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利多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

碳酸利多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

一、碳酸利多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娟,汪胜友,方向东,王丽[1](2016)在《不同局麻药硬膜外麻醉下产妇寒战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比较氯普鲁卡因、碳酸利多卡因、罗哌卡因三种局麻药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的寒战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并排除置管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后,A组给予3%氯普鲁卡因2025 m L,B组给予1.73%碳酸利多卡因1822 m L,C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418 m L,以调整平面至T 68水平。术中连续监测EKG、NIBP、Sp O2,评估麻醉效果,观察寒战等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情况。结果:A组和B组平面达T 8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P<0.01);A组和B组20 min改良Bramag运动评分及麻醉效果评分均高于C组(P<0.01)。A组寒战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B组和C组(P<0.01)。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起效快、效能强、寒战反应发生率低,更加适合于剖宫产手术麻醉。

刘丽[2](2014)在《常用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局部麻醉占据很大的比例。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局部麻醉药物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近几年诸多新型局部麻醉药物涌现而出,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在麻醉过程中了解麻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的临床意义重大,文中从药物对映体结构特异性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常用局麻药和新型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3个方面对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张丽娜[3](2012)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开胸手术的麻醉常采用单肺通气(OLV)使两肺隔离。但是,OLV易发生低氧血症。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 HPV)能最低限度地减少肺内分流(Qs/Qt)及低氧血症的发生,HPV及自主调节受手术、麻醉方法及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GEA)具有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提供术后满意镇痛,减少胸科手术术后并发症等优点,GEA可以有效地维持病人术中循环功能的稳定,减少全麻药的用量,加快病人术后的苏醒,但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是否扩张肺血管,减轻肺血管收缩,削弱HPV机制而导致Qs/Qt改变尚不清楚,对动脉氧合的影响亦无定论,且硬膜外麻醉中应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HPV的影响亦需进一步探讨。故本研究通过对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全麻及全麻复合不同浓度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不同麻醉方案对单肺通气(OLV)期间肺内分流率和动脉氧合的影响,探讨应用于老年患者的安全性,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麻醉。[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和分组选取老年开胸手术患者1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全麻组(S组)、全麻复合1.0%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组(L1.0组)、全麻复合1.5%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组(L1.5组),每组各45例。2.麻醉方法L1.0组、L1.5组行T5-6或T4-5间隙硬膜外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3ml,待平面确定5分钟后行全麻诱导。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全麻诱导药物选用丙泊酚1.5~2.0mg/kg、舒芬太尼0.5μg/kg、维库溴铵0.1mg/kg。静脉快速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F37-39),连接麻醉机对呼吸进行控制。麻醉维持期间通过微量泵泵入异丙酚3.6~6.6mg/kg/h以镇静。待手术开始后,L1.0组给予1.0%利多卡因5ml,L1.5组给予1.5%利多卡因5ml。术中持续微量泵泵入4-6ml/h。术中根据血压心率调整异丙酚用量,必要时单次静注维库溴铵0.05mg/kg、舒芬太尼0.3μg/kg以维持肌松。S组右颈内静脉穿刺、全麻诱导及维持同上述两组。3.监测指标术中持续监测下列指标:心电图(ECG)、心率、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PETCO2、SpO2、潮气量(VT)、F102、平均气道压力(Paw)、脑电双频指数(BIS)。选择麻醉前(清醒仰卧自主呼吸空气)(T1)、双肺通气15min(T2)、OLV15min(T3)、OLV45min (T4)四个时间点,采桡动脉和混合静脉血各1.5ml,进行血气分析。肺内分流率(Qs/Qt)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出:①Qs/Qt=(Cc’02-Ca02)/(Cc’02-CvO2)×100%;②Cc’02=(Hb×1.31×Sa02)+(149-PaC02/0.8)×0.003;③CaO2=(Hb×1.34) SaO2+(PaO2×0.0031);④CvO2=(Hb×1.34) SvO2+(Pv02×0.0031)。[结果]1.L1.5组与S组比较,TLV15min,两组Pa02及Qs/Qt值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OLV15min、OLV45min, PaO2下降(P<0.05),Qs/Qt值升高(P<0.05)。L1.0组与S组比较,各时间点PaO2及Qs/Q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1.0组与L1.5组比较,TLV15min,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OLV15min、OLV45min, PaO2值L1.0组高于L1.5组,Qs/Qt值L1.0组低于L1.5组(P均<0.05)。2.术中L1.0组与L1.5组病人MAP和平均心率(HR)较S组低(P<0.05),且较麻醉前低(P<0.05)。术中各时间点L1.5组MAP、HR均低于L1.0组(P<0.05)。术中各组各时间点PaCO2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中同一时间点PaCO2及Paw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见表4。3.应用机械通气后,三组SaO2、SvO2、PvO2均较术前升高(P<0.05,或P<0.01);OLV15min及OLV45min, L1.5组PvO2、SvO2值较本组TLV15min显着降低(P均<0.05),且显着低于S组与L1.0组(P均<0.05),而S组与L1.0组PvO2、SvO2值比较各时间点均无显着差异(P均>0.05)。PvCO2、PH值两项指标麻醉前后各时间点各组间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均>0.05)。4.L1.5组与L1.0组患者麻醉中使用舒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丙泊酚的剂量均低于S组(P均<0.05)。L1.5组与L1.0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5. L1.0组与L1.5组在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躁动发生率方面均优于S组(P<0.05),L1.0组与L1.5组之间比较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插管反应、寒颤、肌肉僵硬、躁动、眩晕等不良反应。[结论]1.全麻复合高浓度(1.5%)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使肺内分流升高,动脉氧合降低。2.全麻复合低浓度(1.0%)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无显着影响。3.全麻复合低浓度(1.0%)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高云春[4](2012)在《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用于胆囊切除术》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用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择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组Ⅰ为硬膜外间断给药组,组Ⅱ为硬膜外持续给药组。分别记录注药前(T0)、首次剂量后5min(T1)、35min(T2)、65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阻滞不全发生例数、血管活性药物及静脉辅助药物用量。结果:与组Ⅰ相比,组ⅡT2、T3时MAP的升高和HR的增加、阻滞不全发生率的降低、血管活性药物及静脉辅助药物用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应用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阻滞不全发生率降低,血管活性药物及静脉辅助药物用量减少。

