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豆栽培管理技术初探

鸽豆栽培管理技术初探

一、木豆栽培管理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吕若岚,彭宇婧,彭淼曦,李育军,刘圆圆,植石灿,戴文静[1](2021)在《华南地区木豆绿色生产技术》文中认为木豆属于多年生灌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种多年生粮、菜、饲、药兼用的豆科木本作物,其综合利用价值高,适合在我国华南半干旱地区引种栽培。为了更好地开展木豆产业的创新研究和促进木豆产业在华南地区的应用发展,本文重点介绍木豆的繁殖特性、绿色栽培以及绿色植保技术,为木豆大面积种植推广及产业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张俞[2](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汪笑楠[3](2019)在《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是楚人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器用,其不仅呈现出楚人的日用之道,展示出楚人的创造精神和早期工匠对于漆器设计无限可能性的探寻,亦全面的反映了楚地域在历史知识、民俗风尚、社会生活、文化传统上的独特性。作为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漆器设计的基本走势,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楚国日用漆器的设计学研究,不仅是楚漆器设计史研究内容拓展和深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的理论需要,其既有益于积极拨正模糊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现象的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也有益于恢复传统创造与当代生活的活泼关系。本文立足于楚国原初社会情境,以设计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以定性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结合的方式,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以设计的四重重要属性——“实用性”、“适用性”、“审美性”、“伦理性”为递进脉络,渐次深入的推进对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研究,力图从中探寻其与楚人以及楚人的生活方式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与楚先民所创造的文化事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建立起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综合形象,揭示出动态历史进程中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表现、存在及意义,进而为复兴楚漆器,发展当代日用漆器设计提供一种实践典范与理论参照。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是从历史的洪流中浮现出来的经典造物,它离不开特定时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楚国社会的自然地理、文化传统、经济形态、政治环境等都有与日用漆器设计相互作用的长期经历,各项外部条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楚人日常生活用品,日用漆器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接纳度,其品系繁多,覆盖至楚人衣、食、居、行的方方面面,其以实用为本,充分满足了各阶层、各身份人士日常生活的物用需求。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形态塑造以楚人生活方式和楚风楚俗为基础,其材工相宜,荷载与受力方式合理;其人器适合,较好的处理了器具尺度与身体尺度的适应关系,渐进性地满足了因人而异的物用需求,呈现出以适用性原则为主导的发展倾向。实用与审美在楚国日用漆器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其丰富的审美表现中,我们可以窥见楚人精神的丰富性,一方面,日用漆器呈现出浪漫与自由的审美特征,表达出楚人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日用漆器呈现出自然与亲切的特征,表达出楚人对社会生活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形成了独具楚式特色的集体性审美共识,其形态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暗合了黄金比例、等比数列等数理关系,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量度上的美感,具有“数”之美的内涵。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寓善于器,其通过文字叙述、色彩规定、艺术图像象征、塑造伦理情境等手段和方法,在本体中融入了“崇孝”、“正义”、“生态”等以“德善”为核心的伦理意识,其以器养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参与到社会体系,影响着楚人的道德感、责任感以及对善恶的判断能力,又以器循礼,良好的规范和处理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和谐关系。伦理意识在日用漆器中的融入与展现体现出楚人对于器用之善的追求,凸显了楚民族高洁深远的精神世界。综上所述,楚国日用漆器是在本域环境下立足于自身传统文化的器具设计,其以理性为主导,借用艺术形态与装饰表达出了楚人对天地、生命的超理性认识。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造物智慧集中体现为“用”——“美”——“善”,其不仅充分满足了楚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人伦需要和道德需要,同时传达出楚人造物制器“致用”的内在本质、“至美”的审美追求和“至善”的设计品格,它寓于日用常行之中,又超越于日用常行之上,不仅在楚人的生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也成就了楚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

