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 控制中心软件发布 - 解决 SAN 技术问题

EMC 控制中心软件发布 - 解决 SAN 技术问题

一、EMC控制中心软件面市——解决SAN技术难题(论文文献综述)

艾政阳[1](2021)在《智慧标识网络可信边缘管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空间正朝着用户多元化、接入异构化、设备复杂化和服务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网络体系及运行机制难以应对当下和未来诡谲多变的安全威胁。一方面,传统网络架构存在管理边界模糊、组件协同关系松散、内生防御机制薄弱等问题,难以满足不断涌现的新型业务需求。另一方面,传统的信息加密、防火墙、入侵防护等技术手段均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滞后性,使得网络空间长期处于“易攻难守”的状态。近年来,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ICN)、智慧标识网络(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等新型体系架构的提出,网络有望沿着内生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方向演进。因此,本文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设计理念,针对可信边缘管控中的关键问题,从接入、路由、适配和调度四个场景开展相关研究,为建立更加完备的可信边缘架构提供支撑。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智慧标识网络的设计思想和服务机理进行总结和梳理,进一步分析网络边缘的可信性问题。首先,研究智慧标识网络的发展路线和体系模型,详细介绍智慧标识网络“三层、两域”结构及工作机制,从标识映射、协同适配、个性服务三个方面,归纳总结智慧标识网络的服务机理。其次,着重阐述边缘接入、边缘传输、边缘适配、边缘调度的可信性问题。最后,给出智慧标识网络在边缘侧面临的挑战及威胁,论证网络边缘安全、可靠、可控、可管的重要性,为后续章节中智慧标识网络可信边缘管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目标。2.针对智慧标识网络的安全边缘接入问题,提出一种高安全、多维化的接入管控方案,实现基于用户标识的非法攻击抵御和细粒度控制特性。首先,对现有边缘接入安全管控技术进行全面地对比分析,详细介绍方案的模型结构和实施过程,通过融合智慧标识网络的解析映射机制实现网络间动态隔离,进一步优化方案的可实施性。其次,从接入管控、用户并发和认证时延三个方面对方案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搭建原型系统平台,验证理论推断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有效实现对终端用户的统一访问控制管理。与基于传统网络架构的认证框架相比,该方案在有效减少接入认证时延的同时支持更高的并发数量。3.针对智慧标识网络的可靠边缘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感知的路由控制协议和节点监测机制,通过集成定向扩散路由、贪婪边界无状态路由和节点监测机制,确保数据交换的可靠性。首先,列举了现有基于地理能量感知的路由算法存在的不足,针对节点异常行为构建一种高效的检查机制,进而将两者融合形成智慧协同地理感知监测路由控制协议,完成数据包的安全有序交互。其次,提出改进型自适应能量转移算法用于优化边缘路由能耗,在保障路由安全的同时降低数据传输成本。最后,在攻击背景下,通过仿真平台验证所提协议在传输延迟、丢包率、吞吐量等方面的性能保障,进一步证明节能算法在能耗方面的优越性。4.针对智慧标识网络的可控边缘适配问题,提出一种按需驱动的可靠带宽适配策略,通过软件定义技术动态调整网络功能模块来增强带宽利用率,保障用户的合法性和数据的有效性。首先,建立基于概率分布的多用户带宽分配模型。其次,针对个性化服务需求和队列数据乱序所造成的资源占用问题,详细阐述按需驱动的可靠带宽适配策略和收发队列控制机制的设计细节,进一步提出智能驱动的边缘收发队列控制机制。最后,通过构建包含多个域和多个用户组的原型系统,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与现有SDN和传统网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按需适配策略在带宽使用和入侵防御方面均具有优势,特别是队列控制机制有效提升了传输容量和缓冲区利用率。5.针对智慧标识网络的可管边缘调度问题,提出一种标识驱动的资源编排方案,将复杂优化问题解耦为计算卸载和资源分配两个子问题,以特定场景的边缘缓存为例,进一步提出智能协同缓存策略。首先,建立标识空间映射模型用于表征访问属性与空间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构造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实现高可靠、低成本的最优边缘资源分配策略。其次,详细制定了方案的工作流程,分析边缘协同缓存的核心难题,并介绍协同缓存机制的设计思路。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可靠卸载和协同缓存的理论分析部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降低时延和能量消耗的同时,有效地保障了边缘侧的可靠性。

王一芃[2](2020)在《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若干理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能电网是对于传统电网的改造和升级。借助无线传感网,智能电网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电网在供能效率、能源经济性、能源安全以及环境友好等方面的不足。受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的制约,无线传感网主要服务于电网的配电环节和用电环节,支持高级计量基础设施(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和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DA)等应用。由于无线传感网本身资源受限,而智能电网具体应用的业务特点和通信要求多样,因此在实际部署前往往需要进行理论分析。目前针对智能电网的无线传感网理论研究工作存在以下局限和不足:1)大多数传统无线传感网理论模型及优化算法没有明确应用场景,且忽视无线传感器设备的实际性能参数,导致研究结果不适用于智能电网应用场景;2)智能电网中新应用的加入以及新旧设备的替换会引起无线传感网规模和负载的变化,而传统信道接入参数优化算法无法有效分辨数据包送达率的变化是由信道接入的随机性引起还是源于无线传感网负载的变化,因此无法应对智能电网应用场景中的无线传感网负载变化问题。3)传统针对智能电网的无线传感网理论模型往往假设节点拥有稳定负载状态,而智能电网更多应用场景中的业务为周期性生成,负载状态不稳定,会导致传统理论模型无法有效分析。此外,大多数针对DR方案的传统理论模型以及优化算法将用电器的效用函数假设为凸函数,保证所构建优化问题为标准凸优化问题。实际生活中用电器的效用函数不全为凸函数,因此这些传统理论模型并不合理,相应优化算法也不能获得实际最优解。针对上述不足,本文考虑智能电网具体应用的业务特点及通信要求,结合无线传感网通信标准及设备的实际功能参数,对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展开若干理论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为探究无线传感网对AMI系统应用的适用性,以IEEE802.15.4标准为基础,提出面向家庭区域网络(Home Area Network,HAN)中AMI系统应用的无线传感网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理论模型。物理层模型严格参考实际无线传感器模块的功能参数,建立了考虑调制方式、发送功率级数、传输距离、数据包大小以及握手机制的数据包发送成功率计算公式。MAC层模型根据AMI系统定时检测业务特点,将任意时刻信道内数据包的生成率近似为泊松分布,并由此提出任意时刻节点进行信道空闲状态评估(Channel Clear Assessment,CCA)操作的概率以及成功率的计算公式。模型在简化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升了对无线传感网通信性能和能耗情况的计算准确度,较传统无线传感网模型可以为AMI系统应用提供更客观的无线传感网配置参考。通过分析确定最大退避次数和最小退避指数是AMI系统应用场景中更适合优化的参数,为后续优化面向AMI系统应用的无线传感网奠定理论基础。2)针对已部署无线传感网需要支持更高监测频率的电网业务并适应新旧电网设备替换的情况,为提高无线传感器节点的通信性能以及在无线传感网规模和负载发生变化时的鲁棒性,提出一种用于优化信道接入机制的分布式自适应参数调整算法。所提出算法基于AMI系统应用场景中任意时刻信道内数据包生成率近似为泊松分布的研究结果,利用独立泊松分布之和仍为泊松分布的性质,以节点自身参数以及信道检测和数据包发送的历史信息为参考,对周围网络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判断,进而对信道接入机制关键参数进行及时调整。