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不典型Brugada综合征家系调查及分子遗传学初步研究

心电图不典型Brugada综合征家系调查及分子遗传学初步研究

一、心电图不典型的Brugada综合征家系调查及初步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洪葵,朱文根[1](2016)在《国人Brugada综合征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特征研究现状》文中提出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r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心电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V1V3导联(或上/下一肋间)ST段抬高,伴致命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引起反复晕厥、心脏骤停甚至心脏性猝死(SCD)。自1992年BrS被Brugada两兄弟提出后,BrS相关研究一直是心律失常领域方面的难点,其基础机制研究和临床诊疗规范倍受同行关注。鉴于人种差异,本文就国人BrS流行病学资料、遗传学基础及相关临床特征研究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熊琴梅[2](2014)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是临床上一类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和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心肌病。既往流行病学调查DCM患病率为36.5/10万,近年来具有上升趋势。进行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形式室性心律失常是DCM常见严重合并症,猝死风险高,因而引起研究人员广泛关注。DCM多数情况下散发存在,部分可呈现家族性发病趋势,遗传因素在DCM发病中具有主导地位。目前国内外对DCM家系的大量遗传学研究已发现大约30%~50%的DCM具有显着的遗传基础,涉及近50个基因的相关变异。这些基因主要编码肌小节蛋白、细胞骨架蛋白、核膜层蛋白等,如TTN、MYH7、TNNT2和LMNA等。近来有文献报道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相关的编码桥粒蛋白基因如DSP、DSG2、PKP2,以及一些离子通道基因如ABCC9、SCN5A,也与DCM发病有关,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鉴于DCM患者易合并各种形式心律失常,甚至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或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而导致猝死,对DCM发生心律失常易感性的分子遗传学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DCM发病呈现男性多于女性的性别差异,然而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性激素或环境激素干扰物是否是DCM发病的关键因素还有待研究。双酚A(bisphenol A,BPA)是目前公认的一类环境激素干扰化合物,广泛用于制作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化学物质之一,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中。自从研究人员发现BPA可从塑料制品渗出通过饮食进入小鼠体内并致畸以来,BPA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既往研究显示人体持续或高水平暴露于BPA环境可引起一些激素敏感性疾病,如生殖系统毒性、性早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乳腺癌、前列腺癌甚至导致脑损害等。近年来一些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BPA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基于动物和细胞水平的研究发现长期BPA暴露可影响小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然而,BPA与DCM发病的相关性迄今未见报道。第一部分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候选基因检测的方式,首次探索钾通道基因与DCM并VT的分子遗传关联性,同时筛查DCM已知致病基因及离子通道基因新突变位点,并进一步从分子生物水平对突变基因进行功能分析,以揭示突变位点对其所编码蛋白功能的影响,深入探索DCM并VT的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同时结合突变携带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候选基因检测对临床诊治的潜在指导意义。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收集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且诊断为DCM并VT的患者临床资料。DCM的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AHA发布的心肌病当代定义和分类,以及2007年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工作组制定的DCM诊治建议。根据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指南中VT的诊断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需至少采集到一次VT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2.候选基因筛查:采集所有入选患者的外周静脉血2~5ml,提取DNA保存于-80℃冰箱。通过候选基因筛查方式,利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已知DCM致病基因和候选钾通道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进行筛查,包括LMNA、MYH7、TNNT2、TNNI3、PKP2、DSP、DSG2、SCN5A和KCNQ1、KCNE1、KCNE2、KCNH2,以期发现致病基因新突变位点;对照组为400例来自相同种族但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个体以及70例不伴VT的DCM患者;3.体外突变诱导及细胞转染:在野生型质粒的基础上,采用体外定点突变诱导技术构建突变质粒。根据突变位点设计诱导突变引物,突变诱导后通过DNA测序验证。通过脂质体介导成功转染突变型或野生型质粒,至人胚肾293细胞(HEK293)进行表达;4.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分析: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转染野生型或突变型质粒的HEK293细胞的相应离子通道功能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在室温记录所有相关电生理参数如电流密度、峰值以及激活曲线等。采用Fitmaster、SigmaPlot、OriginPro7.5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绘图;5.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技术观察突变型与野生型通道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6.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通过提取细胞膜蛋白与浆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转染野生型与R397Q突变型质粒的细胞KCNQ1通道蛋白表达水平;7.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所有获取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ANOVA检验。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DCM并VT患者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48.7±20.4岁。其中2例患者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室舒张末径53~75mm,左室收缩末径40~67mm,左室射血分数22%~45%。2.通过对候选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内含子-外显子结合区进行测序并与400例正常对照以及70例不伴VT的DCM患者进行比较,共发现3个基因新突变位点,分别为KCNQ1-p.R397Q、 DSG2-p.R824G和SCN5A-p.V1604M突变。KCNQ1-p.R397Q突变:KCNQ1基因杂合子错义突变,第1190位核苷酸由G变为A,即c.1190G>A,从而导致第397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谷氨酰胺。KCNQ1-p.R397Q突变存在于一位60岁男性DCM并VT患者。该患者入院心电图QT正常,经射频消融术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后VT复发,随后再次行射频消融术并植入ICD,目前随访患者情况良好。