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与生态效益经济补偿初探

八达岭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与生态效益经济补偿初探

一、八达岭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及生态效益经济补偿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潘鹤思[1](2020)在《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 ——基于政府“规制-激励”视角》文中认为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天然林分布集中,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黑龙江省可采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陷入森林资源“优势陷阱”和“资源诅咒”困境。虽然国家提供了大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但囿于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不足等原因,一直停留在“覆盖到”和“能补偿”的层面上,导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边际效率递减。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被多数学者认为是解决政府补偿困境、引导利益相关者参与、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因此,本文立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缺口和黑龙江省林区补偿的现实需求,基于“受益者付费”原则识别多元化补偿主体,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框架,以此为逻辑起点,探索政府补偿监管效率、揭示企业补偿参与意愿和居民补偿支付意愿是实现多元化补偿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政府规制和激励驱动视角研究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问题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梳理,探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科学界定森林生态效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内涵,并从生态价值理论、外部性及公共物品理论等方面构建基础理论体系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基于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补偿现状,评估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并归纳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探究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的合理性。其次,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机理分析。从庇古税、科斯定理和集体行动理论方面确定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利用米切尔评分法,从“影响性-积极性-紧密性”三维视角识别出森林生态效益的利益相关者,然后结合“受益者付费”原则和“权责利”差异取向原则确定补偿主体,包括政府、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归纳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分别研究引入政府“规制-激励”前、后多元补偿主体间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综上分析得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有两种补偿途径,一种是政府补偿途径,另一种是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补偿途径,其中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补偿需要政府的规制和激励才能实现。再次,基于政府补偿、受益企业补偿和城镇居民补偿层面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这一部分本文每章节遵循“规范分析-理论框架-实证检验-推出结论”的研究范式。在政府补偿研究中,论文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件性为研究视角,分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过程中政府监管效率问题。利用演化博弈模型结合Matlab仿真技术分析政府和林场在补偿实施过程中“监管-管护”的博弈关系。研究得出政府监管积极性不足,补偿效率低下,为此提出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政府购买服务融合的激励机制设计;在受益企业补偿研究中,论文从政府规制和激励的视域出发,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受益企业补偿参与意愿研究框架,运用Double Hurdle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推动受益企业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城镇居民补偿研究中,论文从政府激励视域出发,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探索社会信任对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激励作用。研究得出政府规制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同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最后,基于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机理、政府补偿、受益企业补偿和城镇居民补偿等关键问题的深入探索,同时充分参考实证分析结果,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多元化补偿实施的对策保障体系:第一,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想认知;第二,加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的配套支持;第三,创新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实施途径。本文旨在从多元化补偿主体的视角拓宽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筹资渠道,以期多维度、深层次地解构多元化补偿主体的内在层次逻辑及各自有效的补偿途径,同时为加快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设计、引导社会资本融入、实现共享共建的环境治理格局提供切实有价值参考。

付立华,于士涛,程顺,许中旗,李玉敏[2](2019)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文中认为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根据《综合环境经济核算-2012核心框架》、《SEEA-2012试验性生态系统账户》的评价方法,对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35.62亿元,其中生态调节价值为132.03亿元,林产品生产价值为3.59亿元,生态调节价值是林产品生产价值的36.79倍;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总经济价值为18.16万元/(hm2·a),单位面积生态调节服务价值为17.68万元/(hm2·a);在各项生态调节服务价值中,森林改善空气质量服务价值、森林防护价值和涵养水源服务价值占比较高,分别为43.62%、37.29%和7.61%,这三项占比总和达88.52%。由此得出结论,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服务作用,对当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及其生态安全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蒋九华[3](2019)在《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为研究对象,为核算和评价该工程实施五年来的生态效益,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北京市地方标准规范,构建了适合评价该工程生态效益的指标体系。基于连续的121个标准样地调查数据、工程作业设计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选取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和植被多样性保护等6项功能类别14个评价指标,运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类型、林分类型最为全面的2015年典型工程每年度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全面核算和评价了 2013—2017年工程的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工程在2015—2017年共调节水量4442.69万m3,固土 22.52万t、保肥1.26万t,固碳12.41万t、释氧28.77万t、植被滞尘85.78万t、吸收污染物4221.93t、产生负离子7998.85×1019个,积累营养物质1732.54t;三年间累计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2.95亿元,其中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植被多样性保护总价值为11.03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的85%,是该工程三年间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各工程类型中三年间累计生态效益价值为:低效林改造工程3.79亿元、人工造林工程2.80亿元、封山育林工程6.36亿元;各区、林场中,门头沟区、密云区和延庆区是该工程的主要受益区域,三年间生态效益总价值占比44.6%;各林分类型中单位面积年均生态效益价值最高的是油松-侧柏-阔叶混交林,达3.84万元/hm2·a,最低的是灌木林,仅为2.83万元/hm2·a,所有林分类型单位面积年均生态效益平均价值为3.27万元/hm2·a。2013—2017年期间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共调节水量12996.62万m3、固土 67.81万t、保肥3.92万t、固碳35.42万t、释氧81.90万t、滞尘270.49万t、吸收污染物1.51万t、产生负离子量22354.70×1019个、积累营养物质4392.11t;截止到2017年,该工程总生态效益价值为37.68亿元,各年工程的生态效益价值分别为2.60亿元、4.67亿元、12.95亿元、11.22亿元、6.23亿元;五年间各功能类别累计生态效益价值分别为:涵养水源13.14亿元、固碳释氧12.44亿元、保育土壤1.03亿元、净化大气4.25亿元、积累营养物质0.62亿元、植被多样性保护6.20亿元。该工程五年间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为了确保后期工程生态效益,建议适当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标准、完善管护责任制巩固现有建设成果,在后期造林改造过程中注重针阔混交林建设以优化林分结构。

