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航行靠舵手》创作

《海上航行靠舵手》创作

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创作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宇[1](2021)在《《芙蓉镇》传播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华的《芙蓉镇》作为“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品,于1981年第1期《当代》发表,至今已40年。将《芙蓉镇》置于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史发展的整体视野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芙蓉镇》的接受情况在不同时期的变与不变:其批评角度多元化,但其审美性一直是各时期读者关注的重点;其接受渐趋边缘化,但却受到读者持续关注,并逐步确立了自身的经典化。作品接受情况盛衰背后折射的是民众审美趣味、价值取向乃至时代精神的转向。本文借助“文学生活”概念,系统考察《芙蓉镇》40年间的生产、出版、传播、接受情况,力图还原《芙蓉镇》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样貌,多角度分析产生差异化接受现象的原因,进而对当代文学批评接受生态做出反思。论文以时间为序,对《芙蓉镇》接受状况展开论述,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考察了《芙蓉镇》在正式面世前的生产与接受情况。重点探讨了《芙蓉镇》创作的主客观成因,以及编辑在文学生产环节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龙世辉与秦兆阳对《芙蓉镇》原稿《遥远的山镇》的肯定与质疑,触摸《芙蓉镇》最原始的生产与接受样貌,肯定文学生产环节在文学经典建构中的基础作用。第二章主要考察了 1981年到1986年间《芙蓉镇》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芙蓉镇》面世后的出版与获奖情况侧面反映出《芙蓉镇》在普通读者群体间引发的阅读热潮,以及在专业读者群体间获得的肯定。同时,分析《芙蓉镇》相关衍生文本连环画《芙蓉镇》的创作、改编情况,完善《芙蓉镇》相关的传播接受图景。第三章主要考察了 1987年到1990年间《芙蓉镇》的传播与接受情况,重点关注该时期内《芙蓉镇》的影视改编情况。影视改编是《芙蓉镇》接受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极大地促进了《芙蓉镇》在大众间的传播。1987年谢晋执导的电影《芙蓉镇》正式公映,以原着为基础并适度改编的电影《芙蓉镇》,赢得了普通观众与专业学者的双重肯定,在《芙蓉镇》经典化确认历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章主要考察了 1990年代以来《芙蓉镇》的传播与接受情况。首先,关注《芙蓉镇》1990年代后在文学史中经典化与边缘化并存的书写情况,提炼总结《芙蓉镇》在此期间内的接受特点及成因。其次,系统梳理《芙蓉镇》及相关衍生文本在专业读者群体间的评价。同时,概览《芙蓉镇》的出版流通情况,并重点关注《芙蓉镇》与电影《芙蓉镇》在网络公共空间内呈现的阅读接受样貌,尤其对豆瓣、知乎、微信读书软件上“普通读者”的评点进行探讨,总结两版《芙蓉镇》在新世纪网络公共空间内呈现的接受特点,并对《芙蓉镇》经典化历程进行反思与追问。所谓“文学经典”,必须历经时光的打磨,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关注。《芙蓉镇》在“获奖”、“影视改编”、“入史”、“教材编选”等一系列事件中被一代又一代读者持续阅读、接受。由此,我们可以以《芙蓉镇》的接受历程为切入点,对文学作品的经典化问题作出重新思考。

高欣[2](2021)在《群众舞蹈编排方式及舞蹈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国家文艺政策的出台,群众舞蹈这一与专业舞蹈相对而言的文艺样式作为时下热门的社会现象,正逐步走进大家的生活。现如今,群众舞蹈的比赛及展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舞台上各式作品荟萃,优秀的舞蹈层出不穷,多样的编排方式使得群众舞蹈的专业水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笔者将群众舞蹈的编排方式和舞蹈特点作为研究对象,从纵向的历时性和横向的共时性两个维度来分析其发展。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建国以来群众舞蹈的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建国十七年时期的集体舞、文革时期的忠字舞、20世纪80-90年代全国代表性群众舞蹈比赛及新世纪以来的群众舞蹈重要相关赛事和展演活动,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文本“细读法”,对以上几个时期的群众舞蹈代表作品进行分析,试图研究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编排方式和呈现出的舞蹈特点,以及出现这种编排方式和舞蹈特点的成因。最终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建国早期中国大陆集体舞在崭新的政治文化语境和集体主义情感诉求的影响下出现了对中外民间舞元素提取、根据音乐编排和根据歌词编排三种方式,因此民族文化得以大展风采,舞蹈富有鲜明的节奏和丰富的韵律,动作表达通俗易懂。第二,文革时期的红色忠字舞在全民对领袖表忠心的热潮影响下,只保留了根据歌词编排的简单直白的方式,整齐划一的动作样式伴随特殊的政治语境,呈现出举国上下方阵式的“红色海洋”。第三,20世纪80-90年代走向舞台的群众舞蹈在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冲击下其编排方式也推陈出新,在提取中外各类舞蹈文化元素的同时出现了根据主题动作编排的方式,加入了更多民间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动作,因而群众舞蹈作品变得生活气息浓郁,情感内涵突出。第四,在新时期,新格局,新气象下的群众舞蹈编排方式集前几个时期的硕果,总结经验,融合出新,既有舞蹈风格的杂糅荟萃,也有对歌词更丰富的肢体表达,主题动作的选择更趋于生活化,音乐的多样化也为舞蹈的编排提供了更多可能。第五,论文的最后一章总结了新世纪群众舞蹈对自建国以来的历史继承与新发展,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下群众舞蹈的编排方式存在的几点问题,并对其在新时期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个人思考。笔者认为,对群众舞蹈编排方式的客观分析和利弊探讨可以帮助我们对群众舞蹈的编排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同时,编排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取其优良,改进方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现当代群众舞蹈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是极具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的。