SCN5A-p.V1604M突变:SCN5A-p.V1604M突变:SCN5A基因杂合子错义突变,第4810位核苷酸由G变为A,即c.4810G>A,从而导致第1604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蛋氨酸。该突变存在于一位61岁男性DCM并VT患者。该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逼症状。10年前曾在外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DCM。入我院时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短阵VT。目前该患者已失访,病情进展情况未知。DSG2-p.R824G突变:DSG2基因杂合子错义突变,第2470位核苷酸由C变为G,即c.2470C>G,从而导致第824位的精氨酸被甘氨酸替代。DSG2-p.R824G突变存在于一位65岁男性DCM并VT患者,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和晕厥,表型严重但拒绝行ICD或CRTD植入术,带药出院半年后随访得知在家中猝死。本研究发现了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分别为KCNQ1-p.I145I、 DSG2-p.R773K、 DSG2-p.T835T、 MYH7-p.I989I以及PKP2-p.P273P。其中DSG2-p.R773K、DSG2-p.T835T和PKP2-p.P273P为新发SNP。3.全细胞膜片钳检测显示R397Q突变通道与野生型相比,Iks值在电压为-20~80mv时明显降低,提示钾通道功能降低;然而R397Q突变型与野生型的稳态激活曲线以及电压依赖失活常数均无显着性差异。与野生型相比,R397Q突变并不影响半数激活电压以及斜率。4.免疫荧光共聚焦结果检测提示与野生型相比,转染R397Q突变质粒的细胞上,红色免疫荧光几乎全部被局限在细胞浆内,而未能到达细胞膜,导致KCNQ1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定位明显下降;进一步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R397Q突变型KCNQ1蛋白在细胞膜上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1.本研究首次揭示KCNQ1基因是DCM并VT致病基因,进一步通道电生理分析显示,KCNQ1基因R397Q突变可通过“功能减退”导致DCM并VT的发生。 KCNQ1通道蛋白膜定位表达下降以及转运缺陷均有可能参与了通道“功能减退”的病理机制。2.在DCM并VT患者中检测到SCN5A基因新突变位点V1604M以及DSG2基因新突变位点R834G;提示DCM患者VT致病基因的异质性。3.本研究检测到5个SNPs,分别为KCNQ1-p.I145I、DSG2-p.R773K、DSG2-p.T835T、MYH7-p.I989I以及PKP2-p.P273P。其中DSG2-p.R773K、DSG2-p.T835T和PKP2-p.P273P为新报道SNP。据他人结果报道推测KCNQ1-p.I145I多态性可能与DCM患者发生VT易感性有关。4.携带KCNQ1-p.R397Q突变患者经射频消融术并服用胺碘酮后仍反复发作VT,说明携带基因突变的患者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效果均欠佳,需要ICD置入治疗,提示基因筛查对临床治疗的潜在指导意义。5. DCM不仅是心脏结构疾病,也是与离子通道相关的电生理疾病。本研究成果将为离子通道心肌病新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依据,深入研究离子通道在DCM发病中的机制,将为寻找DCM治疗新靶点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合物双酚A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探讨目的:检测血清BPA水平以及性激素相关指标在扩张型心肌病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差异,探索血清BPA水平对DCM发病的影响,并分析BPA与性激素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1.通过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在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诊断为DCM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的体检中心根据性别年龄匹配原则选取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排除入组前3个月内曾接受激素治疗者外,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其临床资料坚持严格保密原则。2.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次日或体检当日清晨7:00至10:00采集空腹静脉血6ml,当天分离血清并保存于-80℃低温冰箱待集中测定血清BPA水平以及性激素相关指标包括雌二醇(E2)、睾酮(T)、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根据T值和SHBG值,利用公式计算游离雄激素指数(free androgen index)FAI值,FAI=T×100/SHB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述指标,BPAELISA检测试剂盒由日本IBL公司提供,其余ELISA检测试剂盒由武汉优尔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采集并保存血清标本,根据其提供的操作步骤及要求准备试剂及控制反应条件,用酶标仪测量标本光密度值(OD值)。根据标准品浓度和OD值绘制标准曲线,然后用样品OD值计算出样品浓度值。3.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处理并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呈正态分布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控制各项混杂因素后,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清BPA水平与性激素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纳入符合标准的DCM病例88例以及健康对照88例。其中DCM组男性59例,女性29例,男女发病比为2.0:1。DCM组平均年龄是(59.6±13.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是(59.0±12.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BPA检测结果:DCM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BPA水平分别为(6.9±2.7)ng/ml,(3.8±1.9)ng/ml,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根据性别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男性DCM组与男性健康对照组、女性DCM组与女性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为(7.0±2.9)ng/ml vs.(3.9±2.0)ng/ml和(6.5±2.2)ng/ml vs.(3.8±1.8)ng/ml,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3.性激素相关指标检测结果:DCM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水平、SHBG水平以及FAI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结果分别为(488.3±188.2)pg/ml vs.(555.8±165.8)pg/ml、(76.9±30.9)nmol/L vs.(41.0±15.6)nmol/L以及2.9±3.5vs.5.3±2.6,,两组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根据性别不同进行亚组分析SHBG值和FAI值均存在相似的统计学关联。而且男性DCM组的血清T值高于男性健康对照组,且血清ERα值略高,结果分别为(540.8±186.0)pg/ml vs.(656.3±112.9)pg/ml,P<0.001和(1.0±0.6)ng/ml vs.(0.8±0.4)ng/ml,P=0.042。除此之外,各组间的血清ERα和ER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血清BPA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控制各项混杂因素后,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清BPA水平与性激素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BPA水平与SHBG水平呈现正相关性(β=0.041,95%CI(0.024-0.058),P<0.001)。血清BPA与其他性激素参数无相关性。结论:1.与健康人群相比较,DCM患者血清BPA水平、SHBG水平均增高,而FAI值和血清T水平较低,且这些统计学关联无性别差异。2.血清BPA水平与SHBG水平具有正相关性,与其他性激素参数未见统计学关联,但DCM组BPA水平较高的同时,FAI值和T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这些结果提示DCM患者BPA高水平暴露可能引起体内SHBG水平相应升高。

