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计算机工作站工作失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护士在计算机工作站工作失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计算机工作站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申媛[2](2020)在《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风险预警能力,初步构建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自评问卷调查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第一部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初步拟定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修订、完善,形成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序图(Precedence Chart,简称PC)法对能力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再采用平均数法和乘积法计算二级指标复合权重。根据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培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2)第二部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现状调查。选取山东省某地2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1)构建的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分别是护理风险基础、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权重分别为0.150,0.444,0.245,0.161,二级指标30项。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说明专家积极程度较高。两轮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5、0.888,均大于0.7,说明专家权威度较高。两轮专家咨询肯德尔系数(Kendall’s,W)分别为0.315、0.347(P<0.001),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两轮专家咨询变异系数(CV)分别是0.000~0.295、0.000~0.189。(2)《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信效度检验。预调查分析,问卷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为0.942,重测信度为0.958,问卷总体内容效度(S-CVI)为0.85,各条目内容效度(I-CVI)分布在0.83~1.00之间,探索性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公因子旋转方法采用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前4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629%,4个公因子与与问卷中一级指标对应。(3)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总分是83.15±15.22,四个维度护理风险基础、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得分分别是16.15±3.74、38.06±7.65、11.64±2.76、17.11±3.29。职称、手术室类型、手术室工作年限、职务是护理风险基础维度、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维度、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维度以及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职称、手术室类型、职务是不良事件管理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构建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30项。(2)编制《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进行信度和检验,问卷信效度较好。(3)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士职称、手术室类型、职务以及手术室工作年限是影响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主要因素。

谭然,曹英娟,郭卫婷,吕晓燕[3](2019)在《国内护士给药错误相关研究的计量分析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与护士给药错误相关的护理研究现状,了解护士给药阶段发生错误的类型、特点、原因,为制定住院病人给药错误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确定检索策略及文献的纳排标准,系统收集近5年护士给药错误相关的中文文献,将纳入文献中护士给药阶段发生错误的类型、特点、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4篇,涉及护士给药错误2 618例次。"5R"类错误、漏给药是主要给药错误类型,其中药物错误、病人错误、漏给药分别占22. 33%、20. 83%、18. 77%;静脉途径给药最多,占61. 44%;12篇文献涉及5种损伤结局分级标准,无伤害和轻度伤害占96. 18%;发生班次方面,63. 33%发生在A班(08:00~16:00);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比例高达73. 54%;违反操作规程占48. 61%。[结论]临床上给药错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亟待规范事件报告内容及标准,进一步研究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制定本土化实践指南。

