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二情

一“神”二情

一、一个“上帝”两种感受(论文文献综述)

夏新[1](2021)在《荒诞美学视阈下反抗意识的影像语言表达研究 ——以毕业作品《面瘫》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内外的影像领域中,具有荒诞美学特征的作品层出不穷。随着受众审美标准的变迁,这种在内容和形式上,荒诞,戏谑的影像作品不仅没有脱离影像艺术的主流阵线,反而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荒诞美学影片所体现的并不只是荒唐,怪诞的表象,而意在用一种反讽,戏谑的方式揭示和放大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人或事,让观众能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荒诞,产生出对荒诞感的反抗意识,进而思考如何在荒诞的世界中追求真实而有价值的人生。因此,从荒诞电影中衍生出来的反抗意识成为荒诞美学进一步传达给人们的意义所在。而荒诞影片具体又是如何传达反抗意识的?首先,本文对荒诞,荒诞的审美形态及特征,以及荒诞中的反抗意识进行概念性的阐述,并以荒诞影片中能够体现反抗意识的情节桥段为样本,总结出在文本内容与影像语言两个层面上,荒诞影片传达反抗意识时的表现形态,意在表明反抗意识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通过在营造荒诞感的过程中间接传达的;其次,依据《影像语言》一书中对于影像语言的分类,从视觉语言,听觉语言,结构语言等三个方面,结合实验性剧情片《面瘫》为例,分析影片在传达反抗意识时的影像语言表达策略,旨在探索荒诞影片传达反抗意识时,所使用的表现技法特征,发掘影像语言在传达影片内容和思想时更大的功能性,在一定程度上为荒诞类影像的创作增添理论规律和实践经验。

邓钰琛[2](2021)在《时空视角下康德优美感与崇高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康德的美学思想里,优美感与崇高感这一对美学概念始终为人称道。然而,在康德本人对优美感与崇高感的各种分析里,却并没有明确点明其中的时空要素。我们知道,审美活动虽然不同于知性活动却也同样分享着感性认识当中的时间和空间要素,因为审美活动首先也必须建立在感性认识之上。那么,这种时空要素究竟是否存在?康德未点明的原因何在?本文以为,这一要素不但存在,而且正因为康德本人放弃了以先验时空形式考察审美活动这一立场,从而在“美的分析”与“崇高的分析”中存在众多矛盾与含混之处。本文的任务,正是通过康德在“先验感性论”中时间与空间的视角来重审康德两个重要文本《论优美感与崇高感》、《判断力批判》,发现在文本中矛盾与费解之处并指出其原因,挖掘出康德审美感受中真正的时空要素。通过柏格森、克罗齐和奥古斯丁等人的时空理论修正康德原有的时间观点,并尝试将其运用在优美感与崇高感上,重新组织起康德在相关问题的看法,把它们奠基在更加坚实的“先验感性论”之上,进而承认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知识。因此论文的主要贡献是具体阐明空间与时间如何在想象力中造就优美感和崇高感;破除崇高感优于优美感这一传统看法,指出其不仅共同分享着相同的时空基础,而且优美感本身通过一定条件也可以达到类似崇高感的境界。

叶陈程[3](2020)在《理雅各传教工作信件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雅各(1815-1897)是英国着名的汉学家,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他系统研究并翻译大量中国古代经典,并于早年在华开启了其传教生涯,其传教工作皆详述于信件之中。本翻译实践报告通过整理筛选理雅各1840年初到马六甲至19世纪90年代在华传教工作为主题的信件,收录了其与伦敦会汇报在华传教的工作进程和状况、与家人叙述学习、生活和工作、与中英两国官员以及同工等人因涉及传教事务的往来书信。在本次翻译实践过程中,通过运用比较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手段着重从专有名词的回译、《圣经》语言翻译和语体这三个层次探讨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对其中涉及到的粤语拼音拼写的人名、地名回译、官职名回译、宗教术语翻译和翻译材料的语言风格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将此类难点信息通过准确的翻译传达给读者。在阅读理雅各这些信件的过程中,作者深切地体会到了理雅各作为传教士对上帝的虔诚和奉献,成为他在华开展传教工作等活动的不竭动力,这一情感将在翻译过程中有所体现。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传教信件的研究和翻译,详尽展现理雅各的传教历程和其真实的内心世界,为研究理雅各相关学者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今后相关的翻译实践者提供翻译策略上的借鉴。