宋冰雪,白鸿远,倪雅娟,卓小桢,卢群,马爱群[3](2013)在《心源性晕厥1个家系临床调查及CACNB2b基因突变检测》文中提出目的评估心源性晕厥合并早期复极、不典型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表现的家系临床特征及CACNB2b基因突变,确定是否存在新的CACNB2b基因突变位点及其与该家系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2010-11-28对陕西1个心源性晕厥家系50名成员进行临床资料采集,提取DNA,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使用Genbank Blast程序比对测序结果以确定突变位点。结果 发现17例无晕厥症状的家系成员的心电图存在早期复极或不典型Brugada综合征表现,同时,包括先证者在内的7名成员存在相同的CACNB2b基因同义突变(C1539T)。结论 该心源性晕厥家系成员晕厥的发生及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可能与CACNB2b基因同义突变存在相关性。

李菲[4](2013)在《两个Brugada综合征家系SCN5A基因筛查结果及相应的临床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Brugada综合症(BrS)是一种离子通道编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Brugadasyndrome主要表现为右束支不典型传导阻滞伴ST段抬高及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异构心脏节律紊乱性疾病。编码心脏钠离子通道的SCN5A基因,如果出现突变导致其功能缺失,将会引起Brugada syndrome的发生。我们的研究谜底主要是检测Brugada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成员SCN5A基因的外显子序列,筛查SCN5A基因是否存在新的突变位点。方法:收取分别来自乌鲁木齐及西安地区的2例已确诊为Brugada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的血液样本;同时设立健康的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共300例,其中汉族100例,维吾尔族100例,哈萨克族100例。所有入组样本均来自新疆地区,且至少祖孙三代居住在新疆,所有样本相互间无亲缘关系,无近亲结婚史。我们采用PCR扩增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SCN5A基因的外显子序列,测序结果与正常的SCN5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入组样本的血清用ELISA检测法,测定样本中SCN5A基因的水平,分析比对两组样本SCN5A基因水平的差异,同时分析对照组中不同民族人群SCN5A基因水平的差异。结果:我们在两个Brugada综合征家系中检测到4个新的SCN5A基因的突变位点,正常组无此突变。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均发现2处相同的突变位点,测序结果经DNAMAN及NCBI BLAST比对,在SCN5A基因上存在6处新的突变位点,经检索所有突变位点在人类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中没有记录,所以我们认定新发现的SNP位点为新的突变。它们分别位于Exon3(R230Q)、 Exon5(V469V)、 Exon6(R511K、V522A)、 Exon7(K698N)、Exon10(G878G)。在本实验中,我们在健康人群中共检测到9个已经被报道过的SNP位点,即rs41313709、rs1805124、rs7430407、rs6599230、rs1805126、rs7429945、rs41310757、rs41315485、rs41315487。我们对所有SNP位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种族人群中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明显差异。经χ2检验发现,新疆地区各族人群中A1673G-H558R的分布特征:样本来自健康人群:汉族与维吾尔族人群存在显着差异(P <0.05),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人群间存在显着差异(P <0.05),汉族与哈萨克族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我们把国内外研究者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A1673G-H558R在中国南方汉人、中国新疆地区人群、日本和美国人群中的分布有显着差异(P <0.05)。结论:Brugada综合征的发病可能存在新的SCN5A基因突变位点;不同种族人群SCN5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分布有明显差异性。