薛瑞萍,温来友,吴震,黄兵,王京[5](2011)在《碳酸利多卡因在无痛分娩失败改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在无痛分娩失败改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无痛分娩失败改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硬膜外腔注射1.73%盐酸利多卡因,观察组硬膜外腔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观察给药后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记录新生儿娩出时间和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延长(P<0.05);麻醉效果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新生儿娩出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1 min Ap-gar评分显着少于观察组(P<0.05)。结论 1.73%碳酸利多卡因应用于无痛分娩失败改剖宫产术,具有麻醉起效快,对新生儿影响小等优点。

朱冬敏,柏满云[6](2009)在《1.73%碳酸利多卡因与2%盐酸利多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经硬膜外腔神经阻滞行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准备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Ⅰ组100例应用1.73%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剖宫产手术。Ⅱ组100例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剖宫产手术。术中观察计录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结果两组间麻醉平面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Ⅰ组显着短于Ⅱ组,麻醉持续时间Ⅰ组显着长于Ⅱ组(P<0.01)。结论 1.73%碳酸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起效迅速、痛觉消失快、麻醉持续时间长、肌松效果好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郑庆国[7](2009)在《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急诊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A组注射2%氯普鲁卡因,B组注射碳酸利多卡因,每组各30例。麻醉开始后记录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同时记录麻醉前、切皮时、取出胎儿时、关腹时、术毕时的心率、血压、脉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记录新生儿取出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两组基本相同,运动恢复时间氯普鲁卡因组优于碳酸利多卡因组(P<0.05);氯普鲁卡因的寒战、耳鸣症状显着少于碳酸利多卡因(P<0.01);氯普鲁卡因安全范围大。结论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在麻醉起效、痛觉消失、运动阻滞、痛觉恢复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运动恢复时间比碳酸利多卡因早,氯普鲁卡因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小,较碳酸利多卡因安全。

