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乙基己基巯基乙酸酯的合成

2-乙基己基巯基乙酸酯的合成

一、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马宁[1](2021)在《酱香型习酒特征香气成分鉴定及香气协同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汪卓琳[2](2021)在《酵母制品风味物质分析及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润[3](2021)在《香菇加工干制过程特征性香气成分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Pegler)营养丰富,香气独特,具有食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香菇生理代谢旺盛,采收后易软化、变质,产生异味,失去食用价值。干制成为香菇采后储藏,营养品质保留的主要技术手段。香菇干制过程中,形成浓郁的香气,风味品质及商品价值得到提升,香气已成为评价香菇干制品的核心品质指标之一。近些年来对香菇干制技术手段及干制品香气成分的研究增多,但仍缺乏干制过程中香气形成机理的研究,制约了香菇干制过程中香气品质的改良及提升。为了解析加工干制过程中香菇香气成分的成因,本研究首先比较及筛选了干制技术,探讨了香菇子实体干制过程中,不同干制技术对香菇特征性香气成分富集及香菇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有利于香菇香气成分富集的干制技术;基于筛选得到的干制技术,研究香菇干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合成前体物质、特征性香气成分与风味合成酶的相关性,解析了特征性香气成分合成对非生物调控因子(温度、水分)的响应机制;基于上述机制解析结果,对干制过程中参与的风味合成反应(酶促反应、非酶促反应)过程进行强化,获得香菇香气成分富集干制调控工艺;对优化的干制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香菇样品进行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验证特征香气成分合成过程及强化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干制过程风味成分合成反应研究及香菇品质分析。通过比较热风干制技术(Hot air drying,HAD)和真空冷冻干制技术(Vacuum freeze drying,VFD)对香菇子实体干制过程中风味成分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HAD的香菇样品中,共检测到79种化合物,VFD的香菇样品中,共检测到69种化合物,且HAD的香菇样品中的香气成分含量显着性高于VFD的香菇样品中香气成分含量(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发现,VFD的香菇样品中,香气成分的种类更加丰富,但样品干制时间长,设备能耗成本较高,而HAD的香菇样品具有更浓郁的香味,且设备运行成本低,易操作;对香气成分生物合成路径中参与反应的合成酶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VFD过程中,合成酶的活性处于平稳的酶活力状态,由此推测,合成酶限制了基于酶促反应途径合成香气成分富集,导致VFD样品中香气成分含量较低。对HAD和VFD的香菇样品品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HAD的香菇样品咀嚼性和硬度更高,香菇干品形态较鲜品形态有较大变化,复水性低于VFD的香菇样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确定后续以HAD作为香菇子实体干制技术,进一步对干制过程中特征香气成分合成机制进行研究;同时,通过比较VFD和HAD过程中香气成分含量、合成酶变化规律及样品品质变化结果,初步预测HAD过程中,涉及风味成分合成的合成路径及参与的化学反应。2.基于酶促反应的特征香气成分合成机制解析。对不同HAD温度点下,基于特征香气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的酶促反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温HAD温度下(40℃、50℃),酶促反应时间可达到4~5 h,随着干制温度的增加(60℃、70℃),酶促反应时间缩短至1.5~2 h。酶促反应阶段,酶的活性呈现先激活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在50℃酶促反应前期(0.5 h)受热激活,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GT)在60℃酶促反应中期阶段(2h)活性最高,C-S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cysteine sulphoxide lyase,C-S lyase)酶活结果显示,C-S lyase是比LOX和γ-GGT酶对温度更敏感的合成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两种酶,且高酶活有利于含硫类特征香气化合物的合成;酶促反应阶段特征性香气成分主要为硫醚、八碳醇和杂环含硫化合物,且检测到杂环类大分子风味前体物N-乙酰基-S-法呢基-L-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己酰甘氨酸和3-磺基-L-丙氨酸等;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酶促反应主要促进杂环类化合物的形成,且随着干制温度升高,风味合成酶与特征性香气成分相关性增强,但随着干制过程的进一步延长,风味合成酶与特征性香气成分相关性减弱,合成酶活性与其酶基因表达量相关性较弱。3.基于非酶促反应的特征香气成分合成机制解析。研究发现,风味前体中可溶性单糖是一个先消耗后积累的过程,随着温度升高消耗加速,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受干制影响最大;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中温干制过程呈现下降趋势,在高温干制过程其含量有所上升,推测主要是高温促进蛋白质和多肽降解;该阶段共检出76种特征性香气成分,且随温度升高香气成分数量减少,形成的特征性香气成分更稳定。4.基于强化特征性香气合成的干制工艺优化。设计了G-HAD和P-HAD两种促香气成分合成的干制工艺,并通过对特征性香气成分和酶活性的测定,验证了G-HAD为最佳干制工艺,同时,通过代谢和转录组学分析了香菇G-HAD酶促反应阶段代谢途径,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与氨基酸的代谢(甘油脂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和色氨酸代谢等)。

宋国宾[4](2021)在《牛蒡根下脚料赤芝固态发酵及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牛蒡是一种药食同源类植物,在中国被广泛栽培。在牛蒡根精深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为提高其经济利用价值,近来使用固态发酵技术进行牛蒡根下脚料的综合利用引起大家的关注。研究表明,固态发酵技术具有促进有效成分析出、产生新的活性物质、改良风味及增加功效等优点。本试验首次比较了不同地区牛蒡根下脚料的化学成分,然后以筛选出的安丘牛蒡根下脚料为发酵基质,采用赤芝为发酵菌种,对其进行固态发酵,优化其发酵条件及发酵基质配方,并对发酵前后菌质化学成分变化开展了初步研究。旨在探讨出一种适合牛蒡根下脚料赤芝固态发酵的发酵体系,以提高发酵菌质中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为新型畜禽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1)不同产地牛蒡根下脚料的化学成分测定。根据牛蒡根下脚料主要来源地区,选择了安丘、徐州、毫州、苍山、陇南和城阳地区的牛蒡根下脚料,对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以便筛选出最适赤芝发酵基质。在营养成分方面,安丘样品中菊糖、总糖、氨基酸、核苷总量、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10.40 g/100 g、11.79 g/100 g、0.72 g/g、0.66g/g、185.04μg/g;城阳样品中还原糖含量最高,含量为0.09 g/g,与毫州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功效成分方面,安丘样品中类黄酮含量最高,含量为6.72 mg/g,与陇南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城阳样品中总三萜酸含量最高,含量为0.15 mg/g,与徐州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挥发性物质方面,安丘样品中总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为108种,其中醛、醇、酮、烯、氮杂环种类相对较多,分别为23、11、11、9、19种;城阳样品中总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少,为67种,其中醛、氮杂环种类相对较多,分别为15、10种。安丘样品中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78.47%,其中醛、醇、有机酸、氮杂环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26.35%、7.31%、10.28%、12.76%;城阳样品中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最低,相对含量为14.23%,其中醛、醇类等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均较低。赤芝菌丝体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丰富的碳、氮源及其它营养物质,因此选择碳氮源相对较丰富的安丘地区牛蒡根下脚料作为赤芝固态发酵基质。(2)赤芝固态发酵牛蒡根下脚料工艺参数优化。