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婚育情况

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婚育情况

一、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婚育(论文文献综述)

柯妙芳[1](2021)在《自噬蛋白、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不同临床阶段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分析HPV感染和宫颈癌进展关系。通过免疫蛋白印迹、免疫组化和RT-PCR检查自噬相关蛋白和m RNA的表达,分析自噬相关蛋白和宫颈癌进展的关系,以及HPV感染类型、程度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研究方法】1.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宫颈癌患者685例、宫颈上皮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420例、对照组460例。通过病案资料查询、电话回访、病人回访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通过病理学检测结果,获得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在患者治疗出院后2年内,每隔3个月对患者随访。2.在对照组、CIN组和宫颈癌组中各随机抽取50例研究对象,收集其病理组织,检测宫颈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m RNA表达情况。采用HPV linear array分型试剂盒检测HPV类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中Beclin1和LC3B蛋白阳性率;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Beclin1、LC3B、P62和m TO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用RT-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Beclin1、LC3B、P62和m TOR m RNA相对表达水平。3.采用SPSS22.0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双侧P值小于0.05代表两组或多组之间某变量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年龄、婚育史和绝经情况等基本信息无显着性差异。2.对照组、CIN和宫颈癌的HPV阳性率分别为22.4%、72.6%和93.7%,CINⅠ级、Ⅱ级和Ⅲ级的HPV阳性率分别是63.0%、73.5%和89.5%。宫颈癌患者中共包含22种HPV类型,检出率居前5位的类型分别是HPV16、HPV18、HPV58、HPV33和HPV52;CIN患者中共包含17种HPV类型,检出率居前5位的类型分别是HPV16、HPV58、HPV52、HPV18和HPV33;对照组中共包含14种HPV类型,检出率居前5位的类型分别是HPV16、HPV58、HPV52、HPV18和HPV33。3.在所有HPV阳性研究对象中,对照组、宫颈上皮瘤变组和宫颈癌组中分别有12(11.7%)、64(21.0%)和153(23.8%)的研究对象存在多重感染。在305例HPV阳性的宫颈上皮瘤变患者中,CINⅠ级、Ⅱ级和Ⅲ级的多重感染率分别是21(16.0%)、17(23.6%)和26(25.5%)。在大于50岁、转移病理分期为Ⅲ+Ⅳ、病理类型为鳞癌的宫颈癌患者中,HPV阳性率和多重感染率较高。在转移、病理分期为Ⅲ+Ⅳ、病理类型为鳞癌的宫颈癌患者中,HPV16/18类型的阳性率较高。4.Beclin1在对照组、宫颈内上皮瘤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92%、76%和46%。LC3B在对照组、宫颈内上皮瘤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82%、68%和38%。在CINⅠ级、CINⅡ级和CINⅢ级中,Beclin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是84.6%、70%和57.1%;LC3B蛋白的阳性率分别是80.8%、60%和50%。5.Beclin1和LC3B蛋白和m RAN相对表达水平在对照组、CIN和宫颈癌中逐渐降低,在不同等级的CIN中,Beclin1和LC3B蛋白和m RAN在CINⅢ级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最低。P62和m TOR蛋白和m RAN相对表达水平在对照组、CIN和宫颈癌中逐渐增加。在不同等级的CIN中,P62和m TOR蛋白和m RAN在CINⅢ级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最高。癌症转移、Ⅲ+Ⅳ期和复发宫颈癌患者的m TO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未转移、Ⅰ+Ⅱ期和未复发患者。Beclin1、LC3B和P62、m TO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存在负相关。6.Beclin1和LC3B蛋白在无感染组、单一感染组和多重感染组中逐渐降低。在无感染组、HPV16/18组和其它类型组中,Beclin1和LC3B蛋白在HPV16/18组中水平最低。7.在HPV阳性的CIN患者经干扰素治疗转阴后,Beclin1、LC3B蛋白水平显着升高。【结论】HPV阳性率和多重感染率在宫颈癌患者中升高,CIN患者较高,多重感染和HPV16/18可能进一步促进宫颈癌进展。宫颈癌和CINⅢ级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B水平较低,P62和m TOR升高。提示宫颈癌和高级别CIN中细胞自噬活性降低,且高水平m TOR能促进宫颈癌进展。在HPV阳性患者中Beclin1、LC3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在多重感染和HPV16/18中,蛋白水平进一步降低。HPV转阴后,Beclin1、LC3B蛋白水平升高,提示HPV感染能抑制细胞自噬,并且HPV多重感染和HPV16/18感染能进一步加重其对细胞自噬的抑制作用。