曾玉佳[3](2020)在《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代表性创作歌曲及演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是毛泽东前期借景言志诗篇中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该词自问世以来便吸引无数作曲家为其谱曲创作,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此为题材所创作的音乐数量更是达到了巅峰。尽管如此,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却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取向,音乐创作及演唱也随着人们的审美而发生改变。现如今,多元文化的不断涌入,流行音乐作为现代主流音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2019年,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首次以流行音乐的形式回归大众视野,人们在聆听歌曲的同时对毛泽东诗词又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本文以《沁园春·雪》代表性创作为研究视角,选择文革前期李劫夫所谱曲的独唱作品,文革时期田丰所谱曲的合唱作品以及现代刘金帛所谱曲的流行音乐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从四大层次进行研究。首先,对《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诗词内容解读及诗词结构特点做简要阐述。其次,着重分析三首作品的时代特征及创作特点。而后,对三首作品当时的演唱特征及演唱审美进行研究。最后,对《沁园春·雪》代表性歌曲的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由此推论出弘扬传承毛泽东诗词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黄秋硕[4](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指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梅世昌[5](2019)在《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音乐是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是不同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抽象反映,它的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真实写照,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政治与艺术的智慧结晶,它萌芽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产生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发展于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创新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蜕变革新于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和现实表明红色音乐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从理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某种意义而言,大众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支撑,为时代化提供了依据。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为广大音乐工作者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基本创作思路和创作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确立了红色音乐的创作导向和创作秉持的理念,使得红色音乐的基本内涵更加深刻,推动了红色音乐的不断发展;而另一方面,红色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变得更为通俗易懂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革命的道理熔铸于音乐艺术当中,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活动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音乐的洗礼,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历史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紧密相连。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革命实践中,开辟了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初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根据地的红色音乐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党的革命主张逐步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左翼音乐运动,引导国统区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红色音乐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建立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工作队伍,推进了红色音乐的发展。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日趋走向成熟,大量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聚集到延安,深入实际斗争生活当中,开展革命音乐创作活动,使得红色音乐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演绎形式上,与前一阶段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这些作品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斗争当中,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发展阶段。红色音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不断完善和多元化发展,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融汇贯通了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精髓的红色音乐得到了蜕变与创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从实践维度而言,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洗礼的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音乐文化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艺术路径,对于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红色音乐透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术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传播开来;其次,红色音乐的创作取材真实地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恢弘历程,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画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光辉历程,成为了新时代珍贵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再次,红色音乐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以及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是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国家和人民军队拥护爱戴的重要路径。