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抗胃癌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树突状细胞抗胃癌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一、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胃癌作用体外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尹良伟[1](2021)在《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乳腺癌(Breast Cancer)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我国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发病首位的恶性肿瘤,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往往侵袭性更高,病理分级及预后更差。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传统的四大治疗手段,生物治疗为进入本世纪以来乳腺癌的第五大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从属于生物治疗的范畴。然而,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因此,如何合理选择人群和合理的治疗模式,让更多的乳腺癌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是未来该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抗原提呈功能细胞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紧密连接在一起,尤其是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独特的免疫学效应。根据不同阶段DC生物学特性的不同,有些学者设想利用改善DC功能的手段来增强其抗肿瘤效应。黏蛋白1(Mucins1,MUC1)是I型跨膜糖蛋白,正常情况下可表达于多种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近管腔或腺腔面,亦可见于腺癌上皮细胞的表面,而且呈高表达态势。相关研究显示,MUC1表达程度越高,往往预示着肿瘤侵袭性越强,预后越差,而且更容易出现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结合近年来MUC1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新发现以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我们以MUC1作为出发点,以基因修饰DC作为主要技术路线,分以下3部分系统探讨MUC1基因转染后的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旨在探索乳腺癌新的肿瘤免疫治疗途径与方法。一、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目的:验证MUC1在人乳腺癌中高表达,并构建和包装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制备过表达MUC1的DC疫苗。材料和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三种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与两种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中MUC1蛋白的表达,q PCR检测26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三种细胞MUC1 m RNA水平,验证MUC1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2)应用GV657载体,经目的基因扩增、PCR产物与载体交换、测序、质粒提取及纯化、病毒包装,获取重组MUC1慢病毒;(3)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经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 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诱导产生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4)MUC1慢病毒感染DC,分为MUC1基因感染DC组(MUC1-DC组)、空载体感染DC组(GFP-DC组)以及对照组(DC组);(5)RT-PCR检测感染后DC的MUC1 m RNA水平;(6)Western blotting检测感染后DC的MUC1蛋白表达。结果:(1)90例乳腺癌组织中,MUC1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92.2%(83/90)乳腺癌组织中显示MUC1高表达,30例癌旁组织中5例为高表达(16.7%),其余25例者(83.3%)为阴性或细胞质内弱表达。在26例乳腺癌组织中有92.3%(24/26)的MUC1 m RNA水平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对照组织(P<0.01),仅2例乳腺癌中MUC1 m RNA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相当;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比较,两种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MUC1 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显着增高(均为P<0.01);(2)MUC1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一致,经包装获得病毒滴度为1×109TU/m L的重组MUC1慢病毒;(3)相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的外周血来源DC形态变化过程,培养至5~7d大部分细胞脱壁悬浮,体积明显增大且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表面可见很多粗细不一、参差不齐、形态各异的毛刺状突起,呈现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培养7d的DC流式检测结果显示,CD1a、CD80、CD83及CD86分子表达率分别为(21.6±2.4)%、(22.7±1.6)%、(24.9±2.1)%及(95.4±4.3)%,表明获得成熟DC;(4)采用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后,于24 h时可见特异性GFP表达,24h、48 h、72 h的转染效率分别为(11.7±1.0)%、(12.9±0.9)%和(36.8±1.6)%;(5)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相比,MUC1-DC组RT-PCR检测到346 bp扩增带;(6)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MUC1-DC组可见明显的MUC1蛋白条带。结论:(1)验证了MUC1在人乳腺癌组织以及两种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呈高表达;(2)成功构建MUC1重组质粒,并包装获得携带MUC1基因重组慢病毒;(3)以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成功获得过表达MUC1的DC,即MUC1-DC疫苗。二、MUC1-DC免疫功能的体外研究目的:探究前一部分实验获得的MUC1-DC疫苗在体外诱导CTL的免疫作用及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杀伤活性。材料和方法:(1)诱导培养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转染时间后MUC1-DC诱导CTL产生IL-12和TNF-α情况;(2)ELISA法检测比较MUC1-DC-CTL、GFP-DC-CTL和DC-CTL IL-12、TNF-α含量;(3)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靶细胞,以MUC1-DC-CTL、GFP-DC-CTL、DC-CTL为效应细胞,采用LDH释放法检测CTL的杀伤活性,CTL特异性杀伤率(%)=(试验孔值-效应细胞对照值)/(最大杀伤对照值-最小杀伤对照值)×100%。结果:(1)经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的MCU1-DC培养2d后诱导CTL开始表达IL-12和TNF-α,但荧光强度较弱;与MCU1-DC培养3d相比,培养4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的量均明显升高,荧光强度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MCU1-DC培养5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荧光强度最强;MCU1-DC培养6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的荧光强度逐渐下降;(2)ELISA结果显示:GFP-DC诱导CTL分泌细胞因子IL-12、TNF-α能力较低,分别为(101.83±5.79)ng/m L、(119.26±11.52)ng/m L,与D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UC1-DC诱导CTL分泌这两种因子的能力明显增强,分别为(202.52±17.10)ng/m L和(349.07±79.42)ng/m L,与DC组和GFP-DC组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LDH释放法检测结果显示,三组杀伤活性均随效靶比的升高而增强;相同效靶比时,与DC-CTL组或GFP-DC-CTL组比较,MUC1-DC-CTL组对靶细胞MCF7具有更明显的杀伤活性,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1)MUC1基因转染的DC诱导CTL即MUC1-DC-CTL在5 d时分泌IL-12和TNF-α的能力最强,用于本研究后续实验;(2)MUC1-DC疫苗比单纯DC诱导CTL具有更强的产生IL-12、TNF-ɑ细胞因子的免疫活性;(3)MUC1-DC-CTL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比单纯DC-CTL具有更明显的杀伤活性,而且随着效靶比的升高,CTL的杀伤活性逐渐增强。三、光学分子成像活体监测成瘤生长评价MUC1-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目的:通过活体监测MCF7荷瘤裸鼠的成瘤生长情况,评价MUC1基因转染的DC疫苗对乳腺癌免疫作用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材料和方法:(1)GFP慢病毒转染MCF7细胞(GFP-MCF7);(2)BALB/c裸鼠皮下种植GFP-MCF7 1×107个/只,成瘤后随机分为3组,各组裸鼠首先尾静脉注射体外活化的CIK细胞1×108个/只,治疗组于皮下注射MUC1-DC(MUC1-DC组)或DC细胞(DC组)1×107个/只,体积0.2 ml/只,对照组(Ct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治疗1次,连续5d;(3)采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在开始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第35d进行成像观察移植瘤荧光成像,分析荧光强度和荧光面积;(4)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情况;(5)TUNELl法检测三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结果:(1)裸鼠于GFP-MCF7荷瘤后7d,成瘤率100%。