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_4/CH_4等离子处理聚丙烯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

CF_4/CH_4等离子处理聚丙烯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

一、CF_4/CH_4等离子体处理聚丙烯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付健桉[1](2021)在《三维空心氟化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储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氟化碳(Li/CFx)电池是理论能量密度最高的一次电池(~2180 Wh/kg),在军事武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深受青睐。然而,由于C-F键的共价性极强,氟化碳(CFx)材料的本征电导率低,并且CFx的表面能低而使其与电解液浸润性差,因此将CFx用作电极材料时,容易导致电池极化、容量发挥不完全和倍率性能较差等严重问题,既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也无法满足特定环境中对电池高功率放电的要求。为此,本文从碳源结构设计和碳包覆改性两个方面对氟化碳正极材料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CCVD)制备出三维空心碳胶囊(CC)新型碳源,进而通过直接氟化法合成了氟化碳胶囊(FCC)电极材料。研究表明,氟化温度在325~360℃之间时,FCC能够保持三维空心胶囊结构,而高于370℃的氟化温度会导致FCC的空心胶囊结构崩解而变成片状结构。F/C比值和半离子C-F键的含量随着氟化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其次,通过恒电流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系统地研究了FCC材料的锂一次电池性能并阐释其构效关系。研究发现,所合成的FCC-360电极材料在0.01C电流密度下,截止到1.5 V的放电比容量为1005 m Ah/g(107%的理论比容量),能量密度为2323 Wh/kg;截止到1 V的放电比容量为1445 m Ah/g(154.5%的理论比容量),能量密度为2953 Wh/kg,优于大部分已报道的文献。其超高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FCC-360材料含有较多的半离子C-F键,并且胶囊结构的高曲率弱化了C-F键的共价性,有利于共价C-F键参与放电,而额外容量主要源于FCC-360的边缘缺陷结构在放电过程中吸附了额外的Li+。最后,开发了一种原子层沉积-化学气相沉积(ALD-CVD)联合技术用于碳包覆改性FCC,并研究了其增强的锂一次电池性能。采用ALD技术在FCC表面沉积一层非晶Al2O3层,进而利用CVD方法合成了碳包覆改性的FCC电极材料(FCC@C)。研究表明,无定形碳是以纳米片的形式堆叠包覆在FCC表面,并且FCC@C的比容量展现了巨大的提升:在0.01 A/g小电流密度下,FCC@C的比容量从723.4 m Ah/g(81.6%的理论比容量)增加至852.6 m Ah/g(96.1%的理论比容量),增涨幅度为17.9%;在0.5 A/g的大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从417.5 m Ah/g(47.1%的理论比容量)增加至630.7 m Ah/g(71.1%的理论比容量),提升幅度为51.1%。其性能增强原因在于导电性良好的无定形碳层改善了材料的电导率,在电极中形成导电网络更有利于电子传导;无定形碳和电解液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增强了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浸润;三维空心胶囊结构和无定形碳纳米片堆叠包覆时留下的小空隙有助于电解液的输运并促进了Li+扩散。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具有超高能量密度的三维空心FCC正极材料,然后开发了ALD-CVD联合技术用于碳包覆改性FCC的电导率,有效地提升了倍率性能,为开发新一代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双高型”Li/CFx电池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

庞宏磊[2](2020)在《用于膜接触吸收的超疏水中空纤维膜的备及其对CO2传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由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温室气体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从内燃机和化石燃料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CO2)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从大型排放源中捕获CO2并进行封存被认为是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策略。常见的CO2捕获方法主要有化学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低温蒸馏法,其中化学吸收法是工业实际应用最广泛的工艺,但传统塔式的吸收方法由于其设备庞大、价格昂贵,气相和液相流速难以控制,容易在吸收过程中产生雾沫夹带、液泛、漏液等问题。与传统的塔式吸收工艺相比,膜接触吸收技术由于具有进料气和液体吸收剂之间的界面面积大,操作灵活,成本低以及线性放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替代传统CO2吸收工艺的方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在膜接触吸收法的研究中,由于膜接触器具有表面积大,结构紧凑,重量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在膜接触吸收过程中,膜接触器中的中空纤维膜容易被吸收液润湿导致CO2传质通量下降,限制了其在工业实际中的应用。因此提高中空纤维膜的抗润湿性能是膜接触吸收工艺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据研究表明,膜的抗润湿性是由膜的微观结构形貌和膜表面的化学组成决定的,通过调控膜的微观结构和表面自由能可以提高膜的抗润湿性能。本文研究基于以上背景,采用湿法相转化法,从膜结构调控和表面自由能两方面着手制备高疏水性中空纤维膜。本文的研究路线是首先采用非溶剂添加剂诱导调控中空纤维膜的微观结构提高膜的抗润湿性能,然后提出了一种脱氟接枝硅烷疏水改性方法制备了超疏水性中空纤维膜,最后通过在铸膜液中引入无机纳米颗粒,优化了脱氟接枝硅烷疏水改性方法,提高中空纤维膜的强度。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氮气渗透实验、膜的拉力实验、接触角实验和水穿透压(CEPW)等实验分析了中空纤维膜的结构、表面化学结构和膜的性能特征参数,探讨中空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与膜抗润湿性能的关系;通过CO2吸收性能实验,揭示中空纤维膜抗润湿性能与CO2传质通量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为了研究PVDF中空纤维膜结构对膜抗润湿性能的影响,采用氯化锂(Li Cl),磷酸(PA)及其混合物,在较宽的浓度(0-8%)范围内用作非溶剂添加对膜结构进行调控,制备了疏水性较强的中空纤维膜。揭示非溶剂添加剂浓度对中空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特征的调控作用;探讨膜的结构和性能特征与CO2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浓度的增加,膜结构中海绵状结构逐渐增加,指状结构逐渐减少。具有表面平均孔隙小、全海绵状结构的PVDF-PA-8中空纤维膜,拥有最大的CEPW。当采用CO2/N2的混合气(CO2/N2=19/81v/v)作为进气,20ml/min的进气流量和50m L/min的吸收性液体(蒸馏水)流量进行CO2吸收实验,添加8%浓度PA(PVDF-PA-8)中空纤维膜可获得最高的8.5×10-4mol/m2s的CO2传质通量。但是由于中空纤维膜结构中海绵状结构的增加,会导致中空纤维膜的传质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膜的透气性下降。因此,PVDF中空纤维膜的结构可以通过在聚合物铸膜液中引入高浓度的非溶剂添加剂来改善,这将改善所制备的中空纤维膜的抗润湿性,但所制备的膜表面疏水性较差,并不能获得理想的CO2传质通量。(2)为了增强膜的表面疏水性,提出了一种脱氟接枝硅烷疏水改性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基于脱氟反应和化学接枝反应,在制膜过程中使PVDF羟基化和接枝疏水的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制备超疏水PVDF-HDTMS复合中空纤维膜。研究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分析脱氟接枝硅烷疏水改性方法对膜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通过膜接触吸收CO2实验和长期运行实验,考察膜的抗润湿性和长期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膜外表面具有立体珊瑚状微观结构的粗糙的微尺度分级球形颗粒和接枝了低表面自由能的HDTMS,显着增强了膜的接触角和CEPW;制备膜的内表面附近显示出大量的指状结构,这有利于气体渗透。当采用CO2/N2的混合气(CO2/N2=19/81v/v)作为进气,20m L/min的进气流量和50m L/min的吸收性液体(1mol/L二乙醇胺(DEA))流量的膜接触吸收实验,通过向聚合物铸膜液中添加1.5%的HDTMS(PVDF-HDTMS-1.5)所制备的中空纤维膜实现了2.23×10-3mol/m2 s的最大CO2质量传递通量,并且用1mol/L DEA作为吸收剂进行20天的膜接触吸收长期运行实验后,该膜的CO2传质通量仅降低了17%。与PVDF-PA-8对比,PVDF-HDTMS-1.5膜对CO2吸收性能和长期运行稳定性显着提升。因此,通过改变物理表面纹理和化学结构基础上改善膜的疏水性,可以提高膜的抗润湿性,改善膜的透气。但是由于碱性物质的脱氟反应,对PVDF造成破坏,导致PVDF-HDTMS膜的强度下降,虽然膜强度可以满足工业要求,但需要进一步提升。(3)为了提高PVDF-HDTMS膜的强度,在PVDF-HDTMS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将亲水性Si O2引入膜液共混,制备了PVDF-Si O2-HTDMS复合中空纤维膜。研究亲水性Si O2对膜结构和强度影响,膜接触吸收CO2实验和长期运行实验,综合讨论了PVDF-PA-8、PVDF-HDTMS-1.5和PVDF-Si O2-HDTMS膜结构、膜表面理化性质与中空纤维膜吸收性能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水性Si O2的加入,提高了膜的机械强度,并且亲水性Si O2纳米颗粒,在膜内无团聚现象。与PVDF-PA-8和PVDF-HDTMS-1.5相比,该膜的抗润湿性、机械强度和抗化学稳定性的能力都优于其它膜,表现出了较高的CO2传质通量。通过在铸膜液中添加1.5%Si O2(PVDF-Si O2-HTDMS-1.5)膜,在进口混合气体(CO2/N2=19/81v/v)的流速为20m L/min,吸收液(1mol/L DEA)的流速为50 m L/min,从而获得最大的CO2传质通量为2.39×10-3mol/m2s。用1mol/L DEA作为吸收剂进行20天的膜接触吸收长期运行实验后,该膜的CO2传质通量只下降了3%,长期运行稳定性能优于其他膜。

