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作品的声音呈现方式

论音乐作品的声音呈现方式

一、论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连婉廷[1](2021)在《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文中研究指明音乐是一种包含人类丰富情感与复杂认知的艺术表达,能够为人类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功能,例如审美功能、教化功能、娱乐功能等。音乐的题材、体裁是丰富多样的,不过并非所有的音乐都主要服务于政治。在政治场域之中,部分音乐作品能够发挥政治功能,这类作品以表达政治信息为目的,塑造了“音乐政治表达”,发挥了相应的“音乐政治功能”。与普通的音乐表达不同的是,只有在政治场域中传递政治信息的音乐表达,才是音乐政治表达。由此,立足于音乐政治表达分析音乐政治功能,是政治学研究中具有音乐与政治交叉研究属性的重要范畴。政治与音乐具有相关性,虽然政治与音乐是看似相互独立的文明系统,拥有各自的形成逻辑与各自成熟的研究领域,但是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这些关联推动了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引发了由学科之间相互交融所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逻辑,这些新的知识体系拓展了人类认知,丰富了人类文明成果,也构成了解释音乐政治表达的依据,为厘清政治与音乐之间的逻辑,提供丰富的学术想象空间和理论探索驱动。音乐政治表达能够发挥某种政治功能,象征、动员与认同便是其中三重较为常见的功能。自古以来,音乐政治表达的例子屡见不鲜,无论是中国古代礼乐文明中“乐与政通论”,还是柏拉图所提及的派地亚过程中音乐对教化民众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抑或是亚里士多德对音乐调性和德性之间的关联性阐述,都能够反映出政治家通过音乐的强动员性、象征作用和塑造情感的价值,从而教化民众以实现促进社会稳定等政治目的。从音乐的社会价值来看,音乐能够充实人类精神、调动人类情感、传承人类文化以及塑造人类文明,无论运用明示还是隐喻的方式,音乐政治表达都在政治文化中传递着政治信息,并以艺术表达和意识形态传播的姿态广泛存在。本文的总体架构是总分总的形式,第一章总体概括了音乐政治功能的基本内涵、三重功能的内在关联以及相关基础理论。最后一章总结了音乐政治表达的双向性和从责任视角延伸音乐政治研究的可能性。中间三章以并列式的方式进行展开,三种功能都通过功能主义中“结构-过程-功能”的研究层次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概念性的解释音乐政治表达的内涵是本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为,并非所有的音乐表达都能够实现政治功能,并且不同音乐所发挥的政治价值不同。不同音乐的具体内容、传播路径不同,这些差异成为了是否能够实现音乐政治表达以及实现何种政治功能的依据。因此,本研究并非在针对音乐的艺术性进行探索,而是立足于政治学的视角,将部分音乐作品作为分析对象,进而挖掘三重音乐政治功能的机理。其次,音乐政治功能很多,但是象征、动员与认同是较为常见的并且对政治需要而言十分重要的音乐政治功能。辨析音乐政治功能可以借鉴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并将其细化为“结构-过程-功能”三个维度。结构方面,从音乐的自身结构以及音乐的社会分工来理解音乐政治表达的微观结构与社会宏观结构。过程方面,音乐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表达能够促成某种政治目标的实现,这一过程便是音乐政治表达能否发挥某种政治功能的过程。功能方面,不同的结构与过程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及其音乐的政治实践,音乐可以通过特定的结构与过程实现某种政治功能。最后,本文终章总结了音乐政治表达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对于政治稳定而言音乐政治表达的作用可能是正向的,亦可能是反向的。反向作用易引起群体性事件,引发争乱等。因此音乐政治表达需要从责任的视角对音乐创作者责任以及政府对音乐宣传的责任两个方面加以延伸。本文的研究重心在于三重政治功能,不同政治功能的产生逻辑不同,因此三重音乐政治功能的分析重点也有所不同。首先,音乐政治象征方面。能否实现音乐政治象征功能在于音乐符号能否通过政治意义的在场,实现符号的价值转向。通过政治权力的作用使广义的政治意义进行强化,从而实现音乐政治象征。其次,音乐政治动员方面。实现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核心在于是否能够进行情感的唤起,进而引发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从而通过音乐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动员。最后,音乐政治认同方面。实现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关键在于音乐中所表达的身份信息,能否使认同主体产生同一性、归属感、利益满足。因此,符号、情感与身份是厘清音乐象征功能、音乐动员功能与音乐认同功能的核心理论,具体展开如下。第一,音乐政治象征功能是通过音乐符号与政治意义相结合,形成的能够给人呈现出神圣性、权威性的音乐政治符号。音乐政治象征是包含政治意义的音乐符号,符号与象征之间的普遍差异在于意义的在场。因此,音乐政治象征既是音乐符号,更是饱含政治意义的政治象征。借助皮尔斯符号三元论可以发现,符号意义通过像似、指示与规约的方式被修辞,从而表达某种既定的意义。音乐政治象征通过音乐符号表达某种政治意义,并通过政治权威的认可、塑造和强化这一政治意义,最终生成具有权威性与神圣性的音乐符号,进而产生象征性权力。虽然各国国歌是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标志性作品,但是发挥政治象征功能的音乐表达远不止于此。