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测量

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测量

一、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潘保顺[1](2020)在《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测量寰椎后弓骨标本及CT资料数据,分析骨标本与CT资料测量差异。2、分析寰椎解剖学特征,为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3、基于解剖学数据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寰椎后弓钢板,并分析其可行性。4、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新型寰椎后弓钢板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1、测量30例寰椎骨标本及100例(男50例、女50例)寰椎CT资料的后弓数据,测量骨标本寰椎后弓高度及厚度、寰椎后中线至两侧椎动脉沟内侧缘距离(内侧、外侧),测量两侧寰椎后弓夹角(内侧、外侧)。CT矢状面测量寰椎后弓高度,CT水平面测量寰椎后弓厚度、后弓弦长及后中线处至弦长的距离、后中线处到左右两侧椎动脉沟内侧缘距离(内侧、外侧)、左右后弓夹角(内侧、外侧),比较并分析骨标本与CT资料两种数据来源的差异性。2、观察寰椎后弓形态学结构及分析寰椎后弓的解剖学特点,并依据测量的寰椎后弓解剖参数设计一种符合寰椎解剖结构的新型寰椎后弓钢板,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3、构建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寰枢椎失稳有限元模型、寰枢椎椎弓根钉有限元模型及新型寰椎后弓钢板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各模型活动度及应力进行分析;模型的应力以应力云纹图显示,并将新型寰椎后弓钢板有限元模型与传统的寰枢椎椎弓根钉有限元模型对比,并对各模型活动度及应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经30例寰椎后弓骨标本测量得出,寰椎后中线处高度及厚度分别为10.75±1.38mm、8.55±1.77mm;寰椎后弓水平面内侧缘夹角141.00±3.43°,外侧缘夹角134.67±2.87°;寰椎后中线至两侧椎动脉沟内侧缘距离:内侧13.45±0.73mm,外侧20.28±2.20mm。我们对100例寰椎CT资料测量结果为,寰椎后弓外侧缘半径26.77±2.14mm;寰椎后中线处高度10.45±1.61mm,厚度8.12±1.57mm;寰椎后弓水平面内侧缘夹角141.23±9.64°,外侧缘夹角135.47±9.02°;寰椎后中线处至椎动脉沟内侧缘距离:内侧13.60±1.26mm,外侧20.48±2.05mm。骨标本和CT资料数据左侧与右两侧测得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标本与CT资料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依据测量的寰椎后弓解剖参数分析,设计出的新型寰椎后弓钢板为圆弧形,总长度30mm,左右对称,以后中线为中心对称性变窄,其厚度2mm,半径27mm。其结构包含两个3.5mm锁定螺钉孔,两个左右对称的多轴“U”形槽,四个后弓钩。寰椎后弓螺钉为锁定螺钉:直径3.5mm,长度1214mm;依据寰椎后弓解剖学特征设计的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符合寰椎的解剖特征。3、与以往文献对比验证得出,我们建立的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验证有效。与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相比,在各状态下,新型寰椎后弓钢板有限元模型均明显减少植入节段的活动度;对于相邻节段屈伸活动度来说C0-1节段轻微增加而轻微减少了C2-3节段;相邻节段侧屈活动度均轻微减少了,而对于旋转活动度均轻微增加了。有限元分析得出新型寰椎后弓钢板有限元模型在屈伸、侧屈、旋转状态下C1-2节段活动度分别为1.10°、0.49°、0.59°,与传统的寰枢椎椎弓根钉有限元模型活动度相近;新型寰椎后弓钢板对C2-3椎间盘应力几乎无影响,新型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的应力主要集中于新型寰椎后弓钢板“U”形槽与钢板的连接处、枢椎椎弓根钉根部及连接棒。结论1、通过骨标本与CT资料测量数据比较,CT资料可以较好的反映出骨标本的解剖结构参数。2、经寰椎解剖结构测量及分析得出,寰椎解剖学测量可以为新型寰椎后弓钢板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3、寰椎后弓解剖学研究提示新型寰椎后弓钢板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为寰椎后路内固定提供新的固定方式。4、有限元分析得出,新型寰椎后弓钢板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作为寰枢椎失稳内固定的一种补充方式。

李腾[2](2019)在《寰椎枕化椎动脉变异的三维分型及不同颈1-2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寰枢椎脱位(AAD)是一种复杂的颅颈交界区疾病,通常由外伤、肿瘤或先天性畸形引起。因其所处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一直是脊柱手术的难点。先天畸形所导致的AAD,通常与颅颈交界区的各种骨骼异常、关节畸形相关。当寰椎枕化存在时,因为存在椎动脉的走行异常导致AAD治疗起来更加困难,医生面临着如何在术中处理或避免椎动脉损伤等问题。同时变异椎动脉可致C2椎弓根狭窄无法正常置钉,这时需要采用不同替代技术完成C2固定。另外,C1侧块C2椎弓根钉棒固定(C1LC2PS)技术的稳定性仍存在一定争议,因此选择何种C2替代技术如何增强C1LC2PS固定技术的稳定性亟待解决。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进行椎动脉解剖变异走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横连辅助C1LC2PS技术对寰枢椎运动范围的影响。最后比较不同C2替代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效能,为AAD合理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我们首先回顾性分析了 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寰椎枕化患者3D-CTA数据,使用SFOF-VR和Mimics软件重建,对椎动脉解剖变异走行进行3D解剖分析和测量研究。然后利用影像动作捕捉系统辅助六自由度机器臂对离体人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分析。首先在1.5 Nm力矩下按顺序对完整标本,旋转脱位标本,标准C1LC2PS固定组,标准C1LC2PS+单横连组,标准C1LC2PS+双横连组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最后在1.5 Nm力矩下对C2椎弓根螺钉组(C2PS),C2椎板螺钉组(C2TLS),C2下关节突螺钉组(C2IAPS)进行生物力学比较分析。结果:(1)椎动脉走行变异可分为七种不同类型。Ⅰ型(26.7%),椎动脉在寰椎后弓上走行并经椎动脉沟进入颅腔;Ⅱ型(53.3%),椎动脉在入颅前走行于同化的寰椎侧块枕髁复合体形成的骨管中。Ⅲ型(11.7%),椎动脉在枢椎关节面以上或在寰椎侧块以下形成弯曲,然后经同化的枕骨下缘下方进入颅内。