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酸雨及其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

日本酸雨及其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日本酸雨及其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楠[2](2020)在《模拟酸雨对毛竹阔叶林根系和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酸雨作为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对森林植物、土壤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地下生态学过程,尤其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的了解不足。我国亚热带地区是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毛竹阔叶混交林是一种扩展很快、且相对稳定的森林类型;酸雨对该生态系统根系状况和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还不太清楚。为此,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18′30″N~30°21′37″N,119°24′11″E~119°27′11″E)的毛竹阔叶混交林开展了 3个酸雨梯度的模拟试验(即T1=pH4.0、T2=pH 2.5和CK=pH 5.5),采用根钻法测定毛竹和阔叶树根系的形态特征及生物量分布格局,采用熏蒸法和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采用红外气体交换法(Li-8100 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土壤呼吸,结合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测定,探索酸雨对毛竹阔叶混交林地下生态过程的影响规律和驱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模拟酸雨显着影响林木根系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格局。酸雨强烈地抑制阔叶树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分别下降了 40~60%、39~63%和42~62%;而酸雨对毛竹根系的抑制作用较弱,其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分别下降了 4~23%、-5%(即增加)~16%和2~30%。在水平方向上,毛竹根系表现为随离样株距离的增加未出现明显变化,而阔树根系则随离样木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在垂直方向上,酸雨处理使毛竹根系分布趋于表层化,而对阔叶树根系的垂直分布影响不显着。另外,T1处理对毛竹细根的比根长影响不显着,但T2处理对毛竹和阔叶树细根的比根长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表明酸雨对细根的抑制作用随酸雨强度增加而加大。模拟酸雨显着降低了毛竹一、二级侧根节点距,但增加了毛竹侧根数量。2、模拟酸雨对竹阔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状产生显着影响。酸雨处理降低了土壤pH值和可溶性有机碳,但增加了土壤全氮、碳氮比、有机碳和碱解氮含量,其中T2处理的增加或降低幅度高于T1处理。酸雨处理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降低了 18~42%和16~32%,但使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 24~59%、18~51%和32~63%。T1和T2处理分别使土壤纤维素酶的活性降低了12%和 28%。3、酸雨处理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但增加了土壤真菌的α多样性。共获细菌的修剪序列455 392条,分属34个已知的细菌门类,其中优势细菌门类(相对丰度>1%)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不同酸雨处理间差异极显着(P<0.01);节杆菌属和Elsterales属相对丰度变化显着,可作为酸雨胁迫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指示种。共获真菌的修剪序列601 287条,分属13个已知的真菌门类,其中优势真菌门类(相对丰度>1%)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毛霉门(Mucoromycota),在不同酸雨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Bifiguratu属、Geminibasidium属、Purpureocillium属和Oidiodendron属相对丰度变化显着,可作为酸雨胁迫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指示种。土壤pH和全氮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影响显着。4、随模拟酸雨的进程,土壤呼吸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酸雨处理试验初期(2017年2月前),不同处理之间土壤呼吸速率差异不显着;之后,酸雨处理对土壤呼吸有促进作用;随着酸雨的累积效应增加(2018年3月后),酸雨处理对土壤呼吸产生了显着的抑制作用,T1和T2处理分别比对照降低了 13%和26%。另外,模拟酸雨增加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上述酸雨对土壤呼吸的效应不是通过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是通过改变根系生物量、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等起作用。综上所述,酸雨显着地改变了毛竹阔叶林的根系形态和分布格局、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进而影响土壤碳循环的主要过程—土壤呼吸,而且这些酸雨效应随模拟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加剧。这些研究结果,不但加深理解全球变化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规律,而且对维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预测其生态环境风险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黄爽[3](2019)在《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大陆和全球范围内,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和氮循环加速有关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化肥的施用明显增加了粮食产量,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氮肥的施用容易引起温室效应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包气带是硝酸盐进入地下水的必经通道,是重要的硝酸盐储存介质,因此研究硝酸盐在包气带的运移和存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预测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可以为政策调整提供有力依据。本文通过改进硝酸盐炸弹(NTB)模型和已发表的数据集,包括20世纪土壤硝酸盐淋溶、包气带厚度、地下水补给和孔隙度,量化了全球不同区域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和硝酸盐储量。为了判断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在20世纪是否从土壤底部进入包气带,基于全球环境综合评估模型(IMAGE)的模拟结果,获得了1900-2000年全球土壤氮循环的增加和减少量。N增加途径包括N肥施用,动物粪便排放、生物固氮和大气N沉降,各项在1900-2000年均显着增长,是造成自然界氮剩余增加的主要因素。N减少途径包括氮在反硝化作用和淋溶过程中的损失、氮随农作物收割以及放牧过程中草地的移出和NH3挥发,反硝化作用是硝酸盐被还原的主要过程,是N的主要减少途径。氮淋溶损失相对于反硝化作用则随着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东和北美地区的淋溶率较低,分别占总输入的4.8%和6.1%。气候潮湿的地区淋溶率较高,如南亚和欧洲分别占总输入的17.9%和18.5%。北美氮利用率为58.8%,南美洲为48.2%,中东和非洲均高于60%。南亚地区的氮利用率则为36.5%,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较高的氮肥输入量和较低的氮利用率,会增加向地下水中淋溶的硝酸盐。不同国家土壤硝酸盐淋溶量在20世纪增长明显,尤以美国、西欧、印度和中国最为显着。到了2000年,美国的淋溶量保持稳定,西欧相对1980年出现明显下降,而中国和印度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在全球24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56个国家和地区硝酸盐淋溶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其中发达国家占17.9%,发展中国家占82.1%。全球岩性区中,基性火山岩和酸性深成岩的淋溶总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未固结沉积物、硅质碎屑沉积岩、混合沉积岩、碳酸盐沉积岩和蒸发岩中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全球37个主要含水层区中,30个含水层中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为了模拟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峰值将在何时到达潜水位,在硝酸盐炸弹(NTB)模型中引入阻滞因子代表岩层渗透性、孔径大小、扩散、分散、吸附等影响因素。以公开发表的英国白垩纪碳酸盐岩含水层中未被硝酸盐峰值影响的区域为61%为参考,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确定全球范围最佳阻滞因子值。对于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基于改进的NTB模型,模拟了全球包气带硝酸盐的运移速度、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以及储量。引入阻滞因子后的运移速度比原NTB模型计算的速度更接近实测值,提高了包气带中硝酸盐淋溶运移速度和时间模拟的准确性。全球范围内运移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位于加拿大东部地区、南美洲北部、非洲中部、挪威以及英国北部地区。分别以国家、岩性、主要大型含水层以及含水层类型为单位,计算了不同区域包气带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不等,且差距较大,距2019年最长可达815年。包气带硝酸盐储量最大的地区是北美、中国和欧洲,这些地区有较厚的包气带和长期广泛的农业活动。在这些地区,硝酸盐在包气带的长时间运移可能会推迟农业措施的改变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以典型纬度带和国家为例,分析了土壤硝酸盐淋溶及其在包气带中运移时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在影响土壤硝酸盐淋溶的众多因素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大于自然因素。尤其以氮复合肥的施用量影响程度最大。通过氮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氮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过多的氮肥施用以及较低的利用率是硝酸盐淋溶增加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人口、城市化率和耕地面积占比。城市化率高的国家有更少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活动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经济收入,农业活动的经济压力会相对较小。