0.68,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液透析滤过在影响患者血清白蛋白方面与血液透析组无差别(MD=-0.56,95%CI[-2.42,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血液透析滤过在清除患者血尿素氮方面与血液透析组无差别(MD=-1.51,95%CI[-5.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血液透析滤过在清除患者血肌酐方面与血液透析组无差别(SMD=-0.06,95%CI[-0.20,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血液透析滤过在清除患者血甲状旁腺素方面优于血液透析组(SMD=-0.54,95%CI[-0.79,-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7)血液透析滤过在清除患者血β2微球蛋白方面优于血液透析组(MD=-5.89,95%CI[-10.7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血液透析滤过在清除患者血C反应蛋白方面优于血液透析组(MD=-3.54,95%CI[-5.84,-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9)血液透析滤过在清除患者血白细胞介素-6方面优于血液透析组(SMD=-0.98,95%CI[-1.62,-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10)血液透析滤过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与血液透析组无差别(HR=0.70,95%CI[0.42,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在提升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清除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方面优于血液透析,而在清除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改变血清白蛋白及提高生存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别。血液透析滤过改善患者贫血的原因可能是和甲状旁腺素等中大分子、炎症因子的清除有关。

王盼盼[6](2019)在《肾衰康方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基于自拟肾衰康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脾肾两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经验,初步探讨该方对早、中期慢性肾衰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进一步推广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原则,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山西省中医院肾病科治疗的西医诊断符合早、中期慢性肾衰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符合脾肾两虚血瘀证的慢性肾衰患者120例,通过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肾衰康方(每日300ml,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肾衰宁片(每次5片,一日3次),疗程为12周。观察肾衰康方在改善早、中期慢^性肾衰患者症状,延缓肾衰竭进展的作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主要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及次要指标尿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电解质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是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2.46%,两组治疗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的主要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组间、组内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次要指标血钙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在治疗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血红蛋白、血钾、血磷,安全性指标ALT、AST在治疗后组间、组内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是92.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5.96%;两组治疗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12周后,两组主症疗效在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懒言、食少纳呆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畏寒肢冷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倦怠乏力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是70.2%,对照组是82.5%;腰膝酸软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2%,对照组是77.2%;气短懒言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是70.2%,对照组是54.4%;食少纳呆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9.5%;对照组是66.7%。结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肾衰康方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方面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尤其对改善慢性肾衰脾肾两虚血瘀证患者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懒言等主要症状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熊敏[7](2019)在《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人体成分分析结果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多频生物电阻抗法(MF-BIA法)为研究手段,运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人体成分,并与中医证型相联系,探索不同中医证型下的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体成分,补充微观辨证的依据。同时为根据CKD5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状况准确设定和评估干体重提供客观参考。方法:本课题纳入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透析系统登记的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符合本研究制定的CKD纳入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90例,按照横断面研究的角度,结合所制定的中医证候量表,对纳入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及分组。收集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透析龄等基本资料,使用InBodyS10进行人体成分测量,并记录全身相位角(°)、总水分比重(%)、细胞外水分比率(%)、身体细胞量(kg)、身体质量指数(kg/㎡)、体脂百分比(%)、无机盐(kg)、骨矿物质含量(kg)、基础代谢率(kcal)将全部数据录入数据库,并采取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果:一、中医证候量化分组情况:分为本虚证5组,其中以脾肾阳虚组最多(34/90,37.78%),肝肾阴虚证最少(6/90,6.67%),按各组数量多少依次排序为: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脾肾气虚组>气阴两虚组>肝肾阴虚组;分为标实证5组,其中以血瘀组最多(31/90,34.44%),水气组最少(12/90,13.33%),按各组数量多少依次排序为:血瘀组>湿热组>湿浊组>风动组>水气组;二、各组中医证候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性别方面,共有男性44例(48.89%),女性46例(51.11%);年龄方面,90例病例的平均年龄处于(62.26±12.998)岁范围,其中年龄最小者为30岁,最大者为87岁。