马俊明[4](2019)在《基于GIS的京津风沙源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系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作为保卫空气环境质量的重大林业工程,受到各界的重视,判断该林业工程是否发挥了其作用这一问题便被提出。在此背景下,本文展开了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研究。本文根据《LY/T 1758-2008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指标》和《DB11/T1099-2014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技术规程》,建立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体系,制定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同时明确效益评价指标计算方法。根据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实际需求,从系统使用用户、实现功能和相应数据以及系统运行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确定了 C#结合ArcGIS Engine的集成二次开发方式,并进行了结构设计及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对监测与评价系统进行了界面设计及功能实现。界面设计包括登录界面、系统主界面及各功能操作界面;实现了用户管理、数据管理、工程监测、工程效益评价以及统计分析等五个功能模块。其中用户管理主要对系统使用用户进行管理,包括增加用户和删除用户两个子功能,增加用户时会根据使用用户进行权限限制;数据管理主要对系统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更新和图层输出三个子功能,其中数据查询包括工程点查询和监测点查询两个子功能,数据更新包括工程进度更新和基础信息更新两个子功能;工程监测和工程效益评价是该系统的独特和主要的功能,实现了对工程施工进度和样地的监测以及对工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价,包括工程进度监测、样地监测、监测样地选择、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和生态效益评价五个子功能;统计分析主要是对工程施工面积进行统计分析。以2013~2017年林业工程为例,从工程监测、工程效益评价以及统计分析等方面进行系统应用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很好的实现了设计的功能,并对工程的后续实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税嘉陵[5](2019)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明长城是中华民族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科学信息,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边塞风情和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但在晋北明长城沿线,人类历史上大兴土木、肆意破坏森林资源及现代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使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周边遗产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平衡也有巨大威胁,曾经长城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风景林的营建是改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森林群落能够为长城沿线独立的遗产资源形成连续的保护屏障,有效减缓当地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现象,并能传承区域植被景观特色,美化景观环境,协调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晋北明长城沿线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但传统的风景林建设理论与营造模式仅仅局限于视觉效果或生态敏感度某一单方面的因素,忽略了其在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及经济振兴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系统数据平台,以生态规划、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林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针对晋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特殊性,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合理统筹生态性、文化性、景观性及经济性四大目标,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的方法及风景林规划设计的细节;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林地适宜性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等,并进行加权叠加,以实现研究区风景林营造范围的选择及一般区域与重点景区的划分;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从晋北地区的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划定、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基于立地类型的细班规划四方面实现创造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最后以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验证该策略与方法的可实施性,探索出一套多元平衡的近自然地域性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

任毅[6](2016)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机制是推进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生态一体化要想带来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应,就要充分把握好“市场之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环境服务市场、流域服务、生物多样性、景观服务、碳交易等等,每一项交易内容都面临着产权界定、市场交易制度、交易主体、价格确定、法律政策保障等多重因素。市场的发展又面临不同阶段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设计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态补偿市场,通过市场制度来实现北京及周边区域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共识。市场化手段在生态补偿设计中发挥良好的作用,需要满足三大基本条件:一是产权和责任明晰,要科学界定生态服务功能的责任主体;二是生态成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配置,明晰生态破坏治理责任,把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本纳入到企业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三是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重点解决了三个科学问题:一是如何培育合理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二是如何合理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标准并实现产权的多元化;三是生态补偿运行服务的市场化与合作路径问题。本研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围绕北京市与周边地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方式和区域合作路径,研究设计市场化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区域的典型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解释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为何有利于破解超大城市发展的难题,弥补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不足;第二章评述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指出目前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不足,特别是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契约理论等作为市场化生态补偿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第二章同时对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的边界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核心目的。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总结,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第三章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国内外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优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国内外市场化屯态补偿的成功案例的主要经验与启示。第四章为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从界定利益相关方、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确定市场化补偿方式、确定资金筹措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市场化补偿的思路、实现形式、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第五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核算。第六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补偿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七章系统分析了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和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并分别设计出了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在总结研究成果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市场化生态补偿设计研究的关注热点。