卢盈华[4](2018)在《敬之现象学——基于儒家、康德与舍勒的考察》文中指出一、儒家经典中"敬"的两种基本含义古文"敬"字可以被翻译为多个现代汉语词汇。在描述多样的道德情感现象方面,现代汉语的词组比古汉语单字更加丰富与精准。由于笔者的计划是运用现象学方法澄清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体验模式,因而笔者会将现代汉语词汇与经典文本结合起来探讨。"敬"至少具有两层含义。第一,敬表示一种心境,或者一

张智涛[5](2018)在《叔本华的幸福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古希腊以来,幸福就一直被哲学家们视为自在的价值,而人的存在也在幸福这个维度上体现出了其价值的独一无二性。然而,人们将幸福这一终极目标视为自在价值的事实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它的具体内涵上也达成了一致,恰恰相反,人们对于这一自在价值具体内涵的争执也如同它的认知史和奋斗史一样悠久。叔本华作为一位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天才哲学家,他否定了西方近代以来随着以物质财富的积聚为表现形式的科技理性的胜利而来的物质主义幸福观,向当时已经陷入对科技理性的狂热而热情洋溢的人们发出了“人生即是痛苦”的哀叹。但这并不意味着叔本华是一位在人生观上持一种悲观态度的悲观主义者。同大多数哲学家一样,叔本华也将幸福视为了一种自在的价值,只是他将幸福的探寻路径转向了人的内在心灵。在叔本华看来,人的欲望是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满足的,西方近代以来的基于人之需求的满足程度的物质主义幸福观只能让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幸福的本质不在于人之需求的满足,而在于人内在心灵的充实,一切诸如物质财富和他人的评价这些外在善仅仅是幸福的非本质要素,它们对人的幸福仅具有外在的价值,充实人的内在心灵才是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幸福是一种可以离缺外在善的孤立存在,幸福的实现依然离缺不了外在善的在场。为了实现幸福,个人不仅要及时地充实自己的内在心灵,更要积极地面向现实社会,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所必需的一切外在善,只是不能在追求外在善的过程中遗弃自己的心灵,而要始终保持人的身心完整性,人的内在心灵的充实。近代以来,随着以物质财富的积聚为表现形式的科技理性的胜利而来的物质主义幸福观占据了人类历史的舞台,人们凭借科技带来的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对人类理性的高度自信而对幸福充满了无比美好的期待。而叔本华在幸福哲学领域的这一转向无疑对西方近代以来的物质主义幸福观起到了理论批判的作用,它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人本身的遗弃,对人的身心完整性的破坏。它促使生活于现代文明当中的人们对人类已经取得的文明成就以及人自身进行认真的反省,并对幸福这一人类的永恒话题进行重新审视,它号召人回到人自身,从人的内在心灵去思考和实现幸福这一人生的终极价值。

