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术后体温过低的原因及护理

骨折患者术后体温过低的原因及护理

一、骨折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黄君枝[1](2022)在《手术室保温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手术室保温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鄱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2例,将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手术室保温护理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应激反应、低体温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明显,且观察组APTT、PT、TT比对照组高,Fbg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收缩压、心率水平、SAS、SD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低体温发生率21.88%(7/32)比对照组70.00%(21/3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中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指导、心理疏导和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保温护理能够降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低体温反应发生率,减轻应激反应,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提升护理满意度。

罗钰[2](2021)在《复合保温干预配合风险护理对老年高血压髋部骨折患者术中血压控制及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复合保温干预配合风险护理对老年高血压髋部骨折患者术中血压控制及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髋部骨折术的老年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则行复合保温干预配合风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开始和术中血压变化情况,评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血压水平在在手术开始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SBP、DBP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SBP、DBP水平明显稳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术中低体温、术后寒战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将复合保温干预配合风险护理应用于行髋部骨折术的老年合并高血压患者,能有效稳定患者术中的血压水平,降低术中低体温等并发症发生率。

李晨阳,高丽娜,丁雪彬,张丽丽[3](2021)在《麻醉前预加温联合健肢保温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麻醉前预加温联合健肢保温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麻醉前预加温联合健肢保温,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30 min、手术60 min、术毕、术后30 min体温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后血糖、皮质醇差值低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麻醉前预加温联合健肢保温可有效改善老年骨折患者低体温,减少手术所致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手术安全。

邹慧,廖晗[4](2021)在《保暖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保暖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4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保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低体温、寒颤、躁动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后1 d内观察组低体温、寒颤、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0.64%(5/47)、8.52%(4/47)、8.52%(4/4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7.66%(13/47)、25.53%(12/47)、25.53%(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8%(6/47),低于对照组为29.80%(1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康复指标,包括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P<0.05)。术后3个月进行定期随访时,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暖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良好,提高患者术后的保暖效果,减少低体温、寒颤、躁动等发生率,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和机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宇彤[5](2021)在《患儿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明确手术患儿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在全麻患儿围术期预防低体温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1.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三级综合医院手术室全年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根据循环辅助后是否发生低体温,将患儿分为低体温组和体温正常组,分析循环辅助后发生低体温患儿特征。2.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20例手术患儿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棉被保暖干预。观察组在常规保暖基础上给予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测量围术期各时段鼓膜温度,手术开始后每30分钟测量一次。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在围术期各时段体温及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长、寒颤、躁动的情况。研究结果1.445例心脏手术患儿中,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率22.92%,其中以轻度低温为主占比80.3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开胸前体温、体外循环结束前体温、年龄、补液量、输入血制品与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胸前体温、体外循环结束时体温、补液量、输入血制品是循环辅助后患儿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因素(P<0.01)。2.主动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在预防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应用效果显示,两组患儿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显着(P>0.05)。两组鼓膜温度在麻醉至手术结束时各时间点上及出入恢复室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离开恢复室时体温(36.59±0.29℃)高于对照组(36.46±0.24℃)(P<0.05)。观察组术后患儿发生寒颤、躁动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4.54±1.60d)少于对照组(5.1±1.77d)(P<0.05)。研究结论1.学龄前患儿心脏手术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在开胸前保温、循环辅助后复温、输液、输血加温等环节,是预防心脏手术患儿术后发生低体温的重要干预措施。2.患儿围术期予以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干预有效提高加温效果,减少低体温发生风险,缩短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提高患儿手术治疗服务质量。

陈凤[6](2021)在《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构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方案。2.评价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1.方案构建:根据文献查阅,并结合髋部骨折患者的实际需求,初步形成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方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初步方案进行两轮函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形成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最终方案。2.实施干预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在福建某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0例,根据手术排程将患者从1~40例编号,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按大小排列,前20例为对照组,后20例为干预组。拟行股骨近端髓内针内固定术患者72例,根据手术排程将患者从1~72例编号,基于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按大小排列,前36例分配到对照组,后36例分配到干预组。对照组实施PPI预防的护理常规。干预组实施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方案。记录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了解患者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调查患者参与态度、参与行为、体位摆放舒适度、术中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数据。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比较两组差异性,评价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1.形成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方案及基于该方案的患者指导手册构建了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方案,该方案包含3个一级条目,即组织结构、患者参与的内容、质量控制。并在参与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函询的结果,制作成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PPI指导手册。2.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方案的效果评价本研究最终纳入110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其中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股骨近端髓内针内固定术患者70例,对照组和干预组各包括2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和35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教育程度、年龄、居住地、性别、住院天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分析压力性损伤的危险性评估、对压力性损伤程度的认识和参与意愿。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麻醉后30分钟低体温发生率、麻醉后1h低体温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入室、麻醉后15分钟、及手术结束即刻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小时低体温发生率,由于手术时长不同,数据不完整,无法进行统计分析;手术体位摆放舒适度、术后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患者实际参与行为、患者满意度对照组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PPI的预防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及可行性。2.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PPI的预防方案能有效预防PPI和低体温的发生,提高患者手术的舒适度、知识水平、实际参与水平和满意度,为预防PPI提供一个新的护理模式。

马书丽[7](2021)在《术中保温护理在股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在股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实施保温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仁济医院2018年4月—2020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将行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常规护理+术中保温护理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与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毕时应激指标[肾上腺激素(AD)、去甲肾上腺激素(NE)、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低体温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两组患者AD、NE、CRP水平较术前均较高,但观察组上述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术中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并有助于减轻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

