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72东区块滚动勘探开发新认识

文72东区块滚动勘探开发新认识

一、文72东块滚动勘探开发新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朱蕾[1](2018)在《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构造复杂断块进行了精细研究,其整体构造主要受文西、卫东以及濮南等三条区域性的大断裂控制,这些大断裂使得该断块区域地质十分复杂,同时断块内发育一系列次生与伴生的小断层,使其断层复杂化,因此存在着地质认识不够深入,进而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认识不清等问题。在对该区域钻遇井资料精细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地震综合解释技术、HDT测井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等研究方法对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建立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断层的解释模式,并分析研究了卫西、文西、卫东、文90、文213、文127等II、III级断裂系统的空间展布特征、构造交接关系和构造样式类型,同时还开展了复杂断块带内部小断层的精细刻画和储层展布研究,并取得了新认识。基于该复杂断块区的构造解释模式和低序级断层的精细刻画的研究成果,系统地理顺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的构造,以及局部断块如文90南块、濮85西块、濮85南块、濮153东块等构造精细研究。该研究成果,为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进一步挖潜和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支持。在濮153东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滚动评价,并部署实施了滚动勘探井1口,新增地质储量23.25万吨,新增天然气储量2.43亿方,实现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勘探突破性进展。据此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杂断块区断层描述较合理,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同时对同类型复杂断块区断层分布规律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域进行剩余油挖潜,同时在开采方式、开发层系划分、开发井网和井距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出相应油藏开发方案并应用于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块,取得了明显地开发效果。

赵磊[2](2018)在《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原油田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其中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含水为94%。由于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波规律认识不清,液流方向技术不成熟,造成了挖潜开发效果变差。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以中原油田具有代表性的高含水油藏文25东为研究对象,将数值模拟和最优理论相结合,实现油藏动态优化,量化油藏配产配注,实现地下流线合理分布,提高水驱开发水平。文25东块是中渗油藏典型代表,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北部,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是文中开发区的地堑区,油藏类型属于反向屋脊式层状断块油藏,属三角洲沉积,典型的正韵律沉积。文25东块1979年7月投入开发,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开采及多次综合调整治理,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由于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内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该块1990年开始实施了以提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的调整治理,因此目前不但主力层动用较好,水淹严重,二、三类层动用程度也较高,且已不同程度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注入水低效循环严重,构造主块内油井大都特高含水。为了优化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针对文25东高含水油藏储层变化大、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深入剖析储层的内部建筑结构;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明晰水驱油波及规律及优化原理;建立基于动态分配系数调整液流方向的自动优化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水驱开发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目的。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老油田特高含水期液流优化挖潜创效水驱技术。本次研究,利用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剖析层内单期次砂体结构,明确了夹层展布及单期次砂体连通关系,首次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认清了层内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方法,获得了液流优化条件下水驱油的平面、纵向波及规律,定量评价了液流方向优化的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二是创新应用非均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评价液流方向优化效果。

