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植物种群扩散的元胞自动机理论研究

一年生植物种群扩散的元胞自动机理论研究

一、应用细胞自动机对一年生植物种群扩散进行理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燕娜[1](2020)在《“研学后教”模式对高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强调,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给学生创设表达想法、合作交流、分享观点的机会。《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同样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内部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研学后教”模式以“研学案”为载体,以研学问题链为线索,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该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了学生的成功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符合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模式。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关于学习自我效能感和“研学后教”模式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关于“研学后教”模式对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却未见报导。因此本文将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运用到“研学后教”模式中,探讨“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对学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选取广州市第一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成绩分析、实验研究等方法。通过问卷了解学生的生物学习现状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结果发现学生的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期望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运用“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策略,实验班采用“研学后教”模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模式教学,以问卷调查结果、访谈结果和三次成绩的统计分析,对两个班级教学实践前后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进行测评。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研学后教”模式对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成绩的影响,为更好地应用“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以提高中学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提出了建议。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生的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较低,不会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自动提升,不同性别、年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P﹤0.05)。(2)“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但对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提升效果不同。学习信念感和学习环境适应感两个维度显着提升(P﹤0.05),学习能力感维度提升不明显(P﹥0.05)。(3)“研学后教”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中、高成绩水平学生提升效果显着(P﹤0.05),对低成绩水平学生提升效果不明显(P﹥0.05)。(4)学生对“研学后教”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并愿意继续开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将心理学自我效能感理论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突出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张非凡[2](2018)在《风沙植被斑图的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荒漠化是当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植被斑图是土地荒漠化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景观特征,且广泛地存在于全球的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地区。植被斑图分布的广泛性和空间的异质性引起了众多地形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兴趣和重视。植被空间斑图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斑图形成中潜在的生态学过程,知晓斑图形成的生态学机制,从而加深对荒漠化过程的理解,以期能够预测这些地区植被斑图的自组织形成,推断植被斑图的类型和主要特征。