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花卉产业衰退

印度花卉产业衰退

一、印度花卉业在衰退(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马雪松[2](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李茹[3](2020)在《《无烟囱行业:重新考虑非洲工业化》(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和非洲有着浓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非洲经济表现受到关注,如何促进经济结构持续转型升级是摆在非洲各国面前的主要问题。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无烟囱行业:重新考虑非洲工业化》(Industries Without Smokestacks:Industrialization in Africa Reconsidered)的第一章与第九章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第一章是对无烟囱经济与非洲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概述,第九章是以埃塞俄比亚的无烟囱经济为案例,分析非洲未来的经济发展机遇。此翻译实践报告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从词汇衔接与语法衔接两方面进行案例分析。经济贸易类文本主要是描述客观事实,传达具体信息,用词严谨。笔者在翻译时首要考虑的是文中衔接手段的使用,对英文原文本中的衔接手段进行分类,发现此经济报告文本中的词汇衔接主要有原词复现、同义/近义词复现、概括词及反义衔接和组合搭配,语法衔接主要有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替代与省略以及增补与转折关系。就词汇衔接问题来说,英语为形合语言,词语间的衔接多呈显性,通过使用词汇重复、同义词或近义词、反义词,将句间逻辑关系展示出来。就语法衔接中的照应参照选择、替代/省略指代不明、连接逻辑不明等问题,通过保留衔接手段、省略衔接手段与转换衔接手段这三大类翻译策略来达到语篇的语义连贯效果。笔者希望通过对非洲无烟囱经济文本的翻译,了解非洲各个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给中国对非企业投资者与非洲经济研究者更好地了解非洲的经济状况提供最新的理论及数据信息,以期更加广泛且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去。最后,本翻译报告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经济报告类文本中各种衔接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为之后相类似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

鞠斐[4](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王成福[5](2020)在《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由追求速度的增长阶段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供给侧深度的结构性调整,更在于从整个产业的高度转换发展模式,对于地热能来说同样如此。本文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运作方式进行归纳梳理、对国外经验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并初步进行定义。具体来说,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参照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我国地热能资源禀赋特征、产业市场结构、后发优势等,利用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地热能产业竞争力进行整体评价,得出产业竞争力分数为75.64,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同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设置具体指标和参数,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2.在深入认识地热能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系统总结我国地热能产业运作若干新类型、借鉴地热能产业发展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并提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进而以应然性、实然性和实现性为切入点,构建了我国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3.初步对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应该包含:创新驱动型发展、协调可持续型发展、绿色生态型发展、高效率型发展、有效供给型发展、中高端结构型发展、开放包容型发展、为民共享型发展等关键内容。4.在分析不同主体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依据不同主体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功能,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过程中政府、国有地热能企业、民营地热能企业、外资地热能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及管理策略。