相较于传统无线传感网参数优化算法,所提出算法的参数调整方式更稳健,使无线传感网在可靠性、有效性和能量效率等方面表现更稳定,使无线传感器节点具有更好的鲁棒性。3)针对配电线路故障检测与定位应用中无线传感器节点的信道接入行为,根据应用中高频采样的业务特点,建立了节点数据包生成周期与发送时长接近时的信道接入理论模型。模型兼顾单次信道空闲检测模式和双重信道空闲检测模式,利用离散时间马尔可夫过程和离散傅立叶变换,推导出在信道和节点两个角度下CCA操作出现的概率及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有效刻画了节点数据包生成周期与发送时长接近时的信道接入行为以及负载状态,可以准确计算配电线路实时监测与定位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节点个体和无线传感网整体的通信性能以及能耗情况。通过分析确定双重信道空间检测模式更适用于所考虑应用场景。利用退避等待过程的时间分布特点,提出一种近似计算无线传感网平均传输时延的方法,可以有效判断所配置无线传感网是否满足配电线路故障检测定位应用的时延要求。4)针对DR方案中提高电网系统总用电(供电)福利的设计目标,为分析电网系统主要环节用电(供电)行为以及相应的成本和收益,建立了计算电网系统总用电(供电)福利的模型。所建立模型考虑用户生活习惯以及用电器的功耗特性,借助效用函数的概念,将不同用电设备在不同时段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与所提供福利之间的关系进行公式化表达。基于所提出模型,结合用电限制因素,构建了带有电量约束的以电网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提出用于优化电网总福利的分布式负载调度算法,可以准确计算用电器最佳耗电量,有效提高电网总福利。提出一种以电价信息为参照的储能设备充电速率调整策略,在有效提高电网总福利的同时减少了能源浪费。全文共6章,图54幅,表14个,参考文献169篇。

石磊[3](2017)在《医院数据中心业务虚拟化平台设计及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医院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规模越来越庞大,对系统的运维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医院的主要业务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等,都需要满足7x24小时可靠、稳定的运行。传统的医院数据中心大多采用多个应用系统各自运行,随着系统业务增加,规模扩大,硬件设备越来越多,导致运维成本逐年增加,且无法满足业务系统高性能,高可用性和数据安全性的需求。而虚拟化、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应对上述问题,是目前建设医院数据中心业务系统平台的关键支撑。本文对虚拟化技术进行了调研分析,对比了相关软件和产品,对医疗行业的各业务系统可靠性和连续性要求的特点做了详细分析,并对PACS(医院影像系统)系统每年的数据量进行了估算,对未来的存储容量做出预估,设计了基于VMware vSphere服务器虚拟化平台和FC-SAN存储的虚拟化平台建设方案。论文。方案分别对物理服务器、虚拟服务器、存储和数据备份进行了规划,以虚拟化平台中VMotion(在线迁移)功能为基础,利用虚拟化平台中的HA(高可用性)和FT(容错)功能,有效解决了传统数据中心建设中物理服务器备份的问题以及医院主要业务系统的可靠性及连续性问题。方案实施后,虚拟化平台大大改善了医院业务系统的运行环境,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硬件设备的数量,提高了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许敏[4](2014)在《基于云计算的医院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信息技术是推动我国医疗“四大体系,八大体制机制”发展的重要支柱。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医院实现流程优化、资源整合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其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以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云计算作为我国信息技术重点发展对象和应用创新产业,其美好的应用前景及其带来经济上和管理上的优势促使着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论证和铺垫,各医疗单位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云计算的迫切需求,合理地有选择性地尝试云计算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和深入挖掘其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价值,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服务水平。传统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数字化医院建设发展要求,而云计算的引入,将成为当前数字化医院实现信息化转型转变的一个重大机遇。然而,云计算为医疗卫生行业带来众多好处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有关管理、技术、安全以及法律上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云计算的相关应用理念,以及通过调查研究和规划设计,解决云计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各项难题,实现医院传统组织架构向新的服务模式转变。现阶段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基于IaaS的云基础平台的建设,以私有云的形态为医院提供服务。本文结合厦大附属东南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针对云计算在数字化医院的应用展开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首先,研究了云计算在医院信息技术平台建设中的三个重要领域的应用:云数据中心、移动医疗桌面云和区域医疗云。分析其当前现状、应用效果、以及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困境。其次文章通过功能定义、需求分析和系统架构设计,实现对云数据中心、移动医疗桌面云和区域医疗云的规划部署,并重点介绍了云数据中心和移动医疗桌面云的应用对医院传统IT架构的冲击以及达到的应用效果。最后,以厦大附属东南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为例,详细阐述了云计算在医院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

陈铭[5](2013)在《电力系统“调度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实现电力系统生产应用为出发点,本文首次提出以云计算架构建设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思路与方法。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完成由传统架构向云计算架构的过渡,实现了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提升,使用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应用灵活性的显着增强,完成了移动调度、应用级灾难恢复等功能从无到有的创新,为电网全面智能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论文设计了以云计算技术架构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方法,以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实现了分布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内存数据转移技术实现了调度系统各模块的实时在线迁移;以多节点网络心跳侦测技术实现了服务器集群的完整监测;以独立磁盘阵列的形式实现了故障节点的切除以及服务的自动恢复;以异地资源映射方式实现了系统的整体灾难备用。在此基础上,还以桌面虚拟化技术实现调度工作平台的统一以及安全可靠的移动调度、协同调度等高级应用。本文的实施工作,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入手,逐步完成单数据中心的改造,多数据中心的协作建立等工作,并通过搭建全真系统,对每个阶段的方案进行了测试论证;通过采集运行数据,考察系统实际性能;通过技术经济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较传统架构,新型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服务中断概率有效减少;站内故障冗余容量由关键模块2节点提升至全部模块多节点保护;应用级灾难恢复功能由几乎不可能转变为数分钟内完成。同时,移动调度功能使多种智能终端在3G网络的环境下实现远程调度和协同调度;资源池化管理使维护工作量由多个物理服务器减少为一个虚拟资源池;软件与硬件的有效解耦使它们的维护工作得以独立进行,任何一部分的改动都不会影响系统整体运行。从数据分析中还能看出随着系统可靠性与灵活性的不断升高,使用成本却在不断下降,这同时也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还对基于公有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展望。该架构虽在安全保障方面仍存顾虑,但其拥有出色的使用成本,短至数秒资源获取速度以及以协议方式明确的资源可靠性管理方式,不失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对象。相信随着技术的快速更新,新型调度自动化系统将获得更瞩目的性能。

