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古代原始宗教信仰简论

彝族古代原始宗教信仰简论

一、彝族古代原始宗教信仰浅论(论文文献综述)

普玉茹[1](2021)在《彝族撒尼人丧葬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何阿优[2](2021)在《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文化考释》文中指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和魂,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生活,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精神。彝族在中国文化民族识别中具有典型性,而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符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庆典活动,其中,赛马活动是彝族火把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身体活动元素。通过全面的搜集、整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地田野考察发现,关于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文化的相关研究较少,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存在着文化同质化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田野考察法、访谈法、口述史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借用李亦园的文化分层理论和程志理的身体认知论,作为支撑理论,以“历时记忆”“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文化考释。最后,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未来发展态势提出思考与建议。研究表明:1.以“起源与衍生”“传承与嬗变”“转换与生成”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历时记忆考释。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最早的历史记载为东汉时期,从1979年开始由官方统一组织开展;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习俗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运用文化分层理论对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嬗变进行阐释;火把节赛马活动在彝族地区旅游产业中的转换与生成,促进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带动凉山彝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2.以“相马习俗”“养马习俗”“驯马习俗”“赛马习俗”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器物文化考释,挖掘、梳理和提炼了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习俗。3.以赛马“活动目的”“比赛类型”“比赛规则”“奖励制度”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制度文化考释。赛马活动的目的是搭建凉山彝族各家支间的交流平台;赛马比赛类型(鞭西和都西)是凉山彝族方言区民族性格的体现;赛马比赛规则是对社会规则的浓缩、模拟和演绎;赛马奖励制度是增强彝族家支凝聚力的表现形式。4.以“宗教信仰”“教育理念”“荣辱观念”“审美观念”“文化认同”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精神文化考释,挖掘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特质。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沉淀了彝族人民多元崇拜文化的宗教信仰;体现了彝族人民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凸显了彝族人民把荣誉视如生命的荣辱观;展现了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着装的审美观;凝结了对彝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表达了彝族人民对过去生活的眷念,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5.以“宣传渠道”“保护意识”“传承人”“身体认知传承”“转换生成”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未来发展态势提出思考与展望。拓宽多元赛马文化宣传渠道;培育彝族赛马文化保护意识;发掘传承人的载体介质作用;促进彝族赛马身体认知传承;凸显旅游中赛马的文化特质。

刘香格[3](2021)在《图像学视野下的汶川羌锋村羌绣研究与设计创新》文中研究说明羌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地处彝族、藏族和汉族之间[1]。在“逐水草而居”到“依山居之,垒石为室”的千年转变中,羌族虽没有形成和造就本族文字,但拥有独特鲜明的民族语言文化符号,通过口授、服饰、建筑等多种形式,共同结成了羌人民族认同、文化信仰、观念内涵、精神记忆的牢固纽带和重要载体。而羌绣作为历史长河岁月洗尽铅华后的特殊瑰宝,更是符号化地黏合了自身民族文化记忆,其在反映民族传统特色、彰显手工技艺、表达思想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传承价值、优异的工艺价值和潜在的市场价值。本文研究的羌锋村位于四川省汶川县绵虒镇,当地羌绣除饱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形态外,还蕴含深厚的地区文化和历史血脉,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意义[2]。本课题意将图像学理论体系作为基本框架,通过田野调查和资料引据得到的相关信息,共分八个章节对汶川羌锋地区的羌绣进行系统性研究与客观性解读,并对其作出设计创新。首先是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意义、思路及方法进行细致分析,阐明对汶川羌锋村羌绣进行图像学研究的意义所在,夯实课题理论基础;其次是对汶川羌锋村的特定文化属性和区域典型样式进行深度探究,客观解读当地刺绣所呈现的纹案形象和内涵寓意;接着翔实剖析出羌锋村羌绣纹样的构图形式、造型特点和色彩规律,继而创意提取出区域代表性的符号元素;最后通过主题分类的方式对其进行设计创新,并对创作出的团花图案展开衍生设计,以期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羌锋村区域羌绣的活态传承,同时也为社会各界人士对羌锋村区域文化考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范本。

潘力维[4](2021)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舞剧是我国民族舞剧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却很少被理论界所重视,对其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单一舞剧作品的形态分析与文化特征表达方面,是对现象的揭示或对创作生态的分析,而缺乏创作审美上的理论解释与归纳。本论文在对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注重的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既要从社会因素、文化要素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环境,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探讨人民个体与民族整体、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纵观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和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题材内容上往往集中在民间传说、抗争外敌与现实命运三个方面。分别展现着对各族人民共有品质的讴歌、中华民族在共御外敌过程中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逐步牢铸。在创作初期,少数民族舞剧往往通过各族人民共创、共建新中国的“一体化”叙事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与归属。近年来,少数民族舞剧开始突破以往图解政策的刻板叙事与对少数民族风情的猎奇式解读,开启了现实关怀、真情实感的共同体叙事。在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过程中,实现从节律性民族舞蹈向旋律性舞剧语言的转换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将主干动作转化为舞剧的主题动机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舞蹈语言的改造应当把握相应的“度”,以促进其表意能力的进一步加强。而在形态上,近年来各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热情越发高涨,除了以蒙古族、彝族为代表的既具现实性、又受市场欢迎的舞剧创作,多个民族也在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助推中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形态多样化特征更加鲜明,从而拓展了我国民族舞剧的风格多样化。