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训练结合气血循环机对中风肩痛的防治作用

定位训练结合气血循环机对中风肩痛的防治作用

一、固定位训练并用气血循环机对脑卒中肩痛的防治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鞠静[1](2021)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梳理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发展源流,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取穴用药规律,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理论依据。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第一部分以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以“眩晕”为主题词展开检索,按照既定检索策略查找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通过对新中国建国前各个时期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进行深入剖析,完善眩晕中医外治法发展源流。(2)第二部分以新中国建国时间为界,建国前文献参照第一部分检索结果,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国后文献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国立医学图书管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Pubmed)、Cocharane Library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按照既定检索策略及筛选策略,纳入自194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符合要求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腧穴数据库、外用药物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腧穴、外用药物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3)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建国后文献为基础,检索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既定策略对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提取,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检索出68487条文献,纳入2214条文献,涉及取穴用药的中医外治方法有针刺、艾灸、刮痧、药枕等25种。(2)新中国建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核心腧穴为风池、脑空、头临泣、后顶、解溪、天柱,外用核心药物为醋、川芎、细辛、防风、韭叶、黄连、薄荷、芒硝、麝香等。新中国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核心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天柱、大椎、风府、太阳、印堂。外用核心药物为川芎、红花、当归、葛根、天麻、羌活、丹参、威灵仙、乳香、桂枝、透骨草、没药、白芷、菊花、冰片、细辛、赤芍。(3)系统评价研究初步检出文献202篇,最终纳入53篇RCT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对53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记载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全面发展,宋金元至明清时期中医外治法诊治眩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皆趋于成熟,民国至新中国建国前主要以整理文献为主,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得到迅速地应用与发展,并出现了新的治疗手段。(2)治法方面,腧穴外治以针灸为主,取穴方面,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阳经头项部腧穴与四肢远端腧穴、躯干部腧穴配伍治疗眩晕。中药外治以五官用药、药枕为主,药枕多采用植物的茎、叶、花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药物,熏洗、涂敷、鼻疗药多采用气味俱厚,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辛温燥烈药物,经眼、口用药多采用甘寒质润生津的药物。(3)中医外治法或外治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有显着优势。在安全性方面,中医外治法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在眩晕临床诊治方案中应当推荐中医外治疗法。

柴非[2](2020)在《Maitland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Maitland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Maitland关节松动术,两组治疗均1次/天,6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周末休息一天,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部疼痛程度(V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Brunnstrom分期及肌力变化。结果: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后VAS、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VAS、FMA、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FMA、MBI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FMA、M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FMA、MBI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runnstrom分期及肌力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分期及肌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unnstrom分期及肌力较对照组疗效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itland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推拿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卒中后肩痛症状,改变患者Brunnstrom分期及肌力水平,改善肩关节功能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故值得临床借鉴推广运用。

黄于婷[3](2019)在《电针对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肌卫星细胞及TLR4/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肌卫星细胞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9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以下简称空白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均进行颈肌慢性损伤造模。将大鼠放置于特制的大鼠颈椎前屈位固定架中,使头颈部被固定在前屈位45°角,固定松紧度以不影响大鼠正常呼吸为度。固定架每次使大鼠颈椎前屈位固定的持续时间为5h,每天1次,反复造模3个月。造模结束后,在空白组与造模后的大鼠中分别随机选取2只大鼠,对大鼠颈后肌进行透射电镜检测,观察大鼠颈后肌的形态学变化。确认造模成功后,将剩余21只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7只。分别命名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下简称模型组)、模型美洛昔康组(以下简称美洛昔康组)、模型电针组(以下简称电针组)。