曹洋[4](2018)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喀斯特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居住人口约10亿,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位于全国各省区之首,石漠化程度也最为严重。近年来围绕石漠化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多地开展了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养殖的工作,但多存在植被配置针对性不强和养殖技术不合理等弊端。因此,开展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林灌草优化配置和针对性的生态养鸡试验研究,有利于促进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植被恢复以及生态养鸡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脱贫致富。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植物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关岭-贞丰花江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与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示范区为研究区。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多要素、多过程和多尺度为手段,于2015-2017年对不同等级石漠化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个数、生长性状、对降雨的截留量进行监测,以及进行生态养鸡试验,并采集生物量和土样进行实验分析,总共选取54个样地,26个指标,2032个数据。通过对不同等级石漠化下群落植被多样性、水土保持效益以及不同养殖密度的综合分析,探讨不同等级石漠化的林灌草优化配置和生态养鸡技术,集成石漠化地区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体系。1.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强度石漠化配置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木豆(Cajanus cajan)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灌草群落类型;中度石漠化配置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林灌群落类型;轻度石漠化配置构树、砂仁(Amomum villosum)和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灌草群落类型;潜在石漠化配置花椒、构树和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林灌草群落类型。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中度石漠化配置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灌草群落类型;轻度石漠化配置桑树(Coriaria nepalensis)、刺梨(Rosa roxburghii)、蜈蚣草(Pteris vittata)、芒(Miscanthus sinensis)林灌草群落类型;潜在石漠化配置核桃(Juglans)、马桑、火棘、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林灌草群落类型。此外,在人工配置林灌草群落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物种是选择乡土物种还是引进外来物种、植被之间是否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等。2.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构建花椒、构树和皇竹草为主的群落养殖环境,养殖密度控制在12只/100m216只/100m2,养殖密度在12只/100m2生物量达到最大(8.16 g);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对土壤结构的影响逐渐增强,当养殖密度大于16只/100m2时土壤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只有pH随养殖密度增加逐渐减小。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构建核桃、马桑、火棘、金丝桃、白三叶为主的群落养殖环境,养殖密度控制在8只/100m216只/100m2。养殖密度达到12只/100m2生物量最大为(5.16 g);养殖密度对土壤结构影响不明显,只有在养殖密度大于16只/100m2时土壤结构有被破坏的趋势;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只有pH随养殖密度增加逐渐减小。通过对鸡的生长监测和鸡胸肉蛋白质,氨基酸,甘氨酸检验表明,生态养鸡可以促进鸡的健康生长,日增重12.99 g,谷氨酸含量、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46.92%、38.15%。3.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养殖密度控制在12只/100m2;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养殖密度控制在8只/100m216只/100m2,生长季25天进行一次轮牧,除植被生长季以外1015天进行一次轮牧,周期性轮牧不仅不会对养殖环境中的草地造成破坏,还可以促进植被生长和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养分;在生态环境中鸡群以青草、草籽、昆虫等天然饲料为主,补饲为辅,补饲量为各生长阶段舍饲日粮的45%左右养殖过程中没有疫病的发生。今后的养殖过程中草地被破坏后,根据鸡的食性和习性,人为修复时可以考虑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进行比例为7:3的混播。4.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的不同立地条件进行针对性的林灌草优化配置,能够促进植被生长,增加石漠化环境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增加群落的水源涵养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土壤侵蚀;生态养鸡能够促进植被生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并能够促进鸡的生长和提高鸡肉的风味,生态养鸡与舍饲养鸡相比其饲料消耗降低了35%左右,不出现严重的疫情情况下出栏成活率在95%以上,散养土鸡的市场售价比舍饲鸡高20%30%,单只利润1520元,养殖规模1000只,利润在15000元以上。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可以促进喀斯特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对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和贫困农村具有较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日后工作需要整合林灌草资源发展大规模的生态养鸡,建立生态养鸡品牌提高经济效益。

董晓超[5](2018)在《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养分平衡机制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文中指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基岩裸露率高,土壤不连续,土层浅薄,且二元三维结构发育,水分亏缺诱发干旱胁迫,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近年来围绕石漠化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多地均开展经果林种植与发展草地畜牧业,但由于林灌草结构缺陷、水分与养分管理粗放、经济林连作等原因导致土壤肥力、生产力与经济效益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开展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研究,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协调生态位与资源位,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促进林灌草结构优化、功能高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同与权衡,推动区域脱贫显得十分必要。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植物学、农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与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示范区为研究区,于2015-2017年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规律与典型经济植物的生物量、生长性状、不同构件的养分含量进行分析,依据不同植被下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探讨不同等级石漠化下的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体系。1.花江示范区与撒拉溪示范区表层土壤容重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平均值分别为1.01 g/cm3、1.07 g/cm3,但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其中10-20 cm向20-30 cm过渡区间的土壤容重变化最大,变化幅度近0.1 g/cm3,40 cm以下土层土壤容重渐趋稳定在1.15g/cm3左右;在石漠化等级上,随着石漠化等级的提高土壤容重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轻度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容重最高,平均为1.08g/cm3。2.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的土壤有机碳(SOC)、有效磷(AP)低于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全磷(TP)含量则相反,其余养分含量无显着性差异。总体上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其中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碱解氮(AN)含量,均处于土壤养分国家标准的Ⅰ级或Ⅱ级水平,全钾(TK)、速效钾(AK)含量较为适中,多处于Ⅲ级或Ⅳ级水平,土壤有效磷(AP)含量极低,大多不足5 mg/kg,且有效率不足0.5%。但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养分变化规律较为一致,表聚效应明显,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轻度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最低,无石漠化及强度石漠化地区较高,且强度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等级石漠化(P<0.05)。3.石漠化地区不同植物的养分平均含量水平均为C含量最高,P含量最低,N、K含量则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各养分元素平均含量为C>K>N>P,其余物种营养元素平均含量为C>N>K>P。各物种不同构件间必需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但均为叶片、果实养分含量较高,占器官干物质的2%-4%之间,枝干必需养分含量相对较少,同时幼龄乔灌枝干养分含量与成龄乔灌相比较高。植物不同器官对土壤养分的富集系数,大多表现为N>P>K,仅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皮和火龙果肉茎有所差异。4.石漠化地区的植物生物量受树龄与植物种类影响较大,生物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植物种类上总体表现为成龄乔木>灌木>幼龄乔木,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主要表现为,乔灌树种生物量多分配在枝干上,具体表现为柚木(Tectona grandis)(87.2%)>桑树(Morus alba)(72.4%)>刺梨(Rosa roxburghii)(68.3%)>核桃(64.2%)>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59.0%)。石漠化地区植物各器官养分储量与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但与生物量不成比例关系;各物种不同养分元素的储量特征与其养分元素的平均含量变化规律一致,即金银花、火龙果、皇竹草养分储量为C>K>N>P,其余物种营养元素储量为C>N>K>P。5.石漠化地区植被枯落物的养分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刺梨、金银花、核桃、桑树、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枯落物养分含量较高,分别为26.25 g/kg、25.39 g/kg、23.21 g/kg、21.66 g/kg、21.13 g/kg,柚木枯落物养分含量最低,为8.65 g/kg。两研究区相比,6.根据石漠化地区的独特的小生境条件和林灌草养分平衡关系,提出花椒+金银花/花生(Arachis hypogaea)、核桃+刺梨、火龙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刺梨+鸭茅、桑树+鸭茅、花椒+构树空间配置与养分调控技术、皇竹草高效种植、土壤覆盖保墒等关键技术,并基于南北亚热带的气候条件和不同等级石漠化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分别适用于气候温凉区和气候暖热区的潜在石漠化生态保育和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轻度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牧草高效生产技术,中度石漠化速生高效林灌草种植及人工诱导恢复技术,强度石漠化人工恢复与封山育林技术,集成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体系。

