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村务公开栏成为摆设

不要让村务公开栏成为摆设

一、莫让村务公开栏成摆设(论文文献综述)

赵安琪[1](2020)在《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众参政议政意识的觉醒,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公共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地方政府的有效治理变得尤为重要。有效治理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媒体作为公众与地方政府间沟通的渠道,为公众行使监督权提供了路径。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融媒体拓宽了公众的监督途径,丰富了公众与媒体的监督形式,使得融媒体监督在地方政府治理中发挥出更显着的效应。当前,学界对于地方政府治理的研究多是从治理模式、治理路径的宏观方向出发,对于媒体监督在地方政府治理的作用研究则多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缺少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融媒体监督效应的研究,因此,以治理理论、政治沟通理论为理论基础,围绕地方政府治理、融媒体、监督效应等关键词进行研究,对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升融媒体监督效应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探讨融媒体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路径与发挥监督效应的一般性规律问题是本论文的主旨。在既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选取具体的实证案例进行研究。电视问政作为借助融媒体平台而开辟的全新问政节目,是媒体和公众行使监督权利、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形式,也是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有效性的具体实践。选取电视问政这一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融媒体监督实践为研究切入点,切合研究主题,使得论证更具应用性。通过介绍电视问政节目的流程与角色设置,可以分析融媒体平台如何发挥监督作用,公众又是如何借助融媒体平台行使监督权利。通过分析出电视问政对于地方政府治理的监督效应,归属到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的一般性规律,对于改进电视问政的内容与形式,更好的发挥融媒体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借鉴。本论文以监督效应为中心展开论述,从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的具体监督实践出发,梳理2017年—2019年之间的14期电视问政节目的内容,分析R市电视问政与政府治理的关系和监督现状。再选取样本,既对监督效应进行实际效果的微观量化,又对监督效果进行宏观的分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论证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最终由电视问政这一具体案例延伸,对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进行分析,探究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不足的困境与原因,以此提出构建以电视问政为中心的民主监督体制、公众协同治理的完善对策,完善融媒体监督机制,来实现地方政府的有效治理,使得地方政府向着政治民主化、治理现代化方向迈进。

许福张[2](2019)在《基层“微腐败”治理对策研究 ——以连云港X县为例》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震慑效应初步显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对基层党员干部贪腐以及不正之风等问题,要认直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让人民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并在一定时期内将治理“微腐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本文立足于基层“微腐败”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从基层“微腐败”的现状出发,遵循“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总结原因、提出对策”的基本思路,以事实为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现有研究成果,以连云港X县为例,深入分析总结当前基层“微腐败”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通过调查走访,发现连云港X县在基层“微腐败”治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窝案串案、虚报冒领上级政策资金、私分截留集体资产、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虽然连云港X县在治理“微腐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的存在局限性,有的治标不治本,因此,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连云港X县在基层“微腐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出连云港X县基层“微腐败”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党风廉政教育不够,基层党员干部个人素质不高、价值观扭曲,监管不到位、惩治力度过小等原因造成的。根据基层“微腐败”产生的原因,运用权力制约理论、公平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有针对性的从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工资待遇保障制度、强化外部约束加强外部监管等四方面提出治理基层“微腐败”的对策和治理路径,为以后党和政府在治理基层“微腐败”工作中提供参考,进而提出为“乡村振兴战略”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延彬[3](2019)在《滨州市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乔庄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基层党组织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需要头人推选为村“两委”班子,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队”;大力实施“党支部+”工程,以党支部为引领、合作社为载体、产业为纽带、富民为目标,把党支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同谋脱贫策、共走致富路的强大合力。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当前村党组织建设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进行了分析,梳理、归纳整理了国内外关于村党组织建设的研究情况,并作出了文献述评。其次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结构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村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包括对农村党支部委员会以及农村村民委员会的界定;对村党组织建设内容进行了分别阐述,包括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并结合“十九大”关于党的建设理论进行了分析,分别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党建理论、习近平新时代党建理论进行了总结概括,为后文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滨州市乔庄镇村党组织建设现状,首先对滨州市乔庄镇概况进行了分析,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作风建设四个方面对滨州市乔庄镇的村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其村党组织取得的成效,第一,实行农村党支部书记千分制考核;第二,实施了党员干部素质提升的“淬火工程”;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入党积极分子实行公推直选;第四,增加集体经济增收,实现薄弱村帮扶工程。第四部分对滨州市乔庄镇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作风建设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总结,包括:思想建设上党的组织生活学习流于表面;组织建设上村党组织成员观念落后,组织建设人才匮乏问题;制度建设上村党组织制度建设尚不完善问题;作风建设上“一肩挑”出现的腐败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了推动滨州市乔庄镇村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想建设上需要提高党支部班子思想认识,认真履行干部职责,包括提高党支部班子思想重视程度;完善村干部管理监督,确保村干部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建设上需要优化村党组织建设队伍,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水平;包括优化村党组织建设队伍,提升整体素质;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强化村党组织号召力。制度建设上需要完善村党组织建设机制,包括强化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提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的落实程度。作风建设上应该进一步完善“一人兼”模式,强化监督,包括明晰村“两委”工作职责,防止权力腐败滋生;加强民主选举,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最后进行全文总结。