电针组:首先制作松紧固定带固定大鼠,使大鼠保持固定位置不动,再根据《实验针灸学》结合动物解剖学的方法选取双侧“风池穴”,双侧风池穴针刺后连接韩氏经穴刺激仪,刺激的参数选用疏密波,电流2mA,频率2/100Hz,治疗时间25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的间隔2天,共治疗2个疗程;美洛昔康组:灌胃干预,美洛昔康的使用量为0.7878mg/kg一天,治疗时间同电针组;模型组:不予治疗,余同电针组一致。干预疗程后,取各组大鼠颈后肌,在电镜下观察颈后肌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MyoD、TLR4、MyD88、NF-κBp65的含量。探讨电针对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肌卫星细胞及TLR4/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提出电针能够促进骨骼肌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且其机制有可能是通过介导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抗炎效应而实现的。结果:(1)电镜检测:空白组:肌丝的横截面以点状分布为主,肌节和肌浆膜无破裂,肌原纤维排列紧密,横纹明显,肌浆膜完整无破裂,肌核型态正常,核膜光滑,线粒体结构无异常且分布均匀。模型组:肌原纤维结构不连续且混乱,个别线粒体肿胀,少量的纤维和肌节断裂处,有空泡现象,肌间隙接近正常。电针组:肌原纤维清晰可见,肌丝横断面呈点状,肌节和肌浆膜完整,个别线粒体肿胀,其中少量与肌原纤维的断裂处有空泡。美洛昔康组:肌原纤维结构不连续且排列混乱,肌浆膜破裂,横纹明显,个别线粒体肿胀,其中少量与肌原纤维的断裂处有空泡。(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的PCNA及MyoD的阳性表达量较少,TLR4、MyD88、NF-κBp65的阳性表达量,显着增多,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在电针组与美洛昔康组中PCNA及MyoD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TLR4、MyD88、NF-κBp65的蛋白表达量,呈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风池穴能上调肌纤维组织中肌卫星细胞表达量。(2)电针风池穴能下调肌细胞中的TLR4、MyD88、NF-κBp65蛋白表达。(3)电针刺激能够抑制局部肌纤维细胞的炎性反应,促进损伤后骨骼肌的再生与修复进程。该机制可能是通过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进而下调了TLR4、MyD88、NF-κBp65蛋白的阳性表达而实现。

周凯欣[4](2015)在《fMRI观察多穴位联合电针治疗偏瘫的脑功能连接情况》文中指出目的:运用静息态fMRI技术观察低频电针和非穴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后的新的脑网络功能连接情况;基于中医“整体观”,分析多穴位联合电针治疗对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其可能存在的神经网络机制。方法:本研究方案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B2014-032-01)。收集2014年07月至2015年03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的、MR提示病灶为基底节和(或)放射冠区的急性期或恢复期脑梗死且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符合纳入标准并知情同意的患者12名,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和治疗组(2Hz电针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实验。整个研究过程一共接受10次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均予静息态fMRI检查,并于治疗前、中、后期予上肢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评定。静息态fMRI数据预处理:采用SPM8、REST、DPARSFA等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脑功能图统计分析:首先将预处理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去线性漂移,将左侧初级运动皮层作为种子点,使用REST软件进行单样本t检验得到与左侧初级运动皮层有显着功能连接的区域(P<0.05,激活体素范围K>27)。填写临床病例观察表,汇总评估数据,采用Excle表格进行数据录入,运用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所有分析结果均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静息态fMRI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在经校正(P<0.05),激活体素范围K>27的统计阈值水平下,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左侧初级运动皮层有显着功能连接改变的脑区包含有左侧小脑6区(-30,-36,-36)、左侧小脑8区(-24,-48,-48)和右侧岛叶(36,21,6);而在对照组没有观察到任何有显着功能连接的脑区,甚至在左侧小脑4和5区(-24,-30,-33)、左侧小脑8区(-9,-33,-42)和右侧岛叶(33,21,9)也没有看到功能连接(经校正得知P>0.05)。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和治疗前相关功能评估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结束后临床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①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五次后、治疗十次后分别和治疗前的上肢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十次后与治疗前的Bathel指数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问比较:两组治疗五次后、十次后与治疗前的FMA评分和Ba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五次后、十次后与治疗前所有评分改善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静息态fMRI检查探索得知2Hz低频电针治疗基底节和(或)放射冠梗死后偏瘫的患者左侧初级运动皮层与左侧小脑和右侧岛叶有显着功能连接,而非经非穴组没有发现,推测多穴位联合电针治疗的“整体”神经网络效应可能与小脑联合初级运动皮层共同控制运动及其行为记忆的神经通路和岛叶通过情感影响初级运动皮层调控运动功能有关,从而fMRI可观察到小脑和岛叶与初级运动区产生显着的功能连接。从临床疗效统计数据分析:治疗组(2Hz电针组)和对照组(非经非穴组)治疗均能改善脑卒中后偏瘫的生活能力,但是并不能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由于样本量少的问题,因此不能断然得出电针等治疗无临床疗效的结论。借助fMRI的功能连接分析观察是多穴位联合电针治疗偏瘫患者脑功能重塑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但它存在的局限性为样本量少和fMRI的数据分析方法单一。

陈健安(Kin-on Chan)[5](2015)在《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背景随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中风病逐渐呈现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低治愈率、多合并症等特点,同时也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风病已跃居我国第一位死因,我国每年约有150万-200万的新发中风病例,校正年龄后的年中风发病率为(116~219)/10万人口,年中风死亡率为(58~142)/10万人口。目前我国现存中风病患者700余万人,生存者中约7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偏瘫的发生率最高,而偏瘫患者中约90%的患者可能发生肢体痉挛。上肢痉挛性偏瘫作为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之一,其导致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除了应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和康复治疗之外,充分挖掘和应用祖国医学的特色及优势,对提高中风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水平,减轻患者残疾程度,意义重大。