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实验室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化学实验室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浅淡化学实验室里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徐瑞楠[1](2019)在《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BIM理念与BIM技术在我国各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与普及,对BIM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逐渐开始向建筑后期的运维管理领域延伸。在建筑设施运维管理阶段应用BIM技术,有助于提高建筑信息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率。而我国当前对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设施后期的运维阶段的管理与应用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如何将BIM技术深度融合至运维管理的流程中去尚需要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当前,教育信息化2.0理念正逐渐遍布全国,校园基础设施的高效运维管理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尚有诸多不足。学校没有一个统一的运维管理理念和思路来指导学校的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工作。因此,如何应用BIM理念高效的对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进行收集、整合、管理和应用,已经成为了BIM在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查法和调查研究法收集和整理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主要因素,并通过Delphi法将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诸多主要影响因素收敛为关键因素,并利用这些关键因素构建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层次体系框架。整合该框架下的所有关键因素,以层次分析法为工具,为框架中的各关键因素赋权。同时,利用排序法来确定出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的组合权重排序。最后,通过引入A中学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实际案例,结合筛选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几个关键因素,通过识别A中学在这些关键因素所对应的运维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利用BIM理念的优势和特点,探索出解决这些运维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并提出了基于BIM理念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改进与完善的措施与建议。从实践角度解决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实际问题,体现BIM理念的价值。

郭敏杰,樊志,王培然[2](2019)在《新材料时代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置》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新材料时代,材料化学专业建设如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培养满足新材料时代的专业人才,值得思考。材料化学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实验课程体系设置对于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文章论述了天津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重点介绍了材料化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架构、实验教学模式及内容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分析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对新材料时代的材料化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伍斌[3](2018)在《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及实践》文中提出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基础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改革。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全国出现了很多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案例。本课题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在明确问题并研究了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及详细的教学实践方案,并以学生学业成绩预测为工具衡量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检验了基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分析教学实验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异很大,实验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获得了进步,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明显好转。本文最后得出结论:1、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化学成绩。2、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成绩,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提升。3、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并未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反而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了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