Ⅳ型(1.3%),椎动脉椎板下进入椎管。Ⅴ型(31.3%),在颈2峡部形成高跨椎动脉。Ⅵ型(2.9%),在寰椎后弓处形成开窗椎动脉。Ⅶ型(4.2%),一侧缺如型椎动脉。Ⅱ型椎动脉管下壁到寰椎侧块后平面的垂直距离5.51 ±2.17mm,意味着寰椎侧块通常可以安全插入3.5 mm螺钉。中线平面到Ⅲ型椎动脉与同化枕下缘交叉点的距离为13.50±4.35mm,说明椎动脉变化的中线迁移特性。Ⅴ型峡部高度和宽度的降低表明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增加。(2)与完整状态和旋转不稳模型相比,三种治疗方式干预组C1-C2ROM在每个加载运动工况上都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发现与完整和未加横连结构相比,单横连和双横连结构旋转ROM均明显减小(P<0.001),双横连与单横连结构在各个运动工况ROM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3)在轴向旋转和前屈-后伸过程中C2TLS与C2IAPS相比ROM显着降低(P<0.05)。在轴向旋转过程中C2TLS与C2PS相比ROM显着降低。在前屈-后伸过程中C2IAPS与C2PS相比ROM显着降低(P<0.05)。结论:(1)新的椎动脉分类和相关的解剖参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椎动脉变化过程和颅颈交界区解剖之间的三维关系,这对于减少寰椎枕化致AAD患者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至关重要。(2)横连装置可以有效减小了 AAD患者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旋转活动度;横连的数量在辅助减小各个运动工况活动度上没有差异。(3)在C2椎体出现变异导致椎弓根狭窄时,C2TLS和C2IAPS都可做为C2PS的替代方式。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发现,在轴向旋转和前屈-后伸过程中C2TLS相比C2IAPSROM更低,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王宾宾[3](2018)在《寰椎后弓板的设计及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因创伤、炎症、肿瘤、先天畸形等因素导致的寰枢椎生理关系破坏或运动功能异常称为寰枢椎不稳和/或寰枢椎脱位。作为常见的上颈椎疾患,因其易导致延髓、脊髓受压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寰枢椎脱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主要的手术方式有经口前路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后路寰枢椎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后路枕颈融合内固定以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后路手术因术野显露充分、固定切实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随着内固定器械的更新换代以及相关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知识的发展,内固定技术也由早期的线缆技术、椎板夹技术到一度被认为是金标准术式的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Magerl技术),再到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钉棒技术。每一种内固定技术的出现都极大地促进了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水平及临床救治能力的提升。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因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较高的植骨融合率及灵活多样的组合形式经久不衰,已成为后路寰枢椎内固定的首选术式。但因寰椎位置深在,毗邻复杂及解剖变异,显露及置钉过程中存在损伤椎动脉、C2神经根、静脉丛的风险导致术中出血增加及术后枕后区麻木,甚至出现无法置钉的情况。另外,现有的寰椎内固定方法对手术器械及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学习曲线长,不利于推广应用,导致相当一部分患者被迫接受了枕颈融合内固定手术,从而使颈部活动丢失,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因此,需要一种既能有效降低寰椎置钉风险与置钉难度同时又可提供足够稳定性的内固定技术。该技术既可作为寰椎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的良好补充,又可作为后路寰枢椎翻修的可选术式。国外曾有文献报导寰椎后弓锁定钉板系统,但其设计尚存部分缺陷且规格参数完全按照欧美人种设定,不完全适用于国人且国人相关解剖学数据尚属空白。为此,本课题通过CT与人寰椎骨标本两个方面测量健康成人寰椎后弓系列解剖参数并依据所测得数据初步设计成人寰椎后弓板,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究后弓板的应力分布情况及三维稳定性,经过体外生物力学试验进一步探究其生物力学稳定性,为后续设计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目的:1、对健康成人寰椎三维螺旋CT及健康寰椎骨标本进行测量,获取寰椎后弓相关的解剖参数,并依据所测数据初步设计寰椎后弓板。2、建立寰枢椎不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模拟寰椎后弓板内固定及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初步探究后弓板的应力分布情况及三维稳定性。3、建立寰枢椎不稳的体外模型并分别进行寰椎后弓板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测量并比较各组模型中C1-C2节段三维活动度(ROM),进一步评价寰椎后弓板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后续设计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随机抽取60例(男30,女30)成人寰椎三维CT(simenz)影像资料并用自带测量工具测量后弓相关解剖结构。选取30例(年龄、性别不详)干燥寰椎骨标本,应用国产游标卡尺(精确度0.01mm)及角度测量仪(精确度0.01°)测量后弓相关解剖结构。测量内容为:后结节中央及距中央5mm、10mm、15mm处后弓高度(矢状面垂直距离)及厚度(轴位距离)、水平面后弓夹角、内侧面椎动脉沟半距、外侧面椎动脉沟半距,并根据测得数值初步设计寰椎后弓板。2、查阅相关文献,利用Mimics10.01、Geomagic Studio 2013、SolidWorks2017、Abaqus6.14等有限元分析软件,设定相关参数,建立寰枢椎完整状态、失稳状态、寰椎后弓板+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探究后弓板的应力分布情况;测量各组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C1-C2节段ROM,比较各组间ROM有无差异,初步评价寰椎后弓板的科学性及稳定性。