阮丽君[2](2020)在《脾虚湿阻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微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基于前期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的证候特点调查,围绕RVVC“正虚湿伏”的病机特点,进一步深入对RVVC脾虚湿阻证阴道微生态的研究,阐明阴道微生态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反复发作中的影响机制。目的:以同病(RVVC)异证(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及异病(RVVC、VVC)同证(脾虚湿阻证)作为研究对象,以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作为研究手段,通过观察各组阴道微生态变化,比较各组菌落组成异同,阐明与脾虚湿阻证相关的阴道微生态特点,寻找VVC反复发作背后阴道菌落的变化趋势,为RVVC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1.中医证候及中医体质研究:应用自制的《证候调查表》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制定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收集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RVVC及VVC患者,中医辨证属脾虚湿阻证及湿热证者。对照组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体检科的健康人群。就诊时填写问卷调查表,通过比较证候分布及积分来探讨RVVC患者证候特点,通过判别体质来分析RVVC患者体质特征。2.阴道微生态研究:实验分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RVVC组35例,VVC组39例,正常组37例,共纳入111例研究对象。采集各研究对象阴道侧壁上1/3处分泌物,进行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及阴道微生态检查。比较同病异证及同证异病间阴道微生态的组成异同点,探索阴道菌落组成与RVVC发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经过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0-FCK-K-002)。结果:1.证候研究:本研究纳入RVVC组脾虚湿阻证者30例(30/35),湿热证者5例(5/35);VVC组脾虚湿阻证者30例(30/39),湿热证者9例(9/39)。RVVC组与VVC组间脾虚湿阻证及湿热证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为15.73±5.87,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为12.40±3.2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VVC组湿热证积分为20.80±2.25,VVC组湿热证积分为17.33±1.6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阴道微生态研究:(1)清洁度(Cleaness degree of vagina,CDV)比较:三组间CDV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卵泡期CDV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34),但RVVC组与VVC组卵泡期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黄体期CDV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黄体期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2)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Acetylglucosaminidase,NAG):是溶酶体中的一种酸性水解酶,该酶阳性提示假丝酵母菌感染。三组间NAG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卵泡期NAG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5),但RVVC组与VVC组卵泡期NA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黄体期NAG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黄体期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3)白细胞酯酶(Leucocyte esterase,LE):是炎症反应指标,三组间LE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卵泡期LE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31),RVVC与VVC组卵泡期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黄体期的LE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RVVC与VVC组黄体期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4)过氧化氢(H2O2):各组间H2O2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RVVC组与VVC组H2O2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33);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阴道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阴道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卵泡期H2O2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3),RVVC组与VVC组卵泡期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黄体期H2O2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RVVC组与VVC组黄体期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5)唾液酸苷酶(Sialic neuraminidase,SNA):是加德纳菌等致病菌的标志物。各组SNA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102),且不同证型、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SNA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6)β-葡萄糖苷酶(β-glucuronidase,GUS):是糖苷类水解酶的一种。各组GUS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33),且不同证型、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GUS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7)阴道PH值:(1)RVVC组、VVC组、对照组阴道PH分别为4.89±0.48、5.01±0.37、4.67±0.47,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4),VVC组阴道PH值较对照组高(P=0.001),RVVC组与VVC组阴道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对照组间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患者阴道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湿热证患者阴道PH(5.10±0.00)较组内脾虚湿阻证患者阴道PH值(4.85±0.94)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01);VVC组内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患者阴道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阴道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237);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患者阴道PH值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955)。(4)RVVC组与VVC组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阴道PH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内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阴道PH值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5)RVVC组(35-45岁)阴道PH值较组内(20-34岁)阴道PH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04);VVC组(20-34岁)阴道PH值较组内(35-45岁)阴道PH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08);对照组不同年龄段阴道P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1)各组阴道优势菌种均为乳酸杆菌;各组阴道菌落中乳酸杆菌含量分别为:RVVC组97.47%、VVC组60.74%、对照组69.43%;RVVC组阴道菌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下降,低于VVC组和正常组。(2)RVVC组卵泡期及黄体期阴道菌落中乳酸杆菌比例明显上升,物种丰度明显下降,低于VVC组和正常组;对照组阴道菌落在卵泡期丰度较高、黄体期丰度下降。(3)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患者阴道菌落丰度均明显下降。(4)对三组研究对象黄体期阴道菌落进行组间菌群差异显着性检验,发现各组间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其中在属水平,韦荣球菌属(vellonell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仅存在于RVVC组。4.体质研究:三组研究对象平和体质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45),偏颇体质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280);各组气郁质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5);各组湿热质及阳虚质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RVVC与VVC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功能均存在一定的失调,但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无差异性;脾虚湿阻证患者的阴道菌落丰度明显下降;RVVC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功能均存在一定的失调,但RVVC湿热证患者表现更为显着,其阴道PH值较组内脾虚湿阻证患者显着升高;R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较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高,说明VVC反复发作,久则深入,或本自脾虚湿易潜伏,治宜扶正祛邪。2.在RVVC组发现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其他组均未发现,韦荣球菌属和拟杆菌属可能参与RVVC发病。韦荣球菌属具有代谢乳酸的功用,故反而不利于RVVC患者阴道微生态平衡的恢复;拟杆菌属与RVVC患者反复治疗效果欠佳有关,可能会降低抗真菌药物效价。RVVC组的阴道菌落多样性下降,乳酸杆菌占比升高,治疗RVVC需重视重建阴道菌落丰度,促进优势菌群功能的恢复。3.RVVC患者中平和体质分布下降,RVVC患者易感体质为气郁质、阳虚质和湿热质,RVVC患者偏颇体质中气郁质占比较高。

