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董事会董事名单

第二届董事会董事名单

一、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郑欣淼[1](2021)在《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与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文中认为故宫文物南迁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的组成部分。这批中华文明瑰宝的基本完整保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也是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伟大贡献。理事会是故宫博物院的决策与监督机构,在故宫文物南迁中,作为领导核心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依据理事会档案文献,梳理、研究了从1932年故宫文物南迁筹备直至1949年初部分文物运台的17年中,理事会的重要决策以及南迁文物的保护过程,探讨了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制度的特点,阐述了理事会档案的重要价值。

苏颖聪[2](2020)在《制度性同形:大学教育基金会行政化的逻辑 ——以A大学教育基金会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需求增大,高校规模扩张,高校发展模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需求主导模式。受制于有限的国家财政经费,我国高校教育经费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以筹集资金、满足高校发展需求的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出现成为必然。大学教育基金会所拥有的资产规模较大,是我国基金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大学教育基金会内部的运行模式被大学内部的行政模式取代,大学教育基金会行政化导致组织发展运作受到限制。本文选取广东省A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作为个案研究,以组织分析的“制度性同形”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制度环境入手,对大学教育基金会行政化问题进行系统的剖析。研究发现,组织决策的非自主性、组织成员构成的官僚化、组织监督的行政化是大学教育基金会行政化的现实表现。而组织互动中的行政嵌入、中央巡视后的制度约束、减少不确定下的预期从属、非分配约束下的风险规避、行政规范迁移下的隐性控制、行政角色期待下的监督不力等方面导致了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行政化现象。

邓琦[3](2020)在《江西旅韶同乡会研究(194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结合档案文献、府志、市志等史料,立足当时时代背景与政府所颁行的相关文件,分别对江西旅韶同乡会的产生与发展、江西旅韶同乡会的人员组成、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江西旅韶同乡会对会产的保护政策等进行探讨与分析,揭示江西旅韶同乡会的时代特征及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江西旅韶同乡会成立于1941年,其前身为光绪年间成立的豫章会馆。从光绪到民国年间,江西旅韶同乡会形成了完善的管理规则和成熟的管理组织,其管理人员由同乡会会员担任。江西旅韶同乡会在这一时间段中不断壮大,不仅成员人数越来越多,职业各有不同,而且女性成员的人数也在不断提升,具有十分明显的新式社团特点。此外,江西旅韶同乡会采用出租房产的形式来获得经费支撑。而所得的经费,主要用于同乡会职员薪资、学校办学两个方面,同时还有部分支付收租过程中所需。江西旅韶同乡会成立之后,紧密围绕同乡会章程展开相应工作。在帮助和扶持同乡这一工作事务中,主要以创办学校和救济同乡两项内容为主。江西旅韶同乡会创办新式学校赣育小学,主要用于教育同乡子弟。赣育小学事务由校董会负责管理,一方面展开招生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管理组织,进行学校建设工作。学校属于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其一切办公支出与教学花费,皆由江西旅韶同乡会拨付。此外,为了保障同乡在韶生活,同乡会展开了救济工作。江西旅韶同乡会为了更好推进救济工作,不仅制定了救济办法,而且对救济人员进行细致登记,注明救济原因与金额,承担了救济同乡的职能。江西旅韶同乡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不断的完善自身之外,还与当地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形成了联系。地方政府为加强对当地民众的思想控制,需要借助同乡会的力量,而江西旅韶同乡会为保护自身财产,加强租约的效力,则利用法院公证处使其具备法律效力,保障自身权益。总之,这种联系既有政府主动的一面,也有同乡会主动的一面。民国时期江西旅韶同乡会既是传统同乡组织的延续,又展现了新式社团的特点。

