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设立区域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

西部大开发中设立区域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

一、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建立区域性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吕慧娜[1](2020)在《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战”后,各国都处于国内经济恢复与发展、国际上经济赶超竞赛的时代背景,面对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景象,各国普遍开展了以对特殊落后区域的重点开发以及对国土资源的综合性开发为主要形式的国家区域援助,在国际上形成了由国家(政府)对区域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援助浪潮。国内,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缩小区域差距的关键环节,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在改变欠发达地区贫穷落后面貌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随着援助实践的逐步开展,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有效性、甚至存在的必要性都饱受质疑。在此背景下,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制度价值和当代品性值得我们重新反思。一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制度作为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权益倾斜性配置的主要路径,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本身存在诸多局限,主要表现在:援助对象识别缺乏明确的标准、援助方式的有效性因制度缺陷而大打折扣、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不完善等方面。为此,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行制度上的完善,成为当下该制度突破发展困境的有力举措。域外主要国家在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援助时,多采用“立法先行”的调控模式,通过法律制度的规定性和强制性,保证了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化、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的强制性,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国家区域援助的长效供给是正确的选择,这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迪。当前学界提出对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加强法制保障的着述并不鲜见,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关于国家区域援助法制建设的研究,要么仅停留在观点提出层面,要么止于国家区域援助法制理念、文化和伦理等高度,呈现出模糊化的研究态势。至今尚未有从经济法独有的研究视角,将国家区域援助法制理念或观念,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设计,搭建起国家区域援助法律制度框架,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法治化提供制度理论支撑。本选题之创作初衷即源于经济学提出国家区域援助急需法制保障,而法学研究却并未跟进的现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法学视角为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援助方式选择和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提供些许制度理论上的参考与借鉴,并期望成果能够引起国家区域援助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除了引言与结语之外,共包括七章,内容分别为:第一章——“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研究的理论准备”。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相关的核心概念和制度要素。首先,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相关的核心概念“区域”、“援助”、“区域援助”、“国家区域援助”等进行界定。关于“区域”,区域经济学、区域地理学、区域政治学、区域社会学等学科都进行了大量的先期研究,但并未对区域的概念形成共识。法学学科中法理学、行政法和经济法等部门法对区域的界定,也是各家之言,范畴不一。为此,笔者对不同学科关于“区域”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在借鉴各学科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界定为“一国国内跨越行政区划界限限制的、具有共同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欠发达”的地域共同体”。关于“援助”,笔者对脱胎于国际层面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发展援助的援助理念进行了追溯,在此基础上,将“援助”界定为资源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愿转移,且这里的“资源”泛指一切能转化为生产利益的资料、资金、能源、服务、工作人员、知识或其他资产。关于“区域援助”,范围涉及到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而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涉及的“区域援助”主要是中观层面,即一国范围内中央政府或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分别称为“国家直接投入的区域援助”和“国家政策推动的区域援助”。综上,可以将“国家区域援助”界定为一国中央政府通过直接投入或政策推动的方式对其国内跨越行政区划界限限制的、具有共同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欠发达”的地域共同体进行的资源转移。为了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一步展开研究,笔者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制度要素进行了解构,并将援助前期需要明确的援助对象、援助过程中需要选择的援助方式和援助结束后需要进行的绩效评估和结果应用作为重要的制度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理基础”。本章主要讨论国家职能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义务、发展权利理论与区域发展权、实质正义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首先,明确国家区域援助义务的产生主要源于国家职能的演进。国家从最初的安全保障职能到后来的经济调节职能的演进,使其从以往的“守夜人”角色转变为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微观经济的调节者。而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加剧,使国家又肩负起“中观经济的协调者”的重任,国家区域援助义务即是这一职责的内容之一。一般而言,国家区域援助义务是指将国家所负有的援助欠发达区域的职责进行义务化规定的一种强制性规范。从逻辑根源上看,国家所负有的对各区域进行平等保护的职责要求,正是国家对先天资源禀赋条件恶劣的欠发达区域具有区域援助义务的内在根源;对历史上作出过“特殊牺牲”的区域进行成本的延期支付或补偿,是国家区域援助义务产生的历史根源。其次,将发展权引入区域领域,使欠发达地区获得与发达地区同样的区域发展权利。区域能否作为发展权的主体,建立在区域是否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区域具有法律主体地位,能够成为发展权的主体,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传统的主体制度无法有效应对区域问题;法律主体发展史表明,赋予“区域”以法律主体地位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和制度空间;从法律主体意志要素、能力要素和道德要素方面分析,“区域”与法律主体要素相契合;“区域”作为区域政策等制度供给的概念主体已经普遍化,且区域合作协议显示了“区域”作为契约主体全面符合法律主体资格标准,同时,区域环保公益诉讼反向肯定了区域的法律主体地位,可见,区域主体性得到实践佐证,也是实践所需;从价值分析角度来看,赋予区域主体地位是为了区域市场秩序,实现区域正义;等等。综上,区域利益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时代的产物,区域主体也是对法律主体扩张理论和“非法人团体或其他组织”等当代社会崭新的第三类主体类型出现的有力佐证,区域作为法律主体具有正当性法律基础。由此,发展权主体由“人”向“区域”的扩展,使得发展权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内容上来看,区域发展权应包含一系列权利,包括获得信息权、参与权、融资权、获得援助权、获得法律救济权等;同时,区域发展权应以培育和提升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从权利实现上看,区域发展权需要宪法保障,笔者建议在第四条之前增加一条针对“区域”的宪法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保护区域发展权,并将保护的对象区域进行列举;区域发展权实现须进行结构性分配,对于具有经济发展基础的区域,“造血式”援助能帮助其实现自我发展,对于其他不具有经济发展基础的区域,“输血式”援助仍具有现实意义。再次,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有利于实质正义的实现。正义理论经历了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转变,在区域层面表现为“区域正义”。针对区域市场出现的“非正义”现象,对区域结构中的弱质主体进行法律制度上的区别对待,进而使弱质主体获取与强质主体对等的发展权利,此种实质正义的实现就是“区域正义”。要实现“区域正义”就必须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权利倾斜”,而国家区域援助就是“权利倾斜”配置的有效路径。总之,国家区域援助义务与区域发展权构成了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权义架构”,为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行法律视域的研究和架构提供了合理性依据,同时,国家区域援助对“区域正义”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治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三章——“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历史、现状与问题”。本章主要讨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演进过程、立法现状、政策规范及存在的法律问题。首先,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经历了从萌芽到正式形成,再到推动立法的发展过程。自建国伊始,我国区域发展层面就存在“援助”萌芽;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以国家直接投入的区域援助和国家政策推动的区域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区域援助制度体系正式形成;世纪之交以来,我国陆续实施战略性扶贫、“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极大地扩张了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内容,同时,由国家层面推动的区域援助立法工作也使得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逐渐走向制度化、法律化。其次,我国目前并没有对国家区域援助进行专门立法,援助理念大多散落在各部门法法律的个别条款之中。通过对我国成文法和政策法规的梳理,笔者发现,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存在较多问题:国家区域援助前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不明确;国家区域援助过程中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国家区域援助后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性的强制性缺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有效性、存在的必要性、时代意义和当代品性深受诟病。本文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从法学视角进行制度分析,以期重塑国家区域援助的制度价值。第四章——“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本章主要讨论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立法规定、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背景、目标和原则,以及实现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的建议。