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分析

159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分析

一、159例门诊2型糖尿患者的综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馥桦[1](2021)在《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HbA1c预测模型的构建及综合代谢现状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低收入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水平及综合代谢现状,揭示影响低收入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低收入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线数据库,为循证医学提供依据,实现糖尿病患者的精准个体化治疗,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中顺序性解释策略,按照量性-质性的研究顺序进行,首先应用糖尿病健康教育相关因素的调查问卷、《糖尿病健康知识及行为能力量表》、《中文版糖尿病痛苦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人口基本信息资料、既往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情况、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行为管理能力、心理痛苦现状;患者综合的生化代谢指标,探讨患者血糖管理的影响因素;对于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再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入分析。将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按%为界分为两组,制定访谈提纲,对各组的个案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最后结合量性研究的结果和质性访谈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客观揭示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影响因素。收集数据经双人编码、核对、数据录入、校对,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正态性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绘制ROC曲线等。质性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和11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的七步分析法对质性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量性研究的结果:(1)低收入2型糖尿患者知识行为量表得分的达标率只有22.14%,23.69%的患者心理痛苦程度在中等及以上,需要引起临床关注。(2)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代谢的达标率极低: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为26.41%、血压的达标率为20.39%,血脂的达标率为18%,BMI的达标率为58.44%,综合代谢均达标的患者只有5位,占比0.97%。(3)经单因素及进一步的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知识量表得分、行为量表得分、心理痛苦量表得分是Hb A1c达标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绘制ROC曲线,进一步计算知识量表、行为量表得分、心理痛苦量表得分在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与否中的临界点,得出三个量表对于影响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与否中的临界点分别为44.5、47.5、36.5。(4)68.7%的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参加过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培训,81.6%的患者最希望通过医生的介绍来获取疾病的相关知识,最希望得到的糖尿病管理知识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以及患病时的护理,他们无法坚持饮食、运动、及药物等自我管理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知识。2.质性访谈的结果:(1)血糖控制的保护因素:规范的自我管理,包括药物、监测血糖、获取糖尿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了解糖尿病并发症、坚持运动、严格管理好饮食、定期复查以及综合控制;患者优秀的个人品、个体特征、患者对待疾病的心态、心情的调节;良好的环境因素的支持。(2)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患者缺乏规范的、综合的自我血糖管理,血糖控制率低下;患者缺乏与糖尿病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有关,对血糖管理、控制的知晓率低下;患者个人的品质、对待疾病的态度等自身因素相关;缺乏患者周围的环境因素如家庭、社区等的支持。结论:1.低收入2型糖尿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低,存在与糖尿病相关的心理痛苦发生率较高,需引起临床关注。2.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代谢达标率极低,血糖、血压、血脂综合代谢均达标的患者只占0.97%。3.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知识量表得分、行为量表得分、心理痛苦量表得分是影响Hb A1c达标与否的主要因素。患者规范的自我管理、优秀的个人品质及良好的环境支持是促进糖化达标的保护性因素;相反,患者缺乏规范的、综合的自我管理、消极地应对疾病的态度及缺乏良好的环境支持是血糖控制的不利因素。4.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的知识非常欠缺,并且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这也是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

秦莉[2](2020)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基于文献研究和两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连续5年数据资料的指标评估应用分析,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数据质量、规范管理和管理效果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2.利用该指标体系对两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数据质量、规范管理和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数据质量和规范管理状况,分析存在问题,为出台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水平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和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并且利用两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连续多年数据资料进行指标评估应用分析,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数据质量、规范管理和管理效果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首先,在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质量评估维度和指标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数据库特点,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国际糖尿病联盟、美国糖尿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及相关文件对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建议,构建规范管理和管理效果评估指标。然后,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四川成都市某区和湖南湘潭市某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201 2~2017年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数据质量、规范管理和管理效果的评估。最后,根据初步构建的评估体系和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状况,提出分阶段实施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数据整理和分析均利用SAS 9.4软件完成,对于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选择频数和率表示,不同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年度线性趋势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统计检验标准为双侧检验,α=0.05。结果1.初步建立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数据质量、规范管理和管理效果三个维度共19个指标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其中,数据质量评估包括7个指标:唯一合理性、数值合理性、缺失率、匹配情况、数据格式一致性、位数一致性和性别一致性;规范管理评估包括7个指标:年度面访至少4次规范管理率、季度面访至少1次规范管理率、季度+15天面访至少1次规范管理率、随访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规范管理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血脂检测率和降糖药物使用率;管理效果评估包括5个指标:空腹血糖控制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血压控制率、血脂控制率和体重控制率。2.指标体系在两个地区的应用依据构建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系统地评估两个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状况,评估结果显示:(1)数据质量评估方面,两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数据质量较好,表现为个人信息库中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和个人健康档案号等基本信息缺失率较低,为0%~1.28%;体检表中身高、体重、腰围和随访表中日吸烟量、日饮酒量、空腹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缺失率较低,为0%~7.99%。生活方式类指标的填报缺失率逐年下降,成都市某区体检库中体育锻炼频率、饮食习惯、吸烟状况、饮酒频率等缺失率在2012年均为45%以上,2017年均低于5%。但仍存在数据格式不一致、重复录入和纵向数据匹配率低等问题。