杨婷[4](2020)在《教育治理视野下区级家长委员会职能发挥研究 ——以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多元主体都应当被纳入到教育治理的体系之中,其中包括由学生的家长组成的家长委员会。而区级的家长委员会因为出现时间短,并没有被人们所熟知。因此,厘清区级家长委员会在教育治理中的应然职能和职能发挥的实然状态是非常必要的。论文对“教育治理”和“家长委员会”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梳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区级家长委员会在教育治理中应当发挥沟通与教育、监督与评价、参与决策等职能。采用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笔者对J区的家庭教育促进会的运作情况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在教育职能方面,学生家长和教师都从中受益,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存在调研与反馈缺失等问题;在沟通方面,虽然给普通家长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可能性,但效度和力度依然不够。在监督与评价职能上,家长通过各种制度增加了监督评价的机会。而在参与决策的职能上,家长在“家庭教育促进会”内部的决策中参与较为充分,但是在参与学校和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等的制定上,依然有所欠缺。针对区级家庭教育委员会在职能发挥上应然和实然的差距,笔者剖析了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外部的环境与条件尚不完善;其二,“家庭教育促进会”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其三,家长参与治理的意识与能力有所欠缺。基于此,笔者提出: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家庭教育促进会”要健全内部运作机制,并且提升服务各方的能力。

崔瑾[5](2020)在《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研究》文中指出1939年春,在中共南方局的领导组织下,十几位科学家与教授、知名社会文化人士在重庆中央大学大学发起成立“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1945年,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华农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等学术组织和111位科技人员代表正式发起成立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1948年,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协会章程完善,各项事业和组织日趋发展。1950年,协会在历史使命结束后宣告解散。在民国时期着名科学社团中,中国工作者协会虽成立时间最晚,但却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事业影响最直接且颇具贡献的综合性科学社团。通过对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发展的缘起、组织与活动、国际交流与影响及社团实质的考察,本文力图用宏观研究结合微观具体事件探究,纵向梳理结合横向分析,一方面对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发展历程作全景式勾画,另一方面对协会相关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寻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与当时国际国内科学共同体发展变化及中共科技知识分子政策变迁运作之间的深刻联系,揭示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科学家工会”的组织构成与实质,突出了它作为中共外围组织,提倡和平、民主的本质。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走向世界,在美组织“留美科协”,为留美学生归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同时积极参与世界科协的创立,加入二战后科学团体左转的进程。在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立足于自身角色,进行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民主等等发挥科技团体社会功能的探索,主动进行左翼化的科学传播,这个模式也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科协的组织化雏形。

肖子木[6](2019)在《民国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研究(1921-1949)》文中认为职业团体,是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由某一职业的从业者结合而成的团体。随着我国新闻业的发展,新闻记者这一职业也随之诞生。但最初,记者群体并不受社会重视,记者权益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1921年,记者开始创建自己的职业团体,试图以此为枢纽,加强职业沟通,表达共同的利益诉求。本文以1921年-1949年间上海的记者团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描绘民国时期新闻记者职业维权的公共图景,并借助职业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从职业管辖权、职业意识的视角,及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对记者团体在不同阶段的维权特点及影响因素作出分析。1921年,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成立,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记者的职业团体。成立6年间,它针对侵犯记者权益事件进行声援,也提出了一些保障性议案,但在维护言论自由的行动中,它选择了置身事外,没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职业权益保障者”。由于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无所作为,在国民党的指导下,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于1927年成立,1932年改组为记者公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停止会务。这一时期,记者团体的维权活动逐渐成熟,在呼吁言论自由、保护记者权益、声援被迫害记者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1946年3月,上海记者公会重组,但其职业活动寥寥无几,多集中于保障记者生计方面,侧面说明了战后记者愈发艰难的生存状况,1949年停止活动。本文认为影响记者团体职业维权表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政治力量、记者职业意识与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政治力量是职业管辖权的外部接收者。1921-1949年间,随着国家力量对社会的控制逐步加强,记者团体的活动空间一步步收窄,最终导致了职业管辖权的丧失。记者职业意识同样对记者团体的活动造成重要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后期,记者职业意识逐渐成熟,并在一次次维权事件中强化自己的身份认同,战后国共两党对垒的政治局势极大压缩了新闻职业化的空间,记者的职业认同感出现退缩,记者团体也就再难有所作为。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也会影响到团体的维权表现,记者团体管理层的社会资本积累越充分,记者团体越能在维权事件中发挥效用,但不同的身份角色之间也存在博弈,记者社会身份对团体的影响存在双重性。政治力量、记者职业意识、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三个因素,始终存在于记者团体的活动之中,并在不同的阶段施加了不同侧面的影响,总的来说,政治力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职业意识,最后是社会资本。它们的作用力并非始终如一,而是一个此消彼长、彼此制约的关系。在新闻记者联欢会时期,政治力量对记者团体干涉甚少,但是记者的职业意识尚处于发端,团体的社会资本积累不足,故联欢会的职业作为乏善可陈。新闻记者联合会(公会)时期,政治力量的干预逐渐增强,但规训之下也有疏漏,利用政治力量,记者团体反而获得了合法性,无意中为职业维权活动扫除了障碍。当时的记者核心领导层往往兼具国民党和民营报刊记者的双重身份,20世纪30年代以后记者显着提高的职业意识,让他们更多地利用前者身份,增强记者团体的社会影响力。战后记者公会是在国民党的一手操办下重组的,它完全服膺于当时的统治,记者职业意识也出现全面退缩,记者核心领导层都是国民党的重要人物,记者公会除了无法维护记者权益外,还积极配合新闻统制,从而失去了职业团体存在的意义。