以发酵液培养时间、p H和菌丝干重为指标,对种子液的培养时间、p H进行单因素优化,种子液优化结果:优化得到赤芝菌丝体种子液培养基最佳发酵时间为70 h,p H4.5左右,此时菌球表面毛刺均匀,颜色浅,生长旺盛;镜检菌丝壁上无明显芽头和锁状联合,并有少量菌丝体自溶,无杂菌;气味清香,菌丝球多,稍粘稠,此时种子液作为接种种龄的菌丝适宜。以染菌情况、长满时间、菌丝体长势为指标,对固态发酵条件的灭菌时间、含水量、接种量、装袋量、温度、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优化,固态发酵条件优化结果:确定了牛蒡根下脚料(湿料)最佳灭菌时间为:2 h(121℃),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含水量65%、接种量10 m L/100 g、装袋量300 g/袋、温度26℃、发酵时间16 d,在该条件下,赤芝菌丝体生长快且浓密洁白、满袋时间最短。以长满时间、菌丝体长势为指标,对固态发酵配方的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果糖、及乳糖)、氮源(硫酸铵和磷酸氢二铵(无机氮源)以及蛋白胨、酵母浸粉和鱼粉蛋白胨(有机氮源))进行单因素优化,固态基质配方初步优化结果: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可溶性淀粉组菌丝体生长最快,满袋时间最短,且发酵菌质中氨基酸、蛋白质及总三萜酸物质含量最高;确定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蛋白胨组菌丝体生长最快,满袋时间最短,且发酵菌质中氨基酸、蛋白质及总三萜酸物质含量最高。(3)赤芝固态发酵牛蒡根下脚料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试验以第7、10、13、16、19d为时间点,对每个时间点中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总糖、还原糖和菊糖和核苷酸(胞苷、尿苷、鸟苷、肌苷和腺苷))、功效成分(类黄酮和总三萜酸)、挥发性物质(烯类、胺类、烷烃类、醛类、醚类、醇类、酯类、酮类、酚类、有机酸类、含硫类、氮杂环类、氧杂环类和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成分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在营养成分方面,氨基酸含量在发酵后极显着性降低(P<0.01),在发酵第19 d时含量最低,含量为5.63 g/100 g;蛋白质含量在发酵后极显着性升高(P<0.01),发酵第16 d时含量最高,约为未发酵样品的1.16倍;牛蒡根下脚料经过赤芝菌丝体发酵后,总糖、菊糖含量与未发酵相比极显着性降低(P<0.01),发酵过程中呈逐渐降低趋势;还原糖含量在发酵后极显着性升高(P<0.01),在发酵第13 d时含量最高,约为未发酵样品的3倍。这可能说明总糖和菊糖在发酵过程中被赤芝菌丝体利用和转化,证明固态发酵具有“双向性”。核苷总量发酵后极显着性升高(P<0.01),在发酵第16 d时核苷总量达到最高,约为未发酵样品的14.25倍,并且发酵后产生了新的核苷物质(鸟苷、肌苷、腺苷)。在功效成分方面,类黄酮化合物发酵前含量为6.72 mg/g,发酵菌质中未检出;总三萜酸含量在发酵后极显着性升高(P<0.01),约为未发酵样品的3.29倍,说明赤芝-牛蒡根下脚料发酵能够产生三萜类化合物。在挥发性物质方面,发酵第16 d菌质中总挥发性成分种类比未发酵样品中减少,其中烯、烷烃、醛、醚、醇、有机酸和氮杂环类化合物种类在发酵后明显减少,尤其是醇、有机酸和氮杂环类化合物变化最为明显,分别由11、8、19种减少为3、2、9种,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增加了83.74%,醛、酮、氧杂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显着提高,分别由26.35%、3.05%、4.34%升高到91.42%、22.38%、20.21%,且发酵后去除和降低了较难闻的高含量香气成分,在发酵第16 d菌质中,15种香气成分具有较高含量,异戊醛、己醛、糠醛、苯甲醛、5-甲基呋喃醛、苯乙醛、可卡醛、甲基壬基甲酮及2-乙酰基吡咯具有较好的香气品质,对发酵菌质的香气品质形成起着直接促进作用,且未发酵样品中β-榄香烯、2-甲基丁醛、反式-2-壬烯醛、2-丁基-2-辛烯醛、2-乙基己醇、5-甲基-2-己酮、己酸和庚酸类高含量化合物在发酵后消失,说明牛蒡根下脚料经发酵后降低或者去除了牛蒡根本身的不良气味,香气品质大幅度提高。综上所述,通过牛蒡根下脚料-赤芝发酵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技术有利于赤芝-牛蒡根下脚料蛋白质、还原糖、核苷总量、总三萜酸含量的大幅度提高。牛蒡根下脚料经过赤芝发酵后去除和降低了较难闻气味,愉悦的气味得到较好的呈现,为相关企业对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思路。

孔瑜[5](2021)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废水有机物污染特征和筛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抗生素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而抗生素制药生产过程的排放是环境中抗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制药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在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中仍可检测到抗生素残留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影响和威胁,因此对抗生素废水中特征污染物开展监测及筛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抗生素废水具有成分复杂、特征污染物识别及检测难度大等特点,其污染因子和去除特性研究尚不完善。基于此,本文以美罗培南(MERO)、普鲁卡因青霉素(PROP)、头孢唑啉钠(CFZS)三种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对其检测方法、污染特征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SPE-HPLC-UVD)方式,建立了MERO、PROP、CFZS三种抗生素同时检测的方法。并对SPE和HPLC-UVD中影响回收率、峰形、灵敏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将水样的p H调节为4,选用HLB固相萃取柱,10 m L超纯水淋洗、10 m L甲醇洗脱,空白水样中的加标回收率可达到53.2%~98.67%,RSD(%)为0.06~5.65;抗生素废水的加标回收率达到74.67%~106%,RSD(%)为0.3~6.34。选用EXTEND C18色谱柱,乙酸铵-乙酸和乙腈分别作为HPLC流动相的水相和有机相,将紫外吸收波长设置为285nm、水相和有机相的比例设为90%:10%时,色谱图的峰形、灵敏度好。三种抗生素在0.2 mg/L~20 mg/L之间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了0.999,线性关系良好。空白基质时方法定量限为3.26~7.25μg/L;污水为基质时方法定量限为2.65~5.87μg/L。该方法的回收率高,定量限低,可对实际水样中痕量抗生素进行分析。对国内某大型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常规水质指标、残留抗生素和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全解析,分析了有机污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的分布特征。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对抗生素废水有机物的降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COD、TOC、NH4+-N、TN去除率分别为87.43%、89.33%、98.66%、40.91%;MERO、PROP、CFZS三种抗生素出水中的浓度分别为6.98μg/L、9.92μg/L、18.45μg/L。预处理单元和水解酸化单元出水中酸酯类、酰胺类、胺类和杂环类有机物所占比例较高。缺氧和好氧单元出水中烃类有机物所占比例较高。其中三乙胺、四氢呋喃、苯酚、1,2-二氯乙烯、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2,6-二甲基吡啶、二十烷、丁酸等相对丰度较高,这些污染物还没有被相关的排放标准列入需要测定的污染物指标,直接排放有一定的毒性和潜在的环境风险。为了评价这类废水中有机物的潜在环境影响,筛选出环境管理和监测的优先污染物。以污染物暴露的可能性和影响后果为依据,采用环境暴露、毒性、生物蓄积性、生物持久性为指标,建立了抗生素工业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的筛查方法,确定了优先控制污染物,依次为间苯二酸双(2-乙基己基)酯、正二十烷、芥酸酰胺、2,4-二甲基苯甲醛、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美罗培南、头孢唑啉钠、普鲁卡因青霉素。本论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抗生素废水污染控制及其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韩凯[6](2020)在《山西老陈醋熏醅生香机理及山楂在生香和抑制有害物质形成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熏醅是山西老陈醋改善风味的独特技艺,通过对熏醅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熏醅过程中温度梯度变化是山西老陈醋熏醅生香的关键因素,熏醅对山西老陈醋挥发性组分有显着的影响,是多种特有风味物质的重要来源。通过分析熏醅温度梯度变化条件下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山楂添加量在熏醅过程中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形成和积累的影响,为提升醋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最后,结合我国消费者偏爱谷物醋的消费习惯,以山西老陈醋工艺为基础,通过熏醅阶段将山楂与醋醅结合熏醅,最大限度保留山楂风味和功能,提升老陈醋风味。