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初探

宜州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初探

一、宜州生态农业开发与建设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史莎娜[1](2021)在《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机制及格局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地区具有脆弱的生态环境,受特有的地质地貌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域系统,多种地域功能在这个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加快,人类活动干扰加强,导致原本就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破坏甚至出现石漠化或石漠化程度加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喀斯特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重视程度日益加强,石漠化治理工程也在不断加强,许多石漠化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尖锐,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变化,导致喀斯特地区地域功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明确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理论,开展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研究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地域多功能研究和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及遥感等基础数据,采用GIS、RS、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机器学习、地理探测器等相关技术和研究方法,在系统分析喀斯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乡村地域多功能研究的基础上,以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将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桂西北分为3046个5km×5km的网格,系统开展了桂西北网格尺度、长时间序列(20年)、高效率(CFSFDP算法)的地域多功能识别研究,以及多要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多机制(地域各类功能及地域综合功能)、多模式(5种优化模式)的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机制及格局优化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1)解析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内涵,构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2)探寻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3)诊断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明确不同地域功能的空间优化布局,探索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地域多功能优化的开发利用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是有喀斯特地貌分布的地域系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各种综合作用,包括生态保障、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功能三大类型。分类中重点考虑生态保障功能与其他地域的差异,将其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石漠化控制功能、土壤保持功能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选择产水量、土壤保持量、石漠化敏感性等综合性指标,尤其是石漠化敏感性指标体现了喀斯特地区的特点。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理论研究不仅可为喀斯特地区开展地域多功能研究和改善喀斯特地区城乡格局,重塑城乡关系提供理论指导,还是地域多功能理论和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采用密度聚类算法-CFSFDP对桂西北地区网格单元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CFSFDP算法效率高而且不需要指定类别,实现了对网格尺度地域多功能的高效识别。1995-2015年,桂西北地区生态保障功能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类型分布范围变化最大,成为东部和南部石山较多、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区域的主导功能,而西部偏北土山较多、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少的区域逐渐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石漠化控制功能主导。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功能整体水平均明显提升,在西部偏南右江河谷地区、东部的金城江和宜州形成了两个高等级聚集区。地域综合功能逐渐形成西部偏北以生态保障功能为主导,东部和南部以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功能共同主导的格局。(3)桂西北地区生态保障功能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植被覆盖指数、地形起伏度、喀斯特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功能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城乡人口数量、化肥施用量等社会经济因素,地域综合功能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喀斯特地质、地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因素。喀斯特地质、地貌因素单独作用对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功能的影响强度较弱,但与其他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强度显着增强。桂西北地区地域多功能的时空变化是自然环境内部因素与社会经济外部因素相结合,主导与基础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类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对地域功能时空变化的影响显着增强。(4)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对不同功能类型和空间区域采取不同的空间格局优化布局和优化模式,有利于针对性开展区域生态保护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于问题导向原则和可控因素调控,提出生态城镇综合保障模式、绿色生态产业促进模式、城镇化转移安置模式、土地整理修复模式及生态特色小镇带动模式5类开发利用模式,可增加开展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空间优化布局的可操作性。此外,开展县域尺度地域多功能优化分区,可更有效的对桂西北地区生态保护和空间优化布局提供指导。

