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f波幅值和持续时间的诊断及价值

房颤f波幅值和持续时间的诊断及价值

一、心房颤动f波振幅和时限的诊断及其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马征[1](2021)在《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文中指出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引起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多种栓塞性疾病,并诱发、加重心力衰竭,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目前,房颤的西医治疗以内科药物和射频消融术为主,虽然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定局限。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用药,或可作为临床防治房颤的一个策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以益气活血法为基础,通过加入清热化痰、养心安神等方法治疗房颤有一定疗效,然而由于当前临床研究的样本量、方法、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其有效性尚缺乏准确的判断。Meta分析作为循证医学寻求最佳证据的有力手段,或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思路,因此,本研究拟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流行病学显示房颤与高血压之间关系密切,高血压心房重构被认为是其发生房颤的重要原因,其中,以心房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心房结构重构是关键环节。目前,仍缺乏针对高血压心房重构的有效药物,中医药研究有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肝阳上亢、痰浊阻滞、气虚血瘀等,发病过程容易出现痰热,而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气虚血瘀的基础上,痰热证表现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如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期,痰热尤为明显。参连复脉颗粒作为我院心内科治疗心律失常的协定处方,其在益气活血的基础上,注重清心化痰,临床治疗有一定疗效。前期研究发现参连复脉颗粒具有抑制炎症、缩短动作电位时长、降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减少房颤复发率的作用。相关文献研究亦发现参连复脉颗粒主要组成药物及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TGF-β1通路等作用抑制心房纤维化,减少房颤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复制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运用小动物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在体心房burst刺激、电生理检查、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等方法,从整体、组织细胞、分子层面进行研究,以验证“参连复脉颗粒可能通过调节ERK1/2和TGF-β 1/Smad3通路,抑制高血压心房重构和房颤易感性”的假说。目的1.探讨以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房颤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探究参连复脉颗粒对高血压心房重构和房颤易感性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第一部分 益气活血法治疗房颤的Meta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国外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益气活血法为主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房颤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森林图呈现,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是否稳定,漏斗图分析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1.文献检索筛选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和补充,共检索出712篇文献,排除重复文献215篇,进而浏览标题、,剔除289篇与纳入标准不符的文献,最后进行文献通读,纳入文献17篇。2.纳入文献特征2.1一般资料17篇文献共纳入1639人,其中治疗组828人,对照组811人;17篇文献中有2篇未详细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具体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其余均详细描述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例数、性别、年龄、干预措施和疗程,17篇文献中有3篇文献未明确说明病程情况,其余详细描述了病程;17篇文献均描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2.2中药使用情况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以益气活血法为基础治法,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人参(10次),黄芪(6次),丹参(8次),三七(7次)。2.3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纳入的17篇文献中,有4篇明确报道无不良反应;有6篇明确报道出现不良反应,包括有头晕、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有7篇未描述是否发生不良反应。3.文献质量评价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一般,经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分,有4篇文献2分,6篇文献3分,6篇文献4分,1篇文献6分。纳入的17篇文献均提及“随机”字样,其中13篇采用了正确的随机方法,17篇文献均未描述分配方案隐藏,有1篇文献采用了正确的盲法,2篇文献报告偏倚风险低,17篇文献结果数据均完整、没有其他偏倚来源。4.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组在临床疗效(RR=1.16,95%CI=[1.08,1.23],Z=4.33,P<0.00001)、中医证候疗效(RR=1.29,95%CI=[1.18,1.41],Z=4.33,P<0.00001)、房颤转复率(RR=1.23,95%CI=[1.04,1.46],Z=2.46,P=0.01)、窦性心律维持(RR=1.31,95%CI=[1.14,1.50],Z=3.80,P=0.0001)、房颤发作次数(SMD=-1.00,95%CI=[-1.73,-0.27],Z=2.67,P=0.008)和安全性评价(RR=0.43,95%CI=[0.28,0.66],Z=3.83,P=0.0001)方面优于常规西药组。结论以益气活血法为主的口服中药联合西药,在改善房颤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房颤转复率、窦性心律维持及房颤发作次数方面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有限,本次Meta分析结果尚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第二部分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方法1.