马丹丹[3](2020)在《单一、多重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收集阴道、宫颈分泌物,分析微生物代谢产物、酶、生殖道病原体及HPV检测结果,探讨各指标异常在HR-HPV感染中的作用,为逆转及治疗HR-HPV持续感染以及防止后续系列良、恶性变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以“白带异常、外阴瘙痒”或正常门诊体检就诊的525例妇女。通过门诊病历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婚育史、既往史等一般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按HPV感染情况分为3组,即HR-HPV阴性组、单一HR-HPV阳性组、多重HR-HPV阳性组。分别统计三组阴道微生态形态学与功能学、支原体、衣原体监测结果。将数据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三组间各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HPV感染情况的比较:本研究最终纳入有完整数据525例患者。HR-HPV阴性组445人,约占84.76%;单一HR-HPV阳性组为65人,约占12.38%;多重HR-HPV阳性组15人,约占2.86%。2.菌群密集度在HR-HPV阴性组、单一HR-HPV阳性组、多重HR-HPV阳性组三组中阳性率分别为11.69%、36.92%、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555,P<0.05)。三组中菌群多样性的阳性率分别为12.13%、36.92%、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547,P<0.05)。三组中WBC计数阳性率分别为15.73%、64.61%、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263,P<0.05)。三组中乳酸杆菌阳性率分别为31.69%、70.77%、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21,P<0.05)。组间比较发现,单一HR-HPV阳性组与HR-HPV阴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多样性、乳酸杆菌两指标于多重HR-HPV组与HR-HPV阴性组比较,P均<0.0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BC计数于单一与多重HR-HPV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3.H2O2在HR-HPV阴性组、单一HR-HPV阳性组、多重HR-HPV阳性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17%、66.15%、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85,P<0.05)。三组中SNA阳性率分别为25.17%、76.92%、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59,P<0.05)。三组中LE阳性率分别为42.70%、69.23%、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70,P<0.05)。三组中pH阳性率分别为22.02%、87.69%、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815,P<0.05)。组间比较时发现,以上四个指标于单一HR-HPV阳性组与HR-HPV阴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SNA、pH于多重HR-HPV感染与HR-HPV阴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GUS在三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9.66%、23.08%、33.33%;NAG阳性率分别为18.88%、21.54%、26.67%;这两项指标于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HR-HPV阴性组、单一HR-HPV阳性组、多重HR-HPV阳性组B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2.47%、56.92%、46.67%;中间型BV阳性率分别占比:51.46%、30.77%、26.67%;正常者分别占比:26.07%、12.31%、26.67%;正常者、中间型BV、BV在三组间总比较(x2=33.981,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0.258,P<0.05。5.在HR-HPV阴性组、单一HR-HPV阳性组、多重HR-HPV阳性组T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49%、35.38%、53.33%,三组间阳性率比较(x2=95.201,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HR-HPV阴性组分别与单一HR-HPV阳性组、多重HR-HPV阳性组间相比较,TV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rs=0.431,P<0.05。三组中VVC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79%、9.23%、13.33%,三组间比较(x2=0.259,P>0.05),即无统计学意义。6.在HR-HPV阴性组、单一HR-HPV阳性组、多重HR-HPV阳性组中UU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3.26%、75.38%、80.0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741,P<0.05);CT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6.97%、66.15%、66.6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65,P<0.05);HR-HPV阴性组分别与单一HR-HPV阳性组、多重HR-HPV阳性组间相比较,UU、CT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rs分别为0.475、0.288,P均<0.05。结论:1.阴道微生态失调易诱发HR-HPV感染。单一HR-HPV感染下正常阴道菌群的密集度及多样性增加,优势乳酸杆菌减少,炎症细胞数目增加;多重HR-HPV感染下正常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优势乳酸杆菌减少,炎症细胞数目增加;单一较多重HR-HPV感染更易增加炎症细胞数目。2.单一HR-HPV感染下阴道微生态H202、SNA、LE代谢水平及正常阴道弱酸环境发生改变;多重HR-HPV感染下阴道微生态SNA代谢水平及及正常阴道弱酸环境发生改变。3.单一、多重HR-HPV感染与下生殖道BV、TV、UU、CT感染密切相关。