覃龙军[2](2021)在《变迁与传承:壮族歌圩及其社会功能研究 ——以刘三姐歌圩为例》文中认为“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歌”,“歌圩”便是最好的见证,歌圩是人们聚唱会歌的一种活动形式。不同时期歌圩具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内容与结构,歌圩不同时期变迁的逻辑与所在的社会环境有怎样的联系?歌圩如何从集体时期一度式微的状态到市场化改革后重新兴起的,背后蕴含怎样的逻辑,与时代有何关系?本文以壮族歌圩作为研究对象,在广西宜州城区、下枧河流域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法收集相关资料。在对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纵横结合地考察了传统时期、集体化时期和市场化改革后三个不同时间段下歌圩的变迁,梳理了歌圩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挖掘和分析了歌圩流变中的功能调整与转化,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歌圩文化。研究发现,首先,对于壮族歌圩的变迁而言,壮族歌圩深嵌于壮族的地方经济社会结构中,歌圩的演变也是适应社会变迁的结果,歌圩在变迁中延续但又改变着传统。在歌圩的演变过程中,活动场所经由传统的乡间田野地头向现代多元文化交融的城镇、网络化空间迈进,表现为多层次存在;活动形式从传统的自发状态向有组织、规范的表演化演进;歌唱内容多元化,注重个体的情感表达或受相关活动主题的限制;歌唱主体泛化为确定性的活动组织者以及不确定的“候鸟式游客”,表现为主体的连续性与不连续性并存。其次,壮族歌圩演变过程中有很强的时代印记,社会功能也会随着社会变迁发生调整与转化。集体时期国家在场影响下,经过改造后的歌圩活动处于严密的控制之中,歌圩的社会功能不再局限于族群内部,与外部社会结构、制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是偏向于政治整合与宣扬的功能;九十年代引入市场制度后促使了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相伴的是壮族社会的落后面貌改变,壮族社会经济和民间文化结构也在变迁。歌圩快速转型的同时,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与原生动力的改变,传统歌圩以歌求偶的功能已经消逝,社会教化与地方性文化传承功能愈发式微,经济贸易与社会集体参与的节日性娱乐狂欢功能占据主导地位。歌圩在变迁转型的同时,人们对其变化表现褒贬不一,主要认为现代歌圩的发展丢失了原本意味,即真实性问题;歌圩表演与个性化表达之间的矛盾,即表述性问题;对歌圩工具性作用强调下的传统歌圩价值认同弱化,即认同问题。基于上述论述,最后针对歌圩变迁的现实困境问题,从文化传承主体、歌圩传统社会价值找回以及组织机制建设与整合三方面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与发展期许。

冀晶娟[3](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黄宇昊,孔猛,蓝诚宁[4](2020)在《宜州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河池市宜州区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发挥区域"水"优势,修复了受损的水生态系统,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水和谐。介绍了具有宜州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成果及其创新性工作,总结了工作经验,并对宜州区今后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议。

白娅男[5](2020)在《大数据系统在精准施肥中的应用研究 ——以力源宝系统为例》文中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央一号文件始终锁定“三农问题”,要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系统的应用为社会多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大数据应用与农业与精准施肥技术结合,精准管理配、施肥,综合利用肥料资源,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效解决面源污染,将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保障农业优质高产,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及农户减少成本,增产增效的目的,为农资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契机。本文以广西力源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大数据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实证分析与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大数据精准施肥系统的应用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将为大数据精准施肥系统的完善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力源宝大数据系统在作物精准施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该系统将精准施肥技术与大数据系统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收集整理了114.6万个土壤样本,450万个化验数据包等多项土壤调查数据,具有专业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调查数据。(2)该系统平台是集精准配肥、产量预测、市场分析、效益分析、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可视化决策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以数据信息为依据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决策建议。(3)该系统根据种植地区土壤肥力情况,结合种植的作物(如:桉树、百香果、甘蔗、火龙果、芒果、香蕉、油茶、柚子、水稻、等)生长所需营养,以及天气、降雨、市场等多方面的数据资源,经过数据的整合分析提供最优的配施肥方案以及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指导。2.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力源宝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指导施用配方肥的甘蔗各项品质指标均高于传统肥。甘蔗实际产量平均提高17.26吨/公顷,产出投入比平均增长0.83万元/公顷。甘蔗株高平均增长37.31cm,茎径平均增幅为0.07cm,甘蔗锤度平均增幅0.71%,蔗糖分平均增幅0.9%,蔗汁简纯度平均增幅1.34%,甘蔗纤维分平均增幅1.3%。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精准化,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为企业对作物生产用肥决策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实现企业和农户节约成本、农产品增收增效的目的。3.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平台的建设、使用与推广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低,缺少核心研发技能,技术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资源整合利用难度大。(2)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建设尚不完善,数据的采集、整理、保存、管理和利用重视度不够,数据信息更新缓慢,施肥方案较单一,大数据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3)受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农户应用大数据难懂且不方便,导致企业系统推广范围小且不到位,企业技术人员对大数据系统应用还很模糊,导致农业技术服务水平低,技术指导不到位,农户无法全面了解大数据系统带来的效益。(4)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建设应用需要的科研投入大,成本消耗高,资金短缺,且所需人才要求较高,人员储备量不足。(5)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定位地土壤肥力的范围较为宽泛,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导致市场定位仅限于大客户,客户群狭窄,市场发展战略选择有局限性。4.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应用平台的对策建议:(1)政府扶持,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大支持力度,数据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以法律政策的形式加强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对大数据技术倾斜引导。(2)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的信息数据管理、链接和整合要严谨并及时整理上传系统,保证信息时效性。完善并及时更新系统功能,有效帮助农户作物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错误与偏差,为农户提供更加直观有效的系统效果体验。(3)系统应用推广要面向农户,开发面向农业的移动智能大数据应用系统,随时随地提供精准的市场、政策、生活等方面的农业情况信息。(4)加强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之间的技术、人才合作,企业不仅注重数据管理技术类核心技术人才,更要注重培养或引进对农业发展具有深刻理解能力的创新交叉型人才。(5)深化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的应用,密切跟踪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各地土壤情况的调查统计,提高系统定位决策的精准度,深度融合各项资源,丰富系统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技能。