中国和印度通过农业活动获得经济收入的人口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从而导致从农业活动中获得经济收入的压力增大。通过N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N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而增加了土壤硝酸盐淋溶量。美国、中国和印度的耕地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但是中国耕地面积比例低于美国、法国和印度,这与我国西部地区不适宜耕种有关,我国土壤硝酸盐淋溶的高值区域都集中在耕地面积较大,且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美国、印度和中国随着淋溶量的增加,耕地面积变化不明显。而巴西和其余的发达国家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淋溶量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再次证明了中国和印度地区较高的土壤硝酸盐淋溶是由于过高的N肥输入和较低的N利用率引起的。当硝酸盐峰值进入到包气带之后,其运移时间主要受地下水补给、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的影响。地下水补给对运移时间影响程度最大,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对运移时间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本文研究表明,包气带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硝酸盐运移通道和储藏区,硝酸盐峰值在包气带中的运移时间决定了其将在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地下水质。硝酸盐在历史农业发展较广的地区具有显着的储藏量。在这些地区中,有的地区硝酸盐峰值在20世纪并未进入包气带。即使在峰值已经进入的地区,由于包气带的延迟作用,其到达潜水位并开始影响地下水质至少需要几十年之久。所以决策者在规划减轻污染措施时,应考虑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的运移时间和硝酸盐储量。

李一凡[4](2019)在《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环境与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文中指出酸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严重。森林生态系统中,酸雨会造成土壤酸化,破坏养分循环过程,对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与土壤呼吸等土壤环境因子造成明显影响。本研究以我国西南典型酸雨区三峡库区重庆缙云山森林生态站作为研究区域,在针阔混交林与常绿阔叶林内进行模拟酸雨试验,采用野外试验监测与室内指标测定结合的方法,观测包括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活性与结构和土壤呼吸等生物、非生物指标,旨在了解酸雨作用下土壤环境变化特征,探究土壤一系列生物、非生物因子对酸雨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酸雨对于土壤温湿度没有显着影响。(2)试验后期模拟酸雨显着降低土壤pH值和水解氮,显着增加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对于全氮和全磷影响不明显。不同酸雨处理下的土壤细根生物量在试验前期被酸雨促进,试验后期被酸雨抑制。(3)常绿阔叶林的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比针阔混交林大,纤维素酶活性比针阔混交林小。在试验后期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被酸雨显着抑制,纤维素酶活性被酸雨显着促进。(4)模拟酸雨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生物量氮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而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不同林分与不同模拟酸雨处理间差异显着。针阔混交林中pH3.25与pH4.0酸雨处理的真菌PLFAs相对丰度被显着提高,总细菌被酸雨显着降低,放线菌没有显着差异。常绿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类似,但是总细菌PLFAs相对丰度在不同模拟酸雨间差异不显着。冗余分析(RDA)表明只有土壤C/N 比和有机质含量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的驱动因素。(5)模拟酸雨处理对土壤呼吸与异养呼吸的影响均显着,并且这种影响有积累效应,在试验前期(2016年1月~3月)酸雨对于土壤呼吸与异养呼吸的月均值影响相比对照不显着,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渐被抑制。两种典型林分内土壤呼吸年均值与年累积量对于模拟酸雨的响应较为一致,2016年对照与pH4.0处理差异不显着,pH3.25与pH2.5处理被显着抑制,2017年各个酸雨处理下均被抑制。异养呼吸年均值与年累积量对于模拟酸雨的响应存在区别,针阔混交林中2016年与2017年不同模拟酸雨下差异均显着,常绿阔叶林中2016年与2017年在对照与pH4.0处理下差异不显着,pH3.25与pH2.5处理均被显着抑制。针阔混交林与常绿阔叶林中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异养呼吸占比逐渐降低。两种典型林分内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与异养呼吸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呼吸的Q10值(温度敏感性)整体上随酸度增加而增加。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与土壤pH、细根生物量、水解氮、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碳氮比、真菌和真菌细菌比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相关性分析说明酸雨造成的土壤酸化对于土壤碳氮循环产生影响,改变了微生物对于有机质和氮素的分解利用效率,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对土壤环境的改变调整适应,土壤酶活性同步变化,这些因素共同驱动了模拟酸雨下土壤呼吸的变化。(6)采用了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及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三种方法综合评价了酸雨对于土壤环境的作用效果。综合分析发现本研究中针阔混交林中断根样方的pH2.5和pH3.25酸雨处理对于土壤环境的负面作用效果最大,对于土壤环境的破坏最为显着。

郭平[5](2016)在《三峡库区酸沉降特征及其对森林土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酸沉降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不仅使得土壤酸化、土壤结构破坏、水体酸化、水质变差、森林衰亡、农作物减产以及腐蚀建筑物等,还会对人类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目前,继欧洲和美国以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酸雨区,而且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和西南地区。因此,本研究以三峡库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试验、室内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研究库区内导致酸沉降的主要酸沉降前体物(SO2和NO2)现状和区域来源、大气酸沉降特征、库区酸临界负荷和超临界负荷情况、酸沉降对森林土壤的影响以及未来酸雨情况,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三峡库区在经历了30年迅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后,酸沉降前体物SO2和NO2年均浓度分别在0.034-0.039 mg·m-3和0.026-0.031 mg·m-3之间。基于国标,三峡库区一类区SO2年平均排放浓度仅有巫溪近几年排放浓度达标;NO2年均排放浓度大部分区县均已达到标准。应用Hysplit4气流轨迹模型对库区2013年气流轨迹模拟得到两条轨迹线,1号轨迹线起源于库区境内,出现频率达到77%,;2号轨迹线起源于库区外南部,出现频率为23%。说明外来源污染物对库区污染物量影响较小。(2)2007-2013年三峡库区年均降水量在968.53-1254.12mm之间,四季降水分明。降水年均pH值在4.26-4.79之间,始终低于5.6,属于酸性降水。根据降水污染程度,库区降水在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之间。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库区大气降水离子成分进行正交旋转后得出2个主成分;而应用源解析模型(PMF)分析模型进行源解析得出4个因子,因子1:Na+和Cl-,主要是海洋源污染物高空远距离输送所致;因子2:NH4+和SO42-,主要属于煤炭燃烧、农业源;因子3:Ca2+和Mg2+,主要代表了地壳或风吹尘源;因子4:NO3-,代表化石燃料燃烧源。PCA和PMF两种方法由于解析原理或假设不同,导致源解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表现出各自在应用上的优势和局限性。(3)应用简单质量平衡法(SMB)评估三峡库区酸临界负荷,该值在0-10.3keq·ha-1·yr-1之间,5.0 keq·ha-1·yr-1以上酸临界负荷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上游和下游部分地区;营养氮临界负荷值在0-3.5 keq·ha-1·yr-1之间,低于硫临界负荷。酸临界负荷超过量在0-2.1 keq·ha-1·yr-1之间,已达整个库区近4.8%的面积;营养氮临界负荷超过量在0-0.3 keq·ha-1·yr-1之间,已占整个库区29.0%的面积,应重点保护临界负荷被超过区域,防止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更大危害。对三峡库区酸临界负荷模型所需各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最重要的影响参数是净氮固定速率(Nu)和盐基阳离子与铝离子的比值(Bc:Al),二者对酸临界负荷评估影响分别占到了37.0%和33.3%;其次为氮沉降量(Bcdep),占到了17.9%,而其它参数对临界负荷评估影响较小,特别是水铝矿平衡常数(kgibb)、径流量(Q)和时间(t)。(4)大气降水经过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冠层后水化学性质发生明显变化,pH值分别下降0.88和0.71个pH当量。阔叶林树干茎流中Ca2+淋溶量和淋溶系数分别达到4.606 mg·L-1和2.360,明显高于针阔混交林。降水经土壤层后针阔混交林壤中流pH值升至7.55,而常绿阔叶林壤中流pH值降至6.59。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表层土壤pH值从2010年到2012年呈减少趋势。两种林分土壤pH随着H+加入量的增加呈“L”型逐渐降低。土壤酸缓冲曲线在H+加入量达到0.03mol/kg时发生转折。土壤pH>3.0时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土壤酸缓冲容量均较小;土壤pH<3.0时两种林分的土壤酸缓冲容量急剧上升,是pH>3.0时的2.8-4.2倍。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土壤酸害容量基本呈现出从土壤A层到C层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根据土壤酸害容量划分等级,两种林分土壤均属于易受害土壤,土壤对酸沉降相对较敏感。(5)应用Matlab R2014b构建酸沉降预测网络NAR神经网络并进行多次训练,完成建模任务,可以通过延时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仿真与预测。三峡库区预测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降水量分别达到1599.4mm、1422.6mm和1766.1mm,普遍高于2007-2013年实测降水量;降水pH分别为4.77、5.23和5.21,属于弱酸雨;相较于2013年,2014-2016年预测各离子含量均有所升高,预测降水中主要阴离子仍以SO42-和NO3-为主,主要阳离子以NH4+和Ca2+为主,根据[SO42-]/[NO3-]可知,2014-2016年库区酸雨仍属于燃煤型酸雨。