针灸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手段之一,已被证明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但由于中风病患者病情复杂,多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如何根据中风病患者的实际病情,选用安全有效的针灸穴位和操作方法,以取得显着的临床疗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既往研究结果发现,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灸,而其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具体疗效尚未见相关的报道。董氏奇穴又称为董氏针灸,源于董其昌先生家传,在取穴、针法、诊法、理论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的疾病中,临症每获良效。基于大多数中风病患者具有虚实相兼、本虚标实的临床症状,既表现为肝肾不足,气血衰少,脑神失养,同时又伴有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因此本研究选取了能补益脾肾的肾关穴作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主穴,选用了补气温阳的灵骨穴、大白穴及行气活血化瘀的足三重穴、木火穴作为配穴,并合用对上肢拘挛疗效明显的曲陵穴、重子穴、重仙穴。上述诸穴配合使用,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临床疗效明显。综上,本研究以135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疗效评定、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FMA)、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hina Stroke Scale, CSS)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客观评价康复训练、董氏奇穴以及董氏奇穴配合康复训练三种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临床证据。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董氏奇穴针刺以及董氏奇穴配合康复训练三种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董氏奇穴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临床证据,以供临床医生参考。方法1.病例来源与分组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35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均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在南方医院针灸科门诊、神经内科住院部及康复科住院部收治。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董氏奇穴组以及结合组3组,每组45例。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和《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纳入标准(1)符合上文诊断标准,男女不限,年龄35-80岁;(2)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配合并自愿坚持治疗者;(3)发病时间≥2周;(4)患者上肢痉挛,Brunnstrom分期在Ⅱ-Ⅲ期者,上肢肌张力评价采用MAS在2级及以上;(5)签订知情同意书者;(6)经头颅CT或MRI确诊。4.排除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但无明显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症状者;(2)年龄≥80岁,或≤35岁;(3)病情危重或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4)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或有严重出血倾向;(5)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 mmHg;(6)惧怕针刺、晕针者;(7)参与其他临床研究或接受其他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者。5.剔除、中止和脱落标准(1)误纳或依从性差者,给予剔除;(2)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者,中止试验;(3)试验过程中病情恶化随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者,中止试验。已完成至少1/2疗程者,计入疗效统计;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者,计入不良反应病例统计。6.治疗方法(1)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即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方案,予以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必要的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2)董氏奇穴疗法取穴:双侧肾关(天皇副穴),健侧木火穴、灵骨穴、大白穴、足三重穴,患侧重子穴、重仙穴、曲陵穴。操作:先取健侧木火穴向尺侧平刺0.5寸,留针不超过10min,留针期间,嘱患者运动患肢,或在医师辅助下做被动运动;出针后,肾关穴向后(向肝、肾经方向)斜刺1-2寸,先健侧,后患侧;健侧大白向同侧灵骨方向刺0.5-1寸,灵骨向重仙方向刺1.5-2寸,灵骨、大白成倒马针;足三重穴贴腓骨进针1.5-2寸,成回马针;患侧重子、重仙穴直刺0.5-1寸,强刺激后,在曲陵直刺1-1.5寸,行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3)口服西药治疗采用西医常规抗痉挛用药巴氯酚口服,10mg/次,3次/日;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加量,最高剂量不超过75mmg/日。(4)康复治疗良姿位摆放:患侧上肢保持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和指,拇指外展:Bobath握手练习:手臂过头,意念双侧用力,10下/次,6次/日;康复训练:持续牵拉痉挛肌,必要时采用关节松动术,以及痉挛肌松弛后即予诱导分离运动等手法。总治疗时间为45 min。三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康复组接受口服巴氯酚配合康复治疗、董氏奇穴组接受针刺董氏奇穴治疗、结合组接受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康复治疗。7.观察方法(1)观察周期:针刺与康复治疗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休息2天,共治疗6周。(2)主要评价指标:①临床疗效治愈:与治疗前相比肌张力恢复正常;显效:与治疗前相比肌张力减低2级或2级以上;有效:与治疗前相比肌张力减低1级;无效:肌张力无变化或增加。②肌张力的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AS)评定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的改善程度。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张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Ⅳ级,共5个级别。③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腱反射、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反射亢进、腕稳定性、手指运动、协同能力与速度等9个方面的内容,共包括33小项,每项分为3个等级,总分为66分。(3)次要评价指标①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中风患者的意识、水平凝视、面神经功能、言语、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等。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是在Barthel指数的基础上进行两改良,分别从大便控制、膀胱控制、进食、穿衣、如厕、个人卫生、自己洗澡、椅/床转移、行走/坐轮椅和上楼梯等10个方面进行量化,每项评级分为5级,不同的级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独立能力,独立能力与得分呈正相关,最低是1级,最高是5级,满分为100分。(4)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情况的情况和次数。