3、应用人体颈椎骨标本建立寰枢椎完整状态、失稳状态、寰椎后弓板+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的体外模型,验证模型有效性后测量各组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比较各组ROM值有无差异,进一步探究寰椎后弓板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后续设计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结果:1、获得了国人成人寰椎后弓系列解剖参数并据此初步设计了寰椎后弓板。2、建立了寰枢椎失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包含53346个单元,62348个节点,较真实地模拟了相关材料特性,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3、应用已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了后弓板内固定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并进行了应力分布测试及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测量。4、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寰椎后弓板应力分布均匀,未出现明显应力集中情况;失稳模型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均显着高于完整模型组;后弓板内固定组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在上述各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均显着低于完整模型组;后弓板内固定组在各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在相应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相比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5、建立了寰枢椎体外模型,分别测量了完整状态组、失稳状态组、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后弓板固定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C1-C2节段ROM并进行了组间差异性比较。6、体外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显示失稳模型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个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均显着高于完整模型组;后弓板内固定组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在6个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均显着低于完整模型组及失稳模型组;后弓板内固定组在各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在相应运动方向的C1-C2节段ROM值相比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解剖学研究提示寰椎后弓板适用于90%以上人群,具有较高的可行性。2、三维有限元分析提示寰椎后弓板应力分布均匀,设计科学。3、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寰椎后弓板内固定与传统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相当,有望成为现有后路钉棒内固定技术的良好补充。

朱希田,王以朋[4](2016)在《寰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寰椎后路置钉技术主要包括寰椎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固定,由于寰椎解剖形态特殊,结构复杂且变异性大,并与颈髓、椎动脉等重要神经血管组织相毗邻,使得寰椎置钉存在很大难度和风险。近年来,对寰椎后路置钉技术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有较大的进展,现就近年的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彭自强[5](2016)在《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制作及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寰椎标本观察及相关解剖参数的测量分析目的:通过对寰椎干骨标本的观察及文献的复习明确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及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对寰椎单节加压内固定系统设计相关的解剖学参数的测量及分析为该内固定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参数。方法:对20个寰椎干骨标本的整体、剖面观察并通过对文献的复习明确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并确立理想椎弓根钉道。按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及确立的理想椎弓根钉道对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制作所需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数据得出后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椎弓根宽度(寰椎后弓与侧块的连接部即峡部的宽度)、椎弓根内径宽度(峡部骨松质的宽度)、椎弓长度(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后弓的距离)、正中矢状面至进钉点内限(在通过两理想椎弓根钉道的剖面上作椎管前部后部最外侧点连线,该连线与后弓后缘交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正中矢状面至进钉点外限(在通过两理想椎弓根钉道的剖面上作椎管前部后部最外侧点连线,通过同侧横突孔最内缘作该连线的平行线,该平行线与后弓后缘的交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正中矢状面到理想进钉点距离(正中矢状面至理想钉道与后弓后缘交点的距离)、理想钉道长度(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骨质的长度)、椎弓根高度(寰椎后弓与侧块的连接部即峡部中部的高度)、椎弓根内径高度(测量椎弓根高度处骨松质的高度)、椎弓后缘高度(理想进钉点处椎弓后缘高度)、理想进钉点距椎弓后下缘距离、寰椎后弓椎动脉切迹移行处与理想进钉点距离、内倾角(α角):理想椎弓根钉道头部与正中矢状面所成锐角、前倾角(β角):理想椎弓根钉道头部与寰椎下关节面所成锐角。分别为:9.3mm、5.07mm、5.43mm、17.89mm、25.15mm、22.50mm、29.98mm、5.24mm、4.12mm、6.14mm、2.11mm、3.08mm、29.96°、5.09°。结论:通过对寰椎干骨标本的观察及文献的复习明确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及确立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对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设计相关的解剖学参数的测量及分析为该内固定系统的设计获得了部分理论参数。