黄泰轲[6](2017)在《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之生命,最少面临着两个问题:精神生命方面的安顿与自然生命方面的满足。这两个问题均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有关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即形成“生命的学问”。对二十世纪的中国人而言,这两个问题尤显突出: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一再否定使得中国人常怀价值迷失之痛;另一方面,长期的战乱及社会的动荡,民主、科学进步的缓慢,使得中国人常有生活贫苦之感。牟宗三把中国人的这种生命状态描述为“失根”与“挂空”。所谓“失根”,即指生命没有主宰;所谓“挂空”,即指生命没有依靠。这样的生命不能立起、不能充实、飘荡疲软、苦不堪言。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人之一分子,青年时代的牟宗三亦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生命之“失根”、“挂空”之苦。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为基础,牟宗三“证苦、证悲、证觉”,建构了体系庞杂的“生命的学问”。首先,他认为,忧患不安、折腾不已的生命先要得以贞定,酒色财气、逻辑数理、宗教信仰等均不能贞定生命,只有仁厚宅心才能使生命清净、安宁,寻得仁心,这就为生命“置了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就在于为生命“置根”。包括儒释道三家在内的中国哲学重视道德性、主体性,其关注的重点落在人之道德生命上,这就抓住了生命的根本。第二,重视了人之道德生命方面的安顿,同时也不能轻忽人之自然生命方面的满足,生命不仅要“定”,还要有“动”,否则,就是死寂的、干枯的、冷涩的。这就要求向内向上走的生命同时也能向外向下开。只有物质世界丰富充裕,人之自然生命才丰满充实。必须承认,西方文化于此处见长。但是,西方人紧紧贴在物质一层而益起争夺之心,最终,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毁于战火而不保。这表明,人之自然生命或物质文明需要德性的提厮。中国于事关物质文明之创造的民主、科学上落后于西方,但这并不是大问题,只要我们意识到这一问题而“让开一步”,仁心自会坎陷开出原本即是其内在要求的民主与科学,这是一个“无而能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自然生命方面的欲求能得以很好地安顿。第三,以上所说的是人之道德生命的安顿和自然生命的满足之关键何在,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使道德生命与自然生命得一和谐,这即是康德所谓的德福一致问题。康德通过设准上帝之存在来保证德福一致,这是靠不住的。佛教的圆教思想为我们解决德福一致问题提供了思路借鉴。通过“诡谲的即”,我们能把德与福联系在一起,从而走向生命之圆善。生命之圆善还不是生命之圆成。因为,促成生命圆善的仁心一直处于“提起”的紧张状态,只有它“放下”,有“尧舜事业如太空中一点浮云”那般的闲适感、自在感、愉悦感,又经过一“有而能无”的过程后,生命方能“成于乐”。作为新儒家的集大成者,牟宗三的“生命的学问”是二十世纪中国伦理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样,其实都是在回答个体生命与民族生命所面临的“救亡与启蒙”的问题。在与其它的伦理思潮的激荡过程中,我们能发现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的价值与局限:它为意义迷失的中国人寻得了一条出路,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方向,但是,它过重过久地停留在“道德的理想主义”上,追求生命形式义、普遍义、超越义之精彩,因而,相对来说,缺乏对生命当下声息、生活世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关照。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的价值与局限意味着它需要得到继承、批判与发展。台湾“鹅湖学派”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或在重主体性、重道德性等方面继承、光大了牟宗三“生命的学问”,或在“生活世界之实在性”、“历史社会总体之实在性”等方面批判、推进了牟宗三“生命的学问”。我们认为,继承和发展牟宗三“生命的学问”,需要在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互动及与政治、经济互动这两个方面着力,而这也是“后牟宗三时代”儒学发展的新动向。

陈龙忠[7](2017)在《情感作为道德行为的原动力 ——卢梭的良心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卢梭的良心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卢梭试图把良心建立在人的自然情感基础之上,从而将良心作为人对道德秩序自发维护的情感,它是人从纯粹的自我保存超越到对整体的关切。本文要旨在于对卢梭的良心理论做出详细的梳理,说明卢梭为何把良心作为人与生具有的道德情感;作为个体良心的道德情感为何是对自然秩序的选择和遵从,良心何以能在道德活动中发挥作用。“良心”概念是一个古老的范畴,并非卢梭个人所创。探讨卢梭的良心理论之前,对良心概念本身和良心观的考察显得尤为必要,其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于概念本身的理解,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卢梭良心理论做好铺垫,这是文章第一部分所要达到的目标。卢梭把良心作为人与生具有的道德本能,但良心何以能够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而发挥作用呢?他认为良心的作用并不是判断,而是感觉,我们所有的观念虽然来自于外界,但衡量这些观念的情感却存在于我们本身。卢梭看来自然先天赋予我们一些情感,它们在道德道德活动中有着决定作用,即情感作为道德活动的推动力。卢梭为何把良心与情感联系在一起,并认为情感在道德活动中发挥着推动作用,这是文章第二部分所要重点讨论的,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卢梭的良心与情感关系的剖析之后,我们会认识到卢梭将良心看作一种内心宗教。他认为宗教要基于道德的天职,其中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崇拜,他能激励和引导人崇尚美德,也就是说宗教信仰要符合良心的原则,这是全文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卢梭良心理论的一个延伸。文章最后是对卢梭的良心理论的影响作出尝试性的解释和评价,指出卢梭以“良心”概念为核心的伦理观对康德的哲学思考产生了影响。通过对卢梭良心理论的探析,我们会发现卢梭良心理论在高扬理性的时代所带去的冲击与意义;会理解康德为何对卢梭赞赏有加;会明白卢梭情感伦理学的独特之处,看到卢梭思想所具有的感染力。