分组与给药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SHR空白组(SHR组)、SHR+氯沙坦钾组(LOS组)、SHR+参连复脉颗粒组(SLFM组),同时以正常血压京都威斯特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共4组。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共4周。2.检测方法各组大鼠干预4周后记录体重、血压、心率、死亡情况;利用小动物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及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心电图检测P波时限、PR间期;利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利用在体心房burst刺激检测房颤易感性;利用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心房心肌细胞肥大、心房间质纤维化情况;利用ELISA、Rt-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评价:(1)与WKY组相比,SHR组体重较轻,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P<0.05);(2)与WKY组相比,SHR组左室壁增厚、左室内径缩小、左心房扩大、左心房总射血分数降低、标化左心房重量及标化全心重量增加(P<0.05);(3)与WKY组相比,SHR组P波时限、PR间期、房颤诱发持续时间增加(P<0.05);(4)与WKY组相比,SHR组心房心肌细胞肥大、胶原蛋白I和胶原蛋白Ⅲ表达增高,胶原纤维容积分数升高(P<0.05);(5)与WKY组相比,SHR组心肌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异常,表现为 ERK1/2 通路相关因子 AngⅡ、AT1R、p-ERK1/2 显着升高(P<0.05),而 TGF-β1/Smad3通路相关因子 Galectin-3、TGF-β1、p-Smad3、MMP-3 升高(P<0.05),TIMP-3 降低(P<0.05)。2.参连复脉颗粒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作用:SLFM组与SHR组相比,左心房内径、左心房最大容积显着缩小(P<0.05),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LOS组与SHR组相比,舒张期左室前壁厚度、左房内径显着缩小(P<0.05),左心房最大容积有缩小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3.参连复脉颗粒对心房电生理及房颤诱发率的作用:SLFM组与SHR组相比,P波时限、房颤诱发持续时间显着降低(P<0.05),房颤诱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LOS组与SHR组相比,P波时间、PR间期、房颤诱发持续时间显着降低(P<0.05),房颤诱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4.参连复脉颗粒对心房心肌细胞肥大及心房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与SHR组相比,SLFM组与LOS组心房心肌细胞肥大有所抑制,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表达有所减少,纤维容积分数明显减少(P<0.05)。5.参连复脉颗粒对心房ERK1/2及TGF-β1/Smad3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作用:与SHR组相比,SLFM 组与 LOS 组心房 AT1R、p-ERK1/2/t-ERK1/2 显着降低(P<0.05);SLFM组与 LOS 组心房 Galectin-3、TGF-β1、p-Smad3、t-Smad3、MMP-3、MMP-3/TIMP-3 显着降低(P<0.05),TIMP-3 明显升高(P<0.05)。结论1.参连复脉颗粒能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房结构重构,对心房电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有一定抑制作用。2.参连复脉颗粒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房结构重构的机制可能和调控ERK1/2及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吴艳芳[2](2021)在《心房颤动消融术中心房颤动终止的不同方式与消融结局及左房基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导管消融结局不良。肺静脉电隔离是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基石。在非阵发性房颤患者中,肺静脉电隔离仅能使少部分患者的房颤终止并转复为窦性心律。伊布利特是一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常用于房颤终止以辅助消融。本研究拟评估消融术中对伊布利特的心律反应和消融后长期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纳入138例首次行导管消融的非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在肺静脉电隔离后房颤均未终止,并被给予静脉输注伊布利特(1.Omg)。在伊布利特输注后房颤终止者定义为伊布利特反应者(n=86),房颤未终止者定义为无反应者(n=52)。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首次导管消融后出现持续时间>30s的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结果所有入组患者平均年龄(61±10)岁,男性占73.6%,长程持续性房颤占32.6%。在伊布利特输注后,62.3%患者的房颤直接地或者经转为心房扑动后转复为窦性心律。较长的房颤病程与房颤终止失败相关(优势比1.009,95%可信区间1.002~1.007,P=0.011)。在首次导管消融后中位随访610天(四分位距:475~1106),伊布利特无反应者(n=24,46.2%)比伊布利特反应者(n=26,30.2%)有更多的房性心律失常复发(log-rank,P=0.01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伊布利特无反应者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明显相关(风险比1.994,95%可信区间1.117~3.561,P=0.020)。结论在肺静脉电隔离后房颤持续的患者中,对伊布利特输注的心律反应可以预测导管消融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复发。这可能有助于房颤的复发风险分层和个体化的心房颤动管理。背景一些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在肺静脉电隔离后房颤常难以终止,尤其是非阵发性房颤患者。伊布利特常用于终止心房颤动以辅助消融。前期研究发现对伊布利特的反应可以预测导管消融后长期房性心律失常的复发,但尚不明确其与左房重构的关系。本研究拟通过评估房颤患者的左房低电压区,以研究其与对伊布利特反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纳入首次行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在肺静脉电隔离后房颤均未终止,并且接受了静脉输注伊布利特(1.Omg)。在伊布利特输注后心房颤动终止者定义为伊布利特反应者,心房颤动未终止者定义为伊布利特无反应者。所有入组者在肺静脉电隔离后窦性心律下进行双极电压标测。低电压区(low voltage zones,LVZ)定义为双极电压振幅<0.5mV。LVZ存在定义为低LVZ面积>5%的左房表面面积。结果研究共纳入5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10)岁。所有患者中,37例(68.5%)为男性,46例(85.2%)为非阵发性心房颤动,16例(29.6%)为伊布利特无反应者。与伊布利特反应者相比,伊布利特无反应者中LVZ%≥9%的患者比例更高(56.3%比21.1%,P=0.011)。