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一个模特——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 APT 2002

一个地方,一个模特——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 APT 2002

一、一个地方,一种模式——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APT 2002(论文文献综述)

胡超[1](2020)在《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新加坡从殖民地独立建国之后,博物馆体系从规划、建设到展览等各个层面,如何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新加坡对国民身份的表述。新加坡博物馆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兴建的新博物馆都反映出当时对国民身份的侧重点。第一个阶段是从1965年到1993年,源自于殖民地官办莱佛士博物馆的国家博物馆,不断探索如何成为真正的“国家”博物馆,并以1985年国家博物馆“新加坡历史”展览为标志,参与建构“新加坡人身份”;第二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2015年,这期间亚洲文明博物馆建成开幕,体现了“亚洲价值观”主导下的文化政策,反映出新加坡的“亚洲身份”;第三个阶段从2015年国家美术馆落成至今,作为建设“世界都市”的文化机构,国家美术馆反映了新加坡的“世界身份”。本文由此提出,新加坡这些身份的“想象”,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历史相关。在这种框架下,虽然有“新加坡人”身份、“亚洲身份”、“世界身份”这三种不同身份,但它们互相关联,本质上都反映着殖民帝国体系发展而来、并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通常聚焦在单个博物馆或收藏。本文则首次将一个国家跨越50年的博物馆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梳理出不同阶段的博物馆建设,对应着不同时代建构国民身份的侧重。另外,目前对亚洲价值观和世界都市等新加坡国策的讨论,往往强调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原因,本文通过对国民身份在博物馆里的体现,首次论述这些国家政策的提出,也是新加坡国民身份建设的需要,反映着国民身份认同建设对国家政策的驱动。本文这两个创新点,以及整体上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建设关系的讨论,或许可以丰富博物馆学的研究。在全球化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对如何发挥博物馆(美术馆)的作用,促使人们理解不同的身份,增进文化互信,也可能具有现实意义。

秦竩[2](2015)在《当代艺术的三重解读: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力—中国·宋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视为源流,可见当代艺术作为艺术的发展方向与社会本身不无关系。消除了战争的恐慌和冷战的威胁,艺术和政治、经济一样追求平等和多元化,传统的精致艺术被传承然后被反叛,当代艺术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呢?反叛的实质是什么呢?这一转变是否真的影响巨大呢?诸如此类,不仅构成艺术本体论的某些危机性设问,而且也在更深层背景为艺术人类学的学理价值提供了挑战性的知识机遇。1980年代的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当代艺术像其它一切新鲜事物一样鱼贯而入,最先占领的是各大美院,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当代艺术热潮。1990之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心基本确定为北京,从圆明园到798,从草场地到宋庄,当代艺术撤离西半城之后在东半城蔓延.宋庄,因为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偶然的情况下成为当代艺术家的落脚之地,却意外地蜚声海内外变成了当代艺术名镇“中国宋庄”。当代艺术同传统艺术一样,必定在自身场域内建构起自己的系统以续运转,又需要与其它场域发生关系获得生存,当代艺术就这样在中国由民营美术馆、画廊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等非官方企业、机构推而广之,走向世界也走进大众。当代艺术有自己的场域,场域内已然形成体系,无论是供求关系还是传承关系都已经建立。从藏家到画廊、美术馆的一系列关系使得场域结构稳固、密切。如布迪厄解析知识场域一样,当代艺术的场域也有形成过程和场域边际以及权力、位置关系,过程是可以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追溯的,但权力的转换使得边际似乎处在无限扩大之中,让人无法区分什么才是当代艺术和哪里才是当代艺术场域。宋庄恰好是当代艺术场域的一个对照实体,从宋庄的发展史可以窥见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建构过程,从宋庄的艺术场域体系运行可以解析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体系运转。众多的艺术机构和当代艺术家入住宋庄,使这个实体场域完整,他们的生活、工作使得宋庄知名,这其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莫过于交往。交往是以一种人类学叙事方式种的“在场化”或“艺术身份互动建构”。当代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交往,不像一般意义上的交往存在语言和肢体的信息表达和意义传递,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接受方的完整理解和态度回馈,如何去判断这种沟通是否有效?当艺术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既不可以用传统的审美标准评判又不可以用常规的工艺技巧来衡量;艺术批评家用“反叛”、“先锋”、“后现代”来诠释艺术作品时,艺术家自身和观众不一定能够同意这些概念模糊的词语;当代艺术作品一次又一次飙升到高价位的时候,并没有澄清艺术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或者进一步研究交换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换算方式;其它场域与当代艺术交往之时,在非完全意义交换的情境下揣测当代艺术而得到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结果……当代艺术究竟如何实现交往的?如交换关系的互逆一般,当代艺术意义传递的路径与价值实现的路径正好相反,即可以理解为与经济学原理不一定相关,是否可以进一步辅助说明哈贝马斯交往建构社会的理论发展呢?当代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冷知识”,与艺术市场热潮的推捧无关,当代艺术要表达什么和如何理解当代艺术,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知识体系是怎样的,这些都只存在问题而没有答案。也有不少的学者、批评家都认为从杜尚开始的艺术概念是“当代艺术本身就是个问题”,如同理解疯人院和男权统治一样,貌似是一个必然,已经不需要提问和解答。福柯研究了知识与权力,对这些所谓的“必然”进行了解析,冷知识究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是谁赋予了知识“必然”的属性?当代艺术既然从历史源头上是为了大众所生,为什么就不能够被大众所理解?用宋庄的案例也许不能够完全回答这些,但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必然”是如何形成的,并能够将这种“必然”与当代艺术场域及其交往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从内到外的全景式观察。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这种观察都处在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形而上学的叠合语境知识位置。宋庄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一个可考察实体,通过建构人与人、人与机构、人与艺术品的交往形成的内部场域体系;以及机构与机构、场域与场域的交往实现外部关系网,验证了艺术场域效应与对当代艺术的社会发展脉络。予以个案实证,在对交往形式和内容的考察中,以一种艺术人类学的知识姿态来认识和把握当代艺术的不易理解问题和是否为商业而变性的问题,以及其他与此相关联的一系列衍生问题。