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山西老陈醋传统和现代化2种熏醅方式中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得知山西老陈醋熏醅后的挥发性组分中70%以上是由乙酸和糠醛组成。在对挥发性组分进行OAV活性鉴定后共发现活性气味化合物35种,其中醇类2种(异戊醇、苯乙醇),酸类2种(异戊酸、辛酸),酯类9种(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苯甲酸乙酯、苯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棕榈酸乙酯),醛类10种(2-甲基丁醛、异戊醛、正己醛、5-甲基呋喃醛、苯乙醛、壬醛、糠醛、苯甲醛、椰子醛、N-甲基-2-吡咯甲醛),酮类1种(苯乙酮),酚类4种(愈创木酚、4-乙基苯酚、4-乙基-2-甲氧基苯酚、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杂环6类种(2-正戊基呋喃、2-乙基-5-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3-二甲基-5-乙基吡嗪、川芎嗪、2,4,5-三甲基恶唑),硫醚1种(二甲基二硫醚)。(2)在对38种主要气味化合物(35种活性气味物质、乙酸、乙酸乙酯和3-羟基-2-丁酮)在熏醅中的变化规律分析可知,20种化合物在白醅中形成,但其中的糠醛含量主要在熏醅阶段增加,白醅中的另外19种化合物在熏醅阶段含量均出现降低。熏醅阶段新生成的活性气味化合物主要为醛类、酚类、杂环类和硫醚。(3)通过对山西老陈醋传统熏醅方法中挥发性组分在熏醅时间和陶缸内不同位置2个角度进行了差异分析后发现,熏醅前白醅主要有53种挥发性化合物,在熏醅过程中包括白醅的挥发性组分共出现了10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有50种是熏醅阶段形成的新化合物,主要包括杂环类、酚类、醛类及烃类。熏醅结束后有76种挥发性化合物还存在于第五天的9组样品中,其中37种是在熏醅前白醅中已经有的化合物,其余40种挥发性化合物在熏醅过程中形成;另外16种白醅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在熏醅中因参与其他反应或降解而消失。在时间方面,第二、三、四3天化合物种类和浓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部分新的化合物由第二天开始形成,在第三、四天大量积累。同时白醅中原有的化合物许多化合物在第二、三、四3天中消失。醋醅在这3天时间里经历了由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组分主导的气味向熏醅产生的挥发性组分主导的气味转变的过程。通过对每一天不同缸体位点的样品分析可知,新的化合物大多在靠近缸体的位置首先开始生成,但这些化合物主要在远离缸体的位点积累。同时,消失的化合物主要是在靠近缸体的位置浓度大量降低,经历几次翻醅后消失。(4)通过对104种挥发性化合物与样品温度及样品含水量相关性分析及差异分析发现,温度变化主要影响酯类、杂环类、酚类和醛类,并且对其影响一直贯穿整个熏醅过程;含水量变化主要影响酯类、酚类、醛类和酮类,其影响直到熏醅后期才逐渐增大。通过对熏醅过程中新生成的挥发性化合物以及苯甲醛、苯乙醛、糠醛和3-羟基-2-丁酮4种受熏醅影响较大的挥发性化合物共54种与熏醅过程中所有陶缸内不同位置的样品点进行PCA分析发现,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与熏醅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相关。结合2种分析后可知熏醅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山西老陈醋特有香味的贡献最为突出;不同熏醅时间的醋醅温度波动以及相同时间陶缸内不同区域醋醅之间始终存在的温度梯度或许是山西老陈醋熏醅机理的核心所在。而且熏醅后期陶缸内不同区域醋醅含水量的差异也与其不同区域醋醅之间始终存在的温度梯度有密切关系。(5)通过高粱、麸皮、谷糠、稻壳和大曲5种原料单独及按发酵比例混合模拟熏醅过程发现,原料在熏醅后的酚类、醛类和酸类有多种物质和山西老陈醋的挥发性组分有密切联系。熏醅过程中醋醅原料是甲基麦芽酚、愈创木酚、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和糠醛产生的重要来源。醋醅原料中的月桂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是山西老陈醋挥发性组分中相应酯类的潜在来源之一。此外,多种吡嗪类、醛类和酯类等需要醋醅原料经过发酵阶段后在熏醅才会产生。(6)通过对不同山楂添加量和不同水份情况下熏醅过程中美拉德反应安全性分析后发现,山楂可以抑制美拉德反应中的糠氨酸合成,对于美拉德反应晚期反应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降低醋醅含水量可以促进美拉德反应的快速进行,同时美拉德反应中的糠氨酸、CML以及荧光化合物含量也随之升高,对产品安全性有不利影响,因此只有适当的含水量和山楂配比才能生产出安全的风味醋产品。(7)在风味醋的研制过程中,通过前期对山西老陈醋的分析,充分利用山西老陈醋的工艺特点,在白醅发酵完成后与山楂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熏醅制作出3种风味醋,结果表明,山楂中的芳樟醇分别占到醋体挥发性组分的33.30%(白醅与山楂质量比1:0.5)、33.43%(白醅与山楂质量比1:1)以及58.17%(白醅与山楂质量比1:1.5);总黄酮相对于未添加山楂的对照样品(5.56 mg/100g)分别提高至11.49 mg/100g(1:0.5)、18.57mg/100g(1:1)、21.18 mg/100g(1:1.5),总酸与未添加山楂的对照样品(4.22 g/100m L)相比分别提高至4.96 g/100m L(1:1)、5.62 g/100m L(1:1.5)。经多种指标综合评定,白醅与山楂质量比1:1的风味醋在风味和保健功能方面最为均衡,将醋固态发酵工艺所带来的风味和山楂风味及保健功能在一个产品中有机融合,同时赋予了醋多重的风味体验,有利于消费者的认可。

孙钰清[7](2020)在《多酚对热加工甜瓜汁异味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甜瓜是极热敏性水果典型代表,热加工温度超过58oC就会产生明显“蒸煮南瓜”和“硫化”异味,严重影响产品感官质量和市场接受度,制约了甜瓜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当前有研究报道多酚类物质的添加可抑制热加工牛奶、豆乳产生的异味现象,但多酚对于热加工甜瓜汁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抑制是否有效尚需验证。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对比研究了不同甜瓜品种热敏性,筛选热敏性较强的甜瓜品种;以强热敏性的甜瓜品种为研究对象,鉴定热加工甜瓜汁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并通过比较不同种类多酚对挥发性异味物质的抑制效果,筛选出最佳抑制效果的多酚抑制剂;最终从异味生成和释放双角度,初步探究多酚调控异味的作用机理。研究能为高效异味调控技术的开发和热敏性果蔬加工风味改良提供理论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甜瓜品种热敏性比较研究以呼吸跃变型11号甜瓜和非呼吸跃变型蜜吻甜瓜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定性定量对比研究了热加工前后两个不同品种甜瓜的挥发性指纹图谱和香气组分构成变化。研究表明热处理后非呼吸跃变型和呼吸跃变型甜瓜的香气特征变化趋势相同,均新产生“硫化气息”和“发酵味”异味,相比呼吸跃变型甜瓜,热加工后的非呼吸跃变型甜瓜挥发性组分变化种类较多,“发酵味”和“硫化气息”强度较高,原有特征香气组分的保留率相对较低。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均表明非呼吸跃变型蜜吻甜瓜热敏性高于呼吸跃变型11号甜瓜。2.热处理甜瓜汁中挥发性异味组分的鉴定以非呼吸跃变型蜜吻号甜瓜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结合,研究表明“发酵味”和“硫化气息”这两种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是热处理甜瓜汁的主要异味属性;通过静态顶空(SHA)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表明这两种异味属性均由新生成的挥发性组分造成。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包括具有“腐烂味”的含硫化合物、具有“发酵味”的strecker醛和“烘烤味”的杂环化合物。二甲基硫醚、甲硫醇、二甲基三硫醚、乙醛、3-甲硫基丙醛、二甲基二硫醚等为主要挥发性异味贡献组分。3.多酚对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抑制效果通过感官评价结合多重比较统计方法,比较评价了不同多酚的异味抑制作用;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不同多酚添加前后的甜瓜汁挥发性异味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感官评价和不同多酚添加组中受抑制异味种类和异味抑制率的仪器分析结果相一致,即儿茶素的抑制效果最佳,其次是海藻多酚,黄豆苷元,染料木黄酮和邻苯三酚。4.儿茶素对3-甲硫基丙醛的抑制机理初步分析了儿茶素对3-甲硫基丙醛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儿茶素的添加可有效抑制蛋氨酸和葡萄糖美拉德反应这一途径,从而导致生成的3-甲硫基丙醛含量减少。将3-甲硫基丙醛添加至不同甜瓜模拟基质,发现3-甲硫基丙醛在添加儿茶素的模拟基质中气液分配系数变小,证明儿茶素还可通过和异味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异味组分的释放。