比较研究9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其中<50岁者11例(12.22%),50-70岁者57例(63.33%),>70岁者22例(24.44%)。比较本虚证各组之间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差异,发现患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以脾肾阳虚组最多,其中女性20例(22.2%),男性14例(15.6%);入选患者平均年龄最大的是脾肾气虚组,最小的是气阴两虚组;比较标实证各组之间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差异,发现患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以血瘀组最多,其中女性14例(15.6%),男性17例(18.9%);入选患者平均年龄最大的是湿热组,最小的是血瘀组。通过对年龄进行分层研究,发现本虚证在各个年龄分层均以脾肾阳虚组为主;标实证在<50岁和50-70岁两个年龄分层以血瘀组为主,>70岁者以血瘀组和湿热组为主。经统计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在本虚和标实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各组中医证候与透析龄的关系:所纳入的90例病例的患者平均透析龄为(57.50±42.932)个月,其中最短进行透析治疗4个月,最长则高达195个月,其中透析龄<36个月的有33例(36.67%),36-60个月的有22例(24.44%),61-120个月的有24例(26.67%),>120个月的有11例(12.22%)。本虚证方面平均透析龄最短、也就是透析前期的多属脾肾气虚组,而平均透析龄最长的则属阴阳两虚组。各组平均透析时间的排序是:阴阳两虚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气阴两虚组>脾肾气虚组。标实证方面平均透析龄最短、也就是透析前期的多属湿热组,而平均透析龄最长的则属风动组。各组平均透析时间的排序是:风动组>血瘀组>水气组>湿浊组>湿热组。通过各组中医证候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脾肾气虚组相比,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患者的透析龄有显着性差异,透析龄较长;与脾肾阳虚组相比,气阴两虚组患者透析龄较短、阴阳两虚组患者的透析龄较长;阴阳两虚组与肝肾阴虚组相比,透析龄较长;阴阳两虚组与气阴两虚组相比,透析龄较长。与湿浊组相比,血瘀组、风动组患者的透析龄有显着性差异,透析龄较长;与湿热组相比,水气组、血瘀组、风动组患者的透析龄有显着性差异,透析龄较长;其余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四、人体成分与证候间的相关性: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一)本虚证方面:a.与脾肾气虚组相比:脾肾阳虚组患者的人体成分指标无显着性差异;肝肾阴虚组患者的细胞外水分比率和身体质量指数显着较低;气阴两虚组患者的身体细胞量显着较低;阴阳两虚组患者的全身相位角、身体细胞量和无机盐显着较低;b.与脾肾阳虚组患者相比:肝肾阴虚组患者的细胞外水分比率显着较低;气阴两虚组患者的无机盐含量显着较高;阴阳两虚组患者的全身相位角显着较低;c.与肝肾阴虚组患者相比:气阴两虚组患者的细胞外水分比率显着较高;阴阳两虚组患者的总水分比重显着较低,细胞外水分比率显着较高;d.与气阴两虚组相比,阴阳两虚组患者的全身相位角、无机盐和基础代谢率显着较低。(二)标实证方面a.与湿浊组相比:湿热组患者的细胞外水分比率显着较小,基础代谢率显着偏高;水气组患者的全身相位角显着较小,细胞外水分比率和体脂百分比显着较大;血瘀组患者的人体成分指标无显着性差异;风动组患者的细胞外水分比率、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比显着较小;b.与湿热组相比:水气组患者的全身相位角显着较小,细胞外水分比率和体脂百分比显着较大;血瘀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无机盐、基础代谢率显着较小;风动组患者的细胞外水分比率、身体质量指数、无机盐显着较小;c.与水气组患者相比:血瘀组患者的全身相位角显着较大,体脂百分比显着较小;风动组患者的全身相位角显着较大,细胞外水分比率、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比均显着较小;d.与血瘀组相比,风动组患者的细胞外水分比率显着较小。五、对数据完整的人体成分分析结果与中医证型之本证、标证分别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得出脾肾气虚组患者较非脾肾气虚组患者身体细胞量较大,气阴两虚组患者较非气阴两虚组患者无机盐、基础代谢率较大,湿热组患者较非湿热组患者身体质量指数、无机盐、基础代谢率较高,水气组患者较非水气组患者细胞外水分比率和体脂百分比和较高。肝肾阴虚组患者较非肝肾阴虚组患者细胞外水分比率较小、阴阳两虚组患者较非阴阳两虚组患者全身相位角、无机盐较小,水气组患者较非水气组患者全身相位角较小,血瘀组患者较非血瘀组患者基础代谢率较小,风动组患者较非风动组患者的细胞外水分比率、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比较小。结论:(1)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以脾肾阳虚证(本虚)和血瘀证(标实)为主;(2)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龄与其中医证候之间存在相关性;(3)通过运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MF-BIA)对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测定的人体成分与其中医证候之间存在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中医辨证的参考依据之一。

郝媌[8](2018)在《基于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探讨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干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出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肾络瘀滞,脾虚风动”的中医病机理论假说,探讨以“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为治则的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模型大鼠的干预机制及效验机理。方法采用5/6肾切除及高磷饮食制备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大鼠模型。65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组(n=8只)、假手术组(n=8只)和模型组(n=49只)。将造模4周后存活大鼠60只随机分为如下7组进行药物干预:A.正常组(n=8);B.假手术组(n=8);C.模型组(n=10);D.骨化三醇西药组(n=8);E.中药低剂量组(n=8);F.中药中剂量组(n=9);G.中药高剂量组(n=9),持续给药8周。动态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记录精神状态、摄食、活动度、毛色、尿量、粪质与体重的动态变化。HE和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各组血清肌酐(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h尿蛋白定量、血钙(Ca2+)、血磷(P3+)、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1 precollagen,PINP)水平。取各组大鼠肾组织通过光镜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Klotho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Wnt4、β-catenin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PINP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肾脏Klotho、BMP-7、Wnt4、β-catenin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Klotho蛋白、BMP-7及骨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O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结构紊乱、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部分肾小球硬化,肾小管代偿性扩张或灶状萎缩,肾间质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局灶性纤维组织增生,而和肾络宁风颗粒中药中、高剂量组肾小球增生硬化程度及肾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较模型组有改善。