在LVZ分期上,伊布利特反应者中Ⅰ期24例(63.2%),Ⅱ期10例(26.3%),Ⅲ期2例(5.3%),Ⅳ期2例(5.3%);而伊布利特无反应者Ⅰ期 6 例(37.5%),Ⅱ 期 5 例(31.3%),Ⅲ 期 1 例(6.3%),Ⅳ期 4 例(25%)。伊布利特无反应者LVZ程度明显高于伊布利特反应者(P=0.043)。伊布利特无反应者左房后壁LVZ的分布明显高于伊布利特无反应者(81.3%比34.2%,P=0.002)。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左房后壁LVZ与伊布利特终止房颤的疗效相关(优势比6.653,95%可信区间 1.495~29.603,P=0.013)。结论肺静脉电隔离后对伊布利特的反应与左房LVZ的程度和左房后壁LVZ相关,伊布利特输注后房颤持续者的左房LVZ程度更高,这可能解释在导管消融后其长期房性心律失常的复发更多。背景对于消融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心律的患者,肺静脉电隔离会终止少部分患者的房颤。对于肺静脉电隔离后房颤持续的患者,伊布利特和(或)直流电复律被用于终止房颤。前期研究发现对伊布利特的反应与左房低电压区的程度相关。本研究拟分析房颤终止的不同方式与其他电生理基质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纳入消融前为房颤心律且首次行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根据消融术中房颤终止的方式,将入组者分为肺静脉电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时房颤终止者(PVI反应者)、导管消融联合伊布利特的房颤终止者(伊布利特反应者)、导管消融联合电复律的房颤终止者和导管消融联合伊布利特及电复律的房颤终止者(伊布利特无反应者),其中后3组定义为PVI无反应者。所有入组患者分别在消融前和转复后进行双极电压标测以评估肺静脉肌袖和左房的电压。在消融前、转复前和伊布利特用药前后测量房颤的周长。结果研究共纳入33例患者,平均年龄(62±10)岁,其中男性24例(72.7%),持续性房颤21例(63.6%)。所有患者中,PVI反应者4例(12.1%),伊布利特反应者18例(54.5%),导管消融联合电复律的房颤终止者2例(6.1%),伊布利特无反应者9例(27.3%)。与PVI反应者相比,PVI无反应者的左房容积(98.9±24.2 ml比71.0±11.0 ml,P=0.005)和左房面积(101.4±19.3 cm2比74.8±7.5 cm2,P=0.015)更大,左上肺静脉(32.4±7.7 mm 比 19.0±3.8 mm,P=0.003)和左下肺静脉肌袖(15.6±4.3 mm比8.1±5.9 mm,P=0.004)更长。与伊布利特无反应者相比,伊布利特反应者中基线房颤周长更长(173±20 ms 比 148±14 ms,P=0.003),由伊布利特引起房颤周长的延长幅度更大(96±52 ms 比 49±28 ms,P=0.019)。各组间左房低电压面积和百分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消融术前为房颤心律的患者中,PVI时房颤终止者的肺静脉肌袖较短,这为这部分患者仅需行肺静脉电隔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PVI后房颤持续者,基线房颤周长和房颤周长的延长幅度可能是影响伊布利特终止房颤疗效的重要因素。

许振[3](2021)在《V1导联f波特点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缺血性脑卒中(IS)风险是非AF患者的6-8倍,与无AF者相比,AF相关的卒中其致死率、致残率及住院天数显着增加。AF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大小、振幅不等的f波,本文旨在探讨体表心电图f波特征与持续性非瓣膜病AF合并IS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连续收治并明确诊断为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的住院患者。研究方案符合2013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228例,依据患者有无IS将患者分为AF合并IS组121例和无IS组107例,依据患者是否首次发作IS分为初发IS组70例和复发IS组5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史/合并症、血清学、心脏彩超及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频率和幅度等。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P25,P75)表示,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度估计值用OR及95%可信区间表示。P<0.05为统计学显着性差异。结果在AF合并IS组,AF持续时间[99(56-177)月vs 57(21-111)月,P=0.000]、CHA2DS2-VASc评分(4.08±1.76 vs 2.9±1.66,P=0.000)、D-二聚体[0.58(0.45-0.85)μg/ml vs 0.53(0.35-0.83)μg/ml,P=0.021]、BNP[229.4(142.9-351.1)pg/ml vs 147.8(109.0-239.8),P=0.001]、左心房内径(45.53±6.11mm vs 43.15±8.77mm,P=0.003)、合并高血压(82.6%vs67.2%,P=0.009)、糖尿病(52.3%vs 33.6%,P=0.005)、血栓栓塞史(42.1%vs 9.3%,P=0.000)等均较无IS组升高,APTT[35.6(32.7-40.0)s vs 36.6(34.3-40.3)s,P=0.014]、f波振幅(0.0524±0.0177m V vs 0.0773±0.0293m V,P=0.000)较无IS组降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栓栓塞史(OR=10.257,95%CI 3.746-28.085,P=0.000)、BNP(OR=1.006,95%CI1.002-1.009,P=0.001)、左心房内径(OR=1.078,95%CI 1.018-1.143,P=0.011)、f波振幅(OR=7.067,95%CI 2.852-17.511,P=0.000)是AF合并IS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发现左心房内径诊断AF合并IS的ROC曲线下面积、最佳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609、39.95mm、86%、37%(P=0.01)。BNP诊断AF合并IS的ROC曲线下面积、最佳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645、257.15 pg/m L、43%、79%(P=0.001)。f波振幅诊断无I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最佳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为0.767、0.06m V、65%、82%,(P=0.000)。在复发IS组,AF持续时间[104.00(56.00-177.00)月vs 58(24.00-104.25)月,P=0.001]、CHA2DS2-VASc评分(5.31±1.36 vs 3.19±1.46,P=0.000)、左心房内径[43.80(40.30-48.98)mm vs 43.20(38.48-47.00)mm,P=0.034]、合并高血压(94.1%vs 74.3%,P=0.006)、心房频率(439.29±49.76 fpm vs 408.21±43.75 fpm,P=0.000)较初发IS组显着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房频率(OR=1.028,95%CI 1.008-1.048,P=0.007)、CHA2DS2-VASc评分(OR=4.264,95%CI 2.331-7.801,P=0.000)是IS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心房频率诊断IS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最佳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689、405fpm、78%、61%(P=0.000),CHA2DS2-VASc评分诊断IS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最佳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47、4.5分、71%、79%。AFR与AF持续时间(R=0.253,P=0.000)、左心房内径(R=0.502,P=0.000)正相关,与年龄(R=-0.248,P=0.000)、心室率(R=-0.206,P=0.002)负相关。f波振幅与年龄(R=-0.139,P=0.035)、AF持续时间(R=-0.354,P=0.000)负相关,与心室率正相关(R=0.176,P=0.008)。结论1.持续性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振幅降低与卒中发生相关;2.持续性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V1导联心房频率升高与卒中复发相关。