柯萌[4](2019)在《我国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建立高危药品风险控制要素及风险控制责任主体候选集,识别评估确定高危药品在医院内部流通过程中的风险要素及核心责任主体,分析医院高危药品流通环节中的风险控制关键要素对风险的作用机理,以及风险责任主体关于高危药品风险控制责任、功能划分和诉求。以加强患者用药安全性为目标,设计基于关键控制要素的风险控制机制,提出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策略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与文献计量分析,分析高危药品管理领域研究现状和热点;通过现场调研、专家咨询以及对样本医院的风险监测工作,获取有关高危药品风险的定量和定性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影响医务人员高危药品认知水平的因素,确定风险要素的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控制责任主体及其诉求,在此基础上建立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控制策略建议。【结果】(1)从国内外高危药品管理的文献计量分析来看,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老年人用药安全问题以及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方法和效果评价等管理实践研究和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知研究等方面。(2)现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医务人员高危药品认知水平平均得分最高的是药师(9.26),这其中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得分最高(9.56);其次是临床医生(8.20),得分最低的是护理人员(7.94);影响医务人员高危药品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科室和是否由网络获取高危药品知识,其中与内科相比,药剂科(P<0.05,OR=3.873)和临床药学(P<0.05,OR=3.289)的高危认知水平较高;通过网络途径获取高危药品知识的医务人员认知水平(P<0.05,OR=0.275)比未通过网络途径获取的低。(3)高危药品在医院流通过程中的风险关键环节为:处方开具、药品使用、药品审核、药品调剂、药品发放;风险控制关键要素为:护士未对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监控;护士核对患者信息错误;门诊药房发放高危药品错误;医生、药师未向患者交代用药方法;护理人员由于知识水平与经验不足导致高危药品使用方法错误。(4)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核心责任主体为:医生、护士、药师、医院管理人员、质量控制部门。87.86%的医务人员希望医院管理层面安排定期的高危药品知识培训以弥补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不足,并且希望能够发挥药师的作用指导高危药品的安全用药。(5)医院高危药品最终的目标风险概率估计值为0.0187;通过干预护士未对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监控以及医生、药师未向患者交代用药方法的这2个风险要素的风险组合,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最终结果概率至0.0038。【结论】(1)明确高危药品风险概念,掌握医院高危药品风险因素可能存在的环节,有利于在日常风险管理中快速把控潜在的风险要素。(2)差错易出现环节与差错造成危害最大的环节内涵不同,环节也不一致。高危药品的临界差错环节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更大,在进行风险控制时更应着重对差错临界环节的风险关键要素和风险控制责任主体的规范化管理。(3)护士在高危药品风险关键控制环节中责任重大但专业技能水平较低;药师在高危药品风险环节中担任角色众多,专业水平较高,因此可发挥医疗机构中药师的作用,加强其对其他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培训宣讲与用药指导工作。(4)通过建立高危药品风险处置应急预案以及其他规范有效的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策略,达到较好降低医院高危药品风险的效果。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5](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郭代红[6](2013)在《规范药品调配,打牢风险防范基础》文中指出目的:正确认识药品调配工作特点,探讨促进安全用药措施。方法:借助文献归纳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分析药品调配过程中的风险应对措施。结果:减少或规避用药错误,药品调剂、配制、使用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是基础;提升药学人员专业素养,切实发挥审核把关与干预作用是关键;加强工作质量的持续完善与改进是重点;而信息化、自动化的药房建设使风险防范更有效。结论:基本配置应与规范管理更适宜,强化业务培训、实施ME报告鼓励制度、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有助于药品调配工作发展。

张明霞[7](2012)在《护士给药差错390例的分析及干预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护理工作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且与患者接触时间长,即使护士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仍会发生护理差错,高新技术应用,也使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高,使护理人员出错几率相对提高[1]。英国一项为期5年研究表明,59%的医院用药差错与护士有关[2]。用药差错是由于在开处方、配药和给药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导致给患者提供

王浣沙[8](2009)在《医护耦合性差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笔者首次提出了"医护耦合性差错"的概念。为了解这一概念的研究现状、进展和意义,通过文献检索系统,检索到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相关文献300余篇。慎重选择后引用了53篇文献,从医护耦合性差错的临床现状、形成原因、研究进展、研究意义、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述评。

张桂珍,张桂芝[9](2007)在《县级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应用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房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其运用的托宽,各种相关缺陷日益显现。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夏丽梅,张少华,秦晶[10](2005)在《病区护士工作站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文中认为通过护士工作站系统软件的运行及操作,就如何正确掌握系统软件的功能,确保网上信息准确,避免出现漏费及多收费现象,分析了护士工作站发生差错的常见原因。从强化培训,提高护士软件应用水平,建立并完善网上查对交接班制度,做好出院病人总查对等方面,总结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及体会。这对计算机护士工作站网上安全运行、软件操作中的正确应用、提高护理队伍整体水平及护士工作站网络信息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计算机工作站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工作站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1.1 患者取药流程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5 讨论

(2)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成立研究小组
        2 指标构建原则
        3 研究对象
        4 研究方法
        5 预调查
        6 统计学方法
        7 技术路线图
        8 质量控制
    研究结果
        1 文献研究结果
        2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3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讨论
        1 研究的可靠性
        2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对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现状调查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5 质量控制
    研究结果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 手术室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现状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分析
        4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 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种类多
        2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4 对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3)国内护士给药错误相关研究的计量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2.2 给药错误类型
    2.3 给药途径错误
    2.4 给药错误损伤结局
    2.5 给药错误发生班次
    2.6 护士工作年限与职称
    2.7 给药错误原因
3 讨论
    3.1 文献类型和内容
    3.2 给药错误类型
    3.3 给药错误途经
    3.4 给药错误损伤结局
    3.5 给药错误发生班次
    3.6 工作年限与职称
    3.7 给药错误原因
    3.8 综合干预对策
        3.8.1 强化病人安全文化环境
        3.8.2 优化工作流程
        3.8.3 鼓励病人参与
        3.8.4 加强信息化建设
        3.8.5 加强有效沟通
4 小结