裴辉[3](2014)在《投资项目后评价体系在XX石油企业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项目后评估是投资项目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出资人对投资活动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改善投资管理和决策,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前后就开始后评价工作。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探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后评价机制和方法。而我国后评价开始的时间则较晚,并且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和方法上的不足。为真正发挥后评估在项目周期中的作用,本文结合油田自身实际,不断地总结完善产能建设项目的后评估体系,本文通过评比选优从投资、工作量、产能、经济效益四个方面设计了若干考评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计算加权总分,依据考核标准,分类型评比,对年度已实施产能项目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把握,对下一步产能开发项目提供依据,选择最优的开发方案,杜绝不讲效益的盲目投入,提升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靳艳伟[4](2014)在《油田企业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估考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项目后评估是投资项目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出资人对投资活动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改善投资管理和决策,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前后就开始后评价工作。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探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后评价机制和方法。而我国后评价开始的时间则较晚,并且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和方法上的不足。为真正发挥后评估在项目周期中的作用,本文结合油田自身实际,不断地总结完善产能建设项目的后评估体系,本文通过评比选优从投资、工作量、产能、经济效益四个方面设计了若干考评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计算加权总分,依据考核标准,分类型评比,对年度已实施产能项目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把握,对下一步产能开发项目提供依据,选择最优的开发方案,杜绝不讲效益的盲目投入,提升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邹敏[5](2011)在《东濮文东地区储层表征与砂体成因分析》文中指出文东油田最早于1987年投入开发,是东濮凹陷前梨园环洼带上典型的老油田。沙三中是本区主要产油层位,发育了较厚的盐岩沉积,且普遍存在着砂泥频繁薄互层的问题,高部位砂多泥少现象在文东地区也比较典型。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对本区的储层精细表征及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进而限制了当前对于此类成熟油田的高效开发。本文在系统调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内273口测井资料、853.35m岩心的研究,根据沉积学原理与方法,精细描述了岩芯资料,阐释了岩相组合特征与分布规律,得出了各类砂体成因,明确了沉积微相的类型与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进而解释了本区砂泥频繁薄互层与高部位砂多泥少的成因。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结论认识:1)通过总结对区域地质资料的研究以及精细岩心观察分析,认为本区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并识别出13种岩相,总结出五种岩相组合与构型类型,反映了4种主要沉积微相,其中CH和DC对应水下分流河道微相,FM为河口坝沉积,远砂坝沉积的构型要素为WS,而席状砂的构型主要对应SS。2)在建立的高分辨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以地质模式为指导,以单井、连井沉积微相分析为基础,完成了各个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认为工区内存在两个物源,早期以北西向物源为主,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晚期以南西方向物源为主,远砂坝和席状砂十分发育。3)结合区域地质与岩相组合特征分析,根据砂泥频繁薄互层的特点与展布规律,分析了砂泥频繁薄互层形成原因主要是在总体基准面上升背景下,湖浪改造形成的席状砂与湖相泥岩间互分布。4)在对本区砂体展布和古地貌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了本区高部位砂多泥少现象的成因,认为主要是在砂体卸载的转折端,由于断层活动、盐岩流动以及差异压实三种机制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本区高部位砂多泥少现象。5)根据储层发育厚度与沉积相带展布特征,结合已钻井的分布位置,认为文13-71井以北,13-192井以南,13-147井以北为比较有利的加密钻井区,文203-51井周边为有利的油田扩边区域。

余高华[6](2011)在《文33块沙三上储层评价及注采调整研究》文中认为文33断块区沙三上油藏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境内,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带的西南部,是文南地堑的西北部分。油藏埋深-2800-3300m,油层主要沿文33断层高部位分布。经过20年开发油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层间非均质造成水驱动用状况不均,地层吸水差异十分严重,水驱动用程度很低;二是,储层物性差,经过加密井网后实现了注水开发,但由于注水压力高,一直难以实现高效注水开发。油藏目前处于高含水期,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为了提高水驱动用程度,改善油藏的开发效果,本论文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质、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开展储层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总结储层的展布规律以及水淹规律。并对分类储层启动压力梯度进行研究,结合见效见水规律总结出分相带注采井网的合理配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沉积特征分析表明本区为浅湖--半深湖背景控制下的三角洲沉积环境。三角洲平原亚相不发育,三角洲前缘是其主要的储层,该区水下分流河道发育,是其主要沉积相带,物源主要来自NW、NNE和NNW方向,个别单元来源于SW向。