最后,红色音乐是政治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旋律的激昂奋进使得它能够起到鼓舞士气和瓦解敌手的功能。从现实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迪。其一,红色音乐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崇尚新的道德风尚;其二,红色音乐能够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其三,红色音乐能够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挖掘其高雅的艺术价值,凸显其承载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教育人民,教育党员,凝聚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传递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路径,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必然选择。

徐梦可[6](2019)在《闽籍册封琉球使谢杰及其涉琉诗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琉球是明清时期与中国交往最为密切的海外藩属国之一。明初,琉球便与中国建立了封贡藩属关系,并以此为契机走上了繁荣之路,但同时也引来了邻国日本的觊觎,并最终于清末被日本强行吞并。在中琉友好密切交往的五百余年中,册封琉球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其中闽籍册封使因生长于中琉两国沟通的桥头堡——福建,而所占人数最多,地位极其重要。明万历七年(1579)册封琉球副使谢杰作为闽籍册封使中着作最丰,归国后官职升迁得最高,且第一位敏锐认识到日本对琉威胁与野心的使者,其人及其涉琉诗文都值得重点关注与研究。谢杰出生于福建长乐当地望族,拥有显赫的世家先祖。在良好的家风与浓厚的家学氛围的培养下,谢杰一生为人正直,心胸宽广,善于变通;为官清廉,忠君爱国,建树颇多;为文深刻,着述丰富,极富价值。谢杰所着之《使琉球录》与《〈琉球录〉撮要补遗》二书不仅对使琉之行记述详尽,是研究当时中琉关系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同时还兼具指导后人实操的实用价值,并且在使录中首次详细记录了日本在琉势力,揭示了日本对琉野心,其中所绘《琉球过海图》更是提供了钓鱼列屿主权属于中国的力证,此二书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经世意义。而《棣萼北窗吟稿》作为谢杰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谢杰涉琉赋1篇,涉琉诗74篇,众体兼备,题材丰富,情感真挚,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使琉之行,是谢杰诗歌创作中的精品。其中涉琉赋《海月赋》是明清海赋中的代表作,采用夸饰铺陈的手法与虚实相生的笔法,创造性地将哲学意义引入了海赋创作之中。而其涉琉诗命意雅正,语言自然,善用典故与意象入诗,虽未能改变当时文坛过度复古之风气,但将海上风光、行船经验、异国见闻写入诗中,扩展了诗歌的题材,给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苏璇[7](2019)在《认识、生存与写作:康拉德“海洋”的多维界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籍波兰裔作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与海洋的关系极其密切,这不只表现为他具备20年的海员职业经验,还在于海洋极大地影响到康拉德对主体及其境遇的认识。海洋为康拉德和他的角色们创造了一个栖息平台,这个平台对知识的暗示性,对主体存在意义的确证,对西方文明固有问题的反思,被不遗余力地展现在康拉德的作品中。由此,海洋成为检视人类主体性的特殊空间。本文将探寻康拉德的海洋如何在认识、生存与写作等多个维度渗透进作家对主体性问题的反思与理解。长期以来,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是片面而固化的,固化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人们面对无法认知的神秘海洋选择了简单的悬置,其次是用人类自身偏隘的理性以命名或范畴划归的方式对海洋进行片面的把握。针对此种认识论层面主体性受压制的事实,本文第一章试图借助“镜面譬喻”与“梦境寓言”,阐明康拉德的海洋为人们带来的主体性暗示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康拉德及角色吉姆个人经历中所体现出的去意识形态化与个人英雄浪漫主义,指出此种机制依靠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组张力关系的维持。第二章,探讨康拉德文本中作为人们生存场域的海洋空间的具体呈现,旨在通过人与海洋的相遇与交涉,说明康拉德的海洋经验如何介入吉姆、惠特等角色的时间感知,并影响其行为意志,还原特定情境之中主体性的个人原子式的理想存在状态。随着海洋生存启示的消失,第三章有意说明康拉德“文学海洋”图景的最终呈现,关注康拉德对“海洋提供的悖论式情境凸显人类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如何被凝结为自觉的创作意识,并在虚构写作和康拉德式印象主义层面得到落实。结合小说《诺斯托罗莫》的分析,通过新型“海洋——写作”关系的创立,笔者试图做出康拉德将主体性所依附的矛盾情境加以内转,实现从生存情境向新型写作观念转移的论断。一言以蔽之,本文自始至终尝试解决的是在康拉德那里,主体性确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所依托的情境由最开始关乎认识问题的“观念海洋”进展到实体的“生存海洋”,最终落实到直接关涉写作的“文学海洋”之上。笔者得出结论:康拉德持续维持确证主体性的努力,并试图从各方面营造其悖论式的生长情境。针对国内批评现状,论文旨在丰富海洋的多维阐释,超越海洋的形式化解读,最终完成康拉德对主体性生存及其境遇的真相的揭露。