刘福强[5](2012)在《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脏钠通道蛋白α亚基编码基因检测及致病机理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自1992年被西班牙学者Brugada两兄弟报道以来,世界各地学者对其的认识程度也不断加深,它是一种以右胸导联ST段抬高为特征,并且经常伴有心脏不同水平的传导延缓,具有发生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潜在风险或者家族史中有猝死病史等为特点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虽然目前已经发现最小的患者为几个月大的婴儿,而最大的患者高达84岁,但大多数典型的Brugada综合征首次发病多发生于患者的30-40岁期间,而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是导致青年男子猝死的重要病因。据估计,Brugada综合征占全部猝死病因的4-12%,而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猝死病例中,Brugada综合征患者比例高达20%。据文献报道,Brugada综合征全球发病率大约为5/10000,有明确临床表现的Brugada综合征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1/5000-10000,东南亚及日本地区发病率为0.12-0.14%。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南亚地区,Brugada综合征导致的青年人猝死率仅次于交通事故致死率,而成为该地区年轻男子的第二大“杀手”。近年来,借助当今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的新技术,世界各地学者针对发生于“健康”人群的猝死患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Brugada综合征的神秘面纱已经被学者们逐渐揭开。研究发现,Brugada综合征和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一样,是一种编码心脏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异常从而导致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表现型受到多种因素(发热,饮酒,基因多态性等)影响而导致其具有不完全外显的特征。自1998年美国学者Chen等发现了第一个导致BrS发病的相关基因——编码心脏钠离子通道蛋白α亚基的基因(SCN5A)开始,到目前为止,在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SCN5A基因上共发现100余个可能与之发病有关系的点突变,学者们对部分突变已经展开了功能表达研究,确定了它们的致病作用。SCN5A基因位于人类三号染色体上,负责编码心脏电压门控性钠通道蛋白α亚基,该亚基共2016个氨基酸,在细胞膜上形成4个类似的同源结构域(DI-DIV),每个区域由6个跨膜片段(S1-S6)组成,各区连接段在胞内形成一个叫P-Loop的结构,4个区的P-Loop结构形成一个供钠通道流入的孔。研究表明,该基因缺陷影响钠离子通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瞬时外向钾离子电流(Ito)绝对或相对增强,使得心室肌外层复极1期末切迹加深,心肌细胞进入动作电位平台期后,心内外层复极时同一时间跨壁电压差持续存在导致体表心电图的ST段持续抬高。而Ito离子流强弱程度导致Brugada波呈现不同形态,在Ito离子流较弱时,T波直立,心电图ST段呈现“马鞍形”抬高;反之则出现帐篷样改变伴T波倒置。而同时1期复极末切迹过深使得动作电位2期不但内外层心肌存在跨壁电压差,并且在外层各部分之间存在复极离散,造成2相折返,引发室性心律失常。近些年来,基于对Brugada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的越来越清晰化,在各国学者共同努力之下,在针对Brugada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不断发现其他几个相关基因,如GPD1-L、SCNlb、SCN3b、CACNAlC、 CACNBβ2b、KCNE3和KCNH2。2011HRS/EHRA新公布的针对遗传性离子通道病的基因检测的专家共识明确指出:目前发现Brugada综合征的致病基因至少牵涉8个基因。SCN5A基因占了基因型阳性的Brugada综合征病例的绝大部分(>75%)。然而,在对那些具有明确临床表现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时,SCN5A基因异常的检出率仅为25%。尚有大部分(>65%)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不能确定其致病基因。这表明,尚有其他基因可能导致出现Brugada综合征,由此看来,目前我们对Brugada综合征致病基因的认识还十分肤浅,仅仅是冰山一角,所以Brugada综合征致病基因研究任重而道远。正因如此,该共识也推荐对确诊为Brugada综合征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以SCN5A基因为主兼顾其他基因的全面基因,一方面明确患者的致病位点,另一方面有利于发现尚未报道的新基因位点,为此,美国心、肺、血研究所(NHLBI)和少见病办公室(ORD)于2006年9月也联合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议,建议加强遗传性离子通道病的研究,推动科研以期改进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遗传性心律失常的遗传学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心律失常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不但能揭示心律失常背后的本质,而且能为临床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指导证据。目的我们以因不明原因晕厥来南方医院心内科就诊并依据国际通用准则确诊为Brugada综合征的3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临床资料,抽取其外周全血样本,提取白细胞中全基因组DNA,以SCN5A基因为候选基因,取用DNA提取产物对其28个外显子部分进行PCR扩增,将产物直接测序分析,明确患者是否携带SCN5A基因变异位点,有助于发现致中国人群发生Brugada综合征新的基因变异位点,进一步明确其致病原因,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致病机理,丰富我们对中国人群中Brugada综合征发病的分子遗传学的认识。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来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南方医院心内科就诊并确诊为Brugada综合征的住院患者,3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2-70岁,3例患者均接受血生化、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胸片、脑电图、头颅CT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45岁以上患者加行冠脉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均有晕厥病史但并未发现明显器质性心脑血管疾病,3例患者心电图均可见Ⅰ型Brugada波改变(V1-3导联至少一个导联呈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ST段下斜型抬高的“帐篷样”改变,同时伴有T波倒置),患者家族史调查均无阳性发现,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心室颤动。其诊断标准依据2005年ESC发布的有关Brugada综合征的专家共识确立诊断:若在排除其他继发因素(药物、低温、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等)后,患者自发或经药物诱发出现Ⅰ型Brugada心电图模式的情况下,同时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时,即可诊断为BrS,①、记录到患者出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②、电生理检查可诱发患者出现上述心律失常,③患者既往有晕厥或夜间濒死样呼吸病史,④家族中有成员出现Ⅰ型Brugada心电图,⑤家族中有成员在45岁以前发生猝死。入选健康体检患者103例作为对照研究组,对照组入选标准为:除不符合Brugda综合征诊断标准外,(1)经病史询问无晕厥、抽搐及室性心律失常等病史,家族中无猝死病史;(2)排除心房纤颤(AF)、扩张性心肌病(DCM)、长QT间期综合征(LQTS)、病窦综合症(SSS)、房室传导阻滞(AVB)及左室致密化不全(LVNC)等已经证实与SCN5A基因异常相关的疾病。以上研究对象均获知情同意。方法用EDTA抗凝管留取各受试对象的全血每人4ml,至于-20℃冰箱内保存,用DNA提取试剂盒针对先证患者的血液样本抽提白细胞全基因组DNA,将所得DNA提取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基因扩增,共设计34对引物,分别扩增SCN5A基因的28个外显子。PCR反应体系如下:采用Platinum(?)Taq反应体系共25uL,除了luL模板DNA,其余24uL的Supermix组成为:10×PCR缓冲液2.5uL,2.5mM dNTP混合液2uL,50mM MgCl20.75uL,5uM上游及下游引物各luL, Platinum(?)Taq DNA聚合酶0.2uL,其余加入灭菌蒸馏水补足体积。上述反应体系的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8℃退火45s,72℃延伸90s,经过35个循环后,再以72℃5min延伸,终末以4℃保存。PCR完成后采用1.5%的琼脂糖进行电泳鉴定,不理想者再对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优化,直到达到最佳效果。由invitrogen生物有限公司采用3730XL型DNA测序仪对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应用Chromas软件进行BLAST同源比较,若有碱基改变,在NCBI的SNP数据库中进行查找,看既往是否已经对变异位点进行公布,同时找出是否存在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若发现存在氨基酸改变,则以同样引物扩增变异点所在外显子,在103个健康者中筛查用以排除遗传多态性可能。结果在3例患者中,除发现一些已经公布的同义多态性位点外,在1号患者的20号外显子上发现导致氨基酸编码改变的碱基替换,该位点由鸟嘌呤(G)变为腺嘌呤(A),导致钠通道α亚单位蛋白一级结构的1192位氨基酸密码子由CGG[精氨酸Arg (R)]变为CAG[谷氨酰胺Gln(Q)],在103例健康者体检中发现1例患者携带此变异位点(1例/103例,0.0097),且在NCBI中SCN5A基因SNP数据库中未见公布,但曾有学者在2002年报道,同样变异位点在日本Brugada综合征患者中存在。结论1、中国人Brugada综合征患者编码心脏钠通道蛋白α亚基的SCN5A基因同样存在G3769A变异,与之相应的氨基酸改变为R1192Q;2、Brugada综合征患者存在除SCN5A基因以外的致病基因;