这对于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地区的荒漠化控制和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形成植被斑图的情景中,一类由风作为驱动力形成的风沙植被斑图早已被观测和描述,但是关于其形成机制的探索却几乎没有。本文在综合考虑空气中风成沙的运输、近地面风成沙的运动、植被通过种子的扩散过程、土壤水的径流、风成沙沉积以及植被的生长这6个生态学过程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时空离散的植被-沉积沙差分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本文研究了风沙植被斑图的形成机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当不存在盛行风时,在图灵分岔诱发形成了图灵型迷宫状斑图;当存在盛行风时,在图灵分岔诱发下形成了图灵型规则带状斑图。当不存在盛行风时,在Neimark-Sacker分岔诱发形成了 Neimark-Sacker型不规则斑图;当存在盛行风时,在Neimark-Sacker分岔诱发下形成了 Neimark-Sacker型不规则带状斑图。这4种模拟得到的植被斑图与实际观测到的风沙植被斑图在类型上基本一致。(2)图灵-Neimark-Sacker称合分岔诱发形成的风沙植被斑图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耦合分岔型不规则带状、耦合分岔型迷宫状、耦合分岔型规则带状、耦合分岔型点状、耦合分岔型新月带状。在不同斑图类型的过渡型斑图中,能够得到与实际斑图吻合度更高的斑图类型。(3)计算了在风沙植被斑图形成过程中,香农熵和聚集度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说明,图灵型斑图比Neimark-Sacker型斑图的香农熵低、聚集度高。耦合分岔型斑图中,耦合分岔型不规则带状、耦合分岔型迷宫状、耦合分岔型规则带状这3种类型的斑图,其香农熵和聚集度的值介于图灵型斑图和Neimark-Sacker型斑图中间。而耦合分岔型点状、耦合分岔型新月带状这两种类型的斑图,由于耦合分岔的特殊作用,导致斑图香农熵值比图灵型斑图更低,而聚集度更高。(4)以带状风沙植被斑图为例,研究了在不同环境参数下带状风沙植被斑图的特征差异。平流强度越大(反映盛行风的强弱),斑图中植被覆盖度的最大值和平均值都越大、斑图的波长越小、波数越大。而时间步长(反映了风沙活动过程的频率、时间尺度)越大,斑图中植被覆盖度的最大值和平均值都越大、斑图的波长越小、波数越大。通过观察植被带与沉积沙带的波形图,得知图灵型带状斑图中,植被带与沉积沙带之间存在相位差,相位差的跟平流强度的大小有关。此外,带状植被斑图的迁移速度与沙、植被各自平流强度相对大小有关,且可能为负值(逆着盛行风迁移)。(5)研究了风成带状植被斑图已形成后,环境参数平流强度的变化对带状风沙植被斑图特征的影响。在较小平流强度下形成的植被斑图,当平流强度的逐渐增大时,斑图中的植被带在垂直盛行风的方向上发生断裂形成斑块,而后斑块间在其它方向上组织、连合,形成了新的植被带。植被带的总波数逐渐增加,波长逐渐减小。在较大平流强度下已形成的植被斑图,当平流强度逐渐减小时,斑图中植被带的波数和波长基本保持不变,但是植被带的宽度会逐渐减小;而直到平流强度的值减小到0而导致斑图类型转变时(由带状转变为迷宫状),波数才骤然间增大,而波长也骤然间减小。说明带状风沙植被斑图的特征随平流强度变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6)研究了斑图已形成后,环境参数时间步长的变化对斑图特征的影响(以带状斑图为例)。已形成斑图的波数随时间步长的变化而变化,且与每个时间步长所对应的标准值(单个时间步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模拟得到的斑图波数的值定为标准值)相差不大。说明斑图特征随时间步长变化具有可逆性。(7)研究了盛行风的方向对斑图特征的影响。当盛行风发生季节性反向时,植被带与沉积沙带间的相位关系会持续变化。其最终相位关系依赖于相反方向盛行风各自的持续时间的长短。当盛行风方向发生偏转时(平流强度大小不变),植被带不会随着盛行风发生偏转,但植被带的宽度会逐渐降低。当盛行风的偏转角度很大时(接近5π/12),斑图中的植被带向新的盛行风向发生一定角度偏转,偏转角度小于盛行风偏转角度。而当盛行风偏转角度达到π/2时,斑图中的植被带完全旋转并垂直于盛行风向。(8)研究了人类活动对斑图形成的影响。放牧强度过大会导致植被斑图消失。砍伐行为会加速植被斑图形成。栽种植被虽不会增加植被带的数目,但是会增加形成斑图中总的植被覆盖度。本文的研究成功地揭示了风沙植被斑图的形成机制,丰富了植被斑图形成的情景,同时加深了对荒漠化和植被恢复过程的理解。

孙阳,郑景明,张青[3](2015)在《物种在异质性空间的传播可能性与传播速度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讨论单一物种在异质性景观中的空间传播可能性与传播速度,利用元包自动机模型模拟异质空间结构,建立边沿偶对近似模型,将其入侵速度结果与元宝自动机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首先运用元包自动机建立理想模型,模拟物种在异质空间的传播可能性,之后比较在全局密度和局域密度变化时边沿偶对近似模型的入侵速度,以细胞自动机模型的模拟结果为依据,判断边沿偶对近似模型是否能够很好的预测细胞自动机模型的结果.

顾慧[4](2014)在《华东地区外来引种陆生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来植物入侵在华东地区非常严重,而不少入侵植物是通过人为引进的方式传入。本研究针对华东地区,建立了外来引种陆生植物的入侵风险评估体系并进行验证。同时,利用所构建的风险评估体系对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外来植物进行风险评估,并选出若干种植物进行适生区预测,为物种的综合风险分析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物种本身特性、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三方面,使用多层次指标综合评估的方法,建立了华东地区外来引种陆生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体系分为“已存在”和“未引入”两种状态,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2)选择52种不同危害类别的外来陆生植物对两种状态下的评估体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证明体系具有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并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为引种地的前提下,确定了四个外来陆生植物风险等级的分值区域。