张伟[8](2018)在《“无影之年”的“毒草”电影传播研究 ——以1967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中,“文革”时期的电影一直是学者们较少涉足的领域,且一直存在着厚此薄彼的倾向,认为“文革”时期的电影是作为意识形态的表征而无多少学术价值,此种先验的认知在笔者看来依然是承续了“文革”中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大量的研究盲区乃至误区依然存在,比如缺少“文革”电影史领域源流及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文革”时期电影的忽视,势必会让我们对中国电影史的全面理解造成影响。“文革”爆发后,中国电影创作基本陷入了停滞状态,在第一部样板戏电影出现之前,各大制片厂没有生产过一部故事片,对于故事片的创作来说可谓是“无影之年”。然而,这并不等同于完全没有电影制作和传播,这期间尚有以《新闻简报》为代表的新闻纪录片的发行,以及非正常渠道的电影传播。对“毒草”电影的批判是电影的非正常传播的重要体现,凸显出在“无影之年”独特的传播价值。学界对这一特殊文化现象较少进行深入研究,从某种程度看,这段历史处于空白状态。因而,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这正是电影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毒草”电影虽主要出现于“文革”时期,但其并不肇始于“文革”,而是显影在新中国电影发展的每一阶段。“文革”前对“毒草”电影的批判基本构筑了“无影之年”的传播样态。“无影之年”中,每年的放映影片数量及范围都有所不同。据笔者统计,放映数量之多、放映范围之广的年份当属1967年,共在18个省份放映了20部“毒草”电影。因而,我们可以通过1967年这样一个点,以点状辐射的方式来透视整体面貌,进而理解“毒草”电影的传播机制。“毒草”电影怎样传播是笔者最为关心的话题,通过大量史料的梳理与总结,笔者厘清了1967年“毒草”电影的传播方式与过程,并归纳出多种有趣的“批判”方式。对于上层而言,“毒草”电影被视为“革命”电影的反面样板,对其进行抨击是为了确立样板戏电影身份的合法性与正统性。抛却政治属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争鸣的性质,只不过这种争鸣过于极端化。然而,当观众进入影像世界时,却并不是抱着“批判”的目的去看,实为欣赏电影。个体化的感官机制呈现出了巨大欲望背后的全部复杂性。历数“毒草”电影发展的各个阶段,我们会发现“香花”与“毒草”呈现出了某种流动性,对它们的认知与界定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历次政治运动息息相关,脱离历史语境讨论“毒草”电影是不严谨的。“毒草”电影应该被当作一种知识体系和历史修辞来理解,它衍生自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经验,有着一系列的指涉和意义。“无影之年”的“毒草”电影传播展现了当代中国电影的方方面面,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找到了某些合适的表达形式,使其能够穿越各种严格的界限:政治与民间、文字与视觉、世俗与高雅、批判与想象,最后还有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边境线。我们可以通过“毒草”电影对那个年代的电影传播管窥一二,还原出一个充满人的历史场景。

毛丹[9](2016)在《两汉魏晋“天论”分析:中西交通大背景下的源流考察》文中提出帆船技术与宇宙结构学说(“天论”,尤其《周髀算经》里的盖天说和张衡的浑天说)在中国的起源,一直以来令人困惑。它们在古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得相当晚且突然,难以合理地追溯其在本土的前身。相反地,它们在古代西方、尤其古希腊和古代近东的对应技术与理论,则在它们形成之前,已有了更漫长且更可追溯的历史。考虑到从亚历山大大帝到张骞及更晚的时代,中国和西方有前所未有的更多机会可彼此进行人员与物资的交通,则两汉魏晋帆船与天论的起源皆来自西方的直接或间接的刺激的可能性,需要细致地加以考量。在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清楚地界定了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的范围,从而这两个术语就不只是临时的约定,而有特征鲜明的政治、文化边界。随后阐明了本论文所使用的、历史书写的方法论。关于古代中国推进船舰的风帆技术,前人已有的论述皆默认其为独立起源,但并未对这一假定给出过任何证明。第一章通过考证地中海-南亚商船与两汉时期中国接触的记载,将其与汉末魏初关于风帆的记载作对比,并分析汉代中西人员、物资交流规模,以及域外与汉地造船能力的落差,提出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汉末魏初中国帆船的出现极可能是受外来影响的结果——两汉时期的中西交流或远远超出一般想象,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两汉至三国时期中国史籍中开始频繁出现外船踪迹。本章紧接着从风帆起源研究及相关理论入手,立足中、西古代一手文献展开跨地域比较研究,从而勾勒出一幅前2世纪至2世纪之间,风帆与海船技术由地中海向印度乃至中国沿海缓慢“东渐”的“第一次浪潮”的大致图景,并解释了为何这一浪潮在中国激起的反响仅有风帆的产生而未导致海船兴盛。紧接着讨论了“风帆海船革命”对政治与科学之深刻影响。最后,分析了古希腊与腓尼基海员所使用的天文航海术与航海家的天文学造诣,以及因而可能具备和传播的宇宙观念。作为古典西方科学所取得成就的里程碑,《至大论》等古代科学名着已获相当关注;但其中富含的时代背景信息尚待挖掘。古希腊科学在1-2世纪有所复兴,却未能恢复前3-前2世纪普遍繁荣的景象。第二章将1-2世纪的着作与前3-前2世纪的相比较,可望揭示学术环境在希腊化时代与元首制帝国之交的变迁,展现古代西方科学走向衰落的社会背景;而正是在古代西方科学盛极而衰的过程中,“天论”在古代中国呈现出爆发式的迅速发展。北天极对中国古代宇宙观、独特的赤道坐标系至为重要,在汉魏天学家论着中却未与北极星相区分。第三章考辨唐以前文献中北辰、极星等词用法,指出它们多泛指北天极附近星群,《论语》“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未体现“北极星就在北天极”,且《吕氏春秋》不能证明战国晚期已区分两者;祖暅前有此区分的只有《周髀算经》,正统观点仍以北极星为北天极所在。但天象推算的结果倾向于东汉浑天家用浑仪或至少子午环实测过黄赤交角;后汉四分历“日去极”平均偏小0.7°,表明相对偏高的北天极测得。文献传统与观测方法的落差可从政治张力下言行不一得到理解,而“北极偏出地三十六度”很可能是默认以罗得岛纬度倾斜的天球仪与中国传统地平观结合所致误解。第四章进而通过系统整理对照古代中国、希腊的“固定北极出地传统”,发现前者看似简单却无法理解;后者演变繁复但理路清楚。正是在希腊的这一传统牢固确立的后期,该参数作为新生的浑天说的一项基本特征突然现身中土天学,而它完全不像在希腊那样有来龙去脉可循。面对这一难题及其他疑点,“避免特设性假定”的要求使得“外来说”比“本土起源说”更有说服力。第五章审视周髀盖天说、张衡浑天说之整体,发现其宇宙结构有若干特征未受充分重视,最主要者有地圆说、环海、外海、地浮水上而天行水中等。在中国范围内,它们除个别出现于战国,都首现于两汉;但若放宽视野,则无不存在于更早期西方宇宙论中,并且从荷马时期往前追溯到近东神话时,呈现出更完整的一致性,而在中国传统观念和地理环境中反无根基可觅。在可用于解释这些革命性变化的起源理论中,“泛巴比伦”路径目前看来最可取。第六章比较了希腊、印度与中国《周髀算经》三种盖天式宇宙模型,分析了它们所含的纬度信息,并结合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考古学,探讨其源流与民族迁徙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最后的第七章,将涉及技术背景之一的风帆技术、作为本论文最主要部分的浑天说、盖天说在中国之起源问题的繁多论据,以表格形式汇总并逐一考察其力度,以使结论一目了然。