所以,本文将“中宣部100首优秀歌曲”进行分类,从音乐的国家政治象征、音乐的政党象征以及音乐的政治精神象征三重角度进行作品梳理。研究发现,音乐政治象征功能具有神圣性、修辞性、权力转化性的特征,即政治象征的音乐表达具有神圣性、音乐的政治意义需通过修辞性实现、音乐的政治象征过程中的权力具有转化性。第二,音乐政治动员功能通过音乐情感的价值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促发群体参与政治运动,以实现政治目标。政治动员与相对较静态的政治象征不同,政治动员的目的是为了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唤起并培育政治情感,实现对政治思想与政治行为的动员。音乐的价值在于它既能够携带政治信息,同时也是情感的表达。音乐自身的旋律与节奏的配合更替能够引发听众对情感的期待和释放,再加之歌词中明确表达的政治信息,使音乐更适合于唤起和培育某种政治情感,并且音乐的社会感染性能够影响广泛的人群。因此,音乐在抗战、“下乡”等政治情景中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动员功能。研究发现,音乐政治动员功能具有人民性、明确性、社会感染性特征,即音乐政治动员以创作人民性内容为主、音乐政治动员事件具有明确性、音乐的社会感染性是实现音乐政治动员的关键要素。第三,音乐政治认同是通过音乐的情感信息与文本信息,向公民传递情感与认知,以促进公民认同心理的政治过程。因为音乐政治认同功能是建立在公民认同基础上的,所以身份不仅是理解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也是解释音乐政治认同的核心脉络。音乐中的政治信息不仅能够表达与身份相关的内容,同时也能够代表不同的身份。在音乐政治认同表达中,无论是由血缘、族群构成的“先天”的历史与文化观念,还是被“后天”的情感与社会认知改造而形成某种政治情感,抑或是通过利益驱动而形成的政治认知与政治倾向,都需要通过认同主体对音乐表达中的有关身份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研究发现,音乐政治认同具有公民性、分层性、边界性,即公民性是音乐政治认同的来源、音乐政治认同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以及传播内容具有分层性、音乐文化认同的跨边界性能够跨越政治的边界。总体来看,本文聚焦于自上而下的音乐政治表达范畴,因为正是这类音乐作品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然而,在广泛的政治文化中,自下而上的表达也是音乐政治表达中不可忽视的范畴,例如美国摇滚中具有大量的体现反叛精神的音乐作品。因此,政治责任对音乐政治表达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责任能够促进音乐政治表达的有序发展,发挥功能最大化。政治责任是完善音乐宣传体系的重要依据。一方面,政治责任可以使政府能够指导、改进和监督音乐宣传的内容、制度和机制。另一方面,音乐政治表达也需要基于具有政治责任意识的创作动机。就此而言,本议题还具有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

李海燕[2](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指出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吴秉旭[3](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秦越[4](2021)在《汉斯·季默电影音乐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当今好莱坞电影音乐创作领域的领航者汉斯·季默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以后现代视域剖析汉斯·季默的创作观念及技法,以洞悉其观念、技法表象之后蕴含的音乐文化逻辑及跨文化价值。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汉斯·季默进行相关介绍,将其与好莱坞其他电影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进行比较,并对“电影音乐”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第二部分首先从宏观层面搭建本文的视域空间,在后现代主义之无序、解构及多元化等特征下,映射了汉斯·季默中观层面的“声景”观念、数字音乐观念以及后简约主义观念,为后文的具体技法分析理清思路。第三部分从具体层面分别对汉斯·季默音高组织中的后简约技法、音色观念与配器形制及音响组织技法进行大量谱例分析,基于电影影像并结合音响频谱分析、空间分析,从作曲技术到音响组织,全方位展现汉斯·季默的创作,以此支撑本文的核心论点。第四部分基于前文的论证,对其作品中的跨文化价值展开论述,主要包含“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以及“本位与他者文化”三个维度,此外,还涉及关于电影音乐审美嬗变以及后工业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等。本文研究发现汉斯·季默在“声景”观念下以音乐视觉化构建全新的沉浸式视听语言;数字音乐观念下的音响组织,使得传统作曲中部分要素转化为不同元素群的音响形态控制、空间构型以及音响结构及能量展衍;后简约技法的征引以微变奏突破传统材料发展模式,消解曲式结构并转化为电影的随行结构。音符“简约”但音响丰富,音符成为音色音响的载体;音色观念的拓展伴随着声学乐器演奏法的移植与消解;配器形制的多元拼贴则是本位与他者文化聚合的体现。综上,汉斯·季默的创作呈现出了鲜明的后现代特征,是好莱坞电影中后工业潮流的典范,由此形成的各种观念及技法成为其跨文化表达的重要手段,汉斯·季默将本位与他者音乐文化聚合后的音乐样式以一种共性语言应用于世界音乐语境中,获得了空前的跨文化价值。

乔思羽[5](2021)在《论音乐创造中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黑格尔《美学》视域中的音乐创造特征研究》文中指出

