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生态型城市 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胭胭[1](2021)在《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型城市群是按照生态学良好发展的城市群生态系统最优化发展的模式,具体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生态化发展为理念,形成具有网络化的空间形态紧凑且疏密有致的生态城镇体系、衔接紧密且联系便捷的生态交通体系、分工有序的生态化产业体系和生态、水、文化一体的综合廊道系统的城镇集合体。目前我国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生态化发展存在生态功能空间割裂、城市群空间结构亟待优化、城市群交通网络化程度低、城市群产业空间协作松散等突出问题。以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为目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索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开展的工作及主要发现有:(1)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经典城市群案例,结合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可持续性科学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构成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城镇体系、生态化产业体系、生态交通网络系统、和综合廊道系统4个方面。(2)在综合借鉴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尤其是系统借鉴了地理设计方法论,构建了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将表达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影响模型和决策模型作为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6类模型应用到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全过程,突破了过去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中格局-过程-机理的一般过程。(3)运用K-均值聚类、区位熵和熵值法等方法对京津冀城镇体系格局演化特征及其生态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城镇体系总体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有所放缓,但城镇体系等级规模仍存在显着的两极分化现象;京津冀生态城镇化水平上升,但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仍待优化提升。(4)运用地理联系率、核密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发展特征和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区域分布差异性显着,开发区产业集中于资本型和技术型,2000年以来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整体上升。(5)主要运用可达性分析和DPSIR评价模型等方法对京津冀路网的分布特征、可达性特征及区域生态交通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交通网络区域发展不均衡,但2015-2020年区域可达性有所提高;2000年以来生态交通水平持续向好发展。(6)运用LUCC分析、用地转移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等方法对京津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用地变化比较剧烈,2000-2020年京津冀耕地面积减少10.86%,建设用地面积增加80%,有高达14.81%的土地发生了类型转移;2000-2020年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减少479亿元,主要体现在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面临的问题如水资源匮乏、空气质量较差等仍然严峻,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7)利用城镇扩张速度、城镇扩张效率和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对城镇扩张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科技”+“设计”的视角出发,设置了惯性扩张、生态扩张、城市主义扩张和生态城市主义扩张四种情景模式并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京津冀城镇扩张速度加快且城镇扩张效率总体偏低;“科技”+“设计”的手段能够有效遏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从而使城市群向更加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8)利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核密度分析和可达性分析等方法识别生态源、生态廊道、水廊道、文化资源和文化廊道并构建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结果显示,京津冀生态源总面积18075 km2,占京津冀总面积的7.95%,集中分布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文化资源共1741处,集中分布在几个文化核心区。生态廊道形态比较单一,网络性和连通性较差;水廊道由西向东呈扇形分布,形态较好;文化廊道的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其中长城文化廊道和京广文化廊道与生态廊道基本平行。(9)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即:(1)构建“多中心组团”的生态城镇体系;(2)构建“大集群+小簇群”的生态化产业体系;(3)构建“强核心+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体系;(4)构建“红、绿、蓝相映”的综合廊道系统。图75幅,表49个,参考文献209篇。

杜娇娇[2](2020)在《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旅游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风景名胜区因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和丰富的景观资源成为游客的最佳选择。由于风景名胜区中固有的传统游赏模式以及景区建设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高质量的游赏体验和感受,在此形势的背景下,以有效保护自然风景区为发展前提,合理地利用风景区现有的资源,满足广大游客多元的个性化游赏服务需求,提供丰富高质量的个性化游赏服务和体验,成为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青岛崂山太清风景区为例进行研究,借助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方法,选取景区中有价值的环境因子,调整相关评价参数,建立适合的游憩机会谱(ROS),量化环境类型的划分,制定游憩活动清单,从而寻求景区在环境、活动、管理、设施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动态游赏体系,并对不同环境类型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对策,科学指导景区的综合性发展。首先,对研究样地的自然环境现状、风景资源现状以及游赏道路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明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方法。展开对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分析,主要以自然环境特征、游客活动特征以及在时空特征下游客的游赏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得到游客游赏活动在流量分布、活动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以及活动类型均出现有规律的动态变化,这与景区中所提供的生态环境资源、景区游赏活动事件以及游赏机会有直接关系,运用景区游赏活动特征及规律为后续构建游憩机会谱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构建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系,通过利用调查问卷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筛选出物理环境因子、社会因子、管理因子,并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获得各个因子以及各指标层的权重,将景区划分成生态游憩型、景观游憩型、设施游憩型以及商业生活型四种类型,并分析不同环境类型的评价指标在景区的特征体现,包括游憩机会、游憩活动体验、活动场地要求以及游憩机会谱序列,构建太清景区的游憩机会谱,为之后的动态游赏规划系统和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基于构建的游憩机会谱和对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总结景区环境、游赏行为以及与景区管理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形成包括动态管理模式、空间游赏路径、游赏景区游赏主题以及游憩机会选择的动态游赏体系。该体系需要收集处理海量游赏信息数据,完成对游憩活动的指引、反馈和定制的个性服务,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监测。能够实现为游憩者提供科学的游赏指引和高品质的游赏感受,给管理者提供高效管理并配置游赏资源分配的方案;为规划者及时提供使用评价,及时的修正并对游赏环境设计进行优化,利用该体系的内容可直接指导景区的优化设计。