张杜娟[4](2020)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调及中医体质分布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比较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与未感染者阴道微生态变化及中医体质分布的差异,探讨宫颈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调及中医体质分布的相关性,为防治HPV感染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同时行阴道分泌物微生态检查及宫颈HPV分型检测者。制定统一调查表,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1182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者,行现场问卷调查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填写。收集整理资料,HPV阳性组416例,HPV阴性组776例。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HPV阳性组与阴性组阴道微生态(包括: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Nugent评分、分泌物白细胞计数,p H值及阴道炎症情况)及中医体质分布上的差异。结果:1.HPV感染在各年龄段分布频率不同,频率最高为30~34岁(25.96%),其次为25~29岁(22.36%),35~39岁(17.07%)。2.阳性组416例患者中,HPV单一型感染277例(66.59%),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多型感染139例(33.41%)。单一型感染中,单一高危型感染230例,感染率前五的型别依次为HPV16型(19.57%)、52型(15.22%)、18型(9.57%)、58型(7.39%)、53型(7.39%)。单一低危型感染47例,主要为HPV低81型(42.55%)、6型(27.66%)。3.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1)阴道优势菌:阳性组以革兰阴性短杆菌为阴道优势菌占比(31.25%)高于阴性组(16.97%),而正常阴道优势菌(革兰阳性大杆菌)占比(58.65%)低于阴性组(71.80%),阴道优势菌在两组总体构成比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阴道优势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2.254,95%CI为1.693~3.001,P<0.01)。(2)Nugent评分:阳性组Nugent评分升高的检出率(40.87%)较阴性组(26.89%)增高,两组评分总体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Nugent评分升高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相较于正常Nugent评分(0~3分),评分在4~6分,发生HPV感染的风险增加1.46倍(95%CI为1.031~2.077,P=0.033);评分≥7分,发生HPV感染的风险增加2.26倍(95%CI为1.660~3.064,P<0.01)。(3)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分泌物白细胞计数、阴道p H值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阴道微生态结果分析:阳性组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占51.92%,失调者占48.08%,阴性组微生态正常者占64.88%,失调者占35.12%,阳性组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增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BV检出率(24.28%)高于阴性组(10.70%),BV中间型检出率(5.77%)亦高于阴性组(3.00%),BV、BV中间型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VC、TV、AV、混合性感染、菌群抑制、菌群异常等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BV感染(OR=2.834,95%CI为2.033~3.951,P<0.01)、BV中间型感染(OR=2.401,95%CI为1.326~4.438,P=0.004)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4.比较两组中医体质分布:阳性组平和质占18.99%,偏颇质占81.01%,阴性组平和质占29.11%,偏颇质占70.89%,HPV阳性组体质偏颇率增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颇体质中湿热质、阴虚质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阴虚质(OR=2.289,95%CI为1.568~3.341,P<0.01)、湿热质(OR=2.789,95%CI为1.943~4.029,P<0.01)是HPV感染的危险体质。结论:1.单一HR-HPV感染率前5位的型别依次是HPV16型、52型、18型、58型和53型。2.阴道微生态失调与HPV感染密切相关,其中阴道优势菌的改变,Nugent评分的升高、BV感染、BV中间型感染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3.HPV感染与体质的偏颇有关,其中湿热质、阴虚质是HPV感染的危险体质。

李红英[5](2020)在《外阴白色病变怎么治疗》文中研究指明外阴白色病变又叫外阴白斑或是外阴营养不良,指的是女性外阴部位的某一处皮肤或黏膜因为缺乏营养而导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类的疾病,常见的有增生型、硬化性苔藓型以及混合型这三种。外阴白色病变相对于其他妇科疾病来讲,不仅治愈困难,而且治疗周期非常长,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外阴病变不仅会影响到女性的正常生活,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癌症。如果女性患有外阴白色病变,应当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外阴白色病变以中老年妇女最为多见,是妇科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

李思琪[6](2019)在《导师从脾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经验总结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查阅文献,探讨从脾论治RVVC的理论依据及导师治疗RVVC的临床经验,并通过对治疗RVVC文献证治规律的研究,总结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上RVVC的辨证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1.查阅文献,分析古代与现代医家治疗该病的理论依据与临床研究,并探讨脾脏与湿邪、任带二脉,及相关脏腑肝肾之间的内在联系。2.在临床跟师学习过程中,收集关于RVVC的门诊病历,并对病历进行整理分析。3.通过检索文献数据库,归纳整理中医药治疗RVVC的文献,分析中医对该病的辨证治疗方案及用药规律。结果:1.导师从脾论治RVVC,治疗以健脾益气除湿为主要原则,以完带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用药,临床疗效显着。2.通过收集近十余年中医药治疗RVVC的文献56篇,研究发现临床上治疗本病主要从脾论治,最常见证型为脾虚湿阻证,最常用中药为白术,通过聚类得出核心二类药及四组核心药组,得出用药主要为健脾除湿之药;所用药物主要为白术、苍术、茯苓、车前子、黄柏、甘草。结论:导师治疗该病主要从脾论治,以健脾益气除湿为原则,临床疗效佳。通过对中医药治疗RVVC文献的研究,分析出从脾论治RVVC的学术思想。

