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个代表”促进建筑业发展

践行“三个代表”促进建筑业发展

一、实践“三个代表” 促进建筑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许振飞[1](2019)在《一个地方体育局长的体育观研究》文中指出对地方体育局长体育观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具体的体育实践出发,认知体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发掘体育的价值,探究当今社会的体育事业发展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地方体育局长的相关研究,丰富地方体育局开展体育工作的经验、规律和理论,也可以为地方体育局长发挥好自身角色以及更好的治理区域体育事业提供良好借鉴。另外,也可以为我国地方体育局长的选任、培养和考核评价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以原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叙事分析法对原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教授进行深入访谈分析,通过对访谈素材的整理、分析和编码,得出刘江南体育观:1、“三个层面”认识体育。认识体育的“全面功能观”、不同时空条件的体育“主次功能观”、社会和经济发展大格局中体育的“准确定位观”。2、“三个代表”解读体育。发展体育事业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育工作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体育事业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三个方面”发展体育。从“五要素”入手,推进群众体育工作、抓好“四环节”,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从“四方面”入手,做大做强体育产业。4、“三个要素”衡量体育。全面发展体育、协调发展体育、可持续发展体育。5、“三种角色”从事体育。学者角色研究体育、公仆角色管理体育、运动员角色发展体育。6、“五个创新”巩固体育。抓观念创新、抓理论创新、抓思想创新、抓措施创新、抓局面创新。

高海峰[2](2018)在《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景观格局所承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发展为目的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中共中央“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上的“不平衡”,并对“绿水青山”有着强烈的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欠发达的县域是诸多问题集中体现的区域,本文的研究对象粤西北部地区的各县域就是这类区域的典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思路上,将县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和县域的发展看作一套系统中的两套子系统,分别对两套子系统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再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将两套子系统进行相互联系,以发掘它们在同一套系统中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对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不同对象主导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等几个部分的研究。本研究各章节的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章对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可持续发展评估工具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综述表明:1)针对欠发达县域的景观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较缺乏;2)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探讨;3)由于可持续生计方法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的特点,且具备作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框架的基本条件,以该方法作为本文的基础理论框架。第二章中,通过对选用的源自贫困研究的可持生计方法框架进行研究,在理论框架下构建了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联。对该框架的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是县域追求发展过程中某一个时间点上发展所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景观格局中的各类景观要素是县域追求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资本。此外,还探讨了以可持续生计方法作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时必需的全面性,以及针对不同参与者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差异。第三章中,基于遥感、GIS、Fragstats等工具的支撑,通过景观格局指数、修正概率转移等具体方法,分别对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和变化结果进行研究。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研究包括景观要素组成变化和空间变化模式两部分,研究表明县域景观要素的组成呈人工化的变化趋势,变化的过程表现出缺乏计划性;而对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虽然仍具有较强的生态恢复力,土地利用也有一定的潜力,但整体呈破碎化、多样性增强的变化趋势,生态风险持续增加。第四章中,基于选用的发展评估工具,以统计数据和政策、法律文件等资料作为支撑,评估和描述了粤西北部地区县域发展的多方面特征,并对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及其中要素的变化支撑着县域的发展在波动中一定程度缩小了“不平衡”的现象,县域景观格局及其中的各类要素的变化都随发展上不同阶段的特点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县域对稳固第一产业基础上推动工业化发展策略的追求。第五章中,针对政府和农民两类推动景观变化的参与者发展主体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和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可持续生计方法框架研究了他们推动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力和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在政府层面,不同层级的政府主导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农民层面,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根本驱动力,是可持续生计方法框架中的生计产出向生计资本反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机会成本,通过对果林景观、农作物景观、农宅景观变化的具体研究,发现还有诸多因素对农民推动景观变化产生影响。第六章探讨了县域在发展“不平衡”缩小过程中的景观格局维持策略。在政府层面,对县域空间管控中,需由注重对结果的管理更多转为对过程的管理,对部分景观变化过程管理的控制性指标进行了探讨。在农民层面,一方面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合提供第一产业所需的社会资本,并由城乡规划体系提供空间引导途径,正向引导农民推动对景观格局影响小的要素变化;另一方面,在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增强农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反向制止农民推动不利于县域景观格局的要素变化。本文以粤西北部地区县域为例,对发展“不平衡”集中体现区域的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方法、欠发达区域景观格局研究的内容、理解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和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增强不同层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并为决策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

杨帆[3](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是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做出的最为重要的举动,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一次社会生产力腾飞的经济变革,更是一次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化,不仅仅要在短短的几十年之中走完西方国家历经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而且要使中国这个传统的文明古国迈进现代社会的大门。短促的时间和巨大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一方面体验到的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繁荣,另一方面也经历着现代社会的某种阵痛,“社会失范”就是这种阵痛最为明显的表现。“社会失范”呼唤着社会整合的出现,可以说社会冲突越激烈,社会整合的紧迫性就越强烈。某种意义上,社会整合既是一个解释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建构性的概念。但是,由于这一概念的功能主义的传统,导致了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团结的过分强调,使它饱受批评。事实上,社会整合概念完全不需要设定一个和谐一致的乌托邦,完全可以在正视冲突下保留社会整合的科学内涵,而无需所谓“神性社会”的担保。中国改革开放开启的社会变迁之路,是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和领导的。在中国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如果没有了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性,使我们不能够照搬西方的理论与经验,而是要在批判的过程中,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理论自主之路。中国伟大的改革已经进行了30余年,深化改革的需要,要求尽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远远地走在了理论发展的前面,因此,当前重要的任务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行系统地理论探索,提升对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的理解。本文首先会分析社会整合这一概念的定义和内涵,从社会整合相关理论的历史沿革入手,通过对比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理论家之间的学术争论,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社会整合在理论上做更进一步的理解。其次,会重点叙述政党和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观点,对政党的地位做一个更加深入、科学的定位。最后,结合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关系模式理论的多种不同观点,找出一个能够相对科学合理分析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工具。以理论的辨析为铺垫之后,将简要介绍和分析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凭空产生,改革前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是改革开放的基础和出发点。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整个国家的领导核心,通过构建—个系统的社会政治权力网络,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人民群众有着特殊的政治利益表达形式和渠道,国家支配和控制着社会的生产与生活。