开始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35d活体光学分子成像结果显示,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t组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F=0.4341,P>0.05);开始治疗后第35d,MUC1-DC组的荧光信号强度明显低于Ct组(F=7.864,P<0.05);DC与Ct、MUC1-DC与DC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均为P>0.05),但MUC1-DC比DC组荧光信号更低。从荧光信号面积上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t组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分布面积无显着差异(F=1.084,P>0.05);开始治疗后第35d,Ct组荧光信号呈多处散在分布,MUC1-DC组和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均明显低于Ct组(均为P<0.01),但MUC1-DC组与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2)Ct组Caspase3表达最少,DC组次之,MUC1-DC组呈高表达Caspase3,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TUNEL结果显示,三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Ct组(4.11±2.61%)、DC组(9.63±2.27)%、MUC1-DC组(25.30±8.24)%,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FP荧光标记的人乳腺癌细胞在裸鼠内可以持续表达荧光信号,可以通过光学分子成像系统检测光密度值观察肿瘤的部位及生长情况,是一种活体内实时动态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评价抑瘤作用的有效方法;(2)MUC1-DC疫苗比单纯DC免疫治疗人乳腺癌荷瘤小鼠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3)MUC1-DC发挥了更好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涂丽裙[2](2020)在《转化生长因子-β2反义寡核苷酸的微生物疫苗及肿瘤疫苗的佐剂作用》文中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对免疫应答有全方位的负调节作用,可调节几乎每一种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粒细胞和固有免疫淋巴样细胞。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的成功案例提示我们:抑制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2可能是一种新的策略去研制新型疫苗佐剂。为了研制出以核酸为基础的TGF-β2的抑制剂,我们设计了三个靶向人鼠的TGF-β2 m RNA3’UTR保守区域的反义寡核苷酸,并将其命名为TIO1,TIO2,TIO3。在小鼠巨噬细胞,人单核细胞及人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IO1,TIO2及TIO3均明显下调TGF-β2的表达。在小鼠中,TIO3和TIO1,均可显着增强微生物疫苗所诱导的抗体反应。其中TIO3为佐剂的流感疫苗可抵抗流感病毒的攻击并减轻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在小鼠中,TIO3可明显下调淋巴结及脾脏细胞CD4+T细胞及CD19+B细胞上s TGF-β2的表达,上调CD19+B细胞及CD11c+DC表面CD40,CD80,CD86,CD69及MHC II分子的表达,促进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产生IFN-γ,促进CD4+T细胞产生IL-4,抑制调节性T细胞(Tregs)的产生,促进CD4+T细胞和CD19+B细胞的增殖与活化,促进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的肺脏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总的来说,通过干扰TGF-β2的表达,TIO3或TIO1,可作为新型微生物疫苗佐剂增强疫苗诱导的抗体反应;此外,TIO3为佐剂的胶质瘤细胞裂解物疫苗可显着延长原位接种胶质瘤预防模型小鼠的生存期。TIO3可通过抑制人和小鼠的胶质瘤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TGF-β2,诱生胶质瘤特异性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激活NK细胞,促进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产生IFN-γ,上调胶质瘤细胞表面MHCI分子的表达进而增强胶质瘤疫苗的抗肿瘤功效。单独应用TIO3可通过抑制胶质瘤细胞表达TGF-β2、促进胶质瘤细胞表达MHC I,IL-17A及IFN-α、抑制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s TGF-β2、抑制Tregs的产生、促进CD4+T细胞及CD8+T细胞的增殖而明显延长原位接种胶质瘤预防模型小鼠的生存期。单独应用TIO3可通过抑制胃癌细胞表达TGF-β2,促进MHC I,IL-13,IL-15,IL-17及IFN-γ的表达而显着减少肿瘤体积、延长胃癌背部移植瘤小鼠的生存期。TGF-β2的反义寡核苷酸有潜能作为微生物疫苗和肿瘤疫苗的新型佐剂,或单独治疗胶质瘤和胃癌的候选药物。

张曦文[3](2020)在《肺瘤平膏及其有效组分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逆转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肿瘤,患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能够有效激活T淋巴细胞免疫,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调控关键。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Tumor-associated dendritic cells,TDCs)中脂质过氧化激活内质网应激,引起未折叠蛋白反(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激活下游 IRE1α-XBP1 通路,产生的剪切型XBP1-s通过靶向多个脂质合成基因,诱导TDCs内脂质的异常积累,表现出未成熟表型和功能障碍,抑制了抗肿瘤免疫。有研究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途径在脂质代谢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能够通过调节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脂质合成,XBP1过表达会导致PI3K/mTOR表达的上调,敲除XBP1后,PI3K/mTOR表达下调,还有研究表明,抑制mTOR2可以下调脂质的生成。“脂浊”既为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多归属于中医学“痰浊”的病理范畴。肺瘤平膏是由“全国名中医”朴炳奎教授研制的临床治疗肺癌具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复方,具有益气养阴、化痰散结、解毒活血的功效,可通过多作用靶点发挥抗肿瘤作用。前期研究表明,肺瘤平膏(FLP)能够明显提高DCs功能,通过调节DCs的抗原递呈功能发挥抗肿瘤效应,并且在调控PI3K/mTOR通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作为肺瘤平膏中化痰类代表药物桔梗的主要有效组分,研究表明,桔梗皂苷D(PlatycodinD,PD)具有明确的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脂和抗氧化等功能,并且具有抑制ROS聚集、调节PI3K/mTOR信号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PD可能是FLP调控脂质代谢逆转TDCs功能的有效组分之一,可能通过抑制TDCs脂质异常堆积逆转TDCs功能,并希望对其效应机制进行初探。目的:(1)构建TDCs共培养体系,探究肺瘤平膏在毒胡萝卜素(TG)诱导ERS剪切XBP1s后,对TDCs中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2)初探PD对TDCs的免疫调节功能,及探究TG激活ERS剪切XBP1s后,对TDCs中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效应机制。方法:(1)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建立体外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共培养模型。(2)模拟肿瘤微环境,通过FLP含药血清干预TDCs模型后,流式细胞术观察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CK8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增殖、流式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Luminex技术检测TDCs细胞因子分泌。(3)毒胡萝卜素干预TDCs模型,观察TG激活ERS,对IRE1α-XBP1通路的影响,及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4)FLP含药血清,作用TG干预后的ERS激活后的TDCs模型,观察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5)通过 Western blot、qPCR 技术,检测 FLP 含药血清对 BiP-IRE1α-XBPI、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6)通过LDH、CCK8检测技术,观察PD对DCs毒性和Lewis肺癌细胞的杀伤能力。(7)模拟肿瘤微环境,通过PD干预TDCs模型后,观察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8)通过构建TG激活ERS后的TDCs模型,观察PD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9)通过 Western blot、qPCR 技术,检测 PD 对 BiP-IRE1α-XBPI、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流式检测诱导后DCs表面分子CD1 1c+阳性表达比例为76.5%,并与肺癌细胞培养上清共培养,冻融抗原刺激,构建TDCs共培养模型。(2)在模拟的肿瘤微环境中,FLP含药血清干预后,降低TDCs胞内脂质含量(P<0.01),提高TDCs表面分子的表达,其中以提高CD80、CD86的表达最为明显(P<0.05),FLP刺激共培养淋巴细胞增殖(P<0.05),明显提高T细胞中Th、CTL细胞亚群比例(P<0.05),降低Tregs细胞的表达(P<0.05),提高细胞因子 IL-12p70、IFN-γ 的分泌(P<0.05)。(3)TG作用后,在TDCs培养模型中,BiP-IRE1α-XBP1(t/u/s)通路mRNA、蛋白表达增加(P<0.05),脂质含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影响TDCs表面分子的表达,MCH-Ⅱ、CD80、CD86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抑制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降低Th、CTL细胞亚群的表达(P<0.05),提高Tregs亚群的表达(P<0.05),同时抑制细胞因子IL-12、IFN-γ的分泌(P<0.05)。(4)FLP含药血清作用于TG干预后的TDCs,脂质含量明显下降(P<0.05),恢复TDCs表面分子的表达,其中以提高CD80、CD86表达水平较为明显(P<0.05),提高TG干预后的混合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提高Th、CTL细胞亚群比例(P<0.05)、降低Tregs细胞的亚群表达(P<0.05),促进TG作用后 TDCs 细胞因子 IL-12p70、IFN-γ 的分泌(P<0.05)。