2.与模型组相比,和肾络宁风颗粒中高剂量组血Scr、BUN等水平明显降低,血Ca2+水平明显上升,体重增加,血PTH、ALP及PINP水平均有下降(P<0.01);与西药组比较,和肾络宁风颗粒中高剂量组在降低血Scr、BUN和P3+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提高血Ca2+、降低血PTH、ALP及PINP水平方面二者具有同等疗效(P>0.05)。3.和肾络宁风颗粒中剂量组Wnt、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基因表达下调,较模型组有差异(P<0.01),与西药组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4.和肾络宁风颗粒中高剂量组Klotho蛋白及BMP-7基因表达上调,蛋白表达增加,FGF23蛋白和OC和PINP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与西药组对比,和肾络宁风颗粒在降低FGF23蛋白表达方面差异显着(P<0.01),上调BMP-7蛋白与基因表达(P<0.05),在调控Klotho蛋白及基因表达的上调和对OC、PINP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面两者疗效相当(P>0.05)。结论和肾络宁风颗粒能够减轻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大鼠肾小球硬化等病理损害,改善体质状况;能够有效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提升血钙水平,控制血磷、PTH及ALP,提高肾功能、改善矿物质代谢紊乱,且与中药浓度剂量呈一定正相关性。和肾络宁风颗粒能够抑制FGF23高表达,上调Klotho蛋白及基因表达,以调控Klotho/FGF23轴的动态平衡。并通过降低血P3+、PTH及SHPT水平,及协同促进BMP-7蛋白及基因表达等多种途径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下调β-catenin,有效阻断β-catenin的靶基因转录,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以进一步控制ALP的活性,降低OC、PINP异常表达和血清PINP浓度,从而抑制成骨细胞的异常分化和骨重建,调节骨代谢,发挥生物学效应。和肾络宁风颗粒发挥以调控Klotho/FGF23轴为主的综合作用改善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骨性营养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

秦雪[9](2018)在《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及与微炎症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对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以及与微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的患者,以横断面研究方法,搜集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等,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研究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检测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中医证型与微炎症的关系。结果:1、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患者出现频率>10%的有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手足抽搐、口淡不渴、皮肤瘙痒等34个症状。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发现,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兼风动证、阴阳两虚证、瘀血证及湿浊证为主。2、实验室指标中,阴阳两虚证、风动证患者血肌酐(Cr)、尿素(BUN)较其他证型高;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湿浊证患者血清白蛋白(ALB)下降显着;阴阳两虚证、瘀血证患者血红蛋白(Hb)偏低明显。3、钙磷代谢相关指标中,脾肾气虚证、风动证者血清低钙(Ca)、高磷(P)、高甲状旁腺激素(PTH)较其他证型更显着。4、对微炎症指标的观察,血清CRP与血清Ca、P、PTH呈正相关;主证中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患者血清CRP较高;兼证中湿热证患者血清CRP最高,其次为热毒证、风动证。结论:1、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的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兼风动证、阴阳两虚证、瘀血证及湿浊证多见。脾肾气虚证、风动证者钙磷代谢紊乱更明显。2、钙磷代谢紊乱与微炎症状态相关,微炎症状态在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湿热证、热毒证、风动证者表现最显着。

刘晓华,孙赞[10](2017)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Hcy、SF和PTH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铁蛋白(SF)和甲状旁腺素(PTH)联合检测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肾衰组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仅给予患者透析及其他基础治疗;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检测对照组和肾衰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1、2、3个月后的血清Hcy、SF和PTH水平。结果:肾衰组血清Hcy、SF和PTH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肾衰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血清Hcy、SF和PTH水平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Hcy、SF和PTH联合检测对了解慢性肾衰病情发展及评估预后有重大意义。

二、慢性肾衰患者甲状旁腺素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肾衰患者甲状旁腺素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纳入标准
        1.1 研究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干预措施
        1.4 研究指标
    2.排除标准
    3.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方式
        3.1 检索范围
        3.2 检索方式
    4.文献资料的筛选和提取
    5.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结果:
    1.文献筛选结果
    2.纳入研究的特征
    3.文献质量评价
    4.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5 Meta分析结果
        5.1 对于血透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5.2 对于腹膜透析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5.3 对于CKD3-4 期非透析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5.4 不良反应
    6.发表偏倚评价
讨论
    1.西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1.3 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探究
        1.4 慢性肾脏病的西医治疗
    2.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2.1、病名