(4)我国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2 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2.1 高危药品风险概念的界定
    2.2 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理论
    2.3 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系统
3 高危药品管理现状研究
    3.1 国外高危药品管理研究现状
    3.2 国内高危药品管理研究现状
    3.3 医务人员高危药品认知现状研究
4 高危药品风险识别和风险环节及要素分析
    4.1 医院内部流通环节中高危药品的风险识别
    4.2 医院高危药品风险要素分析指标
    4.3 高危药品风险控制关键要素作用机理分析
    4.4 高危药品风险控制要素的风险等级评估
5 高危药品风险控制责任主体研究
    5.1 风险控制责任主体的确定
    5.2 责任主体的责任指数分析
    5.3 责任主体的诉求确定
6 我国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6.1 高危药品风险识别模型
    6.2 基于故障树的高危药品风险评估模型
    6.3 敏感性分析研究
7 我国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策略建议
    7.1 高危药品风险的紧急处置
    7.2 制定高危药品流通环节的标准操作规范
    7.3 加强医务人员高危药品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7.4 加强对患者的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知识教育
8 研究结论
    8.1 明确高危药品风险概念利于识别潜在风险要素
    8.2 高危药品风险管理机制仍需完善
    8.3 理清易出现差错环节与临界差错环节的区别
    8.4 风险控制关键责任主体的专业技能水平仍需提高
    8.5 加强对高危药品风险关键要素的管理
    8.6 规范有效的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策略保障用药安全
9 创新与不足
    9.1 研究创新
    9.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3 高危药品风险要素专家咨询表

(6)规范药品调配,打牢风险防范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品调配工作再分析
    1.1 药品调配工作特点
    1.2 药品调配是风险防范的关键环节
    1.3 关于ME的不当认识
2 药品调剂中风险防范的相关实践
    2.1 规范化管理加强质量控制
    2.2 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完备信息
    2.3 自动化设备提高调配精准度
    2.4 以持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3 问题与对策
    3.1 基本配置与规范管理相适应
    3.2 加强人员培训, 提升药师群体素质
    3.3 实施差错登记鼓励制度
    3.4 信息化建设提供便捷的综合信息支持
    3.5 切实发挥自动化调剂设备的工作效率

(7)护士给药差错390例的分析及干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给药差错对患者伤害结果:
    2.2 给药差错涉及科室和护士资历:
    2.3 给药差错的类别构成比:
    2.4 给药差错的原因构成比:
    2.5 护理人员资历发生差错构成比:见表3。
    2.6 2008—2010年护士给药差错比较:见表4。
3 讨论
    3.1 护士给药差错的类别及原因:
    3.2 干预对策
        3.2.1 完善非惩罚性护理缺陷报告系统:
        3.2.2 使用电子病历提高医嘱正确执行率:
        3.2.3 落实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3.2.4 改变护理照护模式:
        3.2.5 借鉴新加坡加强用药管理经验, 杜绝护理缺陷发生:
        3.2.6 警示教育及案例教育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3.2.7 加大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降低护理差错发生:

(9)县级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应用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房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工作内容
2 病房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工作常见问题
    2.1 医嘱信息录入错误
    2.2 医嘱信息执行差错
    2.3 工作站网络运行问题
    2.4 药品请领问题
    2.5 计算机硬件损坏
3 对策
    3.1 加强护理人员应用计算机的培训力度, 提高系统软件操作应用能力[2]
    3.2 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
    3.3 提高法律意识
    3.4 加强与各科室的工作联系
    3.5 维护硬件设备
4 体会

四、计算机工作站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 申媛. 青岛大学, 2020(01)
  • [3]国内护士给药错误相关研究的计量分析与对策[J]. 谭然,曹英娟,郭卫婷,吕晓燕. 护理研究, 2019(15)
  • [4]我国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机制研究[D]. 柯萌.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6]规范药品调配,打牢风险防范基础[J]. 郭代红.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3(04)
  • [7]护士给药差错390例的分析及干预对策[J]. 张明霞. 宁夏医学杂志, 2012(01)
  • [8]医护耦合性差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浣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36)
  • [9]县级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应用及对策[J]. 张桂珍,张桂芝.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05)
  • [10]病区护士工作站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夏丽梅,张少华,秦晶. 吉林医学, 2005(03)

标签:;  ;  ;  

护士在计算机工作站工作失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