王晓倩[3](2020)在《杨木单板的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机制及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说明速生杨木是重组装饰材制造中常用的木材,对速生杨木进行染色和阻燃同步改性处理是改善木材表面装饰效果,提高阻燃性能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针对杨木表面颜色不均匀、色调单一及易燃等问题,采用配伍性较好的酸性染料(GR)和氮磷阻燃剂(NP)对杨木进行染色和阻燃同步改性处理,旨在改善木材的表面装饰效果并提高防火性能。为进一步提升杨木性能,采用不同预处理方式改善木材的渗透性以及壳聚糖后处理方法提升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的表面颜色稳定性和阻燃剂的抗流失性。综合应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锥形量热(CONE)等分析方法揭示了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作用机制,系统研究了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的染色效果、耐水洗牢度、耐日晒牢度、表面润湿性以及阻燃性能;从染色动力学角度解析了阻燃剂的添加对上染率以及染料扩散性能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过程中,阻燃剂分子和染料分子之间存在促进或相互竞争作用。NP阻燃剂在水溶液中存在的NH4+和H+通过削弱带相同负电荷的染料母体(RSO3-)和木材纤维之间的斥力,提高上染率。当阻燃剂浓度为15%时,上染率达到最大值18.02%。染料浓度增加,降低阻燃剂分子在溶液中的分散均匀度,不利于阻燃剂分子向木材内扩散,导致氧指数下降。(2)温度较高时(70°C),阻燃剂的分解加剧,且数量较多的阻燃剂分子占据木材孔隙,阻碍染料分子扩散,扩散系数降低。50-60°C时,阻燃剂削弱了染料分子和木材之间的斥力,增加染料分子向木材转移的速率,提高染料的扩散性能,扩散系数分别增加35.27%和16.84%。(3)阻燃剂使染色处理材表面颜色产生偏差,表现为明度下降,黄蓝轴色品指数减小,红绿轴色品指数增加。阻燃剂的吸湿性使胶粘剂在木材表面的接触角下降速率增大,且K值由0.237增大到0.370,胶粘剂在木材表面的铺展和渗透速率提高,润湿性得到显着改善。(4)阻燃处理降低了木材的点火时间、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及烟总释放量,提升了木材燃烧后的残炭量,显着改善木材的阻燃效果,有利于扩大木材应用范围,增加附加值。(5)不同预处理方式可改善木材渗透性,为染料和阻燃剂分子提供更多的渗透通道。杨木经预处理后,上染率提高,氧指数增大到37-58%。水热处理提升了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的耐水洗和耐日晒牢度。(6)壳聚糖可在木材表面形成薄膜,阻止染料和阻燃剂分子从木材内流失,提高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的耐水洗牢度和阻燃剂的抗流失性。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经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后,水洗色差由18.892减小到4.509-12.859,阻燃剂的抗流失性由2.79%提高到8.07-23.61%。壳聚糖分子化学键饱和,结构稳定,另一方面,壳聚糖膜可反射、吸收部分光能,抑制木材组分中木质素的光降解反应,从而改善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的耐日晒牢度。

梁娟[4](2020)在《SBA-15协同膨胀型阻燃剂调控制备无卤阻燃聚乳酸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广泛应用于生物、食品包装和3D打印等领域。然而,PLA极易燃烧,它的极限氧指数(LOI)仅为19%,燃烧中伴随严重的熔滴产生,限制了其在电子、电缆及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添加膨胀型阻燃剂(IFR)是提高PLA阻燃性能制备无卤阻燃PLA简便有效的方法,但IFR阻燃效率低,添加量高,不仅影响了 PLA的其它性能,而且会大大增加阻燃产品的成本。基于此,本文以介孔硅分子筛SBA-15为协效剂协同IFR阻燃PLA,以提高体系的阻燃性能,并抑制烟气的释放。具体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 1 wt%的SBA-15与不同添加量的IFR在PLA中的协同阻燃效果,发现当IFR添加量为15 wt%时,PLA/15IFR/1SBA-15具有最优异的阻燃性能。相对于单独添加16 wt%IFR的PLA/16IFR,其LOI从26.0%提高到31.0%,并通过UL-94的V-0级,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总热释放量(THR)也分别从148.3 kW/m2和45.2 MJ/m2下降到127.2 kW/m2和41.3 MJ/m2,体现出优良的阻燃性能。此外,SBA-15在PLA/IFR体系中具有显着的抑烟作用,添加SBA-15后PLA/IFR体系烟气释放速率峰值(PSPR)、总烟释放量(TSR)、单位质量二氧化碳释放量(Mean-CO2Y)和单位质量一氧化碳释放量(Mean-COY)均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 54.5%、37.6%、8.9%和60.6%。探究其阻燃机理发现SBA-15的加入不仅作为催化剂促进了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之间酯化反应,加快更多膨胀炭的形成,还可以促进PLA基体在更低温度分解为小分子链段,参与早期炭层的形成,起到阻燃的作用。其次,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SBA-15以提高SBA-15在PLA/IFR体系中的分散性能,实现SBA-15与IFR在PLA中的高效协同阻燃作用。合成了 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SBA-15,研究了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SBA-15协同IFR对PLA的阻燃性能的影响,发现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的SBA-15(E-SBA-15)与IFR在PLA中的协同阻燃效果最好。与PLA/15IFR/1SBA-15相比,PLA/15IFR/1E-SBA-15 的 LOI 提高到 32.0%,PHRR 和 THR 下降到 127.1 kW/m2和37.1 MJ/m2,但由于改性后SBA-15孔道被堵塞,抑烟效果略有下降。相比于SBA-15,E-SBA-15在PLA/IFR体系中的分散良好,提高了 PLA/IFR残炭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同时促使燃烧过程中硅元素向炭层表面迁移使炭层更致密。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SBA-15协同IFR的阻燃性能,并且同时又不影响其抑制烟气释放的优势,采用后铝法制备铝改性分子筛Al-SBA-15,实现其高效协同IFR阻燃PLA,并起到抑制烟气释放的作用。研究Si/Al物质量比分别为1:1,3:1,5:1,10:1,20:1,30:1时对Al-SBA-15协同IFR阻燃PLA的性能影响,发现当Si/Al物质量比为5:1时,Al-SBA-15-5相比于SBA-15,与IFR协效阻燃PLA的效果更优异:此时,与PLA/15IF/1SBA-15 相比,PLA/15IFR/1Al-SBA-15-5 的 LOI 提高到 37.4%,PHRR 和 THR下降到75.6 kW/m2和6.9 MJ/m2,在燃烧过程中具有自熄灭效果,体系烟气释放也进一步下降,相对于PLA/IFR,其TSR、PSPR和Mean-CO2Y分别下降了70.6%、60.0%和31.4%。通过表征发现Al-SBA-15进一步促进了 IFR中的酯化反应,加快更多膨胀炭的形成,同时进一步促进含羰基的小分子(PLA小分子)参与炭层的形成。

傅晶[5](2020)在《纤维素改性设计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仿生超疏水材料的特殊表面效应使其在自清洁、油水分离、抗腐蚀、防结冰以及防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超疏水表面不仅需要在固体材料表面构建具有微纳尺度的粗糙结构,而且材料表面必须有较低的表面能。本论文以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纤维素为基底,在纤维素材料表面进行疏水化改性,使亲水性的纤维素材料转变为疏水性的表面,扩大了纤维素材料的应用范围。本研究将无毒且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试剂掺杂于体系,然后选择无氟环保的疏水修饰剂进行改性,使纤维素材料在获得疏水性的同时也具备了阻燃或者导电等性能,成功制备出多功能的超疏水纤维素材料。本论文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1.通过FeCl3与NaOH间的化学反应在滤纸表面沉积了Fe(OH)3微粒,干燥热解后形成的Fe2O3纳米粒子增加了滤纸表面的粗糙度,再以浸渍法将低表面能试剂硬脂酸(STA)接枝于Fe2O3纳米粒子表面,制备出对水滴具有高粘附性能的超疏水Fe2O3/STA FP滤纸。对样品表面进行发射场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IR)、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测试后,结果表明滤纸表面已覆盖有Fe2O3微粒,STA也成功修饰于Fe2O3微粒表面。对Fe2O3/STA FP滤纸进行了润湿性能以及对水滴的粘附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滤纸为超疏水表面,且对于水滴具有高粘附性。另外,对改性滤纸表面进行了摩擦损伤和修复实验,并测试分析了样品修复前后的表面微结构及润湿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经修复后的滤纸表面可恢复超疏水性能。2.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iO2纳米微粒,并以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修饰SiO2制备了疏水型HMDS-SiO2纳米粒子。以浸渍法在棉布表面构建了壳聚糖(CS)/植酸(PA)阻燃层,将疏水型HMDS-SiO2纳米粒子涂覆于棉布表面,制备了具有阻燃特性的超疏水棉布CS/PA/HMDS-SiO2 CF。对材料进行了SEM、IR、XPS、XRD、热重分析(TG)测试后,结果显示阻燃层CS/PA已覆盖于棉布表面,HMDS-SiO2也成功用于阻燃层上的疏水修饰。通过对样品棉布的润湿性能测试,其接触角达到150°±2°,滚动角为5°,表明材料为超疏水表面。此外,还对样品进行了自清洁、延迟结冰、耐酸碱腐蚀方面的表征测试,讨论了环境温度变化对样品水接触角(WCA)的影响。通过垂直燃烧实验验证了样品的阻燃性能。3.以废弃的打印纸为原料,将其与绿色、无毒的科琴黑(KB)以及聚磷酸铵(APP)掺杂,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疏水修饰剂,制备了导电超疏水再生纸。通过改变KB及APP的掺杂量,制备了一系列KB/APP/PDMS再生纸,测试了其电导率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纸的电导率随KB含量升高而增加,而WCA与KB含量无关且所有样品均表现出超疏水性。以KB0.25/APP0.25/PDMS(5#样品)为例,进行了SEM、IR、XPS、XRD、TG等测试。对空白样品与5#样品的导电性能、润湿性能、阻燃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证明,与空白样品对比,5#样品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超疏水性和阻燃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再生纸的阻燃性能,对5#样品进行了植酸掺杂获得了KB0.25/APP0.25/PA/PDMS(10#样品),并测试了10#样品的润湿性能以及燃烧性能,结果表明符合设计要求。4.将低表面能、绿色无毒、廉价易得的硬脂酸(STA)为表面修饰剂,对亲水性的纳米粒子二氧化钛(TiO2)P25以及纳米氧化铝(Al2O3)表面进行疏水改性,通过调整TiO2/Al2O3的混合比例采用浸渍法在棉布上形成疏水涂层制备了5种棉布样品。经静态水滴接触角测试,所得的5种棉布样品的WCA≥150°,均具有超疏水性。在紫外光(UV)辐照以及加热后,5种棉布样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润湿性能变化,展现出不同的UV响应性能;其中TiO2/STA(1#样品)能在UV辐照下发生由超疏水到超亲水表面的转换,且在加热后可恢复样品表面的超疏水性。通过SEM、IR、XPS、XRD测试了5种样品的表面形貌以及表面成分。利用TiO2/STA(1#样品)在UV辐照前后表面润湿性的超疏水/超亲水转换,测试了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油水分离实验揭示了具有超疏水表面的1#样品可分离重油-水体系,UV辐照后的1#样品可分离轻油-水体系,样品经多次循环使用后油水分离的平均分离效率及液体通量均超过90%和20000 m3/(m2·h)。