王梦琪[8](2020)在《基于SBSE-GC-MS的“清香”绿茶挥发性成分及其关键呈香成分研究》文中提出“清香”是绿茶的典型香型,也是绿茶香气品质优异的关键感官评价特征。本研究以具有明显“清香”品质的绿茶为对象,采用搅拌棒萃取技术(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其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气相色谱在线嗅闻技术(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计算及香气重组技术等对决定绿茶“清香”品质的关键呈香成分进行鉴定;最后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初步比较分析了“清香”和“栗香”两种香型绿茶的化学物质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搅拌棒类型、萃取温度、时间、茶水比、转速、NaCl溶液质量分数等参数的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分析,确定了SBSE萃取“清香”绿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最优条件:PDMS搅拌棒、60:1(mg/ml)茶水比、质量分数5%NaCl溶液、萃取温度80℃、转速1250 r/min、萃取时间90 min;建立了1种适用于绿茶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的SBSE-GC-MS方法,分析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加标回收率均介于80%120%。2.采用建立的SBSE-GC-MS方法对“清香”绿茶进行了挥发性成分分析,共鉴定出151个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的差异可将其分为16大类:烯醇类、烯烃类、烷烃类、醛类、烯醛类、醇类、酯类、内酯类、烯酯类、烯酮类、酮类、有机酸类、含硫类、氮杂环类、氧杂环类,及芳香烃类化合物;其中烷烃类(31)、酯类(22),酮类(16)、醛类(15)、芳香烃类(13)的化合物数量较多;烯醇(8096μg/kg)、烷烃(6744μg/kg)、醛类(6442μg/kg)和酯类(6161μg/kg)是“清香”绿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四类挥发性化合物组分。3.采用GC-O嗅闻分析鉴定出了21种高香气强度挥发性化合物;采用OAV计算得到44种OAVs>1挥发性化合物;其中,2-甲基丁醛,二甲基亚砜,庚醛,苯甲醛,1-辛烯-3-醇,(E,E)-2,4-庚二烯醛,苯乙醛,芳樟醇氧化物Ⅰ,(E,E)-3,5-辛二烯-2-酮,芳樟醇,壬醛,水杨酸甲酯,香叶醇及β-紫罗兰酮等14种物质是上述两种方法鉴定出的共有成分。以“脱香茶粉”作为空白基质,对上述14种化合物进行香气重组实验,结果表明,“清香”绿茶的香气品质可被重组茶汤成功模拟。4.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比分析了“清香”绿茶和“栗香”绿茶的化学成分,共筛选得到差异代谢物173个,其中包括7种可能参与香气形成的化合物或香气前体物质:α-亚麻酸、棕榈油酸、香兰素、隐绿原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L-蛋氨酸及γ-氨基丁酸。根据含量差异对上述7种化合物进行分类,发现“清香”绿茶中隐绿原酸、L-蛋氨酸含量突出,而“栗香”绿茶样品中则存在高含量的α-亚麻酸、棕榈油酸、香兰素、γ-氨基丁酸及山柰酚-3-O-芸香糖苷。

刀娅[9](2020)在《产芳香醇食源性菌株筛选与产量优化》文中研究指明2-苯乙醇和色醇作为芳香醇家族中的成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化妆品和医药领域。随着人们对天然产物的关注,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天然芳香醇物质,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丰富电子烟烟液香气物质来源,开发具有良好风味的电子烟产品,本论文以烟叶、烟梗、杨梅和葡萄为唯一营养物筛选获得42株食源性菌株,以烟叶、烟梗、杨梅和葡萄为发酵基质,选出17组具有良好风味的“菌株+底物”组合,与对照相比具有酸甜味、醇香味、酯香味、奶香味,或者果香味更浓、刺激性更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17种产香组合,在烟叶发酵基质中主要致香成分为醇类、酮类和酯类。烟梗发酵基质中,酯类、醇类和酸类占主导地位,且均检测到2-苯乙醇存在。杨梅和葡萄发酵基质中,酯类和醇类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当用酿酒酵母KMLY1-2发酵后,2-苯乙醇含量显着提高,同时还在KMLY1-2发酵葡萄中检测到色醇存在。以3株酵母、2株乳酸菌和2株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进行双菌联合转化,通过嗅香和GC-MS方法,筛选得到4种双菌发酵组合和2种单菌发酵组合。基于2-苯乙醇产量,对4种双菌组合进行单因素优化,分别获得4种组合的最佳单因素条件。同时对KMLY1-2发酵杨梅和葡萄进行正交优化,获得最佳产2-苯乙醇和色醇条件。将发酵产物制备成电子烟烟液,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发酵的样品香气谐调性更好,香气也更饱满,杂气味更轻,余味更干净,抽吸品质更高。为了进一步提高2-苯乙醇和色醇产量,以KMLY1-2为研究对象,筛选获得一种营养成分较少的培养基(转化培养基),然后利用单因素实验对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条件。本研究为开发特征风格电子烟产品和电子烟风格的多样化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为工业化生产2-苯乙醇和色醇提供理论基础。

李锦[10](2020)在《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椒风味油是从花椒中提取呈香、呈味物质于植物油中的一种重要调味油产品,其香味浓郁,麻味强烈,广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花椒风味油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植物油热浸提法,而浸提条件是影响花椒风味油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花椒风味油的热浸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制取油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较为精准的检测分析及综合品质进行分析,以期生产出满足食用安全、营养健康、更具香麻味和调味性能的花椒风味油。目前,在花椒生产时,未成熟的果实采摘后在阳光下暴晒使皮、籽分离,花椒籽作为花椒香辛料生产的副产物因得不到重视和储存不当,致使其中脂肪在高温和脂肪酶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所制取花椒籽油的酸价高、色泽深,后续的精炼损耗大,生产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花椒籽制油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资源丰富的花椒籽得以高值化利用,本文对采摘后的新鲜花椒进行皮、籽分离后用新鲜花椒籽制取花椒籽油,将其品质与市售花椒调味油进行对比分析,为花椒籽油高值化利用开发提供支持。花椒油树脂是采用萃取法从花椒中提取的具有花椒独特香气和麻感的油状制品,可直接或稀释后用于调制产生花椒的特有香气,是食品加工业和香料行业的调香原料。目前,国内外对花椒油树脂的研究多停留在对得率的条件优化方面,而对影响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酰胺类化合物含量的工艺条件优化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对制取花椒油树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花椒油树脂后续的开发利用研究奠定基础。(1)以花椒果皮为原料,采用大豆油热浸法制取花椒风味油,以花椒风味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椒风味油和大豆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制备花椒风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0 min、花椒果皮添加量15%,在此条件下花椒风味油香气浓郁、麻味足、色泽好且感官评分最高,其酸价(KOH)为0.40 mg/g,过氧化值为5.07 mmol/kg,感官评分为9.1分。花椒风味油中维生素E总量为1869.86 mg/kg,远高于大豆油中的742.09 mg/kg;甾醇含量相较于大豆油几乎不变;脂肪酸组成与大豆油基本相同,花椒风味油中共鉴定出9类8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大豆油共鉴定出8类2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花椒风味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是烯烃类和醇类(相对含量86.98%),大豆油中主要是烯烃类和醛类(相对含量87.25%);花椒风味油中醇类18种占总量的40.96%,大豆油中醇类仅1种占总量的1.74%;花椒风味油中醛类物质含量仅为1.91%,而大豆油中醛类物质含量12.71%。可以看出,花椒皮中进入花椒风味油的不是甘油酯,而是其他挥发性风味成分;由此也可证实在对花椒皮进行热浸过程中只是将花椒皮中挥发性成分萃取出进入大豆油中。(2)以当季采摘的新鲜花椒为原料,将其进行皮、籽分离,分别采用压榨和正己烷浸出两种方法从花椒籽中提取花椒籽油,并对两种花椒籽油分别进行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处理。分析检测4种花椒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维生素E、酰胺类化合物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含量,并与市场采购的8个花椒油的品质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8个市售花椒油样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为0.522.72mg KOH/g,1.8710.8mmol/kg。