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小麦间作技术及效益

覆膜小麦间作技术及效益

一、地膜小麦的套种技术与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王荣国[1](2011)在《遵循农业气候分布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宝鸡农业经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宝鸡在秦岭北麓,具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复杂地形,形成宝鸡市的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和立体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多样,适宜于农业综合开发,名牌产品开发,区域性规模开发,加速农村经济产业化、商品化、科技化的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和科技兴农的方针,开发农业名牌产品,发展各类名优特生产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使宝鸡市农村经济有个大发展。

王婧[2](2009)在《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的现状,分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研究各区主要作物及种植制度的耗水特性,给出节水种植结构调整建议,比较各区节水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节水效益,分析各区主要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经济效益与参与式农民调查结果,主要结论如下:(1)东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水稻为高耗水作物,玉米、大豆相对耗水较少,可适当“压稻扩玉豆”,以一年一熟制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单作,节水技术优先发展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覆盖保墒类等技术。(2)东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节水养地,建立环境友好型的高效农作制度,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的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提升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为高耗水作物,花生、谷子为低耗水作物,花生、谷子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大豆、玉米,可“稳玉豆,扩谷油,增林经”,坚持一年一熟制,发展粮食作物单作,适当发展果-粮、饲-粮间作,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耕作保墒类、覆盖保墒类等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3)黄淮海灌区中,丰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节水,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该区小麦、玉米均是高耗水作物,玉米耗水与降水的耦合率较好,可“稳定麦玉”,并以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发展节水套作;平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增加或者略有削减农业水资源的情况下,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通过调整熟制,进行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配套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与棉花为高耗水作物,夏棉花、夏玉米与春棉花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好于冬小麦,应适当“压麦扩棉”、“压粮-粮扩粮-经”,以一年两熟为主,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缺水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农业水资源的用量,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与降水量的耦合率也最差,必须“压麦扩棉”,适当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玉米→春棉花两年三熟制,或者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春棉花→小麦-玉米三年五熟制,并适当发展粮-饲、粮-果节水间套模式。节水技术优先发展水肥耦合、秸秆覆盖还田类、地面灌溉类、耕作保墒类等技术。(4)黄淮海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有限水资源生产效益,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来实现。该区玉米、冬小麦、春甘薯为高耗水作物,夏玉米作物耗水量与降水耦合程度较好,可“压麦扩薯谷油”、“稳经扩饲”,以两年三熟制为主,实行节水粮-粮→经间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类技术、耕作保墒类、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5)西北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效益产出,主要通过节水种植模式筛选与节水技术应用来实现。该区春玉米、棉花、马铃薯、冬小麦为高耗水作物,春小麦相对耗水量低于其它,该区作物耗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程度较差,可“压麦扩经”,以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单作为主,节水技术优先发展地面灌溉节水技术、耕作保墒、节水灌溉制度等。(6)西北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护脆弱的生态,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结构,主要通过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来实现。该区玉米、大豆、马铃薯耗水水平近似,马铃薯生育期内需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率较好,可“压夏扩秋”、“压杂扩薯”,坚持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套作模式,节水高产。节水技术应优先发展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等。综合上述对东北灌区、东北旱区、黄淮海灌区、黄淮海旱区、西北灌区、西北旱区六个区域深入研究结果可见,改革现有的水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作制度,建立基于粮食与水资源双重安全的水资源低耗高效型节水农作制度,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不匹配现状的重要途径。各个区域应根据当地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包括节水种植结构调整方案、节水种植模式、节水种植技术等在内的节水农作制度。