8.数据处理所收集数据由专人整理后,用SPSS 2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基线数据和不良反应比较基于意向试验人群(intent-to-treat population, ITTP);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比较采用调整后意向性试验人群(modified intent-to-treat population, MITTP)。计量资料用x±SD表示,变化值用x±SE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治疗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治疗后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RxC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P值,等级资料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治疗后组间比较采用有序logit回归分析。所有统计推断均采用双侧检验方法,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病例中断与脱落情况及基线比较135例患者中,董氏奇穴组有1例患者因严重晕针中止试验;结合组有1例患者因无法忍受针刺疼痛退出研究,1例患者因家属要求出院,停止治疗;以上3例均予以剔除,最终纳入统计分析132例。针对ITTP比较基线数据,发现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性、病位,治疗前Ashworth分级、FMA评分、CSS评分以及MBI评分资料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主要指标(1)临床疗效采用治疗前后肌张力降低的等级数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发现,三组均无达到痊愈的患者,康复组、董氏奇穴组和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4.44%、75.00%和88.37%,三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χ2=6.434,P=0.040)。两两组间比较显示,结合组显着优于康复组(P=0.011<0.05/3=0.017),董氏奇穴组与康复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3=0.017)。(2)痉挛上肢肌张力的改善采用MAS对患者痉挛上肢肌张力的改善进行评定发现,三组患者组内治疗后Ashworth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显着降低(P<0.001),治疗后三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χ2=6.445,P=0.040),且结合组显着优于康复组(P=-0.012<0.05/3=0.017),董氏奇穴与康复组差异不显着(P>0.05/3=0.017)。(3)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采用FMA进行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价。三组FMA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升高(P<0.001),提示三组对上肢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作用。治疗后三组患者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1),组间两两比较发现,经Bonferroni校正P值,结合组显着优于康复组(P=0.010),董氏奇穴组与结合组差别无显着性(P>0.05)。3.次要指标(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采用CSS进行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价。三组组内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1),说明三组均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后三组患者CSS评分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两两组间比较,经Bonferroni校正P值,结合组和董氏奇穴组对降低CSS评分的作用显着优于康复组(P=0.002,0.011),结合组与董氏奇穴组差异不显着。(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采用MBI进行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组内比较发现治疗后三组MBI评分均有显着性提高(P<0.001);治疗后三组患者MBI评分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6),两两组间比较,经Bonferroni校正P值,结合组和董氏奇穴组均显着优于康复组(P=0.018,0.014),董氏奇穴组与结合组差异不显着。4.不良反应试验过程中,董氏奇穴组有1例患者针刺过程中出现严重晕针现象;结合组有1例患者,针刺后感觉疼痛难忍。康复组因口服巴氯酚,出现副作用,其中2例出现嗜睡、乏力,8例患者诉有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临床上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时,在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董氏奇穴针刺,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肌张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适合临床推广。

蔡昕宏[6](2013)在《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失眠症为多种原因导致的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的一类疾病。轻者入睡困难或睡不酣、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重则彻夜不得入眠,多伴有头晕、头痛、神疲、健忘等症状;失眠能导致人体免疫力、记忆力下降,产生焦虑、抑郁或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还容易诱发高血压、神经衰弱,妨碍社会活动,甚至造成猝死,已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高发病率疾病之一。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失眠症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比较调任通督针法结合四逆散和单纯四逆散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价针药结合与单纯中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各自优势,从而对调任通督针法结合四逆散做初步探讨,为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治法。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3月在博爱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临床教研中心(沙田)就诊的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入调任通督针法加四逆散针药结合组和四逆散组。针药结合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0-60岁,平均42.3±5.2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15.8士1.5,中医症候总积分25.1±3.8。中药对照组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21-60,平均41.2±4.8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15.8±1.6,中医症候总积分25.2±-4.1。调任通督针法重用任督脉腧穴,穴位选用:百会、神庭、关元、气海、三阴交、神门、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以调和阴阳为法,结合时间医学,循经气流注次序,隔日针刺治疗一次,于上午9-11点(巳时)这段时间治疗,每次30分钟,总疗程4周。中药处以四逆散加味,柴胡10g,白芍15g,枳实10g,炙甘草10g,白术10g,茯苓15g,素馨花10g;水煎服,每天1剂,1周服5天,休息2天,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后2周、4周观察评定疗效。