最后,以游憩机会谱以及建立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为基础,形成以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和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型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策略,运用此设计要点,选取景区中四种环境类型的局部地块进行设计优化运用,并为其他类似景区在游赏规划方法上提供可以借鉴的办法。本论文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借助构建的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研究风景名胜区的动态游赏规划能够对景区的建设实践以及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游赏规划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的观点,可以分析风景区资源特征、空间分布、游赏主次关系及利用可行性,依据游客的动态游赏行为、游赏内容选择、游赏路线选择将游赏信息及时传达给游憩者。动态游赏规划通过游赏特征的潜在规律进行优化设计指导和管理措施协调,可以全面展示风景区景观形象、呈现景源价值、提升游览体验。依据研究成果构思景区、景线、景群及主要景点的游赏主题与形象,解决景区可持续发展与游憩者活动体验之间的矛盾关系,平衡游憩机会与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景源保护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游客的游赏需求并激活景区中潜在的游赏活力,提高游赏质量;通过划分环境类型合理规划布局景区的动态游赏内容,针对以上景区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优化和发展措施,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景区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其他景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郑舒煜[3](2020)在《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城市生态居住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态居住区构建体系和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在当今我国城市建设的大跨步前进的背景下,建设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居住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明确生态居住区理论、类型、相关理论等基础问题入手,通过对生态居住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将近几年国内国外对于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居住区理论和项目实践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出了生态居住区的特点、遵循的原则等;随后对建设较成功的北潞春生态居住区等三则案例调查分析得出一些借鉴意义;探讨了影响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因素,设计策略及设计方法;总结提出了生态居住区景观环境评价体系,最后依据总结出来的方法和体系进行设计验证。本文主要成果有以下四点:(1)生态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评价体系主要依据七个准则层和24个指标层建立,按照占比重要顺序分别是生态绿地系统、水环境系统、能源系统、住区生态规划、废弃物处理、声环境系统和智能化系统。(2)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有八个影响因素分别是建筑总体设计、道路总体设计、植物景观总体设计、水系总体设计、噪音控制总体设计、景观设施总体设计、新环保材料的运用和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回收。(3)打造出了集健康跑道,具有标志性、归属感、小憩空间和邻里等候区的入户空间,功能性休息空间为一体的“休闲健康体系统”。通过项目实践认证了生态居住区理论体系和景观评价体系的价值,并且得到了良好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谢姆斯耶·如则[4](2020)在《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居住区研究 ——以吐鲁番示范新区为例》文中指出目前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基本国策,而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发展也已成为普遍的发展共识。绿色与低碳理念的发展不断深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城区在进行规划建设。进行绿色城市建设过程中,以绿色低碳理念进行居住区建设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提高居住区的品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提升能源的利用。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居住区在给居民创造宜居的高质量居住环境的同时,还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愿望,还能起到使社会更加和谐的作用。而在吐鲁番这种气候极为特殊的绿洲城市进行适应当地特殊自然气候条件的生态型居住区建设,并将生态型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不断完善,使其往更加绿色与低碳的方向去发展,对改善当地居住区居住环境有很大现实意义的同时还能对生态型居住区建设规划理念的不断成熟有更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生态型居住区的相关研究理论做了一定地整理和归纳,再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对生态型居住区的研究理论及规划建设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其次通过结合吐鲁番示范新区的绿色低碳规划理念并以阳光园小区为实例,对该居住区在生态型居住区规划建设情况做出现状分析,归纳总结了该居住区在生态型居住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阳光园小区适应吐鲁番特殊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优化策略,旨在使该居住区在完善生态型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同时,能够往绿色低碳理念的规划方向不断发展,并希望对示范新区其他居住区在规划建设中能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中通过对研究背景的介绍,依次列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选择适应的研究方法,最后确定论文的技术路线。第二章:首先介绍了研究对象并对相关概念做出了阐释,其次对国内外生态型居住区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了解了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第三章:对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总结出国内外典型案例在规划建设中的成功之处及绿色低碳理念的运用方法。第四章:首先从示范新区的项目概况、规划背景及绿色低碳目标入手,以其中阳光园小区为具体的调研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布局、各类服务设施、绿地景观、道路交通及建筑中绿色低碳技术的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了其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五章:通过对示范新区项目概况和研究对象阳光园小区的调研现状分析,针对其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第五章中对该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建筑节能、绿地景观、道路交通、水资源的节约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适应当地特殊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以期能够对今后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第六章:结论。

刘琳婕[5](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金佳[6](2019)在《山地型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初探》文中提出重庆地处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既以江城、雾都、桥都着称,又以山城扬名。重庆作为山地城镇,其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严峻,生态系统极易破坏。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重庆的城市住区建设除具有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外,还具有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这是由其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居住区的发展过程,也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互融合的过程,内部各种价值都是依托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而兴起的,在公共空间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其价值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重庆因其特有的地域条件所形成住区环境的特殊性而成为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作为城市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生态化设计将有利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有利于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资料查阅与整理,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总结、理论数据分析及实例论证,在居住区生态化相关设计理论、方法的指导下,选取重庆山地住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建筑风格、软硬质景观、道路系统、居住空间等几个角度对该居住区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对其整体的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化处理的理念融入和不同特色景观节点的营造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总结并发现现阶段重庆山地住区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建议,为以后居住区景观细部的生态化设计引导方向。