(2)规范管理评估方面,湘潭市某区年度面访至少4次规范管理率较低,为34.00%~47.69%,2017年两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季度面访至少1次规范管理率为16.08%~19.36%,季度+15天面访至少1次规范管理率为33.85%~45.77%。两地区降糖药物使用率均在70%以上,胰岛素使用率为9.60%~16.05%。(3)管理效果评估方面,2017年两地区空腹血糖控制率均为90%以上。2012~2017年两地区糖尿病患者共患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0%~60%,湘潭市某区血压控制率为78.98%~94.15%,成都市某区血压控制率为92.67%~96.19%,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P<0.001)。2012~2017年两地区体重控制率为50.22%~68.19%。3.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两地区连续多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分析,发现该指标体系适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中应用,对各相关指标的应用说明如下:(1)各地应纳入管理工作的指标有:唯一合理性、数值合理性、缺失率、匹配情况、数据格式一致性、位数一致性和性别一致性等7个数据质量评估指标;年度面访至少4次规范管理率、季度面访至少1次规范管理率、季度+15天面访至少1次规范管理率、血脂检测率和降糖药物使用率等5个规范管理评估指标;空腹血糖控制率、血压控制率等2个管理效果评估指标。(2)有条件地区可纳入管理工作的指标有:随访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规范管理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2个规范管理评估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血脂控制率和体重控制率等3个管理效果评估指标。结论1.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和两地区多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的指标应用分析状况,构建了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数据质量、规范管理及管理效果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采用该指标体系对两地区连续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数据进行评估,能够发现两地区主要数据质量问题和规范管理状况,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适宜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2.各地可根据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预算经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等,适时选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评估。3.建议将数据质量评估纳入常规管理工作;建议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明确提出随访管理每年面访至少4次且每季度面访至少1次的工作要求,并增加“规范管理”的操作定义;建议在空腹血糖检测基础上,逐步采用末次糖化血红蛋白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的血糖控制指标。

刘杰[3](2020)在《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及尿白蛋白正常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住院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特征及慢性并发症情况目的研究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初发的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3628例)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40岁)和晚发组(≥40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利用相加交互作用模型分析早发2型糖尿病与病程的交互作用,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年),比较早发及晚发组代谢指标转归情况。结果相比于晚发组,早发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更高,体质指数更大。早发组糖化血红蛋白更高[(9.2±2.1)%比(8.7±2.2)%,t=-4.454,P<0.01],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例更高[38.8%比29.4%,χ2=-24.819,P<0.01]。微血管并发症方面,早发2型糖尿病与病程≥10年存在交互作用。校正年龄、病程、糖尿病家族史、性别、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等因素,早发组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风险仍高于晚发组(OR=1.66,95%CI:1.01-2.71,P<0.05)。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73 d,早发组较晚发组空腹血糖下降更明显(ΔFPG早发组-ΔFPG晚发组=-0.62mmol/L,95%CI:-1.18 mmol/L,-0.05 mmol/L)。结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控制更差,合并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更高,应重视早发2型糖尿病的早期干预。第二部分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尿白蛋白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特点目的: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但糖尿病肾病的自然病程异质性目前尚缺乏足够研究,尤其是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尿白蛋白的慢性肾脏疾病。本研究探究了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尿白蛋白的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临床特点,并分析正常尿白蛋白正常的慢性肾脏病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纳入南京鼓楼医院住院的5692名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将患者分组,共有93名患者(1.6%)合并尿白蛋白正常的慢性肾脏病(NA-DKD)。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类别患者临床特点,采取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比较NA-CKD(尿白蛋白正常的慢性肾脏病)组与A-CKD(尿白蛋白异常的慢性肾脏病)组临床特点差异,Logistics回归用于比较肾功能受损患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NA-CKD组年龄最大,发病年龄最大,以女性为主。血糖方面,NA-CKD组空腹葡萄糖及餐后2h葡萄糖最低。并发症方面,NA-CKD组视网膜病变患病率最低,冠心病和脑梗死患病率最高。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相比于A-CKD组,NA-CKD患者空腹血糖更低,收缩压及舒张压更低,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例更低(均P<0.05)。在CKD3-5期患者中,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NA-CKD患者合并大血管病患者风险更高,调整年龄后,这一因素不显着。结论:NA-CKD患者以老年女性为主,病情较轻,其更高的大血管并发症风险可归因于更高的年龄。

金百翰[4](2019)在《门诊持续葡萄糖监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TIR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糖尿病患者大部分的治疗随访在门诊完成,提高门诊血糖管理质量,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尤为重要。持续葡萄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能够提供全天血糖谱,发现传统血糖监测手段无法反映的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特征,故而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CGM监测包括回顾式系统监测及实时系统监测,系统特点及适用人群各不相同。1.门诊CGM的临床获益建立在较高准确性的基础之上,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确保个体化诊疗方案确立及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现有研究表明门诊CGM准确性达标率较低。提高门诊CGM准确性的前提是明确其影响因素,目前缺少总结门诊CGM准确性影响因素的研究。2.在门诊CGM准确性达标的基础上,应最大限度地使用CGM数据提高门诊诊疗质量。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target,TIR)是一种CGM参数,能够独立预测糖尿病远期并发症,且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适合门诊应用。TIR相关研究在近2年逐渐增多,但TIR与平均血糖、血糖波动的相关关系及换算关系仍不明确。目的:1.总结我院门诊CGM的应用现状。2.分析影响门诊回顾式CGM准确性的常见因素,为提高门诊回顾式CGM准确性提供依据。3.分析影响门诊实时CGM准确性的常见因素,为提高门诊实时CGM准确性提供依据。4.分析TIR与常用糖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及换算关系,以指导TIR的门诊应用。方法:1.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上海长海医院门诊行CGM监测的患者共1172例次,比较不同年份的监测例次。依据《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2)》中的相关标准,分析监测数据准确性达标情况。比较不同年份的CGM准确性达标率。根据性别、年龄、病程、HbA1c或文化程度分层后,统计患者的监测例次。2.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于上海长海医院门诊行iPro-2回顾式监测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共57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532例患者纳入研究。依据《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2)》中的相关标准,分析患者首次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达标情况。比较441例达标患者及91例不达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达标及不达标作为因变量,患者临床资料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不达标患者的临床特征。