黄昌朝[6](2013)在《日本东亚环境外交研究 ——基于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论述了日本在东亚区域环境外交中供给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根源、目的、供给手段和主体等内容,并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日本对不同类型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意愿和目的,也总结出了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制度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以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环境问题进入了国际政治的研究范畴,保护和改善环境从此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冷战结束后,环境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全球环境治理活动中,全球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却越来越显示出其结构性的缺陷。国际社会的自助状态、由霸权国家供给并逐步被“私物化”的国际公共产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谁该为环境问题付更大责任的争执等等,这些问题都使得全球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浪潮的一个特征就是区域主义再次兴起,并因其有别于欧洲一体化特点的东亚和北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兴起,以及这一次区域主义是基于区域内部发展,不但在政治、安全、经济方面合作,也在文化、环境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参与主体也不仅仅是国家主体,企业和市民社会也成为区域一体化的推动力量,而被称为“新区域主义”。在全球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时,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就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一种补充,也是区域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也正是新区域主义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以区域公共产品理论为视角,论述了在东亚区域环境安全日益受到威胁的状态下,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尤其是日本作为国际环境外交大国在东亚的环境外交中如何供给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二战后,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取得经济发展并成为东亚唯一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日本也遭受了环境危机,一度被称为“污染列岛”。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政策,并在70—80年代就取得了环境治理良好的效果,在环境技术、环保产品和科学研究上都保持世界领先的水平。另一方面,日本从80年代起提出了力争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努力为国际社会发挥自身的贡献。然而日本的政治大国之路走得并不平坦,其所谓的“国际贡献”也总是由于历史的记忆而被国际社会质疑。90年代环境外交的兴起使日本意识到供给国际环境公共产品是日本争取成为国际政治大国的一个新的途径。由于环境具有区域的系统性,且东亚一直是日本经济发展和政治诉求的重要区域,因此力争成为供给东亚环境公共产品的主导国也就成为日本的重要目标。东亚国家从50年代的日本开始,亚洲四小龙、东盟四国和中国的经济先后取得了高速发展,逐步走向了工业化的进程。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空气污染、海洋污染、水土流失和森林退化等环境问题突出。90年代起,在全球环境治理的背景下,东亚各国也都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区域环境治理所需要的环境公共产品也纷纷出现。日本作为国际环境大国,又是开展环境外交较早的国家,在东亚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日本在东亚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环境机制创新上的主导和推动作用。②提供环境ODA,且把东亚作为重点援助区域。③推动建立区域环境认知共同体。④日本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中发挥重要的供给作用。本文以东亚三种区域环境公共产品,即“东亚酸沉降监测网络”、“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和“东盟环境治理机制”作为案例分析,详细论述了日本在酸雨治理、海洋污染和森林退化这三种不同类型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作用。从论述中可以看出,日本从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环境利益出发,对不同类型的区域环境公共产品,其供给的方法、主体和目的也完全不同。总之,日本在东亚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中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主导作用,加之东亚邻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供给的意愿和能力。这也是相比起欧洲和北美而言,东亚环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本文还论述了日本在推动东亚共同体过程中碰到的障碍,并提出通过提高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制度化水平,增强区域国家的“一体感”,构建新的共同价值观以及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东亚国家可以逐步建立起东亚环境共同体,并由此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日本作为东亚环境大国有作为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主导国的条件和意愿,但是东亚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化水平整体的提高还需要东亚其他国家的共同努力。作为新兴的区域大国,又是区域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对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作用也很重要。因此本文在结论部分还提出了中国参与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主要途径。

向仁军[7](2012)在《中国南方典型酸雨区酸沉降特性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世界范围内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但中国以煤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在若干年内不会有本质的改变。煤使用量的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带来了酸沉降的本体气体(SO2, NOx)排放量逐步增加;酸性物质(气体或气溶胶)通过干湿沉降的方式降落到地面,不仅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侵害。酸沉降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选择中国南方的三个典型酸雨区重庆市、湖南省、贵州省的铁山坪、蔡家塘、雷公山建立了3个国际高标准的小流域酸雨观测站,利用EMEP监测网络推荐的标准采样和化学分析方法,对酸沉降进行系统的研究,其创新性结果如下:研究区域(湖南蔡家塘、贵州雷公山、重庆铁山坪)内典型森林小流域(2001-2004年)大气干沉降主要酸性物质均为SO2、SO42-、N02;主要碱性物质均为NH4+、Ca2+、K+、NH3,并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征(春、冬季污染严重);区域内大气降水均出现严重的酸化现象,年平均pH值顺序为铁山坪(4.12)<蔡家塘(4.62)<雷公山(4.96)。蔡家塘与铁山坪大气降水和森林穿透水中的阴离子均以8042-为主,阳离子以NH4+为主;雷公山大气降水阴离子以CI-为主,阳离子以NH4+为主,森林穿透水阴离子以SO42-为主,阳离子以K+为主。并且森林穿透水中的各种离子组分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富集,蔡家塘、雷公山、铁山坪离子总量分别增加2.75倍、1.79倍、4.63倍。大气降水经树冠和地表植被,发生了强烈的离子交换反应,降水pH值明显升高。常年酸沉降条件下,树冠层对SO42-、NO3-、Mg2+、NH4+和Na+具有吸收作用,以S042-、N03-最为明显。SO42-、Ca2+和Mg2+冠层淋溶百分率随降雨量的增加明显减少;Ca2+、K+(?)CI-随着pH的增加,其冠层淋溶百分率呈增加趋势;森林冠层离子的淋溶序列为:K+>Ca2+>Cl->Mg2+>SO42->NO3->NH4+>Na+。小流域降水中氮和硫的浓度与降水量呈负相关,输出浓度与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总氮输入以NH4+为主;森林氮沉降接近欧洲最大氮沉降穿透值25kg·/(hm2·a),输出通量主要受降水量和地表径流的影响,未出现大量的N03-的输出,大部分被生态系统截留。S042-的输入通量均明显高于输出通量,保持较高的净截留量。SMART和(?) MAGIC模型机理类似,考虑到二者的互补性,采用MAGIC和SMART结合模型进行硫沉降临界负荷计算,计算得出韶山硫沉降临界负荷为1.76keq/(hm2.a);与用单一MAGIC模型计算结果相比较,MAGIC和SMART结合模型计算出的硫沉降临界负荷更接近实测值。研究区域土壤酸化较为严重,酸化程度为铁山坪>蔡家塘>雷公山;主要与各地区酸沉降的缓冲容量有直接关系。氮、硫沉降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土壤酸化进程,其中氮沉降产生的H+通量高于硫沉降。但由于土壤中存在大量的活性钙,能够保持较高的Ca/Al比值,酸沉降未出现明显的铝毒效应。