陶依娆,李芳,杨岩,张钧博,杜婕,许振,赵云飞,杨东辉[4](2020)在《P波指数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P波指数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临床资料完整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41例,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对照组(无脑梗死)55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组37例、合并急性脑梗死组49例,急性脑梗死组中有41例患者在急性脑梗死前有心电图记录。比较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前后P波时限、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及P波电轴差异及3组间P波时限、PTFV1及P波电轴差异。结果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P波时限较急性脑梗死前显着延长[(122.80±12.40) ms对(109.53±12.32) ms,P<0.001]。P波时限延长为阵发性房颤合并腔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0,95%CI 1.039~1.142,P<0.001);P波时限延长为阵发性房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9,95%CI 1.066~1.196,P<0.001);PTFV1为阵发性房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0,95%CI 1.042~1.140,P<0.001)。P波时限以112.0 ms为截断点预测阵发性房颤合并腔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2,敏感性为80.8%,特异性为57.9%;P波时限以118.5 ms为截断点预测阵发性房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AUC为0.852,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81.8%;PTFV1以40.55 mm·ms为截断点预测阵发性房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AUC为0.833,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71.5%。结论窦性心律P波增宽提示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能容易并发腔梗和急性脑梗死,PTFV1值增大提示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能容易并发急性脑梗死。

曹鹏[5](2020)在《心电图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纤颤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d)、P波最大时限(P-wave maximum duration,Pmax)与最小时限(P-wave mininum duration,Pmin)以及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与阵发性房颤的关系;验证是否心电图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以及两者结合使用时对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有预测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回顾性研究方式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的被诊断为有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96人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相同时期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的无心房颤动的其他患者194人作为对照组,以同一型号的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自动分析仪采集符合条件的心电图,并测量出P波最大时限和P波最小时限,计算出P波离散度。对于所有连续变量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以±S表示,运用T检验进行分析;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表示,运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对按属性类别分类的计数资料、分类变量等数据,以百分比(%)、构成比等表示,应用卡方(c2)检验。以上检验应用水准a=0.05,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Pmax≥110 ms和Pd≥40 ms的取值范围时,以及当Pd≥40 ms+Pmax≥110 ms满足后面条件:只要有一项指标达到界定值时,定为“平行试验”;必须两项指标同时达到各自的界定值时,定为“系列试验”。分别测算各自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特异性(specificity,Sp)、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PV(-)],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曲线下面积(ROC-AUC),对以上试验诊断的指标预测进行准确度分析。结果:两组平均年龄为(66.7±10.54)对(67.73±10.04)岁,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性别及伴随疾病等一般性资料经c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max、Pd和LAD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124.47±18.10)对(118.09±14.78)毫秒、(45.40±21.50)对(25.6±17.40)毫秒、(40.75±7.58)对(38.05±5.95)毫米,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min小于对照组(77.51±17.09)对(90.51±15.98)毫秒,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max≥110 ms时,Se=78.1%,Sp=27.3%,PV(+)=52%,PV(-)=55.2%;当Pd≥40 ms时,Se=67.3%,Sp=82%,PV(+)=79%,PV(-)=71.3%;“平行试验”时,Se=85.7%,Sp=25.3%,PV(+)=53.7%,PV(-)=63.6%;“系列试验”时,Se=59.7%,Sp=84%,PV(+)=79.1%,PV(-)=67.4%。