郑开斌,许明,李爱萍,杨志坚[6](2012)在《木豆山地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在山地环境条件下木豆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包括选地、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保苗越冬以及收获等技术措施。

和太平,李玉梅,陆山风,唐忠国,文祥凤,陈燕,唐虹,屈婷婷[7](2011)在《南友高速公路边坡5种地被植物的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调查广西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现状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边坡种植面积最大、出现频率最高的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木豆(Cajanus cajan)、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糖蜜草(Melinis minutiflora)等5种主要地被植物的生物学、生态习性、生态功能、观赏功能等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其在该高速公路边坡的适应性,探讨其栽培养护管理技术问题,并提出建议。

陈智勇[8](2009)在《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胶是云南省的传统特色产品,我国紫胶生产主要集中于云南,云南既是我国紫胶的原产地,也是主产地。云南的紫胶产量六十年代以前占全国产量的99%,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紫胶生产虽已推广扩大到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一些省区,但云南的比重仍占到全国产量的90%以上。紫胶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整体,紫胶的生产必须由紫胶虫、寄主植物及环境组成。紫胶主产于南亚热带和热带贫穷山区,因满足绿色、有机、天然等环保、健康要求而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显着的经济效益,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脱贫骨干项目。紫胶培育营建的大面积寄主植物在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保护天然林、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研究以整体论、系统论和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云南典型的紫胶产区—红河州和墨江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设置样地定点观测、计量经济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调查了紫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构建了紫胶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指标,并据此评价了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探索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紫胶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科学的依据,提高我国的紫胶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力,促进紫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中国目前用于紫胶生产的紫胶虫种有6种,寄主植物300余种,优良寄主植物近20种,紫胶寄主植物资源8000余万株,紫胶生产面积近300万亩。构建了新的多虫种、不同质量紫胶生产并存,能生产满足各种需求紫胶的良好局面,新的紫胶地理格局横跨南亚热带、热带北缘和干热河谷区。构建的紫胶生态经济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合理,在时间结构上,紫胶生产与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有较好的同步性。在适宜紫胶蚧、信德紫胶虫等紫胶虫发展的干热河谷区发展其夏代和冬代;在适宜云南紫胶虫、尼泊尔紫胶虫等紫胶虫发展的热带北缘发展其夏代和冬代。在南亚热带区,充分利用4-10月的较高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寄主植物资源,发展紫胶蚧、信德紫胶虫、中华紫胶虫和尼泊尔紫胶虫等紫胶虫种,生产优质紫胶。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功能。紫胶生态经济系统经济价值高于单纯的农作物的经济价值,一般为单纯农业价值的1.5~1.8倍。紫胶林内土壤流失量仅是坡耕地的14%,采伐撂荒地的30~40%;有机质和N、P、K等元素流失量是坡耕地的10-12%,采伐撂荒地的20%;碳汇量大约540万吨;紫胶生产每年可收获薪材约20万吨,相当于增加13万吨标准煤能源,减少砍伐约18万M3木材,相当于每年保护15-20年树龄的思茅松人工林1.2万亩。构建了紫胶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指标及其量化方法。社会经济效益指标以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指数为主,生态效益指标以固碳释氧效益、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泥沙滞留与淤积、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等指标为主。分析了不同紫胶种植模式的种植成本、经济收益,核算各模式的利润。研究表明,乔木纯林模式的利润在814.14—1564.42元/亩之间;乔灌木纯林模式的利润在983.33—1145.20元/亩之间;林粮混作模式的利润在1008.98—1563.64元/亩之间。纯林模式的投资收益率在2.08%—3.57%间;乔灌混交模式的投资收益率在3.49%—4.08%;在林粮混种模式的投资收益率在1.18%—2.74%。纯林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在1.01—4.58年间;乔灌混交林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在1.01—4.62年间,林粮混种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在2.29—4.38年。紫胶的加工方面,每生产1吨颗粒胶需要消耗23138.22元成本,年产100吨颗粒胶的加工企业,每年可收入240.00万元,其中利润8.62万元,投资回收期9.28年,收益率为10.78%。每吨虫胶片生产成本为31362.68元/吨,年产50吨虫胶片企业的年收入为170.00万元,利润为13.19万元,投资回收期8.34万元,收益率12.00%。每吨漂白胶的生产成本为48990.00元,年产销50吨漂白胶企业的收入为275.00万元,利润可达30.05万元,3.66年可回收投资,收益率高达27.32%。加工的过程中,随着加工深度的扩大,获得的收益不断上升的,紫胶产品收益的排序是:漂白胶>虫胶片>颗粒胶。从生态效益看,乔木纯林总的生态效益达727.83元/亩,其中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泥沙淤积、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的分别占0.0008%、0.0000%、0.6960%、0.0026%和99.3005%:灌木纯林总的生态效益达698.69元/亩,其中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泥沙淤积、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的分别占0.0009%、0.0001%、0.5653%、0.0038%和99.4298%;林粮混作总的生态效益达1123.63元/亩,其中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泥沙淤积、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的分别占-0.0006%、0.0000%、0.0325%、-0.0021%和99.9702%。不同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以固碳释氧为主,占了模式生态效益的99%以上。生态和经济的综合评价来说,乔木纯林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为2010.11元/年·亩,其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别为1282.28元/年·亩和727.83元/年·亩;灌木纯林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为1512.83元/年·亩,其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别为814.14元/年·亩和698.69元/年·亩;林粮混作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为2206.19元/年·亩,其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别为1082.56/年·亩和1123.63元/年·亩。研究表明,气候条件的变化、胶种单一、缺乏种胶培育基地、放养技术退化导致寄主树的老化和不当利用、其他经济作物挤占紫胶生产土地资源、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农户积极性降低是制约紫胶种植的限制因素。经营体制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供需缺口较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不到满足、产品附加值低,低水平竞争现象严重、企业竞争意识薄弱、年际产量大起大落,高低悬殊过大、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替代品的威胁、政府与商家重视程度不够是紫胶产品的加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应该加强政策扶持,保障紫胶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种胶为先导,培养种胶基地,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多模式发展,综合利用紫胶寄主植物;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成立行业组织,稳定价格机制;加强技术革新,注重产品定位,开拓市场,以促进紫胶产业的壮大和发展。