汪丹[7](2019)在《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提出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的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在河谷川地的狭长地带,周边山体是城镇的生态屏障。城镇的高速扩张,使得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山区城镇的川地已无法满足城镇建设的需求。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山体扩张,对山体构造形成很大压力,既影响到生态环境,又影响到城镇的生态安全格局,有些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丹凤县竹林关镇为例,对山区城镇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引导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然后对生态系统、居住社区、设施配套、交通组织等进行合理安排和统筹布局,保证城镇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生态型城镇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次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阐述此次研究的意义,列出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竹林关镇的基础资料,包括位置规模、历史沿革、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情况;介绍竹林关镇现状的建设情况,包括竹林关街村、江北新区、州河北林业示范园以及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等;并对竹林关镇的相关规划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竹林关镇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对生态安全存在一定危险;二是镇区生活和旅游功能混杂,导致产业发展受限;三是空间布局缺乏对生态的保护,没有体现宜居特色。第三章是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用地选择,对镇区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选取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等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镇区用地进行权重赋值打分,得出评价结果,据此对镇区建设用地进行选择。第四章是基于生态搬迁安置的功能区划,首先通过对竹林关的生态容量测算,得出可搬迁的最大人口数量。然后根据现状资源在镇区进行产业建设,在老街区域,依托桃花谷景区和商业水街,发展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在江北新区,依托五千户移民安置,发展生活服务类商业,依托传统民居和大片空地发展传统手工业和农产品精细化加工业,在北部山坡建设万亩花海,发展生态农业;在州河北村,依托山体建设州河北林业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等。在确定社区和产业的基础上,对镇区进行功能分区,分为两带三片五区,两带即丹江综合服务带和银花河滨水游憩带,三片是指江北新区的万亩花海、州河北林业示范园、桃花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五区分别是古镇旅游及商贸区、州河北旅游综合服务区、丹水生活服务展示区、江北生态宜居示范区以及江北工业示范园区。第五章是基于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首先进行绿地系统规划,通过营造绿色基底、连通绿色廊道、点缀绿色斑块等方式,建立“两江环抱、九廊贯穿、绿心点缀”的绿色格局。然后在五千户生态搬迁的基础上,将镇区划分为三大居住社区,即老街社区、江北社区、州河北社区。根据每个社区的规模,配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老街社区配建十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江北社区配建十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州河北社区配建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然后建立起连接三大社区和各个产业区的道路交通系统,镇区外部交通以建设生命线系统为主,内部交通以构建各个片区的联系网为主,通过镇区慢行系统建设体现生态宜居。最后一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研究结论共有三点,一是城镇建设用地选择,通过生态适宜性评价,指出建设用地应集中在江北新区和州河北村;二是以生态搬迁为基础,将镇区分为旅游和居住两大功能,竹林关街村和州河北村承担旅游职能,江北新区承担居住职能。三是通过建立点线面的网状绿地系统,打造绿色生态基底,建设三大社区,按规模分级配建配套设施,建设慢行系统,最终形成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本文以生态为导向,在用地选择、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等方面做了一定研究,以此推动竹林关城镇发展布局合理,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希望本次研究成果能为陕南地区同类型的城镇建设布局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史成功[8](2019)在《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以苏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人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呈现出环境污染、交通不畅、住房困难、公共服务设施短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消逝等诸多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的健康发展。为了生态化和智慧化地应对这些问题,国内各地积极开展有关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设实践。从当前国内城市的建设现状来看,生态城市着重于城市环境的建设,强调人的生存发展应与自然相协调,但缺乏智能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而智慧城市过度依赖智能技术并高估其作用,期望依靠技术修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由此可见,不论是智慧城市还是生态城市均有着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提升城市生活质量进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实现高新科技与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合,智慧生态城市基于智慧、宜居理念,融合人文关怀与信息技术,协调人类、生态、资源间的良好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本文分析传统城市的局限性,阐述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来明确苏州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现实意义。研究智慧生态城市的定义、内涵、要素及目标,探讨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和动力机制。同时,借鉴国内外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经验,以此明确苏州市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优势与难题并提出相关可实施的建议,这将有助于完善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为其他城市建设智慧生态城市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