依据临床CGM操作流程,分析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将其归类为患者相关因素(患者操作不规范)、医患双方相关因素(医患沟通不充分导致个体问题处理不当)及医护相关因素(医护操作不规范)。根据监测中出现的准确性影响因素,我院近年2次修订iPro-2门诊监测记录本,比较修订前后影响因素的发生率变化。3.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于上海长海医院门诊行GRT实时监测的T2DM患者共178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155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患者首次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达标情况。比较119例达标患者及36例不达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达标及不达标作为因变量,患者临床资料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不达标患者的临床特征。依据临床CGM操作流程,分析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将其归类为患者相关因素、医患双方相关因素及医护相关因素。比较GRT监测患者及iPro-2监测患者中3类准确性影响因素的发生率。4.纳入441例监测数据准确性达标,使用iPro-2系统的门诊T2DM患者。设定TIR目标范围为3.9-10mmol/L或3.9-7.8mmol/L,通过相关法及回归法分析TIR与HbA1c、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 mic excursions,MAGE)之间的相关关系及换算关系。结果:1.我院门诊CGM共监测1172例次,监测例次逐年上升,2018年全年监测337例次。门诊CGM准确性达标率逐年上升,2019年1至6月的达标率为81.31%。根据临床资料对患者分层后,男性、老年、病程≥10年、7%≤HbA1c<8%或文化程度<高中的患者监测例次更多。2.532例iPro-2回顾式监测的T2DM患者纳入研究。441例准确性达标患者与91例不达标患者之间,年龄、病程、HbA1c存在差异,年龄、HbA1c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91例患者准确性不达标,依据临床CGM操作流程,共发现109例次不良影响因素,发生率20.49%。患者相关因素的发生率为10.34%,医患双方相关因素的发生率为4.51%,医护相关因素的发生率为5.64%。进一步分析显示,老年或HbA1c≥8%的患者在监测流程中,患者相关因素的发生率更高。我院修订门诊iPro-2监测记录本后,相应准确性影响因素的发生率明显下降。3.155例GRT实时监测的T2DM患者纳入研究。119例准确性达标患者与36例准确性不达标患者之间,年龄、HbA1c、文化程度存在差异,HbA1c、文化程度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36例患者准确性不达标,依据临床CGM操作流程,共发现45例次不良影响因素,发生率为29.03%,患者相关因素的发生率为16.77%,医患双方相关因素的发生率为8.39%,医护相关因素的发生率为3.87%。进一步分析显示,HbA1c≥8%或文化程度<高中的患者在监测流程中,患者相关因素、医患双方相关因素的发生率更高。GRT监测与iPro-2监测相比,患者相关因素的发生率更高。4.441例iPro-2监测的T2DM患者纳入研究。TIR(3.9-10)与HbA1c、MBG高度负相关,与MAGE中度负相关。TIR(3.9-7.8)与HbA1c、MAGE中度负相关,与MBG高度负相关。TIR(3.9-10)、TIR(3.9-7.8)与HbA1c的拟合线为非线性回归线,校正R方分别为0.69、0.47。TIR(3.9-10)、TIR(3.9-7.8)与MBG的拟合线为线性回归线,校正R方分别为0.78、0.56。TIR(3.9-10)、TIR(3.9-7.8)与MAGE的拟合线为线性回归线,校正R方分别为0.44、0.30。根据拟合公式,MAGE为3.9mmol/L时,对应的TIR(3.9-10)、TIR(3.9-7.8)分别为90%、70%。结论:1.我院门诊CGM监测例次及准确性达标率逐年上升,男性、老年、病程≥10年、7%≤HbA1c<8%或文化程度<高中的患者监测例次更多。2.老年或HbA1c≥8%的患者更容易不规范操作,进而导致门诊iPro-2监测准确性不达标,医护应在监测流程中加强指导。针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准确性影响因素,不断改进监测记录本,有助于提高iPro-2监测的准确性。3.HbA1c≥8%或文化程度<高中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医患沟通不充分等情况,进而导致GRT监测准确性不达标,医护应在监测流程中加强指导与沟通。与iPro-2监测相比,门诊GRT监测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医护应合理选择监测对象。4.TIR与HbA1c、MBG和MAGE呈负相关关系,可通过拟合公式进行数值的换算,与TIR(3.9-7.8)相比,TIR(3.9-10)的拟合效果更好。当TIR(3.9-10)低于90%,TIR(3.9-7.8)低于70%时,即应关注血糖波动问题。

程康耀[5](2019)在《居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微信公众号构建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前期调查和访谈,充分了解老年患者使用意愿、服务需求,结合开发条件,构建适用于居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公众号,并完成可用性和有效性评价,调整完善后,应用于改善患者自我管理知识、信念、行为方面的水平。方法1.通过便利抽样法,在上海市与浙江省多家三甲综合性医院抽取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表、认知情况调查表和糖尿病患者微信平台使用意愿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通过SPSS21.0完成使用意愿现状描述分析,单因素分则通过Welch检验和方差分析完成。通过AMOS22.0进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形成最终理论模型,指导解决患者参与度的问题。2.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20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质性访谈,了解其对于使用微信公众号的需求,为构建提供策略依据。3.以前期调查和访谈为基础,参考理论,经研究团队与技术团队的协作,确立开发技术与要点,拟定了开发计划,并完成初步构建。经内部测试结果的焦点小组会议讨论,形成修改方案,进一步完善。最终由医护专业人员一对一试用,根据其反馈进行调整。4.由5名患者进行公众号可用性评价。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16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性评价,通过使用情况、血糖指标、自我管理量表等来进行评价,通过访谈完成患者使用体验反馈。结果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83.5%手机安装有微信,52%指导可以利用糖尿病微信平台来进行自我管理,但只有35%使用过。其使用意愿总分均分为10.99±3.08,条目均分为3.66±1.03。使用意愿受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的正向影响(P<0.05),受到感知风险的负向影响(P<0.05)。2.通过对20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质性访谈,分析得出功能需求等三个主题,分别对应其对微信公众号设计、功能和帮助及信任的需求。3.本研究针对初构公众号组织了三次内部测试,形成了对应服务端和用户端的修改方案。对于修改后的公众号,专家试用结果反馈了五点建议。由于健康日记开发难度较大,经协商参考专家反馈进行推进。4.可用性评价中,患者访问较活跃,系统可用性问卷四个维度均分都>4分,问卷的条目3、6、9<4分。患者在用药管理使用中出错次数较多。有效性评价中,12周患者公众号使用情况结果显示患者积极性、稳定性、满意度较好,使用自信逐渐增强;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使用时间对2h PG和FBG有影响(P<0.05);FBG、2h PG、Hb A1c、体重、身体脂肪率和收缩压在使用公众号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量表知识和行为维度在使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微信平台认识情况较好,但实践不佳。其使用意愿处于中上水平,大部分愿意使用微信进行自我管理;使用意愿受到绩效期望等4个因素影响,鉴别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提升患者参与度。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微信公众号有其特殊需求,一方面为对公众号本身的需求,另一方面有获得使用支持的需求,应纳入作为构建策略。3.本研究公众号可用性较好,部分功能仍需优化,同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也表现出了对于独立使用公众号自信的缺乏。12周期间患者使用情况表现良好,构建时拟定的设计细节有所收效;在使用公众号干预患者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和部分代谢指标情况明显改善,随时间增长2h PG和FBG明显下降,且自我管理水平也明显提高。但构建完成的公众号作用仍需大样本验证、长期随访和深入研究。

李雪莹[6](2019)在《徐云生教授从脾虚痰瘀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与学术思想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借助中医病历管理平台,基于当今2型糖尿病的发病现状,结合历代医家传承及师承经验思考当今导师从脾虚痰瘀论治现今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总结分析导师用药规律,并探讨其学术思想。方法:应用中医病历管理平台收集2015年9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徐云生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的132例门诊病历资料,并借助其的数据挖掘功能分别从四气、五味、归经、功效方面分析导师用药规律。结果:用药分析:(1)四气分析:在入选的366诊次的处方中,共涉及223味中药。其中寒性、温性药物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药味,可以体现糖尿病病程从阴虚燥热到阴损及阳两个病情阶段的特点。其中寒温两种药味频次相比约为1.29:1,是因在入选的病历资料中病情在早中期以燥热为主要表现的的患者较多。(2)五味分析:在入选的366诊次的处方中,共涉及223味中药。其中甘、苦、辛味的比例远超过其他药味,此三味中,又以甘味与苦味为多。甘、苦皆可入脾,甘补脾,苦燥脾,此两药味的高频出现,可鲜明地体现老师治疗现今2型糖尿病重视脾土的特点。辛味药的高频出现是因痰瘀兼证的增多,辛味能散、能行,化痰行瘀必调之以辛药。(3)用药分类分析:在入选的366诊次的处方中,共涉及223味中药。其中补虚药(1912次,22.29%)、活血化瘀药(1384次,16.13%)、清热药(1317次,15.35%)使用频率最高。此三类药高频出现体现了糖尿病以脾虚为主,常见热证,多兼血瘀的病机特点。(4)用药频率、归经分析:在入选的366诊次的处方中,共涉及223味中药,其中用药频率在20%以上的有32味,其中频率最高前10味中药有丹参、葛根、玄参、苍术、白术、枸杞、山药、桑枝、黄芪、黄连。此10味药中,有6味药物主要归经于脾。可以体现老师治疗2型糖尿病善于从脾土入手。同时由用药归经顺位可见,药味以归肝、脾者为最多体现了老师在治脾同时,重视调整肝脾关系,以求标本兼治。同时,结合跟诊经历,可知频率相近的两位或三味药为老师常用的对药。结论:1、2型糖尿病病机复杂,发病原因涉及五藏,主要藏府为脾、肝、肾。病理因素以痰浊、瘀血为主并贯穿全程。徐云生教授结合现今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多从痰、瘀立论,善于从中焦脾胃入手,采用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并根据临床实际兼顾他藏。遣方用药,善于抓住关键病机,运用药对,以对证治疗。重视调节气机的升降平衡,针对2型糖尿病脾虚气馅,精气下流的情况,以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为主,辅用养阴固摄之法,以延缓疾病的发展。2、古今论治消渴病的辨证方法的不同有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的变化与西医学检验技术的普及与药物的干预。重视痰瘀病机是当今论治2型糖尿病的时代特色。3、以开放的心态向明医学习是中医学传承与创新的保证,真正的学术特色是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形成的。