陈田[6](202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还存在于区域内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地和华南、西南、东盟三个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特点,虽然区位优越,但区域内情况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就经济总体水平而言,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6市人均GDP为36639元,而桂西资源富集区仅为23939元;柳州市、防城港市人均GDP分别为75945、73601元,而河池市、贵港市分别仅为22302元、26635元。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促进整个广西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地理、经济基础等因素致使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滞后并且区域经济差距大,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但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划分广西的经济区域才能较全面的观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程度是怎样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因素是什么?未来如何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进行划分,剖析其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测度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探究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内容安排: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介绍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章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对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前人成就、挖掘文献留白,借鉴基础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第3章介绍广西的禀赋,动态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总体的经济演进,静态解剖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4章基于所划分的经济区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法,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四种指数,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差距;第5章在全面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第6章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章基于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机遇,结合国家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文件,探寻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推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基本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主要观点和结论有:(1)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横向比较依然落后。从广西内部的区域来看,桂南沿海经济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则相对滞后。(2)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存在于经济板块间、城市间、县域间、城乡间,表现于经济总体水平、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是多维的不平衡。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3)经济总体水平在各等级的区域间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人均GDP差距,区域经济总体差距依次来源于区域间差距、区域内差距、超变密度;人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表现为收入差距的缩小,但差距依然明显;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也呈缩小的趋势,表现为小学教育差距和医疗卫生差距的缩小,但是,中学教育的差距还较大。因此,要缩小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广西的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民族自治(待遇)县之间、陆地边境县之间、民族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分明,不平衡性突出,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明显。未来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经济的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并注重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5)2010-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从2010年的勉强协调或濒临失调逐渐向2018年的中等协调或初级协调转变,预计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进一步提升。但是,面临边地和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发展滞后,以及地理禀赋、科教水平、开放程度区域差距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拥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诸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6)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集中均衡”式发展模式,要积极打造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经济高地,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推动区域之间融合、互动发展;要加大力度支持广西欠发达地区、民族自治(待遇)地区、沿边地区加快发展;要深化新时代广西经济对外开放,以大开放激发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尤其是经济与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与社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坚持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前提下,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破除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语言障碍,力求缩小广西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