黄迎春[4](2017)在《中学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湛江农垦红湖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给社会和教育领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务管理信息化既是对信息化社会的呼应,也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优质学校的创建。在改革传统教务管理手段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教务管理信息化是当前农垦中学教务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农垦中学校教务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然而,农垦系统很多学校还没有摆脱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模式,更有部分学校没有摆脱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这些情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达不到与时俱进和学校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为了解农垦中学教务信息化发展状况,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以广东湛江农垦红湖中学为例,从学校教务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化组织管理、教师信息素养、教务信息化建设评价等方面对广东农垦湛江农垦红湖中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获得了有关的数据。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农垦中学教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加大教务信息化资金投入,扩大融资渠道,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搞好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务管理者的信息素养以促进农垦中学教务信息化发展的建议。加强与高校合作,健全教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由高校支持农垦中学建立教师信息化发展学校则是本文提出的亮点。本文结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于论文的选题目的、内容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首先对教务管理、教育信息化、教务管理信息化等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人力、财力、物力和机制建设四个方面建立了农垦中学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评价体系。第三部分,以湛江农垦红湖中学为例对农垦中学教务信息化管理的调查分析。第四部分,针对农垦红湖中学教务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分析,如政府投入及经济因素、师资问题与教师老龄化问题、领导与教师意识态度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转变管理观念、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优化教育信息化资源、加强与高校合作、深化农垦教育改革,推进农垦教育系统移交地方步伐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五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田利娜[5](2017)在《铜川市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文中认为青少年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体育教学是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最重要来源之一,而令人触目惊心的种种体育教学中大大小小伤害和事故的发生,学校“理所当然”要承担的“全部”责任和高昂的善后费用让学校、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提心吊胆”“草木皆兵”,于是许多消极的办法应运而生。许多学校为了规避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取消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对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带来伤害。减小体育课堂安全事故,做好体育课堂安全防范和研究工作是体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以“4M”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当下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铜川市普通高级中学在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较高;受伤学生的年级分布依次为:高一、高二和高三。铜川市普通高级中学在场地器材的安装和使用都受整体地形的限制;学生自身安全意识不高;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人人兼顾;学校领导都比较重视安全,但政策制度落实情况较差。(2)借鉴海因里希安全管理“3E”原则对铜川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安全事故提出防控对策。对铜川市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对策的提出应该从以下3方面进行:第一,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不利因素。改进场地、器材、设备,优化体育教学“硬”环境。第二,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体育教学参与主体的安全意识。加强教师、学生和主管领导安全观念。通过继续教育使体育教师得自身能力增强。第三,运用法制对策手段改善体育教学安的“软”环境。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体育教师能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体育教学,减少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陈明园[6](2016)在《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为题,主要研究对象为20世纪20至40年代期间,留欧女性艺术家群体的西画创作实践。其同样可视作管窥20世纪前期本土西洋画活动的一个历史切口。女性西画家们顺应时代潮流,负笈西行,对西方传统写实主义与现代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进行研习与实践,并有机地撷取了中国本土文化元素,为实现中国现代美术“中西融汇”的重要命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案。与此同时,留欧女性西画群体作为中国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参与者与受惠者,她们的艺术创作兼具了特有的女性视点和感知经验,因而承载着独特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乱等诸多原因,这批女性西画家的艺术成就似乎就此被历史所遮蔽,鲜少为当今的美术圈及普罗大众所认知,存在美术记忆的“失忆”问题。故此,有必要在当代重读此群体所携有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第一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群体之形成”,本章通过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中国本土西画东渐进程及表现的系统梳理,来回顾并剖析留欧女性西画家群落的生成原因;第二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形式语言之写实主义”,此章重点分析了留欧女性西画家群体在国内及国外时期分别接受的写实主义绘画启蒙与教育,同时深入解读她们在西画实践中以写实主义手法作为主要创作语言的具体表现;第三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形式语言之表现主义”,对应前一章的“写实主义形式语言”解读,本章首先关注了20世纪前期表现主义绘画语言在中国的共振效应,并着重剖析了留欧女性西画家们趋向于表现主义形式语言的创作实践;第四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之形式语言与中国语境”,本章开篇指明留欧女性西画家群体无论是坚持古典的写实主义语言,还是拓展现代的表现主义方式,在各自的西画实践中,均自觉地吸取了中国本土文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归纳了她们在西画创作中注入中国语境的三大形式语言倾向;第五章为“民国女性西画艺术的当代思考”,重点引出相关拓展性问题的探讨。自20世纪前期起,西画本土化的实践便已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议题。但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西画本土化原有的自然发展步调开始失序。以表现外部民族危亡的本土现实主义题材升级为时代主流,而以展现内部个人经验的本土化语言探索则趋向边缘化。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以留欧女性西画家为代表的女性艺术家群体,大多仍在创作中坚持表现其个人对于历史、文化的独特体察和理解,且含有女性意识中显着的“自述性”特征。因此,本文旨在将民国时期女性艺术家所普遍共有的“自述性”表达模式,与中国地缘性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语言探索,归纳为西画本土化的“女性路线”。并试图通过解析多位留欧女性艺术家对于西画本土化“女性路线”的具体实践,为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当代女性架上绘画提供一些给养与启示,亦可使中国近现代以油画为主的西画文脉研究得到多维度的补充与完善。

洪兹田,王锋[7](2016)在《不同类型学案的编制特点研究——以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分类为例》文中提出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内在规律。教师应充分研究这些规律,结合相关特点开展教与学设计、开展教学实施。结合案例,探讨按教学内容类型开展学案编制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案的教学功能。