面对建国之后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从当时的国情出发,总结革命战争期间的主要经验,采取了一种以“政治运动”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方式。这种整合方式有着其历史合理性,也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特殊的整合方式本身蕴含着着一个悖论,正是这一悖论的发展,导致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社会发展出现了重大波折,也是促使中国共产党进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逐渐让位于市场;社会阶级阶层的不断分化使曾经“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传统社会结构日趋多样化,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也开始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这些问题都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这样和那样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又在社会中引发了无数从前没有的冲突。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从这两方面回应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完成整合社会的历史使命,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执政能力的建设和提升。改革开放对中国共产党带来的冲击,使得党不得不在意识形态、组织结构、运行方式上都要做出调整。这既是一个与改革开放实践紧密相关、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共产党不断的对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做出总结,先后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十分重要的理论,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组织结构方面,针对市场经济改革对党的组织系统的冲击,中国共产党强调要加强党员素质,重新建立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中国共产党开始越来越强调民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一直要求加强反腐败的工作,认为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情。社会冲突的不断加剧,使得政治体制也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掌握着政治输出的主要渠道。因此,党一直试图用各种方式去缓和社会矛盾,加强社会团结。由于社会阶层和团体他们本身掌握的社会资源很不相同,利益目标也很不一致,他们的行为方式和逻辑也很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不同对象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待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新兴经济精英也就是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国共产党更多是采取一种吸纳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党的统一战线组织,比如工商联、政治协商会议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吸纳。最有象征意义的是中国共产党对私营企业主敞开了组织的大门,欢迎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待新的社会团体的策略上,中国共产党大致经历了一个“控制——规范——引导——整合”的过程。事实上,这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待非政府组织的一个行动框架。而对于大量散布于中国社会的抗争性的利益诉求行为,中国共产党尽量的将他们引向合法的制度化渠道,防止他们的各种政治诉求演化成激烈的非理性行为。

陈文通[4](2011)在《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划时代理论成果》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其90年的辉煌历程中,创造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理论成果,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有三个: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宝贵历史经验的总结,都是在关键历史关头提出来的,都是在纠正认识偏差和错误倾向中形成的。这些理论成果科学地阐明和正确地解决了三个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现阶段社会形态的性质;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的根本目的和科学方式。

张禹文[5](2011)在《新时期党领导下的湖南青少年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群体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五四”运动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青年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共青团为代表的青少年组织是联系、凝聚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当今社会,青少年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今后青少年组织的重要性将更加彰显。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正文分为六个章节。论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青年组织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途径和视野,回顾和总结了我国青少年组织的发展历程,并初步分析了当前青少年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青少年组织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同时,对新时期湖南青少年组织发展的方向,对新形势下湖南青少年组织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最后,在通过对湖南青少年组织进行大量的实践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青少年组织建设的对策,并着重论述了加强青年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工作切入点。结语指出要努力开创湖南青少年工作新局面,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富民强省作出新贡献。

王兆响[6](2011)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无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是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中以及革命成功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道德领域,实质上是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根据伦理道德的要求层次,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可以区分为社会主义伦理观和共产主义伦理观,从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来说,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基础能够相一致的是社会主义伦理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济活动中,遵循社会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指导,就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出发,把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目标和经济活动相结合的一个理论和实践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伦理观的简单套用,而是社会主义伦理观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历史地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演进。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经济活动和道德状态的历史和逻辑的考察,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构想。从历史演进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观具体表现化为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革命成功之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新功利论,以及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新公正论,以上四种经济伦理价值形态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同步,从而形成密切的转向和承传关系。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视角来看,一定时期的经济伦理观归根结底是由一定历史条件决定的,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历史演进从根本上说是因于客观历史条件的变迁,主要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革命战争时期,一种能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革命道德须合理地解决革命和利益的关系,把革命的崇高性和现实性密切结合在一起,毕竟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正是出于革命战争的需要,明确地表达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调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建国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以苏为鉴,人民群众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和奉献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集中体现,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为奠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形成良好的经济生活秩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在意识形态理解上的偏失,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把个人利益一概视为资本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之“私”加以批判,结果背离了集体主义的真义,使之成为否弃个人利益的虚妄化的伦理标签,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相当大的消极影响。1978年改革开放从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开始,把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视为合理的正当的,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而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标志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思想的确立。