吴雨彬[6](2011)在《一个高可用性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当今IT系统成为大多数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IT系统的灾难恢复能力和可用性使业务流程的连续性受到直接影响。企业或政府之所以必须建立具有灾难恢复能力和高可用性的IT系统就是为了保障组织的灾难生存能力和业务连续运作。无论所处何种国家何种地区、无论规模的大小、也无论经营产业的种类单一或繁多,但凡企业都无法承担在丢失数据或客户服务中断在业务上、经济上甚至持续发展上所造成的损失,由此可见具有高可用性特色的IT容灾系统已经成为当代企业业务稳定和未来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基石。在当今所存在的众多信息系统中,数据库充分的展示了信息数据集合的优势,它的可用性和抗容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数据的安全和业务能否持续进行,它是企业正常运作的重要命脉。同样,电信网一些核心设备承担了非常关键的服务,这些设备的业务连续运作和灾难生存能力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论文所设计的是将微软MSCS和甲骨文Data Guard相结合通过程序化和脚本化将原本两项独立的技术有机地、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高可用性容灾系统,为依赖于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及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冗余、硬件冗余、软件冗余的三冗余的高可用性容灾系统,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根据设定方针对于产生的不同故障自动化的采用快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或服务使其系统恢复正常运转。而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由Data Guard同MSCS相结合的方式在现实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效用并能够在系统灾难发生时进行自动化的流程和数据的本地远程快速回复,且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提高数据库和系统的高可用性目的。

林伟兵[7](2011)在《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存储虚拟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上数据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数据存储的高效性和可靠性需求给计算机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目前人们对数据存储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图像处理、数据仓库等大量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系统的出现,对网络存储系统的容量有巨大的需求;其次,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应用系统对数据的高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为了应对超大规模数据量,还存在如何对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研究大容量、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网络存储系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现有的网络存储技术中,直接连接存储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联网存储系统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和存储区域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数据存储需求的变化,论文作者课题组正在研究的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Intelligent Network Storage System)是针对现有网络存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存储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种新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INSS采用存储虚拟化技术从物理和逻辑上扩大存储系统的容量,运用并行化技术提高整个系统的读/写文件的性能,通过智能化算法解决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等问题,可以实现网络存储系统的高性能、高并发性、负载均衡、高可靠性和自组织以及自管理能力。在该课题研究中,本文作者的研究任务是对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进行存储虚拟化研究和设计,目前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给出了一种(INSS)智能网络存储系统的基本架构,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智能网络存储系统中元数据服务器的三层结构。(2)提出了一种采用mmap内存映射文件技术来实现cache系统中元数据持久化存储的新的设计方法。(3)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线程与有限状态机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CPU型数据的新思路和设计方案;另外,通过cache系统和LRU淘汰策略的设计来提高数据库支持并发访问的线程数目,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库访问性能瓶颈的问题。

唐跃中[8](2010)在《数字化电网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和国际上连续出现的大停电事故,引起了人们对电网安全和新能源开发应用的高度关注。针对目前电网在抵御风险方面的脆弱性,新能源接入和应用方面的局限性,世界电力科研机构和较大的公司都开展了对新一代电网的研究,相继提出了“先进电网”、“智能电网”的蓝图。中国的电力专家们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电网,最近提出了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本文介绍了数字化电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基本概念,认为构建数字化电网的关键技术是体系结构设计、信息建模、信息集成和安全防护等方面;提出了数字化电网分层体系结构和建立数字化电网统一信息模型的方法;设计了数字化电网的数据集成平台、应用集成平台和纵向数据互联通信结构和信息安全防护方案。介绍了上海市电力公司实际应用情况。全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分析了电力系统当前面临的挑战,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基本定义及其目标和功能。分析了数字化电网与智能电网的关系,指出了智能电网是一系列有关技术的总称,而不是一种广泛接受的规范的特定名词。认为数字化电网既是智能电网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网发展的一个阶段。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建设数字化电网的若干关键技术。第二章详细阐述了数字化电网的概念和内涵,以信息流为导向,提出了数字化电网的分层体系结构。根据数字化电网的整个信息流向,自下而上将数字化电网按照逻辑分为设备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和展现层。