刘京京[8](2015)在《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中学生作为一个新“群体”登上了教育历史的舞台,他们生动活跃地演绎出一幅充满无限活力的景图。这一时期,他们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民众教育的启蒙者、进步思想的践行者。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时代变迁的进程。学生生活史是教育生活史的重要构成,通过全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呈现中学生的生活样态,力图实现以小见大,管窥整体教育状况的效果。中学生生活史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还原原生态的教育景貌,另一方面则为当今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些许的历史镜鉴。导论部分重点探讨了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勾勒出“学生生活史”及“中学教育”等主题的学术史脉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试图对全文做出宏观性概述。第一章“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从教育制度变革及文化变迁的视角,探源与呈现中学教育的萌芽、定制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中学生生活的迹象转变,进而发现政治、文化与教育的互联、互约、互进的复杂关系。第二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堂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力图从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及灵动多彩的教学方法,展示课堂学习的原动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自习室内,有的则自寻“光源”之地。中学生面临着临时考试、日常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多重考验。不同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为争夺荣誉而发奋,有的则抱有六十分主义。为了应对多种考试,便出现了开夜车、罢考、作弊等现象。此外,从“升学与就业”的问题介入,深入揭示并分析了中学生受到的社会抵拒和约束。第三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首先从宏观上呈现中学生的经济生活,既有富贵子弟的华奢,也有贫寒子弟的窘迫。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除了紧衣缩食之外,则通过争获各种奖励资助、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中学生除了在校着整齐划一的校服之外,有的则勇于尝试新式装扮,甚至引领着时尚界潮流。学生在校既可自办伙食,成立膳食委员会,亦可自购菜蔬亲自烹食,还可以通过自带、叫外卖等途径改善伙食。因办学水平不一,导致学生居住环境良莠不齐,但他们都要受到管理制度的各种规约。第四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主要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亦师亦友之情,以及因教员水平、学校管理等因素而爆发的分庭抗争型的师生情感,同时亦有相互冷漠的平淡授受关系。学生之间既有互帮互爱型,亦有因利益冲突而生的矛盾竞争型。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婚恋观开始转变,自由恋爱的观念开始萌发。自由爱恋不仅表现在异性间的爱慕,也有同性以及师生间的爱恋。此外,学生经常产生异乡人的家乡思及胸怀国家的爱国情。第五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重点考察了争相设立的各种文体社团、学术社团、学生自治会等多样社团;各种增广见闻的游历参观、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以及回报社会的各种社会奔走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除此之外,为了调剂多彩生活,学生们经常聆听各种学术报告、演讲,以及寻逐各种消遣烦闷的娱乐活动。第六章,“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群体,他们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军、震荡社会结构的新鲜力量以及革命运动的主体。同时,他们成为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前驱者,其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生活潮流,加速了女性解放的步伐,演绎出生机盎然的学校风貌以及净化了社会风气。余论部分,主要对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进行历史审视,分析中学生上演历史幕剧的动因。同时,对学生生活史的研究做了几点尝试性的理论思考,以期为今后学生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些许的借鉴。

陈雨佳[9](2013)在《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中心实验楼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材料化学实验楼是学校的一个重点项目,包括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用房以及与学科相关的实验室、办公室、辅助用房等功能的综合体建筑。方案的设计先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基地条件入手,综合了各种相关因素,在比较分析的推敲过程中逐步完善方案。本文从介绍方案的设计思想展开,展示了项目设计的主要着眼点和设计成果。文章重点论述了建筑融合山地环境的总体布局、实验室功能空间的组织以及与原有校区建筑格局协调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设定了文章研究的整体框架。第二部分对项目基地以及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的侧重点。第三部分由表及里讨论了项目的总体设计思路,强调在总体布局上要因势利导,及与山地共生的理念;功能空间组织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项目通用性设计和可持续性;建筑的立面形态不仅要融入环境,还要与原有校区的建筑格局协调统一,最后对建筑的节能设计进行了讨论。文章最后对研究成果做了总结,并提出了后续的一些研究设想。本文通过结合南工大材料化学实验楼的设计,阐述了山地环境下高校综合性科研楼的相关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为日后相似类型的项目设计提供参考帮助。全文约47500字,图表85幅。