遆超普[8](2011)在《不同空间尺度区域氮素收支》文中提出氮是生命必须的元素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增加了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氮投入。人为活化氮的投入一方面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满足了人类对食物和能源等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化肥过量施用、畜牧养殖废污排放、化石燃料大量使用等人类活动过程,极大地干扰了氮在大气、水、生物、土壤等圈层的相互转化及运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氮素超负荷承载,导致了地球环境自然平衡的破坏,从而引起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湖泊与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从区域到全球尺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研究氮素的输入输出过程、控制机制、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对于提出针对性的氮素管理措施,从根本上控制氮素流失、加强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尽管我国在氮素投入支出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整体上还不够完善。本研究利用实验监测数据、农户调查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图形数据与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等,通过建立氮素投入(生物固氮、化学氮肥、粮食和饲料进口以及大气沉降)和氮素支出(氨挥发、流入水体、反硝化和储存、粮食和饲料出口以及生物质燃烧)模型,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空间尺度氮素特征,以明确氮素的来源去向、过程机制、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探索氮素流失的控制环节和主要途径。本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在以稻作为主的句容农业小流域,连续两年的观测数据和农业调查数据显示,2007-2009年该流域总氮投入为1272ton,单位面积通量280 kg N ha-1 yr-1。化学氮肥是主要的氮投入来源,占总量的78.7%;流域的大气干湿沉降为39 kg N ha-1 yr-1,是第二大氮源;流域生物固氮占总氮投入的13.8%,通过粮食和饲料进口的氮体现在农作物种子的买进,仅占总氮投入量的0.6%。作为典型的农业流域,该地区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场和工厂等,流域内生产的粮食和食品大部分输出到流域之外。人畜排泄物基本还田作有机肥,通过农田有机肥和化学氮肥氨挥发的氮为188ton,占总氮投入的14.8%。调查显示该流域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量很高,通过秸秆露天和作为燃料燃烧排放到大气中的氮为140 ton,占总氮投入的11%。作为流域唯一出水口的水库,氮输出仅9.3 ton,不到总氮投入的1%,这表明句容农业流域投入的人为活化氮大部分通过氨挥发和生物质燃烧的方式排放到大气中。氮素以氨挥发、生物质燃烧排放到流域外是影响该流域氮素循环的主要因素。该农业流域内每年有637 ton氮被土壤系统本身所去除或被储存于土壤中,占总氮素投入的50%。历史资料和实测数据显示,当地土壤全氮含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因此大部分盈余氮通过反硝化进入环境。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对氮素的拦截作用、反硝化作用对水体氮的去除和大量的氨挥发、生物质燃烧是水体氮输出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减少氮素损失和治理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对于稻作农业流域内的氮素管理,应该更加关注氮素的气态损失。2、在人口密集,工农业、养殖业高度发达的太湖流域常熟地区,单位面积氮素总投入为23927 kg N km-2 yr-1,折合27707 ton。化学氮肥是最大的氮源,占总氮投入的56.6%;大量的粮食和饲料的进口是该地区氮投入的主要特征,总量为6186ton,单位面积5342 kg N km-2 yr-1,占总氮投入的22.3%;大气氮沉降和生物固氮分别占总氮投入的15.5%和5.6%。通过氨挥发和生物质燃烧进入大气的氮分别为3535ton和172ton,占总量的12.8%和6.2%;通过水体输出的氮为8108ton(7002 kg N km-2 yr-1),占总投入量的29.3%。差减法显示,51.7%的氮素通过反硝化进入环境或储存在系统中。太湖地区水污染严重,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是导致水体氮污染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显示,该地区地表水输出平均氮浓度为6mg N L-1,高于我国地表水劣五类标准。通过农村生活污水、禽畜养殖排放到水体的氮是水体氮的第一大源,占总量的26.5%;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第二的水体氮源,为2085ton,占流入水体总氮量的25.7%;来自农田径流和淋溶的氮占总流入水体总氮量的17.9%,大气氮沉降所占的比例仅次于农田径流和淋溶,为17.0%。作为典型的河网平原地区,水产养殖也是该地区水体氮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占总量的8.1%。因此,在控制当地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主要水体氮污染源的同时,也要采取措施控制农村生活污水、禽畜排泄物排的排放。3、1985、1990、1995、2000、2005、2007年我国大陆生态系统氮投入总量分别为3081、3778、4418、4610、5238、5426kg N km-2 yr-1,22年间投入量增加76.1%。化学氮肥是第一大氮源,生物固氮所占比例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大气氮沉降约占总氮投入的24%。1985年以后出现粮食和饲料净进口的现状,截止2007年,通过粮食和饲料进口的氮占总氮投入的3.5%。氨挥发和流入水体的氮占总氮投入比例相当,约20%。22年间生物质燃烧排放氮占总氮投入的5.3-7.7%。通过物质平衡法估算,反硝化约占总氮支出的41%,系统储存占17%,大量的氮投入通过反硝化途径进入环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化学氮肥的施用是导致氮素投入水平过高的主要原因,而因此导致的大气氮沉降、氨挥发等也显着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受地理位置、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氮素收支在省域尺度上差别很大。人口密度与反硝化和储存、流入水体的氮、总氮投入呈极显着直线正相关关系;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人均GDP与氮总投入、氨挥发、反硝化和储存、流入水体直线显着正相关。除林地面积百分比与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氮直线显着正相关外,草地面积百分和林地面积百分比与氮素总投入、氨挥发、反硝化和储存、流入水体直线显着负相关。因此,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以及耕地面积比例较大的河南、山东、河北等省,氮素投入总量较高,相应的氮素流失量也较大。而在广大西北、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密度小、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氮素投入较低、对环境的影响相应较小。我国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河流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氮污染情况,本研究对三大流域的水体氮输出估算显示,长江流域是三大流域中水体氮输出最高的流域,1985、1990、1995、2000、2005、2007年水体氮输入分别为1.90、2.43、2.59、2.76、2.61Tg,相应年份河口氮输出量为1.33、1.7、1.81、1.93、1.83Tg;黄河、珠江流域流入水体、河口输出的氮相对较低,不足1Tg。1985-2007年间,三大流域的氮输出均呈增加的趋势,以长江流域增长较低,为37.4%,黄河流域增长最大,为61.5%。三大流域河口氮输出估算值与实测值相比,除黄河流域因常年断流、农田灌溉用水等原因导致估算值偏高外,其他两个流域估算值与实测值一致。4、不同尺度下的氮素收支研究显示,人为活动严重影响了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化学氮肥的投入在不同尺度下均为最大的氮素来源。不同尺度下,大部分氮素都通过反硝化或者系统储存进入到环境中,反硝化与系统储存的氮约占总氮投入的50%左右。在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农业小流域,氮素投入支出与农业活动紧密相关,投入到环境中的氮素主要通过氨挥发、生物质燃烧等气体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地表水径流输出很低。而在经济发达的中尺度河网平原地区,除化学氮肥外,粮食的进口占氮素投入的比重较高。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人畜排泄物等流入水体导致水体氮浓度过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国家尺度下,氮素的投入支出时空变化差异较大,氮素的循环过程主要受人均GDP、土地利用类型和人口密度的影响。投入到地表的氮素超过70%通过反硝化、生物质燃烧、氨挥发排放到大气中,产生酸雨沉降、温室气体等环境问题,而约有20%的氮素流入到水体,造成我国主要河流的水质污染。

刘楠[9](2011)在《缙云山典型林分对径流水质的作用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重庆北部水源区水源涵养林构建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1802)”,研究了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对径流及水质的影响,以期为重庆水源涵养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样地计8个:马尾松×四川大头茶混交林(I1)、四川大头茶×四川山矾混交林(I2)、毛竹林(I3)、灌丛(I4)、马尾松×广东山胡椒混交林(I6)、广东山胡椒×杉木混交林(I7)、及毛竹×四川山矾×马尾松混交林(I8)等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同时以裸地(I5)作为对照。首先,统计分析2002-2009年的降雨和径流监测数据,得出了该地区的降雨和产流特征。第二,首次在该地区森林水质研究中引入空气质量监测和云雾水水质的监测,了解空气质量和云雾与降雨化学性质的关系;在2007-2010年期间,对实验地区降雨、林内雨、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水质进行监测与分析,通过对降雨、林内雨、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分析,揭示典型林分不同层次(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的水质效应及影响水质变化的原因;首次对该地区枯落物对酸雨的响应进行人工模拟试验研究,探讨典型林分枯落物对酸雨水质的影响。第三,研究了酸雨影响下森林优势乔木叶片、枯落物、土壤养分储量以及其碳储量的特征,并以这三个对象为三个层次,研究了三个层次间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酸雨影响下的典型林分土壤、枯落物养分储量和酸缓冲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第四,使用单因子评价、综合指数法、主成分分析与聚类、灰色关联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典型林分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如下:(1)缙云山2002年-2009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233.2mmm,主要集中在4-10月份,暴雨多发生在6-9月,且降雨量大,降雨强度高。缙云山典型林分径流量以5-8月最多,地表径流量占全年的51.05%-65.90%,地下径流量占55%-68.4%。有林地对降雨、径流的调节作用要优于裸地,林地中毛竹林(I3)调节径流的能力最差,马尾松×四川大头茶混交林(I1)和四川大头茶×四川山矾混交林(I2)较优。(2)缙云山地区主要空气污染气体为SO2。云雾水pH平均值(3.45)小于同期降雨pH平均值(4.04)且所含的离子浓度高于雨水。该地区降雨酸化严重,有向复合型酸雨转化的趋势。(3)对典型林分不同层次水质效应的分析表明:①降雨呈酸性,林冠层使降雨pH值降低,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pH比降雨有明显的升高,其中地表汇流阶段对水体pH的缓冲作用最大。降雨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在其经过林冠层之后,除了Na+以外,其全部呈现增加的趋势。②除Ca2+外,典型林分对降雨输入的离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作用,对SO42-、NH4+、Mg2+、Mn和A13+的削减主要阶段是地表汇流阶段,对N03"、K+、Na+和Fe的截留则主要是土壤层。③地表径流元素浓度与枯落物或者土壤中该元素的储量关系不大;壤中流相应元素的浓度与土壤中该元素的储量具有一定的关系,除了Mg2+和Mn(仅在I2、I4壤中流检出)外,其余元素在壤中流的浓度与其在土壤中的储量均具有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关系。(4)枯落物酸缓冲潜力综合评价结果为:P3(-82.01)>P7(-93.85)>P8(-94.98)>P6(-95.90)>P1(-97.58)>P4(-100.08)>P2(-103.16), I3枯落物的缓冲潜力最大,I2最小。土壤酸缓冲潜力综合评价结果为P6(29.37)>P4(23.23)>P8(22.71)>P7(18.50)>P1(15.39)>P2(13.61)>P3(13.22)>P5(11.31),林地土壤缓冲能力优于裸地,I6的缓冲能力最大,I1最小。(5)对I1、I2、I3、I4、I6、I8等6种典型林分枯落物进行的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的结果表明:6种枯落物对模拟酸雨pH值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在pH值2.7、3.5和4.5酸雨作用下,林分I8的枯落物层对pH值的缓冲效果最好。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6种典型林分枯落物淋滤液中的盐基离子(Ca2+、Mg2+、KNa+、H4+)、Al3+、Fe、Mn浓度呈现增加的趋势。林分I8的淋滤液中Ca/A1的摩尔比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较容易受到铝毒危害。当酸雨pH值降低到2.7时,在几种林分中,林分I8的Fe(4.4μmol/L)、Mn(10.7μmol/L)的含量均为最高的,表明该林分较易受到重金属的危害。(6)对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水质综合评价表明:该地区马尾松×四川大头茶混交林具有较好的水质效应。