张雯晶[8](2017)在《艾丽丝·默多克《独角兽》研究》文中指出艾丽丝·默多克是20世纪英国着名文学家及哲学家。她一生致力于小说的创作,一共写了26部小说。除此之外,她还写了一些哲学着作和戏剧。这些小说及哲学着作体现出艾丽丝·默多克非凡的创作力和卓越的才华,从而受到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虽然艾丽丝·默多克是一名女性作家,但是她没有囿于女性的身份,小说不局限于女性视角,也不沉浸在女性的私人身份认同和女性书写中,而是着眼于与全人类息息相关的道德问题。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有一个巨大的特性,极强的文学叙述与严肃的哲学融合在一起。《独角兽》是艾丽丝·默多克最喜爱的一部小说,也是带有深刻哲学意蕴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中,艾丽丝·默多克融入了浓郁的哥特式风格,创造扑朔迷离的情节。随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掺杂着自己对于二战之后人们精神家园失落的思索,提出运用“善”的道德观点来拯救人类。第一章阐述艾丽丝·默多克“善”与“恶”的理念,“善”的理念主要来自于柏拉图,“恶”是罪恶之链。《独角兽》曾被艾丽丝·默多克誉为最喜爱的作品,这部作品中融入艾丽丝·默多克对“善”的理解和怎样达到“善”的途径的思索。《独角兽》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集中和封闭的空间之下,这个空间内人与人爱恨交织,形成一个“恶之链”。想要打破这个恶之链,得有一个人成为罪恶的终结者,而那些罪恶的人难逃死亡的命运。第二章是对《独角兽》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艾丽丝·默克塑造的人物可以分成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两大类。艾丽丝·默多克塑造了两个扁平人物,马尔克斯和丹尼斯,这两个人物性格单一,性格特点却十分鲜明。艾丽丝·默多克借助这两个人物展现了她有关“善”的哲学观点。一部好的作品,圆形人物的塑造也很重要,艾丽丝·默多克在文中塑造了汉娜、杰拉尔德等人物,他们性格复杂,每一次出场性格都会有不太一样的地方,给读者带来连续不断的新鲜感。第三章深入分析艾丽丝·默多克《独角兽》的叙事策略,从叙事视角、象征意象、哥特式特点三个方面来分析阐释。《独角兽》叙事视角十分独特,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象征意象。《独角兽》带有浓郁的哥特式风格,默多克借助哥特式外衣来阐释自己关于“善”的哲学观点。

李文琦[9](2016)在《大德兰的灵修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大德兰的灵修思想同时包含神秘与克修两个层面,本文主要以灵修生活炼、明、合三阶段的模式为研究进路,在对这两个层面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得出结论,并进一步阐释大德兰灵修思想的特征与意义。本文的结构如下: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灵修学的相关术语,目的是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大德兰的灵修思想的范畴,既包含神秘默观的层面,也包括克苦、修德等内容;其次,承接上文灵修学研究方法的介绍,主要概述本文的研究路径,即炼、明、合三路模式;最后,从整理有关大德兰的研究现状出发,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特点。第一章着重介绍了大德兰灵修思想的产生背景。首先,梳理了大德兰的生平及主要着作;其次,将大德兰放进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宗教背景中加以分析:西班牙黄金帝国以宗教统一和政治统一为目标,以宗教法庭为工具,打击伊斯兰教、犹太教,支持海外传教,惩罚异端、维护正统。但新教改革的兴起和神秘主义的流行威胁了宗教统一的实现,特别对女性宗教经验感到恐慌。大德兰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却得以通过自己的宗教经验丰富天主教灵修传统;最后,介绍了在新教改革、天主教自我革新与特伦托公会议背景下的,十六世纪天主教灵修的发展。十五世纪中期到十六世纪初期低地国家部分灵修者追求更深度的灵性生活,有方法的祈祷开始传播。大德兰加以继承并发展,成为十六世纪的灵修家代表。第二、三章主要梳理和分析了大德兰的灵修思想与实践。首先,灵修思想依据三路模式加以划分与阐释,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灵心城堡》与《全德之路》两本着作。笔者将大德兰灵修生活的七重住所根据三路划分为炼、明、合三个阶段,同时兼顾《全德之路》对祈祷的三个基础德行的强调,因为这既是灵修生活的准备,又是灵修生活走向成全的效果,贯彻三路阶段的始终。总之,大德兰的神秘与克苦、修德是相辅相成的;其次,大德兰的灵修实践包括革新加尔默罗圣衣会与克修生活,并且,实践与默观不可分割。第四章首先论述了大德兰灵修思想的四个特征,分别是神秘经验、使徒精神、以基督的人性为中心以及女性特征,突出了其神秘经验中合一感、自我丧失感的特点,祈祷方法与改革修会实践中的使徒精神内核,对基督人性作为灵魂走向上帝之向导作用的强调,以及大德兰修辞和写作风格、思想特点中所蕴含的对女性及女性经验的认可与赞扬。接下来,进一步分析了大德兰灵修思想的意义。她在罗马天主教面临分裂危机时,以个人的神秘经验和灵修路径打破了当时社会对神秘主义的恐惧,丰富了天主教的灵修传统。同时,在实践和制度层面,发起了修会改革运动。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并对未能深入分析或尚未分析到的部分简要阐述。