在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症候积分评定,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各睡眠因子评分值变化。成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各组的临床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有差别:针药结合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中药组。治疗2周后,针药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76.7%,中药组为36.7%。治疗4周后针药结合组临床痊愈率为63.3%,显效率20.0%,好转率13.3%,总有效率96.7%。中药组临床痊愈率为33.3%,显效率23.3%,好转率23.3%,总有效率80.0%。量表分值变化:治疗4周后两组的PSQI总分,中医症状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针药结合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11.8±2.5,中医症候总积分11.6±3.2;中药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14.8±1.7,中医症候总积分16.5±4.0。针药结合组与中药组比较,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这几个因子的分值下降明显(P<0.01)。针药结合组较中药组,在改善入寐困难、早醒、多梦、胁肋胀痛、腹胀腹痛、便溏不爽方面更有优势。提示针药结合较单纯中药能更全面地改善睡眠情况。结论:调任通督针法结合四逆散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四逆散,能更快取得疗效,令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较全面地改善,有临床推广价值。针药并用,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有机的结合,将两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运用,以发挥针灸得效快速、施行便捷和中药疗效稳固、全面调治的优势,达到更好治疗失眠症的目的。

尤阳[7](2011)在《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水肿、肩关节及掌指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探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分为电针组30例,康复组31例,电针结合康复组31例。三组均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4周为1疗程。电针组每天给予电针治疗一次、康复组每天给予康复训练一次,电针结合康复组每天给予电针与康复训练各一次。治疗前及1疗程结束后进行相关临床功能评定: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上肢疼痛、水肿评定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肩关节活动度采用关节量角器测量、掌指关节活动度以拇指尖与手掌的距离记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疗程结束后进行肩手综合征综合疗效评定及各期疗效比较。结果:电针配合康复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总有效率为93.55%,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3.33%,康复组总有效率为67.74%。在治疗总有效率,各期疗效比较、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肿胀的程度,肩、掌指关节活动度上,电针配合康复组均优于电针组和康复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和显着性差异(P﹤0.05)。在肩部疼痛、手肿胀的改善方面,电针优于康复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三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明显镇痛、消肿、改善关节活动度的作用,能缓解痉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增加肩、掌指关节活动度,以促使脑卒中后功能的恢复。其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与单纯康复训练疗法。

赖明正[8](2010)在《电针肩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电针肩四穴为主对脑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探讨电针肩四穴为主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为其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治疗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配到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同时采用针刺治疗及对基础性疾病的治疗。治疗组30例以电针肩四穴为主;而对照组30例则以手阳明经穴位为主进行治疗。观察4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疼痛-目测比评定法(VAS)与ADL(日常生活功能)量表等来评定两组在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生活功能等的变化,从而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中性别、年龄、发病次数、病因、病程因素等构成,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患者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疼痛-目测比评定及ADL等三个量表评分比较,P值皆大于0.05,显示取样时病患无显着性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均提高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也均降低了疼痛-目测比(VAS)评量表,同时在ADL量表上也显示分数上升(表示生活功能的改善)。治疗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其中,治疗后的治疗组在VAS疼痛积分差值降低上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的差异(P<0.01),亦说明了电针肩四穴为主治疗肩手综合征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此外,在ADL生活功能量表上的积分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着性的差异(P<0.01),提示以电针肩四穴为主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确可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Fugl-Meyer经尼莫地平法衡量两组治疗后的结果可以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76%,两者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电针肩四穴能更有效地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上肢运动功能。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电针肩四穴为主和以手阳明经穴为主的治疗对中风后的肩手综合征都有一定的疗效,但以电针肩四穴为主的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以手阳明经穴为主的对照组,这说明电针肩四穴为主的治疗方法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有着相对更佳的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