杨春[3](2009)在《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变迁及区位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世界上人口最多而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中国来说,稳定和增加粮食生产必须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目标。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供应和价格的不稳定形势,增加了提高粮食生产的紧迫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粮食生产所依赖的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明显,并且绝大多数减少的是粮食播种面积。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非农建设占用农业耕地现象突出。在粮食安全任务紧迫、现有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及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科学的粮食作物生产布局,明确各区域粮食生产发展取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具体而言,本文着重探讨三方面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态势如何?背后的驱动机制是什么?未来应该如何发展?本文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综述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GIS、空间统计等方法,详细地分析了粮食、小麦、稻谷和玉米生产布局历史变迁与空间集聚状况,分阶段归纳其特点,并探讨现有粮食生产布局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用目前最广泛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层面对粮食、小麦、稻谷和玉米进行分区域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在县域层面对粮食进行分时间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衡量相关因素对其布局影响。进一步构建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区位优化模型,重点考察“粮食安全情景”和“粮补政策情景”方案下粮食作物生产布局规划,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首先,对农业生产布局成因的宏观和微观方面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其次,对农业区域规划分析进行综述;另外对新空间经济学在农业经济的应用及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综述。第二,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1978-2007年以来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变化,从南北方、三大地带、七大产区、省域和县域的不同层面,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分阶段归纳其布局特点。结合现状探讨其布局存在问题。第三,模型实证分析。详细分析粮食作物生产布局的资源、经济、市场、技术、政策和区位等因素。基于相关理论,构建纳入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矩阵空间互动效应的固定(随机)效应空间滞后(误差)计量经济模型,从省域层面对1978-2007年粮食、小麦、稻谷和玉米的生产布局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构建考虑地理权重矩阵空间互动效应的空间滞后(误差)计量经济模型,从县域层面对2000年和2005年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线性规划模拟。构建中国粮食作物生产布局优化模型方案,设计“粮食安全情景”和“粮补政策情景”,借助GAMS软件,运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未来小麦、稻谷和玉米生产布局优化方向。第五,结论概括与对策建议。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简要的总结,并提出中国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区域格局变化特征明显,粮食生产重心变动轨迹沿“东北——西南”方向往复推进,变动方向由“趋向东南”转“趋向东北”,粮食作物生产布局逐步向耕地资源相对丰富、农民非农就业机会较少、生产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北、中部地区转移或集中。小麦生产华北、华中区布局“扩大”受人均耕地规模扩大、灌溉条件改善及技术进步影响,东北、西南、华东区布局“缩减”受自然灾害及非农产业发展影响。稻谷生产东北区布局“增加”受灌溉条件改善、经济效益优势及技术进步影响,华东、华南区布局“缩减”受自然灾害及城镇化发展影响。玉米生产华北、东北区布局“保持稳定”受人均耕地规模扩大、市场需求增加、运输条件改善及政策的影响,西南区布局“缩减”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省域和县域层面粮食生产布局实证分析表明除自然条件外,经济和市场是其变动关键因素,县域分析结果中经济效益优势、非农就业机会和市场需求系数均大于省域,粮食生产集聚格局形成受区域经济条件影响大于区位条件。另外,地理空间溢出效应对粮食、小麦、稻谷和玉米生产布局影响显着。区位优化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粮食安全情景”中粮食生产布局要扩大粮食自给率低、生产能力弱的区域的生产规模,“粮补政策情景”中粮食生产布局要扩大粮食自给率高、生产能力强的区域的生产规模。因此,小麦生产布局应积极发展西南区、黄淮海区及长江中下游区,稻谷生产布局应积极发展东北区、长江流域区及东南区,玉米生产布局应积极发展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及西南区。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的历史变迁、现存问题、影响因素与区位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引入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矩阵的空间互动效应解释变量对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增强模型解释能力;在现有省域和区域研究层面的基础上,扩展到县域空间尺度的探讨,丰富了研究视角。

杨俊峰[4](2006)在《覆膜对旱地小麦同化物的积累及转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年均降水量632mm的黄土高原南部的红油土上,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供试作物,在全生育期内仅依靠土壤底墒和自然降雨而不进行补充灌溉,研究了覆膜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覆膜对旱地小麦干物质和氮同化物积累及转运的影响、覆膜对旱地小麦花前和花后14C-同化物在灌浆期的转运分配的影响和覆膜对旱地小麦花后叶片及根系衰老特性的影响,以期阐明覆膜促进小麦增产的生理机制,为西北旱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覆膜的增温效应主要体现在越冬期至孕穗期,越冬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耕层5cm的土壤温度分别提高了2.4℃、3.1℃、1.8℃、1.1℃;小麦覆膜保墒效应主要体现在起身期至开花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耕层05cm的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2.50%、4.78%、3.71%、4.65%,这给小麦中前期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2.覆膜小麦各生育期相应提前1~4d,分蘖期到拔节期缩短1~2d,孕穗期到开花期缩短1~2d,但是,开花期到成熟期延长1~2d。覆膜小麦生育进程加快,增加了生长前期的分蘖数和中后期的营养物质的累积,有利于小麦形成大穗,提高产量。3.覆膜有利于提高小麦叶片、茎鞘及籽粒干物质的积累。覆膜小麦花前和花后全株干物质积累总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53.3mg、369.9mg。花前和花后全株干物质转运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0.2mg、153.0mg。花前累积干物质的转运率和对籽粒干重的贡献率比对照低,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而花后累积干物质的转运率和对籽粒干重的贡献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09%、4.27%,这说明覆膜对小麦花前和花后干物质的转运有差异,需要分别研究。4.覆膜有利于提高小麦叶片、茎鞘及籽粒氮的积累。覆膜小麦花前和花后氮的积累量明显高于对照。覆膜小麦花前全株累积氮的转运量比对照提高了6.1mg;而花后累积氮的转运量比对照低,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花前累积氮的转运率和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13%、3.42%;而花后累积氮的转运率和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比对照低,处理间差异不显着。5.覆膜小麦花前储备的光合产物向籽粒中转运分配减慢。花前14C标记结果表明,覆膜小麦花前14C同化量显着高于对照,花前同化的14C在开花时90%已储存在茎鞘和穗轴中,10%存留在叶片中,开花后两者都向籽粒转运。成熟时叶片的14C滞留少,茎