曹野川[6](2020)在《“对话”与演绎 音乐表演的情感关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与人之间为了能够更好的沟通与理解,于是便有了语言的发明和演变,当人们拥有了语言,彼此之间才能够更方便直接的通过对话来交流,达到互相了解等目的。一首音乐作品能够流传至今,原作曲家想要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表达什么,创作过程与背后又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内涵,这些都是所有音乐表演者在进行对其作品的表演活动之前,所需要去研究的领域。表演者每一次的表演都是一次与所表演作品的情感沟通,既是一次特殊的情感体验,也是不同时代之间的“对话”。“对话”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在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无法与作曲家、音乐作品、所用的乐器以及欣赏者真正达到实际意义中的直接对话与交流。作为表演者,既要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本身携带的相关信息以及背后隐藏的情感内涵,也需要理解自身,其中包括表演者自身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从何而来、这种情感是在表演之前就存在还是因表演过程的深入而逐渐变化,以及表演者情感与音乐作品情感内涵之间的情感关系。当把戏剧表演同音乐表演放在一起比较,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便类似于戏剧中编剧所创作的故事主线框架,而表演者既充当着此次表演活动中的演员,即将静态的音乐作品转变成动态的具体音响过程的执行者,也扮演着戏剧中如导演一样去思考自己如何在不偏离“故事主线框架”的前提下,还能有一定的艺术发挥,为欣赏者呈现一个通过自己与作品之间“对话”所理解到的、属于自己独有的音乐表演。在研究中发现,音乐作品本身并不代表任何特有的情感,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是人给予音乐的附属品,这种抽象又不停变化的情感与表演者、欣赏者、作品作曲家甚至与人所处社会都息息相关。也正是这样动态变化着、难以琢磨的情感给了音乐表演无穷的生命力。

史令慧[7](2020)在《基于音乐审美心理学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音乐鉴赏课是高中生感知、体验音乐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落实“彰显美育功能”基本理念的重要渠道,因此音乐鉴赏课在高中音乐课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地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培养其审美能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要把握学科特点,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才能据此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因此,本研究是从音乐鉴赏者的角度出发进行音乐鉴赏教学研究,抓住高中生音乐审美过程中心理的特点,结合音乐学科特点,并以音乐审美心理学、音乐教育学等理论依据,通过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等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对高中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加以分析和探究。并结合不同高中学校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向教师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提出可供参考的实践性建议。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是针对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等作进一步的阐述。第二部分是对高中音乐新课标理念以及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音乐审美心理理论的分析和论述,力图对审美心理进行界定以及进一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质,明确音乐鉴赏课程的重要性与本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通过调查和文献搜集,总结高中生在音乐鉴赏课中的审美心理特征,并归纳和分析出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案提供参照依据。第四部分是依据高中生心理特征探究在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的教学案例,在教学方案设计上提出实施建议。

朱琦[8](2020)在《电子音乐分析中图示化表达的应用和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艺术不再受限于传统器乐声音的发声模式。电子音乐可以利用任何声音进行再创作:从真实的、具体的到极具创造力的、抽象的声音。对于听众来说,声音材料与传统器乐类型之间的联系已经被打断,因为声音的形态和质感常常让听众无法感知其来源。乐器和人声的熟悉表达已经渐渐消失,因为音符和音调的稳定性消失了。这给作曲家随之带来诸多问题,即该如何完整的记录音乐。本文从音乐信息检索领域与符号学领域的交叉视角下提出电子音乐图示化分析模型,总结出三种不同的图示化表达方式,以本人原创电子音乐作品和现当代音乐巨匠埃德加·瓦雷兹的代表作《电子音诗》为研究对象,对电子音乐作品的声音形态、音乐组织结构和声音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展示,阐述电子音乐中图示化分析方法的意义和具体应用。