两种新鲜花椒籽油的酸价稍高,为5.947.37mg KOH/g,但过氧化值很低,为0.591.13mmol/kg。经过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处理后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中一级花椒籽油的指标要求。8个市售花椒油中共检测到了4种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总量为979.322874.45mg/kg,压榨花椒籽油检测到了4种生育酚和3种生育三烯酚,总量为147.35385.09mg/kg。8个市售花椒风味油中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为7.9219.11mg/g,四种花椒籽油的酰胺类化合物含量为7.829.80mg/g,平均含量为8.55mg/g,远远高于DB51/T493-2005《花椒油》中花椒酰胺类化合物≥1.5mg/g的标准。实验室采用不同工艺制取的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大体一致,烯烃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是两者的特征性风味成分。4种花椒籽油中,压榨花椒籽油A的感官评价得分较高,C次之,总体风味表现出麻味和香味。因此,采用新鲜花椒籽制取的花椒籽油与采用花椒皮制取的花椒风味油有相同的风味特征,花椒籽也可以用作花椒风味油的原料,这对提升花椒籽的综合利用价值有重要意义。(3)以花椒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花椒油树脂,以花椒油树脂的品质为考察指标,包括花椒油树脂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研究不同溶剂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对花椒油树脂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取花椒油树脂的品质对比研究,得出花椒油树脂最佳风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萃取溶剂正己烷、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6h。在此条件下,花椒油树脂中特征性花椒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都较高,得率为10.5%,酰胺类化合物含量279.31mg/g。此外通过对酰胺类化合物含量的研究发现,酰胺类化合物受萃取温度的影响较大,且随萃取温度的升高和萃取时间的延长含量呈依此降低趋势。因此在花椒油树脂生产中应选取合适温度来提高其麻味的保留率。

二、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3)香菇加工干制过程特征性香气成分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香菇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进展
        1.1.1 含硫化合物
        1.1.2 八碳化合物
        1.1.3 其他类挥发性化合物
    1.2 香气成分合成的影响因素
        1.2.1 不同干制方式对香气成分合成的影响
        1.2.2 干制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合成
    1.3 香气成分合成代谢研究现状
        1.3.1 酶促反应合成香菇特征性风味成分
        1.3.2 非酶促反应合成香菇特征性风味成分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香菇干制过程风味代谢规律及其品质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香菇样品处理
        2.3.2 香菇子实体干制过程中特征香气成分测定
        2.3.3 香菇子实体干制过程中风味前体物测定
        2.3.4 香菇子实体干制过程中风味合成关键酶酶活力测定
        2.3.5 香菇品质分析
        2.3.6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
        2.4.2 风味前体物分析
        2.4.3 风味合成关键酶酶活力分析
        2.4.4 品质分析
    2.5 结论
第三章 热风干燥过程中香菇风味合成的酶促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试剂
        3.2.3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香菇样品处理
        3.3.2 风味合成关键酶酶活力测定
        3.3.3 风味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测定
        3.3.4 不同温度酶促反应阶段特征性香气成分测定
        3.3.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香菇水分含量
        3.4.2 风味合成关键酶酶活力分析
        3.4.3 风味合成关键酶表达量分析
        3.4.4 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
        3.4.5 酶促反应阶段相关性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 热风干燥过程中香菇风味合成的非酶促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香菇样品处理
        4.3.2 风味前体物测定
        4.3.3 不同温度非酶促阶段特征性香气成分测定
        4.3.4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可溶性单糖分析
        4.4.2 游离氨基酸分析
        4.4.3 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
        4.4.4 非酶促阶段特征性香气成分相关性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香菇香气成分富集干制调控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材料
        5.2.2 试剂
        5.2.3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香菇样品处理
        5.3.2 香菇特征性香气成分测定
        5.3.3 香菇风味合成关键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量测定
        5.3.4 升温过程中酶促反应阶段代谢物测定
        5.3.5 升温过程中酶促反应阶段转录测定
        5.3.6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
        5.4.2 酶促反应阶段风味合成关键酶活力分析
        5.4.3 升温过程中酶促反应阶段代谢物分析
        5.4.4 升温过程中酶促反应阶段转录分析
    5.5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创新点
本文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4)牛蒡根下脚料赤芝固态发酵及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牛蒡概述
        1.1.1 牛蒡的生长特性及分布
        1.1.2 牛蒡的营养作用与应用价值
    1.2 牛蒡根下脚料资源利用现状
        1.2.1 生产畜禽饲料
        1.2.2 生产有机肥料
        1.2.3 提取膳食纤维
    1.3 药用真菌-赤芝研究进展
        1.3.1 赤芝概念
        1.3.2 赤芝的主要成分及功效
        1.3.3 赤芝在发酵中的应用
    1.4 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双向发酵理论基础与技术特点
        1.4.2 微生物双向发酵的优势
        1.4.3 双向发酵的发展前景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供试材料
        2.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菌种活化
        2.2.1.1 活化培养基的配制
        2.2.1.2 菌种活化
        2.2.2 摇瓶种子培养
        2.2.2.1 赤芝菌丝体收集和生物量的检测
        2.2.2.2 摇瓶种子液发酵时间的确定
        2.2.3 固态发酵基质的筛选
        2.2.4 固态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
        2.2.4.1 固态基质灭菌时间优化
        2.2.4.2 固态基质含水量优化
        2.2.4.3 接种量优化
        2.2.4.4 固态基质装袋量优化
        2.2.4.5 发酵时间优化
        2.2.5 发酵基质配方优化
        2.2.5.1 发酵基质碳源的优化
        2.2.5.2 发酵基质氮源的优化
        2.2.6 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测定
        2.2.6.1 蛋白质含量测定
        2.2.6.2 氨基酸含量测定
        2.2.6.3 多糖含量测定
        2.2.6.4 还原糖含量测定
        2.2.6.5 菊糖含量测定
        2.2.6.6 总三萜酸含量测定