杜春艳[10](2010)在《中亚热带韶山森林的大气沉降特征及对酸沉降的生态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导致的燃料的大量消耗,使我国的酸沉降问题愈演愈烈,我国南方已成为继欧美之后的第三大酸沉降区,而且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而地处中南的湖南更是受到酸沉降的严重污染,酸雨频率长期居高不下。森林生态系统为酸沉降提供了巨大的接受面,过量的酸沉降可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土壤酸化,甚至使森林衰退。那么,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生态响应过程并及时提出酸沉降的控制措施,对防止森林衰退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本论文选择具有典型亚热带特征的湖南韶山森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韶山的大气沉降特征和酸沉降下韶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响应过程,可为我国乃至世界酸沉降下的森林生态响应研究积累宝贵资料,同时为韶山的酸沉降控制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研究课题组2001年2004年在韶山针阔叶混交林设置了4个标准样方进行气象、气体和气溶胶、降雨、林内穿透水、凋落物和地表径流的监测,研究了韶山大气干湿沉降的典型特征,采用正定矩阵方法(PMF)对韶山降雨和气溶胶的离子来源进行了解析,深入分析了韶山森林生态系统中盐基离子、营养氮及溶解性有机碳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韶山森林冠层、亚冠层和凋落物层对酸沉降的酸化缓冲影响作用机制,并采用收支平衡理论评估了韶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氮饱和状况,采用稳态模型计算了韶山森林的氮沉降临界负荷,最后尝试采用BP神经网络对韶山降水和地表水酸度进行了预测,研究取得了如下一些成果:(1)韶山降水酸性较强,年均pH值均低于5.0,酸雨频率非常高,普遍达到90%以上,大气降水中离子基本平衡,SO42-/NO3-比值在1.72-5.65之间,韶山降水仍属于硫酸型降水,该比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氮氧化物的贡献在增强。采用沉降速率法和净穿透通量法估算韶山大气中硫的干沉降通量月均值分别为188 mg m-2 month-1和105.25 mg m-2 month-1。采用正定矩阵方法(PMF)对韶山降雨和气溶胶的离子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土壤尘是韶山气溶胶和降水化学成分最主要的来源,其次是农业源,另外,交通排放源和高空远距离输送对降水成分来源也有一定的贡献。(2)韶山森林冠层及亚冠层对酸沉降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缓冲作用,植被对酸性降水比较敏感,冠层的缓冲作用较亚冠层强烈。韶山森林冠层和亚冠层盐基淋溶总通量分别为259.84 meq m-2 a-1和63.3 meq m-2 a-1,其对H+的吸收通量分别为165.9 meq m-2 a-1和40.9 meq m-2 a-1,冠层和亚冠层盐基淋溶总通量要高于其对H+的吸收通量,这主要是与韶山森林的弱酸滤出消耗盐基阳离子有关。韶山森林凋落物淋滤液pH值均高于表层土壤pH值均值,但由于凋落物中盐基阳离子不足以抵消凋落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类物质的酸化作用,在春、夏、秋季并不能降低雨水酸度,而是增加其酸度,但在冬季是一个较强的酸缓冲系统。(3)韶山森林冠层、亚冠层和凋落物层DOC浓度对降雨酸度并不敏感,亚冠层对DOC表现出一定的吸附或吸收作用,韶山森林DOC的积累主要出现在凋落物层,年总净增量达到11.08 g m-2 a-1。地表径流中DOC浓度与其pH值呈正的相关关系,但通过地表径流输出的DOC浓度很低,输出通量亦较少。(4)韶山森林无机氮输入以NH4+-N为主,年均总输入量达到3.136 g m-2 a-1,但尚未超过氮沉降临界负荷估算值,地表径流中无机氮输出以NO3--N为主,输出通量平均值为0.22 g m-2 a-1,仅占输入总无机氮的7%,即有超过90%以上的无机氮被截留,尽管韶山森林有高氮的输入,但是其生态系统还没有达到氮饱和状态。(5)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降水和地表径流的酸度进行了模拟预测,选择SO42-、NO3-、Ca2+、NH4+的浓度与组合因子(Ca2++NH4+)/(SO42-+NO3-)作为输入,以降雨pH值作为输出,预测值的绝对误差均在±0.5个pH值单位之内,而选择降雨酸度和前一次地表径流酸度作为输入,以地表径流的pH值作为输出,预测值的绝对误差均在±0.15个pH值单位之内,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较高,可以用来粗略预测韶山降雨和地表径流的酸度。

二、日本酸雨及其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酸雨及其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模拟酸雨对毛竹阔叶林根系和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酸雨及研究简史
        1.2.2 酸雨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1.2.3 酸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2.4 酸雨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5 酸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2.6 毛竹分布与生物学特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材料与试验设计
    2.1 研究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3 模拟酸雨对竹阔混交林根系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1.1 根系采集
        3.1.2 根系参数测定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模拟酸雨处理对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3.2.2 模拟酸雨处理对根系生物量分布格局的影响
        3.2.3 根系特征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3.3 讨论
        3.3.1 酸雨对根系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3.3.2 毛竹根系的影响因子
    3.4 本章小结
4 模拟酸雨对竹阔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与生物性质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壤样品采集
        4.1.2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4.1.3 土壤微生物量测定
        4.1.4 土壤酶活性测定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模拟酸雨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2.2 模拟酸雨处理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
        4.2.3 酸雨处理对土壤化学与生物性质关系的影响
    4.3 讨论
        4.3.1 酸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3.2 酸雨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
        4.3.3 酸雨对土壤化学和生物性质关系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模拟酸雨对竹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土壤样品采集
        5.1.2 土壤细菌、土壤真菌DNA提取与PCR扩增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细菌与土壤真菌的高通量测序
        5.2.2 土壤细菌与真菌Venn图
        5.2.3 模拟酸雨处理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5.2.4 模拟酸雨处理对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2.5 土壤性质对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3 讨论
        5.3.1 酸雨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5.3.2 酸雨对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模拟酸雨对竹阔混交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1.1 土壤呼吸测定
        6.1.2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酸雨处理下土壤呼吸及相关因子的时间动态
        6.2.2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子
    6.3 讨论
        6.3.1 酸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6.3.2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硝酸盐淋溶研究
        1.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滞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第2章 包气带氮转化过程
    2.1 大气和土壤中的氮转化
        2.1.1 大气氮转化
        2.1.2 土壤氮转化
    2.2 包气带氮转化
        2.2.1 吸附作用
        2.2.2 硝化作用
        2.2.3 反硝化作用
    2.3 淋溶作用
    小结
第3章 包气带水文地质条件
    3.1 包气带厚度
    3.2 地下水补给
    3.3 全球岩性分类
    3.4 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
    小结
第4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区域性分析
    4.1 IMAGE模型
        4.1.1 淋溶因子
        4.1.2 地表氮剩余
        4.1.3 地表径流氮流失
        4.1.4 IMAGE模型土地利用
    4.2 土壤氮平衡变化
        4.2.1 地表氮剩余变化
        4.2.2 氮增加量变化
        4.2.3 氮减少量变化
        4.2.4 全球土壤氮平衡分析-以2000 年为例