杨亚莉[7](2019)在《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观察及文献数据挖掘》文中提出【目的】1.文献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数据库,采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女性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vulva,NNEDV)熏洗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及组合新方,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对此病的中医治疗有一定价值。2.临床研究:评价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其立方依据,总结临床治疗经验,为该方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提供证据;总结调查分析本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对患者心理影响,为今后防治本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搜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个数据库,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应用中药熏洗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相关文献,整理文献中中药熏洗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用药规律并进行处方挖掘。2.临床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就诊并获得知情同意的30例NNEDV患者。以白斑熏洗方进行治疗3个疗程。采集患者一般情况及填写相关量表,统计每一疗程用药前后的外阴皮损改变情况。【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纳入处方89首,中药138味,药物出现15次以上中药有16味,出现频率大于17次的药对组合有50个,挖掘出8个核心组方和4个新方组合。其中频次最高的前5种药物为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白鲜皮。高频药对前5项为“苦参+蛇床子”,“黄柏+苦参”,“苦参+地肤子”,“地肤子+蛇床子”,“苦参+白鲜皮”。高频药物和核心组方体现出以补虚泻实为主的用药特点。2.临床研究结果:(1)患者年龄在26-70岁之间,平均42岁。年龄≤35岁共有13人(43.3%);在36-45之间有5人(16.7%);在46-55之间有9人(30%);年龄>55岁有3人(10%)。(2)硕士及以上共6人(20%),本科共8人(26.67%),大专共8人(26.67%),高中/中专及以下共8人(26.67%)。(3)相关因素中,生活因素中的熬夜和久坐因素人数较多,分别为20(66.7%)和22人(73.3%),喜食辛辣食物共有10人(33.3%);心理因素中精神紧张和急躁易怒分别为21人(70%)和19人(63.3%);工作因素中,压力大总人数10人(33.33%)。(4)总共收集NNEDV病例30例,其中痊愈9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鳞状上皮增生型(squamous hyperplasia of vulva,VSH)17例,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例,有效率100%;外阴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 of vulva,VLS)13例,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92.3%。两种病理类型治疗疗效无显着差异(P>0.05)。(5)VLS和VSH患者治疗后的痒痛程度、病损程度、色素改变程度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水平降低,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6)每一疗程治疗前痒痛程度、病损程度、色素改变范围评分和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其中瘙痒程度评分在第一疗程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损程度评分在第一、二疗程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色素改变范围评分与总积分在各个疗程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按照疾病轻重分级分为轻(1度),中(2度),重(3度和4度)度三组。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轻度组和重度组总积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与重度组之间治疗前后总积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8)病例中有焦虑者10例,无焦虑者20例,有焦虑者各项评分均高于无焦虑者,其中痒痛程度、色素改变范围和总积分三项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损程度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中有抑郁者13例,无抑郁者17例,有抑郁者症状各项评分均高于无抑郁者,其中痒痛程度和病损程度评分统计学差异(P<0.05),色素改变范围和总积分方面无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9)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 health poofity,NHP)按照六种维度分项,有焦虑/抑郁者六项评分均高于无焦虑/抑郁者,其中精力、睡眠、情感反应、社会活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及躯体活动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文献研究: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表现不一,多虚实夹杂,各种证型同时出现。系统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个,多为清热燥湿、温阳通络、补血活血、祛风止痒药物的不同组合。得出4个新方用药均为补虚和泻实同治。对于临床治疗本病有指导意义。2.临床研究(1)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显着,对VSH和VLS两种类型病变治疗皆有明显疗效,患者治疗前后痒痛程度、皮损程度及色素改变范围均改善明显,并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未有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2)本病发病年龄多于围绝经期,并且发病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发病诱因可能与熬夜、久坐、精神紧张、情绪急躁和工作压力大因素相关。患者应尽量避免这些诱因,改善生活方式,一旦有不适及早就诊。(3)本病的临床症状缠绵难愈,容易引起患者焦虑或抑郁不良情绪,并且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降低患者日常情感反应、精力及睡眠方面的生活质量。

赵文娟[8](2017)在《“益肾养肝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益肾养肝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时探索可能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收集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符合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证)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归芍左归饮加味方口服,白黄苦参洗液熏洗坐浴及黄芪霜外搽的综合疗法治疗12周。分别观察其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后主要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的改善情况,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可能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结果:(1)主症(痒痛)疗效:三个疗程结束后,痒痛的愈显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23.33%,治疗8周后为43.33%,治疗12周后为46.67%。有效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86.67%,治疗8周后为90.00%,治疗12周后为98.33%。痒痛症状积分值由治疗前的(8.52±1.86)降低到治疗后的(2.87±1.66),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征疗效:三个疗程结束后,体征的愈显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1.67%,治疗8周后为3.33%,治疗12周后为10.00%。有效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30.00%,治疗8周后为43.33%,治疗12周后为60.00%。(1)皮损范围积分值由治疗前的(7.68±1.72)降低到治疗后的(5.43±2.24),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色素减退积分值由治疗前的(20.95±5.28)降低到治疗后的(13.20±7.77),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6.67%,治疗8周后为26.67%,治疗12周后60.00%。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4周后为88.33%,治疗8周后为95.00%,治疗12周后96.67%。总积分值由治疗前的(22.27±4.88)降低到治疗后的(6.55±2.86),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1)病程与痒痛疗效相关系数为-0.470,二者呈负相关,P=0.001﹤0.05,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2)病程与体征疗效相关系数为-0.427,二者呈负相关,P=0.01<0.05,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3)病程与中医证候疗效相关系数为-0.338,二者呈负相关,P=0.008<0.05,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4)年龄与中医证候疗效相关系数为-0.314,二者呈负相关,P=0.014<0.05,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5)产次与中医证候疗效相关系数为-0.289,二者呈负相关,P=0.025<0.05,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益肾养肝法能有效缓解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证)患者的外阴瘙痒、灼热、疼痛症状。(2)益肾养肝法能缩小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局部病变范围,降低外阴色素减退评分。(3)益肾养肝法能有效改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带下量少、月经量少等中医证候。(4)以益肾养肝立法的归芍左归饮加味,配合白黄苦参洗液熏洗坐浴及黄芪霜外搽的综合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证临床疗效确切。(5)影响疗效的因素:(1)病程与主症疗效、体征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呈负相关性,表明病程越长,疗效可能越差。(2)年龄、产次与中医证侯疗效呈负相关。