黄力勤[7](2019)在《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作为省内一家中生代单项运动协会成立于08年,其在实体化改革过程中遭遇到群众基础薄弱、管理效率低下、自筹自建能力不足等问题。本论文力求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协会实体化改革的真实状况并在剖析改革制约因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协会下一阶段的实体化改革提出建设性对策。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以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中的制约因素及后续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量表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基于组织实体化、经济实体化和内部制度实体化三个改革维度的现状分析显示:组织实体化改革方面,协会针对原有章程、组织目标、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及其他组织条件作出“实体化”优化调整;经济实体化改革方面省拳协作为“拳民公司”大股东积极承办了“城墙决”超级联赛并针对联赛进行了先期商业运作;内部制度实体化改革方面,协会就自身的组织制度和财务制度提出了基于实体化改革要求的修改意见并正在加紧落实。但研究中协会也暴露出许多阻碍其实体化改革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具体表现为:组织实体化改革方面:1、组织目标较空泛;2、组织结构科学性、合理性不强;3、组织人员规模小、女性少、骨干力量薄弱且会员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经济实体化改革方面:1、会费缴纳情况不佳、协会受赠渠道不畅;2、协会自身资源和市场潜力未被充分挖掘;3、员工薪酬偏低、罚款支出过高、培训补助不足。内部制度实体化改革方面:1、会员入会制度落实不力;2、监事工作制度不完善;3、会员大会制定及修改协会章程权利未得到保障;4、协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此外省拳协实体化改革影响因子分析从25个二级因子中提取出6个累计解释方差变异量为65.079%的公因子,其对省拳协实体化改革的影响效力由高至低分别为:1、社会环境因子;2、基础因子;3、协会建设因子;4、发展潜力因子;5、协会运作因子;6、人员结构因子。影响因素的聚类为改革对策的提出提供了客观依据。研究对策:(一)针对省拳协实体化改革社会环境因素的对策:1、激发我省居民的拳击运动消费热情;2、完善与丰富省拳协运动服务产品;3、推进省内拳击文化氛围营造4、提高拳击竞技人才培养水平。(二)针对省拳协实体化改革协会基础因素的对策:1、加强与省内体育传媒的合作;2协助省内拳击俱乐部向高质量发展。(三)针对省拳协实体化改革协会建设因素的对策:1、优化现有组织结构与机构设置;2、扩大协会会员规模;3、提升协会组织保障条件;4、积极响应实体化改革政策。(四)针对省拳协实体化改革发展潜力因素的对策:1、明确协会组织目标;2、制定协会内部制度建设规划方案;3、完善会费收缴机制、疏通协会受赠渠道;4增强协会造血能力、开拓经费来源、挖掘市场开发潜能;5提高协会经费使用效率。(五)针对省拳协实体化改革协会运作因素的对策:1、加快会员入会制度落实;2、明确会员大会制定与修改协会章程的权力;3、完善协会监事工作制度;4、完善协会财务管理制度。(六)针对省拳协实体化改革人员结构因素的对策:1、扩大会员规模、增加女性会员数量、调动会员参与积极性;2、培养并吸纳协会骨干力量。