董培梅[6](2019)在《聚合物纤维织物的Ag/TiO2纳米材料整理及其多功能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纺织行业中,纳米技术的应用也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材料在纺织品的制造、整理和涂覆过程中的应用,已成为获得多功能或特殊功能的纺织品的重要手段,为纺织产品在其传统应用领域之外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今天,纺织工业除了关注纺织品的时尚和舒适性外,还致力于开发和生产具有自洁性、抗菌性、防紫外线和阻燃性等多功能的纺织品。近年来,这种高附加值的多功能织物的开发与制造在国内外的科研项目和行业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纺织品上添加或涂覆纳米材料仍然面临着挑战。现有的已报道的纳米材料整理纤维织物的方法,有的严重依赖使用有毒或昂贵的交联剂、还原剂和稳定剂,比如dimethylaminoborane(DMAB),aldehydes,NaBH4 或者 butane tetra carboxylic acid(BTCA)等,并且经常存在制作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或者纳米粒子负载不牢固、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限制了所得产品的实际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加环保和有效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和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和水热法,在多种纤维织物包括纤维素纤维(CFs)、丙纶(PP)、涤纶(PET)、氨纶(SP)和腈纶(PAN)纤维表面原位负载Ti02纳米颗粒。研究发现,对于亲水性较好的纤维素纤维、氨纶和腈纶,可以直接利用低温水热法(90℃)在其表面原位生长Ti02纳米颗粒。而对于亲水性较差的丙纶和涤纶,则很难用相同的方法直接在其表面牢固负载TiO2。因此我们采用DBD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成功地改善丙纶和涤纶纤维的亲水性,活化纤维表面,从而大大提高Ti02纳米颗粒的负载量和均匀性。用水热法在纤维表面原位负载Ti02纳米颗粒,可以通过调控水热液中盐酸的浓度得到不同晶相组成和不同颗粒大小的和形状的TiO2。采用超声波处理法来评价Ti02在织物上负载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并且通过光催化还原CO2实验表现出稳定的光催化性能。2.首次将两步法(即非均相沉淀法和氢等离子体还原法)应用于制备纳米银整理的纯棉织物和纤维素无纺布,并且首次将双重DBD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应用于制备纳米银整理的丙纶和涤纶织物。通过调控硝酸银的浓度获得了不同的含量、颗粒大小和形貌的纳米银改性纤维织物。由于不同纤维的表面成分和粗糙度不同,因而在不同的纤维表面沉积纳米银的最佳参数不同。研究发现,在纯棉织物上沉积纳米银得到的银颗粒是纳米级和微米级共存,而且难以避免银颗粒的团聚。而在纤维素无纺布上沉积纳米银,则能够得到颗粒大小和分布都比较均匀的纳米银单质。在丙纶和涤纶纤维上负载纳米银,由于这两种纤维亲水性较差,未经过DBD等离子体预处理的纤维无法在其表面用同样的方法沉积纳米银,而经过DBD等离子体表面处理5 min后,丙纶和涤纶纤维织物的亲水性大大增强,随后用两步法成功在其表面沉积纳米银。通过对纳米银整理的纯棉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发现样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有效的抑制作用。3.将水热法和将双重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应用于Ag-Ti02纳米材料整理的聚丙烯(PP)织物。经过等离子体表面预处理,成功地在PP纤维表面引入羟基和竣基等极性基团,其平均接触角由138°降到25°,TiO2负载量由1.13%提高到1.72%。进一步通过两步法在纤维表面沉积纳米银,得到了平均粒径为7 nm并且分散均匀的银单质。通过对亚甲基蓝的降解实验发现Ag-TiO2整理的PP纤维表现出最高的降解效率。4.采用静电纺丝、DBD等离子体预处理和水热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 TiO2-PVDF纤维薄膜。在静电纺丝纤维中预先嵌入合适的钛源作为活性位点,再通过DBD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电纺膜进行预处理,大大提高了膜的亲水性,显着增加了膜上反应位点的数量,最终使TiO2在PVDF纤维上由内而外生长,像种子从土壤中生根发芽一样,从而牢固地附着在PVDF纤维上。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TiO2纳米颗粒的晶相、形貌、尺寸和含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强超声振动一小时后TiO2粒子仍牢牢附着在PVDF纤维上。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在PVDF纤维上固定TiO2纳米颗粒的方法,有望提高TiO2-PVDF柔性薄膜的实用性和重复利用率。

刘霞[7](2019)在《等离子体聚合氟碳膜对聚丙烯表面纳米织构及其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低反射率、抗水滴撞击、超疏水等多功能表面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光学等领域。等离子体刻蚀制备纳米结构并与沉积氟碳膜相结合,是制备低反射率、抗水滴撞击等功能化表面的有效手段之一。本实验通过氧气刻蚀和氟碳膜沉积改性工艺在聚丙烯(PP)表面制备不同纳米结构。其中氧气处理10 min,氟碳膜沉积1-20 min。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分析表征方法,对不同氟碳膜沉积时间下的聚丙烯表面的纳米结构的形成过程及机制、化学成分、表面液滴蒸发过程、表面抗水滴撞击和抗反射性能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SEM显示,氧气刻蚀后PP表面出现纳米织构,沉积氟碳膜后,纳米织构演变为纳米柱结构。随氟碳膜沉积时间的增加,由于鞘层中离子溅射作用,降低纳米柱侧面的等离子体聚合物沉积速率,使得纳米柱状在氟碳膜沉积20 min后进一步转变为纳米锥状结构。XPS分析表明,氟碳膜沉积时间引发F含量增加但是对PP表面氟碳膜的C1s组分及相对含量无影响。在纳米柱和纳米锥结构表面,蒸发温度不影响水滴的蒸发状态,水滴状态均从低粘附性Cassie态向高粘附性Wenzel态转变。但在相同蒸发温度下,与纳米柱结构相比,纳米锥结构的形成使恒定接触角(CCA)持续时间从80%降低至6.6%。纳米锥结构可明显提高PP表面的抗水滴撞击能力,与纳米柱相比,临界撞击速度最大提高至2.79 m/s,并促使残余液滴在PP表面发生去润湿过程,提高表面疏水稳定性。经UV-Vis分析显示,氟碳膜的形成可降低PP表面反射率,与原始PP表面相比,在入射角度为60°时最大降低2.38%。同时增加氟碳膜沉积时间使PP表面反射率进一步降低,与沉积1 min相比,沉积20 min的PP表面反射率至少可降低0.5%。而纳米锥结构的形成可使PP表面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反射率大幅度降低,将原始PP表面最大反射率从11.26%降至5.85%。

张亚军[8](2018)在《基于界面增强和催化作用提高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电力设备运行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硅橡胶绝缘材料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容易发生漏电起痕破坏,使其绝缘性能丧失,严重时甚至引发火灾,给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目前提高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主要依赖填充大量(>50wt%)的氢氧化铝等无机填料,这不仅会恶化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还使硅橡胶丧失疏水性能。因此,如何高效提高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并兼顾其力学性能是目前高压绝缘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课题合成了含胺基MQ硅树脂(A-MQ)和氨酯基硅烷(US),用来提高加成型液体硅橡胶(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并分别探讨了A-MQ和US对ALSR的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制备了有机改性磷酸锆(M-ZrP),并将其与US复配加入到ALSR中,制备了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耐漏电起痕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加成型液体硅橡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六甲基二硅氧烷(MM)、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MViMVi)、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EAPTE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共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含胺基MQ硅树脂(A-MQ),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对A-MQ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发现,A-MQ可以有效提高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当A-MQ用量为4phr时,ALSR/A-MQ在4.5kV斜板法耐漏电起痕测试中通过6h的试验,与ALSR相比,其蚀损率从6.7%下降至2.2%。同时,A-MQ的加入改善了ALSR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A-MQ对ALSR可能的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为:在干带电弧放电所产生的热和等离子体作用下,A-MQ可以促进硅橡胶侧甲基断裂,生成甲烷气体,抑制了石墨化碳的产生,阻碍硅橡胶表面形成炭化通路。(2)以异丙醇(IPA)、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CPES)和烯丙醇(AA)为原料,通过亲核加成和酯交换反应合成了3-(氨基甲酸异丙酯基丙基)烯丙氧基硅烷(US)。