周秀[9](2019)在《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山地建制镇的数量高达一万多个,山地城镇是城镇多种类型中的一种。虽然山地城镇具有生态资源丰富的显着优势,但是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在城镇中的作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论文通过以安宁市温泉镇为研究对象,在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背景下,将山地生态城镇根据相关标准分为绿色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三种类型的城镇,选取山地城镇建设过程中符合景观都市主义标准的生态指标,对不同类型的城镇进行研究总结,得出建设对策。在山地城镇中,将不同类型指标、大量文献共同指标和山地指标三种指标构建综合生态指标,影响山地城镇的五级指标共计29个。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生态视角出发,设计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研究,得出权重系数,以及重要性排序。结合相关指标标准和温泉镇部分指标,得到综合生态指标的具体内容,并运用柯布西耶函数设计综合模型,对某项指标进行评价。山地生态城镇中的生态指标体系能够衡量规划设计实施的成效,与城镇的规划设计存在关联性。生态指标逐渐向规划设计进行转变。转变的过程,是指生态指标转换成为生态建设可依赖的具体数据。因此,提出山地生态城镇中的运用策略,并运用于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中。通过本论文研究得出: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山地生态城镇的规划进行研究,城镇建设需要综合山地、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总结了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和规划设计的关系,生态指标对城镇的规划设计进行指导和控制。生态指标虽然作为引导性指标,但是为指标体系的定量研究和生态规划设计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且研究成果对其它山地城镇的生态建设提供有效的参照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徐丹丹[10](2019)在《生态安全目标下的厦门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带来大规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了城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另外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港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但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致使空港新区的生态安全隐患突出,有效协调空港新区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实现生态安全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空间布局规划,对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城市生态安全以及空港新区相关基础分析的前提下,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多学科渗透的系统性思维,将景观生态学相关理等与城市规划的一般方法结合,借助Arc GIS等软件,探讨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基础与理论研究。首先从城市生态安全、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两点出发,总结现有研究特点及不足之处;其次分析空港新区传统空间布局的生态弊端,梳理空港新区空间布局与生态安全的关系,选取适用于指导空港新区城市空间布局的生态理论;最后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型空港建设案例。第二部分是规划路径的探索。以厦门翔安空港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其基本概况,总结其典型生态安全问题;梳理厦门市其他相关规划中的生态安全建设要求,并结合前文分析确立其空间布局规划的生态安全目标体系;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以设计结合自然及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指导确立了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路径。第三部分是规划路径的实施。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的生态安全相关模拟分析,在确定分析目标和内容、步骤与方法的基础上,从垂直生态过程出发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从水平生态过程构建典型生态安全格局、从空港条件出发构建机场环境影响安全格局,最后从整体层面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整理;第二步是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策略的提出,主要围绕生态安全目标体系,依据模拟分析结果,提出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理念和战略,确定整体空间布局结构及形态、土地利用与功能空间布局规划策略,并针对典型生态敏感地段提出针对性的空间保护策略,作为此次研究的具体空间落实成果。文章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以及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也希望为其它空港新区的生态建设起到指导借鉴意义。

二、建设生态型城市 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生态型城市 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群空间结构待优化
        1.1.2 产业空间协作松散
        1.1.3 交通网络化程度低
        1.1.4 区域统筹规划步伐较慢
        1.1.5 生态空间问题严峻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经典案例借鉴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意义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方法构建
    2.1 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城市理论
        2.1.3 可持续性科学
        2.1.4 田园城市理论
        2.1.5 地理设计理论
    2.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框架构建
        2.2.1 城市群生态系统理论框架
        2.2.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构成系统
        2.2.3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
        2.2.4 小结
3 京津冀生态城镇体系评析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区概况
    3.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4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演化
    3.5 京津冀城镇体系职能演化
    3.6 京津冀生态城镇化水平演化特征
    3.7 小结
4 京津冀生态化产业体系评析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框架
        4.2.2 研究方法
        4.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京津冀开发区产业空间发展特征
        4.3.1 开发区产业发展演化特征
        4.3.2 开发区空间集聚总体特征
        4.3.3 不同类型开发区空间集聚特征
    4.4 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特征
        4.4.1 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4.4.2 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
    4.5 小结
5 京津冀生态交通网络体系评析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5.2.1 研究框架
        5.2.2 研究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3 京津冀公路分布及可达性
        5.3.1 公路分布特征
        5.3.2 公路可达性特征
    5.4 京津冀铁路分布及可达性
        5.4.1 铁路分布特征
        5.4.2 铁路可达性特征
    5.5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交通发展特征
    5.6 小结
6 京津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6.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来源
    6.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6.2.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
        6.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6.2.3 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6.4 生态环境现状
    6.5 小结
7 京津冀城镇发展趋势预测
    7.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7.1.1 研究方法
        7.1.2 数据来源
    7.2 京津冀城镇扩张特征
    7.3 京津冀城镇扩张多情景模拟
        7.3.1 模拟情景假设
        7.3.2 城镇扩张多情景模拟
    7.4 小结
8 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构建
    8.1 研究背景
    8.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8.2.1 研究框架
        8.2.2 研究方法
        8.2.3 数据来源
    8.3 “绿”廊——京津冀生态廊道系统
        8.3.1 京津冀生态源分布格局
        8.3.2 京津冀生态廊道系统
    8.4 “蓝”廊——京津冀水廊道系统
    8.5 “红”廊——京津冀文化廊道系统
        8.5.1 京津冀文化资源分布格局