马莉[6](2011)在《家族性Brugada综合征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基因筛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两个Brugada综合症家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分析该家族性疾病的遗传方式。通过对已报道的Brugada综合征相关基因及心脏传导系统发育相关基因突变筛查,探讨该家族性Brugada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希望发现新的基因突变位点,为该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家系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样采集;绘制家系系谱图,运用卡方检验确定遗传方式,采用Li-Mantel-Gart法计算分离比;应用UNIQ-10柱式血液基因组抽提试剂盒和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DNA;采用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对候选基因进行测序。结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两个家系共死亡17人,死亡平均年龄10.5岁(3~51岁),男、女死亡比例为3.25:1。Brugada综合症在该家系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该病表现为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过先征者诊断和家系调查显示该家族遗传病为家族性Brugada综合征。通过对已报道致病基因的筛查,在SCN5A基因第26号外显子上发现了两个可疑的错义突变。结论该家系为家族性Brugada综合征家系;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新发现的SCN5A基因K1446D和L1448C突变与该家系Brugada综合征发生关联有待研究。

杨新春[7](2010)在《遗传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遗传性心律失常是一组以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心脏结构异常的疾病,其中心脏性猝死(SCD)是其最严重的临床表现。猝死是当今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猝死复杂的病因中,SCD占猝死的80%,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的猝死,遗传性心律失常是常见原因。随着分子生物