谭新,温灿烁,刘虔铖[10](2011)在《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建设为模板,从实验室建设前期调研、方案设计、仪器设备配置以及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等环节出发,就如何建设针对教学的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阐述一些观点及经验。

二、浅淡化学实验室里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淡化学实验室里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基于BIM的运维管理理念
    2.1 BIM技术分析
        2.1.1 BIM技术的理念
        2.1.2 BIM技术的特征
        2.1.3 BIM技术的应用现状
    2.2 运维管理分析
        2.2.1 运维管理的概念
        2.2.2 运维管理的范畴
        2.2.3 运维管理的现状
    2.3 BIM技术与运维管理的结合
        2.3.1 BIM应用于运维管理的价值
        2.3.2 BIM应用于运维管理的挑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关键因素挖掘
    3.1 校园基础设施运维重点研究
        3.1.1 校园基础设施的范围界定
        3.1.2 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的现状
        3.1.3 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的重点
    3.2 识别主要因素的原则与方法
        3.2.1 识别主要因素的基本原则
        3.2.2 识别主要因素的方法
    3.3 识别主要因素
        3.3.1 主要因素的初步识别
        3.3.2 校园运维部门需求因素
        3.3.3 确定主要因素
    3.4 挖掘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
        3.4.1 关键因素的挖掘方法
        3.4.2 关键因素的反馈与修正
        3.4.3 关键因素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关键因素权重研究
    4.1 研究关键因素权重的必要性
    4.2 确定关键因素权重的方法选择
        4.2.1 主要权重确定方法汇总
        4.2.2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4.3 AHP法确定关键因素权重的应用
        4.3.1 本研究用AHP法确定权重需明确的问题
        4.3.2 获取关键因素权重计算数据
    4.4 关键因素权重的计算与分析
        4.4.1 关键因素权重的计算
        4.4.2 构建关键因素权重框架体系
        4.4.3 关键因素权重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关键因素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方法研究
    5.1 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方法研究探析
        5.1.1 研究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方法的必要性
        5.1.2 A中学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概况
    5.2 教学空间规划管理运维方法研究
        5.2.1 A中学教学空间规划管理问题识别
        5.2.2 A中学教学空间规划管理方法研究
    5.3 视频安防系统运维方法研究
        5.3.1 A中学视频安防系统管理问题识别
        5.3.2 A中学视频安防系统管理方法研究
    5.4 办公空间规划管理运维方法研究
        5.4.1 A中学办公空间规划管理问题识别
        5.4.2 A中学办公空间规划管理方法研究
    5.5 消防安全管理运维方法研究
        5.5.1 A中学消防安全管理问题识别
        5.5.2 A中学消防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5.6 教室设备维护管理运维方法研究
        5.6.1 A中学教室设备维护管理问题识别
        5.6.2 A中学教室设备维护管理方法研究
    5.7 生活空间规划管理运维方法研究
        5.7.1 A中学生活空间规划管理问题识别
        5.7.2 A中学生活空间规划管理方法研究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权重打分调查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新材料时代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置(论文提纲范文)

一、紧跟新材料发展时代脉搏,科学搭建材料化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架构
二、凝练专业方向特色,建立符合新材料时代特征的多层次实验内容
三、满足新材料发展的市场需求,培养新材料领域的现代技术人才