首先,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区域援助立法中都明确了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达到标准的才有权接受援助。其次,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是国土规划中的区域规划层面。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我国现行的主要法规政策包括《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等,根据这些政策要求,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进行科学识别必须建立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要求基础之上,对现行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内容进行整合,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相衔接。再次,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重要内容,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专项规划,具体内容包括援助对象的识别及对应的识别标准。笔者在综合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和早期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过去存在且延续至今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边境地区、贫穷地区和实际发展中出现困难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产业衰退的老工业城市地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划定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并拟构了各援助对象识别的地域单元标准和识别标准,建议通过“基本法+单行法”的形式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进行立法规定。在与现行立法的衔接方面,区域规划相关的现行立法被统一囊括进国土空间规划中,与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相关的立法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专项规划,并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的组成部分。第五章——“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主要类型、各类型援助对象区域适用的援助方式组合、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和区域金融支持制度。首先,国家区域援助方式体系。根据域外国家区域援助方式分类以及我国针对不同区域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所采用的援助方式,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由直接援助和间接援助构成的援助方式体系,本文主要研究以财政援助、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为主构成的直接援助方式。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性地构建了我国未来国家区域援助援助方式组合适用体系,以期发挥各项援助方式及相关制度的“合力”。其次,区域财政援助制度。根据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存在的立法质量不高、制度安排与制度目标自相矛盾、转移支付结构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有限、缺乏细化的用途限制、缺乏统筹安排和项目衔接调整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建议:加强对国家区域财政援助的立法规定,并对现存的转移支付项目进行整合和清理,同时重视转移支付程序的立法工作;税收返还应放弃“基数法”,改采特定税种税收返还法;结构上应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的细化规定,包括资金所占项目的比例、援助资金与区域发展所需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的关系、资金的拨付时间、使用限制等方面;转移支付项目设置注重统筹协调安排,增设“转移支付调整费”用于转移支付项目的衔接和协调成本支出;等等。再次,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区域税收优惠制度与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相辅相成,部分财政援助需要依靠区域税收优惠措施来实现,二者在进行国家区域援助中联系紧密,组合适用,不可分割。在借鉴美国、日本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诸如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多集中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变相减免税、税制结构不合理、跨区域税收分成规定不明确等,提出了以下完善建议:通过立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税收优惠制度的规范,进一步清理、整合混乱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赋予欠发达地区一定的税收优惠调节权;逐步增加直接税在税收体系中的比重;进一步明确跨区域税收分成规则等。最后,区域金融支持制度。我国在区域金融支持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区域金融支持法律制度供给不足;银行金融机构本身制度性原因诱发“资金外流”;统一的货币政策工具引致不同的地域意义;政策性金融“政策性”功能缺位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完善建议:通过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在区域援助基本法或单行法中规定倾斜性区域金融支持条款,加强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法律供给;通过对“总行——大区分行——中心支行——支行”一元四级的央行组织制度在职权与职责方面进行改良,在金融机构设置与职能安排上实现区域金融支持;实施区域差异化金融,对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进行差异化安排;通过设置政策性和市场性双目标、设立区域政策性银行等路径,对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功能进行补强。第六章——“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主体内容及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首先,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从法制思维角度而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法律制度是对国家区域援助行为“监管的监管”;从理论依据角度而言,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区域财政援助绩效评估作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核心构成,存在很多问题,进而引发了对国家区域援助进行绩效评估的制度思考。其次,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主体内容构成。在对国家区域援助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主体、评估周期、评估指标、评估结果等“结构性构成”进行细化,搭建起以时间维度和内容维度为框架的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制度,保障了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有效性及结果的合理性。再次,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对于绩效评估结果为无效的国家区域援助,要进行援助无效责任追究,并通过“资格减等”对援助主体能否获得国家在援助制度中设置的各项优惠资格及优惠的级别进行降级减等,通过“回转”实现援助力量的保存,从而把积极的鼓励促进和消极的限制禁止相结合,通过奖励和惩罚实现对区域援助行为的指引和调控;对于绩效评估结果为有效的国家区域援助,要通过动力机制、补偿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有序推进相关援助对象区域退出国家区域援助,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第七章——“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的域外考察及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首先,域外各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考察。各国区域援助普遍“立法先行”,法律体系呈现出以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为核心、以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为实施细则的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特点,对我国进行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其次,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立法应是由多层级、多位阶立法和政策等不同法律形式构成的一套法律体系,具体包括:以法律形式为内容的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以政策、规划等形式为内容的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和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第一,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制定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应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同时要重视地方参与和社会参与,满足对现行国家区域援助政策进行宏观梳理和指导的立法要求。内容方面,统筹国家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涉及到援助理念、援助原则、援助对象、援助方式和绩效评估及应用的一般性规定。第二,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在单行法体系方面,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主要包括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和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根据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结果,我国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主要包括老少边穷地区援助单行法和困难地区援助单行法,具体包括革命老区援助单行法、少数民族地区援助单行法、边境地区援助单行法、穷困地区援助单行法、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援助单行法、产业衰退的老工业城市地区援助单行法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援助单行法。根据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主要方式,我国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主要包括区域财政援助单行法、区域税收优惠单行法和区域金融支持单行法。在单行法形式方面,鉴于我国当下的法制环境和区域法治实践,笔者认为以法规政策为主要形式具有正当性和可行性。在单行法层级和制定主体方面,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所涉及的援助对象区域与我国行政管理层级相对应,存在国家、省、市、县、镇(乡)5个层级,因此,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等也应在层级上分为5个层级,针对不同层级空间区域规划进行援助的单行法也相应分为5个层级,而不同层级单行法的制定主体也分别由国土资源部法规司(跨省级)、国土资源部在省级的派出机构与省级立法部门(省级且国土资源部在该省设立派出机构)、国土资源部指定人员与援助对象区域所在行政层级立法部门(省级及以下各层级且国土资源部未在该行政层级设立派出机构)承担;如果涉及到区域援助的特定援助方式,则由该援助方式所涉主管部门参与到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的起草工作中来。在单行法内容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对象识别的标准,明确特定区域援助中适用的援助方式,并对区域财政援助、区域税收优惠、区域金融支持等主要援助方式进行特殊规定。在单行法的实施与监管方面,要加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应用,进一步编制详细规划,充分利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维持稳定性。