苏清清[7](2019)在《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厘清患者信息化平台应用需求;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为实施个性化、高质量、延续性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提供保障。研究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信息平台应用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了解患者应用信息化平台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意愿和主要应用需求。2.采用文献回顾和德尔菲法,选取28名从事糖尿病诊疗、糖尿病护理、慢病管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3.以决策支持理论为指导,设计和开发基于指南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并开展临床应用研究,比较干预12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自我效能、自我管理效果满意度的差异。研究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嘱用药行为得分最高,为(6.17±1.87)分;运动自我管理和饮食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次之,分别为(4.93±2.10)分和(4.14±1.72)分;自我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行为得分较低,分别为(2.54±2.31)分和(2.16±2.43)分。2.56.52%的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处于良好水平,29.13%处于中等水平,14.35%处于偏低水平。3.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自我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用药和吸烟行为受多种不同因素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4.93.48%的患者表示愿意使用信息化平台来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需求为门诊预约功能、随访功能、异常值提醒功能、信息检索/查询功能、健康教育功能和远程咨询功能。5.经两轮专家函询,构建的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共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69项三级指标。6.结果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三级指标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患者自我管理效果满意度。7.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自我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8.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干预组中低血糖者发生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9.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自我管理效果满意度总分也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患者使用信息平台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意愿强烈,开发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智能化信息平台势在必行。2.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过程严谨科学,指标内容全面合理,可靠性好,为丰富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内容、提升糖尿病综合管理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3.应用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和满意度。

张洁[8](2019)在《基于队列人群的中医体质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和Osteopontin中和抗体在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消退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一组因机体代谢紊乱所致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在早期是可逆的,发病进展过程中NAFLD的各危险因素变化是脂肪肝状态可能由NAFL发展到NASH甚至肝硬化或者表现为逐渐消退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医体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个体对NAFLD内外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患病以后疾病可能表现的证型,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个体对治疗效果的不同表现。因此,体质辨识及对NAFLD疾病影响的研究也就成了中医个性化论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中医体质因素和脂肪肝及危险因素各指标的关系,及其对脂肪肝发生与消退的影响,将为进一步防治NAFLD提供科学依据。骨桥蛋白(Ostepontin,OPN)是一种分泌性磷酸化糖蛋白,具有细胞因子的特点。近些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OPN具有促纤维化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诱发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增殖与迁移,也能引起肝脏内部I型胶原、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m RNA(TGF-βm RNA)以及蛋白质的产生,并且对肝巨噬细胞也有明显的趋化作用。本研究是利用高校体检队列人群,研究中医体质对脂肪肝发生和发展过程的作用特点,不同中医体质NAFLD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特征,及其对脂肪肝发生与消退的影响。为进一步防治NAFLD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还利用体检队列人群资料,评价基线OPN对NAFLD发生和消退的预测价值及中医体质对其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利用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考察OPN中和抗体特异性结合OPN蛋白并拮抗OPN生物学功能,观察有无干预及不同干预方案下肝脏病理改变和相关促纤因子的变化情况,以此初步评价OPN免疫中和方案治疗肝纤维化是否可行及效果如何。深入研究与OPN相关的肝纤维化的机制,有助于探索防治脂肪性肝纤维化的新策略或新的药物靶点。研究内容:1、基于队列人群的中医体质与非酒精脂肪肝的关系研究:2、血清Osteopontin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和消退的预测评价;3、Osteopontin中和抗体在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消退中的作用研究;第一部分基于队列人群的中医体质与非酒精脂肪肝的关系研究目的:基于体检队列人群采用横断面和队列人群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医体质因素与非酒精脂肪肝(NAFLD)及危险因素的分布及变化的关系,中医体质类型特点对非酒精脂肪肝发生与消退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和队列人群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某高校连续五年参加体检的40岁以上人群,检测各项体检指标和中医体质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横断面调查:1、非酒精脂肪肝在人群的构成是以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为主;无论中度还是轻度脂肪肝人群都是痰湿质占比最多;湿热质以中度脂肪肝为主,气虚质以轻度脂肪肝为主。2、从易患非酒精脂肪肝的倾向性上,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平和质的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同体质类型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虚质、阳虚质的女性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同体质类型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酒精脂肪肝的总检出率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气虚质、平和质人群随年龄增加非酒精脂肪肝检出率逐步增加,湿热质人群随年龄增加检出率逐步减少。50-55岁年龄段是男女脂肪肝检出率变化的交叉点,交叉点前女性脂肪肝检出率低于男性,交叉点后女性脂肪肝检出率高于男性。队列人群调查:1、非酒精脂肪肝的年发病率明显高于年消退率,总的趋势是患病人数不断增加。2、新发脂肪肝人群以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为主,脂肪肝消退人群以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为主;新发脂肪肝的转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脂肪肝消退的转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为主。第二部分血清Osteopontin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和消退的预测评价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随访结局的研究对象基线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的差异,评价基线OPN对NAFLD发生和消退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某高校体检人群。从完成3年随访的人群中选择随访研究资料完整且符合标准的360名受试者纳入为研究对象,按随访终止时脂肪肝有无及变化结局分为以下四个组别:未发生组、新发组、维持组、消退组。全部研究对象均完成了肝脏超声诊断、体格检查、中医体质辨识、血清OPN浓度、各项糖脂代谢指标和肝酶的实验室检测。