(3)依据上海辰山植物园现有的植物名录,从中筛选出了49种适宜使用风险评估体系进行风险评估的外来陆生植物。(4)使用“已存在”状态的评估体系对49种筛选所得的物种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第二风险等级(较高风险等级)的物种有9种,第三风险等级(中等风险等级)的物种有18种,第四风险等级(低等风险等级)的物种有22种。得分较高的物种与已发现逸生或危害的物种,都需要对其加强监控防范力度。(5)从49种评估的物种中选出7种物种在Maxent中进行适生区预测,分别为: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橙黄山柳菊(Hieracium aurantiacum)、柳枝稷(Panicumvirgatum)、毛蕊花(Verbascum thapsus)、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欧洲山芥(Barbareavulgaris)、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结果显示,这几种物种均在华东地区具有不同程度的适生性,并且预测结果AUC值均大于0.9,说明预测准确性较高。(6)基于以上对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分析研究,对外来引种植物管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治与管理建议。生物入侵的预防工作,除了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管理,还可以进行引种地可入侵性的评估,鼓励公众参与,建立网络数据平台,进行引种物种的防治成本预算。

周赟[5](2014)在《高度真实感的观赏植物形态与生长可视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与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数字林业相关技术在农林业科研领域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可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为农林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广阔视野。为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虚拟植物的研究为植物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发展趋势。至今,虚拟植物的研究方法日趋完善,但是在观赏植物等复杂结构的植物模拟方面仍然存在挑战。本文基于实际观测数据,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观赏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过程进行了高度真实感可视化建模。首先,结合基于图像与基于几何的建模方法模拟了观赏植株的拓扑结构与几何形态结构,利用图像分割、轮廓获取等方法提取纹理,并使用较成熟的基于双三次Bezier曲面的造型方法;同时,基于植物生态学原理模拟植株生长过程,其中对植株从生长发育至衰老死亡整个过程进行了可视化模拟;在真实感方面,融合形态结构与生长模拟,通过位移纹理的方式逼真体现植株的褶皱形态,采用全局控制Bezier曲面的方法真实模拟植株叶片的衰老枯黄生长过程。并进行了光照透明效果等真实感处理。最后通过真实感模拟多种观赏植物的形态与生长,验证了系统算法的有效性。系统功能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通用性。

王季槐,汪建文,王大霞,S. Christensen,张玉武,卢大远,陈凯荣[6](2012)在《一年生杂草正规块状分布的生态场模拟分析》文中提出大田杂草多呈块状或斑块分布。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它要求对作物-杂草生态系统进行定量描述并按照杂草斑块的性质(大小、密度等)进行定量的控制。本文对杂草正规型斑块进行了定量描述,即呈正规分布的杂草斑块可用同一的模型来描述,其形状在细胞空间中可以从条形变化到圆形。并将个体生态场概念(Wu,etal.,1985)扩展到群体(种群)。应用作者发展的细胞自动机(Wangetal.,2003)方法对杂草正规型斑块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1)杂草的生态场随(圆形)斑块的增大而增大;(2)杂草的生态场随正规分布杂草斑块的形状变化而变化;(3)正规分布的圆形斑块其生态场随密度增加而增加;(4)通过模拟证实密度较高的杂草斑块,或者较大的杂草斑块需要更大的控制力(除草剂);(5)通过模拟证实杂草斑块的形状影响控制力,因此杂草的精确控制应该考虑杂草的形状。

孙阳,张青,郑景明[7](2012)在《空间异质性对植物种群动态的影响:三种模拟方法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讨论单一物种在异质性景观中的空间传播,将平均场近似模型和偶对近似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四邻域和八邻域时物种的传播情况,首先运用细胞自动机建立了理想模型,对偶对近似模型和平均场近似模型在全局密度和局域密度固定时随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变化的结果比较,以细胞自动机模型结果为依据,判断偶对近似与平均场近似哪个结果更加接近细胞自动机模型的结果.通过分析得到四邻域时在近似细胞自动机模型结果时偶对近似的结果优于平均场近似的结果,但是在八邻域时三个模型之间的差异性不再那么明显,偶对近似依然能够很好的预测细胞自动机模型的结果.