社会主义新功利论语境中的功利实质上是积极意义上的“利益”,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既有思想渊源关系,也有本质区别。本质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的终极价值旨向是共同富裕,因此在功利的导向下,始终蕴含着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当社会有了一定发展时,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要求突显出来。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的提出反映了社会发展到这样一个时代的客观要求,在这个时代,社会不公正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实现社会公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呼声。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仅因时因地而异,甚至因人而异,反对资产阶级抽象地谈论社会公正,因此社会主义新公正论与资本主义的公正观本质上是不同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不是罗尔斯“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的简单移植或套用。同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也不是西方经济伦理的简单模仿,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汇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和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综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从中国社会现实,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在深刻解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构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路径和基本内涵。简言之,笔者以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建构要做到四个结合和一个核心。四个结合:“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道义论与功利论相结合,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体精神相结合。一个核心: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微观层面的生产伦理、分配伦理、交换伦理和消费伦理和宏观层面的经济制度伦理、经济体制伦理建构以及全球经济伦理,必须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的伦理价值准则。

唐斌[7](2010)在《《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文中研究说明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口身份却在城镇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群体,农民工既是我国传统户籍制度安排下的一种身份标识,也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然而,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却使得这一特殊群体遭遇到了许多尴尬和麻烦,问题日渐凸现。近年来,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学者们也分别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法律、管理、新闻、大众传媒、教育等各个不同角度对农民工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刘芳,2005;周大鸣、秦红增,2004),尽管有许多有关农民工问题的跨学科的研究,但却极少从语言学角度来对他们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二十年中(1987-2007)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的话语再现及潜在的意识形态。具体地说,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人民日报》中(1987-2007)有关农民工报道的哪方面主题是最频繁的?报道主题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2)《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是如何通过话语进行构建和再现的?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不同?(3)探讨《人民日报》中(1987-2007)这些报道表现的潜在意识形态是什么?本研究方法是基于与话语、社会认知和社会三方面相关的多学科理论框架。由于目前尚未有现成的可用于探讨上述研究问题的系统的和适用的分析框架,本研究目的之一便是尝试建立一个适用于分析中国话语中的社会主体的话语再现和潜在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结合了(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具体地说,该研究框架是基于van Dijk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模式(1988a,1988b,1991,2001a,2001b,2001c,2006a,2006c),Johnson和Lakoff的认知隐喻理论(1980,1999),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1998,2002)以及van Leeuwen的社会主体和社会行为的话语再现方式的分析工具(1993b,1995,1996)。本研究是基于自建的语料库,通过关键词在《人民日报》网上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中搜索1987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之间历时二十年、与农民工主题相关的报道共2076篇,本研究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语料进行了跨时期(1987-2002;2003-2007)的分析和比较,旨在较全面地描述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中的话语再现,并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新闻报道体裁和主题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尤其是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一方面,2003-2007年期间的新闻报道的体裁比1987-2002年期间的更加多样;另一方面,虽然绝大部分报道都是有关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状态的,但是前一时期有更多有关农民工犯罪、生产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而后一时期这类报道大大减少,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保险、医疗、子女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报道增多。新闻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折射了中国社会和社会认知在二十年中所经历的历史变革过程。语料中的指称和索引分析结果显示,在二十年中,农民工从“盲流”、“乡下人”、“乡巴佬”、“包袱”变为“朋友”和“兄弟”,从城市的“麻烦”转变为了城市“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社会的变化为农民工带来了许多变化,对语料进行的历时分析结果表明了新闻工作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从负面态度向积极态度的转变。然而,尽管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身份依旧,他们仍然被标记和再现为不同于当地城市居民的“外来人”、“异乡人”,他们仍然属于地位卑微的“他们”而不能完全融入“我们”之中,“欠薪”是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困扰农民工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他们被构建和再现为无名的、无声的、边缘化的、无根的、飘忽不定的、需要帮助、关爱和保护的弱势群体。分析显示了语料库中五组较突出的概念隐喻,即(1)水的隐喻;(2)商业的隐喻;(3)容器的隐喻;(4)房屋的隐喻;(5)战场的隐喻。这些隐喻反映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作者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人们对待农民工的态度和立场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改变,在他们眼中,农民工从过去给社会和城市带来许多麻烦的“无序的盲流”转变为现在推动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水力资源”或“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户籍体制的阻碍,他们只能是手握暂住证的城市“过客”,农民的身份一时还无法改变,还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待遇,还无法在身体和心理上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对新闻标题的抽样对比分析和抽样新闻报道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这二十年中农民工受到很多关注,然而他们通常被再现为归类的群组而非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则大都再现为被动和不对他者产生影响的非及物性行为。由此可见,农民工被再现为没有权力、社会地位较低、急需政府和社会关爱和帮助的社会主体。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政府和社会应该齐心合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遇到的问题,同时媒体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本研究只是抛砖引玉,尝试建立一个融(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为一体的互补型研究方法,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方面需要改进,期待今后会有更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今后还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开展对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