曹莉群[10](2016)在《建构自然:论菲利普·拉金、泰德·休斯和谢默斯·希尼的诗歌》文中研究表明自然一直都是英国诗歌的重要主题,从古英语诗歌里的凶猛怪兽,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田园,从浪漫主义时期的崇山峻岭,到维多利亚时期的物竞天择,再到上世纪初乔治时期的怀旧乡村。那么从战后英国诗歌来看,历史悠久的自然主题又有怎样的发展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论文将从生态批评学者索珀(Kate Soper)的建构论出发,具体分析拉金、休斯和希尼这三位代表性诗人的作品,从而揭示战后自然诗歌的总体趋势。生态批评是文学研究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回应,旨在反思文学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批评内部对这一关系存在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支持传统的再现论,他们认为文学应当完全客观地再现自然,这有助于人们正视和尊重自然。索珀(Kate Soper)等学者则指出再现论的局限,并借用后现代建构论对其进行修正:尽管自然本身是客观实在的,但人们形成的自然概念总是建构之物,文学中的自然融入了作者的视角和思想,也深受文化和社会语境的影响。索珀还特别指出,人们将自然视为尊重的对象,其实就已经在建构自然概念。当我们通过索珀的理论来考察拉金、休斯和希尼的诗歌时,会发现这三位诗人都认识到自然概念的建构性,并用相似的方式建构自然概念。就建构性而言,拉金强调了主观的视角,人们对自然的感受带有主观的意图和推断;休斯突出了“眼睛”的意象和语言的中介,自然的形象随着人们的眼光而变化,而且这些形象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述;而希尼认为诗人拥有阐释自然的权利,甚至可以用想象中的自然超越现实。三位诗人具体是从信仰、民族和生态理念等角度来建构自然概念。首先他们从信仰的角度进行建构。面对基督教的衰落,拉金尝试从赋予人们生命的自然之中寻找新的信仰,但他的信仰还不够确定。休斯比拉金更进一步,他明确提出要用自然的信仰来代替理性的基督教,呼吁人们回归原始文明中的自然女神。希尼则认为爱尔兰的天主教之中留存了古代凯尔特的自然崇拜,他始终对自然怀有朴素的信仰。其次三位诗人从民族的角度进行建构。拉金将乡村视为英格兰的象征,他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感到忧虑,乡村消失之后英格兰民族将失去依托。休斯将人烟稀少的荒野视为英格兰的象征,他满怀信心地认为自然女神终将抹去工业和城市的痕迹,使英格兰民族回归原始本真的状态。希尼则是将土地视为爱尔兰的象征,他从地名和地貌中寻找爱尔兰的历史,从大地女神的祭祀仪式中寻找北爱冲突的根源,最终用想象中的土地来表达超越纷争的理想。受到战后生态思潮的影响,三位诗人还从生态的角度进行建构。他们从各自的立场探讨了动物权利和环境污染,休斯和希尼更是从宏观的层面上写到生态整体观和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统而言之,三位诗人有意识地建构了自然概念,其中包含对自然的信仰、依托于自然的民族意识以及生态理念。他们的建构与战后文化和社会的状况密切相关,体现出战后自然诗歌的发展趋势。

二、一个“上帝”两种感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上帝”两种感受(论文提纲范文)