何小欣[3](2011)在《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博物馆在21世纪以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时代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承担起教育、休闲、娱乐甚至大众的精神依归等社会职能。近十年来,中国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以及对文化产值的关注持续升温,决策部门也开始意识到博物馆作为国家形象和开放程度的指标性意义。随着国家对国有博物馆建设投入的增加,中国的博物馆力量从数量、规模到展览内容及品质,包括服务性能均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与城市空间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博物馆与文化产业链的运作,博物馆与社会文化生活需求的更新等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变革的客观趋势和主观意向。对此,当代中国的博物馆也呼唤一套涵盖从城市到建筑、从策划到运营、从功能到形式等领域的系统而综合的设计思维。本文以配合与促进博物馆的运营发展作为切入点研究博物馆的设计方法,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博物馆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综合,在充分认识到与博物馆运营相关联的各种因素作为博物馆发展动力的特征、影响和启动的基础之上,总结出当代博物馆发展的复合化趋势;同时,把博物馆形式与城市空间的多样结合、博物馆功能对运营模式的统筹配合、博物馆的各种空间秩序的有机组合等三大内容纳入理论研究框架,提出了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并对博物馆在未来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复合化设计策略是对现有博物馆设计理论及思维方法的一种拓展和突破,为博物馆在当代及未来发展过程中的运营实践和设计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论文分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发展反思,趋势归纳第1章绪论,基于对当代世界及中国的博物馆发展情况的简要概括,提出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通过设计促进当代中国博物馆的运营和发展?同时明确从配合博物馆运营发展的角度切入研究当代博物馆的设计策略,界定研究对象为当代中国城市中的博物馆类建筑及场所,并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阐明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通过对当代世界博物馆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现状特点和矛盾进行分析,提出了当代博物馆发展的复合化趋势,并配合相关案例归纳出复合化趋势的主要表现形式。第3章对复合化趋势之下中国博物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实质进行了总结和深入剖析,明确复合化趋势对当代中国博物馆的影响以及设计层面介入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框架建立,分层建构第4章基于现象的分析、理论的启示以及实践的探索,对顺应博物馆客观发展趋势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的研究框架进行主体建构,其中包括对复合化设计策略的概念、内涵和意义的阐述;其中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内涵是:复合化城市网络、复合化功能定位、复合化空间模式。第5章、第6章、第7章分别从博物馆在城市中的整体规划布局、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及空间模式变化三大方面对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进行分层建构。第5章从规划选址的角度提出博物馆的复合化城市网络;第6章从博物馆的发展定位切入,以前期建筑策划的角度提出博物馆的复合化功能定位;第7章从博物馆的空间变化切入,以建筑设计的角度提出博物馆的复合化空间模式。第三部分:实践探索,前景展望第8章展望了博物馆复合化设计在未来的发展趋向,总结了复合化设计策略在当代实践的支撑体系,并以作者亲历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思考和设计实践为例子,进一步说明复合化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和探索。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以及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创新点,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并展望了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应用前景。

周成璐[4](2010)在《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 ——以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现象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所指的公共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多层次、多阶段、多内涵的概念,它既包括那些由艺术家创作的、具有美化环境作用的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也包括由艺术家和公众及委托人、独立策划人、设计师、建筑师、环境心理学家、文化地理学家、公共关系学家、社会学家、摄影师、文案策划人、电气工程师、建筑工人及资金赞助者等共同创作和完成的艺术作品或进行的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类别,而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中,体现了民主、参与、共享的价值观,并有着特定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可以充分利用建筑、雕塑、壁画、摄影、景观、园林地景、行为等各种艺术形式加以实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当代艺术,是当代社会公民文化和民主政治的一种呈现方式。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主要讨论公共艺术的几个方面问题:一、公共艺术是在城市这一特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样式,这就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很多特性是和城市这个特定地域及其发展历程密切相关的。城市作为公共艺术的社会环境,因其社会结构、文化脉络和发展的方式均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因而在这种土壤中孕育产生的公共艺术必然具有在其他社会形态下生长起来的艺术样式所不同的一些特征,它只属于城市这一社会空间所特有,因而有必要对城市的发展、特征以及城市文化形态和文化结构作一些必要的了解和分析。二、城市公共艺术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这种逻辑分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逻辑包括公共型“艺术世界”的构成及其结构关系、公共艺术家的身份意识和社会角色意识、艺术的自主性与艺术的“公共性”,这是公共艺术活动的内在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公共艺术活动最重要的意义。外部逻辑包括资本的介入、大众媒介的阐释、策划人以及批评家的作用等,它们也是公共艺术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中的结构和关系深刻影响到公共艺术活动的运行。本研究认为,公共艺术是一个由诸多参与者共同合作完成的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各参与者既须遵循艺术的规律,又须符合公共艺术在社会中的运行逻辑。