郜庆炉[5](2002)在《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将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查土地因素与宇宙因素的互作效应,探查设施条件下的资源生产潜力,深入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种植体制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与模式,确立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及技术体系,旨在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缓解人口增加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全文9章。第一章引言,在全面分析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设施农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基础上,认为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状况、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对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趋势,即设施型农作制度和生态型农作制度。 第三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对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第四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在对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第五章我国设施农业和农业设施的类型及分布,通过对我国气候类型及特点的详细分析,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地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普通日光温室栽培、节能型塑料日光温室栽培、现代化温室栽培等主要设施农业生产类型的应用及分布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第六章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对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这些生态因子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第七章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阐述了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轮作与连作、熟制、茬口安排和立体种植,并把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归纳为四种类型:单作一茬型、单作多茬型、多作一茬型、多作多茬型;并对地膜覆盖和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内的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归类介绍。 第八章设施条件下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光照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综合调控技术。 第九章结论与讨论,对全文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率先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科学地界定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内涵,拓宽了设施农业的研究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种植制度和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两部分。 G)拓宽了农作制度的研究领域,首次把农作制度与设施农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设施农业依托农业工程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可控的技术手段,将部分或大部分环境条件置于人工调控之下,强化了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使人类对植物生活要素进行全方位调控成为可能。这就对我国农作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我国农作制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O)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充实了耕作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在充分了解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O)系统地探讨了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各种生态因素对作物种植区域、作物种类、作物品种布局、作物配置方式、熟制或茬制等方面的影响,为设施条件下作物合理布局,茬口安排,种植模式的选择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确立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技术框架和主要的技术内容,充实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确定了设施条件下作物间、混、套作和茬口安排的原则,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克服连作障碍的措施、进行立体种植的方式、夏季休闲期的利用的途径和设施环境综合调控的具体技术,归类介绍了设施条件下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

彭珂珊[6](2002)在《黄土高原粮食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建国以后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进程经历了振荡期 (1949~ 196 4年 )、徘徊期 (196 5~ 1983年 )、增长期(1984~ 1997年 ) 3个阶段 ,分析了粮食发展趋势 ,预测了 2 0 0 0~ 2 0 30年 7个不同年份全区和分区粮食的总产 ,并在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进行综合考察与定位试验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各地粮食生产及地貌类型、土壤侵蚀程度、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国家粮食政策 ,提出了粮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策和技术对策 .

吴正强[7](2001)在《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地膜小麦的思路及对策》文中提出在分析目前甘肃省地膜小麦发展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甘肃省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展地膜小麦生产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

刘健,滕怀渊[8](2001)在《“十五”期间甘肃省农业技术对策》文中研究表明

汪铭[9](2001)在《科技为先导 扶贫开新花》文中指出

彭珂珊[10](2000)在《黄土高原粮食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建国以后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进程经历了振荡期(194 9— 1964年 )、徘徊期 (1965— 1983年 )、增长期 (1984— 1997年 )三个阶段 ,分析了粮食发展趋势 ,预测了 2 0 0 0— 2 0 3 0年七个不同年份全区和分区粮食的总产 ,并在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进行综合考察与定位试验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各地粮食生产及地貌类型、土壤侵蚀程度、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国家粮食政策 ,提出了粮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策和技术对策。