甯海燕[9](2017)在《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的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将病理诊断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以期为本病的综合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临床观察,参照导师经验及专家意见设计调查表,共设定7个中医证型分类,收集2014年12-2016年12月符合外阴营养不良诊断的患者236例;使用EXCEL表建立信息数据库,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卡方检验等,最后得出结论。结果:(1)鳞状上皮增生型161例,占68.22%,硬化苔藓型73例,占30.93%,混合型2例,占0.85%;(2)肝肾阴虚证92例,占38.98%,肝经湿热证58例,占24.58%,阴虚肝旺44例,占18.64%,血虚风燥证25例,占10.59%,脾肾阳虚证17例,占7.20%;(3)鳞状上皮增生型中,肝肾阴虚证85例,肝经湿热证9例,阴虚肝旺证35例,血虚风燥证21例,脾肾阳虚证11例;硬化苔藓型中,肝肾阴虚证5例,肝经湿热证49例,阴虚肝旺证9例,血虚风燥证4例,脾肾阳虚证6例,混合型2例,均为肝肾阴虚证。鳞状上皮增生型及硬化苔藓型外阴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分布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肝肾阴虚证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85例,硬化性苔藓型5例,混合型2例;肝经湿热证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9例,硬化性苔藓型共49例;阴虚肝旺证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35例,硬化性苔藓型共9例;血虚风燥证中鳞状上皮增生型21例,硬化性苔藓型共4例;脾肾阳虚证中鳞状上皮增生型11例,硬化性苔藓型共6例。经统计分析肝肾阴虚证、肝经湿热证的病理类型分布与其他证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肝旺、血虚风燥证及脾肾阳虚的病理类型分布与其它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36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已绝经患者139例,未绝经患者97例。鳞状上皮增生型中绝经患者90例,未绝经71例;硬化性苔藓中绝经患者47例,未绝经患者26例;混合型营养不良2例,均已绝经。肝肾阴虚证患者中绝经52例;未绝经40例;肝经湿热证患者中绝经38例,未绝经20例;阴虚肝旺证患者中绝经23例,未绝经21例;血虚风燥证患者中绝经14例,未绝经11例;脾肾阳虚证患者中绝经12例,未绝经5例;各个病理类型及中医证型的绝经情况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36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病程小于1年的共75例,1-3年的67例,3-5年的53例,5-10年的25例,大于10年的16例。病程小于1年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51例,硬化性苔藓型24例。病程1-3年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45例,硬化性苔藓型18例,混合型1例。病程3-5年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38例;硬化性苔藓型17例,混合型1例。5-10年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17例;硬化性苔藓型9例。病程大于10年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10例;硬化性苔藓型5例。病程小于1年患者中,肝肾阴虚证28例,肝经湿热证19例,阴虚肝旺证13例,血虚风燥证8例,脾肾阳虚证7例;病程1-3年患者中肝肾阴虚证25例,肝经湿热证17例,阴虚肝旺证12例,血虚风燥证7例,脾肾阳虚证6例;病程3-5年患者中肝肾阴虚证22例,肝经湿热证13例,阴虚肝旺证10例,血虚风燥证5例,脾肾阳虚证3例;病程5-10年患者中肝肾阴虚证11例,肝经湿热证6例,阴虚肝旺证5例,血虚风燥证3例,脾肾阳虚证0例;病程大于10年患者中肝肾阴虚证6例,肝经湿热证3例,阴虚肝旺证4例,血虚风燥证2例,脾肾阳虚证1例,各个病理类型及中医证型的病程情况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明显多于硬化性苔藓型,而混合型外阴营养不良最少见;(2)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最多,肝经湿热次之,其次为阴虚肝旺、血虚风燥、脾肾阳虚证;(3)外阴营养不良中鳞状上皮增生型中以肝肾阴虚证患者最为多见,外阴硬化性苔藓型中以肝经湿热证最为多见;(4)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肝肾阴虚证患者中以鳞状上皮增生型最高发,肝经湿热证患者中以硬化性苔藓型最高发;(5)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6)外阴营养不良的病理类型及中医证型均与绝经状态无关;(7)外阴营养不良的病理类型及中医证型均与病程无关。

王俊[10](2017)在《王昕教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经验总结》文中认为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以女性外阴皮肤、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慢性疾病,以外阴皮肤黏膜白色变、粗糙、肥厚、增生、萎缩、皲裂、隆起等为特征,同时伴有瘙痒、疼痛、性交困难等不适症状[1],由于患者长期疾病痛苦之中,在生活及工作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病根据临床表现可散见于中医学“阴疫”、“阴肿”、“阴痒”、“阴蚀”、“阴痛”等疾病范畴,本病的根本病机为五脏亏虚,气血运行失常,外阴失养而致病。导致本病的常见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肝肾阴虚、血虚化燥、脾肾阳虚、肝经湿热、心脾两虚、肝郁、肾虚血瘀、肺气虚弱等,概括为虚、湿热、瘀。西医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考虑与多种因素相关。导师王昕教授基于多年诊治外阴白色病变的丰富经验,提出本病发病的基本病机是肝肾亏虚、冲任督失调为本,血瘀和湿热为标,治疗上当以补肾养肝、调节冲任督平衡以调其本,活血化瘀并清利湿热以治其标,独创“养阴止痒方”、“外洗方”、“祛白止痒方”、“白斑散”等,临床上治疗效果显着。本论文旨在通过考究外阴白色病变相关中、西医文献,分析经典理论,梳理、归纳历代医家及现代医学在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的特点,总结中、西医治疗本病的优势,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扬长避短,以期待取得更好的疗效。