张浩[8](2010)在《一个特发性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征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一个湖北的Brugada心电图样改变的患者及其家系成员是否存在基因突变,若存在则分析其突变基因和可能的分子遗传学和电生理机制以及和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和血液标本。从外周血提取她们的白细胞DNA后进行连锁分析,根据连锁反应的结果筛选致病基因,针对可能性最大的致病基因SCN5A设计引物,依次经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所有家族成员的28个外显子,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PCR反应产物后进行BigDye单链扩增,纯化扩增产物,直接DNA测序,发现基因突变后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用限制性内切酶对含有和不含有突变的家族成员以及正常人的PCR产物经行酶切反应验证。并进行家系调查分析,分析遗传特点、突变的分布情况以及和心电图改变的关系。结果:心电图资料显示先证者存在2型Brugada波(马鞍型),其他3位家系成员的心电图分别提示混合型Brugada波和上抬的J波。连锁分析提示SCN5A这个基因的可能性最大。经过DNA测序发现先证者的SCN5A基因的第1001位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处有一个“双峰”,经过数据库的查找发现这是一个错义突变T3002A,导致其所编码的Nav1.5离子通道α-亚单位的DII同源结构域的S5-S6跨膜节段之间的P环上的一个亮氨酸被谷氨酰胺取代(L1001P)。在此家族包括先证者及其3个兄弟姐妹和她的女儿在内共5人的DNA检测到了此突变。对家族所有成员和50个正常人的PCR产物的酶切分析提示正常人不存在此突变。同时在发现突变的家系成员中也发现了3个基因多态。结论:在中国的一个Brugada心电图样改变的家系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位点T3002A,家系中有五名成员检测出此杂合突变,连锁分析、基因测序、酶切反应的结果一致支持Brugada症状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均无晕厥、夜间濒死呼吸、室颤等临床症状,也无家族成员猝死史,先证者和其3个兄妹以及先证者的女儿仅有不典型的Brugada心电图样改变,但是在基因检测时,上述5人却均在SCN5A的第1001位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处检测到一个杂合突变T3002A,提示可能是环境因素对突变位点导致的钠离子通道功能缺陷的一种修复现象,亦可能是由于基因多态对突变所致的Na+离子通道蛋白表达下降的负性消弱作用;第三种解释是尽管错义突变T3002A使SCN5A编码的蛋白的DII结构域的S5-S6之间的P环上的亮氨酸被谷氨酰胺取代,但是具体对其功能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则需要进行细胞功能的研究,比如突变的诱导,转染、膜片钳、动作电位等方面的研究,或许这个突变仅仅部分影响了Na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和选择性,使钠通道在大多时刻仍然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也许就是先证者及其家属仅仅有心电图的不典型改变而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原因。

张立萍[9](2010)在《预激综合征家系基因连锁分析与突变检测》文中提出目的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在西方国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第二位的常见原因,而在中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第一位的原因。但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家族性表现是一种罕见的情形,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此,我们研究了一个以高猝死风险为独特临床表现的WPW综合征中国家系,两名家系成员均出现房颤经旁道快速前向传导,家系中另一成员不明原因早发猝死。对该家系进行心电生理相关检查及基因连锁分析及突变检测,以确定该WPW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明确猝死相关因素。另外,通过基因突变检测去探究家族性房颤和并发于WPW综合征背景下的房颤,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遗传关联。方法一.收集WPW综合征家系成员详细临床资料,分为患病组与非患病组,以散发性WPW综合征为对照,进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测定P波离散度,QT离散度,进行相关分析;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进行危险评估。二.收集WPW综合征家系成员及散发性WPW综合征成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DNA,用基因连锁分析方法进行染色体7q3连锁相关分析。三.通过DNA直接测序,进行PRKAG2致病基因突变检测。四.通过DNA直接测序,进行KCNQ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一.Pd能较好地反映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对家族性WPW综合征患者中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除公认的房颤快速经旁道前向传导引发室颤外,原发性室颤也可能是此类患者猝死率高于散发患者的原因。二.该中国WPW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7q3上的D7S505位点附近。三.PRKAG2 cDNA 995 bp发生G→A点突变,导致第302个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谷氨酰胺(Gln),即R302Q突变,在5个存活的受累家族成员(Ⅰ-1,Ⅱ-2,Ⅱ-4,Ⅲ-1,Ⅲ-3)中检测到,而在正常家族成员和散发个体中没有检测到。四.在WPW综合征家系成员及散发个体中均未检测到KCNQ1基因突变。结论1.PRKAG2 R3O2Q突变也可以呈现恶性临床表现,此研究结果拓展了相关于PRKAG2心脏综合征的基因型-表现型的关系谱,提示家族性预激综合征的基因型-表现型的一种新的复杂性。这种差异提示遗传异质性,可能与环境,种族和性别相关。2.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家族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比散发患者具有更高的猝死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3.对家系成员应进行基因检测可以明确致病原因,进而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以降低猝死风险。4. KCNQ1基因突变可能不是并发于WPW综合征背景下的房颤的发病原因。