研究了US对纳米二氧化硅(SiO2)与ALSR界面作用及ALSR硫化性能、力学性能、耐漏电起痕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流变、溶胀实验和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US可以增强SiO2与ALSR的界面作用以及改善SiO2在ALSR中的分散性。US显着提高了ALSR/SiO2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当US用量为2.5phr时,ALSR/SiO2/US的耐漏电起痕性能达到1A4.5等级,与ALSR/SiO2相比,其蚀损率从3.44%下降至0.25%。同时,US还可以改善ALSR/SiO2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并且对ALSR/SiO2的硫化性能影响不大。(3)采用热重(TG)、热重红外联用(TG-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进一步研究了SiO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SiO2/US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US的添加量为2.5phr时,SiO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SiO2/US抗起痕性能影响不大。当SiO2用量从0phr增加到40phr时,ALSR/SiO2/US在4.5kV斜板法耐漏电起痕测试中都能够通过6h的试验。但SiO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SiO2/US耐电蚀损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SiO2用量增加,ALSR/SiO2/US的耐电蚀损性能提高。当SiO2用量为40phr时,与ALSR/US相比,ALSR/SiO2/US蚀损率从1.57%下降至0.25%。SiO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SiO2/US可能的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为:在US的作用下,SiO2的表面吸附着大量的硅橡胶分子链,形成界面相。在干带电弧放电过程中,与高度自由运动的硅橡胶分子链相比,界面相中的受限硅橡胶分子链在Pt/US的催化下更容易发生自由基交联反应,围绕SiO2粒子生成致密坚韧的陶瓷层,保护基体免受电弧的进一步侵蚀。(4)研究了Pt络合物对ALSR/US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US与Pt络合物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协效机理。研究发现,Pt络合物用量对ALSR/US耐漏电起痕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Pt络合物用量在860ppm之间,ALSR/US的耐漏电起痕性能都可以达到1A4.5等级。US和Pt络合物可能的协效机理为:US可以与Pt络合物配位,在干带电弧放电所产生的热作用下,抑制了Pt络合物的氧化,使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促进硅橡胶分子链侧甲基断裂,提高了甲烷气体的释放,有效降低了石墨化碳的产生几率,从而抑制了电痕的产生和发展。同时,硅橡胶侧甲基的断裂会进一步引发硅橡胶分子链交联,形成致密的陶瓷层,保护基体不被电弧破坏。(5)通过插层反应将四丁基氢氧化铵(TBA)插入到α-磷酸锆(α-ZrP)层间,制备了有机改性磷酸锆(M-ZrP)。采用FT-IR、XRD、TEM和TG等手段探讨了US与M-ZrP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US和M-ZrP对ALSR力学性能、耐漏电起痕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US和M-ZrP对提高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当M-ZrP用量为0.1phr时,仅添加1.0phr US,ALSR/US/M-ZrP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就达到1A4.5等级,与ALSR相比,其蚀损率从3.44%下降至0.11%。同时,US和M-ZrP的加入可以赋予ALSR较好的阻燃性能。US和M-ZrP对ALSR可能的耐漏电起痕协同作用机理为:US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在ZrP纳米片表面,使其可以在ALSR中均匀分散,形成大量的纳米限域。在干带电弧放电过程,纳米限域可以阻隔外界的氧气,保护限域内Pt络合物的催化活性,也延缓了硅橡胶分子链的氧化降解。受限的硅橡胶分子链在Pt络合物和US的协同作用下,可以快速交联,在ALSR表面形成致密的陶瓷层,保护基体不被电弧进一步蚀损破坏。

李经宽[9](2018)在《煤矸石与典型塑料、橡胶的混合燃烧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矸石是煤炭开采、洗选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弃物,因具有一定热值,燃烧发电成为其重要的利用方式之一,但在运行中存在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等问题;塑料、橡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领域,其产生的废弃物若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基于塑料、橡胶产生的废弃物具备热值高、易着火等特点,将煤矸石和塑料、橡胶进行混合燃烧可实现两者的协同利用。本文以煤矸石、塑料中的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橡胶中的硫化丁腈橡胶(NBR)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这四种物质的单一燃烧特性、混合燃烧规律开展了研究,并分析了气态产物的排放规律和固态产物的成灰特性,为煤矸石与塑料、橡胶的协同燃烧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四种物质的单一燃烧特性煤矸石在着火前释放的热量最多,着火后放热缓慢,形成平缓的放热峰;塑料、橡胶类物质挥发分高,挥发分析出过程中吸收较多热量,着火后迅速放出大量热,形成尖锐的放热峰。聚丙烯的热解反应滞后于燃烧反应,热解与燃烧均无固体残留物;硫化丁腈橡胶热解后固态剩余产物质量是燃烧后的5倍;聚氯乙烯热解和燃烧时第一阶段的失重速率均高于第二阶段,热解后的固态剩余产物约为热解前质量的16%、燃烧则不足3%,HCl均在第一阶段释放完毕。燃烧动力学分析表明,煤矸石的活化能随转化率呈“U”型趋势,反应初始阶段(转化率<0.1)平均活化能为143.2kJ/mol;聚丙烯的活化能随转化率呈“V”型趋势,反应初始阶段的平均活化能为41.1kJ/mol;硫化丁腈橡胶和聚氯乙烯的活化能随转化率均呈“M”型趋势,反应初始阶段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96.2kJ/mol和93.4kJ/mol。(2)煤矸石与其他物质混合时的燃烧规律聚丙烯组分与煤矸石组分的燃烧温度区间不重叠,分别为339.5-403.2℃和405.6-531.2℃,混燃时热量先由煤矸石传递至聚丙烯,聚丙烯着火后由聚丙烯传递给煤矸石,聚丙烯的快速燃烧改善了煤矸石的着火难,对煤矸石的燃烧起到了促进作用;聚丙烯占20%时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最大耦合系数为0.0174,分别是50%时的1.67倍、80%时的3.4倍。硫化丁腈橡胶组分的燃尽温度远高于煤矸石组分,混燃初期相互抑制,之后逐渐转变为相互促进直至燃尽,硫化丁腈橡胶占比为20%时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50%和80%时则为促进作用,等比例混合时促进作用最明显,最大耦合系数为0.0265,是80%时的1.36倍。聚氯乙烯组分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与煤矸石组分相近,随着聚氯乙烯混合比例从20%增加到80%,第一阶段的最大失重速率从4.5%/min快速增大到15.6%/min,第二阶段最大失重速率从3.7%/min缓慢增大到4.2%/min。聚氯乙烯占比为20%时混合燃烧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最大耦合系数为0.00318,是50%时的1.11倍,80%时的1.35倍。煤矸石与硫化丁腈橡胶混燃时耦合性最强、与聚氯乙烯的耦合性最弱,热传递是混燃耦合的主要原因。燃烧动力学结果表明,混燃能降低煤矸石燃烧初期和燃烧末期的活化能,改善煤矸石单独燃烧时着火难和燃尽难,同时对硫化丁腈橡胶、聚氯乙烯燃烧后期活化能的快速升高起到抑制作用,改善了其单独燃烧时出现的难燃尽问题,实现了两种燃料的优势互补。(3)煤矸石与其他物质混合燃烧的气态产物排放规律煤矸石与聚丙烯混燃时,保留了聚丙烯单独燃烧时的气体释放特性,表现为陡立下行锋面;聚丙烯混合比例超过50%时,对SO2的释放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在400℃形成快速型NOx峰值。聚丙烯比例为20%时,对SO2、NOx释放没有明显作用。煤矸石与硫化丁腈橡胶混燃时,SO2的释放向低温区偏移,随着硫化丁腈橡胶比例的降低,NOx双释放峰转变为单释放峰。煤矸石与聚氯乙烯混燃时,HCl气体的释放主要发生在第一个失重峰阶段;提高升温速率,释放起始点及峰值温度向高温区偏移,释放时长缩短;Ca(OH)2对混燃时的固氯效果优于CaO;程序升温产生的二恶英总量及毒性均高于定温燃烧。(4)煤矸石与其他物质混合燃烧的成灰规律当温度升高至400℃,燃烧固态产物中仅能观察到煤矸石组分的特征吸收峰;聚丙烯、硫化丁腈橡胶、聚氯乙烯的加入不会对煤矸石燃烧后固态产物的矿物组成和晶体结构等产生影响,可以参照煤矸石燃烧的固态产物进行处理。

石建军[10](2013)在《纤维素及纤维素-SiO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性能和疏水改性》文中指出气凝胶材料中,使用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的气凝胶,有许多的优点,如可降解性、绿色无污染和生物相容性等。本论文选用棉绒纤维素为原料,以NaOH/硫脲/H20体系作为溶剂,采用冷冻-解冻的方法制备了纤维素水凝胶,并结合冷冻干燥技术获得了纤维素气凝胶。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纤维素气凝胶避免了复杂、难以控制的化学交联过程,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型。对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对溶剂配比的控制,得到了凝胶反应速率最快,隔热性能最好的纤维素气凝胶。同时,对纤维素浓度对气凝胶的密度、孔隙率、体积收缩率、压缩强度和热导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为了改善多糖类气凝胶亲水性对隔热性能的限制,以CCl4为等离子体,采用冷等离子改性技术对纤维素气凝胶进行了疏水改性。研究结果表明,60℃乙醇加入后,缩短了63%的凝胶时间,增强了水凝胶2.3%的机械强度。纤维素在NaOH/硫脲/H2O体系下的最佳溶解条件为:4.5%硫脲,95%NaO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气凝胶密度最低可达0.233g/cm3,孔隙率最高可达84.88%。纤维素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密度的降低和孔隙率的增加,使得导热系数降低,最低可达到0.029W/(m·K)。纤维素气凝胶易吸湿,吸湿性对其隔热性能具有显着影响。使用CCl4作为等离子体进行疏水改性后,接触角最高为102°。疏水改性前后,气凝胶的隔热性能不发生改变。在上述纤维素水凝胶的基础上,通过使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缩聚,采用浸泡法获得了纤维素-Si02复合水凝胶,并使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纤维素-Si02复合气凝胶。考察了纤维素浓度,Si02含量等因素对复合气凝胶结构和隔热性能的影响。为了改善纤维素气凝胶亲水性对隔热性能的限制,以CCl4为等离子体,采用冷等离子改性技术对复合气凝胶进行了疏水改性,考察了放电功率和改性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EOS水解pH=3、缩聚反应氨水用量为8ml时,SiO2复合效率最高。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复合气凝胶密度最低可达0.1064g-cm-3,孔隙率最高可达75.97%,抗压强度为64MPa。SiO2(?)勺复合降低了纤维素气凝胶的导热系数,使复合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导热系数最低可达到0.026W/(m·K)。讨论了复合气凝胶的隔热机理。SiO:的复合降低了纤维素气凝胶的亲水性,但是环境的湿度对材料隔热性能依然有显着的影响。以CCl4为等离子体进行疏水改性后,接触角最高为135°。改性后的复合气凝胶依然具有了良好的隔热性能。