二、地膜小麦的套种技术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膜小麦的套种技术与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遵循农业气候分布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宝鸡农业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 宝鸡市农业气候资源的特征和优势
    1.1 地形复杂, 气候多样, 四季分明
    1.2 春秋季温度变化快, 季风气候显着
    1.3 降水季节性强、变率大, 干湿季分明
    1.4 光照不多, 降水不少, 夏雨不多, 春雨不少
    1.5 光热量不足, 夏季高温期短, 冬季低温期长
2 宝鸡市农业气候资源对农业发展的障碍因素
    2.1 宝鸡市干旱对农业生产形成最大威胁
    2.2 立体气候显着, 热量明显不足
    2.3 秋季阴雨明显, 低温危害突出
3 加速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科技化的发展
    3.1 宝鸡市干旱对农业生产形成最大威胁
    3.2 趋利避害, 科技兴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出路
    3.3 发展农业名牌产品, 集约开发国内外市场

(2)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1.2.2 节水农业研究进展
        1.2.3 节水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域、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数据来源
        1.3.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节水农作制度相关理论与原则
    2.1 节水农作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2.2 构建节水农作制度的主要原则
        2.2.1 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2.2.2 适应性原则
        2.2.3 效益原则
        2.2.4 参与式原则
第三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1.1 东北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3.1.2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3.1.3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3.1.4 东北区分区自然概况
    3.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2.1 黄淮海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3.2.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3.2.3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3.2.4 黄淮海区分区自然概况
    3.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现状与问题分析
        3.3.1 西北区水资源自然状况与用水特点分析
        3.3.2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分析
        3.3.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焦点问题
        3.3.4 西北区分区自然概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北方各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1 东北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1.1 东北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1.2 东北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辽宁阜新为例
    4.2 黄淮海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2.1 黄淮海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2.2 黄淮海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河南洛阳为例
    4.3 西北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
        4.3.1 西北灌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甘肃张掖为例
        4.3.2 西北旱区主栽作物耗水规律与节水种植结构调整—以陕西长武为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1 东北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1.1 东北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1.2 东北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1.3 小结
    5.2 黄淮海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2.1 黄淮海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2.2 黄淮海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2.3 小结
    5.3 西北区节水种植模式研究
        5.3.1 西北灌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3.2 西北旱区主要节水种植模式的耗水规律与效益比较
        5.3.3 小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1 东北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1.1 东北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1.2 东北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2.1 黄淮海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2.2 黄淮海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3 西北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3.1 西北灌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3.2 西北旱区节水农作配套节水技术优先序参与式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探讨
    7.1 东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7.2 黄淮海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7.3 西北区节水农作制度发展策略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创新点
    8.3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变迁及区位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区域划分
        1.2.1 概念界定
        1.2.2 区域划分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数据资料与来源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区位理论
        2.1.2 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2.1.3 生产者行为理论
        2.1.4 比较优势理论
        2.1.5 区域规划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农业生产布局变化及成因的研究
        2.2.2 关于农业区域规划的研究
        2.2.3 关于空间计量经济方法的研究
    2.3 相关评述
3 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历史变迁及存在问题
    3.1 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历史变迁
        3.1.1 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变化
        3.1.2 粮食作物生产布局集聚及格局分析
        3.1.3 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分阶段特征
    3.2 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存在问题
        3.2.1 粮食生产布局比较优势发挥不显着
        3.2.2 粮食供求区域平衡协作关系不稳定
        3.2.3 优质化专用化粮食难以满足需求
        3.2.4 东部与中部粮食供求缺口逐年扩大
        3.2.5 东北与西部粮食生产承载任务艰巨
    3.3 本章小结
4 粮食作物生产布局相关影响因素
    4.1 资源因素
    4.2 经济因素
    4.3 市场因素
    4.4 技术因素
    4.5 政策因素
    4.6 交通运输及其它因素
    4.7 本章小结
5 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实证研究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
        5.1.1 理论分析
        5.1.2 理论假设
    5.2 模型构建
    5.3 省域层面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实证研究
        5.3.1 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5.3.2 粮食生产布局实证研究
        5.3.3 小麦生产布局实证研究
        5.3.4 稻谷生产布局实证研究
        5.3.5 玉米生产布局实证研究
    5.4 县域层面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实证研究
        5.4.1 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5.4.2 粮食生产布局实证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区位优化研究
    6.1 研究基本思路
    6.2 模型假设与结构
        6.2.1 基本假设
        6.2.2 模型结构
    6.3 模拟结果与分析
    6.4 优化模型灵敏度分析
    6.5 粮食作物生产布局优化方向
        6.5.1 小麦生产布局优化方向
        6.5.2 稻谷生产布局优化方向
        6.5.3 玉米生产布局优化方向
    6.6 本章小结
7 本研究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及排序
    附录2: 粮食作物生产纯收益比较
    附录3: 各作物生产可替代性选择