国常宁[7](2015)在《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科学合理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体系则能够有效促进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并为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因此对其的价值评估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分类、评估技术选择及具体区域测算等方面,但对其定价的理论基础较少涉猎,对其定价方法也缺乏系统化研究,更未能建立相应的全面客观的价值评估体系。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复杂系统的综合集成法为主要原则,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及其构成、定价方法比较与模型设定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系统化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价值评估体系。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除了要以相应的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之外,还要依托全社会保护意识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及时转变及统计口径的适时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概念进行了清晰地界定,介绍了其内涵、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重点探讨了不同视角下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标准,剖析了我国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现象的现状,阐述了定价过程中的种种分歧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完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构成、构建健全市场价格体系的具体思路。一直以来,由于传统的资源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就重新开展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应用价值与价格理论探讨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在经济学上的真正含义,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分析了以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的具体原理,深入剖析了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并就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本文认为为保障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统一完善的资源市场定价机制,并通过价格手段来引导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及相关定价缘由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价值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其理论视角和分析层次的差异,使得任何理论都无法单独构筑出统一有效且各方认可的价值评估体系。同时,总结了现有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模型,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疏理,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通过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点及其基础价值理论和定价模型的综合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将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可行性,全面阐释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丰富内涵及其组成部分,并分别从资源再生产、代际均衡及生态环境损失等角度提出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的具体构成,从而构建出完善可行的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根据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构成分析,并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计量方法有机结合,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通过引入平均增量成本的概念对边际成本作出广义上的定义,并用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系统建设期巨大的投资费用平均分摊到每年所增加的蓄积量上的方式求得边际生产成本;从代际公平的角度出发,用结合了供求关系调整的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推导出边际使用者成本的计算模型;又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损失的视角重新归纳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边际外部成本,通过Logistic模型和因子分析确定造成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非参数模型计算出相应的平均支付意愿。最后,本文以闽江流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测算结果为1766.36元/m3(蓄积)。其中,边际生产成本为48.98元/m3(蓄积),边际使用者成本为954.39元/m3(蓄积),边际外部成本为762.99元/m3(蓄积),这既表明了现阶段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功能完善、作用巨大,又验证了将边际机会成本方法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由此可见,本文开展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既包括了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内涵及其价值的全面介绍,又涵盖了对价值与价格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及市场失灵理论等传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基础的深入思考,同时还在此基础上结合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定价方法体系,并结合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不但精确高效,而且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并最终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开发。

胡晓斌,陈芳孝[8](2014)在《怀柔水库水源涵养林价值评估》文中提出怀柔水库为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水库周边的水源涵养林对水库的水量和水质有巨大的影响。应用影子价格法,对怀柔水库区水源涵养林的生态和经济功能等方面加以货币化评估。通过测算,得出怀柔水库水源涵养林的总价值为1.14亿元。其中环境价值为0.84亿元,占总价值的73%。各价值依大小顺序依次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固碳制氧转化太阳能、景观游憩、净化环境和保育土壤。根据商品的价值原则,森林生态效益合理的补偿额应该是其生态效益的评估值。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现行补偿基金是75元/hm2,北京市现行标准是230元/hm2,与测算出的生态效益评价值年产出平均价值2万3 877元/hm2相比,显然过低。

