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白细胞介素-1受体阻滞剂对大鼠葡萄膜炎的影响

合成白细胞介素-1受体阻滞剂对大鼠葡萄膜炎的影响

一、人工合成白细胞介素-1受体阻断剂对大鼠葡萄膜炎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宋玉杰[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医药治疗葡萄膜炎用药规律》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从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搜集和提取中医药治疗葡萄膜炎的文献,然后建立数据库,提取其中的药物信息,并通过统计学和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探究中医药治疗葡萄膜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葡萄膜炎提供参考。方法:从数据库中检索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可以纳入本研究的文献。然后标准化处理纳入文献所运用的中药,对高频中药(出现次数≥10次)的类别、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再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关联法则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符合条件文献83篇,方剂151个,常用方剂53首,为龙胆泻肝汤、知柏地黄汤、新制柴连汤、抑阳酒连散等,中药159味,高频药物(>10次)42味,占79%;四气以寒性(66%)为主;五味以甘(39%)、苦(39%)为主;归经以肺(22%)、肝(15%)、心(13%)、肾(10%)为主;药物种类以清热燥湿(16%)、清热凉血(15%)、补气(12%)、清热泻火(11%)类等居多;聚类分析聚一类:生地黄;聚二类:生甘草、黄芩、栀子、柴胡、龙胆草;聚三类:泽泻、牡丹皮;聚四类:黄连、赤芍、防风、荆芥、蔓荆子;聚五类:金银花;聚六类:当归、木通、车前子等;关联规则以栀子→柴胡、黄芩→龙胆草、柴胡→龙胆草、栀子→龙胆草等支持度最高。结论:中医对于葡萄膜炎的治疗,常用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益气、清热泻火等类中药,如生地黄、生甘草、黄芩、栀子、柴胡、龙胆草、泽泻、牡丹皮等。