    附录4: 粮食作物布局优化模型语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覆膜对旱地小麦同化物的积累及转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地膜覆盖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1.3 覆膜对小麦土壤生态条件的影响
    1.4 覆膜对小麦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覆膜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与结论
    第二章 覆膜对旱地小麦干物质和氮同化物的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覆膜对旱地小麦花前~(14)C-储备物在灌浆期转运分配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覆膜对旱地小麦花后14C-同化物在灌浆期转运分配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覆膜对旱地小麦花后叶片及根系衰老特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设施型农作制度提出的背景
        §1.1.1 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1.1.2 设施农业的兴起及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1.1.3 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
        §1.1.4 设施型农作制度—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
    §1.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2.1 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2.1.1 国外设施农业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2.1.2 中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2.2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
        §2.2.1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演进
        §2.2.2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的主要成就
        §2.2.3 中国农作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2.2.4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
    §3.1 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概念
        §3.1.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3.1.2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3.2 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3.2.1 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大
        §3.2.2 集约化程度高
        §3.2.3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程度低
        §3.2.4 作物组成受市场的影响大
        §3.2.5 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高
        §3.2.6 生物种群多样性特点显着
    §3.3 研究和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的目的意义
第四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4.1 设施农业生产分析
        §4.1.1 设施农业生产的实质
        §4.1.2 设施农业生产的特点
    §4.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4.2.1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
        §4.2.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4.2.3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4.2.4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4.3 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
        §4.3.1 植物的生活因素
        §4.3.2 植物生活因素的作用规律
        §4.3.3 植物生活因素作用的基本特点
    §4.4 多维用地原理
        §4.4.1 土地的多维性
        §4.4.2 多维用地
    §4.5 生物学原理
        §4.5.1 生物间互利共生机制
        §4.5.2 生态位原理
        §4.5.3 物种多样性原理
    §4.6 光能利用原理
    §4.7 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第五章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类型及分布
    §5.1 我国的气候及特点
        §5.1.1 我国的气候
        §5.1.2 气温分布的特点
        §5.1.3 光照分布的特点
        §5.1.4 水分分布的特点
    §5.2 我国农业设施的主要类型及其调控功能
        §5.2.1 农业保护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5.2.2 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5.3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5.3.1 田间地膜覆盖栽培型
        §5.3.2 塑料拱棚栽培型
        §5.3.3 温室栽培型
        §5.3.4 其它设施栽培类型的应用及分布
第六章 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
    §6.1 光照条件
        §6.1.1 植物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6.1.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光照条件
        §6.1.3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6.2 温度条件
        §6.2.1 植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6.2.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
        §6.2.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6.3 湿度条件
        §6.3.1 植物生长发育对湿度条件的要求
        §6.3.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
        §6.3.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6.4 空气条件
        §6.4.1 二氧化碳
        §6.4.2 有害气体
    §6.5 土壤条件
        §6.5.1 植物生长发育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6.5.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土壤变化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七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7.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
        §7.1.1 地膜覆盖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7.1.2 温室大棚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7.2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轮作与连作
        §7.2.1 轮作
        §7.2.2 连作
    §7.3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茬口安排及熟制(茬制)
        §7.3.1 设施条件下的茬口安排
        §7.3.2 设施条件下的熟制(茬制)
        §7.3.3 农业保护设施夏季休闲期的利用
    §7.4 设施条件下的立体种植
        §7.4.1 设施条件下作物地面立体种植
        §7.4.2 设施条件下作物空间立体栽培
    §7.5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
        §7.5.1 设施条件下作物种植模式的类型
        §7.5.2 设施条件下的主要种植模式
第八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8.1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环境调控
        §8.1.1 改进农业设施的结构和管理技术
        §8.1.2 人工补光
        §8.1.3 遮光
    §8.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环境调控
        §8.2.1 增温
        §8.2.2 保温
        §8.2.3 降温
    §8.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环境调控
        §8.3.1 降低空气湿度
        §8.3.2 降低土壤湿度
        §8.3.3 加湿
    §8.4 农业保护设施内气体的调控
        §8.4.1 农业保护设施内CO_2浓度的调控
        §8.4.2 农业保护设施内有害气体的防止
    §8.5 农业保护设施内土壤状况的调控
        §8.5.1 深耕土壤
        §8.5.2 科学施肥
        §8.5.3 合理灌溉
        §8.5.4 生物除盐
        §8.5.5 合理使用农药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黄土高原粮食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粮食问题的提出
2 粮食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3 粮食持续发展策略
    3.1 突出粮食地位, 加大投入力度
    3.2 依靠科技进步, 加强体系建设
    3.3 搞好“种子工程”, 挖掘良种潜力
    3.4 实现产量潜势, 再创高产纪录
    3.5 采用节水措施, 提高利用效率
    3.6 推广科技成果, 推动粮食发展
    3.7 治理生物灾害, 减少粮食损失
    3.8 建设基本农田, 增强农业后劲
    3.9 良化生态环境, 保证粮食增长