其中沙三上11-3、11-4、11-5、34、53、72、81、2、94流动单元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沙三上22、93流动单元主要为水下天然堤;沙三上11-1、71、103流动单元主要为席状砂、远砂坝沉积;沙三上64、101、2流动单元主要为泥坪(半深湖)沉积;河口坝不发育,主要在沙三上81、43。2、根据储层物性测井解释结果,文33块各流动单元储层孔隙度为13.44~17.26%,平均为15.02%,渗透率为6.68~86.98×10-3μm2,平均为32.7×10-3μm2,总体来说储层物性较差,为低—特低渗油藏。储层物性的好坏与所处的沉积环境密切相关。沉积微相相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储层物性的好坏。该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发育,物性好,孔隙度一般大于15.5%,渗透率大于30×10-3μm2,前缘砂渗透率小于20×10-3μm2,远砂渗透率小于10×10-3μm2。3、文33块沙三上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的非均质性,受控于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分布,且决定了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的特点,从而决定了水淹规律。①层内渗透率变异系数0.24~0.93,其中小于0.5的占35.3%、0.5—0.7占29.4%、大于0.7占29.3%;层内渗透率突进系数为1~5.84;层内渗透率级差为3~201。表明该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程度为中等。该区主要发育有块状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其中块状层理占大多数,块状层理层内物质、组分和结构均一性好、砂岩相对粗、渗透率相对高、水淹均匀。②油层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0.5占24.39%、0.5<Vk≤0.7占56.1%、>0.7占19.51%,层间非均质性程度为中等。13、22、24、44、53、63、64、84小层层间非均质程度较高,21、33、41、71、73、102小层较低。各小层物性不同,吸水及产液能力各异,因此多油层油藏在合注合采时,层间矛盾愈来愈突出。③各小层平面非均质明显,分流河道砂体的分布决定了各小层平面非均质性,砂体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的控制,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好坏与砂体发育程度相一致,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发育,其次为的天然堤,渗透率的方向性与河道的方向基本一致,即高渗透带位于河道上。河道主流线砂体多为强水淹,含水率高,河道侧翼次之,而其它沉积微相砂体的动用程度低,动态上表现为“河道注水,侧翼采油”开发效果好以及注水单向受效的特点。4、通过对分相带储层启动压力梯度的研究,综合理论研究图版以及见效见水规律的总结,分相带注采井网优化配置的合理注采井距:河道注水,河道采油,注采井距250-300m;河道注水,侧翼采油,注采井距200-250m;侧翼注水,侧翼采油,注采井距130-170m。

慕小水[7](2011)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文留地区是东濮凹陷北部盐岩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勘探实践证实盐岩发育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等现代成烃、成藏研究最新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文留地区开展了盐湖环境烃源岩成烃机理、油气运聚机理、保存机理及成藏机理研究,总结了成藏模式,对该区勘探深入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沉积环境、生标特征等综合研究,将东濮烃源岩划分为北部含盐区好-优质烃源岩、北部无盐区中等-好烃源岩、南部无盐区差-中等烃源岩三种类型。含盐区地层沟鞭藻类化石丰富,保存条件有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针对北部含盐区与无盐区湖相泥岩特点建立了生排烃模型,明确含盐区湖相泥岩生烃潜力明显高于无盐区,并且进入生烃高峰期较早。模拟实验得出的油气有效较长距离运移的临界压力差值(3MPa),是对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贡献。通过文留地区温压场特征与油气运移、分布关系研究,结合油源对比、输导体系研究,将文留地区油气运聚单元划分为四个,即文东油气运聚单元、文中油气运聚单元、文西油气运聚单元、文南—刘庄油气运聚单元,不同单元表现出不同油气成藏特点。文留地区盖层、储层特征与盐岩发育密切相关。盐岩作为盖层突破压力一般在20MPa以上,是良好的区域盖层;盐岩发育形成异常高压可以明显减缓压实作用,抑制胶结作用,促进溶蚀作用进行和泥岩、砂岩裂缝的形成,利于深层储层物性的改善。通过成藏要素研究建立了盐湖环境油气成藏动态过程,明确了成藏机理。三个主要成藏期次成藏特点不同:沙二-东营沉积时期主要是以C—P系煤系源岩为气源岩,中央隆起带高部位文23盐下成藏;东营运动期是油气规模运聚期,主要以沙三段烃源岩为基础,油气多在构造高部位成藏;馆陶组—现今沉积期,断层封闭性变好,油气多在构造低部位成藏,异常高压对成烃抑制作用导致烃源岩晚期仍有大量油气生成,为低部位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构造低部位晚期成藏新观点为低部位勘探潜力挖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成藏机理研究基础上,文留地区划分四种成藏模式:①文东混源、多期、断层-砂体-盐控型成藏模式;②文西混源、多期、断层型成藏模式;③文中它源、单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④文南—刘庄混源、多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这四种成藏模式油气聚集特点不同,对相应地区的勘探有指导作用。

张庆峰[8](2010)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在东濮凹陷油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人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烃源岩特征、油源对比和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并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成藏期次,解剖研究区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文东地堑带、文东滚动背斜带、文东反向屋脊带均受控于文东1、2号断层,构造带继承性发育程度高,构造形态完整,圈闭幅度大。文中早期地垒形成时间早,圈闭类型好,构造幅度大,油气富集程度高,文中后期地垒形成时间晚,定型时间晚,断块破碎,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文西近洼带直接受控于文西2号晚期定型断层,以断块类型居多,侧向封闭条件稍差,油气富集受局部构造背景控制。