        2.2.6.7 核苷含量测定
        2.2.6.8 类黄酮含量测定
        2.2.7 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测定
    2.3 数据统计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液体种子液发酵条件优化结果
    3.2 最佳固态发酵基质的确定
        3.2.1 不同地区牛蒡根下脚料的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测定结果
        3.2.1.1 不同地区牛蒡根下脚料的营养成分含量
        3.2.1.2 不同地区牛蒡根下脚料的功效成分含量
        3.2.2 不同地区牛蒡根下脚料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
    3.3 固态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结果
        3.3.1 高压灭菌时间的优化结果
        3.3.2 接种量的优化结果
        3.3.3 固态基质含水量的优化结果
        3.3.4 固态基质装袋量的优化结果
        3.3.5 发酵温度的优化结果
        3.3.6 发酵时间的优化结果
    3.4 发酵基质配方优化结果
        3.4.1 碳源配方优化结果
        3.4.2 氮源配方优化结果
    3.5 发酵前后菌质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分析
        3.5.1 发酵前后菌质营养成分含量比较
        3.5.2 发酵前后菌质功效成分含量比较
    3.6 发酵前后菌质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
        3.6.1 发酵菌质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含量测定结果
        3.6.2 发酵前后菌质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比较
    3.7 发酵前后菌质高含量香气成分的气味特征分析
        3.7.1 未发酵样品高含量香气成分的气味特征分析
        3.7.2 发酵菌质高含量香气成分的气味特征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产地牛蒡根下脚料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4.2 种子液、发酵条件、发酵基质的优化分析
    4.3 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4.3.1 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变化
        4.3.2 发酵前后功效成分变化
        4.3.3 发酵前后挥发性物质及含量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废水有机物污染特征和筛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抗生素简介
        1.1.2 抗生素使用和发展状况
        1.1.3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和归宿
        1.1.4 环境中残留抗生素潜在的环境影响及生态风险
    1.2 研究现状
        1.2.1 水环境中残留抗生素检测的方法
        1.2.2 抗生素废水的污染特征
        1.2.3 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SPE-HPLC-UVD测定废水中抗生素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试剂与标准品
        2.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标准溶液和HPLC流动相的配制
        2.3.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2.3.3 SPE预处理方法
        2.3.4 HPLC测试方法
        2.3.5 抗生素水溶液稳定性实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PE条件优化
        2.4.2 HPLC-UVD条件优化
        2.4.3 抗生素水溶液的稳定性
    2.5 方法的评价与验证
        2.5.1 色谱分离度及标准曲线
        2.5.2 仪器检出限、定量限与精密度
        2.5.3 加标回收率
        2.5.4 方法定量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生素工业废水处理过程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采样和保存方法
        3.3.2 常规污染物分析方法
        3.3.3 残留抗生素分析方法
        3.3.4 抗生素与有机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
        3.3.5 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常规污染物分布特征
        3.4.2 残留抗生素的分布特征
        3.4.3 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生素工业废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筛查方法建立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试剂与标准品
        4.2.2 材料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环境暴露赋值方法
        4.3.2 毒性赋值筛查方法
        4.3.3 生物蓄积性筛查赋值方法
        4.3.4 生物持久性赋值方法
        4.3.5 综合评分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环境暴露筛查结果
        4.4.2 毒性筛查结果
        4.4.3 生物蓄积性筛查结果
        4.4.4 生物持久性筛查结果
        4.4.5 优先控制污染物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符号对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山西老陈醋熏醅生香机理及山楂在生香和抑制有害物质形成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山西老陈醋研究现状
        1.2.1 工艺研究现状
        1.2.2 风味物质研究现状
    1.3 山楂及山楂醋的研究现状
        1.3.1 山楂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1.3.2 山楂功能的研究现状
        1.3.3 山楂醋的研究现状
    1.4 美拉德反应研究现状
        1.4.1 加热方式及温度对MR的影响
        1.4.2 底物及其分子量大小对MR的影响
        1.4.3 其他因素对MR的影响
        1.4.4 美拉德反应的安全性研究
第二章 传统陶缸熏醅和现代不锈钢槽熏醅对山西老陈醋香气的影响规律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品制备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分析方法
        2.2.1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2.2.2 GC-MS参数条件
        2.2.3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别与定量分析
        2.2.4 气味活度值计算方法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传统和现代化熏醅后的挥发性组成分析
        2.3.2 传统和现代化熏醅过程中气味活度差异分析
        2.3.3 传统和现代化熏醅过程中气味活性物质的变化分析
        2.3.4 传统和现代化熏醅过程中的主成分分析(PCA)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山西老陈醋传统熏醅生香机理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样品制备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分析方法
        3.2.1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3.2.2 GC-MS参数条件
        3.2.3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别与定量分析
        3.2.4 醋醅温度和含水量测定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时间和不同陶缸位点醋醅中挥发性组分变化规律
        3.3.2 不同位点醋醅温度和含水量与挥发性组分的相关性
        3.3.3 不同位点与新生成挥发性组分的相关性
        3.3.4 不同原料对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山楂抑制熏醅中美拉德产物形成分析
    4.1 试验材料
        4.1.1 样品制备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分析方法
        4.2.1 糠氨酸测定方法
        4.2.2 N-ε-羧甲基赖氨酸测定方法