蔡琴[8](2009)在《碳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能、母婴安全和相关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50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均分为两组。1.73%碳酸利多卡因组(L1组),1.73%盐酸利多卡因组(L2组),记录硬膜外阻滞后产妇的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新生儿娩出时间及Apgar评分、麻醉质量评估、产妇术中HR和MAP及SPO2的变化。结果碳酸利多卡因比盐酸利多卡因起效快,痛觉完全消失时间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明显短于盐酸利多卡因,肌松效果好,胎儿娩出时间快。结论1.73%碳酸利多卡因用于妇科剖宫产术优于盐酸利多卡因,为胎儿娩出争取了时间。

吕燕[9](2009)在《盐酸罗哌卡因、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分别应用盐酸罗哌卡因、碳酸利多卡因、盐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腔阻滞下行剖宫产术,观察其对产妇诱导期循环的影响、产时出血、

夏新平[10](2009)在《碳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腹部或下肢择期手术的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观察组(碳酸利多卡因组,37例)和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组,37例)。比较两种局麻药的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阻滞节段、局麻药首剂总量及首剂量维持时间。结果:碳酸利多卡因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均短,与对照组比较,P<0.05;局麻药首剂总量、首剂量维持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阻滞节段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具有阻滞作用强、诱导时间短等优点。

二、碳酸利多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碳酸利多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局麻药硬膜外麻醉下产妇寒战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麻醉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产妇基本信息情况比较
    2.2 麻醉效果比较
    2.3 寒战等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2)常用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对映体结构特异性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1.1 对映体结构特异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1.1.1 剂量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1.1.2 注射部位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1.1.3 部位血流灌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1.1.4 脂溶性、组织结合力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1.1.5 局部麻醉药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1.2 药物对映体结构特异性对药物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1.3 对映体结构特异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2 常用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3 新型长效局部麻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3.1 新型长效局部麻醉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特性
    3.2 罗哌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3.3 左旋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4 新型长效局部麻醉药对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5 其他局部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5.1 氨基苯甲酸酊酯
    5.2 阿替卡因
6 小结

(3)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用于胆囊切除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麻醉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 血液动力学指标、血管活性药物和辅助药物用量、阻滞不全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5)碳酸利多卡因在无痛分娩失败改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麻醉维持比较
    2.2 两组麻醉效果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8)碳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9)盐酸罗哌卡因、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0)碳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碳酸利多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局麻药硬膜外麻醉下产妇寒战反应发生率的比较[J]. 朱海娟,汪胜友,方向东,王丽.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6(03)
  • [2]常用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J]. 刘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06)
  • [3]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D]. 张丽娜. 郑州大学, 2012(01)
  • [4]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用于胆囊切除术[J]. 高云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02)
  • [5]碳酸利多卡因在无痛分娩失败改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 薛瑞萍,温来友,吴震,黄兵,王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22)
  • [6]1.73%碳酸利多卡因与2%盐酸利多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比较[J]. 朱冬敏,柏满云. 中国医学创新, 2009(29)
  • [7]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比较[J]. 郑庆国. 海南医学, 2009(S4)
  • [8]碳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研究[J]. 蔡琴. 中国现代医生, 2009(11)
  • [9]盐酸罗哌卡因、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 吕燕. 云南医药, 2009(01)
  • [10]碳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 夏新平. 中国医药导报, 2009(04)

标签:;  ;  ;  ;  ;  

碳酸利多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