武菲[10](2014)在《符号化政治与社会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歌曲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大革命”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场特殊的运动,从其爆发之始便吸引了国外学者的关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正面研究“文革”的较多,但是以“文革”期间的歌曲为切入点,研究歌曲与整个“文革”过程的内在联系的文章较少。通过对“文革”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的整理,我们可以发现,“文革”期间诞生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艺术形式——“文革”歌曲,这种艺术形式几乎伴随了整个“文革”过程。我们说歌曲是一个时代跳动的音符,是对当时的社会面貌和群众心态浓缩式的集中展现。透过歌曲可以聆听到当时的人们心底的声音。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文革”期间产生的特殊文化现象——“文革”歌曲,来进一步梳理和还原“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本文通过运用社会运动理论和政治符号理论,探讨作为一种政治符号的歌曲在“文化大革命”这场社会运动中所凸显的政治功能。通过深入探究“文革”期间歌曲的政治符号功能体现,厘清“文革”歌曲的创作、传播与作为一场深刻社会运动的“文化大革命”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一步展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生态景象。论文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第二章主要引入符号政治理论,把“文革”歌曲视作具有象征意义的政治符号,并研究其承载的政治功能、对群众进行政治动员的作用。同时讨论了“文革”时期歌曲及其特性。第三章主要研究群众运动时期“文革”歌曲的政治动员。主要考察了两类歌曲:(1)官方主持创作及宣传的歌曲,主要包括歌颂毛泽东的歌曲和语录歌;(2)民间自发的歌曲创作:红卫兵歌曲。通过激发群众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利用歌曲唤起人们的情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从而起到动员群众的作用,把“革命”的形势推向了顶峰,形成了“全国是一个声音”的革命场面。第四章主要研究了“文革”中后期的歌曲,一方面官方通过歌曲宣传极力维护“文革”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饱受煎熬的青年逐渐丧失了“革命”的热情,从集体狂热的喧嚣中冷静下来,他们更多的关注个体情感表达,歌曲自然也表达了对“革命”的不满和自我的觉醒。第五章结论。通过考察“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对“文革”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的整理,“文革”运动与期间产生的歌曲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既不能单纯说“文革”运动促成了特殊意义歌曲的产生,也不能过分夸大歌曲对“文革”运动形势的发酵作用。可以肯定的是,“文革”期间歌曲随着运动过程的变化而变化。“文革”歌曲在整个“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运动的发展过程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段特殊时期发挥了特殊的政治功能。

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创作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创作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1)《芙蓉镇》传播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目的及方法
    三、论文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芙蓉镇》的创作背景及诞生历程
    第一节 《芙蓉镇》创作缘起
    第二节 编辑对《芙蓉镇》初稿的生产与接受
第二章: 1981年-1986年:《芙蓉镇》在问世初期的接受
    第一节 《芙蓉镇》的出版、流通与传播
    第二节 “山野牧歌”与“历史实录”
第三章 1986年-1990年:《芙蓉镇》的传播接受情况
    第一节 哀而不怒:电影《芙蓉镇》对历史的经典演绎
    第二节 家喻户晓:电影《芙蓉镇》的传播与接受
第四章 1990年代以来《芙蓉镇》的传播接受情况
    第一节 文学史书写中的《芙蓉镇》
    第二节 《芙蓉镇》在不同读者群体间的批评与接受
    第三节 《芙蓉镇》经典化历程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群众舞蹈编排方式及舞蹈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建国早期中国大陆集体舞中的编排方式及舞蹈特点探析(1949-1965)
    (一)建国早期中国大陆集体舞中的编排方式分类
        1.对中外民间舞进行元素提取的方式
        2.根据音乐编排的方式
        3.早期根据歌词编排的方式——“象形”、“指事”编排
    (二)集体舞的舞蹈特点探析
        1.民族文化大展风采
        2.节奏韵律生动鲜明
        3.动作表达通俗易懂
    (三)集体舞编排方式的历史成因
        1.外因:崭新的政治文化语境和集体主义情感诉求带来舞蹈创作多元化
        2.内因:大团结的时代主题下舞蹈艺术多种途径的借鉴和创造
二、文革时期红色忠字舞的编排方式及舞蹈特点探析(1966-1976)
    (一)红色忠字舞的编排方式——表达忠心的“象形”、“指事”编排
        1.对歌词中所崇拜之物的模拟象征
        2.对歌词中表忠心的意指表达
    (二)忠字舞的舞蹈特点探析
        1.方阵式的“红色海洋”
        2.整齐划一的集体动作样式
    (三)忠字舞编排方式的历史成因
        1.外因:文革浪潮引发全民狂热表忠心
        2.内因:对《东方红》中舞蹈形式的延续和“偏离”
三、20 世纪80-90 年代群众舞蹈比赛中的编排方式及舞蹈特点探析(1980-1999)
    (一)20 世纪80-90 年代全国代表性群众舞蹈比赛中的编排方式分类
        1.对中外各艺术门类进行元素提取的方式
        2.根据主题动作编排的方式
    (二)20 世纪80-90 年代全国代表性群众舞蹈比赛中的舞蹈特点探析
        1.在各类风格元素中融合出新
        2.生活气息浓郁、情感内涵突出
    (三)20 世纪80-90 年代舞台化群众舞蹈编排方式及舞蹈特点成因
        1.外因: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冲击促进群众舞蹈的文化融合
        2.内因:对封闭僵化“畸形美”的否定、力求创作手法多元化
四、新世纪代表性群众舞蹈比赛及展演中的编排方式及舞蹈特点探析(2000-)
    (一)新世纪代表性群众舞蹈比赛及展演中的编排方式分类
        1.对中外各类舞种进行元素提取的方式
        2.根据音乐编排的方式
        3.新世纪根据歌词编排的方式——更多样的“象形”、“指事”编排
        4.根据更丰富的主题动作编排的方式
    (二)新世纪代表性比赛和展演中的群众舞蹈特点探析
        1.舞蹈风格杂糅荟萃
        2.音乐的多样化为舞蹈编排提供了更多可能
        3.对歌词更丰富的肢体表达
        4.主题动作的选择更趋于生活化
    (三)新世纪中国舞台化群众舞蹈编排方式的转型成因
        1.外因:新时期、新格局、新气象下舞蹈编排的多元需要
        2.内因:群众舞蹈于继承、借鉴、革新、创造中得以更好发展
五、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下群众舞蹈编排方式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一)新世纪群众舞蹈的历史继承与发展
        1.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舞蹈的变与不变
        2.新世纪群众舞蹈舞蹈对以往的继承