在以下情况时,其ROC-AUC的值AZ分别为:Pmax≥110 ms时,AZ=0.527,95%CI:0.470~0.584,P=0.358,与原假设AZ=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测诊断价值不高;Pd≥40 ms时,AZ=0.747,95%CI:0.697~0.796,P<0.001,与原假设AZ=0.5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测诊断价值比较高;Pd≥40 ms+Pmax≥110 ms时,AZ=0.719,95%CI:0.667~0.770,P<0.001,与原假设AZ=0.5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测诊断价值比较高。结论:1.P波最小时限减小,以及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和左心房内径的增大与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心房结构性重构后在心电图上的一种表现。2.当Pmax≥110ms被用于“诊断试验”的诊断时,误诊率高,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不高。3.当Pd≥40 ms时,特异性高,误诊率低,对房颤的预测价值较高。4.当Pmax≥110 ms+Pd≥40 ms时,“平行试验”灵敏度(敏感性)较高,漏诊率较低,可以作为阵发性房颤的普查筛查诊断预测指标。“系列试验”特异度高,误诊率低,可以将两项指标联合用作对已经筛检出来的高危人群作进一步排除患阵发性房颤可能的诊断指标。5.P波离散度作为体表心电图无创、方便、经济和快速的试验诊断指标,其预测价值高,可以被用来预测阵发性房颤的发生。

陈皓楠[6](2020)在《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心房波特征及其与消融后复发的关系》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对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各类房颤人群均存在不同比例的复发[1]。准确预测消融结局对优化手术指征、给予患者合理的手术预期、制定消融策略、选择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方案、心电监测设备以及安排术后随访具有重大意义[2]。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参数可以用来预测房颤消融治疗的结局[3,4]。但因许多心电参数分析方法复杂、缺乏标准化、预测结果不统一等原因并未在临床实践中广泛采用。研究目的1、房颤患者RFCA前后P波参数特征及变化与消融后复发的关系2、房颤患者RFCA前f波参数特征与消融后复发的关系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前瞻性纳入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行RFCA的房颤患者,获取临床基线资料及手术前后多导电生理仪12导联ECG(LEAD-EP或LEAD-7000,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窦性心律ECG经多导电生理软件(LEAD-EP或LEAD-7000,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原始信号放大(纸速100毫米(mm)/秒(s),增益100mm/毫伏(mV))测量并计算P波参数(Ⅱ导联与V1导联P波时限(P wave duration,PWD)及振幅(P wave amplitude,PWA)、12 导联 P 波最大时限(PWDmax)、矢量振幅(vector magnitude,VM)),比较不同类型及消融结局房颤患者临床及心电参数差异,分析临床及心电参数与心律失常复发的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行RFCA且术前ECG为房颤心律的患者,获取临床基线资料及术前12导联ECG,采用Matlab软件(美国Mathworks公司)进行f波提取、傅里叶变换后计算各导联主频(dominant frequency,DF)、规律指数(organized index,01),比较不同类型及预后房颤患者临床及心电参数差异,探究临床及心电参数与心律失常复发的关系。研究结果1、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PeAF)较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xAF)患者术后 Ⅱ 导联 PWD(P<0.001)、V1 导联 PWD(P<0.001)、PWDmax(P=0.001)显着增宽;V1 导联 PWA(P<0.001)、VM(P<0.001)显着增高。2、房性心律失常复发较非复发患者术后Ⅱ导联PWD显着延长(152.10(146.30-157.92)ms vs 145.00(134.05-159.49)ms;P=0.019)。术后 Ⅱ 导联PWD增宽与消融后复发显着相关(HR 2.534,95%CI 1.137-5.647;P=0.023)。以Ⅱ导联PWD>148ms为界值对术后复发判断的敏感性66.7%,特异性58.2%,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下面积为 0.624(95%CI 0.506-0.742;P=0.049)。3、PeAF较PxAF患者术前12导联房颤波平均主频(DFmean)显着升高(6.16±0.75赫兹(Hz)vs 5.52±0.75Hz;P=0.001)。4、房颤患者术前体表心电房颤波DF与OI呈显着负相关(r=-0.379;P<0.001),但两者与消融后复发关系不显着。研究结论1、不同类型与消融结局房颤患者RFCA术后ECG P波特征存在显着差异,术后Ⅱ导联PWD增宽与远期复发显着相关。2、PeAF患者较PxAF患者术前ECG DF显着升高,且DF与OI呈显着负相关,可能提示电活动紊乱程度增加。3、本研究未发现术前体表心电DF及OI与房颤患者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

朱丽红[7](2020)在《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与右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是临床上常用的起搏位点,本研究对比两种起搏位点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二科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并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51例,其中24例行LBBP,27例行RVSP。按照本研究入选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2例患者,其中LBBP组21例,RVSP组21例。于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进行起搏器程控及心电图检查,测定心室电极起搏、感知阈值及阻抗,测定起搏的QRS波群宽度。术后6个月行血浆B型脑钠肽(BNP)、6分钟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ing test,6-MWT)、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及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是否有差异,全部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前基础情况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心室电极起搏、感知阈值及阻抗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术前6-MWT及血浆BNP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LBBP组的血浆BNP值低于RVSP组(85.20±19.76 vs 100.02±21.89pg/ml,P=0.027);而术后6个月两组6-MWT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46.38±36.40 vs 430.24±37.21m,P=0.163);4.