王琼[9](2009)在《华东地区采石场自然恢复特征及人工生态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与日俱增,开山采石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物质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造成对景观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加强对废弃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已经成为生态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以环境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监测,结合盆栽试验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测定,获得大量的试验数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废弃采石场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土壤特征和植被演变特征:②采石场人工植被恢复的潜力评价;③人工植被恢复区的植被恢复机制及植被恢复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④采石场人工植被恢复植物的筛选及典型乡土植物的抗旱性评价;⑤不同类型采石场废弃地人工植被恢复技术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废弃采石场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特征和植被特征研究发现:随着生态恢复的进行,土壤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土壤粒径、土壤容重、土壤硬度逐渐变小,土壤含水量、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的含量逐渐增加,土壤理化性状逐渐得到改善。(2)随着自然恢复年限的增加,物种数由初期的5科9种增至后期17科47种,物种经历了由简单到丰富的变化过程。群落演替顺序为:牛筋草(Herba EleusinesIndicae)+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群落→狗尾草(Setariaviridis)+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群落→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商陆(Phytolacca acinosa)群落→荆条(Vitex negundo Linn.var.heterophylla)+白茅(Ipperata cylindrica)+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荆条(Vitex negundo Linn.var.heterophylla)+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群落→荆条(Vitex negundoLinn.var.heterophylla)+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野桐(Mallotustenuifolius)+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乔灌草混合群落。采用α和β多样性指数对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采石场废弃地植物群落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物种种类逐渐增加,群落物种组成愈来愈接近周边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的总体物种多样性表明随着自然恢复年限的增加,Simpson(D)和Pielou(C)优势度指数呈下降趋势,且优势度指数与恢复年限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atrick(Pa)和Margalef(Ma)丰富度指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而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3)通过对4种不同立地类型采石场自然生态恢复初期的土壤和植物群落特征研究表明:4种立地类型采石场土壤物理结构和养分状况都极差,但不同类型间又有所差别,泥石堆的生境条件最好,碎石贮运平台最差,土壤是采石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4)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优势分析法建立了废弃采石场人工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模型。该漠型不仅可以评价废弃采石场植被恢复潜力的等级,而且可以对相同评价等级内的废弃地植被恢复潜力作进一步比较,进而为评价废弃地植被恢复的潜力和难度以及不同废弃地间植被恢复的优先顺序提供决策支持。(5)人工植被恢复区的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改善了采石场的小气候环境,降低了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增加了空气相对湿度,改良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和稳定入渗率也相应的提高。在土壤物理性质改善的同时也显着提高了废弃地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含量。且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的作用有较大差异。(6)在现场调查和实地踏勘的基础上,遵循植被种类选择的5个基本原则,初步筛选出了适应采石场生态恢复的草本植物17种,灌木21种,乔木13种,藤本6种。采用隶属函数评价法对5种乡土树种的耐旱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荆条>马棘>盐肤木>胡枝子>紫穗槐。(7)根据舟山地区采石场的地形特点,将采石场废弃地划分为6种类型:类型A为坡度大于70°裸岩石壁,类型B为60-70°的裸岩石壁,类型C为坡度40-60°裸岩边坡,类型D为坡度小于40°裸岩边坡,类型E为坡度小于30°土石混合边坡,类型F为贮运平台。并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治理措施,在施工工艺上引入多种新材料,应用效果显着。