三、公共艺术世界作为社会公共场域,和市民社会场域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从以下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这些关系包括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与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艺术审美能力与公民的教育平等,公共艺术的制度保障与市民社会制度的完善、公共艺术的主题选择与公共空间的话语权、公民对艺术的需求与社会公平意识以及公共艺术在社会公共环境中的生态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它们正是公共艺术在当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意义、作用和价值,也是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区别所在。四、公共艺术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和推动,这些因素包括艺术创作形式与风格发展演变的历史性抉择、现代大众的美学趣味及对艺术价值的再认识、公众民主意识及公共艺术权利、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共艺术的推动和支持等方面,它们推动着公共艺术的不断发展。本研究在具体分析某个问题的时候,会选择某个比较适合的理论分析工具,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牵强附会地将一种理论覆盖至研究对象的每一个问题上。事实上,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特定的视角。本文认为,公共艺术不是一个纯艺术概念,因而也无法从纯粹艺术的角度清楚地论述有关公共艺术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研究主要运用了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期能多角度、多方面地把握公共艺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运行规律、发展机制与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武洪滨[5](2010)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艺术博览会”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新兴事物,迄今为止历史还不足50年,在我国的历史更是不到20年。它是从较早成熟的综合性市场运作模式——“博览会”中逐渐细分出来,形成的一个专业性的市场形态:即一种艺术商品集中展示交流与交易的形式、一种将艺术审美与商品经济有机结合的组织活动。艺术博览会所具备的开放式、全景式市场模式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种艺术品展示和交易的商业活动,同时也为当代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社会化的舞台。艺术博览会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带动文化消费需求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其既是一种产业形态又是一种市场形态。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属性使其产品与业态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这样艺术市场行为的发生就不仅仅具有经济特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一种社会特征与精神影响的现实意义。也正因如此,对于学术性的建构成为艺术博览会区别于其它类别博览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本文以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为切入点,行文从以下四个角度对这一论题进行析理与研究:一、对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发生、发展进行客观、翔实的考述,并对其在我国当下市场语境中的具体形态与表现进行全面的考察与阐释;二、对其学术性建构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对其中所存在的现象与问题予以总结和剖析;三、从学术与市场的关系、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市场传播等三个主要矛盾层面,对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价值目标进行拟设;四、针对上述分析,结合国际规范与成熟业态的发展模式,为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学术性的建构提出现实策略。可以说,艺术博览会在经济全球化下如何面对行业竞争健康的发展,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效益与影响,既是一个艺术领域课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如今艺术博览会已经成为我国当代艺术市场链中的重要一环,与画廊、拍卖会共同构筑起当代艺术的两级市场,在规范与完善市场机制与秩序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商业本质的产业形态,其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对艺术的社会推广与普及、艺术教育等方面也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对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全面考察与研究,我们也理性的认识到在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的艺术博览会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业内人士及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艺术市场已呈一日千里的发展趋势,对于当代文化艺术产业与市场相关领域的介入与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慧[6](2009)在《创意产业与旧城更新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旧城更新是当今城市发展中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大潮下旧城普遍采取的拆迁改造的方式不但使旧城历史风貌逐渐丧失,并不能够解决旧城面临的产业转型和升级问题,另一方面这种拆迁方式也给旧城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当下的旧城更新亟待一些新的理念来改善这一局面;创意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许多创意产业从业者并不拥有雄厚的资本,同时他们需要多样化、宽松、独特的环境,而择地新建的创意产业基地不仅不能为创意人员创造适合的条件,还对城市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因此改造利用旧城空间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种机遇。本文在分析创意产业与旧城更新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指出:创意产业与旧城更新之间有着极其深刻的互动性影响。笔者认为创意产业与旧城更新彼此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空间发展、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五个方面。从经济方面,两者的结合可以促进两者的经济增长,促进旧城产业结构升级;从文化方面指出两者结合可以传承本土文脉,弘扬创意文化,提升大众尤其是旧城居民的文化品位;从空间方面,指出两者结合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美化旧城景观空间;从社会方面,两者结合可以为社会注入活力,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从土地利用方面,两者的结合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地价和便宜的租金,并使旧城土地低效利用的现象得到了改善。