二、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婚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婚育(论文提纲范文)

(1)自噬蛋白、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指标检测
    3.数据分析
结果
    1.三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比较
    2.三组研究对象的HPV感染情况
    3.HPV感染和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4.Beclin1、LC3B、P62和m TOR在各组研究对象中的表达水平
    5.Beclin1、LC3B、P62和m TOR蛋白水平和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6.Beclin1、LC3B、P62、m TOR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7.Beclin1和LC3B蛋白和HPV感染状态、感染类型的关系
    8.HPV转阴前后CIN患者宫颈组织中Beclin1和LC3B蛋白水平变化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自噬、HPV 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脾虚湿阻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微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1.1.1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概况
    1.2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因素
        1.2.1 宿主因素
        1.2.2 微生物因素
    1.3 治疗现状
    1.4 中医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1.4.1 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1.4.2 中医学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4.3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药治疗
    1.5 述评和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满足以下任一标准即被排除)
    2.3 实验方法
        2.3.1 方案设计
        2.3.2 研究对象分组
        2.3.3 实验指标检测
    2.4 技术路线图
    2.5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2.6 研究结果
        2.6.1 一般情况
    2.7 阴道微生态比较
        2.7.1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阴道微生态比较(见图6及表1)
        2.7.2 RVVC脾虚湿阻证组、VVC脾虚湿阻证组、对照组阴道微生态比较
        2.7.3 RVVC湿热证组、VVC湿热证组、对照组阴道微生态比较
        2.7.4 RVVC组、VVC组、对照组卵泡期阴道微生态分布比较情况(见图9)
        2.7.5 RVVC组、VVC组、对照组黄体期阴道微生态分布情况(见图10)
        2.7.6 阴道PH值比较
    2.8 证型分布情况
        2.8.1 RVVC组、VVC组间证型分布情况(见表11及图23)
        2.8.2 RVVC组、VVC组间脾虚湿阻证积分比较情况(见图24)
        2.8.3 RVVC组、VVC组间湿热证积分比较情况(见图25)
    2.9 体质分布情况
        2.9.1 RVVC组、VVC组、对照组间各类型体质评分比较情况(见表12)
        2.9.2 RVVC组、VVC组、对照组间平和体质分布比较情况(见表13及图26)
        2.9.3 RVVC组、VVC组、对照组间偏颇体质分布比较情况(见表14及图27)
    2.10 各组阴道菌落多样性分析
        2.10.1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各组菌群分布情况(见图29)
        2.10.2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黄体期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3,图34,图35,图36)
        2.10.3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卵泡期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7)
        2.10.4 RVVC组、VVC组脾虚湿阻证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8)
        2.10.5 对照组卵泡期与黄体期阴道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9)
        2.10.6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黄体期阴道菌群差异物种分布(见图40)
        2.10.7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黄体期菌群显着差异物种分布(见图41)
第三章 讨论
    3.1 RVVC患者的一般情况
    3.2 RVVC组与VVC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3 RVVC患者、VVC患者及对照组间阴道微生态情况
    3.4 RVVC患者、VVC患者及对照组阴道菌落多样性研究
    3.5 RVVC患者、VVC患者及对照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单一、多重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一)一般资料的比较
    (二)三组中阴道微生态形态学各指标的比较
    (三)三组中阴道微生态功能学各指标的比较
    (四)HR-HPV感染与生殖道炎症性疾病的关系
第三章 讨论
    (一)宫颈HR-HPV感染概述
    (二)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的概述
    (三)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改变对宫颈HR-HPV感染的影响
    (四)宫颈HR-HPV感染与生殖道炎症性疾病间的相关性
    (五)前瞻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4)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调及中医体质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估算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排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查
        3.2 问卷调查
        3.3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4.2 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关系
        4.3 HPV感染与中医体质分布关系
讨论
    1 HPV感染特点
    2 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关系
        2.1 菌群密集度及多样性与HPV感染的关系
        2.2 阴道乳酸杆菌与HPV感染的关系
        2.3 阴道pH值与HPV感染的关系
        2.4 阴道炎症与HPV感染的关系
    3 HPV感染与中医体质分布的关系
        3.1 湿热质与HPV感染的关系
        3.2 阴虚质与HPV感染的关系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宫颈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体质的发展及其在妇科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外阴白色病变怎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外阴白色病变的三种类型
    (一)增生型
    (二)硬化性苔藓型
    (三)混合型
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病因素
外阴白色病变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二)物理治疗