(3)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教育改革背景
        1.1.2 现实教学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学业成绩预测的研究
    1.3 研究过程设计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意义
第2章 课题研究理论支撑
    2.1 概念界定
        2.1.1 学业成绩预测
        2.1.2 化学教学策略
    2.2 理论依据
        2.2.1 心理暗示理论
        2.2.2 认知主义理论
        2.2.3 建构主义理论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3章 学生学业成绩数据调查与预测
    3.1 学生学业成绩数据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过程
        3.1.3 结果分析
    3.2 学生学业成绩预测建模
        3.2.1 学业成绩预测目的
        3.2.2 学业成绩预测过程
        3.2.3 学业成绩预测结果
        3.2.4 预测模型检验评估
第4章 教学实验及教学策略的实施
    4.1 教学实验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假设
        4.1.3 实验对象
        4.1.4 实验变量
        4.1.5 实验计划
    4.2 教学策略
        4.2.1 改变家庭因素策略
        4.2.2 改变教师因素策略
        4.2.3 改变学科因素策略
        4.2.4 改善师生关系策略
        4.2.5 培养学习兴趣策略
        4.2.6 创建学习小组策略
        4.2.7 强化学习意志策略
        4.2.8 培养良好情感策略
第5章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5.1 结果分析
        5.1.1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测成绩
        5.1.2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测成绩
        5.1.3 五名具体的研究对象成绩分析
    5.2 五名具体研究对象其他综合情况变化分析
        5.2.1 XXY同学(具体研究对象之一)
        5.2.2 ZLT同学(具体研究对象之一)
        5.2.3 JHR同学(具体研究对象之一)
        5.2.4 LJZ同学(具体研究对象之一)
        5.2.5 XXL同学(具体研究对象之一)
    5.3 实验评价
        5.3.1 领导评价
        5.3.2 教师评价
        5.3.3 学生评价
        5.3.4 家长评价
结语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2015-2017年中考化学人均分排序表
    附录2 学生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3 学习小组实施方案
    附录4 智商测试题
    附录5 导学案(部分)
致谢

(4)中学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湛江农垦红湖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4 文献研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教务信息化的内涵与评价体系
    2.1 教务管理
        2.1.1 教务管理的概念
        2.1.2 教务管理的特点
        2.1.3 教务管理的内容
    2.2 教务管理信息化
        2.2.1 教育信息化
        2.2.2 教务管理信息化概念
        2.2.3 教务管理信息化内涵理解
        2.2.4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
    2.3 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评价标准体系
        2.3.1 评价指标建立目的
        2.3.2 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2.3.3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2.3.4 教务管理信息化指标评价的等级标准
第3章 农垦中学教务管理信息化调查分析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对象
        3.1.2 调查问卷设计依据
        3.1.3 调查目的
        3.1.4 问卷调查过程
    3.2 农垦中学教务管理信息化调查数据分析
        3.2.1 调查内容
        3.2.2 教务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
        3.2.3 教师信息化素养
        3.2.4 教师对教务管理信息化认识
        3.2.5 教师对教务管理信息化评价
        3.2.6 访谈法
    3.3 农垦中学教务管理信息化问题成因分析
        3.3.1 政府投入及经济因素
        3.3.2 师资问题
        3.3.3 教师老龄化因素
        3.3.4 领导、教师的意识与态度问题
        3.3.5 社会和家庭因素
第4章 农垦中学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1 加大垦区教育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4.2 加强垦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4.3 强化现代化教育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4.4 优化垦区教育资源,加快资源共享
    4.5 加强与高校合作,健全完善教务管理信息化
    4.6 深入规划教务信息化的发展,加快农垦教育改革步伐
第5章 结语
    5.1 全文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农垦中学教务管理信息化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垦中学教务管理信息化调查问卷数据