通过对研究区烃源岩和原油的地化分析,剖析烃源岩与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源-藏空间对应关系。油气源对比认为文留地区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纵向上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应该来源同一套烃源岩,但原油成熟度有一定差异,浅层的成熟度较低,中深层成熟度高,近洼构造带的原油成熟度最高。文西与文东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有一定差异,文西地区原油具有高伽玛蜡烷,C27C29甾烷的分布模式为反“L”型分布,原油来源于文西及近洼的烃源岩,文东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文留地区及前梨园洼陷超盐沉积环境的烃源岩,原油具有极高的伽玛蜡烷含量,C27C29甾烷以C27甾烷略占优势的不对称“V”型分布。以文西Ⅲ号断层为界,文西Ⅲ号断层西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文西及近洼沙三段烃源岩,以东则来源于前梨园洼陷及文留地区的烃源岩,文西Ⅲ号断层是文西文东油源分割断层。通过油源精细对比建立的源-藏空间对应关系,结合研究区断层的活动时期、活动强度和砂体分布的研究,利用高压物性、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指标确定油气运移路径。指出前梨园洼陷油气沿砂体向中央隆起带运移,至文中地区附近油气继续沿文东段层系和砂体的疏导体系向文中地区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文留地区油气藏成藏期主要在东营期。各地区成藏时间与期次略有差异,文东地区中深层沙三段油气藏有两期成藏特征,第一期为沙一东营沉积期(33Ma23Ma),在东营中后期为大规模充注,第二期在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10Ma0Ma)。文西地区沙三段也存在两期成藏的特征,第一期为东营组沉积中后期(28Ma23Ma),第二期为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13Ma0Ma)。沙二段油气藏成藏时间要晚于沙三段,主要为单期次成藏,主要成藏时间为东营沉积中末期抬升剥蚀期(30Ma17Ma),为沙三段油气藏在构造活跃期调整形成的油气藏;文留地区东营组油气藏成藏时间晚于沙二油气藏,成藏时间为东营沉积末期抬升期。总之,文留地区沙三段油气藏具有成藏早、定型晚,文东早于文西;剖面上具有中深层早、浅层晚的特征。综合分析文留油气藏的成藏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及近洼自生型、油源断层控制的调整型、与浅层次生型。

杨承林[9](2008)在《东濮凹陷文33块沙二下油藏精细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油藏描述和油藏数值模拟两大支柱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从静态和动态、从地质和开发不同角度对东濮凹陷文33块沙二下油藏进行综合研究,预测剩余油分布,探讨一条老油田油藏描述和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思路。采取沉积旋回-岩相厚度法,将本区划分了8个砂组58个细分小层,建立了对比骨架剖面和细分小层基础数据库。从区域构造发育展布规律入手,重点理顺断块西部、北部复杂带的断层格局及小断层组合及其对剩余油的影响。北部复杂带自西向东主要发育三个条带。西部复杂带断层有规律展布,由一系列西倾的、文东断层的补偿断层组成,是文东断层和文140断层所夹持的地堑带。研究地层沉积特征表明,本区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水道、前缘砂、水道间、远砂及泥坪等5种微相。在测井资料环境校正及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根据水淹井与邻近老油井测井资料的变化关系,分析注入水对四性关系的影响及其在测井资料上的反映,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认为本区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强。渗透率在平面上变化快,分布极不均匀,非均质性严重。采用相控建模方法建立储层参数的三维模型,以细分小层为基础输出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体,直接用于数值模拟模型,实现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通过垂向上细分层策略、细化相渗曲线类型及其辅助技术应用,实现非均质属性在油藏数值模型中的表征;通过精细历史拟合,储量拟合相对误差仅0.5%,各项开发指标拟合程度比较高。通过动态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有机结合,分别以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有效厚度和剩余油丰度表征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构造、沉积相带、储层非均质性和开发因素的控制。断层附近、断层夹角区域、构造高部位剩余油富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剩余油零散分布;前缘砂、水道间和远砂微相采出程度相对低,水淹较轻,剩余油基本上连片分布;平面上井网不完善、注采不配套的部位是剩余油的相对富集区。分析了剩余油潜力,提出挖潜思路。

靳广兴[10](2008)在《东濮凹陷北部成藏动力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成藏动力系统和层序地层学等新理论为指导,以东濮凹陷北部为研究对象,以盆地的地质、测井、地震和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对其进行整体、系统、动态、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全面研究。压力场研究表明,泥岩欠压实主要出现在沙三1、沙三2和沙三3,可分出东西两个泥岩超压带。砂岩储层实测压力自上而下分为常压带、高压带、超压带和下部压力回返带。压力的纵向分布具有明显的封存箱特征。根据成因不同,东濮凹陷的压力封存箱可分为盐-膏岩压力封存箱和深部成岩压力封存箱两种。利用包裹体、磷灰石裂变径迹等方法计算了古地温;用泥岩声波时差等方法恢复了东营组地层的剥蚀厚度。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盐岩韵律一般分布在水进体系域上部,盐岩分布面积最大处与最大湖泛面相耦合。以沉积旋回为基础,通过地层流体压力系统、盐膏岩地层纵横向分布特征、油气藏油气源关系以及断层封闭性分析,将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划分为4个纵向成藏动力子系统:(I)箱下高压它源半封闭系统;(II)下箱超压自源半封闭系统;(III)上箱自源-它源半封闭系统为异常高压系统;(IV)箱上常压它源-自源开放系统。联络体系分析表明,连通砂体与活动性断层的配合是东濮凹陷主要的输导体系形式。连通砂体是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活动期断层是沟通不同子系统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以主排烃期流体势流线划分的分烃区为基础,结合封闭性断层,平面上划分出8个油气汇聚单元。它们一般是平行-汇聚型,分为多向供烃和单项供烃两种。分析了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和古近系湖相烃源岩的生烃史。对文明寨、文留下超压封存箱、成岩超压封存箱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油气分布、压力系统差别以及油气源进行了总结。从气源追踪对比、疏导体系、运聚相态与动力、成藏过程与保存等方面,对处于下部高压它源半封闭系统的文23气藏的成藏机制进行了详细解剖。最后根据不同成藏动力系统的特点总结了油气成藏规律,并提出下步勘探目标。