(6)导师从脾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经验总结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导师从脾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经验总结
    1、从脾论治 RVVC 的古代文献依据
    2.从脾论治RVVC的现代临床研究依据及经验荟萃
    3.导师从脾论治RVVC的立论依据
    4.导师从脾论治RVVC的经验研究
    5.病案举例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中医药治疗RVVC的文献证治规律研究
    1 研究目的
    2.文献资料来源
    3.研究方法
    4.研究内容
    5.研究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观察及文献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西医对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认识
        1.病名发展演变
        2.发病原因
        3.治疗方法
        4.总结
        参考文献
    二、中医外治法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研究概况
        1.中医病因病机
        2.中医外治治疗方法
        3.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熏洗用药规律
    1.资料来源
        1.1 处方收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方剂药物名称规范
    2.数据分析
        2.1 处方录入
        2.2 数据分析
    3.研究结果
        3.1 药物频次
        3.2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3.3 基于层次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4.讨论
        4.1 频次规律
        4.2 核心组合
        4.3 演变新方
第三部分 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1.资料来源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3.研究方法
        3.1 病例收集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及方法
        3.4 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3.5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
        4.1 基本情况
        4.2 疗效指标
        4.3 量表调查分析
        4.4 安全性评价
        4.5 典型病例
    5.讨论
        5.1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5.2 立方依据
        5.3 情志致病讨论
结语
    1.结论
        1.1 文献研究
        1.2 临床研究
    2.不足和展望
        2.1 文献研究
        2.2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成果

(8)“益肾养肝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1.2.4 体征评分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病例退出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治疗方案
        2.2.1 药物治疗
        2.2.2 生活指导
        2.2.3 疗程
    2.3 观测项目
        2.3.1 生物学指标
        2.3.2 诊断性指标
        2.3.3 安全性观察指标
        2.3.4 疗效性观测指标
        2.3.5 观察时点和记录方法
    2.4 疗效评定标准
        2.4.1 主要症状痒痛疗效评定标准
        2.4.2 体征疗效评定标准
        2.4.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2.5 不良事件的观察
3 统计分析
4 临床观察结果
    4.1 患者一般情况
        4.1.1 年龄情况分布
        4.1.2 患者身高、体重情况分布
        4.1.3 患者妊娠、生产及流产情况分布
        4.1.4 患者月经情况分布
        4.1.5 患者白带情况分布
        4.1.6 患者病程情况分布
        4.1.7 患者主要症状情况分布
        4.1.8 患者体征情况分布
    4.2 疗效评价
        4.2.1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
        4.2.2 体征疗效评定
        4.2.3 中医证候疗效
        4.2.4 治疗前后主症及次症评分变化比较
        4.2.5 治疗前后痒痛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值变化比较
        4.2.6 治疗前后体征评分比较
    4.3 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4.3.1 影响主症疗效的因素
        4.3.2 影响体征疗效的因素
        4.3.3 影响中医证侯疗效的因素
    4.4 安全性评价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疗效总结
    5.2 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5.3 安全性分析
6 结论
7 临床验案
8 讨论
    8.1 西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8.2 中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
    8.3 益肾养肝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理探讨
        8.3.1 “肝肾阴虚”病机学说的理论依据
        8.3.2 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证)证候分析
        8.3.3 “益肾养肝”法立论依据
        8.3.4 益肾养肝综合疗法的方药分析
        8.3.4.1 内服药
        8.3.4.2 外用药物
        8.3.5 益肾养肝法作用机理的总结
    8.4 内外合治外阴白色病变的优势探讨
    8.5 导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经验
    8.6 归芍左归饮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相关研究
    8.7 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文献综述 外阴白色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临床观察表
    附录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件四: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9)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剔除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表
        2.1.1 设计调查表
        2.1.2 调查表内容
        2.2 调查的方式
        2.3 样本含量
        2.4 质量控制
        2.4.1 病例的选择
        2.4.2 调查者的操作规范
        2.4.3 知情同意
        2.5 数据统计的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1.1 年龄情况分布
        3.1.2 婚姻情况分布
        3.1.3 孕次情况分布
        3.1.4 绝经情况分布
        3.1.5 病程情况分布
        3.2 本研究纳入的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医症候聚类分析结果
        3.3 外阴营养不良的不同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4 外阴营养不良不同病理类型的分布情况
        3.5 外阴营养不良各病理类型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6 外阴营养不良各中医证型的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3.7 外阴营养不良各病理类型的绝经情况分布情况
        3.8 外阴营养不良各中医证型的绝经情况分布
        3.9 外阴营养不良各病理类型的病程分布情况
        3.10 外阴营养不良各中医证型的病程分布情况
讨论
    1 外阴营养不良的病理类型分布
    2 外阴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分布
    3 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型分析
    4 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5 外阴营养不良与绝经情况的关系
    6 外阴营养不良与病程的关系
    7 外阴营养不良的治疗及相关思考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调查表
附录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10)王昕教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传统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3.导师王昕教授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及临床治疗经验
4.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婚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噬蛋白、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 柯妙芳.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脾虚湿阻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微生态研究[D]. 阮丽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单一、多重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相关性研究[D]. 马丹丹. 延安大学, 2020(12)
  • [4]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调及中医体质分布的相关性研究[D]. 张杜娟.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外阴白色病变怎么治疗[J]. 李红英. 幸福家庭, 2020(04)
  • [6]导师从脾论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经验总结及文献研究[D]. 李思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观察及文献数据挖掘[D]. 杨亚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益肾养肝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D]. 赵文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9]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性研究[D]. 甯海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10]王昕教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经验总结[D]. 王俊.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婚育情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