第二部分寰椎CT影像观察及相关影像参数的测量分析目的:通过对寰枢椎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影像的观察进一步明确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及理想椎弓根钉道的确立,通过对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设计相关的CT影像参数的测量及分析为该内固定系统的设计进一步提供理论参数。方法:对40位正常成年人的寰枢椎CT影像学资料进行三维及MPR重建。对三维整体图像及剖面图进行观察,然后对与此研究有关的相关径线和角度进行测量。对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第一部分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椎弓根宽度(寰椎后弓与侧块的连接部即峡部的宽度)、椎弓根内径宽度(峡部骨松质的宽度)、椎弓长度(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后弓的距离)、正中矢状面至进钉点内限(在通过两理想椎弓根钉道的剖面上作椎管前部后部最外侧点连线,该连线与后弓后缘交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正中矢状面至进钉点外限(在通过两理想椎弓根钉道的剖面上作椎管前部后部最外侧点连线,通过同侧横突孔最内缘作该连线的平行线,该平行线与后弓后缘的交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正中矢状面到理想进钉点距离(正中矢状面至理想钉道与后弓后缘交点的距离)、理想钉道长度(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骨质的长度)、椎弓根高度(寰椎后弓与侧块的连接部即峡部中部的高度)、椎弓根内径高度(测量椎弓根高度处骨松质的高度)、椎弓后缘高度(理想进钉点处椎弓后缘高度)、理想进钉点距椎弓后下缘距离、寰椎后弓椎动脉切迹移行处与理想进钉点距离、马氏点(马向阳确立的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内倾角(α角):理想椎弓根钉道头部与正中矢状面所成锐角、前倾角(β角):理想椎弓根钉道头部与寰椎下关节面所成锐角。分别为(x±s mm或°):9.32±0.85、5.00±0.77、5.41±0.94、18.66±0.75、25.14±0.91、22.48±0.94、30.41±0.74、5.10±0.83、4.15±0.63、6.18±1.04、2.05±0.86、3.10±0.77、19.55±0.80、30.06±1.59、5.00±0.89。结论:通过对寰椎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影像的观察进一步明确了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及确立了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对与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设计相关的CT影像参数的测量及分析为该内固定系统的设计获得了进一步的理论参数。第三部分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目的:按照第一、第二部分提供的各项理论参数,按照设计理念,设计一套既能很好的维持上颈椎的稳定性又不牺牲上颈椎正常的生理运动功能。并通过相关软件对该内固定系统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其各项机械性能。方法:通过频数分布图表,对第一、第二部分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为固定装置各部件提供更为准确的规格参数。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中螺钉长度及螺纹长度由椎弓根钉道长度决定。椎弓根螺钉螺纹外径由椎弓根的高度来决定。寰椎椎弓根螺钉的内径由其椎弓根的骨松质高度决定。寰椎椎弓根螺钉螺纹的设计为内锥形螺纹,寰椎椎弓根螺钉钉尾螺母配套设计为双枚螺母,横向锁紧螺丝尾部设计为一字型凹槽。横向弧形加压装置按照寰椎后弓的曲度进行设计,其可调范围按照测得的寰椎椎弓根进钉点两点间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可调最大值为测得的寰椎椎弓根进钉点两点间最大距离,最小值为测得的两点间最小距离。然后通过软件在电脑上进行模型设计,然后将设计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了解其机械性能是否能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最后委托厂家生产产品。结果:根据设计理念及前两部提供的参数,通过软件在计算机上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内固定装置,并进行了仿真的机械性能测试符合临床实际要求。最后委托厂家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结论:此设计理念先进,结构合理,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可以生产产品,为下一步生物力学实验做准备。第四部分三种后路寰椎椎弓根置钉方法单枚螺钉拔出力实验目的:通过对寰椎后路三种不同的椎弓根螺钉置钉法(马氏、谭氏及本研究设计的进钉法)进行单枚螺钉的抗拔出试验从而确定哪种置钉方法把持力更好。方法:取15个大小形态基本一致,寰椎椎动脉处后弓高度>4mm的寰椎干骨标本。寰椎椎弓根螺钉30枚(自行设计,委托委托江苏金鹿集团医疗系统械有限公司生产):外径3.5mm,螺纹长度25mm,螺距2mm,螺纹机构内锥形。将15个寰椎干骨标本的30个椎弓根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个椎弓根,分别按马氏、谭氏及本研究设计的钉道进行置钉。使用日本岛津生物力学仪进行最大拔出力测试,观察相同螺钉不同置钉法下的最大拔出力。结果:分别按马氏、谭氏、本研究设计的钉道置钉,螺钉的轴向最大抗拔出力分别为(N):275.62±1.06、280.3±1.35、278.28±1.17。结论:分别按马氏、谭氏、本研究设计的钉道置钉,单枚螺钉的轴向最大抗拔出力无统计学差异。第五部分寰椎三种不同椎弓根螺钉置钉法内固定系统的整体拔出力测试目的:通过对寰椎后路三种不同的椎弓根螺钉置钉法:马氏、谭氏及本研究设计的进钉法进行整套内固定系统的抗拔出试验从而确定哪种置钉方法的内固定系统更加牢固。方法:将30个寰椎干骨标本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个,30套本研究设计的内固定系统(型号规格完全一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套。分别按马氏、谭马氏及本研究设计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进行置钉。分别安装相同横向连接装置(安装时通过幅度调节系统调整横向连接装置的弧度使之与置钉角度相匹配)。然后进行整体抗拔出试验,记录其最大的抗拔出力。结果:分别按马氏、谭氏、本研究设计的钉道置钉,内固定系统的整体的轴向最大抗拔出力分别为(N):1125.2±65.3、863.4±32.8、1468.28±78.9。结论:对马氏、谭氏、本研究设计的钉道置钉,内固定系统的整体的轴向最大抗拔出力的比较。本研究设计的钉道置入本研究设计的内固定系统抗拔出力最大,说明其对寰椎的固定更加牢固。