二、CF_4/CH_4等离子体处理聚丙烯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F_4/CH_4等离子体处理聚丙烯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三维空心氟化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储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一次电池的主要类型
        1.2.1 锂/二氧化硫电池
        1.2.2 锂/二氧化锰电池
        1.2.3 锂/亚硫酰氯电池
        1.2.4 锂/氟化碳电池
    1.3 锂/氟化碳电池简介
        1.3.1 氟化碳的晶体结构和化学键
        1.3.2 Li/CFx电池的放电机理
        1.3.3 氟化碳材料的碳源研究现状
        1.3.4 氟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1.4 氟化碳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表征方法
        2.3.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3 X射线衍射图谱(XRD)
        2.3.4 拉曼光谱(Raman)
        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3.6 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TGA-DSC)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8 比表面积-孔径分析(BET)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一次电池的封装
        2.4.2 恒电流放电测试
        2.4.3 交流阻抗测试
        2.4.4 恒电流间歇滴定测试
第三章 三维空心氟化碳材料的制备及锂一次电池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三维空心碳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3.2.1 三维空心碳胶囊的设计与合成
        3.2.2 三维空心碳胶囊的SEM表征
        3.2.3 三维空心碳胶囊的TEM表征
        3.2.4 三维空心碳胶囊的Raman表征
    3.3 三维空心氟化碳胶囊的合成与表征
        3.3.1 直接氟化法合成三维空心氟化碳胶囊
        3.3.2 三维空心FCC的SEM表征
        3.3.3 三维空心FCC的TEM表征
        3.3.4 三维空心FCC的XRD表征
        3.3.5 三维空心FCC的Raman表征
        3.3.6 三维空心FCC的FT-IR表征
        3.3.7 三维空心FCC的TG表征
        3.3.8 三维空心FCC的XPS表征
        3.3.9 三维空心FCC的BET表征
    3.4 三维空心氟化碳胶囊的锂一次电池性能研究
        3.4.1 三维空心FCC的恒电流放电测试结果分析
        3.4.2 三维空心FCC的交流阻抗测试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LD-CVD联合技术改性氟化碳胶囊及其储能研究
    4.1 引言
    4.2 ALD-CVD联合技术碳包覆改性氟化碳胶囊
        4.2.1 ALD技术合成FCC@Al_2O_3
        4.2.2 CVD技术制备FCC@C
        4.2.3 FCC@C的SEM表征
        4.2.4 FCC@C的TEM表征
        4.2.5 FCC@C的XRD和 TG表征
        4.2.6 FCC@C的FT-IR和 Raman表征
        4.2.7 FCC@C的BET和 BJH表征
        4.2.8 FCC@C的XPS表征
    4.3 碳包覆氟化碳胶囊的锂一次电池性能增强研究
        4.3.1 FCC@C的恒电流放电测试结果分析
        4.3.2 FCC@C的交流阻抗测试结果分析
        4.3.3 FCC@C的恒电流间歇滴定测试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用于膜接触吸收的超疏水中空纤维膜的备及其对CO2传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CO_2膜接触吸收方法概述1
        1.1.2 CO_2膜接触吸收方法的应用领域
    1.2 CO_2膜接触吸收方法的研究现状
        1.2.1 中空纤维膜高分子材料
        1.2.2 膜结构研究
        1.2.3 吸收剂研究
        1.2.4 操作变量研究
    1.3 CO_2膜接触吸收方法存在的难点
        1.3.1 膜传质阻力大
        1.3.2 膜润湿问题
        1.3.3 膜抗湿润性的稳定性
    1.4 提高中空纤维膜抗润湿性的研究现状
        1.4.1 非溶剂添加剂
        1.4.2 表面疏水改性
        1.4.3 无机-有机复合膜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本文研究思路的提出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1.5.3 开展论文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实验主要材料
        2.1.2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膜接触器的制备
        2.2.1 NIPS法制备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2.2.2 中空纤维膜组件制备
    2.3 中空纤维膜的表征与测试分析方法
        2.3.1 中空纤维膜结构和形态表征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3.3 水临界穿透压(CEP_W)测试
        2.3.4 机械性能测试
        2.3.5 氮气渗透测试
        2.3.6 总空隙率计算
        2.3.7 CO2 吸收实验
        2.3.8 CO_2传质通量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非溶剂添加剂对PVDF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结构及CO_2吸收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非溶剂诱导湿法相转化法制膜方法
        3.2.1 非溶剂添加剂的作用
        3.2.2 非溶剂添加剂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非溶剂添加剂对中空纤维膜结构的影响
        3.3.2 非溶剂添加剂中空纤维膜的典型结构分析
        3.3.3 非溶剂添加剂对中空纤维膜性能特征参数的影响
        3.3.4 非溶剂添加剂中空纤维膜的CO_2吸收性能分析
        3.3.5 非溶剂添加剂优化后的PVDF中空纤维膜的优势对比
        3.3.6 非溶剂添加剂优化后的PVDF中空纤维膜长期稳定运行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疏水PVDF-HTDMS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4.1 引言
    4.2 PVDF-HDTMS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原理
    4.3 PVDF-HDTMS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PVDF-HDTMS膜制备条件优化研究
        4.4.2 PVDF-HDTMS中空纤维膜表面化学结构分析
        4.4.3 脱氟接枝硅烷疏水改性法对膜结构的影响
        4.4.4 脱氟接枝硅烷疏水改性法对膜特征参数的影响
        4.4.5 PVDF-HDTMS中空纤维膜的CO_2吸收性能分析
        4.4.6 PVDF-HDTMS中空纤维膜的长期稳定运行性能研究
    4.5 结论
第五章 PVDF-SiO_2-HDTMS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5.1 引言
    5.2 PVDF-SiO_2-HDTMS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原理
    5.3 PVDF-SiO_2-HTDMS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PVDF-SiO_2-HDTMS中空纤维膜机械强度分析
        5.4.2 PVDF-SiO_2-HDTMS中空纤维膜的表面化学结构分析
        5.4.3 PVDF-SiO_2-HDTMS中空纤维膜结构表征与分析
        5.4.4 PVDF-SiO_2-HDTMS中空纤维膜特征参数分析
        5.4.5 PVDF-SiO_2-HDTMS中空纤维膜CO_2吸收性能分析
        5.4.6 PVDF-SiO_2-HDTMS中空纤维膜长期稳定性能研究
        5.4.7 PVDF中空纤维膜的抗化学稳定性分析
    5.5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杨木单板的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机制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木材染色处理技术
        1.2.1 木材染色原理
        1.2.2 木材染色动力学研究
        1.2.3 木材染色用染料
        1.2.4 木材染色方法
        1.2.5 木材染色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1.2.6 染色木材的固色性能研究
        1.2.7 木材染色发展趋势
    1.3 木材阻燃改性研究
        1.3.1 木材阻燃剂的种类
        1.3.2 氮磷系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1.3.3 木材阻燃改性机理
    1.4 木材阻燃染色联合改性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工艺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
        2.2.3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性能测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各因子对上染率和氧指数的影响