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基线血清OPN在NAFLD的发生和消退中的预测作用。结果:新发生NAFLD人群基线血清OPN水平显着高于未发生NAFLD的人群48.47ng/ml(40.1,62.9)vs 38.18 ng/ml(34.2,51.2),(P<0.001)。维持组人群基线血清OPN水平显着高于消退组的人群54.16 ng/ml(33.2,71.3)vs 50.71 ng/ml(36.7,75.9),(P<0.05)。在维持组内可见易患脂肪肝体质人群的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非易患脂肪肝体质人群,59.11 ng/ml(55.2,73.5)vs 50.96 ng/ml(47.8,70.8),(P<0.05),未发生组、新发组、消退组未见有此明显差异。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基线血清OPN水平和BMI是预测NAFLD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线血清OPN+BMI预测模型对3年后NAFLD发生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 0.773–0.839)。第三部分Osteopontin中和抗体在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消退中的作用研究目的:考察Osteopontin(OPN)中和抗体对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的干预效果,发掘其潜在的治疗价值;研究OPN中和抗体对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干预后,肝脏纤维化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1)60只SD大鼠,其中对照组(N=8)、NAFLD造模组(N=52)采用经典CCl4诱导加高脂饮食喂养方法进行脂肪性肝纤维化造模,第6周造模成功后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模型组处死收集样本,再随机抽取24只分为自然消退组、OPN中和抗体干预组、秋水仙碱组。OPN中和抗体干预组从7周开始每隔一天通过尾静脉注射OPN抗体(滴度:1:15),持续4周(每次0.15m L);秋水仙碱组在第7周开始秋水仙碱干预治疗,对大鼠按照0.02mg/100g体重进行药水灌胃给药,持续4周;NAFAD自然消退组在第7周起停止高脂饮食,恢复为正常饮食,持续4周。分别于0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10周末随机抽取造模组各5、5、8、5、5只大鼠做生化、病理及western blot检测,评估造模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2)用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OPN和α-SM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用病理组织学的HE和Masson染色方法检测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变化;采用大鼠血清检测肝功能指标、TC、TG、FBG、FINS、计算HOMA-IR、ISI。结果:1)OPN抗体干预组大鼠的OPN和α-SMA的m 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自然消退组和模型组(P<0.01)。2)OPN抗体干预后,大鼠肝组织病理面积减少,纤维组织肥大,炎症细胞浸润减少。3)抗体干预组与秋水仙碱组的ColⅠ、PCⅢ、MMP-3、TGF-β1、α-SMA、TNF-α均明显低于自然消退组(P<0.05或P<0.01)。4)抗体干预组FPG、FINS、HAMO-IR、TG明显低于自然消退组(P<0.05或P<0.01);抗体干预组的FPG、FINS、HAMO-IR、TG、ISI、TG明显低于秋水仙碱组(P<0.05),而两组的TC指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体检队列人群的中医体质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布特点如下:1)构成比:非酒精脂肪肝以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体质人群为主;易患性: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体质更易于患脂肪肝;在男性血瘀质、气郁质、湿热质体质更易于检出脂肪肝,在女性阴虚质、阳虚质体质更易于检出脂肪肝。2)非酒精脂肪肝发生和消退变化:新发脂肪肝人群以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为主,新发脂肪肝转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脂肪肝消退人群以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为主;脂肪肝消退的转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2、人体血清OPN水平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成为预测NAFLD的新型血清标志物。易患脂肪肝的中医体质类型也是NAFLD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3、在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建模过程中,OPN的高表达或激活α-SMA,上调下游HSC相关机制导致肝纤维化,而靶向抑制OPN能够显着改善大鼠非酒精脂肪肝所致肝纤维化,同时也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清TG水平。

路萍[9](2018)在《ILC2s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状态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是目前我国六大集中高发重大疾病之一,主要治疗方式依赖于血液透析。近年来认为,2型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疾病,糖尿病肾病的整个病程均伴有糖代谢紊乱,发展至终末期阶段,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等发生率亦较高,这些均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危险因素组分或相关因素,每个临床个体均极具复杂性,针对单一因素的研究意义有限,从MS这一整体概念出发,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内的MS状态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寻找该类基础疾病的有效干预靶点。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均被认为存在慢性炎症状态,免疫细胞参与其中。脂质炎症状态被认为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的重要进程,然而脂质炎症状态如何产生及持续存在机制不详。Ⅱ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适应性免疫功能的新型固有免疫细胞,该类细胞与过敏性炎症、寄生虫感染以及脂类代谢等均有关。有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着2型辅助T细胞(T helper cell2,Th2)极化状态,而ILC2s的分化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则与Th2细胞极化密切相关,ILC2s可促进和诱导CD4+Th2细胞依赖的免疫反应的发展。因此,我们推测外周血的ILC2s可能参与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糖脂代谢异常及Th2相关性炎症状态的形成。目的目前,针对血液透析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内ILC2s状态的研究,国内外的报道不多;针对ILC2s相关因子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炎症状态及相关感染性并发症等的关系研究,亦鲜见报道,本研究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为进一步开展终末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免疫炎症状态的研究、系统探讨基于糖尿病的代谢免疫学奠定基础,也为临床综合性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以2013年1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登记并已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病情稳定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05人(其中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人,终末期非糖尿病肾病患者65人),在该院内分泌科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5人及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临床资料、MS的患病率及相关糖、脂代谢异常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第二部分:首先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C2s特征性转录因子视黄酸受体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膜受体白细胞介素17B受体(IL-17RB)、IL-33受体T1/ST2,细胞因子IL-5、IL-13,Th2型细胞特异性细胞因子IL-4、转录激活因子GATA-3,Th1型细胞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转录因子T-bet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ILC2s%;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5和IL-13的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外周血RORα、GATA3和T-bet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ILC2s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机体内的活性状态及其在Th1/Th2平衡中的作用;应用熵权法理论对ILC2s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是否存在MS”进行回归分析,探讨ILC2s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MS各危险因素组分的关系。第三部分:应用AAH-INF-G3抗体芯片法对血浆40种炎症因子的荧光信号强度值进行测定,进一步探讨ILC2s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MS相关糖、脂代谢紊乱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关系。第四部分: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分析其感染性并发症出现情况,对出现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入组时ILC2s的活性状态及临床指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1)本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的终末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MS的患病率为87.5%,脂质代谢异常的患病率为72.5%,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较其他三组研究对象有更多的MS危险因素组分个数,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和血白蛋白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降低。