陈瑜[6](2019)在《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文中研究表明“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唐代商业题材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唐诗史料为文本支撑,围绕商业——商人——士人——诗歌这一主线,系统分析唐代商业题材诗歌的整体风貌以及商业与诗歌间的深层关联,综合呈现多元立体的文学生态,重新定位其在唐代诗歌史以及古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介绍研究缘起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再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方面论证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考论了关涉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对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分析和肯定的基础上,亦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论析;最后根据研究目的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考察范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了唐代商业与诗歌的内在联系,对唐代国内商业的发展轨迹予以了动态呈现。本章辐射商业中商业店铺和商业市场两个核心要素,择取最具时代新变和商业特色的代表性内容,以唐诗作品为切入点开展镜像分析,一是以“酒肆”一隅管窥唐代的商业店铺全貌,审视与探讨了诗歌的气质风貌与诗歌意象;二是以“坊市”“夜市”“草市”“花市”为例,对唐代商业市场的发展轨迹予以剖析,并深入挖掘诗中展现的时代特色与社会风尚。通过点面结合地论述,将商业题材诗歌的研究从经济考略纵深到人文视野。第三章聚焦于反映唐代国际商贸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商胡”主题,从诗歌入手考述“商胡”的族属来源及来华路线,探寻“商胡”在华的行动轨迹与聚居之地,展现了唐朝国际贸易兴盛发达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共融的景象。本章还着重对唐诗中的“商胡”的文学书写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阐述,唐代诗人以局部侧写和全景素描的方式诗意渲染了“商胡”的诡谲体貌,新颖艺术的书写模式有助于唐诗题材、内容和技巧的拓展;对“商胡”重利轻身的冒险精神、慧眼识宝的超凡能力、重义好德的美好品德的多角度观照丰富了“商胡”的立体形象;对乡国梦遥的愁闷“商胡”的形象刻画则以思乡为契合点,通过“同化”体验的建构寻求彼此情感上的“同”以弥补胡汉间文化上的“异”,表现了唐人进步的民族观。唐诗中的“商胡”形象书写蕴含对异质文明的诗意呈现、审美体验、文化反思和历史回溯,视角独特,意蕴丰赡。第四章对唐诗中的“士”“商”关系予以重点阐发,通过深入剖析士商关系的嬗变轨迹和心态成因,论述士人阶层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与情感。综观整个唐代社会,“士”对“商”的非难始终占据主流,这种思想根源有四:一是义利观下的“士志于道”与“逐利惟是”的价值取向差异;二是士人视角下的“贾雄农伤”的政治忧思;三是封建伦理家庭观标准下的情感批判;四是官商勾连背景下士不如商的激愤。随着人道主义精神的高涨和身迹相合的心路发展,“士”与“商”的联系日渐加强,二者关系有所缓和与松动,“士”能对“商”的生活处境做出复杂多面的反映,“士”关注到“商”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与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在诗歌中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仕宦类商贾”的感叹中又抒发出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与赞扬。第五章着眼于商业发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第一节总结了商业发展对诗歌艺术风貌的影响,一是创作突破得益于关注重点的变换与文风倾向的转变;二是创作群体中妓女与商人成为新兴创作力量;三是创作体式的选择深受歌诗传唱审美导向的影响;四是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第二节以唐诗中的花卉新变为例探讨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作为潮流观察员的唐代诗人们敏锐地捕捉到唐诗中出现的花卉种植新变,深入剖析了唐代统治者赏花逐异与游幸娱乐日重、新贵族慕上习气与竞奢攀比成风、士大夫醉心于园林雅趣与花木娱情、方外人着力于寺观美化与心性修行的时人心态,将这些新兴现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于诗作之中,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表现内容。第三节以“瑟瑟”的色彩转喻为例探讨外来商品对唐诗语汇的影响。“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进贡与贸易交流的珍稀商品,随着其在上层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逐渐被文人纳入到诗歌语汇之中。唐代诗人自白居易而降,有意识地将“瑟瑟”进行色彩转喻,用以代替“碧”所涵盖的青、绿、蓝等不同层次的颜色,将其转喻为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色相,为诗歌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层次和新鲜个性的艺术境界,更创造性地将其与“猩猩红”对比,形成一对特定的意象组合,固化为诗歌中色彩对仗的修辞格式。唐代外来商品凭借诗人敏锐的审美体验、大胆新奇的意象转喻和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接受广泛。