金缙龙[4](2018)在《浙江省丽水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近40年时间,我国农村基层今非昔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变绿、变富、变美了,农村的经济结构、社会文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调整变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面临的挑战正发生悄然的改变。作为党在农村基层的战斗堡垒,如何有效发挥权威和战斗力,将会影响到农村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甚至影响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中央和省、市、县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决策部署和探索实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次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摆到了突出的位置;2015年,党中央高规格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着时代变化和改革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开始不断显现出来,如何适应形势要求,博采“他山之石”,把位定准,把问题找准,真正把力量聚焦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任务上来,成为当前农村基层工作的重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所承载的责任和压力巨大。本文重点以浙江省相对欠发达的城市——丽水市为例,总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一些有益探索和经验成效。结合2017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把近些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农村“空心化”加剧、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基层党建责任体系等方面的问题,从发展格局、实践操作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从中找准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短板,提出对策。论文提出要从突出党的绝对领导地位、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功能、统筹基层各类资源、完善责任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点带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在此基础上,能为全国范围内村情相似、村况相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也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赵杰佳[5](2015)在《利益导向下的参与式环境治理 ——以河北省时家沟村环境治理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方针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的环境治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也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基层群众和干部的高度重视。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方式和手段等因素的不同组合,影响着治理的结果、干群关系的和谐程度以及基层发展基础的牢固与否。本文案例是依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的平台,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时家沟村经过多次调研,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时家沟村环境治理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进而分析影响村庄环境治理的内外因素,以及不同的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剖析本文中时家沟村几年来环境治理所取得的令周围村庄“羡慕”的成绩这样一个案例,通过“事件一过程”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详细阐述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四个阶段,村民不参与、试参与、积极参与到有序参与环境治理;与村民参与的四阶段相对应,村民之间的利益变化经由利益缺失、利益引导、利益实现到利益共享四个阶段,进而推导出了村民利益对村庄环境治理所起到的引导、催化作用。通过内外因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原理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得出,因利益而致村民主动参与是时家沟环境治理的内在推动力量;政府以及村干部的支持始终是环境治理的外部保障。文章以这两条思路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为逻辑主线,贯穿始终。文章中,村民利益的激活是村庄环境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村干部的协调、监督以及政府的政策、资金倾向是时家沟村环境治理的发展保障,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缺一不可。众多学者探索乡村治理的有效实现形式,在众多的成功案例中,适合当地发展的形式仍在不断的形成,而已形成的形式也不断具有了当地的特色,研究不同地区治理的不同形式,有助于丰富我国治理体系的多样化和增添文化的多样性。

余文祥[6](2014)在《遏制村官腐败必须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村官腐败呈频发高发的态势。这给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村官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村民自治不彻底,即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够完善,与村民自治相配套的决策程序、财务管理、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等都没有落到实处或者执行过程中走了样。因此,必须让村民自治名副其实,还权于民,真正地落实和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才能有效遏制村官腐败现象。

汪恭礼[7](2011)在《当前村务公开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文中指出当前村务公开面临的问题村务公开不规范,内容不完整。一是公开时间不及时,对一些需要公开的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要求公开。二是公开形式单一,公开地点不恰当。三是公开内容

周家华,宣金祥[8](2010)在《甘为寸草报春晖——记天长市教育局选派干部柏宝山》文中认为2009年12月2日,天长市天长街道戴坝村72名党员群众代表自发聚集在新建的村部办公楼内,摁下了72颗"红手印",恳请市委把他们的柏书记留下来……这是天长市教育局选派干部柏宝山在即将离开戴坝村"第一书记"岗位时的感人一幕。