(5)qPCR、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对于 TG 激活 ERS 后,BiP-IRE1 α-XBP 1、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FLP含药血清干预TG作用后的TDCs,FLP+TG组能够显着降低BiP-IRE1α-XBP1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对重要脂质调节转录因子XBP1-s,具有降低其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同时,肺瘤平膏含药血清作用后,TG激活的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并且明显降低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6)LDH结果显示,30uM以下的PD浓度,对DCs无明显损伤,或影响DCs细胞LDH的释放;CCK-8实验结果显示,PD能够有效杀伤Lewis肺癌细胞,其IC50值在13uM左右。(7)在TDCs共培养体系中,PD高中低浓度均能够有效降低TDCs中的脂质含量(P<0.01),提高TDCs表面MCH-Ⅱ的表达(P<0.05),提高CD80(PDH、PDM,P<0.05)、CD86(PDM、PDL,P<0.05)的表达;PDH较强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PD高中低组均能提高Th、CTL细胞的亚群表达率(P<0.05),抑制 Tregs 亚群表达(PDH,P<0.05);提高 IL-12p70(PDH、PDM,P<0.05)IFN-γ(PDH,P<0.05)细胞因子的分泌。(8)TG干预诱导RES后,PD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TG干预后TDCs中脂质含量(P<0.01);PDH能够提高表面MCH-Ⅱ的表达(P<0.05),各剂量组均能提高CD80及CD86的表达(P<0.05),PDH具有提高淋巴混合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PDH、PDM能够明显提高Th、CTL细胞亚群的表达(P<0.05),PD各剂量组均能降低Tregs细胞亚群的表达(P<0.05),并能促进 TDCs 分泌 IL-12p70(PDH,P<0.05)、IFN-γ(PDH、PDM,P<0.05)细胞因子。(9)q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激活ERS后,PD+TG组能够显着降低BiP-IRE1α-XBP1(t/u/s)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同时,PD+TG组作用后,TG激活的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降低p-AKT磷酸化蛋白表达(P<0.05)水平作用较为明显。结论:基于本实验条件下,我们推测:(1)TG诱导ERS,激活IRE1α-XBP1通路,产生XBP1-s剪切形式,可造成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TDCs的功能障碍。(2)FLP含药血清能够逆转TG激活ERS诱导XBP1剪切造成的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抗原呈递功能障碍。(3)PD可能是FLP发挥改善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抗原呈递功能的有效组分之一。(4)FLP含药血清及其有效组分PD调节改善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抗原呈递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iP-IRE1α-XBP1 和 PI3K-AKT-mTOR 通路实现的。

彭卓隽[4](2020)在《艾灸干预胃荷瘤大鼠提取HSP70-PCs并回输大鼠体内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索艾灸的抗肿瘤效应与诱导胃癌组织HSP70-PCs的相关性;观察将艾灸干预后胃癌组织HSP70-PCs提取物回输至荷瘤大鼠体内对肿瘤增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艾灸后胃癌组织HSP70-PCs提取物对树突状细胞、T细胞、Walker-256肿瘤细胞的影响。探讨艾灸抗癌作用及可能机制,对艾灸-HSP70疫苗的研发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1)16只SD大鼠以Walker-256细胞来源的腹水造皮下瘤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艾灸组,艾灸组干预14天后,无菌环境下剖开荷瘤部位将各组大鼠剥取肿瘤,称重,用抗体柱亲和纯化方法从艾灸组、模型组来源的胃肿瘤大鼠肿瘤中提取HSP70-PCs。(2)从成年大鼠骨髓及脾脏获取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各分组为盐水组、模型组与艾灸组,每组6孔加入培养板,相应干预72h后测量OD值;孔板加入Walker-256细胞,按照效靶比1:20,1:40接种T细胞,并加入不同组别提取的HSP70-PCs,2.5 ug/ml,每组6孔,72h后测OD值;孔板加入Walker-256细胞,按效靶比1:20接种T细胞和DC,并加入不同组提取的HSP70-PCs,每组6孔,72h后测OD值。(3)将体重160~180g大鼠18只,分别于右后肢腹股沟处注射Walker256细胞5×106个/ml,0.2ml/部位。7日后,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艾灸组,模型组和艾灸组分别于两侧后肢腹股沟皮下注射模型和艾灸来源的HSP70-PCs蛋白溶液共10ug(20ug/ml,0.5ml/只),盐水组每周注射一次等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每7日注射1次,共注射3次。于第28日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眶内采血,采血后处死动物,无菌条件下切开荷瘤部位皮肤,称取瘤体重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8+、CD4+/CD8+T细胞比例,HE法观察walker-256细胞瘤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模型组HSP70-PCs含量为14.2ug/克组织,总量102.24ug;艾灸组为72ug/克组织,总量972ug。0.01),艾灸组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培养2日后两组细胞数仍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但艾灸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培养3日后,各组细胞数无差异(P>0.05)。T细胞培养3日后,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T细胞光密度稍增加(P<0.05),但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T细胞与Walker-256癌细胞混养效靶比1:20时,模型组、艾灸组光密度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效靶比1:40时,艾灸组光密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仍有差异(P<0.05),但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T细胞、DC与Walker-256癌细胞混养时,与对照组比较,艾灸组样本的光密度下降,差异显着(P<0.01),但与模型组无差异(P>0.01)。组大鼠去脏器体质量相比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胸腺质量与脾脏指数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中CD4+T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上升(P<0.01),艾灸组CD8+T细胞数显着上升(P<0.01),CD4+/CD8+比值稍下降(P<0.05);艾灸组CD4+T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CD8+T细胞数增加,CD4+/CD8+比值下降(均P<0.01);结论:1.HSP70-PCs提取物回输对荷瘤大鼠肿瘤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艾灸组提取物干预后抑制作用更明显。2.艾灸干预后肿瘤组织的HSP70-PCs提取物能加速免疫细胞的增殖,并促进淋巴细胞反应对Walker-256癌细胞的杀伤作用。3.艾灸干预后肿瘤组织的HSP70-PCs提取物回输后,能调节荷瘤大鼠的免疫功能。

韩淑兰[5](2020)在《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Labiatae)、黄芩属(Scutellaria)、一年或多年生药用植物,具有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黄芩在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黄芩苷(Baicalin,C2iH18o11)是一种存在于黄芩植物根茎叶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的功能,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识别和杀伤,攻击和清除肿瘤细胞。因此,黄芩苷在肿瘤化疗与免疫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黄芩苷为难溶性药物,溶出速率慢,导致机体吸收差、生物利用率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了增加药用植物资源临床应用,改变药物应用方式是一种理想的解决办法目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实现药物高效利用的有效方法,通过仿生修饰和靶向设计等可延长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并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药物用量,提高药物利用率。因此,本研究拟构建一种共载黄芩苷联合免疫增强剂的多功能聚合物纳米粒,充分发挥黄芩苷肿瘤杀伤化疗及免疫治疗双重功效,提高黄芩苷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靶向肿瘤部位的载黄芩苷纳米粒,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并借助黄芩苷的细胞毒性作用,在体内外形成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联合抗肿瘤效应,为提高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利用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研究分述如下:1、通过优化参数条件构建了一种载黄芩苷的小粒径PLGA纳米粒(PLGA-B)。制备的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呈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在120 nm左右,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和良好的多分散性(PDI:0.103)。体外细胞实验表明,黄芩苷和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可激活树突状细胞(DCs),增加DCs表面标志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此外,黄芩苷和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可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在G2/M期,导致肿瘤细胞凋亡。