张儒麟[7](2019)在《十三行时期外销陶瓷包装设计与现代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是西方国家对华贸易的唯一通商口岸,十三行行商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商业垄断组织,当时清朝闭关锁国时期所有的进出口货物均需经过广州十三行。十三行时期的外销陶瓷包装即清朝“一口通商”时期(1685年-1842年)所有通过广州十三行运往西方国家销售的陶瓷材质的包装。这些外销陶瓷包装在大的类别上属于外销陶瓷的一种,但又与一般的外销陶瓷不同,其不仅仅具有外销陶瓷艺术品的审美、收藏与历史研究价值,更具有包装的方便储运、保护产品、美化内容物等的实用性价值。本文以十三行时期的外销陶瓷材质包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社会学及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其外销时期中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陶瓷工业发展背景,梳理了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然后根据材料学分类方法,将其按照不同的胎质、釉彩材质及装饰加工工艺进行分类,最后结合实际案例,从设计学、艺术学的角度具体地总结分析其实用性功能、设计特征及审美特征。通过以上的史论分析,知往鉴今,以其旧时在西方国家热销的内因和外因,来启发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做出优秀的中国包装设计,期待让中国包装更好的走遍全球,并借以改善我国白酒出口总量低迷的尴尬现状。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首先对中国的中高档外销白酒包装进行市场调研,总结分析其目前设计的优缺点,然后通过品牌定位及用户研究,借鉴十三行外销陶瓷包装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一系列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人性化的、可持续的、富有文化特色和体验的外销白酒陶瓷包装。设计方案以外销陶瓷包装中的图案元素“满大人Mandarin”为品牌名称,参考纹章瓷的符号学设计方法,选取广州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纹样及传统吉祥纹样,重构再设计出十三行的专属纹章作为包装的主体装饰图案,提取岭南古建筑的文化及造型元素作为陶瓷酒瓶的外包装,并且创新了外包装的结构和开启方式。方案共分为两个子系列,一套针对中高端商务应酬场合设计,命名为满大人“御酒”系列,另外一套针对中高端社交聚会场合设计,命名为“怡情酒”系列,最后还针对饮酒场景特别设计了一套专用的酒具,以提高整套包装的文化性与体验性,期待更好地推广中国白酒文化和广州十三行文化及陶瓷包装文化。

翁宜汐[8](2019)在《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对象是近代漆器艺术在福建地区(现辖区)发展、兴衰、始末的考溯。传统漆艺始终伴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轨辙同向而行。千文万华的明代漆器艺术,精工良匠迭出,达到封建历史的一个巅峰。然而乾嘉以降,偏居东南沿海一隅的福建,漆器艺术渐趋勃兴,从此成为中国现当代漆艺术重镇。近代“建漆”是以福州、闽南为中心,辐射省内各地区,与当地原生手工艺相适而生,有序融合形成地域性漆艺术的智性形式,为近代小农经济的补充和乡俗文化的部分。它深层次融入社会物质文化各个方面,逐渐凝聚成福建地域文化重要组成。对于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历史的研究不能孤立进行,它与肇始于明末清初平民阶层开始思想躁动的社会转型息息相关。近代,“全球化浪潮”由东南沿海逐步“登陆”,福建是中西之辩互为楔入的前线。商贸业振兴,在闽庶民、士绅固有的传统观念、文化、习惯出现裂变,转变为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以艺术文化的角度,近代福建漆艺是对传统漆艺保留、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精神与物质相生的造物美学。为众人所共识,恢复、中兴、完善脱胎漆器制法是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巍巍高峰的奠基者,行业日趋壮大。相对之前八千余年漆艺的时代进程,近代福建漆艺器物则呈现类型激增、品类多元的集中期。多样化内外贸易需求是近代福建髹漆品类、技艺、审美相继发展的主要促因。工匠对前人技艺温古知新,不载造法,锐意进取;工艺整体上较前世更加高效,色泽更加妍丽,材质、技巧、图式推陈出新,为漆绘画与装饰萌芽抽生创造可能。后因时局动荡,商贸活动基本停滞,葆有生产资料的漆坊自行生产民用漆器维持生计,技艺高超匠人局囿于资金转而从事漆绘画,以致福建漆艺至今描绘出“艺”与“器”泾渭分明,二者各行其道的艺术图景。从社会文化语境上,明末清初多位帝王好“倭漆”,上行下效,“仿洋漆”顿时成为工匠制作的热门;与日本漆器往来港口多在福建,工匠、商旅、士官云集于此,形成漆器艺术发展的良好氛围。近代,福州是福建漆器艺术的中心,沈氏家族六世子孙同守漆业,于此起到中坚作用,带动福州漆器行业走向蓬勃;闽南诸地风俗与福州略有参差,漆线雕发源于同安县马巷镇,蔡氏家族作为各中翘楚引领发展;隐匿于永春县龙水村的漆篮工艺是乡间漆与原生(竹编)手工艺结合的范本,前期满足周遭村民需求,壮大后内外销势起。近代福建漆艺涉及领域远超单纯艺术形式的范畴,它作为大宗商品出口各国,吸引场域内部宏观、中观、微观各社会层面人士广泛参与,共同编织和书写近代福建漆艺行动者的交互网络与社会叙事。文本从“物质-社会”双重维度下,重构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情况与场域生态,辨析其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形变”,才能更清晰的观测传统工艺与社会发展的互哺关系,从而对现今传统工艺美术复兴有所毗益。

陈艳君[9](2018)在《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文中提出悠久的社会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为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奠定了历史基础。清末民国时期,人地矛盾造成的生存压力及政府的提倡推动了皖南手工业在传统基础上向近代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析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考察技术转型、组织形式的近代化、结构变革、转型的特征、有限突破,客观总结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力图复原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图景,为皖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皖南手工业的技术转型主要包含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两个方面。