王瑞[8](2008)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解决就业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历史征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以战略家的眼光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就业思想、邓小平理论就业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业思想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新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是由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关于就业和就业工作的一系列谈话、讲话以及有关就业工作的重要文献形成的严整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同当代中国就业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对于学习和理解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就业和就业工作的论述,创新就业理论,改进就业工作,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研究》力图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时代,着眼解决新时期新阶段的就业问题,较为整体、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归纳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就业和就业工作的论述,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科学体系,进而推动就业理论研究,改进就业工作,指导就业实践。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含义及其研究意义。这一部分界定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等相关概念的含义,探讨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意义。第二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主要形态。这一部分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三种主要形态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历史过程。其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主要形态形成的历史过程是全文的难点。第三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主要内容。这是全文的重点。在大量阅读、分析、归纳、研究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就业和就业工作的论述以及有关就业和就业工作的重要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法,梳理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关于就业意义目的、关于就业方针、关于就业主体、关于就业措施路径、关于就业保障等,力图构建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科学体系。第四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新发展。这部分是全文的难点。通过归纳、梳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就业和就业工作的论述以及相关政策,总结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具体体现为提升了做好就业工作的新理念、拓展了制订就业政策的新视野、开辟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新渠道。

李君如[9](2008)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来自于实践,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主题都是又好又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詹玲[10](2006)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20世纪80年代末还出现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农民工现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产物,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立论依据。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九章和结束语。 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介绍、评析了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介绍了本论文的基本思路、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并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概述了农民工的基本内涵、历史追溯以及农民工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本章主要有三点:一是论述了本文所使用的农民工概念,并分析比较了与农民工相关的几个概念,以进一步深化对农民工概念的理解;二是论述了农民流动的历史过程以及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指出“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农民工史就承载了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三是分析了农民工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同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使命的战略任务,而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章分析了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原因。一是深入分析了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历史必然性,着重从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及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等方面进行论述;二是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流出地、不同文化程度等方面对农民工的流动原因进行微观比较。 第三章、第四章分别论述了农民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及农民工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挑战。第三章重点论述了农民工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出农民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第四章从农民工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困境以及农民工所伴生的社会问题两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农民工问题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的不和谐因素,分析了“没有体制的体制”是产生这些不和谐因素的根源。

二、实践“三个代表” 促进建筑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践“三个代表” 促进建筑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一个地方体育局长的体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叙事分析法
        2.2.3 个案研究法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2 关于体育观特征的研究
    3.3 关于体育观分类的研究
    3.4 关于地方体育局长体育观的研究
4 刘江南提出的主要体育观点
    4.1 “三个层次”认识体育
        4.1.1 体育“全面功能观”
        4.1.2 体育“主次功能观”
        4.1.3 体育“准确定位观”
    4.2 “三个代表”解读体育
        4.2.1 体育事业的发展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2.2 体育工作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2.3 体育事业的发展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3 “三种角色”从事体育
        4.3.1 保持学者的角色研究体育
        4.3.2 以公仆的角色管理体育
        4.3.3 以运动员的角色发展体育
    4.4 “三个环节”发展体育
        4.4.1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工作
        4.4.2 促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4.4.3 做大做强体育产业
    4.5 “三个要素”衡量体育
        4.5.1 全面发展体育
        4.5.2 协调发展体育
        4.5.3 可持续发展体育
    4.6 “五个创新”巩固体育
        4.6.1 抓观念创新
        4.6.2 抓理论创新
        4.6.3 抓思路创新
        4.6.4 抓措施创新
        4.6.5 抓局面创新
5 刘江南局长体育观的总结与启示
    5.1 刘江南局长体育观
    5.2 刘江南局长体育观的启示
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1 创新
        6.1.1 研究方法的新颖
        6.1.2 研究内容的新颖
    6.2 不足
        6.2.1 研究素材问题
        6.2.2 研究时间问题
        6.2.3 研究能力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2)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景观格局受到以发展为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加剧影响
        1.1.2 发展“不平衡”和相对贫困背景下的县域状况
        1.1.3 “绿水青山”诉求下的县域状况
        1.1.4 景观科学的发展与可持续研究的深入
    1.2 研究时段
    1.3 研究区域
        1.3.1 研究区域界定
        1.3.2 研究区域概况
    1.4 研究对象
        1.4.1 研究对象
        1.4.2 代表性研究对象的选取
        1.4.3 代表性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景观格局研究
        1.5.1.1 国内外景观格局研究知识图谱
        1.5.1.2 城市化相关景观格局研究
        1.5.1.3 生态敏感地区景观格局研究
        1.5.1.4 县域景观格局研究
        1.5.1.5 景观格局中的景观要素组成研究
        1.5.1.6 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
        1.5.2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
        1.5.3 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
        1.5.4 文献评述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7.3 研究框架
第2章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的关联建构及研究基础
    2.1 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关联建构的步骤
    2.2 景观格局变化及其中要素变化的深入研究
        2.2.1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的分类:过程研究和结果研究
        2.2.1.1 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研究:时间段中景观要素的相互转化
        2.2.1.2 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果研究:时间点上景观格局的状态
        2.2.2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基础:遥感与地理信息处理
    2.3 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的关联
        2.3.1 以可持续生计方法作为评估和描述发展的工具
        2.3.2 景观格局及其中要素在发展评估框架中的位置
        2.3.3 县域景观格局与发展关联研究基础:数据与信息支撑
    2.4 参与者为了发展而主导的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2.4.1 可持续生计方法在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中的全面性
        2.4.2 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框架:以景观变化为反馈终点的重构
        2.4.3 参与者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景观作为短暂结果的背后动机