(5)铜川市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需要
        1.1.2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1.1.3 体育课程正常开展的需要
    1.2 体育教育安全事故的相关概念
        1.2.1 普通高级中学
        1.2.2 安全
        1.2.3 事故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对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发生原因的研究
        1.3.2 对体育教学事故特点的研究
        1.3.3 体育教育安全事故相关措施的研究
        1.3.4 “4M”要素及“3E”原则在安全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问调查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据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事故安全管理中的“4M”理论
    3.2 铜川市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现状分析
        3.2.1 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2.2 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的教学环节
        3.2.3 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的运动项目
        3.2.4 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的损伤性质和应急处理
    3.3 铜川市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3.3.1 导致体育教学安全事故人的因素
        3.3.2 导致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物的因素
        3.3.3 导致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环境的因素
        3.3.4 导致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管理的因素
    3.4 铜川市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应对策略
        3.4.1 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不利因素
        3.4.2 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体育教学参与主体的安全意识
        3.4.3 运用法制对策手段改善体育教学安的“软”环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三、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留欧女性西画家群体之形成
    第一节“美育”的中国语境
    第二节 民国西画的欧洲体系与日本体系
    第三节 现代女子美术教育的兴起
第二章 留欧女性西画家形式语言分野之写实主义
    第一节 写实主义的中国式启蒙
    第二节 欧洲学院派写实主义的传习
    第三节 融合印象派的写实主义画风
第三章 留欧女性西画家形式语言分野之表现主义
    第一节 表现主义的中国化共振
    第二节 趋向后期印象派的表现主义画风
    第三节 融合野兽派与抽象派的表现主义画风
第四章 留欧女性西画家之形式语言与中国语境
    第一节 中国式形象符号的运用
    第二节 中国画线性笔墨的融入
    第三节 东方平面化图式的构成倾向
第五章 民国留欧女性西画艺术的当代思考
    第一节 民国西画本土化的“女性路线”
    第二节 本土拾遗:中国当代女性架上绘画新视点
结论
附录
    一、参考文献
    二、人名录
    三、文献选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8)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及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中学教育的历史嬗变
        一、中学教育的萌芽
        二、中学教育的定制
    第二节 文化的变迁:中学生生活转变的时代土壤
        一、清末文化的变局以及中学堂的生活印象
        二、民国初期文化的变迁及中学生生活概貌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化运动及学生生活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第一节 课堂学习: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一、双语并重的课堂教学
        二、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
        三、教与学的灵动多彩
        四、课堂学习的不同状态
    第二节 自主学习:纷繁多样的变奏曲
        一、图书馆生活的丰富体验
        二、自习室内的学习景观
        三、其他地点的多形式学习
    第三节 考试生活:不同考态样样观
        一、各种考试的多重考验
        二、学生应试的心态分析
    第四节 升学与就业:社会抵拒与约制
        一、升学与就业的两难境地
        二、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影响
        三、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原因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学生生存的物质基础
        一、富贵子弟的华奢
        二、贫寒子弟的窘迫
        三、另辟蹊径的奋力求学
        四、求学成功的各方动因
    第二节 衣饰装扮:时尚追求的外显表征
        一、整齐划一的校服着装
        二、崇尚个性的装扮风格
    第三节 膳食生活:维系日常生活的营养源
        一、食堂里的多样态幕剧
        二、多种途径的伙食改善
    第四节 住宿生活: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变奏
        一、不尽欢颜的住宿环境
        二、管理规范的宿舍制度
        三、住宿生活的多方影响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
    第一节 和谐与对抗的师生情
        一、亦师亦友型
        二、分庭抗争型
        三、平淡授受型
    第二节 互助与竞争的同学情
        一、互帮互爱型
        二、矛盾竞争型
    第三节 或明或暗的爱恋情
        一、中学生婚恋观及表现
        二、不同类型的婚恋表态
    第四节 孤寂浓厚的家国情
        一、异乡人的家乡思
        二、胸怀国家的爱国情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
    第一节 多样社团:校园文化的有机构成
        一、娱乐身心的文体社团
        二、培育才能的学术社团
        三、彰显权力的学生自治会
        四、其他形式的学生社团
        五、学生社团的价值审视
    第二节 实践活动:培养能力的历练场域
        一、增广见闻的各种游历参观
        二、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
        三、实践活动产生原因及影响