第六部分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与单节钉棒系统重建寰椎骨环的生物力学试验目的:对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标本进行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固定重建其骨环并进行生物力学实验,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将8具完整枕颈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组:在寰椎完整、寰椎不稳定性骨折、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三种状态下加载相同载荷进行枕颈活动度的比较。另一组钉棒内固定组:同样在三种状态下进行相同比较。通过比较对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对维持寰椎即时稳定性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组的寰椎完整状态的枕颈前后屈伸、左右屈曲、左右旋转的幅度分别为(o):12.32±2.31、13.44±2.80、11.25±1.52、11.48±1.35、53.84±3.25、54.16±2.96;不稳定骨折模型组为(o):26.53±2.37、26.21±3.76、21.56±2.12、21.21±2.45、66.18±2.96、69.52±3.25;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组为(o):14.84±1.54、14.30±2.82、12.43±1.35、12.65±1.42、56.31±3.21、57.15±2.98。寰椎单节钉棒内固定系统组:寰椎完整状态的枕颈前后屈伸、左右屈曲、左右旋转的幅度分别为(o):11.56±2.42、11.44±2.38、11.38±1.47、11.59±1.26、53.47±3.56、54.23±2.85;不稳定骨折模型组为(o):27.52±2.06、26.18±3.54、21.62±2.06、21.05±2.32 66.26±2.58、69.48±3.16;单节钉棒内固定系统组为(o):15.87±1.64、14.25±2.76、12.26±1.18、12.26±1.35、56.38±3.12、57.36±2.35。组内比较不稳定骨折状态下枕颈各个方向的活动范围都大于完整状态;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状态下枕颈各个方向的活动范围都小于完不稳骨折状态;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状态下各方向活动范围与完整状态基本相近,各个方向活动范围进行比较均得出P>0.05,无统计学差异。寰椎钉棒内固定组枕颈活动范围:不稳定骨折状态>钉棒内固定状态>完整状态。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横向加压内固定组活动范围<钉棒内固定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对不稳定性寰椎骨折骨环重建后显着增强枕-寰-枢复合体的稳定性并可满足正常生理运动的需要。寰椎单节钉棒系统进行寰椎内固定后亦能增加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稳定性,但其稳定性没有前者坚强。

麻昊宁[6](2016)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测量研究及后路螺钉技术的临床选择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影像学测量研究[目的]利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三维重建对椎动脉沟后弓高度小于4mm的寰椎进行置钉通道相关参数测量,探讨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从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行颈椎CT三维重建检查且排除上颈椎畸形、手术的病例患者90例,其中单侧或双侧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椎动脉沟底高度)小于4mm的51例,共84侧。利用其图像数据行寰椎三维数字化重建,并分别测量置钉通道相关数据。[结果]本组患者中,椎动脉沟处后弓最低高度为(3.28±0.51)mm,侧块高度、宽度、与后弓移行处高度均可容纳3.5mm直径螺钉置入。0。-15。理想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依次为(27.36±1.81)mm、(27.01±1.68)mm、(27.07±1.75)mm、(27.48±1.72) mm,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钉道长度依次为(23.48±1.79) mm、 (23.87±1.84) mm、 (24.58±1.89) mm、 (25.56±2.01) mm,侧块螺钉钉道长度为(20.78±2.05)mm。螺钉通道5个重要截面CT值均值分别为椎弓根螺钉(701.89±141.48)HU、侧块螺钉(599.11±137.33)HU。0°-15°理想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间无明显差异(P>0.05),O0-150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钉道长度随内倾角增加而增长(P<0.05),且均比侧块螺钉钉道长(P<0.05),椎弓根螺钉通道穿过骨质CT值均值高于侧块螺钉通道(P<0.01)。[结论]利用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可完成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小于4mm的寰椎置钉,且钉道长度损失不多,穿行骨量较大,预期把持力良好。第二部分:寰椎后路螺钉技术的临床选择策略[目的]探讨寰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选择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因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AAD)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术者共84例,男39例,女45例;年龄4-68岁,平均32.6岁。术前经影像学评估,分别测量寰椎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椎动脉沟底高度)及后弓侧块移行处高度,将后弓、侧块在矢状面的形态分为3型。Ⅰ型为椎动脉沟底高度及后弓侧块移行处高度均大于4mm,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Ⅱ型为椎动脉沟底高度小于4mm而后弓侧块移行处高度大于4mm,行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Ⅲ型为椎动脉沟底及后弓侧块移行处高度均小于4mm,行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随访过程中以影像学评估置钉安全性,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评估临床疗效。[结果]84例患者168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其中Ⅰ型63例,Ⅱ型16例,Ⅲ型5例。84例患者随访6-80个月。均于术后3-6个月间经CT观察到骨性融合,随访过程中未见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情况。7例在显露术野过程中出现静脉丛出血;5例行侧块螺钉固定的患者随访过程中无明显枕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手术前VAS、 JOA、NDI分别为(6.2±1.8)、(9.5±1.3)、(38.4±8.4),末次随访VAS、JOA、NDI分别为(2.3±0.6)、(14.8±2.6)、(18.5±7.7),手术前后相比较有显着改善(P<0.01)。