设备层以开发智能化设备为主要特点,数据层以数据中心和数据集成技术为基础,分析应用层以应用集成技术为基础,以支持智能调度和辅助决策为主要优势。本章提出的数字化电网体系结构基于公共标准进行设计,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第三章把信息建模理论引入数字化电网,设计了数字化电网的全景模型。以IEC61970/968 CIM为基础,提出了对电网相关的信息进行统一建模的方法。以最有代表性的变压器资产模型构建过程与资产管理业务流程构建过程为例,分析了数字化电网的数据建模和业务流程建模方法。提出了对CIM模型进行扩展的原则和技术,建立了数字化电网统一信息模型,为信息集成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从信息集成层次论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化电网信息集成的内在规律,提出了数字化电网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方案。数据集成方案基于统一信息模型,采用信息总线技术,主要支持数据信息的横向集成,可有效解决数字化电网信息孤岛问题。应用集成方案采用基于面向服务构架(SOA)和企业服务总线技术,解决数字化电网的实时监控系统与生产、营销等经营管理系统间的集成问题。该方案具有开放和灵活的特点,能够全方位地解决数字化电网的信息集成问题。第五章研究了基于移动智能体(Mobile Agent,MA)技术的数字化电网纵向信息互联的功能需求和技术策略。比较了纵向互联通信网关的三种通信模式,提出了一个基于MA的数字化电网纵向信息互联平台(DPG-VIP)模型,并对其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互联系统与需接入系统的接口方式及API接口。DPG-VIP平台是实现数字化电网全景可观可控的重要基础。第六章结合数字化电网体系机构,分析了信息安全防护的问题和隐患,归纳了数字化电网在控制安全、信息安全和应用安全方面的三大需求。提出了以安全分区隔离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为基础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基于业务连续性设计原理,分析了数字化电网业务连续性需求,设计了容灾系统的总体方案。展望了数字化电网安全防护体系整体架构、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七章介绍了在数字化电网在上海市电力公司的工程实践。设计开发了上海市电力数字化电网综合数据平台(SP-IDP)。该平台采用统一信息模型,整合了调度、生产、营销等基础业务数据,支持符合CIM/CIS标准的各类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分析了上海公司的典型应用集成需求,建成了基于SOA构架的应用集成平台,实现了生产管理、用电营销和客户服务等核心应用间的集成,建立了灵活敏捷的跨系统业务流程。设计部署实现了上海市电力公司信息安全防御系统。

刘冬梅[9](2009)在《电力企业网络容灾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信息化工作的逐步展开,电力系统业务数据爆炸性增长,电力企业对各种应用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业务应用不仅要求数据必须保证全天24小时可用,同时还要求在存储设备出现故障甚至发生区域性灾难的情况下也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各类应用系统的基础--“数据”,已经成为电力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因此,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近期也提出网络数据存储智能化建设。现今,在许多供电企业仍然以传统的手工备份方式及以服务器为中心的DAS方式进行数据备份,经常因为系统升级、搬迁和自然灾害造成大量的数据流失,给整个电力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面对这样的状况,提出构建数据自动备份自动恢复智能监控的电力企业网络容灾存储系统,以期能有效地解决电力企业数据存储问题。在此背景下,考虑到电力企业具有基本相同的数据特点及存储需求,本文以笔者参与的白云供电局网络容灾存储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为例,通过对白云供电局信息网络现状、数据存储现状及存储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白云供电局数据存储目标,并通过对三种存储技术及容灾系统的分析研究,其中重点分析研究了ISCIS协议及IP-SAN存储技术,最终确定采用基于ISCIS的IP-SAN网络容灾存储方案。同时考虑到白云供电局对系统高可用性的特殊要求,因此确定建立本地数据中心和远程备数据中心构成异地容灾存储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异地容灾。完成网络存储方案选择后,结合白云供电局实际情况,本文重点研究设计了白云供电局网络容灾存储系统;其中包括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设计、备份与恢复策略设计、灾难恢复计划设计。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研讨了三个重要技术问题,第一是绕开防火墙进行数据交换;第二是与操作系统兼容确保数据备份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在各台主机上;第三是数据备份系统调度策略控制功能的软件结构设计。最终建立了适合白云供电局并普遍适合现今电力企业实际存储需求的网络容灾存储系统。该网络容灾存储系统能有效解决现今电力企业数据存储的需求,并为企业建立适合自身需求的数据存储备份系统提供参考。最后本文对该网络容灾存储方案进行总结,介绍了本系统的技术特点,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顿利宇[10](2009)在《虚拟化存储在证券交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证券业正面临经营模式的改变,电子技术的进步和投资者交易习惯的改变强烈冲击着行业传统。电话委托和查询、图文版远程委托和查询、网上交易以及传真机的使用已在券商经济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证券业务的发展对交易所及证券公司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除了要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外,还需要利用高新科学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辅助工具,实现高效的全面的金融信息系统,提高员工的办公效率,加速内部信息传递。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适用于证券业的数据存储系统,很难适应证券行业的发展速度。虚拟化存储,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一起发展起来的。虚拟化存储能够极大地方便用户对存储资源的使用,减小存储系统管理的开销,优化存储系统的性能,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虚拟化存储为证券交易系统提供了多种实用的且稳定、安全、可靠、可扩展的和高性价比的存储解决方案。论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针对近几年证券业和计算机业以及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情况,分析了虚拟化存储的当前技术和综合中央数据管理、分布式证券业务处理的证券交易系统的需求,在证券交易系统中应用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虚拟化存储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虚拟化存储技术和传统存储技术的区别以及证券交易系统对存储设备的需求,提出把虚拟化存储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的思路。(2)分析了证券交易系统和虚拟存储技术的现状,并结合二者的特点提出存储服务器的设计架构。(3)详细论述了虚拟存储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对协议、控制台、交换机、安全性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详尽的阐述。(4)给出了虚拟存储服务器的测试过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系统中未来有待改进的若干个问题。总之,在虚拟化环境中,所有的存储管理操作,包括系统升级、建立和分配虚拟磁盘、改变RAID级别、扩充存储空间等都可自动实现,使存储管理变得轻松简单。它将帮助证券公司整合业务流程,更好地满足核心功能需求,在未来的信息时代里保持核心竞争力。