通过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文章提出创意产业在旧城更新中发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该原则对创意产业在旧城更新中的发展包括创意产业基地的规划布局提出了一些策略,并总结出四种具体的发展模式,为旧城发展创意产业类型提供多种选择。文章还针对产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不同特点研究了旧城与创意产业空间的适应性,指出旧城不同建筑类型分别适合发展何种类型的创意产业。同时对创意产业基地的选址、土地利用及功能布局等进行了大体的分析,将创意产业落实到了城市规划布局层面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案例分析结合,本文对如何促进创意产业与旧城更新的良性互动,更好的发挥它们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旧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政策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及建议。

沈海虹[7](2006)在《“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我国转型期背景下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推行所面临的重重障碍,通过建立“关联人群”的分类,借助“集体选择理论”视野,借鉴欧美国家二战后城市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系统地疏理了遗产保护得以顺利推行的主体力量建构与社会机制建设,有针对性地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实践的建议。从强制向诱致的迈进,是本文提议的方向。 论文上篇分析研究了城市遗产保护的“集体选择”主体,对这些主体力量所应赋予的权力、责任以及他们参与“选择”的方式,进行了制度建设的总结和建议,这些内容包括建构遗产官方“核心管理人”、培育民间保护力量以及“公众参与”、“社区营造”等途径。 论文下篇借助“集体选择理论”推行公共政策时所关注的“效率”、“公平”和“激励”三个标准,就城市遗产的权属建构、私人权益保障和经济激励制度,对西方国家的城市遗产保护政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藉此提出了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制度建设方向。

拉娜·德温普特[8](2003)在《一个地方,一种模式——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APT 2002》文中研究指明 布里斯班是个不大的城市,只有130万人口,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APT)深深植根于布里斯班的亚热带气候中,植根于昆士兰美术馆(始创,组织和开展这个计划的机构)物质和意识地位中。1993年以来有近50万人参观了APT展览。本次APT参观人数达到20万,这其中大部分是布里斯班本地居民。1999年

二、一个地方,一种模式——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APT 200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地方,一种模式——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APT 2002(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内容和意义
    1.2. 现有研究梳理
    1.3. 研究方法、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新加坡博物馆的“前史”:1887-1965
    2.1. 国家博物馆前身-–莱佛士博物馆(1887-1965)
    2.2. 莱佛士博物馆的身份信息:“殖民地臣民(colonial subject)”
    2.3. 殖民地身份的影响和讨论
第三章“新加坡人”身份:1965-1993
    3.1. 建国初期国家博物馆的定位探索
    3.2. “新加坡历史”展览:新身份的视觉呈现
    3.3. 开幕系列展中的“新加坡人”身份
    3.4. “海峡华人”展厅:新加坡人身份vs.华人身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洲身份(1993–2015)
    4.1. “亚洲价值观”背后的“亚洲身份”
    4.2. 博物馆体系的开创与亚洲身份
    4.3. 亚洲文明博物馆:相隔15年的两个开幕展
    4.4. 土生文化馆馆址的符号意义:道南学校
    4.5. 土生文化馆的身份象征:种族和文化的“混杂”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界都市(Global City)”身份(2015--)
    5.1. “世界都市(Global City)”叙事和身份建构
        5.1.1. “世界都市”的国家定位和文化政策
        5.1.2. “世界都市”的身份意识
    5.2. 国家美术馆的外在身份:建筑、历史和规划
    5.3. 国家美术馆开幕系列大展:三重身份的世界属性
        5.3.1. 本土身份:新加坡艺术史展“你叫什么名字?”
        5.3.2. 独立的本地华人身份:蔡逸溪vs.吴冠中
        5.3.3. 东南亚身份:“东南亚艺术”展的寓意与困境
        5.3.4. “世界都市”的艺术中心:“艺术家与帝国”展览
    5.4. 美术馆的“世界都市”身份:寓意与融合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2)当代艺术的三重解读: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力—中国·宋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键词的界定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外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适用理论简析
        二、田野调查方法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生发
    第一节 从艺术乌托邦到艺术区
        一、中国当代艺术初期状态
        二、宋庄艺术乌托邦的转型
    第二节 当代艺术的风格与习性
        一、习性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二、宋庄积聚的“艺术氛围”
    第三节 中国当代艺术场域建模
        一、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生成
        二、当代艺术场域结构特征
    第四节 群体习性与艺术区发展
        一、当代艺术家群体习性
        二、艺术区的产业化发展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交往行为
    第一节 艺术从业者交往行为
        一、个体交往的行为现象
        二、个体交往的行为模式
    第二节 个体与机构的交往
        一、与展示机构的交往
        二、与监管机构的交往
    第三节 艺术机构之间的相互交往
        一、美术馆和艺术经营机构
        二、美术馆与监管部门交往
    第四节 当代艺术交往的社会作用
        一、交往障碍和从属地位关系
        二、交往形式和目的的多样化
第四章 中国当代艺术知识与权力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知识储备
        一、从西方借来的艺术风格
        二、没有风格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节 制度、交往和知识累积
        一、当代艺术市场的制度
        二、艺术交往与知识积累
    第三节 残缺的当代艺术知识体系
        一、艺术从业者的知识情况
        二、中国当代艺术知识体系
    第四节 艺术权力与知识发展方向
        一、当代艺术知识权力的对抗
        二、当代艺术知识的未来走向
第五章 结语:宋庄启示录
    第一节 艺术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一、艺术区建构的两种形式