        2.4.4 景观变化驱动力研究基础:多样化的论据和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
    3.1 县域景观格局的构成:多属性的五类景观要素
    3.2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时间点间的动态变化
        3.2.1 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景观组成变化研究
        3.2.1.1 景观组分百分比反映的各类景观地位
        3.2.1.2 景观组分变化速度分析
        3.2.1.3 景观组分保留率和变化率
        3.2.1.4 基于修正概率法的景观组分转入与转出贡献率变化分析
        3.2.1.5 基于修正概率法的景观组分优势转移过程及贡献率变化分析
        3.2.1.6 景观组成变化研究小结
        3.2.2 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空间变化模式
        3.2.2.1 景观要素变化的空间模式的阶段性特征
        3.2.2.2 景观空间的主导变化模式分析方法:人工预判+几何指数变化分析
        3.2.2.3 建设用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3.2.2.4 耕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3.2.2.5 林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3.2.2.6 未利用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3.2.2.7 水域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3.2.2.8 景观空间局部变化模式分析的局限性
        3.2.2.9 代表县各类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研究小结
    3.3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果:时间点上的静态对比
        3.3.1 县域景观格局中的组分百分比变化分析
        3.3.2 基于景观组分百分比的县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3.3.3 基于景观组分百分比的县域景观生态恢复力变化
        3.3.4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方法
        3.3.4.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研究
        3.3.4.2 选定景观格局指数的作用、意义和计算方法
        3.3.4.3 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研究及指数计算结果
        3.3.4.4 粤西北部县域五类景观的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3.3.4.5 粤西北部县域整体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4.1 粤西北部县域发展评估和分析
        4.1.1 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所处的城乡发展背景
        4.1.2 粤西北部地区县域发展评估
        4.1.2.1 县域发展评估方法
        4.1.2.2 县域各时间阶段发展的特点
        4.1.2.3 县域发展评估小结:起伏中由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
        4.1.3 代表县域发展深入分析
        4.1.3.1 粤西北部县域绝对人均GDP水平依然落后
        4.1.3.2 代表县域的总体生计策略
        4.1.3.3 代表县域的第一产业与自然资本
        4.1.3.4 “双转移”政策前后的代表县域工业化
        4.1.3.5 代表县域生计产出中的城乡公平性
        4.1.3.6 粤西北部地区代表县域生计特征小结
    4.2 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4.2.1 建设用地—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的主导影响
        4.2.1.1 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的建设用地变化速度“U”型增长
        4.2.1.2 牧业主导的建设用地变化速度攀升
        4.2.1.3 不同的工业化导致的景观空间变化模式差异
        4.2.1.4 耕地保护政策下建设用地转入途径的变化
        4.2.2 耕地景观—第一产业与保护政策共同的主导影响
        4.2.2.1 不同的第一产业特色对耕地景观的直接影响
        4.2.2.2 耕地保护政策的加强对耕地景观转入贡献率的提高
        4.2.2.3 耕地保护从指标到空间的变化对耕地景观转出贡献率的降低
        4.2.2.4 不同发展阶段对耕地景观变化速度的“∩”型间接影响
        4.2.2.5 不同发展阶段对耕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的影响
        4.2.2.6 第一产业现代化引发的耕地景观斑块形状简单化
        4.2.3 林地景观—林业及其上下游工业的主导影响
        4.2.3.1 林业周期长、面积大特点导致的林地景观组分的波动变化
        4.2.3.2 县域速生林政策导致的林地景观组分变化速度增加
        4.2.3.3 林业及相关产业与林地景观变化的关系
        4.2.3.4 “退耕还林”和果林种植对林地转入的影响
        4.2.3.5 耕地保护政策间接导致的林地景观减少
        4.2.3.6 “双转移”政策影响下的林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转变
        4.2.4 未利用地—景观变化的中间过程
        4.2.5 水域景观变化—第一产业稳定的支撑
        4.2.6 县域景观格局总体变化—不同阶段发展的内外特点共同影响
        4.2.6.1 县域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发展中的稳固第一产业、推动工业化
        4.2.6.2 相对发展速度与县域景观保留率的反比关系
        4.2.6.3 县域发展导致的土地利用程度和景观生态恢复力的波动变化
    4.3 县域发展中的景观格局变化总体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府和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5.1 参与者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基础
        5.1.1 理论框架搭建的铺垫
        5.1.2 “由上至下”的非线性概括:县域层面难以更深入
        5.1.3 “由下至上”的探讨角度:参与者的确定
        5.1.4 景观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时空
    5.2 政府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5.2.1 上层政策推动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5.2.1.1 “空降式”的工业产业转移园
        5.2.1.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的人工景观变化
        5.2.1.3 上层政策下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5.2.2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5.2.2.1 研究方法
        5.2.2.2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影响
        5.2.2.3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响应
        5.2.2.4 镇区人工景观变化与政策的影响与响应
        5.2.3 政府主导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小结
    5.3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5.3.1 发展框架下农民推动景观变化主要驱动力:生计反哺
        5.3.2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途径与比较
        5.3.2.1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途径
        5.3.2.2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途径的比较
        5.3.3 农民推动景观变化过程中的机会成本
        5.3.4 基于统计数据的种植业景观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3.4.1 第一产业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可行性
        5.3.4.2 粤西北部气候与气象变化对种植业景观的影响
        5.3.4.3 持续扩大趋势中果林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5.3.4.4 政策—经济影响下农作物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5.3.4.5 种植业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小结
        5.3.5 基于实地调研的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因素分析
        5.3.5.1 研究时空尺度、研究方法及案例选择
        5.3.5.2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力分析框架
        5.3.5.3 驱动力分析框架下的各驱动因素分析
        5.3.5.4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的分类论述
        5.3.5.5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因素分析小结
        5.3.6 政府和企业在农民推动景观变化途径中的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发展“不平衡”缩小中的县域景观格局维持探讨
    6.1 县域发展中景观格局维持的主要问题和内容
        6.1.1 景观格局维持的主要问题
        6.1.2 县域景观格局维持的三方面内容
    6.2 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结果控制转向过程控制
        6.2.1 当下县域空间管理现状:难以协同且注重结果
        6.2.2 林地景观变化过程中的维持管理转变探讨
        6.2.2.1 即将出台的“生态红线”难以维持林地景观组分百分比
        6.2.2.2 林地景观数量的主要控制政策: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
        6.2.2.3 县域发展中的林地景观百分比控制管理政策建议
        6.2.3 未利用地控制:产业园分期规划中的空间变化模式
        6.2.3.1 产业园使未利用地长期保持的三方面原因
        6.2.3.2 降低未利用地保持时间的三方面影响因素探讨
        6.2.3.3 降低未利用地保持时间的规划策略保障:指标设定探讨
    6.3 农民生计引导:促进有利于景观格局的生计反哺
        6.3.1 传统和谐人地关系对农民生计引导的思考
        6.3.2 引导农民参与景观格局维持的途径:生计反哺引导的两个方向..
        6.3.3 正向引导农民生计反哺中的景观变化:“政企联合”+规划
        6.3.3.1 正向引导农民景观空间变化的途径:城乡规划体系
        6.3.3.2 村级规划对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空间引导案例
        6.3.3.3 政策、规划引导下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响应案例
        6.3.4 反向制止农民生计反哺不合理农宅景观的策略探讨