        3.群众舞蹈在新世纪的发展
    (二)利弊并存的当代群众舞蹈编排方式
        1.元素提取式编排之利与弊——风格性强、规范性难以保证
        2.根据音乐编排之利与弊——适用范围广、舞蹈独立性减弱
        3.歌词式编排之利与弊——简单好记、易受局限
        4.根据主题动作编排之利与弊——编排方式新颖、动作样式单一
    (三)群众舞蹈编排方式在新时期的发展策略之我见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不忘初心,不越“群众”之界
        3.提升编排质量,舞出时代风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代表性创作歌曲及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沁园春·雪》创作方面研究成果
        二、《沁园春·雪》演唱方面研究成果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已具备的条件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沁园春·雪》文学分析
    第一节 创作背景
    第二节 诗词内容解读
    第三节 诗词结构特点
    小结
第二章 《沁园春·雪》代表性作品分析
    第一节 李劫夫所谱曲《沁园春·雪》
        一、时代特征
        二、创作特点
        三、小结
    第二节 田丰所谱曲《沁园春·雪》
        一、时代特征
        二、创作特点
        小结
    第三节 刘金帛所谱曲《沁园春·雪》
        一、时代特征
        二、创作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沁园春·雪》演唱艺术分析
    第一节 李劫夫所谱曲《沁园春·雪》
        一、演唱特征
        二、演唱审美
        小结
    第二节 田丰所谱曲《沁园春·雪》
        一、演唱特征
        二、演唱审美
        小结
    第三节 刘金帛所谱曲《沁园春·雪》
        一、演唱特征
        二、演唱审美
        小结
第四章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代表性作品影响
    第一节 李劫夫所谱曲《沁园春·雪》
    第二节 田丰所谱曲《沁园春·雪》
    第三节 刘金帛所谱曲《沁园春·雪》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5)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的缘起
    0.2 研究的意义
        0.2.1 理论和现实意义
        0.2.2 学术价值
    0.3 研究综述
        0.3.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0.3.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0.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0.3.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0.4 本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0.4.1 重点难点
        0.4.2 创新点
    0.5 本文的研究方法
    0.6 相关概念的界定
        0.6.1 红色音乐概念的界定
        0.6.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概念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和红色音乐的内在关联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大众化作为支撑
        1.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1.2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红色音乐的理论基础
        1.2.1 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1.2.2 阐释了音乐艺术的基本功能
        1.2.3 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创作理念
    1.3 红色音乐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3.1 使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表达更加通俗
        1.3.2 使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语言更加形象
        1.3.3 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发展脉络
    2.1 红色音乐的诞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1.1 红色音乐的萌芽与诞生
        2.1.2 工农革命歌咏活动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传播
    2.2 红色音乐的初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1 在苏区音乐建设中逐步走向群众
        2.2.2 在左翼音乐运动中逐步趋向专业
        2.2.3 1927年至1937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2.3 红色音乐的深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3.1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2.3.2 在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实际斗争推动历史进程
        2.3.3 1937年至1949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2.4 红色音乐的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1 在新中国成立的头17年中创新发展
        2.4.2 在十年艰辛探索和两年徘徊中曲折发展
        2.4.3 1949年至1978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2.5 红色音乐的蜕变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1 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前提下坚持主流
        2.5.2 1978年以来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具体功能
    3.1 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方针政策
        3.1.1 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术语
        3.1.2 形象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1.3 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3.2 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