杨志慧[9](2020)在《力度在钢琴演奏形式美呈现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钢琴结构与声学上的特殊性,形成了它音域广阔且多声部的特征。其声部的突出或者隐蔽,与力度的处理有着很大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声音的强弱变化触及到钢琴发音的音色,而这些都是由力度问题所决定的。因此,它应被视为钢琴演奏中重要的表现内容的元素之一。在现代很多钢琴音乐作品中,会出现有意识的力度设计和控制,所以把力度作为钢琴音乐中独立分析研究的对象是有意义的,且已经有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研究倾向于乐曲本身,而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却对于演奏音响层次的力度分析较为欠缺。因此,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以具体的钢琴音乐作品为基础,选取肖邦的《降A大调练习曲》(op.25no.1);贝多芬奏鸣曲即《月光奏鸣曲》;德彪西《钢琴练习曲》等乐曲片段,就其音乐文本本身和演奏音响两个角度,探讨乐曲中独特的力度设计规律以及它们对音乐进行的作用。对不同演奏者演奏所表现的力度进行分析,揭示演奏者在演奏中选取和运用力度的艺术态度,从而分析出钢琴演奏力度的作用、价值和意义。通过解读得出其作用首先体现在音乐作品中,从层次层面上,力度变化有助于纵向织体的层次性表达;使得横向音乐进行的层次更加清晰;展开横向和纵向的立体性架构等。其次是在不同的音响中,不同演奏者对同一乐曲力度的不同解读表现出力度变化有助于情感的真实表达;有助于不同情绪的对比展开;有助于音乐情感的丰富和完善;有助于音乐形式美的呈现等。从钢琴力度处理的功能来看,它包含了整体性原则、对比性原则、表现性原则等美学原则。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虽然力度对钢琴演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力度毕竟只是音乐的形式要素之一,不可能代替音乐形式的整体。音乐的形式美特征也不可能就此被体现。因此,要想很好地显示出音乐形式美的结构特征,力度必须和其它音乐要素被有规律且有序地组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独特的、独到的、其他事物所不具有的形式美整体,最终呈现完整的作品。

李好[10](2020)在《胡琴套曲《清明上河图》二度创作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胡琴套曲《清明上河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二度创作进行研究与分析。该作品是由作曲家史志有先生根据宋代张择端名画以及特有的河南地域风格素材创作而成,由我国当代民族器乐表演艺术家宋飞进行首演与录制。本文选择聚焦2015年国家大剧院所上演的《中国音画乐舞<清明上河图>情境音乐会》音像版本进行研究。这是该作品自2005年问世以来首次以“情景音乐会”的形式“首演亮相”,深受业内外专业人士与观众的认可与赞誉,可称得上是一次引领中国弓弦艺术新的探索方向的重要作品。本文主要以音像资料与谱例对比,以及通过对演奏家宋飞的深入采访等研究方法,对胡琴套曲《清明上河图》作品的二度创作特点及具体体现进行归纳与总结。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一、以演奏家二度创作视角,分析该作品的基本特征。二、通过“音-谱”关系来说明该作品二度创作的主要特点。三、关注该作品“情景音乐会”的舞台表演形式,以及“坐奏-站奏”的演奏形式对演奏家表演状态等多方面所产生的变化。通过研究与分析,最终体现出演奏家以自身深厚的文化修养、审美经验、情感体悟等不断对音乐作品予以丰富的诠释乃至重塑的过程。其中包括对作曲家一度创作乐谱的深入诠释,以及丰富音乐表现力的舞台表演等,均构成这部作品二度创作的重要因素,并以其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影响演奏家对于作品(包括现场演出过程中)全面而深入的诠释,进而不断提升着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美学品格。

二、论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政治与音乐关系的相关研究
        (二)政治与音乐研究的诸视角
        (三)现有研究评价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音乐政治功能的内涵阐释与相关理论
    一、音乐政治功能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治象征、政治动员与政治认同
        (二)政治功能与音乐政治功能
        (三)政治表达与音乐政治表达
    二、音乐政治功能的三重分析视角及其内在关联
        (一)音乐政治功能三重分析视角的依据
        (二)音乐政治功能的三重关系辨析
    三、音乐政治功能的相关理论基础与阐释
        (一)政治象征中的符号与音乐符号
        (二)政治动员中的情感与音乐情感
        (三)政治认同中的身份与音乐身份认同
第二章 音乐政治象征功能
    一、符号视角下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解析
        (一)音乐符号与音乐政治象征的差异
        (二)符号学视角下音乐政治象征功能
    二、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分析
        (一)音乐的政治精神象征功能
        (二)音乐的政党象征功能
        (三)音乐的国家政治象征功能
    三、音乐政治象征功能的特性
        (一)音乐政治象征艺术幻象的神圣性
        (二)音乐政治象征内容的修辞性