孙阳[8](2012)在《空间异质性景观中单一物种扩散机理模型分析》文中认为为了研究单一物种在异质性景观中的空间传播,将平均场近似模型与偶对近似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物种的入侵速度与入侵可能性进行研究。本研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四邻域和八邻域时物种的传播情况,将元胞自动机建立的理想模型,与偶对近似模型和平均场近似模型在全局密度和局域密度固定时随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变化的结果比较,通过分析得到四邻域时在近似元胞自动机模型结果时偶对近似的结果优于平均场近似的结果,但是在八邻域时三个模型之间的差异性不再那么明显,偶对近似依然能够很好的预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结果。运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分析入侵可能性,分析在不同全局密度与局域密度下,物种成功入侵的可能性,得到在全局密度与局域密度较高时入侵成功性大。运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分析在八邻域时,物种的入侵速度,并利用边沿偶对近似模型与普通偶对近似模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边沿偶对近似模型的结果更接近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的结果,而且两种偶对近似模型都高估了物种入侵的速度。

李晓明[9](2011)在《外来植物入侵扩散机理模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每年由于外来入侵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并且外来物种入侵活动日益加剧,已造成了我国的一些地区生态失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随着青藏铁路的修建使得青藏高原与外界联系愈加频繁,铁路的修建对其沿线植被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外来植物空间扩散机理模型,分析外来种入侵扩散的影响因素,同时模拟分析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外来种的扩散过程,对外来种入侵的预防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青藏铁路沿线植被的恢复与重建、防止外来种的入侵具有一定得现实意义。本文将入侵理论与CA模型相结合,将初始CA模型与中性景观模型、种子竞争模型、种子传播模型和成株竞争模型相结合,形成植物入侵扩散的CA模型。该模型可以设置不同生境完好程度,植物的不同生活史参数和不同的竞争能力,可以勾画植物的不同分布格局,通过对外来种入侵扩散过程的动态模拟,输出不同物种景观格局情况和不同步长时物种对生境的占有情况。本文设置4级生境被破坏程度:生境未被破坏和生境被破坏5%、15%、30%四种景观空间情况。前者又设置外来种具有强竞争力和与本地种竞争能力相同两种情况,模拟本地种和外来种具有不同的种子萌发、种子传播方式和种子产量三种不同生活史参数时本地种和外来种的景观格局分布情况和生境占有率的变化情况;生境被破坏时,模拟本地种和外来种具有不同生活史参数时的景观格局分布情况和生境占有率的变化情况。同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外来种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inn.)在本地种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与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群落中的入侵扩散过程。通过以上各种情况的相互比较,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在生境被破坏5%时,外来种的入侵基本不受到影响,并且适度的生境破坏更有利于外来种的入侵,当生境破程度增加到30%及以上时,外来种的入侵过程会受到强烈的阻碍,扩散速度明显减慢;(2)随着生境遭到破坏,弱势的物种多聚集分布在生境被破坏的区域,借助被破坏的生境作为屏障抵御竞争力较强物种的入侵,这也是外来种入侵初期多出现在生境被破坏区域的原因;(3)对于种子的产量来说,在外来种的种子产量高于本地种时,外来种可以成功入侵;当外来种种子产量与本地种种子产量相同或略低于本地种种子产量时,若外来种与本地种竞争能力相同则外来种与本地种达到共生状态,若外来种竞争能力强于本地种则外来种入侵成功并且本地种逐渐消亡;当外来种种子产量为本地种种子产量的2/3时,无论外来种的竞争力如何,外来种都会入侵失败;(4)对于种子萌发率来说,在外来种的种子萌发率高于本地种时,外来种可以成功入侵并且使得本地种逐步消亡;当外来种种子萌发率与本地种种子萌发率相同时,若外来种与本地种竞争能力相同则外来种与本地种达到共生状态,若外来种竞争能力强于本地种则外来种入侵成功并且本地种逐渐消亡;当外来种种子萌发率为本地种种子萌发率3/4时,若外来种与本地种竞争能力相同则外来种入侵失败并逐步消亡,若外来种竞争能力强于本地种则外来种入侵成功并且本地种逐渐消亡;当外来种种子萌发率为本地种种子萌发率1/2时,无论外来种的竞争力如何,外来种都会入侵失败;(5)对于种子传播方式来说,外来种中距离传播本地种长距离传播、外来种短距离传播本地种长距离传播、外来种短距离传播本地种中距离传播三种情况下外来种入侵失败。主要原因是外来种的竞争能力虽然较强,但是本地种的长距离传播使得其在早期占据了大量的元胞空间,将外来种分割成小的斑块从而限制了外来种的扩散;(6)狼毒在生境遭到破坏程度小于30%时相比于完好生境其扩散速度会加快,生境完好和生境破坏超过30%时其扩散速度明显减慢。因此青藏铁路沿线生境的破坏是导致外来种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保持良好的原生植被,降低外来种的种子数量以及种子萌发率是防治外来种入侵的有效方式。