手工业由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型的技术科学化不仅表现为手工业文本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本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方面,尤其以制茶业、纺织业和文房四宝业最为显着。随着手工业技术逐渐由经验型上升为科学理论型,其技术传承方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新式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不断细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革新以安庆土布业的生产工具改良、芜湖碾米业的新式动力设备引进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最为引人注目。生产工具的改良、新式动力机器的引进以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使皖南手工业在生产力形态上与传统手工业区别开来。皖南手工业的组织形式转型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业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以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和工场以及合作制最为突出。家庭手工业在近代皖南尤其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坊、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行业分布广泛,大多规模较小,小本经营,内部分工明确,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制手工业方面,祁门茶叶合作社是典型代表。然而,由于在实际业务的进行过程中过多注重“运”、“销”环节,对“产”、“制”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银行和洋商趁机取巧图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忽视了最底层的茶农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改良茶叶品质,更不可能复兴红茶。在手工业行业组织形式方面,传统行会逐渐被新兴同业公会及工会代替。在劳资纠纷中,代表雇主的同业公会与代表雇工的工会的团体谈判,大多能达成团体协议。即便不能达成一致,在第三方的调处下,也能减少对抗,促进纠纷解决,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但同业公会及工会处在政府的严密监管中,只是披上了新式行业组织的外衣,传统行业组织的积习依然存在。在洋货以及国产机制品的冲击下,皖南手工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行业结构变革加剧。首先,纺纱业、染料业、炼钢业、制丝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衰落。其次,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具有局部性和复杂性,织布业、榨油业、造纸业、制烟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守住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艰难发展;铁、铜、锡器制造业,竹木加工业,砖瓦业,石业,陶瓷业等传统行业未受到机器工业的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徽墨业、宣纸业、舒簟业及罗经业等传统特色行业在时代的变迁中勉力维持。再次,皖南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祁红为代表的出口型手工业深受国际市场主导和影响;针织、铅石印刷、皂烛、火柴、化妆品等新兴行业从国外引进后与皖南实际相结合而改用手工生产。因此,除少数传统行业走向衰落,近代皖南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的,一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产品品种等进行了改良和革新,不断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某些近代因素。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彰显出总体发展迟缓及不平衡的特征。首先,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在技术科学化、技术传承方式、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苏南在文本数量及科技含量、实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规模及程度等方面相对于皖南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力量的推动、基础电力工业的支持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次,具体到皖南区域内部,鲜明地显现出转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和行业上,也表现在生产者身份的主体化与技术的边缘化、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等方面。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功能的拓展,即手工业对农业的较强的后向联系效应及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但皖南手工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包括交逼而来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的暴敛、商业资本的压榨等多方盘剥,管理主体及生产主体的观念制约,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导致的教育不振。由于众多障碍性因素的掣肘,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取得的突破十分有限。