顾丽[9](2012)在《金沟岭林场森林多功能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金沟岭林场作为研究区域,进行了森林景观结构变化及空间格局定量分析,采用物质量与价值量法分析了该林场1997~2007年森林的固碳释氧效益、涵养水源功能效益、土壤保护功能效益、净化大气环境效益、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效益与林木产品价值,及其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对金沟岭林场的森林多功能效益进行决策评价。本文的研究结果及创新如下:金沟岭林场的主要景观类型为有林地,其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以上。根据优势树种及主要环境因子把有林地划分为四类景观类型,即针阔混交林景观,针叶林景观,阔叶林景观与人工针叶纯林景观,每一类景观都是内部特征相对一致而相互间有显着区别的森林生态系统。1997~2007年期间,该林场森林景观受人为影响比较强烈,形状比较复杂化,表现为斑块数量较多,平均面积变化系数较大,森林景观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都在1.0以下,分维数值在1.280~1.333之间。金沟岭林场森林植被碳储量从1997年的7621.8422 t,2007年增加到8018.1259 t,呈现增长的趋势,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1997年与2007年分别为47.54 Mg c/hm2与50.19 Mg c/hm2。该林场森林植被的年固碳增量为39.63 t C·hm-2·a-1,平均年增长率0.51%。对森林植被的碳汇效益进行了计量,1997年与2007年分别为2627.6453万元与2764.2649万元。金沟岭林场森林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1997年与2007年分别为17018.97万元与14820.07万元,以中龄林与近熟林所占的价值比例最大,为该地区水源涵养功能价值的主体;金该林场森林植被土壤保护的年经济价值1997年与2007年分别为626.7767万元与632.1438万元,土壤保护功能呈现增强的趋势;金沟岭林场森林植被净化环境的年经济价值1997年与2007年分别为59160.1466万元与59704.2859万元,该地区森林植被整体的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呈现增强的趋势;林木产品效益的年经济价值1997年与2007年分别为69080.0644万元与75300.7186万元,净增长了6220.6542万元。其森林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年生态经济价值1997年与2007年分别为12595.7750万元与13457.9421万元,根据金沟岭林场森林资源的特点与经营目标,以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本文的指导思想,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构建了一套量化程度高的、可操作性强的金沟岭林场的森林多功能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其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有明显差异,生态效益指标的权重为0.8218,而经济效益的指标权重仅为0.1782。金沟岭林场1997年与2007年的多功能效益评价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落叶松人工林景观<阔叶林景观<针叶林景观<针阔混交林景观。因此,应以营造针阔混交林为主要经营目标。

赵学明,刘东兰,郑小贤[10](2010)在《北京八达岭林场森林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文中认为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八达岭林场多功能评价中的应用,筛选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观赏游憩功能的评价因子,建立一套适合八达岭林场的森林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专家打分确定不同的评价因子对小班功能的影响程度,制作林场森林功能区划图。结果表明:划分为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小班呈面状分布,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3.8%;划分到水土保持功能区的小班呈零星点状分布,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6%;划分到观赏游憩功能区的小班主要沿道路线分布,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6%。该研究可为八达岭林场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参考。

二、八达岭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及生态效益经济补偿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达岭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及生态效益经济补偿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 ——基于政府“规制-激励”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范畴界定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生态补偿内涵与类型
        2.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相关概念
        2.2.3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概念
    2.3 理论基础
        2.3.1 生态价值理论
        2.3.2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理论
        2.3.3 演化博弈理论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5 计划行为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评估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1.1 黑龙江省自然条件概况
        3.1.2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概况
        3.1.3 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3.2.1 评估方法
        3.2.2 数据来源
        3.2.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核算
    3.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
        3.3.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发展历程
        3.3.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概况
        3.3.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监督管理概况
    3.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
        3.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规不健全
        3.4.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体单一及多元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3.4.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3.4.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总量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机理分析
    4.1 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
        4.1.1 庇古税视角的政府主体
        4.1.2 科斯定理视角的市场主体
        4.1.3 集体行动理论视角的社会主体
    4.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主体识别
        4.2.1 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分析
        4.2.2 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的属性分类
        4.2.3 多元化补偿主体识别及利益取向分析
    4.3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耦合模式及逻辑框架
        4.3.1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分阶段实施特征分析
        4.3.2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耦合模式
        4.3.3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逻辑框架
    4.4 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自愿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博弈分析
        4.4.1 应用演化博弈论进行分析的可行性
        4.4.2 演化博弈情景设定
        4.4.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演化稳定策略及均衡点分析
    4.5 引入“规制-激励”机制的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博弈分析
        4.5.1 演化博弈情景设定
        4.5.2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4.5.3 关联主体演化策略讨论及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政府补偿途径下的监管博弈分析与激励机制设计
    5.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件性的理论分析
    5.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监管博弈模型构建
        5.2.1 问题描述与情景假设
        5.2.2 演化博弈模型建立
    5.3 基于非对称视角的监管博弈分析
        5.3.1 林场管护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5.3.2 政府监管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5.3.3 政府-林场系统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5.4 政府-林场稳定策略讨论及数值仿真
        5.4.1 不同演化情形分析结果
        5.4.2 监管博弈仿真分析结果讨论及结论
    5.5 改善政府主体监管效率的激励机制设计
        5.5.1 提高政府主体监管效率的视角—政府购买服务
        5.5.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政府购买服务有效融合的机制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规制-激励”视角的受益企业补偿参与意愿分析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
        6.1.1 理论分析与框架
        6.1.2 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与数据
        6.2.1 问卷设计
        6.2.2 调查实施
        6.2.3 样本特征
    6.3 受益企业补偿参与意愿实证分析
        6.3.1 模型选择
        6.3.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激励”视角的城镇居民补偿支付意愿分析
    7.1 研究视角与理论分析
        7.1.1 研究视角与理论假设
        7.1.2 条件价值评估法与原理
    7.2 研究设计与数据
        7.2.1 问卷设计
        7.2.2 数据来源与调研方法
        7.2.3 样本特征
        7.2.4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7.3 城镇居民补偿支付意愿的交叉分析
        7.3.1 公共信任与支付意愿
        7.3.2 人际信任与支付意愿
        7.3.3 控制变量与支付意愿
    7.4 城镇居民补偿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
        7.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支付水平
        7.4.2 模型选择
        7.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保障实施的对策建议
    8.1 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想认知
        8.1.1 助推受益企业形成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观
        8.1.2 强化城镇居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认知
    8.2 加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的配套支持
        8.2.1 构建可操作性的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政策框架
        8.2.2 搭建政府主导型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8.3 创新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实施途径
        8.3.1 提高政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效率
        8.3.2 创新受益企业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融资渠道
        8.3.3 培育城镇居民社会信任体系
    8.4 本章小结
结论
本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相关数据
附录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调查问卷
附录3 黑龙江省受益企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参与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4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致谢