林坚[2](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刘颖[3](2009)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区位、自然和历史等因素,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还在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多方面筹集资金投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但是,当前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制度有待规范,这就决定了现阶段民族地区无法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改变资金短缺的状态。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政府的资金供给和制度供给,最终启动民间资本,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制,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融资理论及制度的缺失,导致在实践中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范围不明确、决策不科学、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健全,政府投融资效益低下,严重背离了政府投融资的初衷。因此,对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统一的论述与写作原则展开。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范畴的形成,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相关概念、范畴和运行机理进行了阐述。以此为理论分析框架,详尽梳理了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民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并深入分析了这些理论成果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同时,结合政府的经济职能以及政府投融资的一般功能,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论述了政府投融资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的发展历史、现状、主要问题以及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的发展演进,可以划分为政府财政单一投融资主体阶段、投融资体制改革初步探索阶段、扩大市场机制作用阶段、确定市场经济型投融资框架阶段、市场经济型投融资体制初步形成阶段。在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资总量、投资质量、投融资体制、投融资环境等方面对民族地区投融资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在观念、范围、决策、实施、管理方式及监管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着重从商品经济基础、统制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政策等角度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指出政府投融资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本文最后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在从总体上规定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与路径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以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市场协调发挥作用,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提高民族地区资本的自生能力和再造能力,投融资重点随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调整等为改革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的主要原则,以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运用集约化、投融资管理科学化、体制规范法制化为主要目标,进而以调整政府投资范围、实行倾斜性财政政策、政府投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完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为改革路径。并具体提出了从完善税收制度、积极利用公债融资、大力发展财政投融资、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等方面入手改革民族地区政府的传统融资方式;从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大力发展项目融资、推行彩票融资等方面尝试民族地区政府融资方式的市场化创新;并进而从政府投融资决策机制、政府投融资项目管理方式、政府投融资约束监督机制等方面对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研究范围的整体性。本文以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作为研究对象,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同时对于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本文并没有单纯从政府投融资本身进行论述,而是从民族地区投融资全局入手,全面分析了民族地区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完善和改革政府投融资在民族地区的必要性。二是概念规定的完整性。本文对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概念的规定为“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强化宏观调控功能,以财政和信用手段筹集资金,以投资或融资的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这一规定相比以往的规定更具完整性,从而使论文对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的分析更全面。三是政策建议的系统性。本文在明确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原则、目标和路径的基础上,尝试从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方式、投融资决策机制、项目管理方式以及约束监督机制等涉及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的各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力争全面、系统地提出改革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的思路。

王颖[4](2006)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偏枯的“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9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成为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是以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其区位偏僻,封闭性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众多,如何解决这部分人口脱贫致富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传统的扶贫开发内容主要局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而我国农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农业领域的农民增收的空间已经非常狭窄了,通过发展传统农业、牧业、林业减缓或消除贫困的效果已不再明显。大量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是高度重叠的,贫困地区是旅游资源最具潜力的区域,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资源品质较高,因此将旅游开发与反贫困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对国际旅游学界近年来关注的新课题——PPT(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的分析,结合相关理论的阐述,在内涵与外延上把握PPT战略的要义,即无论何种旅游方式,只要对穷人有利(这种利益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或环境利益),都可认为是PPT,PPT战略致力于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开发上,它强调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增强贫困地区自身发展的能力,最终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而使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论文进一步在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下研究旅游产业对就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农村贫困地区减贫方面凸现其重要作用。当然,“旅游扶贫”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本文在后者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社区居民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把扶贫的行动纳入到旅游开发的系统运作之中。文章深入剖析PPT战略中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与选择,指出目前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的必要性,构建中国PPT战略重要性,对我国旅游扶贫提出相应的模式选择、保障体系与动力系统,同时客观地指出PPT战略不是孤立的,

马长有[5](2005)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时代课题。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在我国进入21世纪之际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从金融视角思考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势将成为必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此体系中金融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强化其支持力度,探索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途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金融部门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笔者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联系作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指导思想,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西方金融深化理论的有关原理、方法及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经济日趋市场化和开放化的大背景中,从金融深化、投融资体制、区域资金流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金融运行效率等方面揭示金融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西部地区金融浅层发展的特征、成因及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并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探讨和论证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以增强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战略途径和具体策略。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明了西部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选题的目的、意义,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创新点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评价。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纵观经济学发展历程,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