(7)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地膜小麦的思路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我省地膜小麦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1.1 发展速度快,种植范围广
    1.2 增产效果显着,抗旱减灾成效大
    1.3 技术创新多,技术内容丰富
2 加大推广地膜小麦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
3 发展我省地膜小麦应采取的对策与技术措施
    3.1 对策
        3.1.1 大力推广地膜小麦的思想不动摇
        3.1.2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植地膜小麦的积极性
    3.2 技术措施
        3.2.1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选择好适宜的种植模式
        3.2.2 发展优质小麦,提高播种质量
        3.2.3 加强田间管理,综合应用配套技术
        3.2.4 发展间作套种,实现节本增效

(8)“十五”期间甘肃省农业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指导思想
2 推广的主要技术
    2.1 农作物品种优质化和种子纯良化技术
    2.2 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技术
    2.3 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4 农作物间套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5 节水农业生产技术
    2.6 以梯田生产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
    2.7 农业信息技术
    2.8 设施农业技术
    2.9 科学施肥与安全保障技术
    2.10 农产品加工、贮藏和保鲜技术
    2.11 特色农业技术
    2.12 精准、精细农业技术和其它农业生产技术的试验和探索
3 保障措施
    3.1 加强领导, 专项支持
    3.2 农科教结合, 共同推进农业技术的进步
    3.3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
    3.4 加强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
    3.5 抓好机制创新
    3.6 强化服务

(9)科技为先导 扶贫开新花(论文提纲范文)

一、任务具体目标明确
二、严格管理
三、重抓落实
四、机制创新
五、成效显着

(10)黄土高原粮食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粮食问题的提出
二、粮食发展趋势
三、粮食持续发展策略
    1.突出粮食地位, 加大投入力度
    2.依靠科技进步, 加强体系建设
    3.搞好“种子工程”, 挖掘良种潜力
    4.实现产量潜势, 再创高产纪录
    5.采用节水措施, 提高利用效率
    6.推广科技成果, 推动粮食发展
    7.治理生物灾害, 减少粮食损失
    8.建设基本农田, 增强农业后劲
    9.优化生态环境, 保证粮食增长

四、地膜小麦的套种技术与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遵循农业气候分布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宝鸡农业经济[J]. 王荣国. 农业网络信息, 2011(02)
  • [2]中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D]. 王婧.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3]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变迁及区位优化研究[D]. 杨春. 浙江大学, 2009(11)
  • [4]覆膜对旱地小麦同化物的积累及转运的影响[D]. 杨俊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5]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D]. 郜庆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6]黄土高原粮食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J]. 彭珂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 [7]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地膜小麦的思路及对策[J]. 吴正强. 甘肃农业科技, 2001(11)
  • [8]“十五”期间甘肃省农业技术对策[J]. 刘健,滕怀渊. 中国农学通报, 2001(05)
  • [9]科技为先导 扶贫开新花[J]. 汪铭. 云南农业, 2001(03)
  • [10]黄土高原粮食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J]. 彭珂珊.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0(06)

标签:;  ;  ;  ;  ;  

覆膜小麦间作技术及效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