黄峥嵘[10](2008)在《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遗传与细胞电生理研究》文中认为自1992年作为一个独立的病种描述以来,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 BrS)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领域,无论是在临床还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本课题将在BrS的危险分层、遗传学研究以及细胞电生理机制等方面做进一步研究,希望为Br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证据。第一部分41例Brugada样心电图患者3年随访研究目的探讨中国人Brugada综合征患者晚电位特征及其与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averaged electrocardiography,SAECG)分析15例I型BrS患者和26例BrS II型或III型心电图患者心室晚电位(Late Potential,LP)的特点;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动态随访约3年(31.4±5.7月),观察LP(+)和LP(-)BrS患者中心律失常及其相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I型BrS组中有13例患者晚电位阳性,阳性率为86.7%;BrS II型或III型组中有2例晚电位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7.7%。I型BrS组晚电位阳性率明显比BrS II型或III型组高(P<0.05);LP(+)BrS患者心律失常及其相关事件发生率为86.7%,LP(-)BrS患者为3.8%,两组比较差异显着,相对危险度(RR)为22.5,95%可信区间为[3.3,155.6],P<0.0001。结论晚电位可能是中国人BrS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一个有效的预测因子,是中国人BrS危险分层的有用指标之一。第二部分Brugada综合征超声心动图新现象的研究目的目前学术界对Brugada综合征究竟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改变存在争论,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我们在给一个35岁的男性Brugada综合征患者作心脏超声检查时发现该患者存在室间隔运动异常,这一现象促使我们探讨Brugada综合征超声心动图是否有其特殊的变化,为Brugada综合征的危险分层、预后判断及诊疗提供一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Brugada综合征组(n=15)、单纯右束支传导阻滞组(n=15)和正常对照组(n=15)左、右室壁和室间隔运动及波幅。使用ACUSON公司(美国)Sequoia 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作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当发现室间隔基底段异常运动时,将M型取样线置于该节段上记录室间隔的活动曲线,并与心电图同步显示确定时相。结果15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中有11例在收缩早期出现室间隔基底段前向运动,而单纯右束支阻滞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均未见此种改变。结论典型Brugada综合征患者收缩早期室间隔基底部运动异常,这可能是Brugada综合征一个新的临床特征。第三部分Brugada综合征患者遗传学研究目的研究中国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的碱基改变情况。方法对15例先证者及家系进行直接SCN5A基因测序。DNA来源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全部28个外显子通过设计的4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后的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在一个家系上发现了一个错义突变,即G5080A(R1628Q),该突变导致心肌细胞钠通道的α亚基第IV结构域的第4片段发生改变。在150个正常对照者未发现此碱基改变。结论在中国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SCN5A基因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位点。第四部分异丙肾上腺素影响Brugada综合征的细胞电生理机制探讨目的已有文献报道在一些Brugada综合征患者使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能够减轻ST抬高,抑制室性心律失常和电风暴的发生。但是目前还没有对异丙肾上腺素这一作用的细胞电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报道。本部分将探讨Iso上述效应的细胞电生理机制。方法酶解法分离兔右心室外膜心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1μM异丙肾上腺素作用前后动作电位、L-钙电流及短暂外向钾电流的变化。结果①1μM Iso显着延长动作电位复极到20%时程(APD20)、动作电位复极到50%时程(APD50)以及动作电位复极到90%时程(APD90),分别从(151.3±11.8)ms,(268.7±27.3)ms和(380.9±34.6)ms延长到(195.4±13.3)ms,(324.5±32.8)ms和(423.5±42.1)ms ( n=14, p<0.05)。②在+60mV电压下, 1μM Iso使Ito从(11.4±1.7)pA/pF减少到(6.3±0.5)pA/pF( n=16,p<0.05 )。1μM Iso使Ito I-V曲线下移,但并不影响激活电位、峰电位和翻转电位。1μM Iso使Ito稳态失活曲线左移,使失活后恢复曲线右移,对激活曲线的半数激活电压和激活常数无明显影响。③1μM Iso增加ICa,L峰值,从(-6.1±0.6)pA/pF增加到(-8.6±0.9)pA/pF(n=10,p<0.05); Iso使ICa,L I-V下移,但不改变激活电位、峰电位和翻转电位。结论Iso能够延长APD,尤其是APD20和APD50; Iso能够呈电压依赖性抑制Ito,可能是作用于Ito的失活态; Iso呈电压依赖性增加ICa,L,以上这些效应可能是Iso能够减轻Brugada综合征患者ST抬高,抑制Brugada综合征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电风暴发生的重要机制。