王兴[9](2008)在《巨刺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课题是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巨刺疗法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肩痛,旨在为该病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方法,扩大中医针灸—巨刺疗法的治疗范围,并为患者减轻痛苦,减轻社会负担。研究方法:“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观察”这一课题是选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用简单随机法,将合格受试者按1:1随机分配到治疗组与对照组。严格遵循科研方法,在常规中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由传统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临床治疗,采用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肩痛,并设立常规针刺组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观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系统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探寻更为科学、有效的本病治疗方法。研究结果:在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的结果显示,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中性别、年龄、病程及上肢功能和疼痛程度评分等因素构成比,其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入组的卒中后肩痛患者基本均衡;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功能和疼痛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的两组患者评分差异也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巨刺疗法较普通针刺治疗有着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不管是普通针刺治疗还是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肩痛都有一定效果,但是,运用巨刺疗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针刺治疗,说明巨刺法治疗该病的优越性,其广阔的应用价值和研究前景值得继续研究和探索。

朱宏勋[10](2003)在《中药泡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代康复理论,采用中药泡洗结合现代康复促通技术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有三篇。第一篇为“脑卒中后康复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了脑卒中后康复的一般性问题、脑卒中的评价、现代康复促通技术、康复的中医药研究;第二篇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了肩-手综合征的病名、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第三篇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了肩-手综合征的中医病名、病机、治则及具体治疗方法。 在临床研究部分,我们选取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30例,其中治疗组20例,采用中药泡洗结合现代康复促通技术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现代康复促通技术治疗。观察10天,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修改后的Ashworth痉挛评定、疼痛评价(视觉类比评分法VAS)、肿胀评价(采用治疗前后手指尖至第一腕横纹的体积的差值)。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疼痛及肿胀的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方面,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而在Ashworth痉挛评定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均无差异(P>0.05)。 通过以上的研究表明:中药泡洗对于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上肢疼痛及肿胀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二、固定位训练并用气血循环机对脑卒中肩痛的防治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定位训练并用气血循环机对脑卒中肩痛的防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源流探析
    1.眩晕的病名沿革
    2.眩晕的病因病机沿革
    3.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发展源流
        3.1 针刺
        3.2 灸法
        3.3 放血疗法
        3.4 刮痧疗法
        3.5 烙法
        3.6 经鼻疗法
        3.7 中药熏洗法
        3.8 中药外敷法
        3.9 膏摩疗法
        3.10 点药法
        3.11 药枕疗法
        3.12 涂法
        3.13 含漱法
    4.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
        1.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
    2.结果
        2.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结果
        2.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结果
    3.讨论
        3.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3.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4.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的理论依据
        4.1 经络理论
        4.2 脏腑官窍理论
        4.3 全息理论
        4.4 中药气味归经理论
    5.小结
第三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5 偏倚风险评估
        1.6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2.3 质量评价
        2.4 疗效评价
        2.5 安全性评价
    3.讨论
        3.1 有效性
        3.2 安全性
        3.3 局限性
        3.4 异质性
        3.5 盲法
        3.6 偏倚
        3.7 声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写
    检索策略
    参考书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2)Maitland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临床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中止、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对照组
        2.3 观察组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性别、患侧、病性、年龄、病程比较
        3.2 疗效评价指标的比较
        3.3 依从性、脱落率及不良事件观察
讨论
    1 脑卒中后肩痛的危害及治疗意义
    2 疗效评价的选择及意义
        2.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选择及意义
        2.2 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选择及意义
        2.3 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选择及意义
        2.4 Brunnstrom分期及肌力评定的选择及意义