        2.2 中医对于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研究
        2.3 中医各家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3.尿毒清颗粒
        3.1 尿毒清颗粒的药理研究
        3.2 尿毒清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
    4、对于本次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5、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西医的研究
        1.1 西医对于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并发症的研究:
        1.2 西医对于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治疗:
    附录二: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中医的研究
        2.1 病名渊源
        2.2 中医对肾性骨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
        2.3 中医对于肾性骨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三: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对中医证型影响及微观辨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研究资料
    1.5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MHD中医证型
    2.3 MHD透析龄与中医证型
    2.4 本虚证与实验室指标
    2.5 标实证与实验室指标
    2.6 MHD透析龄与实验室指标
    2.7 MHD透析龄与各指标达标率
讨论
    1 中医对于慢性肾衰的认识
    2 一般资料分析
    3 MHD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4 MHD不同透析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5 MHD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6 MHD透析龄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7 透析龄与各实验指标达标率
研究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的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心身因素与预后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1.1 糖尿病肾病
        1.2 高龄
        1.3 低白蛋白血症
        1.4 血红蛋白
        1.5 铁代谢
        1.6 低体质指数
        1.7 残余肾功能
        1.8 血脂异常
        1.9 钙磷代谢异常
        1.10 高钾血症
        1.11 B型钠尿钛
        1.12 微炎症状态
        1.13 透析充分性
        1.14 血压
        1.15 心率变异性
        1.16 抑郁焦虑
    第二章 中医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认识
        2.1 中医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名的认识
        2.2 中医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基本病机的认识
        2.3 中医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辨证分型的认识
        2.4 中医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其他理论认识
        2.5 中医对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因素的认识
        2.6 中医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
        2.7 小结
临床实验研究
    第一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总体证候特征
        3.2 分组证候特征
        3.3 证候演变与预后
        4 讨论
    第二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身因素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性别特征
        3.2 年龄特征
        3.3 原发病特征
        3.4 五态人格特征
        3.5 心理特征
        3.6 心率变异性特征
        3.7 血清白蛋白浓度
        3.8 贫血相关指标
        3.9 铁代谢指标
        3.10 残存肾功能指标
        3.11 血脂相关指标
        3.12 钙磷代谢相关指标
        3.13 其他指标
        3.14 二分类logistic回归
        4 讨论
        5 结语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五态人格测验表
    附录2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录3 抑郁自评量表(SDS)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百令胶囊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内容与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5)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并发症—贫血
    1.2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
    1.3 Meta分析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策略
        2.1.1 检索词
        2.1.2 检索式
        2.1.3 检索数据库
    2.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研究类型
        2.2.2 研究对象
        2.2.3 干预措施
        2.2.4 排除标准
    2.3 测量指标
    2.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2.5 文献的质量评价与偏倚风险评价
    2.6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3.3 文献的质量评价
    3.4 Meta分析结果
        3.4.1 血红蛋白平均变化值
        3.4.2 红细胞压积平均变化值
        3.4.3 血清白蛋白平均变化值
        3.4.4 血尿素氮平均变化值
        3.4.5 血肌酐平均变化值
        3.4.6 血甲状旁腺素平均值
        3.4.7 血β2 微球蛋白平均变化值
        3.4.8 血C反应蛋白平均变化值
        3.4.9 血白细胞介素-6 平均值
        3.4.10 生存率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贫血的诊治
    参考文献

(6)肾衰康方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4.统计方法
    5.统计结果
    6.研究结果
讨论
    1.导师治疗慢性肾衰因机证治的认识
    2.遣方用药思路
    3.对照组药物分析
    4.实验结果分析
    5.局限性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表
    附录B 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人体成分分析结果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流行病学概况
    2 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的认识
        2.1 对病名的认识
        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对中医药治疗的认识