        二、艺术区发展模式的对比
    第二节 艺术交往的方式与策略
        一、艺术交往方式的分析
        二、艺术交往的策略分析
    第三节 艺术知识的生产和发展
        一、图像的意义和艺术的权力
        二、当代艺术知识权力新特点
    第四节 艺术区与当代艺术的终结
        一、艺术区社会生命时期
        二、探索当代艺术的终结
后记
附录二:前往宋庄的公共交通路线
附录三:艺术家调查问卷
附录四: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访谈提纲
附录五:全国艺术区概况汇总
附录六:主要的艺术网站地址
附录七:艺术国际的采访视频链接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世界博物馆在运营发展中的新趋势
        1.1.2 中国博物馆在当代的发展热潮
        1.1.3 中国博物馆在新趋势下的发展滞后
        1.1.4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工程实践的设计体会
    1.2 研究目的:以新的设计策略配合优化中国博物馆的运营发展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4.1 博物馆的定义及分类
        1.4.2 相关概念的阐述
        1.4.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研究综述
        1.5.1 博物馆学的相关研究
        1.5.2 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博物馆发展的复合化趋势
    2.1 博物馆的起源及发展简述
    2.2 复合化趋势产生的外在因素
        2.2.1 文化产业的兴起
        2.2.2 城市的集约化发展
        2.2.3 科学技术的进步
        2.2.4 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
    2.3 复合化趋势产生的内在因素
        2.3.1 博物馆发展模式的转变
        2.3.2 博物馆社会职能的扩展
        2.3.3 博物馆自身发展的矛盾
    2.4 复合化趋势的表现形式
        2.4.1 博物馆以多种形式与城市空间的结合
        2.4.2 博物馆功能对社会化运营模式的配合
        2.4.3 博物馆空间与多层次体验行为的融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合化趋势下的中国博物馆
    3.1 中国博物馆的起源及发展简述
    3.2 复合化趋势为当代中国博物馆带来的挑战
        3.2.1 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存在问题
        3.2.2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3 复合化趋势为当代中国博物馆带来的机遇
        3.3.1 复合化趋势对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推进作用
        3.3.2 复合化趋势对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引导作用
    3.4 复合化趋势对全新博物馆设计策略的呼唤
        3.4.1 设计层面以外的影响因素
        3.4.2 设计层面介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4.3 设计层面的自我调整及应对
        3.4.4 呼唤:全新的博物馆设计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概述
    4.1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概念引入
        4.1.1 基于现象的分析
        4.1.2 基于理论的启示
        4.1.3 基于实践的探索
    4.2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内涵
        4.2.1 博物馆的复合化城市网络
        4.2.2 博物馆的复合化功能定位
        4.2.3 博物馆的复合化空间模式
    4.3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实质
        4.3.1 适应性的设计理念
        4.3.2 整体性的设计方法
        4.3.3 综合性的设计思路
    4.4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意义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博物馆的复合化城市网络
    5.1 复合化城市网络的建构基础
        5.1.1 博物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组成部分
        5.1.2 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规划体系的重要元素
        5.1.3 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艺术教育的辅助机构
        5.1.4 博物馆作为城市社区生活的综合服务配套
    5.2 复合化城市网络的建构原则
        5.2.1 与城市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机群聚
        5.2.2 单一功能与混合使用的平衡开发
        5.2.3 类型、规模及建设模式的综合考量
        5.2.4 通过建构网络层级制定的发展规划
    5.3 复合化城市网络的建构层级
        5.3.1 网络核心:与城市中心公共文化区域复合
        5.3.2 网络拓展:与城市社区公共网点复合
        5.3.3 网络补充:对城市碎片空间进行整合
    5.4 复合化城市网络的意义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博物馆的复合化功能定位
    6.1 复合化功能定位的切入条件
        6.1.1 博物馆的社会需求
        6.1.2 博物馆的运营需求
        6.1.3 博物馆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共赢
    6.2 复合化功能定位的基本模式
        6.2.1 博物馆附属产业功能的更新
        6.2.2 博物馆作为相关产业的配套
        6.2.3 博物馆作为相关产业的引导
    6.3 复合化功能定位的统筹策划
        6.3.1 基于切入条件的发展环境分析
        6.3.2 基于发展环境的博物馆开发模式
        6.3.3 基于开发模式的博物馆设计应对
    6.4 复合化功能定位的意义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博物馆的复合化空间模式
    7.1 复合化空间模式的影响要素
        7.1.1 城市的环境要素
        7.1.2 观众的观展行为
        7.1.3 博物馆的功能拓展
        7.1.4 博物馆的空间发展
    7.2 复合化空间模式的基本特征
        7.2.1 体验特征
        7.2.2 开放特征
        7.2.3 混合特征
        7.2.4 多维特征
        7.2.5 弹性特征
    7.3 复合化空间模式的结构组织
        7.3.1 建立主体空间:展示空间与展示主题复合
        7.3.2 组织空间结构:公共空间与主体空间复合
        7.3.3 联系城市空间: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复合
    7.4 复合化空间模式的意义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支撑体系与实践展望
    8.1 博物馆复合化设计的发展趋向
        8.1.1 规模的多层分级
        8.1.2 空间的多维发展
        8.1.3 资源的多样利用
        8.1.4 技术的多元配合
    8.2 博物馆复合化设计的支撑体系
        8.2.1 管理机制的完善
        8.2.2 发展规划的导向
        8.2.3 运营思路的拓展
        8.2.4 政府政策的推动
        8.2.5 实践平台的支持
        8.2.6 合作环境的融合
    8.3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复合化设计实践与探索