王婷[2](2019)在《microRNA146a在干眼小鼠眼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的相关性》文中提出目的干眼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干眼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因此干眼的发病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近些年来针对干眼病因的研究逐渐证明,眼表炎症反应在干眼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有大量研究证明micro RNA146a与免疫炎症反应以及炎症中重要通路的调控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由于目前还尚未存在针对micro RNA146a在干眼中表达和作用的研究,因此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建立中重度小鼠干眼模型,以及通过干眼相关临床指标检测,病理组织学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染色来初步探究micro RNA146a在干眼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干眼眼表炎症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小鼠干眼模型建立和评估选取5周龄BALB/c雄性小鼠40只,小鼠左眼统一为正常对照组(40眼),右眼统一为干眼组(40眼)。用0.2%苯扎氯铵每日滴眼两次,每次5微升滴入小鼠右眼,持续十四天,拟建立中重度小鼠干眼模型。同时小鼠左眼内滴入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正常对照组。滴眼的同时需要定期的检测小鼠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和炎症指数评分,以用来评估小鼠的眼表情况和造模情况。2.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荧光染色在造模成功后,从40只小鼠中随机的选取20只小鼠来进行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HE病理染色来观察正常对照组和干眼组小鼠中角膜和结膜的组织结构差异。通过PAS染色来观察结膜中杯状细胞的分布,并对两组中杯状细胞的数量进行计数和比较。此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和评估正常对照组和干眼组小鼠的角膜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特异性荧光染色及其荧光强度,从而判断眼表炎症在该小鼠干眼模型中的存在和作用。3.实时荧光定量PCR及micro RNA146a炎症靶点的预测造模成功的剩余20只小鼠,分别提取其正常对照组和干眼组的角膜组织以及结膜组织中的总RNA,紧接着进行反转录,之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两组中的micro RNA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对表达量。通过Pubmed的文献整理和Targetscan软件来预测micro RNA146a在炎症通路中的靶点。结果1.十四天苯扎氯铵造模结束后,干眼组小鼠泪膜破裂时间(BUT)为(3.640±0.493)秒,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645±0.927)秒,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FLS)为(14.650±0.860)分,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33±0.927)分,该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组的炎症指数为(0.667±0.032),与正常对照组的(0.236±0.068)相比存在明显的升高,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鼠角膜和结膜病理组织检查: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干眼组中的角膜上皮表面欠平整,细胞数量增多,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并伴有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干眼组小鼠结膜上皮细胞数量增多,排列欠规整,并伴有明显缺损。小鼠结膜PAS染色结果显示:干眼组结膜组织中杯状细胞数量为(9.500±4.506)个/视野,相较于正常对照组的(29.667±8.756)个/视野明显降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角膜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无特异性荧光染色,而干眼组的角膜中出现两种因子的特异性荧光染色,且荧光强度增强。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干眼组角膜和结膜组织中的micro RNA146a、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对表达量均呈升高趋势,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正常对照组的角膜组织,干眼组小鼠的角膜组织中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的相对表达量降低,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相对表达量升高;然而,相比于正常对照组的结膜组织,干眼组小鼠的结膜组织中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的相对表达量升高,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相对表达量降低,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Pubmed的文献整理和Targetscan结果预测得出:近十年来,关于micro RNA146a与IRAK1相关性的研究文章约为53篇,关于micro RNA146a与TRAF6相关性的研究文章约为61篇。经过Targetscan预测可得出人体中micro RNA146a种子区在IRAK 3’UTR和TRAF6 3’UTR上的结合位点,这些位点的weighted context score分别为:0.29和0.15,context score percentile分别为:97和95。同时也可预测出micro RNA146a种子区在小鼠IRAK3’UTR和TRAF6 3’UTR上的结合位点,这些位点的weighted context score分别为:0.31和0.10,context score percentile分别为:96和92。这些结果都反映出IRAK1和TRAF6是micro RNA146a直接靶点的高概率性。结论0.2%苯扎氯铵局部用药可以成功诱导出小鼠干眼模型,对研究炎症反应在干眼中的作用有一定的价值。病理染色中干眼眼表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炎症在干眼中的重要作用。micro RNA146a和炎症因子在干眼中表达水平的升高,以及micro RNA146a对炎症靶点选择性的抑制作用,都可说明micro RNA146a在干眼炎症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其对炎症靶点的调控具有组织特异性。

刘新丽[3](2017)在《红芪多糖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葡萄膜炎TRAF6及TRIF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葡萄膜炎TLR-4(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通路中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元件TRAF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及TRIF(Toll样受体活化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红芪多糖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葡萄膜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霍乱弧菌内毒素1mg/kg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前葡萄膜炎动物模型。Wistar大鼠160只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空白对照组,EIU模型组,LPS+HPS组(内毒素+红芪多糖组)和HPS组(红芪多糖组)。LPS+HPS组及空白对照组大鼠分别在内毒素注射前1小时给予腹腔注射红芪多糖400 mg/kg及等量磷酸盐缓冲液。HPS组大鼠只注射红芪多糖400 mg/kg。每2小时用裂隙灯观察大鼠眼前节炎症反应并评分。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炎症反应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TRAF6及TRIF m RNA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从蛋白水平检测TRAF6及TRIF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急性前葡萄膜炎动物模型。LPS+HPS组大鼠眼前节炎症反应及组织病理学炎症表现明显减轻。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红芪多糖可抑制TRAF6m RNA的表达,抑制其蛋白的降解,红芪多糖对TRIF的作用不明显。结论:红芪多糖可以通过抑制TRAF6核酸的表达和蛋白的降解缓解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前葡萄膜炎眼内炎症反应。红芪多糖对EIU模型的干预途径主要是通过阻断TLR4-My D88依赖途径而发挥的作用。