胡安生,汪玉凤[8](2021)在《手术室保温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发生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究手术室保温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凝血功能和低体温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5.00%(2/40),对照组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保温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凝血功能,降低其低体温发生率。

樊美丽[9](2021)在《多方位体温护理对手术室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多方位体温护理对手术室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80例,手术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手术过程中采用多方位体温护理,对比2组手术过程中体温、出血量、术后感染以及手术过程中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的体温高于对照组患者,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感染情况。结论在骨折患者手术过程中提供全方位体温护理能够提高术中体温,减少出血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彭辉丽[10](2021)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术期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术期护理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5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与围术期护理且术后恢复不佳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组成观察组,同时抽取49例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组成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围术期护理的危险因素情况,并对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合并高血压占比为46.94%,与对照组的30.6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1,P=0.097);观察组的手术部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低体温及下肢肿胀占比分别为75.51%、63.27%、62.31%、67.35%,均高于对照组(22.45%、20.41%、38.78%、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03、18.493、6.910、14.759,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部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低体温及下肢肿胀均为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恢复的围术期护理的危险因素(OR=10.625、6.717、2.972、5.156,P<0.05)。结论手术部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高血压、低体温及下肢肿胀均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应及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恢复。

二、骨折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折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术室保温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反应发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比较
    2.3 2组低体温反应发生率比较
    2.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2)复合保温干预配合风险护理对老年高血压髋部骨折患者术中血压控制及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围手术期血压变化情况的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3)麻醉前预加温联合健肢保温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体温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皮质醇差值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老年骨折患者的生理学特点
    3.2 低体温的发生机制及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
    3.3 麻醉前预加温联合健肢保温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保暖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低体温、寒颤、躁动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5)患儿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围术期低体温概述
        1.2 预防患儿围术期低体温的重要性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患儿心脏手术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方法
        2.2 体温监测方法
        2.3 评价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2.5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发生率
        3.2 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单因素分析结果
        3.3 学龄前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低体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研究讨论
        4.1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与低温手术治疗
        4.2 影响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发生低体温因素分析
        4.2.1 开胸前体温及体外循环结束时体温影响
        4.2.2 输液量及输入血制品影响
        4.2.3 术后低体温的其他影响因素
        4.3 预防心脏手术患儿循环辅助后发生低体温建议
    5 研究结论
第三章 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预防患儿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应用
    1 研究对象
        1.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随机分组方法
        2.3 干预方法
        2.3.1 对照组
        2.3.2 观察组
        2.4 测量工具及评价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原则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儿围术期各时间点核心体温比较
        3.3 两组患儿术中发生低体温及体温过高情况
        3.4 两组患儿各时间点心率比较
        3.5 两组麻醉苏醒期情况比较
        3.6 两组患儿术后体温、术后平均住院时长比较
    4 研究讨论
        4.1 两组核心体温在手术初期呈下降趋势
        4.2 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对患儿体温影响
        4.3 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4.4 加温装置联合动态调控术后体温及并发症
    5 研究结论
本研究总结
    1.1 主要研究结论
    1.2 研究创新之处
    1.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婴幼儿术中体温变化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手术患儿信息资料表

(6)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2.研究理论框架
        2.1 操作性定义
        2.2 研究假设
        2.3 相关理论
    3.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PPI方案的构建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成立研究小组
        2.2 制定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 PPI 方案的初步框架
        2.3 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 PPI 方案的修订
        2.4 预实验
        2.5 形成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 PPI 的指导手册
    3.讨论
第二部分 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 PPI 方案的初步应用
    1.研究目的
    2.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
        2.2 干预措施
        2.3 观察指标
        2.4 评价工具
        2.5 资料收集方法
        2.6 资料分析方法
        2.7 科研质量控制
        2.8 科研伦理
    3.结果
    4.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
    1.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1.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1.2 本研究的局限性
        1.3 患者参与预防PPI方案的实施建议
        1.4 未来研究的方向
        1.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围术期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术中保温护理在股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方法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中低体温与切口感染发生率
    2.2 应激指标
3 讨论

(8)手术室保温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凝血功能
    2.2 低体温发生率
3 讨论

(9)多方位体温护理对手术室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平均体温比较
    2.2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感染情况比较
    2.3 2组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比较
3讨论

(10)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术期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四、骨折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术室保温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反应发生率的影响[J]. 黄君枝. 基层医学论坛, 2022(02)
  • [2]复合保温干预配合风险护理对老年高血压髋部骨折患者术中血压控制及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J]. 罗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29)
  • [3]麻醉前预加温联合健肢保温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J]. 李晨阳,高丽娜,丁雪彬,张丽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21(16)
  • [4]保暖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邹慧,廖晗. 中国现代医生, 2021(16)
  • [5]患儿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研究[D]. 张宇彤.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6]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参与预防围术期压力性损伤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陈凤.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7]术中保温护理在股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马书丽. 黑龙江医学, 2021(10)
  • [8]手术室保温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发生的影响[J]. 胡安生,汪玉凤. 西藏医药, 2021(02)
  • [9]多方位体温护理对手术室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 樊美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21(03)
  • [10]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术期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 彭辉丽. 系统医学, 2021(01)

标签:;  ;  ;  ;  ;  

骨折患者术后体温过低的原因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