二、文72东块滚动勘探开发新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72东块滚动勘探开发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构造地质学理论
        1.2.2 东濮凹陷构造发展史
        1.2.3 构造样式研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项目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开发简史
    2.3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地层精细对比
    3.1 区域地层特征
    3.2 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第四章 构造精细研究
    4.1 构造研究的思路
    4.2 构造研究技术
    4.3 构造特征研究
        4.3.1 分级梳理各级断层明确相互交割关系
        4.3.2 各断块特征
        4.3.3 建立构造样式指导局部构造精细刻画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储层特征研究
    5.2 砂体特征
第六章 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6.1 选择建模方法及软件
    6.2 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
    6.3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
第七章 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7.1 油气成藏条件
    7.2 盐岩分布与油气成藏关系
    7.3 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7.3.1 受大断层和油源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7.3.2 受区域性盖层和储层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7.3.3 断块高部位的油气富集
第八章 现场应用及认识
    8.1 有利目标优选
        8.1.1 部署思路
        8.1.2 部署原则
    8.2 现场方案部署及实施情况
        8.2.1 部署情况
        8.2.2 现场实施情况
        8.2.3 效益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2 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思路
第2章 隔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2.1.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2.1.2 标志层识别
    2.2 隔夹层平面特征
第3章 储层连通性量化研究
    3.1 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其展布
        3.1.1 沉积环境分析
        3.1.2 沉积相特征
        3.1.3 沉积相模式
    3.2 厚油层储层构型研究
        3.2.1 厚油层内部构型概念
        3.2.2 文25东块构型级次方案及构型要素
        3.2.3 厚油层储层构型
        3.2.4 构型结构模式
        3.2.5 物性平面特征
第4章 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4.1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4.1.1 储层地质建模基本流程
        4.1.2 序贯建模方法原理
        4.1.3 厚油层精细储层地质建模
    4.2 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4.2.1 岩心揭示储层构型对剩余油控制
        4.2.2 井间构型对剩余油分布控制
        4.2.3 剩余油分布模式
第5章 流线模拟分析研究
    5.1 配产配注量优化
    5.2 理论模型优化
        5.2.1 流线优化效果模拟
        5.2.2 优化时机
        5.2.3 早期优化和选择性关井比较
第6章 室内实验验证及评价研究
    6.1 物理模型的制作
        6.1.1 模型的制作方法
        6.1.2 非均质模型的制作
        6.1.3 模型渗透率和孔隙的测定
        6.1.4 模型饱和度电极的选择和布设
    6.2 饱和度标定实验
        6.2.1 实验岩心及实验流体
        6.2.2 实验方法
        6.2.3 实验结果
    6.3 平面非均质模型水驱实验
        6.3.1 实验材料及过程
        6.3.2 水驱油过程中实验结果
    6.4 平面非均质模型液流方向优化实验
        6.4.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4.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5 正韵律模型水驱实验
        6.5.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5.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6 正韵律层内非均质模型液流优化实验
        6.6.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6.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7 矿场应用评价研究
        6.7.1 开发历史注采优化
        6.7.2 预测方案优化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投资项目后评价体系在XX石油企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后评价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后评价理论研究及实践