        8.3.1 设计背景
        8.3.2 设计切入
        8.3.3 设计实践
        8.3.4 设计总结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 ——以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相关背景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三、研究对象的说明
    四、公共艺术发展的制度支持
        (一) 海内外公共艺术制度发展状况
        1、美国公共艺术制度发展状况
        2、台湾地区公共艺术制度发展状况
        3、香港特区的公共艺术
        4、其他国家的公共艺术制度发展状况
        (二) 国内公共艺术制度发展与现状
    五、先行相关研究综述
        (一) 艺术社会学研究概况
        (二) 公共艺术研究评述
        1、国外公共艺术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2、国内公共艺术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1) 有关公共艺术的概念
        (2) 关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3) 公共艺术中的权力关系
        (4) 公共艺术家与公众、社会的关系
        (5) 公共艺术的存在问题
第二章 公共艺术的现实场域:城市文化背景
    一、城市的源起及其形成的标志
    二、城市文化的结构性特征
        (一) 城市文化结构中的“空间性”特征
        (二) 城市文化结构中的“场域性”特征
        (三) 城市文化结构中的“符号性”特征
        (四) 城市文化结构中的“历史性”特征
        (五) 城市文化结构中的“资本性”特征
    三、城市文化场域中的公共艺术
第三章 公共艺术的建构逻辑
    一、公共艺术的内部逻辑
        (一) “艺术世界”——一个合作行动的网络结构
        (二) 身份与角色——艺术家在公共艺术构成中的功能
        (三) 艺术的“自主性”与“公共性”
    二、公共艺术的外部逻辑
        (一) 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
        1. 资本的定义、性质和目的
        2. 艺术的逻辑
        3. 艺术发展与资本运作的方式
        4. 公共艺术——资本介入的社会功能
        (1) 政府资本对公共艺术的建构方式
        (2) 民间资本对公共艺术的建构方式
        (二) 大众媒介对公共艺术的阐释
        (三) 策划人与批评家
        1. 策划人
        2. 批评家
第四章 公共艺术与社会场域
    一、市民社会的基本要素
    二、艺术创作自由与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三、艺术审美能力与公民教育平等
    四、公民的艺术需求与社会公平意识
    五、公共艺术的主题选择与公共空间的话语权
        (一) 行政话语权
        (二) 资本话语权
        (三) 专家话语权
        (四) 公民话语权
    六、公共艺术的制度保障
    七、公共艺术的社会生态意义
第五章 公共艺术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艺术创作风格的演变
    二、现代大众的美学趣味及其影响
        (一) 大众文化的出现和日常生活的艺术化
        (二) 当代文化艺术的视觉转向
        (三) 愉悦功能:艺术价值的重要追求
    三、公民意识及公共艺术权利
    四、经济发展对公共艺术的推动
        (一) 公共艺术发展的市场特征
        (二) 公共艺术发展的城市化特征
        (三) 公共艺术与城市竞争力的构成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一1998 年台湾颁布的《公共艺术设置办法》
附件二 2008 年台湾颁布的《公共艺术设置办法修正条文》
附件三台北市于2005 年制定的《台北市公共艺术推动自治条例》
附件四 花莲县 2007 年订立的《公共艺术推动自治条例》
附件五 新竹县对《公共艺术设置办法》的修正条例。
附件六 屏东县于 2008 年颁布的《公共艺术推动自治条例》
附件七 2008——2015 年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发展规划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行文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 研究现状
        (二) 文献综述
第一章、艺术博览会历史溯源及当代阐释
    引言
    第一节、艺术博览会的由来与发展
        一、艺术博览会历史溯源
        (一) 从博览会到艺博会的近现代衍变
        (二) 我国艺术博览会的早期表现形态
        二、艺术博览会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与表现形态
        (一) "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出现
        (二) 当代艺术博览会在全球化下的定位区隔与整合竞争
    第二节、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发展描述
        一、1993——2004年:摸索期的本土形态
        (一) 政府行为到市场行为的过渡
        (二) 参展主体的渐次清晰与规范化
        (三) 遍地开花与三足鼎立的地缘呈现
        二、2004年以来的国际化接轨与竞争格局的形成
        (一) "当代艺术"与"国际化形态"的艺术博览会应时而生
        (二) 低端市场与高端市场分流
    第三节、当代艺术与文化经济合力引导下的新兴业态与走向
        一、创意经济与文化资本对当代艺博会的产业促成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艺博会的时代背景与动因
        (二) 当代艺术品资本市场对艺术会展业的促成
        二、从艺术博览会看我国艺术的市场化过程(兼论我国一、二级市场业态与现状)
    小结
第二章、我国艺术博览会学术性建构历程及现象剖析
    引言
    第一节、市场体制中我国艺博会学术性建构的17年衍变
        一、1993——1996年:学术与市场结合的尝试
        二、1997——2004年:学术与市场的磨合
        三、2004年以来:学术与市场的逐渐融合
    第二节、我国艺博会在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呈现及深层剖析
        一、参展主体混乱
        (一) 现象呈现:个体化经营、私下交易、行画充斥
        (二) 深层剖析
        二、藏家群体缺失
        (一) 现象呈现:藏家基础薄弱、高学术含量作品遭市场冷遇、成交量偏低
        (二) 深层剖析
        三、专业定位不明
        (一) 现象呈现:艺术博览会变身艺术类产品大杂烩
        (二) 深层剖析
        四、税收瓶颈制约
        (一) 现象呈现:贸易壁垒阻碍业态顺利发展
        (二) 深层剖析
    小结
第三章、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价值目标的拟设
    引言
    第一节、学术性与商业性的共赢
        一、市场与学术:从博弈走向互惠的时代趋势
        二、学术价值在当代两级市场(博览会与画廊)中的体现
        (一) 商业与学术的两翼共振:当代艺博会之圭臬
        (二) 学术性视野下的画廊经营:从品质到品牌
        三、艺术展会市场中的商业合作行为:从助力到获利
    第二节、艺术博览会与画廊、艺术家、藏家良性市场关系的确立与维护
        一、当前我国艺术市场的级别失序与艺博会的市场身份定位
        (一) 错位的产生
        (二) 纠偏与理序:定位的意义
        二、通过规范画廊市场行为建立与艺术家的间接合作
        三、培养与引导藏家开拓艺术消费市场
    第三节、艺术在市场形态下的有益传播
        一、艺术市场中文化主体价值的传递
        (一) 我国当代艺术市场中文化价值传递的失误现象解析
        (二) 从完善市场机制到承担文化责任
        二、市场传播对艺术推广与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 作为媒介的艺术博览会