(2)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林产品价值评估
    2.2 生态调节功能评估
        2.2.1 水源涵养
        2.2.2 保育土壤
        2.2.3 森林防风固沙
        2.2.4 森林碳汇
        2.2.5 调节小气候
        2.2.6 改善空气质量
        2.2.7 维持生物多样性
        2.2.8 景观游憩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产品生产价值
    3.2 生态调节服务价值
4 讨论
5 结论

(3)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1.3.1 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
        1.3.2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
        1.3.3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1.3.4 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类别
        1.3.5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相关研究进展
        1.4.1 相关研究进展
        1.4.2 现有研究特点
        1.4.3 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2 气候特征
    2.3 水文水资源条件
    2.4 土壤特性
    2.5 植被情况
    2.6 社会经济情况
    2.7 工程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数据采集
    4.1 指标选取原则
    4.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4.3 采集评价指标数据
    4.4 具体指标计算公式及参数确定
        4.4.1 指标计算公式
        4.4.2 指标参数的依据和确定
5 典型工程各项生态效益评价—2015年工程
    5.1 涵养水源效益
        5.1.1 调节水量
        5.1.2 净化水质
    5.2 保育土壤效益
        5.2.1 固土量
        5.2.2 保肥量
    5.3 固碳释氧效益
        5.3.1 植被固碳
        5.3.2 植被释氧
        5.3.3 土壤固碳
    5.4 净化大气效益
        5.4.1 植被滞尘
        5.4.2 植被吸收污染物
        5.4.3 产生负离子
    5.5 积累营养物质效益
    5.6 植被多样性保护效益
    5.7 生态效益总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价
        5.7.1 总物质量评价
        5.7.2 总价值量评价
6 各年工程生态效益总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价
    6.1 各年工程生态效益
        6.1.1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3年工程
        6.1.2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4年工程
        6.1.3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6年工程
        6.1.4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7年工程
    6.2 二期工程生态效益总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价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建议
        7.2.1 讨论
        7.2.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基于GIS的京津风沙源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林业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林业中的应用
        1.2.4 本文待解决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实施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1.3 土壤植被
        2.1.4 社会经济
    2.2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二期林业工程概况
        2.2.1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二期林业工程规划
        2.2.2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二期林业工程实施情况
3.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体系建立
    3.1 工程监测目标
    3.2 工程监测体系
        3.2.1 工程施工进度监测
        3.2.2 样地监测
    3.3 工程效益评价体系
        3.3.1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3.3.2 生态效益评价
4.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4.1 系统需求分析
        4.1.1 用户需求分析
        4.1.2 功能需求分析
        4.1.3 数据需求分析
        4.1.4 系统运行需求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设计原则
        4.2.2 系统设计目标
        4.2.3 系统结构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4.3.2 数据库详细设计
5.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系统开发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登录
    5.2 系统主界面
    5.3 图层基本操作
    5.4 用户管理
    5.5 数据管理
    5.6 工程监测
    5.7 工程效益评价
    5.8 统计分析功能
6.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
    6.1 工程监测
        6.1.1 工程进度监测
        6.1.2 样地监测
    6.2 工程效益评价
        6.2.1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6.2.2 生态效益评价-以生物多样性价值为例
    6.3 统计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监测与评价系统主要代码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其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与现状情况
        1.1.2. 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对长城现状改善的意义
        1.1.3.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植树造林等领域的广泛利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实践研究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晋北明长城—研究范围
        2.1.2. 遗产廊道
        2.1.3. 风景林
        2.1.4. 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2.2. 风景林营建理论
    2.3. 国内外实践研究
        2.3.1. 遗产廊道研究概况
        2.3.2. 风景林研究概况
        2.3.3. 总结
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探讨
    3.1. 影响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基本要素
        3.1.1. 自然地理要素
        3.1.2. 人工环境要素
        3.1.3. 社会环境要素
    3.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原则
        3.2.1. 系统优化原则
        3.2.2. 植物造景原则
        3.2.3. 凸显地域特色原则
        3.2.4. 生态位原则
    3.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
        3.3.1. 风貌保护策略
        3.3.2. 生态修护策略
        3.3.3. 景观营造策略
        3.3.4. 经济振兴策略
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
    4.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目标
        4.1.1. 保证长城及沿线遗产资源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及高效性
        4.1.2. 维护长城沿线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4.1.3. 确保文化遗产与风景林的景观视觉质量
        4.1.4. 保障长城沿线城镇经济效益的提升
    4.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意义
    4.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方法
        4.3.1. 遗产保护角度-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
        4.3.2. 生态修复角度-林地适宜性评价
        4.3.3. 景观视觉角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与可视域分析方法
        4.3.4. 经济发展角度-经济林范围选择
    4.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流程
        4.4.1. 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思路
        4.4.2. 控制风景林营造范围
        4.4.3. 界定风景林重点景区位置及范围
5.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研究
    5.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风貌控制