        6.3.4.1 农宅与人口的不相匹配变化—“空心化”定义、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6.3.4.2 可持续生计方法视角下的反向制止探讨:增加共同利益促进社会资本转型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政党社会整合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社会整合的概念
        一、社会整合思想的沿革
        二、冲突论的批评
        三、两种理论的互补
        四、如何理解社会整合
    第二节 政党与社会整合
        一、政党及政党的功能
        二、政党与社会整合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理论框架
        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启示
        二、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路径
        三、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分析框架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
        一、新中国社会与政治制度的构建
        二、政治运动式社会整合的悖论
    第二节 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转型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
        二、利益分化与社会结构的改变
        三、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四、社会个体的崛起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面临的挑战
        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逐步受到侵蚀
        二、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发生重大改变
        三、政治表达体系面临的冲击
        四、权力组织网络感受到明显的张力
        五、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巨大的改变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建设与调整
    第一节 政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创新
        一、不断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节 政党职能的转变
        一、群众路线与政党职能
        二、政党职能与群众路线的实践性统一
        三、政党职能的转变过程
    第三节 政党组织的强化
        一、不断提高党员素质
        二、加强党的组织制度建设
        三、坚持不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
        四、不断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整合社会形式的创新
    第一节 对先富群体的政治吸纳
        一、政治吸纳的内涵
        二、政治吸纳的社会背景
        三、政治吸纳的主要措施
        四、政治吸纳的功能与不足
    第二节 对非政府组织的整合
        一、中国共产党对非政府组织的整合方式
        二、中国共产党对非政府组织整合的主要成效
    第三节 对社会冲突行为的引导与规范
        一、社会冲突行为的主要原因与相关理论
        二、受到利益驱动和伦理影响的行为动机
        三、社会冲突行为的行动方式和主要问题
        四、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措施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重要经验
    一、社会整合必须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社会整合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整合必须以社会稳定为导向
    四、社会整合必须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五、社会整合必须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划时代理论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和主要阶段
    (二) 新民主主义理论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
        1.现代中国革命的两重任务
        2.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阶段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形式和任务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和前途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四)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前提
        2.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的唯一选择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纲领
        (1)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夭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涵义和实质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理论。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7.“一国两制”理论。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三、科学发展理论
    (一) 科学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二) 传统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把人的需要和发展切实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2.把增长速度视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最高价值取向
        3.发展手段的取舍以能否最有利于提高速度为转移
        4.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处于不正常状态
    (三) 发展建设中问题产生的根源
        1.物质根源:发展方式受到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制约
        2.利益根源:发展方式的形成和延续以现实利益为基础
        3.体制根源:发展方式是一定经济体制的产物
        4.认知根源:发展方式与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有密切关系
        5.理论根源:传统发展方式的形成和延续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四) 科学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科学发展的内涵
        2.科学发展的目的
        3.科学发展的要求
        4.科学发展的方式
        5.科学发展的条件
        6.科学发展的战略
    (五)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1.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2.发展是追求长远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系统工程。
        3.发展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
        4.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5.发展应当看做一个历史范畴和历史过程。
结束语

(5)新时期党领导下的湖南青少年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青少年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青少年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的研究的主要途径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研究的现实路径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研究的视野
第二章 中国青少年组织的发展与兴起
    第一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少年组织的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少年组织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青年组织的发展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建设原则
    第一节 青少年群体的时代特点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建设的原则
第四章 新时期湖南青少年组织发展的方向
    第一节 新时期湖南青少年组织的功能和任务
    第二节 创新湖南青少年组织建设机制
    第三节 整体推进湖南青少年组织发展
第五章 湖南青少年组织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湖南城市共青团的调查
    第二节 湖南农村共青团的调查
    第三节 湖南学校共青团的调查
    第四节 湖南青年联合会的调查
    第五节 湖南少先队组织的调查
    第六节 湖南省青企协会的调查
第六章 湖南青少年组织发展现状的分析
    第一节 湖南城市共青团现状分析
    第二节 湖南农村共青团现状分析
    第三节 湖南学校共青团现状分析
    第四节 湖南青年联合会现状分析
    第五节 湖南少先队组织现状分析
    第六节 湖南青企协现状分析
第七章 湖南青少年组织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湖南城市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第二节 湖南农村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第三节 湖南学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第四节 湖南青年联合会建设的对策
    第五节 湖南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对策
    第六节 湖南青企协组织建设的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观点评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观点评析
        (二) 国外研究现状及观点评析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初步探索
    一、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 国际背景:无产阶级革命
        (二) 国内背景:革命战争年代
    二、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思想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二)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
    三、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点
        (一)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的基本道德准则
        (三)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第一次转向
    一、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集体主义的转向
        (一) 从革命战争到经济建设之时代主题的转换
        (二)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经济伦理范式的奠立
        (三) 二者的继承与发展之关系
        (四) 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集体主义转向的历史意义