周慧梅,程瀚苇[8](2018)在《民国社会教育家群体的社会结构分析——以中国社会教育社为考察中心》文中提出中国社会教育社作为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界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引领并规范着近现代社会教育发展路径。从理事会组成看,囊括其时社会教育界专家和主要教育行政官员,成员更迭频率不大。理事会成员的社会网络和社会结构表明,当选标准不仅有学术水平高低及对社务关心程度的考量,地域因素、学缘关系、社会声望、留学国别及行政职务都是重要筹码。此种架构为联络同志、扩大社务提供极大便利,为社教社从众多昙花一现的学术团体中脱颖而出,并成为全国性学术团体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但这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他们所追求的西方学术社团遵循的民主精神和民主程序,缺乏对新成员的吸纳力,成为一把双刃剑。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社会教育社领导群体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踌躇趔趄的状态,同样折射到整个社会教育家群体,并成为民国社会教育发展变迁的普遍特征。

周慧梅[9](2018)在《民国社会教育家群体职业分布状况分析——以中国社会教育社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职业分布状况是学术共同体社会声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社会声望作为职业选择的主要维度,既保证学术团体可以吸收到足够优秀的后备力量有序发展,同时也是该项事业社会认可度的重要表现。以中国社会教育社为考察中心,梳理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家群体职业分布状况,可以厘清近代中国社会教育事业推动主体的多元性,更揭示出学术与政治、派系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职业分布状况,是政府采取强制性制度推进社会教育政策的外在表现,更是社会教育自身理论构建、人才培养和学科化趋势的集聚。

周慧梅[10](2017)在《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教育学科的建》文中研究指明1930年大夏大学社会教育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民众教育系的设立,标志着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教育学科建构正式起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力的推动,社会教育家群体的努力,为社会教育学科的创建、发展和丰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等学校纷纷设立社会教育系科,相关课程设置逐渐完善,围绕着社会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全国范围内形成数个各类特色的专业研究团队。中国社会教育社作为联络社会教育界的学术共同体,历届年会的中心议题将社会教育研究与实践推向深入,并规划、指导着社会教育学科发展方向。而专业期刊的大量出现,是社会教育学科建设的外在表现与发展动力。

二、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与故宫文物南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事会简况
    (一)北京政府时期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二理事会的重要决策
    (一)文物南迁的筹运
        1.1932年8月20日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在平理事会议
        2.1933年1月7日第一届理事会紧急会议
    (二)存沪文物的保管
        1. 建立南京保存库及设立南京分院
        2. 平、沪两地文物点查
        3. 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三)存京文物的西迁
        1. 南路
        2. 中路
        3. 北路
    (四)西迁文物的保管与展览
        1. 文物保管
        2. 文物展览
    (五)西迁文物的东归
    (六)部分文物的迁台
三理事会的特点
    (一)理事会组成人员始终坚持努力保护故宫遗产的精神
    (二)不断完善的理事会制度提高了决策水平
    (三)理事会由行政院直接领导加强了决策实施的效力
    (四)马衡院长的充分准备是开好会议的基础
四理事会档案的价值
    (一)是研究故宫博物院发展史的珍贵材料
    (二)是文物西迁时期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三)是研究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制度的重要依据

(2)制度性同形:大学教育基金会行政化的逻辑 ——以A大学教育基金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访谈法
    1.5 研究框架
2 “制度性同形”:一个分析框架
    2.1 制度性同形的逻辑起点
    2.2 制度性同形的三种机制
        2.2.1 强制性同形
        2.2.2 模仿性同形
        2.2.3 规范性同形
    2.3 大学教育基金会行政化的分析框架
3 A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行政化表现及其危害
    3.1 A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概况
    3.2 A大学教育基金会行政化的现实表现
        3.2.1 组织决策的非自主性
        3.2.2 组织成员构成的官僚化
        3.2.3 组织监督的行政化
    3.3 大学教育基金会行政化的危害
    3.4 小结
4 大学教育基金会行政化的制度性同形解释
    4.1 强制性同形
        4.1.1 组织互动中的行政嵌入
        4.1.2 中央巡视后的制度约束
    4.2 模仿性同形
        4.2.1 减少不确定下的预期从属
        4.2.2 非分配约束下的风险规避
    4.3 规范性同形
        4.3.1 行政规范迁移下的隐性控制
        4.3.2 行政角色期待下的监督不力
    4.4 小结
5 让大学教育基金会回归“非营利逻辑”
    5.1 理顺大学和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关系
    5.2 吸纳外部理事,强化理事会作用
    5.3 强化监督体系,增强监督有效性
    5.4 完善激励制度,激发组织活力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附录一 :理事访谈提纲
    附录二 :秘书长访谈提纲
    附录三 :秘书处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致谢