        2.3.2 灰色关联度分析
        2.3.3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表面颜色分析
        2.3.4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动态润湿性分析
        2.3.5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微观形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杨木单板的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
        3.2.3 动力学性能参数表征
        3.2.4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机制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动力学分析
        3.3.2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化学结构分析
        3.3.3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热稳定性分析
        3.3.4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燃烧性能分析
        3.3.5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烟密度分析
        3.3.6 燃烧剩余物微观结构分析
        3.3.7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结晶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预处理对杨木阻燃染色性能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杨木单板预处理
        4.2.3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
        4.2.4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性能测试
        4.2.5 木材预处理机制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木材预处理机制分析
        4.3.2 预处理对杨木单板上染率的影响
        4.3.3 预处理对杨木单板氧指数的影响
        4.3.4 预处理对杨木单板表面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壳聚糖处理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
        5.2.3 壳聚糖溶液的配制
        5.2.4 壳聚糖处理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
        5.2.5 壳聚糖处理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杨木性能测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壳聚糖处理材化学结构分析
        5.3.2 壳聚糖处理材表面颜色变化分析
        5.3.3 耐水洗牢度和耐日晒牢度分析
        5.3.4 壳聚糖处理材氧指数分析
        5.3.5 阻燃剂的抗流失性和吸湿性分析
        5.3.6 壳聚糖处理材表面润湿性分析
        5.3.7 壳聚糖处理材的微观结构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SBA-15协同膨胀型阻燃剂调控制备无卤阻燃聚乳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PLA阻燃的研究进展
        1.2.1 PLA的性质及其应用
        1.2.2 阻燃PLA的研究进展
        1.2.3 PLA常用阻燃剂
    1.3 膨胀型阻燃剂与协效剂
        1.3.1 膨胀型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1.3.2 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1.3.3 协效剂
    1.4 分子筛
        1.4.1 分子筛的结构
        1.4.2 介孔分子筛SBA-15的性能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SBA-15对IFR在PLA中阻燃性能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BA-15对IFR阻燃PLA阻燃性能的影响性能
        2.3.2 SBA-15对IFR阻燃PLA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2.3.3 SBA-15协同IFR阻燃PLA的机理研究
        2.3.4 SBA-15的协效阻燃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硅烷改性SBA-15对IFR在PLA中阻燃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偶联剂改性SBA-15的表征
        3.3.2 偶联剂改性对SBA-15对IFR阻燃PLA阻燃性能及其分散性能的影响
        3.3.3 E-SBA-15对IFR阻燃PLA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3.3.5 E-SBA-15协同IFR阻燃PLA的机理研究
        3.3.7 E-SBA-15的协效阻燃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异丙醇铝改性SBA-15对IFR在PLA中阻燃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l-SBA-15的表征
        4.3.2 Al-SBA-15对IFR阻燃PLA阻燃性能的影响
        4.3.3 Al-SBA-15-5对IFR阻燃PLA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4.3.4 Al-SBA-15-5协同IFR阻燃PLA的机理研究
        4.3.5 Al-SBA-15-5的协效阻燃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5)纤维素改性设计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超疏水纤维素材料的研究进展
    1.1 纤维素材料
        1.1.1 纤维素的结构
        1.1.2 纤维素的溶解性
        1.1.3 纤维素的来源
        1.1.4 纤维素的功能化改性
    1.2 固体表界面润湿性理论
        1.2.1 表面张力与固体表面自由能
        1.2.2 杨氏方程
        1.2.3 固体表面润湿模型
        1.2.4 接触角滞后
    1.3 特殊润湿性纤维素基材料
        1.3.1 特殊润湿性纤维素材料的制备
        1.3.2 特殊润湿性纤维素材料的应用
        1.3.3 超疏水纤维素材料的发展趋势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目的
        1.4.1 论文的选题意义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高粘附超疏水滤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高粘附超疏水滤纸的制备
    2.3 实验表征方法
        2.3.1 表面形貌表征
        2.3.2 表面成分表征
        2.3.3 表面润湿性能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滤纸表面形貌分析
        2.4.2 滤纸表面成分分析
        2.4.3 滤纸表面润湿性能及表面粘附性能
        2.4.4 破坏样品表面润湿性能的修复
    2.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阻燃超疏水棉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阻燃超疏水棉布的制备
    3.3 实验表征方法
        3.3.1 表面形貌表征
        3.3.2 表面成分表征
        3.3.3 热重分析
        3.3.4 表面润湿性能表征
        3.3.5 阻燃性能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阻燃超疏水棉布的制备
        3.4.2 表面形貌分析
        3.4.3 表面成分分析
        3.4.4 润湿性能分析
        3.4.5 空气中的热稳定性
        3.4.6 疏水性能、自清洁性能以及延迟结冰性能
        3.4.7 阻燃性能
    3.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导电超疏水再生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导电超疏水再生纸的制备
    4.3 实验表征方法
        4.3.1 表面形貌表征
        4.3.2 表面成分表征
        4.3.3 热重分析
        4.3.4 表面润湿性能表征
        4.3.5 导电性能表征
        4.3.6 阻燃性能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1~#-9~#导电超疏水再生纸的制备及导电性能、润湿性能研究
        4.4.2 KB_(0.25)/APP_(0.25)/PDMS导电超疏水再生纸性能研究
        4.4.3 KB_(0.25)/APP_(0.25)/PA/PDMS导电超疏水再生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可调控UV光响应超疏水棉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可调控UV光响应超疏水棉布的制备
    5.3 实验表征方法
        5.3.1 表面形貌表征
        5.3.2 表面成分表征
        5.3.3 表面润湿性能表征
        5.3.4 油水分离性能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可调控UV光响应超疏水棉布的制备
        5.4.2 表面形貌分析
        5.4.3 表面成分分析
        5.4.4 表面润湿性能
        5.4.5 UV辐照后1~#样品的表面结构分析及润湿性能
        5.4.6 1~#样品在UV辐照诱导前后的油水分离性能
    5.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6.2 展望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6)聚合物纤维织物的Ag/TiO2纳米材料整理及其多功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整理的新型多功能纤维织物
        1.1.1 纳米科技在纤维织物上的应用
        1.1.2 应用于纤维织物整理的常见的纳米材料
    1.2 纤维织物的预处理和表面改性
        1.2.1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1.2.2 接枝处理
        1.2.3 酶预处理
        1.2.4 化学交联剂或表面改性剂预处理
    1.3 TiO_2及其在纤维织物上的应用
        1.3.1 TiO_2基本介绍
        1.3.2 TiO_2光催化及存在的问题