少数民族舞剧从创生伊始就对传播中华民族形象、建构中华民族精神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复杂深刻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舞剧需要更为尊重文化共性、通过更为符合舞剧本质的“共同体叙事”,以自觉自信的创作态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肖士敏[5](2021)在《贵州彝族撮戛习俗研究 ——以六盘水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撮戛是彝族人在特定的活动中成立的一种“组织”,它由活动主体父辈兄弟以及家族中年纪较大的老人组成,这些老人不仅是彝族传统文化以及家族家支情况的掌握者,更是彝族人中的权威者,他们在特定的民俗活动场域中凝结成一个整体,对整个活动的进行过程起到维稳与协调的作用,并对整个仪式过程进行指引与监督。与此同时,撮戛也反映了彝族人优秀的传统孝道文化,见证了彝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以及彝族社会生活中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撮戛因其在特定社会条件下所具有的权威,透过撮戛这一实体与撮戛老人这一身份表象,基于家族、家支、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系列民族习惯法、村规民约、仪式的社会功能及作用等赋予的撮戛的力量,在无形中将力量汇聚于撮戛一身,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看的见得撮戛将这一权威形式与力量外在的表现出来,进而对特定场域的活动起着控制与规范的作用,其存在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必要且合理。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贵州彝族在社会发展大潮下受外来强势文化影响而“移风易俗”,不习彝语、不行彝礼等历史文化事件和事像在广大彝族地区常有发生,并经历着从礼仪崩溃下的习俗变化,最终导致系列民俗习惯等发生改变的现象。贵州六盘水市彝族撮戛亦同样面临着在经历外来文化冲击下逐渐式微的现状,就撮戛在传统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说,它对彝族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协调与规约作用,拥有着特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合理性。撮戛形成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及其文化内涵、存在场域、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以及其在当代的变迁等暗藏着巨大的研究价值。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民族文化的现代变迁以及撮戛在当代变迁的现状,发掘民族传统习俗中的特定功能与作用,对研究民族文化、发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推进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方面来说,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以彝族撮戛为中心,对其性状作系列描述的同时,对其形成过程、构成部分以及运作过程、功能作用进行研究,并对其存在场域、流布、本质特征、文化内涵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未来发展趋势等作深入的阐述,以期对撮戛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刘天明[6](2021)在《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文中认为丽江洞经音乐是云南丽江的纳西族传统音乐。它大多流传于纳西族聚居区域,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承和不断的发展,从最早的道教音乐逐步向纯粹的审美形态变迁,并逐步成为丽江纳西族的文化标志。丽江洞经音乐并非丽江纳西族的本土艺术,其大致在明清年间从中原地区传入了云南丽江。早期它是道教音乐,融合谈、诵等道教仪式性,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宗教信仰价值的艺术形式。随着云南丽江地区改土归流的完成和科举制的发展,丽江洞经音乐逐步成为吸引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艺术形式,并逐步得到丽江地区高雅艺术审美群体的认同,使它从宗教性传播语境向现实语境变迁。音乐是一种艺术性的社会表达和主体表达方式,它用高度艺术性和凝练性的方式诠释了历史发展进程、时代信仰和社会性审美。丽江洞经音乐作为以音乐形态承载丽江历史和社会风俗的存在,其对丽江地区历史的演进和社会架构的流变具有高度的诠释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深度推进使得丽江洞经音乐对道教信仰的表达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融合儒家思想的内核与佛教的外在表达形态,兼具高度道教信仰性质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而随着辛亥革命的推进及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丽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影响下,丽江洞经音乐进一步成为当下时代语境的艺术性表达,也成为具有高度民族审美性与民俗审美性、高度整合时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物。本文在写作中运用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田野调查分析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及文献分析法等等,进行了基于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变化发展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第一部分描述了丽江洞经音乐总体状况及特征,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结合丽江洞经声乐器乐类型、群众基础、格律音韵、宗教属性及传播媒介等进行论述,分别从其对传统经腔及曲式的传承性、对“调音曲”的传承与保留、对传统工尺谱的保留与使用等方面进行特征概述。本体研究中也探索了丽江洞经音乐民俗学的源流,针对它从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明嘉靖年间传入等不同的缘起说法进行基于史料的辩证分析,并针对道教科仪的起源传统、中原仪式音乐的形式、古代中原的传承方式等进行归纳和辨析,同时结合《丽江府志略》《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永保平安》等文本论着进行源流分析。第二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部分。通过进行入户走访调查、代表人物走访和组织表演观摩,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管乐、弦乐和打击乐等各类乐器的使用状况进行概括和探索。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丽江洞经音乐表演者在对工尺谱的传承上所呈现的高度历史延续性和传统保留性,使得丽江洞经音乐迥异于一般传统音乐的衍生特征,所以笔者与丽江博物馆洞经音乐研究员木琛老师将调研搜集到的所有古籍工尺谱进行了专业系统的抄写与整理,并融合其即兴特征性美学、演奏融合性美学、节拍、韵律美学以及经腔和曲式美学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笔者对丽江洞经音乐所进行的田野调查,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形态和表演形态等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该部分也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生态刻画,对丽江洞经音乐当代的传承状况和艺术表达状况形成了深刻认识。第三部分研究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的嬗变。着眼于历史与民俗文化审美变迁思路,结合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元代戏剧文化及音乐曲牌等阶段性审美融合代表进行分析,并结合民族聚居与杂居、宗教信仰与宗教融合、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对丽江洞经音乐在历史与民俗文化、美学符号功能等方面的嬗变线索进行了梳理。最后一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该部分对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东巴文化、传播丽江纳西民族精髓、弘扬传统宗教文化、诠释古城文化及非物质文明等功能进行传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归纳,进而结合丽江洞经音乐助力云南丽江民族文化传承,来对丽江洞经音乐在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保留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传统以及促进我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等方面的意义进行概括。