刘新丽,卢弘[4](2016)在《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葡萄膜炎是常见眼病,也是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动物模型,为了解葡萄膜炎的确切发病机制及开拓新的防治措施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内毒素介导炎症性细胞的激活和组织损伤,Toll样受体4是内毒素脂多糖识别和细胞激活的初级信号受体,其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在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并最终导致相关炎症性细胞因子的活化及眼前节炎症病理反应。本文就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模型的建立、病理特点、炎症发生及阻断机制等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以期对人类葡萄膜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肖霞[5](2016)在《祛风活血丸对EAU大鼠模型房水白细胞计数和TGF-β2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oretinitis,EAU)大鼠的眼部症状及体征改变情况,以房水白细胞计数、葡萄膜TGF-β2表达为观察指标,客观评价祛风活血丸的治疗效果,并探讨白细胞、TGF-β2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EAU模型建立:SPF级Lewis大鼠60只,右后足垫下注射IRBP混合乳剂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空白对照组10只,右后足垫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祛风活血丸治疗:将造模成功的55只大鼠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祛风活血丸低剂量组、祛风活血丸中剂量组、祛风活血丸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祛风活血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祛风活血丸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熊胆开明片灌胃,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大鼠眼部的表达情况;3.分别于灌胃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分批处死,取房水涂片检测白细胞计数,并以免疫组织法检测中葡萄膜中TGF-β2表达。结果:1.成功诱发Lewis大鼠的EAU模型,诱发成功率为91.7%,免疫5d后开始出现葡萄膜炎症状,第14d达到高峰,炎症反应剧烈;2.房水白细胞计数:造模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药物治疗后大鼠房水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其中以中、高剂量组最为明显,各时间段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低剂量组于给药后第7天及第14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至给药第21天,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阳性对照组于给药后第14天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3:葡萄膜TGF-β2表达:造模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药物治疗后大鼠葡萄膜TGF-β2含量明显降低,其中以中、高剂量组最为明显,各时间段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低剂量组于给药后第7天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第21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4天及第28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于给药后第14天及第21天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第7天及第28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4.未经药物干预的EAU大鼠房水白细胞数及葡萄膜TGF-β2表达于炎症高峰期增多,炎症消退期下降,这可能与机体自主调节自身免疫功能相关。结论:1.用IRBP抗原右足后垫下注射可诱发EAU模型;2.祛风活血丸治疗EAU模型有效,灌胃后大鼠房水白细胞计数及葡萄膜TGF-β2表达明显降低,至给药后28天左右基本消失,药物治疗有效,其中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对比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中、高剂量组治疗效果皆优于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说明祛风活血丸能有效减轻前房炎症,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保护眼部结构进一步损害,调节免疫状态,对葡萄膜炎发挥治疗作用。

韩旭华[6](2006)在《白芍有效成分经皮微乳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药效物质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内容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药微乳载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2004BA721A46)(“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基本问题研究),相关研究内容已经申请专利(申请号200510087009.1)。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透皮吸收研究经验和微乳相关技术成果,进一步探讨微乳用作中药有效成分的载药系统的可行性,并进行效果评价。1目的1.1探讨微乳用作中药有效成分载药体系的可行性根据微乳自身的特点,制备口服和经皮给药的微乳,探讨微乳用作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以及组分配伍复方载体系统的可行性。1.2评价微乳用作中药有效成分经皮吸收载药体系的效果研制白芍总苷经皮微乳、芍药甘草有效组分配伍的经皮微乳(简称芍甘经皮微乳),观察其透皮吸收特性,并探讨其抗炎镇痛作用的机制以及微乳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机理。1.3探讨白芍总苷药理作用的相关机制及白芍的药效物质基础2方法2.1通过相图研究及大鼠经皮吸收实验进行微乳处方筛选,确定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以及药物的比例。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测定体系的形态、粒径和分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条件下微乳中芍药苷的含量,考察微乳的稳定性。2.2用透皮扩散试验仪收集微乳透皮接受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皮接受液中芍药苷的含量并计算离体透皮速率常数,观察微乳体外渗透大鼠皮肤动力学的变化,考察透皮吸收特性。比较不同制剂在透皮吸收方面的差异以及不同浓度氮酮对芍药苷透皮效果的影响。2.3用家兔颈动脉插管取血法采集含药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经皮给药和口服给药后芍药苷的血药浓度,比较不同剂型、不同给药方式的血药浓度变化的特点。2.4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白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观察足跖肿胀度、足跖肿胀抑制率、关节炎指数、继发性前肢肿胀、耳部红斑和尾部结节出现率以及踝关节病理改变等指标。用甲醛致痛法、醋酸扭体测痛法和热板测痛法观察微乳的镇痛作用。2.5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白芍总苷抗炎、镇痛的机制。结合文献研究,探讨白芍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2.6通过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和皮肤长期毒性试验等,观察白芍总苷经皮微乳对家兔完整皮肤或破损皮肤的影响。3结果与结论3.1微乳是中药有效成分的良好载药体系3.1.1白芍总苷和穿心莲内酯可分别溶于不同微乳中,说明微乳可用作易溶或难溶性中药成分的载药体系。3.1.2穿心莲内酯、白芍总苷以及通络救脑成分(三七总皂甙、栀子苷)可分别溶于口服