    2.1 国外后评价理论体系及历程
    2.2 我国开展后评价过程
    2.3 相关理论和实践对本文的启示
第三章 油田项目后评价体系概述
    3.1 油田后评价体系概念
    3.2 油田项目后评价内容
        3.2.1 油藏开发方案后评价
        3.2.2 钻井工程后评价
        3.2.3 地面工程后评价
        3.2.4 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3.2.5 安全环保后评价
    3.3 油田项目后评价存在问题与不足
第四章 油田企业后评估项目考评体系设计
    4.1 考评办法的涵义和特点
    4.2 企业简介
    4.3 构建后评价考评新体系框架
        4.3.1 设计目标和原则
        4.3.2 确定考评体系设计的维度和框架
    4.4 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4.4.1 投资维度的指标
        4.4.2 工作量维度的指标
        4.4.3 产能维度的指标
        4.4.4 经济效益维度的指标
    4.5 考评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第五章 油田企业后评估项目考评体系应用分析
    5.1 模拟测算
    5.2 取得的认识与社会效益
        5.2.1 取得的认识
        5.2.2 社会及经济效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4)油田企业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估考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后评价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第2章 国内外后评价理论研究及实践
    2.1 后评价理论发展研究
    2.2 国外开展后评价历程及经验
    2.3 我国开展后评价过程
    2.4 后评价理论实践的启示
第3章 油藏产能建设项目考评体系现状及问题
    3.1 油藏产能建设项目考评方法及做法
        3.1.1 油藏开发方案考评方法
        3.1.2 钻井工程考评方法
        3.1.3 地面工程考评方法
        3.1.4 项目财务效益考评方法
        3.1.5 安全环保考评方法
    3.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3 考评体系创新及特点
        3.3.1 考评体系创新
        3.3.2 后评估考评体系特点
第4章 油田企业项目后评估考评体系设计
    4.1 项目后评估考评体系设计目标和原则
    4.2 项目后评估考评体系的维度框架设计
        4.2.1 投资维度
        4.2.2 工作量维度
        4.2.3 产能维度
        4.2.4 经济效益维度
    4.3 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4.3.1 投资维度的指标
        4.3.2 工作量维度的指标
        4.3.3 产能维度的指标
        4.3.4 经济效益维度的指标
    4.4 考评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第5章 油田企业项目后评估考评体系模拟应用
    5.1 模拟测算
    5.2 应用效果与效益分析
        5.2.1 应用效果分析
        5.2.2 经济效益分析
第6章 考评体系应用措施和建议
    6.1 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估考评体系应用措施
    6.2 研发后评价考评体系软件
    6.3 考评体系应用完善的建议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东濮文东地区储层表征与砂体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构型与岩相组合
        1.2.2 储层精细表征
    1.3 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完成工作量和成果认识
        1.5.1 完成工作量
        1.5.2 主要成果和认识
2 区域地质概况与研究现状
    2.1 自然地理位置
    2.2 地层特征
        2.2.1 区域地层特征
        2.2.2 目的层岩性特征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2.3.1 构造位置
        2.3.2 构造演化特征
    2.4 勘探开发历程
        2.4.1 主要勘探认识阶段
        2.4.2 开发历程
3 层序地层研究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3.1.1 基本原理
        3.1.2 湖相层序地层学
    3.2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
        3.2.1 岩心识别
        3.2.2 测井识别
        3.2.3 旋回对比
    3.3 研究层段层序划分方案
        3.3.1 前人分层方案
        3.3.2 本次分层方案
4 沉积特征与岩相组合研究
    4.1 沉积背景与沉积作用
        4.1.1 区域沉积背景
        4.1.2 三角洲沉积特征
    4.2 岩石学特征
        4.2.1 岩性特征
        4.2.2 粒度特征
    4.3 沉积构造特征
    4.4 岩相与岩相组合
        4.4.1 本区岩相分类
        4.4.2 岩相组合特征
5 沉积微相特征与砂体成因分析
    5.1 单井与连井相分析
        5.1.1 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5.1.2 连井沉积微相对比
    5.2 沉积微相展布
        5.2.1 砂体发育特征
        5.2.2 沉积微相展布
        5.2.3 沉积微相演化
    5.3 砂体成因分析
        5.3.1 本区砂体展布特征
        5.3.2 砂泥频繁薄互层成因分析
        5.3.3 高部位砂多泥少成因探讨
    5.4 有利区优选
        5.4.1 有利加密区
        5.4.2 有利扩边区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文33块沙三上储层评价及注采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任务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
第2章 油藏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油藏基本地质特征
第3章 储层沉积相研究
    3.1 沉积环境
    3.2 储层沉积特征
        3.2.1 岩石成分
        3.2.2 粒度分布