        5.1.1. 整体风貌控制
        5.1.2. 分区风貌控制
    5.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树种选择
        5.2.1. 树种选择的原则
        5.2.2. 树种选择的步骤
    5.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植物群落构建
        5.3.1. 植物群落设计的原则
        5.3.2.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选择
        5.3.3. 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设计
        5.3.4. 植物群落种植点配置
        5.3.5.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表达方法
    5.4. 基于立地类型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细班规划
        5.4.1. 一般区域风景林细班规划
        5.4.2. 重点景区细班规划
        5.4.3. 公路绿廊细班规划
6. 实例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
    6.1. 研究区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域位置
    6.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
        6.2.1.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
        6.2.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景区界定
    6.3.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
        6.3.1. 风景林风貌控制
        6.3.2. 风景林树种选择
        6.3.3. 一般区域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4. 重点景区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5. 公路绿廊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1.1.2 通过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
        1.1.3 推动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
    1.2. 研究区的典型性
        1.2.1. 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状况
        1.2.2. 研究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2.3. 研究区经济协作现状
        1.2.4. 研究区生态补偿状况
    1.3. 研究内容
        1.3.1.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核算及基础理论支撑研究
        1.3.2.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研究
        1.3.3.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规则设计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创新点
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综述
        2.1.1. 生态补偿定义的发展
        2.1.2. 区域生态补偿
        2.1.3. 政府生态补偿制度文献
        2.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化方法
        2.1.5.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2.1.6. 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2.1.7. 北京与周边区域补偿机制
        2.1.8. 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
    2.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基于生态环境要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产权理论
        2.2.5. 交易费用理论
        2.2.6. 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
        2.2.7. 博弈理论
        2.2.8. 契约理论
    2.3.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属性
    2.4.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
        2.4.1. 生态补偿费和生态税收
        2.4.2. 排污权交易模式
        2.4.3. 碳汇交易模式
        2.4.4. 水资源交易模式
        2.4.5. 生态认证模式
3. 国内外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研究及借鉴
    3.1. 按市场交易类型划分的国外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
        3.1.1. 交易许可与限额交易
        3.1.2. 受益和受损方直接的市场交易
        3.1.3. 生态标记
    3.2. 我国现有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2.1. 缺乏有针对性且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3.2.2. 受益者支付和补偿制度不完善有违“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3.2.3. 补偿网络与途径不健全补偿主体和方式没有实现多元化
        3.2.4. 不同利益主体对生态补偿的认识差异较大缺乏协商机制
    3.3. 国内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典型实践
        3.3.1 浙江金华江流域市场化补偿
        3.3.2.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
        3.3.3. 甘肃张掖跨地区可交易水票探索
        3.3.4. 广东碳排放权配额交易与碳金融
        3.3.5. 云南工业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森林碳汇项目
        3.3.6. 我国部分省市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3.4. 主要经验与启示
        3.4.1. 生态服务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市场手段仍是重要补充
        3.4.2. 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复杂,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3.4.3. 环境保护法律政策走向对生态补偿具有重要影响,亟需建立科学补偿标准
        3.4.4. 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公平公正确保生态补偿多目标均衡
4.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
    4.1. 市场化生态补偿构建思路
        4.1.1. 界定利益相关方
        4.1.2. 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
        4.1.3. 降低交易成本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
        4.1.4. 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和分配机制
    4.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实现形式设计
        4.2.1. 生态购买模式
        4.2.2. 协商谈判模式
        4.2.3. 生态环境认证模式
    4.3.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4.3.1. 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4.3.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构成要素
        4.3.3.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
    4.4.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运作模式
        4.4.1. 区域政府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4.4.2. 企业用户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5.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
    5.1. 生态背景—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5.2.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5.2.1. 生态功能分区
        5.2.2. 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5.2.3. 协同治理、保护河湖水系及海洋生态环境
    5.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5.3.1. 冀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2. 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3. 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4. “稻改旱”项目的节水价值
6.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补偿现状和存在问题
    6.1. 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
        6.1.1. 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6.1.2. 北京的生态援助
        6.1.3. 已启动的市场化补偿案例