        8.5.2 京津冀文化廊道系统
    8.6 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
    8.7 小结
9 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与结论
    9.1 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9.1.1 构建京津冀“多中心组团”的生态城镇体系
        9.1.2 构建京津冀“大集群+小簇群”的生态化产业体系
        9.1.3 构建京津冀“强核心+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体系
        9.1.4 构建京津冀“红、绿、蓝相映”的综合廊道系统
    9.2 主要工作与结论
    9.3 突出特色与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风景名胜区概念
        1.3.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概念
        1.3.3 游憩机会谱相关概念界定
        1.3.4 游赏轨迹聚类概念
        1.3.5 动态游赏规划概念
    1.4 游憩机会谱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游憩机会谱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1.4.2 游憩机会谱的国外研究进展及水平
        1.4.3 游憩机会谱的国内研究进展及水平
        1.4.4 国内外游憩机会谱案例分析
        1.4.5 游憩机会谱发展现状中的问题小结
    1.5 研究样地概况
        1.5.1 崂山太清景区的历史变革
        1.5.2 崂山太清景区现状资源普查
    1.6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6.1 本文研究内容
        1.6.2 本文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第2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研究
    2.1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自然环境特征
        2.1.1 自然资源类型特征
        2.1.2 游赏路径特征
        2.1.3 景点分布特征
        2.1.4 景点季相特征
    2.2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游客行为活动特征
        2.2.1 游客流量分布变化
        2.2.2 游客游赏活动时间变化
        2.2.3 游客游赏活动空间变化
        2.2.4 游客游赏活动类型变化
    2.3 崂山太清景区时空背景下的游赏特征
        2.3.1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轨迹聚类特征
        2.3.2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出行链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构建与分析
    3.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概述
        3.1.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主要解决问题
        3.1.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谱系界定
        3.1.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框架特征
    3.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
        3.2.1 环境变量的初步筛选与拟定
        3.2.2 环境变量的因子分析
        3.2.3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
        3.2.4 游憩机会谱分级体系建立
    3.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特征分析
        3.3.1 游憩环境类型应用特征分析
        3.3.2 游憩活动类型和游憩机会特征分析
        3.3.3 游憩机会谱因子构成及类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体系
    4.1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原则
        4.1.1 协调游赏活动与景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4.1.2 协调现状固有格局与游赏活动变化之间的矛盾
        4.1.3 协调游赏需求与配套设施之间的矛盾
    4.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内容建设
        4.2.1 动态管理模式
        4.2.2 动态空间游赏路径
        4.2.3 动态游憩环境类型及规划保护
        4.2.4 动态游赏主题及游憩机会选择
    4.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实现方法
        4.3.1 形成动态游赏的指标体系
        4.3.2 建立动态游赏体系的信息处理平台
        4.3.3 实行动态游赏体系的运行机制
        4.3.4 动态游赏体系的应用意义与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与对策
    5.1 崂山太清景区优化设计对策
        5.1.1 平衡游憩活动在游憩地中分布,合理分配环境压力
        5.1.2 增强游憩地局部空间优化,进行适游区的品质重建
        5.1.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游赏行为指导
    5.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要点
        5.2.1 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
        5.2.2 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
        5.2.3 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
        5.2.4 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游憩型
    5.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
        5.3.1 生态游憩型
        5.3.2 景观游憩型
        5.3.3 设施游憩型
        5.3.4 商业生活游憩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附录 “崂山太清游憩机会及体验调查”
致谢

(3)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发展状况
        1.3.2 国外发展状况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范围、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
    2.1 概念
        2.1.1 居住区
        2.1.2 生态景观
        2.1.3 生态居住区
    2.2 理论支撑
        2.2.1 人居环境科学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生态设计学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生态型居住区相关案例分析
    3.1 北京市北潞春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3.1.1 项目概况
        3.1.2 特色分析
        3.1.3 借鉴意义
    3.2 九江市满庭春MOMΛ生态居住区
        3.2.1 项目简介
        3.2.2 特色分析
        3.2.3 借鉴意义
    3.3 乡愁设计–低成本回迁社区生态景观营造
        3.3.1 项目简介
        3.3.2 特色分析
        3.3.3 借鉴意义
    3.4 本章小结
4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4.1 生态型居住区的规划要求
        4.1.1 生态居住区规划基本原则
        4.1.2 生态居住区规划基本规范标准
    4.2 生态系统的构建
        4.2.1 水体生态系统
        4.2.2 绿地生态系统
        4.2.3 道路生态系统
        4.2.4 景观设施系统
    4.3 生态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
        4.3.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3.2 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4.3.3 本节总结
    4.4 生态居住区总体设计
        4.4.1 建筑总体设计
        4.4.2 道路总体设计
        4.4.3 植物景观总体设计
        4.4.4 水系总体设计
        4.4.5 噪音控制总体设计
        4.4.6 景观设施总体设计
        4.4.7 运用新环保材料
        4.4.8 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回收
    4.5 本章小结
5 台州天长路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
    5.1 项目基本情况
        5.1.1 上位规划
        5.1.2 区位分析
        5.1.3 场地现状分析
        5.1.4 用地条件分析
        5.1.5 生态情况分析
    5.2 总体设计
        5.2.1 设计定位
        5.2.2 设计主导思想
        5.2.3 总平面布局
        5.2.4 景观结构