两组术前QRS波宽度无明显差异(112.05±20.47 vs 113.87±19.22ms,P=0.726),术后随访6个月LBBP组起搏QRS波时限较术前无明显差异(115.10±14.97 vs 112.05±20.47ms,P=0.240),RVSP组起搏QRS波时限大于LBBP组(131.46±9.26 vs 115.10±14.97ms,P=0.001);5.两组术前测定心脏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6个月LBBP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以及右室收缩功能均优于RVSP组,LVEF大于RVSP组(59.52±7.58 vs 55.30±5.83%,P=0.002),TAPSE大于RVSP组(20.28±4.69 vs 18.59±4.22mm,P=0.001),LAVI小于RVSP组(31.94±3.57 vs 34.02±3.55ml/m2,P=0.000),E/Ea小于RVSP组(8.37±3.60 vs 10.09±3.94ml/m2,P=0.000),而LAD、LVEDD、TRPV、E/A、Ea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随访6个月,LBBP组左室心肌应变及各时期应变率均优于RVSP组,与RVSP组相比较,LBBP组的GS(-16.29±4.34 vs-14.46±3.08,P=0.001),SRs(-1.11±0.24 vs-0.85±0.29,P=0.002),SRe(1.24±0.49 vs 1.03±0.40,P=0.001),SRa(1.32±0.38 vs 1.06±0.47,P=0.000)均高于RVSP组,两组有显着差异;7.术后随访6个月,LBBP组左室内收缩同步性及左、右室间收缩同步性均优于RVSP组,与RVSP组相比较,LBBP组IVMD(33.05±15.59 vs 42.11±13.86ms,P=0.000)、SPWMD(105.95±48.77 vs 133.92±50.67,P=0.000)、Ts-SD(30.27±10.66 vs 33.30±8.56,P=0.003)、Ts-maxD(95.95±40.27 vs 120.43±45.37,P=0.000)均小于RVSP组,两组有显着差异。结论:与RVSP相比较,LBBP能保持良好的电学及机械同步性,更有利于保护心脏结构及功能,是一种生理性起搏方式。

陶经智[8](2019)在《房颤脑卒中患者子代P波指标的初步分析》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P波相关指标与房颤脑卒中患者子代房颤风险研究研究背景和目的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亲代非瓣膜性AF是子代罹患AF的独立预测因子[优势比(odds ratio,OR)1.85],当双亲均有AF时其后代AF的OR值为3.2,即一级亲属确诊罹患AF,则本人患AF的风险增加约40%。虽然已经确立了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的遗传特质,有效预测子代发生AF的实验室指标国内外尚缺乏研究。既往大量研究报道了心电图相关P波指标(包括P波时限、P波离散度、V1导联终末电势以及PR间期)和心房相关血清标记物(包括BNP、hs-CRP和D-二聚体),不仅在AF预测方面表现出了优越性,在脑卒中发生的风险评估和分层方面也同样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本资料分析了 NVAF脑卒中患者子代的心电图相关P波指标、心房相关血清标志物的变化,并与非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子代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期望得到有价值的启示。由于本课题主要涉及NVAF患者及其子代,剔除了瓣膜性AF患者,后文涉及的AF均特指NVAF患者。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抗凝门诊、心脏内科、神经内科门诊、病房以及公开招募NVAF脑梗死患者子代,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曾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并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成年子代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等资料进行匹配,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家族史、常规心电图、血清标记物等资料。比较两组间的心电图相关P波指标、心房相关血清指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的人数为242例,男性135例(55.78%),女性107例(44.22%),平均年龄49.19±9.56岁。其中观察组122例,对照组120例。对两组的相关P波指标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Pmax(114.43±10.58ms vs 105.82±11.29ms)、Pd(30.11±10.80msvs 20.33±8.96ms)以及 PTFV1(22.29±7.07mm.ms vs 16.14±6.72mm.ms)均有显着性差异(P值均小于0.001)。当以Pmax≥11Oms为应变量时,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211,95%CI1.088~1.348;P<0.001)与Pmax≥110ms独立相关。当以Pd≥40ms为应变量时,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8,95%CI1.019~1.162;P=0.012)与Pd≥40ms独立相关。另外,观察组有42例以及对照组32例完成了 hs-CRP、BNP和D-二聚体检查,但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非瓣膜性脑卒中患者子代中Pmax、Pd和PTFV1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子代有显着性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AF本身还是脑卒中,尚需要与无栓塞事件的AF患者子代做对比分析。第二部分P波离散参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研究背景和目的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与持续性AF的卒中风险基本相似,其卒中风险是无AF者的5倍之多。由于PAF发病短暂,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使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PAF的检测成为挑战。既往大量研究表明,延长心电监测的方法被证明对部分潜在PAF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是有益的,但是这种方法费时又繁琐、患者依从性差,因此缺血性卒中患者PAF的诊断仍然是一个难题。大量研究表明,P波离散参数[包括最大P 波时限(maximum P-wave duration,Pmax)、最小 P 波时限(minimum P-wave duration,Pmin)、P波离散度(P-wavedispersion,Pd)]是预测PAF良好的心电图指标,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故本研究主要探讨P波离散参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PAF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AF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在卒中后24小时内入院,并完成常规12导联心电图。住院期间7天内完成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心脏彩超(检测仪器为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检查,根据有无PAF将患者分为PAF组和无PAF组。收集所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卒中特征、血液学检查、P波离散参数以及心脏彩超等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饮酒、既往卒中史、P波离散参数、左心房内径等。