    3 Maitland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推拿治疗的机理研究探讨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3)电针对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肌卫星细胞及TLR4/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仪器
        1.3 实验主要药物、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动物造模
        2.3 造模成功的验证
        2.4 治疗方法
        2.5 标本采集及处理
        2.6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2.7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2.8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大鼠颈后肌电镜检测
    2 免疫组化检测
讨论
    1 颈型颈椎病的探讨
        1.1 祖国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2 电针风池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作用原理
        2.1 选穴依据
        2.2 电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
    3 肌卫星细胞在颈型颈椎病中的作用
        3.1 肌卫星细胞
        3.2 肌卫星细胞的激活与肌肉再生
        3.3 肌卫星细胞在肌损伤中的修复作用
    4 TLR4/My 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
        4.1 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
        4.2 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
        4.3 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与肌卫星细胞及肌损伤的关系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fMRI观察多穴位联合电针治疗偏瘫的脑功能连接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概述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的研究现状
        一、基于病理生理、神经解剖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
        二、基于fMRI探讨中风后运动障碍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研究
        三、评估方法与康复治疗
    第三节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研究现状
        一、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二、针刺理论的发展与治疗现状
        三、针刺机制的现代科学解释
        四、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仪器
        三、试验步骤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样本量估计与实验分组
        二、具体治疗方法
        三、其它治疗
        四、不良反应事件处理
        五、fMRI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
        六、临床疗效统计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基线情况
        一、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总结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病情资料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四、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runnstrom分期情况
    第二节 治疗效果
        一、治疗中期各项功能评分
        二、治疗十次后各项功能评分
    第三节 治疗前患者的MRI图像情况
    第四节 治疗后脑功能连接情况
        一、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组与左侧初级运动皮层相关的静息态网络脑区分析
        二、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对照组与左侧初级运动皮层相关的静息态网络脑区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分析
    第一节 关于穴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一、单穴位的脑功能图像观察
        二、多穴位配伍的脑功能图像重组
        三、经穴和非穴或真穴和假穴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比较研究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观察下的脑功能网络的研究
        一、正常人默认运动脑网络的研究
        二、基于研究结果探讨脑卒中后偏瘫的脑功能网络连接
        三、中医多穴位配伍和脑功能重组联系的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中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二、中风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针灸治疗概况
    三、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常用疗效评定指标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方法
    四、观察结果
    五、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小结
    一、结论
    二、存在不足及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工作成绩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书

(6)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1.1 古代中医对失眠机制的理解
        1.2 失眠的病因病机
        1.3 失眠的辨证分型
        1.4 失眠的论治
        1.5 古代医家对针灸治疗失眠的认识
    2. 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2.1 针药结合
        2.2 单纯针灸
        2.3 时间针法
        2.4 中药治疗
        2.5 治疗失眠的特色疗法
        2.6 综合治疗
    3. 西药治疗
第二章 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1. 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实验
        1.1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1.2 研究方法
        1.3 一般资料
        1.4 研究结果及分析
第三章 讨论部分
    1. 立论
    2. 调任通督针法
        2.1 调任通督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
        2.2 调任通督针法方义
        2.3 调任通督针法的临床研究
        2.4 处方穴位
        2.5 针刺时间和次序
        2.6 处方优化
    3. 四逆散
    4. 针刺操作
    5. 课题有关问题和展望
        5.1 存在的问题
        5.2 今后研究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 病例选择
        (二) 一般资料
        (三) 治疗方法
    二、观察指标与方法
        (一) 评定指标
        (二) 统计方法
        (三) 疗效评定
    三、研究结果
        (一) 上肢运动功能比较
        (二) 上肢疼痛测定比较
        (三) 水肿程度比较