杨培增,邢琳[7](2005)在《我国近五年葡萄膜炎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葡萄膜炎是一类常见的致盲眼病,其病因复杂,种类繁多。我国眼科工作者对葡萄膜炎的诊断、治疗及基础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先后成立了葡萄膜炎专科或葡萄膜炎研究中心。过去5年中公开发表的594篇学术文章内容主要集中在病因、治疗、基础研究、并发症以及新的诊断技术等方面。虽然葡萄膜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基础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加深对葡萄膜炎的认识、更新知识及改变陈旧观念,将有助于提高葡萄膜炎的诊治水平。

宋艳,詹宇坚,古继红[8](2004)在《葡萄膜炎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的研究表明葡萄膜炎主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作为一类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蛋白质多肽分子 ,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文中阐明了细胞因子在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发展新型免疫干预策略 ,尤其是中药对葡萄膜炎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的调节 ,有可能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王涛[9](2002)在《白细胞介素-1及其阻断剂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伤口愈合中的调控作用》文中指出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抗瘢痕药物的应用始终是眼科青光眼领域研究的热点。以丝裂霉素C(MMC)为代表的抗代谢药物的应用显着地提高了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 ,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如结膜伤口漏、低眼压、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眼内炎等 ,对青光眼患者本已损伤的视功能产生了新的威胁。基于此 ,近年来 ,细胞因子的研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本文就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白细胞介素 1及其阻断剂在炎症反应以及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抗瘢痕增殖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黄庆山,张兆来,刘玉明[10](2002)在《雷公藤多甙对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血清IL-2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 (TWP)对急性前葡萄膜炎 (AAU)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0例 ,以TWP治疗为主 ;对照组5 0例 ,以乙双吗啉治疗为主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IL 2及TNF α水平含量检测 ,并与 5 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IL 2及TNF α水平含量分别为 (1 31± 0 2 7) μg/L及 (1 2 0± 0 6 5 ) μg/L ,治疗后为 (1 19± 0 2 7) μg/L及 (0 96± 0 5 4) μg/L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 (t=2 2 2及 2 0 0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 (1 31± 0 2 6 ) μg/L及 (1 2 2± 0 6 6 ) μg/L ,治疗后为 (1 2 0± 0 2 7) μg/L及 (0 98±0 5 1) μg/L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 (t=2 0 8及 2 0 3,P <0 0 5 )。观察组及对照组IL 2、TNF α治疗前均明显高于健康组 (P均 <0 0 5 ) ,而治疗后均接近健康组 (P均 >0 0 5 )。结论 :(1)AAU患者存在IL 2及TNF α异常改变 ;(2 )TWP对AAU患者IL 2及TNF α有明显抑制作用 ;(3)TWP治疗AAU临床疗效可靠。