(3)江西旅韶同乡会研究(194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国时期江西旅韶同乡会的组成
    一、江西旅外同乡会的发展
    二、从“豫章会馆”到“江西旅韶同乡会”
    三、同乡会的组织系统和成员构成
        (一)组织与职员
        (二)第五届江西旅韶同乡会会员的籍贯与职业构成
        (三)江西旅韶同乡会第六届会员籍贯与职业状况
        (四)江西旅韶同乡会的群体特征
        (五)江西旅始同乡会与江西旅乐同乡会
    四、同乡会的管理规则
第二章 江西旅韶同乡会的收支情况与社会功能
    一、同乡会的收支
    二、赣育小学的创办与改造
    三、救济同乡
第三章 江西旅韶同乡会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一、省社会处与保证书登记
    二、直接税局韶关分局与租税征收
    三、韶关市政筹备处与豫章会馆重建
    四、地方法院与租约公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教育治理视野下区级家长委员会职能发挥研究 ——以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治理
        (二)家长委员会
        (三)职能
    三、研究的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研究的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以往研究的回顾
        (一)文献检索情况
        (二)主要观点梳理
        (三)简要评论
    二、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系统理论
        (三)CORPS模型理论
第三章 区级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定位
    一、区级家长委员会的价值论证
        (一)全方位地代表家长利益
        (二)强有力地协调各方的关系
        (三)更有效地服务家长群体
    二、区级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属性
        (一)非政府性的民间组织
        (二)非附属性的独立机构
        (三)非营利性的服务组织
    三、区级家长委员会的职能解析
        (一)沟通与教育职能
        (二)监督与评议职能
        (三)参与决策职能
第四章 区级家长委员会职能发挥的个案调查
    一、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的演进
        (一)“家促会”的缘起
        (二)“家促会”的组织架构
        (三)“家促会”的活动开展情况
    二、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职能发挥的成效
        (一)教育职能发挥较好
        (二)对学校的监督与评议比较到位
        (三)组织内部的重大决策能够反映民意
    三、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职能发挥的缺陷
        (一)沟通的力度与有效性不足
        (二)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与评议较为薄弱
        (三)对教育决策的参与不充分
第五章 区级家委会职能发挥不理想的原因探究
    一、外部的环境与条件尚不完善
        (一)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较为模糊
        (二)政府部门主动探索的动力不够
    二、“家促会”自身的建设有待加强
        (一)决策核心的人员变动较大
        (二)资源筹措与使用存在缺陷
        (三)组织运作机制不畅
        (四)服务不够系统与深入
    三、家长参与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一)不少家长对自身的定位有偏差
        (二)多数家长的参与能力与需求有落差
第六章 改善区级家长委员会职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
        (一)政府机构要加速职能转变
        (二)教育局要加强对“家促会”的指导
    二、“家促会”要改善内部的运行机制
        (一)建立常驻与流动相结合的人员调整制度
        (二)扩大资源开发利用的渠道与透明度
        (三)完善活动开展的工作流程
    三、“家促会”要提升服务各方的能力
        (一)建设畅通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二)建立分级分类的家长参与机制
        (三)建构政府与家长之间的“缓冲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2018 年上海市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章程
附录3 上海市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理事、监事选举办法
后记

(5)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第一章 前身:“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
    一、“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创立探源
    二、中共中央南方局与“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
    三、“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的主要活动
第二章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历史演化
    一、从“座谈会”到“协会”
    二、协会发展与活动
    三、使命完成
第三章 组织结构变迁
    一、协会内部结构变迁
    二、领导层与会员分析
第四章 走向世界
    一、参与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活动
    二、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研究
结语组织化实质与功能
    一、左翼性质及政治化成因
    二、社会功能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表格
    二、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大事记
致谢