蒋炎[10](2017)在《传承与重构 ——威基伍德陶瓷产品设计的历史研究》文中指出在18世纪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威基伍德陶瓷,是英国传统陶瓷手工业迈向现代陶瓷工业的光辉典范,同时也是世界近代陶瓷产业中公认的标杆企业。在2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威基伍德积累了大量而珍贵的陶瓷产品,这些产品共同构成了威基伍德多姿多彩的历史面貌,叙说着企业的兴衰成败。本文以威基伍德在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经典设计为研究对象,探寻不同时代背景下设计语言和风格的形成原因,以及产品设计与材料研发、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社会消费、生活方式、艺术审美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通过这一层面的梳理和评析,我们可知陶瓷产品设计历史面貌形成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产品设计的传承与重构这一中心论题展开探讨,以期寻找到解释威基伍德设计历史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经典设计的建构,对一个陶瓷企业的发展、品牌的建树,有着重要的意义。18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中期是威基伍德经典产品大量涌现的时期,也是其发展的巅峰时期。在企业发展历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众多经典设计,在日后共同构成了威基伍德产品的设计体系,成为其创新设计可供参考的原型,并形成某种规范。辉煌时期的威基伍德极具世界眼光,善于从不同国度、民族、不同艺术领域吸取营养,产生多元、包容、共生的最佳重构效果。现代的威基伍德更多地专注于自身的设计传承。“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走互相融合的道路”这一英国文化的发展模式,在威基伍德的产品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威基伍德在塑造经典品牌产品时,选择了一条中庸之路,在传承与重构之间游走。威基伍德当代的设计面貌经由250多年的历史发展和积累而形成,大部分产品设计的图式都可以到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追根溯源。

二、印度花卉业在衰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花卉业在衰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2)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无烟囱行业:重新考虑非洲工业化》(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1.3 语篇衔接理论指导
第二章 文本分析
    2.1 文本来源
    2.2 文本内容
    2.3 文本特征
        2.3.1 经济术语多
        2.3.2 缩略词频繁
        2.3.3 被动句常现
第三章 翻译实践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1.1 辅助工具的准备
        3.1.2 平行文本的收集
        3.1.3 术语表的制定
    3.2 翻译过程
        3.2.1 理解原文
        3.2.2 进行翻译
    3.3 校审过程
        3.3.1 自我审校
        3.3.2 他人审校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词汇衔接的问题
        4.1.1 复现源语衔接
        4.1.2 同现源语衔接
    4.2 词汇衔接的解决办法
        4.2.1 词汇复现与翻译
        4.2.2 词汇同现与翻译
    4.3 语法衔接的问题
        4.3.1 照应的衔接
        4.3.2 替代的衔接
        4.3.3 省略的衔接
        4.3.4 连接的衔接
    4.4 语法衔接的解决办法
        4.4.1 照应的衔接与翻译
        4.4.2 替代与省略的翻译
        4.4.3 连接的衔接与翻译
第五章 翻译实践启示
    5.1 翻译实践的不足
    5.2 翻译实践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术语表
附录2 翻译实践原文和译文

(4)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2章 地热能产业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及产业竞争力评价
    3.1 我国地热能资源概况
    3.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概述
    3.3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3.4 我国地热能产业的竞争力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PESTEL分析
    4.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
    4.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4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现有模式和若干新类型
    5.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现有模式
    5.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
    5.3 公私合作模式(PPP)
    5.4 “工程总承包+融资”模式(“EPC+F”)
    5.5 “地热能+”模式