二、EMC控制中心软件面市——解决SAN技术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MC控制中心软件面市——解决SAN技术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标识网络可信边缘管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简略符号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现状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6 论文组织结构
2 智慧标识网络服务机理及边缘可信性分析
    2.1 引言
    2.2 智慧标识网络体系研究
        2.2.1 技术发展路线
        2.2.2 网络体系模型
        2.2.3 架构工作机制
    2.3 网络服务机理研究
        2.3.1 标识映射机理
        2.3.2 协同适配机理
        2.3.3 个性服务机理
    2.4 边缘可信性分析
        2.4.1 安全边缘接入
        2.4.2 可靠边缘传输
        2.4.3 可控边缘适配
        2.4.4 可管边缘调度
    2.5 挑战与亟待解决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安全边缘接入技术
    3.1 引言
    3.2 问题与需求分析
        3.2.1 安全边缘接入问题
        3.2.2 安全边缘接入需求
    3.3 多维细粒度接入管控方案设计
        3.3.1 方案整体结构
        3.3.2 模块交互流程
        3.3.3 防御能力对比
    3.4 多维细粒度接入管控方案实现
        3.4.1 拓扑结构
        3.4.2 部署环境
        3.4.3 方案功能
    3.5 实验与性能评估
        3.5.1 接入标识长度影响
        3.5.2 注册用户数量影响
        3.5.3 用户并发数量影响
        3.5.4 安全方案性能比较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可靠边缘传输方法
    4.1 引言
    4.2 问题与需求分析
        4.2.1 可靠边缘传输问题
        4.2.2 可靠边缘传输需求
    4.3 高可靠边缘传输协议设计与实现
        4.3.1 系统层级结构
        4.3.2 地理感知路由算法
        4.3.3 节点监测机制
        4.3.4 协议实现过程
    4.4 低能耗边缘路由算法设计与实现
        4.4.1 启发式PSB模型
        4.4.2 分布式移动充电算法
        4.4.3 算法实现过程
    4.5 实验与性能评估
        4.5.1 传输可靠性评估
        4.5.2 移动节能性评估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可控边缘适配机制
    5.1 引言
    5.2 问题与需求分析
        5.2.1 可控边缘适配问题
        5.2.2 可控边缘适配需求
    5.3 按需驱动的带宽适配策略设计与实现
        5.3.1 带宽适配结构
        5.3.2 改进型拥塞控制模型
        5.3.3 策略实现过程
    5.4 边缘队列动态控制机制设计与实现
        5.4.1 队列动态控制模型
        5.4.2 参数优化策略
        5.4.3 机制实现过程
    5.5 实验与性能分析
        5.5.1 带宽利用率与入侵防御效果评估
        5.5.2 传输能力与队列容量评估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可管边缘调度研究
    6.1 引言
    6.2 问题与需求分析
        6.2.1 可管边缘调度问题
        6.2.2 可管边缘调度需求
    6.3 边缘资源的调度方案设计与实现
        6.3.1 调度系统结构
        6.3.2 资源卸载模型
        6.3.3 方案实现过程
    6.4 边缘资源的协同缓存策略设计与实现
        6.4.1 协同缓存机理
        6.4.2 内容检索算法
        6.4.3 策略实现过程
    6.5 实验与性能评估
        6.5.1 系统损耗与可靠性评估
        6.5.2 缓存协同效率评估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若干理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
        1.1.2 智能电网及其通信网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电网通信网中的应用
    1.2 研究现状
        1.2.1 面向智能电网业务的无线传感器信道接入机制研究
        1.2.2 智能电网需求侧响应方案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
2 面向HAN区域计量应用的无线传感网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HAN网络场景及AMI系统业务分析
        2.2.1 HAN网络场景介绍
        2.2.2 HAN网络中AMI系统业务分析
    2.3 IEEE802.15.4标准及无线传感器工作模式介绍
        2.3.1 IEEE802.15.4标准介绍
        2.3.2 无线传感器工作模式介绍
    2.4 面向智能电网计量应用的无线传感网基本理论模型
        2.4.1 概述
        2.4.2 IEEE802.15.4物理层分析与建模
        2.4.3 IEEE802.15.4MAC层模型
        2.4.4 网络性能分析
    2.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2.5.1 网络场景设置
        2.5.2 模型合理性验证
        2.5.3 物理层和MAC层参数影响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针对HAN网络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自适应参数优化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网络可靠性分析
    3.3 基于等效网络的参数优化算法
    3.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4.1 网络场景及性能指标设置
        3.4.2 算法性能对比
        3.4.3 NEAPT算法的适用场景
    3.5 本章小结
4 针对配电线故障检测与定位的无线传感器信道接入建模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模型
        4.2.1 时隙化CSMA/CA机制建模
        4.2.2 关键性能指标
    4.3 针对单次信道空闲检测模式的模型修改
    4.4 一种平均传输时延的近似估算方法
    4.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4.5.1 网络场景设置
        4.5.2 模型合理性验证
        4.5.3 单次信道空闲检测与双重信道空闲检测性能比较
        4.5.4 关键参数对于网络平均时延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考虑用电设备特性的智能电网的需求侧响应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背景
    5.3 系统模型与问题构建
        5.3.1 系统模型
        5.3.2 优化问题
    5.4 负载调度优化算法
        5.4.1 用电器最佳用电量计算方法
        5.4.2 分布式负载调度算法
    5.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5.5.1 实验场景设置
        5.5.2 负载调度算法性能比较
        5.5.3 储能系统的影响分析
        5.5.4 储能系统的最优充电策略
    5.6 结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医院数据中心业务虚拟化平台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虚拟化平台建设意义
    1.3 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
    1.4 医院新建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
    1.5 论文工作
    1.6 论文结构
    1.7 本章小结
2 虚拟化数据中心的相关技术介绍及选择
    2.1 数据中心
    2.2 虚拟化技术简介
    2.3 存储虚拟化
    2.4 存储方式的对比及选择
    2.5 数据备份技术
    2.6 VMware vSphere简介
    2.7 本章小结
3 医院数据中心业务虚拟化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3.1 数据中心的设计目标