(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ILC2s相关转录因子、膜受体、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相关转录激活因子、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Th1型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和膜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ILC2s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腰围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ILC2s相关血浆细胞因子的蛋白含量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等水平分别呈正相关,回归分析提示伴随ILC2s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和/或相关血浆细胞因子蛋白含量的升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存在MS”及“脂质代谢异常”的概率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ILC2s%较其他三组研究对象升高,Western-blot法检测的外周血RORα和GATA3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组升高,T-bet蛋白表达水平较2型糖尿病组降低。(3)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浆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CCL24)、重组人趋化因子I-309(I-309/CCL1)、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sTNFRⅠ、sTNFRⅡ)的荧光信号强度值较健康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明显升高,ILC2s相关血浆细胞因子IL-5和IL-13的蛋白含量与血浆eotaxin-2、I-309的荧光信号强度值均呈正相关。(4)四组共170例研究对象中共有18人在随访6个月内出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出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组研究对象ILC2s特征性转录因子RORα,细胞因子IL-5的mRNA表达水平,血浆细胞因子IL-5、IL-13的蛋白表达水平,血浆炎症因子eotaxin-2、I-309、sTNFRⅠ、sTNFRⅡ荧光信号强度值均较未出现感染组升高;回归分析提示伴随外周血ILC2s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概率增加。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内存在MS各危险因素组分集聚存在,但低体质量指数、低血红蛋白、低白蛋白水平的“消耗性代谢综合征”状态和胰岛素抵抗;ILC2s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内表现为优势活化状态,ILC2s相关因子可能通过对腹型肥胖、脂质代谢的影响,而参与了终末期糖尿肾病患者MS状态的形成;ILC2s活性增强及伴随出现的血浆Th2型细胞因子的2种趋化因子的配体eotaxin-2、I-309的升高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MS及其相关糖脂代谢等指标密切相关,并可能进一步通过sTNFRⅠ、Ⅱ的上调而加重肾脏损伤;外周血ILC2s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概率增加有关。

吉震昌[10](2018)在《脑病科307例门诊患者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体质评估,研究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研究脑卒中高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根据高危人群中医体质的特点及高危因素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来脑病一科就诊人群进行中医体质的判定和脑卒中高危因素的筛查,获取307例脑卒中高危患者的相关资料,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并进行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研究,其中相关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结果: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集中在50-70岁的年龄段。高危患者排名前三的偏颇体质分别为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虚症体质的人群多集中在老年人群,如气虚体质的人群多分布于60岁-69岁,阴虚体质人群多分布于70岁-79岁,而实证体质的人群集中在中年人群,如痰湿体质人群多分布于40岁-49岁,湿热体质人群多分布于50岁-59岁;在相关性研究中,高血压与阴虚体质有关(p<0.05);血脂异常与血瘀质有相关性(p<0.05);糖尿病与阳虚质有相关性(p<0.05);房颤与气郁质有相关性(p<0.05);明显超重或肥胖与阳虚质、血瘀质有相关性(p<0.05);运动缺乏与阴虚质、血瘀质有相关性(p<0.05);吸烟与痰湿质有相关性(p<0.05)。结论:1.高危因素依次为血脂异常、高血压、运动缺乏者或轻体力劳动者、TIA、吸烟史、明显超重或肥胖、家族史、既往卒中史、糖尿病、心房颤动。2.第一位体质为和平质,偏颇体质中主要为阴虚质、痰湿体质。在临床指导高危人群预防工作中可考虑相应的体质特征,针对性的进行预防。3.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所处的年龄阶段,参考体质分布特点,进行有效健康指导,老年患者多以补气补阴,中年人多以健脾利湿为主。4.在对高危因素进行预防时,可同时考虑有关可能的中医体质类型,利用中医体质“治未病”的思想,为预防脑卒中提供新的有益探索。

二、159例门诊2型糖尿患者的综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59例门诊2型糖尿患者的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HbA1c预测模型的构建及综合代谢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现状)
    1.2 相关定义(相关概念)
    1.3 理论依据(理论框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代谢控制现状及血糖管理的量性研究
    2.2 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质性研究
第三章 结果
    3.1 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代谢控制现状及血糖管理的量性研究
    3.2 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质性研究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及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
    4.2 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的心理痛苦现状分析
    4.3 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代谢控制现状及并发症现状分析
    4.4 糖尿病知识及行为能力量表总、中文版糖尿病痛苦量表总分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相关行分析
    4.5 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因素分析
    4.6 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结果对临床的启示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
    5.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的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量性研究)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质性研究)
附录三
附录四 糖尿病健康知识及能力评估量表
附录五 中文版糖尿病痛苦量表
附录六 质性访谈提纲
附录七 简易智力检测量表(Abbreviated Mental Test)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一、前言
    (一) 我国糖尿病的防控形势严峻
    (二)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是糖尿病防控的重要举措
    (三)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和管理效果的评估指标有待完善
    (四) 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数据质量评估指标有待建立和完善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1. 数据质量评估指标的构建
        2. 规范管理和管理效果评估指标的构建
    (二) 评估指标的实际应用
        1. 研究资料
        2. 异常值范围的确定
        3. 数据整理
        4. 统计分析
        5. 技术路线
四、研究结果
    (一) 初步建立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1. 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2. 规范管理评估和管理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二) 评估指标的实际应用
        1. 两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库的基本状况
        2. 异常值范围的确定
        3. 两地区的数据质量评估
        4. 两地区2型糖从病患者的随访人群特征
        5. 两地区患者管理的随访方式和随访时间分布
        6. 两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评估
        7. 两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估
        8. 空腹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
    (三)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五、讨论
    (一) 本研究获得了基于社区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1. 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2. 规范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3. 管理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二) 指标体系在两地区的实际应用及评估状况