沙治慧[6](2005)在《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对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相关概念界定、区域开发公共投资相关理论梳理及评价、我国公共投资发展历程以及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欠发达地区公共投资政策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的实际,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的战略意义,基础设施建设中、特色经济发展中、科技教育发展中的公共投资,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管理的相关问题。 首先,论文在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历程与重大举措的基础上,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重大作用从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认为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政策涵义,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运行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公共投资结构的调整是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公共投资是为贫困人口增加稳定收入来源,缓解贫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提供有效的支持;通过公共投资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西部地区的居民能够公平地享受与其他地区居民相同的生活设施和环境,同时为西部地区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从而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社会公平状况的改善。在此基础上,并为配合继续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公共投资的领域必须从投资的优先顺序、投资的主体以及资金的筹集渠道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保证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的效果。

黄颂文[7](2005)在《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做出综合、系统的归纳,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化特点、趋势和原因进行探讨,对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内容和途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更为科学的农村反贫困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意见。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根据少数民族人口少、居住分散、地理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等特点,实施特殊的民族政策,尤其是进行扶贫开发20多年来,西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种种原因,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仍远远滞后于其他地区,贫困状况依然严峻,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并存,绝对贫困人口多、面广、程度深、返贫率高,由此构成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峻挑战。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还面临许多新的困境。主要是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移民搬迁难度大,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等。致贫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历史原因。区域环境恶劣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客观条件,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贫困的深层原因,扶贫政策的内在缺陷,贫困地区优惠政策被弱化等也严重地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步伐。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走势。西部民族地区出现扶贫开发速度趋缓,脱贫人口呈递减趋势,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贫困程度更加严重,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衡量贫困的水平指标将趋高位,历史致贫因素趋弱,致贫新因素却日益趋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已接近“合理”区间的上限,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将成为贫困人口中最受关注的群体等基本走势。 21世纪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战略应该由过去单纯关注贫困户的收入贫困,更多地转向关注知识贫困(获取、吸收、交流、创造知识的能力)、权力贫困(就业机会、收入机会)和人力贫困(识字水平、营养卫生健康),在贫困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进一步认识到农村反贫困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及时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采取特殊对策,解决少数民族剩余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逐步把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稳定巩固下来,为提高生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1世纪初,我国政府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反贫困的政策体系,要注意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政策措施和成功经验适时地提升为法规,使我们的反贫困工作由过去主要靠政策逐步地转向依靠法律法规,确保反贫困具有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法律的保障性,真正能够“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加快反贫困立法。农村发展要有新思路,要统筹城乡发展,停止对“三农”的剥夺,充分调动城乡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变“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形成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要完善和调整利于贫困人口减负的税费制度,进一步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尤其是移民新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解决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结构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真正让贫困农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必须对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进行调整改革,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信贷机制。要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各种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21世纪初,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

甘时勤[8](2004)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的客观形势和区域格局下,2004年3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认真研究并深刻把握西部开发工作的规律性,不断改进和加强对西部大开发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实施西部大开发四年多来,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特色农业、能源建设、旅游、中医药等产业迅速崛起。但是,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仍在拉大,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缓慢,工业竞争力不强,“三农”问题突出,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是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资金约束仍然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瓶颈”问题。如何筹措开发资金、弥补资金缺口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成为西部开发得以持续推动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逐步由财政主导型转变为金融主导型的过程中,西部大开发的资本形成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主要依赖财政投入,而应该更多地寻求金融支持。 金融发展的总体分析表明,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强相关关系,金融发展,有利于稳定快速有质量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增长差距。但是,我国金融发展却呈现明显的“高增长、低效率”特征,在整个改革中,金融市场只是被动地适应西部开发融资的需要,未能发挥现代金融在配置资源,风险管理、监督企业、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多种功能。目前,在我国执行统一的存贷利率的情况下,由于地区投资收益的差别,经济发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达的东部贷款收益率比西部高,客观上导致了西部资金“倒虹吸”到东部,让原本就极其贫血的西部经济雪上加霜。这种严峻的现实要求国家在增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要出台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政策,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充分发挥金融的筹资融资、调节经济和资源配置功能,支持西部经济开发。因此,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我国正处于向市场化转型的阶段,这种背景下的区域开发政策尚无经验,因而在制订和规范支持西部开发的金融政策时,需要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政策、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现状和现行政策的不足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国际经验的考察,可以为我国的政策选择提供一个参照系,而东西部发展现状的分析则可以为金融支持的政策和措施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构造理论的基础。因此研究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为总论,第三章到第七章为专论。第一章梳理和归纳了西方发展金融学理论,阐释了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而通过分析美国西部开发、日本北海道开发经验,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中金融支持的可行性;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评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阐述西部地区金融政策总体框架。第三章针对西部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关联度小,结构转换能力弱等问题,通过借鉴美国、欧盟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政策和经验,提出了利用信贷、利率等金融杠杆,将财政与金融配合,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第四章从“三农”问题入手,针对西部落后的农业,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等现状,研究了西部农村金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政策,同时探讨了如何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发挥其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第五章用科学的发展观论证了西部生态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利用金融支持西部生态建设作了系统的分析。第六章深入阐述了西部科技和教育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作用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困境。针对西部科技和教育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七章从政策性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三个类别具体阐述了如何促进金融体制创新,在完善自身经营的同时,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和探索。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角度,阐释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探讨了金融支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前,关于西部开发中的金融研究,大多立足于金融,从“区域金融”出发去讨论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与西部开发问题。难免有一定局限性。本文转换了研究视角,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出发,研究西部大开发对金融提出了什么要求?如何通过金融支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金融怎样在为西部大开发服务中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这样,就从思维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拓展了 “区域金融”的视野,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揭示了方向和路径。 论文通过金融与发展相关关系的分析和资金向东部“倒虹吸”式的流失研究,证明资金

西部大开发课题组[9](2003)在《云南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直接融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实施西部大开发,需要各种生产要素进入,尤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云南省在西部大开发中首先面临的一个实质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要解决这一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有利于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制,提高资本的积累效率和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必须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开辟新的筹集资金渠道。本课题将根据云南省财政金融的