        (四) 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五) 掌指关节活动度比较
        (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比较
        (六) 临床疗效比较
        (七) 治疗后各期疗效比较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认识
    三、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及机理探讨
        (一) 选穴组方依据
        (二) 电针疗法的治疗机制
    四、现代康复疗法对肩手综合症的治疗作用
    五、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录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致谢
详细摘要

(8)电针肩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概况
    2. 发病机制
        2.1 腕关节异常屈曲
        2.2 手关节过度牵拉
        2.3 手部的意外损伤
        2.4 水肿引发疼痛
        2.5 交感神经系统和上肢的感受性障碍
        2.6 肌肉泵的作用减弱
        2.7 内分泌障碍、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功能失调
    3. 临床表现与诊断
    4. 传统医学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5. 传统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相关表现的文献研究
    6. 传统医学对肩手综合征相关治疗的文献研究
    7.现代西医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7.1 物理康复疗法
        7.2 封闭疗法
        7.3 神经阻滞疗法
        7.4 药物治疗
        7.5 心理治疗
        7.6 预防胜于治疗
    8. 现代中医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8.1 传统体针针刺法
        8.2 其它针法
        8.3 其它疗法
    9.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一般资料分析
        3.1 性别比较
        3.2 年龄比较
        3.3 发病次数比较
        3.4 病因比较
        3.5 病程比较
    4. 研究结果
        4.1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4.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目测比(VAS)评定结果
        4.3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
        4.4 临床疗效观察
    5. 讨论
        5.1 肩四穴的取穴依据与治疗结果
        5.2 电针疗法的治疗机制
        5.3 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时机观点
        5.4 从不同的论治思维看肩手综合征的针灸治疗
        5.5 不足与展望
第三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巨刺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西医学对中风后肩痛的认识
        一 中医学对中风后肩痛大的病因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肩痛的认识
    第二节 中风后肩痛的中西医治疗
        一 中风后肩痛的中医治疗
        二 中风后肩痛的西医康复疗法
    第三节 巨刺疗法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研究对象
        (一) 病例来源
        (二) 病例选择
    二 研究方法
        (一) 试验设计
        (二) 随机方法
        (三) 治疗措施
        (四) 疗效判定观察指标内容
    三 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一 治疗前一般资料描述性分析
    二 治疗结果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一 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二 治疗后两组疗效分析
    三 讨论
    四 问题与展望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中药泡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脑卒中后康复研究概况
    综述二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研究概况
    综述三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中药泡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诊疗标准
        研究方法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1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附录2 中风病的中医病名诊断标准
    附录3 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附录4 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附录5 Steinbrocker的肩-手综合征分期
    附录6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附录7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
    附录8 修改后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附录9 视觉类比评分法(VAS)

四、固定位训练并用气血循环机对脑卒中肩痛的防治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D]. 鞠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Maitland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D]. 柴非.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电针对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肌卫星细胞及TLR4/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D]. 黄于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fMRI观察多穴位联合电针治疗偏瘫的脑功能连接情况[D]. 周凯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2)
  • [5]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D]. 陈健安(Kin-on Chan). 南方医科大学, 2015(03)
  • [6]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 蔡昕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7]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尤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8]电针肩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赖明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巨刺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D]. 王兴.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10]中药泡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朱宏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定位训练结合气血循环机对中风肩痛的防治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