        3.2.1 铭刻中国革命战争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
        3.2.2 记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的曲折历程
        3.2.3 描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拓创新的伟大历程
    3.3 塑造党、国家以及人民军队的伟岸形象
        3.3.1 塑造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3.3.2 塑造新中国积极向上、爱好和平的形象
        3.3.3 塑造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形象
    3.4 鼓舞士气以及瓦解敌手
        3.4.1 鼓舞士气
        3.4.2 瓦解敌手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基本特征
    4.1 丰富的人民性
        4.1.1 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1.2 作品风格引导人民审美需求
        4.1.3 情感表达契合人民诉求
    4.2 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
        4.2.1 旗帜鲜明弘扬社会主旋律
        4.2.2 高度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
    4.3 多样的艺术性
        4.3.1 中西结合
        4.3.2 雅俗共赏
第5章 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5.1 以丰富的音乐内容教育引导广大人民
        5.1.1 树立的模范典型引导人民奋勇前行
        5.1.2 承载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3 凸显的中华传统美德引领道德风尚建设
    5.2 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5.2.1 筑牢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5.2.2 教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5.3 以音乐的独特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5.3.1 以通俗的音乐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
        5.3.2 以独特的音乐旋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余论: 关于红色音乐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红色音乐内容上充斥暴力问题的争议
    二、关于红色音乐与个人崇拜
    三、关于红色音乐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闽籍册封琉球使谢杰及其涉琉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册封使与中琉关系
    第一节 明清时期中日琉关系简述
        一、中日琉三国建交
        二、依托中国,琉球发迹;日本动乱
        三、琉球明属中国,暗属日本
        四、日本吞并琉球,窥伺中国
    第二节 册封琉球使的任务
    第三节 闽籍册封使的重要地位
        一、闽籍册封使更加了解琉球
        二、闽籍册封使更具有完成册封准备工作的执行优势
        三、闽籍册封使能更好地领导册封使团往返琉球
第二章 闽籍册封琉球使谢杰
    第一节 谢杰家世渊源
    第二节 谢杰生平事迹
    第三节 谢杰着作辑录
第三章 谢杰使琉球录
    第一节 《使琉球录》二卷(合编)
    第二节 《〈琉球录〉撮要补遗》一卷
    第三节 谢杰使琉球录的价值探识
        一、闽籍册封使使录的实用价值
        二、记录日本对琉野心的开创意义
        三、提供了钓鱼岛属于中国之力证
第四章 谢杰涉琉诗歌
    第一节 《棣萼北窗吟稿》
    第二节 谢杰涉琉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谢杰涉琉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谢杰涉琉赋的艺术特征
        二、谢杰涉琉诗的艺术特征
结论
附录1 谢杰家族世系图
附录2 《棣萼北窗吟稿》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认识、生存与写作:康拉德“海洋”的多维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康拉德与“海洋”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一章 “观念海洋”——认识对象与海洋书写
    第一节 知识主体性及其悖论
        (一)象征与“镜面”譬喻
        (二).从斯坦的箴言到彼岸的梦境
    第二节 实践主体性及其悖论
        (一)“海隅逐客”康拉德与吉姆的远眺
        (二)商船社与不列颠帝国话语建构
第二章 “实体海洋”——生存空间与海洋书写
    第一节 生存主体性
        (一)吉姆与惠特:知觉时间的重影
        (二)黑暗的他者:行为理性的怀疑
    第二节 生存主体性之丧失
        (一)风帆时代的旧理想
        (二)蒸汽时代的新秩序
第三章 “文学海洋”——写作与主体性之发现
    第一节 “海——人”模式的消弭
        (一)“海洋”的他者化:希古罗塔山与平静湾
        (二)“人”的不可靠
        1、个人英雄传奇到集体历史生产
        2、历史的文本化:“马洛”的消失
    第二节 “写作——角色”关系的生成及悖论
        (一)写作对角色主体性的介入
        1、写作与虚构
        2、感知化叙事
        (二)悖论式的印象主义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无影之年”的“毒草”电影传播研究 ——以1967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毒草”电影的出场
    第一节 “毒草”电影的身世
    第二节 “活跃”的1967年
第二章 1967年的“毒草”电影传播
    第一节 “毒草”电影的放映
        一、放映过程
        二、放映方式
    第二节 “毒草”影片的“批判”
        一、放映前阶段
        二、放映阶段
        三、放映后阶段
第三章 “无影之年”的“毒草”电影想象
    第一节 作为反面样板的“毒草”电影
    第二节 观众对“毒草”电影的想象
    第三节 “毒草”与“香花”的辩证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及致谢
附件

(9)两汉魏晋“天论”分析:中西交通大背景下的源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0章 绪论
    0.1 术语“中国”、“西方”之辨析与界定
        0.1.1 古代中国人所认为的中国
        0.1.2 古代西方人所认为的西方
    0.2 史料文献与史学观念之综述
        0.2.1 核心的一手史料
        0.2.2 历史事实是“真实”或“客观”的吗?