[结论]以椎动脉沟底高度及后弓侧块移行处高度为参考,分别应用椎弓根螺钉技术、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及侧块螺钉技术的置钉策略安全可靠,对寰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的选用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海恒光[7](2016)在《国人寰椎应用Resnick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后相关径线的解剖学及CT测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国人寰椎标本采用Resnick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后相关径线的解剖学及CT测量,分析比较两种测量结果,评价解剖学及影像学测量在螺钉植入中的一致性,从而为Resnick技术在国人寰椎置钉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参考。实验方法宁夏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的20例国人头颈标本(排除破损、畸形的标本,且不分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等)。标本解剖后选取寰枢椎复合体20例置于自制标本固定器上,定位解剖标志后采用Resnick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即:选取枢椎峡部中央的垂线与寰椎后弓上下缘中点的交点作为进针点(A),使螺钉垂直于冠状面并与矢状面呈100倾斜角,即内倾角(α);在水平面上向头侧倾斜50,即上倾角(β)。植入螺钉建议选择3.5mm直径,穿出点记为B。寰椎的测量分三步:一、植钉前测量,使用电子数显卡尺测量寰椎后弓最薄处的高度(h)及宽度(w);进钉点至后结节垂线的距离(d);二、影像学测量,植钉后先测量螺钉上倾角(β)后标本给予三维CT平扫重建,用量角器测量内倾角(α),并测量寰椎后弓最薄处宽度(w)及高度(h),螺钉钉道长度(AB),内侧安全间隙(S1)、外侧安全间隙(S2),进钉点至后结节垂线的距离(d);三、剖面测量,沿椎弓根螺钉平面水平剖开寰椎为上下两半,测螺钉内倾角(α)、螺钉钉道长度(AB);脊髓安全距离(S1),即内侧安全间隙,血管安全距离(S2),即外侧安全间隙。最后将测量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相关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解剖学测量结果:(1)寰椎后弓最薄处高度(h):左侧5.02±0.28mm,右侧5.42±0.54mm;宽度(w):左侧9.71±1.04mm,右侧8.51±1.13mm;(2)进钉点至寰椎后结节垂线的距离(d):左侧19.01±1.92mm,右侧18.9±2.06mm;(3)钉道长度(AB):左侧25.00±2.92mm,右侧24.21±2.70mm;(4)内侧安全间隙(S1):左侧2.11±0.31mm,右侧2.63±0.72mm;外侧安全间隙(S2):左侧3.24±0.88mm,右侧3.73±0.53mm;(5)螺钉内倾角(α):左侧为8.1±2.0°,右侧为9.6°±2.00;上倾角(β):左侧5.2°±1.1°,右侧为4.8°±1.3°。影像学测量结果:(1)寰椎后弓最薄处高度(h):左侧5.35±0.49mm,右侧5.73±0.68;宽度(w):左侧10.14±1.57mm,右侧9.73±1.33mm;(2)进钉点至寰椎后结节垂线的距离(d):左侧18.10±2.93mm,右侧18.82±2.12mm;(3)钉道长度(AB):左侧26.60±1.89mm,右侧25.11±2.52mm;(4)内侧安全间隙(S1):左侧2.42±0.55mm,右侧2.74±0.82mm;外侧安全间隙(S2):左侧3.64±0.78mm,右侧3.99±0.70mm;(5)螺钉内倾角(α):左侧为8.70±2.5°,右侧为10.2o±2.70;上倾角(β):左侧5.60±1.6°,右侧为5.10±1.4°。结论通过影像学及解剖学的测量,均证实国人寰椎植入椎弓根螺钉是安全的,可行的,并推荐进针点的解剖定位为:枢椎峡部中央的垂线与寰椎后弓上下缘中点的交点作为进针点,使螺钉垂直于冠状面并与矢状面呈100倾斜角,向头侧倾斜50。

韩江红[8](2015)在《寰、枢椎后弓侧块螺钉技术的解剖及三维CT测量》文中指出背景寰、枢椎即第1、2颈椎,是脊髓生命中枢所在。因其结构特殊(侧块的外侧有横突孔,内侧有椎管)、毗邻位置复杂(寰椎后弓上有椎动脉及第1脊神经经过),出现寰枢椎不稳易危及患者的生命。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寰、枢椎后路(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是常用的手术方式。目前国内外对寰枢椎测量数据差异较大,影响了临床置钉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因此对寰枢椎准确的解剖及三维CT测量则成为后路螺钉固定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目的本研究从解剖、三维CT影像方面对寰、枢椎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和测量,探讨寰、枢椎后弓侧块螺钉安全进钉的位置、进钉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100例(干骨标本80例,湿骨标本20例)正常成人的寰椎和枢椎标本,不分性别、年龄和种族。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精确度0.02mm),用photoshop7.0测量角度,提供相关解剖学参数。收集100例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因颈椎骨质增生、炎症或外伤,但不涉及寰、枢椎损伤的患者(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同意)进行颈部三维CT扫描。采用配备的三维重组软件(SUN magic view 1000)进行三维CT重建,测量相关CT参数。采用SPSS13.0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X±S)表示,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单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寰椎测量结果:各测量指标左、右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干骨、湿骨三者测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值取双侧平均值。测量数值显示椎动脉沟高度内侧1/3要小于外侧1/3,其中外侧1/3高度大于4.0 mm者占58.3%;3.5 mm<外侧1/3高度≤4.0 mm者占13.3%;1.7 mm<外侧1/3高度≤3.5mmm者占28.3%;外侧1/3高度小于1.7mm者占1.7%,最小值为1.60 mm,最大值为6.58 mm。其中进钉点处后弓的高度大于4.0 mm者占85.0%;3.5 mm<后弓的高度≤4.0mm者占8.3%,≤3.5 mm者占5.0%,最小值为2.36 mm,最大值为10.02 mm。进钉点至侧块前缘中点的距离为27.55±2.01 mm(选择螺钉长度的重要依据),最小值24.58 mm,最大值32.36 mm。寰椎螺钉内倾角为15.29±2.15°,上倾角为3.78±1.07°。2.枢椎测量结果:枢椎椎弓根高度7.59±0.98 mm,宽度7.57±1.77mm,其中螺钉进钉必经处枢椎椎弓根宽度大于4.0mm者占100.0%,最大值11.08mm最小值5.30 mm。进钉点至侧块前缘中点的距离26.47±1.85mm,最大值30.78mm,最小值23.00mm。进钉点处椎弓高度11.98±1.16mm,宽度5.58±0.90 mm,最大值13.34 mm,最小值4.52 mm。横突孔至椎管外缘的距离6.72±1.22 mm。枢椎内倾角为19.20±2.77°,上倾角为28.03±3.60°。结论1.通过测量显示寰椎螺钉通道应沿着椎动脉外侧行走,选择螺钉的直径应以椎动脉沟外侧1/3高度为重要依据;枢椎椎弓根是枢椎选择螺钉直径的重要参考。2.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58.3%寰椎可采用直径为4.0mm的螺钉;13.3%者可选用直径为3.5mm的螺钉;28.3%者可选用直径为3.0 mm的螺钉;1.7%者应选用其他的螺钉固定方式。枢椎可选择直径为4.0 mm的螺钉。3.进钉点至侧块前缘的距离是选择螺钉长度的重要依据,寰、枢椎可选择长度为22-28mm的螺钉。