最后,提出丽江洞经音乐在保护和发展中融合政府力量、社会性主体力量、传媒力量等多方力量进行发展的路径和逻辑,形成了系统性的丽江纳西族文化传承和保护脉络,这是丽江洞经音乐获得长久发展活力的关键。本文在宏观研究意义方面从文化融合、宗教融合、文化迁徙等角度探究了丽江洞经音乐的发展脉络,形成了对丽江洞经音乐系统性的理解和审美认识,梳理了丽江洞经音乐的音乐文化发展框架,对丽江洞经音乐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融合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基于美学和民俗学的高度确认。本文在微观研究方面的意义和贡献则表现为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本体刻画,对于这种具有高度民族性和民俗性的经典文化景观进行了全方位描述,整合了历史线索及时代线索,进行了基于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全面剖析。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理论创新性在于结合民俗学和美学的分析范式,以全新视角审视丽江洞经音乐,在学科交互的论域下针对丽江纳西族文化形式、宗教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衍生性进行刻画;本文的实践创新则体现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古城文化和东巴文化的宣传保护、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联动协同保护作为提高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与发展水平的探索,探索经典的传统民族文化获得长期发展的可行路径。

耿君[7](2021)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产生,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第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取得重大进步和走向成熟及自觉的时代。在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舞蹈审美文化开始从先秦礼乐文明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文化风貌。深入系统地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嬗变的规律,把握其性质和风貌,推动中国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繁荣,极为必要且非常重要。纵观学界以往对汉代舞蹈的研究,成果众多,令人瞩目,但大多是单一的、静观的、局部的、分解式的研究,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探讨。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或视角。其最大的研究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审美定性前提下的整体系统研究,既打通了以往文艺学美学研究中文艺或美学思想、艺术和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研的领域,使研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不失审美定性分析的特质,使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性和特定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切入汉代舞蹈的研究,以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汉代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物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周来祥先生在《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一辑创刊序言中对于审美文化之定义和研究对象形态界分为审美文化理论参照,从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三个层面或维度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与当代审美理论结合,综合运用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的方法、跨媒介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按照宏观研究与个案探讨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阐释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基本形态(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典型个案、发展嬗变、总体追求、主要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归纳总结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努力再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兴盛、生机勃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拓展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揭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示性意义,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特别是民族舞蹈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和总体逻辑,本文大体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区别的三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为前提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为形态和个案研究;第六章到第八章,为纵向发展嬗变、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及价值等的宏观总体研究。下面分章具体述要:绪论主要分析本文展开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具体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读了审美文化等核心概念,梳理评述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着重从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乐府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汉代舞蹈艺术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儒道思想的蓬勃发展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汉代成熟的乐府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机构支持。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并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舞蹈是汉代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常常使用的形式和媒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分为民间祭祀舞蹈、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以及酒酣享乐的宴饮舞蹈。不同的生活形态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态特征,承担着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几种生活形态共同构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生活形态全貌。第三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受到宫廷贵族审美倾向和享乐需要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为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和宫廷祭祀舞蹈;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对专业舞蹈艺人的培养,汉代专业的舞蹈艺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底层人民为了谋生而选择以舞蹈表演为生。总体来说,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更多地受到宫廷贵族和专业艺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采。