时新荣,李春林[10](2002)在《试论国家财政金融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文中提出本文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入手 ,以解决西部大开发的资金短缺、资金流动和资金的合理运用问题为出发点 ,重点探讨通过资本运作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和实践 ,进而提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开展资本运作的几种具体设想。

二、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建立区域性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建立区域性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研究的理论准备
    第一节 区域的范畴界定
        一、区域的语义分析
        二、不同学科中区域的内涵剖析
        三、本文语境下区域的涵义与边界
    第二节 国家区域援助的内涵与限定
        一、援助的内涵
        二、区域援助的界定与体系
        三、国家区域援助的概念与体系
    第三节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要素
        一、援助对象
        二、援助方式
        三、援助绩效评估
第二章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理基础
    第一节 国家职能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义务
        一、国家职能的演进
        二、国家区域援助义务的逻辑根源
    第二节 发展权利理论与区域发展权
        一、发展权的变革
        二、区域作为发展权的权利主体
        三、区域发展权的内容与实现
    第三节 实质正义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
        一、实质正义的内容
        二、实质正义在区域层面的实现
第三章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演进过程
        一、萌芽阶段:国家区域援助的模糊概念及实践
        二、正式形成:以“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为标志
        三、推动立法:以《西部开发促进法》为例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立法现状与政策梳理
        一、成文法层面
        二、国家区域援助政策层面
    第三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不明确
        二、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强制性缺失
第四章 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
    第一节 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及相关制度概况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欧盟
        四、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特点及经验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基石
        一、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背景
        二、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目标
        三、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原则
    第三节 实现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的建议
        一、国家区域援助对象的识别
        二、明确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
        三、以法律形式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进行明确规定
第五章 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方式体系
        一、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主要类型
        二、国家区域援助对象适用的援助方式组合设计
    第二节 区域财政援助制度
        一、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的域外考察
        二、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的建议
    第三节 区域税收优惠制度
        一、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的域外规定
        二、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的建议
    第四节 区域金融支持制度
        一、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域外考察
        二、我国区域金融支持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与应用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
        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法制思维
        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理论依据
        三、核心:国家区域援助财政支出绩效评估
    第二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主体内容构建
        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全生命周期”
        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结构性构成”
    第三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应用
        一、国家区域援助无效责任法律制度
        二、国家区域援助退出法律制度
第七章 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的域外考察
        一、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的概况介绍
        二、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的内容与特点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
        一、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的构建
        二、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的创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产业转移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一、产业结构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一、区域分布
    二、区域演进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一、GDP总量大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四、投资成本低
    五、人才储备多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七、政策环境好
    八、区位条件优越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一、产业升级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一、基本格局
    二、区域定位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三、产业集群战略
    四、科技人才战略
    五、科技园区战略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二、合作生产模式
    三、良性竞争模式
    四、资源整合模式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范畴的形成
        一、民族地区概念范围的界定
        二、政府投融资概念的界定
        三、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内涵
    第二节 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相关理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相关性研究
        二、民族经济学的相关性研究
        三、发展经济学的相关性研究
        四、区域经济学的相关性研究
        五、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性研究
        六、金融发展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七、理论启示
    第三节 政府投融资体制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政府经济职能
        二、政府投融资的作用
        三、政府投融资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的历史沿革及矛盾分析
    第一节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一、政府财政单一投融资主体阶段(1949~1978)
        二、投融资体制改革初步探索阶段(1979~1983)
        三、扩大市场机制作用阶段(1984~1991)
        四、确定市场经济型投融资框架阶段(1993~2003)
        五、市场经济型投融资体制初步形成阶段(2004~今)
    第二节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现状
        一、民族地区投资总量严重不足
        二、民族地区既有投资质量不高
        三、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严重滞后
        四、民族地区投融资环境欠佳
    第三节 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政府对政府投融资认识模糊,缺乏统一引导
        二、政府投资超范围,融资渠道单一
        三、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尚未实现
        四、政府投资实施阶段效率低下
        五、投资管理方式有待规范
        六、政府投资监管体系亟待改进
    第四节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历史基础薄弱
        二、统制经济体制下的高度行政控制惯性依然存在
        三、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落后制约投融资活动的发展
        四、缺乏有针对性的倾斜性投融资政策
    第五节 国外区域经济开发中解决投融资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外区域经济开发中解决投融资问题的经验
        二、各国经验的主要启示
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和路径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原则
        一、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原则
        二、弥补市场失灵原则
        三、政府、市场协调发挥作用原则
        四、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提高民族地区资本的自生能力和再造能力原则
        六、投融资重点随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调整原则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二、资金运用集约化
        三、投融资管理科学化
        四、体制规范法制化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路径
        一、政府投资范围的调整
        二、对民族地区实行倾斜性财政政策
        三、政府投融资方式的多样化
        四、完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
        五、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第四章 改革民族地区政府的投融资方式
    第一节 改革民族地区政府的传统融资方式
        一、完善税收制度
        二、积极利用公债融资
        三、大力发展财政投融资
        三、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第二节 民族地区政府融资方式的市场化创新
        一、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二、大力发展项目融资
        三、彩票融资
    第三节 改革、重构民族地区政府的投资方式
        一、政府投资方式的分类
        二、政府投资方式的功能与作用范围
        三、政府投资方式选择
第五章 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
    第一节 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决策机制
        一、规范政府投融资决策程序
        二、简化、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三、建立政府投资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集中决策制度
        四、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和计划约束机制
        五、建立投资决策管理信息系统和投资评估指标体系
        六、发展决策咨询制度
        七、实行政府投资决策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
        八、实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评估制
        九、引进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
        十、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
    第二节 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项目的管理方式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类型
        二、深化项目法人责任制
        三、完善代建制
    第三节 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约束监督机制
        一、建立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预算约束机制
        二、建立健全政府投融资监管的法规体系
        三、加强对政府投资重点环节的监管
        四、完善政府投资的内部监管体制
        五、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六、重视对政府投融资监管结果的运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方法
    第三节 旅游扶贫研究综述及创新
第二章 PPT 战略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第三节 旅游乘数理论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旅游业扶贫(PPT)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旅游业的产业分析
    第三节 旅游扶贫的优势
第四章 旅游扶贫的目标地区与目标人口
    第一节 农村贫困的解析
    第二节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识别
    第三节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
    第四节 PPT 战略的目标对象
    第五节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现状
第五章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旅游扶贫开发的背景和机遇
    第二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现状
    第三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困境
第六章 旅游扶贫中主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政府的作用和责任
    第二节 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经济行为
    第三节 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的发展
第七章 旅游扶贫战略的模式与保障体系
    第一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PPT 战略动力系统
    第三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保障体系
    第四节 旅游扶贫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国内旅游扶贫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对策建议
    第二节 西藏旅游扶贫案例
    第三节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第九章国际旅游扶贫实证研究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南非旅游扶贫战略的评述及启示
    第二节 尼泊尔的旅游扶贫案例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旅游扶贫案例
主要参考资料
后 记
原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5)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富饶的贫困”
        1.1.2 繁荣与贫困共存
        1.1.3 西部发展处于转型时期
        1.1.4 金融资本的推动
        1.1.5 金融结构的区域失衡
        1.1.6 金融全球化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实践
    2.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2.1.1 经济增长的源泉:因素分解
        2.1.2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1.4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2.1.5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理论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回顾
        2.2.1 货币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2.2.2 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理论
        2.2.3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2.2.4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国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
    2.3 对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理论的简短评述
    2.4 对理论考察得出的几点结论
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理
    3.1 现化经济的基本特征
        3.1.1 实物经济与金融运行的交融
        3.1.2 经济金融化程度加深
        3.1.3 直接融资比例上升
        3.1.4 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
    3.2 金融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3.2.1 有效动员储蓄
        3.2.2 优化资源配置
        3.2.3 促进公司治理
        3.2.4 便利风险管理
        3.2.5 便利商品交换
    3.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总量关系
    3.4 金融发展作用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3.5 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贡献度
        3.5.1 金融在要素投入量提高中的贡献
        3.5.2 金融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的贡献
        3.5.3 金融对经济总量增加的直接贡献
        3.5.4 金融在经济增长率中的总体贡献度
    3.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3.6.1 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
        3.6.2 金融已成为社会资源的配置中心
        3.6.3 金融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中心
        3.6.4 金融成为国家经济稳定的核心
    3.7 结论与展望
4 西部区域货币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
    4.1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特殊性
    4.2 区域间货币资金流动的途径
        4.2.1 商品买卖所形成的资金流动
        4.2.2 劳务输出与资金流动
        4.2.3 直接投资所引起的资金流动
        4.2.4 银行间的资金流动
        4.2.5 证券市场引起的资金流动
        4.2.6 外商直接投引起的资金流动
    4.3 区域间货币资本流动的失衡
        4.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区间分布的失衡
        4.3.2 货币资金在区域间流动的失衡
        4.3.3 政府预算资金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4.3.4 民间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在区域间流动的失衡
        4.3.5 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4.3.6 其他资本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4.4 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间经济差距关系的分析
    4.5 区域发展中的货币资金合理流动
        4.5.1 塑造合理的区域间资金流动格局的理论思考
        4.5.2 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5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5.1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静态分析
        5.1.1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5.1.2 西部开发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5.1.3 西部开发处于需求约束的市场环境中
        5.1.4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的传导过程
        5.1.5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的内容
    5.2 金融协调西部经济发展的动态逻辑
        5.2.1 企业成长阶段与西部金融的动态支持
        5.2.2 金融协调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
    5.3 金融发展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
        5.3.1 金融市场对区域资本形成的促进功能
        5.3.2 金融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5.3.3 金融发展激发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活力
        5.3.4 金融发展推进西部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
6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现实依据
    6.1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经济差距
        6.1.1 东西部地区GDP及增长率差异比较
        6.1.2 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及可支配收入差异比较
        6.1.3 东西部地区工业增长率差异比较
        6.1.4 东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6.1.5 东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差异比较
    6.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现实状态
        6.2.1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现状
        6.2.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6.2.3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6.3 西部地区金融运行的效率及成因探析
        6.3.1 西部地区金融运行的效率分析
        6.3.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落后的成因探析
7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7.1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借鉴
        7.1.1 深圳特区经济开发与金融支持
        7.1.2 上海浦东经济区开发与金融支持
    7.2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借鉴
        7.2.1 美国西部开发与金融支持
        7.2.2 日本北海道开发与金融支持
    7.3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启示
8 金融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8.1 货币金融政策的区域化调整
        8.1.1 货币金融政策在区域发展中的实践
        8.1.2 货币金融政策在区域发展中的调整
    8.2 西部货币市场的深化发展
        8.2.1 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8.2.2 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
        8.2.3 实现商业性金融的多元化发展
    8.3 西部资本市场的多层化发展
        8.3.1 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和模式
        8.3.2 西部股票市场的发展
        8.3.3 西部债券市场的发展
        8.3.4 西部基金市场的发展
        8.3.5 西部产权市场的发展
        8.3.6 西部中长期信贷市场的发展
    8.4 西部农村金融的发展
        8.4.1 西部金融支农力度弱
        8.4.2 西部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4.3 西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8.5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
        8.5.1 构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作用
        8.5.2 构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理由
        8.5.3 构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
        8.5.4 构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主要措施
    8.6 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效率
        8.6.1 西部金融面临对外开放的挑战
        8.6.2 开拓创新:西部金融业的战略抉择
        8.6.3 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声明
致谢