        (三)音乐政治象征的权力转化性
第三章 音乐政治动员功能
    一、情感视角下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解析
        (一)政治动员中音乐的情感实践
        (二)情感视角下音乐政治动员功能
    二、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分析
        (一)音乐的政治行为动员功能
        (二)音乐的政治思想动员功能
    三、音乐政治动员功能的特性
        (一)音乐政治动员事件的确定性
        (二)音乐政治动员方式的感染性
        (三)音乐政治动员内容的人民性
第四章 音乐政治认同功能
    一、身份视角下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解析
        (一)政治认同中音乐的身份认同
        (二)身份视角下音乐政治认同功能
    二、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分析
        (一)音乐的政治历史与文化认同功能
        (二)音乐的政治情感认同功能
        (三)音乐的政治利益认同功能
    三、音乐政治认同功能的特性
        (一)音乐政治认同内容的公众性
        (二)音乐政治认同传播的分层性
        (三)音乐政治认同表达的跨边界性
结语:音乐政治功能研究的前景
    一、理论拓展的空间
        (一)音乐政治表达双向性与音乐创作责任
        (二)音乐政治表达中的政府责任
    二、学科交叉的可能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五)音乐符号论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三)本文观点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1.历史之溯源
        2.思想之底蕴
        3.作品之表达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一)想象之于听者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简要述评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取向
        二、课堂观察
        三、访谈
        四、案例分析
    第三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计划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二、教师素养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第二节 建议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后记

(4)汉斯·季默电影音乐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依据
        1.从后现代文化语境角度
        2.从汉斯·季默及其地位角度
        3.从创作观念及技法的研究价值角度
        二、选题意义
        1.从音乐的社会功能角度
        2.从国内电影音乐的发展现状角度
        3.从汉斯·季默对电影音乐领域的革新角度
    第二节 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关于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1.关于汉斯·季默的个案研究
        2.与汉斯·季默相关的电影音乐综合研究
        3.与汉斯·季默间接相关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三节 关于汉斯·季默与电影音乐
        一、承上启下
        二、从“纯音乐”到“电影音乐”的观念转换
        三、与好莱坞其他名家的比较
        1.约翰·威廉姆斯:恢弘大气的后浪漫主义交响风格
        2.埃尼奥·莫里康内:深刻隽永的意式古典主义风格
        3.詹姆斯·霍纳:抒情唯美的多元交响风格
    第四节 文章架构及立意
        一、文章架构
        二、文章立意
第一章 汉斯·季默作品中的后现代特征
    第一节 走向后现代
        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后工业文化”
        1.从“现代主义”的“理性”危机说起
        2.“后现代主义”之内涵
        3.“后现代主义”与“后工业文化”
        二、从传统音乐、现代音乐到后现代音乐
        1.形式与审美危机
        2.有序结构的消解过程
        3.有序形式的边界:简约主义
        4.后现代音乐的范式
        三、后现代音乐的整体特征
        1.解构、无序
        2.多元化
    第二节 “声音景观”观念的渗透
        一、“达达主义”与“声音景观”
        1.“声音景观”的释义
        2.听觉层次及其功能对应
        二、音乐视觉化
        1.从“结果”走向“聆听过程”
        2.音乐视觉化表现
        三、沉浸式视听语言的构建
        1.视听语言的重建
        2.情感心理的隐射
        3.人文与审美感知
    第三节 数字音乐观念及特征
        一、创作材料的解放
        二、创作思维的拓展
        三、创作方式的革新
    第四节 后简约主义观念及特征
        一、跨界的后现代音乐范式
        二、音符简约、音响丰富
第二章 音高组织中的后简约技法
    第一节 静态和声
        一、以静态单音构建
        1.单一音响