    5.6 区块链模式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借鉴意义
    6.1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
    6.2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趋势
    6.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热能产业合作前景
    6.4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促进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构建
    7.1 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
    7.2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
    7.3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
    7.4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
    7.5 不同主体在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中的作用与管理策略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8.2 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主要计算结果
附录B 个人简历和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6)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唐诗中的商业镜像
    第一节 “笑入胡姬酒肆中”之店铺
        一、空前兴盛的“酒家楼”
        二、异域风情的“春酒店”
        三、“胡姬当垆”与“青门送别”
    第二节 “花市香飘漠漠尘”之市场
        一、城邑“坊市”的变迁
        二、乡村“草市”的繁盛
        三、专营“花市”的勃兴
第三章 唐诗中的“商胡”印记
    第一节 “商胡”的族属来源
        一、西域昭武九姓商人
        二、周边少数民族商人
        三、其他海外诸国商人
    第二节 “商胡”的行迹探寻
        一、“商胡”的北上行迹
        二、“商胡”的南地留痕
    第三节 “商胡”的形象书写与文化意蕴
        一、“商胡”体貌的诗意渲染
        二、“商胡”品性的多重观照
        三、“商胡”情感的同化体验
        四、“商胡”书写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唐诗中的“士”“商”关系
    第一节 “士”对“商”的非难
        一、义利观念下价值取向的批判
        二、士人视角下贾雄农伤的忧思
        三、伦理精神下家庭情感的背离
        四、官商勾连下士不如商的激愤
    第二节 “士”对“商”的同情
        一、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的关注
        二、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的感慨
        三、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的叹息
        四、形迹相合的同情之源的剖析
    第三节 “士”对“商”的羡慕与赞扬
        一、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
        二、对“商”爱国热情与诚信经营的赞扬
第五章 唐代商业对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商业发展对诗歌风貌的影响
        一、诗歌创作的动态演变与特色分析
        二、创作队伍中孕育出新兴创作力量
        三、创作体式取决于传唱的审美导向
        四、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
    第二节 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以“花卉新变”为例
        一、花卉诗歌蕴含的时代新变
        二、花卉诗歌展现的社会生活
        三、花卉诗歌书写的价值内涵
    第三节 外来商品对诗歌语汇的影响——以“瑟瑟”诗为例
        一、“瑟瑟”本源考述
        二、“瑟瑟”释义辨正
        三、“瑟瑟”在唐诗中的色彩转喻及意象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十三行时期外销陶瓷包装设计与现代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中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十三行时期外销陶瓷材质包装的发展背景
    2.1 康雍乾时期(1685-1796 年)的外销陶瓷材质包装发展背景
    2.2 嘉庆道光时期(1796-1842 年)的外销陶瓷材质包装发展背景
    2.3 十三行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外销陶瓷材质包装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三行时期外销陶瓷材质包装的种类及用途
    3.1 十三行时期外销陶瓷包装的种类
        3.1.1 青花瓷
        3.1.2 五彩瓷
        3.1.3 珐琅彩
        3.1.4 粉彩瓷
        3.1.5 广彩瓷
        3.1.6 其他陶瓷
    3.2 十三行时期外销陶瓷材质包装的主要用途
        3.2.1 酒类包装
        3.2.2 液体调料包装
        3.2.3 茶叶包装
        3.2.4 药品包装
        3.2.5 食品包装
        3.2.6 化妆品包装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三行时期外销陶瓷材质包装的设计特征分析