    第三节 社会服务:回报社会的先遣操练
        一、国难时期的社会奔走
        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
    第四节 其他活动:多彩生活的调节剂
        一、聆听学术报告与演讲
        二、排遣烦闷的多种娱乐
第六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中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化变革的重要力量
        一、中学生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队
        二、中学生成为震荡社会的新血液
        三、中学生成为革命运动的生力军
    第二节 中学生的多样生活改良了社会风貌
        一、中学生生活方式影响了生活潮流
        二、中学生生活观念加速了女性解放
        三、中学生校园生活活跃了学校风貌
        四、中学生服务生活改良了社会风气
余论
    一、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的历史审视
    二、学生生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9)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中心实验楼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高校校园的扩建
        1.1.2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材料化学实验楼项目
    1.2 研究的内容及对象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成果
        1.3.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地现状及项目可行性分析
    2.1 南工大江浦校区总体规划
    2.2 基地现状分析
        2.2.1 基地位置及其地形条件
        2.2.2 基地周边建筑及构筑物
        2.2.3 基地适建性分析
    2.3 实验楼项目可行性分析
        2.3.1 实验楼项目背景与定位
        2.3.2 实验楼建造的可行性
        2.3.3 实验室项目设计要求
        2.3.4 实验楼项目设计中的重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与山地共生的原生态总体设计理念
    3.1 原生态设计基本原则及在山地校园建筑中的运用
        3.1.1 原生态设计理念
        3.1.2 山地环境下原生态设计理念的基本原则
        3.1.3 原生态设计在山地校园建筑中的运用
    3.2 融合地形进行体块与空间的布局设计
        3.2.1 体块设计与组合方式
        3.2.2 建筑群与山体的结合方式
        3.2.3 主要出入口以及广场的确定
        3.2.4 最终方案的总平设计
    3.3 外部生态环境的利用与改造
        3.3.1 生态环境的利用
        3.3.2 景观环境的改造
    3.4 利用地形进行交通组织
        3.4.1 动态交通系统设计
        3.4.2 静态交通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性实验楼功能空间组织及其通用性设计
    4.1 建筑群体的空间关系
        4.1.1 不同功能单体的有机布置
        4.1.2 组团院落和建筑庭院
    4.2 实验楼单体的功能空间组织
        4.2.1 实验建筑的发展模式
        4.2.2 实验楼整体平面布局
        4.2.3 实验室单元模块
        4.2.4 实验室平面类型
        4.2.5 化学实验室特点
        4.2.6 项目实验楼平面设计
    4.3 交通流线的组织
        4.3.1 水平交通组织
        4.3.2 垂直交通组织
        4.3.3 利用山地对建筑各出入口的布置
    4.4 实验楼的综合性发展及其通用性设计
        4.4.1 实验楼综合性发展及其通用性概念
        4.4.2 功能空间的通用性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融入山地环境与校园整体格局中的形态及立面设计
    5.1 建筑形态与山地的整体协调
        5.1.1 建筑形态与山地的协调
        5.1.2 山水精神的承载
    5.2 建筑立面与校园整体格局间的处理
        5.2.1 校区原有的建筑风格
        5.2.2 建筑立面的处理
        5.2.3 校园文化的体现
    5.3 建筑立面的细部处理
        5.3.1 立面材质与色彩
        5.3.2 立面元素运用与细部推敲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楼能耗特点及其节能设计
    6.1 实验楼的能耗特点和当地气候
        6.1.1 实验楼的能耗特点
        6.1.2 南京气候特征
    6.2 实验楼项目中的节能设计
        6.2.1 实验楼总体节能设计
        6.2.2 实验楼单体节能设计
        6.2.3 其他节能措施的使用
    6.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图纸
致谢

四、浅淡化学实验室里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的校园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关键因素研究[D]. 徐瑞楠. 天津大学, 2019(01)
  • [2]新材料时代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置[J]. 郭敏杰,樊志,王培然.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9(07)
  • [3]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及实践[D]. 伍斌. 湖南理工学院, 2018(12)
  • [4]中学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湛江农垦红湖中学为例[D]. 黄迎春. 广州大学, 2017(01)
  • [5]铜川市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D]. 田利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6]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D]. 陈明园. 上海大学, 2016(02)
  • [7]不同类型学案的编制特点研究——以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分类为例[J]. 洪兹田,王锋.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05)
  • [8]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D]. 刘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9]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中心实验楼方案设计[D]. 陈雨佳. 南京工业大学, 2013(05)
  • [10]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 谭新,温灿烁,刘虔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12)

标签:;  ;  

浅谈化学实验室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