第四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傅毅的《舞赋》虽然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赋中蕴含着丰富且独到的理论品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可以将《舞赋》看作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舞赋》不仅为我们描述了一场意趣横生的舞蹈表演,而且以理论化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雅舞与俗乐舞界定关系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舞蹈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反映出汉代舞蹈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诸多审美文化特征,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舞赋》作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对后世舞蹈审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对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进行个案阐释,重点选择了长袖舞、盘鼓舞、灵星舞以及百戏舞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这几个舞蹈个案各具审美内涵,同时作为审美文化的实践主体完整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实践美学精神。本章从微观角度切入,阐述各个舞蹈个案的舞容舞态,分析其各自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进一步还原完整具体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景象。第六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其放置到历史纵轴上作宏观分析,分析比较前代舞蹈审美文化特征,理解感悟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等条件变化,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特征。西汉舞蹈审美文化代表了上古本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结束,而东汉舞蹈审美文化则代表了中古多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开始。东汉大量的舞蹈实践奠定了舞蹈艺术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基础,同时也和东汉时期潜在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相互辉映,共同酝酿着魏晋时期更大更猛烈的艺术与人自身的变革。两汉舞蹈审美文化嬗变的发生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依托特殊的时代背景,追求雄健瑰丽的审美理想,雄健,指刚健雄大;瑰丽,指浪漫华丽。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美丑兼备、本俗求雅、阴柔飞动、以悲为美等方面,这些审美特征相互联系,与雄健瑰丽的总体追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核心图景。第八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审美走向自觉,实现了民族舞蹈的空前交流融汇。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整体风貌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自觉性,在整个舞蹈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身体语言和技艺结合的审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表达范式,对当代舞蹈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呈现与创新的贡献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定格在历史长河里,但其审美文化实践及精神却是活在当下并指向未来的。

刘杰[8](2021)在《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诸葛亮,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事迹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他身上的传奇色彩也在各时期文人的艺术加工下愈发浓厚。西南地区自古是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对于诸葛亮南征的记忆多以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各民族不同的历史记忆使得诸葛亮传说异彩纷呈。传说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诸如传说产生的机制、族群关系、地域文化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将对史书、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形象作简要分析,在深入阅读大量的史料、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这三类作品中的诸葛亮形象进行归纳,并得出诸葛亮形象演化的大致轨迹,这一章是论文文学性的体现,也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首先对传说进行学术界定,再对所辑录的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南征传说进行详细的分类,主要分为解释性传说与描述性传说两大类,再从人物和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细分,这一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部分。第三章对南征传说的产生机制做一详尽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和背后所蕴含的“中华认同”,指出大部分南征传说受到“箭垛效应”的影响,是被建构的真实。诸葛亮传说的衍化形态主要表现为逐渐远离历史、文学性不断加强、民间文学特性不断凸显,本章最后部分将对诸葛亮传说流布的状况做简单概括。第四章运用了民间文学、民族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从传说圈、民族的迁徙与融合、族群理论、民俗与民间信仰四个方面对诸葛亮传说与地方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文末总结了各类文体中的诸葛亮形象及其演变状况,说明了南征传说对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彰显了西南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与族群文化认同,描绘出各民族万象共生的文化景观,具有很高的文献与文化价值。

王庆玮[9](2021)在《走出村庄的巧妇-云南小凉山彝族服装女店主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是我国彝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在彝族社会的发展中,女性的社会作用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彝族女性的研究被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广泛的关注。彝族女性对于彝族传统服装店的经营展现出彝族女性在社会中独有的生活思维方式。国内的学者研究彝族女性多是从婚姻、家庭的角度去诠释角色。关注历史与现在的差别以及产生差别的原因折射出彝族女性的家庭关系。从彝族传统服装店的角度去研究彝族女性的文章鲜为少见。本文以宁蒗彝族服装店的女性店主为研究对象,关注她们的人生历史与现在,并借助家庭从而诠释她们一生的经历。本文不仅研究女性个体还将女性个体放入社会中去研究,将个体与社会交合,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的呈现出彝族服装店女店主的个人生活史。本文通过五个部分对彝族服装店女店主进行研究,导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原因、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简评。第一章展现了宁蒗传统村落的女性是如何成为做服装的巧妇,着重分析女性做服装所经历的历史背景与当时社会现状。第二章至第三章着重从与店主息息相关的服装经营视角,来叙述彝族女性是如何在宁蒗县城里扎稳脚跟开店至今。其次,借助服饰的社会变迁再现宁蒗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宁蒗人民的思想观念变化。第四章从店主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从家庭、社会方面来体现现代彝族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从之前家庭附属地位中脱离出来,自身具有独立性。最后一章从店主如何适应当下潮流经营自己生意的分析,描述彝族女店主在生意上的聪明才智。全文叙述了这一群体的人生经历,这些女性由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娃娃变为现在家里经济的来源者。