路行者[9](2010)在《“花架子”式的村务公开要不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一段时间,辽宁省海洋村"千人下跪"求见市长事件,震惊全国。究其原因,是因为多位村民反映,村务、财务近10年来鲜有公开,以致如"卖山卖海,修路架桥"等重大决策,也从未召开过村民(代表)大会。10年时间,微词逐渐变成积怨,最终因征地补偿款一事引发。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正是由于当前部分村庄村务公开不彻底,导致村干部履行职责不认真,工作不落实,使村务公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引发群众的不满甚至上访,这可以说是大部分"难点村"存在的通病。

王学孟[10](2010)在《村务公开栏不能成摆设》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各地农村普遍设置了村务公开栏,将村里规划发展目标、财务收支、农民负担、村级工程招投标、集体财产管理及合理化建议等群众关心的大事小情及时向村民公开,一目了然,接受村民的监督,这对促进村民自治、管理民主及融洽干群关系有着积极意义。

二、莫让村务公开栏成摆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莫让村务公开栏成摆设(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相关概念辨析
        1.地方政府治理
        2.融媒体监督
        3.监督效应
        4.电视问政
    (二)理论基础
        1.治理理论
        2.政治沟通理论
二、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的现状
    (一)山东省R市的基本情况
        1.R市政府治理与融媒体建设的现况
        2.R市电视问政的兴起
    (二)R市电视问政的监督程序分析
        1.R市电视问政的监督形式
        2.R市电视问政的问题来源
        3.基于融媒体平台的电视问政角色分析
    (三)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内容
        1.各期问政节目的监督内容
        2.R市电视问政中反映的问题分析
    (四)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现状分析
        1.2019年第4期电视问政的案例回顾
        2.2019年第4期电视问政的监督成果
        3.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现状
三、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分析
    (一)R市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微观监督效应分析
        1.样本选择与变量设定
        2.R市电视问政中的政府回应效度
        3.R市电视问政的问题整改效度
        4.小结
    (二)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积极效应
        1.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2.扩大监督覆盖面,提升地方政府治理透明度
        3.建立民意诉求新渠道,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效益
    (三)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消极效应
        1.监督趋于流于形式
        2.缺乏有力的问责功能,被问政单位消极应对
    (四)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溢出效应
        1.促进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
        2.提高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
四、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消极效应表现
        1.问政内容缺乏公共性,难以形成公共政策
        2.问政主体参与不够,监督效果打折扣
        3.问政程序反馈不够,监督缺乏有效性
    (二)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问题分析
        1.融媒体的公信力危机
        2.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危机
        3.舆论与法治的冲突
    (三)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原因分析
        1.媒体自身体制的制约
        2.融媒体监督中法律法规的缺位
        3.民主监督的机制缺陷
        4.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行政文化困境
五、地方政府治理中提升融媒体监督效应的路径分析
    (一)构建以电视问政为中心的民主监督机制
        1.创新电视问政的监督形式,提升监督效能
        2.明确融媒体监督机制,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
    (二)深挖监督问题公共性,实现公众协同治理
        1.完善监督问题的公共性机制
        2.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实现协同治理
    (三)突破传统行政文化桎梏,增强行政执行的过程监督
        1.创新行政文化
        2.增强行政执行的过程监督
    (四)强化问责功能,完善政府决策评价体系
        1.强化治庸问责功能
        2.完善行政决策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层“微腐败”治理对策研究 ——以连云港X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基层
        (二)微腐败
        (三)村干部
    二、理论基础
        (一)权力制约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章 X县基层“微腐败”治理现状分析
    一、X县基层“微腐败”案件查处概况
        (一)X县基层“微腐败”涉及人员情况
        (二)X县基层“微腐败”的主要类型
        (三)X县村干部腐败受处分情况
    二、X县基层“微腐败”的特点
        (一)窝案、串案多发
        (二)虚报、冒领现象频发
        (三)私分、截留问题严重
        (四)存在地区性差异
    三、X县基层“微腐败”的表现形式
        (一)以权谋私,假公济私
        (二)无视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
        (三)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态度不端正
        (四)个人生活腐化,“四风”问题严重
第四章 X县基层“微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内在原因
        (一)村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学习不足
        (二)村干部整体综合素质不高
        (三)部分村干部价值观存在扭曲
    二、外在原因
        (一)村级民主管理体制不健全
        (二)村干部选任制度不完善
        (三)“微腐败”惩治力度过小
        (四)基层党员干部待遇差
        (五)基层社会对“微腐败”的容忍度较高
第五章 X县基层“微腐败”的治理对策
    一、强化廉政教育,注重素质提升
        (一)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提高思想觉悟
        (二)加强素质能力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二、做好公开透明,明确权责关系
        (一)规范权力,让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二)制度约束,让权力规范运行形成惯性
    三、拓宽人才选任渠道,提高薪酬待遇保障
        (一)拓宽渠道,助力人才招引
        (二)提高待遇,落实保障制度
    四、强化外部约束,严守纪律红线
        (一)加强监督是重点
        (二)严厉惩治是手段
        (三)制度规范是常态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滨州市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乔庄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其框架结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村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与理论基础
    2.1 村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
        2.1.1 思想建设
        2.1.2 组织建设
        2.1.3 制度建设
        2.1.4 作风建设
    2.2 党的建设理论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
        2.2.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党建理论