(6)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结构和内容
    三、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基本范畴界定与相关理论回顾
    第一节 基本范畴界定
        一、公共产品
        二、公共投资
        三、财政支出、财政投资与民间投资
        四、西部地区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公共投资一般理论
        二、区域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理论
    第三节 中国公共投资的理论与实践
        一、我国三代领导人的财政发展思想
        二、我国公共投资的体制变迁过程
    第四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中公共投资政策国别比较
        一、美国政府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二、日本政府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三、欧盟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四、启示
第二章 公共投资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一、西部大开发的历程与重大举措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公共投资在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重大作用
        一、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二、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领域
        一、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优先顺序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主体
        三、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多渠道筹集资金
第三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基础设施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及特点
        二、基础设施对西部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效应分析
    第二节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评价
        一、西部基础设施的现状分析
        二、西部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分析
        三、西部基础设施未来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投资需求
    第三节 西部开发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一、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西部开发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评析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二、西部实施生态富民工程的现状及总体评价
    第五节 建立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长效机制
        一、确立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方向与重点
        二、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融资运作模式
第四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特色经济发展
    第一节 西部开发中区域特色经济的构建
        一、特色经济的内涵
        二、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意义
        三、西部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模式
        四、西部特色经济发展中公共投资应遵循的原则和范围
    第二节 公共投资与特色产业的培育
        一、西部特色经济开发的地缘优势与资源依据
        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三、特色产业培育中公共投资的策略选择
    第三节 公共投资与特色经济增长极的培育
        一、增长极与核心——边缘理论
        二、公共投资与西部重点经济带中心城市再造
        三、公共投资与城乡一体化农村发展战略实施
第五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发展
    第一节 公共投资理论与科技教育
        一、科技教育投入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科技教育公共投资政府行为解释
    第二节 西部科技发展与公共投资政策
        一、西部地区科技与科技公共投融资发展态势分析
        二、西部地区科技大开发的实施重点
        三、完善西部地区科技公共投资政策的对策思路
    第三节 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与公共投资政策
        一、西部地区教育需求与教育公共投资现状
        二、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公共投资政策取向
第六章 西部大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管理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运行机制
        一、公共投资运行中重点处理的几种关系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制度建设
        三、健全与规范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的运作组织机构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效益评价
        一、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效益的内涵界定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指标
        三、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管理
        一、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体系
        二、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运行系统
        三、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运作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声明
致谢