蒋忠诚,李先琨,曾馥平,邱泗杰,邓艳,罗为群,覃小群,谢运球,蓝芙宁[10](2009)在《岩溶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在广西平果果化、马山弄拉、环江古周等典型峰丛山地示范区,实施了土地整理,开发表层岩溶泉5个,兴建调蓄水资源水柜3000多方。采用生物覆盖技术延长了土壤保水期。通过育苗20余万株、采种直播200kg,人工诱导使育林面积达400hm2,引进20种牧草种植面积200多亩。构建了果-草-养殖-沼、粮-草-养殖-沼、林-草-养殖、林-粮-养殖等复合模式。形成了火龙果、金银花、苦丁茶、木豆、黄皮、种草养牛等新生态产业,完善了不同环境峰丛洼地的生态重建模式与配套技术。农民年收入增加20%以上,石漠化得到了有效治理。加强了生态环境监测,在岩溶环境与土壤质量变化、水土流失过程、生态系统水分运移与利用、岩溶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与生态重建服务功能评价等方面取得显着进展,发表论文30多篇,培养研究生12人。

二、木豆栽培管理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豆栽培管理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地区木豆绿色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木豆的繁殖特性
2 木豆的代表品种
3 木豆的绿色栽培技术
    3.1 选地整地与基肥
    3.2 播种育苗与移栽
    3.3 田间管理
4 木豆的绿色植保技术
    4.1 农业方法
    4.2 物理方法
    4.3 生物方法
    4.4 化学方法

(2)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一 服务功能特性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说明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相关概念的说明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2 研究路线与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方式与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
    2.1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的设计积累
        2.1.1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工艺
        2.1.2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形态
    2.2 自然环境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
        2.2.1 地理环境
        2.2.2 自然资源
    2.3 社会环境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
        2.3.1 人才环境
        2.3.2 经济环境
        2.3.3 手工业管理环境
        2.3.4 政治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品系及实用性
    3.1 衣之漆器
        3.1.1 漆衣与楚人的衣着习俗
        3.1.2 漆饰与楚人的配饰习俗
    3.2 食之漆器
        3.2.1 盛食类漆器与楚人的饮食习俗
        3.2.2 取食类漆器与楚人的取食方式
        3.2.3 储藏类漆器与楚人的食物贮存和食具收纳
    3.3 居之漆器
        3.3.1 楚人的起居习俗
        3.3.2 以漆席为中心的起居漆器
        3.3.3 居用漆制杂器
    3.4 行之漆器
        3.4.1 楚人的出行与楚地发达的水陆交通
        3.4.2 以车为主体的陆行漆器
        3.4.3 以舟为主体的水行漆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适用性
    4.1 楚国日用漆器工艺的合理性与规范化
        4.1.1 适宜的选材
        4.1.2 合理有序的制胎、髹漆与彩绘工艺
        4.1.3 稳固、灵活的结构设计——以便携式漆器结构设计为例
    4.2 楚国日用漆器的适用性设计与人体工学分析
        4.2.1 器具尺度与身体尺度的适应
        4.2.2 设计细部与操作活动的适应
        4.2.3 纹饰布局与视觉体验分析
    4.3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适用性走向
        4.3.1 礼器的减少与生活用器的增多
        4.3.2 一器多用至一器一用
        4.3.3 日用漆器的成套化、系列化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审美性
    5.1 基于感官的楚国日用漆器美感
        5.1.1 楚国日用漆器的材质与触觉美
        5.1.2 楚国日用漆器的色彩与视觉美
    5.2 楚人的审美心理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审美表现
        5.2.1 炽热的生命情感:流动飞扬的线艺术
        5.2.2 执着的自由追求:形态上的浪漫化倾向
        5.2.3 淳朴的生活热爱:世俗百态的生动再现
        5.2.4 虔诚的巫术信仰:恢诡谲怪的巫风奇想
    5.3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形态塑造与美感构建
        5.3.1 用器与拟形的合二为一
        5.3.2 错落有致的布局形式——以漆酒具盒设计为例
        5.3.3 日用漆器形态构成的数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伦理性
    6.1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中伦理意识的构成
        6.1.1 尊长敬老的重孝意识
        6.1.2 惩恶扬善的正义意识
        6.1.3 趋利避害的尚吉意识
        6.1.4 欲不可纵的训诫意识
        6.1.5 天人和谐的生态意识
    6.2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中伦理意识的表达方式
        6.2.1 文字叙述
        6.2.2 色彩规定
        6.2.3 艺术图像象征
        6.2.4 伦理情境营造
    6.3 伦理化日用漆器设计的社会功能
        6.3.1 道德教化与价值认知
        6.3.2 文化认同与族群定位
        6.3.3 身份认同与器别尊卑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对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的启示
    7.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征引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录A 楚国日用漆器品类汇总
附录B 楚墓出土日用漆器一览表