(1)荒诞美学视阈下反抗意识的影像语言表达研究 ——以毕业作品《面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毕业设计作品说明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荒诞美学思想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荒诞美学在影视领域的相关研究
        三、对荒诞美学中“反抗意识”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作品阐述
第一章 荒诞中的反抗意识及影像语言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 荒诞与反抗意识
        一、荒诞的多层释义
        二、荒诞的审美形态及特征
        三、荒诞美学中衍生的反抗意识
    第二节 影像语言的概述及分类
        一、影像语言的概述
        二、影像语言的分类
第二章 荒诞美学视域下反抗意识的影像表达形态
    第一节 反抗意识在影像文本中的呈现
    第二节 反抗意识在影像语言中的传达
        一、影像画面的显现:非理性
        二、影像声音的呈现:反常态
第三章 荒诞美学视域下反抗意识的影像语言表达策略
    第一节 影像视觉语言外化反抗情绪
        一、戏剧性的光影
        二、不和谐的色彩
        三、特殊化的镜头
    第二节 影像听觉语言烘托反抗氛围
        一、对立性音乐
        二、“多意”性音响
        三、戏谑式人声
    第三节 影像结构语言建构反抗空间
        一、隐喻式的蒙太奇结构
        二、冲突性的画面结构
        三、道具的安排和场景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面瘫》文学剧本
附录二 《面瘫》故事板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时空视角下康德优美感与崇高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其思路
第二章 前康德时期与伯克对美与崇高的讨论
    2.1 崇高与优美作为审美重要因素的来源问题
    2.2 伯克思想中的优美与崇高
    2.3 总结
第三章 康德对优美与崇高的论述
    3.1 康德早期作品《论优美感与崇高感》中的优美与崇高
    3.2 康德批判时期《判断力批判》中的优美与崇高
        3.2.1 美的分析
        3.2.2 崇高的分析
    3.3 康德美感与崇高感的不足
第四章 康德优美感与崇高感中所需要克服的问题
    4.1 审美“表现说”
    4.2 康德先验感性形式下时空观与崇高感中空间化的问题
    4.3 时间与永恒——时间意识的情感部分
    4.4 总结
第五章 康德优美感与崇高感中的时空要素
    5.1 优美感与崇高感中的空间要素
        5.1.1 审美活动基于空间的二难理由
        5.1.2 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空间
    5.2 优美感与崇高感中的时间要素
    5.3 优美感与崇高感相互转化下的时空要素
    5.4 总结
结论
参考书目及文献
致谢

(3)理雅各传教工作信件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项目委托方及要求
    1.2 文本介绍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理雅各传记研究
        1.3.2 书信翻译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翻译过程介绍
    2.1 译前准备
        2.1.1 手稿的整理与筛选
        2.1.2 粤语拼音的学习
        2.1.3 文本特点分析
    2.2 译中工作概述
        2.2.1 翻译难点梳理
        2.2.2 翻译日志的撰写
        2.2.3 译名的整理与分类
    2.3 译后工作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专有名词的回译
        3.1.1 人名回译
        3.1.2 地名回译
        3.1.3 官职名回译
    3.2 《圣经》语言翻译
        3.2.1 宗教词汇
        3.2.2 《圣经》引文
        3.2.3 《圣经》意象
    3.3 语体
        3.3.1 正式体
        3.3.2 非正式体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人名
附录Ⅱ 地名
附录Ⅲ 官职名
附录Ⅳ 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
附录Ⅴ 粤语拼音方案对照表
附录Ⅵ 人物简表
附录Ⅶ 译文
致谢