    3.2 医院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3.3 总体设计
    3.4 ESX物理服务器规划
    3.5 虚拟服务器的规划
    3.6 存储及数据备份规划
    3.7 虚拟化平台业务系统连续性规划
    3.8 预期效果
    3.9 本章小结
4 方案实施
    4.1 总体拓扑及实施流程
    4.2 虚拟化平台部署前的准备
    4.3 物理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4.4 VMware vSphere vCenter 5.0 程序的安装
    4.5 VMware vSphere vClient5.0 的安装
    4.6 存储及备份的配置
    4.7 虚拟化环境的搭建
    4.8 虚拟化平台vCenter高级功能的应用
    4.9 资源池及分布式资源调度DRS
    4.10 医院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
    4.11 本章小结
5 实施效果及分析
    5.1 业务运行状态
    5.2 平台可靠性及连续性功能测试
    5.3 实施效果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基于云计算的医院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
    1.2 云计算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云计算发展现状
        1.2.2 国内云计算发展现状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的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项目相关理论简介
    2.1 云计算
        2.1.1 云计算的概念
        2.1.2 云计算的体系结构
        2.1.3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
        2.1.4 云计算的特点及优势
        2.1.5 云计算存在的问题
    2.2 云数据中心
    2.3 移动医疗桌面云
    2.4 VMware工具介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计算在医院信息基础平台建设中应用研究
    3.1 传统医院信息基础平台建设现状
    3.2 云计算在医院信息基础平台建设中需求和可行性
    3.3 医院云计算基础平台的实现方案
        3.3.1 风险分析与管控
        3.3.2 设备选型与论证
        3.3.3 医院云数据中心的实施要素
        3.3.4 医院云数据中心容灾与备份
    3.4 医院云数据中心应用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医疗桌面云应用研究
    4.1 医院终端桌面系统现状分析
    4.2 移动医疗桌面云的实施
    4.3 移动医疗桌面云带来的好处
    4.4 云桌面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医疗云服务平台研究
    5.1 区域医疗现状分析
    5.2 区域医疗云服务平台方案设计
    5.3 区域医疗云平台应用效果
    5.4 区域医疗云平台存在的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案例应用研究—云计算在医院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
    6.1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云数据中心与云桌面的实施背景及目标
    6.2 云数据中心实施方案
        6.2.1 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选配资源
        6.2.2 服务器架构
        6.2.3 网络架构
        6.2.4 存储设计
        6.2.5 容灾与备份机制
    6.3 云桌面的实施方案
    6.4 云计算在医院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效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5)电力系统“调度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调度自动化的发展
        1.2.1. 电力调度技术发展历程
        1.2.2. 我国的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1.3.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1.3.1. 云计算的三要素
        1.3.2. 云计算的应用状况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开发条件
    2.1. 现有条件及技术规范
        2.1.1. 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典型结构
        2.1.2. 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2.1.3. 通信方式的发展情况
    2.2. 云计算技术
        2.2.1. 硬件虚拟化
        2.2.2. 应用虚拟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总体思路
        3.1.1. 关于系统结构的思考——能简化吗?
        3.1.2. 关于可靠性保障机制的思考——能提升吗?
        3.1.3. 关于灾难应对的思考——能在异地实现恢复吗?
        3.1.4. 关于调度操作方式的思考——能更灵活吗?
    3.2. 系统结构
        3.2.1. 系统硬件结构
        3.2.2. 软件体系结构
    3.3. 详细设计
        3.3.1. 资源池的架构
        3.3.2. 全集群心跳侦测机制
        3.3.3. 备用心跳侦测机制
        3.3.4. 运行资源跨服务器在线迁移
        3.3.5. 调度自动化系统各模块封装
        3.3.6. 数据跨地域同步
        3.3.7. 运行资源跨地域映射
        3.3.8. 调度操作台网络化部署
        3.3.9. 接入安全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实现及测试
    4.1. 系统实现主要环节
        4.1.1. 部署环境规划
        4.1.2. 主站系统部署
        4.1.3. 网络连接部署
        4.1.4. 数据同步的实现
        4.1.5. 调度自动化的部署
        4.1.6. 终端系统部署
    4.2. 系统运行测试
        4.2.1. 系统运行概况
        4.2.2. 故障切除性能测试
        4.2.3. 灾难恢复测试
        4.2.4. 系统资源消耗测试
        4.2.5. 调度功能测试
    4.3. 系统性能提升分析
        4.3.1. 可靠性提升
        4.3.2. 灵活性提升
        4.3.3. 安全性提升
        4.3.4. 经济性提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一个高可用性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问题的提出
        1.1.1 高可用性容灾对企业的重要性
        1.1.2 高可用性容灾的成功案例
        1.1.3 人们对高可用性容灾的认识
        1.1.4 对高可用性容灾企业和非高可用性容灾的企业的比较
    1.2 有关高可用性容灾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及其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服务器集群及可用性容灾概念
    2.1 服务集群的概念
    2.2 集群服务的好处
    2.3 构成集群服务的组件
    2.4 高可用性及容灾的相关概念
        2.4.1 高可用性的概念
        2.4.2 高可用性特点
        2.4.3 高可用性容灾系统的特点
        2.4.4 高可用性容灾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数据库高可用性和容灾需求
    3.1 甲骨文数据保护
        3.1.1 Data Guard(DG)的特点
        3.1.2 数据保护的好处
        3.1.3 数据保护的构成
        3.1.4 数据保护的保护模式
    3.2 容灾需求分析
        3.2.1 高可用性容灾需求分析
        3.2.2 高可用性容灾设计思路
第四章 高可用性容灾系统设计
    4.1 生产支持数据库应用系统
    4.2 提高可用性的方法
    4.3 设计分析和选择