高雯雯[10](2021)在《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舞蹈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景颇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特有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居住地大部分分布在中印半岛西北部和中缅边境地带的广大山区,其中我国国内的景颇族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尽管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且原景颇族祖先也在迁徙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支系,但是他们之间的日常语言、民俗节日、生活习惯等都是相似的。“目瑙纵歌”作为景颇族文化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大型活动,对于深入了解景颇族的独特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着重针对景颇族的盛大节日“目瑙纵歌”的发展变迁进行分析梳理研究,以“目瑙纵歌”节日为起始,运用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舞蹈生态学以及与舞蹈美学相关的一些研究理论对“目瑙纵歌”节日文化进行剖析,研究景颇族的文化和发展,并从中提取出其舞蹈形态进行着重深入研究。从结构上来说,本文主要分为前言、文章主体(共五个章节)和结语、致谢四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说明本次选题缘由,交代本文所依据的研究资料并阐述本文所运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景颇族的历史并对目瑙纵歌活动的起源、发展进行简述;第二章是以景颇族舞蹈和“目瑙纵歌”节日仪式当中的舞蹈形态为主要内容作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第三章是研究目瑙纵歌节日中的艺术底蕴并进行文化解读,着重研究围圆起舞与舞蹈的关系,舞蹈步伐和舞蹈形态所象征的含义;第四章是对“目瑙纵歌”的艺术功能进行分析,分别对目瑙纵歌对景颇族来说民族文化的启示和其舞蹈文化的特殊功能进行探讨研究;第五章是对“目瑙纵歌”的发展进行探析,分析景颇族舞蹈和“目瑙纵歌”的现状、保护和发展,并提出今后发展见解。结语部分则是对本篇论文中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提炼。致谢部分则是为了对为本文的创作提供过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表达感谢。

二、彝族古代原始宗教信仰浅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彝族古代原始宗教信仰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2)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文化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新时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背景
        1.1.2 彝族在中国文化民族识别中具有典型性
        1.1.3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符号代表性节日
        1.1.4 赛马是火把节具有代表性身体活动元素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诠释
        2.1.1 传统体育
        2.1.2 彝族赛马
        2.1.3 身体活动
        2.1.4 节日庆典
    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马活动相关研究综述
    2.3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2.4 彝族赛马活动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动态趋势
    2.5 彝族赛马活动相关性历史文献梳理及考释
    2.6 彝族赛马活动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3 研究对象、方法及路径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田野考察法
        3.2.3 访谈法
        3.2.4 口述史
        3.2.5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路径
4 结果与分析
    4.1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历时记忆考释
        4.1.1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起源与衍生
        4.1.2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传承与嬗变
        4.1.3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转换与生成
    4.2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器物文化考释
        4.2.1 彝族相马习俗
        4.2.2 彝族养马习俗
        4.2.3 彝族驯马习俗
        4.2.4 彝族赛马习俗
    4.3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制度文化考释
        4.3.1 赛马活动目的是搭建凉山彝族各家支间交流平台
        4.3.2 赛马比赛类型是凉山彝族方言区民族性格的体现
        4.3.3 赛马比赛规则是对社会规则的浓缩、模拟和演绎
        4.3.4 赛马奖励制度是增强彝族家支凝聚力的表现形式
    4.4 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精神文化考释
        4.4.1 沉淀了彝族人民多元崇拜文化的宗教信仰
        4.4.2 体现了彝族人民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
        4.4.3 凸显了彝族人民把荣誉视如生命的荣辱观
        4.4.4 展现了凉山彝族人传统服饰着装的审美观
        4.4.5 凝结了对彝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
    4.5 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未来发展态势的思考
        4.5.1 拓宽多元赛马文化宣传渠道
        4.5.2 培育彝族赛马文化保护意识
        4.5.3 发掘传承人的载体介质作用
        4.5.4 促进彝族赛马身体认知传承
        4.5.5 凸显旅游中赛马的文化特质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图像学视野下的汶川羌锋村羌绣研究与设计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藏羌彝文化走廊”的重要作用
        1.1.2 羌绣传承与非遗政策的结合
        1.1.3 高校美育与非遗文化的融合
        1.1.4 研究契机与研习基础的配合
    1.2 课题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状况
        1.3.2 国外研究情况
    1.4 图像学理论基本阐释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汶川羌锋村田野概况
    2.1 区域环境
    2.2 人文环境
        2.2.1 区划
        2.2.2 建筑
        2.2.3 歌舞
        2.2.4 服饰
        2.2.5 节庆
        2.2.6 信仰
3 汶川羌锋村羌绣的前图像志描述
    3.1 汶川羌锋村羌绣的经典样式及装饰特征
        3.1.1 围腰
        3.1.2 腰带
        3.1.3 头饰
        3.1.4 绣鞋
    3.2 汶川羌锋村羌绣的主要针法及工艺特征
        3.2.1 传统针法与视觉效果
        3.2.2 传统工艺与步骤分析
4 汶川羌锋村羌绣的图像学分析
    4.1 题材分析
        4.1.1 经典纹样
        4.1.2 内涵解构
    4.2 造型分析
        4.2.1 对比与统一
        4.2.2 中心与平衡
        4.2.3 节律与音韵
        4.2.4 层次与反复
    4.3 色彩分析
        4.3.1 色彩形成原因
        4.3.2 色彩特征分析
    4.4 构图分析
        4.4.1 单独纹样
        4.4.2 适合纹样
        4.4.3 连续纹样
5 汶川羌锋村羌绣的图像学解释
    5.1 远古记忆下的自然映射:八角星纹
        5.1.1 八瓣尖菊
        5.1.2 太阳学说
    5.2 政权记忆下的中央统治:方正官印
        5.2.1 瓦寺土司
        5.2.2 改土归流
        5.2.3 衩子花印
6 优秀文创产品案例分析
    6.1 他族优秀文创产品案例分析
    6.2 羌绣相关文创产品案例分析
        6.2.1 藏羌织绣传承人的指上舞蹈
        6.2.2 囍悦合作社的时尚之花
    6.3 案例评述与方法总结
        6.3.1 注重当代审美视角
        6.3.2 构建文化多元需求
        6.3.3 开发市场全新领域
7 汶川羌锋村羌绣的创新实践
    7.1 汶川羌锋村羌绣的价值探寻
        7.1.1 文化价值
        7.1.2 工艺价值