    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潜妄
        (一) “大跃进”时期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模式化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虚妄化
第三章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发展与第二次转向
    一、“拨乱反正”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 “回到”毛泽东思想
        (二) 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伦理变革诉求
    二、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向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的转向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致思理路:唯物史观
        (二) “三个有利于”思维范式与社会主义新功利论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要义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自我反思
        (一)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误的反思
        (二) 对两极分化问题的重视
    五、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第二次转向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后邓小平时代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第三次转向
    一、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第三次转向的背景
        (一)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根本转型的探索历程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初探
    二、“三个代表”思维范式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的转向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二) 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的思维范式转向意蕴
        (三) 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观的奠立
    三、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发展
        (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二)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发展
    四、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理论与现实的悖谬
第五章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
    一、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根据与路向
        (一)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理论根据
        (二)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现实依据
        (三)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路向选择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三大资源及其关系
        (一) 主导性资源: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
        (二) 根基性资源:中国传统经济伦理
        (三) 借鉴性资源:西方经济伦理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 以人为本:“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
        (二) 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三) 道义论与功利论相结合
        (四) 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体精神相结合
    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在微观层面上的基本维度和内涵
        (一) 生产伦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二) 交换伦理: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统一
        (三) 分配伦理:权利平等与结果平等的统一
        (四) 消费伦理:超越消费主义
    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在宏观层面上的基本维度和内涵
        (一) 经济制度伦理:经济制度公正
        (二) 经济体制伦理:市场经济体制公正
        (三) 全球经济伦理:平等、自由、互利互惠
    六、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意义
        (一)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The Migrant Worker
    1.2.1 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Migrant Worker
    1.2.2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grant Workers
1.3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Question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1.5 Summar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The Studies on Migrant Workers
2.3 Critical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2.3.1 Discourse,Society,Critical and Ideology
    2.3.2 Analyzing News as Discourse
    2.3.3 The Methodological Profile of(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2.3.4 (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2.4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2.5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2.5.1 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2.5.2 Regained Missing Links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Introduction
3.2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3.2.1 Van Dijk's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3.2.2 Lakoffian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3.2.3 Fauconnier'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3.2.4 Van Leeuwen's Analytical Tools: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ors and Social Action in Discourse
3.3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 for the Diachronic Discursiv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 Daily
3.4 Data
    3.4.1 The People's Daily
    3.4.2 Data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Diachronic Analysis of News about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Daily
4.1 Introduction
4.2 Textual Macro Level Analysis
    4.2.1 Genres
    4.2.2 Topics
4.3 Textual Micro Level Analysis
    4.3.1 Referential Strategies for Migrant Worker
    4.3.2 US-group and THEM-group
    4.3.3 Concordance Analysis and Collocation Analysis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Metaphors in the People's Daily(1987-2007)
5.1 Introduction
5.2 Metaphor,Thought and Ideology
5.3 Charteris-Black's Critical Metaphor Approach
5.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5.5 Summary Chapter Six Actor Description
6.1 Introduction
6.2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Headlines(1987-2007)
    6.2.1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6.2.2 Nomin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6.2.3 Activation and Passivation
6.3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Social Action in the Sample Texts
    6.3.1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6.3.2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6.4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1 Introduction
7.2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7.3 Contributions of the Study
7.4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7.5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7.6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Notes Bibliography Appendices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含义及其研究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含义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含义
        (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含义
    二、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意义
        (一) 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科学体系
        (二) 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 指导我国现实就业实践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主要形态