龚民,蒋俊威,刘浩,周芸[9](2014)在《两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的可行性比较》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按其入钉点的不同可分为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和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又称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这2种固定方法各有优缺点,以往缺乏关于2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骨性解剖可行性的比较研究,目的:以测量国人寰椎相关骨性解剖数据为依据,比较2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0例(60侧)成人颈椎病患者的寰椎螺旋CT扫描数据,利用CT工作站对数据重建,分别测量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的关键骨性解剖数据,适合行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的标准为寰椎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和宽度≥4 mm;适合行经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的标准为寰椎后弓下侧块高度≥4 mm。结果与结论:寰椎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为(4.54±1.17)mm,椎动脉沟处后弓宽度为(8.69±1.12)mm,寰椎后弓下侧块高度为(4.98±1.07)mm。寰椎后弓椎动脉沟高度大于4 mm(适合经寰椎后弓螺钉固定组)有41侧,占68%;寰椎后弓下侧块高度大于4 mm(适合经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有52侧,占87%,2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经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较经寰椎椎弓根螺钉更具可行性。术前利用CT测量寰椎关键解剖结构数据对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金成,李钧,何建[10](2013)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解剖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综述国内外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解剖学定义、测量参数、生物力学、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用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分析相关研究进展。结果寰枢椎的解剖学研究及测量,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准确的解剖学依据,并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结论对于上颈椎疾病的治疗,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安全有效的,并强调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个体化操作。

二、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寰椎后弓解剖学测量及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测量内容与方法
        (三)数据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测量参数
    三、讨论
        (一)骨标本与CT资料测量比较
        (二)寰椎后弓解剖结构
        (三)寰椎后弓解剖结构测量的意义
        (四)存在的不足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二)主要实验环境及软件
        (三)方法及内容
        (四)数据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一)测量结果
        (二)新型寰椎后弓钢板设计及组装
    三、讨论
        (一)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方式及特点
        (二)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解剖可行性
        (三)新型寰椎后弓钢板及螺钉的优点和创新性
        (四)使用范围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新型寰椎后弓钢板有限元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二)主要实验环境及软件
        (三)建立有限元模型
        (四)有限元后处理
    二、结果
        (一)活动度结果
        (二)应力结果
    三、讨论
        (一)活动度分析
        (二)应力分析
        (三)存在的不足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附录
    附录 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及专利申报成果
    附录 C.综述 有限元分析方法在上颈椎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寰椎枕化椎动脉变异的三维分型及不同颈1-2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寰椎枕化患者椎动脉变异的三维评估及分型
    1.1 实验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方法
    1.4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C2椎弓根螺钉技术联合横连系统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内容
    2.4 数据和统计分析