        2.调性功能
        二、以静态双音构建
        1.调性功能
        2.音响连接
        三、以静态多音构建
        1.单纯音响
        2.背景和声
        3.音区填充
    第二节 重复与循环音型
        一、简单音型重复
        1.主导声部
        2.声部贯穿
        3.整体性
        二、复合音型重复
        三、低音音型化
    第三节 微变奏
        一、音符构型微变奏
        二、音色音响微变奏
        三、色彩场域微变奏
第三章 音色观念与配器形制
    第一节 音色观念的多元拓展
        一、音色“调色盘”
        1.声学乐器的色彩表现
        2.电子合成音色色彩表现
        3.制作音色采样
        二、声学乐器的音色拓展
        1.声学乐器音色化:演奏法的移植与消解
        2.声学乐器电子化:采样合成
        三、使用合成器创造音色
        1.电子合成器的音色架构
        2.采样合成音色设计
        3.“自动琶音器”的运用及其反人工观念
        四、关于音色的分类
    第二节 配器形制的多元拼贴
        一、好莱坞“标准配置”
        二、文化的移植与聚合
        1.非洲文化
        2.东方文化
        3.欧洲文化
        4.宗教文化
    第三节 基于电影的音色、配器表现
        一、“标准配置”风格案例分析
        1.《超凡蜘蛛侠2》的配器形制
        2.《蝙蝠侠之黑暗骑士》配器形制
        二、“文化移植与聚合”风格案例分析
        1.《功夫熊猫1》的配器形制
        2.《星际穿越》的配器形制
第四章 音响组织技法
    第一节 音响形态的数字化控制
        一、频率控制
        1.稳态型
        2.扩张/紧缩型
        3.波动型
        二、动态控制
        1.稳态型
        2.聚能/释能型
        3.波动型
        三、密度控制
        1.点节奏型
        2.颗粒/持续型
        四、空间控制
        1.音响材料的声场空间布局
        2.音响的虚拟空间设计
    第二节 音响空间构型及其功能表现
        一、静态构型与氛围铺垫
        1.简单静态构型
        2.相对静态构型
        二、相位点描构型与心理刻画
        三、线性条带构型与情感表意
        四、空间运动构型与结构串联
        1.循环运动构型
        2.榫卯运动构型
        五、复合构型的沉浸式表达
    第三节 基于影像的音响结构与能量展衍
        一、从规范曲式、自由曲式到“随行结构”
        二、汉斯·季默的音响结构思维
        1.基于影像运动的宏观随行结构
        2.以微变奏构建中观结构
        3.音色音响单元的微观结构
        三、频谱结构中的能量展衍
        四、音响结构案例分析
        1.《敦刻尔克》配乐片段《The Tide》
        2.《蝙蝠侠之黑暗骑士》配乐片段《Storming Pruitt Building》
        3.《超凡蜘蛛侠2》配乐片段《Still Crazy》
        4.《盗梦空间》配乐片段《Dream is Collapsing》
        5.《功夫熊猫1》配乐片段《Hero》
        6.《星际穿越》配乐片段《Coward》
第五章 后现代视域下的跨文化价值
    第一节 跨界的典范
        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边界消亡
        二、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线性跨越
        三、本位及他者音乐文化的聚合呈现
    第二节 后工业时代的跨文化传播
        一、后工业时代的好莱坞电影及其音乐
        二、汉斯·季默“风潮”下的电影音乐审美嬗变
        三、警惕“模式化”配乐之滥觞
结语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二、“声景”、“后简约”以及“数字音乐”观念下的音高与音响组织
    三、跨文化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对话”与演绎 音乐表演的情感关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四、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表演者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对话”
    第一节 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
        一、情感内涵定义
        二、情感内涵的所指
        三、存在问题
    第二节 表演者的情感
        一、表演者情感来源
        二、表演者情感的特性
        三、表演者在表演实践中的情感
第二章 演绎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第一节 身体美学对音乐表演的启示
        一、身体美学理论阐释
        二、身体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第二节 影响表达情感的因素
        一、表演者的性格气质
        二、表演者的技术技巧
第三章 表演者情感与音乐作品中情感内涵之关系
    第一节 “情感间离”下的相互独立
        一、布莱希特“情感间离”理论的启示
        二、“间离”效果中情感的相互独立
    第二节 “体验艺术”的借鉴与融合
        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的启示