这些结果表明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具有激活免疫细胞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双重功效。2、为了增强PLGA-B纳米粒的免疫激活能力,在PLGA-B纳米粒的基础上,构建了共包埋黄芩苷和肿瘤抗原(Hgp 10025-33,Hgp)、且表面偶联免疫增强剂(CpG)的PLGA纳米颗粒,在纳米粒表面进一步包裹半乳糖插入的红细胞膜,赋予纳米粒仿生长循环和靶向肿瘤部位的能力。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小粒径仿生纳米粒增加了体外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促进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型逆转。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与载黄芩苷的PLGA-NPs(B@NPs)相比,半乳糖插入的红细胞膜修饰的仿生纳米粒NPs@RBC-Gala有效靶向肿瘤部位,并被高表达半乳糖凝集素的M2-TAMs摄取,显着逆转了体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表型,由促肿瘤M2型向抗肿瘤M1型转变;研究也发现,在仿生纳米粒诱导下,抗肿瘤免疫细胞CD4+T和CD8+T淋巴细胞向肿瘤部位的浸润明显增加,显示免疫激活效应和T细胞反应显着增强,有效抑制了黑色素瘤在体内的生长,抑瘤率达到了65.7%。这些结果表明靶向肿瘤部位的仿生PLGA纳米颗粒可以靶向肿瘤部位,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实现抗肿瘤效应的提升。3、为了进一步研究共加载黄芩苷、CpG和黑色素瘤抗原肽片段Hgp25-33的复合纳米粒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在其表面成功偶联修饰了 M2-TAMs的靶向肽(M2pep和α-pep肽),构建了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标记为B/H@NPs@CpG-αmp。靶向M2-TAMs 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具有很好的粒径分布和PBS储存稳定性,其粒径为123.6 nm,小粒径有利于细胞摄取;在酸性环境下黄芩苷、Hgp和CpG可从复合纳米粒中持续释放7天,释放率均大于80%;细胞实验表明,M2pep和α-pep肽增强了复合纳米粒对肿瘤微环境中M2-TAMs的靶向能力,体外有效诱导M2型巨噬细胞表型逆转;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与巨噬细胞联合应用显示了比较好的的体外抗肿瘤效果,肿瘤细胞凋亡比例最高为69.72%,这为体内动物抗肿瘤实验奠定了基础。4、为了检测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是否有效靶向肿瘤微环境中M2-TAMs,刺激M2-TAMs表型逆转,改善肿瘤微环境,进一步研究了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的体内抗肿瘤机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双重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体内有效靶向M2-TAMs,在酸性溶酶体环境中可引起纳米粒表面聚多巴胺的裂解,复合纳米粒中黄芩苷等细胞毒素和免疫调节剂缓慢释放。黄芩苷和CpG的释放逆转了 TAMs表型,由促肿瘤M2型到抗肿瘤M1型,诱导M1型TAMs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表达量提升至38.42%,M2型TAMs共刺激分子CD206的表达量大大降低(仅为6.03%),促进了 TAMs释放应激细胞因子IL-12、IL-2和IFN-γ,活化的TAMs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进一步刺激了 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反应;此外,黄芩苷释放对局部黑素瘤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同时还改善了肿瘤微环境,促进T细胞、NK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肿瘤冷冻切片中显示Th1细胞、CTL和NK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分别达到了 21.2%、24.93%和25.38%,黄芩苷还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转移;靶向M2-TAMs修饰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表现出很强的抗肿瘤作用,体内肿瘤抑制率达到73.5%。这些结果表明靶向M2-TAMs修饰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改变了肿瘤微环境,由促肿瘤发生发展微环境重塑为抗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综上所述,本论文成功构建了共携载肿瘤抗原和免疫刺激剂的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纳米粒有效靶向肿瘤部位,并有效逆转TAMs表型,通过招募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传递化学活性药物,实现双重协同作用,重塑抗肿瘤微环境,达到高效抗肿瘤的目的。体内肿瘤治疗结果表明,构建的新型载低剂量黄芩苷复合纳米粒递送系统发挥了良好的增强抗肿瘤化疗与免疫治疗效应,提高了黄芩苷的抗肿瘤应用效率,提升了黄芩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价值,也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抗肿瘤递送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吴凤丽,李国华[6](2014)在《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胃癌是消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效果不理想.树突状细胞是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胃癌的免疫监视及免疫逃逸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愈后密切相关.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

吴克艳[7](2012)在《汉黄芩素抗胃癌及调节树突状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胃癌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的患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从中药及其方剂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胃癌药物及其组方成为研究热点。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发现半枝莲提取物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因此本研究选取半枝莲的主要活性成分汉黄芩素进行研究,探讨汉黄芩素是否能够用于抗胃癌的治疗及其作用机理,为进展期胃癌寻求一种新的治疗药物。本文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汉黄芩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表面MHCI类相关抗原A(MICA)表达、及对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汉黄芩素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汉黄芩素不同浓度(5μg/ml、10μg/ml、20μg/ml、40μg/ml、80μg/ml、160μg/ml)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与溶媒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2.汉黄芩素诱导SGC-7901细胞的凋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40μg/ml、160μg/ml浓度的汉黄芩素作用SGC-7901细胞24h后凋亡率与溶媒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汉黄芩素促进SGC-7901细胞内活性氧(ROS)的释放:10μg/ml、40μg/ml、160μg/ml浓度的汉黄芩素作用细胞24h后胞内ROS均明显增加,与溶媒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4.汉黄芩素增加SGC-7901细胞内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浓度:10μg/ml、40μg/ml、160μg/ml浓度的汉黄芩素作用细胞24h后胞内Caspase-3均明显增加,与溶媒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5.汉黄芩素抑制SGC-7901细胞分泌VEGF:汉黄芩素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SGC-7901细胞内VEGF的水平,但汉黄芩素作用后的SGC-7901细胞上清中VEGF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0.05)。6.汉黄芩素下调SGC-7901细胞表面MICA抗原的表达:10μg/ml、40μg/ml、160μg/ml的汉黄芩素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表面MICA抗原的表达。汉黄芩素各组与溶媒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7.汉黄芩素抑制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汉黄芩素抑制健康个体和胃癌患者DC表面HLA-DR及CD86分子的表达,与溶媒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DC成熟作用,能协同VEGF抑制DC的成熟。8.汉黄芩素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易被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吞噬:随着汉黄芩素浓度的增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吞噬作用越明显,呈剂量依赖性(P<0.05),汉黄芩素45μg/ml和135μ/ml与溶媒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汉黄芩素有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活性,其凋亡机制可能与细胞内ROS释放及Caspase-3活性增强有关。汉黄芩素能够抑制SGC-7901细胞分泌VEGF及表面MICA抗原的表达。汉黄芩素有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来源的DC成熟的作用,且汉黄芩素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形成的凋亡小体易被未成熟DC吞噬。