        4.2.3 荧光化合物与吸光度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糠氨酸含量分析
        4.3.2 N-ε-羧甲基赖氨酸(CML)含量分析
        4.3.3 荧光化合物含量分析
        4.3.4 280nm和420nm吸光值变化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添加山楂对老陈醋风味及熏醅产物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
        5.1.1 样品制备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2 分析方法
        5.2.1 醋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5.2.2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5.2.3 GC-MS参数条件
        5.2.4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别与定量分析
        5.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储藏方式山楂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5.3.2 醋醅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5.3.3 总黄酮含量分析
        5.3.4 样品中理化指标的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多酚对热加工甜瓜汁异味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甜瓜概述
        1.1.1 国内外种植甜瓜现状
        1.1.2 甜瓜加工利用现状
    1.2 果蔬热异味现象的普遍性
    1.3 挥发性异味组分的鉴定方法
        1.3.1 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提取技术
        1.3.2 挥发性异味组分的筛选及鉴定技术
    1.4 食品热处理异味物质的抑制措施
        1.4.1 物理方法
        1.4.2 化学方法
        1.4.3 生物方法
    1.5 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热处理对不同品种甜瓜香气指纹图谱及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甜瓜样品
        2.1.2 药品与试剂
        2.1.3 甜瓜汁的制备
        2.1.4 甜瓜汁的热处理
        2.1.5 甜瓜汁的定量描述分析
        2.1.6 静态顶空分析(SHA)
        2.1.7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
        2.1.8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热处理前后风味轮廓变化分析
        2.2.2 HS-GC-IMS成像分析挥发性气味组分
        2.2.3 热处理前后不同品种甜瓜汁中的挥发性组分比较
    2.3 结论
第三章 热处理甜瓜汁中挥发性异味组分的鉴别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甜瓜样品
        3.1.2 药品与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1.4 甜瓜汁的制备
        3.1.5 甜瓜汁的热处理
        3.1.6 感官评价
        3.1.7 甜瓜汁挥发性组分的提取
        3.1.8 全二维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3.1.9 气相色谱-嗅闻分析( GC-O)
        3.1.10 挥发性组分的鉴定
        3.1.11 挥发性异味组分的定量
        3.1.12 气味活性值的计算(OAV)
        3.1.13 异味组分添加试验
        3.1.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感官评价
        3.2.2 GC×GC-QTOF-MS检测热处理甜瓜汁挥发性气味组分的变化
        3.2.3 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的鉴定
        3.2.4 SHDA和 AEDA的比较分析
        3.2.5 主要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气味活性值(OAV)
        3.2.6 添加实验验证关键异味组分
    3.3 结论
第四章 多酚对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抑制效果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药品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甜瓜汁和多酚添加的制备
        4.1.4 甜瓜汁的热处理
        4.1.5 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提取
        4.1.6 感官评价
        4.1.7 GC-MS分析
        4.1.8 关键挥发性异味组分的定性
        4.1.9 甜瓜热处理异味组分的精确定量
        4.1.10 不同多酚对挥发性异味组分的抑制率比较
        4.1.1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多酚添加热处理组与热处理原汁的异味强度感官分析
        4.2.2 多酚添加热处理组与原汁中关键异味组分的OPLS-DA分析
        4.2.3 多酚对热处理甜瓜汁关键异味组分抑制效果的定量评价
        4.2.4 五种多酚对12种关键异味组分的抑制作用比较
    4.3 结论
第五章 儿茶素对3-甲硫基丙醛的抑制机理初探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药品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甜瓜模拟基质的制备
        5.1.4 不同甜瓜模拟体系儿茶素添加对蛋氨酸含量的动力学研究
        5.1.5 不同模拟体系儿茶素添加对 3-甲硫基丙醛的动力学影响的定量分析
        5.1.6 不同甜瓜模拟体系3-甲硫基丙醛释放影响的研究
        5.1.7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2 儿茶素添加对 3-甲硫基丙醛及前体物的抑制动力学研究
        5.2.3 儿茶素添加对3-甲硫基丙醛丙醛释放的影响
    5.3 结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基于SBSE-GC-MS的“清香”绿茶挥发性成分及其关键呈香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茶叶中香气成分主要化学成分组成
    1.2 茶叶香气成分的主要萃取方法
        1.2.1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
        1.2.2 减压蒸馏萃取(VDE)
        1.2.3 固相微萃取(SPME)
        1.2.4 超临界萃取(SFE)
        1.2.5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SAFE)
        1.2.6 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
        1.2.7 茶叶香气萃取方法分析比较
    1.3 关键呈香成分研究现状
        1.3.1 绿茶香气成分中关键呈香成分
        1.3.2 红茶香气成分中关键呈香成分
        1.3.3 乌龙茶香气成分中关键呈香成分
        1.3.4 黑茶香气成分中关键呈香成分
        1.3.5 其他茶类香气成分中关键呈香成分
    1.4 茶叶中关键呈香成分分析方法研究
        1.4.1 气相色谱在线嗅闻法(GC-O)
        1.4.2 香气活性值法(OAV)
        1.4.3 香气重组(aroma recombination)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茶叶香气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BSE-GC-MS)分析方法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SBSE萃取条件优化
        2.1.4 仪器分析条件
        2.1.5 优化方法有效性验证
        2.1.6 定性定量方法
        2.1.7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搅拌棒萃取涂层的筛选
        2.2.2 茶水比的筛选
        2.2.3 萃取时间的筛选
        2.2.4 NaCl质量分数的筛选
        2.2.5 搅拌棒转速的筛选
        2.2.6 萃取温度的筛选
        2.2.7 SBSE萃取参数的正交实验优化
        2.2.8 实验方法有效性验证
    2.3 小结
第三章 绿茶“清香”香气品质中关键呈香成分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绿茶“清香”香气成分的SBSE-GC-MS分析
        3.2.2 绿茶“清香”香气成分的GC-O分析
        3.2.3 绿茶“清香”香气成分的OAV分析
        3.2.4 关键呈香成分分析鉴定中GC-O与 OAV方法的比较