        二、“体验”中情感的相互交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基于音乐审美心理学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 音乐审美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二) 以音乐审美心理学角度研究音乐鉴赏教学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 基于多样化的理论角度研究音乐教学方案
        (二) 力图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高中生音乐审美心理加以分析
        (三) 冀望进一步优化音乐教学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
    四、创新点
第一章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音乐审美心理理论阐述
    第一节 高中音乐新课标理念与课程内容的阐述
        一、高中音乐新课标理论阐述
        二、高中音乐新课标中课程内容的阐述
    第二节 高中生审美心理阐述
        一、审美心理的界定
        二、研究对象
    第三节 音乐鉴赏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 高中音乐审美心理问题及因素分析
    第一节 高中生音乐审美心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生音乐审美心理倾向“唯兴趣与经验”
        二、高中生音乐审美心理存在短板
        三、强烈的音乐审美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四、音乐审美趣味趋向大众化
    第二节 影响高中生审美心理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第三章 依据高中生音乐审美心理改进教学方案的建议
    第一节 依据审美心理完善教学目标
        一、关注教学目标的灵活性——基于学生原有的审美基础
        二、注重教学目标的渐进性——考虑审美心理过程的递进
        三、关注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基于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
    第二节 依据审美心理组织教学内容
        一、关注学生音乐审美情趣,考虑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二、关注学生审美感知与想象,考虑音乐作品自身的审美性
        三、重视学生音乐内涵理解,考虑作品的丰富性
    第三节 依据审美心理调整教学环节
        一、优化导入环节,促进学生音乐问题的有效思考
        二、拓展环节丰富有效,促进学生音乐文化的审美理解
        三、各环节互相连接,注重音乐审美的逻辑性
    第四节 依据审美心理优化教学方法
        一、借助多元音乐分析方式,增强学生审美感知
        二、创设音乐情境,发挥学生音乐想象力
        三、组织音乐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合理地音乐编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电子音乐分析中图示化表达的应用和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选题目的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学术创新点
        一、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拟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章 电子音乐分析方法的概述
    第一节 交叉学科下电子音乐分析方法的探索
        一、音乐科技的融合
        二、电子音乐分析方法的理论支持
        三、电子音乐分析方法的工具开发
    第二节 图示化表达在电子音乐分析中的意义
        一、图示化表达的概念和必要性
        二、图示化表达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图示化表达的难题与不同视角
    第一节 电子音乐分析的三个难题
        一、声音材料的难以描述性
        二、声音组织结构的开放性
        三、空间变幻的灵活性
    第二节 音频域分析视角
        一、音频时域特征的提取
        二、数据图示化表达
    第三节 符号域分析视角
        一、音乐符号学概念及三重分析系统
        二、指式图示化表达
        三、形态图示化表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原创作品创作思路的图示化阐述
    第一节 声音形态的图示化表达
        一、声音形态的表现形式
        二、原创作品《渔歌——滇池之梦》的声音材料分析
    第二节 音乐组织结构的图示化表达
        一、音乐组织结构表现形式
        二、原创作品《楚狂·声》的音乐组织结构分析
    第三节 声音空间的图示化表达
        一、声音空间的表现形式
        二、原创作品《嬗变-Ⅰ》的声音空间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埃德加·瓦雷兹《电子音诗》为例的图示化分析应用
    第一节 作品概述
        一、作曲家简介
        二、《电子音诗》的创作背景和记谱形式
    第二节 声音材料的分析与呈现
        一、声音材料的所指
        二、声音、影像、灯光的能指