        1.3.3 TiO_2的改性方法
        1.3.4 在纤维织物上负载、固定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方法
        1.3.5 TiO_2整理的纤维织物的应用
    1.4 纳米Ag抗菌纤维织物
        1.4.1 银系抗菌剂
        1.4.2 纳米银的抗菌机理
        1.4.3 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
        1.4.4 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1.4.5 纤维织物负载纳米银的方法
    1.5 纳米粒子整理的新型多功能纤维织物的研究现状
    1.6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设计、原料、仪器及表征测试方法
    2.1 实验设计
        2.1.1 实验思路
        2.1.2 主要研究问题
        2.1.3 预期所得结果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及型号
    2.3 表征方法
        2.3.1 形貌表征
        2.3.2 化学成分分析
        2.3.3 表面性能分析
        2.3.4 光学性能测试
        2.3.5 光催化性能评价
        2.3.6 抗菌性能评价
第三章 TiO_2纳米颗粒整理的多种纤维织物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制备
        3.2.2 材料表征与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学组成
        3.3.2 形貌和结构分析
        3.3.3 光催化性能测试
    3.4 拓展应用
        3.4.1 TiO_2纳米颗粒整理的腈纶和氨纶
        3.4.2 TiO_2纳米颗粒整理的丙纶和涤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Ag整理的多种纤维织物及其在抗菌领域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制备
        4.2.2 材料表征与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成分分析
        4.3.2 形貌分析
        4.3.3 原理分析
        4.3.4 抗菌性能分析
    4.4 拓展应用
        4.4.1 纳米银整理的纤维素无纺布
        4.4.2 纳米银整理的丙纶和涤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g-TiO_2纳米颗粒改性聚丙烯(PP)纤维织物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制备
        5.2.2 材料表征与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TiO_2-PVDF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还原CO_2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制备
        6.2.2 材料表征与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7)等离子体聚合氟碳膜对聚丙烯表面纳米织构及其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等离子体改性聚合物表面研究
        1.1.1 等离子体处理
        1.1.2 等离子体聚合
    1.2 等离子体聚合氟碳膜改性聚合物表面研究
        1.2.1 等离子体聚合氟碳膜沉积工艺研究
        1.2.2 等离子体聚合氟碳膜表面性能研究
    1.3 等离子体纳米织构化聚合物表面性能研究
        1.3.1 纳米织构表面超疏水性
        1.3.2 纳米织构表面抗反射性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2.1 等离子体改性装置与改性工艺参数
        2.1.1 等离子体改性装置
        2.1.2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工艺参数
    2.2 分析方法与测试手段
        2.2.1 水滴蒸发
        2.2.2 接触角测试
        2.2.3 水滴撞击
        2.2.4 表面形貌分析
        2.2.5 表面反射率分析
        2.2.6 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第三章 等离子体聚合氟碳膜对聚丙烯表面纳米织构的影响
    3.1 等离子体聚合参数对聚丙烯表面纳米织构的影响
    3.2 纳米结构的形成机制分析
    3.3 等离子体聚合氟碳膜的化学成分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等离子体聚合氟碳膜对聚丙烯表面超疏水性的影响
    4.1 表面润湿性分析
    4.2 水滴蒸发分析
    4.3 水滴撞击性能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等离子体聚合氟碳膜对聚丙烯表面抗反射性的影响
    5.1 不同波长入射光下的抗反射性
    5.2 不同角度入射的抗反射性
    5.3 不同极化入射光的抗反射性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基于界面增强和催化作用提高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压绝缘材料
        1.2.1 陶瓷绝缘材料
        1.2.2 玻璃绝缘材料
        1.2.3 聚合物绝缘材料
    1.3 硅橡胶材料
        1.3.1 高温混炼硅橡胶
        1.3.2 缩合型液体硅橡胶
        1.3.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
    1.4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1.4.1 基础聚合物
        1.4.2 交联剂
        1.4.3 催化剂
        1.4.4 抑制剂
        1.4.5 填料
    1.5 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
        1.5.1 硅橡胶漏电起痕破坏机制
        1.5.2 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研究进展
    1.6 硅橡胶的阻燃性能
        1.6.1 硅橡胶的燃烧和阻燃
        1.6.2 硅橡胶阻燃性能的研究进展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7.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7.3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含胺基MQ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含胺基MQ硅树脂的合成及ALSR样品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MQ的结构表征
        2.3.2 A-MQ对ALSR力学性能的影响
        2.3.3 A-MQ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2.3.4 A-MQ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氨酯基硅烷的合成及其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仪器和设备
        3.2.3 氨酯基硅烷的合成及ALSR样品的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和讨论
        3.3.1 US的结构表征
        3.3.2 US对ALSR硫化性能的影响
        3.3.3 US对SiO_2与ALSR界面作用的影响
        3.3.4 US对ALSR力学性能的影响
        3.3.5 US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3.3.6 US对ALSR热稳定性的影响
        3.3.7 US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氧化硅与硅橡胶界面作用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仪器和设备
        4.2.3 ALSR样品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和讨论
        4.3.1 US与SiO_2的氢键作用
        4.3.2 SiO_2与ALSR的界面作用
        4.3.3 SiO_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4.3.4 SiO_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US电蚀损表面形貌的影响
        4.3.5 SiO_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US热稳定性的影响
        4.3.6 SiO_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铂络合物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
        5.2.2 仪器和设备
        5.2.3 ALSR样品的制备
        5.2.4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和讨论
        5.3.1 Pt络合物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5.3.2 Pt络合物对ALSR/US热稳定性的影响
        5.3.3 Pt络合物对ALSR/US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氨酯基硅烷与有机改性磷酸锆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协同作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原料
        6.2.2 仪器和设备
        6.2.3 有机改性磷酸锆的制备及ALSR样品的制备
        6.2.4 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和讨论
        6.3.1 M-ZrP的表征
        6.3.2 US与M-ZrP的相互作用
        6.3.3 ALSR/US/M-ZrP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
        6.3.4 US和M-ZrP对ALSR力学性能的影响
        6.3.5 US和M-ZrP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6.3.6 US和M-ZrP对ALSR热稳定性的影响
        6.3.7 US和M-ZrP对ALSR阻燃性能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煤矸石与典型塑料、橡胶的混合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煤矸石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1.2.1 煤矸石的热解过程研究现状