        3.2.5 香气重组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物组学技术的“清香”和“栗香”品质绿茶化学物质差异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样品前处理
        4.1.3 仪器与设备
        4.1.4 UPLC-MS/MS分析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作者简历

(9)产芳香醇食源性菌株筛选与产量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芳香醇研究现状
    1.2 2 -苯乙醇研究现状
        1.2.1 2 -苯乙醇功能
        1.2.2 产2-苯乙醇微生物
        1.2.3 酿酒酵母菌2-苯乙醇生物合成途径
        1.2.4 2 -苯乙醇生物合成的影响因素
        1.2.5 酿酒酵母菌2-苯乙醇生物合成研究中的不足
    1.3 色醇研究现状
        1.3.1 色醇功能
        1.3.2 产色醇微生物
        1.3.3 色醇的生物合成途径
        1.3.4 色醇生物合成的影响因素
        1.3.5 酵母菌色醇生物合成研究中的不足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以发酵底物为唯一营养源的食源性菌株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与培养基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发酵底物预处理
        2.2.2 以发酵底物为唯一营养源的食源性菌株筛选
        2.2.3 代表性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和产酸曲线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发酵底物的制备
        2.3.2 食源性菌株的生理生化的鉴定
        2.3.3 菌株鉴定
        2.3.4 菌株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
    2.4 小结
第三章 发酵产香体系筛选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菌株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以烟叶为底物的产香体系筛选
        3.2.2 以烟梗为底物的产香体系筛选
        3.2.3 以葡萄为底物的产香体系筛选
        3.2.4 以杨梅为底物的产香体系筛选
        3.2.5 产香样品的处理
        3.2.6 样品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嗅香法评价烟叶产香体系的筛选
        3.3.2 嗅香法评价烟梗产香体系的筛选
        3.3.3 嗅香法评价葡萄产香体系的筛选
        3.3.4 嗅香法评价杨梅产香体系的筛选
        3.3.5 较优烟叶产香组合的挥发性成分
        3.3.6 较优烟梗产香组合的挥发性成分
        3.3.7 较优葡萄产香组合的挥发性成分
        3.3.8 较优杨梅产香组合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联合发酵工艺及发酵条件优化
    4.1 实验材料
        4.1.1 菌株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活化
        4.2.2 发酵菌悬液的制备
        4.2.3 双菌发酵体系的筛选
        4.2.4 香气成分分析
        4.2.5 关键致香成分的发酵条件优化
        4.2.6 香原料在电子烟液中的应用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嗅香法评价双菌发酵组合
        4.3.2 双菌发酵烟叶组合的香气成分分析
        4.3.3 双菌发酵烟梗组合的香气成分分析
        4.3.4 优化条件下关键化合物的含量分析
        4.3.5 电子烟液的制备及感官质量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酿酒酵母KMLY1-2产2-苯乙醇和色醇条件优化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菌株
        5.1.2 实验溶液的配制
        5.1.3 实验仪器
        5.1.4 实验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菌种活化和接种
        5.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5.2.3 2 -苯乙醇和色醇样品的测定
        5.2.4 转化培养基的筛选
        5.2.5 转化条件优化
        5.2.6 转化培养基优化
        5.2.7 双底物优化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5.3.2 转化培养基筛选的结果与分析
        5.3.3 转化条件优化与分析
        5.3.4 转化培养基优化与分析
        5.3.5 双底物优化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发酵体系致香成分 GC-MS 分析目录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花椒简介
        1.1.1 花椒资源概况
        1.1.2 花椒的化学成分
        1.1.3 花椒籽的化学成分
    1.2 花椒风味油的研究现状
    1.3 花椒籽油的营养功能
    1.4 花椒籽油的研究现状
    1.5 花椒油树脂研究现状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6.2 课题研究内容
2 大豆油热浸法制取花椒风味油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花椒风味油制取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2.2.2 正交实验
        2.2.3 风味油中维生素E、甾醇含量及脂肪酸组成
        2.2.4 花椒风味油和大豆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对比分析
    2.3 小结
3 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花椒的主要组分含量测定
        3.2.2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理化性质
        3.2.3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维生素E含量
        3.2.4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酰胺类化合物含量
        3.2.5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比分析
        3.2.6 花椒籽油和市售花椒油的感官评价
    3.3 小结
4 花椒油树脂的制取及品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和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正己烷萃取所得花椒油树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分含量
        4.2.2 乙醇萃取所得花椒油树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分含量
        4.2.3 不同工艺条件下花椒油树脂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
        4.2.4 不同工艺条件下花椒油树脂的得率
    4.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酱香型习酒特征香气成分鉴定及香气协同作用研究[D]. 马宁.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2]酵母制品风味物质分析及形成机理研究[D]. 汪卓琳.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3]香菇加工干制过程特征性香气成分形成机制研究[D]. 李润.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4]牛蒡根下脚料赤芝固态发酵及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D]. 宋国宾.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废水有机物污染特征和筛查研究[D]. 孔瑜.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1
  • [6]山西老陈醋熏醅生香机理及山楂在生香和抑制有害物质形成作用的研究[D]. 韩凯. 山西农业大学, 2020
  • [7]多酚对热加工甜瓜汁异味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D]. 孙钰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8]基于SBSE-GC-MS的“清香”绿茶挥发性成分及其关键呈香成分研究[D]. 王梦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产芳香醇食源性菌株筛选与产量优化[D]. 刀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D]. 李锦.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2-乙基己基巯基乙酸酯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