张玲[8](2011)在《树突状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在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确立评价树突状细胞疗效的特异性免疫指标,观察生物化疗临床疗效和毒副反用。方法:选取我院40例晚期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组(观察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周期的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和奥沙利铂(L-OHP)方案的化疗。观察组化疗前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并体外培养成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培养期间进行同一方案的化疗,于化疗结束后回输树突状细胞。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白介素-10白介素-12和干扰素-γ的含量,并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毒副反用和临床获益率、卡氏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白介素-10、白介素-12和干扰素-γ的含量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没有明显差别(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PS亦无差别(P>O.05);观察组化疗联合生物治疗后外周血清中IL-12、IFNγ的含量和KPS升高,IL-10的含量下降;对照组化疗后外周血清中IL-10水平上升,IL-12、IFN-γ的水平和KPS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进行树突状细胞回输时,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未发现Ⅲ级以上的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获益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介素-10、白介素-12和干扰素-γ可以作为树突状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特异性免疫观察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近,但是树突状细胞(DC)能够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机体的免疫抑制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雷[9](2010)在《白细胞介素27基因转染食管癌患者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管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发病率为20/10万,居世界该病例第一位,我国每年因食管癌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近四分之一。食管癌的治疗手段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和放疗,但其远期疗效仍不够理想,治疗后患者五年生存率多年来徘徊在30%左右,转移和复发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和对肿瘤认识的逐步深入,明确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杀灭体内残余癌细胞,是防治食管癌复发转移,提高疗效的关键。由此,生物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策略。诱导机体抗肿瘤特异性和细胞毒活性T细胞产生,达到特异性攻击肿瘤的作用是肿瘤生物治疗的本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能摄取、加工提呈抗原,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分化,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细胞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对激发抗肿瘤免疫有重要作用,在肿瘤细胞和T细胞的相互作用中起桥梁和枢纽作用。成熟的DC能够表达高水平的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及MHC分子,可有效内化、加工和提呈可溶性抗原、肿瘤抗原,并能激发初始T细胞,启动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荷瘤宿主体内DC的异常是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DC数量减少和功能低下或缺陷,不能有效提呈肿瘤抗原和提供协同刺激信号,以致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如何增加患者体内DC数量并活化DC功能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细胞因子是免疫调节的重要因素,可以活化免疫细胞,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有的细胞因子甚至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因此,通过适当载体将细胞因子基因定向导入肿瘤细胞,使其在宿主体内持续产生细胞因子,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且活化的DC进而诱导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IL-27)是2002年Pflanz等发现并命名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由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产生。IL-27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该因子是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许多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IL-27转染DC后在人食管癌细胞荷瘤小鼠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为食管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第一部分食管鳞癌及其引流淋巴结组织中树突状细胞CD1a和CD8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肿瘤组织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 TIDC)CD1a和CD8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78例ESCC组织、24例正常食管黏膜、35例正常淋巴结和32例转移淋巴结组织石蜡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组织TIDC中CD1a和CD83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CD1a和CD8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均P<0.05)。CD1a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均P>0.05);CD83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D1a表达水平与正常淋巴结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D83表达水平显着低于正常淋巴结组织(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引流淋巴结组织TIDC中CD83表达水平反映食管癌的局部免疫状态,成熟TIDC数量减少使DC的抗原提呈功能降低,机体对食管癌细胞识别能力减退,从而导致肿瘤免疫逃逸。本研究为阐明食管癌免疫逃逸机制和开展食管癌的免疫生物学治疗提供了理论和临床基础。第二部分食管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分离、诱导与扩增树突状细胞(DC)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分别加入GM-CSF(100ng/ml)+IL-4(50ng/ml),(作为对照组);GM-CSF(100ng /ml)+IL-4(50/ml)+flt-3L(40ng/ml) , (作为实验1组) ;第三组加入GM-CSF(100ng/ml)+IL-4(50ng/ml)+flt-3L(40ng/ml) +SCF(100ng/ml),(作为实验2组)。于37℃、5%CO2环境下进行培养,动态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第六天时DC表面分子CD1a、CD83、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上述不同刺激物均能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出DC,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诱导出更多数量的DC,其中以实验2组最多;培养至第六天时,两实验组DC细胞表型CD1a表达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CD83、CD80、CD8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实验2组表达水平最高(P<0.01)。结论:联合应用GM-CSF、IL-4、flt-3L和SCF能有效的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诱导培养出大量具有活性的DC,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食管癌免疫反应的体外实验研究目的:探讨食管癌细胞抗原致敏白介素-27(IL-27)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CTL杀伤食管癌细胞的效能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IL-27基因转染食管癌患者外周血DC;反复冻融法提取食管癌细胞裂解产物并致敏经IL-27转染的DC;用RT-PCR检测IL-27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DC培养上清中IL-27、IL-12、IFN-γ的水平和不同组别诱导产生的各组CTL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DC表面CD1a、CD83、CD80、CD86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检测各组DC刺激T细胞增殖活性和检测各组DC诱导细胞毒T细胞(CTL)杀伤食管癌细胞的效能。结果:成功建立了能分泌IL-27的DCIL-27细胞,经RT-PCR和ELISA证实该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可稳定表达IL-27;经抗原致敏IL-27基因转染的DC(DCIL-27+Ag)高表达CD1a、CD83、CD80、CD86分子,表达水平分别为[(55.50±6.62)%,(82.67±7.92)%,(78.33±7.31)%和(85.33±4.32)%],并可分泌高水平IL-12(107.85±7.20)pg/ml、IL-27(430.39±10.12)pg/ml及IFN-γ(411.97±17.80)pg/ml,可明显刺激同源T细胞增殖,增强CTL上清中IFN-γ水平(751.50±31.30)pg/ml,显着高于其它组;诱导产生CTL对食管癌细胞有强大的杀伤作用,显着高于其它组。结论:表达IL-27基因的DCIL-27+Ag细胞可增强体外诱导自体T细胞产生特异性抗食管癌免疫,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27基因修饰和抗原致敏活化了DC的第二信号表达,促进DC高分泌IL-27、IL-12,活化T细胞致使CTL分泌IFN-γ能力增强密切相关。