黄捷[7](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传承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为有效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情况的田野调查为切入点,深入实践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困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立法的局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承发展中身份和财产保障的权利缺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创新利用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备等方面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局限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保护的正当性进行梳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二分法为基础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体系,论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理论的合理性。通过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立法设计、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措施提出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建议。除去绪论和结论,研究框架具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界定和类型。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界定明确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范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类型界定,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主体的范围。第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实证分析。通过对广西防城港市、百色市、崇左市、桂林市、河池市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情况进行田野调查,在梳理问题的基础之上总结经验。第三部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局限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立法的局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承发展中身份和财产保障的权利缺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创新利用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备等方面梳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局限性。第四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的正当性。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和平衡利益关系的需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法律保护的现实依据。从人格论、正义论、财产劳动论、文化多样性论的学理层面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二分法为基础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体系。第五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理论的提出。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行使的需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平衡的需要等方面论述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必要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界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私权属性两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进行法律分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财产权两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内容进行梳理。第六部分,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通过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立法设计、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王薇[8](2019)在《撤市改区背景下建设海绵型城市的必要性分析——以河池市宜州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国范围内"撤市改区"的进行,宜州正式撤市改区,河池市政府驻地搬迁至宜州区。城市建设范围逐步扩大,但同时城市建设也对大自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更是为城市水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洪涝灾害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能力下降的问题。为解决宜州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类似问题,决定采用海绵城市理念,而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化建设理念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罗敏赡[9](2019)在《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二○年是国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因此打好扶贫的攻坚战刻不容缓。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要取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农业产业化这条道路。河池市地处广西的西北部,是贫困县聚集的城市,在国家“东桑西移”的政策影响下,河池市桑蚕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亦成为该地区主要的民生产业,是提高地区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笔者通对河池市桑蚕产业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了解目前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总结出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中所存在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构建SWOT矩阵,并以矩阵中所得出的战略措施为参考,对河池市桑蚕产业化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提出了建议。现阶段河池市桑蚕产业应克服自身出现的瓶颈,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深化产业链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建立优质茧丝培育基地;完善建立合作社组织,深化桑蚕体制改革;继续做大做强具有河池市特色的桑蚕产业品牌;力求在巩固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从根源解决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走出一条具有河池市自身特色的桑蚕产业化道路,推动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健康稳定的发展。

李燕飞,白雪,虞崇江,乐波灵[10](2019)在《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00年以来,广西蚕桑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自2005年起蚕茧产量已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1,为蚕农增收、蚕业增效、县域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对广西蚕桑全产业链发展的深入调研,找出了制约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了提升蚕茧产量质量,确保种养业高质量发展;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抓好产业链横向拓展,带动产业高效益发展;加强产业创新研发,确保蚕业科技高水平发展;加强市场流通和出口贸易,提升产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6个发展对策,以期推动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宜州生态农业开发与建设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州生态农业开发与建设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机制及格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3 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研究框架
    3.1 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的内涵
    3.2 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
    3.3 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形成与演变的驱动机制
    3.4 小结
4 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识别
    4.1 地域多功能识别及空间特征分析方法
    4.2 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4.3 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识别与分析
    4.4 小结
5 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特征
    5.1 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5.2 桂西北地区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特征
    5.3 桂西北地区地域多功能重心迁移特征
    5.4 小结
6 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机制
    6.1 地域多功能影响因素识别与解释方法
    6.2 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6.3 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影响机制分析
    6.4 小结
7 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空间格局优化
    7.1 优化思路与分析方法
    7.2 地域多功能分类优化
    7.3 地域多功能优化分区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讨论
    8.2 特色与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变迁与传承:壮族歌圩及其社会功能研究 ——以刘三姐歌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壮族歌圩的相关研究
        1.2.2 既有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歌圩
        1.3.2 山歌
        1.3.3 社会功能
    1.4 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及其选取
        1.5.2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第2章 壮族歌圩: 缘起、特征及其传统功能
    2.1 壮族歌圩缘起
        2.1.1 山地环境的自然地理特征
        2.1.2 歌圩的历史起源
        2.1.3 底蕴深厚的稻作文化
    2.2 以歌代言: 传统歌圩的基本特征
        2.2.1 乡间田野: 传统歌圩歌唱空间
        2.2.2 即兴而歌: 歌圩活动情景演绎
        2.2.3 口口相传: 歌圩文化传播形式
    2.3 传统歌圩的社会功能
        2.3.1 歌圩活动的自我娱乐功能
        2.3.2 以歌传情: 青年男女的择偶与婚配
        2.3.3 道德教化: 歌圩空间规训与秩序维护
        2.3.4 文化传承: 歌圩中地方性知识的建构与传递
第3章 国家进场下的政治整合与壮族歌圩集体再造
    3.1 建国初期壮族歌圩仪式活动的型塑
        3.1.1 征用: 壮族山歌“合法性”定位确立
        3.1.2 收编: 山歌传播主体的正式力量在场
    3.2 集体化时期中的歌圩再造
        3.2.1 集体化时期的国家与社会
        3.2.2 壮族山歌歌唱中的“国家符号”表达
        3.2.3 禁而不绝: “禁歌”与“地下歌圩”
    3.3 歌圩演变中的功能变迁
        3.3.1 以歌择偶与文化传承的式微
        3.3.2 政治整合与宣扬功能的强化
第4章 符号消费: 市场化改革下壮族歌圩的功能嬗变
    4.1 经济资本语境下歌圩场域的不同面相
        4.1.1 乡间到城镇: 现代歌圩空间的转向
        4.1.2 田野到舞台: 歌圩表演的新样貌
        4.1.3 线下到线上: 网络对歌的新歌圩生成
    4.2 山歌新唱: 市场驱动下的歌圩品牌塑造
        4.2.1 歌圩活动形式:展示型与竞演型对歌
        4.2.2 “山歌的海洋”: 都市里的象征舞台
        4.2.3 “唱着山歌等你来”: 刘三姐文化形象重构
    4.3 现代歌圩重构下的功能转化
        4.3.1 歌圩经济功能的凸显与重心转向
        4.3.2 消费砝码: 传统社会教化功能弱化
第5章 失落与传承: 歌圩文化的时代转型与价值回归
    5.1 歌圩变迁与转型的现实困境
        5.1.1 “快餐式展演”与内涵表达的缺位
        5.1.2 歌圩文化变异与价值认同弱化
        5.1.3 “趋同化表演”与“个性化表达”矛盾共存
    5.2 坚守与调适: 歌圩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5.2.1 主体回归: 焕发歌圩传承主体文化认同
        5.2.2 精神家园: 工具理性蔓延下传统价值找回
        5.2.3 政府保障: 歌圩传承的机制创新与组织整合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关于歌圩的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3)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4)宜州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点完成情况评估
    1.1 目标完成情况
    1.2 投资完成情况
2 实施成效
3 独创性工作
4 主要经验
5 建议