记录常规心电图中的Pmax、Pmin和Pd,采用多变量logisc回归分析在校正混杂因素后确定不同P波离散参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PAF的独立相关性。研究结果本研究最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有140例。经过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筛选后,有21例(15%)患者在住院期间被检测出PAF。男性83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70.51±7.98)岁;高血压78例,糖尿病55例,高脂血症35例,吸烟32例,饮酒20例。PAF患者与无PAF患者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BNP、Pmax、Pd、左心房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单变量分析中所有P<0.1的变量(包括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BNP、Pmax、Pd、左心房内径)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d[OR1.193,95%CI1.044~1.324;P=0.001]以及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OR1.597,95%CI1.166~2.189;P=0.004]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PA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以及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PAF独立相关。对Pd增大以及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高的患者进一步监测PAF,并及时抗凝治疗,有助于降低卒中复发风险。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9](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 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 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 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

马成鸣[10](2013)在《P波信号平均心电图对阵发性房颤消融预后的预测价值》文中指出目的:目前导管射频消融术已成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的消融策略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但因复发率及需二次以上消融成为制约射频消融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及与预测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率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利用信号平均心电图方法探讨P波时限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7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症状明显,于我院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3例,术前3天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前1天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除外心房内血栓,并常规行肺静脉CT明确肺静脉解剖关系及直径,术中房间隔穿刺后持续予肝素抗凝,导管射频消融术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术中行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并于窦性心律下验证肺静脉电位全部隔离,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电位隔离,若上述消融策略不能终止房颤,则进行同步直流电转律,终止手术前再次环肺电极验证肺静脉电位全部隔离。利用CardioSoft心电信号采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当天的心电图数据。术后所有患者均口服华法林抗凝达标(INR2.0-3.0)至少4周,并根据每位患者血栓栓塞风险适当调整华法林抗凝时间。术后每位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房颤是否复发,分为成功组及复发组。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P波时限有无统计学差异,评价P波时限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并比较每位患者术前、术后P波时限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P波时限(P-wave duration,PWD)下降(141.1±13.5ms VS139.4±15.2ms),但两者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8)。成功组术前P波时限明显小于复发组(137.0±9.5ms VS153.9±16,2ms,P<0.01),成功组术后P波时限亦明显小于复发组(135.6±10.8ms VS151.1±20.7ms,P<0.01)。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P波时限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前P波时限及术后P波时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和0.807,对消融术后复发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术前P波时限151.1ms预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敏感性为69.2%,特异性为90.5%,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为90.2%。结论:P波时限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P波时限较长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P波时限没有明显影响。

二、心房颤动f波振幅和时限的诊断及其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房颤动f波振幅和时限的诊断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心房颤动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名沿革
        2. 心房颤动的脉象
        3. 房颤的中医病因
        4. 房颤的中医病机
        5. 房颤的辨证分型
        6. 中医对房颤的治疗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高血压房颤的发生机制与药物防治靶点
        1. 高血压与房颤的患病情况
        2. 高血压对房颤的影响因素
        3. 高血压房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4. 心房纤维化是导致心律失常的心房结构重构的重要特点
        5. 高血压房颤心房纤维化的机制
        6. 高血压房颤的药物干预靶点
        7. 中药可能的防治靶点