第四部分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激活特异性CTL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的DC活化特异性CTL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研究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人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共30只裸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用PBS(I组)、初始T细胞(II组)、DCnaive+初始T细胞(III组)、DCIL-27+初始T细胞(Ⅳ组)和DCIL-27+Ag+初始T细胞(Ⅴ组),于肿瘤周围注射,间隔4天,共治疗5次。观察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瘤重和抑瘤率;TUNEL法检测五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细胞的原位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Fas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免疫接种第Ⅴ组细胞治疗的荷瘤小鼠移植瘤组织的体积和重量分别为(0.56±0.07)cm3、(0.68±0.04)g,明显小于其它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抑瘤率为58.28%,明显大于其它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免疫接种第Ⅴ组细胞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内凋亡细胞灶性分布,细胞核内有棕黄色颗粒,免疫接种第II、III、Ⅳ组细胞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内可见少量凋亡细胞,I组仅见极少数散在分布的凋亡细胞。接种第Ⅴ组细胞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余接种组(P<0.01)。FCM分析结果显示,免疫接种第Ⅴ组细胞的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组织内细胞增殖指数为(23.92±1.60)%,显着低于其余接种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而细胞凋亡率为(32.78±0.83)%,显着高于其余接种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接种组(P<0.01)。结论:食管癌细胞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DC可活化特异性CTL,在荷瘤小鼠体内对食管癌细胞具有强大细胞毒作用,显着抑制食管癌细胞体内增殖、促进其凋亡,为DC应用于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和动物实验依据。

雷晓[10](2002)在《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抗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经根治性手术、化疗及放疗等治疗后患者预后仍较差。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近年来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新热点,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正广泛的进行,但有关DCs与胃癌的研究报道尚较少。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负载胃癌抗原的DCs疫苗体外可有效杀伤胃癌细胞。本实验在胃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上,进一步研究DCs肿瘤疫苗的抗胃癌效应,同时探讨DCs分离培养方法和DCs肿瘤疫苗的制备、应用途径及抗胃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利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在体外使用贴壁法定向诱导分化出DCs,以液氮冻融法制备肿瘤抗原刺激DCs制备肿瘤疫苗,并进一步诱导产生抗胃癌免疫效力。建立胃癌细胞株SCG7901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DCs肿瘤疫苗对其肿瘤生长、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血清VEGF以及肿瘤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1) 得到大量具备典型光镜及电镜形态特征、强烈同源T刺激增殖功能的DCs,高表达CD1a(84.7%)、CD11c(82.3%)、CD40(54.8%)及CD80(74.3%)。(2) DCs肿瘤疫苗CD80表达可高达90.4%,能有效诱导小鼠产生肿瘤抗原特异的细胞免疫力。经静脉和腹腔应用途径的免疫激发能力显着高于经腹股沟皮下途径。(3) DCs肿瘤疫苗能诱导显着的抗胃癌免疫效应,表现在抑制肿瘤生长,治疗组终末肿瘤体积为1.41±0.37cm3,显着小于对照组(2.36±0.32cm3,P<0.0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治疗组肿瘤细胞S期比例为<WP=8>14.7%±5.7%,增殖指数为27.8±7.5,显着低于对照组(33.9%±3.5%,38.7±5.7,P<0.01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56.2%±14.1%,显着高于对照组(16.8%±7.5%,P<0.01 )。降低血清VEGF含量,治疗组为240±173pg.ml-1,显着低于对照组(790±221pg.ml-1,P<0.01 )。影响肿瘤病理组织学,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组织内有较明显水肿、出血、坏死灶,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凋亡改变的肿瘤细胞较对照组显着增多(P<0.01 )。结论:胃癌抗原特异性DCs肿瘤疫苗有高效抗胃癌作用,可通过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肿瘤细胞VEGF分泌等机制,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坏死。DCs肿瘤疫苗可作为临床肿瘤生物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胃癌作用体外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胃癌作用体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
    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
        2.材料及试剂
        3.实验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MUC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
        2.MUC1在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
        3.过表达MUC1慢病毒质粒的构建结果
        4.分离培养DC的形态学特征及表型分子表达
        5.转染效率测定
        6.MUC1-DC中MU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UC1-DC免疫功能的体外研究
    材料和方法
        1.试剂与仪器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MCU1-DC诱导CTL条件的优化
        2.MUC1-DC诱导CTL产生IL-12和TNF-ɑ的含量
        3.MUC1-DC对CTL杀伤活性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光学分子成像活体监测成瘤生长评价MUC1-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
    材料和方法
        1.动物来源
        2.试剂与仪器
        3.实验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慢病毒转染条件优化
        2.光学分子成像活体检测MUC1-DC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3. MUC1-DC对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的影响
        4.MUC1-DC对裸鼠移植瘤Caspase3表达的影响
        5.TUNEL法检测裸鼠移植瘤中的细胞凋亡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2)转化生长因子-β2反义寡核苷酸的微生物疫苗及肿瘤疫苗的佐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章缩略词表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TGF-β的概述
        1.1.1 TGF-β的来源
        1.1.2 TGF-β的表达
        1.1.3 TGF-β的结构
        1.1.4 TGF-β的信号通路
    1.2 TGF-β的生物学活性
        1.2.1 TGF-β对胚胎发育的调节
        1.2.2 TGF-β对免疫应答的负向调节
        1.2.3 TGF-β2对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迁移的促进作用
        1.2.4 TGF-β对组织损伤修复、创面愈合、瘢痕增生的促进作用及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1.2.5 TGF-β2对纤维化的调节作用
        1.2.6 TGF-β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1.3 靶向TGF-β2的药物
        1.3.1 TGF-β2的反义寡核苷酸
        1.3.2 TGF-β2的micro RNA
        1.3.3 TGF-β2的sh RNA
        1.3.4 TGF-β2的抗体
        1.3.5 TGF-β2的反义基因修饰的同种异体肿瘤疫苗
        1.3.6 TGF-β2的反义基因修饰的同种异体肿瘤疫苗
        1.3.7 TGF-β2的抑制剂
    1.4 疫苗佐剂的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1.4.1 增强第一信号的佐剂
        1.4.2 增强第二信号的佐剂
        1.4.3 增强第三信号的佐剂
        1.4.4 抑制T细胞抑制信号的佐剂
        1.4.5 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佐剂
        1.4.6 病毒载体佐剂
        1.4.7 其他佐剂
        1.4.8 多佐剂肿瘤疫苗
        1.4.9 佐剂的接种途径
        1.4.10 佐剂发挥作用的机制
    1.5 RNA靶向性寡核苷酸的研究进展
        1.5.1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1.5.2 siRNA
        1.5.3 micro RNA
        1.5.4 反义寡核苷酸的化学修饰方法
第2章 材料方法
    2.1 ODN及引物
    2.2 实验试剂,仪器与耗材
    2.3 细胞与细胞系
    2.4 实验动物
    2.5 IAV的扩增