二、人工合成白细胞介素-1受体阻断剂对大鼠葡萄膜炎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合成白细胞介素-1受体阻断剂对大鼠葡萄膜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医药治疗葡萄膜炎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挖掘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文献筛选
        1.3 数据处理
        1.4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高频中药出现频数、频率统计
        2.2 高频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类别统计
        2.3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结果
        2.4 高频中药关联规则结果
        2.5 核心中药网络图
讨论
    1. 高频中药功效分析
    2. 高频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归类分析
        2.1 四气分析
        2.2 五味分析
        2.3 归经分析
        2.4 功效归类分析
    3.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
    4. 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结论
自我评价
    1. 优点
    2. 不足
综述
    1. 中医对葡萄膜炎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
        1.3 病机
        1.4 辨证
        1.5 诊断依据
        1.6 治疗
        1.7 预防与调护
    2. 西医对葡萄膜炎认识
        2.1 分类
        2.2 病因病理
        2.3 诊断依据
        2.4 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科研成绩
致谢

(2)microRNA146a在干眼小鼠眼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干眼动物模型的建立和临床指标评估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试剂
        1.1.3 实验所需仪器及用品
        1.1.4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泪膜破裂时间(BUT)
        1.2.2 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FLS)
        1.2.3 眼表炎症指数
    1.3 讨论
        1.3.1 干眼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1.3.2 实验中小鼠干眼模型的诱导方法
    1.4 小结
二、干眼病理组织染色及炎症在干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实验所需仪器及用品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HE病理染色结果及分析
        2.2.2 PAS病理染色结果及分析
        2.2.3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及分析
    2.3 讨论
        2.3.1 干眼中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2.3.2 干眼中的自体免疫炎症反应
        2.3.3 干眼中的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2.4 小结
三、炎症因子和microRNA146a及其靶点在干眼中的表达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试剂
        3.1.3 实验所需仪器及用品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正常对照组和干眼组小鼠角膜中microRNA146a、IL-1、IL-6、IL-8、IRAK1和TRAF6 的表达情况
        3.2.2 正常对照组和干眼组小鼠结膜中microRNA146a、IL-1、IL-6、IL-8、IRAK1和TRAF6 的表达情况
        3.2.3 Pubmed的文献整理和Targetscan对 microRNA146a炎症反应靶点的预测
    3.3 讨论
        3.3.1 microRNA及其在眼科中的研究
        3.3.2 microRNA与 TLR-4 NF-κB信号通路
        3.3.3 microRNA146a在干眼角、结膜中对靶点差异性调节的探讨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干眼与microRNA146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红芪多糖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葡萄膜炎TRAF6及TRIF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1.4 动物模型
    1.5 观察炎症反应
    1.6 实时PCR分析
    1.7 免疫印迹分析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EIU模型大鼠炎症表现
    2.2 NF-κB p65、TRAF6及TRIF m RNA的表达
    2.3 NF-κB p65、TRAF6及TRIF的蛋白表达水平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5)祛风活血丸对EAU大鼠模型房水白细胞计数和TGF-β2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用药
    2 实验方法
        2.1 EAU模型建立
        2.2 动物分组
        2.3 灌胃
        2.4 观察及记录
    3 取材及检测
        3.1 取材
        3.1.1 取房水
        3.1.2 取眼球
        3.2 检测
        3.2.1 房水涂片检测白细胞计数
        3.2.2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葡萄膜中TGF-β_2的表达
    4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造模结果
    2 造模临床评分比较
    3 显微镜下大鼠房水白细胞计数
    4 葡萄膜TGF-β_2表达的测定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EAU动物模型的建立
    2 白细胞在葡萄膜炎发病中的作用
    3 TGF-β_2在葡萄膜炎发病中的作用
    4 西医学对葡萄膜炎的认识
    5 中医学对葡萄膜炎的认识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文献综述 相关细胞因子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6)白芍有效成分经皮微乳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药效物质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上篇 白芍总苷经皮吸收载药体系的方法学探讨
    1 微乳经皮给药系统
        1.1 经皮给药系统
        1.2 微乳经皮给药的特点及吸收机制
        1.3 微乳经皮给药研究中的问题及研究思路探讨
        参考文献
    2 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1 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
        2.2 白芍总苷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3.1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流行病学
        3.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3.3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3.4 结论
        参考文献
下篇 微乳用作白芍有效成分经皮吸收载药体系的可行性
    1 微乳用作中药有效成分载药体系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2 微乳用作白芍有效成分经皮吸收载药体系的效果评价
        2.1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研制及透皮吸收特性考察
        2.1.1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研制与基本性能评价
        2.1.2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含量测定及稳定性考察
        2.1.3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中芍药苷的透皮速率测定
        2.1.4 不同浓度氮酮对微乳中芍药苷透皮吸收的影响
        2.1.5 白芍总苷不同制剂、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比较
        参考文献
        2.2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
        2.2.1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2.2.2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病理改变的影响
        2.2.3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2.4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抗炎镇痛作用
        2.2.5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
        参考文献
        2.3 芍药甘草经皮微乳的镇痛作用及机制
        2.3.1 芍药甘草经皮微乳的透皮速率和血药浓度测定
        2.3.2 芍药甘草经皮微乳的镇痛作用及对血中PGE2、TNF-α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本研究的新见解、新观点及其意义
致谢
个人简历