        1. 数据质量指标的评估状况及发现
        2. 规范管理指标的评估状况及发现
        3. 管理效果指标的评估状况及发现
    (三) 建议
六、研究创新性和局限性
七、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及尿白蛋白正常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本文主要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住院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特征及慢性并发症情况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研究目的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五章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尿白蛋白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特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研究目的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五章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综述
    一、早发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二、早发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三、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四、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与合并症
    五、早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
    六、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门诊持续葡萄糖监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TIR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我院门诊持续葡萄糖监测的应用现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门诊iPro-2回顾式监测系统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三部分 门诊GRT实时监测系统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四部分 TIR与常用糖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居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微信公众号构建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概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移动医疗研究
        1.2 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微信平台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1.3 设计老年自我管理微信平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4 问题与启示
    2.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信公众号使用意愿及需求的初探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信公众号使用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信公众号使用需求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第三部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公众号的构建
    1.自我管理公众号的开发
        1.1 自我管理公众号开发步骤与技术
        1.2 自我管理公众号构建的理论依据
        1.3 自我管理公众号的具体目标及内容
        1.4 自我管理公众号功能与相应要点
        1.5 自我管理公众号设计细节
    2.公众号内部测试及修订
        2.1 焦点小组讨论
        2.2 专家试用
    3.调整后的自我管理微信公众号
        3.1 服务端(后台)管理系统
        3.2 用户端功能模块及使用流程
第四部分 自我管理公众号的评价
    1.自我管理公众号的可用性评价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1.4 研究小结与讨论
    2.自我管理公众号的有效性评价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研究小结与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
    1.研究内容及结论
        1.1 居家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微信公众号使用意愿及需求的初探
        1.2 居家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微信公众号构建
        1.3 居家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微信公众号的应用与评价
    2.创新点
    3.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2型糖尿病患者移动医疗健康管理干预的概括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6)徐云生教授从脾虚痰瘀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与学术思想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数据录入
        (三)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软件统计
        1、性别比例统计
        2、药性频率分析
        3、中药五味频数频率统计
        4、中药功效频数频率分析
        5、用药频数、频率统计
        6、整体中药归经频数频率资料
        (二)人工统计
    讨论
第二部分 徐云生教授从脾虚痰瘀论治2型糖尿病的经验总结与学术思想探讨
    一、师承渊源
    二、病因病机探讨
    三、治则治法及用药经验
    四、常用药对总结
    五、探讨古今论治消渴辨证方式及论治重点不同的原因
    六、以开放的心态向明师学习是中医传承与创新的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7)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信息平台应用需求的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一、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二、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三、讨论
    四、小结
总结
本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基于队列人群的中医体质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和Osteopontin中和抗体在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消退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综述 中医体质类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研究
    一、中医对脂肪肝的病因病机探讨
    二、中医学对中医体质的理解和研究
    三、中医体质对内分泌代谢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四、中医体质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五、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
    六、中医体质及证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序言
第一部分 基于队列人群的中医体质与NAFLD的关系研究
    引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一、基于基线水平的2011年体检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横断面研究:
        二、基于五年随访人群的脂肪肝新发与消退变化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研究
    讨论
        一、横断面研究角度分析脂肪肝分布情况:
        二、分析纵向队列随访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状态变化: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血清Osteopontin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和消退的预测评价
    引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一、统计临床试验样本基线情况
        二、研究对象基线血清OPN水平
        三、NAFLD发生前后的患者血清OPN水平变化
        四、易患体质与非易患体质人群血清OPN水平的比较:
        五、基线OPN水平是预测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六、OPN预测脂肪肝发生模型的准确性评估
    讨论
第三部分 Osteopontin中和抗体在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消退中的作用研究
    引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1.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组织的OPN表达变化
        2.不同干预方式对各组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3.不同干预方式对各组大鼠肝组织的OPN和 α-SMA表达水平的影响
        4.OPN抗体干预对大鼠肝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影响
        5.不同干预方式的各组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6.不同干预方式的各组大鼠的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创新点及展望
    创新点
    不足及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ILC2s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状态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
        1.1.1 ILC2s概述
        1.1.2 ILC2s相关因子与脂肪代谢紊乱
        1.1.3 ILC2s相关因子与感染及炎症性疾病
    1.2 终末期肾脏病
        1.2.1 终末期肾脏病概述