邹梅[10](2011)在《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羊道斑状植被格局的结构特征分析及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由于自然条件和放牧的影响,在坡地自然植被上放牧所形成的斑状植被是一种独特的植被景观格局——羊道斑状植被景观格局。本文从景观生态学和放牧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其形成过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本文通过拍照取样,实地测量以及地理系统软件ARCGIS和ERDAS的处理,获得羊道景观的覆盖类型与微地形数据,从这些数据中试图找出了羊道景观格局的基本特征:1)羊道景观是羊道和非羊道交替出现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把该景观分成了多个不规则长条状的斑块。羊道上没有植物,非羊道的上部植物较多,其中以有较强抗侵蚀能力的多年生冷蒿居多,下部结皮较多。2)有植物地方的表面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较没植物地方高,最大高度差为50cm左右。3)羊道宽度大部分都小于20cm,平均约16cm;非羊道的宽度相差较大,平均约63cm。4)羊道的土壤紧实度较非羊道的土壤紧实度大。5)羊道的坡度大部分都低于20。,非羊道部分的坡度在20。到80。不等,羊道坡度明显低于非羊道的坡度。本文分析了羊道景观的形成原理,假设羊道景观的形成过程,并借助元胞自动机进行模拟。考虑到植被对微地形变化的影响和植被与微地形对羊道路径选择的影响,设定土壤侵蚀规则和羊道路径选择规则来构造模型,分别模拟微地形的变化和羊道路径的形成。模拟结果表明,土壤紧实度、多年生植物、微地形、偏离位置和采食搜索范围是羊道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利用这些因素能有效的模拟羊道形成。

二、应用细胞自动机对一年生植物种群扩散进行理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细胞自动机对一年生植物种群扩散进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学后教”模式对高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不断改革的基础教育方针
        1.1.2 高中学校教育的现状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学习自我效能感
        1.3.2 “研学后教”教学模式
        1.3.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1.5.4 实验法
        1.5.5 数据统计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自我效能感概述
        2.1.1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1.2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2.1.3 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对生物学习的影响
    2.2 “研学后教”模式概述
        2.2.1 模式简介
        2.2.2 与“先学后教”和“学案导学”的联系和区别
        2.2.3 “研学后教”模式教学目标
        2.2.4 “研学后教”模式教学流程
    2.3 理论基础
第三章 生物学习现状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工具
        3.3.1 高中生物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3.3.2 高中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
    3.4 调查结果
        3.4.1 生物学习现状
        3.4.2 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
        3.4.3 “研学后教”教学现状访谈
    3.5 讨论
        3.5.1 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
        3.5.2 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必要性
        3.5.3 “研学后教”的教学现状
第四章 “研学后教”模式对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对象
    4.3 实验假设和变量控制
        4.3.1 实验假设
        4.3.2 实验变量控制
    4.4 教学实验过程
        4.4.1 学习小组划分
        4.4.2 “三环四步”研学模式教学流程
        4.4.3 “研学案”设计
        4.4.4 教学具体案例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
        4.5.2 学习成绩
        4.5.3 学生访谈
    4.6 结果讨论
        4.6.1 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策略的作用
        4.6.2 “研学后教”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
        4.6.3 “研学后教”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2.1 对“研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建议
        5.2.2 对教师的建议
        5.2.3 对学生的建议
    5.3 展望
        5.3.1 扩大研究范围
        5.3.2 关注其他因素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5.3.3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生物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
附录3 “研学后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现状调查的访谈纲要
附录4 “研学后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现状教师访谈结果整理记录
附录5 区调研考试试题生物部分(前测)
附录6 市调研考试试题生物部分(后测)
附录7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研学案