    4.3 不同区域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1 国家行政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2 岩性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3 含水层类型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4 含水层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小结
第5章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
    5.1 硝酸盐炸弹(NTB)模型
        5.1.1 概念模型
        5.1.2 数值模型
    5.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及储量模拟
        5.2.1 NTB模型改进
        5.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速度和时间
        5.2.3 包气带硝酸盐储量
    5.3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
        5.3.1 国家行政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2 岩性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3 含水层类型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4 含水层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小结
第6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土壤硝酸盐淋溶影响因素分析
        6.1.1 土壤硝酸盐淋溶时空分布特征
        6.1.2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氮肥的相关关系
        6.1.3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NO_2 柱浓度的相关关系
        6.1.4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
    6.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6.2.1 基于GIS的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热点分析
        6.2.2 包气带运移时间与自然因素相关关系
    6.3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及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关系
        6.3.1 典型发展中国家
        6.3.2 典型发达国家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环境与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酸雨概况
        1.2.2 酸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2.3 酸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4 酸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5 酸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土壤温湿度与化学性质对酸雨的响应
        1.4.2 土壤酶活性对酸雨的响应
        1.4.3 土壤微生物对酸雨的响应
        1.4.4 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
        1.4.5 酸雨对于土壤环境作用效果的综合评价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2 试验设计
    2.3 土壤呼吸的测定
    2.4 降雨、大气温度与土壤温湿度的测定
    2.5
    2.6 数据分析
3 土壤温湿度对酸雨的响应
    3.1 气温与降雨变化特征
    3.2 酸雨下土壤温湿度变化特征
        3.2.1 酸雨下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3.2.2 酸雨下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3.3 小结
4 土壤化学性质对酸雨的响应
    4.1 酸雨下土壤pH值变化特征
    4.2 酸雨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4.3 酸雨下土壤全氮含量变化特征
    4.4 酸雨下土壤碳氮比变化特征
    4.5 酸雨下土壤水解氮含量变化特征
    4.6 酸雨下土壤全磷含量变化特征
    4.7 酸雨下细根生物量变化特征
    4.8 小结
5 土壤酶活性对酸雨的响应
    5.1 酸雨下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特征
    5.2 酸雨下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变化特征
    5.3 酸雨下土壤脲酶活性变化特征
    5.4 酸雨下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特征
    5.5 小结
6 土壤微生物对酸雨的响应
    6.1 酸雨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变化特征
    6.2 酸雨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变化特征
    6.3 酸雨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响应
    6.4 酸雨下土壤指示性菌群的响应
    6.5 酸雨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
    6.6 小结
7 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
    7.1 酸雨下土壤呼吸变化特征
        7.1.1 土壤呼吸日际变化特征
        7.1.2 土壤呼吸月际变化特征
        7.1.3 土壤呼吸年际变化特征
        7.1.4 酸雨对土壤呼吸中异养呼吸占比的影响
    7.2 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关系
        7.2.1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关系
        7.2.2 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关系
        7.2.3 土壤呼吸与土壤水热双因子关系
        7.2.4 酸雨下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变化
        7.2.5 土壤呼吸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7.3 小结
8 酸雨对于土壤环境作用效果的综合评价
    8.1 主成分分析与评价
    8.2 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8.3 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分析与评价
    8.4 小结
9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成果目录
导师简介
致谢

(5)三峡库区酸沉降特征及其对森林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酸沉降研究现状与进展
        1.1.2 酸沉降临界负荷研究进展
        1.1.3 酸沉降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1.1.4 酸沉降预测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土壤特征
    2.6 植被特征
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3 数据分析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三峡库区酸沉降前体物特征
    4.1 酸沉降前体物时空分布特征
        4.1.1 酸沉降前体物时间分布特征
        4.1.2 酸沉降前体物空间分布特征
    4.2 气象特征对酸沉降前体物的影响
        4.2.1 气象特征
        4.2.2 气象特征对酸沉降前体物的影响
    4.3 基于气流轨迹外来污染物对库区污染物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三峡库区酸沉降化学特征
    5.1 酸沉降化学特征分析
        5.1.1 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5.1.2 降水pH和酸雨频率分析
        5.1.3 降水离子特征分析
    5.2 酸沉降源解析
    5.3 本章小结
6 三峡库区酸沉降临界负荷分析
    6.1 方法比选
    6.2 参数确定
        6.2.1 土壤参数
        6.2.2 植被参数
        6.2.3 沉降参数
    6.3 SMB法敏感性分析
    6.4 三峡库区酸沉降临界负荷特征
        6.4.1 酸沉降临界负荷特征
        6.4.2 超临界负荷特征
    6.5 本章小结
7 酸沉降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7.1 酸沉降输入特征分析
    7.2 酸沉降输出特征分析
    7.3 酸沉降对土壤的影响
        7.3.1 土壤酸化特征
        7.3.2 土壤酸缓冲能力
        7.3.3 土壤酸缓冲容量
        7.3.4 土壤酸害容量
    7.4 本章小结
8 三峡库区酸沉降特征预测
    8.1 酸沉降预测网络构建
        8.1.1 参数确定
        8.1.2 网络训练与预测效果分析
    8.2 酸沉降特征预测
        8.2.1 降水量
        8.2.2 降水pH
        8.2.3 酸沉降化学组成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日本东亚环境外交研究 ——基于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问题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为什么选择日本在东亚区域的环境外交作为切入点
        三、研究问题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内外对日本环境外交研究文献综述
        三、关于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和日本环境外交研究现状的评析
    第三节 本文的框架结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一、本文框架结构
        二、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三、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与环境外交
    第一节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框架
        一、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理论根源
        二、区域公共产品理论
        三、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性及其理论政策涵义
    第二节 国际环境安全与环境外交
        一、国际环境安全观念的形成
        二、环境外交理论综述
    第三节 区域环境治理与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
        一、全球环境治理的困境
        二、区域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三、环境外交和区域环境公共产品
第二章 东亚环境问题及其区域环境公共产品
    第一节 东亚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一、东亚主要环境问题