        2.4 对慢性肾衰证型分布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3.1 MH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3.2 MHD患者中医证候与现代医学指标相关关系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4 生物电阻抗法分析人体成分技术在MHD中的应用
        4.1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的原理与发展
        4.2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测定MHD患者人体成分在CKD中的应用
        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3.1 基本资料
        3.2 人体成分指标
        3.3 测量仪器
        3.4 测量方法
        4 数据管理
        4.1 病例报告表的填写
        4.2 数据录入
        5 统计分析
        5.1 分析指标
        5.2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证候分布统计情况
        2 基本资料
        2.1 性别及年龄
        2.2 透析龄
        3 不同本虚证间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不同标实证间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 不同证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讨论
    研究小结
    不足与展望
致谢
(Case Report Form)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基于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探讨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干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肾络瘀滞,脾虚风动” 病机假说的构建与论治
    1.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以“肾络瘀滞,脾虚风动”为主要病机
        1.1 肾络瘀滞是致病的内在因素
        1.2 脾虚风动为发病的重要条件
    2.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从“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论治
        2.1 “培土宁风”法内涵发微
        2.2 脾气亏虚与风邪辨治关系的文献梳理
        2.3 对“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治则探讨
        2.4 和肾络宁风颗粒组方依据及药物组成分析
和肾络宁风颗粒对 CRF 钙磷代谢紊乱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 和肾络宁风颗粒对CRF钙磷代谢紊乱大鼠肾功能、矿骨代谢血清学指标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处理
        5.结果
    实验二 和肾络宁风颗粒对CRF钙磷代谢紊乱大鼠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检测指标
        4.统计学处理
        5.结果
    实验三 和肾络宁风颗粒对CRF钙磷代谢紊乱大鼠Klotho、BMP-7、FGF23、OC、PINP蛋白表达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检测指标
        4.统计学处理
        5.结果
讨论
    1.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大鼠造模方法的选择及评价
        1.1 慢性肾衰动物模型方法学研究及比较
        1.2 高磷饮食对慢性肾衰动物大鼠肾性骨病模型影响的研究
    2.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认识及探讨
        2.1 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基本认识
        2.2 参与诱导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相关标志蛋白的研究与探讨
        2.3 参与介导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的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3.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探讨
        3.1 和肾络宁风颗粒的辨治特色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3.2 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干预机制探讨
        3.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9)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及与微炎症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内容
        1.4 参考标准
        1.5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2.3 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患者中医证型与微炎症相关性研究
    3.讨论
        3.1 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患者中医证型特点的研究
        3.2 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患者中医证型与微炎症相关性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10)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Hcy、SF和PTH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四、慢性肾衰患者甲状旁腺素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D]. 齐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对中医证型影响及微观辨证[D]. 秦江南.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心身因素与预后相关性研究[D]. 施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百令胶囊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鸣.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meta分析[D]. 卢静. 南昌大学, 2019(01)
  • [6]肾衰康方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王盼盼.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人体成分分析结果相关性研究[D]. 熊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5)
  • [8]基于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探讨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干预机制[D]. 郝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血液透析合并钙磷代谢紊乱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及与微炎症的关系[D]. 秦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Hcy、SF和PTH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J]. 刘晓华,孙赞. 陕西医学杂志, 2017(09)

标签:;  ;  ;  ;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