附录8 “研学后教”教学案例
附录9 “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对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的访谈纲要
附录10 “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对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的访谈结果整理记录
致谢

(2)风沙植被斑图的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植被斑图的概念、基础与前沿
        1.2.1 类型与特征
        1.2.2 机制、模型与稳定性
        1.2.3 风沙植被斑图
        1.2.4 困难与不足
    1.3 植被与风成沙的相互作用
        1.3.1 植被对风成沙活动的影响
        1.3.2 风成沙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1.4 技术路线、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模型与方法
    2.1 引言
    2.2 植被-沉积沙模型的构建
        2.2.1 植被沉积沙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
        2.2.2 时空离散的植被-沉积沙模型
        2.2.3 模型的适用范围
    2.3 不动点稳定性分析
    2.4 分岔分析
        2.4.1 图灵分岔
        2.4.2 Neimark-Sacker分岔
    2.5 数值模拟与分析
        2.5.1 相图、分岔图及参数平面图
        2.5.2 模拟斑图
        2.5.3 香农熵
        2.5.4 聚集度
        2.5.5 带状斑图的波数和波长
第3章 图灵分岔、Neimark-Sacker分岔诱发的风沙植被斑图
    3.1 引言
    3.2 不动点稳定性分析
    3.3 图灵分岔诱发的风沙植被斑图
        3.3.1 参数条件
        3.3.2 斑图形成过程模拟
    3.4 Neimark-Sacker分岔诱发的风沙植被斑图
        3.4.1 参数条件
        3.4.2 斑图形成过程模拟
    3.5 斑图形成中香农熵、聚集度的变化
    3.6 讨论
        3.6.1 模型不动点及稳定性的生态学意义
        3.6.2 风沙植被斑图形成的生态学机制
        3.6.3 图灵型斑图与Neimark-Sacker型斑图
        3.6.4 模拟斑图与实际斑图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图灵-Neimark-Sacker耦合分岔诱发的风沙植被斑图
    4.1 引言
    4.2 耦合分岔的参数条件
    4.3 耦合分岔诱发的植被斑图
    4.4 斑图形成中香农熵、聚集度的变化
    4.5 斑图类型间的过渡斑图
    4.6 讨论
        4.6.1 耦合分岔的作用
        4.6.2 香农熵和聚集度的意义
        4.6.3 模拟斑图与实际斑图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带状风沙植被斑图
    5.1 引言
    5.2 不同参数下斑图的最值、波长及波数
        5.2.1 不同的平流强度
        5.2.2 不同的时间步长
    5.3 植被带与沉积沙带的相位
    5.4 植被带的迁移方向和速度
    5.5 讨论
        5.5.1 斑图中的植被覆盖度
        5.5.2 理论波长、模拟波长与实际波长
        5.5.3 沉积沙带与植被带间的相位差
        5.5.4 植被带迁移方向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风沙植被斑图的影响
    6.1 引言
    6.2 环境变化对斑图的影响
        6.2.1 平流强度变化
        6.2.2 时间步长变化
        6.2.3 盛行风方向变化
    6.3 人类活动对斑图的影响
        6.3.1 放牧
        6.3.2 清除
        6.3.3 恢复
    6.4 讨论
        6.4.1 环境变化与斑图稳定性
        6.4.2 人类活动与斑图稳定性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华东地区外来引种陆生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外来入侵植物概述
        1.1.1 生物入侵相关概念
        1.1.2 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与机制
        1.1.2.1 外来植物的入侵途径与过程
        1.1.2.2 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
        1.1.3 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1.1.3.1 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1.3.2 外来入侵植物对经济的影响
        1.1.3.3 外来入侵植物对社会的影响
        1.1.4 我国外来植物入侵现状
    1.2 国内外对外来植物的研究进展
        1.2.1 外来植物风险分析研究
        1.2.1.1 外来植物风险评估体系
        1.2.1.2 外来植物适生区预测
        1.2.1.3 外来植物扩散行为
        1.2.2 外来入侵植物生物学研究
        1.2.2.1 表型可塑性
        1.2.2.2 生理性状
        1.2.2.3 遗传变异
        1.2.2.4 倍性与核 DNA C-值
        1.2.2.5 繁殖特性
        1.2.2.6 化感作用
        1.2.3 外来入侵植物生态学研究
        1.2.3.1 入侵生态学
        1.2.3.2 全球环境变化与生物入侵
    1.3 应对植物入侵的管理对策研究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华东地区外来陆生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2.1 引言