(7)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第一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文地理的基本情况
        一、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陆上边疆区域
        二、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自然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区域
        三、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自然环境最不平衡经济发展层次多样化的区域
    第二节贫困和贫困的演变
        一、贫困和贫困的标准
        (一)贫困的概念
        (二)贫困线和贫困标准
        二、测量贫困的办法
        (一)采用货币收入与消费额来确定和测量贫困
        (二)采用健康与教育来确定和测量贫困
        (三)采用脆弱性来确定和测量贫困
        三、贫困的演变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化的基本情况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回顾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继续存在并且高度集中的区域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贫困强度指数最高的区域
        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区域
        五、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返贫率最高的区域
第二章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面临的困境和原因探究
    第一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
        二、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因素分析
        (一)绝对贫困人口高度集中地区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环境因素
        (二)相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地区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环境因素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和移民搬迁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贫困问题仍然是21世纪初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最突出和最普遍的问题
        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移民搬迁难度加大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扶贫资金筹措和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扶贫资金筹措困难,资金投入后所有权归属不明
        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
        三、贫困农户难以得到信贷资金支持
    第四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区域环境恶劣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客观条件
        二、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不同社会阶段逐渐退于劣势地位
        三、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深层原因
        四、扶贫机制、政策的内在缺陷,西部贫困地区优惠政策被弱化
        (一)地方政府偏离既定的扶贫宗旨和目标
        (二)优惠政策被弱化
        (三)信贷扶贫政策的基本缺陷
第三章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基本走势
    第一节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速度趋缓 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
        一、扶贫开发速度趋向缓慢,脱贫人口呈递减趋势
        二、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贫困程度更加严重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 贫困人口趋向三元化
        一、贫困人口处于不稳定解决温饱状态,无条件享受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好处
        二、贫困指标将趋高位,贫困人口趋向三元化
    第三节导致贫困的因素日益趋强 妇女老人儿童等将成为弱势群体
        一、历史致贫因素趋弱,致贫新因素却日渐趋强
        二、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将成为弱势群体
    第四节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已接近“合理”区间的上限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低于全国水平和国定贫困县的平均水平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收支高于全国和国定贫困县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贫困县之间收入差距悬殊
        三、少数民族贫困县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比全国和国定贫困县的要高
        四、少数民族贫困县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第四章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内容和途径
    第一节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一、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
        二、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
        (一)要认清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及时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
        (二)采取特殊对策,解决民族地区剩余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逐步把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稳定巩固下来,为提高生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容和途径
        一、以“整村推进”的扶贫机制改善民族地区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积极做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是加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一)实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二)实现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保证
        (三)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城镇化建设和劳务输出,是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
        三、积极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优势特色农业,扶持扶贫龙头企业
        (一)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途径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扶贫龙头企业
第五章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保障走向法制化研究
    第一节尽快使反贫困走上法制化轨道
        一、使农村反贫困走向法制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农村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客观上决定了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加强农村反贫困立法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
        (三)依法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是国内外开发贫困地区的基本经验,扶贫开发法制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使农村扶贫开发走向法制化的若干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使反贫困走向法制化的基础和前提
        (二)构建《贫困地区促进法》的框架设计建议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法制化探析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
        (一)建立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生有所靠”
        (二)在民族地区逐步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老有所养”
        (三)在民族地区建立和恢复农村合作健康医疗保险制度,保证“病有所医”
        (四)确立自然灾害分级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探讨
        (一)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对西部农民的影响和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必要性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原则
        (三)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总体框架设计
第六章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和发展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政策
    第一节统筹城乡全面发展 停止对“三农”的掠夺
        一、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二、建立城乡统一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一)统一的产权制度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优化并顺利配置
        (二)统一的价格制度彻底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三)统一的户籍制度促使农民合理流动
        (四)统一的就业制度使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优化配置
        (五)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使农民公平地享有各种福利保障和教育待遇
        (六)统一的财税金融制度是农民减负的重要环节
    第二节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巩固扶贫成果的有力保证
        一、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使用权长期化
        二、不断强化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分权,逐步实现“耕者有其权”
        三、集体土地应当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明确承包范围,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四、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承包期限,允许有条件地进行小调整
        五、要明确土地承包费提取办法、承包合同的确定和完善承包纠纷处理机制
    第三节完善西部民族地区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一、完善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的建议
        (一)重点加大对西部极贫人口集中地区的投入,配套资金不能“一刀切”
        (二)根据新阶段扶贫特点,调整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
        (三)创新扶贫资金管理方式,加强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
        (四)利用民族地区财政政策推动全社会参与扶贫
        二、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信贷机制建议
        三、在民族地区农村实践和创新小额信贷模式
        (一)继续借鉴小额信贷在国际和中国发展的经验
        (二)民族地区开展小额贷款应注意的问题
        (三)借鉴国际经验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模式开展小额贷款
        (四)小额贷款方式要创新,要有民族地区特色
    第四节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调整和发展民族政策
        一、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二、完善和实行照顾及鼓励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的政策
        三、完善和实行优惠金融政策,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融资机制
        四、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在资源开发中照顾少数民族利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实施支持民族地区发展非国有经济,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产业政策,扶持民族地区发展乡镇企业
        六、继续和完善开展边境贸易与实施沿边开放政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8)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论文结构
    三、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基本范畴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基本范畴界定
        一、关于西部地区的地域范围
        二、西部大开发的特定含义
        三、金融与金融支持
    第二节 相关理论评述
        一、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二、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
    第三节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借鉴
        一、美国西部开发
        二、日本北海道开发
        三、美、日区域经济开发的经验
第二章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及其金融支持的总体思路
    第一节 中国区域格局的新变动
        一、东中西三大地带发展格局的变动
        二、中国区域问题分析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评价
        一、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
        二、投资增长与投融资机制
        三、经济增长及收入差距
        四、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
        五、外贸出口与利用外资
    第三节 西部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总体框架
        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
        二、西部地区金融政策总体框架
第三章 产业结构调整及其金融支持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一、产业及其分类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三、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第二节 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金融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可或缺的支持
        二、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三、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第三节 西部地区的产业及金融状况分析
        一、西部地区的产业现状
        二、西部地区的金融状况
    第四节 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金融支持
        一、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三、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金融支持分析
第四章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及其金融支持
    第一节 西部地区“三农”现状
        一、西部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二、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状况
    第二节 西部地区“三农”问题及其金融分析
        一、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成因与特征
        二、目前西部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金融支持
        一、中央信贷政策分析
        二、中央财政政策分析
        三、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
        四、未来“三农”政策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金融支持
    第一节 西部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一、西部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第二节 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西部生态环境事关整个民族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
        二、生态环境是西部开发的制约性因素,生态建设是西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金融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中央对西部生态经济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二、建立地区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建立西部生态建设基金
        四、优先引导国外援助项目向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倾斜
        五、适时开征环境税,增加生态环境建设的直接投入
        六、发行生态环境建设彩票
第六章 西部开发中的科技教育发展及其金融支持
    第一节 科教在西部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一、科技对西部开发的战略地位
        二、教育对西部开发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科技发展与金融支持
        一、西部地区科技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二、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
    第三节 教育发展与金融支持
        一、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二、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
第七章 西部金融机构改革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
        一、西部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二、西部政策性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
        一、西部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二、对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三节 地方金融机构
        一、发展西部地区地方金融机构的必要性
        二、制约西部地区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因素
        三、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声明
后记