(6)民国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职业团体与职业化研究
        二、新闻记者的史料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框架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1921-1949)
    第一节 初步萌芽:新闻记者联欢会的职业维权(1921-1927)
        一、北洋政府后期侵犯记者权益的现象
        二、记者联欢会的职业维权表现
    第二节 走向成熟:新闻记者联合会(公会)的职业维权(1927-1937)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侵犯记者权益的现象
        二、记者联合会(公会)的职业维权表现
    第三节 逐渐衰败:战后新闻记者公会的职业维权(1945-1949)
        一、战后国统区侵犯记者权益的现象
        二、记者公会的职业维权表现
第三章 上海记者团体维权表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治力量对团体的干预
        一、职业与国家的关系理论
        二、国家干预影响职业维权
    第二节 记者群体职业意识的推动
        一、记者职业意识的内涵
        二、职业意识影响职业维权
    第三节 团体社会资本的双重影响
        一、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表征
        二、社会资本影响职业维权表现
结语
    一、职业管辖权的丧失:上海记者团体和国家的关系演变
    二、从发端到成熟到退守:记者职业意识与职业维权一致的发展轨迹
    三、社会资本的双重影响:记者团体的社会属性与职业属性间的冲突
参考文献
    一、报刊
    二、资料汇编
    三、着作
    四、期刊
    五、学位论文
后记
附录:上海记者团体1921-1949年报面活动资料
    一、新闻记者联欢会
    二、新闻记者联合会
    三、记者公会

(7)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现状分析
    3.1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组织实体化改革现状调查
        3.1.1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组织目标
        3.1.2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组织结构及机构设置
        3.1.3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组织人员配备现状
    3.2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经济实体化改革现状调查
        3.2.1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组织经费构成现状
        3.2.2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组织经费支出现状
        3.2.3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市会场开发现状
    3.3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内部制度实体化改革现状调查
        3.3.1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组织制度
        3.3.2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财务制度
4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制约因素分析
    4.1 省拳协组织实体化改革制约因素分析
    4.2 省拳协经济实体化改革制约因素分析
    4.3 省拳协内部制度实体化改革制约因素分析
5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影响因子分析
    5.1 省拳协实体化改革研究调查表信效度检验
    5.2 省拳协实体化改革影响因子分析流程
    5.3 省拳协实体化改革影响因子分析结果
6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研究结论与发展对策
    6.1 省拳协实体化改革研究结论
    6.2 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发展对策
        6.2.1 基于省拳协实体化改革社会环境因子的发展对策
        6.2.2 基于省拳协实体化改革协会基础因子的发展对策
        6.2.3 基于省拳协实体化改革协会建设因子的发展对策
        6.2.4 基于省拳协实体化改革发展潜力因子的发展对策
        6.2.5 基于省拳协实体化改革协会运作因子的发展对策
        6.2.6 基于省拳协实体化改革人员结构因子的发展对策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8.1 附录1
    8.2 附录2
    8.3 附录3
9 致谢

(8)民国社会教育家群体的社会结构分析——以中国社会教育社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事会召开与成员更迭情况
二、理事会成员参会情况
三、理事会成员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网络
四、结论

(9)民国社会教育家群体职业分布状况分析——以中国社会教育社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教育家群体的形成
    1. 外部因素
    2. 内部原因
二、社会教育家群体的职业分布状况
三、结论

四、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与故宫文物南迁研究[J]. 郑欣淼.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11)
  • [2]制度性同形:大学教育基金会行政化的逻辑 ——以A大学教育基金会为例[D]. 苏颖聪. 暨南大学, 2020(07)
  • [3]江西旅韶同乡会研究(1942-1949)[D]. 邓琦.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4]教育治理视野下区级家长委员会职能发挥研究 ——以J区家庭教育促进会为例[D]. 杨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研究[D]. 崔瑾.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6]民国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研究(1921-1949)[D]. 肖子木.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江苏省拳击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研究[D]. 黄力勤. 南京体育学院, 2019(02)
  • [8]民国社会教育家群体的社会结构分析——以中国社会教育社为考察中心[J]. 周慧梅,程瀚苇. 终身教育研究, 2018(05)
  • [9]民国社会教育家群体职业分布状况分析——以中国社会教育社为考察中心[J]. 周慧梅. 终身教育研究, 2018(04)
  • [10]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教育学科的建[J]. 周慧梅. 教育史研究, 2017(01)

标签:;  ;  ;  ;  ;  

第二届董事会董事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