    6.2. 现行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补偿数额偏低,不能满足受益主体的需求
        6.2.2. 补偿的领域和空间范围有待拓宽
        6.2.3. 以项目为主的补偿有待制度化和长效化
        6.2.4. 以公共支付体系为主的生态补偿行政色彩过浓
        6.2.5. 生态补偿范围、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不明晰
7.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 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1. 密云水库水源河北区基本情况
        7.1.2.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价值计算
        7.1.3.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水环境容量及自净系数
        7.1.4.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生态补偿标准计算
        7.1.5. 密云水库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2. 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制度设计
        7.2.1. 建立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的必要性
        7.2.2. 北京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7.2.3. 排污权交易制度市场化设计
        7.2.4. 具体的操作实施建议
    7.3. 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3.1. 北京与周边区域的森林系统
        7.3.2. 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前景
        7.3.3. 北京与周边区域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7.3.4. 森林碳汇制度市场化设计
    7.4. 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制度设计
        7.4.1. 京冀湿地生态系统互接
        7.4.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估方法选择
        7.4.3.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市场化设计
        7.4.4. 设立湿地发展基金
    7.5.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5.1. 异地开发的实现路径
        7.5.2. 异地开发的生态产业选择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让市场机制在京冀跨区域生态补偿中发挥重要作用
        8.1.2. 制定生态红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8.1.3. 构建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
        8.1.4. 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视角的选取情况
        1.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的研究情况
        1.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的研究情况
        1.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机制的研究情况
        1.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研究实例
        1.2.6 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其价值
    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相关概念
    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与分类
        2.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
        2.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
    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现状分析
        2.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的现状分析
        2.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分歧及其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
    3.1 传统的资源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流经济学观点
        3.2.1 价值与价格理论
        3.2.2 公共产品理论
        3.2.3 外部效应理论
        3.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
        3.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边际理论分析
    3.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功能
        3.3.2 经济发展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影响
        3.3.3 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比较分析
    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价值理论评析
        4.1.1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2 基于效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3 基于均衡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4 基于生产要素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现有主要计量模型
        4.2.1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定价模型
        4.2.2 发展阶段系数法定价模型
        4.2.3 多目标规划法定价模型
        4.2.4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4.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改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的方法选择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理论及其构成分析
    5.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及其应用
        5.1.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
        5.1.2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在自然资源定价中的应用
        5.1.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提出
    5.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可行性分析
    5.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构成分析
        5.3.1 边际生产成本(MPC)构成分析
        5.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构成分析
        5.3.3 边际外部成本(MEC)构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
    6.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目标
    6.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原则
    6.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测度方法及定价模型
        6.3.1 边际生产成本(MPC)
        6.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
        6.3.3 边际外部成本(MEC)
    6.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步骤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
    7.1 闽江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7.1.1 地理位置
        7.1.2 地形地貌
        7.1.3 气候水文
        7.1.4 土壤植被
    7.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服务功能分析
        7.2.1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概况
        7.2.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征
        7.2.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7.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测算
    7.4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使用者成本测算
    7.5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外部成本测算
        7.5.1 涵养水源损失
        7.5.2 土壤流失损失
        7.5.3 养分流失损失
        7.5.4 固碳损失
        7.5.5 吐氧损失
        7.5.6 参与土壤养分循环损失
        7.5.7 社会价值损失测算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尚待研究的问题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调查问卷