        7.1.3 市场价值
    7.2 汶川羌锋村羌绣的发展现状
        7.2.1 传承上“断档”
        7.2.2 需求上“内卷”
        7.2.3 创新上“掉队”
    7.3 汶川羌锋村羌绣的创新思路
        7.3.1 主题设定
        7.3.2 图案设定
    7.4 汶川羌锋村羌绣的创意探索
        7.4.1 纹样提取
        7.4.2 色彩沿袭
        7.4.3 针法选择
    7.5 汶川羌锋村羌绣纹样的设计实践
        7.5.1 图案设计与特色转化
        7.5.2 创作延展与方法探究
8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4)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舞剧发展史中的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三、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及其创作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发展流变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初创
        一、少数民族舞剧的革命历史题材之先河
        二、少数民族舞剧的民间风格奠定
    第二节 以民间传说弘扬民族情怀
        一、舞剧语言形态多样化追求下的创作选择
        二、对中华民族共有品质的赞颂讴歌
    第三节 以抗争外敌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少数民族的反抗史诗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御外敌
    第四节 以现实命运凝聚民族共同体
        一、民族集体记忆的不断深化
        二、为“脱贫攻坚”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
    第一节 独特的民族舞剧语言形态建构的必要性
        一、对“根性”的坚守与科学化传承的道路
        二、少数民族舞剧语言自身的独立与体系化要求
        三、继承发展“优质基因”
    第二节 少数民族舞剧语言建构的操作方法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新的舞蹈
        二、运用与发展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
        三、语言形态的兼收并蓄与多重组合
    第三节 原生舞蹈语言在舞剧表意中的有效性及多意性
        一、有效性——描绘民族风格
        二、多意性——不断发展着的民族精神
        三、少数民族舞蹈表意功能得到极大加强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多样化发展样态
    第一节 多元化的创作局面全面铺开
        一、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第一方阵”
        二、多个少数民族的舞剧创作开始起步
    第二节 多样化的新型舞剧结构方式
        一、《阿诗玛》:“诗化色块结构”与“立体交响式编舞”
        二、《东归的大雁》:回旋曲式的舞剧结构设计
        三、《妈勒访天边》:舞蹈与意境齐头并进
        四、《草原英雄小姐妹》: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多样化的民族舞剧风格呈现
        一、体现各族人民的文化诉求及共同的文化记忆
        二、“各美其美”与“多元和谐”
        三、民族舞剧风格多样化不断提升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把握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一、舞剧创作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二、舞剧演出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文化认同
        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
        二、建构主旋律话语
        三、建构对外开放话语
        四、建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话语
结语
附录:中国少数民族舞剧主要作品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贵州彝族撮戛习俗研究 ——以六盘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六盘水市彝族“撮戛”构成与流布
    第一节 六盘水市彝族及其撮戛
        一、六盘水市彝族及其迁徙概况、分布及文化差异
        二、撮戛
    第二节 “撮戛”的形成及其威信构建
        一、“撮戛”的形成
        二、“撮戛”的威信构建
    第三节 撮戛的构成
        一、撮戛房与火塘
        二、撮戛老人
        三、撮戛酒
        四、管事与帮忙人
    第四节 撮戛的流布
第二章 六盘水市彝族撮戛在不同场域中的角色、功能与作用
    第一节 婚嫁习俗中的撮戛
        一、维系婚嫁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促进婚嫁习俗的有效传承
        三、处理与协调婚嫁过程中的矛盾与纠纷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中的撮戛
        一、维系丧葬活动有序进行,处理与协调丧葬过程中的矛盾与纠纷
        二、凝聚家族成员
        三、继承与学习彝族丧葬文化
    第三节 立房上梁中的撮戛
        一、对传统禁忌的教化
        二、对立房上梁过程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与促进彝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
    第四节 其他习俗中的撮戛
        一、其他习俗中设置撮戛的缘由
        二、系列习俗中撮戛的存在作用与意义
第三章 彝族撮戛的特征与文化内涵
    第一节 彝族撮戛特征
        一、特定活动中临时性权威的载体——撮戛
        二、撮戛中与生俱来的社会角色——“撮戛老人”
        三、撮戛老人引领下的具体事务执行者——管事
    第二节 撮戛的内在运行机制与文化内涵
        一、彝族家支与家族在特定场域的代表
        二、彝族凝聚家族与家支成员与维系家族利益的特定“组织”
        三、彝族传统文化继承的需要及孝道文化继承的必然
        四、彝族社会特定活动中协调矛盾与解决纠纷的重要力量
第四章 撮戛的现代变迁
    第一节 六盘水彝族地区撮戛的变迁特征及现代变迁
        一、六盘水市彝族地区撮戛变迁特征
        二、从撮戛逐渐式微探究其现代变迁
    第二节 撮戛逐渐式微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传统社会结构变迁下的权威失效
        二、社会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去味
        三、传统文化土壤的变迁
    第三节 关于村落撮戛与撮戛权威逐渐式微的背景及相关因素分析
        一、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村落的消失
        二、村落撮戛与撮戛权威逐渐式微的相关因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6)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国内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及内容
    六、创新点和难点
    总结
第一章 丽江洞经音乐本体概述及源流探讨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丽江洞经音乐
        二、纳西古乐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概况
        一、声乐及器乐类型概况
        二、群众基础概况
        三、格律音韵概况
        四、宗教及文化属性概况
        五、传承与传播媒介概况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起源
        一、三国时期传入说
        二、宋代末期传入说
        三、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说
        四、明嘉靖年间传入说
        五、清雍正年间传入说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史料文本追溯
        一、《丽江府志略》
        二、《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三、《雪山诗选》
        四、《清史稿》
        五、《永保平安》
        六、《玉龙旧话新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田野调查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概述
        一、入户走访调查
        二、代表人物走访
        三、组织表演观摩
    第二节 乐器使用及表现方式
        一、管乐类型及表现方式