(5)大数据系统在精准施肥中的应用研究 ——以力源宝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精准施肥的必要性
        1.1.2 大数据与精准施肥的结合
    1.2 研究发展基础
        1.2.1 大数据研究基础
        1.2.2 精准农业中的精准施肥
        1.2.3 大数据技术在精准施肥中的应用发展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1 研究理论意义
        1.3.2 研究实践意义
        1.3.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证分析法
        1.4.4 实地调研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
    2.1 大数据系统
        2.1.1 大数据概念
        2.1.2 大数据意义
    2.2 精准农业
    2.3 精准施肥技术
        2.3.1 精准施肥概念
        2.3.2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
    2.4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
        2.4.1 公司介绍
        2.4.2 技术团队
        2.4.3 精准施肥大数据介绍
        2.4.4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操作
第三章 大数据系统在甘蔗精准施肥中的应用
    3.1 甘蔗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
        3.1.1 甘蔗
        3.1.2 甘蔗精准配肥决策系统
    3.2 示范地甘蔗配肥试验设计选择
        3.2.1 试验地甘蔗配肥决策
        3.2.2 试验规模
    3.3 试验调查内容及方法
        3.3.1 调查内容
        3.3.2 分析方法
    3.4 大数据精准施肥对甘蔗品质的影响
        3.4.1 甘蔗锤度
        3.4.2 甘蔗蔗糖分
        3.4.3 蔗汁简纯度
        3.4.4 甘蔗纤维分
    3.5 大数据精准施肥对甘蔗农艺性状的影响
        3.5.1 株高
        3.5.2 茎径
    3.6 大数据精准施肥对甘蔗效益的影响
        3.6.1 实际产量
        3.6.2 实际产出投入比
    3.7 大数据精准施肥对土壤肥力和收益的影响
        3.7.1 土壤肥力
        3.7.2 收益
第四章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1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1 农业信息化程度低
        4.1.2 企业大数据系统建设不完善
        4.1.3 基础条件的限制,企业系统推广不到位
        4.1.4 人员储备不充足
        4.1.5 企业市场战略选择有局限
    4.2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的服务满意情况
        4.2.1 用户基本情况分析
        4.2.2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满意情况分析
        4.2.3 企业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满意情况分析
    4.3 对策建议
        4.3.1 数据开放,资源共享
        4.3.2 数据管理、链接和整合,及时上传
        4.3.3 系统推广面向农民,垂直应用,注重示范作用
        4.3.4 注重培养、引进交叉型人才
        4.3.5 技术升级,提高精准度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精准施肥大数据系统应用调查问卷
致谢