    2.2 方法与步骤
        2.2.1 研究方法
        2.2.2 研究步骤
    2.3 风险预评估方法的确立
        2.3.1 风险预评估概述
        2.3.2 风险预评估方法与说明
    2.4 风险评估体系框架构建与指标分级
        2.4.1 构建风险评估体系框架的原则
        2.4.2 构建风险评估体系框架的考虑因素
        2.4.2.1 物种本身特性与入侵性
        2.4.2.2 引种地自然环境与可入侵性
        2.4.2.3 人类活动干扰与可入侵性
        2.4.2.4 构建风险评估体系框架的其他考虑因素
        2.4.3 风险评估体系各级指标框架的确立
    2.5 风险评估体系各层次指标权重的配比
        2.5.1 权重配比方法
        2.5.2 权重值计算方法
        2.5.3 华东地区外来引种陆生草本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
        2.5.4 评估缺陷处理办法
    2.6 风险评估体系的检验
        2.6.1 体系检验方法
        2.6.2 “已存在”状态风险评估体系检验结果
        2.6.3 “未引入”状态风险评估体系检验结果
    2.7 讨论
第三章 上海辰山植物园外来陆生植物的风险评估
    3.1 引言
    3.2 方法与步骤
        3.2.1 评估物种的筛选
        3.2.2 对筛选物种进行风险评估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评估结果
        3.3.2 物种现状说明
        3.3.3 管理建议
    3.4 讨论
第四章 若干外来陆生植物的适生区预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适生区预测对象
        4.2.2 材料
        4.2.2.1 软件
        4.2.2.2 数据
        4.2.3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大花金鸡菊
        4.3.2 橙黄山柳菊
        4.3.3 柳枝稷
        4.3.4 毛蕊花
        4.3.5 聚合草
        4.3.6 欧洲山芥
        4.3.7 马利筋
    4.4 讨论
第五章 生物入侵的反思与预防
    5.1 引言
    5.2 入侵种界定
    5.3 引种管理建议
        5.3.1 引种地环境评估
        5.3.2 引种管理
        5.3.3 公众参与和网络数据平台
        5.3.3.1 公众参与
        5.3.3.2 网络数据平台
        5.3.4 防治成本预算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上海辰山植物园在评估体系中的得分
附录2 46 种外来陆生植物在“已存在”状态风险评估体系的得分
附录3 52 种外来陆生植物在“未引入”状态风险评估体系的得分
附录4 49 种上海辰山植物园外来陆生植物在风险评估体系的得分

(5)高度真实感的观赏植物形态与生长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虚拟植物可视化技术概述
    2.1 虚拟植物的形态结构可视化
        2.1.1 基于几何的建模方法
        2.1.2 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
        2.1.3 基于几何与图像相结合的建模方法
    2.2 虚拟植物的生长过程可视化
        2.2.1 基于形态特征的生长模拟
        2.2.2 基于生理功能的生长模拟
    2.3 虚拟植物的真实感绘制技术
        2.3.1 形态几何真实感
        2.3.2 生长过程真实感
    2.4 本章小结
3 虚拟植物功能结构表达
    3.1 植物拓扑结构与形态结构模型
        3.1.1 植物的结构构造方法
        3.1.2 植物器官层次结构
    3.2 植物组织器官建模
        3.2.1 基于贝塞尔曲面的建模
        3.2.2 主要器官建模
    3.3 本章小结
4 虚拟植物生长过程模拟
    4.1 植物生长过程原理
        4.1.1 虚拟植物生长模型
        4.1.2 虚拟植物的衰老过程
        4.1.3 生长过程与形态特征拟合
    4.2 本章小结
5 虚拟植物的真实感绘制
    5.1 形态结构的真实感绘制
        5.1.1 半透明效果
        5.1.2 曲面重构
        5.1.3 位移纹理映射
        5.1.4 自由曲面变形
    5.2 基于实际生长数据真实感模拟
    5.3 本章小结
6 虚拟植物可视化建模系统
    6.1 虚拟植物通用可视化建模系统
    6.2 系统模块交互控制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一年生杂草正规块状分布的生态场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定义和方法
    1.1 一年生杂草块生态场定义
    1.2 方法
2 杂草斑块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2.1 杂草斑块模型的建立
    2.2 模拟
        2.2.1 模拟条件
        2.2.2 模拟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8)空间异质性景观中单一物种扩散机理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进程
2. 常用空间生态学基本模型
    2.1 单物种莱文斯模型
    2.2 反应—扩散模型
    2.3 元胞自动机模型
    2.4 空间异质性
    2.6 空间模型在生物入侵中的应用
3. 空间异质性对植物种群动态的影响
    3.1 空间种群动态模拟
        3.1.1 空间异质性
        3.1.2 种群数量动态
        3.1.3 生境的全局密度、局域密度和种群的平衡密度
    3.2 平衡密度的求算
        3.2.1 基于个体的元胞自动机
        3.2.2 平均场近似
        3.2.3 偶对近似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空间性讨论