        二、弹拨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三、打击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属性特征
        一、即兴演奏特征
        二、演奏融合性特征
        三、形式美及韵律美特征
        四、经腔及乐曲审美表现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生态刻画
        一、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形态
        二、丽江洞经音乐表演形态
        三、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嬗变
    第一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总体嬗变脉络
        一、道教科仪的时代流变
        二、组织形式的演进流变
        三、演奏传承方式的嬗变
        四、经腔乐曲的流变进程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符号属性及功能嬗变
        一、道教传统和民族文化载体
        二、汉学的云南地区推广载体
        三、儒释道三教礼乐融合载体
        四、洞经音乐本土化发展力量
    第三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历史线索
        一、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
        二、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
        三、元代戏曲文化及曲牌影响
        四、明清市民文化的交融影响
    第四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社会线索
        一、民族聚居与杂居的深刻影响
        二、儒释道信仰与民族宗教融合
        三、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
        四、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丽江洞经音乐当代价值与发展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当代价值
        一、丽江洞经音乐艺术与文化价值
        二、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传承意义
    第二节 新时期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基础
        一、市场及社会组织资金支持
        二、专门文化组织扶持与认可
        三、主流文化的认可与推崇
        四、民族多中心协同治理格局
        五、媒介工具的升级与发展
    第三节 当代丽江洞经音乐传承路径
        一、政府有机保护丽江洞经音乐传承
        二、社会主体助力丽江洞经音乐保护
        三、市场主体促进丽江洞经音乐发展
        四、媒体广泛参与丽江洞经音乐传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解读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奠基
        一、辽阔的疆域
        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
        三、活跃的社会氛围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支持
        一、日益繁荣的西汉经济
        二、稳定发展的东汉经济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独尊
        二、道教思想盛行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 乐府机构的推动
        一、乐府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二、汉代乐府的职能
        三、太乐及其职能
        四、汉代乐府机构的作用与特点
第二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
    第一节 民间祭祀乐舞
        一、民间祭祀乐舞产生的思想背景
        二、民间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第二节 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
        一、婚配繁衍的高禖
        二、驱魔除瘟的大傩
    第三节 酒酣乐作的宴饮舞蹈
        一、以舞相属
        二、即兴舞蹈
        三、自娱舞蹈
第三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
    第一节 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一、宫廷乐舞
        二、代表人物
    第二节 文武兼备的宫廷祭祀乐舞
        一、宫廷祭祀乐舞发展脉络
        二、宫廷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三、雅舞理念的延续
    第三节 艺人表演的专业舞蹈
        一、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其对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
        二、出身民间的歌舞艺人
第四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以傅毅《舞赋》为例
    第一节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二、《舞赋》与俗乐舞的发展壮大
    第二节 从《舞赋》看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美的造型
        二、圆形轨迹
        三、以腰为轴
        四、形神统一
        五、对高难度技巧的追求
        六、服饰、道具与动作的配合
    第三节 《舞赋》对舞蹈意境的描摹
第五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个案阐释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长袖舞
        一、袖的分类
        二、长袖舞的特殊结合形式
        三、长袖舞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长袖舞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雄健奔放的盘鼓舞
        一、盘鼓舞其名目
        二、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三、盘鼓舞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玄幻瑰丽的灵星舞
        一、郊祀乐舞
        二、祭地之舞——灵星舞
        三、灵星舞与其他郊祀乐舞的关系
        四、灵星舞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五、灵星舞的审美特征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百戏舞
        一、百戏中的“舞像”舞
        二、百戏中的道具舞
        三、百戏中的情节舞
第六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
    第一节 继承中的融合与创造:西汉初中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二节 否定和分化中的新变: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三节 走向成熟和自觉:东汉中晚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七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
    第一节 雄健瑰丽: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
        一、雄健瑰丽之雄健
        二、雄健瑰丽之瑰丽
        三、雄健瑰丽之交融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美丑兼备
        二、本俗求雅
        三、阴柔飞动
        四、以悲为美
第八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
        一、继往开来
        二、审美走向自觉
        三、空前的交流融汇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儒家乐舞思想及其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二、多元统一的审美范式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第三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表现与创新的贡献
        二、推动与当代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8)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价值
        一、选题缘由