    4.4 高可用性容灾系统结构设计
        4.4.1 高可用性容灾系统结构
        4.4.2 高可用性容灾系统的各模块功能
        4.4.3 容灾系统流程的分类
    4.5 高可用性容灾系统详细设计
第五章 系统设计实现的关键技术
    5.1 微软MSCS和甲骨文数据保护
    5.2 配置MSCS并与Oracle Data Guard结合
    5.3 数据保护的建立和配置
        5.3.1 数据库的准备工作
        5.3.2 创建备用数据库
    5.4 将甲骨文Data Guard嵌入MSCS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
    6.3 贡献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存储虚拟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存储系统结构
        1.2.1 直接连接存储
        1.2.2 网络连接存储
        1.2.3 存储区域网络
        1.2.4 现有存储系统结构的比较
    1.3 分布式文件系统
        1.3.1 PVFS
        1.3.2 GFS
        1.3.3 TFS
        1.3.4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比较
    1.4 存储虚拟化的研究动态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及安排
第二章 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与存储虚拟化技术
    2.1 IND 存储系统结构
        2.1.1 IND 硬件结构
        2.1.2 IND 存储系统的软件结构
    2.2 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总体结构
        2.2.1 INSS 总体框架
        2.2.2 INSS 客户端
        2.2.3 INSS 元数据服务器
        2.2.4 INSS 存储节点
    2.3 存储虚拟化技术实现方式
        2.3.1 基于主机的虚拟化
        2.3.2 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化
        2.3.3 基于网络的虚拟化
        2.3.4 存储虚拟化技术实现方式的比较
    2.4 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存储虚拟化结构
        2.4.1 智能网络存储系统的拓扑结构
        2.4.2 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的存储虚拟化结构
    2.5 小结
第三章 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的存储虚拟化设计(一)
    3.1 INSS 元数据服务器总体框架
    3.2 INSS 元数据服务器网络通信
        3.2.1 异步非阻塞网络通信设计
        3.2.2 网络通信协议设计
    3.3 INSS 元数据服务器业务逻辑处理
        3.3.1 业务处理引擎
        3.3.2 有限状态机
        3.3.3 解包/打包协议
    3.4 内存空间分配
    3.5 小结
第四章 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的存储虚拟化设计(二)
    4.1 INSS 元数据服务器cache 系统
        4.1.1 cache 设计
        4.1.2 定时回写式
        4.1.3 cache 淘汰机制
        4.1.4 cache 持久化
    4.2 数据层双缓冲队列
    4.3 数据层线程池
    4.4 INSS 元数据服务器数据库系统
        4.4.1 fileanddirectorydb 数据库
        4.4.2 clientandnodedb 数据库
    4.5 日志系统
    4.6 INSS 元数据备份系统
        4.6.1 元数据备份系统配置模式
        4.6.2 元数据同步备份
        4.6.3 元数据异步备份
    4.7 小结
第五章 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5.1 实验的软硬件平台
    5.2 系统容量
    5.3 单个客户端读/写性能测试及分析
    5.4 多个客户端读/写时系统的吞吐性能测试
    5.5 文件可用性测试
    5.6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数字化电网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引言
    1.1 数字化电网与智能电网的关系
        1.1.1 智能电网
        1.1.2 数字化电网与智能电网的关系
    1.2 数字化电网关键技术
        1.2.1 数字化电网的体系结构
        1.2.2 信息建模
        1.2.3 信息集成
        1.2.4 应用集成
        1.2.5 信息安全
    1.3 论文过程所参加的工程项目
    1.4 论文主要工作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5 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数字化电网的体系结构研究
    2.0 引言
    2.1 数字化电网的物理结构
    2.2 数字化电网的体系结构
        2.2.1 整体框架
        2.2.2 设备层
        2.2.3 传输层
        2.2.4 数据层
        2.2.5 应用层
        2.2.6 展现层
    2.3 数字化电网体系结构技术分析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数字化电网统一信息建模研究
    3.0 引言
    3.1 信息建模概述
        3.1.1 信息建模基本方法
        3.1.2 UML建模语言
        3.1.3 元数据
    3.2 基于CIM的数字化电网统一信息建模方案
        3.2.1 CIM简介
        3.2.2 针对数字化电网的CIM模型扩展设计原则
        3.2.3 具体建模方案
        3.2.4 统一模型的特点
    3.3 统一信息建模实例分析
        3.3.1 资产信息建模
        3.3.2 业务过程建模
    3.4 统一信息模型中心的实现
        3.4.1 信息模型的表示
        3.4.2 统一信息模型数据库实现
        3.4.3 统一信息模型库的管理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数字化电网信息集成解决方案研究
    4.0 引言
    4.1 数字化电网信息集成发展阶段
    4.2 数字化电网信息集成总体架构
    4.3 数字化电网横向信息集成
        4.3.1 常用的数据集成方法
        4.3.2 数字化电网数据集成方法
        4.3.3 数据源唯一性与模型统一性
        4.3.4 信息模型的存储与适配
        4.3.5 通用信息发布
    4.4 数字化电网应用集成设计
        4.4.1 应用集成的演进
        4.4.2 基于SOA的应用集成平台设计
        4.4.3 基于SOA集成平台的业务流程层集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移动智能体数字化电网纵向信息互联平台设计与实现
    5.0 引言
    5.1 智能体理论
        5.1.1 智能体与多智能体
        5.1.2 移动智能体
    5.2 基于MA实现数字化电网信息互联平台的优势
    5.3 数字化电网纵向信息互联平台(DPG-LIP)设计
        5.3.1 DPG-LIP整体架构
        5.3.2 移动智能体结构模型
        5.3.3 基于MA的DPG-VIP模型
        5.3.4 TASE.2智能体处理流程
        5.3.5 DPG-LIP通信网关接口
        5.3.6 系统控制智能体(CA)网络流量控制决策实现
        5.3.7 基于智能体的网络管理知识处理及决策
        5.3.8 远程维护与故障诊断
    5.4 DPG-VIP系统功能设计
        5.4.1 数据传送
        5.4.2 监视和管理
        5.4.3 规约转换
        5.4.4 数据复制
        5.4.5 数据归一
    5.5 DPG-VIP应用实现
        5.5.1 与其他系统接口
        5.5.2 应用实现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数字化电网信息安全防护设计
    6.0 引言
    6.1 数字化电网的信息安全隐患分析
        6.1.1 信息安全隐患及其成因分析