(6)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3 理论分析框架
第3章 广西禀赋、经济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禀赋
    3.2 广西的经济演进(1949-2019)
    3.3 广西经济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4 小结
第4章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维差距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方法
    4.2 区域经济发展多维差距评价指标体系
    4.3 区域板块间经济发展差距
    4.4 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
    4.5 县际经济发展差距
    4.6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4.7 小结
第5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估
    5.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5.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5.4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机遇
    6.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6.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7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与保障措施
    7.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格局
    7.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7.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界定与类型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法律界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界定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类型
        一、个体传承人、团体传承人和国家传承人
        二、代表性传承人和普通传承人
        三、外源性传承人和本源性传承人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田野调查基本情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情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继人才的培养情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助情况
    第二节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困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继无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难以获得发展利益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资助扶持相对有限
    第三节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实践经验
        一、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培养”模式
        二、创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发展”模式
        三、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创新利用”模式
第三章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局限性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立法的局限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统一立法的原则与保护现状不适应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统一立法体系的欠缺
        三、现行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完善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不完善
        一、个体传承人认定制度不科学
        二、团体传承人认定体系不统一
        三、国家传承人认定制度缺位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承发展中身份和财产保障的权利缺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维护缺乏权利支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承发展中缺乏权利支撑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创新利用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备
        一、商标权利用不足
        二、专利权保护难以实现
        三、着作权保护不完善
第四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的正当性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法律保护的现实依据
        一、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二、平衡利益关系的需要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法律保护的学理检视
        一、人格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利益分享的基础
        二、正义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利益分配的保障性
        三、财产劳动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财产利益的充分性
        四、文化多样性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发展的适当性
    第三节 基于正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二分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二分法的特征
        二、以二分法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体系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必要性
        一、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行使的需要
        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平衡的需要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法律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界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私权属性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内容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财产权
第六章 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第一节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立法设计
        一、调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立法原则
        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
        三、建立单一法律保护与多重法律保护无缝衔接制度
    第二节 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
        一、个体传承人认定制度的科学化
        二、团体传承人认定制度的一体化
        三、国家传承人认定制度的构建
    第三节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确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权的内容设定
    第四节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一、现行商标权利用制度的优化
        二、现行专利权授权条件的科学化
        三、现行着作权制度的扩张适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撤市改区背景下建设海绵型城市的必要性分析——以河池市宜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海绵城市的含义
2 宜州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探究
    2.1 项目背景
    2.2 宜州区内涝现象及简略分析
    2.3 宜州区用水结构简略分析
    2.4 宜州区供水状况分析
    2.5 宜州区降雨特性及利用分析
3 宜州区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3.1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3.2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减少城市水污染
    3.3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
4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
    4.1 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法规支持海绵城市建设
    4.2 加大雨水收集、净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
    4.3 结合具体状况,协调统筹发展
5 结语