(7)我国近五年葡萄膜炎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我国葡萄膜炎研究现状
    1. 葡萄膜炎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2. 我国葡萄膜炎病因和类型已基本确定:
    3. 葡萄膜炎发病机制的研究已逐渐与国际同步:
    4. 动物葡萄膜炎的预防研究为人类葡萄膜炎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5. 葡萄膜炎诊断和治疗研究获得较大进展:
二、我国葡萄膜炎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1. 对葡萄膜炎的认识尚需进一步深化:
    2. 葡萄膜炎诊断应尽可能做出病因诊断或特定类型的诊断:
    3. 葡萄膜炎治疗应个体化:
    4. 葡萄膜炎基础研究应与国际接轨:
三、思考与展望

(8)葡萄膜炎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细胞因子对葡萄膜炎的影响
    1.1 白细胞介素
    1.2 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1.3 肿瘤坏死因子 (TNF)
    1.4 干扰素 (IFN)
2 中药对葡萄膜炎患者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2.1 中药单体对葡萄膜炎患者细胞因子的调节
        2.1.1 雷公藤:
        2.1.2 防己:
        2.1.3 白芍:
        2.1.4 大黄:
    2.2 中药复方对葡萄膜炎患者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10)雷公藤多甙对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血清IL-2及TNF-α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检测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 疗效评定标准
    2 临床疗效
    3 3组IL-2及TNF-α含量比较
讨 论

四、人工合成白细胞介素-1受体阻断剂对大鼠葡萄膜炎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医药治疗葡萄膜炎用药规律[D]. 宋玉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microRNA146a在干眼小鼠眼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的相关性[D]. 王婷.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红芪多糖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葡萄膜炎TRAF6及TRIF表达的影响[D]. 刘新丽. 首都医科大学, 2017(01)
  • [4]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刘新丽,卢弘. 国际眼科纵览, 2016(04)
  • [5]祛风活血丸对EAU大鼠模型房水白细胞计数和TGF-β2表达影响的研究[D]. 肖霞.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03)
  • [6]白芍有效成分经皮微乳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药效物质基础[D]. 韩旭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7]我国近五年葡萄膜炎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J]. 杨培增,邢琳. 中华眼科杂志, 2005(08)
  • [8]葡萄膜炎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J]. 宋艳,詹宇坚,古继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4(03)
  • [9]白细胞介素-1及其阻断剂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伤口愈合中的调控作用[J]. 王涛.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2(03)
  • [10]雷公藤多甙对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血清IL-2及TNF-α水平的影响[J]. 黄庆山,张兆来,刘玉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06)

标签:;  ;  ;  ;  ;  

合成白细胞介素-1受体阻滞剂对大鼠葡萄膜炎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