    2.6 IAV TCID50 的测定
    2.7 IAV血凝效价的测定
    2.8 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2.9 小鼠PBMC、脾脏及淋巴结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2.10 TIO对 TGF-β2 m RNA表达的抑制实验
    2.11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2.12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2.13 免疫荧光技术
    2.14 TIO在小鼠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检测
    2.15 小鼠的免疫
        2.15.1 疫苗的制备
        2.15.2 小鼠的免疫和血清的收集
    2.1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17 流感病毒攻毒实验
    2.18 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学观察
    2.19 脑胶质瘤细胞裂解物(TCL)的制备
    2.20 GL261脑胶质瘤原位模型的建立
    2.21 脑胶质瘤预防模型的建立
    2.22 脑胶质瘤治疗模型的建立
    2.23 肿瘤周围浸润的炎性细胞的检测
    2.24 肿瘤组织病理分析
    2.25 胃癌背部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2.26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靶向TGF-β2的反义寡核苷酸的设计与筛选
    3.2 TIOs对 RAW264.7 细胞,U-937 细胞及CAL-1 细胞表达TGF-β2的影响
        3.2.1 TIOs对 IL-4 诱导的RAW264.7 细胞TGF-β2 m RNA表达的影响
        3.2.2 TIOs对 IL-4诱导的RAW264.7细胞Arg1及TNF-αmRNA表达的影响
        3.2.3 TIOs对 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TGF-β2 mRNA表达的影响
        3.2.4 TIOs对 LPS诱导的U-937 细胞表达TGF-β2 mRNA的影响
        3.2.5 TIOs对甲型流感病毒(IAV)诱导的CAL-1 细胞TGF-β2mRNA表达的影响
        3.2.6 TIOs对 IL-4/LPS诱导的RAW264.7/U-937细胞表达TGF-β2蛋白的影响
    3.3 TIO3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分布
    3.4 TIOs的微生物疫苗佐剂效应
        3.4.1 TIOs对微生物疫苗诱导的抗体产生水平的影响
        3.4.2 TIO3对流感病毒疫苗诱导的抗流感病毒效率的增强作用
        3.4.3 TIO1和TIO3 的微生物疫苗佐剂效应的可能机制
        3.4.4 TIOs的微生物疫苗佐剂的安全性评价
    3.5 TIO的胶质瘤疫苗的佐剂作用
        3.5.1 TIOs为佐剂的胶质瘤细胞裂解物疫苗对原位接种脑胶质瘤预防模型小鼠的影响
        3.5.2 TIOs为佐剂的胶质瘤疫苗对原位接种胶质瘤治疗模型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3.6 单独应用TIO3的抗胶质瘤及抗胃癌作用
        3.6.1 单独应用TIO3对脑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3.6.2 单独应用TIO3对胃癌背部移植瘤模型小鼠体重、肿瘤大小及生存期的影响
        3.6.3 单独应用TIO3对胃癌细胞腹腔种植模型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TIOs的微生物疫苗佐剂效应
        4.1.1 TIO3对CD4~+T细胞表面s TGF-β2 表达的抑制作用
        4.1.2 TIO3 对 CD19~+ B 细胞表面 sTGF-β2 表达的抑制作用
        4.1.3 TIO3的药效动力学分析
        4.1.4 TIO1,TIO2及TIO3 的不同功效的机理分析
        4.1.5 TIO3用于微生物疫苗佐剂的副作用分析
        4.1.6 TIO3用于微生物疫苗佐剂的可行性分析
    4.2 TIO3的胶质瘤疫苗佐剂效应
        4.2.1 TIO3 对胶质瘤细胞MHC I分子表达的上调作用
        4.2.2 TIO3的胶质瘤疫苗佐剂效应的机理分析
    4.3 单独应用TIO3的抗胶质瘤和抗胃癌作用
    4.4 总结和展望
结论
创新点
附录1
附录2 The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of Jilin University Ethics Committee Approval Form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肺瘤平膏及其有效组分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逆转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应答防治肿瘤的研究进展
        1 先天性免疫调节
        2 适应性免疫调节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1 树突状细胞亚群分类
        2 肿瘤免疫中树突状细胞功能
        3 肿瘤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4 肿瘤治疗中的树突状细胞功能
        5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免疫疗法
        6 抗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桔梗皂苷D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调控肿瘤细胞凋亡途径
        2 调控肿瘤细胞自噬
        3 调控肿瘤细胞增殖
        4 抑制血管生成
        5 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6 体内抗肿瘤调控
        7 免疫调节及降脂活性
        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肺瘤平膏含药血清对肿瘤相关树突状脂质及功能的调节作用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毒胡萝卜素激活内质网应激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中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肺瘤平膏含药血清逆转毒胡萝卜素激活内质网应激对TDCs脂质及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五: 肺瘤平膏含药血清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BiP-IRE1α-XBP1通路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六: 桔梗皂苷D对树突状细胞毒性和肿瘤细胞杀伤能力的研究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七: 桔梗皂苷D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脂质含量及功能的调节作用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八: 桔梗皂苷D逆转毒胡萝卜素激活内质网应激对TDCs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九: 桔梗皂苷D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BiP-IRE1α-XBP1通路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附件

(4)艾灸干预胃荷瘤大鼠提取HSP70-PCs并回输大鼠体内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HSP70的提纯
    1 实验材料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艾灸后胃癌组织HSP70-PCs提取物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4.1 T细胞与肿瘤免疫
        4.2 DC与肿瘤免疫
        4.3 HSP70 体外对DC、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5 研究小结
第三部分 :艾灸后的胃癌组织HSP70-PCs提取物回输后对荷瘤大鼠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4.1 热休克蛋白70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4.2 HSP70对胸腺、脾腺的影响
        4.3 HSP70 对外周血中CD4+、CD8+T 细胞的影响
        4.4 艾灸的热刺激效应能诱导HSP70高表达
    5 小结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中西医对于胃癌的认知
    2 艾灸治疗癌症的依据和思路
    3 从艾灸诱导HSP70产生思考艾灸抗肿瘤的机制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艾灸对患癌机体免疫细胞调节作用探讨
    参考文献

(5)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黄芩的概述
        1.2.1 黄芩的形态学特征
        1.2.2 黄芩的资源分布
        1.2.3 黄芩中的活性成分
    1.3 黄芩苷的概述
        1.3.1 黄芩苷的药理活性
        1.3.2 黄芩苷的物理性质
        1.3.3 难溶药物增溶策略
    1.4 难溶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研究概述
        1.4.1 聚合物纳米粒
        1.4.2 脂质体纳米粒
        1.4.3 胶束颗粒
    1.5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抗肿瘤研究
        1.5.1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化学治疗
        1.5.2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免疫治疗
    1.6 肿瘤免疫治疗的复合纳米制剂概述
        1.6.1 肿瘤免疫
        1.6.2 基于纳米制剂的免疫抗肿瘤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制备与佐剂效应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2.3.1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制备
        2.3.2 纳米粒的形貌表征
        2.3.3 纳米粒对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的活化水平评价
        2.3.4 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载黄芩苷纳米粒制备条件优化
        2.4.2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2.4.3 黄芩苷和PLGA-B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2.4.4 载黄芩苷纳米粒免疫细胞激活