    第三节 音乐组织结构的分析与呈现
        一、宏观角度的结构划分
        二、微观角度下的声音组织蒙太奇
    第四节 声音空间的分析与呈现
        一、空间解放
        二、空间塑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力度在钢琴演奏形式美呈现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其目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其拟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第一章 钢琴演奏中的力度解析
    第一节 对钢琴演奏力度的基本认识
        一、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二、影响因素
        三、力度表现
    第二节 力度变化类型
        一、渐变力度
        二、对比力度
        三、突出某个音的力度
    第三节 力度调节体现的形式美
    小结
第二章 力度变化对于钢琴音乐层次性的作用
    第一节 纵向织体的层次感
    第二节 横向音乐进行的层次感
    第三节 横向与纵向的立体感
    小结
第三章 力度调节在钢琴演奏艺术表现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力度调节与形象塑造
    第二节 力度调节与情绪对比
    第三节 力度调节与情感表达
    小结
第四章 钢琴力度体现的表演美学原则
    第一节 整体性原则
    第二节 对比性原则
    第三节 表现性原则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胡琴套曲《清明上河图》二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t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价值
    三、研究问题与现状
        (一)论着方面
        (二)文献方面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胡琴套曲《清明上河图》创作特征
    第一节 从画境到乐境——“物境、情境、意境”三境的多维度表现内容
    第二节 七种胡琴的音色音响与风格演奏呈现
        一、河南风格中的胡琴演奏
        二、京韵风格中的胡琴演奏——二弦
        三、西北风格中的胡琴演奏——二胡
第二章 胡琴套曲《清明上河图》二度创作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乐谱符号的表层信息与实际音响的差异性
        一、演奏弓法的重新修订
        二、重音位置的改变
        (一)习惯重音
        (二)逻辑重音
        (三)感情重音
        三、演奏速度的弹性变化
    第二节 乐谱符号的深层信息与实际音响的共生性
        一、特定风格、语境下的润腔
        (一)滑音
        1.滑音的风格性
        2.滑音的表情性
        (二)装饰音
        二、特定旋律展开中的音色变化
        (一)基础音色
        (二)变化音色
第三章 舞台表演形式对胡琴套曲《清明上河图》二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从坐奏到站奏——演奏形式对二度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从“交响音画”到“情境音乐会”——舞台表演形式对二度创作的影响
        一、引发表演者对于作品诠释中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内心视象”再现于舞台
        三、现场性的二度创作
结论
    一、胡琴套曲《清明上河图》二度创作的具体体现
    二、研究中对“忠于原作”的音乐表演美学准则的思考
    三、“文化诠释力”作为二度创作的重要“推手”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论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象征、动员与认同:音乐的三重政治功能研究 ——以“中宣部100首歌曲”为分析对象[D]. 连婉廷.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汉斯·季默电影音乐创作研究[D]. 秦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5]论音乐创造中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黑格尔《美学》视域中的音乐创造特征研究[D]. 乔思羽. 吉林艺术学院, 2021
  • [6]“对话”与演绎 音乐表演的情感关系问题研究[D]. 曹野川.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7]基于音乐审美心理学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D]. 史令慧.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电子音乐分析中图示化表达的应用和意义研究[D]. 朱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9]力度在钢琴演奏形式美呈现中的作用[D]. 杨志慧.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10]胡琴套曲《清明上河图》二度创作研究[D]. 李好.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9)

标签:;  ;  ;  ;  ;  

论音乐作品的声音呈现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