        (一)个人学术兴趣
        (二)资料丰富但关注不足
        二、选题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诸葛亮南征传说的收集与整理
        二、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研究
        三、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一)传说圈理论
        (二)族群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文本细读法
        (三)访谈法
第一章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节 历史上的诸葛亮
        一、官修史书中的诸葛亮
        二、地方志中的诸葛亮
    第二节 文学作品中的诸葛亮
        一、魏晋笔记小说中的诸葛亮
        二、唐诗中的诸葛亮形象
        三、平话与小说中的诸葛亮形象
        四、汉族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
    第三节 诸葛亮形象的演变
第二章 诸葛亮传说类型分析
    第一节 传说的定义与分类
        一、传说的界定
        二、传说的类型
    第二节 描述性传说
        一、以诸葛亮为主角的传说
        二、诸葛亮部将为主角的传说
        三、以少数民族人物为主角的传说
    第三节 解释性传说
        一、风物传说
        二、习俗传说
第三章 诸葛亮传说的生成与衍化
    第一节 诸葛亮传说的生成机制
        一、历史语境
        二、中国认同
        三、箭垛效应
        四、被建构的真实
    第二节 诸葛亮传说的衍化形态
        一、历史到文学
        二、口头到文本
        三、流变到坚守
    第三节 诸葛亮传说的流布情况
        一、在西南地区广泛传播
        二、在域外的传播
第四章 诸葛亮传说与地域社会
    第一节 被建构的空间——“传说圈”
        一、传说圈的定义
        二、诸葛亮传说圈的分类
        三、诸葛亮传说圈与西南文化空间
    第二节 叶落为根——民族迁徙与融合
        一、彝族等部分氐羌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二、佤族等部分百濮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三、傣族等部分百越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第三节 一灯即明——诸葛亮与西南族群
        一、 诸葛亮传说与族群关系讲述
        二、从对立到共生
    第四节 历史的微风——民俗
        一、民族服饰与建筑
        二、火把节与泼水节
        三、鬼主与山官制度
        四、盟誓文化
    第五节 “绝地天通”下的守望——民间信仰
        一、 西南地区诸葛亮崇拜概况
        二、诸葛亮传说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三、诸葛亮民间信仰产生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走出村庄的巧妇-云南小凉山彝族服装女店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凉山彝族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关于彝族服饰的研究
        (三)国内外学者关于彝族女性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参与观察法
        (二)文献分析法
        (三)深描
    四、创新之处
    五、田野过程
    六、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村庄里的巧妇
    一、彝族传统村庄里的互惠
        (一)出生礼仪中的互惠
        (二)婚丧嫁娶中的互惠
        (三)日常生活中的互惠
    二、作为互惠的服装
    三、如何成为巧妇
        (一)家庭的影响
        (二)民主改革的影响
第二章 走出村庄
    一、如何走出村庄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教育资源的吸引
        (三)从夫居的人口流动
    二、集市
        (一)建国前的集市
        (二)建国后的集市
    三、服装特色与远销
        (一)宁蒗彝族传统服饰
        (二)走出去的彝族服饰
第三章 成为店主
    一、需求与供应
        (一)结婚礼仪的需求
        (二)节日中的需求
        (三)日常生活中的需求
    二、服饰的制作与售卖
        (一)彝族传统服饰的制作
        (二)彝族传统服饰的售卖
    三、民族服饰一条街
        (一)城镇化的影响
        (二)服饰店的管理
        (三)服装店的盈利
第四章 店主的日常生活
    一、婚姻与家庭
        (一)家庭中的夫妻
        (二)娘家与姐妹
    二、女店主的事业
        (一)服装店的经营
        (二)店主的日常活动
    三、女店主的人际关系
        (一)店主之间的交往
        (二)店主与客人的交往
第五章 潮头上的适应
    一、变迁的彝族传统服饰
        (一)顺应潮流的彝族服饰
        (二)影响服装改变的因素
    二、服装与盛装
    三、时代潮流下的女店主
        (一)灵活的经商头脑
        (二)适应潮流的改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舞蹈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研究动态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目瑙纵歌”的源流
    第一节 景颇族与“目瑙纵歌”
    第二节 “目瑙纵歌”的文化背景
        一、 “目瑙纵歌”的历史演变
        二、 “目瑙纵歌”的活动特点
        三、 “目瑙纵歌”的文化传承
第二章 “目瑙纵歌”的舞蹈文化特征
    第一节 景颇族舞蹈与“目瑙纵歌”
    第二节 景颇族舞蹈文化的形成
        一、目瑙纵歌与整歌、直歌
        二、布滚歌和龙洞歌
        三、串歌与叮歌
        四、金斋斋
    第三节 目瑙纵歌的舞蹈形态与特征
        一、舞蹈的象征意义
        二、 “目瑙纵歌”的舞蹈特征
第三章 “目瑙纵歌”的艺术底蕴
    第一节 “目瑙纵歌”的艺术特性
        一、形象性和感染力
        二、主体审美性
    第二节 “目瑙纵歌”舞蹈表现形式
        一、围圈起舞
        二、目瑙纵歌的舞蹈形式
第四章 “目瑙纵歌”的艺术功能
    第一节 传统的文化功能
    第二节 舞蹈的独特功能
第五章 “目瑙纵歌”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景颇族舞蹈的保护和传承
        一、保护生活环境的生态性
        二、尊重民族文化的原生性
        三、发展民族产业的特色性
        四、提高民间艺人的积极性
        五、重视学院教学的能动性
        六、发挥当地政府的职能
    第二节 “目瑙纵歌”保护和传承
        一、 “目瑙纵歌”的现状
        二、 目瑙纵歌的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彝族古代原始宗教信仰浅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彝族撒尼人丧葬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D]. 普玉茹. 云南民族大学, 2021
  • [2]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文化考释[D]. 何阿优.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图像学视野下的汶川羌锋村羌绣研究与设计创新[D]. 刘香格.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D]. 潘力维.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贵州彝族撮戛习俗研究 ——以六盘水市为例[D]. 肖士敏. 西北民族大学, 2021(12)
  • [6]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D]. 刘天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7]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D]. 耿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8]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D]. 刘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走出村庄的巧妇-云南小凉山彝族服装女店主研究[D]. 王庆玮.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10]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舞蹈文化研究[D]. 高雯雯. 云南师范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彝族古代原始宗教信仰简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