        二、东亚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现状分析
        一、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
        二、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现状分析
第三章 日本环境外交及其在东亚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中作用
    第一节 日本环境外交背景、发展阶段和特点
        一、日本环境外交的背景
        二、日本环境外交的发展阶段
        三、日本环境外交的目的
        四、日本环境外交的特点
    第二节 日本环境外交中供给国际环境公共产品的机制分析
        一、日本供给国际环境公共产品的国内决策机制
        二、参与和发起建立国际环境机制是日本供给国际环境公共产品最重要内容
        三、提供环境ODA是日本供给国际环境公共产品的重要载体
        四、日本非政府组织直接供给国际环境公共产品
        五、日本财界在供给国际环境公共产品中的直接作用
    第三节 日本在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导作用
        一、日本在推动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和管理机制上的主导作用
        二、日本环境ODA是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物资手段
        三、日本在促进东亚环境认知共同体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第四章 日本在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作用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日本在东亚酸雨跨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一种加权总和型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一、东亚酸雨跨境污染的形成及其区域公共产品类型
        二、日本在东亚区域酸雨治理公共产品中的供给作用
        三、EANET现状整体分析
        四、日本供给加权总和型区域公共产品的意图和局限性分析
    第二节 日本在东亚海洋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一种总和型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一、东北亚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类型
        二、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NOWPAP)
        三、NOWPAP现状整体分析
        四、日本对总和型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作用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日本在东盟国家森林退化治理中的作用——一种最弱环节型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一、东盟森林砍伐和退化问题及其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类型
        二、东盟环境治理组织和机制
        三、东盟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现状整体分析
        四、日本对东盟产生的“生态阴影”
        五、日本对最弱环节型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作用和局限性分析
    第四节 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运行状况以及日本作用的综合分析
        一、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运行状况分析
        二、日本对不同汇总技术的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作用及其根源
第五章 日本视角下区域环境安全一体化对东亚共同体建设的推动作用
    第一节 日本视角下的东亚共同体的发展
        一、日本倡导下的东亚共同体的发展阶段
        二、日本倡导下的东亚共同体的核心要义
    第二节 通过构建环境安全共同体带动东亚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一、东亚共同体构建中的障碍
        二、构建区域环境安全共同体可以克服或避免东亚共同体建设中的障碍
    第三节 对日本推动东亚环境安全共同体的建议和对策分析
        一、完善日本国内环境外交决策机制,使对外政策更具统一性和有效性
        二、调整供给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手段和目的,推动区域环境合作力度
        三、借鉴欧美环境公共产品供给经验,破解东亚环境合作困局
终章 日本参与东亚环境公共产品供给的意义和困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日本供给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积极意义
    二、日本东亚区域环境外交的困境
    三、中国参与区域环境公共产品的原则和途径
    四、东亚区域环境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对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南方典型酸雨区酸沉降特性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酸沉降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1.1 酸沉降简介
        1.1.2 酸沉降研究简史
        1.1.3 酸沉降研究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典型酸雨区的化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1.2.1 国外典型酸雨区的化学特性
        1.2.2 国内酸雨地域分布及其化学特征
        1.2.3 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与影响
    1.3 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其研究现状
        1.3.1 酸沉降临界负荷简介
        1.3.2 酸沉降临界负荷模型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目的及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区范围
        2.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2 流域监测和采样点分布
    2.3 研究区自然状况
        2.3.1 地形
        2.3.2 气候
        2.3.3 植被
        2.3.4 土壤
        2.3.5 水文
    2.4 研究方法
        2.4.1 降水的采样
        2.4.2 二氧化硫、硫酸盐、硝酸、氨、硝酸盐及铵的采样方法
        2.4.3 二氧化氮采样方法
    2.5 质量保证
        2.5.1 降水的采样和降水样品中主要离子测定的质量保证
        2.5.2 大气采样和大气样品中各项因子测定的质量保证
    2.6 仪器设备及分析
        2.6.1 仪器设备
        2.6.2 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氨、钠、钾、钙和镁的测定
        2.6.3 碘化物吸收法——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2.6.4 电导率
        2.6.5 pH值
    2.7 小结
第三章 南方典型酸雨区大气酸沉降化学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大气干沉降组分与化学特性
        3.2.1 蔡家塘研究区域大气干沉降组分与化学特性
        3.2.2 雷公山研究区域大气干沉降组分与化学特征
        3.2.3 铁山坪研究区域大气干沉降组分与化学特征
    3.3 大气湿沉降组分与化学特性
        3.3.1 大气降水离子特征分析
        3.3.2 森林穿透水离子分布
    3.4 小结
第四章 酸沉降作用下森林生态系统冠层淋溶及硫氮变化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酸沉降作用下森林生态系统冠层淋溶研究
        4.2.1 降水pH值变化特征
        4.2.2 冠层对降水中离子的吸收效果
        4.2.3 淋溶随降雨量的变化
        4.2.4 淋溶效果对pH的影响
        4.2.5 冠层淋溶序列分析
    4.3 酸沉降作用下森林生态系统硫与氮的变化特征研究
        4.3.1 研究假设及数据处理
        4.3.2 水量的输入和输出特征
        4.3.3 硫、氮输入和输出浓度
        4.3.4 硫、氮的输入、输出通量特征
        4.3.5 硫与氮的截留通量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南方森林生态系统酸沉降临界负荷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的选用与参数的建立
        5.2.1 临界负荷主要计算模型及其特点
        5.2.2 模型选用的依据
        5.2.3 SMART和MAGIC结合模型的结构
    5.3 模型的应用
        5.3.1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校验
        5.3.2 硫沉降临界负荷的计算
    5.4 讨论
        5.4.1 森林生态系统酸沉降临界负荷计算的不确定性
        5.4.2 盐基离子沉降量的变化对酸沉降临界负荷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南方典型酸雨区酸沉降的环境效应
    6.1 引言
    6.2 酸沉降对土壤的酸化效应
        6.2.1 酸沉降下土壤的酸化与缓冲能力
        6.2.2 氮沉降对土壤酸化速率的影响
        6.2.3 硫沉降对土壤酸化速率的影响
    6.3 酸沉降对南方典型酸雨区土壤中铝的活化效应
        6.3.1 降水酸度对土壤中铝释放的影响
        6.3.2 酸沉降下南方典型酸雨区土壤铝活化特征
        6.3.3 土壤溶液中钙铝比值
    6.4 酸沉降胁迫下土壤中盐基离子淋溶特征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二、获奖情况

(8)不同空间尺度区域氮素收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我国氮素收支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活化氮与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2.2 氮素收入、支出项目的界定
    1.2.3 主要氮素投入支出项的研究
    1.2.4 不同区域尺度下氮素收入支出的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4 本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本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流域尺度氮素收支及其对水质量的影响—以句容水库稻作农业小流域为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选择
    2.1.2 流域农业活动调查与氮收支模型
    2.1.3 氮投入
    2.1.4 氮支出
    2.1.5 水体氮来源估算
    2.1.6 氮收支不确定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氮素投入
    2.2.2 氮素支出
    2.2.3 水体氮来源
    2.2.4 流域氮收支特征
2.3 讨论