    2.5 结果
    2.6 病例介绍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不同C2椎弓根螺钉替代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及内容
    3.4 数据和统计分析
    3.5 结果
    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3)寰椎后弓板的设计及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寰椎后弓解剖学研究及后弓板的设计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寰枢椎失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三维有限元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寰枢椎失稳体外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4)寰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寰椎的解剖学研究
2 寰椎后路置钉技术
3 生物力学研究
4 临床疗效

(5)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制作及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寰椎标本观察及相关解剖参数的测量分析
    1 材料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寰椎CT影像观察及相关影像参数的测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
    1 寰椎横向加压固定系统的设计
    2 寰椎内固定系统单个部件有限元的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三种后路寰椎椎弓根置钉方法单枚螺钉拔出力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部分 寰椎三种不同椎弓根螺钉置钉法内固定系统的整体拔出力测试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部分 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与单节钉棒系统重建寰椎骨环的生物力学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测量研究及后路螺钉技术的临床选择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影像学测量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选择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寰椎后路侧块及经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7)国人寰椎应用Resnick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后相关径线的解剖学及CT测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寰枢椎不稳内固定治疗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8)寰、枢椎后弓侧块螺钉技术的解剖及三维CT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寰、枢椎椎弓根侧块螺钉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10)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解剖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寰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
    1.1 寰椎椎弓根的定义:
    1.2 寰椎椎弓根的解剖学测量:
2 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置钉方法
3 枢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
    3.1 枢椎椎弓根的定义:
    3.2 枢椎椎弓根的解剖学测量:
4 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置钉方法
5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6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6.1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优点:
    6.2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适应征和禁忌征:
7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及意义

四、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 潘保顺. 蚌埠医学院, 2020
  • [2]寰椎枕化椎动脉变异的三维分型及不同颈1-2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D]. 李腾.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3]寰椎后弓板的设计及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D]. 王宾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2)
  • [4]寰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 朱希田,王以朋.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6(01)
  • [5]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制作及生物力学分析[D]. 彭自强. 广西医科大学, 2016(11)
  • [6]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测量研究及后路螺钉技术的临床选择策略[D]. 麻昊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7]国人寰椎应用Resnick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后相关径线的解剖学及CT测量的比较研究[D]. 海恒光. 宁夏医科大学, 2016(03)
  • [8]寰、枢椎后弓侧块螺钉技术的解剖及三维CT测量[D]. 韩江红. 新乡医学院, 2015(02)
  • [9]两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的可行性比较[J]. 龚民,蒋俊威,刘浩,周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31)
  • [10]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解剖学研究进展[J]. 金成,李钧,何建. 浙江创伤外科, 2013(06)

标签:;  ;  ;  

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