(5)叔本华的幸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观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叔本华幸福观的理论起点
    第一节 叔本华的幸福观是悲观的吗?
        一、“痛苦”的事实之维与价值之维
        二、“快乐”的价值本性
        三、从“意志自由”到“意志决断”
    第二节 叔本华对幸福内涵的理解
        一、人的本质
        二、人与幸福的关系
        三、幸福的本质
第二章 叔本华论幸福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幸福的本质性要素——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界定
        二、健康的身体和幸福
        三、健康的心灵与幸福
    第二节 幸福的物质性要素——人的所有物
        一、人之需要的种类
        二、人所拥有的财富与幸福
        三、合理经营财富的方法
    第三节 幸福的社会性要素——他人的评价
        一、名誉与幸福
        二、荣誉与幸福
        三、声望与幸福
第三章 叔本华论幸福的实现条件
    第一节 实现幸福的个人条件
        一、意志的调控
        二、艺术创作
        三、独立思考
    第二节 实现幸福的社会条件
        一、优良的社会德性
        二、基本的社会权利
        三、正义的社会制度
第四章 叔本华幸福观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叔本华幸福观的历史价值
        一、重视幸福的精神性因素
        二、强调物质财富对幸福的积极价值
        三、重视道德品质与幸福的关系
    第二节 叔本华幸福观的当代启示
        一、促进社会正义
        二、欲求要以自身能力为基础
        三、及时充实自己的内在心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生命的问题及其学问
    二、生命哲学、生命伦理学与“生命的学问”
    三、论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证苦证悲证觉:牟宗三“生命的学问”之缘起
    第一节 时代与处境:牟宗三“生命的学问”产生的背景
        一、上帝归寂:无体、无力、无理的时代
        二、“流浪的弃儿”:当代中国人的处境
    第二节 牟宗三的生命发展体悟
        一、“混沌”的生命
        二、“离其自己”的生命
        三、呼唤“有本有根”的生命
    第三节 在熊十力的“狮子吼”中嗅到生命与学问的意味
        一、打破无聊:熊十力的“真生命”的提振
        二、体用不二:熊十力的“真学问”的启示
第二章 内容、讲法、传统:牟宗三对“生命的学问”之甄辨
    第一节 “内转”与“外化”:“生命的学问”的两个方面
        一、敬以直内:个人修养之事
        二、义以方外:人文世界之事
        三、内外有别:德性生命的优先性
    第二节 中、西哲学中“生命的学问”的诸种讲法
        一、西方哲学中“生命的学问”的讲法
        二、中国哲学中“生命的学问”的讲法
    第三节 中国“生命的学问”的丧失与重开
        一、中国“生命的学问”之传统与断绝
        二、举直错枉、畅通弯曲:重开中国“生命的学问”
第三章 智穷见德与德坎为智:牟宗三“生命的学问”之逻辑架构
    第一节 智穷见德:智识之学的光彩与不足
        一、穷智:接上中、西智识之学
        二、见德:认识心之批判
    第二节 德坎为智:德性之学的地位与坎陷
        一、中国哲学中德智关系之考察
        二、坎陷:良知开出知识论
    第三节 智德双彰、摄智归仁:“生命的学问”之架构
第四章 生命之“外化”的学问:牟宗三“生命的学问”之展开(一)
    第一节 贞定民族精神,安顿、调护生命
        一、中、西文化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
        二、中国历史在“安顿生命、调护生命”上的展开
    第二节 中国文化生命之现代化:民主与科学之开出
        一、民主与科学未在中国出现之故
        二、文化生命的现代化:民主与科学之开出
    第三节 “三统并建”与“道德理想主义”的立场
        一、三统并建:“生命的学问”之发展内容
        二、道德的理想主义:“生命的学问”之坚持立场
第五章 生命“内转”的学问:牟宗三“生命的学问”之展开(二)
    第一节 浅薄的理智主义:生命平面化之批判
        一、民主泛化与科学一层:民主与科学之走偏
        二、本着自己的文化生命以新生
    第二节 致死之疾病:生命之虚无化对治
        一、虚无:致死之疾病
        二、回到生命“慧根觉情之自身”
    第三节 在中国道德文化之光彩中透出真正的“生命的学问”
        一、“解脱的形上学”:释道生命学问之光彩
        二、“道德的形上学”:儒家生命学问之光彩
第六章 “圆善”的实现与“生命的学问”的圆成
    第一节 “圆善”问题及其解决
        一、“圆善”问题:德福一致
        二、“圆善”问题之解决
    第二节 “圆教”之判别与“圆善”之实现
        一、“圆教”之判别
        二、“圆善”之实现
    第三节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的圆成
        一、真善美的“分别说”与“合一说”
        二、成于乐:生命的圆成
第七章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的定位、批评与继承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伦理思潮中的“生命的学问”
        一、直面苦难:二十世纪中国三大伦理思潮的交流与激荡
        二、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在二十世纪中国伦理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之批判
        一、牟宗三“生命的学问”之理论问题
        二、遭遇现实:“生命的学问”与“学问的生命”的相成
    第三节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的继承
        二、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的发展路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情感作为道德行为的原动力 ——卢梭的良心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卢梭良心理论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作为道德范畴的良心概念