(4)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
    2 石漠化地区林灌草群落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
    3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划分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3 试验方案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不同石漠化等级林灌草群落配置的筛选机理
    1 不同石漠化等级群落多样性
        1.1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
        1.2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1.3 对比分析
    2 不同等级石漠化群落水土保持效益结果与分析
        1.1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
        1.2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1.3 对比分析
    3 生态养鸡环境的筛选
四 石漠化生态养鸡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机制
    1 生态养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1.1 鸡的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1.2 鸡的排泄物对土壤的影响
    2 生态环境对生态养鸡的影响机制
        2.1 养鸡环境对动物福利的影响
        2.2 生态环境对鸡生长与鸡肉品质的影响
五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关键技术
    1 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
        1.1 群落配置技术
        1.2 生态养鸡技术
    2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研发
        2.1 不同石漠化等级林灌草配置技术研发
        2.2 生态养鸡技术优化
        2.3 生态养鸡的植被群落筛选技术
    3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3.1 强度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3.2 中度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3.3 轻度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3.4 潜在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3.5 对比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5)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养分平衡机制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
    2 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
    3 生态修复与林产业经营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划分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3 实验示范方案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养分平衡机制
    1 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分布特征
        1.1 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示范区
        1.2 贞丰-关岭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示范区
        1.3 对比分析
    2 不同植物养分积累与分配格局
        2.1 不同植物生长性状分析
        2.2 不同植物养分分配格局
        2.3 不同植物的养分积累特征
        2.4 对比分析
    3 不同林灌草养分平衡机制
        3.1 不同林灌草养分循环分析
        3.2 不同林灌草养分平衡关系
        3.3 对比分析
四 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关键技术
    1 石漠化地区现有及成熟技术
        1.1 林灌草空间配置技术
        1.2 林产业的养分管理技术
    2 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
        2.1 花椒+金银花/花生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2.2 花椒+构树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2.3 柚木特色林高效栽培技术
        2.4 红心火龙果+紫花苜宿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2.5 皇竹草特色草地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6 桑树+鸭茅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2.7 核桃+刺梨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2.8 刺梨+鸭茅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五 石漠化地区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
    1 潜在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
    2 轻度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
    3 中度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
    4 强度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对比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6)木豆山地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地整地
2 播种
3 苗期管理
4肥水管理
5病虫害防治
6保苗越冬
7采收

(7)南友高速公路边坡5种地被植物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绿化植物种类组成
2 边坡主要地被植物
    2.1 主要地被植物基本特性
    2.2 主要地被植物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2.2.1 山毛豆
        2.2.2 木豆
        2.2.3 猪屎豆
        2.2.4 南美蟛蜞菊
        2.2.5 糖蜜草
3 结论
    3.1 地被植物选择基本符合适地适树原则, 边坡绿化成效较好
    3.2 边坡绿化地被植物栽培养护管理技术的问题
        3.2.1 栽培养护管理技术欠合理, 地被植物群落不稳定
        3.2.2 植物的品种选择不当, 部分群落植物退化快
        3.2.3 一些外来植物具有较强的侵略性, 造成生物入侵问题
4 建议
    4.1 挖掘乡土植物资源, 丰富区域地被植物多样性
    4.2 推广地被植物栽培新技术, 维护边坡地被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4.3 选择适生的优良植物品种, 充分发挥边坡绿化的综合效益

(8)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述
        1.2.1 紫胶虫及紫胶研究概况
        1.2.2 生态经济系统及生态功能研究
        1.2.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研究
        1.2.4 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1.2.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2.6 紫胶产业及其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红河基本情况
        2.1.2 墨江基本情况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紫胶生产模式的选择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3.1 物种结构
        3.1.1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主要紫胶虫
        3.1.2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主要寄主植物
        3.1.3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节肢动物
    3.2 空间结构
        3.2.1 垂直结构
        3.2.2 水平结构
        3.2.3 紫胶虫及寄主植物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结构
        3.2.4 斑块尺度
    3.3 时间结构
        3.3.1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中几种主要紫胶虫的时间结构
        3.3.2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中其他主要物种的时间结构
        3.3.3 几种紫胶虫紫胶生产时间动态及应用
    3.4 小结
第四章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研究
    4.1 保持水土功能
    4.2 改良土壤功能
    4.3 抑制外来物种功能
    4.4 薪炭功能
    4.5 碳汇功能
    4.6 蛋白饲料
    4.7 粮食生产功能
    4.8 紫胶生产功能
    4.9 保护生物多样性
    4.10 小结
第五章 紫胶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1.1 目的性原则
        5.1.2 因地制宜原则
        5.1.3 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5.1.4 独立性
        5.1.5 动态性和可比性
        5.1.6 可行性原则
        5.1.7 易操作性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经济效益评价体系
        5.3.1 紫胶生产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公式构建
        5.3.2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评价体系
    5.4 经济社会效益财务指标
    5.5 生态效益指标的选取及测量方法
第六章 紫胶经济效益分析
    6.1 紫胶种植经济技术参数
        6.1.1 乔木纯林经济技术参数
        6.1.2 灌木纯林经济技术参数
        6.1.3 乔灌混交林经济技术参数
        6.1.4 林粮混种模式经济技术参数
    6.2 农户紫胶种植经济效益分析
        6.2.1 紫胶种植基本经济效益数据
        6.2.2 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
    6.3 紫胶加工产品经济效益分析
        6.3.1 颗粒胶经济效益分析
        6.3.2 虫胶片经济效益分析
        6.3.3 漂白胶经济效益分析
        6.3.4 不同紫胶类产品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紫胶林的生态效益分析
    7.1 紫胶固碳释氧效益
        7.1.1 紫胶林的生物量
        7.1.2 固碳释氧效益价值核算
    7.2 紫胶林保育土壤的效益
        7.2.1 紫胶林的水土流失
        7.2.2 紫胶林减少土壤侵蚀的效益
        7.2.3 紫胶林减少泥沙淤积的效益
        7.2.4 紫胶林增加土壤肥力的效益
    7.3 紫胶林涵养水源的效益
        7.3.1 降雨及径流量观测
        7.3.2 紫胶林涵养水源的效益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总体评价
        8.1.1 新的紫胶生产格局
        8.1.2 紫胶混农林生产模式
        8.1.3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效益
        8.1.4 紫胶生产经济系统生态经济效益总评价
    8.2 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制约因素
        8.2.1 紫胶种植及资源利用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8.2.2 紫胶产品加工产业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8.3 紫胶产业发展改进建议
        8.3.1 加强政策扶持,保障紫胶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8.3.2 种胶为先导,培养种胶基地
        8.3.3 生态建设为切入点
        8.3.4 多模式发展,综合利用紫胶寄主植物
        8.3.5 完善市场调研,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8.3.6 成立行业组织,稳定价格机制
        8.3.7 加大投入力度
        8.3.8 扶持龙头企业,完成紫胶加工企业金字塔状布局
        8.3.9 加强技术革新,注重产品定位,开拓市场
    8.4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活动
致谢