        1.2.2 煤矸石的燃烧过程研究现状
    1.3 城市固体废弃物燃烧现状
        1.3.1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1.3.2 塑料废弃物燃烧研究现状
        1.3.3 橡胶废弃物燃烧研究现状
    1.4 煤矸石与非煤物质混燃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手段
    2.1 实验样品选取与制备
        2.1.1 燃烧实验原料选取
        2.1.2 燃烧实验样品制备
        2.1.3 燃烧固态产物实验样品制备
    2.2 实验设备选取与系统设计
        2.2.1 TG-MS系统
        2.2.2 水平固定床实验系统
        2.2.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
        2.2.4 X射线衍射分析仪
        2.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仪
    2.3 实验方案
        2.3.1 单组分燃烧实验
        2.3.2 混合组分燃烧实验
        2.3.3 气体排放实验
        2.3.4 燃烧固态产物实验
    2.4 分析方法
        2.4.1 燃烧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
        2.4.2 燃烧动力学分析方法
        2.4.3 混合燃烧耦合性分析方法
        2.4.4 质谱分析方法
        2.4.5 二恶英毒性换算方法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单组分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
    3.1 燃烧过程分析
    3.2 反应生成热分析
    3.3 升温速率的影响分析
    3.4 燃烧特征参数分析
    3.5 热解与燃烧分析
        3.5.1 煤矸石热解与燃烧
        3.5.2 聚丙烯热解与燃烧
        3.5.3 硫化丁腈橡胶热解与燃烧
        3.5.4 聚氯乙烯热解与燃烧
    3.6 燃烧动力学分析
        3.6.1 煤矸石的燃烧动力学分析
        3.6.2 聚丙烯的燃烧动力学分析
        3.6.3 硫化丁腈橡胶的燃烧动力学分析
        3.6.4 聚氯乙烯的燃烧动力学分析
        3.6.5 拟合结果验证
    3.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混合燃烧特性研究
    4.1 煤矸石与聚丙烯混燃特性
        4.1.1 特征温度分析
        4.1.2 失重量和失重速率分析
        4.1.3 混燃的相关性分析
        4.1.4 反应生成热的影响
    4.2 煤矸石与硫化丁腈橡胶混燃特性
        4.2.1 特征温度参数分析
        4.2.2 失重量和失重速率分析
        4.2.3 混燃的相关性分析
        4.2.4 反应生成热的影响
    4.3 煤矸石与聚氯乙烯混燃特性
        4.3.1 特征温度参数分析
        4.3.2 混燃的相关性分析
        4.3.3 反应生成热的影响
    4.4 混燃过程中热影响分析
    4.5 氧浓度对混燃的影响
        4.5.1 对煤矸石与聚丙烯混燃的影响
        4.5.2 对煤矸石与硫化丁腈橡胶混燃的影响
        4.5.3 对煤矸石与聚氯乙烯混燃的影响
    4.6 混燃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
    4.7 燃烧动力学分析
        4.7.1 煤矸石与聚丙烯混燃活化能
        4.7.2 煤矸石与硫化丁腈橡胶混燃活化能
        4.7.3 煤矸石与聚氯乙烯混燃活化能
    4.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燃烧气态产物排放特性研究
    5.1 无氯燃烧气态产物排放规律
        5.1.1 煤矸石燃烧气态产物分析
        5.1.2 聚丙烯燃烧气态产物分析
        5.1.3 硫化丁腈橡胶燃烧气态产物分析
        5.1.4 煤矸石与聚丙烯混燃气态产物分析
        5.1.5 煤矸石与硫化丁腈橡胶混燃气态产物分析
    5.2 混合比例对SO2 排放特性影响
        5.2.1 煤矸石与聚丙烯混燃
        5.2.2 煤矸石与硫化丁腈橡胶混燃
    5.3 混合比例对NOX排放影响
        5.3.1 煤矸石与聚丙烯混燃
        5.3.2 煤矸石与硫化丁腈橡胶混燃
    5.4 混燃HCl排放规律
        5.4.1 单一组分与混燃对比
        5.4.2 升温速率对排放的影响
        5.4.3 吸收剂对HCl排放影响
    5.5 二恶英排放分析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混合燃烧成灰特性研究
    6.1 红外光谱分析
        6.1.1 样品的红外分析
        6.1.2 燃烧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6.2 X射线衍射分析
    6.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纤维素及纤维素-SiO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性能和疏水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有机气凝胶的特性及其应用
        1.2.1 有机气凝胶的特性
        1.2.2 有机气凝胶的应用
    1.3 有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1.3.1 溶胶-凝胶过程
        1.3.2 凝胶的干燥技术
    1.4 纤维素溶剂体系
        1.4.1 酸体系
        1.4.2 碱体系
        1.4.3 含氯化合物体系
        1.4.4 离子液体溶剂体系
        1.4.5 含氮化合物体系
        1.4.6 铜氨溶液体系和二硫化碳/氢氧化钠体系
    1.5 纤维素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1.5.1 天然纤维素气凝胶
        1.5.2 再生纤维素气凝胶
        1.5.3 纤维素衍生物气凝胶
    1.6 纳米复合气凝胶材料研究进展
        1.6.1 纳米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
        1.6.2 纳米粒子对聚合物的作用机理
        1.6.3 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
    1.7 冷等离子疏水改性技术
        1.7.1 低温等离子体疏水改性的原理
        1.7.2 无机多孔材料的冷等离子改性
        1.7.3 有机多孔材料的冷等离子改性
    1.8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孔隙率块状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结构和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2.2.2 纤维素水凝胶和气凝胶的制备
        2.2.3 分析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无水乙醇对凝胶形成的影响
        2.3.2 最佳溶解条件
        2.3.3 纤维素气凝胶的结构分析
        2.3.4 纤维素气凝胶的物理性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纤维素气凝胶的隔热性能、隔热机理及疏水改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2 纤维素水凝胶、气凝胶的制备
        3.2.3 纤维素气凝胶的疏水改性
        3.2.4 分析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纤维素气凝胶的隔热性能
        3.3.2 纤维素气凝胶的疏水改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块状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4.2.2 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4.2.3 分析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对气凝胶品质的影响
        4.3.3 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的结构分析
        4.3.4 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的物理性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的隔热性能、隔热机理及疏水改性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5.2.2 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5.2.3 分析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的隔热性能
        5.3.2 纤维素-SiO_2复合气凝胶的疏水改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的成果
致谢

四、CF_4/CH_4等离子体处理聚丙烯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维空心氟化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储能研究[D]. 付健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用于膜接触吸收的超疏水中空纤维膜的备及其对CO2传质性能研究[D]. 庞宏磊. 南京大学, 2020(09)
  • [3]杨木单板的阻燃染色同步改性机制及性能表征[D]. 王晓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SBA-15协同膨胀型阻燃剂调控制备无卤阻燃聚乳酸的研究[D]. 梁娟.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5]纤维素改性设计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傅晶. 湖北大学, 2020(01)
  • [6]聚合物纤维织物的Ag/TiO2纳米材料整理及其多功能应用研究[D]. 董培梅. 浙江大学, 2019(07)
  • [7]等离子体聚合氟碳膜对聚丙烯表面纳米织构及其性能的影响[D]. 刘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基于界面增强和催化作用提高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研究[D]. 张亚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9]煤矸石与典型塑料、橡胶的混合燃烧特性研究[D]. 李经宽. 太原理工大学, 2018(08)
  • [10]纤维素及纤维素-SiO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性能和疏水改性[D]. 石建军. 海南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CF_4/CH_4等离子处理聚丙烯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