    1.1“良心”的词源学考证
        1.1.1 中国文化中的“良心”概念
        1.1.2 西方文化中的“良心”概念
    1.2 良心观的考察
        1.2.1 神话的描述
        1.2.2 良心起源的争论:理性主义vs经验主义
        1.2.3 良心与道德感
        1.2.4 卢梭与情感主义良心观
第二章 卢梭的良心理论
    2.1 良心作为一种自然情感
    2.2 自爱与情感
        2.2.1 自爱
        2.2.2 自爱与自尊
        2.2.3 自爱与情感
    2.3 同情与道德
        2.3.1 同情
        2.3.2 同情与道德
    2.4 情感作为道德活动的原动力
第三章 卢梭良心理论的最终归宿
    3.1 作为道德出发点的良心
        3.1.1 良心遵从自然秩序
        3.1.2 良心是对自爱的选择和发展
    3.2 对自然状态的的反思
    3.3 公民宗教:听从良心的呼声
        3.3.1 良心的声音源自上帝
        3.3.2 公民宗教遵循良心
    3.4 良心作为道德和宗教的双重建制
第四章 卢梭良心理论的影响和意义
    4.1 卢梭的道德自律
    4.2 对卢梭良心理论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艾丽丝·默多克《独角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艾丽丝·默多克国外研究现状
    二、艾丽丝·默多克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定位、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定位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独角兽》的伦理思想
    第一节 善的追求
        一、艾丽丝·默多克之“善”
        二、《独角兽》的向善之旅
    第二节 恶的救赎
        一、罪恶传递
        二、罪恶之救赎
第二章 《独角兽》中的人物塑造
    第一节 扁平人物
    第二节 圆形人物
第三章 《独角兽》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叙事视角
    第二节 叙事意象
        一、空间意象:盖兹堡和雷德斯堡
        二、自然意象
    第三节 哥特式特征
        一、《独角兽》对传统哥特小说的借鉴
        二、《独角兽》对传统哥特小说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大德兰的灵修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灵修术语的历史沿革
        一、 灵修
        二、 灵修学
        三、 灵修神学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进路
        一、 十六世纪以前「三路」模式的发展
        二、 「三路」模式的内涵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动态
第一章 大德兰灵修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大德兰的生平
        一、 生平
        二、 着作
    第二节 社会文化背景
        一、 十六世纪西班牙的政治与宗教
        二、 十六世纪西班牙的宗教状况
    第三节 十六世纪天主教灵修的发展
        一、 十五世纪中期至十六世纪初期低地国家灵修的发展
        二、 十六世纪天主教灵修的代表
第二章 大德兰的灵修思想
    第一节 《灵心城堡》的灵修思想
        一、 炼路——前三重住所
        二、 明路——第四重住所
        三、 合路——后三重住所
    第二节 《全德之路》的灵修思想
        一、 祈祷的基础
        二、 祈祷的方法
    第三节 结论——以「三路」模式思考大德兰的灵修思想
第三章 大德兰的灵修实践
    第一节 加尔默罗修会的传统
        一、 隐修传统
        二、 加尔默罗圣衣会的创立与发展
    第二节 赤足加尔默罗修会的创建
        一、 修会改革
        二、 赤足加尔默罗修会的克修生活
        三、 默观与行动
第四章 大德兰灵修思想的特征与意义
    第一节 特征
        一、 神秘经验
        二、 使徒精神
        三、 以基督的人性为中心
        四、 女性特征
    第二节 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建构自然:论菲利普·拉金、泰德·休斯和谢默斯·希尼的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方法
    第四节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拉金:感受自然
    第一节 死亡的阴影
    第二节 不确定的信仰
    第三节 消失中的乡村
第二章 休斯:想象自然
    第一节 理性的困境
    第二节 女神的救赎
    第三节 永恒的荒野
第三章 希尼:阐释自然
    第一节 成长的启蒙
    第二节 冲突中的土地
    第三节 超越的理想
结论
参考文献

四、一个“上帝”两种感受(论文参考文献)

  • [1]荒诞美学视阈下反抗意识的影像语言表达研究 ——以毕业作品《面瘫》为例[D]. 夏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时空视角下康德优美感与崇高感研究[D]. 邓钰琛. 兰州大学, 2021(02)
  • [3]理雅各传教工作信件翻译实践报告[D]. 叶陈程.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敬之现象学——基于儒家、康德与舍勒的考察[J]. 卢盈华.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18(01)
  • [5]叔本华的幸福观研究[D]. 张智涛.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研究[D]. 黄泰轲.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7]情感作为道德行为的原动力 ——卢梭的良心理论[D]. 陈龙忠. 兰州大学, 2017(04)
  • [8]艾丽丝·默多克《独角兽》研究[D]. 张雯晶. 江苏师范大学, 2017(06)
  • [9]大德兰的灵修思想研究[D]. 李文琦.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10]建构自然:论菲利普·拉金、泰德·休斯和谢默斯·希尼的诗歌[D]. 曹莉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一“神”二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