(9)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桑蚕产业
        2.1.1 中国桑蚕产业的发展史
        2.1.2 中国桑蚕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2 农业产业化
        2.2.1 农业产业化概念
        2.2.2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2.2.3 农业产业化的构成要素
        2.2.4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2.2.5 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2.3 SWOT态势分析法
        2.3.1 SWOT态势分析法的界定
        2.3.2 SWOT态势分析法的应用
3.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借鉴
    3.1 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
        3.1.1 美国
        3.1.2 法国
        3.1.3 日本
        3.1.4 荷兰
    3.2 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
        3.2.1 山东寿光
        3.2.2 广东英德
    3.3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借鉴
4. 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4.1 河池市基本状况介绍
        4.1.1 地理区位及地形地貌
        4.1.2 河池市农业发展资源
        4.1.3 河池市社会资源
    4.2 河池市桑蚕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5. 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
    5.1 河池市桑蚕产业化的发展优势
        5.1.1 地理优势
        5.1.2 气候优势
        5.1.3 品牌优势
        5.1.4 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率逐步提升
    5.2 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的劣势
        5.2.1 桑蚕产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
        5.2.2 管理部门混乱,科技推广机构弱势
        5.2.3 蚕农自身条件的约束
        5.2.4 生产模式落后,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
    5.3 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的机遇
        5.3.1 国家政策扶持
        5.3.2 土地流转资源较多
    5.4 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的威胁
        5.4.1 科技人才引进困难
        5.4.2 国际桑蚕市场的冲击
    5.5 构建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的SWOT矩阵
6. 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6.1 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6.1.1 从供给侧推进产业化改革
        6.1.2 加强桑蚕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建设
        6.1.3 参考日本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6.2 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深化产业链结构
        6.2.2 发展科技创新,建立优质茧丝培育基地
        6.2.3 完善建立合作社组织,深化桑蚕体制改革
        6.2.4 继续做大做强具有河池市特色的桑蚕产业品牌
        6.2.5 政府要持续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优势更加凸显
    1.2 产业布局日趋优化合理
    1.3 良种繁育体系健全完善
    1.4 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
    1.5 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延伸
    1.6 加工企业优势特色凸显
    1.7 产业效益大幅提升
2 广西蚕桑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
    2.1 产业比较效益和茧丝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茧丝绸加工产业链未能有效突破
    2.3 蚕桑资源多元化应用有待进一步开发
    2.4 产品流通环节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2.5 出口贸易环节有待进一步提升
    2.6 产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3 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1 发展机遇
        3.1.1 国家政策倾斜, 自治区配套支持
        3.1.2 地域优势明显, 合作空间广阔
        3.1.3 创新能力较好, 服务体系健全
        3.1.4 消费需求扩大, 市场前景看好
    3.2 面临的挑战
        3.2.1 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3.2.2 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3.2.3 其他替代品竞争加剧
        3.2.4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3.2.5 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压力增加
4 推进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4.1 提升蚕茧产量质量 确保种养业高质量发展
        4.1.1 科学规划原料茧基地建设
        4.1.2 加强蚕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4.1.3 加大先进实用技术应用
        4.1.4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4.2 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 推动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4.2.1 积极培育高品位茧丝加工基地
        4.2.2 高标准建设茧丝绸工业园区
        4.2.3 积极推动茧丝绸精深加工
        4.2.4 加快实施广西茧丝绸产品品牌发展战略
    4.3 抓好产业链横向拓展 带动产业高效益发展
        4.3.1 推进桑树食药用功能开发
        4.3.2 大力发展饲料桑
        4.3.3 积极发展多用途生态桑
        4.3.4 加大蚕资源的开发利用
        4.3.5 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4 加强产业创新研发 确保蚕业科技高水平发展
        4.4.1 抓好科技创新平台搭建
        4.4.2 狠抓蚕桑新品种选育
        4.4.3 抓好省力高效种养技术研发
        4.4.4 抓好省力化种桑养蚕新机具研发
        4.4.5 加强茧丝绸精深加工环节研究
    4.5 加强市场流通和出口贸易 提升产业管理服务水平
        4.5.1 加快建设和完善产地市场
        4.5.2 积极发展茧丝绸交易电子商务
        4.5.3 打造丝绸产品专业交易市场
        4.5.4 建立稳定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
    4.6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
        4.6.1 抓好企业服务工作
        4.6.2 主动出击引进企业
        4.6.3 支持和鼓励企业整合重组做大做强
        4.6.4 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4.6.5 鼓励广西企业走出去

四、宜州生态农业开发与建设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桂西北地区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时空变化机制及格局优化[D]. 史莎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变迁与传承:壮族歌圩及其社会功能研究 ——以刘三姐歌圩为例[D]. 覃龙军.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宜州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与研究[J]. 黄宇昊,孔猛,蓝诚宁. 广西水利水电, 2020(03)
  • [5]大数据系统在精准施肥中的应用研究 ——以力源宝系统为例[D]. 白娅男. 广西大学, 2020(07)
  • [6]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D]. 陈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 黄捷.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
  • [8]撤市改区背景下建设海绵型城市的必要性分析——以河池市宜州区为例[J]. 王薇. 居舍, 2019(31)
  • [9]河池市桑蚕产业化发展研究[D]. 罗敏赡. 广西大学, 2019(01)
  • [10]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 李燕飞,白雪,虞崇江,乐波灵. 中国蚕业, 2019(02)

标签:;  ;  ;  ;  ;  

宜州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