        5.2.5 功能分区
        5.2.6 道路规划
        5.2.7 生态设计措施
        5.2.8 噪声污染处理
        5.2.9 休闲健身系统
    5.3 景观节点设计
        5.3.1 迎宾入口广场区
        5.3.2 中心阳光大草坪区
        5.3.3 悠然研学科普区(微型农园)
        5.3.4 全龄段儿童活动区
        5.3.5 老年人活动区
        5.3.6 晴雨花园(旱溪)
    5.4 植物种植设计
6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生态居住区景观环境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确立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致谢

(4)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居住区研究 ——以吐鲁番示范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背景
        1.1.2 生态型城市的逐步发展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生态型居住区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阐释
        2.1.1 研究对象
        2.1.2 相关概念的阐释
    2.2 国内生态型居住区的研究
        2.2.1 国内生态型居住区研究历程
        2.2.2 国内生态型居住区研究综述
        2.2.3 生态型居住区评价的几个方面
    2.3 国外生态型居住区的研究
        2.3.1 国外生态型居住区研究历程
        2.3.2 国外生态型居住区研究成果
    2.4 本人对研究综述的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
    3.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3.1.1 英国格林威治千年村
        3.1.2 瑞典哈马碧生态滨湖城
    3.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3.2.1 无锡太湖新城生态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
        3.2.2 重庆悦来国际生态城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示范新区生态型居住现状分析
    4.1 项目概况
    4.2 空间布局
        4.2.1 场地现状
        4.2.2 居住区建筑布局
    4.3 各类服务设施
    4.4 绿地与景观
        4.4.1 绿地景观系统
        4.4.2 绿化树种的选择
        4.4.3 居住区绿地景观现状
    4.5 道路交通
        4.5.1 道路交通规划
        4.5.2 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
        4.5.3 居住区道路交通现状
        4.5.4 公交系统
    4.6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4.7 居住区存在的问题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居住区优化策略研究
    5.1 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1.1 合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5.1.2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5.2 建筑节能策略
        5.2.1 进行建筑遮阳
        5.2.2 使用可再生能源
    5.3 绿地景观优化策略
        5.3.1 丰富绿化形式
        5.3.2 提高景观功能
    5.4 发展绿色交通
        5.4.1 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5.4.2 使用慢行系统
    5.5 节约水资源策略
        5.5.1 节约用水
        5.5.2 再生水利用
    5.6 保护生态环境策略
        5.6.1 保护环境的措施
        5.6.2 正确处理生活垃圾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山地型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重点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重点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概述
    2.1 生态型居住区的概念定义
        2.1.1 居住区的概念
        2.1.2 生态型居住区的概念
        2.1.3 生态型居住区与传统居住区的区别
    2.2 生态型居住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分析
3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研究
    3.1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3.1.1 生态型居住区的内涵及特征
        3.1.2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涵义
        3.1.3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
        3.1.4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3.1.5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3.1.6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
        3.1.7 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3.2 重庆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
        3.2.1 重庆生态型居住区景观的生态特征
        3.2.2 重庆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势
        3.2.3 重庆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劣势
    3.3 重庆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3.3.1 重庆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3.3.2 重庆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面临的挑战
    3.4 重庆生态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4 山地型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研究
    4.1 山地型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
    4.2 山地型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愿景
    4.3 山地型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
        4.3.1 自然因素
        4.3.2 人文因素
        4.3.3 人工因素
    4.4 山地型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4.4.1 宏观设计方法
        4.4.2 详细设计方法
5 山地型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实例——以重庆某住区为例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区位
        5.1.2 项目背景分析
    5.2 景观规划的设计概念与目标
        5.2.1 景观规划的设计概念
        5.2.2 景观规划的设计目标
    5.3 生态景观规划的设计难点
    5.4 生态景观规划的设计手法
    5.5 生态景观规划的设计
        5.5.1 总体设计
        5.5.2 详细设计的生态化体现
    5.6 重庆山地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总结与思考
        5.6.1 景观规划设计的总结
        5.6.2 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7)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学术热点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述评
    1.5 研究意义
        1.5.1 现实意义
        1.5.2 学术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城镇空间发展现状解析
    2.1 背景概况
        2.1.1 区域位置
        2.1.2 历史沿革
        2.1.3 人文资源
        2.1.4 社会经济
        2.1.5 地形地貌
    2.2 .城镇发展空间特征剖析
        2.2.1 城镇建设发展迅速
        2.2.2 建设用地比例失衡
        2.2.3 基础设施严重欠缺
        2.2.4 公共绿地量少质差
    2.3 城镇建设现状问题梳理
        2.3.1 建设用地存在生态威胁
        2.3.2 功能产业发展亟待整合
        2.3.3 空间布局缺乏生态引导
    2.4 相关规划解读
        2.4.1 陕西省层面
        2.4.2 商洛市层面
        2.4.3 丹凤县层面
        2.4.4 竹林关层面
        2.4.5 各版规划评析
    2.5 城镇空间布局生态视角切入
    2.6 小结
3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用地选择
    3.1 用地选择方法
    3.2 层次分析法