(9)云南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直接融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直接融资是解决云南省资金不足难题的重要途径
    (一)资金短缺是云南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突出矛盾。
        1. 中央的直接投资有限。
        2. 地方财力有限。
        3. 银行信贷投入能力有限。
    (二)直接融资是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
二、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手段及云南现状分析
    (一)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1. 证券市场融资。
        2. 建立各种投资基金筹资。
        3. 发行企业债券筹资。
    (二)通过资产重组筹集资金。
    (三)通过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筹集资金。
    (四)利用土地出让筹集和吸引资金。
    (五)采用BOT、TOT、ABS等方式筹集资金。
三、云南省直接融资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障碍
    (一)资本市场发育不全,直接融资的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且结构失衡,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直接融资活动。
    (二)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市场准入的门槛过高,没有形成政府、企业、民间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融资结构,社会资本难以融合。
    (三)缺乏创新的土地使用制度,土地交易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各种人为的障碍较多,土地难以吸附资金和吸引投资。
    (四)缺少创新的直接融资工具,直接融资渠道单一,不能有效地吸引资金进入。
四、直接融资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符合云南市场需要的直接融资体系和新机制。
    (二)充分利用“三个市场”、积极培育三大板块上市融资。
        1. 培育和发展优势企业,加快企业国内主板上市速度。
        2. 积极做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培育准备工作,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3. 重点扶持电力、公路企业到境外上市。
        4. 充分利用“壳”资源。
        5. 积极培育“三大板块”上市融资。
    (三)加大创设产业投资基金,稳步发展风险投资基金。
    (四)加大企业债券发行力度,积极建立私人权益资本市场。
    (五)充分发挥云南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实现资产存量市场化融资。
    (六)创新土地使用制度;依靠土地滚动开发机制筹集资金和吸引投资。
    (七)认真落实各项鼓励投资的政策,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西部大开发中筹资、引资功能。
    (八)积极组建各类投资公司,大力发展融资中介业务。
    (九)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创新融资工具,大胆采用国际通行的BOT、TOT、ABS方式进行筹资。

四、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建立区域性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D]. 吕慧娜.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2]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
  • [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D]. 刘颖.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 [4]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 王颖.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11)
  • [5]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马长有. 四川大学, 2005(08)
  • [6]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D]. 沙治慧. 四川大学, 2005(06)
  • [7]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D]. 黄颂文.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8]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D]. 甘时勤. 四川大学, 2004(02)
  • [9]云南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直接融资对策研究[J]. 西部大开发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3(70)
  • [10]试论国家财政金融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J]. 时新荣,李春林. 西南金融, 2002(08)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中设立区域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