        0.2.3 “默证”问题及倪德卫、李约瑟等珍视的原则
    0.3 关于本论文的结构
        0.3.1 文献综述的分布
        0.3.2 关于本论文结论的性质
第1章 技术背景:风帆航海术东渐与天文航海术之源流
    1.1 中国帆的起源问题
        1.1.1 研究回顾
        1.1.2 对相关史料之重新解读及分析
        1.1.3 中国帆船出现年限之判断
        1.1.4 简要结论
    1.2 西方风帆航海术的第一次东渐浪潮
        1.2.1 对风帆起源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回顾
        1.2.2 从“蛮夷贾船”到“外域名船”:第一次东渐浪潮始末
        1.2.3 为何第一次传播浪潮对东亚影响有限
    1.3 风帆海船革命之影响
        1.3.1 古代西方经济史两派争论的焦点与盲点
        1.3.2 庇西特拉图与晏婴:不同施政背后的经济变迁
        1.3.3 前6 世纪:风帆海船革命与经济转型的可能
        1.3.4 对古典盛期西方经济、政治和科学的长远影响
        1.3.5 同时期的中国:以《货殖列传》为中心的分析
    1.4 天文航海术的相关记载与天文知识之普及
        1.4.1 最初的“天文”:中、西两种星象物候历
        1.4.2 天文航海术(一):古希腊人与腓尼基人海上定向习惯之演变
        1.4.3 天文航海术(二):夜间时间的计算
        1.4.4 天文航海术(三):古希腊人或腓尼基人的“过洋牵星术”
    1.5 海员所持“天论”及先秦两汉中、西交流之规模
        1.5.1 天文航海术与海员所携宇宙图景、天文知识
        1.5.2 广州、合浦等地与秦汉海上贸易相关的发现
        1.5.3 中国腹地与希腊-罗马文明相关的先秦、秦汉考古发现
第2章 学术背景:希腊化科学之衰落与中国天论之勃兴
    2.1 希腊化时代的科学共同体及其衰落
        2.1.1 古希腊科学历程及研究回顾
        2.1.2 前3 世纪与2 世纪的亚历山大里亚:学术环境的变迁
        2.1.3 更广泛的对比:罗马时代着作之特色
        2.1.4 称呼演变之分析——从论文体到“教训体”;简短总结
        2.1.5 研究方法的缺憾与简短结论
    2.2 中国宇宙学说之勃兴及本土起源论之疑难
第3章 天学中的北天极认知及来源探疑
    3.1 引言:明堂与北辰
    3.2 汉魏时期的北极星:分歧与含混之处
    3.3 “文献传统”中的北极星与北天极
    3.4 对四分历“黄道去极”数据的检验
    3.5 天学家的政治考量
    3.6 “北极出地三十六度”何所从来
    3.7 结论与展望
第4章 从“固定北极出地传统”看浑天说与希腊宇宙论
    4.1 古代中国的“固定北极出地”传统
    4.2 古代希腊的“固定北极出地”传统
    4.3 比较和讨论
    4.4 传统的余响与展望
第5章 浑天盖天理论起源与近东早期宇宙学说之关系
    5.1 有关《周髀》盖天说与张衡浑天说的中外研究文献
    5.2 周髀盖天说与张衡浑天说中未受重视的结构特征
    5.3 与西方早期宇宙论之比较
    5.4 “浑盖革命”前后史料之重新考察
    5.5 结论:三种可能的解释路径
第6章 “盖天式”宇宙之源流
    6.1 希腊文献中的“盖天说”
    6.2 印度及受印度影响文献中的“盖天说”
    6.3 《周髀算经》为代表的中国盖天说与西方“盖天说”之比较
    6.4 对汉译佛经与《周髀算经》所含纬度与年代信息之分析
    6.5 混杂或竞争——浑、盖起源的地理决定论与若干反思
    6.6 与盖天说传播相关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分析及考古学背景
第7章 本论文的总体结论
附录一 本论文所引《工作与时日》段落之原文
附录二 本论文所引《阿尔戈英雄纪》段落之原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10)符号化政治与社会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歌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第二章 作为政治符号的“文革”歌曲
    一、 政治符号理论
    二、 社会运动中的政治符号:“文革”时期歌曲及其特性
第三章 歌声中的革命:群众运动时期的歌曲研究
    一、 作为权力运作实践主体的官方主持创作及宣传的歌曲
        1、 歌颂毛泽东的歌曲
        2、 语录歌
    二、 民间自发的歌曲创作:红卫兵歌曲
        1、 歌曲中丧失了自觉个性的“我们”形象与极端情绪
        2、 歌曲对群体边界的划分与维持
    三、 官方主导下的符号共谋
第四章 运动合法性的是与非:“文革”中后期的歌曲研究
    一、 官方对“文革”合法性的维护
        1、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
        2、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二、 与官方宣传内容迥异的知青歌曲
        1、 歌曲内容与官方话语的逐渐脱离
        2、 歌曲中“我”的形象回归与个体情感表达
    三、 官方与群众的博弈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文革”歌曲目录
后记

四、《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创作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芙蓉镇》传播接受研究[D]. 刘晓宇. 山东大学, 2021(02)
  • [2]群众舞蹈编排方式及舞蹈特点研究[D]. 高欣.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代表性创作歌曲及演唱研究[D]. 曾玉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1)
  • [4]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梅世昌. 湘潭大学, 2019(12)
  • [6]闽籍册封琉球使谢杰及其涉琉诗文研究[D]. 徐梦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认识、生存与写作:康拉德“海洋”的多维界定[D]. 苏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无影之年”的“毒草”电影传播研究 ——以1967年为例[D]. 张伟. 北京电影学院, 2018(04)
  • [9]两汉魏晋“天论”分析:中西交通大背景下的源流考察[D]. 毛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符号化政治与社会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歌曲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4(02)

标签:;  ;  ;  ;  ;  

《海上航行靠舵手》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