    一、主要形态的具体呈现
        (一) 毛泽东思想就业思想
        (二) 邓小平理论就业思想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业思想
    二、主要形态形成的基本条件
        (一) 主要形态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 主要形态形成的理论来源
        (三) 主要形态形成的历史过程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就业意义和目的的论述
        (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
        (二) 实现全社会劳动力充分就业
    二、就业方针的论述
        (一) 统筹兼顾
        (二) 千方百计、广开就业门路
    三、就业主体的论述
        (一) 农民就业问题
        (二) 工人就业问题
        (三) 知识分子就业问题
    四、就业措施路径的论述
        (一) 发展经济
        (二) 控制人口增长
        (三) 培训劳动者职业技能
        (四) 大力发展教育
    五、就业保障的论述
        (一) 劳动力就业介绍和招收
        (二) 下岗失业人员的安置和再就业
        (三) 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新发展
    一、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的历史必然
        (一) 坚持解放思想的要求
        (二) 推进改革开放的要求
        (三) 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
        (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新发展的具体体现
        (一) 提升做好就业工作的新理念
        (二) 拓展制订就业政策的新视野
        (三) 开辟解决就业问题的新渠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坚持与时俱进, 坚持党的先进性, 坚持执政为民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农民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大课题
    第一节 农民工的内涵
        一、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二、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农民流动的历史回顾以及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
        一、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流动
        二、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就业人口的流动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农民工问题的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使命的战略任务
        二、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章 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原因
    第一节 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历史必然性
        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三、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
        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第二节 不同类型农民工流动原因的徽观比较
        一、不同性别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二、不同年龄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三、不同流出地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四、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第三章 农民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第一节 农民工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一、降低了工业化成本,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促进了对外开放,为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支持作用
    第二节 农民工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作用
        一、农民工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程
        二、农民工促进了我国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节 农民工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
        一、农民工促进了农村落后文化的消除
        二、农民工推动了城市先进文化的传播
        三、农民工推进了先进农民工群体文化的培育
    第四节 农民工对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作用
        一、农民工在整体上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农民工促进了社会公正
第四章 农民工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挑战
    第一节 农民工问题中的不和谐因素
        一、农民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困境
        二、农民工所伴生的社会问题
    第二节 没有体制的体制:不和谐因素产生的根源
        一、城乡二元结构:不和谐因素产生的基础
        二、没有体制的体制
第五章 农民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身份界定和认同问题
    第一节 身份界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中国社会阶层及其身份界定问题
        二、社会阶层和身份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节 农民工的身份界定和认同困难
        一、我国农民身份的内涵和功能
        二、农民工身份界定的困难
        三、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危机
    第三节 农民工总体上属于工人阶级的范畴
        一、工人阶级的内涵变化
        二、农民工总体上应属于工人阶级
        三、农民工作为新式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
第六章 农民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流动问题
    第一节 社会流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流动是现代化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和趋势
        二、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社会流动的机制分析
    第二节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问题
        一、农民工进城务工增加了垂直流动的机会
        二、农民工社会流动的不合理性
第七章 农民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组织和管理问题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组织和管理的重要功能
        一、社会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二、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健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农民工的党团组织
        一、农民工党团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二、农民工党团组织面临的新课题
    第三节 农民工的其他社会组织
        一、农民工的工会组织
        二、农民工的妇联组织
        三、农民工的非正规组织
        四、不同程度存在的农民工非法组织
    第四节 农民工的管理问题
        一、农民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二、创新农民工管理体制的主要困境
第八章 农民工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和法律保障问题
    第一节 农民工的政策问题
        一、党和国家有关农民工政策的演变
        二、以往农民工政策的利弊得失
    第二节 农民工的法律问题
        一、农民工法律的现状
        二、农民工法律的缺陷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农民工的发展趋势和对策问题
    第一节 农民工的发展趋势
        一、农民工问题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
        二、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中的有利条件
        三、农民工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二节 进一步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方向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
        三、完善农民工的政策体系
        四、健全农民工的法律法规
        五、培育农民工的社会组织
        六、创新农民工的社会管理体制
        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实践“三个代表” 促进建筑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个地方体育局长的体育观研究[D]. 许振飞. 广州大学, 2019(01)
  • [2]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D]. 高海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问题研究[D]. 杨帆. 山东大学, 2014(04)
  • [4]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划时代理论成果[J]. 陈文通.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04)
  • [5]新时期党领导下的湖南青少年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D]. 张禹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6]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 王兆响. 曲阜师范大学, 2011(10)
  • [7]《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 唐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7)
  •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思想研究[D]. 王瑞. 西南大学, 2008(09)
  •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J]. 李君如.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 詹玲.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标签:;  ;  ;  ;  ;  

践行“三个代表”促进建筑业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