    2.3.1 大气氮沉降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3.2 地表水氮输出量低的潜在原因
    2.3.3 稻作农业流域氮输出对环境的影响
    2.3.4 流域盈余氮去向
    2.3.5 水体氮源的估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尺度氮循环及其水体氮负荷—以太湖地区常熟市为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选择
    3.1.2 基础数据来源与氮收支模型
    3.1.3 河网平原地区氮素投入
    3.1.4 河网平原地区氮素支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河网平原地区氮素投入
    3.2.2 河网平原地区氮素支出
    3.2.3 河网平原地区氮素收支特征
3.3 讨论
    3.3.1 河网平原地区氮素收支
    3.3.2 氮素收支对水环境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尺度氮收支及主要河流氮输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氮素收支模型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3 氮素投入
    4.1.4 氮素支出
    4.1.5 氮素收支不确定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氮素投入
    4.2.2 氮素支出
    4.2.3 我国大陆地区氮素收支特征
4.3 讨论
    4.3.1 氮收支影响因素分析
    4.3.2 我国氮素收支与其他国家/地区的比较
    4.3.3 氮收支影响因素分析氮素收支估算的不确定性
    4.3.4 氮素收支对环境的影响
    4.3.5 不同尺度下氮素收支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与讨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4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缙云山典型林分对径流水质的作用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森林与水质研究进展
        1.1.1 森林坡面产流与侵蚀产沙研究
        1.1.2 森林生态系统水化学性质及养分研究进展
        1.1.3 酸雨与环境酸化
    1.2 水质评价方法
    1.3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质地貌
        2.2.3 气候特征
        2.2.4 水文特征
        2.2.5 土壤特征
        2.2.6 植被特征
    2.3 研究区环境质量概况
        2.3.1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3.2 酸雨污染状况
        2.3.3 水环境质量状况
    2.4 样地布设
    2.5 研究方法
        2.5.1 空气质量检测
        2.5.2 降水、径流观测
        2.5.3 水样采集与测定方法
        2.5.4 径流泥沙含量水样采集与测定方法
        2.5.5 土壤、植物叶片及枯落物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2.5.6 枯落物层模拟酸雨淋溶试验
        2.5.7 数据分析
3 降雨及典型林分产流特征
    3.1 降雨时间及雨量特征
        3.1.1 降雨时间分布
        3.1.2 降雨量分级和雨强分析
        3.1.3 典型暴雨及雨强分析
    3.2 典型林分产流特征
        3.2.1 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时间分布特征
        3.2.2 暴雨产流特征
    3.3 小结
        3.3.1 缙云山降雨特征
        3.3.2 典型林分产流特征
4 典型林分的水质净化功能
    4.1 地表径流侵蚀产沙特征及其与浊度的关系
        4.1.1 地表径流产沙量
        4.1.2 地表径流泥沙含量与浊度的关系
    4.2 典型林分不同层次的水质效应
        4.2.1 降雨化学性质
        4.2.2 典型林分不同层次对水质的影响
    4.3 小结
        4.3.1 典型林分地表侵蚀产沙与浊度
        4.3.2 典型林分水化学效应
5 典型林分酸缓冲性能
    5.1 优势乔木
        5.1.1 叶片C、N、P
        5.1.2 叶片Ca、Mg、K、Na
        5.1.3 叶片Fe、Mn
        5.1.4 叶片Al
    5.2 枯落物层
        5.2.1 C、N、P
        5.2.2 Ca、Mg、K、Na
        5.2.3 Fe、Mn
        5.2.4 Al
        5.2.5 枯落物层对模拟酸雨的响应
        5.2.6 枯落物养分评价
        5.2.7 枯落物酸缓冲潜力的评价
    5.3 森林土壤
        5.3.1 有机碳(SOC)
        5.3.2 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
        5.3.3 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
        5.3.4 阳离子交换量(CEC)
        5.3.5 交换性盐基
        5.3.6 Fe和Mn
        5.3.7 交换性Al
        5.3.8 土壤养分评价
        5.3.9 土壤酸缓冲潜力评价
    5.4 森林不同层次间元素含量的关系
    5.5 小结
6 典型林分径流水质综合评价
    6.1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6.2 水质评价
        6.2.1 单因子评价
        6.2.2 综合指数评价
        6.2.3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6.2.4 灰色关联评价
        6.2.5 BP网络评价
        6.2.6 不同径流水质评价方法对比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中亚热带韶山森林的大气沉降特征及对酸沉降的生态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大气沉降及其研究进展
        1.1.1 大气沉降概念及研究进展
        1.1.2 酸沉降及研究进展
    1.2 酸沉降的森林生态响应
        1.2.1 森林林冠层对酸沉降的缓冲研究
        1.2.2 森林凋落物层对酸沉降的缓冲研究
        1.2.3 森林生态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碳研究进展
        1.2.4 森林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氮的动态平衡研究进展
    1.3 BP神经网络及其在酸沉降研究领域的应用
    1.4 选题目的、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选题目的
        1.4.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地概况及监测采样分析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样方设置和仪器位置
        2.2.1 样方的设置
        2.2.2 采样仪器的分布
        2.2.3 样品采集
    2.3 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2.3.1 分析方法
        2.3.2 数据处理
第3章 韶山大气沉降特征及酸沉降源解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韶山森林小流域降水的分配
        3.3.2 韶山大气降水化学
        3.3.3 韶山森林气体和气溶胶化学及其对降雨酸度的影响
        3.3.4 韶山大气干沉降通量的估算-以硫沉降为例
        3.3.5 韶山酸沉降的源解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韶山森林地表植被层对酸沉降的酸化缓冲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冠层及亚冠层对酸沉降的生态响应及缓冲影响
        4.3.2 凋落物层对酸沉降的生态响应及酸化缓冲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酸沉降下韶山森林溶解性有机碳动态及影响因子探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穿透水和凋落物层淋滤液DOC浓度和pH值动态
        5.3.2 韶山森林DOC浓度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5.3.3 韶山森林DOC通量及地表植被层的净增量
        5.3.4 韶山森林地表水中DOC的输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酸沉降下韶山森林氮饱和及氮沉降临界负荷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降雨和地表径流水量和酸度的季节分布
        6.3.2 降雨和地表径流中的无机氮浓度季节特征
        6.3.3 韶山大气沉降和地表径流中的氮通量
        6.3.4 韶山森林氮饱和状况
        6.3.5 韶山森林氮沉降临界负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韶山降水及地表水pH值预测
    7.1 引言
    7.2 BP神经网络模型
    7.3 预测指标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7.3.1 降雨pH值预测指标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7.3.2 地表水pH值预测指标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7.4 结果与讨论
        7.4.1 韶山降水pH值预测结果
        7.4.2 韶山地表水pH值预测结果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研究课题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着作、专利与获奖情况
致谢

四、日本酸雨及其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模拟酸雨对毛竹阔叶林根系和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D]. 王楠.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3]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D]. 黄爽. 吉林大学, 2019(02)
  • [4]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环境与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D]. 李一凡.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三峡库区酸沉降特征及其对森林土壤的影响[D]. 郭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6]日本东亚环境外交研究 ——基于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D]. 黄昌朝. 复旦大学, 2013(03)
  • [7]中国南方典型酸雨区酸沉降特性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向仁军. 中南大学, 2012(02)
  • [8]不同空间尺度区域氮素收支[D]. 遆超普.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9]缙云山典型林分对径流水质的作用及评价研究[D]. 刘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10]中亚热带韶山森林的大气沉降特征及对酸沉降的生态响应研究[D]. 杜春艳. 湖南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日本酸雨及其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