(9)华东地区采石场自然恢复特征及人工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生态恢复的概念
        1.2.1 生态恢复的概念
        1.2.2 采石场生态恢复的概念
    1.3 采石场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1.3.1 废弃采石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2 国内外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历史和现状
        1.3.2.1 国外采石场生态恢复的研究进展
        1.3.2.2 国内采石场生态恢复的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采石场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动态
        1.3.3.1 自然恢复
        1.3.3.2 人工恢复
        1.3.3.3 目前采石场生态恢复的技术研究
        1.3.3.3.1 采石场石壁的生态恢复技术
        1.3.3.3.2 采石场迹地的生态恢复技术
        1.3.3.4 废弃采石场废弃地的基质改良
        1.3.3.5 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植物种选择研究
        1.3.3.6 植被恢复中乡土树种种源的研究
    1.4 采石场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采石场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及植被演变特征
    2.1 采石场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演变特征研究
        2.1.1 研究方法
        2.1.1.1 研究区概况
        2.1.1.2 样地设置
        2.1.1.3 土样的采集
        2.1.1.4 分析计算
        2.1.2 结果与分析
        2.1.2.1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物理性质的演变
        2.1.2.1.1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机械组成的演变
        2.1.2.1.2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厚度的演变
        2.1.2.1.3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硬度的演变
        2.1.2.1.4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容重的演变
        2.1.2.1.5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水分的演变
        2.1.2.2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化学性质的演变
        2.1.2.2.1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有机质的演变
        2.1.2.2.2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速效养分变化
    2.2 采石场自然生态恢复群落特征研究
        2.2.1 研究方法
        2.2.1.1 样地设置
        2.2.1.2 植被群落调查
        2.2.1.3 分析计算
        2.2.2 结果与分析
        2.2.2.1 不同恢复年限采石场植物科、属、种数的动态变化
        2.2.2.2 不同恢复年限植物群落生长型变化分析
        2.2.2.3 采石场植物演替过程中物种α多样性变化研究
        2.3.3.1.1 植物群落不同演替阶段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分析
        2.3.3.1.2 植物群落不同演替阶段乔灌层物种多样性分析
        2.3.3.1.3 植物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分析
        2.2.2.4 采石场植物演替过程中物种β多样性变化研究
        2.2.2.5 植被演替与土壤演变的关系
        2.2.2.6 植物群落的演替分析及预测
    2.3 不同立地类型采石场自然生态恢复初期土壤和群落特征
        2.3.1 研究方法
        2.3.1.1 样地设置
        2.3.1.2 植被调查
        2.3.1.3 土壤样方的采集
        2.3.1.4 分析计算
        2.3.2 结果与分析
        2.3.2.1 不同立地类型采石场的土壤理化特征
        2.3.2.2 不同立地类型采石场的植被特征
        2.3.2.2.1 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
        2.3.2.2.2 种类组成性质分析
        2.3.2.2.3 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2.4 小结与讨论
        2.4.1 小结
        2.4.1.1 采石场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演变特征
        2.4.1.2 采石场自然生态恢复群落特征
        2.4.1.3 不同立地类型采石场自然生态恢复初期土壤和群落特征
        2.4.2 讨论
第三章 采石场人工植被恢复的潜力评价
    3.1 研究方法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评价因子选择的原则
        3.2.2 因子的选择
        3.2.3 指标权重确定
    3.3 评价因子的分级
    3.4 模糊综合评价
        3.4.1 隶属函数确定
        3.4.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3.5 灰色关联优势分析
    3.6 实例分析
    3.7 小结与讨论
        3.7.1 小结
        3.7.2 讨论
第四章 采石场人工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4.1 人工植被恢复过程生境小气候效应研究
        4.1.1 研究方法
        4.1.1.1 研究地概况
        4.1.1.2 样地设置
        4.1.1.3 分析计算
        4.1.2 结果与分析
        4.1.2.1 植被恢复对气温的影响
        4.1.2.2 植被恢复对地温的影响
        4.1.2.3 植被恢复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4.2 人工植被恢复土壤质量生态效应
        4.2.1 研究方法
        4.2.1.1 研究地概况
        4.2.1.2 样地设置
        4.2.1.3 土壤样方的采集
        4.2.1.4 分析计算
        4.2.2 结果与分析
        4.2.2.1 人工植被恢复土壤物理性质效应特征
        4.2.2.1.1 土壤容重变化特征
        4.2.2.1.2 土壤毛管空隙度、非毛管空隙度以及总空隙度的变化特征
        4.2.2.1.3 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4.2.2.1.4 土壤入渗性变化特征