        6.1.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
    6.2 数字化电网信息安全总体要求
        6.2.1 安全防护机制设计
        6.2.2 安全防护重点环节分析
    6.3 数字化电网信息安全防护设计
        6.3.1 控制安全与信息安全设计
        6.3.2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设计
        6.3.3 数字化电网信息安全防护的部署
    6.4 数字化电网应用连续性设计与部署
        6.4.1 应用连续性设计的基本概念
        6.4.2 应用连续性—容灾系统设计
    6.5 数字化电网信息安全防护趋势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上海市电力公司数字化电网应用实践
    7.0 引言
    7.1 上海电力综合数据平台(SP-IDP)的设计与实现
    7.2 上海电力企业应用集成平台(SP-EAI)开发与实现
        7.2.1 SP-EAI的需求目标
        7.2.2 SP-EAI平台设计
        7.2.3 基于SP-EAI的集成业务流程设计
    7.3 上海电力信息安全防护系统部署
        7.3.1 分区与隔离部署
        7.3.2 用户管理和访问控制实现
        7.3.3 业务连续性系统部署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工作总结
    8.2 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发表论文
    第一作者论文
    非第一作者论文
    研究成果

(9)电力企业网络容灾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1.2.1 重要性
        1.2.2 数据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1.2.3 内网的安全
    1.3 存储与灾难恢复技术的发展
        1.3.1 存储技术的发展
        1.3.2 网络存储技术的发展
        1.3.3 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的发展
    1.4 网络存储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1.5 课题研究目的
    1.6 论文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网络存储系统
    2.1 附网存储技术(NAS)
    2.2 存储局域网络技术(SAN)
    2.3 IP-SAN与ISCSI协议
        2.3.1 ISCSI协议
        2.3.2 IP-SAN
    2.4 网络存储技术的比较与分析
    2.5 三种典型的网络数据备份系统
        2.5.1 集中式备份
        2.5.2 基于SAN的LAN-Free备份
        2.5.3 基于IP-SAN的备份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容灾系统
    3.1 数据安全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3.2 灾难备份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3.2.1 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内容
        3.2.2 确定灾难恢复目标
    3.3 数据备份恢复
        3.3.1 数据备份的原则
        3.3.2 备份类型
        3.3.3 备份软件的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力企业网络容灾存储系统设计
    4.1 白云供电局数据存储现状
        4.1.1 白云供电局信息网络建设现状
        4.1.2 白云供电局数据存储的现状及需求分析
    4.2 白云供电局数据存储目标
    4.3 存储方案的选择
        4.3.1 网络平台的选择
        4.3.2 网络存储架构的选择
        4.3.3 IP SAN协议的选择
    4.4 白云供电局网络容灾存储系统设计
        4.4.1 白云供电局备份管理系统概述
        4.4.2 白云供电局网络容灾存储方案总体设计
        4.4.3 执行备份的硬件和介质
        4.4.4 控制备份的软件
        4.4.5 白云供电局网络存储系统备份与恢复策略
        4.4.6 灾难恢复计划
        4.4.7 方案特点
        4.4.8 备份恢复功能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全文工作总结
        5.1.1 论文期间主要完成工作
        5.1.2 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5.1.3 论文主要技术特点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虚拟化存储在证券交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虚拟化存储概述及关键技术
    2.1 虚拟化存储
        2.1.1 虚拟化存储的定义
        2.1.2 虚拟化存储的分类
        2.1.3 虚拟化存储的实现方式
        2.1.4 存储虚拟化的网络存储技术
        2.1.5 虚拟化存储的优势
    2.2 虚拟化存储的关键技术
        2.2.1 按需存储和数据一致性
        2.2.2 异构适应性和设备的融合
        2.2.3 负载均衡与空间的动态扩展
        2.2.4 数据安全与高可用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虚拟存储的证券交易系统设计
    3.1 证券交易系统
    3.2 系统功能概述
    3.3 虚拟存储服务器的功能概述
        3.3.1 控制台
        3.3.2 交换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虚拟存储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4.1 通信协议设计
    4.2 安全设计
        4.2.1 控制台的安全
        4.2.2 控制台通信的安全
        4.2.3 交换机的安全
    4.3 控制台的设计和实现
        4.3.1 身份认证
        4.3.2 操作视图
        4.3.3 系统管理
    4.4 交换机的设计和实现
        4.4.1 请求处理
        4.4.2 控制台管理
        4.4.3 RAID管理
    4.5 文件传输模块实现
    4.6 系统测试
        4.6.1 测试目的
        4.6.2 环境
        4.6.3 测试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四、EMC控制中心软件面市——解决SAN技术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标识网络可信边缘管控关键技术研究[D]. 艾政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若干理论方法研究[D]. 王一芃.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医院数据中心业务虚拟化平台设计及实现[D]. 石磊. 郑州大学, 2017(06)
  • [4]基于云计算的医院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与研究[D]. 许敏. 厦门大学, 2014(08)
  • [5]电力系统“调度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陈铭. 广西大学, 2013(03)
  • [6]一个高可用性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吴雨彬. 复旦大学, 2011(08)
  • [7]智能网络存储系统(INSS)存储虚拟化技术研究[D]. 林伟兵.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8]数字化电网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唐跃中. 浙江大学, 2010(08)
  • [9]电力企业网络容灾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刘冬梅. 贵州大学, 2009(S1)
  • [10]虚拟化存储在证券交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顿利宇.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EMC 控制中心软件发布 - 解决 SAN 技术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