        (二) 当代艺博会对艺术教育功能的承载与体现
    小结
第四章、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学术性建构的现实策略
    引言
    第一节、"巴塞尔模式"的启示:"学术引领市场"理念下的市场机制生成
        一、会展的核心理念:学术引领市场
        二、会展的品质保障:严格的遴选与管理机制
        三、会展的活力之源:内在创新机制
    第二节、会展准入制的建立——学术性保障的前提
        一、准入制:市场规范与学术保证的互证关系体现
        (一) 准入制的历史动因与内外之差
        (二) 艺博会与画廊双向审视的实现
        二、从"画廊博览会"的产生与发展看我国艺博会准入制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一) "画廊博览会"的出现与表现
        (二)、传统形态展会的对比性存在
    第三节、定位与品牌战略——学术性的载体与依托
        一、当代的艺术博览会定位应体现出"专业主题"与"市场方向"的复合
        (一)、对比性分析:以"CIGE"、"艺术北京"、"ShContemporary"为中心
        (二)、问题呈现及对策
        二、以学术创新为基点与核心的品牌战略实施
    第四节、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联动——学术性的延展与综合呈现
        一、作为"城市事件"的艺博会对城市文化的彰显与互动
        (一) 表征与互动——城市文化视野下的艺术博览会
        (二) 我国的艺博会与城市文化——以北京、上海为中心
        二、资源整合带动下"展——会——节"联动效应的发生
        (一) "展——会——节"从模式到效应
        (二) 从"艺术北京"看"展——会——节"联动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
    小结
结语:艺术博览会——市场中的一场艺术盛宴
参考文献
文中所附图、表情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附录:艺术博览会业界访谈录
中国艺术博览会主要创办者之一王仞山访谈录
"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执行总监董梦阳访谈录
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总监王一涵访谈录
第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当代艺术展总监秦思源访谈录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秦宏奇访谈录
艺术中国艺术博览会总监姚薇、副总监杨帆访谈录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访谈录
"长征空间"画廊总监卢杰访谈录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总监郑林访谈录
BOERS-LI画廊总监皮力访谈录
当代艺术收藏家张锐访谈录

(6)创意产业与旧城更新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源起
        1.1.1 创意产业的兴起
        1.1.2 当前我国旧城更新的发展
    1.2 相关学术背景
        1.2.1 国内外创意产业研究理论的发展
        1.2.2 国内外旧城更新理论研究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2.1 创意产业
        2.1.1 相关概念
        2.1.2 分类
        2.1.3 产业特点
        2.1.4 创意产业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2.2 旧城更新
        2.2.1 旧城更新的内容与特征
        2.2.2 旧城转型期面临的问题
        2.2.3 原有旧城更新规划设计方法的不足
        2.2.4 对旧城更新的认识
    2.3 小结
3 创意产业与旧城更新的互动关系
    3.1 创意产业与旧城经济发展的关系
        3.1.1 促进经济增长
        3.1.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1.3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2 创意产业与旧城文化发展的关系
        3.2.1 传承本土文脉
        3.2.2 弘扬创意文化
        3.2.3 提升文化品味
    3.3 创意产业与旧城空间发展的关系
        3.3.1 优化空间结构
        3.3.2 美化景观空间
    3.4 创意产业与旧城社会发展的关系
        3.4.1 调整人口结构,注入社会活力
        3.4.2 促进社会和谐
        3.4.3 增加就业
    3.5 创意产业与旧城土地利用的关系
        3.5.1 创意产业的用地类型
        3.5.2 创意产业与旧城土地利用规划的矛盾及其应变策略
    3.6 旧城更新过程中创意产业发展的契机与存在的问题
        3.6.1 旧城更新过程中创意产业发展的契机
        3.6.2 旧城更新过程中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7 小结
4 对旧城更新中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
    4.1 创意产业在旧城更新中的发展原则
        4.1.1 系统性、整体性原则
        4.1.2 以人为本、公众参与的原则
        4.1.3 有机更新的原则
        4.1.4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4.1.5 布局规划先行的原则
    4.2 创意产业在旧城更新中的规划发展策略
        4.2.1 发掘旧城历史建筑空间的特色
        4.2.2 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配套
        4.2.3 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作用
        4.2.4 进行多层次的规划研究
    4.3 创意产业带动下旧城更新的发展模式
        4.3.1 产业建筑更新模式
        4.3.2 民用建筑改造模式
        4.3.3 高品质商业商务区模式
        4.3.4 旅游景区模式
    4.4 创意产业在旧城中的空间适应性
        4.4.1 产业建筑空间对应的创意产业类型
        4.4.2 民用建筑空间对应的创意产业类型
        4.4.3 旧城中保留较完整的旧街坊对应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类型
    4.5 旧城更新规划中对创意产业的适应与安排
        4.5.1 城市定位
        4.5.2 产业定位
        4.5.3 区位选择
        4.5.4 土地利用规划与功能布局
        4.5.5 创意环境的营造
    4.6 小结
5 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城更新案例分析
    5.1 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创意产业聚集区
        5.1.1 黄桷坪旧城特点分析
        5.1.2 黄桷坪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
        5.1.3 黄桷坪创意产业聚集区发展模式及规划布局
        5.1.4 黄桷坪创意产业发展与旧城更新互动性分析
        5.1.5 推进黄桷坪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5.1.6 小结
    5.2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旧城河涌沿线城市设计
        5.2.1 小榄镇特征
        5.2.2 小榄镇旧城区发展创意产业的SWOT 分析
        5.2.3 项目概况与意义
        5.2.4 旧城河涌沿线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与方案构想
        5.2.5 推进小榄镇旧城区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5.2.6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转型期的城市遗产保护