    4.1 造型特征-丰富多姿
        4.1.1 瓶类包装
        4.1.2 盒类包装
        4.1.3 罐类包装
        4.1.4 其他包装
    4.2 装饰特征-纷繁瑰丽
        4.2.1 花草鸟兽纹饰
        4.2.2 人文景观纹饰
        4.2.3 宗教纹饰
        4.2.4 纹章瓷纹饰
        4.2.5 船舶纹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销白酒陶瓷材质包装设计应用实践
    5.1 白酒文化及特质概述
    5.2 高档外销白酒的包装发展现状
        5.2.1 高档外销白酒市场调研
        5.2.2 高档白酒包装设计现状
    5.3 高档外销白酒的陶瓷包装设计定位
        5.3.1 产品定位及目标用户研究
        5.3.2 品牌定位
    5.4 高档外销白酒的陶瓷包装设计创新与应用
        5.4.1 陶瓷酒瓶造型设计
        5.4.2 装饰纹样设计
        5.4.3 陶瓷酒具设计
        5.4.4 外包装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

(8)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话题语境与研究现状
    二、论证方法与书写逻辑
    三、问题提出与理论基础
    四、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
    五、八闽坊间早期近代化
上篇 文质:物质文化
    第一章 源流:溯源赓续
        第一节 “源”与“流”
        第二节 关于近代福建漆艺
    第二章 技艺:文质相兼
        第一节 质法:胎骨工艺的鼎格
        一、胎骨精进
        二、名实考辩
        第二节 文法:髹饰技法的迭新
        一、始于师古
        二、变在观念
        第三节 造法:温古知新的规律
        一、巧法造化
        二、质则人身
        三、文象阴阳
    第三章 器物:物史相鉴
        第一节 品类:与史同行的抽新
        一、信仰塑像
        二、茶食雅集
        三、图饰装饰
        四、来样定制
        五、长物庞杂
        第二节 纹饰:图案变迁的叙事
        一、引譬连类
        二、铺锦列绣
        三、随物赋形
        四、洋画图式
        五、庶民僭越
        第三节 制物:器的转译与演化
        一、瓷器复制
        二、照明变革
    上篇小结: 艺器分离
下篇 乾坤: 社会状况
    第四章 缘起:西学东渐
        第一节 内化:倭制漆器
        第二节 涵化:仿洋漆器
    第五章 地理:城市乡镇
        第一节 福州:绅商与城市行业结构
        第二节 闽南:山村与港口的产销连线
    第六章 伦理:利益博弈
        第一节 线索:活动脉络
        第二节 秩序:官方与民间
    第七章 事件:争端始末
        第一节 组织:同业公会
        第二节 失衡:纠纷经过
        第三节 互哺:城市与场域
    下篇小结: 共同体价值与思考
结语
    一、恢复发展
    二、回答问题
    三、启示思考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一、社会历史概况
        二、地理资源概况
        三、商品经济概况
    第二节 前近代皖南手工业概况
        一、制茶业
        二、纺织业
        三、文房四宝业
        四、其他行业
    第三节 驱动因素
        一、人地矛盾与生存压力
        二、地方政府的提倡
    小结
第二章 技术转型
    第一节 技术的科学化
        一、手工业文本的增长
        二、制茶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三、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四、文房四宝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第二节 技术传承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学徒制概况
        二、实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
        四、私立静仁职业学校个案研究
    第三节 生产设备的革新
        一、传统生产工具的改良
        二、新式动力设备的引进
        三、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小结
第三章 组织形式的近代化
    第一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一、家庭手工业
        二、作坊、工场手工业
        三、合作制手工业——以祁门茶叶合作社为中心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演变
        一、行会
        二、同业公会
        三、工会
    小结
第四章 结构变革
    第一节 机器工业冲击下逐渐衰落的行业
        一、纺纱业
        二、染料业
        三、炼钢业
        四、制丝业
    第二节 被侵占部分市场而继续发展的行业
        一、织布业
        二、榨油业
        三、造纸业
        四、制烟业
    第三节 未受到机器工业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的行业
        一、概况
        二、铁、铜、锡器制造业
        三、竹木加工业
        四、砖瓦业
        五、陶瓷业
    第四节 勉力维持的传统特色行业
        一、徽墨业
        二、宣纸业
        三、舒簟业
        四、罗经业
    第五节 国际市场影响下的出口型手工业——以祁红为对象的考察
    第六节 新兴手工业
        一、针织业
        二、铅石印刷业
        三、皂烛业
        四、火柴业
        五、化妆品业
    小结
第五章 近代转型的特征