        2.4.5 载黄芩苷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效果
    2.5 本章小结
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构建及效应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制备
        3.3.2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表征
        3.3.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细胞水平评价
        3.3.4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动物水平评价
        3.3.5 数据统计和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3.4.2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
        3.4.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对TAMs的体外刺激作用
        3.4.4 NPs@RBC-Gala有效靶向体内肿瘤部位
        3.4.5 体内TAMs表型分析
        3.4.6 肿瘤部位的T淋巴浸润
        3.4.7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3.5 本章小结
4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构建及体外抗肿瘤效应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1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4.3.2 复合纳米粒的表征
        4.3.3 复合纳米粒细胞水平评价
        4.3.4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4.4.2 复合纳米粒体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
        4.4.3 体外抗肿瘤活性
    4.5 本章小结
5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1 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5.3.2 复合纳米粒的表征
        5.3.3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5.3.4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靶向能力
        5.3.5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抑瘤效应
        5.3.6 实验动物
        5.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复合纳米粒的生物安全性
        5.4.2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能有效靶向M2-TAMs
        5.4.3 复合纳米粒治疗后体内TAMs表型逆转
        5.4.4 复合纳米粒增加了TAMs细胞因子分泌
        5.4.5 复合纳米粒诱导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
        5.4.6 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5.4.7 复合纳米粒抑制肿瘤部位的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5.4.8 复合纳米粒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5.4.9 复合纳米粒的预防抗肿瘤效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DC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2 DC的体外培样
3 DC疫苗的制备和种类
4 DC与肿瘤免疫逃逸
5 DC疫苗与肿瘤免疫治疗
6 DC与胃癌
7 DC疫苗在胃癌中的应用
8问题与展望
9结论
背景资料
同行评议者
研发前沿
相关报道
创新盘点
应用要点
同行评价

(7)汉黄芩素抗胃癌及调节树突状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汉黄芩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 材料及试剂
    2 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
    3 汉黄芩素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中活性氧水平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3.1 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
        3.2 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3.3 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
    4 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分泌VEGF的影响
        4.1 ELISA法检测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分泌VEGF的影响
        4.2 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生成VEGF的影响
    5 汉黄芩素对SGC-7901细胞MICA分子表达的影响
    6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汉黄芩素对胃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DC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DC形态学鉴定
        2.2 DC表面分子的鉴定
        2.3 汉黄芩素对外周血诱导DC表达HLA-DR的影响
        2.4 汉黄芩素对外周血诱导DC表达CD86的影响
        2.5 汉黄芩素抑制LPS诱导的DC成熟
        2.6 汉黄芩素协同rhVEGF抑制DC成熟
        2.7 汉黄芩素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易被未成熟DC吞噬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8)树突状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药物
    1.2 仪器
    1.3 病例的选择与分组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治疗方案与流程
        1.4.2 治疗组治疗方案与流程
    1.5 血清上清液IL-10、IL-12、IFN-γ测定
    1.6 指标测定
        1.6.1 ELISA检测血清中IL-10
        1.6.2 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
        1.6.3 ELISA检测血清中IL-12
    1.7 疗效评价
    1.8 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FN-γ、IL-12、IL-10
    2.2 治疗后临床疗效的观察
    2.3 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2.4 治疗后毒副反应的观察
第3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晚期胃癌树突状细胞生物化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白细胞介素27基因转染食管癌患者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研究论文 白细胞介素27 基因转染食管癌患者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引流淋巴结组织中树突状细胞CD1a和 CD8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食管癌免疫的体外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活化的特异性CTL对人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综述二
致谢
个人简历

(10)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抗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抗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与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四、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胃癌作用体外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D]. 尹良伟.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转化生长因子-β2反义寡核苷酸的微生物疫苗及肿瘤疫苗的佐剂作用[D]. 涂丽裙. 吉林大学, 2020(03)
  • [3]肺瘤平膏及其有效组分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逆转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D]. 张曦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艾灸干预胃荷瘤大鼠提取HSP70-PCs并回输大鼠体内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D]. 彭卓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
  • [5]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D]. 韩淑兰.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6]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吴凤丽,李国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01)
  • [7]汉黄芩素抗胃癌及调节树突状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D]. 吴克艳. 扬州大学, 2012(07)
  • [8]树突状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D]. 张玲. 青岛大学, 2011(06)
  • [9]白细胞介素27基因转染食管癌患者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 王雷.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1)
  • [10]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抗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D]. 雷晓. 第三军医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树突状细胞抗胃癌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