        2.2.3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理论
第3章 滨州市乔庄镇村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3.1 滨州市乔庄镇概况
    3.2 滨州市乔庄镇村党组织建设现状
        3.2.1 思想建设
        3.2.2 组织建设
        3.2.3 制度建设
        3.2.4 作风建设
    3.3 乔庄镇村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3.3.1 实行农村党支部书记千分制考核提高工作积极性
        3.3.2 实施共产党员“淬火工程”锤炼党员党性
        3.3.3 实行入党积极分子公推直选培育后备人才
        3.3.4 实施村集体增收项目壮大村集体收入
第4章 滨州市乔庄镇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党的组织生活学习流于表面
    4.2 村党组织成员观念落后,组织建设人才匮乏问题
    4.3 村党组织制度建设尚不完善问题
    4.4 “一肩挑”出现的腐败问题
第5章 推动滨州市乔庄镇村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分析
    5.1 提高党支部班子思想认识,认真履行干部职责
        5.1.1 提高党支部班子思想重视程度
        5.1.2 完善村干部管理监督,确保村干部认真履行职责
    5.2 优化村党组织建设队伍,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水平
        5.2.1 优化村党组织建设队伍,提升整体素质
        5.2.2 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强化村党组织号召力
    5.3 完善村党组织建设机制
        5.3.1 强化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5.3.2 提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的落实程度
    5.4 进一步完善“一人兼”模式,强化监督
        5.4.1 明晰村“两委”工作职责,防止权力腐败滋生
        5.4.2 加强民主选举,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浙江省丽水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调研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调研方法
        1.3.2 论文提纲
        1.3.3 创新与不足
2 浙江省丽水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2.1 丽水市概况及农村基层党组织情况
        2.1.1 丽水市概况
        2.1.2 丽水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情况
    2.2 丽水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2.2.1 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好政策
        2.2.2 选树了一批好班子、好支书
        2.2.3 充分运用联系服务群众传统
        2.2.4 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治理
        2.2.5 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
3 丽水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党建责任传导不到位
    3.2 党建物质基础薄弱
    3.3 党员队伍流动频繁
    3.4 村干部梯队青黄不接
    3.5 信息资源效用不好
    3.6 换届“综合症”突出
4 丽水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原因分析
    4.1 从发展格局分析,存在形势上的不适应
    4.2 从具体实践分析,存在客观上的制约因素
5 加强丽水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探讨
    5.1 突出党的绝对领导地位
    5.2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5.3 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功能
    5.4 统筹基层各类资源
    5.5 深化完善党建责任体系
    5.6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利益导向下的参与式环境治理 ——以河北省时家沟村环境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个案介绍
第二章 利益缺失:环境治理的无参与
    一、“没人没钱怎么管”,村庄集体利益缺位
        (一) 村两委名存实亡
        (二) 干部难以做到上传下达
        (三) 村庄集体收入微薄
    二、“各家自扫门前雪”,村民利益难以聚合
        (一) 村民的观念传统
        (二) 村民的行动分散
    三、“脏兮兮的真难受”,个人利益遭受损失
        (一) 生活垃圾“无家可归”
        (二) 生活污水“随处漂流”
        (三) 生活环境“庄稼保卫”
第三章 利益引导:环境治理的试参与
    一、“我们(村民)也想享受城镇的干净卫生”
        (一) 羡慕本村定居城镇者
        (二) 务工者受城镇环境熏陶
        (三)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要求
    二、“选我当干部就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一) 党员推荐王学林为村支书
        (二) 群众选举王耀斌为村主任
        (三) 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
    三、“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选点时家沟
        (一)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简介
        (二) 落户时家沟的原因
        (三) “带来看的见的好处”
第四章 利益实现:垃圾环境治理的主动参与
    一、“早就该建垃圾池”,村民带头定项目
        (一) 村民议定事项,干部审核结果
        (二) 部分人员反对,无利不参加
        (三) 干部协调动员,与村民订立约定
    二、“自己建才放心”,一致要求自己施工
        (一) 城建局为先导的规划方案
        (二) 村民为主力军的建设队伍
        (三) 村干部为主体的小组监督
    三、“有活有钱有动力”,积极加入自治队伍
        (一) 日常垃圾清洁队
        (二) 清洁门口环境
第五章 利益共享:环境治理的有序参与
    一、“单项目到多项目并举”,环境治理建设完善化
        (一) 污水沟建设项目
        (二) 村庄绿化工程
    二、“一小撮到大部分介入”,村民参与人数多元化
        (一) 积极参与者的示范效应
        (二) 消极参与者的靠拢行为
        (三) 不参与者被感染的心理倾向
    三、“口头协议到建章立制”,村民自我管理制度化
        (一) 队伍建设完整化
        (二) 财务支出透明化
        (三) 制度规定成文化
第六章 结论
    一、利益的激活推动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治理
    二、村民有限理性和参与度的矛盾制约村庄环境治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遏制村官腐败必须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村民自治不彻底是村官腐败的根本原因
    (一) 农村民主选举制度欠妥为村官腐败埋下了伏笔
    (二) 农村民主决策缺位给村官腐败留下了隐患
    (三) 农村民主管理不力为村官腐败创造了条件
    (四) 农村民主监督缺失给村官腐败提供了机会
二、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是遏制村官腐败的治本之策
    (一) 落实和完善民主选举制度, 保障农民群众选准“当家人”
    (二) 落实和健全民主决策制度, 保障农民群众的事自己说了算
        1. 统一村级民主决策的内容。
        2. 明确村级民主决策的形式。
        3. 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的程序。
        4. 建立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 落实和规范民主管理制度, 保障农民群众对农村社会事务的参与权
        1. 把村务公开做真。
        2. 完善民主理财制度。
        3. 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
        4. 加强村集体“三资”监管。
    (四) 落实和强化民主监督制度, 保障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作
        1. 强化县乡党委、政府对村官的监督。
        2. 把县纪委监察部门的执纪监督触角延伸至村一级。
        3. 广泛发动村民监督。
        4. 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
        5. 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6. 开展民主评议村干部活动。