    第一节 转型的迟缓——基于皖南与苏南的比较
        一、差距之比较分析
        二、原因之比较分析
    第二节 近代转型的不平衡
        一、地域的不平衡
        二、行业的不平衡
        三、生产者身份主体化与技术边缘化
        四、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有限突破与多重障碍
    第一节 手工业功能的拓展
        一、后向联系农业
        二、满足多元消费
    第二节 多重障碍
        一、天灾人祸
        二、多方盘剥
        三、观念制约
        四、教育不振
    小结
余论
    一、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最大瓶颈
    二、近代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后记

(10)传承与重构 ——威基伍德陶瓷产品设计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陶瓷产业(1700-1760)
    第一节 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陶瓷手工业
        1. 产品类型
        2. 斯托克陶业
    第二节 威基伍德家族陶业的源起
        1. 四代相传的家族窑业
        2. 亚伦·威基伍德家族的制陶业
    第三节 威基伍德一世早年的学徒生涯(1744-1759)
        1. 跟随兄长
        2. 威尔顿窑的学徒
第二章 威基伍德崛起时期的产品设计(1760-1795)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英国陶瓷手工业的变革
        1. 工业革命的风暴
        2. 英国陶瓷手工业向产业化生产的转型
    第二节 威基伍德一世独立建窑与早期产品
        1. 独立建窑
        2. 早期产品
    第三节 工艺改良与新产品开发
        1. 改良奶色陶器
        2. 从奶色陶器到女王陶器
    第四节 材料创新与新古典主义的视野
        1. 回归古典主义
        2. 伊特鲁里亚样式的艺术陶瓷
        3. 威基伍德对新古典主义的阐释
    第五节 早期陶瓷产业化生产中的设计与设计师
        1. 产业化生产中的分工
        2. 早期的陶瓷产品设计师
第三章 威基伍德发展、困顿与持续时期的产品设计(1796-1895)
    第一节 19世纪上半叶的陶瓷生产(1796-1841)
        1. 纹章陶定制
        2. 釉下青花转印装饰陶器
        3. 骨瓷餐具的首次投产
        4. 蔗色陶
    第二节 19世纪中期的危机与困顿(1842-1870)
        1. 英国社会的设计改革
        2. 繁荣的明顿陶瓷
        3. 埃米尔·莱索尔笔下的田园生活小景
        4. 日本风格与唯美主义
    第三节 19世纪下半叶的扭转与发展(1870-1900)
        1. 首任艺术总监托马斯·艾伦
        2. 扩大产品品类
        3. 维多利亚时代的餐具
第四章 威基伍德新瓷都的缔造和繁荣时期的再次到来(1895-1985)
    第一节 世纪初的困顿与艰苦开拓(1895-1929)
        1. 20世纪初的困顿、市场开拓与委托设计
        2. 手绘陶瓷设计与生产的兴起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初见端倪(1930-1949)
        1. 新的领导团队
        2. 建筑师凯斯·默里的现代主义陶瓷造型设计
        3. 巴拉斯顿花园工厂的建设与战争时期的设计
        4. 艾瑞克·勒维利厄斯的插画艺术与陶瓷装饰设计
    第三节 现代主义的设计巅峰(1950-1968)
        1. 新的装饰风格
        2. 现代主义陶瓷造型设计
        3. 实用的优雅:女性陶瓷设计师苏珊·库柏
    第四节 家族企业的终结(1968-1986)
        1. 爱德华多·鲍洛齐:波普趣味与几何解构
        2. 格莱尼丝·巴顿:现代陶瓷雕塑
        3. 文迪·拉姆肖:新首饰
        4. 225造型
第五章 威基伍德帝国的危机与挑战(1986—2015)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
        1. 企业并购与频繁易主
        2. 全球化市场与斯多克陶业的衰落
    第二节 设计再继续
        1. 20世纪末的经典:肯辛顿茶具
        2. 公司内部设计:遗产与怀旧
        3. 公司外聘设计:古典与时尚
        4. 后工业社会的陶瓷设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1 威基伍德家族族谱
附录-2 威基伍德公司主管
附录-3 威基伍德聘用设计师、设计总监
作者简介

四、印度花卉业在衰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无烟囱行业:重新考虑非洲工业化》(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李茹. 湘潭大学, 2020(02)
  • [4]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王成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D]. 陈瑜. 吉林大学, 2019(02)
  • [7]十三行时期外销陶瓷包装设计与现代应用研究[D]. 张儒麟.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8]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D]. 翁宜汐.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D]. 陈艳君. 苏州大学, 2018(01)
  • [10]传承与重构 ——威基伍德陶瓷产品设计的历史研究[D]. 蒋炎.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标签:;  ;  ;  ;  ;  

印度花卉产业衰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