        3.2.1 方法及步骤
        3.2.2 选择评价因子
        3.2.3 构建结构矩阵
        3.2.4 确定目标权重
    3.3 评价结果
        3.3.1 评价得分
        3.3.2 用地选择
    3.4 小结
4 基于生态搬迁安置的功能区划
    4.1 功能需求解读
        4.1.1 容量测算
        4.1.2 需求解读
    4.2 产业谱系构建
        4.2.1 目标及原则
        4.2.2 产业发展策略
        4.2.3 产业体系构建
    4.3 城镇功能分区
        4.3.1 基于生态搬迁的安置区
        4.3.2 基于安置就业的工业区
        4.3.3 基于品质提升的居住区
        4.3.4 基于旅游商贸的商业区
        4.3.5 基于旅游配套的服务区
    4.4 小结
5 基于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
    5.1 布局策略
    5.2 以生态资源为基底的绿地系统规划
        5.2.1 营造绿色基底
        5.2.2 连通绿色廊道
        5.2.3 点缀绿色斑块
        5.2.4 绿地系统构建
    5.3 以移民搬迁为基础的居住社区建设
        5.3.1 依托搬迁安置
        5.3.2 聚集零散居民
        5.3.3 逐步迁出置换
    5.4 以生活圈为范围的配套设施建设
        5.4.1 构建层级生活圈
        5.4.2 补足公益性设施
        5.4.3 增加基础配套设施
    5.5 以宜居慢行为目的的道路交通组织
        5.5.1 疏散外围交通
        5.5.2 贯通内部路网
        5.5.3 构建慢行系统
    5.6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预期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8)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以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传统城市的发展面临挑战
        (二)生态危机治理需要大数据支持
        (三)智慧城市建设要注入人文关怀
        (四)时代呼唤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新理念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四、相关文献综述
        (一)智慧城市研究综述
        (二)生态城市研究综述
        (三)智慧生态城市研究综述
第一章 智慧生态城市是时代的选择
    一、现代城市建设的局限性
        (一)工业城市的不足
        (二)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智慧生态城市的要素及目标
        (一)智慧生态城市的定义
        (二)智慧生态城市的内涵
        (三)智慧生态城市的要素
        (四)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第二章 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一、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生态自然观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现代生态哲学思想
        (四)新时代城市发展观
    二、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二)城市化与生态化的矛盾与动力
        (三)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的矛盾与动力
第三章 国内外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借鉴
    一、智慧生态城市国外建设经验借鉴
        (一)德国柏林智慧生态城市建设
        (二)瑞典哈马尔比智慧生态城市建设
        (三)新加坡智慧生态城市建设
    二、智慧生态城市国内建设经验借鉴
        (一)中新天津生态城
        (二)深圳智慧生态城市建设
        (三)武汉中法生态示范城
第四章 苏州市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与难题
    一、苏州市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
        (一)生态环境优势
        (二)城市规划优势
        (三)政策优势
        (四)产业优势
        (五)技术优势
    二、苏州智慧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难题
        (一)城市生态空间尺度破坏
        (二)“城中村”问题突出
        (三)生态环境污染
        (四)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第五章 苏州市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城市发展定位,建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做好城市发展定位和政策引导
        (二)建设智慧服务型政府,建立保障绿色发展的法律制度
        (三)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消费
    二、坚持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一)坚持发展绿色经济
        (二)建立新型能源研发机构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幸福感
        (一)积极发展智慧绿色交通
        (二)大力推行绿色建筑
        (三)建立智能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协同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1.1.2 城镇的生态系统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
        1.1.3 生态环境的建设重点在于引导和实施
    1.2 研究对象、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目标
        1.2.4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3.1 景观都市主义的相关研究概况
        1.3.2 山地生态城镇的相关研究概况
        1.3.3 研究中存在的空缺方面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景观都市主义与山地生态城镇的关系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景观都市主义相关概念
        2.1.2 生态指标相关概念
        2.1.3 山地生态城镇相关概念
    2.2 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到生态指标
        2.2.1 景观都市主义的三个研究视角
        2.2.2 景观都市主义与生态的联系
        2.2.3 从景观都市主义到生态指标
    2.3 从生态指标到生态规划设计
        2.3.1 山地生态城镇的类型划分
        2.3.2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
        2.3.3 生态指标与生态规划设计
    2.4 生态指标在山地生态城镇的典型案例
        2.4.1 欧盟生态城镇计划
        2.4.2 唐山市曹妃甸生态城
        2.4.3 中新天津生态城
        2.4.4 案例的经验小结
    2.5 景观都市主义对山地生态城镇的影响
        2.5.1 充分完善山地城镇的景观设施
        2.5.2 拓展山地城镇的绿色生态片区
        2.5.3 丰富山地生态城镇空间多样性
        2.5.4 基于生态指标的生态规划设计
        2.5.5 推动山地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分类与指标分析
    3.1 安宁市温泉镇与山地生态城镇的关系
        3.1.1 安宁市温泉镇属于山地生态城镇
        3.1.2 安宁市温泉镇生态建设发展概况
        3.1.3 安宁市温泉镇生态建设优化思路
    3.2 绿色生态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3.2.1 绿色生态的指标体系
        3.2.2 绿色生态的实践途径
        3.2.3 绿色生态的建设对策
    3.3 资源节约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3.3.1 资源节约的指标体系
        3.3.2 资源节约的实践途径
        3.3.3 资源节约的建设对策
    3.4 环境友好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3.4.1 环境友好的指标体系
        3.4.2 环境友好的实践途径
        3.4.3 环境友好的建设对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综合指标分析
    4.1 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前提
        4.1.1 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结构组成
        4.1.3 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4.2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指标
        4.2.1 模糊层次综合分析
        4.2.2 定性与定量的综合
        4.2.3 综合指标构建原则
        4.2.4 综合指标项的构建
        4.2.5 综合指标项的权重
        4.2.6 综合指标的具体内容
    4.3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模型
        4.3.1 指标的无量纲化
        4.3.2 综合评价的模型