(7)当前村务公开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当前村务公开面临的问题
影响村务公开的主要原因
做好村务公开的主要对策

(8)甘为寸草报春晖——记天长市教育局选派干部柏宝山(论文提纲范文)

正风
治水
兴企
强村

四、莫让村务公开栏成摆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D]. 赵安琪.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基层“微腐败”治理对策研究 ——以连云港X县为例[D]. 许福张. 河南大学, 2019(02)
  • [3]滨州市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乔庄镇为例[D]. 张延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浙江省丽水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 金缙龙. 江西财经大学, 2018(12)
  • [5]利益导向下的参与式环境治理 ——以河北省时家沟村环境治理为例[D]. 赵杰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2)
  • [6]遏制村官腐败必须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J]. 余文祥.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4)
  • [7]当前村务公开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 汪恭礼. 村委主任, 2011(11)
  • [8]甘为寸草报春晖——记天长市教育局选派干部柏宝山[J]. 周家华,宣金祥. 江淮, 2010(12)
  • [9]“花架子”式的村务公开要不得[J]. 路行者. 乡镇论坛, 2010(22)
  • [10]村务公开栏不能成摆设[J]. 王学孟. 乡镇论坛, 2010(16)

标签:;  ;  ;  ;  

不要让村务公开栏成为摆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