        3.2.3 沉积构造
    3.3 沉积微相划分及其展布
        3.3.1 沉积微相划分
        3.3.2 沉积微相特征
        3.3.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第4章 储层物性参数研究
    4.1 测井资料环境校正及数据标准化
    4.2 物性参数模型的建立
        4.2.1 选层标准
        4.2.2 参数解释模型
        4.2.3 误差分析
    4.3 物性分布特征
第5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5.1 非均质性评价参数
    5.2 层内非均质性
    5.3 层间非均质性
    5.4 平面非均质性
第6章 注水开发状况评价
    6.1 含水上升规律分析
    6.2 存水率分析
第7章 注采调整技术政策研究
    7.1 井网适应性评价
    7.2 开发层系合理性分析
        7.2.1 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7.2.2 开发层系的合理性
    7.3 分类储层合理注采井距论证
        7.3.1 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7.3.2 有效驱替压力梯度下的极限注采井距
        7.3.3 分相带注采井网配置
        7.3.4 相控剩余油研究
        7.3.5 相控井网的部署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和成果认识
2 文留地区构造演化及地层沉积特征
    2.1 研究区范围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历史
    2.3 地层沉积特征及盐岩发育规律
3 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模型
    3.1 盐湖环境有机质来源与保存
    3.2 盐湖环境烃源岩特征
    3.3 有限空间生排烃模型
    3.4 异常高压对烃源岩的抑制作用
4 温压场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4.1 地温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4.2 压力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4.3 油气源对比与油气运移路径
    4.4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4.5 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5 盐岩发育对盖层及储层条件影响
    5.1 盖层条件与盐岩发育
    5.2 盐岩发育对储层影响
    5.3 储盖组合类型及分布
6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6.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6.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6.3 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及机理
    6.4 油气成藏模式
7 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勘探方向
    7.1 油气富集规律
    7.2 有利勘探方向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科学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
        1.2.2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2.2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油气藏基本特征
    3.1 油气藏分布特征
    3.2 地层水性质
    3.3 断裂特征与分布
        3.3.1 主要断裂的分布特征
        3.3.2 二级断裂系展布特征
第4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4.1 烃源岩评价
        4.1.1 有机质丰度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可溶有机质的性质与类型
    4.2 文东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4.2.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4.2.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4.2.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4.3 文中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4.3.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4.3.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4.3.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4.4 文西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4.4.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4.4.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4.4.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4.5 油源分析
第5章 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分析
    5.1 断层对砂体分布控制作用
        5.1.1 文85 块沙二下、沙三上砂体展布特征
        5.1.2 文33 块沙三上砂体分布特征
        5.1.3 文95 块沙三中砂体展布特征
    5.2 构造区带对油气分布富集控制
        5.2.1 文东滚动背斜—反向屋脊构造带
        5.2.2 文留地垒带
        5.2.3 文西地垒和文西顺向屋脊构造带
    5.3 油气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
        5.3.1 连通砂体输导体系
        5.3.2 断层疏导体系
        5.3.3 油气运移效应
第6章 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时间及成藏机理研究
    6.1 埋藏史与热演化史恢复
    6.2 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时期分析
        6.2.1 地质综合法
        6.2.2 油气包裹体法