二、心电图不典型的Brugada综合征家系调查及初步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电图不典型的Brugada综合征家系调查及初步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概述
    1.2 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
    1.3 室性心律失常与钾离子通道突变
    1.4 双酚 A 与心血管疾病
第2章 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临床资料收集与标本采集
        2.1.2 遗传学基因检测策略和方法
        2.1.3 定点突变和细胞转染
        2.1.4 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分析
        2.1.5 突变通道蛋白检测
        2.1.6 细胞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
        2.1.7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临床资料特征
        2.2.2 基因型分析
        2.2.3 KCNQ1-R379Q 突变通道电生理特性
        2.2.4 KCNQ1-R397Q 突变通道蛋白的分布与表达
    2.3 讨论
        2.3.1 KCNQ1-R397Q 突变
        2.3.2 SCN5A-V1604M 突变
        2.3.3 DSG2-R824G 突变
        2.3.4 基因多态性与 DCM
    2.4 结论
第3章 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合物双酚 A 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探讨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标本采集与保存
        3.1.3 血清双酚 A(BPA)检测
        3.1.4 血清睾酮(T)检测
        3.1.5 血清雌二醇(E2)检测
        3.1.6 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检测
        3.1.7 血清雌激素受体α(ERα)的检测
        3.1.8 血清雌激素受体β(ERβ)的检测
        3.1.9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3.2.2 血清双酚 A 水平比较
        3.2.3 血清各项性激素指标比较
        3.2.4 血清双酚 A 与性激素的关系
    3.3 讨论
    3.4 结论
全文总结
    一 研究成果
    二 存在的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三 远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3)心源性晕厥1个家系临床调查及CACNB2b基因突变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心源性晕厥患者临床评估和家系调查
    1.2 血标本的采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CACNB2b基因突变检测
3 讨论

(4)两个Brugada综合征家系SCN5A基因筛查结果及相应的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内容与方法
    3 实验方法
        3.1 伦理审查
        3.2 资料收集
        3.3 DNA 提取、保存
        3.4 SCN5A 基因测序
    4 SCN5A 基因含量检测
    5 数据处理
    6 质量控制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5)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脏钠通道蛋白α亚基编码基因检测及致病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临床表现
    1.2 、诊断标准
    1.3 、诊断方法
    1.4 、危险分层及预后
    1.5 、治疗
    1.6 、基因检测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耗材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器材
        2.2.4 分析生物学应用软件
        2.2.5 DNA样本
    2.3 、实验方法
        2.3.1 外肘静脉全血采集与保存
        2.3.2 采用DNA提取试剂盒从外周静脉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
        2.3.3 以上步提取的DNA产物为模板扩增SCN5A基因28个外显子
        2.3.4 PCR产物电泳鉴定
        2.3.5 PCR反应产物测序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临床资料
    3.2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鉴定
    3.3 、PCR反应产物测序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不足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附件

(6)家族性Brugada综合征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基因筛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对象与方法
    一、BRUGADA综合症家系的遗传流行病学调查
    二、致病基因的筛查
结果
    一、BRUGADA综合症家系的遗传流行病学调查
    二、致病基因的筛查
讨论
    一、BRUGADA综合症家系的遗传流行病学调查
    二、致病基因的筛查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一个特发性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征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关键步骤原理
    2.2 技术路线
    2.3 材料和仪器
    2.4 主要实验步骤
        2.4.1 DNA 的提取及纯度测定
        2.4.2 连锁分析
        2.4.3 突变检测
        2.4.4 突变验证
3 实验结果
    3.1 家系调查和临床特征
    3.2 连锁分析
    3.3 DNA 测序
    3.4 酶切分析
4 讨论
5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预激综合征家系基因连锁分析与突变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一:预激综合征家系临床电生理检查及分析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实验二:预激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连锁分析和突变检测
    第一部分:预激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连锁分析
        一.材料
        二.仪器及试剂
        三.方法
        四.结果
    第二部分:预激综合征家系PRKAG2基因突变检测
        一.仪器及试剂
        二.引物设计
        三.PCR反应体系
        四.PCR产物纯化
        五.DNA直接测序
        六.结果
    讨论
实验三:预激综合征家系KCNQ1基因突变检测
    一.材料
    二.仪器及试剂
    三.DNA提取程序详见实验二部分
    四.引物设计
    五.PCR反应体系
    六.PCR产物纯化
    七.DNA直接测序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10)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遗传与细胞电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三、前言
四、正文
    第一部分 41例Brugada样心电图患者3 年随访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Brugada综合征超声心动图新现象的研究
        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Brugada综合征患者遗传学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异丙肾上腺素影响Brugada综合征的细胞电生理机制探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五、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六、致谢

四、心电图不典型的Brugada综合征家系调查及初步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人Brugada综合征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特征研究现状[J]. 洪葵,朱文根.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08)
  • [2]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研究[D]. 熊琴梅. 南昌大学, 2014(01)
  • [3]心源性晕厥1个家系临床调查及CACNB2b基因突变检测[J]. 宋冰雪,白鸿远,倪雅娟,卓小桢,卢群,马爱群.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04)
  • [4]两个Brugada综合征家系SCN5A基因筛查结果及相应的临床特征[D]. 李菲.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5]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脏钠通道蛋白α亚基编码基因检测及致病机理探讨[D]. 刘福强.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6]家族性Brugada综合征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基因筛查[D]. 马莉. 兰州大学, 2011(08)
  • [7]遗传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J]. 杨新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0(05)
  • [8]一个特发性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征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分析[D]. 张浩.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2)
  • [9]预激综合征家系基因连锁分析与突变检测[D]. 张立萍. 兰州大学, 2010(10)
  • [10]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遗传与细胞电生理研究[D]. 黄峥嵘. 福建医科大学, 2008(12)

标签:;  ;  ;  ;  

心电图不典型Brugada综合征家系调查及分子遗传学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