(8)怀柔水库水源涵养林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水源涵养林价值计量方法
3 核算过程
    3.1 林地资源价值核算
    3.2 林木资源价值核算
    3.3 涵养水源的价值核算
        3.3.1 拦蓄降水的价值
        3.3.2 净化水质的价值
    3.4 水土保持的价值
        3.4.1 减少土壤损失的价值
        3.4.2 减少土壤肥力损失的价值
        3.4.3 减少泥沙淤积和滞留的价值
    3.5 固碳制氧转化太阳能的价值
        3.5.1 固碳制氧的价值
        3.5.2 转化太阳能的价值计算
    3.6 净化空气的价值
        3.6.1 吸收SO2的价值
        3.6.2 吸收氟化物的价值
        3.6.3 吸收氮氧化物的价值
        3.6.4 滞尘的价值
    3.7 景观游憩价值
    3.8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 结论与建议

(9)金沟岭林场森林多功能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景观与景观格局概述
    2.2 森林多功能经营的理论体系
        2.2.1 森林多功能经营的概念
        2.2.2 森林多功能经营的指导思想
    2.3 森林多功能效益决策评价
        2.3.1 森林多功能效益概述
        2.3.2 多功能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2.4 存在的问题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自然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森林资源状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遥感数据
        3.2.2 样地调查
    3.3 研究方法
        3.3.1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数量方法
        3.3.2 林分碳储量的估算方法
        3.3.3 森林多功能效益评价研究
    3.4 数据处理平台
4 森林景观结构变化及空间格局定量分析
    4.1 引言
    4.2 森林景观类型的划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景观分布图
        4.3.2 士地利用/覆被的数量结构变化
        4.3.3 森林景观类型的结构变化
        4.3.4 景观空间斑块的动态变化
        4.3.5 景观空间转化类型与强度
    4.4 小结
5 森林乔木层碳储量与碳汇价值评价
    5.1 引言
    5.2 价值评价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变化
        5.3.2 森林的固碳增量
        5.3.3 碳汇效益计量
        5.3.4 碳储量及碳密度的时空动态分布
    5.4 小结
6 森林水源涵养量与价值评价
    6.1 引言
    6.2 价值评价方法
        6.2.1 林冠截留量
        6.2.2 土壤蓄水量
        6.2.3 枯落物持水量
        6.2.4 森林水源涵养价值估算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森林水源涵养量
        6.3.2 森林水源涵养价值
    6.4 小结
7 森林保护土壤效益评价
    7.1 引言
    7.2 价值评价方法
        7.2.1 森林减少土地废弃功能
        7.2.2 林下土壤肥力保持功能
        7.2.3 森林减轻泥沙淤积功能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固土效益
        7.3.2 保肥效益
        7.3.3 森林减少泥沙淤积及滞留的价值核算
        7.3.4 森林保护土壤价值核算
    7.4 小结
8 森林净化环境效益评价
    8.1 引言
    8.2 价值评价方法
        8.2.1 吸收能力法
        8.2.2 总价值分离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森林吸收SO_2的价值
        8.3.2 森林吸收氟化物的价值
        8.3.3 森林吸收氮氧化合物的价值
        8.3.4 森林阻滞降尘价值
        8.3.5 森林灭菌减噪价值
        8.3.6 森林制造负氧离子的价值
        8.3.7 森林净化环境价值评价
    8.4 小结
9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
    9.1 引言
    9.2 价值评价方法
        9.2.1 经济价值估算
        9.2.2 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数测度方法
        9.2.3 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
        9.2.4 克朗巴哈(Cronbach)系数
    9.3 结果与分析
        9.3.1 经济效益分析
        9.3.2 生物多样性测度
        9.3.3 生物多样性价值估测
        9.3.4 价值估计的信度分析
    9.4 小结
10 森林综合效益多功能评价
    10.1 引言
    10.2 多功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0.2.1 指标构建原则
        10.2.2 评价指标建立的思路
        10.2.3 评价指标筛选的方法
        10.2.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0.3 评价指标值标准化
    10.4 指标权重的确定
    10.5 多功能效益动态评价研究
    10.6 小结
11 结论与讨论
    11.1 结论
    11.2 创新点
    11.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样地中出现的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北京八达岭林场森林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驱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及数据预处理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 构建的原则
        1) 科学性。
        2) 可操作性。
        3) 相对独立性。
        2.2.2 构建的思路
        2.2.3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级
        2.2.4 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2.2.5 标准化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四、八达岭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及生态效益经济补偿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 ——基于政府“规制-激励”视角[D]. 潘鹤思.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2]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 付立华,于士涛,程顺,许中旗,李玉敏.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04)
  • [3]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D]. 蒋九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基于GIS的京津风沙源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系统[D]. 马俊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 税嘉陵.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D]. 任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7]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 国常宁.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 [8]怀柔水库水源涵养林价值评估[J]. 胡晓斌,陈芳孝. 北京水务, 2014(02)
  • [9]金沟岭林场森林多功能效益评价研究[D]. 顾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10]北京八达岭林场森林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赵学明,刘东兰,郑小贤. 林业资源管理, 2010(03)

标签:;  ;  ;  ;  ;  

八达岭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与生态效益经济补偿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