        1.2.2 终末期肾脏病与Th1/Th2 平衡
        1.2.3 终末期肾脏病与代谢紊乱
        1.2.4 终末期肾脏病与感染及炎症性疾病
    1.3 代谢综合征
        1.3.1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1.3.2 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感染及炎症性疾病
        1.3.3 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Th1/Th2 平衡
    1.4 糖尿病肾病的定义、诊断要点、分期及发病机制
        1.4.1 糖尿病肾病的定义及发展
        1.4.2 糖尿病肾病诊断要点及分期
        1.4.3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1.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相关糖、脂代谢异常等情况分析
    2.1 研究对象及实验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2.2 研究项目及方法
        2.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2.2.2 实验室指标检测
        2.2.3 URR及 Kt/V计算
        2.2.4 HOMA2-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2-S%)测定和计算
        2.2.5 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标准
        2.2.6 脂质代谢异常的判断标准
        2.2.7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对象入选情况
        2.3.2 四组研究对象MS患病率及脂质代谢异常患病率比较
        2.3.3 四组研究对象MS及相关糖、脂代谢等指标比较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ILC2S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MS状态的影响
    3.1 研究对象及实验材料
        3.1.1 研究对象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3.2 研究项目及方法
        3.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3.2.2 实验室指标检测
        3.2.3 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标准
        3.2.4 熵权法理论基础
        3.2.5 ILC2s和 Th1/Th2 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测定
        3.2.6 流式细胞术检测ILC2s的百分比
        3.2.7 Western-blot检测外周血RORα、GATA3和T-bet的表达
        3.2.8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5和IL-
        3.2.9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四组研究对象入选情况
        3.3.2 四组研究对象MS各危险因素组分比较
        3.3.3 四组研究对象ILC2s和 Th1/Th2 相关因子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3.3.4 应用熵权法理论讨论ILC2s相关因子与所有研究对象“是否存在MS”及“MS危险因素组分个数”的关系
        3.3.5 四组研究对象ILC2s与 Th1/Th2 相关因子的关系
        3.3.6 ILC2s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MS各危险因素组分的关系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ILC2S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MS相关糖、脂代谢紊乱及慢性炎症状态的关系
    4.1 研究对象及实验材料
        4.1.1 研究对象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4.2 研究项目和方法
        4.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4.2.2 实验室指标检测
        4.2.3 HOMA2-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2-S%)测定和计算
        4.2.4 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标准
        4.2.5 脂质代谢异常的判断标准
        4.2.6 PBMC中 ILC2s及 Th1/Th2 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测定
        4.2.7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5和IL-
        4.2.8 AAH-INF-G3 抗体芯片法检测血浆各种炎症因子
        4.2.9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四组研究对象入选情况
        4.3.2 四组研究对象MS相关糖、脂代谢紊乱指标比较
        4.3.3 四组研究对象ILC2s和 Th1/Th2 相关因子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4.3.4 应用熵权法理论讨论ILC2s相关因子与所有研究对象“是否存在脂质代谢异常”的关系
        4.3.5 ILC2s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MS相关糖、脂代谢紊乱因素的关系
        4.3.6 四组研究对象应用AAH-INF-G3 抗体芯片法检测血浆炎症因子结果比较
        4.3.7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浆炎症因子间的关系
        4.3.8 ILC2s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关系
        4.3.9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及其与MS各糖、脂代谢危险因素组分和相关因素的关系
    4.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ILC2S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MS状态相关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关系
    5.1 研究对象及实验材料
        5.1.1 研究对象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5.2 研究项目和方法
        5.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5.2.2 实验室指标检测
        5.2.3 HOMA2-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2-S%)测定
        5.2.4 应用 AAH-INF- G3 芯片进行血浆 40 种炎症因子检测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 ILC2s及 Th1/Th2 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
        5.2.6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
        5.3.1 四组研究对象入选情况
        5.3.2 四组研究对象ILC2s相关因子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5.3.3 四组研究对象血浆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5.3.4 四组研究对象在随访阶段感染性并发症出现情况统计
        5.3.5 应用熵权法理论讨论ILC2s与所有研究对象“是否出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关系
    5.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的课题
缩略词

(10)脑病科307例门诊患者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研究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附录
    附录 1 近年来脑卒中高危因素及与中医体质关系研究的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2
    附录3
致谢
作者简介

四、159例门诊2型糖尿患者的综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收入2型糖尿病患者HbA1c预测模型的构建及综合代谢现状调查[D]. 黄馥桦. 汕头大学, 2021
  •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秦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3]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及尿白蛋白正常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刘杰. 南京大学, 2020(02)
  • [4]门诊持续葡萄糖监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TIR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 金百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3)
  • [5]居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微信公众号构建及评价研究[D]. 程康耀.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6]徐云生教授从脾虚痰瘀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与学术思想探讨[D]. 李雪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7]基于辅助决策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D]. 苏清清.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 [8]基于队列人群的中医体质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和Osteopontin中和抗体在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消退中的作用研究[D]. 张洁. 暨南大学, 2019(03)
  • [9]ILC2s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状态的关系研究[D]. 路萍. 江苏大学, 2018(12)
  • [10]脑病科307例门诊患者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的研究[D]. 吉震昌.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159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