        4.2.2.2 人工植被恢复土壤化学性质效应特征
        4.2.2.2.1 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
        4.2.2.2.2 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变化特征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小结
        4.3.1.1 人工植被恢复过程生境小气候效应
        4.3.1.2 人工植被恢复土壤质量生态效应
        4.3.2 讨论
第五章 采石场人工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5.1 采石场人工生态修复植物的选择
        5.1.1 植物的选择
        5.1.1.1 研究方法
        5.1.1.2 适生植物的筛选
        5.1.1.2.1 草本植物
        5.1.1.2.2 灌木植物
        5.1.1.2.3 乔木植物
        5.1.1.2.4 藤本植物
        5.1.2 五种护坡木本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5.1.2.1 研究方法
        5.1.2.1.1 试验设计
        5.1.2.1.2 分析计算
        5.1.2.2 结果与分析
        5.1.2.2.1 干旱胁迫下5种植物水分状况的变化
        5.1.2.2.2 干旱胁迫对5种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
        5.1.2.2.3 干旱胁迫对5种植物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5.1.2.2.4 干旱胁迫对5种植物叶片可溶性糖浓度的影响
        5.1.2.2.5 干旱胁迫对5种植物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5.1.2.2.6 五种植物抗旱性综合评定
    5.2 典型采石场废弃地的人工生态恢复技术
        5.2.1 采石场废弃地类型划分
        5.2.2 不同类型采石废弃地的治理措施
        5.2.2.1 A类型废弃地的治理措施
        5.2.2.2 B类型废弃地的治理措施
        5.2.2.3 C类型废弃地的治理措施
        5.2.2.4 D类型废弃地的治理措施
        5.2.2.5 E类型废弃地的治理措施
        5.2.2.6 F类型废弃地的治理措施
        5.2.3 植物的配置模式设计
        5.2.3.1 植物配置原则
        5.2.3.2 不同类型采石废弃地植物配置模式
        5.2.3.2.1 A类型废弃地植物配置模式
        5.2.3.2.2 B类型废弃地植物配置模式
        5.2.3.2.3 C类型废弃地植物配置模式
        5.2.3.2.4 D类型废弃地植物配置模式
        5.2.3.2.5 E类型废弃地植物配置模式
        5.2.3.2.6 F类型废弃地植物配置模式
        5.2.4 植物抚育管理技术
        5.2.4.1 免养护管理措施
        5.2.4.2 苗期养护管理措施
        5.2.4.3 后期养护管理措施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5.3.1.1 采石场人工生态修复植物的选择
        5.3.1.2 典型采石场废弃地的人工生态恢复技术
        5.3.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岩溶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研究目标及2008年研究进展概述
2 岩溶峰丛山地生态重建模式构建取得突破进展
    2.1 马山弄拉单个峰丛洼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2.2 平果果化岩溶峰丛洼地复合型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2.3 环江峰丛山区异地生态移民模式
3 岩溶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生态重建技术研究进展
    3.1 培育岩溶区名特优植物新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
    3.2 岩溶峰丛洼地特殊的水土流失过程和水土保持技术及土壤改良技术研究
        3.2.1 岩溶峰丛洼地特殊的水土流失过程和水土保持技术
        3.2.2 峰丛洼地土壤改良技术研究
    3.3 深入研究了生态恢复过程中生态环境与土壤质量的变化
    3.4 水分利用研究
    3.5 饲料植物引种试验取得了定量研究成果
    3.6 峰丛山地示范区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3.7 建立了岩溶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4 技术研发应用与示范进展
    4.1 峰丛山地植被恢复诱导试验示范:
    4.2 农林牧复合生态产业技术应用示范
    4.3 岩溶水资源开发与综合节水技术利用示范
    4.4 土地整理与水土保持技术应用示范
        4.4.1 土地整理技术实施的主要内容
        4.4.2 土地整理技术与措施的主要应用范围
        4.4.3 岩溶峰丛山区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4.5 植物病虫害防治
5 示范区建设成效
    5.1 弄拉示范区
    5.2 果化示范区
    5.3 环江示范区

四、木豆栽培管理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地区木豆绿色生产技术[J]. 吕若岚,彭宇婧,彭淼曦,李育军,刘圆圆,植石灿,戴文静. 长江蔬菜, 2021(18)
  • [2]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D]. 汪笑楠.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4]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技术[D]. 曹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5]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养分平衡机制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D]. 董晓超.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6]木豆山地栽培技术[J]. 郑开斌,许明,李爱萍,杨志坚. 福建农业科技, 2012(Z1)
  • [7]南友高速公路边坡5种地被植物的适应性研究[J]. 和太平,李玉梅,陆山风,唐忠国,文祥凤,陈燕,唐虹,屈婷婷. 广东农业科学, 2011(22)
  • [8]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D]. 陈智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3)
  • [9]华东地区采石场自然恢复特征及人工生态恢复研究[D]. 王琼.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10]岩溶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研究[J]. 蒋忠诚,李先琨,曾馥平,邱泗杰,邓艳,罗为群,覃小群,谢运球,蓝芙宁. 地球学报, 2009(02)

标签:;  ;  ;  ;  ;  

鸽豆栽培管理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