    1.2 相关概念和辨析
        1.2.1 城市遗产
        1.2.2 历史保护
    1.3 我国遗产保护现状与背景
        1.3.1 单体对象多元化
        1.3.2 多层次的整体保护体系建立
        1.3.2.1 “点—线—面”多层次保护
        1.3.2.2 区域化网络化的遗产廊道和文化路径
        1.3.2.3 结合城市更新
        1.3.3 适应性再利用的兴起
        1.3.4 整体性保护
    1.4 文献综述
    1.5 论文视点的建立
        1.5.1 现状的困扰与遗产保护的关联人群分类
        1.5.2 遗产保护的集体选择
    1.6 论文框架、研究过程与方法
        1.6.1 论文框架
        1.6.2 研究过程
        1.6.3 研究方法
上篇: “选择主体与方式”
    第二章 官方“核心管理人”
        2.1 西方国家的遗产“核心管理人”
        2.1.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
        2.1.2 英格兰遗产—— EH
        2.1.3 法国“文化遗产司”及“国家建筑师”AUE
        2.1.4 合作与放权
        2.1.5 总结
        2.2 我国城市文化遗产“核心管理人”建构
    第三章 自下而上的保护力量
        3.1 公众参与
        3.1.1 公众参与
        3.1.2 参与梯级与形式
        3.1.3 我国的现状与展望
        3.2 公益组织
        3.2.1 信托组织
        3.2.2 公益法人团体
        3.2.2.1 财团法人
        3.2.2.2 社团法人
        3.2.3 我国公益保护组织建构
        3.2.3.1 现状
        3.2.3.2 建构方向
        3.3 社区营造
        3.3.1 社区营造及其模式
        3.3.2 遗产保护的社区营造运动
        3.3.2.1 日本的社区营造运动
        3.3.2.2 美国的社区营造运动
        3.3.2.3 台湾的社区营造运动
        3.3.3 社区建筑师和社区组织
        3.3.3.1 社区建筑师
        3.3.3.2 社区组织
        3.3.4 我国的社区营造与展望
        3.4 附录
        1. 美国早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个人力量
        2. 日本各地城市社区营造案例
        3. 美国“公共土地信托”2004年度财务报表
        4. 英国“维多利亚协会”2004年度财务状况表
        5. 台湾“财团法人芦洲李宅古迹维护文教基金会”捐助及组织章程
下篇: “选择效率与标准”
    第四章 选择效率:权属建构
        4.1 遗产产权
        4.2 权属状况
        4.3 权属建构
        4.3.1 产权私有化
        4.3.2 产权“有限”国有化
        4.3.3 产权分离
        4.3.3.1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4.3.3.2 所有权与用益权分离
        4.3.3.3 我国的展望
        4.3.4 结语
    第五章 选择标准一:私权保障
        5.1 财产权保障
        5.1.1 侵害方式:征收与限制
        5.1.1.1 征收
        5.1.1.2 限制
        5.1.2 补偿方式
        5.1.2.1 征收补偿
        5.1.2.2 限制补偿
        5.2 生存权保障
        5.2.1 遗产保护下的弱势群体
        5.2.2 “缙绅化”现象
        5.2.3 解决方式
        5.2.3.1 可支付住宅的外部援助
        5.2.3.2 弹性灵活的保护计划
        5.2.3.3 腾迁安置环节
        5.3 结语
        5.4 附录(案例研究)
        1. 巴尔迪摩市“屠夫山”社区营造:维系多收入阶层混合居住的传统
    第六章 选择标准二:激励机制
        6.1 税费制度
        6.1.1 美国政府的税费政策
        6.1.2 我国的展望
        6.2 资金补助
        6.2.1 各国政府补助的主要特点
        6.2.2 美国的政府补助
        6.2.3 英国的政府补助
        6.2.4 我国城市遗产保护的政府补助
        6.3 地役权制度
        6.4 发展权转移
        6.5 其它激励方式
        6.6 结语
        6.7 附录
        1. 美国各州遗产保护税收优惠政策
        2. 美国接收“保护地役权”的民间组织(联邦和州一级)
        3. “拯救美国文化珍宝”SAT计划2005年(部分)援助项目
        4. 台湾古迹土地容积转移办法-1999年
        5. 面向私人的保护补助(以伦敦为例)
        6. 面向公益保护组织的补助(以伦敦为例)
        7. 杭州市2004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项目安排明细表
        8. W市XX街历史街区保护修建工程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一览表
第七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历程
    2.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历程
    3. 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历程
    4. 英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历程
    5. 法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历程
    6. 日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历程
    7. 国际性组织和宪章、公约
    8. 插图索引
    9. 表格索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一个地方,一种模式——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APT 2002(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D]. 胡超.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7)
  • [2]当代艺术的三重解读: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力—中国·宋庄[D]. 秦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 [3]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D]. 何小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4]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 ——以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现象为例[D]. 周成璐. 上海大学, 2010(03)
  • [5]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 武洪滨.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6]创意产业与旧城更新的互动关系研究[D]. 安慧. 重庆大学, 2009(12)
  • [7]“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D]. 沈海虹. 同济大学, 2006(09)
  • [8]一个地方,一种模式——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APT 2002[J]. 拉娜·德温普特. 美术观察, 2003(01)

标签:;  ;  ;  ;  ;  

一个地方,一个模特——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 APT 200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