        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临床文献研究
    前言
    益气活血法治疗房颤的Meta分析
        目的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语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心房颤动消融术中心房颤动终止的不同方式与消融结局及左房基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消融术中对伊布利特的反应和长期消融结局的相关性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心房颤动消融术中对伊布利特的反应与左房低电压区的相关性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心房颤动消融中心房颤动终止的不同方式与电生理基质的相关性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基质的评估和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延迟强化核磁共振成像评估心房纤维化的方法学探索和初步结果
个人简历
致谢

(3)V1导联f波特点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资料和方法
(三)结果
    1.AF+IS 组与无IS 组结果
    2.初发IS组和复发IS组结果
    3.心电图数据相关性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体表心电图对心房颤动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5)心电图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纤颤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原理、方法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临床资料结果
    2.2 主要观察指标的检验结果
    2.3 用于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
    2.4 设定界定值后试验诊断指标的对比
    2.5 对试验诊断各预测值的准确度的评价
3 讨论
    3.1 心房纤颤
    3.2 P波离散度
    3.3 本研究的结果发现
    3.4 本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电图P波离散度与心房纤颤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心房波特征及其与消融后复发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房颤患者P波特征及其与消融后复发的关系
    1.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2 结果分析
    1.3 讨论
    1.4 结论
第二部分 房颤患者f波特征及其与消融后复发的关系
    2.1 研究对象及方法
    2.2 结果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7)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本研究的入选标准
        1.2 本研究的排除标准
    2. 研究指标
    3. 诊断标准
    4. 心室电极的植入
    5. 随访
        5.1 起搏器程控
        5.2 心电图检查
        5.3 血浆 BNP 测定
        5.4 6 分钟步行试验
        5.5 心脏超声检查
        5.5.1 检查前准备
        5.5.2 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测量
        5.5.3 心肌二维应变参数及同步性测量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左束支起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一、 一般情况
    二、 个人经历
    三、获奖情况

(8)房颤脑卒中患者子代P波指标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P波相关指标与房颤脑卒中患者子代房颤风险研究
    1 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波离散参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1 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P波信号平均心电图对阵发性房颤消融预后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 同一患者射频消融术前、术后 P 波时限比较
    3. 成功组与复发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P 波时限比较
    4. 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
    5. 术前、术后 P 波时限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6. 不同 P 波时限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价值
    7. 以术前 P 波时限大于 151.5ms 为界值分组比较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成功率及复发率比较
讨论
    1. 房颤消融的术式及对 P 波时限影响
    2. P 波检测方法及信号平均心电图
    3. 导管射频消融术对 P 波时限影响
    4. P 波时限与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心房颤动f波振幅和时限的诊断及其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RK1/2与TGF-β1/Smad3通路研究参连复脉颗粒干预高血压心房重构及房颤易感性机制[D]. 马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心房颤动消融术中心房颤动终止的不同方式与消融结局及左房基质的相关性研究[D]. 吴艳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V1导联f波特点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 许振.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P波指数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 陶依娆,李芳,杨岩,张钧博,杜婕,许振,赵云飞,杨东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5)
  • [5]心电图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纤颤关系的研究[D]. 曹鹏.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心房波特征及其与消融后复发的关系[D]. 陈皓楠.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D]. 朱丽红.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8]房颤脑卒中患者子代P波指标的初步分析[D]. 陶经智. 扬州大学, 2019(02)
  • [9]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04)
  • [10]P波信号平均心电图对阵发性房颤消融预后的预测价值[D]. 马成鸣. 大连医科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房颤f波幅值和持续时间的诊断及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