    4.4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评价
    4.5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建议
        4.5.1 生态建设的生态建议
        4.5.2 生态建设的预警建议
        4.5.3 生态建设的综合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与策略
    5.1 山地生态城镇的规划目标
        5.1.1 山地生态城镇发展内涵
        5.1.2 山地生态城镇发展目标
    5.2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
        5.2.1 生态指标在规划设计中的转变
        5.2.2 生态指标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5.3 生态指标与安宁市温泉镇规划设计
        5.3.1 安宁市温泉镇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5.3.2 安宁市温泉镇的规划调整与设想
        5.3.3 安宁市温泉镇的策略实践与响应
        5.3.4 山地生态指标与温泉镇规划设计
    5.4 生态指标在生态规划中的运用策略
        5.4.1 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升
        5.4.2 山地区域的安全构建
        5.4.3 经济层次的战略提升
        5.4.4 社会文明的发展行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基本结论
        6.1.1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反思
        6.1.2 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的深化
        6.1.3 山地生态城镇建设的反思
        6.1.4 生态建设比城镇建设重要
        6.1.5 研究结论具有普遍适用性
    6.2 主要的创新点
        6.2.1 景观生态城镇的初现
        6.2.2 弹性规划的生态城镇
        6.2.3 生态指标的预警作用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6.3.1 局限性
        6.3.2 后续研究
        6.3.3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附录 D:山地生态城镇综合生态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 E: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

(10)生态安全目标下的厦门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空间无序扩张导致生态安全隐患持续增加
        1.1.2 作为城市新极核的空港新区需实现可持续发展
        1.1.3 以厦门为代表的滨海空港新区生态安全问题突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空港新区
        1.3.2 生态安全目标
        1.3.3 空间布局规划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城市生态安全
        1.4.2 空港新区规划
        1.4.3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总结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空港新区空间布局的生态安全相关基础研究
    2.1 空港新区传统空间布局及其生态问题
        2.1.1 .形成动力及类型特点
        2.1.2 传统空间布局模式总结
        2.1.3 传统空间布局生态问题
    2.2 空港新区空间布局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2.2.1 空港建设对空间布局的生态安全影响
        2.2.2 空港新区空间布局对生态安全的效应
    2.3 空港新区空间布局的指导性生态理论
        2.3.1 系统理论
        2.3.2 因地制宜理论
        2.3.3 设计结合自然
        2.3.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5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4 空港新区生态规划相关案例分析
        2.4.1 仁川空港经济区
        2.4.2 榆林空港生态区
        2.4.3 案例总结与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路径探索
    3.1 翔安空港新区基本概况
        3.1.1 区位环境概况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发展及其典型生态安全问题
        3.2.1 空间发展演变历程及其问题
        3.2.2 生态安全相关约束因子识别
        3.2.3 典型性生态安全问题总结
    3.3 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的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3.3.1 厦门其他相关规划中的城市生态安全建设要求
        3.3.2 翔安空港新区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3.3.3 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空间布局规划要素控制体系
    3.4 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路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的生态安全相关模拟分析
    4.1 翔安空港新区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目标与内容
        4.1.1 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的目标
        4.1.2 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的内容
        4.1.3 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的范围
    4.2 翔安空港新区生态安全模拟分析步骤与方法
        4.2.1 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的步骤
        4.2.2 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的方法
    4.3 翔安空港新区生态安全模拟分析过程
        4.3.1 垂直生态过程——用地生态敏感性分析
        4.3.2 水平生态过程——典型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3.3 机场环境影响安全格局分析
    4.4 翔安空港新区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策略
    5.1 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理念和发展战略
        5.1.1 空间布局理念
        5.1.2 空间发展战略
    5.2 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形态与布局结构构思
        5.2.1 核心思想
        5.2.2 空间形态构思
        5.2.3 布局结构构思
    5.3 翔安空港新区土地利用与功能空间布局规划策略
        5.3.1 生态空间布局
        5.3.2 产业空间布局
        5.3.3 道路交通组织
        5.3.4 总体功能布局
    5.4 翔安空港新区典型生态敏感地段空间保护规划策略
        5.4.1 填海造地区
        5.4.2 空港枢纽区
        5.4.3 海岸线空间
        5.4.4 红树林湿地
        5.4.5 雨洪易涝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建设生态型城市 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 李胭胭.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D]. 杜娇娇.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3]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 郑舒煜.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4]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居住区研究 ——以吐鲁番示范新区为例[D]. 谢姆斯耶·如则. 新疆大学, 2020(07)
  •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6]山地型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 金佳. 浙江大学, 2019(01)
  • [7]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D]. 汪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以苏州为例[D]. 史成功.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9]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D]. 周秀.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生态安全目标下的厦门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D]. 徐丹丹. 天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建设生态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