        3.3.2 模型对比结果分析
4. 入侵可能性与入侵速度研究
    4.1 模型介绍
        4.1.1 入侵可能性研究
        4.1.2 入侵速度研究
    4.2 结果分析
        4.2.1 入侵可能性结果分析
        4.2.2 入侵速度结果分析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奖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外来植物入侵扩散机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技术路线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模型的建立
    2.1 元胞自动机模块
        2.1.1 元胞自动机定义
        2.1.2 元胞自动机的实现
    2.2 中性景观模型模块
        2.2.1 中性景观模型的定义
        2.2.2 中性景观模型的实现
    2.3 种子传播模块
        2.3.1 种子传播方式
        2.3.2 种子风传播的实现
    2.4 种子之间相互竞争模块
    2.5 植物成体植株之间的竞争模块
    2.6 植物生长及繁殖模块
    2.7 绘图函数模块
    2.8 输出模块
    2.9 元胞自动机的时间尺度
    2.10 外来植物入侵扩散模型的建立
第三章 外来植物的入侵扩散模型应用
    3.1 完好生境时外来种入侵扩散的模拟
        3.1.1 种子产量的影响
        3.1.2 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3.1.3 种子传播方式的影响
    3.2 不同生境破坏程度对外来种的入侵扩散影响
第四章 青藏铁路沿线外来种入侵扩散的模拟
    4.1 青藏铁路概况
    4.2 数据采集
        4.2.1 样带设置
        4.2.2 样地设置
        4.2.3 样方设置
        4.2.4 调查内容
    4.3 典型外来种狼毒的入侵动态模拟
        4.3.1 生境完好时狼毒入侵情况
        4.3.2 生境破坏5%时狼毒入侵情况
        4.3.4 生境破坏15%时狼毒入侵情况
        4.3.4 生境破坏30%时狼毒入侵情况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羊道斑状植被格局的结构特征分析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与背景
    1.2 文献描述
        1.2.1 植被景观的研究现状
        1.2.2 土壤侵蚀、植被及放牧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3 采样方法和数据分析
    3.1 覆盖特征
    3.2 微地形
    3.3 羊道景观单元大小和土壤紧实度
4 羊道景观特征
5 元胞自动机模型
    5.1 元胞自动机的结构
        5.1.1 元胞自动机的概念
        5.1.2 元胞自动机的组成
        5.1.3 转换规则/函数
    5.2 元胞自动机的应用
        5.2.1 元胞自动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5.2.2 元胞自动机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5.3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本质
    5.4 羊道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结构
6. 羊道景观模拟
    6.1 羊道路径模拟
        6.1.1 羊道路径模拟的描述
        6.1.2 羊道路径模拟规则的编写
    6.2 微地形模拟
        6.2.1 微地形模拟的描述
        6.2.2 微地形模拟规则的编写
7 羊道景观模拟结果
    7.1 实际地形上模拟羊道路径
    7.2 模拟地形上模拟羊道路径
8 讨论和结论
9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应用细胞自动机对一年生植物种群扩散进行理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研学后教”模式对高中生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实证研究[D]. 黄燕娜. 广州大学, 2020(02)
  • [2]风沙植被斑图的形成机制研究[D]. 张非凡.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3]物种在异质性空间的传播可能性与传播速度研究[J]. 孙阳,郑景明,张青. 生物数学学报, 2015(02)
  • [4]华东地区外来引种陆生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D]. 顾慧.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5]高度真实感的观赏植物形态与生长可视化[D]. 周赟.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6]一年生杂草正规块状分布的生态场模拟分析[J]. 王季槐,汪建文,王大霞,S. Christensen,张玉武,卢大远,陈凯荣. 贵州科学, 2012(05)
  • [7]空间异质性对植物种群动态的影响:三种模拟方法的比较[J]. 孙阳,张青,郑景明. 生物数学学报, 2012(03)
  • [8]空间异质性景观中单一物种扩散机理模型分析[D]. 孙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9]外来植物入侵扩散机理模型研究[D]. 李晓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4)
  • [10]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羊道斑状植被格局的结构特征分析及模拟[D]. 邹梅. 兰州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一年生植物种群扩散的元胞自动机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