    6.3 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藏的成藏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图版

(9)东濮凹陷文33块沙二下油藏精细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1.2.1 油藏评价一体化研究特点
        1.2.2 现代油藏描述动态
        1.2.3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2 油藏基本特征及开发简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油藏基本特征
    2.3 油藏开发简历
    2.4 油藏开发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油藏精细描述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1 小层划分依据和原则
        3.1.2 文33 块沙二下小层划分与对比
    3.2 精细构造模型
        3.2.1 构造研究思路和步骤
        3.2.2 构造特征
        3.2.3 微构造研究
        3.2.4 构造新认识
    3.3 沉积相模型
        3.3.1 地层沉积特征
        3.3.2 沉积微相
    3.4 储层参数模型
        3.4.1 测井资料标准化
        3.4.2 储层四性关系
        3.4.3 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3.5 储层非均质性模型
        3.5.1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3.5.2 层内非均质性
        3.5.3 平面非均质性
        3.5.4 微观非均质性
    3.6 储层三维建模
        3.6.1 储层建模方法
        3.6.2 三维地质模型
        3.6.3 油藏模型特征分析
4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4.1 油藏模拟模型
        4.1.1 网格粗化
        4.1.2 油藏模拟地质模型
        4.1.3 油藏数值模拟中非均质性的表征
        4.1.4 油藏模拟动态模型
    4.2 油藏历史拟合
        4.2.1 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及调参原则
        4.2.2 储量拟合
        4.2.3 开发指标拟合
5 剩余油分布规律
    5.1 研究方法
    5.2 剩余油分布的表征
        5.2.1 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5.2.2 剩余油储量丰度分布
    5.3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
        5.3.1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6.3.2 构造因素影响
        5.3.3 储层因素影响
        5.3.4 开发因素影响
    5.4 剩余油分布规律
        5.4.1 剩余油分布特征
        5.4.2 剩余油潜力评价
    5.5 调整挖潜思路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个人简历

(10)东濮凹陷北部成藏动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东濮凹陷成藏动力系统的地质背景
    1.1 研究区范围及区域构造位置
    1.2 地层沉积特征
    1.3 构造特征
    1.4 膏盐岩发育规律
    1.5 东营末期剥蚀厚度的恢复
2. 压力场与温度场研究
    2.1 异常压力研究方法
    2.2 东濮凹陷地层压力特征
    2.3 异常压力封存箱
    2.4 异常压力的成因
    2.5 东濮凹陷地温场特征
3. 成藏动力系统划分
    3.1 东濮凹陷成藏动力系统的划分依据
    3.2 成藏动力系统划分结果与特征
    3.3 输导体系研究
4. 成藏条件研究
    4.1 优质烃源岩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4.2 储集条件
    4.3 盖层条件分析
    4.4 圈闭条件分析
    4.5 油气运移聚集条件
5. 成藏动力系统的成藏作用
    5.1 成藏期分析
    5.2 成藏动力系统的汇聚作用
    5.3 煤成烃成藏作用与二次生烃问题
    5.4 膏盐地区油气成藏特征
    5.5 成藏模式与典型子系统油气成藏史分析
6. 成藏规律与有利勘探目标评价
    6.1 东濮凹陷成藏动力系统的成藏规律
    6.2 箱上成藏动力子系统的勘探目标
    6.3 下箱和箱下成藏动力子系统的勘探目标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文72东块滚动勘探开发新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D]. 朱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2]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D]. 赵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3]投资项目后评价体系在XX石油企业的应用研究[D]. 裴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2)
  • [4]油田企业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估考评体系研究[D]. 靳艳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5)
  • [5]东濮文东地区储层表征与砂体成因分析[D]. 邹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 [6]文33块沙三上储层评价及注采调整研究[D]. 余高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7]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D]. 慕小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D]. 张庆峰.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9]东濮凹陷文33块沙二下油藏精细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D]. 杨承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10]东濮凹陷北部成藏动力系统研究[D]. 靳广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标签:;  ;  

文72东区块滚动勘探开发新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